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获奖名单公示

2024-08-26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获奖名单公示(精选3篇)

篇1: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获奖名单公示

根据学校校团字〔2012〕25号《关于开展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各班学生积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学院评审小组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后,经院党总支、团总支审议,获奖名单公示如下:

一等奖

黄央农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名制的推广及可行性调研报告

王兴隆

意大利志愿者之行

朱双全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二等奖

宋海亮

朝阳市春节期间食品价格变化调查

竺涵宇

有关中卫市廉租房相关情况的调查

黄蜜蜜

关注民生,行在基层

张振卫

以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为例初探农村消费信贷的供给与需求缺口问题

三等奖

成亮

关于汉江流域(襄阳段)发展规划的调查研究

杨丹丹

以寒假实习践行专业理想

刘伟

从对雾霾天气的研究和分析看环境保护

刘楠

由考察陕西省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看中国城市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应金云

新能源,大会计——探究新型国企财会专业就业形势

李燕

“为了家乡美好明天”——调查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区

卢冲

探析蛇年春晚与民生民情、走入基层之青春践行十八大

孙煜晟

践行专业理想,助推人生成就

公示时间:2013年4月1日——2013年5月5日

公示期间团总支接受群众来电、来访。来电要署名。

联系人:黄宇 联系电话:43979477

篇2: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获奖名单公示

1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以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全面优化理论知识培养体系。确立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强化外贸专业英语、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国际金融等重点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二是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是: 以构建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全面优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社会实践和调研、校内实验室实习、外贸企业实习、毕业系统实习的 “四位一体” 的实习体系, 改变 “放羊式”的实习模式,由教师、校外兼职导师带头指导,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跨文化沟通能力。三是专业素质养成和创新创业素质培训体系。以全过程系列特色课程与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全面优化专业素质养成和创业素质培训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完成国贸学生对岗位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该岗位的专业技能。

2确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工、证、学相结合)

依据当前涉外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要求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公司对外贸业务者的从业资格证的要求是严格的,而且越来越专业化、具体化,外贸工作岗位都有相对应的从业资格证,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否则一般不予聘用。这刚好为地方学院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关键要以工作为目标,以证书为桥梁,以教学为途径,以工作定证书,以证书定学习内容,工、证、学相整合。

2.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必备技能与能力

资料来源: 国贸资讯网。

从表1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技能与能力要求很高,各个独立学院可以针对不同的工作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目标。

2.2国贸专业相关证书

目前很多外贸企业招聘时都期望新员工拥有专门的职业上岗证书,如报关员水平测试证、报检员水平测试证、 跟单员资格证、国际货代员资格证等。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来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增加其就业资本。

从表2可以得出,不同的岗位都需要不同的从业证书,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证书对学生进行有规划的职业指导。

资料来源: 国贸资讯网。

2.3国贸专业主要课程建立

国贸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包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单证”、 “国际结算”、 “进出口报关实务”、“外贸英语函电”等国际贸易专业的传统实践类课程,也包括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形势变化而新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如 “WTO法规与案例”、 “世界经济概论”、“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这些实践课程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开展好坏,决定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保障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院应该时刻按照坚持高学历加高技能的原则,在注重 “双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下,组建一批实力派的师资队伍。并努力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实力。 一是引导教师树立 “适度基础理论,牢固专业知识,突出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二是使教师不断更新的环境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是有计划地选拔部分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际通行的做法,通过进修、到企业实践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是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外贸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师资队伍; 五是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外贸实践经验,可以考虑先到企业挂职, 以增强实战能力。

4建立完善的教学配套设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篇3: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获奖名单公示

一、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持续扩大, 外贸企业的大幅增加, 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2300多万人, 占1/3, 外贸人才缺口5年内将达百万。但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量上, 更多的体现在对人才各方面素质要求的提高。目前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素质要求主要有:

(一) 外贸专业知识和技能

作为外贸从业人员首先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 熟悉国际贸易流程, 才能在企业中独立处理外贸业务, 从容进行谈判, 妥善订立合同, 扩展产品销售市场, 增加进出口数量。另外, 熟悉WTO规则, 了解国内外相关法律和惯例的外贸人才也是目前最短缺、企业最需要的。

(二) 外语能力

由于外贸工作的性质, 企业对外贸人员的外语能力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能够很好地与国外客户沟通, 已成为从事外贸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企业与中东、非洲等地区贸易往来的增加, 对于掌握小语种外贸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三) 持有国家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书

相对其他行业来说, 外贸行业不重学历重证书, 一般来说拥有大专、本科学历即可从事外贸工作。企业急需的不是高学历人才, 而是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据调查, 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 这些人才是目前企业最急需的。而目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还基本上停留在理论阶段, 缺乏这方面的实际业务技能。

