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基础

2024-09-03

公共管理学基础(精选6篇)

篇1:公共管理学基础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法律之维

一、公共管理同法律之间的关系

(一)公共权力与法律

公共权力具有推动公共利益实现的强制性和强大力量,但也有被滥用和侵害公民权益的可能性,这种双重性就引发了公共权力如何约束的问题。将公共权力列入法律裁判的范畴,强调法律对政府行政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特点。这有赖于在宪法上明确划定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定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并把其目的限定于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二)公共利益与法律

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以权谋私,而是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三)公共管理与法治

公共管理走向法治化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深刻革命。建设法治国家,首先要建立法治政府,把公共管理纳入法制化的渠道,通过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划分政府和个人的权利范围,建立决策和解决纠纷的程序。

二、公共行政学的三种主要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鲁姆)

1、管理途径:从组织结构和功能、组织程序和技术,以及组织效率和产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行政。

2、政治途径:强调公共部门的政治特性,如参与、责任、权力和公共利益等。

3、法律途径:将公共行政视为法律在具体环境中的应用和实施,赋予公共行政法治和裁决的主题。

三、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A、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强调法治,重视对个体权利的保护,而不是保护这些权利的社会成本。它包含着以下核心价值:①正当法律程序。②个人应享有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③维护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授权法官对那些权利遭受行政官员侵害的人进行救济。

B、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①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

②把公共组织视为一种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

③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

④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

⑤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公共管理毛糙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公共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公共管理同宪法、行政法和行政组织法的关系

1、宪法的作用主要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政权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共管理是宪法的具体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宪法所确立的价值。

宪法与公共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关于政府的“多数决定”的权力如何进行自我约束,以及近现代法治主义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适用,公共治理以何种结构和方式维护公民权利和公共权益的问题

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干部,必须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由它的常务委员会任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行政法是宪法精神如何具体化到行政管理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是关于法治主义在行政领域中应该如何适用以及以什么方式来实现的问题。行政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在公共管理行为的有效和有限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既保障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干预功能,又限制政府的越权或滥权行为,最终达成行政的法治化。

①无法律即无行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于对经济自由的渴求和对封建暴政的反思,人们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有限和基本上是消极的角色。这时行政法的存在目的在于限制政府权力,最大化地保护公民免受政府行为的侵害。

②行政国家与行政法:近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来市声经济和社会秩序,导致了行政国家的出现以及行政裁量权的扩张。这时的行政法其存在的目的从消极限制政府权力转变到承认行政权扩张,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控制行政权。

③行政法治与行政法:行政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在公共管理行为的有效和有限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既保障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干预功能,又限制政府的越权或滥权行为,最终达成行政的法治化。

3、行政组织法是规范行政组织、控制行政组织的法。行政组织法主要涉及行政机关的设置、性质、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工作原则以及职务设置等内容。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①行政的基本组织制度②行政权的设置和分配③中央行政组织的设置④地方行政组织的设置⑤其他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等。

四、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

1、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私法机制的大量引入,使得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出现了新的主题和趋向。

2、私法:以抑制和解决社会成员相互冲突为已任的规则,即社会生活的正当行为规则。

公法:促使公共管理组织恰当、有效履行其职能,防止政府把权力用于排他主义目的的规则。

3、私法引入公共管理的意义:使得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出现了新的主题和趋向。

①把平等对立、谈判协商、等价有偿、恢复补偿等私法手段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中;

②对于需要行政控制的领域,由逐项行政许可和收费变为控制总量之后的许可证交易;

③公营事业的民营化。

4、合约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通过对合约的综合运用,设计并形成一种“合约型政府”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

它是通过签约外包和政府内部合约制的有机结合或综合运用,而形成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它意味着政府的主要协调机制从公法机制向私法机制变迁,治理方式由以权威为基础向以合约为基础转变。第二节 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

一、行政立法的内涵、特征和原则,及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方式 行政立法的含义: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1、特征:①行政立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②行政立法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之内;③行政立法的对象具有普遍性;④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2、行政立法的种类:

依据行政立法权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1)一般授权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2)特别授权立法。是指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

依据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在我国拥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和经济特区的人民政府,当然也包括特别行政区政府。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将行政立法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自主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3、行政立法的原则

(1)依法立法原则。包括依据法定的权限、程序、范围等立法。(2)程序和民主原则。(3)实事求是原则。(4)加强管理和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4、行政立法的监督(1)监督的内容:选举、决定上、罢免政府机关的主要领导人等。

(2)监督方式: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通过的行政法规或规章。

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主要是国务院或上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和撤销各部或下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命令。

司法机关的监督。

(3)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在我国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对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监督。

