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思考题

2024-05-18

管理学思考题(精选6篇)

篇1:管理学思考题

1、08-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一片不景气声中,各企业莫不想尽办法来突破困境,通常,最常挂在嘴上者,不外乎是“降低成本”及“精减人事”。A公司有感于管理费用之庞大,为了甩掉这个沉重的包袱,公司也开始实施所谓的“精减人事”。在高层方面,为了“精减人事”,业务经理兼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则兼了办公室主任。每天,财务经理除了会计工作外,几乎样样大小杂事都要管,整天都听到他在训人,倒像古时候地主家的总管,几乎无人不视与他沟通是畏途。为了实施“精减人事”,A公司规定,在生产线上,各组干部若有人离职,即不在补人,例如,装配线的组长出缺,则是由负责生产统计工作的生产助理兼任。其它各部门单位,亦有类似兼任措施。A公司在实施一段时日后,发现公司整体组织运作,似乎有愈来愈不顺畅的感觉,而员工离职率也有大幅上升之现象,例如,负责生产统计工作的生产助理,因不堪兼任装配组长的工作负荷,而提出辞呈,其它部门的员工,亦在这个政策下,有抗拒的呼声。.为了因应不景气,A公司了实施“精减人事”政策,是否是正确的抉择? A公司在执行“精减人事”政策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可能会出现哪些弊端?.你认为在不景气中,企业精减“人”“事”的真谛为何?应如何执行?

2、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寒冷的冬天,某国某地有户人家的母狗生了七只小狗。主人要从中选留一只做为未来看家护院的看家狗。一只优秀的“看家狗”要对主人忠诚而驯服,对敌人勇敢而凶猛,对危险无畏而能舍身!面对着七只幼崽,主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狗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锁进了地窖,同时断水断粮!三天以后,饥饿的狗妈妈已经没有奶水来喂养她的七个孩子了!于是,她选出了最弱的小狗吃掉了!她的奶水有了,但维持不了多久!于是同样的选择在随后的日子里重复出现着……直到只剩一只的时候!这时的狗妈妈是宁可自己饿死也不会吃了他的!在这个时候,主人出现了,“救出”了狗妈妈和她惟一留下的孩子!这只幸运的小狗对拯救他的主人充满着感激。他日后会成为一只最棒的看家护院狗!问问管理者们: 假如有一天,在某个非常的情况之下,你的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或激烈的商战迫使你的老板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狗妈妈的选择与做法,身为企业中的你,会怎样做?

3、当某某公司(经营餐厅的连锁业务)的创办人兼董事长王XX任命陈延平为总经理时,王说:“一个企业家的胸襟可由他选择继任人的方式看出来,从今天起,公司就交给你负责了!”半年后,在董事会中,王XX要求陈延平辞职,在陈延平辞职的那天,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5%。对于此一事件,业界有不同的批判,其中以李乙建(曾在该公司任高管,现任良友公司总经理)的看法最具代表性。他说:“这是个创业者的通病所造成的—他们的自尊心过强,他们不能将企业放手给别人做!”的确,公司在陈延平的管理下表现不凡—税后利润是6亿,比王XX的预期高了2千5百万。陈的管理方式和领导风格与王并不相同,后者以非常严格的态度对待员工,重视每天的营运,试图降低成本,所提供的菜色虽少,但每道菜的口味都大众化;前者待人和善,也获有名校的管理硕士学位,不仅重视促销活动和广告,还经常退出新的菜色来试探顾客的反应。试说明王、陈二人领导形态的差异,王应该怎么做,以顺利的将担子交给接班人?

4、一个著名的登山队多年来攀登了无数的高山,唯一的遗憾就是从来没有登上珠峰,因此他们把征服珠峰当成了最高的目标。他们经过多年的筹备,终于开始攀登珠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距离顶峰不远了,但他们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登山人员,是另一个登山队遗留下的。这时这个登山队长面临一个决策:我们这十几人走到半山腰了,是把这个人抬下去,破坏我们登山队的计划,还是把这个人放在这儿,继续登山?或者有更好的选择?问问管理者,我们的企业在往前冲的时候,也会遇到象登山队这样的两难决策,如果你作为一个经理,你

该做什么样的决策?

5、大雄是财务部张经理手下的一名助理,平日工作相当不认真,全办公室同仁也都知道张经理对大雄非常不满意。本月大雄任职本公司刚好届满一年,按公司规定得做绩效考核,张经理在考绩表上把雄评估得体无完肤,不仅不给予加薪,还建议公司最好是换人,人事部门接受张经理的建议,于是今天一上班,张经理找大雄到他办公室,要他收拾东西离开,可是大雄说什么也不答应:「我又没做错事,干嘛要我走?」不管三七二十一坐在办公室沙发静坐抗议。你对张经理有何建议?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不合格的员工?

6、在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中,不乏由强势领导者长期主政的成功案例,这些领导者往往被视为企业命脉之所系,举足轻重。请问强势的领导形态对于企业的经营有何利弊?在那些情景下较为有效?而当强势领导者年事渐高后,在组织的传承上可能出现那些问题?如何解决?

