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

2024-04-21

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精选11篇)

篇1: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

【成语】大巧若拙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简拼】dqrz

【近义词】大智若愚

【反义词】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例子】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英文翻译】a great intelligent man looks dull.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成语正音】拙,不能读作“chū”。

【成语辩形】拙,不能写作“绌”。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他讲了许多深奥的道理。其中有不少辩证法思想。

老子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屈,最灵巧的好似笨拙(大巧若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而无为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大巧若拙”的成语由此而来。

万众一心

黄巢在东汉末年领导了黄巾大起义,引起朝廷恐慌,灵帝派朱隽率军镇压,大军在宛城与韩忠的起义军相遇,朱隽在探察清楚韩忠在宛城的东北守备较弱,就派一分队第二天大张旗鼓地攻其西南,然而自己却率主力突袭东北,终于攻占了外城。

朱隽不顾韩忠的谈判要求,加紧围攻内城,可一连几天都遭到了起义军的顽强抵抗。攻城屡屡受挫,朱隽又登上外城城墙向内城眺望,接着,下命令叫部队后撤几里。撤退后不久,城内守军纷纷冲出城外,试图突围,朱隽的兵马乘机从侧翼杀过来。韩忠不备,想再退回内城已来不及,起义军只得四散而逃,伤亡很大。

事后,朱隽的部下问他用的什么计谋,他得意地说:“我从高处看得很清楚,内城十分坚固,城内尽是守兵。他们想谈判谈不成,想突围又出不去,他们只有万众一心跟我军拼命。一万个人齐了心尚且势不可挡,何况他们有十万人马呢!倒不如先缓一缓,暂且松动一下包围圈,让他们产生突围的念头,然后乘乱杀上去,那么他们的士气也就瓦解了。”

大功毕成

西汉元帝时,朝政大权由外戚把持,其中尤以皇后的侄子安汉公王莽为最,其权倾朝野。

有一年,王莽上奏皇帝,提议模仿周公建造明堂,设立雍灵台,集中天下学者讲学和著书,目的无非想借此抬高身价,标榜自己是当时的周公。当时王莽为那些求学和搞研究的人盖了不少房屋,还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建立一定的制度,配置了有一定专长的教师,广泛收集了天下各类书籍。对于那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则用公府车马将他们请来。这样,先后被网罗到这里的各种人才达几千人。这些人来了之后,王莽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并纠正对他不利的所谓“异端邪说”。

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讨好王莽说:“当年周公辅政,制定制度尚且用了七年时间,后来明堂毁坏,雍灵台倒塌,千年以来未有人重新兴建。现安汉公辅佐陛下,仅仅四年时间,就功德非常突出了。”

篇3: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

前几天, 一批专程从北京赶来为梅州产业文化“号脉”的专家走进了梅州市山歌剧团的剧场, 《等郎妹》有些角色的演员虽已换代, 但戏的韵味依然纯正。随着大幕徐徐拉上, “曲终人不散”的现象还是不改, 专家和观众以五花八门的方式表达着自己观后的感动。

据说, 当初《等郎妹》剧本出来后, 由于受某些权威专家的重锤敲打, 险些胎死腹中, 后来幸有不少有识之士的力挺, 方有今日舞台的精彩。我们在为之庆幸的同时, 难免也会有些思考, 理论研究虽然永远都是跟在艺术创作的后边, 但放放“马后炮”也是必须的。《等郎妹》的价值, 不是某些权威能够否认的。十年过去了, 她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印证了那句老话“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等郎妹》的成功, 值得我们这些山歌剧的传承后辈好好咀嚼:大气磅礴的舞美, 如梦如幻的灯光, 悠扬悦耳的音乐, 风情浓郁的表演等都值得作一些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 但作为一名资浅的编剧, 由于见识有限, 只能品品其中文本的魅力。

读《等郎妹》, 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作品所呈现的厚重的文化和人性的光辉。作者剥去了文化的伪装, 直面人性中的美与丑, 以叛逆的笔触, 大胆地运用了许多土得掉渣的语言, 很俗, 但很有味!

《等郎妹》语言的“俗”, 俗里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俗里蕴含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

“摘青果”的一场戏, 男主人公少年王思焕被抓壮丁马上要离家出走了, 万般无奈, 为留家族血脉, 在长辈们的主持下, 他与等郎妹润月匆匆圆房。洞房花烛夜, 面对情窦未开的王思焕, 润月只能以猜谜的方式“引诱”丈夫上床, 唱了四句:“什么晓暗又晓光?什么晓下又晓上?什么晓软又晓硬?什么晓短又晓长?”谜面虽然有些“下流”, 但谜底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放在这特定的戏剧情景中是恰到好处, 丝毫不至于让观众产生淫秽的浮想, 只有会心一笑地惊叹人物的智慧。难怪著名戏剧家龚和德先生近乎专横地告诫作者:“这段唱, 一个字都不许改。”

《等郎妹》语言的“俗”, 俗里透着泥土的芳香和人的野性, 俗中呈现了客家人的生存状态和道德准绳。把一个土匪写得如此有人味, 神来之笔!

