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巜妙手仁医有感

2024-05-02

观巜妙手仁医有感(精选4篇)

篇1:观巜妙手仁医有感

观《人民的好儿女》有感——妙手仁医

接到闵书记的通知,需要学习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于是决定在放假的第一天就认真完成支部书记的任务。

登录党支部论坛查看有关《人民的好儿女》的播出计划,感觉虽然播出电台选择挺多,但总感觉时间上有所限制。于是决定上网搜索一下,果然发现人民网上有完整的48集《人民的好儿女》视频。这里也把这个信息推荐大家,方便大家观看。

《人民的好儿女》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中共中央“七一”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先进、勇于争先、弘扬正气、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而组织摄制的。该系列片通过48个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感人情节、朴实言语,刻画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形象,集中反映了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电视精品,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细细看了下这48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介绍、事迹和专题,许多人物都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例如: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师昌绪师老先生;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孙家栋孙老先生;被誉为“中国玉米育种之父”的李登海同志;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的乡村教师赵世术老师;横跨珠峰第一人:次仁多吉。在我们女性的半边天里,有德艺双馨、永远年轻美丽的艺术家秦怡女士;板凳妈妈许月华;法官妈妈陈燕萍等等。

当看到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吴孟超老院士时,深深地震撼敲打着我的心。

由于家人的原故,恰巧在学习观看《人民的好儿女》之前了解过上海乃至全国有关肝脏治疗方面的信息。

我国的肝脏外科起步较晚,五十年代肝脏手术尚属探索阶段,而肝癌的防治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吴老院士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使中国的肝胆外科挤进世界先进行列。东方肝胆医院,也是今年已90高龄的吴老院士至今仍孜孜工作的地方,在吴老院士的领导下,从 1956 年成立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开始发展到现在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院所合一的国内惟一的专科医院吴老院士切下来最大的血管瘤尺寸到现在为止都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纪录。

时至今日,只要有心上网查询,仍可以看到吴老院士亲力亲为,每个星期出诊两次;仍不断有被吴老院士治愈的病人感谢吴老院士的再造之恩;吴老院士为人师表,带出来的学生也秉持着吴老院士的精神为病人服务,为中国的肝胆外科做贡献。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吴老院士几十年来救回来的病人,何止七级!

片中吴老院士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荣誉算什么,个人算什么,你个人本来是医生,你医生就是应该要为病人服务,要为病人工作,治好!你治不好,那是因为科学还没到,但是要尽到责任。” 这是现在多少年轻,著名医生做不到的,而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在获得了

那么多的荣誉和掌声之后,仍能返璞归真坚守职责,这种精神和执着是在令人敬佩。

从这48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从小做起,从平凡做起;在前进的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每一个共产党员,当举起右手宣誓的时候,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人民的好儿女”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褒奖。愿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能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立足自身的甘为,以最有效、最感人的事迹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篇2:观巜妙手仁医有感

吴孟超已走完了大半辈子。我学习他,却是一辈子的事。观《人民的好儿女》妙手仁医吴孟超有感

1月19日,在单位和同志们一起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妙手仁医吴孟超”之后,我被吴孟超的爱国热忱、高尚医德、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

向吴孟超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兢兢业业,负责到底。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我国肝脏外科医学事业,取得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吴孟超同志身居高龄,还能够精神饱满地坚守岗位忘我工作,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没有理由不为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积极尽职尽责到底。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本职工作干好的同时,发散思维谋对策,拓展思路寻创新,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学习吴孟超同志的先进事迹,具体到我的工作中,首先就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在工商所,仍是“分工不分家”,无论是组里乃至所里碰到的何种工作和困难,我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对待,勇于承担。在遵守党章和系统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抓好自身的廉政建设。

其次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探索,对知识和技术精益求精。他创造的“吴氏刀法”以精准见长,快速著称,整台手术就像是电脑程序设计和控制的一样精确。手术时,心到刀到,如行云流水。他学生说:吴老手术技术之炉火纯青,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完美,后人难以企及。作为监管干部,无论是执法办案还是巡查监管,都不断有新情况的出现。坚持通过各种传媒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的精神,在进行深度把握的同时,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在执法办案和专项整治中把好程序和实体的关系,在严格遵守程序的同时,注重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以求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对自由裁量的部分要有理有据,援引相关规定的条款,正确处理合理与合法的关系。