7、企业的运作模式通常与主管之领导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1)各级主管应透过何种领导模式来使组织运作更有效率;

(2)各级主管在决定采用领导之模式时应考虑哪些领导的情境变量?

8、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指出“如果您是一位好部属,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位好主管”。试评估这一句话的正确性,请说明理由。试以您在业界多年之经验,说明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好部属?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好主管?

9、浑沌理论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理论之一。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最完美结合的理论。它研究如何把复杂的非稳定事件控制到稳定状态的方法,它研究世界如何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稳定发展的问题。简单地说,浑沌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近似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不是外因加于系统的,而是系统的内禀随机性。依据混沌理论,任何看似无关紧要的微小误差,经过一个长期的递归、聚集过程之后,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重大的灾难。比如我们在浑沌理论中经常提到的“蝴蝶效应”,纽约的一场风暴,起始条件是因东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动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断放大,不断被放大的振动波越过大洋,结果就引发了纽约的一场风暴。今天,在浑沌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经营重大事件的发展经常不按牌理出牌,新的契机与威胁会不断地出现,结构性的改变往往造成竞争态势之全面翻转,企业经营者若忽略这一点,往往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而一蹶不振,支持浑沌理论(chaos theory)的学者认为事务的变迁并不是以规律的趋势发展,而通常是从一个暂时稳定的状态推演到下一个暂时点:试以浑沌理论的观点说明企业制定计划的意义;以浑沌理论的观点说明企业应如何在浑沌中追求成长及获利。试说明在浑沌理论的架构之下,企业计划的制定、执行与控制之间之相互关系如何。

10、领导力是企业成长与创新之重要因素,尤其是面对经营环境变化很大或景气循环下滑的情境,领导者的表现更是企业经营成败之关键:试以您多年在职场的经验说明在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最必须做哪些事,最不宜做哪些事。最近文献强调创新领导,对于一个仰赖创新以追求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领导者所面对的问题可能都会没有前例可循。试说明创新领导最容易犯哪些错误,领导者应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11、管理学者曾经指出“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因此甄选具有执行力的人担任经理人是相当重要的工作。试说明:何谓执行力?主管应如何评估员工的执行力?.试从改变文化、改变激励制度及改变领导型态等角度说明如何提高员工之执行力。

12、试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互动的观点,说明领导者应如何与部属沟通才会更有效,如何激励才能使部属更努力,如何惩罚才能使部属心服口服。

13、在网络信息快速扩散的今天,以沟通与激励来取代惩罚可能是未来管理的重点,试说明如何向下沟通才会更有效,并由动机理论(包括需求层级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的观点,说明如何激励才会使部属更加努力完成目标。

14、从前有个猎人,在上山打猎的途中捡到了一只没有妈妈照顾的小鹰。猎人把小鹰带回了家。猎人家里有只母鸡刚刚生了一窝小鸡。于是猎人就把这只小鹰和小鸡们一起养在了院子里。小鹰和小鸡在一起一天天长大了,他以为自己是只鸡,整天在院子里捉虫吃菜叶子!猎人想让长大的鹰和他一起打猎,想让他高高地飞翔,做个真正的猎鹰,但无论如何尝试,小鹰就是不会飞!无奈之下,猎人把小鹰带上了高高的山顶。把小鹰向山下抛了下去。惊慌的小鹰开始拼命煽动翅膀,一下、两下… … 终于小鹰找到的平衡、找到了飞翔的感觉,终于小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了。问问管理者们:如何从小鸡中间发现一只鹰?如何让这只鹰学会飞翔?如果这只鹰自己并不相信他可以飞这么办?你要如何帮他呢?

篇2:管理学思考题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如果存在管理基本理理念,你如何针对这一点设问昵?

2、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管理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支干什么,并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请你对这个观点评价?请你谈谈你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的看法?

3、组织管理创始人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认为管理有哪些要素?

4、请你谈谈你对德鲁克提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的观点的看法?

5、请你对教科书中关于什么是管理的问题的观点的评价(包括“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是一个内含多种职能的过程”、“管理的作用是有效的高效”等判断)?

6、管理的重要性是否等于管理的合理性,如果不相等,你如何理解管理的合理性呢?

7、什么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它决定了管理的其它特性是什么?它有哪些外在表现?

8、什么是管理的社会属性?它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什么?它有哪些外在表现?

9、管理的科学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

10、管理的艺术性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管理的艺术性

11、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2、孔茨曾在《管理理论丛林》和《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对管理学流派进行分类,请你列举出最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章 管理者

1、什么是管理者?

2、如何理解法约尔提出的“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凡权力行使的地方,就有责任”?

3、如何理解效益、效用、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4、请你谈谈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分类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作一个评价?

5、如何按纵向管理层次对管理者进行分类?

6、如何理解管理者素质的含义?

7、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管理者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基础,意志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请你谈谈你对“个人自由意志”的理解?

8、孔茨曾在哪篇文章中对管理者的技能进行分类,请你细谈这个分类理论的内容并作一评价?

9、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10、你如何认识能力有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并请你举例说明?

第三章 管理方法

1、什么是管理方法?

2、完整的管理方法包含哪些内容?

