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散文随笔:车检记

2024-05-04

生活散文随笔:车检记(通用8篇)

篇1:生活散文随笔:车检记

坐下来跟开车的朋友唠家常,话匣子一打开,都会聊到各自那辆爱车上,聊到各自苦不堪言又不得已而为之的“车检”记事上。

老A说;学了车,开了车,有了车,一切都得听任交通民警和交管所的管束。它能看见你,你看不见它的还有道路上的电子警察什么的在盯着你。

老B说;人有体检,车有车检,逢上车检,驾车人个个被交管所,曝光台,车检站支楞得团团转。手上捏着当年好不容易考出来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先要去把你当年的交通违章记录从交管所的电子系统里调出罚单,签字。然后被交管所一指,你得去寻找他们指定的几家银行交罚款。缴足罚款,你才能有资格去车检站。

老C说; 每个城市的车检站不止一家,家家车检站每个窗口相同的一个标志就是一副副“职业冷脸”,一口口“恶声恶气”,除非你跟他们谁谁谁家沾亲带故。这些人究竟是沾了公安的光?还是成天被一辆辆不等排气量的车型和车况的尾气熏的?窗口内的每张脸蜡黄蜡黄,冰凉冰凉,令人生怜。

老A老B,老C 齐声说:其实所谓车检也是“鬼画糊”,煞有介事折腾一番。

老A老B老C七嘴八舌说:

这年变了;得先检测你车后的尾气,说尾气对环保很重要,不过关你得去修什么零件,反正都在他们嘴上,说你的车怎么怎么地了,你只得听他的。墙上一幅公告上大字写着:“尾气检测作弊,是违法犯罪,本站检测全程电子监控”。公告义正严辞,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看来曾经有过作弊和偷偷摸摸的行为。反正车子都由戴胸牌的工作人员开走,怎么检测你都看不到,只有他作弊,你想作弊也不可能啊。

车子交到他们手上,会让你先去缴费,那是你遇到的第二张冷脸。显然前一晚没睡好或者什么生活不和谐,早饭搁在一边还没来得及吃。每天要从窗口里看到一张张长相各异的陌生面孔,要接过从窗口塞进来的一本本脏兮兮的行驶证。审美何止是疲劳,简直崩溃了。所以连头都懒得抬起,眼皮也懒得撑开。尾气没检测出来,窗口里那位的“被窝味儿”倒已经恼人的厉害。

上检测线也是“乖乖糊乖乖”,看看前后车灯,刹车灯,打开车的引擎盖,摸索一阵。又让你去填表,缴费。一旁扎堆的车主们揶揄说:“跟真的一样,不如直接让我们去缴费得了”。交完费你得在窗口跟前耗着,也不知里面说说笑笑,打情骂俏在忙些什么。一个半天,该交的费都交齐了,会有专人出来大吼一声,把挤在窗口的车主们都轰走。

眼看来这家车检的车辆比去年大幅度减少,如此下去,今年来过的车主们明年还会再来吗?

车主们个个闷闷不乐地从检测线上下来,像被什么人用毛茸茸,油腻腻的爪子在身上乱摸了一阵,鸡皮疙瘩碎了一地,浑身不自在。有车主说;“都什么时候了?这块的人一个个还搞的二五八万的?有什么好横的?都懒得投诉他们”。

说归说,憋屈归憋屈,没几个当真会去跟他们找别扭,惹不起还躲不起?这叫免淘气。

检测站一旁有座美食城,白天闲着,据说晚间很闹忙,五花八门的,还透着股前一晚残留下来的各色菜肴的余香。一想到检测站里冒出的阵阵尾气和被窝味,再诱人的美食都倒了胃口。

有哪家车检站对车主会客客气气点的吗?我想,车主都想去那儿碰碰运气。

老A老B,老C都说:谁不想呢?哎......

说完,各上各车,各回各家。

作者:张波

公众号:张波纯文学杂志

篇2:生活散文随笔:车检记

总以为自己长大了,却发现原来已经大学了的我还是那么孩子气。一直告诉自己,要学会一个人生活,却依旧不习惯。看似坚强的我却原来也是那么的脆弱,或许只是自己一直的自欺欺人吧!

