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案

2024-06-24

奇妙的对联教案(共6篇)

篇1: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对联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了解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起源、种类、特点等。

3、学会欣赏对联,并尝试拟写对联。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对联。

三、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

四、教学方法

赏析法、联系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人或事物充满好奇,见到朋友总是问“你吃了吗”,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适龄青年会问“你结婚了吗”,到现在又变成“买房了吗”、“买车了吗”而最近又有新的问候语“你偷了吗”,原来是随着“开心农场”这一游戏的窜红,有成百上千万的网民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军,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床“偷”菜。整个网络世界呈现出“夜深人静点击鼠标理农场,光天化日敲动键盘成贼王”的奇特景像,然而网络这些快餐式的游戏毕竟只是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成为人们的记忆,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还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精华,比如国学经典、唐诗宋词,书法以及跟书法有密切关系另一种艺术―――对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去感受对联的奇妙。

(二)知识积累

1、请学生阅读课文并画出相关的对联常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

2、师生共同欣赏古诗中的对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三)、师生共同分析对联的要求:

1、对联要求一:字数要相等

例: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

2、对联要求二:用字不重复

例: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3、对联要求三:词性要相同

例: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风???吹????柳?????绿

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

细?????雨???润????花?????红

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

4、对联要求四:结构相当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5、对联要求五:种类内容要相关

?老师:嫩松

?甲生:老柏

?乙生:干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边关的景物描写

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意境不同。

结合“改春联”的故事进一步强调内容相关的要点。

有个暴发户略通文墨,极爱以文人自居。其母生日恰逢大年初一,故年年大开筵席,喜贴春联。这一年,账房先生写好一副常见通用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暴发户想,既是过年,又是给娘祝寿。应该改动一下才贴切,于是让账房先生改上联为:“天增岁月娘增寿。”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应改得对仗工整才是。他又想起小时候塾师指教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便吩咐将下联改为:“春满乾坤爹满门。”账房先生曰:“东家,怎么这么改?”暴发户正色道:“爹对娘不是很对仗吗?!

6、对联要求六:仄起平收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一、二声”。

贴春联,贴春联,从左到右,一二三四。

传统习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入声)八、刮、缺、发、大

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云带2钟声4穿树6去 春蚕2到死4丝方6尽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月移2塔影4过江6来?? 蜡炬2成灰4泪始6干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7、概括对联规则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8、小结对联的六项要求:板书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种类相当

3.?结构(格式)相似

4.?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5.?围绕同一主题

6.?仄起平收

(四)、介绍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旧习”?“新风”“大”“小”

C、相关联想????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香

(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3)声律启蒙

(五)师生共同完成以下练习

1、请根据种类相当的原则找出下面事物的对应物

天地??风雪??海山??旧新?日月

千山万水??南北西东??庆贺恭喜??枝头花丛??月白风清

2、根据内容确定各行各业所贴对联

千秋伟业千秋福???一寸光阴一寸金????????裁缝店

察及秋毫如照烛???看来老眼不生花????????照相馆

一剪喜成百家愿???寸尺巧量万客心????????理发店

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钟表店

体态须眉都活泼???心神毫发不参差????????眼镜行

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中药铺

3、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锁住三峡无数峰

4、调整下联的个别字让对联更为工整

上联:??思前想后读左传向右翻

下联:??走南闯北去西厢从东行

5、说说下列对联的含义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6、填成语:根据上联的提示写出一个成语使之构成一幅完整的对联。

1、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7、对联寻亲:这类试题由出题者把几副对联打散然后进行选择组合

(1)、人梯巧搭登攀路?A、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学海无涯勤可渡?B、阵阵渔歌卷春风

(3)、山高自有人行路??C、雨滋桃杏万户红

(4)、风吹杨柳千门绿??D、书山有径志能攀

(5)、点点轻舟腾巨浪??E、心血勤浇栋梁材

(1)―E、(2)―D、(3)―A、(4)―C、(5)―B

8、写出以下对联中“朝”与“长”的读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孟姜女庙联

上联:一、四、六“朝”读chao(潮),

二、三、五、七“朝”读zhao(早晨)

下联:一、四、六“长”读zhang?(涨潮),

二、三、五、七“长”读chang(常常)

9、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0、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日增辉,月增辉,日月增辉。

龙呈祥,凤呈祥,龙凤呈祥。

山秀丽,水秀丽,山水秀丽。

11、今年是国庆节与中秋节双节合一,有人为此写了一幅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国和人和美美和和???????下联:月圆家圆团团圆圆

