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2024-05-08

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通用8篇)

篇1: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2017年11月12日

来源:微信feekr_trip 徐林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兴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同学们: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论坛并作发言,我没有充分的准备做学术阐述,也没有专门的PPT演示给大家,只能就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有关论述,谈一个学习体会和观点,供大家参考批判。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做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十九大报告全文没有一处提及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对此表示疑惑,认为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新时代,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不再重要了?或是被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代了?还有人担忧,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还会有上亿人口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就业并离开乡村,此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人口正在持续流出的农村地区,会不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对此,我的看法是,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更强有力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我们来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一是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绝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我国已经进入逆城镇化阶段。我国城镇化继续推进,是由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决定的。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还有2.7:1的倍差,如果把城乡居民之间公共服务差距考虑进去,城乡差距比收入表现出来的差距更大。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看,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4倍多。这一明显的差距,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劳动生产率更高和收入水平更高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转移就业并居住。这是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驱动力。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撑。我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重高达27.7%,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大都低于10%。农业人口的人均占有资源偏低,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并缩小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依靠工业化的和城镇化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从农民收入构成看,我国农民收入的60%以上已经来源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农民要提高收入,农业的空间不大,必须靠非农产业来拓展增收渠道。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科技服务和支撑,也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科技机构和服务人员,也离不开城镇。因此,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通过进一步实施城镇化战略来带动和支撑。此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接受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可以向农村传递城市现代文明,可以使农村远离封闭和愚昧,城镇化毫无疑问是农村人口现代化的助推剂。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恰恰是因为城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乡村振兴作用的角度,提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目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要素能够更多配置到农业和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并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

其次,我们来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这次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内容文字不多,主要就是两句话,一句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另一句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两句话都放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来阐述。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或内容摆布的调整,而是具有深刻的涵义政策表达,体现了党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的深刻而准确的把握。

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有2.7亿左右的农村异地转移就业人口,这些转移人口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的人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可以使那些符合条件并具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落户或不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可以获得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使他们更加稳定地在就业所在地就业、居住、生活。这样的结果可以使我国经济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这恰恰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有20个左右的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城市群内部通过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的引领和支撑,更容易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由城市群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决定的。目前,这20个左右的城市群已经聚集了全国75%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生产了占全国88%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不仅如此,我国城市群常住人口的数量还在持续上升,据我们预计,我国今后85%左右的城镇人口,将分布在这些城市群地区。因此,只要城市群地区不同城市和城镇之间协调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格局就形成了。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十九大报告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实施城镇化战略,但关于城镇化相关内容和摆布,恰恰说明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作用。城镇化战略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坚持优化城镇化战略格局,坚持提高城镇化质量,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促进中国发展的“牛鼻子”作用。

篇2: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金沙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发展和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金沙县城乡可持续发展,金沙县城乡规划局特委托浩丰规划设计集团编制《金沙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金沙县有 1400 余年的历史,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北部,地处乌蒙山脉与娄山山脉交汇处,坐落于乌江与赤水河之间,是黔中经济区重要的节点城市。本次规划的范围是2015 年底金沙县所辖的行政范围。金沙县下辖25 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

一、县域城镇体系现状评估 城镇发展不均衡,但发展潜力大

我们经多次实地勘察发现,金沙县城镇体系呈现出“乡镇职能相对单

一、城镇发展重点不突出、城镇化水平落落后、发展不均衡、乡村经济较为薄弱”等特征。但是近年来金沙县城乡面貌已经逐步改善,城镇化发展较快,新农村建设走在贵州省前列。我们与当地政府及专家共同研讨后,认为金沙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梳理出“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五类旅游资源。

二、总体发展目标

立足于生态文明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基于上述研判,我们在规划中提出,将金沙县打造成为贵州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西南地区重要能源深加工基地、黔西北区域重点商贸城市、西部30强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203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管理体制、城乡收入分配等,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

三、规划编制重点

以宏观、区域协调与整合为主

①解读金沙县发展条件,确定城乡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②解读金沙县域产业发展条件,确定城乡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策略。③合理确定县域人口规模与人口分布,确定城镇化战略与目标。④合理确定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与用地布局。⑤完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

⑥完善县域社会服务事业和基础设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⑦划定空间管制分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⑧制定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实施策略和措施,并提出规划实施的时序。

四、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

以金沙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为支撑 为解决金沙县域村镇体系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调整,重点应在扩大城市及中心镇规模,提高金沙县城镇体系首位度,同时结合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普遍扩大各城镇、乡集镇用地和人口规模,以进一步拓展城乡经济空间。至 2030 年,逐步形成以金沙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为支撑,构建以“中心城市——副县级城镇——重点镇——一般镇乡”的等级结构体系。