土匪镇山虎为向王思焕索讨“风流债”, 领兵来到九龙寨, 村民金狗为护润月挺身而出, 镇山虎一把夺过金狗手中的火铳扔在地上, 鄙夷地说了一句“烧火棍, 吓我的鸟!”这是一句典型的土匪糙语, 颇显人物性格, 剧场效果很好,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而一味地迎合观众, 镇山虎随后的一句话, 使该人物变得不

2.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第189页3.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第195页4.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第205页5.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第286页.参考文献:

[1]范煜梅:《琴与诗书同行》, 成都:四川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2]金千秋:《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再“脸谱”, 变得有血有肉。当思焕娘向镇山虎跪地哀求, 求他放过润月和金狗, 自己甘愿替子偿命时, 镇山虎出人意料地说了句:“杀你一个老人, 那我往后还有什么脸面在江湖中做人呀!”这句话不仅呈现了人性之善, 使人物变得立体, 也蕴含着客家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不畏强权, 不凌弱者。

《等郎妹》的乡野俗语, 极少用于取悦观众的人物调侃, 而是用在人物情到深处时的一种宣泄。它构成了许多“炸点”, 埋藏在全剧的不同角落, 炸出的响声, 让人入耳难忘。

女主人公润月历尽坎坷, 梅开二度, 与青梅竹马的金狗执手入了洞房, 不料新婚夜, 死里逃生的“前夫”王思焕衣锦还乡了……剧中的所有人物都掉进了情感的漩涡。六神无主的润月本着善良的愿望劝金狗“另娶贤妻抚伤痕”, 并主动为他牵线介绍了一位寡妇, 金狗却干脆地答应了:“无相干, 只要是个母的就行。”这本是一句很喜剧的话, 奇怪的是许多观众听后却掉泪了。作家刘震云说:“喜剧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掉泪的。”《等郎妹》虽非喜剧, 但她的许多喜剧因素却实实在在地达到了这个境界。也许是有意栽花, 也许是无心插柳, 作者在此不显山不露水地甩下一句话, 刺痛了观众的同情心, 撩动了人的泪腺。金狗的这句话五味杂陈, 有伤感、有无奈, 也有些许对命运的怨怼, 但更多的是饱含着对润月深深的爱。润月在金狗心中, 那是无可替代的唯一, 那份纯真, 那份执着, 从未动摇。当真爱得而复失的时候, 伤害是难于言表的。“是个母的就行”, 将择偶的标准锁在“公”与“母”的层面上, 恰恰是金狗对真爱追求的绝望表达, 也是对命运不公的叩问。热恋中的人都容易极端, 把爱看得很神圣, 一旦受伤便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人的动物性。“是个母的就行”标志着金狗心中难有别恋, 纵还有婚姻, 也是在履行人生的义务——生命繁衍。

《等郎妹》中富有意蕴的俗语俯拾皆是, 在此不一一列举。它是文本的一大特色, 但不是唯一的风景。艺术创作倡导雅俗共赏, 可“雅”跟“俗”本身就是一对反义词, 创作过程中要调和好二者的关系绝非易事, 能像《等郎妹》那样在“雅”跟“俗”间行走自如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见。

《等郎妹》之雅, 首先是大俗若雅, 其次是唱词之优美。鄙人投身戏剧之前, 也曾痴迷诗词多年, 但读《等郎妹》的文本, 仍有别有洞天之感。在此, 截取剧中的一段唱词与大家共赏, 也许能窥斑知豹:“竹梆敲响三更天, 春光苦短难顾羞涩体面。藏起哭泣的心, 换上甜甜的笑脸。轻解罗衣慢移步, 牵起我郎到床前。今夜我把女人做, 他日人在天涯也有梦缠绵。”它有古诗的精炼, 有新诗的轻盈, 有山歌的野风。下笔举重若轻, 行云流水, 直指人的心弦。

1990。

[3]林晨:《古琴》,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009。

[4]易国存:《中国古琴艺术》,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5]章华英:《古琴》,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6]苗建华:《琴与士同在——对古琴命运的历史考察》, 载《音乐研究》, 2003年第2期。

篇4: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关键词】 “大巧若拙”;工艺美术;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传统的工艺美学原理,大都是从其功能的合理性、因势造型的巧妙性、人们精神需要的适应性、道器同一的确定性、文质彬彬的统一性等多方面来论述工艺美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属性。而对于巧法造化,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说强调造物观的天然存在、固然合理的美学原理,则较少涉及,尤其表現在工艺美术的美学研究领域,涉及更少。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1]。他道出了中国古代造园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就是作品虽为人所造之物,但其又具有天然合理、浑然天成的技术美。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的美学观点相似。其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在此,笔者就“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展开论述,分析其在工艺美术领域表现出的美学特征。