每天看似忙碌的生活,时间却总不知不觉地在指尖消逝,却感觉自己还是一无所获。喜欢泡在图书馆,逼着自己看那些似懂非懂的书,希望通过这样能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到头来却依旧还只是那么简单的思想。渐渐发现原来长大不仅仅是看年龄的。

来武汉半年多了,在经过一个严寒的冬眠过后,终于闻到了春的气息。学校的樱花终于也绽放了。平生第一次看樱花,一片纯白。想象中的樱花应该是那种很小很白,轻轻一吹就会飘走的,犹如蒲公英一般。

也一直很喜欢春天,总觉得有种重生的韵味。看着嫩绿的小草和刚长出来的树芽,闻着那淡淡的花香,感觉春的气息那么浓、那么厚。喜欢坐在学校的草坪上,享受着那人类文明的一米阳光,仰望着蓝蓝的天空,细数朵朵白云。春雨蒙蒙的时候,喜欢坐在窗前,或捧一本书,或与宿舍姐妹闲谈,或静静地品茗。多么舒心惬意啊!

周末了,趁着天气晴朗,正适合踏青。喜欢和朋友一起骑着单车,一路闻着花香,经过一排排绿油油的树,去到江滩,倾听长江水的搏击,看着浪花的嬉戏。水滴溅到身上,那么清凉。远方的船儿停靠着,加上岸边的垂柳,好似一幅淡淡的水彩画。一群人追逐着,嬉戏打闹,在那里留下属于我们的青春靓影。偶尔还会有人在江畔放着风筝,一根细细的绳子握在手中,便能掌握他人的.命运,不管他飞得多高多远。但我从不喜欢这种被束缚的感觉,我得说我是个崇尚自由的人。

喜欢自己寻找快乐,创造快乐.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并总戏称自己没心没肺。爱上了这样简单的生活,每天轻轻松松的,想笑就笑,全然没有女孩子应有的矜持。也从来不去在乎这些。总告诉自己人生短暂,为何要去在乎那么多呢?自己过得舒心快乐就够了。不能说我自私,这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过。每天笑嘻嘻的去面对生活,不去过分追逐那些名利,不把别人的错误拿来惩罚自己(一直认为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该做的。这样就够了.。

生活总是美好的。一直这样以为,也终这样以为。怀着梦想,好好过生活,简单的日子,单纯的快乐。

篇3:秋记生活随笔

说会记得你手心的温度,但当叹息堕落泛滥,我却忘记了你手掌的厚度

秋风过后,脚下枯叶撕裂,是心碎的声音,嘶嘶地滴血

撩起的长发亲吻睫毛,微眨着眼睛,无力寻找着,寻找着什么

树丫间零星的残留生命,歇斯底里地想抓住什么,却葬送了一切

那些绵缠不断,欲生欲死,最终化作烟云

残留的香气,飘向哪里

秋日的天气,凉得凄美

手挽手的恋人,在残阳中,那样地柔美

你的肩,我的泪,落得轻盈

剔透的醉,连着泥土的气息一起沉睡

黑白切换间,溢出檀木的味道

那世纪前的承诺,依然芬芳

到夜幕降临,看错落的木椅间走来的

模糊的身影,带着窒息的诺言

回望

该散

篇4:生活随笔:都市租房记

在城市租房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我曾经跟一对夫妇合租过,准确地说是一家人,他们还带着孩子和老人。夫妻俩干的是起早摸黑的工作,所以带小孩、做家务等生活琐事都交给了奶奶。跟着这一家人一起生活,我倒是省去了很多事情,奶奶每天将房子打扫得很干净,我正好可以偷懒不用操心。周末不外出的时候,他们一家常常喊我一起吃饭,一家四口加上我这个外人,我们围着一张小桌子吃得特别香,奶奶烧得一手好菜,我每次都忍不住多吃几口,吃完后就各自忙去了。

除了去买菜,偶尔接小孩放学,奶奶极少出门,她一直待在屋里,我经常看见她守着还开着的电视睡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消磨着。她私下里常跟我诉说,她很想回老家,爷爷还在家。。。。。。因为儿子儿媳在这边打拼,所以她只好过来给他们带小孩,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

曾经有一次,我躲在房间非常沮丧地哭,快到上班时间也没出门,奶奶敲门进来,说:“小丫头,怎么了?”忘了我因何事而哭,但奶奶这淡淡的关心总算让我停止哭泣,我从床上爬起来上班,开始又一天的生活。

那是20xx年年底吧,小孩即将放寒假,奶奶比以前更念叨着要回老家了。我问她:“奶奶,你走了,还回来吗?”她说:“不知道,看他爸爸妈妈怎么决定。”我心里清楚,他们总归是要回家的,再过半年多小孩就要上小学了,因为户口问题,孩子没办法留在这里读书。

没想到,他们突然就回去了。离幼儿园放寒假还有几天,奶奶已经迫不及待带着孙儿回老家了。我隐约记得临别那几天,奶奶开心得像个孩子,收拾着大包小包的行李。

篇5:生活点滴浮生记散文

1

进来一位大爷和大娘。

大爷看着菜单,问自己的老婆想吃点什么。

老婆只点了两碗馄饨。连肉串都不肯吃。一个劲摇头。

男人讪讪笑了笑,问她:“这么省钱啊?”