(七)总结

对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学形式,明清以来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是名山佛寺道观,还是园林药房酒店……皆可看到对联。对联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千言万语道不尽,只有走进它,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加关注生活,更多地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在生活学习中尝试写对联,感受对联的奇妙。

(八)板书:

一、对联的要求

1、上《奇妙的对联》教案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3、词性要相同

4、结构(格式)相似

5、种类相关、围绕同一主题

6、仄起平收

二、对联创作的方法1、联想法

2、化用法

三、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篇2:奇妙的对联教案

交界一中 赵丽伟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前的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教具准备:

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货真价实的“别无分店,独此一家。” 不仅如此,对联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上自风流儒雅之文人骚客,下至引车卖浆之下里巴人,无不对其另眼高看、青睐有加。古有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单联征对、三难情郎;今有巴蜀鬼才魏明伦万元求联、发难文坛。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洞房花烛无对乃难以融融。对联可以寄情可以寓志;可赞造化伟大,可叹人工精巧;或悼或贺;或斥歪,或颂正。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长至数百言,短至无一字。既有如此奇妙的一方花海,又岂能不亲睹其芳,亲品其香,以怡情阅性,游目骋怀。

1、(幻灯片1)课题《奇妙的对联》

2、郑板桥做知县时看见一户人家上帖着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他看后回家拿了一袋粮食给那户人家送去,为什么?(幻灯片2)

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3、对联的起源:教师提问讲解。

对联是由南朝的桃符发展而来的,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对联的意义及种类: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又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上至君主大臣,下至平民走卒,都有很多它的爱好者、追随者。从名胜古迹到寻常百姓家, 也都可见到它的身影。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民间使用最多的则是春联-春节时张贴的对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贴春联就像吃饺子一样,已成为我国春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种类,边让学生练习。①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②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③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④挽联

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楹联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⑤赠联

赠给友人表达祝愿和激励的意思。⑥堂联(名胜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⑦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落第后自勉)

小结:对联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名山古寺,大街小巷,亭台楼阁,对联大展风采;逢年过节,送嫁迎娶,祝寿贺喜,对联各有妙用;官宦百姓,粗人雅士,男女老少,对联深受喜爱。对联看起来简单,但要写出一副好的对联是很不容易的,许多古时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晶。

5、(幻灯片9)对联的基本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请看下面歌诀:

天对地,风对雨,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春花对秋月,皓月对长空。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

6、实例分析: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7、对联寻亲: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8、修改对联,牛刀小试: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9、听故事扑对联:

1.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2.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10、古诗中的对联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时要注意积累。没有丰厚的积累,创新就成了无水之源,空中楼阁。同理,一定数量对句的积累,才能为学生创作对联奠定基础。古诗中的大量对仗的句子,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过渡:对联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它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灵活,其中有不少对联用法奇特,令人称妙。

11、读对联猜人物:教师出示对联,学生猜人物。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这幅对联是美国著名进步作家爱德加·斯诺在鲁迅去世后撰写的一副挽联:很好地帮助了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思想界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好地识记鲁迅的主要作品。

12、赏对联游名胜,学生猜名胜。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黄鹤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醉翁亭

13、观对联,知行业:让学生根据对联猜行业。

“笑迎八方旅客,喜送四海宾朋”是宾馆的,一“笑”一“喜”体现了宾馆高档的服务质量;

“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是照相馆的,“亦庄亦谐、惟妙惟肖”体现了高超的摄影技术;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是开酒店的;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是开茶馆的; “巧缝千家衣,美化四时春”是开服装店的;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饭店)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同时也可增加2005年春节晚会对联赏析。

14、对联解读练习:

出于对孟姜女的敬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则以其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奇巧楹联。正确读法应该是: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三、课堂小结:

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了解它,珍视它,更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凭籍自己的努力使之更加发扬光大。真正是“对对联对出新天地,学学问学来妙篇章”。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余每人收集10副对联.《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篇3: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师,首先要对学科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本学科通过考试进行衡量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还要包括放眼未来,思考本学科在考试之外的、需要学生获取的、作用于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素养———这就是我们要带学生抵达的“终点”。

其次,还要对学生状态有深入的了解,即了解学生在进入某一板块展开学习之前已经达到的水平———这就是我们必须与学生接壤的“起点”。

再次,我们需要对学习难点有精准的判断:难点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了难点的出现,这个难点存在范围有多大———这就是我们要带领学生穿过的那条河。