5、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

①立法主体不同。权力机关立法的主体是一定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有权的行政机关。

②立法规范的内容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与行政立法有其各自的调整范围。权力机关立法所调整的,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和重大问题,而行政立法的内容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③立法的效力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效力高于行政立法。④立法的程序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要遵循宪法规定的严格立法程序,比行政立法更为正规、严格,更注重民主。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行为遵循特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一般较简便、灵活,更注重效率。

二、行政执法

1、行政执法的内涵

行政执法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活动的统称。广义的行政执法:相对于立法和司法而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与实施。

狭义的行政执法:对于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而言,行政执法是指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察的具体行政行为。

2、特征

行政执法主要有以单方命令为特征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以及以双方协商为特征的行政契约(合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系统性。行政执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和干预。

②职权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履行行政职责并具有法律单方的行政管理行为,是政府实施职能,发挥干预作用的体现。

③应时性。行政执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乃至日常突发行为来有效行使,它强调及时性,对瞬息万变的局面进行掌控。

④外部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外实行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对象是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行为。

3行政执法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指行政执法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②合理性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要按照法律精神和公共利益理念进行执法,即在法律明示授权或消极默许的范围内,基于公平、合理和政议的行政目的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③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和行政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执法过程必须加以贯彻的重要原则。④责任原则。行政执法是一项具有法律单方的政府职责行为,不得随意更改、选择或放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其职责和权限,来有效回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复杂形势。

⑤公开原则。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应当把执法的依据、过程和决定一律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

4、、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了促使执法主体权责统一、责任明晰,依据法定职责和执法标准,对其实施评议考核与责任追究的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

(1)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①界定行政执法职责; ②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③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④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①可以促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②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③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建立和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3)如何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①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切实减少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②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行标 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

③架构执法考评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年度考核奖惩紧密挂钩。

三、行政司法

1、行政司法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特殊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

①享有行政司法权的主体只能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

②行政司法是法定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对已经发生的行政争议或特定的民事纠纷做出裁决的行为;

③行政司法行为调整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和行政争议,以及与行政管理职权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

④行政司法应当遵循特定的程序,不能照搬人民法院的司法程序,应兼顾行政效率与司法公正两方面的要求;

⑤表面上看行政司法行为具有司法性,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司法的主要内容

①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制制度。

②行政听证制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前,通过准司法程序(提出要求、受理、回避、辩论、质证、最后作出决定)来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

③行政裁决制度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明确授权,以消极第三者的身份充当纠纷裁决人,对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断的法律制度。

3、行政司法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司法的主体、权限、程序和形式符合法律的规范和要求。

②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行政司法行为要以公平、公正为其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③效率原则:能够高效、快速地解决纠纷。

④程序适度原则:设定比普通行政程序更为严格、合理的程序。⑤司法终局原则:当事人对行政司法裁决结果仍不服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寻求司法为最终裁判。第三节 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一、法治政府的含义、以及建立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1、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 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这个定义提示了法律对政府的影响,以及政府同法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的权力运行要接受法律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依照法律来进行社会的管理和规范

2、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①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②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石; ③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3、法治政府的体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

二、法治政府的目标和构建途径

1、建设法治政府的五个基本目标:

①就依法行政体制而言,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②就依法行政主体而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得到巩固,形成一种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治氛围。

③就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而言,政府提出法律方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能够符合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能够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就法律实施和行政决策而言,法律、法规、规章能够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

⑤就权力监督和纠纷化解而言,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 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有力,行政监督效能很高。

2、建立法治政府的方法、途径

①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包括法律至上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②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要求行政组织的设立、职权范围、行政编制、管理幅度、管理方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和规范。

③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做到职权立法、执行管理和行政监督。

④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要求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制化。

三、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历程和成果

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进程实际上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和成果主要有:

①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立法,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严格依法办事。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依法行政的原则,迈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步。

②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使政府不再拥有独立于法律之外的特权,而必须向法律负责。此外,《国家赔偿法》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③建设有限政府,制定《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较好地解决了对行政行为的程序制约问题,体现了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行政许可法》对许可设置的条件、原则和程序做出了统一规定,促进政府管制领域的缩减和法制化。

④建设廉洁政府,制定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法。行政监察制度和国家审计制度,对行政行为和公共财政资源进行监督,防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公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保障和维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并促使公务员正确行使职权。

⑤建立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从单一的控制和命令方式,逐渐向柔性、弹性和协调方向发展。此外,不少属于私法范畴的管理方式,如合同承包、代理、绩效合同、聘任制等,已经在政府采购、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效能等公共领域进行尝试和运用。