篇3:妙手仁医庄仕华

2 “我为什么不能替病人解除病痛?”看着边疆人民缺医少药的困境,庄仕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钻研医学技术,当一名好军医。1977年7月,庄仕华考进了第四军医大学。

3 毕业时,庄仕华成绩全优,系里推荐他留校工作。望着西安城迷人的街景,想起雪域高原、戈壁哨所,昔日边疆牧民的背影在他眼前定格。他毅然决定,回新疆工作。

4 来到武警总队医院不久,他接诊了一位病人——昌吉州木垒县回族牧民何木新。何木新患了肝包虫病,经过九次手术又复发了。

5 庄仕华调查发现,新疆是胆结石、肝包虫病多发病区。开刀手术不仅痛苦、恢复慢,而且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许多贫困患者因此放弃治疗。

6 1992年,庄仕华了解到一项刀口小、时间短、愈合快、费用低,用腹腔镜做胆结石手术的技术,刚刚从国外被引进应用。庄仕华立即建议引进这项技术,请缨到北京医学院学习。

7 为了让新技术早点造福边疆各族人民,庄仕华买来葡萄、动物肝脏,反复模拟练习,很快掌握了胆囊与肝脏剥离技术。

8 北京有几家医院找到庄仕华,劝留他:“就凭你掌握的技术,在北京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9 庄仕华对此没有多想,回到新疆带领四名医护人员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肝胆科成立初期资金不足,庄仕华和其他医护人员从家中拿出积蓄购买手术设备。

10 此项技术刚从国外引进,许多医院不敢贸然临床使用。三个月后,庄仕华用腹腔镜技术做第一例手术,他胆大手巧,用腹腔镜技术成功完成了首例胆囊切除手术。

11 身高一米六三、体重一百三十八公斤的哈萨克族小伙子阿孜别克,听说腹腔镜技术,找到医院,抓住庄仕华的手不放。他身患胆结石病,曾到过几家医院,都因手术风险太大而被拒绝。

12 经检查,阿孜别克的腹腔有厚厚的油脂层,不仅寻找胆囊难度大,剥离风险更大,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病人从千里之外赶来,我们不能不管啊!”经过缜密的准备,庄仕华成功为他实施手术。

13 有一次手术,庄仕华竟然从与常规位置相反的方向打孔,在场的医生愣了,刚想提醒他,却从显示屏上看到,病人的整个脏器位置完全与常人相反。

14 原来,病人在其他医院做的B超,只提示了胆囊结石。细心的庄仕华在查看报告单时,发现病人的胆管方向异常,立即通过B超,再次确定病人的脏器位置。

15 手术结束后,庄仕华说,这种特殊的病例虽然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但一定要做万无一失的准备。医生任何时候都要把每一例手术当成第一次来做。

16 2010年“五一”,等待做手术的病人特别多,庄仕华连续三天做了六十七台手术。第四天,由于过度劳累,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还发着低烧,大家都劝他休息一天,可他还是上了手术台。

17 当做完第四十七台手术时,他实在顶不住了,就在椅子上靠了一会儿。大家都劝他下面的手术明天再做吧,他说:“病人都饿到现在了,家属都在外面等着呢!”

