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2024-05-10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通用6篇)

篇1: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应收账款的催收环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只有日常的管理措施到位,应收账款的回收才会更主动更积极。本文介绍一下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1.客户背景调查和资信评估。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客户的背景资料是应收账款管理众多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首要前提。因为只有掌握了客户的这些基本信息,我们才有可能对客户做出尽可能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并进而按照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进行评判,以决定是否可以将该客户作为信用客户。

客户背景调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客户是否具备生产经营固定场所、法定工商注册、良好的资信声誉;产品是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客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和预计采购规模怎样;客户历史上有无债务纠纷以及形成原因;客户企业负责人、采购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客户分支机构、关联企业的基本情况等。

2.客户信用标准的确定。信用标准指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包括对客户的最高赊销额度、最长赊销期限、赊欠手续等方面的规定。在客户面前,企业一方面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企业还须力求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减少收账费用。为了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寻求一种双赢策略,企业必须考虑以下重要因素:首先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其次,企业要分析客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周期、负债结构、产权比率,以此作为赊销额度、赊销期限的判定依据。再次,企业还要考虑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3.完善合同及其他书面约定。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赊销企业和客户之间应该订立相关的书面条约,从而对诸如接收订货、交货签收、款项结算、财务对账等一系列环节做出具体的操作规定。对于赊销方来说,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是保证应收账款在安全状态下运行的法律保彰。

4.对赊销行为的过程控制。企业必须健全对赊销行为的监控机制。在赊销行为发生以前,必须确定该业务已完全具备下述基本前提:(1)与客户之间的相关书面协议已经签定完备;(2)历史上,客户无不良信用记录,或虽发生过不良信用行为但情节轻微,并且已经通过协调沟通,问题得到解决;(3)赊销过程涉及的相关书面凭据符合要求;(4)本次赊销后,累计欠款额不超过信用限额。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就不能赊销发货。

5.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围绕“保证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按期足额回款”这一宗旨而展开工作,这些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果。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客户经营情况的跟进了解。赊销业务发生以后,企业不可以坐等账期结束时收款,而有必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必须密切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对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持续的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能力能否满足偿还债务的要求。尤其要将那些挂账金额较大、信用品质较差的欠款客户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旦发现客户出现财务周转方面的问题,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2)对账手续。一方面,企业应完善财务的内部核查制度,避免因为会计核算的错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及时而完善的对账函必不可少,这不仅可以消除购销双方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应收账款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所以,赊销企业应将与客户的财务对账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并同时完善相关的书面对账凭据。

(3)应收账款信息的内部通报。由于管理职能的细化,在企业管理序列中,没有哪一个部门的职能可以覆盖全局,而应收账款管理恰恰是关系企业全局的大问题,所以,企业要建立一个信息统计反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馈体系,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销售变动情况、应收账款变动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通报,以及时把握应收账款动态,纠正错误苗头,避免管理漏洞。

(4)应收账款考核。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的数额越大,其难以回收、成为呆滞应收款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客户逾期和拖欠的时间越长,发生呆坏账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为了有效避免这种应收账款风险,建立一套严格而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考核系统也就变得十分的必要。

以上就是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的介绍,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应该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可以委托催天下平台追讨应收账款,催天下催天下平台有大数据催收工具,提供机器人催款,律师催款,律师函追讨欠款,催收公司追讨欠款,避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直接接触,合法合规的为债权企业清理债权债务。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篇2: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1.目的2.3.4.4.1

4.1.1

4.1.2

4.1.2.1

4.1.2.2

4.2

4.2.1

4.2.1

4.2.3

4.3为规范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进一步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衡,提高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特制定本办法。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各相关部门。本办法明确了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相关部门的职权、责任;规定了本公司应收账款核算、催收、清查、考核等工作的管理 要求和坏账核销的管理程序。定义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及代垫的运杂费等。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 财务部 财务部负责销售与收款等应收款项的结算与记录,监督管理货款收。负责本公司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与控制。按照总公司核定下达的应收账款合理额度和周转率监控管理。根据坏账损失的处理程序核销处理坏账损失。经营部 负责处理客户管理,签订合同、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负责催收货款、对账确认债权、取得货物签收回执、销售退回审批。负责清收二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物流部

按照销售发货单据组织发货,确保库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是否齐全,存账物相符。

5.工作内容

5.1应收账款的核算

5.1.1财务部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及时反映每一客户应收账款的发

生,余额的增减变动,监督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

5.1.2财务部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并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提供给公司

领导及经营部,对应收账款数额过大或超过合同付款期等

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反馈。

5.1.3经营部在招投标环节应重点考查建设方的资信能力、项目审批手续、资

来源渠道、履约能力等,应选择诚信、合法、有实力的客户。

5.1.4经营部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并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详细记录应

收账款基础资料。包括每个客户的信用度、合同付款期限、每笔业务的 合同号、经办人员、批准人员,发货方式和日期,发票记录,回款记录 和对账、催收记录。

5.1.5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形成要附有完整的反映销售交易情况和货物所有权

交割情况的有效凭证,包括经过授权审批的合同,经过公司授权审批的 销售政策及客户签收回执。以上材料应作为销售货物、形成应收账款的 原始资料归档保存。

5.1.6发生销售退回,由经营部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负责向客户索取当地主管

税务机构出具的退货证明,据此证明开具红字发票。生产部应对客户退 回的货物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证明,应清点货物,依据退货产品评审表 办理退库。财务部在手续完备的情况下调整应收账款及相关业务处理。

5.2应收账款的催收

5.2.1经营部销售业务经办人员对其经办的应收账款全程负责,并对客户的经

营情况、支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资金持有量与调剂程度,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5.2.2经营部销售业务人员应对应收账款客户分类管理,合同期限内的应收账

款应及时提醒客户按约付款,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超过履 约期的应收账款,销售业务人员提交分析说明及清收措施交经营部门领 导审阅,并呈报总经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不良的客户应当从信 用清单中除名,并加紧催收。催收无果而金额较大的应通过诉讼方式解 决。对于超过履约期但以往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争取在 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的解决应收账款拖欠问题,如果逾期的 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应在诉讼时效内及时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5.2.3经营部销售业务人员工作调动,该销售业务人员经办或接管的应收账款

应作为主要内容逐笔进行交接,后任业务人员必须接任应收账款清欠责 任,发生逾期呆账、坏账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同时追究前任、后任销售 人员的责任。

5.2.4对于在制定本办法前已形成的超过诉讼时效并且原销售业务经办人已

调离本公司又没有业务往来的应收账款,由公司制定专门的清欠办法进 行清收。

5.3应收账款的清查

5.3.1经营部销售业务人员应定期与客户对账,对账结果可使用询证函或对账

确认书加以确认。询证函或对账确认书应由双方盖章,并及时交财务部,确保债权明确有效。双方对账有问题的,必要时由财务部提供对账支持,和业务人员共同与客户对账。

5.3.2经营部、财务部应定期(至少每月末)全面清查应收账

款和库存商品,对已经发货实现物权转移的必须及时开具发票,核实确 认应收款项。

5.3.3财务部在清查应收账款时,相对应的应付款项应当一并清查。对既有债

权又有债务的同一债权人,应由经营部共同说明情况,经经营部领导审 批后,由财务部进行账务抵扣处理,以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数额。

5.3.4与总公司形成的应收账款,财务部应定期对账,编制对账调节表,并由

双方盖章确认。

5.4应收账款的考核

5.4.1公司每月对应收账款回收设定目标指标,对超额完成应收帐款回收目标

指标的业务员予以专项奖励,对未完成应收帐款回收指标的业务员,公 司将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与薪酬水平挂钩。

5.4.2应收帐款回收采取“月度下达指标、季度实现惩罚、汇总奖励”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公司运营计划按月下达应收帐款回收目标指标,按季度进行惩罚,按进行奖励。季度完成情况为当季连续三月完成情况的加权平均数,完成情况为当年连续12个月完成情况的加权平均数。

5.4.3公司对造成坏账损失的销售业务人员,追究责任,扣减当月绩效工资。

5.5应收账款的奖惩标准

5.5.1应收帐款回收额度达到目标指标的100%以上,超额部分按照10‰

对经营部予以奖励。对总公司参与协调回收的工程款,超额部分按照5‰ 对经营部予以奖励。

5.5.2对应收帐款回收低于季度指标的单位,按照应收帐款回收比例发放经营

部副部级以上成员及主管领导月度绩效工资,月度应收帐款回收为零的 单位,仅发放经营部副部级以上成员及主管领导基本工资。

5.5.3应收帐款回收以自然为考核周期,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完成应收帐款

回收指标,扣罚的绩效工资部分可予以补发;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未完成 应收帐款回收指标,扣罚的绩效工资部分不予以补发。

5.6应收账款的考核程序:

5.6.1财务部每月6日将上月应收帐款回收指标完成情况及每季度首月6日将

上季度应收帐款回收指标完成情况报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经公司 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审议后执行。

5.6.2对应收帐款回收奖励,由经营部自主分配,经营部接到行政部下发的奖

励通知单后,制作分配单,经主管领导审批、总经理批示后,上报行政 部备案。严禁不经备案私自分配使用,对违反规定的公司有权收回奖励。

5.6.3对未完成应收帐款回收指标的单位,行政部依据“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

审议后的处理意见,执行薪酬浮动。

5.7应收账款管理费用

5.7.1在管理和追索逾期应收款项过程中发生的劳务费用、诉讼费用,作为当

期费用计入损益,不得挂账。

5.7.2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签订协议按一定比例折扣收回的,经公司

经理办公会审议,折扣部分作为损失处理。

5.8坏账核销管理程序

5.8.1坏账损失确认原则

5.8.1.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应当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

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 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5.8.1.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

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应当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账损失;

5.8.1.3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裁定其诉讼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账损失;

5.8.1.4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

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 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5.8.2坏账损失应依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并经审批后处理。

5.8.3坏账损失企业内部处理程序

5.8.3.1经营部提出坏账核销申请,阐明坏账损失的原因和事实,提供企业内部

证明材料和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

5.8.3.2执行总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有关内容规定,财务部根据核销申请经核

实后,出具具体意见提交公司经理办公会审定。

5.8.3.3涉及诉讼的坏账损失,由企业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5.8.3.4总公司内部单位相互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

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定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 或债务的财务资料。

5.8.4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形成的坏账损失,实行账销案存,继续

保留追索权,由业务部门或单位内部清欠部门追索。

篇3:谈机电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关键词:应收账款,拖欠,管理,财务管理

一、应收账款是如何“炼成”的

(一) 应收账款“炼成”的客观原因——市场的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外企业的不断进入, 我国各类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严重和加剧, 尤其是机电企业这类粗放型的企业类型。当前, 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 提高竞争力, 常常主动或被动采取商业信用的赊销模式去争取客户。在这总模式下, 无异于企业向购买一方提供了一笔类似于无息贷款, 而且该笔无息贷款没有赊销期限。作为购买方的客户自然欢迎和接受, 而且也有益于生产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扩大销售。但是, 与这些形式上的“好处”相比, 企业真实的现金流并未因此而增加。甚至, 企业在这种模式下, 常常被动的利用有限的资金流垫付企业税金和其他必要的费用, 企业的现金流出被增加, 容易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畅, 从而不易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转。因此, 市场竞争是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客观原因。

(二) 应收账款“炼成”的主观原因——源于企业自身

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观原因, 有两点, 详见表1-1。

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一) 变相增加了企业的未知因素

企业的应收账款倘若无法及时收回, 容易给企业的资金流带来不利影响, 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很多必要性工作可能因此而无法顺利展开, 甚至企业员工工资等也无法按时支付, 从而不利于企业稳定和进一步发展。同时, 也变相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 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良好的企业运营, 离不开企业各方资金的顺畅流动。企业拥有过多的应收账款时,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 应收账款属于企业本身, 但是企业并不因此而掌握应收账款的主动权。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对方企业手中。而且, 应收账款的数额如果越大, 期限如果越长, 其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 企业不仅要面临这种可能性损失, 应收账款过多, 还容易造成企业的资金周抓不灵, 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以周转资金维持运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被加大。

