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2024-04-29

加工贸易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近年来,作为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XX市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受人才、资金、物流瓶颈等因素制约明显,加工贸易在数量、质量、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部分县家庭作坊式企业较多,给海关监管带来潜在的风险。对此,衡阳海关组成调研组,深入XX市区及辖区内祁阳、蓝山、新田等县与县商务局座谈,了解掌握永州地区加工贸易的整体情况;实地走访弘电电子、奔腾彩印、泉辉罐头、宝达食品、辰阳针织、速必乐运动用品公司等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现状、运作模式、报关口岸、物流走向等具体情况;组织召开关企座谈会10次,了解目前加工贸易开展情况、企业存在困难和需要海关帮助解决的问题,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目前永州加工贸易的现状。

XX年以来加工贸易在外贸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今年前3季度占比首次超过50%。XX年以前,XX市加工贸易在外贸中占比仅XX年和XX年在25%左右,其余年份均低于10%。XX年提高至%,XX年为%,XX年下滑至38%。今年前3季度,XX市加工贸易进出口9817万美元,增长%,占同期XX市进出口总值的%,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出口8389万美元,增

长%;进口1428万美元,增长%。

鞋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中占比过6成。今年前3季度,XX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鞋类产品5229万美元,增长倍,占同期XX市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出口柑橘罐头1357万美元,增长%,占%;出口机电产品万美元,增长9倍,占%;出口服装万美元,增长%,占%。

加工贸易产品主要销往美国、香港、欧盟和日本,进口主要来自于中国台湾、韩国和东盟。今年前3季度,分别对美国、香港、欧盟、日本出口2661万美元、2203万美元、1301万美元和1175万美元,分别增长%、倍、1倍和2倍,合计占同期XX市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自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分别进口万美元、万美元和万美元,分别增长倍、%、2倍,合计占XX市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

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今年前3季度,XX市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8515万美元,增长倍,占%,其中出口7104万美元,增长倍;进口1411万美元,增长%。此外,私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1292万美元,下降%,占%,其中出口1280万美元,下降%。

加工贸易备案企业多,但实际经营企业数量少。据永州监管组统计,截至目前XX市备案的加工贸易企业有127家,但在海关有实绩的仅23家。

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但大部分企业思想不够解放。永州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比如XX县出台了对于在当地报关出口的货物给予100美元奖励3元人民币的规定,XX县出台了《关于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对持“绿卡”企业实行“十不准”规定的通知》等优惠政策,政府还开通了“特别快车道”,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保姆式”服务,如免费为企业培训农民工,组织队伍分赴贵州、四川、江西等地招工,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等。但大部分企业并不为所动,比如凯盛鞋业有限公司,虽然投资规模大、生产能力强,今年1-8月出口额达300多万美元,但企业还是保持在沿海时的运作模式,绝大多数产品通过广东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报关出口,从而造成部分业绩没有计算到湖南省。还有XX县的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都形成了固定的经营模式,既从沿海大厂领取料件,加工后将成套的半成品交沿海大厂贴牌后出口,然后收取加工费。这些企业的观念还停留在有钱赚就是硬道理的阶段,虽然技术和采购原料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但由于与沿海大厂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方式,因此都没有响应政府的号召,自主开展加工贸易,对当地加工贸易的业绩帮助不大。

地理条件比较优越,但人才、资金、物流瓶颈等制约明显。永州紧邻两广,靠近港澳,交通便捷,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突出的综合成本优势,但外贸人才稀缺、融资困难、物流不便等因素又制约了加工贸易发展。一是缺少有经验懂加贸法规政策的报关员。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具有报关员资格的人不多,目前在永州注册的报关员仅7人,大多业务人员对海关、商检的法规政策不了解且流动频繁。企业想在永州办理加工贸易业务,但苦于招不到懂业务的人员而不得不直接结转到沿海总厂出口。二是企业招工困难,劳资纠纷频繁。由于XX市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当地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没有形成市场,劳动力资源流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托本地农村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者大多流向发达地区。近两年来用工成本上升,甚至超过沿海,相对沿海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逐渐丧失,这对于永州从沿海承接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企业利润下降,生产中心及出口业务倒退,有的甚至重返沿海。三是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紧张。永州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规模偏小,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银行贷款存在门槛高、审核苛刻等问题,中小企业在银行申请贷款较为困难,而且贷款审批手续繁琐、周期长、效率低、资金使用需向银行报批,有的企业即使能申请到银行贷款也不能在急需资金的时候到位。而且自营出口成本较高,很多企业都是采取代理出口,致使永州加工贸易进出口业绩流失在外。调研组走访XX市泉辉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时,该公司负责人反映,由于公司缺乏流动资

金、融资困难,进行自营出口从发货到收回货款周期较长,而且要承担汇率变化的风险,而通过代理出口,代理公司能够预先支付货款,该公司不得不将大部分产品交由代理公司出口,让代理公司赚取高额利润。四是物流不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出海路程较远,加之永州公路口岸尚在建设当中,没有一家综合性的口岸物流企业,大型货柜运输车辆需要从沿海地区调度,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永州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也影响了一些企业将沿海总部搬迁到永州的信心。

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效果明显,但数量、质量、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大项目、好项目太少。永州产业转移承接的项目多为中小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缺乏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高创汇的企业。二是缺乏出口型大企业。永州的加工贸易企业个数在全省来说位居前列,但去年进出口额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仅有2家,今年前3季度,除湘威运动进出口额过5000万美元外,其他均不足1000万美元,加工贸易缺乏大户支撑。三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量不大,在湘南三市中处于滞后位置。永州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虽然逐年递增,但总量不大,今年前3季度在全省排名仅列第6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不足3%,只有郴州的%、衡阳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落后于郴州、衡阳。四是县区发展

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突出。蓝山、宁远、XX县、新田4个县加工贸易走廊和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总额的95%,而有的县区至今仍没有加工贸易实绩,县区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全市加工贸易的整体发展。

