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利

2024-08-25

流域水利(精选8篇)

篇1:流域水利

流域水利规划后评价方法探讨

结合长江流域水利规划后评价工作实践,对水利规划后评价的一般规定、后评价的.依据、方法和内容、后评价的程序和后评价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 者:邱忠恩 谈昌莉 张惠 徐成剑 向锋  作者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武汉,430010 刊 名:水利经济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21(6) 分类号:F407.9 关键词:水利规划   后评价,流域  

篇2:流域水利

切实履行流域管理职责加快现代水利发展步伐

伴随新的.治水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非工程措施日臻完善,松辽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水资源管理逐步加强,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

作 者:党连文  作者单位: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24)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3: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

1 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太湖流域片地处长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涉及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安徽4省1市,流域总面积24.5万km2,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太湖流域,2007年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3.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1.6%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近1/5的财政收入。

通过一轮治太工程建设和流域综合管理,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经济社会特点,使得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水环境恶化严重,水质型缺水明显,流域河湖健康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太湖富营养化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实现人水和谐,更好地服务于太湖流域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立足流域实际,以创新促发展,大力推进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发挥治太骨干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此,太湖局按照“先进实用、规划先行、平台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编制和完善流域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以流域水资源和防洪调度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水平。

在项目规划编制上坚持“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理念,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太湖流域防洪、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按照“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现代化流域综合管理和治理要求,不断完善综合信息采集、资源共享服务、业务应用、安全保障等4大体系;在项目建设实施上采取了“急用先建,逐步完善”的原则,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努力抓住水利信息化试点、现代水利科技创新、水资源监控与调度管理、电子政务等系统,不断完善和集成流域防洪及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在项目应用支撑上把握“突出重点、平台共享”的要求,以引江济太调水试验、防洪保安、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机构能力建设等为平台,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

2 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效

2.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流域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提高了流域综合管理、治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通过建设流域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实现了太湖局至水利部、流域省市水利部门、气象部门、局直属单位和直管工程的计算机宽带广域网互联;通过更新改造太湖流域水文遥测系统,加强与省市水情系统的联网和信息共享,已实现流域重要河道水位、流域雨情、环太湖风力风向等信息的实时采集;通过建设直管工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已实现对流域重要枢纽太浦闸、望亭枢纽、常熟枢纽的远程监控和视频监视。通过建设调水沿线5个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移动实验室,初步实现太湖主要湖区、望虞河、太浦河水量水质同步实时监控。

在2007年应对无锡供水危机过程中,通过常规、移动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关键时期自动监测频次加密到2 h 1次,及时反映贡湖水源地和望虞河引水水质,为科学实施引江济太应急调度,确保长江清水入湖提供了准确的实时信息。2008年,为准确掌握水源地和太湖蓝藻状况,在常规巡查监测手段的基础上,利用遥测、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太湖蓝藻及水源地水质的监控预警力度,并向国务院发改委、水利部等部委报送太湖水质信息,为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大量基础信息。

2.2 加强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度系统建设,提高决策指挥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2001年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调水指示,太湖局在组织做好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作的同时,注重原型试验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加强调度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应用,构建太湖流域复杂平原河网地区分布式数值模型,开发引江济太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拟系统、太湖调水效果评估系统和可视化三维动态模拟系统,建设了值班管理系统,完善了流域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初步形成了水资源和防洪调度决策支持平台,并直接应用于近几年的水资源和洪水调度实践,为成功化解2003~2005年流域连续干旱,防御“麦莎”、“桑美”等台风袭击和2008年流域梅雨洪水提供了技术支撑,特别在2007年应对无锡供水危机的应急调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流域各省市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3 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紧紧围绕流域管理工作,太湖局以信息化规范行政管理,以信息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重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太湖网通过提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政策法规查询等,已逐渐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通过及时发布流域水利工作动态、水资源公报、防汛防台、引江济太、水质通报等,特别是与其它网络媒体合作开展水日水周宣传活动等,已成为流域水利宣传的主阵地,也为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渠道。通过政务内网门户和综合办公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了行政效率,规范了内部管理。

3 结语

2008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防洪与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构建国家与地方2级站网组成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建立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建设。

今后一段时期,太湖局将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共享,整合系统资源,深化业务应用,加快流域防洪、水资源、水环境的现代化调度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水平,重点做好4项工作。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

进一步提高流域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的自动监测能力,实现对流域主要湖泊、河道、省际边界、重点水功能区和重要水源地水量水质等信息的实时采集;扩展流域主要水利工程运行监控站,实现工程远程监控和视频监视;建设覆盖流域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站网及流域重要水利工程的通信骨干网络;建设应急通信和移动应急监测系统,提高应对重大洪涝灾害、严重水污染等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化保障能力。