(三) 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增加销售的同时, 却也变相增加了企业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 筹资资本。是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利用各类渠道筹措资本金的所耗费用, 比如, 向银行贷款或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在这期间企业势必会支付一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这部分开支即为筹资成本。第二, 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为了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对关联企业进行信用等相关调查所需要的成本, 以及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时所需要的必要支出。第三, 坏账成本。在企业众多的应收账款中, 总有一些应收账款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会无法收回。这部分无法收回的款项即为坏账准备。这部分费用开支也会变相增加企业成本。

三、当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 应收账款形成之前缺乏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

应收账款在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 也为企业带来了成本费用的增加, 如前述的筹资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严格来说, 企业在试图利用应收账款这种信用模式获取更多的企业利润时, 需要多方面考虑这种模式所产生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的情况, 也即分析其成本与效益情况。唯有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 应收账款这种赊销性质的商业模式才为可行。另外, 倘若企业的赊销决策不仅涉及利润目标, 还涉及非利润情况, 那么企业应站在全局角度多方考虑和决策。然而, 当前, 我国很多企业在采取赊销这种利用应收账款的商业模式之前, 并未考虑成本效益情况和企业全局情况, 多是单纯为了扩大企业销售量和扩大客户群体以增加企业竞争力而为之。

(二) 赊销行为过于盲目

当前,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短期利益比较看重, 在利益驱使下, 一味的追求自身业绩和企业短期利益, 在不充分了解购买方企业的情况下就对其采取相对宽松的信用政策, 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过于看重企业账目利润和收入的增长情况, 而忽视了该模式的潜在风险和对资金运行效率的影响。盲目的赊销行为给企业带来急剧增加的应收账款, 坏账频发, 大量资金被占用, 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生存受到影响。

(三)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对薄弱

应收账款的综合管理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其对应收账款管理时, 可以通过“对账”的形式核实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准确、存在是否真实。然而, 当前很多企业都并未建立应收账款对账制度。而且, 在现实中, 由于资金流与物流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和记录的误差性, 加之很多企业长期不对账, 或者即使对账, 却也难保证其效果和质量, 从而使得对账依据并不真正合法有效。

四、作为机电企业应如何管理应收账款

(一) 从信用着手

1、信用标准

企业进行赊销的基本前提是明确信用标准。在我国企业中, 信用标准的形式并不固定, 既可能是企业内部惯例, 也可能是成文。无论哪种形式, 企业在具体制定信用标准时, 都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情况、客户资信情况, 以及企业对违约风险的承担能力。倘若企业在市场占有率中拥有较高的地位, 或者在同行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或者其自身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那么企业可以适当采用条件较为宽松的信用标准。反之, 企业应选择相对严格的信用标准。

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在给予客户优惠时所采用的包括现金折扣、折扣的期限, 以及信用期限情况。一般而言, 企业延长信用期限时, 可使其享受赊销所带来的正面效益, 但同时倘若不恰当的延长信用期限, 则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成本的增加, 甚至这部分新增加成本会抵减延长信用期限所带来的收益。折扣期限需要比较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和折扣损失综合确定。至于现金折扣, 则取决于收益是否大于成本而定。

3、应收账款收回政策

一旦形成应收账款, 如何按期收回和如数收回是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倘若应收账款还处于信用期内, 那么企业应对其做好坏账核算和跟踪;倘若应收账款已经超出信用期限, 那么企业应综合考虑对方企业的信用以及企业自身情况, 区别对待。收回政策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模式。积极的收账政策在减少坏账损失的同时, 却也会增加企业的收账成本;消极的收账政策虽可能会增加坏账损失, 铜雀又可以降低收账费用。企业还应综合考虑而定夺。

(二) 从企业内控体系着手

1、对应收账款管理要加强相应监督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相应监督, 笔者认为主要依靠两方面的作用。详见表4-1。

2、尽量降低坏账损失和客户拖延付款时间

企业若想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离不开其有效的内控机制。唯有加强内控, 财务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才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企业应尽量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跟踪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和具体管理工作, 定时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和结构等, 及时进行往来对账, 以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了解应收账款的发生和收回情况情况。同时, 企业还应加强对销售部门的管理。敦促其在与客户签订具体销售合同时, 态度要严谨, 合同中的保护性条款要进行相应设置, 以助于从法律的角度帮助企业保护自身权益, 同时还能有效防止信用欺诈现象。

参考文献

[1]薛冰.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价值工程, 2011;12

[2]陈英.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 (下半月) , 2010;11

[3]牛秀燕.应收账款管理目标方法之我见[J].今日科苑, 2012;6

[4]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J].化工管理, 2011;12

[5]杨黎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企业融资力[J].财会研究, 2009;4

篇4:国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初探

关键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危害;成因;管理对策

应收账款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在进行商品、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的过程中,购买企业影响其支付但是实际尚未支付的款项,应收账款的数目是对上市公司管理和资金运转效率的反映。在国有上市企业发展进程中,如何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管理危害

1.降低资金使用率。企业的资金流往往具有滞后性,企业在发出商品并开出相应的销售发票后,销售已经成立,但是货款却难以同步收回,这种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入账致使企业现金流缺乏的销售行为往往容易造成企业损益。尤其在跨年度的应收账款中,企业预缴的年内所得税及上缴的销售税金、企业股东的年度分红,须有销售企业筹集流动资金对其进行垫付。企业这种对表面利益的追求而使自身面临着的垫付税款或股东分红等,对其内部大量流动资金进行占有,长期下来将会对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掩盖实际经营状况的行为,也会对企业的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形成较大影响而使其难以实现既定经营效益目标和资产运营效率目标。

2.夸大经营成果。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往往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其记账基础,对于当期发生的赊销往往作为当期收入入账,在这一基础下,企业账上增加的利润难以对其实际现金流入进行反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要求,企业的坏账准备往往根据其应收账款余额进行百分比计提,企业经营实际中过高的坏账准备容易造成其较大损失。因此,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账面收入虚增,在夸大其经营成果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较高的风险成本。

3.影响营业周期。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存货的取得到存货的销售,并对现金进行收回的过程,营业周期的长短往往是由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时间决定,通常是为两者之和。因此,不合理、不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往往容易延长营业周期,对企业资金循环造成影响,同时,流动资金在非生产环节的大量沉淀,往往使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影响其购买原料和工资发放,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二、造成应收账款危害的成因

1.不足的产品或企业优势竞争力。近年来,无论是一般工业品还是高科技产品,都面临着买方市场的现状。一些上市公司因成本、技术或规模等方面优势的缺乏,致使其难以与其他企业相抗衡而占有较少的市场份额,在其较强的生产能力面临,小比例的市场占有使企业面临着产品积压的现状。为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往往采取扩大销售的手段而进行解决,较大的客户让步,使企业形成了较多的应收账款。

2.浅薄的征信客户信息意识。在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往往容易不知所措,在“有奶便是娘”的心理影响下,因急于成交而不管客户资信状况的调查和了解。在这一现状下,尽管企业的销售得以扩大,但是企业并未因此而增加实际收入。较大的成交额使其在死账、呆账产生后面临较多损失,最终陷入法律诉讼的漫长道路中。

3.松懈的合同签订和执行。在法治社会,作为交易双方关系的法律凭证,合同内明确、清晰、详尽的涉及标的物的描述及供货方交付产品的特点、功能、性能、质量、违约责任和验收标准等规定,对于稳定发展的商贸关系意义重大。通常情况下,合同签订后就要根据其规定内容进行严格认真的履行。然而,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对其应有重视,形成合同签订的严格性容易对双方信任的基础形成影响,因而其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较为随意,从而使其应收账款难以回收。

4.薄弱的催收力度。现代的营销通常涉及谈判、签订合同、送达货物、全套服务、开具发票及追讨货物等使企业产品转化为货币的全过程。一些企业在考核营销团队、营销经理和营销人员时仍然将销售收入指标等作为其单一衡量标准,从而使相关销售人员在强烈的利益面前致力于对销售的扩大和销售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回收。

5.贫乏的国际市场经验。一些上市公司对海外业务拓展的重视也是其应收账款危害形成的原因之一。我国国有企业在迈入国有企业时间短,缺乏市场销售网络和国际市场经验,在其急躁冒进的思想指引下,往往采取扩大信用销售力度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期付款、设定账期等贸易结算方式的应用,使其面临着严重的应收账款问题。

三、解决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

1.事前控制。为解决应收账款管理问题,首先要从销售政策,即从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出发。针对一般资信客户通常实行现款交易政策;针对信用等级高、实力强的客户,则可以对其放宽条件,实行现金折扣、赊销、分期付款及延长信用周期等销售政策。由此可见合理科学销售政策的实行,要以客观评价客户资信情况为基础,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信用管理手段的重视,建立和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实际工作中,要从几方面做起:首先,收集客户信用信息,即收集其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资产状况及信用状况的信息;其次,建立和管理客户资信档案;再次,分析和管理客户信用,通过客观公正分析客户信用,为交易中赊销期限和金额的确定提供依据,从而使其能够采用适宜的交易结算方式;最后,管理客户资信评级。

2.事中控制。要建立和健全赊销审批制度,使管理得以强化。通常情况下,交易中企业风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销售部门对销售业务不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对客户赊销期限和赊销额度的控制。因此,企业要在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基础上,对相应的赊销审批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通过对差异人员赋予差异金额的审批权限,使所有经办人员办理审批的权利受到限制,在将超出自身权限的业务向上级请示的过程中,使销售过程得以规范。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应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落实,通过自己业务自己负责,销售收入、销售回款、应收账款全面业绩完成与经济利益挂钩,使管理得以强化。同时,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对合同的起草权进行争取,对当事人签约资格进行明确,对合同条款进行详尽、具体、确切的协调统一,同时还要对其相关规定进行严格认真的履行。

3.事后控制。建立和健全国有上市企业要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和监控制度,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应收账款的考核与奖惩。

(1)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应收账款设立预警指标,通过对应收账款实时的状态进行监控,分析预警指标实际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对发现的收账款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可及时、直观的对应收账款异常情况和资产质量波动进行有效防控,促使决策者采取相应措施转移或降低应收账款潜在的风险。

(2)注重应收账款法律时效风险防范。由于应收账款收回的法定期限是逾期2年内,过了有效期企业就丧失追回欠款的权力,企业必须力争在有效期内收回款项或取得延长有效期的相关证明,如结算发票、发货单、签收单、对账单确认函、商务信函等。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半年通过函证等方式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避免发生差错,并保存好有关材料,确保债权法定追索权的延续。 需将专业法律事务控制流程全面引入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体系中,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

(3)实行应收账款经营指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可加大应收账管理指标在企业运营目标经营管理考核中的权重,突破企业经营重规模轻质量的局限性,通过对应收账款的监控,逐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将应收账款考核指标分解到每个销售团队、销售人员身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月度对标考核,根据货款回笼计划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在薪酬中兑现。对于因人为原因造成款项无法收回的,追究相关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的责任,并责令其赔偿,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结束语

总之,国有上市企业要在明确应收状况危害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灵活选用管理对策,使其弊端得以避免,使应收账款管理的有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确保企业发展稳中求进,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丁 欣: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的探讨[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2]黄国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篇5: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第三章顺丰快递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评价

3.1顺丰公司背景

顺丰快递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自营模式经营快递业务的民营企业,产品的价位与邮政EMS相近,属于中高端产品。

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顺丰经历了四个阶段:1993年一1997年创业起步期;

1997年一2002年业务整合期;2002年-2007年管理优化期;2008年一2012年竞

争领先期。

2012年顺丰快递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平均增长速度

35%以上的集团公司,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EMS),国内排名第二。在国内快递业中顺丰快递公司始终走在前列,逐步建立并完善