⑥建设服务政府,确立依赖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行为不得变化无常,不得溯及既往;行政行为必须出于真实的目的和意图,必须信守诺言不得出尔反尔。以人为本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必须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权益,为民众提供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依赖保护原则是维护公共管理相对人利益的重要保障,体现了行政行为的亲民性和服务性。

篇2:公共管理学基础

公共管理基础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DABC6-10CDBCA11-15CCBDD16-20ABDCA21-25DCABD26-30ABCAB

二、多项选择题

31ABD32ABCD33ABC34AB35ABCD36BCD37ABC38ABC39ABD40ABC

三、案例题

案例一:41-45DBDAC

案例二:46-50CBBDC51、根据本案例,请分析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自的素质和特点,并提出消除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意见分歧、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合力的具体措施。

答:在本案例中,该局体领导班子成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局长赵某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领导潜质,但其由于做事过于谨慎,可能会使该局在业务开展和管理工作中前进动力不足;第一副局长钱某长期在该局工作,业务熟悉、经验丰富,但由于年龄限制,已经开始消极怠工,也会对该局的整体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年轻的副局长孙某有思路、有主见,本应是开展工作的有力推动者,但在全局把控能力方面要加强。

针对本案例,要形成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合力,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对于局长赵某,要鼓励创新精神,坚持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有之路,反对墨守成规,坚持开拓创新;(2)对于副局长钱某,要与其积极沟通,充分认可其自身价值,发挥其专家权,通过相关的激励手段让其在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3)对于副局长孙某,要继续鼓励其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给予适当提醒,尤其闲谈莫论人非,破坏班子团结的言论和举运都是不允许的;(4)对于副局长李某,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工作落实、部署工作开展方面的优势,同时对其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其整体分析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其开展工作。

总之,在发挥领导班子成员作用时,要尽可能地引导成员之间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同时也要在不足的方面善意提醒、积极弥补,这样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的领导班子定能带领大家取得更大的突破。

四、简答题

52、简述管理中控制职能的含义、步骤和主要特点。

答:控制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控制职能是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主要包括实施标准和确定、实际状况与偏差的测定和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控制职能的主要特点包括:监测性,即根据组织目标测量组织活动的偏差;修正性,即根据监测结果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进行纠正。

53、简述公共决策中群体决策的优势。

答: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两种形式。

群体决策折优势在于:一是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中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二是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伴随着满意度的增加会表现出对决策的支持,从而使方案易于执行;三是群体决策是组织中很重要的沟通形式,通过群体决策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组织凝聚力。

54、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答: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与西方文官制度相同的某些特点,但也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动因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为克服轮流执政所产生的行政弊端,目的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基本原则不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而我国公务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3)管理方式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方公务员是一独立的利益集团,有专门机构调整其与政府的关系,二者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而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并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

55、简述行政执法的特征。

答:狭义的行政执法是指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监察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系统性,行政执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调节和干预;(2)职权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并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管理行为;(3)应时性,行政执法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乃至日常突发事件来有效行使,强调及时性;

(4)外部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外实行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

56、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

答: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公共财政职能部门的全面履行。具体而言,主要有三大目标:(1)效率,通过公共财政管理,依据市场效率准则,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和要素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最佳分布;(2)公平,通过公共财政管理,缩小收入及财富积累上的分化与差距,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相对公平;(3)稳定,通过公共财政管理,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

五、论述题

57、结合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实际,论述公共管理伦理中责任冲突的常见形式,并提出解决冲突的措施。答:公共管理伦理是以“现、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责任冲突是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工。实践中,行政责任冲突最常见的三种形式是: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

(1)权力冲突。客观责任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权力来源:诸如法律、组织上级和公众等。法律要求你这样做而上级又要求你那样做;或者上司指导你朝某一方向活动但民众却希望相反的方向。(举此一例,其他效仿)如在处理群众信访的过程中,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你只能秉公处理,但在人情道义上民众又希望你能解决来访群众的实际困难,此时的你便陷入了权力冲突之中。

面对权力冲突,你必须澄清自己的主观责任并考虑更为广阔和更为基本的客观责任通过对主观责任的评估和对更为基本的客观责任的确定,试图找到一个能同时履行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的办法。

(2)角色冲突。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人员即是公民的雇员又是公民的一员,公共管理即有责任为公众提供服务,同时作为公众中的一员又有权接受服务。另外,公共管理者角色十分容易受制于特定组织,并被特定组织界定。

面对角色冲突,要仔细考虑人们如何设计或重新设计角色、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的制度和文化。

(3)利益冲突。在现代社会中,公共行政人员必须是不同利益的管理者,政府行政部门越来越被严重地卷入管理这些不同利益的问题当中,这种冲突包括角色冲突和各种权力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它们表现为公

