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

2024-05-28

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通用8篇)

篇1: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心得体会 在学校大力提倡学好普通话的今天,我们也进入了学习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行列中来。《通用法》已于2000年10月31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共和国防大学的语言文字工作,从此矗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通过学习《通用法》,我渐渐的明白了:这是一部实现顺畅交流,拉近你我距离的好法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家,有56个民族、共有70多种语言,50多种文字。当前,语言文字的应用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某些滞后现象:有些地区方言盛行,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还没有真正形成风气;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语言文字障碍和误会。在教育领域,可能因为教师的普通话不好,使学生听不懂课;在商业领域,可能因为语言不通,错失许多商机,或者因为合同文字不同造成歧义而打官司等等。

大量事实说明,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没有法律,只靠政策性文件,规范性差,权威性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于是,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在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呕心沥血、付出辛勤劳动的前贤以及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立法呼吁和做了大量工作的广大人民群众、有识之士、语言文字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终于诞生了第一部语言文字法!

很多现状表明,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没有法律,只靠政策文件,规范性差,没有力度,只有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律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有有识之士,语言文字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自提高中,相信中华民族会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融合。

这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大事,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语言文字法,是一部消除语言文字障碍,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的好法律!提高中学生语言修养之我见

摘 要:由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种种原因,当前中学生母语的语言修养不容乐观:语言规范意识淡薄,写字能力差,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和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很普遍。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语言规范意识,通过开展语言文字专题讲座,书法课程的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课本剧、辩论、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关键词:中学生 母语修养 提高途径

一、中学生语言修养亟待提高

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初,《人民日报》针对当时语言文字运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发表了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报纸上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经过整治,情况大有改善,而现在的问题远比当年严重:最常见的是错别字,不仅见之于街头巷尾的招牌广告上,而且不少见之于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中,成了常见病,多发病,还有错用成语,也很多,例如“不尽人意”、“不以为然”、“差强人意”等成语的错用几乎要习非成是了。至于文句不通、不知所云的句子,在广告词中,在流行歌曲中,甚至在文学作品中,都是屡见不鲜的。这样,原来应该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范本的报刊、书籍、电视却成了传布语言错误的发源地。

另一种现象就是脏话、粗话的泛滥,这可以说是语言污染。这种污染的程度相当严重,甚至一些流氓痞子的黑话、行语也渗透到中学生的口语中,侵入到全民语言词汇中。特别遭到非议的是污言秽语也充斥在某些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里面。文学作品要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有时不能不在对话中插进一些粗话、脏话,比如《水浒传》中的李逵,开口就有“脏”字。但作者如果采取欣赏的态度,把粗话、脏话当作妙语来加以展示、赏析,来迎合某种低级趣味,那就不合适了。语言污染对于我们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对青少年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为巨大。

同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和网络的普及,中学生的语言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随意改变语言的基本组合,随意使用错字、别字、怪字等等做法,冲击着学生的头脑,学生很难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庄重与美感,写字能力差,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和作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很普遍。

还有一种现象是交际语言的失范。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敬语是特别发达的,甚至讲究过度而流于烦琐。然而近年来人际交往中,敬语尊称很少听见,比如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过去称“老先生”、“老大爷”,现在相当部分的青年人即使对于客气的对象也直呼“老头儿”。有关部门曾经花大力气推广“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四句话,本来是幼儿园的孩子就应该学会的。现在的服务行业都颁布了服务忌语,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反映出我国交际语言失范的现实状况。

还需要一提的是空话、套话的流行,这是一个文风的问题。当年毛泽东同志曾作过一次《反对党八股》的著名讲演,列举了八大罪状,其中一条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一条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这两种症候,现在仍然随处可见。不少学生的作文包括高考优秀作文,套语流行,从思想内容上看完全正确,就是毫无新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因此,提高中学生的语言修养迫在眉睫。

二、提高中学生语言修养的途径

一代伟人毛泽东提倡向劳动人民学习语言。他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鲁迅先生也说过:“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中国古代的《诗经》和《乐府》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歌,元曲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大众口语,连明代标榜复古的李梦阳到了晚年也认识到“今真诗乃在民间”。古今中外的大文学家几乎都从民间语言、民间文学中汲取新鲜活泼的东西。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糟粕错当精华。

下面就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言修养问题,谈几点想法供同仁参考。(一)用好语文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语言知识与技能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修养的主渠道,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语言修养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早年就说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的只在灌输固有的道德——而竟忘了语文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特有的任务”就是指语言文字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基本的言语、书写能力,还应该逐步提高语言能力的层级。比如,对于文字,不仅限于认识了解,还应该更加注重规范化,更加注重文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语言,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口语能力和艺术化表达;对于汉字书写,应该更加重视美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往往过多地侧重于对学生模式化的读写能力的训练,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学生进入社会后,恰恰用得最多的是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从死记硬背、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走向全面发展。

同时,语文不仅是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因此,它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的陶冶。(二)开展语言文字专题讲座,认识文字背后的魅力

中国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使用者众多的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汉字的结构,给予人们的是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在于汉字的左右、上下都处在相互平衡、相互对立统一的状态中。汉字的构造和形成往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我们的祖先在造汉字时把自己的文化心态熔铸到汉字的形状、结构里。这些特质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汉语、汉字的认识和熟悉,教师可以开设语言文字专题讲座,对一些语言文字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题讲解。很多时候,学生对一个东西的兴趣和情感来自于对它的认知程度;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可和亲近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实践证明,开设一些专题的讲座是很有效果的。

从“汉字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古汉字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今天的汉字。如“美”字,不少人以为它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因为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甲骨文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在古代两个字都是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鲁迅先生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也就是此意。可见,一个“字”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像,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千年前我们祖先的智慧,而且这种智慧一直传承到今天。

此外,还可以就“汉字与民俗”、“汉字与绘画”等内容,开设专题讲座。(三)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具体感受汉字的美