▲至 2030 年,形成 1 个中心城市,2 个副县级中心城镇,5 个重点镇,14 个一般镇乡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六、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两心三轴三片

按照“核心带动、点轴结合、组团式布局”的要求,结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本规划进一步优化了金沙县城镇建设布局,着力构建“两心三轴三片”的城镇空间结构,加快促进县域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重点区域发展策略

七、县域产业布局规划 一区六园多点、七大板块

金沙县未来的发展应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县域发展格局。

▲一区: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园:循环经济园、民营经济聚集园、乌江旅游休闲园、民族风情生态观光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安矿产工贸园。

八、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一城集散、三极支撑,一带辐射

我们结合金沙县本地的旅游资源,并与周边区域的旅游衔接相合作,构建了“一城集散、三极支撑,一带辐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以金沙县城为中心,全力推进山水田园城市建设;以安底温泉国际休闲度假中心、冷水河旅游区、三丈水旅游区为支撑,三面突破,引爆市场,树立核心品牌形象;通过环城乡村游憩带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篇3: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许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听着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记起小时候,在故乡的泥土里,侧着脑袋在互相追逐的玩伴的耳边窃窃私语:妈妈说,假如儿时不好好学习,会在泥土里忙碌一辈子。在妈妈眼里,那时的诗和远方来自从未谋面的,在高楼大厦上开出的灯红酒绿,身体站立的城市空间便成了儿时不顾一切追逐的那片海。

而今,当初教你去寻找诗和远方的那个人不再威严。你置身在曾不顾一切追逐的这片海中,却开始想要重回故里。曾经的故里,如今反过来又成了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是,时间有多久远,变化就有多快。在快速城镇化下,田野已不再是那片田野,村落亦不是那样的村落。你失落,像你一样的人亦同样失落着。

于是,从很早开始,就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寻觅,想要逃离。其中包括15年前,一个中文名叫何伟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当时他在北京,“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想过那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从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开,把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来”。

何伟租了车,驶离大城市。“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后来,他将三段中国乡村的见闻写入他的《寻路中国》一书里。

何伟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向往的远方的田野,竟已发生了难以预知的变迁。持续了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变革下的乡村已变得模糊不清。一个地方,你不知道是该叫它乡村,还是应该称它为城镇。乡村也面临着令人尴尬的局面,本地人一方面希望乡村尽快地变成城市,而城市的人又希望乡村保留故乡的诗意。

然而,我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庸俗城镇化的乡村。

变迁中的远方的田野

2001年,何伟尝试以旅行作家的身份,驾一辆车用发现“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方式去行走和发现常被忽略的中国乡村。原因大概是,远在美国的友人不断地告诉他,发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设定日程、不设定主题地去探索。于是他租车上路。

《寻路中国》只是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外两本书是《江城》《甲骨文》。他的中国行走早在1996年已开始,时间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末。前后这十来年里,恰好是中国快速城镇化逐步进入高潮的一个阶段。

而《寻路中国》描述的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群带给中国巨大改变的普遍人、平凡人,以及正在变化的中国乡村,和正发生着重大改变的城镇里的工厂。

在作者踏过的足迹中,有一个特殊的村落,这个村落的存在和衰落,对中国在施行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变革有着最直接的表达。

三岔村,是北京北部的一个村落,依长城而坐。在村落还没被打扰之前,村民们在长城脚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在田地里耕作的身影随处可见。纵使与北京的距离不算遥远,但他们却不曾踏足北京城几次。“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平民百姓的智商和手艺,他们的点子多着呢”。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行句子。将它放在这里,再应景不过。

如果这代表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那么,随着农耕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方式的改变早已迫在眉睫。于是,当城镇化建设的手伸到这里的时候,从此,这个地方的改变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为加强乡村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大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国家在1995年至2013年的这段时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往来,向乡村引入城市投资和消费,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等。

也就在这样的时期,三岔村和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油路几乎平铺在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原本从事农耕的村民,逐渐走向城市,探求经商之道,寻找城市里的诗和远方;城市里的人也在这样的时机中,开始下乡寻找有别于城市的客居之所……在2005年,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这样巨大的变化在村庄的面貌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后来,三岔村的常住人口从之前的上百户降到后来的几十户,但是,又有了另一番景象:从北京城走向三岔村的途中,因无人居住而逐渐走向衰败的村庄一座座;一片片被搁置起来无人耕种的土地,在游人的眼中不免有些苍白;而那些靠着本地的优势资源开展旅游业的村庄,因为外地人的数量盖过了本地人,所以,让这些客居的人也感到,村庄像长大后变了模样的孩子:陌生、失真。