最后,我们还要对学生兴奋点有高效的利用:哪些是学生好奇的,哪些是学生觉得有趣的,哪些是学生觉得有用的,哪些是学生学了之后有成就感的———这就是我们组装并控制的船。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突破难点,帮助他们从现有的水平提升到语文学科希望他们达到的水平。我就是在这种“摆渡”理念的背景上,铺染了《奇妙的对联》这堂课。

终点:

1.通过学习,学会熟练掌握对联评价的基本标准,并能够运用。

2.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创作简单的对联,并应对考试中的对联题目。

3.通过倾听,学生拓宽了视野,进而喜爱对联。起点:

1.学生在初中大略学过对联评价的基本原则,但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关于“平仄”的要求。

2.中考题中有对联题目,部分同学甚至可以进行简单创作。

利用兴奋点突破难点:

【难点一】:学生面对庞杂的对联知识容易失去目标感,眼花缭乱,走马观花。

助推材料:本课学习纲领。

突破方式:开门见山,总体构架。开课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品”巧对,“成”佳联。简明扼要,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步骤。

【难点二】:学生学过的对联知识有所遗忘,相关知识积累参差不齐。

助推材料:各式印制春联。

突破方式:

(一)小组讨论,内部取齐

我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副春联,布置思考题“这副对联有何妙处?有何问题?”学生思考之后,展开小组讨论,推荐“优质联”和“问题联”,这是整个“品巧对”版块的主体活动。大多数同学对“结构”“内容”方面的知识还有印象,比较容易唤醒,但是关于“平仄”的知识积累甚少。如果选取一些典型例子一个一个讲解,平铺直叙下来,会让简单的知识浪费了学习时间,也会让真正的问题悄然而过、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迹。而小组围绕每个人手中的对联进行评选,却可以在组内以强带弱,不仅将“词性相同、结构相称、内容相关、文境相应、同字相隐”这些较简单的知识内部消化,在展示发言中一语中的,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还能将“平仄”问题完全凸显出来。

(二)详略得当,热点聚焦

推动“平仄”问题浮出水面,主要靠展示环节中“读对联”这个步骤。学生在不懂平仄规则的情况下,难免会读错上下联的顺序,更会对对联的张挂顺序出现混乱的认识。“究竟怎么区分上下联呢?”“上联挂在哪一边呢?”在我的追问之中,大部分学生困惑,有的学生甚至回答“用印刷的图案来区分上下联”,初中学习的遗留问题暴露出来,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达到了强效聚焦的效果。教师板书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评价标准以白笔写于左侧,将学生展示生成的问题红笔写于右侧,加以突出。这时,教师再针对“平仄”展开讲解,学生就会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再回到自己手中的对联,就会知道以怎样的顺序读、挂是对的了。

【难点三】:学生对对联不感兴趣。

助推材料:教师原创对联、各式印制春联、古代名联故事、梯度试题。

突破方式:

(一)原创对联,一石三鸟

本课的题目是“奇妙的对联”,但是绝大多数学生与对联相识的机缘却是中考备考,所以,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概念中,对联是“难”且“远”的,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原创了一副对联作为见面礼———“对面言欢品巧对,联手撷珠成佳联”,让学生据此推测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一眼看透“对联”,不仅自然导入课堂,同时明确了“品”“成”两大学习步骤,而且“回环”手法初展巧对之巧,一石三鸟,引起学生惊异之感,原创示范,引起学生模仿兴趣。同样,全课最后展示的原创对联也起到了三方面的作用,既照应了导入,使课堂结构完整,又升华了本课主题,同样也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让学生感到对联无处不在,魅力无穷。

(二)春联挑错,切近生活

能够来自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学习是最具繁殖力的活性学习,教师加工学习材料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学习材料以学生熟悉、学生能理解的途径展示出来。为了改变对联在学生心中阳春白雪的印象,我在市场购取了60副印制的春联,发给每名学生一副,正如我在课上所说“春联是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语言最通俗的对联形式”,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具“唤醒力”唤醒学生的亲切感。而且,我用事实数据告诉学生,在我所住小区,住户门口张挂的2015新春对联出错率在34%左右。“同学们学完这堂课,回家调查一下自己小区的情况,一定也会发现不少错误对联,也许那副错误对联此刻就贴在你家门口”,这对学生的既有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所以,当他们拿起手里对联的时候,好奇心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了。