汉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汉语书面工具,几千年来,这种表意文字为人类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由甲骨文、大篆、小篆,又由隶到楷、行、草、大草、狂草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中国的书法,是东方汉字艺术的明珠和灵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是每一个中国人,从童年时就培养起来的共同的审美天性。而我们今天,这种艺术天性正逐渐淡化,出于计算机的普及,使许多中学生,还有更多的大学生,都是以键盘替代书写,会书法、喜爱书法的人越来越少,这必将对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造成断代现象。

中国古人认为“字如其人”、“练笔修心,字慧合一”。书法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与艺术修养。每一次练字,细细地勾画每一笔,不是整齐就好,不是正正方方就美,字如人一般,要独一无二才能展示你的特色,字应有大小,笔画应有轻重。在学习书法、畅游汉字的同时,感受着祖国汉字之美,此种陶冶定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真善美的烙印。

鲁迅先生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培养丰富感觉意识和情绪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俗取雅,去粗取精,形成较高的审美水平。可见,在中学普及式的开设书法课是提高学生对汉语、汉字情感态度的有效方法。(四)深入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通过诵读亲近、熟悉经典,理解、热爱经典,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修养和人文素质,进而把握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语言文化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应该大力提倡,积极推进。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关键在于怎样读。我以为,有些传统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略读和精读应该并举,不可偏废。略读求其广,精读求其深。一般人欠缺的是精读。古人讲精读,用了“涵泳”这个词,我觉得很有意思。所谓“涵泳”,就是沉浸其中,用今天的流行词就是“很投入”。韩愈《进学解》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也是这个意思。特别是优美的短篇诗文,不宜匆忙读过,而要从容涵泳,含在嘴里慢慢咀嚼玩味,要品出味道来。有些一时不懂、懂不透的,也可以先囫囵吞枣地背诵下来,像牛吃草似的,以后慢慢反刍。可能有一天你会豁然开朗,真正领会到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或艺术上的高妙之处。读经典作品,尤其是文学经典,还需要有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可以生发出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不一定和作者的意愿相符。如果精读熟读的作品积累比较多了,自己写文章时就不必机械地模仿别人的写法,搬用别人的辞藻,而自然会有佳词妙句络绎奔集到笔下。可见,对于经典的反复诵读是理解、欣赏、感悟语言之美的重要方法。

经典诵读现在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开展了,学校应该将这种有益形式认真实施,广泛地、深入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真正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砥砺心志,受到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经典诵读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大的活动和表演类的形式,应该在每天的晨读、课堂教学等各种场合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活动真正起到实效。(五)通过课本剧、辩论、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当代语言学的研究与语言学习的相互作用理论告诉我们,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模仿的过程,也是模仿和创造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学生需要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和丰富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锤炼语言、用活语言、发展语言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具体有课本剧、辩论、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形式。比如课本剧的表演,它是对课本语言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一方面,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的课本教学使书本语言烂熟于

心,另一方面,学生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语言,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富。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特殊岗位上,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让每一个青年学生有着流畅自如的儒雅言语,进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不懈努力。

学习语言文字法心得体会3 在念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时,对于《国家语言文字法》一点都不了解,一直认为跟我没什么关系。在做作业的时候才初步了解了一点《国家语言文字法》,原来不止跟我的工作有关系,还与每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去学习的。《国家语言文字法》的相关章节:

第五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 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八条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现在才了解,语言文字跟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语言文字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标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来维护,我相信有一天,世界主要语言应该是中文,是我们的国语,而不应该是英语。

篇2: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

秦路华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意义重大。10年来,围绕贯彻实施该法律,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我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各级学校积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校管理常规,采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

近年来,随着普及普通话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的实施,社会上自愿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逐渐增加。2004年起,每年的6月和12月,将定期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普及。

在国家机关,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对国家公务员进行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也是高效执行公务、确保政令畅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也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我市广电部门积极实践这一精神,大力加强对普通话的普及。为了丰富节目形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普通话节目,有效地增强了市民的推普意识。规范语言文字需要齐抓共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然而,推进语言文 字的规范化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社会用字不规范,不仅有损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对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认知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工作,市政府要求各单位开展清理整顿城区社会用字工作;团市委也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检查我市户外广告、招牌、标语等规范汉字使用情况,再交由工商、城建等部门进行整顿,以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

篇3:通过知识迁移法学习C语言的函数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 由C语言编写的软件就是由不同的程序以及子程序组成, 而程序都是由函数组成。因此, 在C语言的程序设计中, 就是设计函数的过程, 函数可以看作是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函数在C语言的地位至关重要, 同时, 其内容也复杂、灵活, 包含了函数形式, 函数参数, 函数的值, 函数调用等知识。C语言已经被大多数院校作为程序设计语言的入门课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 往往难以理解。经过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了一个较好帮助学生理解C语言函数的方法。在学生的以往知识储备中, 对数学中的函数已经非常熟悉,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 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 往往可以消除学生对C语言中函数的陌生感, 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

2. 知识迁移法认知C语言函数的形式

2.1 对于C语言函数整体结构的认知

C语言中关于函数的形式可以描述如下:

在学生已经熟悉的数学课程中, 函数被记作

其中, x称作自变量, y称作函数的值, f称作函数名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 C语言中与数学中函数的形式虽然不一样, 但两者还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 都有函数名, 都有函数的值, C语言函数中的参数类同于数学中的自变量。关于C语言的函数体, 其具体要实现的功能与语句相关, 这一点和数学函数中的表达式一样。当把C语言中的函数和数学中的函数对比之后, 学生会感到新的知识在形式上虽然变化很大, 但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有很多相通之处, 这样一来, 就不会有强烈的陌生感, 相反, 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2.2 对C语言函数的细节把握

了解完C语言函数的整体结构后, 对于初学者来说, 还会有很多疑惑, 比如函数的类型标识符, 参数类型以及函数的返回值。这就需要在细节上加以说明, 讲解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对比数学中的函数。

