商法

2024-04-19

商法(通用9篇)

篇1:商法

民法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法律,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则以及一般规定等,民法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商法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法律,主要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则,商法主要包括破产法、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以及合伙企业法等。两种法律的基本关系为,民法是商法的基础,是商法的立法准则,而商法可以促进民法的发展与改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民商法合一已经是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

(一)民法是商法的基础与立法准则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法部门。我国自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起,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市场经济有了极大的进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始进行完善与管理。商法仅仅是针对一些商品关系、市场平等主体之间进行调整。针对这个关系,部分人认为商法是附属于民法的一个法律,是我国民法的一部分。因为民法几乎覆盖了我国商品经济活动,但是民法只是各个经济活动进行抽象化后的法律表现。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商法只是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对商品经济的`关系进行调整,所以说商法只是民法的一种具体的表现。也就是说,我国商法是民法的一种具体补充。我国的民法与商法均涉及了经济交易的一些内容,这也就导致了一旦经济交易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去寻找到一个确定的界限,来明确它是属于民法范畴还是商法范畴。所以说民法是商法的基础与立法准则。

(二)民法与商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将民法分为了一般法与特别法,而我国的商法就是一种特别法。在那些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单行法相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特别法。而在那些民商分开的国家,商法相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特别法。对于这种区别来说,我国属于民商法合一的国家,民法通则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普通法,而破产法、公司法、保险法等商法便是一种特别法[1]。通俗来说,如果某一个法律事件在普通法以及特别法中均可以找到,那么执行法律便以特别法为准。虽然说我国对于民法与商法的争议仍然在继续,但是商法也是我国重要法律,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民法与商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三)商法与民法不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商法是民事法律法规的一种特别法。”但是这种观点是不开放的、有局限性的、落后的。他们认为,商法早在清代戊戌变法时期便有据可查,即《大清商律草案》。直到民国时期,民商合一的模式也开始实施,但是那时期的经济活动较为单纯,交易的关系也较为简单,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模式用在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因此,这种观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二、民商法立法模式

(一)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

将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从观点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便是民法向商法发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法在我国法律法规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以替代的。且商法中所包括的商品经济活动的法律基本囊括了民商事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因此可以将民法放入商法之中,制定出民法依附商法的法规。其二,便是商法向民法发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商法只是民法的一种特别法,可以依附民法,不需要单独立法。这种观点的依据为商法可以解决的法律问题的范围十分小,且在民法中基本全都包括了,所有使用商法解决的问题,使用民法也可以解决,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立商法。

(二)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民法有民法的法则,商法有商法的法则,不应该将二者混在一起[2]。这种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推崇,例如西班牙、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国家,均有独立的商法。基于这些成功的例子,我国不少法律专家认为,我国应该借鉴这些经验,采取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但是放眼全球,并没有一个能够让所有国家均信服的权威体系,因此这种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我国商法的设立,并没有既成的传统,也没有理论的依据,所以想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商法并不容易,也不现实。因此本人认为这种立法模式不适合我国的社会性质,也不适合我国进一步发展。

三、小结

总的来说,无论我国以后采取哪种立法模式,均要立足于服务社会与服务群众。个人认为采取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法律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还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严宗杰.浅谈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及民商法立法模式研究[J].法制博览,2017(4).

[2]喻晓文.论民商法价值取向异同及其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7(15):190-192.

篇2:商法

关键词::民法;商法;民商法;立法模式

民法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法律,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则以及一般规定等,民法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商法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法律,主要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则,商法主要包括破产法、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以及合伙企业法等。两种法律的基本关系为,民法是商法的基础,是商法的立法准则,而商法可以促进民法的发展与改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民商法合一已经是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

(一)民法是商法的基础与立法准则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法部门。我国自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起,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市场经济有了极大的进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始进行完善与管理。商法仅仅是针对一些商品关系、市场平等主体之间进行调整。针对这个关系,部分人认为商法是附属于民法的一个法律,是我国民法的一部分。因为民法几乎覆盖了我国商品经济活动,但是民法只是各个经济活动进行抽象化后的法律表现。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商法只是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对商品经济的关系进行调整,所以说商法只是民法的一种具体的表现。也就是说,我国商法是民法的一种具体补充。我国的民法与商法均涉及了经济交易的一些内容,这也就导致了一旦经济交易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去寻找到一个确定的界限,来明确它是属于民法范畴还是商法范畴。所以说民法是商法的基础与立法准则。