(三)名联故事,激趣引赞

借助春联评比,我们化枯燥的理论学习于无形。但春联在对联家族中只是一个品类,虽不乏精品,但是不能完全展现对联蕴含的文化内涵,更不能全面展示对联的“奇妙之处”。所以,在“品”的最后,我拿出了几副极具代表性的、有故事的巧对甚至绝对,尤其是讲到王尔烈奇才压三江的时候,我在故事背景中推出江南才子挑衅王尔烈所出的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与学生一起感受到了三个连用的“千”所涌起的汹汹之势,然后问学生,什么能把三个“千”压住,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万”,这个时候我再出示王尔烈的下联“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学生全体发出赞叹之声。当看到有的学生为了不错过精彩侧出身来探到过道上的时候,听到学生“哇塞”“诶我”“啧啧”之声不断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对联这种汉民族独有文化精品的奇妙之处。

(四)梯度试题,成就显化

“品”是本课的前半程,而创作对联才是压轴的戏码。如果没有梯度,直接进入上联对下联的“直对”,容易卡住相当一部分同学,刚刚燃起的热情又复熄灭,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将所选题目按“连线、挑拣、排序、直对、情境创作”由易到难进行排列,帮助大多数同学在一步一份成就感的激励下步步登高。后面的题目都来自高考原题,更会牵动学生的神经,并在攻克的同时树立自信。

【难点四】:学生对教材无条件信任,缺乏质疑精神。

助推材料:关于对联张挂的两种说法。

突破方式:呈现争鸣,援疑质理。

关于对联张挂,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别”。但是,在备课阶段,我查阅到了另一种说法: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两种说法我都没有查到有力的出处,而且,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此,在上课时,我引入了横批定位的说法,帮助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启发他们关注争鸣,自己动脑选择。

篇4:奇妙的对联——浅淡对联用字法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如“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对联要求用字灵活多法。字用得好,妙趣横生,吟之感到口有余香,三日不绝;字没有用好,则干巴巴的,死气沉沉,毫无咀嚼之味。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奇妙的对联世界,探讨对联用字之法。

一、数字法

将数字巧妙地用于对联之中,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苏州虎丘花神庙联“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如“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又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这些数字嵌入对联之中,不仅使得对联平仄协调,韵味十足,更丰富了对联的内容。

二、倒顺法

又称回文法,即正读反读都能通顺表意的方法,能够形成一种别致、奇特的妙联。如“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上下联是以中间为界,两边用字相同,不论倒读或正读,联意相同。又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文字虽然不能倒排,但字音却与顺读一样。又如“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通联可倒读,变为“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三、缺字法

或叫隐字法,是指在对联中故意空出某个关键性的字,让人填补,以增加想象的空间。如“醉翁之意不在口;君子之交淡如口”,上联缺了个“酒”,下联缺了个“水”。又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的寓意为“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四、嵌字法

就是把有关的人名、地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入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的撰联方法。如“园静有(梅)独啸傲;(兰)幽伴竹共芬(芳)”,此联将“梅兰芳”三个字嵌入联中。又如“(物)能致用人求(质);(文)可移情意欲(明)”,此联将“物质文明”四个字嵌入联中。又如“(灵)鹫向云中(隐)去;奇(峰)自天外(飞)来”,此联散嵌“灵隐飞来峰”五字。嵌字法能把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巧妙地融入對联中,大大增强了联语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五、拆字法

就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将一个或几个字拆开,使之单独成字,运用于对联之中。如“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又如“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重山”;又如“深山藏珠宝,你说是王家宝?朱家宝?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儿!亥时儿!”,此类对联类似于猜字谜语。

六、合字法

与拆字法相反,把拆开的字合起来撰写对联的一种方法。如“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又如“执一刀,向一牛,钩心斗角,牛死见刀方懈;拾一草,飘一水,交映各影,遍地黄花休落”。

七、叠字法

也叫复字法,即将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复运用于对联中的一种方法。如苏州网师园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如屈原故居联“三闾青山峰接峰,峰峰风景美;响鼓溪水浪打浪,浪浪白花开”;又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如“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多次出现在一副对联之中,使之感情强烈,音调和谐。

八、顶真法

又叫联珠法,即在上下联为复句的联语中,每句句尾字词均为下旬的句首字词,上递下接,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如“蚕结茧,茧牵丝,丝丝织成绫罗绸缎;羊生毛,毛扎笔,笔笔写出锦绣文章”;又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九、隐喻法

也称譬喻法,是指在对联中对要反映的事物不直接言明,而用相关的话语暗示,以深化主题。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也可以以甲比乙,借题发挥,以活跃文字,增添情趣。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又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十、谐音法