3.2 建设流域水利数据中心和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完善流域和省级2级水利数据中心,为太湖流域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以建设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建立流域水利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实现流域、省市和相关行业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3.3 完善流域水资源与防洪调度和电子政务系统

以洪水资源利用和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为重点,完善流域水资源与防洪调度系统,实现静态河网、动态水体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不断提高调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政务公开为重点,加强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政务网站的建设,完善行政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实现流域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3.4 健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机制与体制

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贯彻落实《水利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强流域信息化标准管理和水利信息化科技研究。

摘要:从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改善流域水环境的需要出发,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流域的水利现代化,切实提高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水平,全面总结了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流域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篇4:清代洮河流域水利利用探析

关键词:清代;洮河流域;水利利用,水车;水磨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131-04

作为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流域民众对其开发利用由来已久。清代本区的水利开发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效。“洮水之流虽及于河州、皋兰,而其利则在狄道。”从清代史料来看,本区开发洮河水利、改善农业条件的活动也集中在洮河急转弯九甸峡以下的河段,即狄道州、河州地界。根据清代本区的历史特征、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因素,本文拟分前中期与后期两个时段来探讨,并总结特征,分析其原因。

洮河流域属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两大高原的交接地带,也是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交融区,从农业生产方式来看既有农耕区,也有畜牧区,主要的分界线在清代大体以洮州与狄道州边界为基础,洮州及以上为畜牧区,中下游的狄道州及河州部分地区为农耕区。所以本文探讨清代洮河流域的水利开发与工程建设等问题,主要区域仍是中下游地区的狄道州及河州部分。

一、清代前中期水利工程建设

本区康熙及以前水利工程如《狄道县志》所记:唐古泉水由清水渠至番城,灌地二百余亩。洮河水由深沟儿至郡城西灌地百余顷,年久淤塞。三岔河水至野门口灌地百余顷。柳林沟水由好水沟至洮河灌田一顷二十亩。合水沟水至康家崖灌田一顷五十亩。新店于(子)沟水至税家湾灌田一百顷。太石铺沟水由古城至洮河灌田八十余亩。牛头沟水至朱家沟灌田三十顷。安家河水至李家湾灌田五十亩。申铺沟水由蒋家山至沟口灌田二十顷。

文中所记共10条渠道,主要利用方式是自流灌溉,灌田面积大小不等,最大的一处灌田达百顷,其余较小者灌田数十亩。所记“三岔河水至野门口灌地(百余顷)”,而《临洮府志》则记载为“十余顷”,从今天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狭小的三岔河谷地引水灌溉百余顷土地确实有一定难度,《狄道州志》记载该渠灌地也达不到百余顷,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该渠灌地应是十余顷。这些灌溉渠道一般在洮河支流汇人洮河的河谷平地,与河流平行而开自流渠道。

雍乾时期,尤其是乾隆时期(1736-1795年),由于地方当局的重视,兴修渠道之多,浇地之广,前所未有。《狄道州志》记载较为详尽(见表1)。

道光《兰州府志》关于本区水利的记载有《狄道州志》所记的杨家庄渠、边梁孙三姓渠、新店子新渠、古城渠、田家嘴渠等五渠,它志不载的还有石户渠,“自红石嘴至家沙台,止长两千九百八丈五尺”,但未记灌田亩数。此外还有“河州东乡宏济桥于乾隆三年引洮水开渠一道,灌田一万余亩”。

艾冲先生认为,雍乾时期得洮河滋润最多的狄道州境内引洮灌渠工程达34条之多,加上河州地段的1条灌渠,共计35条。艾文中没有具体列出这35条数据如何得来,所引渠名也不是按照他所引用的《狄道州志》所列名称排列,前七条与《兰州府志》所列一致,后14条还夹杂沈青崖《上甘抚德中丞书》的记载,这为统计带来凌乱。笔者推测,艾先生应是将康熙《狄道县志》、乾隆《狄道州志》、道光《兰州府志》三志所列渠道合并,而后相加的结果,其中《狄道县志》所列共10渠(康熙《临洮府志》与之记载相同);乾隆《狄道州志》所列16渠,其中5渠名称与《狄道县志》所列相同;道光《兰州府志》所列7渠,十户渠与河州的宏济桥渠与它志所列不重复,志载沈青崖《上甘抚德中丞书》中有12条雍正年间开凿的渠道,以上所列之和刚好为35渠。其他如《西北通史》、《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等著作或魏静论文中亦有水利的探讨,但因不是专门论述水利工程数量,所以具体的数目含混不清。