(二)民法与商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将民法分为了一般法与特别法,而我国的商法就是一种特别法。在那些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单行法相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特别法。而在那些民商分开的国家,商法相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特别法。对于这种区别来说,我国属于民商法合一的国家,民法通则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普通法,而破产法、公司法、保险法等商法便是一种特别法[1]。通俗来说,如果某一个法律事件在普通法以及特别法中均可以找到,那么执行法律便以特别法为准。虽然说我国对于民法与商法的争议仍然在继续,但是商法也是我国重要法律,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民法与商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三)商法与民法不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商法是民事法律法规的一种特别法。”但是这种观点是不开放的、有局限性的、落后的。他们认为,商法早在清代戊戌变法时期便有据可查,即《大清商律草案》。直到民国时期,民商合一的模式也开始实施,但是那时期的经济活动较为单纯,交易的关系也较为简单,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模式用在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因此,这种观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二、民商法立法模式

(一)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

将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从观点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便是民法向商法发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法在我国法律法规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以替代的。且商法中所包括的商品经济活动的法律基本囊括了民商事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因此可以将民法放入商法之中,制定出民法依附商法的法规。其二,便是商法向民法发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商法只是民法的一种特别法,可以依附民法,不需要单独立法。这种观点的依据为商法可以解决的法律问题的范围十分小,且在民法中基本全都包括了,所有使用商法解决的问题,使用民法也可以解决,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立商法。

(二)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民法有民法的法则,商法有商法的法则,不应该将二者混在一起[2]。这种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推崇,例如西班牙、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国家,均有独立的商法。基于这些成功的例子,我国不少法律专家认为,我国应该借鉴这些经验,采取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但是放眼全球,并没有一个能够让所有国家均信服的权威体系,因此这种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我国商法的设立,并没有既成的传统,也没有理论的依据,所以想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商法并不容易,也不现实。因此本人认为这种立法模式不适合我国的社会性质,也不适合我国进一步发展。

三、小结

总的来说,无论我国以后采取哪种立法模式,均要立足于服务社会与服务群众。个人认为采取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法律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还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严宗杰.浅谈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及民商法立法模式研究[J].法制博览,2017(4).

篇3:商法

国内学界对民间规则的关注, 以关注中国现今法治追求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为核心, 对于国际法律领域中之“民间规则”所涉不甚, 这可能与人们对于国际社会是否亦存有“国家法”与“民间法”之分抱有疑问。在我看来, 如果直观地看, 国际社会当然不可能存在国内法意义上的“国家法”与“民间法”。国际社会没有如国内社会那样的中央立法机关, 也没有集中的强制的法律执行机制, 有的只是国家间合意的“法”, 如果我们把有的学者归纳的, 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二元对立作为民间法研究范式的基本理论预设的话, 将这种范式移植到国际社会能否成立?对于这一问题, 《理论》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部分答案。

首先, 《理论》基于全球公民社会与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和/或国际组织之间形成的国际社会的二元对立的原理, 将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进行了类比。在提出国际商法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论述中, 对于学科划分的标准, 提出了国内法与国际法学科对应的主张, 就此而论, 作者已经将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国内法与国际法对应起来。当然, 将国际社会与国际社会、国际法与国内法进行类比时, 不能忽视二者的重大区别, 如主体构成、法律渊源、法律效力等方面, 但如果从比较法的功能比较方法来看, 它们之间的可比性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因为, 将由国家为主体所构成的国家社会与国内法的政治国家类比 (官方社会) , 将由非政府组织、商人社会所组成的社会称为全球市民社会, 于是, 国内法意义上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便有了直接的对应关系, 它们在各自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并没有实质差异, 因此, 以民间法范式思考国际社会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在《理论》的第三章, 作者就商人社会作为全球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与全球治理和法律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展开了认证, 这使我们看到了在国际和国内政治学界强调的“善治”的通用, 全球治理中的商人力量, 以及作为国际社会之“民间法”的国际商法对全球治理的意义。作者从探讨国内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西方法治的社会基础, 层层推进到对全球市民社会对全球治理的意义, 可谓顺理成章、浑然天成。那么, 国际商法为什么又可以实现对全球商人社会的统治呢?这又不能不从国际商法的发展历程说起, 这就是作者《理论》“第二章, 国际商法的历史”的用意所在。

其次, 《理论》对国际商法的发展史以商人习惯法作为民间规则在国家及国际社会中的命运为主题加以审视, 揭示了国际商法的历史就是一部由民间规则自治, 到国家法介入并“强制没收”, 后又不得不“松绑”, 直至当今国际社会的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再度国际化的历史。突出强调了商人习惯法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最初的国际化、民间化与欧洲封建国家之间的紧张, 在二度国际化后与国家社会之间存在的张力, 使我们不能不承认民间规则在国家和全球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意义、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国家对其存在的宽容及至支持的必要。这一结论的得出在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一个民间法与国家法和谐互动的典型样本”的论述中更以个案阐述得到了印证。