18 在做最后一台手术时,庄仕华将身子靠在手术台边上操作,护士不停地给他擦汗,宽大的手术衣被汗水浸透。这一天,庄仕华完成了四十九台手术,创下了医院手术的最高纪录。

19 庄仕华做第一例腹腔镜手术,用了四个半小时。如今,手术最短时间仅用四十七秒。患者年龄最大的一百零二岁,最小的一岁多,十多万例手术无一失败。

20 他总结的《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的探讨》引起五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赞赏。他组织编写出《临床肝胆外科》《实用腔镜手术学》等专著,发表了三十六篇专业学术论文。

21 庄仕华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又先后在腹腔镜下探索出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胃修补、胆总管探查等二十一种手术,有七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22 庄仕华有十二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曾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九次。

23 肝胆科在庄仕华不断地创新引导下,也从开始的四张床位发展到了现在的三百多张床位,成为武警总队医院肝胆外科中心,连续十五次被评为先进科室,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24 2005年11月,庄仕华荣获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

25 庄仕华待病人如亲人。手术前,他把笑容展现在病人床头;手术后,他不忘细心叮嘱。冬天,他用双手焐热听诊器;夏天,他为病人煮绿豆汤。他几十年滴酒不沾,他说,喝了酒,手会抖,病人会痛,这是失职。

26 在庄仕华看来.医生要心疼病人。他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痛,还要伸出手援助病人。三十多年来,庄仕华没收过患者一个红包,没吃过患者一顿宴请,还带头组织医护人员为患者捐款八十多万元。

27 十八年前,乌拉孜在山上放牧,不慎掉入一个二十多米深的废矿井,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十一处骨折,被救出来时,已经生命垂危。

28 妻子帕塔木汗送丈夫去了几家医院,都说没救了。庄仕华巡诊时听说后,马上把他拉到武警总队医院,抢救了六天六夜。乌拉孜终于得救。

29 乌拉孜在医院住了四个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看到帕塔木汗绝望的眼神,庄仕华于心不忍。他告诉帕塔本汗,不要担心,他会帮助他们一家人渡过难关。

30 在庄仕华看来,乌拉孜躺在床上受苦,他这个当医生的就没办法安心。为此他每周来给乌拉孜换药,做理疗按摩,手把手地教帕塔木汗打针,插导尿管。

31 1997年,帕塔木汗记录:新年来了,庄大夫来到我们家,祝福我们的新年,还给我女儿送了围巾,给我爱人送了药品。3月10日,庄大夫给我们送了一袋米,一袋面。

nlc202309040304

32 庄仕华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送来的小羊、小牛一天天长大,让这个不幸的家庭又有了起色。

33 坚持不断的按摩理疗,让乌拉孜的腿渐渐有了知觉。几年后的一天,奇迹发生,乌拉孜重新站起来了!

34 在乌拉孜家的老屋后面,有一栋漂亮的新房子,这是庄仕华为帕塔木汗的女儿古丽盖的。

35 那一年,帕塔木汗想给女儿张罗一个上门女婿,以后也好照顾自己和乌拉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满意的,对方却提出要有新房子才能结婚。

36 庄仕华自己拿出七万多元盖了新房。七万多元,对工薪阶层的家庭不是一笔小钱,可庄仕华却说,我一个月工资一万多块呢,我妻子、女儿也有几千块,拿出一小部分就够了。

37 “你觉得自己特别富裕了是吗?”有人间。庄仕华说:“是啊,过得非常好了,要那么多钱干吗,要那么多房子干吗,你也就睡那一张床。拿出钱来做点公益的事儿,这比较快乐。”

38 是什么原因使他多年坚持这么做?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感恩!他说自己出生在四川简阳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上小学到高中,学费、书本费、生活费都是政府减免,衣服也大多是乡亲和老师资助的。

39 入伍后,部队党组织又送他上了军医大学,还派他去学习先进医疗技术,把这个农民的儿子逐步培养成医生、科室主任、医院院长。他说他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理所当然应该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

40 三十七年前,他当卫生员巡诊时,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住进医院。同病房的维吾尔族农民吐拉西,每天帮他打开水、穿衣服,就是家里送来一碗汤,也要倒出半碗给他喝。庄仕华想只有把自己掌握的医术用在服务边疆各族群众身上,心里才会踏实。

41 庄仕华出任武警总队医院院长之后,认准一个理儿:人才是创新发展之本,一流的服务质量必须由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为了给官兵和群众解除病痛,必须鼎力培养好医生。