不知是艾先生的疏忽或是有其理由,《甘肃新通志》中有关河州河渠有一条没有被列入,“广通河水,在州东南六十里,宁河故城东,乾隆三年州南乡定羌驿东西两川引广通河水开渠七道,灌田二万余亩。”广通河属于洮河的一条支流,流经今广河等县,水量较充沛,并开渠7道,灌田2万余亩,所以这条渠道也应列入洮河流域。水利工程较少的岷州亦有2条河渠,艾先生亦没有列入,“西川水,在州西,疏渠灌西川地三十里。叠藏河水,在州东,引渠灌近城东南川地及教场地。”我们再将搜检范围放后一点,民国《洮沙县志》还明确记载有乾隆年间修建的利济渠1条,嘉道年间修建的3条(详见后文),艾先生亦漏。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现将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中关于清代乾隆朝之前本区兴建的水利渠道归纳为前后互不重复的共39条,如果加上嘉道年间的3条,清代前中期(道光年间之前)本区见于记载的应有42条水渠。但从理论上来说以上这两个数字也是不全面的,《狄道县志》、《狄道州志》、《兰州府志》、《甘肃新通志》等四志关于本区水渠数量的汜载比较清楚,其中很多部分也是相互抄录,没有多少实地调查,以致遗漏不少,如以狄道北部的洮沙地区来说,即能找出乾隆至道光年间修建的4条水渠,并且灌田面积也不小。如果我们将视线再放宽一点,范围大一点的狄道州是否有更多遗漏不载的水渠?岷州、河州东部的本区是否也有遗漏不载的水渠?这样算来,本区乾隆之前的水渠应该还不止39条,道光之前的水渠也应该不止42条。这些水渠在本区来说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灌田几十顷至百余顷不等,灌溉面积最大者如洮河旧渠约200顷,小者仅数十亩。虽然有些水渠灌田面积并不大,但相对于仅是一个小流域的河谷平川地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如以乾隆初年《狄道州志》所载渠道来看,应是当时大部分的灌溉渠道,统计其灌溉总面积为60300余亩,占当时狄道州川熟地总田亩面积(276697亩)的22%。

二、清代后期本区水利了程建设

相较于前中期的成就,清代后期本区的水利事业成果并不显著,集中表现为兴建工程少、泉水灌溉等小规模水利设施兴起、原有水渠部分淤塞。如宣统《甘肃新通志》所载,洮河流域的水渠共有16条,其中狄道境内(包括沙泥州判)12条,河州2条,岷州2条。狄道境内的12条与《狄道州志》所载绝大部分相同,灌田面积亦相同,笔者认为应是抄录于《狄道州志》与《兰州府志>>,并根据实际状况对名称稍有改动而已。狄道州有唐古泉渠;洮河渠。分为杨家庄渠、边梁孙三姓渠、新渠(州志记为新店子新渠)、古城子渠、田家嘴渠、十户渠,与州志所载渠相同;岔河水(州志记为三岔河水渠);柳林沟渠;结河川水(州志为结河渠);改河沟水(州志为改河沟渠);改河水(州志为西改河沟渠);好水沟渠;牛头沟水;哈沙沟渠;中铺沟渠;沙泥站渠。河州有广通河水、洮水(道光《兰州府志》记为宏济桥附近渠),与《兰州府志》所记灌田面积相同,岷州有西川水、叠藏河水两条。以上所列灌溉水渠虽然修建较早,但晚清方志仍见记载,说明这些水渠还在发挥着灌溉作用。

在探讨清代本区水利事业时,《洮沙县志》有不少记载可以利用”,该书虽成书于民国年间,因仓促成书并刊印,内容有失简约,但记事包括有清一代,对洮河下游洮沙地区的水利工程记载尤为详尽。其志记洮沙地区灌溉水渠有33条之多,有池沟、漆家河泉水渠、石家潦子、大水沟泉、育琛池、龙泉池(上潦子)、双泉寺、黎家泉、何家泉、庙儿沟泉、泉沟水、灵石寺沟水等14处引泉水、潦水(潦:即水潭)、池水等灌溉的水利设施。灌田面积均不大,最多的灵石寺沟水灌田600余亩,其他大部分均为二三十亩。有站沟渠(即沙泥站沟渠)、哈沙沟泉渠、中铺沟渠、牛首沟(即牛头沟)、新甸子新渠、古城子渠、全生渠(又十户渠)等7条修建于道光朝以前,并见于清代前中期方志,水渠灌溉面积与前同,全生渠前志无灌田面积,此志记载为6200亩。又有新生渠、生活渠、通济渠(又石庙湾渠)、利济渠(又坡根渠)等四条修建于清代前中期但不见于前志记载的水渠,其中利济渠修于乾隆年间,新生渠与生活渠修于嘉庆年间通济渠修于道光年间,除通济渠不载灌田面积外其他三渠灌田分别为1100余亩、910亩、1500亩。另有桑南家沟、墁坪街、甘霖沟(又甘沟)、杨家沟、苏木沟、哈沙沟、光惠渠、润泽渠等8条不载修建年代的水渠,灌田从数十亩到数百亩不等,这些水渠是否属清代水利工程,暂难考稽。