共角色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客观责任与个人可能利益之间的冲突。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必须处理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法律所提供的首先最低标准足以解决现时的困境,同时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权衡我们的个人利益与我们所承担的公务员责任之间的关系。

篇3:公共管理学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借鉴意义

近三十年来,西方各国为适应迅速的时代变化,迎合国内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浪潮,促使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休斯认为,新公共管理受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理论新发展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新公共管理中,取代了官僚组织中高层人员信奉的传统公共行政观念。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变革。总体说来,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围绕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转变、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的。具体来说,一是优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放松市场规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二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推行行政分权化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废除过多过滥的法律法规,简化职位分类制度,打破文官终身制;四是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实行顾客导向和绩效评估。

我国目前面临着与英美等国家相同的国际背景,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以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之中。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以及社会的关系,形成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勿庸置疑,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管理及政府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和行为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政府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创新政府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尽快改变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局面。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科层制的一般特征,而且权力集中、政企不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灵活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而以往机构改革的主要着眼点是机构的撤并和人员的裁减,体制创新的力度不大。传统的政府体制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旧模式并未彻底打破,政府职能并未根本转变,政府仍然垄断着公共物品及服务的供给。政府机构膨胀,包揽过多的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效率低下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因此,在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应该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快政府体制创新的步伐,彻底改革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打破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局面,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转交给社会和企业,即让其他公共机构、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政府甚至可以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只起指导作用,即政府充当“掌舵”而非“划桨”的角色。这是改革政府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现实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其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运动注重用市场机制来改造政府或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上采用市场或准市场的办法,并在公共机构及政府组织中确立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激励机制。这些做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为市场机制的确是改善政府绩效的基本手段,可以缩小政府失灵的影响范围,使政府体制更灵活,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政府管理中最缺乏的因素之一。公共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在许多方面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例如,政府的某些公共经济活动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政府的办公用品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购买;公共工程可以承包给私人公司和企业;同一种公共物以品或服务可由几个机构同时提供,以形成竞争等。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领域或方面已经尝试利用市场机制,如政府机关和其他公共部门所用物品的集中采购、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公共服务如环境保护和治安的委托承包等都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的具体体现。此外,国家公务员的公开考试录用、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制的突出,等也是引入竞争机

再次,增强公务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新公共管理运动其要求政府官员及他公职人员由官僚转变为管理者、服务者,提倡顾客导向、政府提供回应性服务,满足公众(顾客)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对于转轨时期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借鉴意义。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公民社会不发达,社会自治能力差;现阶段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腐败、公共责任缺失、公务员遇事对上不对下、对官不对民负责等消极现象,与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没有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政府转型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于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克服目前在这种关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大力发展和培育社会力量,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政府组织以及公共部门应该由过去的官僚机构转变成公共服务机构;公务员尤其是政府官员应更多的是管理者、服务者,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必须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最后,注意研究借鉴工商管理的先进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实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主义的纲领,与它直接采用现代工商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模式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它有照搬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忽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基本差别的倾向,但作为人类社会管理的两个基本领域,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又有着共通之处,都属于一般组织与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围。因此,某些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原则、方法、技术以及模式同样适应于公共部门,可以相互借鉴和应用。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方法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一整套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构筑起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而这套新的理论、原则、方法技术和模式的一个重要来源正是现代工商管理的实践及其成功经验。新公共管理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有其理由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因此,应该充分注意先进工商管理的示范效应。

此外,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新公共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研究的全新范式,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其创新性的研究主题、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以及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可以为我国公共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重要启示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其风靡欧美等国之际也遭到了多方质疑,涉及到它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及其价值目标。诚然,怀疑和批判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对于当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新公共管理的异议并没有形成任何可替代的新的理论模式。但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正是以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之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的缺陷所进行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承袭优秀的知识传统,其理论渊源主要包括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公共行政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具体而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并非简单的责任与义务。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但是它并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新公共服务理论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实践价值并摒弃其理论缺陷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公共管理的公共服务本质,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理论。

在政府转型的进程中,我国各级政府应该明确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确定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数量以及应该注意社会公平等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关系到政府转型的目标——公共服务型政府能否顺利实现。新公共服务理论特别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和人的发展,对我国公共服务的改革具有以下重要启示作用。

1. 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要尊重公民并且重视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强调开放性和回应性,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强调组织内的对话、和谐与信任。不管是由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还是由私营部门或中介组织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只重视生产率而不重视人。公民是服务的接受者,因此作为纳税人有权力选择和参与公共服务的决策。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引入,可以打破中国政府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以数字看政绩、以效率看管理的现状,在公共服务改革中如何真正体现人本主义的关怀也是我国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的关键。