海关监管的力度很大,但监管难度大,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海关稳步实施保税加工监管作业流程再造改革,大力开展单耗监控和专项核查,建立健全加工贸易税收担保制度,防止企业经营不善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基本实现了监管到位的目标,但由于人力资源紧张、监管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监管的难度很大,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对于已在海关备案的企业而言,绝大多数都是从沿海承接产业转移过来的,公司的总部还在沿海,很多情况下是由沿海总部统一采购料件,然后分发到各分厂进行加工,管理不规范则很容易出现串料、擅自外发等风险。此外,由于目前永州的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技能偏低,而且流动频繁,很难实现稳定就业,使得企业熟练工人减少,从而使料件的损耗率存在很大的差别,给海关单耗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对于没有在海关备案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而言,蓝山、宁远、XX县、新田4个县目前共有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460多家,以毛纺织业为主,年产值亿元人民币。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家庭作坊式企业代加工的都是国产料件,但其中也有相当部分企业代加工

的料件中有5%-20%不等的进口料件,按平均15%的进口料件计算,也就是每年至少有价值7200万元人民币的进口料件在蓝山加工。这些料件是普通的进口料件还是保税料件,还需调查证实。因此,这些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但这些企业均没有在海关注册登记,海关无法对其实施监管。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坚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企业对海关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召开关企座谈会、现场解答业务疑难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针对通晓海关法规和熟悉海关操作实务的企业不多,与海关监管要求存在差距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采取培训、讲座和送政策上门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支持服务,使进出口企业和管理相对人及时了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进出口政策,为企业依法经营创造条件。

加大与地方商务部门的联系配合,共同促进永州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一是主动加强与地方商务部门的联系配合,积极协助商务部门举办外贸业务培训班,免费为企业培训外贸人才。二是积极协助商务部门争取在本地投资的企业将沿海总部迁至本地,并完善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总部在外地的本地企业自营报关。三是加快培育一批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采取

有效措施激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减少代理出口份额,扩大自营进出口。四是鼓励一批企业自主开展加工贸易。目前XX市共有127家注册企业,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的企业仅有23家,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拥有发展加工贸易的潜力。此外还有480多家家庭式手工作坊企业,如果引导一半的加工企业实行自营出口的话,每年将至少增加4000万美元出口值。

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认真落实长沙海关“双十条”措施,建立加工贸易转移企业办理海关手续的“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转移企业注册、合同备案、结转、核销等手续,在资料齐备情况下实行“当日办结制”。对自沿海迁入的加工贸易企业,按照其在原沿海海关评定的企业管理类别进行申报;允许迁入企业将原进口的设备结转到新企业继续使用,结转设备的监管期限从原进口放行之日起连续计算。二是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加强政策研究分析,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XX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把握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充分发挥海关统计的预警功能,主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工作建议。主动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量身定做专项服务措施,加大对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自营出口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大海关政务公开力度,扩大企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深化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推行优质文明服

务,切实履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即办制等服务承诺,全面推行“5天上班、7天服务、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方式。

加大海关、商检等机构建设力度,打造完备的大通关平台。加快永州海关、商检等通关平台建设的速度,争取集中精力在年内建好海关办公大楼,为申报永州海关打下坚实基础;改善货物进出境通关条件,缩小在此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打造一个硬件设施一流、口岸单位运转协调的大通关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运输、仓储、保险、金融等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平台作用,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利用区位优势,加大招商的力度,特别是要引进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在突出抓好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引进的同时,还要注重引进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调研中发现招商引资过程中大都只局限于引进单个企业,而无相关配套企业和整个产业链的引进。只有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才能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配套跟进。就目前永州招商的实际情况而言,既可以通过委托招商,即委托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机构代理招商,根据落户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小对代理机构实行奖励;也可以通过以商招商,即以专业生产基地和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链项目专题招商活动。

解决好物流瓶颈,引入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或政府出资打造物流平台。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培育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运输、配送、仓储等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或者参照成立融资担保公司的做法,政府出资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全权代理永州地区的进出口业务,切实解决企业业务不熟、资金紧张的矛盾。要主动联系、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加快公路口岸建设力度。

对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形成集群效应。现永州加工贸易主要有纺织、鞋类、食品、电子五金、汽车、机械、建材、医药等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以湖南果秀、永州泉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承阳针织、丽宏针织为代表的毛织服装加工产业群;以凯盛鞋业为代表的制鞋加工产业群;以永州捷宝电讯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塑料制品加工产业群;以湖南元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零配件、机电加工产业群;以永州三甲电子、弘电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因此各县区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依托本地的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打造当地新的外贸增长极。例如,XX县的制鞋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XX县可将此作为本县外贸出口的特色基地予以重点发展,积极引进制鞋类企业落户祁阳;XX县的毛纺针织业全国

闻名,已成为全国第三、湖南最大的毛织出口加工基地,因此要以扩大规模为重点,可以继续引进大的毛纺针织服装加工龙头企业,采取收购其它中小毛织厂的设备或其它中小毛织厂以设备、技术、资金入股的方式,组建蓝山毛织业集团公司,也可以将分散的家庭作坊企业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中介公司,统一签约,自行出口,切实做大做强毛纺针织服装加工产业。

篇2: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一、两地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全市辖1区2市14个县和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77万人,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拥有4张国际名片,即国际钨都(销售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稀土王国(世界稀土70%在**)、脐橙之乡(面积、质量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客家摇篮(全市90%以上为客家人);拥有4张国内名片,即红色古都(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74.4%)、两江源头(赣江、东江,东江是香港饮用水源)、历史文化名城(全国36大名城之一,誉称“江南宋城”)。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74.52亿元,增长31.5%。**是中部地区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增长10.6%,实际引进内资186亿元,增长12.9%;完成进出口总额8.6亿美元,增长24.3%。