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我们可以理解为那种高超的技艺,即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并不露痕迹,而更显自然稚拙、富有生气,恰似天造。“这种巧是大巧,绝非一般的技巧、技能。一般的巧可凭借人工的力量达到,而大巧作为最好的巧,是最一般的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在此老子以‘拙’来表达这种高度的巧。”[2]244其本质也就是人工创造的“自然”之美。庄子也曾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他讲的也是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这些都是由于“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的本根、自然的伟力所致,人在宇宙本根面前,只有虔敬、敬畏才是本分。其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也强调了大自然之美乃天地之大美的核心理念。大自然之美和人工自然之美两者虽然造物的方式不同,其实质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即“自然的美”。这里的“自然”并非是大自然,而是天然合理、浑然天成之意。两者都为追求这种美的意境而存在。而这种美的意境或者说美感,更多的时候表现的是一种形而上的自然意识形态。

一、大巧若拙之美,美在“自然”

所谓的美在“自然”,即是讲其为素朴纯全之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不逆自然之法,顺应阴阳四时天地之法。在造型观念上,表現为:不违其势、择势而趋、因势造型。在加工技法上,表现为:不违其质、顺其自然之属性。加工技法、成型工艺等皆要以熟练可行之法为之,切不可因技术、材料、工艺的特殊性而限制了工艺美术品的加工制造,限制其自然属性的表露。在其装饰方面,则要强调其文质彬彬,即其功能一定要与装饰进行结合,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具体来说,则是需要工艺美术工作者因情况而决定其作品是以功能性为主体,还是以装饰性为主体。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图1),采用一种整体写意的表现手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虎的身躯借助了石料自然起伏的形态变化。虎身蜷曲的毛皮则是顺着石料天然的纹理,运用线刻手法刻出斑纹,线条明快、简练自然,整体气势磅礴,再现了猛虎伏击时的精彩瞬间。

二、大巧若拙之美,美在枯槁的朴素

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以抒发胸中之情。如,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小令里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具体的物象,这些物象单个看来,不过是一些非常平凡朴素的事物,也不具备多么深刻的、有意味的形式。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生动的《游子思归图》,它“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3]126。《天净沙·秋思》中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是美在枯槁的朴素的表现。当然,这里的“拙”,并不是一种枯寂、枯槁、寂灭,而是对活力的呈现。例如图2吴鸣的《大语系列》,其创作融合传统紫砂造型工艺,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演绎现代性的装饰手法,风格朴素,单纯自然。作者通过再造古典理想,重构象征谱系,使之从精神内涵和审美功用上,真正融入当代文化语境,传达出现代人文格调与现代审美取向。同时这也是艺术家观念更新和技艺重组后的一种升华。

这种枯槁朴素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涉及到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两者不可分离,但是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性更多的时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植入其审美理念和行为,营造独特的美学意味。这种美学意味可通过朴素的材质、残旧枯槁的形式来传达其历史性。如,非洲刚果(金)米赫姆巴族的木雕作品(图3),其自然稚拙的造型观所传达出了独特的民族工艺特色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材质本身的美感相切合营造出了枯槁朴素之美,迎合了人们对历史的神秘、沧桑感的体验回味。这种沧桑的美感正是通过大巧才能体现出来,而大巧则显现了无限的生命力。

三、大巧若拙之美,美在老境的意象

nlc202309082302

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也可以这样说,老境是对婴儿般活力的恢复,是对生命童稚气的回归。“老”,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代表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2]258然而,与“老”相对的则是“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嫩到老的一个过程,技术技巧亦然。人们但凡认识一种事物或者學习一门技术,其必然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庄子也曾经提出過“技进乎道”的观点。(3)而由技入道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技术的积累,也需要斋戒其心、物我皆忘,放弃复杂的技术考量,在自然的心灵中合于自然。得“道”的过程不是技术积累的过程,而是在创作的过程配置自我生命的内在和融合,也就是老境产生的过程。所以,老境追寻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大巧的升华——“道”。

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绚烂和厚重、苍茫和古拙。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品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如,日本漆艺术家本间幸夫的漆木器作品(图4、图5),艺术家以斧凿劈砍为其主要造型手法,强调对于器物造型的一种自然舍弃。在艺术家生动纯熟的刀工之下,那种看似随意的劈砍,恰恰是一种对于作品整体造型与气质的一种灵活把控。虽然是大刀阔斧,但也不忽略细微之处,刀痕自然拼凑、混搭、破损、重叠,极富韵律,追求着一种对于古拙沧桑的厚重表达。此即为老境,亦是一种大“巧”。

小 结

对于“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特征的分析,正是对道家工艺美学思想的一次深入体会。大巧若拙中所包含的顺应自然、巧法造化,是力求探寻一种至纯的“自然”之美;平淡真挚、朴素枯槁,是寻求一种对于历史性和沧桑感的回味;自然稚拙、悠然回味,则是探寻一种意在老境的魅力、追求一种对于生命和活力的回归。当然,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均有其独特的面貌。对它们的再认识有助于今后相关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革新,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植根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周立波.由《在一个地铁车站》与《天净沙·秋思》谈意向诗的魅力[J].考试周刊,2008(53).