首先, 根据C语言知识章节安排, 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不同的数据类型, 掌握了在C语言编程中, 为了能够合理的进行数据存储, 要为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通过规定的关键字进行不同的类型定义。在此基础上, 定义函数的时候对于传递的参数, 必须要有确定的数据类型, 相同的道理, 如果函数有返回值, 那么就需要对函数类型进行明确的定义, 也就是对函数结构中的类型标志符进行数据类型的定义。

其次, 在明白了类型标志符以及参数类型的作用后, 学生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在众多的数据类型中选择正确的类型加以定义。在之前的数学函数知识中, 一般来说, 对自变量和函数值并没有做严格的数据类型限制, 通常只规定自变量的作用域, 在合理的作用域中自变量通常可以是实数, 函数的值对应也取实数。学生根本没有对数据类型详细区分的概念。因此在面对C语言中函数的数据类型时, 往往会想当然的认为没有必要定义, 或者不知道如何定义。其实,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重要的一点即是让学生明白, 在有参数的函数中, 参数就是函数的操作对象, 根据处理问题本身可以知道函数的操作对象是什么类型的数据, 以此为依据来定义参数的数据类型;同样的道理, 函数可以理解成为通过某些运算而得到特定结果的工具, 函数最终是要有确定的值, 而函数值的数据类型就决定了函数的类型标志符的数据类型。当然作为特例, 函数可以没有返回值, 这是就用void来描述函数的类型标识符。

最后, 关于函数值要进行说明的是, 函数的值又叫函数的返回值, 是通过函数体中的return语句进行值的返回。所以, 函数的类型标志符取决于return语句后面所跟数据的数据类型。

3. 知识迁移法理解C语言函数的调用

以上文中所述都是对C语言函数定义时所涉及到的知识, 关于C语言函数的作用最终要体现在函数调用方面。函数调用, 是指在主函数或其它函数中, 通过调用已定义的函数, 完成被调用函数的功能。其一般形式为:

函数名 (实参表列) ;

关于函数调用过程, 抛开计算机的硬件运行原理, 简单的说有3个步骤。

(1) 实际参数的值传递给形式参数。在调用的一般形式中可以发现, 调用过程参数列表是实际参数, 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变量或者数值, 而在函数定义中, 参数列表是形式参数。因此, 需要将实际参数的值传递给形式参数, 而后, 在函数体内形式参数进行运算执行。

(2) 执行函数体。函数的具体功能全部体现在函数体的语句定义中。假设在A函数内部调用B函数, 在出现函数调用语句后, 程序的执行方向将发生改变, 由本来在执行A函数的内部语句, 转而执行B函数的内部语句, 也就是B函数的函数体。值得注意的是, 这时, 参与运算的是拥有实参数值的形式参数。

(3) 将执行结果返回到被调用处。在被调用函数执行完毕后, 需要将执行结果通过return语句返回到调用函数处, 继续执行调用函数的余下代码。虽然被调用函数有可能没有返回值, 但是程序仍需要返回到调用函数处。

在数学中的函数知识中, y=f (x) 是函数的表现形式, 自变量与函数的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自变量有确定的值的时候, 将x的值代入函数的表达式, 通过表达式的运算, 将最终得到函数的计算结果, 也就是函数值y。对比数学中的函数运算过程和C语言中的函数调用过程, 不难发现, 同样也有相同之处。比如, 都需要将确定的数值参与运算, 在C语言中是实参的值给形参, 而在数学中是数值给自变量;都需要按照定义好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在C语言中是执行函数体, 而在数学中是预算函数表达式;都需要得到最终结果, 在C语言中是函数的返回值, 而在数学中是与自变量相对应的函数值。

将C语言函数的调用过程与数学中的函数计算过程相对比, 学生可以看到其中的相似之处, 容易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知识, 掌握C语言的函数调用过程。

4. 小结

C语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级编程语言, 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相当重要的基础价值。针对学生初次接触编程语言, 如何能够消除陌生感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在教学、学习活动中可以尝试。

摘要:C语言作为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 通过函数组织程序, 支持模块化编程。本文主要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理解C语言中函数的知识。

关键词:C语言,函数,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春葆.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出版社, 2004.

[3]杨开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篇4: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

【关键字】暗示法;社团语言学习法;外语学习焦虑

一、外语学习焦虑

根据许多老师的多年教学实践,学生英语学习成效不好在于学英语时有心理上的障碍,也就是外语学习焦虑。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许多研究者认为语言焦虑影响语言学习。促进性焦虑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而过量的焦虑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两种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1.暗示法。“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罗扎若夫首创的,他给其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2.社团学习法。社团学习法又称咨询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Charles A.Curran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法。社团学习法吸取了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方法,把教师看作是教室里的咨詢医,把学生看作是病。其基本程序是:一群学生在教室里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站在圈外;其中一个学生用母语轻声传达一个信息;教师将此译成外语;学生用外语重复一遍并用录音机录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外语传达更多的信息;学生然后对自己的感觉进行反思.