**市地处湘南,同为中部地区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市辖2区1市和8个县,总面积1.94平方公里,总人口466万。**市经济以“两矿”(煤、有色金属)、“两烟”(卷烟、烤烟)、“两电”(水电、火电)为主体,三大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经济发展十分活跃。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财政总收入59.1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增长23.8%,到位内资123亿元,增长13.4%;完成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增长67.6%,其中出口4.38亿美元,增长67.8%。

两市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四个共同的特点。

(一)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两市分处赣南、湘南,紧邻沿海发达地区。**建有航空港,有1条航道、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直达粤港澳,距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仅3-5小时车程,东达福建4小时车程。**与韶关接壤,距省会长沙和珠三角地区均为300公里,经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南下广州、深圳可朝发午至。二是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两市均是“小有色之乡”,工业基础较强。**誉称“中国钨都”和“稀土王国”,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稀土产业销售收入直逼百亿。**有“中国银都”和“微晶石墨之乡”之称,银产量占全国的40%,微晶石墨储量占全世界的70%。**同时又是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三是加工贸易起步早。特别是**市,第一单加工贸易业务始于1981年,当时出口额为81万美元。近年来,两市加工贸易逐步发展壮大。

(二)发展速度较快。据**海关统计,2001年**市加工贸易企业仅10余家,实际进出口额1000万美元左右,只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0%。目前全市加工贸易企业达到116家,新增加工贸易企业90%为沿海转移企业,2004年至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增长5倍和8倍。2007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93亿美元,其中出口3.01亿美元,占到了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列入全国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后,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加工贸易企业25家。2007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47个,占全市新批外资项目的71.2%。台达电子、高斯贝尔、伟晟电子、嘉玛服饰、郴丰鞋业等一批大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产业的生力军。

篇3:2010中国贸易融资报告

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 贸易融资业务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一地位源于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 中国对外经贸规模巨大, 在全世界经济大国中贸易依存度最高, 且多年来增长速度一直快于GDP增速, 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因此, 金融机构若不重视这个巨大的高增长市场, 就无异于自外于高速增长的机会。2010年, 不考虑方兴未艾的服务贸易, 仅考虑货物贸易, 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9727.61亿美元, 按2010年12月平均汇率1美元兑6.6515元人民币计算, 折合人民币197733.20亿元, 当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为397983亿元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49.7%。而且, 越是经济发达的省市, 外贸依存度越高, 这一点进一步提高了贸易融资业务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如广东省2010年进出口总额8337.40亿美元 (按进出口商品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统计) , 折合55456.19亿元, 当年广东实现GDP45472.83亿元, 外贸依存度高达122.0%。正因为如此, 我们看到, 在对外经贸发达的宁波市 (按进出口商品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统计2010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986亿美元) , 宁波银行将贸易融资列为其公司银行业务的三大核心之一, 与理财和网上银行业务并列。

其次, 尽管存在一定的虚假交易 (如后文将提及的“融资铜”交易) , 但贸易融资业务总体上都有真实交易支持, 因此这部分业务资产质量较高。如招商银行2010年末贸易融资余额485.63亿元, 其不良贷款率仅0.96%, 在企业贷款各个类别中质量仅次于固定资产贷款 (不良贷款率0.49%) 。

第三, 与近年来收益丰厚的房地产融资等项业务受资产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较大不同, 贸易融资业务总体上受资产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而且不是直接影响, 这一特点进一步提高了贸易融资业务相对于其它业务的质量。

二、中国贸易融资体系的构成

中国现行贸易融资体系划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两个部分, 前者在数量上构成了贸易融资业务的主体, 但后者对前者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直接投入和降低特定业务的成本, 政策性融资引导着商业性融资的方向和数量。特别是在大宗、长期和政治性商业性风险较高的领域, 政策性融资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世界各国的贸易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 且积极主动运用商业性及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无论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还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市值、业务规模在全世界同行中均名列前茅, 或独占鳌头。论商业性金融机构, 中银集团2010年国际结算量超过1.97万亿美元, 列全球银行业首位;出口双保理业务量24.15亿美元, 也居全球第一 (《中国银行2010年年报》) 。论政策性金融机构, 根据伯尔尼协会公布的2010年协会成员机构业务数据, 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为1792亿美元, 占协会总业务规模的13.3%, 名列官方出口信用机构首位, 承保金额增速继续领先。

三、中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初步估算

目前, 中国金融统计和国际收支统计中没有建立独立的贸易融资统计项目, 而由于保守商业机密等各种考虑, 金融机构也很少公布详尽的贸易融资数据, 因此, 对中国贸易融资的总体规模目前还只能估算, 暂时无法提供精确的统计数据。

估算中国贸易融资总体规模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两者各有其优劣。

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上, 简便的估算办法是在资金运用方项目中剔除委托贷款项目, 剩余部分即近似地视之为贸易融资业务。以此计算, 2010年12月, 中国金融机构外汇贸易融资业务规模存量为4505.45亿美元。但这一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存量数据, 而非全年业务流量数据, 且存在两项误差:第一, 外汇贷款未必都是属于贸易融资;第二, 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迅速发展, 与此相应的人民币贸易融资规模也突飞猛进, 仅仅考虑外汇信贷业务, 可能低估中国贸易融资业务规模。随着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的持续增长, 此项低估误差只会越来越大。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虽然设置了“贸易信贷”统计项目, 但根据其定义, 这不属于我们所探讨的贸易融资范畴。国际基金组织1993年《国际收支手册》 (第五版) 第二十章“其它投资”第414段对贸易信贷的定义如下:“贸易信贷包括由供应商和货物、服务交易卖方直接提供的信贷、在建 (或即将动工的) 工程的预付款以及与这类交易有关的款项 (贸易融资不包括在内, 他们列在贷款项下) 。由于贸易贷款没有实际日期, 贸易贷款可根据所有权变更日期记录的货物和服务交易的账目与国际收支记录的账目之差计算出来。虽然贸易信贷和预付款通常是短期的, 但是他们还是细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在现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贸易信贷放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的“其它投资”项下。在资产项目中, 贸易信贷的借方表示我国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的延期收款额, 以及我国进口商支付的预付货款, 贷方表示我国出口延期收款的收回;在负债项目中, 贷方表示我国进口商接受国外出口商提供的延期付款贸易信贷, 以及我国出口商的预收货款, 借方表示归还延期付款。因此,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贸易信贷”项目与我们所探讨的贸易融资不同, 前者属于商业信用, 后者属于金融信用, 尽管预付货款者、赊销者的营运资金中可能有很高比例来自金融机构信贷。基于商业信用的贸易信贷种类主要有预付货款 (payment in advance) 、延期收款 (赊销, open account) 、延期付款, 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汇付方式完成支付, 基于金融信用的贸易融资种类主要有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保理、福费廷等。在贸易信贷交易中, 资金支付、接受双方均为工商企业, 银行等金融机构仅发挥支付中介功能;而在贸易融资交易中, 资金供给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向卖方提供融资之后, 取得对买方的代位求偿权。