值得关注的是, 作者在书中关注国家对民间法所秉承的态度落脚于社会治理而不是国家统治和管理的理念, 国家也只有保持这样一种态度, 才可能更有利于民间规则生存空间的拓展。因为, 作为国际商法这一法律部门, 它还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 其规则来源的本性就是民间的, 很难想象商人之间的商事规则可以由国家来加以建构。有人可能会说, 诸如国际反倾销、反补贴的规则, 乃至所有的WTO规则, 不都是由国家建构的吗?实质上, 大概这也正是《理论》一书的作者为什么将国际商法仅仅界定为私人之间的规则, 而不似多数学者那样, 主张国际商法也包括由国家和国际组织所建构的纵向调控国际经济活动的规则的缘由吧。因为, 如果认为国际商法包括了这些国家间调控国际经济活动的规则, 民间法范式的应用便存在问题了。当然, 我们看到, 这并非作者勉为其难的“拉郎配”处理, 在《理论》的第一章论证国际商法的独立性中, 就已经以学科划分的理论雄辩地向我们昭示了这种界定的科学性之所在。

最后, 何以说明国际商法规则渊源的本性就是民间的呢?《理论》一书的第四章:国际商法渊源论就是解答这一问题的。该章的标题为“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依笔者的揣摩, 或许作者是想表达国际商法渊源的变化, 尤其是商事习惯的成文化趋势。但是, 在我看来, 商事习惯的成文化并没有改变商事规则源于习惯的本质。国际商事条约实质上是国际商事习惯的编纂, 诸如诚实信用、情势变更、不可抗力免责等一般法律原则又何尝不能视为习惯规则?易言之, 国际商事规则总体上都是商人习惯规则的不同形态的表现:国际商事条约不过是中世纪商人习惯法在经历了近代国内法化的“异化”之后的回归, 新的商人习惯法随着国际商事行为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更多地仍然是由商人团体加以编纂和发布, 虽然新商人习惯法的形式在发生着变化, 但其实质并没有变——它们生于民间, 生于商人社会的自治。就此而言, 国家在对待商人习惯规则的态度上, 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国际商事惯例, 这应当成为国际、国内司法和执法者的普遍信念。

篇4:德国商法典与法国商法典之比较

关键词:德国商法典 法国商法典 商行为

一、两大商法典比较之意义

自古以来,食色之性、交往之需、名利只求、功德之义,众生莫不有之;唯每人任取之价值,或此或彼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但基于人之本性所产生的社会,必然有其共性。老子有古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希腊的斯多噶哲人也曾说:“按照自然而生活。”由此可知,同属自然之人类,本有其共同的理念和法则。以法律而言,各个国家文化传统各异,但也有其公共的人性内涵。所以考察法律,应着眼超越地域、国度和民族,甚至超越时空的人际层面来研究。本篇文章即是从比较两个国家的商法典来寻求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两大商法典的产生及制定背景

“德国商法典的编纂是政治上统一的斗争在法律上的反映。它是精心策划的试图通过编纂统一法来推动德国政治统一运动的。中世纪的德国被分裂为许多大小不一的具有不同法律制度的主权国家,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 世纪。1815 年,反对拿破仑的战争结束后,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集结力量。为服务于政治上的统一运动,各邦国法律的统一成为必要。商事法律的统一在当时最为需要,而且相对于其它法律更具技术性而少伦理性色彩,因而也最容易率先实现统一,所以被作为头一个目标来达到全德境内法律统一的目的。因此,“在德国,商法典的制定仅仅是邦国林立这一特殊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制定商法典旨在实现法律的统一。

而法国在制定其民法典之前,法国就早已存在成文法形式的商法了。为解决商法适用上的特殊需要,早在1563年,法国国王(Micheldel’Hospita1e)就发布救令,设置了商事法院,颁布了《陆上商事条例》。然真正的《法国商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人权平等、革除等级特权、保护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产物。市民阶层通过革命颠覆了旧王朝过时的各种社会制度,从而在市民的法律权利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并基于此特定情况最终完成了商法法典的编纂。《法国商法典》是充分反映了大革命的政治观点与哲学,体现了自由平等的革命需求,是“政治运动的最终标志”。