2. 公共服务以公民为本的思想

政府引导公民来参与决策的制定,并且让公民和政府共享政策制定的权力,以培养公民的责任和风险意识。公民与政府分享公共政策的制定权是建设自治机制的关键,以此提高公民参与治理的能力。并且让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意识,提高公民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同时,公民参与也重新确立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以公民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意识与民主的理念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强调公共服务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的公共需求为导向,这无疑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 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性与私营化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应该在公共服务的提供领域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英美等国家通过合同外包,让非营利组织、私营公司等通过投标与竞标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公民有权利选择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及其提供者。与此相比,我国部分领域的公共服务机制也开始逐步引入了竞争机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服务提供的垄断地位。诚然,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才刚刚起步,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市场化带来的弊端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克服。但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积极意义应该得到肯定和加强,这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趋势。

4. 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服务而不是掌舵。这一理念显然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为激进,认为政府不要试图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所必须的公共服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政府试图要为社会掌舵的目标难以实现,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服务社会。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一观点为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此外,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责任应包含专业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民主责任,使其平衡的关键因素在于公民参与、授权及对话。这些责任表明他们将公共管理者的角色重新界定为引导者、服务者和监督者,而不是视为企业家。这种政府应具有的责任意识对于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市场化条件下政府责任缺失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

篇4:公共管理学基础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巩固基础设施 建设管理 问题与对策

在国内景区加紧品牌建设,不断拓展营销渠道的同时,关于旅游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工作,被很多景区的管理者忽略,甚至完全漠视,由此带来的安全事故、投诉事故等层出不穷。上述负面事件的产生,对我国旅游景区的形象建设,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此类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旅游景区管理者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不重视。因此,探究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意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国内很多景区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存在“注重数量,轻视质量”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未能将特色性、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融入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以景区餐饮住宿设施的建设为例,2014年12月份,厦门日报撰文《鼓浪屿低端餐饮将迎“洗牌”》,揭露了知名景区鼓浪屿存在布局散乱、经营档次低的餐饮文化,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投诉,降低了景区的格调;2015年6月,青海省对省内景区进行食品安全问题大检查,发现各类隐患2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景区餐饮经营者不注重餐饮设施的卫生管理导致。此外,国内很多景区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并不注重特色人文、风俗内涵的融入,很多设施的造型、功能与全国其他景区如出一辙,使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缺乏对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建设规划

在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系统性、针对性较强的规划,并严格落实,以期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区基础设施建管体系。然而,目前国内很多景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不注重规划,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

例如,2006年,国内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三清山管委会编制了《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明确提出了:在景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中,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相关的建设工作不触及景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然而,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被占用、破坏的森林植被面积达到102公顷,上述建设开发过程,与总体规划相违背,使得景区旅游“适度开发原则”得不到体现。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入力度不够

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入力度不够,也是国内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景区存在规划资金多,实际投入资金少等问题,甚至有很多景区对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常年零投入状态。此外,一些景区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便不再花费多余的钱进行维护保养,由此带来的安全事故隐患层出不穷。2014年4月13日,井冈山杜鹃山景区索道发生轿厢坠落事件,造成1名游客不幸遇难;2014年9月13日,河北白石山景区玻璃栈道发生悬空脱落事件等。

二、我国旅游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端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理念

一方面,不断提高景区餐饮住宿基础设施的质量。在餐饮住宿基础设施建设中,景区管委会应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注重对相关设施建设质量的监督,提升景区餐饮住宿设施的档次、规模、服务水平,以高标准、高质量的餐饮住宿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满意、消费多元化的餐饮娱乐服务。

另一方面,打造特色鲜明的观光基础设施体系。以三清山景区为例,在景区基础设施,如座椅、扶手、酒店、餐馆、风景景观的建设中,将道教文化中的图形、色彩等内容引入其中,打造特有的“道教文化”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其他景区也可借鉴此种做法,以特色为理念,做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工作。

(二)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科学规划

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管理者应严格落实生态、科学规划的思想,本着“适度开发”的原则,按照景区山脉、水系、森林植被的自然分布情况,充分整合自然资源,做好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严格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做到基础设施建设真正的低碳、环保、合理规划,实现景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双和谐”。

此外,还应注重对景区交通、卫生、信息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以此不断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科学化、可持续化。

(三)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投入

结合国内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凸显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建设中,应从两方面加大相应的建设投入。

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景区基础上设施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给予景区管委会更直接的财政支持。

另一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景区管委会也可通过设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专项基金、引入市场融资等方式,不断拓展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筹集渠道,为景区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供更充足、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三、结语

本文从建设理念、规划发展、管理投入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完善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从整体上看,旅游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景区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国内各级景区能够本着“提升数量,确保质量,优化发展”的原则,不断使景区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赖启福,刘森茂,黄源财.福州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6):33-34.