3、经济方法有哪些内容?它的实质是什么?

4、如何理解利润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5、什么是行政的方法?它的实质又是什么?

6、如何理解国家强制与管理的关系?

7、法律方法有哪些内容?它的实质是什么?

7、你这学期在学习“管理学原理”的同时,你也在学习“政治学原理”,如何理解法制和法治的区别,并根据这个问题,谈谈你对知识整合的认识?

8、如何认识数量分析方法在管理中的局限性?

9、请你谈谈当代中国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关于“富人原罪”的观点,并请你谈谈社会宽容与企业家责任之间的关系?

10、你是一个学习管理学的学生,定有“少年有志当拿云”的激情,请你谈谈为什么一个学习管理的学生应该在大学四年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勇气?

第四章 前工业化的管理思想

1、你读过《圣经》吗?《圣经》中有哪些管理思想?

2、古印度文明有哪两部著作涉及到管理思想?

3、请你谈色诺芬在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地位?

4、请你评价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的主要管理思想内容?

第五章工业革命时间的管理思想

1、请你简述“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的管理观点?

2、1776年“自由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这一年人类历史还发生了一件重

大事件?你了解这个事件吗?请你先谈谈你对这个事件的了解,然后再谈《国富论》的内容?最终再从知识整合的高度谈谈这对这两者的联系的认识?

3、请你评价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

4、请你谈谈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5、请你谈谈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对“企业家”的认识?

第六章大规模生产时期的管理思想

1、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请你结合他的管理经典之作,详细地谈谈他的科学管理思想?

2、请你谈谈泰罗关于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例外管理的认识?

3、请你谈谈泰罗的“精神革命思想”对探讨中国当今劳动关系的现实意义?

4、请你结合亨利·法约尔的经典之作,谈谈他对人类管理思想的贡献?

5、亨利·法约尔所说的“统一指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美国管理思想家泰罗不信奉这种观点?

6、马克斯·韦伯的“理想模式”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并谈谈他关于“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的主要思想内容?

7、请你评价马克斯·韦伯关于权力的合法性思想?

第七章大规模销售时期的管理思想

1、请你结合梅奥的经典之作,谈谈你对他的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解?

2、请你谈谈霍桑试验的主要过程及其它在管理思想变迁过程中的深远影响?

3、请你评价梅奥的“社会人假设”?

4、请你结合切斯特·巴纳德的经典之作,谈谈他的组织思想在管理思想中的地位?

5、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哪5个层次,它们又如何影响人的积极性?

6、请你谈谈你将如何在管理中结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管理?

7、请你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并举例说明?

8、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是什么,他为什么向人们力荐Y理论?

第八章后工业化时期的管理思想

1、权变理论学派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思想贡献是什么?并分析他们为什么在当今管理思想界产生了极其重大影响?

2、权变理论在早期和后来的发展期有哪些不同?

3、简述卢桑斯的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4、系统分析学派主要包括哪些学派?它们对管一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5、简述西蒙的管理思想?

6、谁是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这个人的主要管理观点有哪些?

7、《Z理论》有哪些管理主张,你认为这些主张有什么意义?

8、请你谈谈《第五项修炼》的主要内容?

9、请你谈企业重建理论创始人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的观点?

10、有人认为,“管理思想是技术主义和合理主义交织分化的过程”,请你分析这种观点?

第九章计划

1、如何理解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计划有哪些基本原则?

3、如果说存在一个计划的基本过程模型,请你简述这个理论模型的主要步骤?

4、请你谈谈一个完整的计划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5、请你谈谈确立相标在计划过程中的地位?

6、什么是滚动计划?它的特点是什么?

7、PERT网络计划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请你谈谈计划和预测的区别?并以此谈谈计划存在的合理性?

第十章组织

1、巴纳德曾将组织定义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协作系

统”,请你谈谈你对这个定义的看法?

2、权力有哪些维度?

3、管理说到底是一种责任,请你谈谈责任的基本要求和责任的绝对性?

4、在谈及到责任时,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者说“天下兴亡,食肉者优先”,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到组织内部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请你评价中国人流行的责任常识?

5、请你谈谈个人责任的绝对性和整体责任的脆弱性?

6、为什么说“个人责任是有限的”,并请你谈谈这种观点的理论价值?

7、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为什么说集权是一种自然倾向,基于这一点,并请你谈谈人们选

择分权为什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8、请你谈谈你对授权的看法?

9、什么是组织结构?设立组织结构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0、按职能划分组织部门的理论根据是什么?这种划分有什么优缺点?

11、直线制组织结构是一种古老的组织结构形式,对人类特别是对中国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你谈谈你对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的理解?

12、直能型组织结构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组织结构形式,请你谈谈你对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的理解?

1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一种较新的组织结构形式,请你谈谈你对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的理解?