乡村建设要避免人的半城半农

种种这些,对于起初想要建一座乡村里的天堂的我们来说,今天的现状无不让人感到失落,土地的搁置、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传统文化的断裂、乃至社会管理上的失控变得越来越棘手。而这些对目前的乡村来说,都成为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解决到哪种程度,也直接关系着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开乡村的大门,是为了让乡村走向外部的世界,让里面的人在各方面得到提升的机会,以助乡村发展一臂之力。然而,这在今天看来,却有了另外一番景象:成了如何让外面的人重新走进乡村的问题。对于正在转型的乡村,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乡村建设,亦成为我们目前需要侧重的方面。

何伟行走在南方的一些由过去的小村庄发展而成为城镇的地方时,尤其是一些雏形模样的园区时,政府向里投入的大都是房地产、工厂、零零碎碎的一些小型商铺,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当然,这也是我们在城镇化下,为使一个地方变得更好所表现出的一贯做法。

但是,当这些设备投入进去,且在短时间内对该地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发现似乎哪里不对:大量光鲜亮丽的建筑摆放在原地,却空无一人;纵使建成了新农村、新城镇或园区,里面的人却依然少的可怜,最终成了乡村不像乡村又不像城市的地方。

没有不想奔向城市的农民,也没有不想奔向乡村寻找诗和远方的城市人。然而,去向何处找寻,寻找什么样的乡村和城市,以及能够给肉身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诗和远方究竟是哪种体验,也成了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这问题的解决,庸俗的城镇化并非路径。在城镇化背景下,对于当下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半农半城的现象,在中国很多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为了乡村的发展,很多地方用以建工厂、一座座代表着城市符号的建筑拔地而起的方式来实现城乡之间的对接,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将农民吸引到城市的环境里生活,城市人口过度饱和,很多人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处于失业状态,进而陷入了在城市里整天无所事事的窘境。而乡村因为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村中无人的现象。但这样的现象又会随着季节的变更而变化着:每到春耕秋收的季节,在城镇里暂住的农民又会回到各自的村落收种粮田。

其实,这又造成了更深一层、长期都得不到治愈的结果:往来于城乡之间的农民,精神得不到寄托,在乡村建起的具有城市符号的建筑也会因为人口流动造成土地的铺张浪费。从而造成了城市不像城市,乡村不像乡村,功能却两者兼而有之的半农半城的现象。

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持续发生。首先要以人为出发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寻找一个更合理的寄托之所;其次,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文化建设为首要准则,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特殊的文化才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村落。

所以,避免半城半农,不仅仅是表现在村庄面貌上,更多的是,要避免人的生活方式的半城半农,精神寄托的丧失。在我看来,这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最需要避免发生的事情。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城镇化环境下,我国不论在地理、人口数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不可能形成美国乡村人所有的那种生活方式。但他们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采取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乡村的“诗和远方”的重塑

我们的城镇化和19世纪快速城镇化的美国相似,但他们在建设方式上却和我们大不相同。当美国的第一波改革浪潮横扫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时,对这些地区的建设,首先吸引人来到这些地区,为此开路的永远是商人、银行家还有律师,建起来的第一批建筑物一般都是法庭和教堂。最终基本形成有人集聚的新村落以及新社区。

从前后两者之间的对比可以总结出的是:让一个地方成为城市,尤其是试图将乡村建设成为城镇的模样,只是吸引圈钱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尚形不成健康的文化氛围,也不利于乡村长期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文化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呢?《重返普罗旺斯》里有一个解释:造一座城,先建一座教堂。当然,这一说辞只是局限在宗教文化上,但也无不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另外,乡村没有比较大的产业支撑,将人留在乡村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7.7亿之多。而这样的数字,也只是停留在数字上。

对乡村城镇化而言,更值得决策者和当地管理者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如何转变他们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一旦成了市民,没了土地,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因为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生产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小农思想,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上,表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上。农村的这些传统已经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上,这与人们城市化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产生了冲突”。

从这一方面来说,与其先改造乡村面貌,不如先注入教育。先让思想开花,之后再让乡村改造发生,或许,一切都将会变得容易。如此,纵使乡村成了一座城,也会和钢铁混凝土搭建成的城市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到新农村客居的人来说,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体验。另外,当本地人面对外来人时,也会减少惊慌失措感。

整体说来,读何伟以及他的《寻路中国》,其意义:见证了中国的十年变革;为已被城镇化以及即将城镇化的乡村的未来,寻得一个好去处。

另外,对城市里的人来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只靠逃离是无法从根本上为肉身及灵魂寻得一个安定之所的。那诗和远方的田野不过是厌倦了世事纷扰后,为心理上的疲乏所寻的一个处所。