篇5:大巧无巧的故事

刘海粟见先生如此褒奖,更觉不安,便说:“我不会画国画,竹子的层次没有处理好。”

吴昌硕说:“这张画好就好在你不会画!许多人画不好就因为太会画,总是套用陈法,熟到媚俗的程度。”

太会画,反而沦为油滑,不会画,反而别出新意。

人们在求学练艺的过程中,难免追求一些炫目华丽的技巧,殊不知,正是这些纷繁复杂、过多过度的技巧,层层包裹,淹没了精神、实质和内容。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还在于朴素自然、真情实感与鲜明独特。

篇6:大巧若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①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那就是: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破坏冲和淡雅的意致。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弃对“巧”的追求。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不是去“即”——孜孜以追求。拙,在老子看来,就是素朴。道家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④大巧若拙,突出了中国哲学以天为徒(徒:同类)的.思想。在老子的宇宙论思想中,赋予天——自然作为创造性本体的特性,老子哲学中的天取代了原始宗教中的至上神地位,成为人的文化创造永恒的范本。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就是要回到天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从天的角度寻找智慧的根源、生生的根源。

⑤大巧若拙,突出了道家哲学在其源头就存在的“反智主义”倾向。老子说:“慧智出,有大伪。”在老子看来,人企图运用知识改变世界,是一种愚蠢的文化冲动。老子强调拙,是因机心流行、文明发展所带来的虚伪性而提出的。老子看透了五色、五味、五声等对人的真性破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他倡导一种自然而然的哲学。老子时代的繁缛虚华当然和现今无法相比,但相对而言,那个时代也有了很高的文明。文明所带来的虚荣奢华席卷着这个时期,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势,乃至繁缛的礼节,巧言令色的风行,等等。其实,这也可以说是‘欲望的时代”,重视人的欲望享受,将世界客体化、对象化、异己化。老子反思这样的“流行文化”,这样的所谓文明,是不是符合人的真性?老子提倡的“为腹”,如王弼说:“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融于世界中,与世界悠游,不是靠机心去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与世界同在,以“大是懵懂”的智慧滋养生命。

⑥守拙的哲学,是一种存在之道,它促进了中国人关于人的存在状况的思考。“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本性的行为。人的本性是生活在“拙”的状态中,而不是在巧中展示的,不是在绚烂的色相世界中展示的。

⑦守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比如,陶渊明不仅以其诗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风标衣被百世,这并不在于他选择了退隐,不为官,而在于他树立了一种本然素朴的精神风范。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去的是他生命的园田。并不是农耕牧歌更适合他,而是自然率真的境界更适合他的生命栖居。

⑧大巧若拙,明道若昧,见小若明,糊涂中有聪明,痴心中有智慧。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一般的巧凭借人工可以达到,大巧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达到纯全之美。

B.要达到物我之间的契合无间就要放弃对巧的刻意求取、孜孜追求。

C.老子所说的巧,不是一般的巧,但是却包含了一般的巧的内涵。

D.“反智主义”倾向就是指反对人运用知识去改变世界,用机心去破坏世界。

E.“守拙”即守住人的本性,在色相世界中展示自己的行为与“守拙”是相悖的。

13.在人们的艺术欣赏和追求里都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下列现象,不符合“大巧若拙”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的欣赏。

B.人们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一个人的美。

C.中国书法理论提倡“生”,反对“熟”。

D.西方园林多几何构制,讲求典雅、华丽、严整。

14.本文阐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请分点概述这种哲学思想的基本主张。(4分)

15.为什么老子会认为“慧智(聪慧机智)出,有大伪(虚伪欺诈)”?请根据上下文作答。(4分)

阅读答案:

12.A、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A项的内容出自第一段和第二段,需跨段整合,前半句出自第一段,与原文相符,后半句与第二段内容不符,第二段所说的大巧是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人为反而起破坏作用。C项内容出自第二段,老子所说的巧是大巧,与一般意义上的巧是不同的,两者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B项的内容出自第三段,原文说“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孜孜以追求”,选项内容是对原文的正确转述。D项内容出自第五段,与原文相符;E项内容出自第六段,与原文相符。

13.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西方园林“多几何构制,讲求典雅、华丽、严整”是人工雕琢的体现,与“大巧若拙”相悖。

14.①要追求素朴纯全的美,讲求认知的神会;②提倡从天的角度认识智慧和事物;③反对欲望、享受和机心,提倡融于世界;④追求合乎本性的存在之道(人生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每点1分,共4分。