篇3:《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全过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 旨在介绍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和管理技巧, 具有凝练管理思想、强化基础理论、注重联系实践、拓宽知识面和追求理论创新等特点, 构成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 《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应该是在教给学生管理知识的过程中, 一方面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着力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其中能力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涉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是一个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中, 实践能力是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实践, 没有身体力行, 就无所谓创造。因此, 《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甚至是创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基于《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内容, 又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内容中, 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理论, 即各种管理学教材中介绍的管理的基本职能, 更要包括现代不断发展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等, 因此在内容的合理安排上尤为重要。

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学习观。

本科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而《管理学》课程的很多基础理论知识在各种管理学教材中介绍的都比较详细, 学生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理解和掌握的。因此, 在《管理学》的教学中, 尤其是传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 应该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着力在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自学上下功夫, 卓有成效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在导学时, 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拨学生的学习技巧;在学生自学过程中, 要主动帮助学生设计、制定自学计划, 探究自学方法, 调动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学习观, 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包括学习的技术、学习的技巧、学习的手段或工具。

2、开展“三个课堂结合”教学模式。

所谓“三个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即第一课堂是课堂理论教学、第二课堂是围绕《管理学》课堂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即课堂理论教学, 是《管理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渠道, 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 才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并进一步取得创新。第二课堂是围绕《管理学》课堂理论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 如案例讨论、主题辩论、创业大赛等。通过“实战式”训练, 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 是第一、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拓展, 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习, 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活动, 可以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所学的管理知识, 使学生成为实用型的管理人才。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和满足《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方面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 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目前, 在《管理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当属理论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理论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也是迄今为止管理学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授把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提高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改善课堂上师生间的沟通效果。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 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以及在群体中的讨论, 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管理情景和管理过程, 从而建立真实的管理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最大作用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

此外,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管理学》教学过程中, 比如情景模拟法、管理游戏法等。情景模拟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它要求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一管理课题, 从管理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收集相应素材, 编写成情景模拟试验指导或称“剧本”, 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管理角色, 身临其境, 从中学习和运用管理知识及操作艺术,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管理素质这一实质性目标。它是建立在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一种典型的亲验性教学方法。管理游戏法就是通过教学游戏让学生领会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管理思想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 决策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 它需要参与者积极地参与训练, 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 采取必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 一方面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 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大量的电教片和教学软件可以更多地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 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 为教学手段的进一步现代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新型考核方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而现行的课程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性考核 (即平时成绩+考勤) , 成绩占总成绩的30%;二是总结性考核 (即期末笔试) , 成绩占总成绩的70%。这种方式不符合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学习质量评价与考试方法的有关精神。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要注重人才质量观念转变与调整, 要变以前对学生知识继承、对知识掌握程度为判断质量标准改为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几方面综合评价的质量标准。”因此, 需要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 把实践应用考核作为质量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于《管理学》课程的考核, 可采取三三制考核方式, 即平时课堂考核占1/3, 包括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案例总结等;平时课后考核占1/3, 包括作业、小论文、参考书学习汇报、专题调研报告等等;期末理论考核占1/3, 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和能力性考核, 其中知识性考核占分40%, 能力性考核占分60%。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主动性, 增强感性认识,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教学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甚至是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贾名清, 方琳.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5.

篇4:《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法方面

《管理学》在高校里一般开设在第一学期,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习惯了高中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的精讲、细讲,而大学教师只是对于重点内容才做讲解,不可能对书本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面面俱到。讲课的速度比较快,学生普遍觉得一节课信息量过大,很难消化。另外,虽然管理活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对于新生来讲,没有管理的概念,基本不知道管理是什么,这给本门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内容方面

1.经典理论过多。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基本都是按照法约尔的管理者职能的逻辑体系来撰写,基本模式首先是介绍管理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学的基本流派、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等,然后就是管理的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虽然《管理学》教材有多种版本,但基本内容都是由上述部分组成。这些教材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管理的新理论介绍得过少。被哈罗德·孔茨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指的是19世纪40-60年代出现的各种现代管理理论。而在此之后,陆续又出现了很多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比如企业再造、业务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等等。目前的管理学教材对于近代出现的管理理论鲜有详细介绍。然而从管理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学习新形势下新的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现在高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点讲述管理职能,比如泰罗、法约尔、德鲁克等一些大师的管理思想。由于这些理论的抽象性和系统性,加之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对于新生如果灌输过多,而学生并没有相应的一些理论基础,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太愿意再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当前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特别是对于三天至一周的《管理学》课程实习,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就算企业接收,也只是简单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等内容。这导致学生没有将理论用于实践或是用理论检验实践的机会,从而学生很难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1.教学方法不灵活。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参与意识差。教师只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实践环节很少。即使有实践环节,也只是在讲解管理学的相关原理时以简单的实例来证实、说明相关观点。由于学生没有进入实际管理的工作“现场”,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师所讲的管理实例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和消化,从而导致本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手段单一。

从目前的教学手段看,教师主要还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效果不佳。而且多媒体课件大多制作简单,是书本内容的简单复制,只能起到投影片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体系实施的基础,是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管理学》课程需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管理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要适当压缩理论教学的内容和时间,适当增加实践课、讨论课的教学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需要跟踪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着眼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删除陈旧,增加新知”的原则,及时将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二)改进教学方法

除传统理论讲授法以外,《管理学》教学中应强调参与式教学法。理论讲授法是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授把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境模拟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改革考核制度

传统的考核制度是以期末考试试卷成绩为主,这种考试形式学生通过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掌握通过闭卷考试很难体现。建议适当改革考核制度,将课程最终成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综合评价分,一部分是专业知识分,各占50%。综合评价分来自于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作业,课程实习的参与情况;专业知识分来自于学生的期末成绩。

【参考文献】

[1]秦琴,金智慧.《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时空,2012(5).