而身在闹市对诗和远方的寻觅,用最近读毕的张爱玲的一部散文里的描述来映衬再合适不过:“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得。长年住在闹市里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汨汨流入下意识里去”。

篇4: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关键词:城镇一体化;土地流转;问题;立法完善

前言:明确农村土地权的分配和管理,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的核心。广大农村地区的务农人并不了解土地权的归属问题。在城市里,建设用地的区分以及使用被了解,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整体很难被触动。因而农民在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绑定在土地上。如今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成为流动的市民,这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城市复杂化”也就成为必然。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流转的研究,使人对城镇化的内涵更加了解。结合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和发展阶段,客观地分析城镇化的运行机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有赖于相关立法的健全,为其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

一、 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农村土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小城镇的扩建占用耕地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尤其是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原本是将居民集中,使土地利用最大化。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不断拔地而起的大楼存在,老旧的农舍依然存在。实质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年轻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作,致使农村土地大面积无人愿意耕作,留守的老人又无耕作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为土地的集体管理提供便利。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

1982年宪法提出土地管理制度,引起了学者议潮。2004年之后农地流转的合法化为农村土地的流转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规制,但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也使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流转纠纷、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等问题。法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具体。相对来讲,更多的是禁止性规定,而不具有切实性。并且在土地权上的法律规定宣传不到位,致使务农人员的认识不清。

3、务农者对土地的管理权的不明确

土地属于国有,可是很多务农人员并不知道。据调查,在农村,部分人认为分得的土地属于自己家所有,可以随意买卖。非法占有土地修建房屋的现象也存在。包括房屋占有的土地在内,人们所拥有的只是使用权,并且使用权有时间的限制。

二、国内外对土地流转的研究分析

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关于土地流转的内涵,学者们观点不同,笔者赞同土地流转则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国内学者从土地流转机制的选择、土地流转的模式、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上作了大量分析探讨,为立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

外国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在土地流转带来的效益方面,有学者对我国上世纪90年代和建国初期的农地流转市场进行比较,指出土地流转是增加农民受益,减少劳力支出的方式。土地流转使得土地能够大规模的耕作,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能够解放农村过剩劳动力,促进农地流转,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信贷支持和完善流转中介。

在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方面,有学者把我国非农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结合分析,指出农村土地中介市场主要受家庭特征、非农就业、制度和农村特征影响。并且指出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是促进农地租赁市场发展的首要选择。

三、 城镇一体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对策:

1、合理盘活存量土地

(1)针对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土地储备中心,专门负责统一收储和调配使用闲置土地、存量土地以及有开发潜力的增量土地,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缓解用地矛盾。

(2)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坚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依法、规范、有序的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2、明确外部发展环境

(1)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条件和趋势的,结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客观地分析城镇化的运行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环境。

(2)促使政府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程序的完善和对其践行的监督力度,加强法律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深刻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杜绝土地私有观念,防止随意再转让或自行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维权意识,确保其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3、立法建议

(1)将相关法律具体化和深入化

在法律上对农户土地流转给经营者之后的权利保障上要细致化。在法律许可条件下开发经营的,其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另外,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的土地使用权作具体的分配和限定,集中土地来实现农场规模的扩大化。

(2)增强相关部门的执法意识

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土地管理的核心部门,其职能中最重要的是监管土地的合法转让和使用,禁止非法买卖土地。增强其执法意识是必要的。此外,从法律的另一个方面保障农民的权益,可以引导农民签订转让合同,在合同中分清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政府监管流转程序,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做必要的引导和规范,探讨新的流转方式,促进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结语:提高社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关注度,发现并解决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另外,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力求为有关制度的制定以及更好的促进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合理性建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可以极大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稳定运行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带动我国城乡建设的美好未来。(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吴半农译.资本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2][英]罗杰.E.巴克豪斯著.莫竹芩译.西方经济学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

[3][英]斯密著.謝祖钧译.国富论[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7.

[4]吴绍安,李应鑫.农村集体非农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土地.1997.

篇5: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围绕”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高质量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X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的要求,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和2021年全国农办主任座谈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把握。下面,结合学习内容和岗位职责,我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大抓基层,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积极探索党建统筹”三农”工作新模式,进一步补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短板,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三农”的新优势。持续做好农村基层党建XX工程,推行发展党员”一核五制”工作法,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巡查,发继续推行”党员巷长制”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健全完善”一核两委一会”的乡村治理模式,指导全XXX个村(社区)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补齐村级管理短板。严格落实”周暗访、月清单”“双联双查”督导机制,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队”十抓十好”工作。推动扶持XX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力争XX%的村集体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扎实推进”XX”工程、”XX工程”,逐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接受本科学历教育整体提升。以”XX”活动为契机,探索实施”X”工作,按照”一村一策,一难题一支部”工作方法,推动X个单位在包点村(社区、居)设立临时党支部X个。对标