(四) 外贸实务操作经验

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外贸实务操作经验。由于外贸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 因此企业往往更注重相关的工作经验, 从而节约自身的用人成本。但是, 实际操作经验也正是高校毕业生所缺少的, 因此这只能利用在校期间的实践学习来进行弥补。

(五) 创新能力

实际的外贸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一模式, 即使是租船、报关、外汇核销等基本的外贸业务程序, 也会因实际国外客户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应对寻找客户、进行交易磋商等工作, 仅依靠知识和经验往往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需要外贸人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辟新的途径寻找客户, 利用新方式进行磋商等等。因此, 企业需要的不是只会记忆新知识的人才, 而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的人才。

二、目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可见, 实践能力对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实践教学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独立学院也是如此, 但在目前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 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都加入了实践教学的环节, 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也表述为“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等, 但并不是针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而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 往往有一些独立学院是由于办学经验的缺乏而照搬一、二类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另外, 大部分独立学院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但所确立的目标往往过高, 忽略了独立学院办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的事实, 往往无法实现培养目标, 更不能因地制宜突出办学特色。

(二)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培养目标得以贯彻实施的基础,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予以重视, 开设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课程, 并对一些理论性课程进行改革, 但从总体上看仍缺乏对教学体系的科学系统的规划。例如, 部分独立学院盲目引入了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模拟谈判、报关实务、国际贸易模拟操作等实践性课程, 但却忽视了这些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致使这些实践性课程各自孤立, 甚至相互重复, 缺乏完整的系统化操作, 从而使模拟实践的仿真性、流程性不强, 学生也因此只停留在单独学习实践某一方面的内容, 缺乏总体观念, 很难将这些课程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操作流程, 甚至有些学生分辨不清某一门课程究竟在实际外贸工作中处于哪一环节。另外, 实践教学引入了大量实践性课程, 却往往忽略了这些课程与基础的理论性课程之间的联系, 甚至忽视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事实上, 只有认真学习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样的课程之后, 学生才能在实践性课程中进行正确的操作, 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 实践教学的基础薄弱

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所限, 进行实践教学的相关设施和条件相对一般高等院校和重点院校而言更为薄弱。主要表现在:

1.教学实验室相对匮乏、条件简陋。

目前, 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且实验室的设施投入不足、条件简陋。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经费相对匮乏, 很多学校只有一套外贸模拟操作软件支撑整个实践教学, 且实验室数量不足, 无法保证学生实践课程的进行。另外, 还有一些独立学院甚至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 更难以实现学生上机操作模拟外贸流程。

2.校外实训基地不足。

在进行理论学习、模拟操作以后, 利用校外的相关外贸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训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但是, 目前和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一样, 独立学院也面临着缺少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问题。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建有实训基地, 但这些实训基地也往往停留在签协议、挂牌的阶段, 真正承担实训基地的外贸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往往不接受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企业实习, 使学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习的目标很难实现。

3.教师缺乏实际外贸工作经验。

由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这就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的教师具有足够的外贸实践经验, 真正懂得外贸工作的整个流程。然而, 目前在独立学院中真正具有外贸工作经验的教师极度匮乏, 因此往往使实践教学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 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记忆, 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 在一些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利用操作软件教会学生如何填制外贸单证、如何回复外贸函电, 只是单纯要求学生按要求操作并记忆, 却没有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该认识到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外贸工作的操作技能, 更应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技能;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当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然而, 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而言更是迫在眉睫。

三、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一) 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是突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征的基本要求

从学科划分来看, 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因而它的专业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实践性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首要特征,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投身到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去的, 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过程中, 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因此, 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 让实践教学更具系统性、合理性, 使之成为理论教学的继续, 是突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特征的基本要求。

(二) 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是适应市场对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根本途径

从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可以发现, 市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量的外贸企业急需的是既掌握相关外贸专业知识, 又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这就要求对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实现校内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适应市场需求。

(三) 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要求

目前, 市场上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大幅增加, 但与此同时, 每年全国各高校该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就业竞争十分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势,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必须合理, 才能突出自身特色, 使学生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低于一、二类本科院校的“高级学术和宏观管理型”人才的定位, 但应高于高职高专类学校的“熟练操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为指导, 培养“应用型”、“地方型”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 确立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强化综合应用, 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 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是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的主要方法

目前, 多数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教学, 开设了相关的实践性课程, 但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系统规划、实践教学基础薄弱、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此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 还可以以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为契机, 加强对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联合本专业教师及其他相关专业教师, 以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为主线, 结合实际教学工作, 总结经验,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论证和设计, 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基于目前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各方面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 独立学院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实践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课中的案例分析或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孤立的实践环节, 而要成为完整的教学体系, 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文伟.国际贸易人才之现状与培养[J].国际人才交流, 2007 (8) :60-61.

[2]韩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71-73.

[3]赵绍全.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 :80-83.

[4]杭言勇, 朱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初探—基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2) :55-58.

上一篇:小学骨干教师总结下一篇:移动公司员工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