三、两大商法典的结构与内容比较

《德国商法典》分5编,共905条。第一编为“商人的身份”,包括商人、商业登记簿、商号、商业账簿、经理权和代办权、以商人及其企业法、以及商人辅助人法、商事居间人为调整内容。该法典首先对该法典意义上的“商人”做了规定,是指经营营业的人。第二编为“公司和隐名合伙”。它是公司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编为“商业账簿”。它是为协调欧洲共同体范围内的公司法而由1985年12月19日发布的《会计指示法》添加的。它们汇总了补充适合于资合公司和合作社的规定。第四编为“商行为”,涉及的是商人的活动。

《法国商法典》 第一、二、四编于1807年通过颁行,第三编于1838年通过颁行,分4编,共648条。第一编“商事总论”,包括商人的法律地位、商业账簿、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其经营方式、证券交易、商事买卖、票据和经纪人等内容。第二编主要是海商方面的规定,包括船舶的法律特性、船长与船主及雇员的关系、海损规则、船员雇用、海上保险等内容。第三编对商事经营业务的破产作了规定,包括财产清算、债务清偿,财产划分等内容。第四编为商事訴讼程序,对商事法院的管辖及诉讼程序作了规定。

四、两大商法典的核心立法原则对比

《德国商法典》的一个基础核心性的原则,即商人主义原则,亦称主观主义原则。其从颁布至今一直是商人主义原则的典型代表。在立法原则上它的制定者以传统的商人概念作为出发点,采取商人中心主义原则。对商人的概念和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典第1条第1款写道“:本法典意义上的商人是指从事商业经营的人”,并根据商人行为的种类、规模以及行为者的权利形式,将人划分为多种类型:必然商人、应登记商人、自由登记商人、完全商人和小商人、形式商人和其他商人性公司、拟制商人、表见商人等。

《法国商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商法典,标志着近代商法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采用客观主义(商行为主义)立法原则,以商行为为基础来构建法典,突破了中世纪以来商法只适用于商人的传统,体现了大革命以来的平等自由观念,从而将商人法扩展为商行为法。法国商法是指“关于一定商行为的特别法”商人的概念从属于商行为。法国商法确定商行为的概念,由商行为的概念引出商人的概念,不论实施行为的人是否为商人或是否从事营业,凡是与商行为有关所发生的关系都是商事关系强调了商行为的概念的基础作用,强调了商事主体资格对于商行为的依存性。商行为是其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法国商法典》的颁布,开创了大陆法系民商分立体例的立法先例。

参考文献:

[1] 杜景林,卢湛译.德国商法典[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C.W.卡纳里斯.德国商法[M].法律出版社,2006,9第一版

[3]赵中孚.商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第一版

[4]赵旭东.商法学[M].高等基奥约出版社,2007,3第一版

篇5:商法实务讲座心得

讲座伊始,苏度律师首先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以其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哈佛大学法学硕士以及在海外律所工作生活的经历为例,风趣幽默而又深入浅出的从计划、行动、自信、运气四个维度讲解了取得成功的路径,并具体传授了英语学习、时间管理以及人际沟通三个方面的实用技巧,勉励同学们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随后,苏度律师从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交易律师谈起,以法律文书起草、商业谈判与协商、商业敏锐度、多任务处理能力以及沟通技巧五个方面为例,具体讲解了一名优秀的交易律师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其有效的实现路径。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来自民商法学院法商融合企业法务、资本市场法务实验班的多名同学从沟通技巧、抗压能力、择校择业选择以及人生规划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提问,苏度律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进行了一一解答,对于解决同学们在学科交叉、法商融合以及人生路径选择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篇6:国际商法课后题

1.诚实,忠实义务。案例中提及Penguin & Co的低级职员将不同期的定期存款存入事务所的总账中,而不是缪尔黑德的信托账户,这个行为为事务所谋取私利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其违背了诚实,忠实义务。诚实,忠实义务是各国对代理人所规定的法定义务。被代理人是基于代理人的高度信任,才将本来亲自为之的事物委托代理人代理的,故代理人须不负委托人所望,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服务,不得“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得从代理行为中谋取任何私利或收受贿赂,或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代理人的利益,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订立合同或同时兼任合同双方的代理人,也不得与被代理人进行竞争型商业活动(竞业禁止业务)。此外,代理人须掌握的有关客户的一切必要情况,应及时通知和披露给委托人。

2.亲自履行义务。案例中提及由于Penguin & Co 非常忙碌,于是他们将分配其他股份的任务指派给了一家股票经纪公司,且该家股票经纪公司向遗嘱执行人进行收费并向Penguin & Co支付佣金。这个举动严重违背了代理人诚实,忠实义务。委托代理合同订立时,代理人的身份是委托人所考虑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像这样的劳务型合同,委托人必须亲自履行,而不能将代理事务转托他人,除非委托人同意代理人这样做。否则,由代理他人之外的其他人所完成的代理事务,委托人有权拒绝。