”XX”任务要求,查摆出突出难点堵点X个,合力破解X个堵点难题,有效破解制约乡村振兴的堵点难题。

二、精准选贤任能,建强服务”三农”干部队伍。

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干部队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三农”干部脱颖而出。注重提拔使用或职级晋升在乡村振兴一线、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择优选拔”XX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彰显有为者更有位的组织担当。突出抓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计划,依托XX干部大讲堂、”XX”微信公众号、XX学院等平台,加快补齐干部能力短板。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X内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等一线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七种能力”。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推动考核、绩效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相互印证,切实发挥考核工作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完善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干部待遇保障制度和能上能下制度,提高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激励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拼搏实干、建功立业。严格执行组织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月报告制度,从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三、强化智力支撑,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

篇6: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1.政策建议:以村为单位,聘请乡村规划员。

2.工作建议:加大规划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规划引进人才落户的住房优惠政策措施;建规划人才培训机制;规划执法监督检查机制。

二、如何传承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

1.政策建议:出台有关法规,用强制性命令、强制性标准、强制性作措施,保护、修缮将历史价值高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实行政府主责,部门主抓,辖区负责的工作机制。

2.工作建议:建议成立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专门机构,统筹负责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的发掘、申报、管理、保护、利用与发展;将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关于乡村社会建设的意见建议

1: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政策建议:统筹考虑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变现在新农村多头推进为农口部门统筹推进,建立与之配套的工作机制。

2.工作建议:彰显新农村特色,避免大而全;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保护生态、依山傍水”和“县级揽总、乡镇主责、村(居)实施、农民主体”的原则,合理确定选址的集聚规模。

2:如何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

1.政策建议:出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保护小城镇“基因”,深化特色发展,做好小城镇向特色小镇迈进的无缝衔接;落实落后山区旧城“双修”的金融政策,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放宽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篇7: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乡村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国富民战略安排之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

一、振兴乡村战略各项目标之间的基本关系

振兴乡村的各项目标中,核心是让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起来,特别是让乡村的农业居民富裕起来。欠发达国家普遍特征,是由收入指标差异所反映的城乡二元结构,即乡村居民收入显著低于城市居民,农民贫穷,乡村凋敝。让农民富裕起来,不仅是负责任政党和政治家的最有价值的承诺,更因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成功转型的现代经济体系的强大支撑,所以实现目标异常艰难。此项承诺真可谓一诺千金,必经万般努力,方可玉汝于成。实际上,中国农村近年之所以发生巨大变化,也依赖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良好转型所提供的支撑,其中,最核心因素正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关系对农村社会的渗透,以及农业技术的巨大进步。

生活富裕的前提是产业兴旺,而农民富裕的前提则一定是农业产业兴旺发达。生活富裕的标志是货币收入增长带来的购买力强大,而其支撑力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即越来越少的劳动力生产更多的产品。若一个国家的吃饭问题要使用国家半数以上的劳动力资源,则意味着这个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民便不可能富裕。

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也是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重要基础。去年到今年笔者在农村调研注意到一个普遍性的变化,乡村居家妇女彼此间吵架的事情变得罕见,邻里关系变得友善起来,互相帮助已成风气。小偷小摸的事情近乎绝迹。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重要。随着农民收入提高,邻里的亲情相对升值了。我们在调研中还注意到,农民富裕以后,农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合作水平也在提高,一些过去难以达成的公共事务协议也变得容易达成了。我们在几个省的调查都发现,过去一些涉及拆迁、调地的事情,总令百姓抱怨、干部发怵;

现在情况不同了,农民之间商量出一个方案的概率明显增加。这些变化固然与乡村治理变革有关,例如实行政经分离改革、自治体设置下沉到组改革以及建立各种理事会等,更与农户富裕引起的价值判断变化以及农户经济活动平台的变化有关。

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水平的提高也有密切关系。农村生态宜居包括排放减量、景观怡人、密度适宜、交通便捷等要素。农民生活富裕达到一定水准以后,才开始看重这些要素的价值。产业进步之后,人们才有能力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不断降低同一单位的热量产出所必须开发的土地面积,使更多的土地用于维持自然风貌。

提出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两大目标对于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础性意义,当然不是说其他几个领域可以无所作为。相反,近几年一些地方在农村宜居环境和乡风文明建设以及乡村社会治理诸方面积极开拓思路,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推动了农业关联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例如,生态宜居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社会治理的改善鼓励乡贤发挥作用,一部分从农村流出的资源开始反哺村庄公共事业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则直接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进步与农民收入提高。