篇5:2012管理学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这一定义?

2、简述管理职能。

3、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4、管理者的技能和所扮演的角色有是什么?

5、简述古典管理理论(泰罗、法约尔、韦伯)的主要内容及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6、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计划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简述目标管理的内容。

9、简述SWOT分析法。

10、简述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

11、如何理解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12、什么是管理幅度?什么是管理层次?二者关系?

13、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

14、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

15、如何恰当处理直线与参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

16、画出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式组织结构图,并分析各自优缺点。

17、组织文化和涵义和功能。

18、组织文化分为哪三个层次结构,各自的主要内容?

19、如何理解领导?领导的影响力来自哪里?

20、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

2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篇6: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管理学、管理者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通过综合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种手段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4.概念技能是分析判断一种状况并能识别其因果关系的能力。

5.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管理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6.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7.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管理的主体,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二、选择题

1、A,2、A,3、C,4、D,5、D,6、B,7、D,8、C,9、A,10C,11、B,12、D,13、A

三、简述题

1、答:不一定。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所以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的工作是有效果的。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效率和效果是互相联系的,组织可能是有效率但却是无效果的,那种要把错事干好的组织就是如此。

2、答: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而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所包括的几类基本活动内容,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答: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角色分成3大类10个角色。

4、答:基层管理者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就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所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5、答: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等。显然,任何管理者都会面临一些混乱而复杂的环境,需要认清各种因素之问的相互联系,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形势和问题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

四、论述题

1、管理具有科学性。是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可以指导管理实践,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也具有艺术性。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艺术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2、答:两者都是高层管理者,都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全面责任的人,都要求有 更多的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地区社 会稳定和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后者则主要是保证企业长期盈利。两者管辖范围、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也不相同。

五,案例分析题

是裁员减薪还是减时提薪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公司的成败在于员工的积极性能否发挥,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在于领导艺术。c.麦考密克在本应裁员减薪时,却减时提薪,乃惊人之举,属高超的领导艺术。员工对领导的认可是领导权力有效行使的一个重要条件,领导和员工同舟共济的高昂士气是公司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办法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办法总比困难多,领导艺术是挖掘“办法”的技能.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一般环境

组织的一般环境也可以说是组织的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教育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等。

2.具体环境

具体环境是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分环境,是由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关键顾客群或要素组成的。具体环境对每一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典型的具体环境包括供应商、客户或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公共压力集团。

3.环境复杂性程度

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4、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基 本信念、价值标准、运营理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

二、选择题

1、A,2、A,3、C,4、B,5、C,6、D,7、D,8、B,9、C,10、A

三、简述题

1、答:供应商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应商能否按照企业的需求按时、按质、按量地提供各种要素,这决定了生产经营活动能否正常运行;二是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这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

2、答:组织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一般环境包括组织外的一切,如全球环境、政治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技术环境,还包括那些能影响组织但联系尚不清楚的条件。具体环境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特殊利益集团。

3、答:环境的不确定性可有两个维度来度量: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变化程度指的是不可预见的变化,如果变化能够精确地预期,它就不是管理者必须应付的那种不确定性。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4、组织文化是以组织精神为核心,以组织文化理念群、组织价值取向、组织文化形态、组织副文化(或亚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以组织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为支撑,以组织文化符号为外部记载、传播与输出的工具,融组织的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制度规定为一体的,以组织内部创造为主,以外部文化刺激、输入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系。

5、答:组织文化是以组织内成员特别是创始人已有的思想为基础,通过组织运行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主要是两方面:①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②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到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培养包括以下6个环节:分析与诊断;条理化;自我设计;倡导与强化;实践与提高;适时发展。

6、答:顾客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顾客的需求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状况,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影响着企业的获利。

四、论述题

1、答:企业的具体环境包括用户、竞争对手、同盟者、供应商、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等要素。其中,物业公司最主要的具体环境是用户、竞争者和业务主 2 管部门。顾客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顾客的需求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状况;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影响企业的获利。竞争者包括所有与本企业争夺市场或资源的企业,可将竞争者划分为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者三大类进行分析。组织必须与这些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关系,否则就可能因小失大,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2、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言行奠定了组织早期文化的基调。组织文化的导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和言行,尤其是对于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一个组织的精神文化常常反映的是组织创始人的远见和使命追求,因为创始人有着独创思想,所以他们对如何实施这些想法存在倾向性,不为已有的习惯或意识所束缚。创始人通过描绘组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方式来建立组织早期的文化。由于新组织的规模较小,从而使得创始人能够使其远见深刻地影响组织的全体成员。