15.因为老子认为文明的发展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人企图用智慧、知识去改变世界,追求文明),(1分)而文明的发展需要靠机心,靠强为,(1分)这样就会带来虚伪欺诈,从而会严重破坏生命的和谐和人的本真状态。(2分)所以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

篇7:宋史李若拙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李若拙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注】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注】繇:读yóu,古同“由”,从,自。

译文:

篇8: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

冯学智,号无闲斋主人,河北省赵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协理事、赵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书法兼通诸体,尤善行草。书法和诗词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览并获奖。1990年和2000年先后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书画展览,并受到了专家和同道的一致好评。其作品和传略被载入《中国书画名人大观》、《当代文艺家名典》和《世界美术书法世纪末成就大典》等多部辞书。

在古城赵州,冯学智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从事书艺的数十年间,他把字写满了赵州大地。在风景名胜地,在楼堂馆舍间,在为官执法者或文人雅士的客厅卧室,甚至在山野黎庶石庐,都可见到他书写的条幅匾额。人说冯学智为人谦和,淳朴厚道,虽以文字为稻梁谋,却以德为书,德艺双馨,正因为有了这样深厚的民间基础,所以他才能像一棵树一样,根子扎在家乡的土地而枝却伸向四面八方,以至名满燕赵、书声名大振。

记得,是在去年春天,我到南三条中江艺术城裱画,在十几家裱画店林林总总的字画中,有一幅六尺整纸草书使我眼睛为之一亮,大气磅礴,势如奔涛,落款为“赵州冯学智”。于是,我便产生了求字的念头。不久,在石家庄市文联第八届文代会期间,我有幸见到了他,他正在市政府宾馆一楼大厅为人写字,趁他品茶小憩之际,我上前礼节性的客气了一句,便直奔主题,说:“学智兄,你为我写《论语·待坐章》中的三个字‘咏而归’好吗?我崇尚这种人生态度。”他说:“好的,还从未有人让我写过这三个字,凭着这种心境,有多大的烦恼困惑也不怕。”于是,他抖擞精神,展纸濡墨,三个隶书大字顷刻间跃然纸上,在古拙厚重之中透出一种轻松舒活的气息,可谓大巧若拙,风神满纸。

后来,在笔墨交流之中,我对冯学智其人其书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字正如唐代书法家兼书法评论家孙过庭书学所倡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人书相融,和谐统一。其人,在豪爽之中蕴含细腻的情感;其字,在粗犷之中不乏柔美的风韵。他善作竖式条幅,连绵大草,一气呵成,飞流直下,一泄千里。比如,苏轼的《赤壁怀古》、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等古今名篇,他都能得其诗心,达其境界,抒其浩气,而且气势连贯,不隔不离,仿佛书写的不是他人诗词,而是自己即兴吟哦。应该说,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曾多次撰文在报刊呼吁书法家应自作诗文,主张诗文书法联袂;如果总是抄写古人现成诗文,对提高书法与自己的文化修养不利。然而,古代诗词也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跨越时空的永久艺术魅力,能书写的好,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冯学智与他人的不同在于,他善于读书学习,有较深的文化根底,对古人的名诗佳句,能得其精髓化作自己的魂魄血肉;这样,就能够做到人驾驭字,而不是字牵着人手。

书法是讲究笔墨技法的。唐·欧阳询说:“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用笔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说:“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一个“法”字,困扰了古今多少书法家。冯学智的书法之所以经得住品评,是他既讲究神韵更讲究法度的结果。无法之神,神必黯然;无神之法,法必颓坼。细观冯学智的书法,尽管逶迤曲折,势吞江海,但他总是在险中求夷,奇而不怪,引而不发,蓄势弥满;字与字之间顾盼呼应,映带承让,总是遵循着一个总体的意识流向,正如江河澎湃而无决堤之患,山高万仞而无裂壁之危;而且,在笔力墨色的交融渗化之中,或“干裂秋风”,或“润含春雨”,都不是刻意求之,而是笔随心运,适可而止,在强弱枯润之间实现自己和谐流畅的美学追求。

当然,并非冯学智的书法已臻十分完美,不是的,“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缺陷”因为他为人豪爽仗义,又爱喝酒,加之心直性急,没有城府,有时作书不刻意求工。于是乎,兴笔挥写,不论精粗,难免偶成破败疏漏之像。不过,他对于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会立即撕之焚之,决不示人。他尊重他人,更珍惜自己的羽毛,学智史,“学”也成其德,“智”也成其才,按自己的想法,走下去就是了。