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实现振兴乡村五大目标的主要路径,是对我国既往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一个总结。坚守这一经验,的确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败。

按我理解,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求我们改变关于城乡关系的一系列旧认识,树立新观念:

第一,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进一步扩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从国民经济宏观尺度看,城乡要素流动合理性的标准,是要素在城乡间流动的边际国民福利产出率相等。这个教科书标准虽然无法绝对实现,但把它作为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我国城乡要素市场统一的目标远没有实现。城市经济部门劳动要素的经济贡献仍显著大于乡村领域,说明劳动要素的转移任务没有完成。评价土地要素市场均衡的建立较为复杂。表面上看,我国城市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产出水平要远大于农业用地,但如果我们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用“福利”产出来评价土地的收益,关于均衡的计算就要另做考量。虽然农业也有排放问题,但扩大到更广大的包括森林在内的乡村地区,其对环境就有正的贡献,而城市领域则目前是负的贡献。另外,我国城市用地的平均gdp产出显著小于发达国家。根据这些信息,大致可以判断我国城乡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市场还远没有达成均衡,突出表现是各类地价过高,而城市地价更高得离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通过土地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二,必须抛弃将农村视为两个“蓄水池”的陈旧思想。我们过去接受了一个“事实”,把农村农业领域当作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贫困人口的“蓄水池”。如果这两个“蓄水池”的存在是合理的,振兴农村的五个目标基本无从谈起。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上不能继续把这两个“蓄水池”与农村农业捆绑在一起。农村的主体居民要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的从业者,两个“蓄水池”应该转变为常规的国民经济变量,即整体上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并接受国家主要经济参数的调节,而不能让农村农业负担这样的“蓄水池”。今后的目标是,由农村领域资源不良匹配产生的贫困人口,转变为国民经济周期性因素与摩擦性因素产生失业半失业人口,让贫困人口生活在更容易就业、更容易得到帮助的城市,使农村经济部门与城市经济部门实现真正的“融合”。

第三,必须将农业竞争力提高战略纳入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提高战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各个经济部门的竞争力整体薄弱,但其相对优势部门仍然可能向另一竞争力整体强大的国家出口产品,只要另一国家的对应产业部门的优势在本国相对弱小。贸易的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两个国家的专业分工水平。必须看到,我国近些年与欧美的贸易格局,使我国农业的尴尬局面被显著放大。我国制造业出口已经保持多年强势地位,服务业正在迎头赶上,而农业相对优势下降。我国农业的绝对水平在提高,但国际竞争力相对于制造业显得弱小。这种情况很可能继续下去,最坏的情形是步日本农业的后尘。按报告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我们不能在未来中国更大开放的格局下丢掉农业竞争力,不能让农业成为依靠高补贴存活的产业部门。不妨在这里提出一个大胆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发生一个逆转,让中国同时生成强大的、依靠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土地及资本密集型农业支撑的“双强”贸易结构,而让其他某些国家成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立足的国家?事实上,这不能是虚幻的异想,而必须是非实现不可的“伟大梦想”,否则城乡融合发展就没有实现可能。这个目标当然不能靠敲锣打鼓来实现。中国当下正在推动农村脱贫攻坚宏伟社会发展工程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杰出构想,这将助力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第四,必须使各项经济政策推动中国人口布局大调整。如前所述,中国农民要富裕起来,归根结底要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的低劳动生产率难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实现“融合”。我们的现实是,依靠超过40%的农业劳动力产出占比8%的gdp。这个相对劳动生产率太低,不可能让农民富裕起来。如果去掉农村那些实际上没有真正下地的劳动力,我国生产出约8%的gdp的农业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的25%。这个劳动生产率仍然低于城市经济部门。如果能通过城乡区划的合理调整,建立更合理的统计口径,我国目前城市化率还会有所提高,估计可达到62%左右。考虑到国际经验数据,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如果政策调整比较好,粗略可判定在2035年前后,我国农业产业gdp占比可能下降至5%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占比下降到10%左右,这将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这个时候,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至20%以下,相应地,我国城市化率也会达到80%左右。这个目标实现,意味着农业更加强大,农民平均收入接近城市水平,城乡融合发展获得成功,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的其他社会进步目标也相应实现。这个过程也意味着人口布局的大调整;