了自建网络、两级中转、收派提成和分区管理的运营发展模式。3.1.2内部环境分析

运营网络、信息系统、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价值观

1、运营网络

经过长期发展,顺丰集团运营网络趋于完善,截止2012年底,基层营业网

点达到3000多个,覆盖全国33个省,拥有一级中转场12个,二级中转场103

个,营运车辆超过6千余台。2012年顺丰集团完成全国业务布局,以及以运营

信息系统为神经中枢,以各级分拨中心为节点,以航空、公路干线为大动脉的

成熟的运营网络。

顺丰快递公司的运营釆用两级中转,在保证快件的时效性的前提下,兼顾

营业网点覆盖范围和中转效率。在前2010年之前,顺丰公司的战略投入主要考

虑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因此基层网点覆盖不够均衡,与EMS相比,在华

东和华南地区,网点基本可以覆盖到每个城市;而在华北、西北等区域,只覆

盖到了大中城市,且存在运力不足等问题,2010年后随着国内外快递行业的竞

争加剧,顺丰公司加快了陆运与航空资源的整合,在充分考虑集散模式的集约

化的前提下,加快了在华北、华西地区营运网点的投入,大大提升了网点的覆

盖率。

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一直以来都是顺丰快递公司的重点投入项目,成立以来投入信息

系统建设的资金超过15亿,目前所有车辆、中转场、快递员,均配备了先进的

技术系统,还建立了呼叫中心系统、巴枪扫描系统等,并且随着业务发展,系

统不断升级。2008年顺丰集团研发了ASURA快递业务综合管理系统、CRM客

户关系管理系统等40多个信息系统,成为行业的先行者。目前诸多系统并行的

问题逐渐暴露:系统均为单独运行,庞大的信息无法共享,又较难整合。

目前顺丰快递公司已筹划研发新的RRP系统,实现将分散的信息系统逐步整

合于统一的信息平台,集中交换数据,与企业快速发展的运营体系相匹配。

3、组织架构

顺丰集团实行三级管理模式:总部一经营本部一地区区部,分区管理。目

前总部共有8大职能本部:企业规划、人力资源、财务、营运、信息技术、公共

事务、客户、市场营销。

同时在全国划分出六大经营本部:华北、华西、华中、华南、华东、东南、西南;在不同的经营本部下设置35个业务区,为基层的管理单位。

4、人力资源管理

经过近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顺丰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日绩完善,具有完备 的薪酬、福利制度、培训体系、员工发展通道及长期激励机制,开创性的提出

“职业发展双通道”,为各级员工提供了多维度的职业发展机会,员工的流失 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受不断攀升的人工成本影响,人力成本占到收入的40%以上,成

本上升的压力加剧;另外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中老员工居多,普遍素质较低,引

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员难度较大,面对外部企业的竞争,人才流失的压力也

在不断增大。

5、核心价值观

在顺丰长达20年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企业文化和的价值

观,顺丰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为“FIRST”,意思为诚信(faith),正直(integrity),责任(responsibility),服务(service),团队(team)。以上价值观在顺丰集

团的员工中认同度很高,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并且支撑了企业高

层决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品牌的维护和增值,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

件。

3.1.3外部环境分析

快递行业现在的竞争者:对顺丰集团而言,行业现有的竞争者一是UPS、联

邦等国外巨头,二是EMS等国营企业。除此外,像申通、圆通、韵达、宅急送

等中型民营快递公司对顺丰的业务香食加剧。

首先是来自中国邮政(EMS)的竞争。EMS是国家控股,最大的优势是网

络覆盖范围广,目前网点己延伸到县级甚至村级区域,在消费者中品牌信誉较

高。

其次是来自UPS、TNT、FedEx、DHL等国外快递企业的威胁。2010年后几

大国际快递巨头均瞄准中国快递市场,已规划了5—10年的战略布局,并且取得

了国内快递业的牌照,目前快递业务做得有声有色,他们的主要优势是发展多 年,资本雄厚、运营能力强于国内企业,技术和管理都比较先进,给目前的国

内民营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另外传统物流企业的业务分流压力:目前传统物流企业除了经营重货、经

济物流产品外,产品延伸到了包裹等小件的快递产品,他们的价格优势明显,陆运的线路丰富、营运能力强,服务更为灵活。

网络购物的发展将成为快递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数据显示:2012年网络购物的增速己超过50%,另一方面国家对快递行业的规范

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邮政法》进一步

实施,快递产业将很快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递行业将重新洗牌,并

形成新的格局,更多的品牌、风险投资将会进入快递行业,快递业能否顺利的

发展壮大,而顺丰快递公司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是未知数。在不久的将来粗

放型的经营企业必将不断失去市场份额,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低价竞争发

展将难以持续,快递产业的竞争整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顺丰集团立足于以上背景,努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品牌价

值和美誉度,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整合的进度,加快产品的多

元化并为客户不断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加快创新,尽快梳理出客户的层次,满足不同层级客户的需求,将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2顺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成就

3.2.1建立了应收账款的关键流程

(2)应收管理:与ASURA业务系统接口,能够根据ASURA传送到NC 的数据直接生成应收款单据,也可以手工填制应收款单据,主要是发票和其他 的一些特殊的应收单据。

(3)收款及折扣:提供多种结算方式的收款处理,并能根据收款条件自动

计算折扣金额,支持预收款处理,收款支持电子银行业务,并与报账中心和现

金银行紧密集成数据,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4)应收并帐:提供应收并帐功能,可以实现将一个客户的应收转到另一

个客户名下,可以处理因为客户发生停业、或几个客户业务合并等引起的应收

信息变动业务。

(5)核销处理:处理收到的客户的款项,并与相应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处

理,提供自动核销和手工核销两种核销方式,自动核销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条

件由系统完成的收款核销动作,可以定期成批的操作,手工核销由顺丰的财务 人员来进行人工的应收款和收款的匹配,通过核销为应收款余额计量及原因分

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6)坏账预估处理:根据账龄分析的结果,可以进行坏账的估算,及时提

取坏账准备,确认坏账发生,进行坏账处理。

(7)多维度的统计分析:NC能够提供应收款余额分析、账龄分析,并提

示应收预警信息和和对账信息,并且能对坏账进行预估;在此基础上生成对账

单给客户,交与业务人员进行催款处理。

(8)自动生成凭证:通过动态财务会计平台,将应收、收款、核销、并帐、坏账等数据自动生成凭证,过入总账系统,并提供定期与总账对账的功能。

(9)资金预测:与现金银行无缝集成,根据应收情况,提供预期的资金流

入预测,为经营活动决策提供依据,提前做出资金安排。

(10)往来综合分析:对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客商,提供应收、收款、应付、付款的综合分析,以全面分析与该客商的往来情况。

4、工具

票预警天数为5天,7月3日收派员已领取发票,当前日期为7月9日,系统没

有此客户收款登记记录时,则在“已领票未收款提示”进行提示。

运费异常比率:为指定的地区设置运费异常比率,输出《月结客户异常报

表》时调用此设定值进行比较。比如:设定运费异常比率为10%(输入值0.1),贝IJ该客户运费环比增长/下降10%时体现在《月结客户异常报表》中。

(2)已领票未收款提示。

(3)超过账期未收款提示。

(4)开票登记:开票登记一单笔登记和批量登记,查询已开票的信息,红冲(适用于发票作废),查询单个客户信息。

(5)收款登记:新增收款登记、查询收款信息;修改收款信息、红冲(适

用退票或已审核通过自动核销后发现数据有误)。

(6)开票修改:修改开票信息。(7)收款审核:查询未审核或己审核的收款登记信息,并且将审核通过的

记录传送至NC接口自动核销。

(8)收款登记表:生成收款登记表,供用户下载;通过报表提供NC核销

核对与收款审核支持。

(9)幵票登记表:生成开票登记表,供用户下载;通过报表査看客户开具

发票的信息,可以打印后作为收派员与客户的交接表。

(10)月结回收情况登记表:生成月结回收情况报表,供用户下载;通过 ;

报表跟踪月结客户的回款情况。

(11)月结客户异常报表:此报表提取客户运费(应收)环比、付款时间、付款方式、开票金额异常的数据。

5、角色划分

(1)收款员:己领票未收款提示、超过账期未收款提示、幵票登记(新增

幵票登记+批量导入开票登记+查询开票信息+查询客户信息)、收款登记(新增

收款登记+查询收款登记+修改收款登记信息+红冲)、报表查询、试用券中的《试

用券回收明细表》》

(2)应收会计:已领票未收款提示、超过账期未收款提示、幵票登记(新

增开票登记+批量导入开票登记+查询开票信息+查询客户信息)、收款登记(新

增收款登记+查询收款登记+修改收款登记信息+红冲)、报表查询、开票修改、收款审核、试用券中的《试用券回收明细表》。

(3)查询人员:报表查询、已领票未收款提示、超过账期未收款提示。

3.3应收账款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月结客户准点回款率低

1、月结回款现状

月结款:指与客户签订《月度结算协议》在顺丰公司进行编号管理,客户

按月结算的营业款,以客户为单位交款;此类款项由财务部每月5日前向收款

责任部门出具上月月结账单,打印后由收派员上门送给客户核对,并按月结协

议上约定的结算时间由客户汇款或由收派员上门收取。

顺丰快递公司的逾期客户占月结客户的总量由2011年的7%上升至2012年 的11%左右,以2011年9月份为例:

而以上手段放大了应收贱款的总体规模,导致管理难度加大,成本和风险急剧

增加。

(3)各业务部门与财务的协同性较差,业绩指标考核的导向使得市场销售 等部门将目光投放在销售额上,对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快

递业务是单票结算,工作量较大,财务对贱、核销的时间较长,客观上导致问

题不能及时暴露,从而不能有效的监控并进行风险预警。

(4)客户方普遍存在违约现象,即因卖方货物质量、快递时效性较差等原

因导致客户拒付运费,而快递公司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导致出现应

收赃款无法按时收回甚至客户索要赔款等诸多现象。

3.3.2资金安全隐患较大

顺丰快递公司日现金收入约3600万左右,其中主要为代收货款和散单款,目前现金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分散管理即收派员收取现金后,当天上交分点部主

管,由分点部主管统一存入银行的暂存户,即以该区经理个人名义开立的私人

户头,然后再由公司出纳于次日或更晚些时候存入公司统一的银行户头,大量 的营业款在当日无法直接存入银行对公户并加以管理,形成极大的资金风险并

且造成资金时间价值的损失。在此种情况下,公司屡屡发生员工携款潜逃及大

量营业款丢失的现象,令管理层头疼不己。

资金流动中的主要风险可归类为以下几种:

1、个人暂存户大量的资金流动会纳入银行风险监控范围,另外区部负责人 的异动均会导致暂存户的管理困难。

2、现金被盗抢、有价票据遗失或无法兑现、工作失职导致资金损失等。

3、针对月结款、代收货款、散单款等(包括现金、支票或其他有价凭证),员工釆取携款潜逃,挪用、慌称遗失等欺骗手段产生的非法侵占事件。

4、采取向客户谎报运价、与客户方人员相互勾结、向客户提供发票冲帐等

非法手段,从客户处获取非法收入事件。3.3.3散单发票满足率不高

1、顺丰快递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是“门对门”的快件运输服务,客户群体较

为分散,“发票用量大,开票集中度差”等特点尤显突出。目前仅在深圳市区域

内年快递运输收入约8.4亿元,发票用量近300万份。由于空白发票不能由收派

人员随身携带等原因,公司收派人员往往需要收派快件跑一趟,送发票再跑一

趟,才能完成一项收派任务。这种状况下,需要耗用大量人力,又常因无法快

速给客户提供发票,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甚至客户投诉,同时给税务机关也增

加了相关不必要的麻烦。

2、原有的定额发票,财务人员需根据每个点部的业务量,适量发放,另外

要有一套专门的发票管理流程和制度,包括指定专人、专柜保管发票,并要做

好防盗、防火、防潮、防水、防蛀等预防工作,设置发票登记簿,由点部人员

做好发票领用记录等等。

3、定额发票存在无法规避的管理漏洞:收派员倒卖发票,不能及时给客户

提供发票,导致客户投诉,影响货款正常回收。

以上种种均反映出传统的机打票和定额发票已经制约了快递业务的发展,影响到客户满意度,增加了收派人员的工作量,且管理难度较,管理成本高。

3.3.4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

1、未建立信用评估系统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系统对于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顺丰