三、运用暗示法和社团语言学习法促进英语学习

1.社团语言学习法帮助学生消除焦虑。通常学生们在社团学习法课堂中的焦虑程度较低。当学生初次学习一门语言时会有不安全与紧张感。他对将要学习的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的规律一无所知,这些因素将会给他带来焦虑感,而这种感觉将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起到负面的作用。而社团学习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社团学习法的课堂中,教师成为“语言咨询师”。他们会很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他们的母语翻译成目的语,从字词到句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完全地相信教师。当教师尝试着减轻学生的焦虑,学生们就会从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收获。当他们感觉安全时,不会担心是否受到教师的批评,也不会感觉是否会在同学面前出丑。当他们把所有这些负面的因素抛到脑后时,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

2.运用情感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情感心理暗示指运用人的情感因素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不知不觉接受你,靠近你,相信你,从而被熏陶感染。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心理暗示,激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所以,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巧妙的抓住时机及时运用情感心理暗示肯定学生,尤其是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要想取得进步,就一定要适时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影响学英语的消极情绪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从而快乐地学英语,有了自信心和进步以后,他们英语学习就会变得容易,提升也更快。但是,在表扬的同时要注意纠错的方式,不能有错就纠,这可能适得其反打击其自信心。

四、总结

社团语言学习法通过创设一个相互支持的团体,使学习者在这个团体中互动、分享、合作、竞争,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而降低了焦虑感,有助于学习。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了辅助与引导的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团语言学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对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等。暗示法运用心理学、生理学和精神治疗学中的整体性规律,使学生的大脑和身体,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理性和感性活动结合成完整的统一体。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体力、音乐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心理潜力,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但是暗示法对教学条件,教师还有学生得要求都比较高。

总之,英语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法都各有利弊,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教学法,综合利用、取长补短。以一种科学、实践的态度对待外语教学,同时不断探索,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找出一条最适合学生英语学习规律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2]Scovel,T."The Effect of Affec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theAnxietyResearch"inE.K.HorwitzandD.J.Young,Language Anxiety,101-108.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1.

作者简介:唐斯思,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研究生。

篇5:语言自然学习法

在新东方的应聘现场,一名20来岁的小伙子王晖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而面试者中不乏手持教师资格证、讲师证的“资深”教师,更有怀揣各种资格证书、荣誉证书毕业于“名牌”本科院校的高材生。在应聘授课中,他又凭着一口纯正的美式发音被学生们误认为是留学回国的奇才子。

在唐山东润报关报检有限公司,从事英语服务的王艳平脱口而出的地道日语口语让正在洽谈业务的日方代表田中先生大吃一惊。

„„

他们都来自同一所院校——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一所把外语听说作为治学品牌的普通外语专科院校,一所把语言自然学习法作为外语学习秘籍宝典的院校。

到底何为语言自然学习法,语言自然学习法与普通的外语学习方法有何区别?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走进了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

一踏进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校园,你就会被她浓浓的外语氛围所吸引。外语宿舍、外语班级、外语系、外语楼、外语角、外语广播„„耳目所及,使你恍然进入了一个“外语村”!你听!教学区,教师授课用的是外语;课余时,师生交谈用的是外语;办公区、生活区师生们日常交流用的也是外语,就连餐饮中心的大师傅也能和外教聊上几句外语„„

为什么要创建这样一个外语的世界?这样的外语环境对学生的外语学习究竟有什么作用?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语言自然学习法,看看这一方法是如何在这所充满传奇色彩的外语院校发挥作用的。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教师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了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方法,即语言自然学习法。什么是语言自然学习法?说白了,就是运用幼儿学习母语的方法来学习外语。人为地创设这样一个“外语小环境”:你不用外语思维和交流,就无法生活和学习!正如孙建中院长所说: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一样,没有语法、没有句式的约束。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其最重要的功能是社会功能,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因此,学习外语就要突出语言的交流功能,还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本来面目。

这一方法,让学生灵活应用母语学习的方法去学习第二语言,通过为学生营造全外语语境,使学生在外语语境中自然地学习语言,逐步形成外语思维,自由进行外语表达,达到有效学习外语的目的。语言自然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革传统的外语学习方式,培养新的语言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自然地形成外语思维模式。然后,再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和行文规则。最终,学生将会在一种全外语环境的熏陶下自然形成语言习得习惯,而学校和教师则致力于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外语环境,营造自然的学习氛围。

人的第一语言也就是母语,是其在成长中自然形成并掌握的。我们不妨想一下幼儿最初学说话的情景。当一个幼儿看到别人喝水,而自己也想喝水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聆听并模仿别人说“水”字,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说“水”。人类这种学习语言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人强迫我们去说话,当我们本身有了需求、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听、去说,这就是自然的语言学习方法。

一、语言自然学习法的起源——对语言学习一般规律的研究

作为语言类专门院校,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就十分注重对语言学习规律的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一)幼儿母语习得规律研究

我们知道,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欲望与能力。对于刚出生至9个月之前的婴儿来说,他能够分辨语音刺激与其他刺激;对于9至12个月的幼儿来说,能够简单地说出第一个指示词;对于18至24个月的孩子来说,能简单地用叠音词说话;对于3岁或4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就能够说出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句子;7岁以前就能够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刚满1岁时,孩子多以动作代替语言,如伸出双手表示要人抱,用手指物表示想要那个物体,摇头表示不要等。1至1岁半的孩子仅能用一个词代表一句话,语言处在简单的单词时期,这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反复教导其发音。此阶段幼儿语言的特点是:1.以词代句,一词多义:以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或代表不同的意思,如“妈妈”这个词,可代表“妈妈抱抱”这句话,也可能是“要妈妈带我去玩”或“妈妈,我饿”等多种不同的意义。2.重叠发音,以音代词:以单词重复发音,如“车”这个词说成“车车”。“猫”这个词说成“喵喵”,“汽车”这个词说成“嘀嘀”,是以猫和汽车发出的声音来代替词意。3.伴以动作,补语不足:当语言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常用动作来表达。如孩子想要出去玩时,就会用手指着窗外,并蹒跚着向门口走去,示意大人带他出去玩。

1岁半到2岁的孩子语言进入到简单句时期。掌握最初的简单句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模仿成人的语言习惯及语法结构,这时期语言的特点是:1.句型简单:一般在3~5个词,句短而不完整,常常前后颠倒,如“宝宝球球玩”(宝宝要玩球),“洗手手妈妈”(妈妈给我洗手),“饭饭没有了”(我吃完饭了),“姨姨走”(姨姨走了)。2.词类增加:主要运用的词类仍以名词和动词为主,逐渐增加了形容词(大、小、红、白),副词(不、没有)和代词(我、你)等。3.词量增多:掌握的词数约250~270个。