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我们只能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中的“其它投资”项下的“贷款”项目推测贸易融资规模。根据定义, 在资产项下, 借方表示资产增加, 贷方表示资产减少;“贷款”项目的借方表示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的对外资产增加, 贷方表示减少。在负债项下, 贷方表示负债增加, 借方表示负债减少, “贷款”项目指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 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和卖方信贷, 其中贷方表示新增额, 借方表示还本金额。在《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资产项下, 贷款贷方197亿美元, 借方407亿美元, 其中长期贷款贷方277亿美元, 短期贷款贷方197亿美元, 借方131亿美元。负债项下, 贷款贷方5860亿美元, 借方5069亿美元, 其中长期贷款贷方264亿美元, 借方163亿美元, 短期贷款贷方5569亿美元, 借方4906亿美元。

四、主要金融机构2010年贸易融资及其它国际业务规模与发展

(一) 中国银行

作为老牌专业外汇银行, 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等项业务方面占有近乎压倒性的优势。2010年, 中国银行集团国际结算量超过1.97万亿美元, 为全球银行业首位;中国内地外币贸易融资余额475.02亿美元、外币保函余额562.21亿美元, 市场份额保持绝对领先;出口双保理业务量24.15亿美元, 也居全球第一。

在2009年7月启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市场上, 中国银行也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取得了高速增长。除现有的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产品均适用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 中国银行还依托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最为广泛的海外网络, 在海外形成了涵盖存款、贷款、国际结算、清算、资金、信用卡、保险、基金等业务的全面的人民币产品体系。2010年, 中国银行境内试点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超1600亿元, 业务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均较上一年度翻番, 中银香港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及结算业务超3500亿元。内地业务范围拓展至20个试点省区的23家一级分行, 服务不同行业的客户超3000家, 业务规模、业务笔数、客户数量等均持续领先同业。在国际上, 中国银行海内外机构已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成功办理了跨境人民币业务, 并发挥跨境人民币清算上海代理行模式、香港清算行模式并重的独特优势, 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人民币清算渠道。

在贸易融资产品创新方面, 中国银行在2010年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汇利达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 供应链融资叙做范围不断拓宽, 办理了全球首笔TSU (Trade Services Utility) 平台下订单融资业务及BPO (Bank Payment Obligation) 项下出口商业发票贴现业务, 推出了银团保函、海事保函、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保函等多种创新业务。

在国际业务领域, 中国银行还有一项突出优势是与境外金融机构客户合作最为广泛。中国银行在两岸银行之间率先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中国柜台”服务模式, 在中行未设立分支机构的海外地区设立“中国业务柜台”, 为“走出去”中资企业、个人以及外国企业开展中国业务提供服务;推出中俄两国商业银行间首笔人民币信用证业务;积极拓展代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清算业务, 涵盖10种货币, 进一步巩固本行海外分行作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当地一级清算行的地位。

(二) 中国工商银行

2010年, 中国工商银行境内分行贸易融资累计发放9747亿元, 比上年增长43.4%, 其中国内贸易融资6244亿元, 增长66.8%, 国际贸易融资3503亿元。2010年12月31日, 在“流动资金贷款”项下, 工行贸易融资余额4887.30亿元, 占公司类贷款总额 (47003.43亿元) 的10.4%。全年工商银行境内分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7827亿美元, 增长43.4%。

为发展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在2010年加强了与外资代理行进口代付业务合作, 试点办理内外联动项下出口融资和进口代收承兑融资业务。推广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业务, 带动出口订单融资、全球快汇和结售汇等业务发展。累计完成53家境内外机构单证业务集中, 新设合肥、成都单证分中心, 提升单证和贸易融资业务集约化经营能力。为了加快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工商银行把在本行开立境内人民币清算账户的境外机构和代理行覆盖至31个国家和地区, 初步形成全球人民币同业清算网络。

(三) 中国建设银行

2010年全年完成国际结算量6670.26亿美元, 同比增长43.42%, 增幅在四大行中排名第一;实现收入30.47亿元, 同比增长46.02%。贸易融资表内外余额合计2622.10亿元, 增长52.76%, 国际业务发展状况良好。在贸易融资等国际业务产品创新方面, 建行2010年成果甚丰, 成功推出了大宗商品融资套期保值、银行保单项下融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应收账款池融资、外汇现金管理等一系列新产品。

(四) 中国农业银行

境内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国际贸易融资563.07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108.1%, 实现国际贸易融资手续费收入8.73亿元;完成国际结算量4679.15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34.03%, 实现国际结算业务收入9.01亿元;边贸结算业务稳步发展, 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与此同时, 农行积极配合国家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大力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 境内分行全年对外提供担保61.76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177.1%。

为了发展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业务, 2010年农行持续优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流程, 加强品牌建设,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2010年, 农行成立总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 推进单证业务的集中处理, 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在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区, 推出“跨境融易通”和“跨境双币通”产品。