五,案例分析题 迪斯尼败走巴黎

(1)企业确定了战略目标后,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关键。东京模式采用的是风险低、利润低的技术转让方式,巴黎模式采用的高风险、高投资、高利润的合资方式。投资方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2)1984年正是日本经济腾飞之后,消费者正在寻找新的娱乐方式。东京迪斯尼的开设,迎合了日本消费者的欲望,成功在情理之中。1992年欧洲人的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巴黎迪斯尼虽然花了巨额(2.2亿美元)广告费,也难改变欧洲人的娱乐惯性,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3)西蒙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东京模式的成功是决策的成功,巴黎模式的失败是决策的失败。东京模式在没有经验时获得成功,巴黎模式在有了经验后失败,这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第四章

决策

二、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D

7、B

8、ACE

9、A

10、ABCDE

11、BCD

12、ABCE

13、ABE

14、AE

15、DE

三、简答和计算题

1.什么是决策?决策有哪些类型?

答:根据科学决策理论,决策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特定的目标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类型有很多种,如⑴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和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⑵从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看,可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⑶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⑷按照决策目标的多少,可以把决策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⑸从决策的主体看,可把决策分为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⑹根据合乎逻辑的程度可将决策分为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以上种类,写出三种即可)

2.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答:决策不是一瞬间完成的简单判断和选择。尤其是对于复杂和重大决策而言,需要遵循一定的决策程序,实践证明,导致决策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的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

⑴识别机会或者诊断问题 ⑵确定决策目标 ⑶拟定备选方案 ⑷分析评价备选方案 ⑸选择满意方案 ⑹实施和监督评估

3.预测的原则是什么?

答:预测活动主要依靠以下原则展开:

⑴延续性原理。这一原理认为,过去和现在的事情将持续到未来。因此,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未来进行某种判断。

⑵类推性原理。这一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可把先发展事物的运动过程类推到后发展事物上,从而对后发展事物的前景做出预测。

⑶相关性原理。这一原理认为,事物之间存在 3 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关系来进行预测。4.简述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⑴集思广益;⑵结果不易受权威专家意见的左右

缺点⑴耗时;⑵预测组织者本身水平对预测结果有影响。

5、已知某企业固定成本20万元,单位售价15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试计算:

⑴、达到产量平衡点的销售额。

答: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为4000台;达到产量平衡点的销售额为60,000元。

⑵、目标利润2万元的销售额。

答:目标利润2万元的销售量为44,000台;

目标利润2万元的销售额为660,000元。

⑶、产量80000台时销售发生困难,拟采取降价措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售价当作何调整?

答: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为12.5元,即销售困难可以采取降价的方法,价格必须大于或者等于12.5元,否则将出现亏损。

6、某厂生产一种产品,有下列四种方案可选择,寿命期10年,求(1)用决策树进行决策;

(2)用最小最大后悔值法进行决策。(每一个方案成功的概率分别0.9,0.8,0.7,0.6。失败的损益值为0;方案成功生产产品到市场上进行销售,会碰到三种不同的自然状态,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答:①用决策树进行决策,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全套引入970万元;部分引入2140万元;进口元件1310万元;自行研制302万元,选择收益期望最大的为部分引入方案;

②用最小最大后悔值法进行决策,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分别为:

全套引入0万元;部分引入0万元;进口元件100万元;自行研制300万元,考虑期初投资的多少,选中部分引入方案。

四、论述题

试论决策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论述要点:

1、决策作为科学,有大量决策理论和方法,经过了实践证明,不遵循这些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将会导致决策失误。

2、而决策实践中,决策常常因为无法得到完全的信息(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决策者自身的有限理性等因素使得决策必然具有了与决策者个人相结合的艺术性。

3、决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种特性。两者无法截然分开,过分强调任何一者都是不行的。由于决策问题所涉及的系统通常比较复杂,一方面,完全使用科学的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我们经常 遇到缺乏数据而无法建模或者数据过多“分析致瘫”的问题;另一方面,完全采取艺术手段又缺乏客观依据,易于作出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决策。所以,应当将两种决策方法结合运用。

五,案例分析题 可口可乐公司的决策失误

1、公众感情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2、保持组织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重视反馈控制对克服决策误差的修正

第五章

计划

二、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ABC

7、B

8、ABCDE 4

9、A

10、D

11、D

12、D

13、ABCD

14、ABCE

15、DE

三、简述题和计算题

1、编制计划的步骤是什么?

答: ⑴、明确目标

⑵、清楚与计划有关的各种条件 ⑶、拟定和选择行动方案 ⑷、制定派生计划 ⑸、编制预算 ⑹、计划的审核

2、简述网络计划技术的实施步骤。

答:总体上来说,编制网络计划需要把一项计划任务分解为完成它所需的各项活动,根据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然后通过网络图的形式对整个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具体步骤:

⑴确定计划任务目标 ⑵列出活动清单 ⑶活动之间关系分析

⑷绘制网络图,用图的形式表示一项计划。

⑸计算网络时间值,确定整个计划当中的关键路线。

⑹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从而以较少的资源、较短的工期完成计划任务。

3、简述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及其缺陷。

答:目标管理的程序具体分为:确立目标体系、实施目标、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缺陷