清代后期作为本区一个小区域、且最为干旱的洮沙地区尚且有如此数量的水利设施,想必面积更为广阔的狄道、河州等地也应有不少相应的水利工程,但限于资料的匮乏与笔者的学识,暂时难以全面统计。

三、本区水利利用工具

本区载人史册且可圈可点的水利利用工具主要是灌溉工具水车与生产工具水磨。

清代本区的灌溉方式主要有自流灌溉与提水灌溉两种,清前期主要利用河水自流灌溉,后期随着水车等提水工具的推广,提水灌溉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主要的灌溉方式。同时从材料可见,凿洞通水、飞槽渡水、衬砌渠道等难度较大的引水方式也在本区水利建设中得到沄田。

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河床远低于可耕台阶地,所以自流灌溉只能是部分地势较为低洼地区的选择。对于面积广大而无法进行自流灌溉的地区来说,只能推广水车来达到提水灌溉的效果。据《甘宁青史略》记载:“至黄河两岸不能开渠之处,又有水车,其车形如车轮,辐二三丈至四五丈不等,轮径小者四五丈,大者八九丈。用二木夹轴,高擎下人河流,上出河干,轮周围斜挂木桶,水激轮转,顺承倒泄,空中高架木槽,承水引入河干,分灌垄亩,计一轮可灌七八百亩,虽系人力,亦一水利也,惜开沟修轮,工料较多,大者动需千金,小者亦数百金。”河州地方也有“仿兰州水车,借帑制造八轮,旋被水泛无存,复修六轮”的记载。虽然从数量来看远少于兰州地区,但对于本区来说仍是史无前例的。

此外,相较于畜力牵引的石磨等传统的磨面工具来说,水磨更加省力省时,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磨的推广使用,减少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对劳动力的损耗,使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生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康熙时期狄道“西、南、北三乡民水磨共四百轮。”乾隆时期有“水磨五百三十二轮,接管临洮卫归并水磨一百六十九轮,接管岷州卫归并水磨二百三十一轮,接管兰厅水磨二十六轮。”数量可谓不少。

四、余论

本区水利工程较为密集且较有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有充足的洮、黄二河水源,这是本区水利开发的物质基础。对比本区清代前中期与后期的水利开发状况,前中期更多表现为大规模与政府主导性。这一方面与当时的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安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有为的政府与官绅分不开。《清高宗实录》有派员专事水利之职的详尽记载,这是政府高层对本区水利高度重视的一个鲜明例证:

原任甘肃巡抚明德疏称,兰州府属之

狄道、河州、皋兰、金县、靖远五州县,旱地

虽多,然引洮、黄二河之水灌溉者,亦复不

少。乾隆三十八年间,曾以河州州判兼街

水利,督理渠道,究不足以资治理。请以该

府河州同知兼水利衔,经管河、狄二州水

利;以河桥同知兼水利衔,经管皋、金、靖三

县水利,并加临洮道水利衔,统为督率。

当地官员与士绅亦对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颇为重视。时人沈青崖《上甘抚德中丞书》对于洮河流域的水利有详尽描述,就水利对于本区作用的评价也恰到其位。

正是这些因素,促使清前中期本区的水利开发较为辉煌。从人口分布来看,也供养了大量人口,使本区成为西北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也为本区及其周边地区汉、回、藏等多民族的交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后期因政权统治不力,民族问题频发,甚至酿成一次又一次的动乱,不仅使大量人口伤亡,也使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农田水利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水利开发方面集中表现为:兴建工程少、泉水灌溉等小规模水利设施兴起、原有水渠部分淤塞等。至于清代后期为何会出现如此数量众多的小水渠,笔者认为这应与当时政府无力大渠、水渠大多由乡民自发小规模修造有关。总结以上,笔者认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政府的重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只有在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时代,政府及民众才有足够的财力与人力去兴建和修葺各项水利工程;各种水利工程的兴建与修葺,又无疑会促进当地灌溉农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陈士桢,兰州府志(卷二)[M]//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564号,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9:15-17.

[2]李观我,狄道县志(卷一)[M]//中国西北稀见方志,卷8,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13.

[3]高锡爵,临洮府志(卷八)[M]//甘肃省图书馆藏刻本:13.

[4]呼延华国,狄道州志(卷六)[M]//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总第4l册,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107-109.

[5]艾冲,清代雍乾时期陇中地区的水利开发与土地利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3):32-38.

[6]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魏静,浅析清代甘肃水利建设的若干特点[J],开发研究,1999(4):63-64.