孩子学语言只能通过视觉(看说话的口型)、听觉(注意发音)和言语动觉(利用自己的声带、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的协调活动来进行。语言的发展程序都是从听到说,从说得少到说得多,从说得含糊到说得清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孩子在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这时期称为“最佳期”。从1岁半到4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这时期孩子学语积极性很高,语言发展极快。因此家长应重视和加强这时期孩子的语言锻炼,给孩子一些直观的且配以语言文字说明的图片或者一些适应这个阶段孩子学习的影音资料,孩子会边看边模仿,而且家长要学会启发和引导孩子去学、去说。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大人说一个新词或一个句子的时候,他会感到新奇,就会试着发出与大人相类似的话,经过不断重复或纠正,这个新词或句子就会在他脑海里形成意识并经过加工形成语言。通过对幼儿语言习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学习语言是从“听”到“说”,从“无”到“有”的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获得,最初是由单个词或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开始,到逐渐规范并形成有意识的表达的过程。

(二)青少年外语学习特点研究

对于已经过了外语口语学习最佳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语言自然学习法是如何适应并应用于此阶段的学生的呢?经研究分析,此阶段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儿童的语言学习相比较有以下突出特点:1.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他们的语言意识较为敏感,模仿力和记忆力较强,比儿童更善于利用语言交际策略,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强。2.青年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善于综合运用外语语言知识进行思维,使外语作为思维的功能更容易实现。3.青年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能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自己欠缺的方面会有意识地加大投入,并且自制力一般比较强。4.文化对于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作用不言而喻。青年大学生生活经验及阅历较为丰富,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对文化的驾驭和理解力更强,善于分析两种文化间的差异,这对外语语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5.青年大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外语程度和自身的学习特点来主动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有意识的学习行为是儿童不具备的。这些因素构成了青少年学生学习外语的优势。然而,相对于儿童第一语言的学习来说,青少年的外语学习缺失自然的语言环境。因此,语言自然学习法在充分认识青少年外语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主张利用和发挥他们学习外语的优势,同时克服语境缺失的弊端,达到高效学习外语的目的。

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其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言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而这种内化与环境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同时,语言的一大功能是思维,建立外语思维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外语思维的建立也需要语境的保证。总而言之,语言的学习,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这里的环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与语言接触自然吸收,这种学习是潜意识的;二是学习目的明确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正规的课堂中去学习和训练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而潜意识的学习效果是优于有意识学习的。语言自然学习法把语言环境建设,特别是自然学习环境的建设作为重点,让学生在充足的自然语境中感受语言,建立外语思维,有效地进行外语学习。

传统外语学习和教学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哑巴外语”、“应试外语”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而语言自然学习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教师进行的一次观念创新。

更多精彩文章请访问【北资官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招生,火热进行中!

篇6:社团语言学习法

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LanguageLearning)又称咨询法(Counseling Learning),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由古兰(Charles Curran)创立的。

这种教学法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外语口语。它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服从学。教师是顾问,是辅助者,学生是“病人”。教师注意的中心是“病人”的需要。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依靠学生的母语,逐渐由学生的母语过渡到外语。

这种教学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学生用母语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学生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在圈外。学生可以是零起点的外语学生。如果一个学生想对小组或某个学生说几句话,他就用母语说,顾问就把他的话翻译成外语,然后让学生重复这句外语。接着,别的学生就用母语回答,顾问再翻译,学生重复。这样,会话就会继续下去。如有可能,可以把会话录下来,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些有关新语言的信息。如果学生愿意,顾问可以给更多的指导,解释一些语言规则。

在开始阶段,“病人”中会出现迷惑不解、混淆的情况,但是在顾问的帮助下,会慢慢好起来,开始用外语说一个词、一个短语,不用翻译。这是“病人”由完全依赖顾问到独立学习的第一个标志。随着“病人”对外语的逐渐熟悉,直接用外语交际就会发生,顾问的指导就会减少。数月之后,“病人”就会用外语进行流利的交际。从完全依赖顾问到完全独立,其间分以下五个阶段:

1.完全依赖顾问;

2.会说一些外语词和短语;

3.逐渐独立,但还有一些错误需要顾问纠正;

4.只需要顾问解释一些成语、具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表达法和语法;

5.独立、自由地交际。顾问虽出场,但保持沉默。

篇7: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

让“零起点外语学习者”在四个月创造脱口说外语的奇迹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语言自然学习法”创新与实践纪实之二

杨占苍 王振岭 林娟 李宁

学生自己研究并使用着的一些小窍门

多年来,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学生自发创造出了上千个实践‚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小窍门,比如,生活标记法,把单词或句子贴在生活中的物品上,经常见到;融词入境法,将单词或句子放在特定的句子或语言环境中,印象就会深刻,不易淡忘;触物生词法,看到身边的物品,马上问自己,用英语怎么说,如,扫地时用到的‚簸箕‛,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英语怎么说;词汇扩展法,说出‚妈妈‛这个单词的时候,要把‚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等单词都想出来,然后熟记;对比联想法,把新学的词和以前熟知的词对比,使其产生联系,如:evil(邪恶的)联想到live(居住)———把生活颠倒的人是‚邪恶的‛;互动分享法,当学到一个很实用很有趣的单词,你要告诉你身边的朋友或姐妹,不知不觉你就加深了印象,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追踪模仿法,像小孩学说话一样,第一步听,反复听生词、句子、短语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听的时候闭上双眼,像盲人一样用心倾听,第二步反复模仿原音,并录下自己的声音同原音进行对照,然后再听再模仿,第三步,带着‚精雕细刻已学会的句子‛的心里做‚反复说‛的练习,第四步,随心所遇,自然运用,脱口而出。

是“教”还是“练”——到“立体化时空课堂”去看看

在‚语言自然学习法‛实施体系中,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成为‚灵魂‛。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特别强调的一句话是:外语听、说能力不是‚教‛出来而是‚练‛出来、熏陶出来的!

