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2024-09-06

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共9篇)

篇1: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在课堂上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课堂的学生主题实践级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校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

关键词:高效、简化、优化

经过一年多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并查找了相关高效美术教学的书籍资料,我对美术的高效性教学,也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和认识。要做到高效教学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既是教学思路的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有一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思路也会清晰,从而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想品质集中的体现在教学思路上,有一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究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是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的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问题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属于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太方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绝大的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贴紧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想去甚远,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该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新课程实施以来,预设与生成充满我们的课堂,使得课堂生机盎然。预设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教学过程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生成是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显示发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预设与生成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两者相扑想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学预设设计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同时有时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在生成的教学与射中,各类教学目标被分解成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标,教学预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教学实践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试、教学评价手段的实施都做了炉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造作性,抽象理论在这里已变成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课性依据。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深入专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特点,创造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可以在教学方案中突出某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种新环境的设计,从而式教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层次感。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而互动中生成的有效互动就是在一定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

(1)课前的充分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前提。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 有课堂上的有效预设和动态生成,没有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2)老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预设与生成的保证。

新课程下老师的角色使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老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着,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在精心的预设后,课堂出现问题,教师应转变成引导、合作探究的角色。

(3)教师是创色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

教师是创设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如我在教学生《我们爱吃的水果》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水果的特性,然后让学生看一些关于水果类比较有创意有想法的范画,有的是把水果画成可爱的娃娃形象,有的是把水果组合成有趣的人物形象等等各种能体现学生想象力,比较有创意的范画,然后在引导学生怎样才能画出有创意的作品,怎样才能画出这么生动、可爱而有意思的作品。不加任何条条框框给学生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画一副我们爱吃的水果,主题是我们爱吃的水果,内容不加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开始创作。后来我看了学生完成的作品,有的画的是一个人端着水果盘,里面放着好几样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有的学生把水果画成可爱的娃娃笑脸,也有些同学用不同水果组合成可爱的笑脸等各种各样的形象,效果果然很好,每个学生画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我觉得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应当及时引导学生的这种单纯而又自然古朴的审美意蕴和思维想象,顺着儿童自身的自然特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

四、引导学生高效的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象和技能。

比如在给小学生上《可爱的字母娃娃》这一课时,先请几个学生上前给同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字母造型,先不说让同学们自己观察看看像什么字母,通过这种演示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形象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当学生有了这种形象思维能力但在表现上有不是很容易,不知该如何表现好,这里我们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把自己所想象到的如何表现出来,因此,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由此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比较有代表性的字母娃娃范画让学生观看,看看他们是通过何种方式表现出字母娃娃的可爱,怎样把自己所想的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同学们边观看这些范画边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的塑造和色彩的搭配来表现字母娃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大胆表现,增强学生的主体表现力。缺乏自信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关心学生的进步。比如,在课堂上有个学生之前画的东西很拘束,画的东西很有想法,但是就只不知道该如何表现,不敢大胆表现。画的都很小,画面显得很小气,我走在旁边轻轻的跟这个学生说:“画面构思还不错,有想法,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东西要是能再画大些,会显得大气,效果会更好,更棒!大胆画,相信自己,要敢于大胆表现,想不想再试一试?”老师的赞许与肯定,学生的目光更加坚定,便拿起画笔开始画,敢于大胆表现了。就在这之后,我见这个同学每次画的画都比以前画的好了很多,可以看出学生也自信了很多。因此多表扬学生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美术学习活动中无拘无束、大胆自由的大胆表现自我,逐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严格来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通过接收、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学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的。”这道出了动手体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中发觉创造的灵感。

五、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把评价学生的权利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搅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价,给於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从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

教师要更多的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正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赋予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特点。如“画的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画得更好“等咕噜型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上好美术课贵在找到好的方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时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搜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校课堂要依赖于得当的教学方 法完成。没有简化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高校课堂的纽带。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堂》 朱幕菊主编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尹少淳主编 《美术教学论》 王大根著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 审继亮著 《美术家教育与人的发展》 杨景芝著 《中国美术教育》(2008年第三期)因特网素材资料

篇2: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孩子们很愿意上,图图画画、剪剪折折,课堂上同学们能动起来,这是小学生的普遍现象。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开展美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研究将对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利用学科特点与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玩”的兴趣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的先决条件。而好的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多媒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能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清晰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画面,能够让学生耳目一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它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知识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美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爱学”、“乐学”。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比如《手形的联想》的一课,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投影下随