篇5:流域水利

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决策部署,增强公众对高州水库及高州水库灌区渠道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现根据xx市水务局《关于印发〈xx市水务局关于河长制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x水办〔XX〕x号)要求,结合单位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整合各种宣传资源,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全面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及时反映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响应,扎实推行河长制的进展成效和经验典型;充分反映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行动,大力支持河长制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多渠道、多形式来宣传河(渠)库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参与、人人护河”,“依法管水、依法治水”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为我局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宣传重点

(一)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河湖突出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为保障国家水安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重大的制度保障。

(二)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宣传xx市和管理局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宣传我市积极构建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河长制的实质内涵。

(三)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进展成效。宣传实行河长制的进展、做法和经验,尤其是责任落实、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监督考核、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思路举措和创新做法。宣传实行河长制后,在保护水资源、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效。充分反映通过推行河长制给各地群众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显著变化。

三、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及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召开局班子成员、各科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参加的河长制宣传工作会议。会后,各单位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宣传方案。该项工作由办公室负责通知和会务,完成时间:10月底前。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1.做好河长制实施方案的宣传。大力宣传贯彻xx市和管理局的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责任科室:水资源管理科、局办公室。完成时间:8月底至10月底前。

2.开设新闻专栏和网站专栏。积极参与在xx日报、管理局水务信息网、电子显示屏、《情况反映》、墙报等媒体开辟“全面推行河长制”专栏宣传,全方位对我局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持续动态报道。运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载体,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加大河长制网上宣传报道力度。根据河长制的推进,定期采写稿件,介绍工作形势,阐明政策措施,发布进展动态,引导社会舆论,汇聚正能量。责任科室:局办公室、水资源管理科、水政保卫科、三防水情科。完成时间:贯穿整个河长制的实施过程。

3.开展河长制培训工作的相关宣传。结合河长制工作的开展,适时邀请上级部门来管理局进行河长制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宣传,向上级河长办报送相关培训工作信息,并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将部分应让公众了解的培训内容在公众媒体上发布。责任科室:局办公室、水资源管理科、人事科,完成时间:根据河长制培训时间节点。

4.做好直属单位动态宣传。管理局办公室要及时了解直属各单位工作动态,主动加强信息报送,加强与市河长办沟通对接和新闻媒体的联系。责任科室:局办公室,水资源管理科,完成时间:贯穿整个河长制的实施过程。

5.做好“河长制”工作评议的宣传。根据《x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河长制”工作评议的实施方案》,市人大将于12月份对全市建立实施“河长制”工作实行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上下联动评议。要结合“河长制”工作评议内容和要求,及直属各单位推进“河长制”各项任务进度,做好有关宣传工作。责任科室:局办公室、水资源管理科,完成时间:贯穿整个河长制实施的全过程。

6.开辟多个宣传阵地

(1)进窗口(户外)。在库区及灌区主要道路悬挂河长制公益广告道旗、重要节点设置河长制公益广告牌;在库区主要道路的交通隔离护栏和交通标识牌背面设置河长制公益广告牌;在人流集中地悬挂河长制宣传标语;在局防汛楼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公益宣传片。责任科室:水资源管理科、水政保卫科、工程建设管理科、办公室、三防水情科,完成时间: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

(2)进单位。在直属各单位设置固定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和贴画;在局机关防汛楼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推行河长制标语口号;在直属各单位楼梯口设置相关提示语;将河长制知识教育纳入专业技术培训教育课程。责任科室:水资源管理科、水政保卫科、工程建设管理科、局办公室、人事科,完成时间: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

(3)进农村。结合工程管理、用水管理、水政水资源巡查、三防工作等日常业务工作,特别是加强与地方镇、村的联系,大力开展河长制宣传。结合民间节日等载体活动,开展送河长制文化书籍、报刊、音像资料进村入户河长制宣传活动。责任科室:水资源管理科、三防水情科、工程建设管理科、办公室,完成时间: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报道跨度大、时间长。各单位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维持足够的宣传强度和频度,确保宣传亮点不断、声势不减。为加强宣传工作的沟通联系,请各单位指定一名河长制宣传工作信息联络员负责本单位宣传信息的采集、编写、报送,并于10月25日前将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名单报管理局办公室。

(二)把握正确导向。河长制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报道各单位立足为民惠民,坚持科学统筹,强化依法操作,解决突出问题的实际行动。

(三)创新报道形式。要深入基层现场和第一线,创新报道形式,优化栏目设计,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报送本单位开展和落实河长制的相关情况。

(四)加强舆情管理。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加强与环保、林业、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有关信息,认真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管好新闻跟帖,管好官方微博,管好互动平台,及时查删有害信息。

篇6:流域水利

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各级水利、环保等部门依法开展工作,为保障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当前长江的入河排污口管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沿江部分地区入河排污口与取水口犬牙交错,威胁供水安全;部分入河排污口存在偷排和超标排放现象,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入河排污口没有纳入审批,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尚未建立入河排污口统一监测监控体系,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还缺乏必要的支撑。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 新时期治水方针,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职能,采取多种措施,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布局、落实保护。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以相关规划为引领,以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约束,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严格规范入河排污行为,保障水体功能正常发挥。