篇5:公共管理学基础

《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4年7月8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公共管理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公共管理学的视角、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涵盖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比例结构

政治学原理 约33 % 管理学原理

约33 % 公共部门经济学

约34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约20% 简答题

约30% 案例分析题

约25% 论述题

约25%

Ⅴ.考查内容

一、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 1.政治的含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的定义。2.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的社会地位。

(二)政治学

1.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政治学的含义;政治学的内容构成。2.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

二、政治关系

(一)利益与政治 1.利益的含义

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 2.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的含义;共同利益;利益矛盾。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们和作用

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特性。2.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政治权力类型;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的作用。

(三)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的含义

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特性。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政治行为

(一)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的含义;政治统治的特点。2.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

政治统治的基础;政治统治的类型。3.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统治的方式;政治统治的作用。

(二)政治管理 1.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含义;政治管理的特征。2.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政治管理的职能;政治管理的类型。3.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管理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3.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政治参与的作用;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

(一)国家 1.国家的涵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历史类型。

2.国家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3.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主要国家机构。

(二)政党 1.政党的含义

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政党的类型;政党的作用。2.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三)政治社团 1.政治社团的含义

政治社团的定义;政治社团的特征。2.政治社团的类型

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3.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政治社团的作用。

五、政治文化

(一)政治心理 1.政治心理的含义

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心理的特点。2.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 政治心理的基础;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3.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心理的类型;政治心理的作用。

(二)政治思想 1.政治思想的含义

政治思想的定义;政治思想的特性。2.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

政治思想的结构;政治思想的类型。3.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政治思想的作用。

(三)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政治社会化的特点。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3.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六、政治发展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涵义

革命与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特征。2.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

政治革命的类型;政治革命的方略。3.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革命的方式;政治革命的作用。

(二)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含义

政治改革的定义;政治改革的特征。2.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政治改革的目标;政治改革的方式。综合性改革方式和多项分进式改革方式 3.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政治改革的条件;政治改革的作用。

(三)政治民主 1.政治民主的含义

政治民主的定义;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2.政治民主的类型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内涵。3.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七、管理和管理学

(一)管理和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征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基本特征 3.管理学的概念 4.管理学的基本特征

(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学派。2.管理学的发展特点。

八、决策

(一)环境研究

(二)决策理论 1.决策的含义和类型 2.决策的一般步骤

决策过程或决策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认、建立议程、确立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评估、行动方案的选择。

3.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

(三)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1.计划的含义

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 一项活动。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5W1H法。

2.计划的功能

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预防意外情况对行动造成的干扰,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与计划的功能相联系的是计划的部门职能,具体有四项。

九、组织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含义

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性。组织的特点: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的有机结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2.组织的类型

分类的根据。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

(二)组织结构设计

1.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发展的阶段。

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3.组织设计的内容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组织职位设计、组织职权设计。

(三)人员的配备

1.人事工作的定义

2.人员的选聘和提升

3.绩效评估

4.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组织结构整合

1.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配合2.集权和分权的合理配置

3.直线管理和参谋的有机结合4.委员会的正确采用

(五)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的含义与基本特点。

2.组织文化的类型

3.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的四种主要功能。

十、领导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职能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领导的实质是追随与服从。领导的构成。领导艺术的特征及其与权术的区别。

2.权力的构成

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正确用权的基本原则。

3.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及特征。管理史上有代表性的素质理论。公共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结构。

(二)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

1.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一Y理论。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2.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

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管理方格论: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基本领导风格。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专权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菲德勒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罗伯特·豪斯的途径一目标理论。维克多佛罗姆和菲利普·耶顿的领导者参与模型;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的领导替代理论。

(三)激励

1.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说明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工作中的激励,即管理学中的激励概念。激励含义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激励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划分为早潮激励理论和当代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等。

2.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3.激励理论

维克多·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激励理论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激励的模式

(四)沟通

1.沟通的特点与功能

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沟通的特点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沟通与领导的关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电子沟通。

2.沟通过程与流向

沟通过程及影响沟通的因素。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沟通中的焦虑与过滤。

3.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正式沟通的五种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沟通媒介的丰富性。小道消息的特点、功能及管理方法。

4.善于倾听

讲话和倾听是沟通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听和倾听的区别。倾听的指南和检验倾听的试验规则。托尼·亚历山德拉关于听众的分类。

十一、控制

(一)控制的含义与类型

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要确保组织的所有活动与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相一致,从而使得活动更加有效的管理活动。控制的目的。控制与计划的关系。经典控制模型。控制的三项功能。