意地摆出各种各样的手形,此时的学生一定会随着教师一块摆出各种造型,并说出自己的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将简单的手形概括地与实物联系起来,摹仿的难度由浅入深,孩子们从直觉用手摹仿剪刀这一简单的动作,到有意识地思考、摹仿更复杂的不太熟悉的实物,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路径与发展过程。学生很感兴趣,思维在抽象的手形与具体的实物之间游刃有余。相互观摩、表演,快乐无比,在愉悦、兴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美术这门学科的特性,需要大量的图片欣赏。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运用多媒体打开课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一目了然,不同派画家纷繁多姿的绘画风格尽收眼底,避免了大量的语言赘述,而且直观、形象,加快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速度和深度,事半功倍。所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有切实的帮助。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供“做”的机会

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除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外,我认为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方向,是采用以传统式的教学,还是以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是教师以教为主,还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形式,都在教学结构中体现。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道出了动手体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如在“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飞机的造型及制作图,引导学生在自

我探索的活动中找出每架飞机的制作方法,用什么材料制作?学生相互探究,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漂亮的飞机?发掘创造的灵感。在教学《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一课中,我曾做了一课两上的尝试。用传统讲解式,需要大量作品讲解,往往口干舌燥,头昏眼花。学生却不领情,长时间的讲解使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于是我换了种方法,把重要的作品分组展示,分给不同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让各个小组代表发表赏析意见,其他同学可补充。这样一来,把本来老师顺次讲解的内容,平行地分给了学生,优化了课堂结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他们集思广益,说出了很多令我眼前一亮的、惊喜的见解。我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改良陈旧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既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也对创建高效课堂有关键的作用!这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供“感”的机会

美术学习,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方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如低年级的色彩教学,过去只注重学生所画的画色彩是否均匀,学生画久了,就没有兴趣。这学期我尝试根据油画棒的特点,教学生如何巧用油画棒画出调和、渐变、有立体感、有层次感的画面,学生大胆体验,大胆尝试,不断丰富对色彩的感受,用彩笔绘出一幅幅富有童真、充满幻想的色彩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应从三方面做起: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

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我们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只要学生真正地卷入了探究美术知识、技能的过程,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探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从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

再次,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它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使探究性学习获得实效。

四、关注学习过程,提供“评”的机会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课堂上,要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

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自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实践的能力。

篇3:浅谈高效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文效;模式

术/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移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课小月状态教学的, 重要标准学习过程, , 也就是学检验美术堂否有收获生在美术。这就需要我们美课堂中的学习是教领域里术老师, 了解在基础、认识并改进美术教育的学度出发美术教学, 运, 用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发展角模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 通过式生的情感和谐的方式、和行为智慧及创, 造力的促进学

发展。我把一堂美术课设计成“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三步走的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这是比较理想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势必会引发深入探究的热情和欲望。这种热情和欲望, 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兴趣, 使之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 是既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又优化高效教学进程的教学模式, 具有极其现实、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创设情境,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为了做好这一点, 我们想尽办法来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情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 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 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

第二步是参与各类活动。在美术欣赏中我们知道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参与有效的课堂活动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课堂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 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趣、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 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 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感受作品内涵, 积极探索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 先由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自己去分析, 可以从意境、色彩、线条等因素去细致地体味面前的作品。

例如学生在欣赏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时, 我是这样来设计活动场景的。我让13位学生来扮演画中各个人物, 并让他们表演画中的情景, 通过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表演, 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感受画中各个人物的内在心理, 这堂课这样设计最大的收获就是把学生从平时的枯燥中解放了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说的话很少, 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 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第三步是总结转化。这一步主要是做到总结知识要点, 回归教学目标, 再现教学重点、难点。概括知识要点时我们力争做到知识网络化, 以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目标涉及到的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目标, 我们教师清楚, 也必须让学生心中有数。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导向、调节和维持作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最后要强调这节课的内容在高考中所要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 努力做到知识考点化, 为此, 我们在学案中按照高考试题形式设计一些题目来检测学生的当堂达标情况。

这种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运用多种手段,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 可以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 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同时, 在我们当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不足的地方, 如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 对教材的了解不是很充分, 那么精心设计的各类课堂活动将会失去意义, 这就会使学生只看热闹, 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我们教师还更应该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入手, 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

总之, 构建高效生态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只要我们投入其中, 从自身做起, 从每节课做起, 从每一个环节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摘要:高效课堂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规范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当然, 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 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 表达、设计一件作品, 使自己和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效,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惠;关于中学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2]魏茵;浅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关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篇4: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策略探讨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它是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基,因此小学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想象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教学中构建高效美术课堂非常有必要。