2.分区指导、分类管理。根据入河排污口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划分不同管理要求的排污控制分区,并按照分区和项目分类开展入河排污口管理。

3.严格监控、有序整治。开展监测和监控能力建设,将监测和监控作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按照区划开展现有入河排污口的专项整治。

4.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级水利、环保部门的作用,加大入河排污口巡查和现场检查力度,完善分级监督机制和通报制度,建立部委(流域)督查、省级巡查、地市检查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

(三)主要目标

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推进入河排污口的专项整治,关闭规模以下入河排污口,实现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强化入河排污口监测监控和论证审批等综合措施,建立形成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体系,实现长江水质 状况整体趋好。

二、重点任务

(四)实施入河排污口布设区划

根据在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划定的禁止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和一般限制排污区,指导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区、城市新区及重大项目等排污需求的合理布局,并促进现有排污布局的不断优化。

1.禁止排污区。禁止排污区为保护水域或者保护要求很高的水域,主要包括:各级政府批复实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其输水干线、区域供水水源地及其输水通道、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等。

2.严格限制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是保护要求较高的水域,主要包括:①与禁止排污区水域联系比较密切的一级支流及部分二级支流;②水功能区已划定为保留区和省界缓冲区的水域;③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达到或超过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水域;④现状水质评价不达标的水功能区。

3.一般限制排污区。一般限制排污区为上述水域之外,其现状污染物入河量明显低于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尚有一定纳污空间的水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参照水利部提出的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分区,抓 紧开展辖区内河湖的分区规划。区划成果作为入河排污口整治、审批及涉及入河排放类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重要依据。

(五)推进入河排污口分区整治和规范化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按照长江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的分区要求,组织其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开展入河排污口分区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工作。

1.禁止排污区的整治。对禁止排污区进行全面清查,采取关停、迁移或零排改造等措施,限期关闭禁止排污区内的入河排污口,确保禁止排污区优良水质。

2.严格限制排污区的整治。严厉查处严格限制排污区内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综合运用污染源治理、升级提标、污水回用等多种措施,有效消减污染物入河量,逐步提高水域质量。

3.规范化建设。按照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相关要求,做好规模以上(日排放废污水量300吨或年排放量10万吨)入河排污口公告牌、警示牌、标志牌、取样明渠等规范化建设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抓紧组织制定辖区内入河排污口整治的实施方案,列出整治清单,明确各阶段目标与具体计划,征求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意见后实施。

(六)落实入河排污口设置负面清单制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水利部 制定实施的长江河段利用负面清单有关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提出长江经济带范围内长江干流、长江8条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的干流河段以及5个重要湖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滇池)本辖区内沿线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要求,划定禁止和限制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河段,并提出负面清单落实的具体措施,为入河排污口设置主体的投资决策行为提供参考。

(七)推动工业聚集区和城市江段的规划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综合考虑沿河湖区域的发展需要、排污布设区划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限制,对工业聚集区和城市江段的规划入河排污口设置进行论证。

1.工业聚集区的规划入河排污口论证。对处于规划和建设阶段的工业聚集区应开展规划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根据工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和聚集区入驻企业类型,拟定区内污水接管标准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工艺,并针对特征污染物提出限制要求。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合理确定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明确规划排污总量和排污强度上限。建立工业集聚区内企业-园区相结合的多级风险防控体系。

2.城市规划入河排污口论证。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开展规划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对城市江段的废污 水产生量、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处理能力等因素进行整体考虑,结合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要求,科学设置入河排污口位置,合理确定入河排污物排放量上限,并制定可靠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规划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结论应作为城市发展和工业聚集区布局、规划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依据。

(八)严格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地方各级水利、环保部门在涉及入河排污建设项目的审批中,应充分考虑受纳水域的纳污能力,突出资源保护要求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入河排污口布设区划及负面清单,实行分区分类审批。

1.分区审批要求

(1)禁止排污区。禁止新批任何形式的入河排污口。(2)严格限制排污区。严格限制新设入河排污口。如确需新设入河排污口,应通过同一水功能区内其他入河排污口关停或排污腾挪出水域纳污容量,以不新增水功能区入河污染物总量作为审批限制条件。

(3)一般限制排污区。应按照项目清洁生产要求,合理核定入河排污口设置位置和排污量,维持水功能区水域功能。

2.分类审批要求

(1)对于造纸、印染、化工、核电类重点监管排污项目,应明确提出废污水处理工艺先进性的要求,严格限制污染物入河量和污染物种类,尽可能少排或零排。通过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应将园区污水处理厂纳入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范围。

(2)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类项目,应明确污水构成及对区域减排的效果,重点关注处理工艺的可靠性和建设的合理性,并提出中水回用、提标升级等减少入河排放量的要求。