42 夏力是从地方大学入伍的高才生,但临床经验不足,庄仕华为他争取到去北京积水潭医院学习培训的机会。

43 有人反对:出去深造,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科里人手这么紧,工作谁来干?万一学成不回来不是白培训了?庄院长顶住压力,不为所动。

44 夏力培训归来果然不负重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完成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填补了边疆地区医院骨科的空白。

45 后来,夏力被提升为骨科副主任、主任,带领大家将骨科从只有四张床位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七十八张床位,成为医院服务官兵和群众的骨干科室。

46 心内科副主任阿里木江在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他家属在乌鲁木齐市没有住房,时常牵扯他的精力,影响学习。2004年,庄仕华建议党委给他特批了一套住房。

47 阿里木江圆满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拒绝了多家医院的邀请,毅然回到新疆武警总队医院临床一线,现在成为心内科独当一面的骨干。

48 医院坚持每年分批组织各科室主任到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参观见学,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医院进行学术讲座,每年选派五名优秀骨干外出学习和考研、读博。

49 庄仕华任院长期间,医院先后有六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三十一人获得硕士学位。

50 庄仕华全力支持新技术的引进,医院开展了永久性起搏器安装等百余项新技术项目,为服务官兵和群众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51 泌尿科经过论证,提出开展肾移植手术。当大家对这项技术的引进出现争议时,庄仕华力排众议,全力支持。为此,医院投资百万元购买设施,组织医护人员外出学习培训。

52 2006年5月,泌尿科进行第一例活体肾移植手术。庄仕华专门邀请北京人民医院教授现场指导,成功地为光新兵、光新勇兄弟俩做了活肾移植手术。

53 庄仕华以身作则,树新风、立正气。2006年,庄仕华的表弟得知医院要投资七百多万元建招待所,便带着自己的工程队赶到新疆。

54 他曾多年照顾庄仕华在四川老家的父母,自认为有这种关系,揽下工程应该没问题。庄仕华告诉他:“这项工程我们要公开招标,你去找招标委员会。”

55 表弟刚一出门,他就告诉负责招标的窦副院长:“我表弟的工程队技术实力不高,你别让他参加招标。”

56 窦副院长考虑到庄仕华的情面,心想主体工程不让罗三华干,就照顾他干维修工程。当招标方案报给庄仕华时,他硬是把表弟给拿掉了。

57 近两年,庄仕华由于工作需要去内地的次数增多。他每次都订最便宜的往返票,住到北京总队医院办公室.老战友说:“你过去在我办公室住可以理解,现在当院长了还这么节俭?”

58 在庄仕华的带动影响下,去年医院差旅费开支三十六万多元,九名常委仅开支一万六千元,其余大都用在科室医护人员外出学习培训上。

59 前些年,医院在干部使用、职称评定时常有矛盾,影响官兵干事业的凝聚力。庄仕华上任后,建立起干部公开公示考评制度,每个干部德、能、勤、绩好差在公示栏上一目了然。

60 原内科医护人员饱受非议,进取意识不强,现在形成创一流工作业绩的浓厚氛围,先后引进心脏支架起搏器等十多项治疗新技术,发展成高血压科、心内科等四个专业科室。

61 几年前,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担负看押任务的喀什支队班长何克俭突发疾病,在送往三百公里的地方医院途中不幸死亡。此事深深地印在庄仕华脑海中。

62 2002年,庄仕华提出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当数百万元的投资方案出台后,引起大家的争议。庄仕华和书记给大家统一思想:要把服务基层官兵放在首位,绝不能让何克俭的悲剧重演。

63 他们建成集门诊挂号、收费结算、病案管理以及远程医疗、远程教学为一体的“军卫一号”工程,实现了二十三个卫生队(所)和九十八个边远中队的远程医疗会诊。(哨所的官兵正通过屏幕接受专家面对面治疗。)

64 庄仕华还力主建立了心理咨询科,投入三十万元购买了心理治疗设备,选派培养了四名心理咨询师,为基层官兵提供网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培训心理辅导员四十余人。

65 2008年,院党委考虑到前来住院的一线伤病员执勤、训练非常辛苦,决定将新建的招待所改建为军人病区,配置宾馆化,购置了一百多万元医疗器械,建立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