这种调整是所有其他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

第五,必须完成现行农村政策在实施对象上的转变。在全国城乡区划不合理、城乡各地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不匹配、村庄人口与农业从业人口相当不对应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农村政策体系内包含了许多矛盾,大量基础性的信息不真实、不充分。信息失真使我们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缺乏决策依据,甚至造成决策误导。2017年,笔者在东部某省某镇做调查,注意到该镇85%的道路被称为农村道路,并按照相应的规范建设和管理,但实际上该镇工厂林立,商贸繁荣,人口密集,农业从业人员只有5%左右。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基于这种情形,现有农村政策也要转变,一些政策要归并为一般性的覆盖城乡的政策,一部分要转变为城市发展政策,还有一部分要转变为单纯的农业产业政策。通过这个转变,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才会更精准,更有利于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三、振兴乡村的关键举措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需要国家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发生转变。笔者认为下列政策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转变。应该大力发展劳动替代型农业技术和水肥药节约型农业技术,前者如大中型农业机械,后者如转基因育种技术。通过这两类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村环境。多年来,在转基因问题上,外行的声音压倒了技术专家的声音,极不正常,应通过有效的科普活动改变这种局面。

农地保护模式转变。现行农地保护政策的综合性约束力弱,效果不够好。应该将目前多种农地保护区政策统一为国家农业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的村庄、河流、道路采用目标匹配度高的统一政策,增强农地保护的效力。此项政策的转变还应配套解决土地用途的预期不稳定问题,使各类土地价格回归正常水平,特别是降低农用地地租率。

城乡区划模式转变。如前文所述,不合理的城乡区划办法严重降低政策的有效性,也扭曲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必须做出调整。应该将作为行政区划的城市与人口密度意义上的城市区别开来,将后一种概念作为区别于乡村的统计概念。例如,可以考虑将建筑用地连续的、人口总量超过两万,且其核心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5000人的地理单元定义为城市,将城市以外的其他非工矿区、非机场等特殊设施的区域定义为乡村。按照这个定义,我国城市数量会增加到数千座,发达地区的某些村庄也会联合为城市。适应这个变化,我国还可以设立“县辖市”行政区划类别。这种城乡区划建立后,城市的设置将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大量相关政策也会更容易操作。

城乡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如果城乡区划模式实现转变,真正的乡村就是另一番面貌,以往讲是乡村治理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若城市化率达到80%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占比达到10%左右,大量专业农户因生产发展需要,会分散居住,还有一些农户会与其他约10%的逆城市化人口一起居住在小的村镇。这个时候,大量的村委会设置可能就不再必要,公共服务的中心将是一批小城市和少量的村镇。绝大部分农户距离城市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的车程。农户可能会在自己的名片上写上自己的住地“某省、某县、某市和某路几号”。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布局形态,社会治理不再需要区别城乡,农民就是市民,只是因为他的职业需要住在乡村。这样一来,城乡分野将只具有景观差别的意义,其他差别将不再重要。

篇8:乡村振兴和城镇一体化

一、当前模式弊端多, 整合迫在眉睫

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二元制度设计, 难以彰显社会保障的公正公平性。城乡居民因户籍和身份的不同, 在参保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城镇居民只能选择居民医保, 农村村民只能选择新农合。而在个人缴费标准、报销限额、报销比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政策差异, 带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难以彰显社会保障的公正和公平性, 也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

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分别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管理;与此相关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又由民政部门管理。这几项制度职能相近, 内容和性质相同, 但管理上却分属三个部门, 彼此相互分割, 难以形成合力, 发挥更大作用。

3.存在机构职能重叠交叉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不仅有三个政府职能部门在管理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事项, 职能有明显的重叠交叉现象, 而且部门内部层层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 每个定点医疗机构内部也分别不同的服务窗口, 负责各自的报销和结算工作, 这样就使得每一项制度的管理机构一方面感到经办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又存在部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被浪费的状况, 比如机构重叠就造成了人力资源、办公场地的重复投入和浪费;不同部门建设各自的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系统, 又造成了资金、设备、管理人员的浪费。

4.存在重复参保的现象。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分别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部门管理, 参保管理和信息系统不统一, 造成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存在重复参保的现象, 这不仅增加了城乡居民的负担, 还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5.新农合医疗管理与医疗服务合一由卫生部门主管, 卫生部门即有经办职能又有监管职能, 不利于规范管理。

6.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分开运行, 政策无法充分衔接, 影响居民和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首先, 参保范围难界定;其次,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之间没有建立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不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

7.由于居民人数少, 新农合比城镇居民医保更早启动, 部分居民已参加新农合, 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少, 基金容易出险。

8.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不统一, 药品目录及使用范围不一。医生在使用两套政策和两套目录, 具体操作难。

二、如何进行整合一体化

(一) 领导重视, 整合经办机构

领导重视是整合取得成功的关键点, 人社部门可组织由乡镇、相关部门参加的整合研讨会, 取得统一意见后, 再报当地政府研究通过。由于医保中心成立得早、经验丰富, 可将新农合整合到医保中心, 同时划入原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业务职能, 适当增加医保中心的事业编制, 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局按规定预算给医保中心。