(3)对于火力发电类项目,应甄别排水污染物类型,如对受纳水域存在水质污染和热污染,其入河排污口设置应纳入审批。

(九)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执法

进一步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执法力度和范围,开展水利、环保等共同参与的多部门联合监督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排放行为,清理未依法办理申请手续的入河排污口,并逐步将直接入河的市政综合入河排污口纳入监督管理范围。

1.偷排和超标超量排放执法。加大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和对重点河段的巡测力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偷排和超标超量等未按批准文件排放的违法行为,形成执法高压态势。

2.非法入河排污口清理。全面清理没有办理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手续的项目和园区入河排污口,依法处罚并责令其进行限期补办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相关手续。3.市政综合入河排污口调查登记。对以排污闸泵和港渠形式设置的市政综合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确定排放源、污水构成及排放规律,对闸泵和港渠管理单位进行登记,逐步将排污闸泵和港渠纳入水质水量监测范围,有效掌握废污水排放情况。

(十)建立健全监测监控体系

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控能力建设规划,健全流域监控平台,完善常规监测和监督性监测措施,提高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监控能力。

1.流域监控平台。依托现有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控平台,有效整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环保部门的监控数据,建立涵盖入河排污口及省界断面、水功能区的统一监控平台,实现长江大保护水质基础数据的集中管理,对重点入河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组织其水利、环保部门,抓紧组织完善省、市级监控平台建设,对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应按有关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逐步实现在线监测数据接入,省级平台数据接入长江流域平台。

2.常规监测。加大入河排污口常规监测力度,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入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等技术要求,逐步实现流域或区域内入河污染量占比80%以上的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对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实施重点监测。3.监督性监测。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权限,将监督性监测作为一项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入河排污口项目类型及排放规律,制定监督性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监督性监测。

(十一)建立年报、通报和公示制度

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年报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对辖区内入河排污口审批、整治、监测、执法及废污水排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送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便于动态掌握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及废污水排放总体情况。

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定期将长江水质现状、重点污染河段及部际联合督查情况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通报制度。

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向公众公示有关信息,在入河排污口口门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牌,标志牌内容应包括入河排污口名称,地理坐标,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浓度和总量,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及水质保护目标,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入河排污口审批单位及监督电话等信息,便于公众监督。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树立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整体意 识,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各部门作用,明确工作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十三)落实考核问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对河长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 “三条红线”“四项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整改不到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十四)强化部门协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建立有效的部门协作机制,组织地方水利、环保、监察、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工作。流域管理机构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部门间在执法监察与违法案件查处、许可审批与监督检查等工作上的衔接制度,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间的监察执法联动机制,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的联合监管、联合监测和信息共享。

(十五)增强公众监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积极开展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母亲河的良好氛围。建立长江大保护的公众平台,发挥公众 对入河污染排放的监督作用。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听取公众对重大建设项目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意见。(十六)落实政策资金

篇7:流域水利

介绍了国内外禁磷情况以及含磷洗衣粉的生产、销售与开发情况;调研了洗济剂中磷酸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分析了汉江中下游水体磷的贡献率.分析认为:汉江中下游水体中磷的贡献排序为:面源污染>生活废水>点源污染>洗涤剂中的磷酸盐.并建议重点抓好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和重点江段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作 者:张金鑫 张钢  作者单位:张金鑫(湖北省环境保护局,武汉,430072)

张钢(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2)

篇8:流域水利

一、坚持五大原则

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出发, 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 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水利事业发展的成果, 突出农业灌溉用水安全, 加强灌溉用水调度, 最大限度适时供水;突出防洪安全, 因害设防, 因势利导, 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农村水利建设, 着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

㈡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尊重自然规律, 坚持科学治水, 既重视开发利用水资源, 又强调维护水生态平衡;既重视治理生态环境, 又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 转变水资源管理方式, 从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过度索取转向节约保护, 综合治理, 兴利除害, 开源节流并重, 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㈢坚持水利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大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 坚持节约保护, 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 突出节水, 优化配置, 科学管理,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制度, 加强供需水管理, 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㈣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注重从认识层次、观念层次上解决问题, 转变职能, 由过去的服务于农村, 服务于农业, 拓展到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协调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统筹城乡水利发展, 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城乡统筹的供水体系, 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㈤坚持改革促发展的原则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探索和建立水权、水价、水市场机制, 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农村小型水利体制的改革,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

二、做到五个统筹

即统筹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 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促进人水和谐;统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 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统筹城乡水利发展, 构筑和谐的城乡水利发展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促进水资源和谐利用;统筹防汛与抗旱工作,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和谐的水利环境, 形成“大水利”发展新格局。

三、抓好五大能力建设

一是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提升水利防灾抗灾综合能力;二是水资源配置能力建设, 优化配置水资源, 搞好节水、调水、水能开发;三是水资源管理体制创新能力建设,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四是生态修复能力建设,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发展现代水利的能力建设, 把水利内涵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提高水利的公共服务能力。