利用一字多音或同音不同意的特点,使一句话同时涉及两件事,含有两层意思。如“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需梅(媒)”;又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又如“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凉梁客咳惊”。

十一、部首法

也叫同旁法,指将相同的部首偏旁用于联中,虽局限性很大,但如能用好,则别有韵味。如“逢迎远近逍遥过;进退连还运道通”;又如“湛江港清波滚滚;渤海湾浊浪滔滔”;又如“荷花茎藕蓬莲苔;芙蓉芍药蕊芬芳”;还有广东东莞虎门联“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此联中上下联同位置的字部首偏旁相同。

当然,一副对联的用字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如“听雨,雨住,住听雨楼里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此对联就运用了顶真法、叠字法。

篇5:教案奇妙的对联

授课人:吕艳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是什么?对联?注意“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对了,谜底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写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板书:奇妙的对联)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都比较好,你最欣赏哪个?(课本P78)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上联——孙行者 下联——胡适之 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下面我们翻到课本P78,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对联欣赏1、2、3中的六副对联,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学生大声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回答的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当;(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

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你帮忙检查一下,看看帖的对不对?

门左:春夏秋冬方方吉; 门右:东南西北路路通

横批:喜迎新春(学生可能看得出来张贴的不对,老师就追问“为什么”)

教师明确:对联的张贴,以面对读者右边为上,左边为下,对仗工整的对联要求上联的尾字是仄声,下联的尾字是平声。我们简称为“仄起平收”。

刚才出示的对联原来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需要调换一下,那就要靠我们运用平仄的知识来做出判断。

再如:一帆风顺年年好,四季平安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什么叫内容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有一年高考对春联 不少考生惹笑话: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竟用“生由命死由命生死由命”作为对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板书: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 内容相关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还要赏其韵。(故事)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无东西)

对了,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慷叹鲁迅先生逝世后对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本联虽为挽联,但哀惋而不乏磅礴之气,格调悲壮而意境恢宏。特别上联中的“领”字,为“带领”之意,很令人感受到先生的卓著勋劳和崇高形象。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观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仅十六字,却气势磅礴,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宽广磊落的胸襟和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通过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对联以其语言之奇、手法之妙和意蕴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我们的文化大观园,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多采撷。

四、板块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其实对于对联,我们要想深入的鉴赏其神韵,还要亲自去对对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古代开始,对对子就好像是文人骚客的一种文字游戏,出句对句,信手拈来。

1、苏轼请佛印到船上宴饮。苏轼看到岸上有一只狗跟在主人身后,专捡主人扔的骨头啃,就说了一个上联让佛印对下联。他说的上联是“狗啃河上骨”,苏轼说了一个“河上”,佛印知道苏轼又要恶搞他了。于是把一把有苏轼亲笔题诗的折扇扔到河里,慢慢吞吞地道出了下联:“水漂东坡诗”。苏轼听出了佛印在回敬他,说的是“东坡尸”,知道自己没有赚到便宜。二人心照不宣,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2、有一个苏小妹三考秦观的故事。传说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双手推开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廊。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院子的池塘里。秦少游听到“扑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一石击破水中天。苏小妹闻声大喜,于是把房门打开,笑盈盈地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

你们看,对联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学习一下对对子。

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古人一入私塾就要学《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我们课本中也有一段《笠翁对韵》(课本第77页下),我们来齐读一遍。其实对联并不难,掌握好平仄跟对仗,我们也能像东坡一样,随意就能说出 几句对子来。

下面,我们就来对对子。看一下谁反应快,对得好。

3、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1)A.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

B.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 神州面貌新

2)上联: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下联:书山有路万众争攀(老师小结拟写对联的要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最实用的方法:繁简法 由少到多 由宽到工 由生到熟 由熟到巧

例:三朋四友朝游黄鹤楼,千军万马夜渡黑龙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拟写对联需要注意一下两点: ①审清“出句”结构

②善于联想和想象。

4、课堂演练 1)改联: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2)对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3)十载寒窗,百天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

一腔热血,万丈豪情,我辈英才夺桂冠!4)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沥血呕心琢美玉;

为学校争光,为青春添彩,卧薪尝胆跃龙门。(如果时间充足,就让学生去黑板,如果时间不够,直接让学生口头回答。)

五、结束语

篇6: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 教案

一、导课

大家怎么一个个都正襟危坐、如临大敌的样子?因为来了很多老师来听咱的课。那今天咱们这里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呀!(以对联的形式板书)此句出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这两句单独提出来,它就可以成为一副对联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关于对联的常识