外译的教师,大多是来自各行各业各岗位的精英,外译称之为‚专家型职业人‛,这些教师上课均按学院统一要求的:‚以教材为蓝本,讲课中注入本人的经历和经验,让教案丰富为讲义,最后让讲义发展为自编教材‛去讲课。实现了以教材为蓝本,以自编讲义或真实案例为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实践教学保障。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教师上课,非常注重为学生营造和变换学习的‚场景‛,校园、商场、超市、酒店、车站甚至公交车上,到处是他们的课堂,让学生时时臵身于不同的‚时空‛,使整个课堂充满动感。

先来认识一位“不走寻常路”的老太太

孙建中提出了‚语言自然学习法‛之后,在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只要说起对这个办法的实践,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教改副院长张改琴教授——一位精神矍铄、治学严谨而又风趣幽默、‚不走寻常路‛的老太太。张教授被公认为外译第一个坚定的‚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忠实实践者,也是外译地地道道的‚专家型职业人‛,来外译之前,她做过教师,后来曾担任燕山集团驻巴西总裁,精通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及英语等多国语言。

张教授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她经常饶有兴致的给学生们讲述她的这样一段‚与众不同的学习经历‛:我上学那会儿,根本没教材,老师上课,就拿一沓稿纸,要讲的内容全在那上头,很多内容都是老师工作的经历,有时候连稿纸都没有,要讲的内容全装在老师的脑子里,没有语法课,上课就是一个劲的让听,让说,听不明白就猜,说不对就反复的练,反正就是不能用汉语。几年下来,真是神了,不知不觉的,我们都能很自然的像说母语一样用西班牙语自如交流了。

正是这段‚与众不同的学习经历‛,给了张改琴教授终身受益的财富,她把自己大学老师的这种教法带到了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她来外译的第一堂课就是全外语授课,起初同学们都听不懂,感觉备受煎熬,顶多能猜出几个单词;一周后,就大致能听懂了;一个月下来,全听明白了。她带的两届毕业生,就业率都是10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的口语水平决不逊色于本科生,甚至有的学生远远超过了本科生。

可以这样理解,孙建中的‚语言自然学习法‛让张改琴教授的教学实践找到了理论依据,而张教授的学习经历和教学效果,恰恰为孙建中提出的‚语言自然学习法‛提供了实践上的强大支撑,两者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下面,就让我们随意走进几个课堂,去看看、听听。“第一节课我只猜出了一个西语单词”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用全外语授课,让学生在外语环境中感受所学语言。外语对于初学者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教师用外语讲述着周围的一切,从教室的桌子、椅子、老师、同学,到校园的宿舍、食堂;从新鲜的大学生活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从国内传统文化到国外的风土人情……一件件放慢速度的说给学生听。学生由完全听不懂,到模糊的猜测,再到确信某个单词的意思。学习的成就感一点点积累起来,对外语的感觉也逐渐在积累在沉淀。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西班牙语系的毕业生许欣对自己大学的第一节课仍然记忆犹新,‚张改琴教授用西班牙语滔滔不绝地讲,我就看着张老师的嘴专心的听,一节课下来我只猜出了一个西语词‘桌子’,但还是很有成就感,记忆很牢。‛

在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语言不仅能说、能听,还能看、能摸、能闻

‚语言自然学习法‛把建立对语言的‚妙恋‛作为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对一种语言的喜爱没法由教师强加到他们的身上,教师也不可能通过讲解枯燥的语法和生硬的单词、句型让学生对一门外语产生热爱之情。怎么办呢?

在这个问题上,来自于不同母语国家的外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韩语外教吕尹九老师在课上不仅注重讲课时清晰的发音,而且注重声音的大小、说话的速度,相配合的肢体语言、神情等。他的板书也特别强化了视觉效果:有画、有图标、有有趣的符号等,同时,他还使用多种道具,如,配合教学内容的实物、韩服、来自韩国的文化代表物及韩国的特色食品等。零起点的学生们对韩语还一无所知,不知道教师说的什么意思,但他们都在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感官感受这种语言,让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为嘴巴忠实地做着永不停歇地采摘性储存,准备让嘴巴的表达成裂变式爆发。

根据授课内容,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每位语言教师每堂课都会准备出不低于10个的新句子让学生练习并且学会使用,学生都会在交流实践中积极练习、掌握和运用这10个句子。

说累了,就演会儿 在外译‚视、听、说‛课上,‚跟说‛外语原声影视剧和播放国际著名政治家答记者问都是重要的授课内容。‚跟说‛课上,教师先播放一段原版外文影视剧,然后将其中的一些新词句教给学生,再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几个角色,用新学会的句子绘声绘色地把那些场景演绎出来;或者让学生回忆台词,或者以话剧的形式让学生来表演,由台下的学生来纠错,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没想到身体也能做“教材”

有一节口语课,教阿拉伯语的王老师什么书都没有拿,同学们不知道她要干什么。这时,王老师说话了:我就是这节口语课的题目----我站在这儿,全身上下就有上千个单词,上百个句子,我就是一个单词库、句子库:外表、性格、衣着、生活习性、上课方式等等。

这种新奇活跃的方式立刻激起了同学们的发言热情,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尽可能的表达想表达的东西,王老师不断通过自己的身体往外引新词和新句子,教给学生。一节课下来,在饶有兴致的气氛中,每位同学都掌握了大量原来不常关注却又‚离自己最近‛的句子,还学会了怎么用阿拉伯语为一个人‚开脸儿‛,学会了怎么用阿拉伯语来表述人体的七大系统,都有什么作用等。同学们说‚没想到身体也能做‘教材’‛。