品读冯学智其人其艺

王春之《大智若愚翰墨生辉》

提起学智的书法艺术,可谓“志于道、游于艺”,在他的“无闲斋”内朝夕不离毛锥,磨穿铁砚,池水尽墨。在书法的挥洒中无论点、画结体,还是其神韵风度,无不既精妙而又自然地表现出来。若说“志于道”他把书法看成自己的生命,朝夕研习,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临池,从未间断过,由于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求,其书艺立志高远,以奇特为正道,潇洒流落,笔势飘逸,笔锋刚劲。翰墨的渲染,蕴藏着深厚艺义。由于其广积书艺精华,行笔如流水,其大作纵横成体密结,字间连绵不断,笔调流畅秀逸,线条磊落起伏,隐隐现现,犹如银河闪烁的繁星,既错落缤纷又光辉灿烂。

李文娟《铁笔显风骨翰墨皆景致》

谈起对书法艺术的创作态度及艺术观点,冯学智先生滔滔不绝,他认为,书法是各种艺术的综合表现,正如苏东坡所言:“凡知书者,书像其人为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是自然美、中和美、外在美、力度美、神采美的集合。为此,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总是精益求精,不满意的作品宁可撕之焚之,决不示人。谈到对艺术的严谨,他给我们讲了一件事:1998年,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来石家庄,冯先生一路陪同,在游览完赵州桥时,沈老欣然撰对联一副“安济欣看千年济,李春赢得万口春”,并即兴笔挥毫。仅仅在赵州桥游览了两个小时,就对赵州桥有了如此深切的感悟,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冯先生深受触动和启发,在感佩之余,冯先生更加意识到,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不仅要善学多思,更要有文化艺术的积淀,才能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有较高的升华。也正因为此,他才能够用真心和坦诚去从事自己的书法创作事业,用从容仁厚的心态去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他经常热衷于参加各界和众多媒体组织的相关的捐助义卖活动,对他而言,书法创作不是单纯谋生的手段,而是修身养性或是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的方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劳作和创造为他人带来乐趣,为社会带来益处。

赵志勇《闲话“无闲斋”道尽“真性情”》

在家中,冯学智先生专为自己辟出一间房作画室,一张画案,上面杂陈着文房四宝和大小不一的印章。几个老式橱柜装满他收藏的白酒,大概有1500余瓶。这几个“酒柜”占去空间的三分之一,使得房间显得逼仄。冯学智先生素喜饮酒与收藏酒,友人尽知,能让酒占去偌大空间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曾有言:“人因学书瘦,家缘藏酒贫。”又言:“诗意千秋韵,酒飘万里香。”

数年前,先生曾填过一首《贺新郎·醉酒》,笑言是一幅自画像:“吾辈性疏狂,邀挚友,谈天说地,举杯欢畅。漫到酒烈似钢刀,一任自放浪。图适意,任流谤。无闲斋主层楼上,每窃笑,蹒跚步履,济公模样。积习难除随其然,管他何等形象。犹问询,谁蓄佳酿?舞文弄墨寂寞事,为区区,敢谓应时望!问明朝,酒谁饷?”

人生难得几回醉,我觉得先生的“醉”不是醉于酒,而是醉于生命的酣畅,醉于灵感勃发的俄顷。自古而今,中国文人与酒差不多就是一对不分你我的亲兄弟。

张焕瑞《从中国酒文化的浓缩——看冯学智先生的酒版》

冯学智重重的酒版收藏,浓缩了中国酒文化的精华。

篇9:平中见奇 大巧若拙

【关键词】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出奇制胜

今年高考作文显然不像前三年(2004——2006)那样求新求异,独树一帜,吸引人的眼球,但稳中求变,由往年的话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由超前变为传统,由新奇变为平实,是一道出得平中见奇、大巧若拙的好题。

自1998年以来,话题作文在高考中几乎一统“江湖”,其他作文形式,如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则被打入“冷宫”。这样的垄断局面和一成不变的命题方式造成的危害多多:如考试中出现的抄袭,套题,宿构等流弊;学生作文文体淡薄,“四不像”作文比比皆是;教师教作文,学生学作文投机取巧,要么只练记叙文,要么只练议论文,还美其名曰“以不变应万变”。今年福建高考作文命题体现了命题人敢于纠正时弊,拨“乱”反正的良苦用心和果敢精神。

福建高考自主命题四年来,作文命题经过2004年“平稳对接”,2005年“探索开拓”和2006年“加速前进”三个阶段的磨砺,今年的命题驶入了日趋“成熟稳定”的快车道。今年的作文命题将成为我省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转折点,它预示着高考中话题作文“独霸天下”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今后作文命题的形式将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季节》看似平淡,其实有其过人之处,正如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所评价的:“《季节》这个题目很平实,而又出奇制胜”。其出奇之处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季节》这个题目平实易懂,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却提高了立意的难度。考生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虽然了如指掌,人人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但如果单就季节写季节,很容易流于肤浅。只有善于生发联想、深入挖掘,将题目提升到对人生、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赋予季节以象征意义的考生才能写得出彩,获得高分。

其次,今年题目前面不再有那些“画蛇添足”似的,影响考生审题的提示语,这就解除了套在考生头上的限制其立意、选材、谋篇、造句的“紧箍咒”,考生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拘无束地独抒性灵,展示才情。