公司开账户的月结客户一般是由分部经理根据客户的业务量向公司申请一定的

信用期,但没有信用额度的规定,目前的政策是:账单的结账周期都是月结,结算条款是30天、60天,最长的是90天。信用额度即月结款的金额,例如月 业务量超过5000元的客户可获得30天的账期,超过1万元的客户获得60天的

账期,极少数超过10万元的大客户或集团客户才能获得90天的长账期。

财务部会要求客户提供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等必要证件,但不会在公共

信息平台上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作详细的了解,也没有请第三方的信用评估公司

对其做进一步的调查。且由于国内关于信用管理的法律环境还不健全,公共信

息平台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顺丰快递公司基于当前条件下授予客户信用期

间的判断是不准确而又粗放的。

2、缺乏信用预警机制

(1)一线员工应收账款风险意识淡薄。

应收账款管理是一个要求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一个管理流程。不但要事

前的评估,事中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事前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

初步评估,并规定了一定的信用期以控制风险,但如果没有事中的监控,那么

事前给出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就形同虚设了。而顺丰快递公司由于事前信用估 的程序不是很完善,公司不管是财务部门还是销售和操作部门都对信用条款的

认识不充分,风险意识不足,所以即使客户的信用状况已经超出了预先设的范

围,或出现一些异常举动,往往也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收派员在取件时

发现前台人员变更频繁;又比如销售在拜访客户是发现客户商品滞销或停产,有供应商上门催款财务危机出现时;或者财务人员在看客户账单时,发现客户

业务量波动较大或已逾期。当出现这些情况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当财

务部门发现客户营业款已经逾期,并加以催收时难度较大,坏账的风险已经发

生。

(2)账单系统缺陷导致事中控制缺失 顺丰公司60%都是月结客户,也就是说当月的运费要下月初才能进行结算,在目前的财务系统中财务人员只能在次月初才能看到客户账单,而财务系统中

没有设置对于月结客户业务类型、业务量的分析监测及异常提示,也无法根据

预先设置的的信用条件提出预警,等到账单计算出来,财务人员通过查看相应 的报表才会发现客户的应收账款中存在异常问题,有些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这

一漏洞,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货,而等账单出来已是去楼空了,特别是电话

销售的客户,由于这些客户的预计出货量较小,销售人员往是通过电话与客户

进行联系的,一旦出现这样出货逃款问题,顺丰公司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了。

第四章顺丰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完善

4.1提高月结客户准点回款率的管理流程

4.1.1事前分析月结回款情况

1、付款习性分析:地区财务部每月定期到报表平台提取《月结客户付款时

间趋势表》《月结客户付款方式趋势表》分析和关注付款习性异常的客户,并将

异常客户信息反馈给客服部门。

2、非现金结算推行:结合经营管理要求制定持续推行非现金结算方案,积

极推行非现金结算方式,对《月结客户付款方式趋势表》中结算方式为现金的

客户重点推广。

4.1.2事中监控

1、月结发票跟踪与预警管理:地区财务部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在ASURA

(收款平台)设置领票预警的条件(天数),开票人员开具月结发票后及时在阿

修罗(收款平台)登记开票信息。

(1)已领票未按期收款预警:地区财务部每天到ASURA(收款平台)提

取《已领票未按期收款预警报表》跟进分点部回收款项,对于领取发票20天以

上还未回款的客户协同客服部门做好跟踪管理,并将信息传递至分点部进行及

时催收。

(2)负责开票人员对收派员要求幵票金额不等于月结账单金额时,必须与

客户确认或通过抽查核实等途径查明原因,严禁虚开发票给客户。相应处理措

施如下:①确认是我司原因跨月调账引起差异的,可据实幵具发票;②确认是

客户经办人私人寄件等,不需要开具发票的,可按客户需求金额开具。除此之

夕卜,其它情形均应及时向分部经理、地区财务高级经理报告,并重点关注;

2、超帐期未收回款预警

地区财务部每天到ASURA(收款平台)提取《超账期未收款预警报表》跟

进分点部回收款项,协同客服部门做好逾期款的跟踪管理,并报至分部,要求

分部及时进行催收,若仍未收回要求分部提供客户未能按时回款的证明及客户 的签字。

3、人员交接管理

收派员交接管理:收派员离职时,分部经理指定专人对其所负责的月结客

户进行对账,并将其所管辖范围内的月结客户余额在交接单上列明,三方(收

派员交接双方及分部经理)签字确认。

4、异常防范

负责出具月结账单人员对收派员提出修改账单的,必须与客户确认或通过

抽查核实等途径查明原因,确认是两个月结客户间“串户”的,可据实修改,如有异常情况,特别是需要财务删减运单记录的,必须及时向分部经理、地区

财务高级经理报告,并重点关注。

地区财务部应随时对照客户付款习性进行关注,如发现异常,一方面报分

部经理,另一方面与月结客户取得联系确认款项未回收的原因。

4.1.3事后分析与监控

地区财务部定期到ASURA(收款平台)提取《月结客户异常报表》、《月结

回款汇总表》对付款时间、方式异常、运费环比异常、开票金额异常的客户进

行分析和关注,反馈给客服部门进行维护;对于开票登记、回款进度异常的分

点部数据,反馈给分部经理,督促处理和重点关注。

4.2非现金结算模式的推广

4.2.1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对现金的管理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收款员收款后,必须当天存入指定银行,并取得银行存款凭证或当天交

至分部出纳,分部出纳收款后应于当天及时缴存指定银行,并取得银行存款凭

证。收到支票旳应送交对公收入专户的银行入账,并取得银行受理回单;如果

由于条件限制无法交存银行的,应将支票做好登记备查,根据点部的核算归属

关系将支票交分部或区部财务进账。

2、必须以点部为单位交存银行,对特殊情况不能单独缴存的,点部收款员

可委托分部代为交存,委托交存时必须办理现金交接手续,双方在交接单上签

字确认;分部代存款,原则上应以点部为单位分别取得银行存款单据,如需将

几个点部的营业款合并存入的,应在取得的银行存款单据上(或附明细表)注

明每个点部存款的金额明细。代存款人员应保证点部委托的金额与实际存入银

行金额一致;

3、营业款遇特殊原因不能当天缴存的,由地区财务部制定相应的资金风险

防范措施,报经营本部财务部审批、资金管理处备案后执行,以保证资金安全。

对日收款金额不超过200元的点部,经地区财务部报经营本部财务部同意

后,收款员可每三天将营业款送交一次银行;如果三天内累计收款金额达到1000

元的,必须及时交存银行。款项未交存银行前点部必须做好未存营业现金的保

管工作,不得坐支或挪作它用,并釆取相应资金安全防范措施。

4、各地区必须结合营业款收缴存执行情况与发票管理情况,进行保险柜、验钞机的合理配置,为资金安全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建议验钞机的网点配置率

100%,保险柜分部配置率100%,如地区能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

低配置标准,由经营本部审批,资金管理处备案。

4.2.2推广POS机上门收款电子化解决方案

在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加快POS机全网推广。例如,通过与中

国银联沟通协商,依托银行卡跨行转接系统,釆用无线POS机上门收款电子化

解决方案,实现快递派件人员持无线POS机上门收款,以消除现金收款所带来 的资金管理风险。货款直接划付快递企业账户,整个流程不涉及现金,可有效

规避资金风险,减少现金周转环节,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周转频率。

1、POS机收款的实施原则

移动POS机:

由总部主推,地区也可自选供应商;主要面向客户,具体用途由各地区结

合实际情况确定。

固定POS机:

主要用于收派员自愿刷卡交纳营业款;

实施区域银行网点较多,存款便利;

收派员存款时间较充裕;

银行能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2、对账系统

POS供应商按每个独立核算牌照设置特约商户号,每个特约商户号下对应

一至多台POS终端,地区财务部应对POS对账系统用户名及密码做好管理工作,人员变动时及时进行密码重置。

POS机操作权限的分级管理:地区财务指定专人权限:设置、修改主管密

码;收款员(或点部主管):掌握主管密码,可以撤消刷卡交易。

POS机领用及保管:分、点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在地区财务部领取移动POS

机时需当场验收,当发现配件短缺或质量问题时,及时指出并拒绝办理领用手

续,如办理领用手续后,发现缺少配件或质量等问题的,由分、点部负责人或

指定人员负责。

4.2.3非现金结算推行

结合经营管理要求制定持续推行非现金结算方案,积极推行非现金结算方

式,对《月结客户付款方式趋势表》中结算方式为现金的客户进行重点推广。

非现金结算的推行重点在于加强对客户的宣传引导,提高客户对我司提供

多种结算方式的知悉程度,促进客户接受非现金结算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

(1)财务部门组织修改月度结算协议,增加POS机刷卡、网银支付、委托

银行收款等费用结算方式,在协议签订前由营运部、客户部同事与客户沟通,争取新增月结客户采取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

(2)对已有月结客户,在《账单送达确认表》中增加对月结客户进行非现

金支付结算宣传内容,通过收派员派送账单过程进行宣传,引导客户采用非现

金支付进行结算。

(3)财务部门每月按分点部列出现金支付月结客户清单,由财务部门、客

服部门、分部经理、点部主管采取电话回访、上门拜访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对

客户宣传非现金支付结算及进行重点推介,使客户了解非现金支付结算的优势,以争取客户变更支付习惯。

(4)引进激励机制:对外部客户,可采取非现金支付的客户给予积分,积

分可用于兑换积分礼品或试用券,对内部员工,可釆取以区域所属月结客户非

现金支付提升率为指标,给予加业务分、行政分奖励等。

4.2.4公司账户代替个人暂存户

启用对公账户代替个人暂存户:有条件的地区尽可能开设公司的对公银行

贱号,以替代个人暂存户;当分/点部开户行的银行网点分布比较便捷时,由

收派员将收取的营业款直接交存我司开户行。

利用公司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合作优势,设立资金专户,有效降低手

续费率,为地区的银行专户争取VIP服务,方便地区营业款的缴存、管理。

4.2.5制定非现金月结款回款指标

组织区部应收会计、分部财务对现有月结客户支付方式进行梳理,收集现

金结算客户数量、名单和金额以及客户财务状况,财务部依据基础数据,制定

地区指标,并对指标作进一步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分点部负责人,每月对分

部经理纳入KPI考核。

区部财务每月对地区目标达成情况、月结非现金回款比率进行统计分析,并予以排名公布。

地区财务部每月对分点部目标达成情况、月结非现金回款比率进行统计分

析,并予以排名公布或依据地区制度纳入考核内容。

4.2.6建立收派员信息档案

快递公司50%以上的营业款在第一时间分散在基层的收派人员手里,除了完

整的制度保证外,对收派员的个人情况和信息应有全面的了解,并形成个人信

息库,并形成长效跟进机制。

1、快递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就要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入职时,要求新业务

员提交相片和身份证复印件;需要亲属的电话号码,并当时打电话证实确有此

人。

2、地区必须要求收派员提供详细的家庭住址及户籍证明等相关信息,建立

收派员信息库。

3、分部经理须对所属分部的收派员日常行为进行关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釆取适当措施。

4.2.7建立资金安全应急机制

公司应尽早建立并完善资金安全应急机制,以起到对资金安全事件的事前

预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网内对资金安全异常事件的科学管理机制,全面构

建起对公司资金管理流程和工作秩序的应急预警、严格改进、责任管理、过程

监控、循环推进的发展机制,资金安全异常事件主要包括员工侵占公司资金在内的公司资金损失、从客

户方面取得违法收入等违规事件都视为资金安全异常事件,资金安全异常事件在事发前必须坚持严格监控、预防为主的原则。

(1)资金安全异常事件分类

资金安全事件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应包括以下方面:

1)应收账款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

2)建立货币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

3)资金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

4)资金安全的保障策略

5)资金的调拨

6)现金安全保障

4.3手持终端开票方式的运用

4.3.1手持终端开票的意义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面对的客户群越来越大,在我国“以票管税” 的大的税法条件下,通过发票管理创新,有效提高收派环节人工效能,对内优