(五) 交通银行

2010年交行贸易结算业务增长较快, 支付结算与代理手续费收入人民币33.20亿元, 同比增长39.26%。在交通银行持有的外币资产中, 贷款和应收款2010年初为2320.79亿元, 年末为2781.12亿元 (其中包括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发放贷款和垫款、应收款项类投资) 。

在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 交行在2010年作出了不少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步伐, 获批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试点, 实现由贸易结算服务向境外融资服务的延伸;首家获得在上海地区开展新台币现钞与人民币双向兑换业务资格, 成为境内经营外汇币种最多的两家银行之一;率先推出航运金融“租约融资”产品, 办理业内首单人民币跨境融资、出口买方信贷、境外船舶融资“三合一”的创新融资业务;不断加强现金管理服务, 成功实现及优化了二级分账户、联动账户、票据池等多样化功能, 连续几年荣获《欧洲货币》和《亚洲货币》的“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奖。

(六) 招商银行

2010年, 招商银行完成国际结算量2273亿美元, 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282亿元, 市场份额占比5.53%;结售汇交易量915亿美元, 累计发放贸易融资167亿美元, 其中叙做进口代付25亿美元 (占贸易融资总额的15%) , 运用福费廷业务办理资产转让5亿美元, 办理国际保理24亿美元, 出口保理服务质量在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FCI) 全球年会上蝉联全国第一, 全球第五, 排名较上年提升三位;国际双保理市场份额接近20%, 比上年末大幅提高;实现国际业务非利息收入20亿元。在上述国际业务中, 境内外、离在岸联动结算业务增长强劲, 在总量中占比达到40%;出口买方信贷及境外银团贷款全年对外签约项目7个, 签约金额合计近7亿美元, 堪称招商银行国际业务重大突破。截至2010年末, 招商银行国际结算、结售汇、外币存款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为支持国际业务发展, 2010年在机构布局和产品创新方面着力甚多。收购的永隆银行与招商银行整合进展较大, 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纽约分行美元清算与贸易结算业务初具规模, 风险与合规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香港分行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开展境内外联动产品创新;伦敦代表处积极做好调研与联络工作;台北代表处设立申请正式获批;招银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发展大型设备、飞机及供应商租赁业务, 收益水平居国内同业前列;招银国际实现IPO业务零的突破。

(七) 民生银行

2010年末, 民生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人民币贷款余额76.61亿元, 外币贷款余额18.99亿美元, 新增贷款不良率为0%, 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6.91亿元。

在各类贸易融资业务中, 民生银行保理、国内信用证、保函、银团贷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特色业务发展迅速, 以下业务较为突出:

保理业务保持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业务量615.57亿元, 业务笔数57729笔。其中, 国际双保理业务量9.23亿美元, 位居国内同业第三;国际双保理业务笔数9857笔, 位居国内同业第一。为此, 民生银行获得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FCI) 第42届年会最佳出口保理商服务质量进步奖第二名。

以“走出去”融资、船舶融资和长单融资为核心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确定以3—10万吨散货船为主要支持船型的船舶融资经营方针, 作为牵头行成功组织由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参加的银团贷款, 开发推广船东融资新模式, 筹建“中国民生银行船王俱乐部”;创新“走出去”融资商业模式, 成功支持民营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期融资, 创新成套设备出口和工程承包项下中期结构性买断业务。

在服务客户方面, 民生银行基本建立以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为战略客户、以中型民营企业为基础的稳定客户群, 突出特点是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民生银行在对公贷款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继续集中向民营企业倾斜, 2010年末有余额民企贷款客户8192户, 一般贷款余额3886.35亿元, 分别比上年末增长92.80%和34.58%。民生银行年度新增贷款66.17%以上投向了小微企业, “商贷通”贷款全年累计发生额近3000亿元, 不良率为0.09%, 很好的实现了“高增长、低风险、高效益”。

就总体而言, 民生银行贸易金融经营思路是“走专业化道路、做特色贸易金融”, 奉行“专业、专注、专业化经营”方针, 已经建设形成覆盖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等在内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拥有遍布全球的代理行网络和通畅的清算渠道, 能够为客户提供以应收账款、进口贸易链融资、保函、服务增值及结构性贸易融资为核心的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满足客户内外贸一体化的多环节、全过程的贸易融资需求。

(八) 中信银行

2010年, 中信银行收付汇量达到1727.2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5.53%, 比全国对外贸易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贸易项下收付汇量突破1500亿美元, 持续领跑中小股份制银行;非贸易项下收付汇量达到162.1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7.80%, 业务增速明显加快;发放贸易融资113.09亿美元, 期末余额39.11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口代付106.68亿美元。2010年, 中信银行国际结算量市场份额为5.83%, 比上年上升0.21个百分点, 继续保持中小股份制银行领先地位;实现国际业务总收入21.80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50.24%。资金资本远期结售汇交易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结售汇收入首次在中等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2010年末, 中信银行开出信用证1165.29亿元, 比上年末的525.85亿元增长122%。

2010年, 中信银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高速增长, 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量达390.57亿人民币, 市场占有率11.16%, 位居国内所有商业银行第三位, 作为一家中型商业银行, 堪称佳绩。国内信用证成为中信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开证额达534.81亿元人民币, 为上年同期的4倍。

在发展各类贸易融资和国际业务的进程中, 中信银行积极与BBVA和中信银行国际开展合作, 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海外平台渠道优势, 收效显著。与此同时, 在产品和服务方案创新方面着力颇多, 推出了信保、保理、货权质押等产品。

(九) 浦发银行

2010年, 浦发银行国内、国际结算业务量增长迅速, 其中对公国内结算收入实现9822万元, 同比增幅46.98%;国际结算业务量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达1342亿美元, 同比增幅超52%。

