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2024-08-25

五年级槐乡的孩子(精选13篇)

篇1: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槐乡的孩子

备课:索文锋

教学目标 :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重点)

4.结合课文语段,想象坐着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难点)

重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重点)

.结合课文语段,想象坐着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难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情景导入

三、生字词巩固练习

四、课文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问题

1.课文提到了槐乡孩子的哪些生活场景?

2.课文中哪些片段写孩子的热情好客、哪些片段写孩子们勤劳朴实?

3.理解课后的段落,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结尾训练

1.shōu gòurě huòmù_ǎijiǎo bàngōu zi

2.1)深夜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月洋槐开花了。______、______,似________,一片______。有的槐花__在一起,远看像_____________;有的坏话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诵优美的段落。

篇2: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领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2.通过朗读、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

3.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农村孩子的品质,体会具有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

结合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关键的词句,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正确认读并会写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相关的词语。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情境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出示课题)

2.结合图片及课前准备的资料学生介绍槐树、槐花。

xiaoxue.xuekeedu.com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设计意图:赏槐树、槐花的美丽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近距离感受槐乡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

1.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认读生字,用生字组词,提高对字义的理解。3.小组合作读文。

(1)结合预习情况组内说说不理解词语。

如:旋涡 惹眼 显山露水 耷拉 暮霭 笼罩 满载而归 草垛(2)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做上记号,然后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写字:咸、蒜、炒、惹、钩、碌。

【设计意图:为后面的阅读理解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进行了训练。】

三、自读自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预设:课文重点介绍了五月和八月的槐乡。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槐乡五月。第二部分(第五至十自然段):槐乡八月。2.找出每部分的中心句。

预设:“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槐乡和槐乡的孩子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划出有关语句,标注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指导学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为理清脉络做好准备,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深入感悟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及美好品质。

一、深读感悟

xiaoxue.xuekeedu.com

(一)情境导入:出示一组图片展示槐乡的美景槐花图片及诗句(《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诗美,景美,槐乡的孩子更美。课文以“槐乡的孩子”为题,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两个季节的槐乡?(五月八月)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那里的孩子。

【设计意图:图片及古诗引入,创设浓浓的诗一般的意境,让孩子们在上课伊始就沉浸在美的氛围中,让学生置身于槐乡,感受槐乡之美,引起学习兴趣,为阅读学习奠定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

(二)出示中心话题: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写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从中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勾画出有关语句,体会着读一读,在句旁边做批注。

1.小组合作交流。

2.师生交流,学生汇报,师生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注重文本,注重感悟,让学生通过默读批注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把中心话题分成两问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步步深入,情感步步提升。】

“五月”部分的预设

预设一 “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在肩上的小辫儿。”

1.指名读。

2.从第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槐花“多”、“白”)

3.(课件出示槐花图片)引导学生抓住“抱、挂 披散”等词语观察两个比喻句,想象玉雕的圆球和小辫似的槐花。观察的角度一样吗?

(由远及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花的润泽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满灵气那美丽的样子,人见人爱)

指导反复读,感受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对拟人与比喻的理解,使槐花的形象具体可感。让学生抓住动词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

4.小结: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槐花的姿态总是那么美那么可爱,那么谁能把槐花的美和可爱试着读出来。指导朗读

5.联系实际,运用以上方法结合图片大胆想象,补充完成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

xiaoxue.xuekeedu.com

的槐花像

;那的槐花如

;那的槐花

„„ 【设计意图:槐花的形状千差万别,课文仅仅列举了两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槐花各种不同形态的美,拓展语言充实课文内容。让文本的画面与学生的想象有机的结合,升华情感。】

预设二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1.发挥想象,说话练习。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引导:“嗡嗡嗡„„”小蜜蜂在说些什么呀?从孩子们“啪啪啪”的脚步声中,你又听到了什么?

2.槐花真香啊!不仅把小蜜蜂引来了,还把孩子们引来了,嗡嗡嗡、啪啪啪,响成了一片。这场面多欢快,多热闹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3.(课件: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请你轻轻跟着读。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引导孩子发挥想象,拓展、对课文内容补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预设三“这时候的槐乡连风„„花丛中。”(课件出示)

1.体会“浸”字用法。(“浸”字生动传神,夸张手法,从“浸”字中可以感受到整个槐乡的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处处花香充溢,浓郁醉人,大人、小孩、村庄、田野,都沐浴在香海里了。)

2.多香的槐花呀!同学们都快要陶醉了!指名读。

预设四 “好客的槐乡„„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怎么做的?(体会槐花和香气四溢、香得醉人。)“临走时,„„的槐花蜜。”(热情好客 体会槐乡孩子外表美、心里美。)(课件出示槐花饭)

指导读,体会槐乡孩子生活的自由、自然美。

小结:五月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幸福与快乐。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板书:幸福快乐满意。