1、起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悬挂桃符以避邪,而到了唐以后,就有了贴门神的习俗,哪两个门神呢?(生答秦叔宝、尉迟恭)此风保留至今。现在我们不仅贴门神,还贴春联,用来表示美好的祝愿。相传最早的春联为五代孟昶所作(幻灯片展示此联)

2、对仗:字数相同、结构相当、词性相同、语意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不作要求)。师逐条适作解释,后以黑板上的“群贤毕至”联为例分析其对仗特点。

3、平仄:仄起平收。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仄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和去声(即三、四声)。以本班运动会口号“凌云塔下展风采;黄河水滨扬威名”联析平仄、对仗。此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更符合我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高一九班勇夺运动会团体第一名)

4、书写与张贴:竖行书写,无标点,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三、名联赏析

生齐读《笠翁对韵》选段,回顾对对子的要求;析“孙行者”联、茅盾纪念馆联。

1、赏析书院学堂联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白鹿洞书院联,以万卷书对百年树,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闻窗外事)

补充欣赏联(幻灯片展示如下)

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此地亦山水圣地,有山曰白云,有水名黄河,我们更应寄意山水,陶冶性情。)

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联。关心者、催我者,实非杏桂,乃光阴也)

2、赏析文学名人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三苏

韩柳欧苏各有千秋: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板书])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使照尘寰。(韩城司马迁祠 刚直不阿,挺身直谏为李陵,正气凛然;遭刑下狱,发愤著书究天人。)

补充欣赏联(幻灯片展示如下)

韩潮文学百川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韩文公祠联

苏轼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陶渊明祠联

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太白楼联)

3、历史人物联赏析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郭沫若题武侯祠联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王庙联

佞臣指秦桧,“无辜”对“有幸”,妙。)

补充赏析(ppt展示如下)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祠联

知己指萧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一洗衣妇和吕雉。寥寥数语概括淮阴侯一生大事,妙绝。此间故事可讲与学生听,增强趣味。)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一生之功绩尽在于此)

4、欣赏风景名胜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联

行军打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七擒七纵,打得对方心服口服。诸葛之善用兵,可见一斑。然则六出祁山,举全蜀之兵取强魏,过矣。)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洞庭湖之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妙用典故、名人诗文、传说逸事,描情绘景尽在于兹,可谓妙绝。)

补充欣赏,ppt展示如下:

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汇一楼。(黄鹤楼联

崔颢之《黄楼楼》被尊为唐人七律第一;汉水、长江于武昌相汇)

铁板铜琶,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赤壁联

妙用诗词、典故。此处可讲“铁板铜琶”的典故)

仰观白云聚何处散何方飘渺无尽;俯瞰黄河来无头去无尾亘古如斯。(白云山联

古人登高必赋,诸君可于闲暇日游此胜景,畅抒情怀。)

四、奇联妙对欣赏(ppt展示如下)

昨夜敲棋寻子路;近照对镜见(颜回)

二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谐音联)

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谜语联、职业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拆字联)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偏旁皆为五行,妙。然则下联之意境与上联相去甚远。近人有对“桃燃锦江堤”者,甚好。以“燃”对“锁”,同妙。然五行排序与上联不同,可惜。)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联)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栓牢。(谜语联

谜底:秃驴。和尚不可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 顶真联)小结:对联包罗万象,雅俗共赏。赏析对联要看对仗之妙、用典之妙、化用诗词之妙;也要析意象、悟情理、感谐趣。

五、牛刀小试

我们学了对联的相关常识,又欣赏了如此多的名联和奇联妙对,下面咱们就各展其才、各逞其能。

曾与二三子游终南山,途径一小庙,上曰:“五行土德厚;三才地道深”,请试猜此庙名。(土地庙)

体育场门口有联:“挑战运动极限;彰显艺术完美”,试看此联有何不足之处。接下来我出上联,请同学们对下联(由易到难)出句(由易到难): 香炉寺 福如东海

认认真真办实事 讲台小天地 冬去山明水秀 缘木求鱼

凌云塔下抒凌云壮志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江淹施耐庵

白水泉边少女妙(拆字联)

六、总结

对联可谓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兼容并包,雅俗共赏。可言志,可抒情;可记事,可状景;可警世,可醒人。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课后要求:

1、熟悉对联的相关常识,学会对对子。

2、积累一些名联,留意以后生活中见到的对联。

上一篇:茶馆中李三的性格特征下一篇:高一爬山虎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