(十) 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将塑造“阳光供应链”品牌作为业务重点和突破口, 力图围绕供应链深化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 有效带动上、下游业务全面开展, 在此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促进贸易金融快速发展。2010年, 光大银行的商品融资、国内信用证和保理等贸易金融主要业务均取得了良好经营业绩, 其中商品融资同比增长126%, 国内信用证同比增长71%, 保理同比增长68%。

(十一) 上海银行

2010年, 上海银行加快了开发和推广贸易融资业务产品, 贸易融资业务授信总额比2009年翻番, 客户数比2009年增长60%。其中创新推出的汽车经销商融资产品年内累计授信超过7亿元。其表外项目中, 开出信用证2010年余额67.3737亿元。

在贸易融资相关业务方面, 上海银行的特色在于港台业务, 2010年港台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25%。上海银行力图依托沪港台“上海银行”战略合作平台, 整合两岸三地资源, 积极推进三地企业客户共同营销和联动服务。持续提升台资企业金融服务, 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展业。2010年4月, 上海银行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签署第三轮合作协议, 启动上海地区“2年100亿”台资企业专项授信。6个月内已向上海台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5亿元。持续推进深圳和天津地区“2年10亿”的专项授信。

(十二) 兴业银行

2010年, 兴业银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325.18亿美元, 累计办理结售汇业务234.03亿美元。其贸易融资经营思路是扎实有效推动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建立健全业务运营模式,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做好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工作。

(十三) 广发银行

立足于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省, 广发银行着力塑造了供应链金融品牌“贸融通”, 2010年末贸易融资余额2219亿元 (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 国际结算量617.91亿美元。

(十四) 宁波银行

宁波银行将贸易融资、理财、网上银行列为其公司银行业务三大核心, 2010年末开出信用证38.0924亿元。

(十五) 国家开发银行

截至2010年末, 国开行外汇贷款余额1413亿美元, 贷款项目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继续保持对外投融资合作的主力银行地位。当年成功运作了中委大额融资等一批重大项目, 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 以及中信泰富、铜陵有色、金风科技、西电国际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对非中小企业贷款覆盖非洲23个国家。

(十六)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10年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为1792亿美元, 占伯尔尼协会总业务规模的13.3%, 名列官方出口信用机构首位, 承保金额增速也继续领先。

五、中国贸易融资主要业务类别及其创新需求

目前, 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贸易融资主要业务类别包括信用证打包放款、出口押汇、卖方远期信用证融资、出口发票融资、开证授信额度、信托收据、进口押汇、买方远期信用证融资、国际保理、福费廷、融资租赁, 其中以各类信贷工具为主, 其它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如国家开发银行虽然除了银行业务之外还有其他类别业务, 但融资租赁等可以划入贸易融资范畴的其它业务类别规模相对很小, 对利润的贡献也很小。在国家开发银行合并财务报表中, 2009年其融资租赁应收款仅182.51亿元, 而客户贷款和垫款多达36901.59亿元;2008年国家开发银行利润总额279.38亿元, 其中银行业务利润402.68亿元, 租赁业务利润仅1.25亿元。

随着中国出口商品、服务结构不断丰富和提升, 对汇率避险等各项需求不断提高, 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供能满足企业汇率避险、开展新业务和长期业务的贸易融资新产品。在这方面, 值得称许的是, 中国金融机构在顺应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开发相应贸易融资产品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如中国进出口银行目前提供的出口信贷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货物贸易融资工具, 而且包括高新技术产品 (含软件产品) 出口卖方信贷、文化产品和服务 (含动漫产品) 出口信贷这样面向服务贸易的融资工具。但就总体而言, 中国金融机构还需在丰富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继续付出较大努力。

六、中国贸易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

就总体而言, 中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在国内以正面的激励政策为主。如商务部与中国信保联合下发的《关于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优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通知》要求重视出口信用保险风险防范和政策引导作用, 称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防控作用充分体现, 政策性功能进一步增强。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引导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 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 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要求扩大中小企业承保规模, 培育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而且要求出口信用保险重点支持机械电子、高新技术、纺织服装、轻工、医药、农产品六大行业出口, 并对船舶、汽车、成套设备出口给予支持, 扶持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贸易四大领域发展, 并增强中国信保综合服务平台功能, 积极打造出口风险综合防控平台, 将国家风险评价、出口信用保险、买家资信调查、商账追收等纳入平台管理。要求中国信保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 不断丰富出口信用保险产品, 将风险管理与信贷结算相结合, 共同为企业量身定制保险与融资服务方案, 改善贸易融资环境,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等等。但在国际上, 要注意防范政策性贸易融资工具被列为“补贴”项目而引发贸易争端。

就局部而言, 中国贸易融资业务也面临一些违规业务和副作用带来的监管强化措施的干扰, 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变相资本流动风险下的监管问题。典型如“融资铜”问题。以融资为目的的进口铜交易近年来在我国部分企业中颇为流行, 其基本业务模式是通过银行开出延期付款的美元信用证, 进口铜到国内市场, 在国内市场销售换取人民币现金。如果企业能开出6个月信用证, 经过这样的操作, 能取得大约5个月的资金运用时间, 到期后还可通过同样的操作继续这一融资模式, 借新债还旧债。2010年我国进口未锻造铜3381942吨, 金额251.3646亿美元, 平均单价7432.6美元/吨, 假如进口1000吨铜, 可取得743.26万美元资金, 折合人民币约4944万元。由于通过这种方式融资的企业通常属于国家宏观调控限制行业, 且这类企业通常冒险倾向较高, 这种表面上的贸易融资、实际上的短期资本流动政策风险和商业性风险都不可忽视, 也理所当然受到了外汇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狙击。