3.勤勉谨慎义务。案例中提及Penguin & Co 将一份股份转让给了错的受益人。因其疏忽,敷衍而造成的被代理人损失的这种行为应承担赔偿责任。在某些国家如日本,也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简称善管注意义务。要求代理人包括公司董事以代理人所应有的素养和技能,像处理自己的事物一样,以足够的勤勉,谨慎和小心,履行代理职责。否则,须对其疏忽,敷衍而造成的被代理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篇7:国际商法总结

有限合伙企业(p14)是指由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和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企业与普通合伙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将有限责任引入到合伙制度,为合伙企业融资提供了方便,而且具有资本和信用优势。二

先履行抗辩权(p72)

先履行抗辩权,又称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不能履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虽没有后履行抗辩权,但可享有不安抗辩权,即在对方无能力履行的情况下享有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三

实际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s)(p76)即具体履行或依约履行,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二是指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执行机关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使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

违约的救济方法(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是指一个人的合法权利被他人侵害时,法律上给予该受损害人的补充方法。四

提存(deposit)(p95)是指债务人履行债务时,由于债权人受领延迟,债务人有权把应给付的金钱或其他物品寄托于法定的提存所,从而使债务的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行为。提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债权人受领迟延;不能确定谁是债权人。

五 产品责任的概念与特征(p174)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因为产品有缺陷,从而给消费者或使用者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具有以下3个特征 1产品责任是由产品的缺陷引起的 2产品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

3产品责任是一种损害赔偿责任 六 疏忽说(p178)

疏忽说又称疏忽责任原则。所谓疏忽,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者出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不仅包括实际生产上的缺陷,而且包括为使产品安全使用必需的各种要素,包括标签,说明书,包装,提醒用户注意事项等),而且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对此造成的损失及责任应由生产者,销售者承担。

严格责任说(p180)

严格责任说又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指责任方已经合理的注意,但产品还是有缺陷,对产品的消费者造成伤害。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对使用者或消费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并因此使他们的人身受到损害,生产者、销售者都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对消费者最有利,最充分的一种原则,所以也称“无过失责任原则”。八 法定代理(p206):凡不是由于本人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代理权成为法定代理权,具有这种代理权的人成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根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代理权;

(2)根据法院的选任而取得代理权,例如法院指定的法人清算人;

(3)因私人的选任而取得代理权,例如亲属所选任的监护人及遗产管理人等。此外,公司 法人本身是不能进行活动的,它必须通过代理人处理各种业务。九 客观必须的代理权(agency of necessity)(p207)客观必需的代理权是指在一个人受委托照管另一个人的财产,为了保护这种财产而必须采取此种行为的明示的授权,但由于客观情况的需要得视为具有此种授权。这种情况在国际贸易中是时有发生的。简答题

1、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有何区别?(p51)

答案(p19)

(1)性质不同。股份有限公司是开放型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则是封闭性公司。

(2)规模不同。股份有限公司通常是大型企业,而有限责任公司则一般是中,小型企业。(3)筹集资本的方式不同。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经营,而有限责任公司则是通过股东认购出资而经营的,即股份与出资是不一样的。

(4)股东人数不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一般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要多。

(5)组织结构不同。在有些国家,股份有限公司都设有董事会或监事会,而有限责任公司简单得多,只有懂事与监察人,一般都是一人。

(6)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不同。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完全分离的,合二为一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有限责任公司,两者分离的可能性很小,合二为一的可能性比较大。

2、试述构成合同有效成立的基本条件?(p104)

答案(p56)构成合同有效成立的基本条件主要有:(1)当事人之间必须达成协议,这种协议是通过要约(offer)与承诺(acceptance)而达成的

(2)当事人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能力

(3)合同必须有对价(consideration)或合法的约因(cause)(4)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6)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试述违约及违约的救济方法。(p104)

答案(p72)

违约(breach of contract)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由于某种原因,未按合同的约定完全履行或没有全部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行为。(p72)

违约的救济方法(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是指一个人的合法权利被他人侵害时,法律上给予该受损害人的补充方法。违约的救济方法一般有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解除合同,违约金等。(p76)4当卖方违反交货义务时,买方可以得到哪些救济?(p143)答案(p130)1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