再次,今年作文命题只有题目固定、文体上诗歌除外的限制。考生可以象写话题作文一样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写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或就某一季节联系人生写体验和感悟,类似的如朱自清的《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或就某一季节抒写思乡恋亲之情,类似的如《故乡的春天》、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或就四季更替联想写人生历程及感悟,类似的如张洁的《人生四季》;或联系自我经历写感悟,类似的如《告别雨季》、《春天播种希望》;或联系社会热点、国际形势,写下诸如《炒股的季节》、《让世界迎来和平的春天》的文章。考生只要选好切入的角度,善于发散联想并深入挖掘,何愁写不出让人耳目一新、拍手叫好的佳作。

最后,今年的题目,写成议论文也是可以出彩的,只要运用好联想、想像,如可以这样考虑:四季有冷暖,我们应把握好人生心态;季节的范围很广,可以联系规律性的东西,如人生有起落,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也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应把握好自己,在人生季节里经历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民族腾飞,应顺应潮流,才能成功。

篇10: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李小龙单恋着王玉英,然而这种单恋却并不执著,既没有体现在语言上也没有付诸任何行动。他只是每天放学路过时看看那静坐在天井中的女孩子,若无其事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黄昏。被暗恋的王玉英也并未察觉男孩儿的心事,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针线。在晚饭花前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她没有反抗订下的婚事,上演一出林道静逃婚出走的“青春之歌”,也没有“还君明珠双泪垂”的幽怨。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婚姻的到来,等待命运塞给自己一个并不可靠的男人。王玉英宁愿相信钱老五会改好。宁愿接受早已注定的结局,,而钱老五并未改好,新婚的王玉英面对孤独,穿着新嫁衣在河边淘米,一切看来都顺理成章,但却让人读着心有不甘。就这样算了吗?这哪里算得上爱情?幸福的爱情令人怦然心动,痛苦的爱情让人黯然神伤。而《晚饭花》里的爱情简直什么也没有。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虽然文学来源于生活,但不得不承认,它是经过提炼与加工后的生活,与现实生活并不等同。文本中常见的爱恨情仇、聚散依依在现实中往往并不常见。生活中,我们曾对多少人萌生过纯洁的爱恋?又曾与多少人失之交臂?并非每段情感都会有圆满的结局,并非每个所爱的人都会相守一生。有时候,我们会看着爱情渐渐远去而不去挽留,不去争取,像李小龙一样徒然等待,最后成为一声叹息,,林道静式的轰轰烈烈固然并非没有可能性,但日常所见却多是庸庸碌碌的小人物,如李小龙与王玉英。他们默默地生活着,追求与等待并存,或者,惰性等待要多于主动追求。他们顺势生存,并不坚执。他们在生活的浪峰中辗转徘徊,头上并没有高悬着理想、信仰、民族、社会等宏大概念。他们只是平凡的一群,是我们每天在熙熙攘攘的市场、人头攒动的街头所能看到的人,那些真实可感、伸手可触的人。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真实。汪曾祺并未违背生活的真实,用文学的手段进行过滤,而是严格地恪守了这种真实。王玉英、李小龙、钱老五,远比其笔下的阿庆嫂等英雄形象更具现实意义。

在通篇小说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作者个人观点的流露,或作出任何倾向性评价及引导。他仿佛只是客观地书写着见到的一切。不为李小龙惋惜,不为王玉英扼腕,更不对钱老五的行为进行评价。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作者在叙述中彻底隐退了,将写作情感降低为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细读文本,我们又会发现作者已将其强烈的情感倾向注入到平淡的文字中。那潑辣的、使劲盛开、叶子多得不得了的晚饭花,那平凡的、在山墙角下艰难地生存的小东西,是那么富于生命的韧性。它用尽力气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尽情挥洒着对生活的热爱,这不就像王玉英、李小龙吗?他们看上去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没有骄人的成绩,但他们却在认真地生活,在角落里盛开,在平淡如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只要一点点水分、阳光和土壤。便泼实地生长。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构成了平凡的社会,并拧成一股坚实的力量,不屈不挠,不为环境击倒。难道他们不值得歌颂吗?