同时, 上述操作得以持续, 前提是初级产品牛市中铜价持续上涨;但如果牛市终结, 铜价下跌, 这样做的操作者就将因亏损而难乎为继, 据称在1990年代已有富豪因此而破产出局。鉴于2011年以来初级产品市场震荡剧烈, 初级产品牛市终结迹象日益明显, 这种风险已经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 即使是合法合理的贸易融资业务, 其大规模发展也有可能加剧宏观经济波动性, 特别是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 从而有可能招致一定的制约。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 境内机构和个人对汇率、利率等价格信号日益敏感。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外币正利差的情况下, 市场主体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倾向增强。由于我国企业普遍股本少、负债率高, 企业更多呈现负债外币化趋势, 往往以外汇融资等方式支付进口, 替代购汇。国内商业银行也在自身利益驱动下, 通过减持境外资产、增加境内外汇贷款, 满足企业外币融资需求, 加大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对于这一可能, 金融机构可企业不可完全忽视。

篇4:国际贸易环境发展回顾报告

2013年12月,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巴厘一揽子协议》。这是WTO成员取得的重大成果,也象征着对全球贸易、增长和发展的促进。在此前多年,WTO均没有发表磋商成果,多边贸易体系也因此受到质疑。《巴厘一揽子协议》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

在《巴厘部长宣言》中,部长们重申了“将WTO作为全球贸易的首要平台进行磋商、执行贸易规则、解决争端、推动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以上承诺明确表明,各国愿意以巴厘岛会议的成功举行为契机,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为在2014年抓住这一契机,有必要回顾2013年国际贸易环境面临的挑战,并考虑如何制定政策加以解决。

激增的贸易保护

2013年持续增加的贸易限制措施不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政策制定者必须优先考虑如何制止和扭转这一趋势

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全球新增407项贸易限制措施和贸易救济行动,而在上一份年度报告中,这一数量为308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了1.3%的全球商品进口(价值约为2400亿美元),这在原有国际贸易限制措施和其他阻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阻碍。

2013年,各国报告的贸易救济行动共355项,其中绝大部分是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同2012年一样,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行动也超过了终止的贸易救济行动。

2013年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有217项(约占世界进口的0.2%),终止调查或现有关税的有138项(约占世界进口的0.1%)。显然贸易救济行动正在增加,成员国应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13年,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至107项,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162项。新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和终止贸易救济行动的数量,仅占报告中总措施数量的1/3,这显示了多边贸易限制措施与贸易便利措施的比例。

2013年WTO成员的贸易政策审议显示,WTO成员在努力抵住国内压力,消除贸易壁垒。当然,一些成员出现后退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需牢记的是,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是在原有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的基础上新增的,这些措施抵消了贸易在增加收入、创造就业和发展经济方面的潜力。成员国应关注原有和新贸易限制措施的累积效应的风险。在这方面,G20国家有责任为其他WTO成员树立榜样和信心,这也是WTO下一步成功进行多边贸易自由化所必需的。

多边贸易发展机遇

第九次部长会议的积极成果为逐步重振多边贸易体系提供了机遇

第九次部长会议成功举行的一个因素是各成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视。在巴厘岛会议之前,各国对WTO能否管理和向前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存有疑义。巴厘岛会议部长们重申了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在此基础上WTO成员需考虑如何在国内提高多边贸易合作益处的认识和支持。取得本国支持,能使WTO成员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后巴厘工作计划,并且是以比过去几年应对多哈回合谈判挑战时更大胆和更少限制的方式。

多边贸易体系的价值对各国而言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对大经济体与小经济体不同,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对初级产品的出口国与制成品或服务的出口国也不同。要发挥WTO的磋商功能,所有成员都应作好妥协的准备。

每一成员的谈判政治授权均会影响多边贸易体系的整体福利,而这整体福利需要各成员商业利益的实现和成功的磋商来达成。这在全球经济变化时期是一个特别挑战。

WTO成员(包括那些发达的和发展中的最大贸易国)需要一个良好运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来管理其贸易关系。各成员也需关注WTO工作的“发展”要素以及如何使小国和欠发达成员从多边贸易体系中获益,因为小国在处理贸易关系时受到更多的限制。多边贸易体系对防止国际经济碎片化和两极化至关重要。

曾有人提出质疑,WTO不能有效地应对贸易、生产、技术模式发展和供应链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已经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了。考虑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贸易多边主义本身不需要进行更新。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还有很多遗留的传统贸易壁垒和贸易扭曲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多数WTO成员贸易政策事项的核心。

关注区域贸易谈判

区域贸易谈判和协定是多边贸易体系演进的重要分支

在本年度报告期间,各成员向WTO通报了23项区域贸易协定(RTAs),目前区域贸易协定的总数已达250个。2013年,各成员在继续原有谈判的同时也发起了一些新的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其中包括占世界贸易和GDP比重很大的成员之间进行的谈判。在继续第九次部长会议决定相关工作时,WTO成员很自然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新的地区贸易协定将怎样影响多边贸易体系?

当前地区贸易协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多个大的区域协定正处在磋商阶段。不论是从预期规模、参与方所占的经济比重,还是对制定全球标准的影响来看,这些大的区域协定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传统上诸多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

这说明了WTO成员在处理区域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体系之间的关系上需继续努力。一方面这一工作有助于确保这些新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在建立暂时性的区域贸易协定透明机制方面,多哈回合规则谈判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一透明机制应永久化。

另一方面,也应审视重振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CRTA)对地区主义的系统影响。秘书处对此曾作研究,反思如何设计和磋商区域贸易协定确保其与多边贸易体系协调运行,并考虑到第三方的利益。

WTO下设有很多支撑WTO规则有效性的透明机制,这些透明机制的良好运行有助于WTO的日常工作。但WTO透明机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如WTO协定中设想的那样理想。

事实上,通报国内新贸易措施的成员数量并不多,并且从2012年的38个下降至2013年的35个。各时期的贸易监测情况似乎能反映多数跨境贸易措施,但却不能反映影响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境内贸易措施,包括补贴、国家援助、经济支持措施、公共采购、国内法规等。