化财务结算流程,对外梳理和简化物流行业的操作流程,势在必行。

手持终端幵票方式的几大亮点:

1、对外提升企业在税务机关的规范化管理形象,使得税务机关对冠名发票

得到有效的监和管理,为发票管理工作带来新工艺创新。

2、规范物流行业操作流程,通过发票现场打印,使得收派员从“一票快件

跑两趟”变成“一票快件跑一趟”,提升收派效率,减少人工投入。

3、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因发票导致的投诉率,能够满足客户对发票的实

时需要,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形象。

4、通过发票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对接,使得发票开具状况实现系统性管

理,实现顺丰快递公司发票管理的系统程序化和流程化,减少发票开具的舞弊

和不可控状况。

4.3.2项目头jfi

通过软硬件的开发及对手持终端的改造,实现手持终端开具发票的功能与

财务系统的有效连接,提高财务部门对发票的管控质量。

1、软件开票整个过程的形成流程图

2、手持终端HHT(PDA)打印营业发票技术实现方案

(1)发票特点:快递业务具有流动性,通常需要在客户发件或收件的现场

收费,并当场打印出发票。目前顺丰每个快递员都携带有HHT手持终端,在此

基础上,快递员再配备一台便携的热敏票据打印机(具备蓝牙功能),HHT(i60

或HHT4th)终端通过蓝牙通讯,连接热敏票据打印机,进行即时发票打印。手

持终端在打印发票的同时记录收款数据,以及发票打印数据,保存在终端本地

数据库,并通过无线传回公司数据中心。

(2)设备:

HHT(PDA)终端:

快递员随身携带有HHT手持终端设备,目前配备的i60和HHT4th型号终

端,支持通过蓝牙通讯实现便携票据打印。

便携式热敏打印机

打印机是实现发票打印的一个重要工具。微型打印机体积很小,并且能够

很好地满足发票打印的需求。微型打印机所用的数据通讯接口为Bluetooth,作

为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在很多产品上得到了应用,技术相对成熟。支持

蓝牙通信接口的微型打印机是能满足移动收费需求的打印设备,是专门为移动 票据打印而设计的便携式微型打印机。

3、发票打印的流程:

数据传输流程图如下:

(5)发票数据上传,发票数据采用实时上传机制进行上传,通过GPRS上

传到后台服务器端保存,当遇到GPRS信号不好时,系统在保存在终端数据库

地同时做好标识(暂委上传),待网络信号恢复后重新进行上传,直到上传成功

为止。

(6)发票数据接收,后台服务器接收PDA终端上传的发票数据及打印(补

印)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中。对发票开具的数据总部数据中心主机存储时间

为5年以上。

(7)后台数据库除了日常本身系统数据库备份外,还将进行定期将数据导

出刻录成光盘作为备份。

(8)通过后台数据库生成手持终端税打发票基础报表和异常报表,可供财

务及其他相关岗位人员提取进行监控和管理发票的使用情况。

手持终端开票的项目为顺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创新,是信息化管理的

重要部分,此项目可最终解决散单客户的发票需求,且极大的提升客户感知,最重要的是完全取代了手工管理定额发票的种种弊病,提升了管理效能,须进

一步在网络内推广。

4.4客户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

4.4.1客户信用评估的基本要素架构

对于顺丰公司来说,目前对于客户信用的管理是较为粗放的,在2010年前

随着快递行业的自然增长,积累了相当数量较为固定的月结客户,对于客户的

管理基本上是以双方签订的协议为主,2011—2012年两年间,随着网购规模大

快速成长,行业进入者大量增加,竞争日益加剧,加之目前的快递产品较为同

质化,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大,客户的异动和流失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为抢夺

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营销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手段往往为延长账期和增加信

用额度。而对于客户信用的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存在很大风险;

客户信用管理目前已成为顺丰集团的战略性重点工作,其中,信用评估工

作,是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客户信用的评估应该包括客户核心能

力和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客户当前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是客户的核心能力;而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则反映

反映客户对本企业的贡献大小、合作状态、依赖性。

例如:

核心能力比较强的客户,如果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不好,比如恶意拖欠,则其信用度应该不高。同样,客户若与本企业的合作时间长,关系密切,但其

核心能力很弱,比如客户企业自身经营不善,难以持续经营,则其信用度也应

该不高。因此,在完整的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中,既要包括客户核心能力要

素和也要包括客户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要素。

具体来说,客户信用评估的要素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财务要素。是对客户信用评估的基础和核心,主要用来评价企业资产的

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2、发展要素。是客户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础,主要涵盖创新能力和成

长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3、关系要素。衡量企业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好坏,反映客户对本企业的合作

态度、依赖性和贡献大小。主要通过客户在与本企业合作过程中的诚信度、忠

诚度和客户的贡献率反映出来。

上述要素中,前两者是客户核心能力的范畴,而最后者反映的是客户与本

企业的合作关系。

4.4.2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主要由五大要素构成:品质特性指标、信用履约率评价、偿债能力评价、经营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

1、评估步骤

(1)收集客户的基本资料: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复印

件、财务报表等。

(2)设计《客户情况表》。

(3)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填写《客户信用等级评分表》。

(4)根据企业设计的评估体系评出客户的信用等级。

(5)按照评估得出的信用等级判断客户应取得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

2、具体的评估方案如下:

4.4.3客户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中的问题

1、客户信息的不对称

通常用于做前期的信用分析的资料都是销售在和客户签约前由客户提供 的,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难以保证。也正是由于全部采用量化的评估方 法,只注意评估客观的财务要素,而没有反映企业信用要素的其他特征,财务

评估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信用评级的优点是,它涵盖了影响企业信用的所有

要素,更能综合考察受信者的综合特点。但是,信用评级的症结在于制定客观

评估标准十分困难。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评分表应包括哪些项目、每一项

目应包括哪些细目、每个项目及细目各占多少权重等这些问题很难确定。

2、资料的可信度较难核实

评估体系中的信息来源多为客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未经核实,在目前中

国的法律环境下,企业很难借助第三方调查机构取得独立的证据,若企业自己

独立做实地调查,则成本较高,客户数量庞大,变动较大,实地调查存在难度。

目前阶段,应将客户分层次管理,对于重点大客户,必需要辅助进行实地

调研,主要是实地了解客户的规模、经营状况,直接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另

外与管理层的直接会谈也很重要。会谈中对该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合作意愿、该行业的竞争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此外,对于客户的需求也可进一步了解,以明确目前快递企业存在的的服务短板及可进一步提供的增服务和业务增长空

间。

3、评估的工作量大,效率低:由于顺丰快递公司的客户特点,数量众多,规模分散,服务使用的频率也相差较大。所以如果每一个新增客户都经过信用

评估系统去确认的话,效率将大大降低显然全面引入信用评估系统是无法做到的。

4.4.4信用评估体系的实施

1、在应用该体系时,将客户价值与内部资源投入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客

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配置相应标准。按照公司客户管理分级的模式对客户进行梳理,分出基本的六类客户。

对于客户的信用评价还包括定期对其业务量和结算记录进行检查。如果记

录不好或企业信用评价系数下降,则应及时调整期信用期间,以防控风险。并

重点关注此类客户的异常情况。

4、对于大客户和重点大客户,除了需用以上的信用评价体系进行详细的测

评外,还有以下步骤是必要的:

(1)接触阶段:是客户蹄选的过程,需经过频繁的沟通,进行实地考察,以及信用记录的调查;

(2)洽谈阶段:使用信用政策过程,根据公司的信用政策和客户的实际情

况决定;

(3)签约结算:需有担保、抵押及保险等防范风险的措施。

4.4.5建立对客户业务和信用状况的跟踪系统

1、对客户业务和信用的异常变化提出预警

目前顺丰快递公司的客户管理部门会把客户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维护在

顺丰公司的客户系统中,该系统会和公司的账单系统连接,但它却是与收款的

系统分离的,财务系统并不能实时监控到客户的业务数据及应收账款总额的变

化。

例如在北京公司,客户A曾发生以下案例:

A公司与顺丰公司已合作一年零2个月,每月的账单平均只有6000千元左

右,回款也比较正常,但2012年9月份突然快递业务量猛增至50000万元,且

领取发票20天还未回款,财务人员地区财务部每天到ASURA(收款平台)提

取《超账期未收款预警报表》,提示分点部进行催收,但分点部人员电话已无法

联系到对方,当销售人员上门去找该客户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了。

顺丰公司新的ERP系统的实施,将实现客户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客户的信用信息与业务数据能够同步,同时实现客户信用信息的共享及业务数

据的实施监控,即将客户的信用条件和应收账款的总额及业务量连接起来,并

设置应收账款预警提示等管理层级,财务人员能够随时调取客户实时的业务进

展,货款回收情况并及时作出反应。

财务分析应收账款时主要风险点:

(1)客户不能及时对账或确认账单

(2)不能够提前付款以享受优厚的折扣

(3)开户银行频繁变动

(4)付款习惯发生重大变化,已不能准时回款

(5)运费额连续几月明显下降或上升

有效的客户业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跟踪系统有利于帮助客户对于信用政策

形成正确的理解,建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培养良好的还款习惯。并鼓励客户通

过良好的信用记录,提高信用额度,为确保其公司享受到更多无障碍的快递服

务。如果能够在正常期内积极、有序接触客户,不仅不会损坏企业与客户之间 的关系,而且能够将非正常帐期的帐目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及早发现产生争议的

根源,并及时釆取补救措施促进公司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2、部门互相配合做好事中控制

应收账款的控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事关整个公司存亡的事,需要全

员参与,除财务部门外,其他部门应当积极加入到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中来。

操作部和销售部作为一线人员,与客户直接接触,其带回来的信息是非常重要 的。收派员在每天去客户的经营场所收派件时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当及时提

示公司管理层,相关部门应当立即釆取措施调査:

出现的异常情况有以下方面-

(1)客户无法提供授权证明或者无法配合货物检查的

(2)有其他供应商上门催讨货款的

(3)公司无故停产的或设备拍卖、频繁的资产处理

(4)无正当理由拒收快件

(5)员工流动率高或工作情绪不安

(6)忽然出大宗货物的

(7)发现有大量的库存货物积压

(8)收发货人员与习惯变化明显

而收派员与销售人员在接触客户时如发现上述情况,或者得知客户已有其

他经营的风险时也应及时反馈,提示财务部门及时预警并最好应对措施。

4.5大客户对账制度的执行

目前随着客户分级管理的逐步实施,与大客户的合作中许多的问题逐渐凸

显出来,其中集团型大客户甚至是跨国公司级别的大客户反映出的问题尤为突

出,2012年8月份财务报告显示,顺丰快递公司共有20个重点大客户,月营业

额在1个亿左右,单月的逾期账款达到2200万元,回款不利的主要原因为与客

户对账出现问题,客户不能给顺丰公司按时结算。此类客户月结款金额较大,已严重影响到公司资金良性流动,因此解决重点大客户的对账问题成为应收账

款管理过程中重要内容。

由于重点大客户的特殊性及对整个集团的重要意义,其对账工作应由集团

统筹,协调跨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4.5.1客户信息维护

1、集团重点大客户,由客户本部销售处统一协调各地区子账号开通工作,各经营本部统一负责客户合同管理,以及对胀期类型、合约账期、合约付款曰

期等字段的系统设置和检查,确保各区系统设置均与合同无误后,通知地区使

用账号。

2、对客户折扣、保价费率等进行调整,由经营本部上报客户本部销售处

统一协调各地区设置、修改工作,并对地区实施结果进行检查核实。

3、针对系统无法实现的客户个性化需求,由客户本部销售处统一协调处理

方法,知会地区及时跟进处理。

4.5.2对账工作

1、业务区:主导与客户对账工作,对客户反馈的对账差异根据现有客户对

账流程逐级上报跟进解决(分点部对账人员一分点部经理(主管)一区部对账

人员一区职能销售高经一财务高经一地区负责人),确认地区无法解决后反馈结

算区跟进处理;