她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整理成了一堂课

俄语外教达尼娅有这样一节语言课: 她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制成幻灯片放给同学们看。看完第一遍,她用放慢了速度的纯正俄语反复的把在幻灯片中出现的新词句教给学生,当学生们学会了新的词句后,她就开始鼓励同学们积极的凭个人理解进行复述幻灯片中的故事。随后,达尼娅又放了一遍,让同学们在倾听中去发现达尼娅人生经历背后隐藏的道理。最后,达尼娅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试着用所学的俄语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自己所做过的最难忘的事情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同学们情绪高昂,兴趣盎然,由对达尼娅人生经历的兴趣,转移到对描述她经历的词句的兴趣,各取所需,一堂课下来,掌握了很多如何用俄语自我介绍和描述一个人人生经历的新句子。

俄语课就这么不讲理

语言自然学习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父母的角色,将施教的语言作为‚母语‛来教,自然的教,自然的讲,把学生当作咿呀学语的幼儿,让学生体验‚听‛外语,体验‚说‛外语的乐趣。

俄语教师吕曼忆,第一节课就给每位学生起了一个俄文名字,从第三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和她见面必须说俄语,否则,就‚不理‛他们。她还按一定的主题归类,列出几个句子或一段对话,让学生天天去说,并鼓励学生要将学会的句子活学活用,不要怕说错,不要怕用错,她说:说错不是错,不说才是错。她的学生对‚не надо задавать вопрос , русские так говорят ‛(不要问为什么,俄罗斯人就是那么说)这句话都很熟悉。吕老师告诉学生,不要问为什么,俄罗斯人就是那么说,这就是口语。

亮相亮剑,在这里,语言也有“值日生”

外译的教师们在各语种语言课上,设立了‚语言值日生‛。也就是说,每一天,每一节课,都会有‚值日生‛站到大家面前,把自己多天来精心准备的一段话、一件事儿、一则新闻或一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这个值日生讲的 ‚段子‛,旨在增加‚新句子‛。接下来,外语教师就‚值日生‛所说的内容进行翻译,多次重复领读后,开始让同学们学着练,教师则变成了指点纠正学生们的言语错误的角色。这个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很快,原来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学生,居然能积极主动地到讲台上给大家表演了。看看语言类文科院校怎么搞“车间式实境教学”

在外译,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课堂:各语种情景实训室、广阔的校园甚至校外的某个场景,只要有用,他们就拿过来用。他们把这称为文科院校的‚车间式实境课堂‛,‚车间式实境课堂‛由三种形式的课堂组成,即:

1、知识体系传授课堂,2、原理模拟与展示课堂,3、工学结合实际操作课堂,‚知识体系传授课堂‛主要是分场景积累大量外语词句,课上课下,每天十句、二十句甚至更多;‚原理模拟与展示课堂‛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把语法规则和句式以及时态规则无声的渗透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体会。使课堂成为没有‚语法‛的‚语法课‛,以‚讲语法而不言语法‛的办法,教给学生语法使用的规律,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应用,而非‚死记硬背‛语法和句式。换句话说,只是告诉学生怎么说更准确、更清楚、更精彩就行了;‚工学结合实际操作课堂‛就是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全方位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解决实际交流问题、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走,到‘国际村’去上课‛。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自建院以来,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大型语言情境实训基地。这个基地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英语、日语、韩语和阿拉伯语等14个语种语言情境练习室。各个情境室根据不同国家文化的特点设臵具有民族典型风格的各种场景:有生活场景,如法国的家居环境;有商业场景,如日本的商业小街;有休闲娱乐场景,如俄国的木屋酒吧等等,在这些模拟的真实的场景之中,让学生进行餐厅接待、家庭会客、物品买卖、商务谈判、同传演练等仿真训练,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到真实的场景中运用出来。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各国不同的文化氛围、礼仪、民族习惯。

‚走,到 ‘国际村’去上课‛,这句话几乎成了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同学们的口头禅。

一个‚旅行‛着的课堂。这是一堂主题为‚旅游‛的课,西班牙语系外教Nacho先把有关旅游的常用语、目的地导游词等用西班牙语教给学生,随后便带领两个班的同学们在校园里以场景假设的形式让同学们自由结组演绎导游及游客。暮春时节,杨柳依依,风和日丽,同学们用跟老师学的西班牙语将学校内的楼宇分别设臵为不同的旅游景点,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演示各种突发状况。Nacho还用西班牙语教给同学们很多有关导游工作的要领及各种情况下的处理方法,随时教给学生临时出现的新词句及更好的表达方法。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非常自然地进入一个‚外语世界‛,开始迫不及待的学着‚说‛。

她把超市办成了‚意大利语课堂‛。意大利语外教罗兰,毕业于意大利Macerate大学语言文化专业。罗兰总会在课堂内外为学生们营造一个个学习意大利语的氛围。她就像朋友一样,随时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练习口语,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和学生们一起谈话、聊天。有节课,主题是学习有关‚购物‛的常用句子,罗兰把课堂模拟成超市,让大家说出在超市会出现哪些常用的词句,然后用意大利语把这些词句教给学生,让学生们在模拟购物的场景下反复使用、在购物中交流使用,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大量有关‚购物‛的常用词句。

随后,她就带着同学们去了超市,让同学们把她和她选定的几个学生当作意大利来的游客,不会讲汉语,分组为她们做现场翻译。每拿起一样商品,就让同学们给介绍这个商品的价格、用途、使用方法等。遇到新词、新句子,罗兰再一遍遍教他们怎么说,直到会说、说好为止。学生们说:超市里的课堂真‚生活‛!