①结果可能袒护过程

②过分强调短期目标

③花费太多时间

④缺乏灵活性

⑤过分强调定量目标

5、请根据下表所给资料进行时间-费用优化。

未优化前:关键线路为ACGI,持续时间26周; 总费用为63.5千元。

优化可有多种顺序,其中一种为:

⑴A工序,2周 ⑵I工序,3周 ⑶G工序,2周

⑷A,B工序,同时1周

优化后:总工期缩短为18周,总费用减少为60.49千元。

四、论述题

有的管理者不喜欢计划,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管理环境变化很快,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你认为他们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要点: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目前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导致组织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而计划正是应对变化环境的有效方法。原因是计划通过对未来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变化;如果没有计划,单凭环境的牵引,会给组织管理带来巨大的混乱,而且也不能实现组织目标。

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主要是指管理者忽视了计划只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常常为作计划而作计划,因而漠视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计划方法僵化、计划没有弹性,这种计划在某些情况下就会成为组织成员行动的障碍。

所以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计划需要讨论的是如何更好地预测未来,以及如何增强计划的弹性和适应性的问题,而不是需不需要计划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 引进还是改进

1、你认为金先生公司的使命是什么?

2、金先生公司对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各是什么?

3、金先生公司的优势和弱点是什么?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分析要点:

⑴、金先生公司的使命是向社会快速提供高质量的印刷线路板;

⑵、金先生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是顾客对现有产品新样式的需求;存在的威胁是存在着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及其现有产品的新样式的需求;

⑶、金先生公司的优势是在新加坡及国外占有一定的市场,且以产品质量上乘,供货迅速著称,企业信誉好,同时金先生作为具有工程学位的总裁,对电子行业有专业知识,有丰富的经验。

金先生公司的弱点是现有产品样式及设计比较陈旧,同时作为总裁的金先生对投资和企业扩张比较保守。成功的关键是金先生的公司应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把握住机会,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六章 组织

二、选择题

(1)B(2)B(3)C(4)C(5)C(6)A(7)B(8)B(9)A(10)C(11)B(12)B(13)A(14)A(15)B

五、案例分析题

(1)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

1.答、伴随公司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以及环境变得日趋复杂,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由集权的刚性结构逐渐演变为分权的具有柔性和适应性的组织结构,并在分权基础上实施有效控制。

(2)论述杜邦公司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的模式及各种模式的优势和局限。

答、19世纪中期,采用直线制组织结构。优点:决策迅速、指挥统一;缺点:经验式管理缺乏专业性,经营效率取决于企业家的胆识、能力和精力。20世纪初,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优点: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原则,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缺点:不适合经营规模大、业务范围广的企业,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弱。(3)简述杜邦公司20世纪60年代组织变革的意义和阻力。

答、杜邦公司20世纪60年代组织变革在于冲破传统家族制管理体制的束缚,采用社会化的股份公司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避免没有才能的家族成员进入管理层,并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有突出才能的人担任高层领导工作。阻力主要来自杜邦家族成员的抵制以至反抗。(4)结合杜邦公司的实例谈谈我国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如何打破家族化或简单合伙制,建立真正意义 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杜邦公司20世纪60年代的组织变革历程具有普遍意义,是我国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道路 上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国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家族制企业或家族色彩很重的合伙制企业,这些 企业在经历了一次创业获得成功之后,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面临着创业者需要蜕变为职业管理者、建立专业化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以及高管人员离职、财务监控的有效性、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突出的控制问题。这实质上的这类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和必须跨越的堑壕。我国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需要打破家族化或简单合伙制财产组织形式,建立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股份公司制即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公司制将为我国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制度基础,使其能够在规范的制度平台上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

第七章 领导

名词解释

1、领导:领导是一个动态行为过程,领导者通过其领导艺术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力,从而指挥、带领和 鼓励部下提高行为效率,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由布莱克和莫顿提出了管理方格论图,图中横座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 度,分为九级,显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风格,该理论指出最有效的领导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而要依具有情况而定,这个理论能够使领导者较为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领导风格,找到改进领导风格的努力方向,也可以用来有效地培训未来的领导者。

3、是由管理学家菲德勒首先提出的一种领导风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风格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 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领导方式与具体的三个方面有关系,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4、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

5、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通过采用“关键事件法”对200多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调查研究 提出的,认为当组织成员对工作感觉满意时,常常是归于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的激励因素有关;当组织成员感到不满意时,主要是抱怨保健因素。

6、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正式提出,其基本观点是人之所以能够积极地从事某项工作,是因为这项工作或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期望理论可简单描述为:激励程度=效价×期望,这个公式说明一个人把结果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则被激励的程度就越大。这个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争论。

7、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 行为。

8、有效沟通: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他表明了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因而和组 织的智能是连在一起的,沟通的有效性越明显,说明组织智能越高。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6、B

7、B

8、B

9、C

10、D

11、C

12、B

13、B

14、C

15、A

16、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四,案例分析题

黄工程师为什么要走

1、答题要点:(1)非正式沟通是组织正式沟通的必要的补充,通过非正式沟通可起到正式沟通渠道不能起到的沟通效用。分析非正式沟通的利弊。:(2)管理者不能采取行政的手段对非正式沟通进行取缔和限制,只能通过引导,使非正式人际沟通力求与组织目标向切合,同时建立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答题要点: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正式人际沟通渠道,向下属传递真实的信息,增进相互了解。另一种是仍然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通过“小道消息”改变人们的看法。(学生可自由发挥)