2、结算区:协调各业务区对账工作,逐级上报与业务区沟通解决所反馈问

题(区部对账人员一区职能销售高经一财务高经地区负责人),确认地区无法

解决后反馈总部跟进解决;

3、总.部:协助地区对贱工作,对地区反馈问题协调解决办法,对逾期情

况进行分析总结。

4.5.3对贱流程

4.5.4帐单出具

1、自然月结客户

(1)结算地区财务部每月3日前从NC中导出集团客户各子账号应收账款

明细金额,发送到对应业务区财务部;

(2)业务地区(子账号所属地区)财务部或分点部财务每月3日前从业务

系统(ASURA)导出月结账单,与结算区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进行核对,核对

无误后交予户对账。

(3)当提取账单金额与结算地区提供金额核对存在差异时,由业务地区查

找差异原因,对于业务地区不能够在区域内解决的事宜,业务地区在发现情况

后及时将原因反馈给结算地区查找原因,结算地区接到业务地区的差异需及时

予以核对并解决以便业务地区能在每月5日前派送账单给客户对账。

2、非自然月客户

(1)结算地区财务部根据与客户的协议结算周期后3个工作日内从NC中

导出集团客户各子账号应收账款明细金额,发送到对应业务区财务部。

(2)业务地区(子账号所属地区)财务部与客户的协议结算周期后3个工

作日内从业务系统(ASURA)导出月结账单,与结算区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进

行核对,核对无误后交予客户对账。

(3)当提取账单金额与结算地区提供金额核对存在差异时,由业务地区查

找差异原因,对于业务地区不能够在区域内解决的事宜,业务地区在发现情况

后及时将原因反馈给结算地区查找原因,结算地区接到业务地区的差异需及时

予以核对并解决以便业务地区能在与客户协定的结算周期到期后5个工作日内

将账单传递给客户对账。4.5.5差异处理

1、业务区跟进事项

(1)客户对账时对账单有疑义的,由业务区专人与客户进行核对,根据客

户反馈的问题及提供的运单单号查询运单图片。

(2)如果由于我司原因导致账单错误的,需向客户作好解释工作,并提交

《红冲需求记录表》由红冲小组进行红冲。

(3)如红冲完成后客户需重新出具修改后账单,由业务区应收会计在业务

系统(ASURA)通过“修改运单账期”功能将红冲修改运单的账期指定到正确

月份的,收款员或指定专人重新打印新对账单,同时手工导出调整账期的运单

发票到财务系统,并将修改后的信息反馈到结算区财务部调整业务区应收账款

金额,次月提取此客户贱单时“按账单日期”提取。

(4)如果客户错误的需向客户说明情况,可将运单图片打印后传真给客户。

(5)如果客户类原因导致差异,客户不配合处理的,将原因反馈给地区销

售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处理。

(6)如确认地区层面无法解决,及时填写《重点大客户对账差异反馈表》

反馈结算区跟进处理。

(7)需根据附件表格详细列明差异金额、差异原因(含单号)、地区解决

情况等客户明细对账情况。

2、结算区跟进事项

(1)结算区专人管理《重点大客户对账差异反馈表》,对业务区反馈问题

及时跟进。

(2)整理差异明细与业务区沟通处理,对业务区无法处理的问题或配合问 题,.及时沟通本区相关人员处理,如确认地区无法处理后反馈到总部应收处接

口同事统一协调处理。

3、总部职能处室跟进事项

(1)销售处跟进事项:

跟进业务区反馈客户不及时对账、对账差异不及时跟进处理、个性化要求

不能满足、系统无法实现个性化要求、保价费率、输单或业务员操作失误导致

等非系统出具的账单错误(差异)问题。

(2)销售处跟进时效

结算地区反馈问题3个工作日内销售处需与客户沟通处理办法,5个工作日

内反馈结算区处理意见,并跟进业务区问题解决。

(3)应收处跟进事项

应收处专人负责跟进业务区反馈因系统无法实现需手工调整账单、未及时

出具账单等与账务处理相关问题。

(4)应收处跟进时效

结算地区反馈3个工作日内需应收处提供分类问题到各职能相关处室,并

协调各职能给出处理建议,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结算区处理建议,协调业务区跟

进问题解决。

(5)各职能处室跟进事项

各职能处室根据应收处提供的分类问题,协调所负责问题处理建议,知会

相关地区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到应收处。

4.6应收账款绩效考评的强化

应收账款管理应当贯穿从整个赊销业务流程。从签定合同起到服务完成再

到应收账款收回,不管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坏账风险。为了确

保公司所有的服务成果可以按期收回,就必须自上而下地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应当将应收账款的指标比如应收账款回收期DSO(days sales outstanding)、货款

回收率、坏账率等考核指标加到各个部门经理的业务考核指标中去。

4.6.1分点部的激励与考核

1、激励政策

4.7建立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

4.7.1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意义

通过建立应收风险管理体系,在各个管理环节中执行风险管理流程,实现

应收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建立应收风险管理机制,明确应收管理工作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风险点,明

确各环节的职责分工,防止风险、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设法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2、收款环节相关管理处室(部门)的职责:

(1)对本处室(部门)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流程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对本

部门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点进行识别、自我检查和实施关键控制;

(2)根据《应收内部控制手册》中各个控制环节及关键风险点,完善本部

门风险制控措施,并对各项措施进行检查落实;

(3)不断优化日常操作流程及工作步骤,建立监控体系;

(4)风险事件发生时指导发生部门(含总部和地区)进行处理;

(5)关注发生部门处理进度和效果,给予发生部门指导意见和专业支持,必要的时候参与处理;

(6)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并完善日常风险监控。

(7)跟进各处室(部门)应收风险管理问题整改进度。

3、指挥调度中心的职责:

(1)对各处室(部门)的主要风险点进行独立的日常监控与管理;

(2)向全网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对关键风险点的管理。

4.7.3管理内容

1、全面性管理

应收风险管理涵盖公司的多个部门和岗位,渗透到快件生命的各环节中,贯穿于业务全过程,通过不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树立全员风

险意识。

2、有效性执行

在应收风险管理的理念下,建立全面反映公司应收风险状况的风险控制体

系,确保对应收风险点各环节的监控,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3、防范和控制为重点

在业务各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努力在前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的

事前预防和统筹管理,并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识别和处理。

4.7.4应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

1、风险信息收集及评估

(1)建立风险管理综合信息的收集与积累机制。各职能部门及地区在日常

工作中,应持续收集与应收风险相关的内外部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和记录,每月将《风险信息收集表》报送对口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或接口人。

(2)针对获取重大风险信息的,需于获取信息后第一时间将信息逐级上报

风险管理小组。

(3)各职能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应对报送的风险信息进行统一的筛选、提炼

和规范管理,补充风险事件库。

(4)职能部门风险管理成员通过专业分析、评价、诊断,对重大风险进行

提示,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应对方案。

(5)风险管理小组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风险事件库事 件的来源、影响范围、管理需要等确定参与评估的范围。

(6)通过对各类风险事件的综合分析,形成对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评估结论,各职能部门提出整改措施,由风险管理小组跟进落实。

2、风险级别

(1)分部层级的风险(三级):不属于风险监控缺失,对公司及客户影响

较小,金额5000元以下;

(2)地区层级的风险(二级):风险监控执行不到位,对公司及客户影响

在地区可控范围内,金额5000—10万元内;

(3)总部层级的风险(一级):风险监控缺失,对公司及客户影响在较大,金额10万元以上)。

3、风险的控制

(1)承担风险控制直接责任的部门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应的控

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2)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各部门应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

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3)根据集团授权体系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

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4)加强应收基础工作,明确应收核销、账务处理、账务清理及坏账损失

等处理程序,保证应收核算真实完整。

(5)建立收款各环节监控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对各职能风险管理情况进行

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以改进。

4、风险的预警(1)指挥调度中心对各处室(部门)的主要风险点进行独立的日常监控与

管理。

(2)当风险监控指标产生较大变化时,及时对相关处室(部门)进行预警。

(3)对风险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不理想的进行预警提示。

5、风险事件应对

(1)当风险已经发生,任何第一手接触或认知到风险的人员均必须向其上

一级管理者报告,同时报送地区或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接获该报告信

息的上一级管理者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对风险进行初步的评判,确

定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负责牵头协调处理的部门,对应风险管理小

组启动危机处理程序。

(2)成立风险和危机的处理小组:根据风险级别确认处理人员,三级风险

由地区风险管理小组负责牵头协调处理,二级风险由职能本部对口管理部门风

险小组负责牵头协调处理,一级风险由总部风险管理小组负责牵头协调处理;

组员根据事件情况由风险管理小组组长指定。

(3)制订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根据现有的资料和信息,以

及公司拥有或可支配的资源来制订危机处理计划,计划制订完成并获通过后,应立即开始进行资源调配和准备,展开全面的危机处理行动。

(4)危机处理

在对危机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核实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流程或应急

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在处理过程中,应处理好

与危机事件对方当事人的关系,及时安抚,避免出现新的纠纷;在事件处理的

全过程,危机处理小组均应各职能部门、地区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通报事件进 展。

4.7.5沟通及跟进机制

1、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对应收风险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完善风险控制环

节及关键风险控制点,指导相关职能本部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完善,提高风险

控制能力。

篇6: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

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 我们通常会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指标并不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今天, 我把我了解的应收账款的含义及如何应用,跟大家作一个分享。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含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通常表达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营业收入/((期初的应收账款+期末的应收账款)/2)

通常我们以年为单位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单位为次,即一年内应收账款回收了几次。如果用365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我们就得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如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则应收账款的财转天数约为60天或两个月,即公司销售出货物后大约60天可以收回货款。

在通常意义上, 我们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 主要看公司的销售货款平均多长时间回款?是否及时?从数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是否足够,行业景气度如何? 那么,我们怎么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呢? 它能反映出企业什么样的问题。

二、应收帐款财转率指标的应用

1、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 应收账款对一家企业来说, 有即定的管理政策,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多数时间比较平稳。我在一般的情况下, 会看连续几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以判断企业是否在正常的状态。如: 很明显,铝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集中在14次到17次之间,不过从三年的情况来看, 这个指标是持续向下走的, 表明铝制品行业的回款周期在加长,回款难度在增加, 侧面也反映了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在选择这样的股票时, 就需要慎重。

2、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上升的情况

不同的行业, 境况可能完全不相同,下面是风电设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

我们看到, 风电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三年内持续上升,表明这个行业应收账款的账期越来越短,回款越来越快, 从侧面反映了该行业的景气度越来越好。不过, 细心的读者也许留意到, 上述的铝制品行业与风电设备行业,尽管一个在下降, 另外一个在上升, 但下降的铝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仍然高于风电设备行业,那么会不会认为铝制品行业好于风电行业呢? 答案当然不是。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每个行业的生产周期和建设周期不同, 变现时间长短也不同, 因此,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没有可比性。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上升与下降, 往往代表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的景气度,如果对于一个景气度下降的行业(企业),你在其中的股票中淘到金的概率显然是很低的, 但在一个行业(企业)景气度完全不同的行业, 显然你的概率要高很多。对于一家企业来说,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同时往往意味着议价能力或行业地位的变迁。我们知道,数年之前, 煤炭行业景气度很高, 煤炭企业议价能力很强, 很多电厂与煤厂的购销,往往电厂需要先付款再发货, 而眼下随着煤炭行业的景气度下降, 电厂的议价能力发生了反转, 因此,煤炭企业对于下游客户的收款也越来越难,账期越来越长,在财务报表上来看,则体现为应收帐款周转率的直线下降。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帐款周转率的比较

不知有多少用户留意到, 在我们爱股说的个股财报分析中, 作为重要财务指标,我们把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是并列放在一付图中的。这里包含有两个意义。

1、揭示行业景气度变化带来议价能力的变化

这个意义在上面我们已经说明了, 行业景气度不同时, 应收账款周转率会发生变化,但同一时间,应付账款周转率也会发生变化。简单意义上来说, 就是先收客户的款, 再付供应商的钱,还是先付供应商的钱, 再收客户的款。如果是前者,表明公司议价能力很强, 供应商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样的公司我们应该关注,而对于后者,我们则尽量选择回避。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帐款的转转率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形,我们就要格外留意了,在买股票时,最好选择以前(上年或上季)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 而目前,则是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企业的股票。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远小于应付帐款周转率的企业可能隐含风险

除了应收账款财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上面揭示的议价能力变化外, 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企业,我们还要留意可能发生这样一种风险。如下图:

如朗科科技这样的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应收账款周转率, 因此,在经营过程中, 资金会不断地先付给供应商,但销售出去的产品,却不能及时收回货款, 资金积压在不能及时收回来的应收账款上。如果这新样的企业,一旦持续高速发展,如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紧崩,甚至断裂,或债台高筑,最终丧失偿债能力而被迫再融资,或卖壳,乃至破产。

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上市公司, 一定要在这方面给予留意。

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如何处理?