2.控制的类型

事前控制、现场(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任务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控制。

3.有效控制的要求

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二)控制过程

1.确立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

3.纠正偏差

(三)控制方法

十二、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2.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十三、公共经济理论

(一)外部效应理论 1.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二)公共物品理论 1.公共物品的特性与判定

2.纯粹公共物品与纯粹私人物品的区别与需求分析 3.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 4.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其供给

(三)公共选择理论

1.政治均衡的概念与投票决策中的政治均衡 2.政治行为的分析

十四、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1.公共支出的分类 2.转移性支出的经济的影响

(二)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1.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2.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十五、预算与收入

(一)公共部门预算

1.预算的原则与基本预算制度 2.预算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公共收入

1.公共收入的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2.税收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作用 3.公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三)税收原则理论 1.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过程

2.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及其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3.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内容 4.税收原则政府归纳

(四)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1.税种分类 2.税制结构设计

(五)税收制度 1.所得课税 2.财产课税 3.商品课税

(六)税收效应分析 1.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2.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4.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十六、公共财政制度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目标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4.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

(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1.财政分权理论

2.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划分 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篇6:公共管理基础论述题3

(1)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两者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的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因此,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行政不可能不表现国家意志,其执行也不可能不体现政治。行政的目标、职能、行为和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政治属性。政治与行政难以截然分开,尤其在当代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的情况下。(3)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区别,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的是美国的威尔逊和古德诺。

P-途径与B-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1)P途径主要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并流行于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中,其研究成果(论文)常见于《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杂志,而B途径主要来自于商学院,并为管理科学学院的公共部门管理学部以及美国公共行政学会所使用。(2)两者有共同点:如以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行政机构以外的东西),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提高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3)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2)比较分析(3)实验分析(4)案例分析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小,这类形态的组织结构一般被称为“尖形结构”;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大,这类形态的行政组织结构一般被称为“扁形结构”。

决策的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

(1)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2)认识形成的依据不同(3)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两种形式

群体决策的优势

第一,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中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因此,它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较多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第二,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伴随着满意度的增加会表现出对决策的支持,从而使之易于执行。第三,群体决策是组织中很重要的沟通形式,通过群体决策可以加强组织中不同水平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群体决策的不利方面

(1)群体决策的工作程序较慢(2)个人的创新思想和建设性意见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3)决策结果由集体负责,容易出现冒险或保守的极化现象(4)群体决策时会出现利益的不同、观点的冲突、个人的成见和情绪化行为等情况,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和人力的浪费,从而导致认为的决策障碍(5)表现为名义上的群体决策、实际上的个人拍板,其结果可能会伤害参与决策的其他成员的感情(6)一旦决策失误,将掩盖个人的过失(7)当组织不具备群体决策的条件,一旦采用群体决策形式,往往会带来非常不利的结果(8)把群体决策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的做法并不明智(9)在决策目标和问题情境不清楚时,不要采取群体决策。简述何谓领导艺术:

所谓领导艺术,就是指在实施领导的方式、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首先是领导者素质和经验的综合体现,是在领导科学和方法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发挥和升华。领导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创造性,这是与模式化、程序化相对立的。其次是因人而异,所以领导艺术可以学习,但切忌模仿。再次是注重实效,以是否完成领导任务、达到组织目标为评价标准。

导致信息失真的因素:

(1)信息沟通中的“噪声”(2)信息沟通中的情景转变(3)信息沟通中情感因素的缺失(4)反馈。

企业管理中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1)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于一种业务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最重要资源,强调人事管理与组织发展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

(2)传统的人事管理关心的当下,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3)传统的人事管理范围较为狭窄,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4)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僵化,缺乏应变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及方式更加灵活。

简述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1)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2)公共组织的公共工作职位和职责的分配。(3)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获取。(4)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和报酬管理。(5)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6)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流动和流出管理。(7)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雇员关系。

简述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文官制度的法律化。(2)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3)强调“政治中立”。(4)以公开、平等为原则,以考试为核心的任用制度。(5)实行功绩晋升制。(6)严格的培训制度,强调公务员的知识化、专业化。(7)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8)强调官纪官风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9)合理优厚的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

分析《公务员法》的比较优势。

(1)公务员的定义更加准确。(2)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3)增加了我国公务员的“人口”渠道,特别是建立起职位聘用制。(4)明确规范了公务员的“出口”。(5)《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嘉勉、晋职、升级、更为明确、具体,并细化了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工资、福利待遇等一系列权利的规定(6)《公务员法》把公务员的交流与培训提升到了突出的位置,规定了对公务员的分级 分类培训,并将公务员的培训情况和学习成绩与公务员的考核、任职、晋升挂钩。