一、高效精讲,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是指在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方面都能有较高的效率,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做好课堂上的教学方案。教师要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细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上课才更高效。

例如,学习《动物、植物欣赏》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欣赏别人的画,将鉴赏的角度分成几个方面进行细化,这样学生在欣赏别人的绘画作品时就会根据教师的指导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鉴赏,而不是笼统地进行概括。另外,在学生欣赏完别人的画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别人画作里学到的东西自己进行动物、植物的绘画,将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长处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绘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一幅画,将整篇内容分成多个点进行精细化,这样就让学生在品味别人的画作时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知道该幅画的优点体现在绘画的哪些地方。其次,有了前面的高效精讲,学生的了解就会更透彻,这样学生在自己绘画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吸收别人的优点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也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效率。

二、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要想教学投入少又能让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效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不可少。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中之所以一直无法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了,不愿开动自己的大脑思维去思考、探究问题,一心只等待教师手把手的教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对于每一个不论是不是重难点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特别详细的解说,这样自然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为了有效地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深入到美术的学习中。

例如,学习《校园里的花》时,教师可以不必一开始就带领学生赏析别人的作品,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以前学会的方法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欣赏,充分发挥自己的大脑智慧找出课文中作品的优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對平时在校园里见到的景色进行回忆,然后自己动手描绘下来。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的绘画作品好坏与否,教师都不应该打断学生的创作,而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绘画。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现,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充分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自主探究学习美术,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效率,让美术课堂教学成果能显著提高。

三、培养合作精神,让美术学习更具效率

为了有效建设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必不可少。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踊跃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这样教学效率就能得到有效提升了。

例如,在学习《迷人的动画片》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动画片的喜好,将有相同喜好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进行学习,因为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都有着相同的喜好,所以就可以有效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使得美术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将自己擅长的点发挥出来,运用到美术中,这样就可以集思广益,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除了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外,还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多和学生互动,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及时地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就更方便学生学习。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建设高效课堂的一个关键点,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学生和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美术课堂才更具有高效性。

目前,我国高效课堂建设还不是很完善,为了建设有效的高效课堂,让教育发展越来越好,还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亚民.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1).

[2]杨晓霞.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3(2).

篇5: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

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 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篇6: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人北实验小学

蔡媛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文就探讨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 有效教学 激发兴趣 正文:

所谓有效学习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对于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有这样的几点方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鼓励式教学非常重要

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学生非常喜欢上她的美术课。她一不骂,二不罚学生,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我问她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她说:“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鼓励式教学,它主要分以下几点: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仅仅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尽量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千万不要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要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生活的小区”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到自己的生活小区里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小区的特色。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菜市场能体现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区花园美;有的说商业街美;有的认为街道上形形色色的行人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小区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篇7:浅谈如何构建美术高效课堂

周锐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高效、持久的课堂教学效益,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所谓高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最大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最大收获,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最大效益。高效教学不一定是教师认真负责程度的具体体现,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一、在预设中体现多元思考

一堂高效、有序的课,应该是活而不闹,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细心、耐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

在每次上课前,除了要小干部检查工具材料的配备外,我往往会让学生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加学习的热情。如在上《包的世界》一课,布置学生收集家里的包。在课前自学课本中包的制作方法,也可自己动手做一做,上课时,让学生罗列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课上交流,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老师的建议。再让学生把带来的包展示出来,分析它们的外形和组成部分,颜色的搭配、材质等,最后老师再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法指导和示范。通过从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比老师提供现成的资料,学生收益更大,学生自然学得主动。

课前,可以问问学生“你喜欢这一课吗?你了解这一内容吗?”让学生事先动手画一画,了解大致的情况。如《车》这一课,我让学生把自己会画的汽车先在纸上画一画,学生基本已经能画出几种汽车的外形特点,把公交车是长方形,小轿车画成梯形和长方形,卡车是正方形加长方形。有的画了车窗和轮子,但没有车门和车灯,有的把两个车轮画在了一起,也有的同学知道汽车的功能,但不会表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就有了课堂的准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中体现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绘画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我在上《诱人的瓜果》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大篮子,要求学生将各种诱人的瓜果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篮子”中。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

三、在作业中体现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

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篇8: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前准备,课堂,资源,生活化