四、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绩

㈠建设农村水利保障体系近年来, 疏勒河管理局积极争取国家投资, 加大灌区续建改造力度, 不断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坚持民办公助, 搞好农田末级渠系改造,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昌马、花海灌区进行了老灌区挖潜, 双塔灌区持续数年开展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改善灌溉面积130万亩,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㈡加快建立节水型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 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 疏勒河管理局把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加强水资源保护作为水利建设最迫切、最重要和最具有战略意义工作来抓, 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 举全社会之力, 建设节水型社会。首先, 狠抓宣传工作, 采取各种方式, 集中开展节水大宣传活动, 大造舆论声势, 在全流域初步形成了关注水、爱惜水、节约水的良好氛围。其次,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减少高耗农作物种植面积, 使用水结构更趋合理;第三, 适时调整水价, 建立价格调节机制。全灌区按酒泉市和省上的调价意见, 两次调整了农业水价, 由0.08分/立方米调整到目前的0.097分/立方米;第四, 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完成了流域管理水权分配方案, 开展了水权分配工作,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等制度正在建立。

㈢努力构筑较为完备的防洪抗灾体系以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为重点, 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完善防汛抗旱预案, 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㈣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 突出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预防监督, 坚持人工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并重, 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 遏制地下水位下降, 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遵循自然规律, 以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根本,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和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 避免人类活动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 反对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二是严格控制地下水无序开采, 压缩井水灌溉面积, 有效补充地下水, 培育和提高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三是水量分配中安排生态用水。重点对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项目、风沙防护林、荒滩造林、老灌区成片林等安排生态用水并按有关政策和具体情况适度减免水费。

㈤加快现代水利建设步伐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加强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积极论证争取水资源监控与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网络、用水户电子档案和防汛抗旱信息支持系统, 不断提高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贡献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主要体现在: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缺水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特别是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工业大项目上马和改善生态都需要水来支持, 农业节水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刚刚起步, 虽然工业、农业、生活等用水领域中各种节水措施不断加强,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的节水水平与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很不适应, 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节水措施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三是水资源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 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手段还不完善, 水资源配置调控功能不强, 以需定供的传统方式尚未彻底扭转。

五、建议采取的措施

㈠坚持统筹兼顾, 继续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 没有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经济的繁荣, 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富裕和繁荣。因此, 实现水利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高重视和继续搞好水库除险加固、防汛抗旱、灌区节水改造、农田水利等农村水利建设, 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㈡调整发展思路, 全面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节约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科学制定规划, 突出建设重点, 全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 积极争取水利项目和资金, 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 掀起水利建设的新高潮。要加大扶持力度, 增加水利投入, 充分调动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搞好“民办公助”农田水利项目, 引导群众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增强农民参与管理意识, 着力解决只用不建、用而不管、老化失修问题, 引导和促进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㈢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水利发展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新时期治水方针的重要保证。创新和完善水利发展体制与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深化水利改革, 并在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寻求和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上要有新突破。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是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神圣职责, 也是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体制保障。目前影响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主要问题还是城乡分割, 多头管水。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还是大力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水务改革的经验, 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加大改革力度, 改变水资源管理现状, 变分割管理为统一监督管理, 变各自为政为集中水权, 统一行政;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 加强涉水行政事务综合管理, 妥善解决供需水矛盾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二是在供水水价改革上要有新突破。大力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研究建立末级渠系水价改革管理体系, 积极推行终端水价制。全面推行“阳光水务”, 改革水费计收方式, 实行“计量、水价、水量、水费”四公开制度, 接受群众监督, 减轻农民负担。尽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 以更好地促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三是改革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水利是公益性事业, 如何保持水利建设有稳定的投入作保障, 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要继续坚持公共财政投入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 另一方面要增加地方财政投入, 将节水农业投入、国家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等列入预算, 同时要拓宽投资渠道, 调动广大用水者的积极性, 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㈣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践证明, 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 提高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是要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坚持以水定发展, 量水定规模, 走节水、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最终实现的目标

一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 统筹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 突出保护;统筹供给与需求关系, 以供定需;统筹发展与生态关系, 实现发展与生态和谐。要稳步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对有限的水量在生活、生产、生态之间科学分配, 优化配置, 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是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管理机制, 按照生活用水抓安全、生产用水抓节约、生态用水抓增量的原则, 建立以水权、水市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用水制度, 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的节水激励机制, 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和用水结构, 开展节水工程建设, 形成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 最终实现节约用水制度化、经常化。

三是要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加大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 通过严格审批打井限增量、严格管理单井取水限总量来控制地下水开采, 通过关闭机井、压减耕地、智能水表限水等措施来减少地下水用量, 促进采补平衡, 逐步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摘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不仅仅是农业的命脉, 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促进流域水利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人水和谐,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一篇:如何加强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下一篇:合肥学院红十字会2012学年公益教育活动之--同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