(二) 协调两种政策, 统一部署参保参合工作

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参保参合登记工作同步进行, 根据行政区域户籍性质划分城乡居民参保参合选择权利, 以城乡居民自愿原则为前提, 以乡镇为单位, 村 (社区) 为基础, 统一部署、统一宣传发动、统一管理, 采取先培训后动员方式, 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负责填表登记、上缴资金, 将城乡居民两项医疗保障工作一并贯彻落实, 减少行政运行成本。

(三) 逐步完善制度, 统一办事流程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种医疗保障有些相同的业务管理制度政策不一, 群众办理时往往难以理解。如在意外伤害性疾病 (无第三方责任) 的报销和审批流程上差异较大。为平衡三种医疗保障业务管理政策, 应逐步完善有关制度建设, 做到统一部门管理、统一政策规定、统一认定范围, 统一办事流程, 群众知情方便, 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规范运作。

(四) 统一窗口办理, 提高办事效率

机构合并统一管理, 方便群众办理报销及相关单位业务往来。参保群众到统一的医保中心大厅, 就可以同时办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种业务。在适当位置公示医保基本政策、就诊和补偿程序, 公开申请提供材料、办理报销流程及向患者提供一次性告知材料或就诊、住院须知, 公示参保参合人员医疗费等, 提高参保参合人员就医、报销管理程序的公开化、透明化程度, 杜绝因服务窗口分散, 工作人员有限, 办理时间长, 多跑路的现象, 更加便民利民, 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 统一基金收支管理, 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一是建立基金收、管、存、支分离的封闭式管理体制。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 (或社区居委会) 负责城乡居民医保资金的收缴, 医保中心负责基金管理审核支付。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保证了基金的安全运行。二是严格内部监控。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建立基金支出互相制约机制, 新农合基金建立分级审核工作程序, 实现多重把关, 相互监督。三是强化部门监督。审计部门、财政部门、总工会、上级部门、医保基金监督委员会每年要对基金的收支各个工作环节的运转情况适时进行检查监督。四是落实市、镇、村三级公示制度。市、镇、村 (居) 和医院每季度要在公开栏上分别公示参保参合人员费用报销情况, 保证基金使用的公开、透明。五是不定期检查定点医疗机构综合管理, 内部约束制度执行情况;药品质量, 价格及医疗收费情况;参保参合对象住院管理, 信息真实情况;病历、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情况;基金的补偿兑付效率情况等方面开展督查, 确保基金用于确凿之处。

(六) 其他方面的整合

要使用统一的信息平台, 即一个医保网络一个药品目录, 方便管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种基金在医保中心分开核算, 基金由财政在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预算资金中统筹平衡。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 主管部门不同, 整合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应该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为一体, 建立筹资标准、政府补助、待遇水平相对一致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也可在筹资标准中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筹资档次, 城乡居民可根据自身条件自由选择, 让居民和农民享有均等医疗保障政策待遇。实行城乡医保二合一后, 基金可以起到相互支撑依靠的作用。从医保基金的收支情况看,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 基金总量增大, 有利于提高基金抵御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国家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投入逐年加大的情况下, 可以逐步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多实惠。

(二)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政策设计不平衡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设计很不平衡: (1) 统筹缴费标准差别过大:城镇居民与新农合统筹比例不同, 补偿标准也大不一样。对同属一个国家公民, 面对应该平等享有的社会医疗保障, 其个人负担和政府补助标准差别过大。 (2) 医疗保障政策制度设计不一。经过几年的实践, 到现在为止, 已建立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大医疗保险制度。从制度层面看, 医保覆盖了所有人群。但由于不同医保体系的覆盖对象、参保办法、筹资标准、保障待遇, 行政主管部门不同等原因存在很大差别, 导致城乡居民不能均等地享有医疗保障待遇。

(三) 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压力增强

1. 部门压力大。由于整合涉及到部门利益的调整, 多方的压力大。2.工作管理压力大。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形成, 医疗保障工作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又涉及到经办管理人员紧缺, 工作压力很大, 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都要提高。医保信息系统管理工作量迅速扩大, 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一卡通等方面问题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提高人员专业技术管理素质等方面还要作进一步努力, 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研究解决。

(四) 基层医保机构设置与职能不协调

由于目前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没有人员编制及单独经费预算, 多数乡镇经办人员身兼数职,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其工作管理长效机制难以得到保证, 工作任务与部门职责管理关系不相协调, 长效筹资机制尚不健全, 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矛盾还比较多, 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摘要:城镇居民医保的推开和新农合的实施, 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探讨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整合, 打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元格局, 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 有效优化参保人群的构成, 增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和调剂共济能力, 已成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

上一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下一篇:七彩牡丹养殖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