高效课堂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的一个长期目标, 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 为了师生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 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 无论是活动内容, 还是活动细节、活动方式, 或是活动的程序及其每个环节都要注意, 真正达到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认为应该把握的几点: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掌握教材, 这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同时,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找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活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还要对学生所学内容和可能达到的程度通过假的情况蕴涵在教案中, 并且要给课时适度的容量, 让课堂留有弹性的、灵活的空间。

2.充分了解学生。数学教师在备课时, 不但要考虑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 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整体已有的知识基础, 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 避免课堂上教与学的脱节。了解这年龄段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并适当地引入课堂, 穿插进教学的过程,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充分了解学生, 对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3.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 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把身心一起带进课堂

1.创设情境, 通过一些小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引入课堂, 或者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过程。

2.课堂提问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应具有挑战性、兴趣性、竞争性、协作性。数学课程以思维训练为主,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只是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实现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上升到适当的高度,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学生解答问题, 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问题, 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学生积极的参与, 因而课堂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变化提问的角度, 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满自信。课堂上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适时的教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一剂良药, 让学困生找到自信、让中等生品尝甜蜜、让优生回味无限, 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和发展。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1.合理利用学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 会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压抑学生的情绪和思维,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 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需要, 合理利用学具组织有趣的学习活动,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合理利用学具, 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课改为主动的去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看、听、说等各种感官来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直观形象的焦距演示, 来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 形成数学知识的表象, 并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促进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教学知识的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把抽象的“数”和具体的“形”连接起来, 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促进学生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过程的形成。

2.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加快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平时的教学中, 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教学很有帮助, 教学效果明显。比如, 我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 动态演示“盲人摸象”的过程,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 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的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教学要贴近生活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和高效性的教学。教学的生活化体现学习“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加强教学实践性。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 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效课堂, 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 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消化, 融会贯通。比如, 我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 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 之后又为学生准备好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样票, 让学生模拟购物, 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 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篇9: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多媒体应用;学生为本;学习方法

高效课堂几乎是每个学科每一位老师都在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堂是孩子们的乐园,绘画、手工、欣赏、实践,课堂上学生动起来。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追求更高效的美术课堂意义深远。

从事低年级美术教学以来,我有几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的先决条件。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就要靠好的情境去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具有画面色彩丰富、声音生动可感的特点,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上过一节公开课人美版小学二年级教材《茂密的花》,我先播放动画片《花仙子》的片段,让学生进入动画片的情境跟随花仙子去花王国,再播放《百花盛开》的视频片段,给学生以美的启迪与享受,从而为创作的成功做好了铺垫,并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审美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欣赏课上,低年级欣赏课是非常难上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述能力都较差,单纯地看课本讲解美术作品枯燥乏味,学生会丧失兴趣,从而做小动作影响课堂秩序。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运用多媒体打开课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一目了然,而且直观、形象,加快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速度和深度,事半功倍。这是枯燥乏味的语言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所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有切实的帮助。

二、学生为本,实践为主

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除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外,我认为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

低年级学生对手工类课程有特殊的情感,孩子们喜欢动手,即使自己制作的东西可能很粗糙,但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这远比买来的更可贵。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如在《头饰设计》一课,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头饰的造型,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中找出每一种头饰的制作方法,用什么材料制作?学生相互探究,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漂亮的头饰?发掘创造的灵感。

又如,在欣赏课《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中,我首先用传统讲解式的方法,讲解大量的美术作品,我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但是课堂效果非常差劲,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注意力难以集中。于是我换了种方法,首先我将需要学生欣赏的作品按照作品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类;其次,把不同类别的作品分配各小组;最后,组织小组讨论并请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他们集思广益,说出了很多令我惊喜的见解,课堂效果非常好。这样把老师顺次讲解的内容平均分配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而且很好地优化了课程结构。

因此,以学生为本,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三、关注学法,自主评价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美术课堂上,从问题的提出、合作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再到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的机会、创造空间都是非常大的,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低年级的学生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和同伴的依赖性很强,所以我一般提倡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还能减轻每个人的学习负担。例如,在上《茂密的花》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设计绘画一棵自己喜爱的花,并剪下来,然后请他们粘贴在小组的展板上组成茂密的花,最后小组合作把小展板装饰成美丽的花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课堂上,我一般会创造氛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把评价学生的权利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自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从而实现美术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王璇.如何有效实施高效美术常态课[J].教育观察,2012(6).

[3]曲晓.以学生为本创建美术高效课堂[J].学园,2010(15).

[4]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宣誓仪式串词下一篇:安全统计分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