篇11: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关键词:烛之武;游说智慧;游说艺术

苏教版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曾经有两次提到郑国当时危如累卵的命运。一次是文章的开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一次是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胆赴秦营时在秦伯跟前说的——“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在教学这一课时,起初我并未发现到这两句有什么区别,但后来反复念读,注意到了这两个句子的不同,顿时心生疑惑。为什么文章开头史学家向我们交代这场战事的围攻者时第一个出场的是“晋侯”,而非“秦伯”?可是,在烛之武勇入秦营后游说秦伯时,我们注意到,这次围猎郑国出场的主角却已不是“晋国”,而是“秦国”了。

同样是说围郑一事,为什么这两处语词会有此区别呢?难道是史学家左丘明在记述这件事时一时大意?可是,据史料记载,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的左丘明,出身史官世家、承袭了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勤苦撰写,日夜操劳,历时30年,才完成了这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烛之武退秦师》堪称《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中的一篇优秀散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在记述这件史事时,必是逐字严肃、公允、精准。且就是这么一个苍颜白发、地位卑微的烛之武,凭着一舌辩才,成为了《左传》中近300个人物群像中最令人瞩目的“这一个”,可见作者对“这一个”是倾注了许多情感去塑造的,所以假如说作者在此处是因一时大意而出现误笔是不大可能的。

文章开头,应该只是遵循历史事实,客观地记叙了公元前630年发生的这场战事,晋国因当年流亡时曾遭郑国“不理不睬”之辱,又因两年前晋楚城濮之战时郑国曾助过楚国之恨,于是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拉上秦国一起攻打郑国。据此史实,意欲围灭郑国的这场战争的主谋者应该是晋国,那么,晋国第一个出场应是情理之中。

然而,既然史实如此,在秦伯面前,烛之武为什么变换了秦、晋“出场”的次序,且还避去了“伯”、“侯”之称呢?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烛之武游说智慧的需要和体现。

中国历来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诗经》和强调官职和政治制度的《周礼》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的贵贱等级意识自古即有。这种严格的贵贱等级制度早已渗透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根据唐代杜佑的《通典·职官·封爵》中关于上古“爵制”的记载:“黄帝时期,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至唐、虞、夏时期,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商时代,公、侯、伯三等;周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又据《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可见,当时诸侯的排序,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这样的排序,意味着各诸侯之间在疆域、兵力和谋略上的差距,尤其是疆域,成了诸侯在那个时代里地位、身份和威势的象征。

僖公之时,春秋争霸愈加激烈。谁都想夺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谁都想统一天下。秦国也不例外。在地理政治上,秦居于西,要扩张领土,自然只能往东拓展,而秦要实现东进的野心,晋国就是它的第一块绊脚石。攻之不胜,夺之不力,是秦国心里的一块痛处。因为那个时候晋国正是晋文公当政的时候,国力达到了顶峰。以秦国当时的国力,哪里能够与晋国相抗衡?欲望之大,现实之限,使得秦国扩张领土的野心犹如暗涌的激流,急待雄起的时机到来。

其实小小如郑国,无须秦晋联手打击,即使其中一个国家,郑国也未必是其对手。秦国与郑国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冲突,至少这次没有。而秦国之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国也想通过灭郑这场战争来捞一把,以此来扩张自己的势力。由此可见,在围郑这场战事上,秦晋是各持算盘,各图所需,并非是真正的联盟,他们不过是一个貌合神离的暂时的联合体罢了。

烛之武慧眼析形势,对这一点是洞若观火。如何在游说开场就让秦伯易于入耳而欣然接受“劝说”,烛之武奔赴敌营前,自然是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正是紧紧抓住了秦伯唯利是图、急于雄起的心理,所以见到秦伯后,烛之武第一句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一句话,不但自知之明尽显,唏嘘之慨尽露,且言语恳切,态度坦然,不像说辞,倒更像秦伯的一个邻家老翁,来为秦伯指点迷津。烛之武在秦伯跟前突然变换了主角出场的次序,让一个在这场“戏“里本来只是充当“配角”的人物一跃而成为一个可以担当整个故事情节的“主角”,一下子捧高了秦国的地位,这让秦伯内心如何不喜?且在这一句里,烛之武故意避开了最触动秦伯痛处的“侯”、“伯”之称。这在某一程度上大大满足了秦伯潜藏心里已久的“称霸统一天下”的野心。烛之武这一句拨云见日,无疑是要让秦伯认为,在郑国眼里,我秦国的威望比晋国的厉害,秦国要灭掉郑国,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从而让秦伯放下戒备,得以认真权衡攻郑利弊,为烛之武接下来的说辞——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得以顺利进行,最终使得秦伯为理所服,为利所动,答应退军撤兵,并结盟于郑,从而化解了郑国之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审时度势,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又如开渠引水,恰到好处。这一句,不但体现了烛之武游说的机智和巧妙,更是史学家匠心独运的一次精彩外交陈述。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六九引贺循语:“《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又有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重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不能不佩服。

参考文献:

[1]金德荣.文约而意丰,辞婉而理骋——《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J] 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20)

[2]董玮.一篇出色的外交辞令——《烛之武退秦师》赏析.[J] 课外阅读旬刊,2010(12)

[3]董意城.我国古代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 兰州大学,2007(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巧若拙-大巧若拙的故事-大巧若拙的寓意-大巧若拙的意思】相关文章:

大智与大巧的故事06-15

大巧不工—听于永正《珍珠鸟》有感04-17

上一篇:《狐假虎威》下一篇: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