她还是直摇头,不肯再点其他的食物。

于是男人也放下菜单,决定只吃个主食。一边讷讷地嘟嚷:“叫你出来吃点吧,你还不让花钱……”

觉得这一幕很熟悉。

世上有很多这样会过日子的妻子。有很多这样也随之俭朴的丈夫。

透着一种生活的气息。

会让你想起身边一些熟悉的人们。

他们的一生,大概就是这样过来的。

省吃俭用。

年轻时,节省下钱给孩子上学。中年时,节省下钱,给儿女办婚事。老年时,节省下钱,预备将来生个病。

谁让我们没有什么保障呢。有的人为昂贵的大学学费所苦。有的人在做房奴。有些时候,穷人与富人的区别,只是一场病。太多人生不起病,进了一次医院,出来家底全掏空了,很有可能还欠了账。

于是他们不太敢肆意消费。很多人就这样克勤克俭,过了一生。

2

某天中午,同时进来两桌客人。一桌是娘俩,一桌是爷俩。

母女俩点了一碗冷面,和四个鸡翅。

父子俩点了两碗冷面,两个鸡翅,二十串猪肉,十串肚,一瓶啤酒,一瓶饮料……

同等情况下,貌似女人更节约一点。更能委屈自己。

男人就不会那样节制自己的欲望。

3

有一天晚上,一个男人背着个丝袋子,进了饭店。衣着破烂,脸上也带着来自社会底层的艰辛。

他点了肉串,散白酒,冷面。自斟自饮,倒也不至于凄凉。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心里就会很酸楚。感到他受到很多生活的创痛。

总想为他做点什么。比如不想给他拿收费一元钱的纸抽,想给他递上免费的餐巾纸。

总想对他态度格外温和些。心里面会有怜惜。尽管那是一个陌生人。可是我仍旧无法抑制心底的怜惜。

没有和磊讨论过这种感觉。有些时候男人很粗糙,不会有这样的感触。他们习惯于生活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冷漠无情。从古至今,他们就是活在竞争里的动物。

而且,对于我给予其他人的关注,磊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和嫉妒。

有些时候,会觉得他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只是任性和霸道的宣告着他的权利和领土。

4

生活中,我不会做饭。从不在家里招待客人。都是请他们去饭店。

而在磊的店里,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客人进来吃饭。

有时会在同一时间,涌进几桌。有时会有一大桌,十几个人等着我们的`照顾。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无论是酒水,还是食品,还是额外的一些要求。

而平时,即使有一个朋友长时间磨着我,在我身体不好的时候,都会嫌闹。

而今面对这样的喧嚣,居然也习惯了。

篇6:最美的风景生活随笔记

走过许多地方,看过很多美景,但我家楼下的庭院,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院中有石滩,横亘在碧绿的池塘间,两侧总是荡漾着一圈一圈的涟漪。两三块庞大的磐石屹立在石滩中央,旁边生长着一丛茂密的、高过人头的深绿色菖蒲,安穩沉郁,与几块磐石互相映衬。

磐石的下面铺着两块一高一低的石头,宛如一个天然的台阶。几根菖蒲优雅地在半空弯成一道弧线,犹如一扇拱门。我沿着石滩走过去,慵懒地趴在磐石上,沐浴暖融融的阳光,任思绪飘向远方。

在石滩中行走,也会有无穷的惊喜。不过得小心留意,不然会踩到有水的石坑,或者踩在松动的石头上摔个狗啃泥。石缝间有翠绿葱郁的野花野草,得小心避开,否则会一脚把它们踩断。跌跌撞撞间,有时会蹦出几只昆虫或飞来几只蝴蝶,不过也最好不要分神。虽然有些惊险,但深一脚浅一脚,却比走平坦的水泥路要有趣得多。

院中有两棵银杏,挺立在小桥两旁,直入云霄。底端的树干粗壮而坚硬,顶端的树冠上有一团团翠绿的叶。风起,树叶便轻轻摇曳,仿佛将天上的云彩轻盈地拨弄。深秋时节,两树金灿灿的银杏如超凡脱尘的女王,披着华丽的金黄色斗篷。色彩独特的银杏叶一层一层、一片一片编织着秋日里最耀眼的金衣。