2要求卖方对货物不符合同之处进行修补 3要求减价

4交付部分货物或只有部分货物符合合同时的救济方法 5卖方提前交货或超量交货时买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 6对分批交货合同发生违约的救济方法

5美国,欧盟,和中国关于产品缺陷分别是如何规定的?(p203)美:

制造缺陷;是指由于制造过程出现问题而产生的缺陷 设计缺陷;是指产品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 警示缺陷;与产品有关的危险或对产品的正确使用没有给予适当警告或指示,致使产品存在不合理的不安全性(p184)欧:

根据《指令》对缺陷采用客观标准,按照这种标准,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一般消费者有权期望得到的安全,该产品就被认为是有缺陷的产品。(p188)中: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p201)国际商法填空

1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由一个以上的股东设立的营利性法人(p15)2广义上的公司资本有两个来源,即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p22)3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如果承诺未在要约规定的时限内送达要约人,或者要约虽没有规定时限,但在合理时间内未曾送达要约人,则该项承诺称作逾期承诺(p61)

5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指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p71)

6违约责任,亦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p73)

7不可抗力,又称不可抗力事件,是指人的力量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或其它社会力量(如战争)所造成的事故。(p74)

8预期违约(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是指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通过声明或以行为表明其不履行合同或不能履行合同。(p76)9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时效期间为4年(p103)10意定代理是由本人的意思表示产生的代理权。(p206)

11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p228)12付款请求又称第一次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对票据主债务人(如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发票人,支票的保付人等)行使请求其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p228)

13承兑(acceptance)是指付款人对远期汇票表示承担到期付款责任的行为。(p241)

14背书(endorsement)是转让票据权利的一种法定手续,就是由汇票持有人在汇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再加上手让人(被背书人)的名字,并把汇票交给受让人的行为。(p241)

篇8:商法

由于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 因此在我国的商事立法中, 商法的渊源主要是商事成文法, 即制定法。这其中既包括我国相关国家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制定的法律法规, 也包括我国所参加与缔结的国际条约。由此可见, 成文法是我国商事立法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而《美国统一商法典》的渊源不限于成文法为主的模式, 《美国统一商法典》由各州的法律团体中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制定。在制定过程中, 美国统一州立法委员会组织大量的专家, 成立了专门的专家组负责起草工作。商事法理与学说都被予以高度的重视与广泛的关注。

在各法律形式中, 商事习惯法与交易习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客观差异, 各国商法的冲突也将长期存在, 在这种现状之下, 国际商事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商事惯例和习惯作为被广泛认可的法律形式,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由此可见, 我国商事立法应该实现渊源的多元化, 在以成文法为主的同时, 加强商事习惯法与商事判例的适用, 并充分尊重与重视社会各界学者与专家的学理与学说, 突破传统的大陆法系立法模式, 保障商事判例的法律拘束力。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 我国商法才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2 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

在《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制定过程中, 国家立法机关并不是制定商法典的主体, 而是美国各州的法律团体联合制定了该商法典。这可追溯到美国的政治制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各州享有独立于联邦政府的立法权与司法权, 各州可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制法规, 而不受联邦政府的干涉。因此, 《美国统一商法典》实质上是各州共同努力之下的产物。在适用范围上, 《美国统一商法典》并非采用强制适用的方式, 而是给予各州充分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美国统一州立法委员会推荐各州适用该法典, 但是否选择适用该法典的决定权仍然属于各州。该法典在其宗旨中明文规定:“关于贸易方面的立法权原则上属于各州, 本法尊重各州独立的立法权。”

而在我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订自治法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各地立法机关的创造性, 未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客观现状。在将来的商事立法中, 我国应该扩大地方政府对商事行为的立法权限, 以实现各地域商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3 保障商事主体的自主性

对商主体赋予充分的自主性也是《美国统一商法典》的突出特点。例如随着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交易的日益增多, 冲突法规范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电子商务引发的法律需求, 法律选择便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难题。对此,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1~10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依照合同自由地选择法律适用”;在电子单据交易中:“若所选择的法律与电子交易无紧密联系, 仍可依当事人意思继续适用。”这一反传统做法, 未对法律选择问题进行严格的限制;对合同形式方面也进行了同样的创新:“若双方选择在网上签订仲裁协议, 同样予以承认, 不强制要求采用书面形式”;这及时地适应了电子商务高效、快捷的发展需求, 有利于商事主体降低成本, 最大程度地实现利润最大化。与美国相比, 我国商事主体意思自治的原则的落实欠缺相应的具体规定与保障。我国商法法规中较宽泛地规定:“本法之效力可以协议变更”, 对相关具体的环节中如何实现意思自治未提及。可知, 保障商事主体的自主性, 具体明确地对实现商事主体的意思自治进行规划是我国商法立法所急需的。