此外,《公务员法》还吸收了以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当中的一些新经验,包括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职的试用期、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党政机关人事争议仲裁等,并有所发展与完善。

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优越性。

一、是具有新陈代谢机制,有效实现人员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二、是具有竞争激励机制,能够实现公平、公开地选拔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具有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和反腐倡廉的作用,保证公务员廉洁奉公,尽职尽责;

四、是具有健全的法规体系,对公务员依法管理,实现人事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关系。

相同点:

一、职位分类,统一管理;

二、择优录用,知识和专业并重;

三、强调法制,依法管理;

四、实行功绩制,消除腐败;

五、讲求职业道德,规范服务等。

区别:(1)动因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基本原则不同。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而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3)管理方式不同。西方文官制度是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都是按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把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放在考核首位。(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方公务员是一独立的利益集团,有专门机构调整其与政府的关系,二者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而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是国家行政的根本宗旨,并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

试论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如何加以完善。

(1)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环境建设);(2)健全法制、建立机制、改进管理和加强监督;(制度建设);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队伍建设)

简述行政立法与行政执法行为的区别。

(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立法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之内。(3)行政立法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具体行政行为则富有特定性。(4)行政立法行为较之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更长的时间效力。(5)行政立法行为必须遵循更为正规和严格的程序规则,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相对较简单灵活。(6)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1)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法治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3)法治政府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法治政府的含义:

(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当(4)高效便民(5)诚实守信(6)权责统一

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

(1)行政执法意识的培养。(2)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3)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4)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

简述公平征税的含义

(1)必须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2)必须坚持支付能力原则(3)必须坚持受益原则

简述税收效率的含义

(1))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第二,税收效率意味着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公共支出管理

购买性支出、政府采购,转移性支出。

政府的采购行为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竞争原则。(2)公开原则。(3)透明原则。(4)运用商业标准原则。

我国财政补贴的方式主要包括五类:

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式支出、其他补贴。

试论述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2)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3)公共收人管理不尽合理。(4)公共支出管理亟须规范。(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试论述转型期我国如何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

首先阐述公共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五点)其次阐述方法:(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3)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4)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5)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运用。

组织文化的一般功能:(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约束规范功能(5)辐射功能

简述行政文化的关系构成(1)主体行政文化。(2)客体行政文化。

简述行政文化的发生性构成。

(1)行政心态。(2)行政意志。(3)行政规范。(4)行政评价。

简述行政文化对内向性行政的作用。

(1)对行政组织形式的影响。(2)对行政观念的影响。(3)对行政风气的影响。

简述行政文化对外向性行政的作用。

(1)廉洁行政的保障。(2)高效行政的条件。(3)民主行政的前提。

简述行政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别。

(1)主体不同。(2)影响不同。(3)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4)评价标准不同。

简述公共责任的特征。(1)公共责任是一种义务。(2)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3)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

行政伦理公正的基本原则

交换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规则公正,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简述行政责任冲突的主要形式及其原因。

行政责任冲突最常见的三种形式是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1)权力冲突是由不同的权力资源所带来的不同客观责任之间的冲突。

(2)角色冲突是不同社会角色因其行为方式差异而引发的冲突。(3)利益冲突是由于价值相对性和社会的多元化而必然产生的冲突。

简述善治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1)合法性(2)透明性(3)责任性(4)法律(5)回应(6)效率。

论述如何开展公共管理的伦理建设。(途径)

(1)加强行政伦理教育。(2)强调行政伦理立法。(3)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4)要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当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

(1)市场化工具(2)工商管理技术(3)社会化手段

(1)民营化(2)用者付费(3)合同外包(4)特许经营(5)凭单制(6)分散决策(7)放松管制(8)产权交易(9)内部市场

组织变革的策略

(1)价值策略(2)理性策略(3)教育策略(4)心理策略(5)经济策略(6)政治策略(7)权威策略。

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3)分权(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6)强化改革的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1.1982年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行政机构方面,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撤并机构,裁减人员。2.1988年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以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3.1993年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4.1998--1999年改革: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把政府职能界定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999年底,我国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5.2003年以来的改革。

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1)管理理念不断优化,能够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形式加以改进;机构和人员膨胀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机构逐步精简并加以重构。政府职能转变迈开实质性步伐,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2)管理方式日益完善,审批制度、电子政务和民主决策等方式广为各级政府接受。干部素质发生变化,行政能力得到提升,依法治国和法治行政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改革的五条基本经验(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改革的重要任;(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5)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服务型政府(2)责任型政府(3)法治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上一篇: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学习生活的关系下一篇:初中寒假的优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