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之一的应收账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应收账款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90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约为8874.04亿元,同比增加4357.81亿元,增幅达96.49%。

应收账款是公司财务管理重点关注的项目。合理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周转速度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存货;另一方面,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占用资金,影响企业业绩。因此,应收账款对于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如何处理是考验上市公司的一门艺术。

统计显示,具有可比数据的909家公司中,2011年的应收账款合计为8874.04亿元,2010年年末应收账款合计为4516.23亿元,同比增长96.49%。909家上市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4369.76亿元,同比增长12.22%。总的来看,应收账款总额为净利润总额的2.03倍,如若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发生坏账,上市公司业绩将遭受不小的风险。此外,和2010年底时应收账款相比,683家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出现增长,占比逾七成。

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大幅攀升,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数据显示,90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2011年年末货币资金合计为13886.49亿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现金和销售欠款比例达到1.56:1。如果收入质量下降,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不小冲击。

一方面,下游企业拖欠上市公司货款在增加,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拖欠上游企业钱款的情形也在增加。年报数据显示,909家公司去年年末应付账款合计11235.46亿元,与2010年年底的8138.24亿元相比增长38.06%。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对外欠款在过去一年均同比增长,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资金紧张已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作为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909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变化显示,507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出现下降,占可比公司数量逾五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大面积的下滑,进一步验证了下游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紧张局面。

从行业角度来看,22个证监会行业分类中,21个行业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增长,这表明外部欠款增加的现象十分普遍。金融保险成为被欠款最严重的行业。统计显示,3家金融保险类公司去年年末应收账款总额为3413.73亿元,与2010年年末的138.83亿元相比,同比增加2358.97%。

应收账款的特殊处理

1、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

应收账款质押是指借款人以其自有的或第三人的应收账款债权向本行设定质押担保,以获得贷款满足其资金需要的行为。应收账款在中小企业的企业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在其它可供担保的财产较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拓展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银行的质押业务提供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有利于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

根据是否可以用新的应收账款置换原质押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式,动态质押模式允许在保证不高于批准的质押率的前提下,可以用新的应收账款置换原质押的应收账款或回款专户内的资金。

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有以下几个特点:无需额外的抵押或担保条件即可获得融资;盘活企业资产,加快企业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企业利用远期付款条件,增加销售;应收账款质押率最高可以达到有效质押金额的80%。

2、应收账款的保理

商业银行或其保理公司提供有关应收账款融资与风险控制方面的保理业务,是解决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和避免坏账损失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应运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企业可借此收回账款,加快资金周转。上市公司可以把应收账款让与专门的保理商进行管理,使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的管理之中解脱出来,但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脱离销售商,而是利用保理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信息,建立公司的销售客户体系,完善企业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同时,保理公司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运行机制,它会详细地对销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一套有效的收款制度,及时收回账款,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有效地控制风险,加速资金的周转。

目前,国内开展保理业务的时间尚短,全国只有极少数客户了解并有意识地应用该业务。就银行业而言,也只有100多名业务人员通过了FCI的保理资格认证,且基本上以从事国际贸易结算为主。相信随着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银行业将会在国内开展更多的保理业务,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筹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充分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原则,选择大型或老牌的保理商,开展适合本企业需求的保理业务,有效利用市场分工,抓好自己的市场和客户,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3、应收账款的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就是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机构(发行人或服务人),经过证券机构的重新整合与包装后,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发行证券的价格由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金等状况确定,从而达到使应收账款的出售方实现融资的目的。因此,应收账款证券化不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也提供了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

四、上市公司关于应收账款银行保理业务的监管提示

我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部分上市公司为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将应收账款办理了银行保理业务。根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其提供应收账款催收、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保理融资服务中至少一项的,即为保理业务。保理业务涉及业务性质判断、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合规性等方面问题,下面向各上市公司通报我辖区一则监管实例,提示办理该业务的注意事项。

一、案例介绍

2012年12月24日,T公司与M银行总行营业部签订了《综合授信合同》、《贸易融资主协议》,M银行给予公司最高为2亿元的授信额度,可用于贷款、保理业务等。2012年12月27日,公司与M银行总行营业部签订了保理业务系列协议,包括《保理服务合同》、《保理服务合同——附属合同一》、《M银行保理额度通知书》等合同及3个附件,M银行受让公司应收客户N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金额为2亿元(N公司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付清),保理额度通知书中对保理金额、期限、利率、付息方式等均作出明确约定。

2014年1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M银行因该项保理业务到期,于2013年12月27日将公司存放在一般账户的1.7亿元(融资额及利息)划走,并认为上述做法违背了《额度通知书》表述的“本业务为无追索权国内单保理(明保理)业务,采用一般融资模式”的性质。

2014年1月3日,T公司再次针对保理事件发布公告,并表示,公司对保理合同理解存在偏差。因与N公司就项目的进度、付款方面产生商业纠纷,N公司未按节点付款,该事项属于“无追索权保理合同”约定的特定条件之一,因此公司需承受N公司的应收账款,承担该笔应收账款的购买责任。

在短短几天,T公司关于该笔银行保理业务的公告内容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一时引来资本市场、投资者和媒体的诸多关注和质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核心问题在于该保理业务性质是否属于无追索权保理,以及围绕该项保理业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处理是否合规。

(一)保理业务性质问题

根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按照商业银行在债务人破产、无理拖欠或无法偿付应收账款时,是否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是指在应收账款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商业银行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有追索权保理又称回购型保理。无追索权保理是指应收账款在无商业纠纷等情况下无法得到清偿的,由商业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无追索权保理又称买断型保理。

从本案例判断,公司与M银行签署的保理合同可界定为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主要依据为:第一,有关保理业务追索权的约定主要体现在《保理服务合同》、《附属合同》及《额度通知书》之中。《保理服务合同》第21条明确约定,如果相关文件内容如有冲突,适用先后顺序为《额度通知书》、《附属合同》、《保理服务合同》,可见《额度通知书》效力优先。第二,《额度通知书》已明确此业务为无追索权国内单保理。

那么,在发生银行追索时,公司为什么在三日内发布了两则相反的公告呢?关键在于无追索权保理是有严格适用条件的,即无商业纠纷下发生的坏账风险。公司第一则公告简单的认为无追索权保理不需要承担任何坏账风险,而忽略了《保理服务合同》第十条“商业纠纷”

(二)规定:“甲方(T公司)转让之应收账款如发生任何商业纠纷,则该笔应收账款,乙方(M银行)无需履行本合同所定之义务”。在与银行交涉后,公司最终披露“因与N公司就项目的进度、付款方面产生商业纠纷”,使得无追索权保理合同的前提条件不成立,公司仍需承受N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二)信息披露问题

有投资者质疑公司该项保理业务信息披露及时性存在问题。我们对办理保理业务、银行划款两个时点的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

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公司与民生银行签订的《保理业务合同》等合同类似于满足资产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融资行为,不属于《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应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的事项,故公司办理该保理业务时无需进行临时信息披露。公司在12月30日进行例行的银行存款余额查询时发现账户资金已被划走,公司即在2014年1月1日进行了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存在问题。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看,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存在问题。

但我局在核查过程中关注到公司2012年报告对该事项披露存在遗漏。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中第34条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的应收款项,列示其终止确认的金额,及与终止确认相关的利得或损失”。T公司的保理业务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事项,其应该在报告的财务报表项目附注中专门列示其终止确认的金额及相关利得或损失,但公司未对该事项进行专项列示。对此,我局对公司进行了谈话提醒。

(三)会计处理问题

公司在2012年年报视同应收账款卖出,终止应收账款的确认。发生M银行的追偿后,公司在2013年重新确认了应收账款。

无追索权保理业务的风险转移是有条件的,需在无商业纠纷情况下才由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即T公司对该笔应收账款保留了部分但不是几乎所有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九条的规定,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若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根据《保理服务合同》第二条“保理服务内容”第(一)项,T公司应将其对于N公司因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或其他种类之基础合同所产生之应收账款全部转让予M银行,并同意M银行可另洽由其他方受让该应收账款。据此,M银行有出售该应收账款的实际能力,亦表明T公司已放弃对该应收账款的控制。故在判断为无追索权保理的前提下,在2012年办理保理业务时,T公司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2013年由于T公司与债务人N公司发生商业纠纷,银行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追偿,T公司应将原先终止确认的应收账款转回,重新确认该项债权。

因此,2012年末对该笔被保理的应收账款终止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规定。

三、监管提示

结合该案例监管中的经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现提示公司办理保理业务时应注意做好下列工作:

1.做好法律基础工作,配备专业法律力量或必要时借助外部法律力量。公司在与银行办理保理业务时,通常是按照银行提供一系列条款严密的格式文本进行,且银行地位比较强势,条款可协商空间不大。公司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应做好基础法律工作,内部进行保理性质判断或者发生纠纷进行信息披露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聘请外部法律力量,以免发生错判情形。

2.及时、充分履行信息披露责任。一是办理保理业务时,应根据保理业务对公司的影响大小做好临时信息披露工作。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包括: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应研判保理业务合同对公司而言是否构成重要合同,并按信息披露要求做好临时报告工作。二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年报规则做好定期披露工作,在附注中对保理业务进行准确、完整的披露。相关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中第34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条。三是保理业务发生新变化时,比如本例中因商业纠纷被划款,或者有追索权保理被追索等情形时,公司应在知悉或者理应知悉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了解情况,履行临时报告义务。3.真实、准确进行会计处理。公司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有关要求,准确对保理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五、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要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关系,首先应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对利润的影响。应收账款和存货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已经交付产品或提供劳务,但尚未收到相应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变化可直接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进而影响利润;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的变化主要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影响企业利润,所以这两个指标被企业操纵的可能性较大。

下面详细谈谈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关系。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实际偿还率也很低,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可能虚构了销售额,从而操纵利润。下面通过分析一家近期IPO冲关失败的某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来实证这个问题。

该公司2009年至2011年总资产分别为6711.88万元、10177.4万元和11939.87万元,而同期的应收账款净额就分别达到了3395.32万元、4995.1万元和6062.41万元,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58%、49.08%和50.77%;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也达到了56.41%、55.29%和55.31%,成为公司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

该公司招股书显示,2009年末至2011年末,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774.37万元、5619.34万元和6721.64万元,年均增幅33.35%,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80.34%、83.83%和83.16%,也就是说,公司每年有八成以上的销售收入并未实际到账,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赖应收账款,公司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

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行业中属于非常低的水平。招股书显示,在过去三年间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50次、1.60次和1.46次;而同行某上市公司的同期数据则分别为5.83次、6.19次和5.41次。很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该上市公司极可能通过做假账虚构应收账款来虚增收入,从而操纵利润。

最后,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该公司利润的含金量,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3.61万元、955.18万元和1665.86万元,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28.52万元、2009.74万元、3039.34万元,其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长期小于净利润,在净利润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35%、47.53%和54.81%,净利润中的含金量比较低,利润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假如存货周转率很低,则表明企业销售低迷,货物周转缓慢,就会积压大量的存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可能虚构了销货成本,从而操纵了利润。下面通过分析一家近期IPO冲关失败的某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来实证这个问题。