提高贸易及贸易相关措施的透明度,是影响WTO核心职能的重要因素。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对WTO协议的执行非常关键。这是磋商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贸易争端,也是WTO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和贸易监测活动实行监督的重要内容。提高WTO在透明度方面的职能并不需要新的授权,而仅需要遵循现行的规则。

篇5:加工贸易调研报告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实习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十字路口之一,不论你是什么专业,实习之后都要写一份实习报告。下面是小编怎专门整理的:国际贸易暑期实习报告。欢迎参阅,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实习报告栏目。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大三已经结束了,老师要求我们在大三的暑假进行实习,而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

让我们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加强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专业水平。

在整个具体实习过程中,真是地接触到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并对医药保健进出口这一行业有了深入彻底的了解,体会到贸易进程中不同当事人他们所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了公司的内外部运作策略,接触到真实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平台。

在这实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明白了跟别人的差距所作,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这个暑假,我经过学校安排到广东省纺织集团旗下的广东省医药保健品进

出口公司实习。公司是属国营公司,创立已有30多年历史,但因为经营不善,资金出现问题,而被国营的纺织集团收购。在大集团的带领下,公司显得更有建树,发展得更加有活力,公司董事指出,公司的运营状况不断地改善。明确地说,公司是一间代理进出口公司,主要为委托人做代理业务,收取代理费用。

一段时间后,小刘就让我熟悉抽检部分。公司的仓库是在芳村,去到那里,因为是约了检验单位去那为要出口的珠柏猴散这批药物进行抽检,所以我们到仓库首先就要把外包装拆掉,方便检验单位工作,检验单位比较苛刻,要求很高,我们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把所以准备工作做好,否则他们就会说要推倒下一期再约时间。因为有些货在3楼有些在4楼,我们奔波在两层楼间,还要不断跟他们通电话,在门口专人迎接,本来人手就不够,准备时间也越来越短,状况出现混乱。进行抽检,把货物都按编号编好,因为这批货分开几个仓放的,不同的货量要抽检相应比例的货样,把货样拿出来后,再用检验单位所带来的封条重新将外包装封好。编好并把它们装好后,回到仓库的值班室把单据填好。来之前小刘就已经把不同批号的货单(必须要做的工序,方便检货时核对等。)归类好,但检验单位人员老是把货的批号看漏!老是说我们做的单有问题,也把其它相关的单据都混淆!害得我们要不断地跟她们核对,跟好货和单。一次抽检就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抽检这个过程,极其的繁琐!货物种类多,单据也较多,核实就越繁琐。即使是做了五年的老员工,面对这一环节还是觉得很难应付,可见,做贸易需要很大的能耐,付出的也会很多……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良多,跟课本所学的更有切身体会,也从中充分认识了走向社会工作

自身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更需要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

首先,必须加强外语学习。进出口贸易,很大程度上,外语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要件,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对外进出口贸易中,外语是我们与客户交流的桥梁,贸易流程中贸易函电、单证等都充分应用到,只有掌握外语,才能自如驾驭与外贸业务中。所以未来时间里,我必须不断加强外语学习,提高外语熟悉程度。

其次,总结自身不足。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贸易行业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有待提高,很多细节工作要有更多的充分认识。整个流程下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规避贸易风险,就要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搞好人际关系。这一因素在贸易行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开拓业务的同时就是拓宽人际关系网。人脉广才能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工作上很多事情也因此变得容易解决,更容易沟通,掌握更多的客户资料,最大程度地

减少风险。

篇6:粮食应急加工调研报告

一、边远山区粮食应急加工现状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边远山区缺粮农村,其中冰冻雪灾期间粮食部门紧急调粮援助的农村列入调研重点。调研内容主要有:边远山区农村大米应急加工基本情况等。这次共调研了个乡镇,个行政村,个村民组,户家庭,被调查人口为人。调查乡镇、村和村民组数分别占缺粮山区总数的%、%和%。

由于边远山区农村经济都很落后,耕地少,基本不种粮食。即使极少数农户拥有山地,也主要种植旱粮。近年来,山区交通环境日益得到改善,农户的存粮数量也随之减少,农户存粮食主要为成品粮,多数为随购使用,没有大型的存粮容器,都为米缸和木制容器,平时都为食用完即购,不备过多的粮食,如遇粮食价格上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有争购风潮。每个自然村都有粮食销售点,全部销售成品粮,成品粮以大米为主,农户方便使用。由于缺粮,绝大多数无粮食加工企业,少数有水田的村因只种植一季中稻,也仅个别农户家中置有一两台小型碾米机。粮食经营企业也很少,少数村也只有经营日用杂货的店兼营少量粮食。

二、当前边远山区农村粮食应急加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研了解到,我市边远山区农村粮食应急加工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农户存粮备荒意识淡薄。主要是交通方便和购粮网点的增多,农户多年没遇重大自然灾害,风调雨顺已成为习惯。对已往储备成品粮的习惯已淡忘,备灾备荒的意识更是淡薄,基本是吃一点购一点,家中极少库存。加工大米的更少。

2、山区境内没有粮食加工企业,农户多为购买成品粮,而山区气候变化较大,存粮器具简陋,不利于成品粮长期存放。只有少数村的个别农户拥有几台小型碾米机,设备简陋,加工成品质量较低。

3、网点虽多,但存粮少,抗风险能力差。边远山区有诸多的粮食销售网点,但多为个体商店,不是以粮食购销为主,仅是附带销售,加之,受经营场所、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其经营之道也只能是勤进快销。经营量小、库存少,遇到特大自然灾害,远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用粮需要。

三、解决边远山区粮食应急加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根据边远山区农户存粮现状,现就做好我市边远山区农民粮食应急加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增强农户科学储粮备荒意识。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一级政府要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农民居安思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向农民宣传简便易行的科学储粮和加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加工,减少损失损耗。

2、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防范和保障因“粮食价格上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粮食供给。

上一篇:听感恩教育有感作文下一篇:68种幼儿识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