在庭院里,春日,我凝望着稚嫩葱绿的叶苗从枝梢探出脑袋,看细雨的滋润使它成长,阳光的.温暖令它欢颜;夏天,我惬意地漫步于香樟与梧桐交织投射的树影中,享用它们带来的清凉与乐趣;秋季,纷飞飘扬的落叶翩然起舞,有的带着一丝凄美,有的带着一抹潇洒;冬日,我踏着皑皑白雪,小心翼翼地摘取树上叶形的冰块……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庭院中的一草一木,记载着我五彩斑斓的生活。

篇7:迟到的夏记生活随笔

夏日将至,夏日未央。

在夏日的空气里,听闲蝉鸣噪,看云卷云舒。午后的阳光洒在操场上溅起一抹云霞飘向远方,带着夏天的水汽湿润我的双眼,在心的田园浇灌那一抹太阳花。

总有一种阳光不能抹去,那种感觉永远那么清晰,每当浮现,好像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红色的土壤泛着雨后的香味,我仿佛也化为一株棉桃,等待展开的那一刻,让每一根纤维都被都被阳光照透。

向往心的田园,永远都有阳光温暖。一株靠阳光滋润的向日葵如果不跟随太阳她还能期盼什么呢?

春日的幕布即将在这黄梅时节沾湿了落下,夏日又会赴约来到为我那一轮思念的回归。

不知窗外的麻雀是否还在电线杆上多嘴。我看着窗外的天流着雨后的`湛蓝,好像又让我回到从前。

记忆中最温暖的一段又挂在了电线杆上,小鸟把它衔着从昨天跳到今天。而我看着它耳际又奏响了那一曲七里香。

当我倚着那熟悉而又渐行渐远的窗台品味芒果的香甜时,阳光已经悬在了头顶。她不想打扰我吗?让我独享这一校园的盛宴。

知了终于耐不住寂寞吱吱地叫了起来,把阳光点燃。我坐了下来,翻着曾经被灼伤的纸页,眼前出现一片光辉。淡淡的墨水荡涤着我干涩的心。

窗外的知了比麻雀叫得跟有劲了。那小小的虫把生命用做电池,鼓足勇气在这万物繁茂的季节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如果有一天夏天不再鸣噪,那烈日就变成了干瘪的辣椒,只剩干涩的苦辣,没有一点回忆。

蓝天又出现了,望久了心也变得澄澈,泪也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现在这篇迟到的文字终于列队站好,它们记录了我几个月前的感受。如今,夏日已经渐下帷幕,秋日也在加紧步伐。所以,赶在夏日的阳光淡去之前,把它们从心里请出来,表达我对夏天的感受。

篇8:生活心情随笔写作:撷记一则

人活着要有理想。然而理想是高于当下现实的美好追求,它在遥远的彼岸,为了不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遥不可及的空想,变成隔岸观望的妄想,就要做好乘风破浪的准备。乘风破浪之前,又要细致的打造好自己通往彼岸的利舰和风帆。有了利舰和风帆,就要有下水一试的勇气和胆量。否则,永远都是停留在原地,只能“望洋兴叹”,甚至怨天尤地,甚至自怨自艾。

然而真的,人无完人,有了乘风破浪的准备,却容易因为逆风逆水消磨掉勇往直前的毅力;能力有限,打造不出能抵御风吹浪打的完美利舰和风帆;甚至,一旦下水却换来的却是沉戟折沙而胆怯懦弱。

这时,庆幸有贵人伸出援手,拉出深陷苦海的你,并愿意停下自己的风帆,或帮助重拾行装,或捎带一程,抑或指明方向。对于想拉自己一把的手选择相信,然而,即便他的目的地与你相同,不要忘了他也有他的行程,要知道这世上有千千万万条道路都是可以通往罗马的。目的相同,也各自有各自想经历的不同风景。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宽不渡无缘之人,路,终归还是要自己走。贵人提携只是一臂之力,乘风破浪还需靠自己奋力前行。前进的路上,遇山就要学会开山的本事,遇水就要学会搭桥的本领。顺境中,更要有清晰的头脑,否则容易随波逐流。遇见比自己前进得快的,虚心的学习,取长补短远比盲目的自信更有帮助。累了,潜心收拾自己的破船烂帆远比惺惺作态更加实际。

路,还很远,一刻不停,方得始终。

上一篇:冀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题下一篇:知识恐慌症下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