该企业存货周转率虽然从2010年的3.66次提升至4.50次,但仍然缓慢,明显低于当年同行业13.87次的水平。不过,该公司2011年经营性现金流有明显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2010年的2625.17万元猛增至23968.0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幅高达813.01%。

另外,与存货周转率畸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一改以往颓势,2011年销售收入较2010年大增了27%。更为惊奇的是,在存货周转率仅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三分之一的水平下,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却比同行整整高出了3.59个百分点,而2011年同行的存货周转率则高达18.91次。换言之,它的运营效率大大低于同行公司,却比同行公司更赚钱。因此,该公司披露的数据暴露出可能存在“做假账”的嫌疑。

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些虚构收入的上市公司往往表现为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此外,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也会担心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会引起投资者的怀疑,因此,可能将应收账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中转移,手法是上市公司先把资金打出去,再叫客户把资金打回来,打出去时挂在其它应收款或预付账款上,打回来作货款,确认为收入;上市公司故意推迟办理入库手续,将存货挂在预付账款上,然后少结转成本,这样,上市公司虚增的一块利润就挂在预付账款上。所以,对往来账款较大的上市公司,分析时,都要格外小心,不要上当。

六、财务人员如何从应收账款看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反应出来,本文选择应收账款的分析这一角度,观察其与行业水平、企业同期水平的差异,分析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态及财务问题。

从应收账款看销售

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指标可以从其所处行业的上市公司处取得。例如,某公司账面应收账款为10亿元,同类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则可以推测,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10×3=30亿元 进一步,我们还可分析确定销售成本的情况: 一般来说,从一个企业所处行业及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可以确定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例如,从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某企业所处行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为40%,上市企业之间毛利率差异不大。根据了解,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较前位置,因此可判断,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也应在40%左右。

毛利率估计出来后,就不难计算公司的销售成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毛利率)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确定:销售成本=30×(1-40%)=18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在行业毛利率为40%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成本应在18亿元左右。

从应收账款看资产(一)流动资产

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掌握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指标。有了存货周转率,就不难判断企业的存货水平。根据了解,某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为2,因而,我们得出,该公司的存货水平为:

平均存货=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18/2=9亿元。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如果企业管理较好的话,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占比例应该不大。货币资金的占用水平高低,主要看企业的支付方式、议价能力和筹资能力如何。对供应方议价能力强的企业,货币资金可以相对保守;较多采用银票作为支付手段的企业,货币资金(保证金)的水平一般较高;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准备支付的货币资金可以相对较少。

所以,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资产约等于应收账款加存货。所以,可近似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10+9=19亿元。

假定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0%,可对流动资产进一步精确确定: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1-10%)=19/0.9=21亿元。(二)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在企业扩张时才会发生的,所以,这里我们先不讨论。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是项目与产能的关系,这在企业初创的可研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委托加工的因素,企业的营业额有多大,决定了企业的长期资产有多少。在考虑委托加工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自产占比来判断长期资产的金额。例如,某企业,一台机器设备价值100万元,占用厂房40平米,年生产值1 000万元。通上面的数据,可以计算该企业的机器设备投资总额:

机器设备投资总额=年总产值/单位设备年产值×设备单价=300 000万元/1 000万元×100万元=3亿元

这里,总产值按销售额计算。

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对同类上市公司来分析。如A上市公司年销售额为50亿,其中,自产占20%,固定资产2亿,无形资产0.5亿,则可以计算企业产值与长期资产的关系:

长期资产产出率=企业总产值/平均长期资产=50×20%/(2+0.5)=4 根据行业水平和企业相关数据,可以计算企业的长期资产: 企业的长期资产=30/4=7.5亿元(三)总资产

在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确定之后,我们就不难判断企业的总资产水平了。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21+7.5=28.5亿元。从应收账款看负债

通过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掌握企业的总资产,在此基础上,不难判断企业的负债水平。企业负债与资产的关系可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正常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以70%为上限。高于70%,那就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应该予以关注。但是,负债水平过低,说明企业经营比较保守,或者发展机会有限;同时,负债水平过低,还会使得企业失去杠杆效益。所以,我们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水平时,以60%为标准较为合理。这样,便可以计算企业的负债水平了:

总负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28.5×60%=17.1亿元。考虑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以不小于1为限,理想值为2。这里,我们定流动比率为1.5,可计算企业的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5=21/1.5=14亿元。

长期负债=总负债-流动负债=17.1-14=2.9亿元。企业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14=7亿元。从应收账款看权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总资产和总负债都已明了,那么,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可以确定: 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负债=28.5-17.1=11.4亿元。所有者权益-企业营运资金=11.4-7=4.4亿元。

这说明,企业长期投资中,有4.4亿元是自有资金,长期借款2.9亿元,与长期资产7.5亿元基本吻合。

从应收账款看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执行过程中,各项指标很可能与我们测算的结果不一致,如果差异较大时,这就需要关注和分析,核查不一致的原因。

(一)收入问题

收入与应收账款正相关,收入大,应收账款也大,收入小,应收账款也小。如果收入增长小于应收账款增长,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就很有可能隐藏着问题:一是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其根源可能是定价过高,客户亏损,无法还款;或客户诚信不够,逃避债务;还有就是公司放宽收账政策和信用政策,获取竞争优势;二是串通舞弊,导致应收账款增高,收入虚假,这里有的是客户单方面的行为,有的是企业与客户串通粉饰业绩的行为,不能简单认定。

(二)费用问题

费用与应收账款的关系要通过销售收入来分析。所以说,费用与应收账款间接相关。运行良好和稳定的企业,费用的变化一般不太大,并与销售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如费用率出现较大的变动时,很可能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我们必须关注这种调整隐藏的风险。企业的业务模式调整时,我们需要考评其是否具有配套的管理能力和相关方的支持?其内控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没有模式方面的调整,那么,在费用方面,有无利益的转移,如替他方承担费用或转嫁费用?有无费用的跨期操控和列支,如提前或推迟开具发票的现象?(三)存货问题

应收账款与存货正相关。有的企业存货减少,应收账款却增加,两者此消彼胀,这样,就有可能是突击虚增销售,因而,可以怀疑销售质量存在问题。存货水平增加还说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可能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消化,就必须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

(四)负债问题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银行对其负债与收入的关系、负债与资产的关系都很敏感。一般来说,负债总额不能超过总资产的65%。流动负债不应超过一年的营业收入,也不能超过流动资产,企业要进行投资,一定要有相应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来源于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长期借款)。当公司的财务指标达不到上述要求时,说明企业的财务需要关注。可能是企业过度投资所致,也可能是企业竞争力减弱,资产周转不畅所致。这些都预示着企业的风险。

七、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不足

当前的市场,无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般工业品,几乎都是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方面缺乏优势,竞争力差,生产能力大于市场份额,供大于求,产品积压。不得不在销售过程中作出让步,如延长产品试用期和货款回款期等,使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二)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法制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商业信用短缺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一些企业对于这些现象缺乏警惕,在销售上存有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急于和对方成交,在账面销售额攀升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国内企业,应收账款超过两年未收回的非常普遍,除上市公司外,这种信息一般不向外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

1.合同管理不健全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我们发现逾期的应收账款往往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一旦对簿公堂,却拿不出确凿证据,只能“哑巴吃黄莲”。

2.考核制度不合理

目前很多企业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中,企业注重销售额,追求账面利润;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在应收账款管理上,企业既未要求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责任不到位。

3.会计控制不严格

《企业财务准则》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并非严格执行,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达到上百万;有些企业长期不对账;有些企业满足一时的漂亮业绩,不愿将无望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

八、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质量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应收而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账面利润损失,这是企业理财方面必须面对的一大风险。可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具有实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应收账款会虚化企业的账面利润,误导不同报表使用者对利润深层次的理解 众所周知,利润的计算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里的“收入”主要是指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产生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形成现金流入,它只是企业的收款权利。所以,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企业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数字概念,而不是现实利润。相当于应收账款数额的利润没有真实的货币作为基础,只不过是“纸上富贵”而已。

如果报表使用者只看利润表上亮丽的利润数据,不对其作深入的剖析,被报表上令人心动的数字所迷惑,就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如果投资者仅凭表面账务数据作决策,就极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造成决策失误带来损失。

二、应收账款弱化了每股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意义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该指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通常,报表使用者或信息需求者的理解是每股收益越高,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是通过应收账款来支撑的,而缺少具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现金为依托,那么,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评价作用就会被削弱,因为每股盈利没有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高额的应收款项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如果现金流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引发财务危机,就会因财务状况恶化而降低偿债能力,使企业信誉受损。

三、应收账款削弱主营业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去把握,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企业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业务收入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盈利对象,企业即使为分散经营风险或延伸价值链,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一定是建立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业务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才是真实可靠的利润。在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公认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大,说明企业主业突出,经营业绩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会使主营业务利润有潜在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环境恶化对债务人经营活动的影响。如果客户无力偿还债务而给企业带来坏账,那么,企业账面上再好的业绩也不过是镜中之花。这时,通过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就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四、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企业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企业未能到账的利润,由于会计政策操作的结果,它成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这点上看,应收账款无疑虚夸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按规定以账面利润为基数提取盈余公积等,分配后的剩余数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收账款会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据显得不那么真实可信,如果单纯地从资产负债表上分析所有者权益,就无法直观其真实的情况。

五、应收账款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工具之一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法很多,其中应收账款就可以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例如,企业为了增加某一会计的利润,可以通过虚开发票增加应收账款,这就可通过营业收入的虚增达到利润的虚增,在下一钻制度的漏洞或以销售退回为由再将应收账款冲回;再如,企业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龄长短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少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增加利润,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却不予冲销,或者为了隐匿利润而多提坏账准备,财务造假严重。最明显的是一些上市企业在报告中大玩所谓“二一二”亏损游戏:即连续两年亏损,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最终来个“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又来一个“扭亏为盈”,通过调节利润逃脱退市。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利润,并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任何企业每笔交易都无法做到钱货两清,而是大量采用商业信用,赊销就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分析企业应收账款有利于准确掌握企业年报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利润质量,通过利润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全面的经营情况,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揭示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的真实影响,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1.利润分析时应注重当期赊销比例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应在主营业务收入中进行“赊销收入”明细核算,并单独列示于利润表,准确计算和分析当期赊销比率指标,并重点揭示赊销业务产生的原因。“赊销比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高,说明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中现金流入少,当期利润缺乏货币支撑,现实中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存在“失去利润”的可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低,当期利润就显得真实可信。

2.计算应收账款与利润的比重,做好利润分析工作 企业应计算应收账款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比率准确分析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企业可将这一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便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有足够大的营业收入额,应收账款所占利润的比重越低,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真实,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企业理财能力强。

3.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定有力措施加快资金回笼

任何企业都必须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高度认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理财意义。企业应做好欠账企业的信用分析评价工作,为企业控制应收账款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催款做好相关必要的工作。企业必须对业已存在的应收款项作准确的风险评级,并定期将其对利润的可能影响进行合理的评估,防患于未然。首先,企业应当时刻注重应收账款回收比率指标的计算及分析工作,“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平均应收账款”,若该比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很慢,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其次,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回笼资金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现金折扣政策,也可以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尽快地收回被其他企业拖欠的款项;再次,做好应收账款的监控工作,应收账款的监控应当包括赊销业务的发生、款项的收回、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以及债务人信用状况的变化。

4.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企业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指标,能够知道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成本和耗费情况,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企业三大报表中,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或用去多少现金。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它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却不能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来或支付了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现金及这些现金的使用情况,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

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能弥补利润表的不足。利润表只是指明了企业利润的构成要素及结果,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利润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无法说明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及程度。将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相结合分析企业利润,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利润的构成和结果,对利润进行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对利润进行质的分析。

5.利润分析信息按规范披露,务必准确和完整

企业披露利润分析信息,不但要做好当期信息的披露,而且还要做好环比信息的披露。特别是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信息的披露,语言要规范,表达要完整,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和准确。

上一篇: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下一篇:楼盘住宅签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