一些案例和任务驱动下的课堂。商务英语系王老师在每节课都为学生选编工作案例:机场接机、与外商共进晚餐、会前通知、电梯内短暂交谈等许多不同的语言交流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表达,并一次次修饰和润色自己的表达,而教师此时就由‚教授者‛变成了‚指导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逐渐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

一门“雕刻语言”的课程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语音课由学院各语种的‚正音师‛教授。学生在经历了脱口而出,让‚嘴巴‛的表达成‚裂变式爆发‛后,教学活动就进入了下一环节:正音,让学生润色自己的语言,让外语运用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教给正确使用发音器官、把握语调和节奏。教师们通常是让学生站立起来,大声练习;学生们先听,再模仿,最后‚雕刻‛每一个字母的发音。学生们把语音课称为一门‚雕刻语言的课程‛。

篇8: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

美国心理学家CharlesCurran提出的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LanguageLearning (CLL) 是对听说教学法、翻译教学法等传统语言教学法的创新, 通过关注学习者的心理因素, 降低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焦虑,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虽然这种教学法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 但其关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理念并不陈旧, 而且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相符合。

二.社团语言学习法 (CLL) 的基本理念

1. 基本概念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arl Rogers认为, 学习者应该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支持性的社团 (supportivecommunity) 当中进行学习, 共同对学习情况作出评价, 这会使每个人都能够降低心理戒备来进行人际沟通, 减少教育情境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感。教师的存在既不是一个威胁, 也不是要给学生设置限制, 而是一个“咨询师 (counselor) ”, 关注客户 (client) 即学生和他们的需求。受这一教育观点的启发, Charles Curran提出了咨询学习法 (Counseling-Learning) 的教育模式, 而社团语言学习法 (CLL) 就是咨询学习法在语言学习领域的应用。[1]CLL的基本程序是:学生们围成一个圈坐着用母语交流, 教师在圈外负责将学生的话翻译成外语, 学生们尽可能准确地跟着重复。然后另外一个学生发言, 教师翻译, 全体重复, 如此往复, 一直将交谈进行下去。如果需要的话, 教师可以进一步发挥指导作用, 对一些语法规则或语句做出解释。整个谈话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以便学生反复学习。每节课最后学生们都要一起对新学到的内容进行归纳, 确定知识点。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对外语越来越熟悉, 可以越来越直接地用外语交流而减少对教师翻译的依赖。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 学习者或许能够非常流利地说外语并且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而能够独立继续学习。

2. 社团语言学习法的优点

与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相比, 以“学”为中心的社团语言学习法试图克服阻碍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些情感因素, 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焦虑, 增加学习的动力。应试教育背景下严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觉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和相互支持。教师限定了授课内容, 将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是否乐意接受。结果便可能是学生不敢发言、不愿参与、因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或学不到想学的东西而感到过分焦虑。而社团语言教学法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社团环境, 学习者很放松地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 即学习内容都是自己提供的, 这样更容易引起兴趣。另外, 母语一直被看做是外语学习的障碍, 社团语言教学法却利用母语巧妙地创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避免学生因不知如何讲外语而不敢开口发言, 而学生一旦开口发言就提供了学习的材料,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从母语到目的语的过渡。CLL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教而是辅助学生去学, 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社团语言学习法的不足

首先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够。H.D.Brown认为在学习初期有些知识可以由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而没有必要让学生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总结。到学习后期随着学生逐渐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归纳学习法才会有效。[2]其次, CLL教学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翻译能力, 对一些微妙之处的误译, 可能导致对目的语的误解。再次, 学习的内容即学生的谈话具有随意性, 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且无法提前设定教学目标和制定考核标准。

三.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可行性

从教学目的来看, 高职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而社团语言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当中学习,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应用的过程。从学情来看, 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不同的焦虑心态。很多学生从中学时英语成绩就不好, 进入高职后对英语怀有习惯性的恐惧或抗拒;一部分学生希望学好英语以便升学或更好地就业;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 只是为了考试和毕业。

2.具体应用

社团语言学习法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口语或写作。经过研究笔者对社团语言学习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扬长避短, 使其更加适应高职英语教学。

第一, 选择适当的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内容为每一堂课设定一个主题, 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但讨论的范围不限, 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 也可以现场发挥编对话、讲故事。教师根据要谈论的主题, 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词、短语或句子, 让学生先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可以让接下来的谈话更容易进行。如在讨论“邀请”这一主题时, 教师可以先将与邀请有关的词汇语句写下来教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畅所欲言。教师则将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的但比较关键的部分翻译出来, 并且带领大家反复练习。这样既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又给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可以避免学生无话可说或陷入无边际的漫谈, 减少学生谈话内容的不可预测性, 使教师有了备课方向。此外, 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得到了适当的加强, 真正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第二, 不急于纠正学生交谈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 除非影响到理解。学生在用母语交流的同时, 能用英语表达的地方可以用英语表达, 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 英语交流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频繁的纠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是关键处的错误教师要进行讲解。

第三, 将谈话过程录下来, 在交谈结束后学生跟着录音反复练习, 并从中归纳总结某些词句的特殊用法或相关知识点。教师对学生的交谈做出评价, 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交谈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交谈内容总结出写一封邀请信通常要包含哪些内容, 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内容教师要直接告诉学生 (如英语书信格式)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而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避免学生做出不必要的努力。

社团语言教学法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成绩较好的同学能够充分发挥出水平, 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逐渐有了学习英语的目标和兴趣, 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谈话中。由于这是一项集体活动, 集体责任感和相互扶持的安全感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

四.结语

社团语言学习法通过创设一个相互支持的团体, 使学习者在这个团体中互动、分享、合作、竞争, 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而降低了焦虑感, 有助于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团语言学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运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95-96.

[2]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96.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徐福文.高职公共外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增效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习语言文字法计划】相关文章:

语言文字学习管理论文04-17

教师学习语言文字论文05-28

语言学习学习任务05-24

学习语言07-20

幼儿语言学习04-12

辅助语言学习07-10

语言学习对策06-07

语言学习应用06-07

语言学习系统07-11

语言学习环境07-24

上一篇:有机磷农药中毒 试题下一篇:关于描写景物的作文:静静的大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