4 实现国内商法立法的国际接轨

目前在国际上存在大量的国际公约、条约与协定, 协调国内商事立法与国际公法私法的发展, 才能保证国内商事立法获得国际认可, 保障国内商事主体在国际商事活动中的各项权益。继《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华沙公约》、《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统一汇票本票法公约》、《统一支票法公约》等相关国际商事公约与协定的出现和修订, 《美国统一商法典》也多次进行了相应地改革, 进行了四次正式文本的修订, 并废除了原颁布的《统一流通证券法》、《统一货栈收据法》、《统一买卖法》、《统一股票转让法》和《统一信托收据法》, 旨在加强与国际条约与公约的融合与统一。这对我国的商事立法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条约与协定, 考虑到国际私法冲突规范的客观存在, 我国在制定商事立法过程中, 便要全面地考虑到统一国内商事法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的难易程度及统一目的。只有充分考虑相关法律关系的限制性因素才能制定出适应国际公私法发展需求的国内商事法。

5 加强商业交易的不断创新

《美国统一商法典》完整地记录了有限责任合伙形式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1991年美国“企业形式改革”和“储贷危机”在得克萨斯州引发了大量的破产案件。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合伙人所有的个人财产, 得州自主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损害赔偿模式, 由此风靡全球的有限责任合伙形式诞生了。接着, 路易斯安那州在保险领域内效仿有限责任合伙制定出了责任保险方案, 在世界保险行业内引发积极反响。随之而来的是特拉华州对责任保护范围的拓展, 其允许无辜合伙人免予承担间接责任;最终纽约州将合伙债务完全免予转承责任。在各州对有限责任合伙形式的“接力式”不断创新过程中, 新的商业形式与营利模式不断诞生与兴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有限的商业交易形式与存在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商业交易的发展需求。例如我国对口头与外部证据的保留条款, 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增加交易过程中签订合同的成本, 这严重影响到了交易的快捷与效率, 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影响到商业往来与外贸交易, 因此, 我国商业立法中应借鉴美国模式, 对商业交易形式进行持续地创新与改革, 适应商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从而才能在根本上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6 加强对商事立法的不断完善

《美国统一商法典》坚持依据客观事实, 进行不断完善与发展。例如, 在其产品责任风险承担的条款中, 明确规定:“若消费者对缺陷产品存在明确的认识, 在使用该产品的过程中引发损害, 生产者、制造者享有抗辩权”;但由于近年来出现的多起案例中, 承担风险和基于过失的可抗辩性使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 《美国统一商法典》利用比较过失原则的途径对该项免责事由进行了修改, 使之适应消费品市场的发展需求,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而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相比, 我国的商业立法则少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基于客观情况的改变所进行的商法立法变迁则更少。例如我国对侵权责任的救济仅限于损害赔偿、返还原物、恢复原状等几种有限形式, 没有灵活履行救济的措施, 使得我国侵权案件中, 受损害方无法享有间接损害赔偿、特别损害赔偿, 大大地损害了受害方的权益, 使施害方免予惩罚性损害赔偿。

由此可见, 坚持不断完善与发展, 才能使商事立法适应客观需求, 发挥应有的价值, 保障商事活动中各项主体的权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统一商法典》 (UCC) 的深入探讨, 为我国商法变革提出若干建议, 以促进我国商法立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篇9:商法

【关键词】商法;理念;独立精神

一、商法理念的概念界定

商法最早产生于大陆法系国家,是指以商事关系为其规范对象的各种法规,即包括以“商事”和不以“商事”命名的一切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不仅是一种制度上的科学设计,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正确指引。作为商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商法理念是商法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商法理念是关于商法的内在本质与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是有关商法在调整商事生活实践中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种理想、信念和追求。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商法理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对整个商法都有普遍的一般性指导意义。

二、商法理念的内容分析

1.保护营利

(一)保护营利是商法最基础最核心的理念。通过法律保护,商人能够更加积极的投身商事活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而活跃经济。相应的,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商法中的标准化契约、权利证券化、程序简易化、短期时效等制度,在保证商事交易简便迅捷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交易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商主体的营利创造条件。