66 投入一亿七千万元建起了信息化设施和功能完善的门诊楼、住院楼等,购买了核磁共振、螺旋CT等现代化医疗设备。

67 在庄仕华的领导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从过去十四个科室、三百张床位,发展为四十二个科室、八百多张床位,应用百余项医疗新技术服务官兵和群众,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医院。

68 2006年夏末的一天,烈日炎炎,六百多名官兵和医护人员衣着整洁,在医院门诊楼前列成方队,等待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69 “啪!”随着一块红布飘然落下,“全军先进医院”“全军信息化建设先进医院”“国家A级守信医院”“全国百家诚信医院”“国际‘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楼前挂起的六块金牌闪闪发光。

70 方阵和围观群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不少官兵流下喜悦的泪水。“挂这些牌子是让全院医护人员每天警醒,看自己是否对得起奖牌上的赞语。”在挂牌仪式上,庄仕华这样告诫大家。

71 几年后,门诊楼前的奖牌变成了三十八块……

72 庄仕华声名远扬,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院长”“中国骄傲第五届十大时代新闻人物”“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国道德模范”,被誉为“当代雷锋”。

篇4:妙手仁医观后感

在本月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中,我们共同观看了电影《妙手仁医》,令我感触颇深。片子的男主角本·卡森博士以前是单亲黑人家庭的苦孩子、学校里的差生,今天世界著名的神经外科、脑外科专家„„电影直接把卡森的一生在荧屏上展现出来,似乎并不恢宏、也没有高调,却非常激励心志、感人肺腑。

卡森并不是从小就聪颖过人。小时候他曾经是一个门门都很功课都很差的差生。别的孩子嘲笑他笨,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笨。但是他有一个永不放弃的妈妈。虽然卡妈妈自己不但大字认不了一箩筐、而且深受抑郁症病魔的折磨,但她坚持,也一定要她的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卡妈妈的口头禅就是“Yes you can”——“别人能做的,你也能做,只是你能比别人做的更好”。是她用帮人打扫清洁挣来的钱供两个孩子上学;是她关掉儿子在看的电视,带他们去图书馆借书;是她在去医院住院之前,还要求儿子在她回来前把乘法九九表背下来。读中学时有一次他在激愤之中拔出坚刀用力向同学的肚子捅去,如果不是同学的皮带扣奇迹般地挡住尖锋将刀子折断,他就已闯下杀死人的大祸。回到家里,惊魂未定的他一把抱住一本圣经,大声向上帝祷告:“主啊,求你把我的坏脾气挪去,求你„„”当年卡森在医学院读书最怕化学,那些化学方程式他怎么也记不住,而一次化学考试对他至关重要,宕掉他就拿不到奖学金了。考试前的晚上他连夜恶补,直到累极而睡着。梦中他见到鼓励他的妈妈,还见到化学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化学方程式。第二天考试,那些化学方程式赫然出现在考卷上。卡森顺利考过,他亲历了一个神迹。再后来卡森经常面临医学上的挑战,要做极其艰难、以前没有人做过、风险极大的脑外科手术。在一次为头颅相连的双胞胎施行的极高难的头颅分离手术前,卡森经过苦苦钻研制定了创新、大胆的手术计划。手术前他给来自德国的双胞胎的父母解释了手术的方案和危险性,最后说“你们需要祷告”。双胞胎的妈妈问卡森,“医生,您祷告吗?”卡森说“是的,我祷告,我每天都祷告”。手术及其艰巨,两队外科医生人马奋战了22个小时(其中一个小时还需要停止双胞胎的心脏以免流血过多),手术终于成功完成。精疲力竭的卡森来到记者招待会,把他视为英雄的人们可能不知道,他妙手救治了两个双胞胎,但他自己却刚刚经历妻子难产、他们自己的双胞胎不幸没有救活的伤痛,卡森回到家里默默流泪„„

上一篇:晋宁四中2011年校园文化工作计划下一篇: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专业校考成绩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