3、答题要点:这个例子中发生的事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现实性,因为非正式沟通在组织中存在的必然性。分析非正式组织在组织存在具有必然性,而沟通也是为非正式组织成员所必需。

第八章

控制

一、名词解释

1、控制

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来进行,若有偏差就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或调整计划,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2、控制过程

确定控制目标、衡量工作绩效、采取纠偏措施的过程。

3、反馈控制

事情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依据预算规定的收入、支出标准来检查监督组织在计划期内的各项活动,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分配资源、有效的控制和掌握资源在预算周期内的使用。

5、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6、管理信息系统

是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二、选择题

D B A C D C A C D C A B B C D C

三、简述题

1、在管理中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答:确保组织实际活动与计划相一致、顺利实现组织目标。

2、简述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答:

1、组织与组织活动的日益复杂,要求持续、适当地衡量各方面的工作绩效,保证各方面的协调,保证组织整体目标有效、协调地达到。

2、环境的变化,要求必须通过控制活动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的程度和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使组织的活动在正常轨道运行,或对原定的计划和目标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修正。

3、管理权利的分散,但授出权利的管理者的责任并没有减少,只能依靠有效的控制系统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实现。

4、工作能力的限制。组织中不同成员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和执行出现偏差,某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这种偏离计划的现象都会对组织整个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加强控制是必要的。

3、控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有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类型。

前馈控制优点:在问题出现前采取措施,能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是一种未来导向的控制。缺点: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以及专业预测能力

同期控制优点: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监督控制,保证活动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这 8 样可以在发生重大损失之前及时纠正问题。缺点 需要随时保持观察状态,成本高;被观察着感觉不舒服。反馈控制优点防止已经发生或将出现的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

缺点

在于采取措施控制时,损失已经造成。

4、经济订货批量是如何求得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其中:

D-年总需求量,Q-批量或订货量,K-每次订货发生的费用,H-单位货物每年的存储成本 基本 经济订货批量是用来判断持有库存的年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小的订货批量。

5、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答:1)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2)质量管理的过程和范围是全面的。3)参加质量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4)管理质量的方法是全面的。

6、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答: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处理和输出。它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种统计工作简化,使信息成本最低。预测功能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计划功能

根据企业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控制功能

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以各种方法加以控制。辅助决策功能 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大量数据,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在控制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

要点:如果错误地选择了标准,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衡量什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中的员工追求什么。“如何衡量”是根据衡量的内容确定的工作方法。所以在控制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

2、控制的过程是什么?叙述每个步骤的任务。

1、建立衡量绩效的标准和方法。控制的依据是计划。在理想情况下,计划过程中建立的目标体系应该用清楚的、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方式加以描述。然而,由于各种计划在详尽程度和复杂程度上各不相同,管理者不可能注意到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直接用计划来进行控制,就会使控制工作因缺乏规范导致混乱,因此需要制定具体标准。标准是衡量绩效的尺度,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挑选出来用以衡量绩效的度量单位,这样管理人员可以得到工作进展状况的信息,而无需过问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2、衡量绩效。衡量工作绩效是依据控制标准检查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以便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这是控制工作的中间环节,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3、判断实际绩效与标准是否一致。将实际工作情况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纸浆的偏差,以及偏差产生的原因。4采取纠偏行动,重新评估标准。通过比较实际绩效与标准,可能有三种情况出现:一是实际工作成果与标准一致,可以认为“一切都控制得良好”,不必采取任何行动。第二是绩效没有达到标准,或者发展趋势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这时需要采取某些行动,纠正实际工作的不足。第三是实际绩效和标准之间有偏差,但偏差是由于目标不切合实际造成的,此时需要修改标准,而不是工作本身。

3、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有哪些?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建设MIS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模式的确立。包括了管理模式和方法、商业规则、办公自动化OA的程序等的确定,总体要求是管理工作程序化,管理业务标准化,9 管理流程科学化,数据资料代码化。二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软硬件平台的选择,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局域网的建设及互联,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等。三是MIS的实施,如管理环境的适应性调整、人员培训、系统维护、信息源的组织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一般有信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等阶段,系统规划主要是完成MIS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设步骤,说明“做不做”;系统分析是在对组织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设计出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即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系统设计完成包括数据库、信息处理流程、软件结构、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发平台等设计,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系统实施阶段完成系统软硬件的安装调试(或者还有程序开发)、用户培训、系统初始化与试运行、系统切换等工作,即将设计结果转变为可运行的系统;系统运行维护是指在MIS运行期间,不断的对系统进行维护以修改系统中可能的缺陷,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第二章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此案例在管理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经验,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的某些雏形,是早期最为出色的一个管理范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

(2)装配线生产

(3)部件储存

(4)部件的标准化

上一篇:难忘的科普400字优秀作文下一篇:关于唯美爱情的个性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