(二)我国以农业立国,自古以来商民地位卑贱,被列入国民之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世儒家据此认为孔子重义轻利。这是重农抑商思想的起点。汉代独尊儒术后,重农抑商作为一种主流思想的地位被奠定下来,并受到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的一致推崇。实际上,孔子本人对商业和商人都不持反對态度。孔子的弟子子贡(即端木赐)善于经商,孔子也曾与其言商。只是后世统治者基于统治的需要,断章取义,才造成我国两千多年来对商人的误解。清末被迫开国后,这一错误思想虽然得到缓解,但仍无法彻底根除。清朝挣扎七十余年后崩溃,商业上的失败亦是重要原因,虽时过百年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商人自治

(一)我国缺乏商人自治的传统,商人多寻求政治保护。官商不分,“商”一直与官僚、封建和宗法纠缠在一起,未能摆脱束缚,加之商事活动自身不够发达,使得我国的“商人自治”远未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二)商人自治的合法性,可以通过市场存在缺陷和政府出现失灵两个角度来阐述。首先,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一手促成了世界经济在近400年的时间实现了爆炸式的发展。但是,因为商主体的惟利性、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存在失灵。其次,经济法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引入了政府干预机制,但政府干预又产生了官僚作风、效率低下、成本奇高、权力设租寻租等新的问题,形成了新的政府失灵,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市场和政府均不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问题的情况下,商人自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当然,商人自治不等于完全放任自由。从立法来看,这种限制应明确规定在商事法律之中,给予商主体以指引;从商主体来看,自治需以自律为前提。鉴于商事法规的不健全和商主体自律的缺失,未来的努力方向是废除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完善商事法律体系,以及培育商主体的自律意识、规范竞争行为。

3.严格责任

(一)严格责任是指商主体必须承担严于一般社会人的义务和责任。商法赋予商主体以经营活动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自由配置,掌握大量资源的商主体获得了生产要素的集中。基于趋利避害的天性,商主体必然利用其拥有的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不可避免地侵害相对人的利益。为避免这种负外部性,立法者应明确商事主体要比一般民事主体承担更严格的义务与责任,使其所承担的责任和所处的地位相称。

(二)规定严格责任,符合私法公法化的趋势,政府对商业社会的干预,反映了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渐变。在商事交易中,应管控商主体的权利边界,防治其越界侵害相对人权益,减少和避免因商事活动带来的经济问题和道德风险。

4.效率优先

(一)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虽然也在平稳发展,但只重公平而忽视效率。经济上的扭曲自然反映在了法律体系的失衡上,法律也就难以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更多的是被束之高阁,毫无用处。虽然我们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仅用了三十余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已然错过了世界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其中的教训何其深刻!

(二)实现效率优先的机制是:从法律制度上规范以营利为动机的商事行为,保护商事主体的营利,从而实现整个社会商业效益的最大化。规范从来不是限制自由的枷锁,反而是保护自由的利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更是对计划经济时期绝对平均主义的反思。

三、商法独立精神的再思考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法面临的问题趋向于复杂化、多元化,有时需要商法和其他法律部门协同解决,这反映了各部门法之间的融通性。其次,公私法混合使得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商法的许多规定都具有公法性质。上述现象似乎都在论证法律部门之间争论的无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是部门法之间的协同和交流并不等同于它们要趋同甚至合并。部门法之间划分清晰、明确的界限,并不妨碍他们协同合作来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反而可以生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高效办事的效果;二是公私混同的概念和实践应当被限制在一个部门法内部,无论如何不应该溢出该部门法以外,维持部门法的基本架构是其融合其他性质法律的前提条件。保持商法的独立性,是进行部门法交流和部门法内制度演进的根本前提。只是,独立性并非绝对,特别是商法和民法确实有许多共通之处,不可能也没必要将二者完全割裂,粗暴的人为切割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对商法的独立精神秉持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商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

结语

商法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决定商法能否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商法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正确理解商法的基本理念,有助于在思想上认识商法的独立地位,在社会上消除错误思想,辩证地看待商主体的营利行为。前述商法的基本理念中,保护营利是核心,商人自治是基础,严格责任是保障,效率优先是要求,缺一不可。在未来《中国商法典》的立法建构上,应充分考虑商法的基本理念对商法的指导意义,在具体法律条文中渗透其理念,以充分彰显商法的独立精神,为商法的发展和中国法治的建设做出贡献,为中国商业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参考文献】

[1]雷兴虎樊启荣主编.商法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覃有土主编.商法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任锐涛.商法严格责任理念研究[D].厦门大学,2014

[4]高宁村.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J].法治与社会,201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商法】相关文章:

国际商法05-01

商法知识07-25

商法独立06-24

商法07-01

商法学07-02

商法体系07-27

国际商法答案05-26

商法的论文04-15

现代商法论文04-15

商法论文题目05-01

上一篇: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发言稿下一篇:《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