“八月”部分的预设

预设一 找出描写槐米的句子。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槐米的可爱:用途、换学费)

xiaoxue.xuekeedu.com

预设二(课件出示)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讨学费的,他们的学费是用槐米换来的。

(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预设三(课件)“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阴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那一幅很美的劳动画面。”

1.读句子体会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天气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2.引导学生从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就知道午饭简单、从黎明到傍晚就知道劳动时间长。(体会出槐乡的孩子非常热爱劳动,不怕热,不怕辛苦,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指导朗读:在八月槐乡孩子在树上削槐米捡槐米,你削我捡团结协作,多么美的一幅画面,谁来朗读一下让我们闭眼想想一下那画面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槐乡的孩子们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小结:孩子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过着丰富充实的生活。

预设四(课件出示)“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槐梢,劳累了解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老槐树心疼地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

1.引导体会: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表情中体会出孩子们以苦为乐,是幸福快乐的。槐乡人培育了槐树,槐树庇护着槐乡的儿女,如父母疼爱着自己的儿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2.指导朗读: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体会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

小结:劳动创造财富,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二、拓展阅读

背 篼

黄昏,蜿蜒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归来了。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他背着五彩的晚霞,他背着大山给他的慷慨馈赠,他背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收获。

山风一路上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山溪一路上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们一路上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xiaoxue.xuekeedu.com

村子,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林梢。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他加快了脚步,拐过一道弯,绕过一道坎,走过一截窄窄的田埂,跨过小石桥,走进了村子,走进了自家的小院。

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轻轻呼出—口气儿,掏出一捧鸟蛋,笑着,给了围上来的邻家小弟弟。他拿着几个红红的山柿子,放在门槛上坐着的小妹妹手上。他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去镇子里换几个钱——他想自己积攒下学期的学费哩。

然后,他温驯地让妈妈撩起围裙一角,揩去汗涔涔小脸上的泥渍。他抬起头,抿着小嘴徽微笑。

哦,在山里,打柴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1.打柴的孩子背篼里有些什么? 2.说说本文与《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选择练习

1.槐乡的孩子爱家乡、爱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了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此时,你想对槐乡孩子或槐乡、槐米、槐花说些什么?

2.仿写练习

“鸡儿热得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得吐出舌头,躲在树阴下直喘粗气;蝉儿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

仿写一段话描写你眼中的天气热。(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板书设计:

槐乡的孩子

五月

幸福快乐(满意)勤劳、懂事

八月

篇3: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 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 但孩子们却从劳动中获得了快乐, 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轻快朴实, 字里行间洋溢着槐树情结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读来宛如一首快乐的歌, 一个个有趣的比喻把孩子心中的快乐一点点播撒出来, 晕染在文本中, 使劳动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建议:

一、导:观看画面, 回忆入境, 激发快乐

本单元的文章旨在让学生随着课文, 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 回顾前几篇文章展示的快乐生活, 可以让回忆激发快乐,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感受课文展现的快乐生活。

1. 情景再现, 唤醒记忆。

搜集前三篇课文展现的生活场面的图片并制作成配乐PPT, 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把美好的画面和美好的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随之进行相应的解说, 唤醒学生的记忆, 从而引出课题。

2. 解读课题, 了解环境。

解读“槐乡”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对“槐乡”的理解, 进入槐乡孩子们生活的特定环境, 为学生感受槐乡孩子不同的生活、别样的快乐奠定基础。

3. 发现不同, 掌握要求。

基于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略读课文, 揭题后要先引导学生观察课题, 发现这篇文章课题的不同, 带有“*”的文章是略读课文, 这样的文章是用来巩固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因此, 要围绕阅读提示,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读:学习字词, 了解大意, 初尝快乐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义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略读课文应该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可分课前预习和课上检查两步完成。

1. 课前预习。明确预习要求与步骤, 督促学生把预习任务落到实处, 确保预习效果, 掌握预习方法。

(1) 大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遇到不懂的词语, 用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难懂的可留待课上解决)

(3) 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用“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的句式概括)

2. 课上检查。

(1) 交流难读的字、词、句, 带领大家读一读。

(2) 交流已经理解的词语, 提出不理解的词, 让同学或老师帮助理解。 (旨在激起学生对词语理解方法的回忆,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 默读全文, 用“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槐乡的孩子在炎热的八月采摘槐米, 感受着劳动的快乐。)

三、思:围绕提示, 深入体悟, 品味快乐

课文在展示槐乡孩子快乐的同时, 细致刻画了槐乡孩子的特点, 两者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为深入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 感受槐乡孩子的特点, 可以这样进行品读。

1.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槐乡孩子的快乐。

让学生画出能直接体现槐乡孩子快乐的句子, 围绕“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这个问题读一读, 想一想, 说一说。

(1)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 孩子们满载而归, 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2) “月落柳梢, 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这两句话中“快乐的歌声”和“甜蜜的微笑”一明一暗, 充分展示了槐乡孩子内心的快乐。让学生通过交流, 认识到这样的快乐来自白天采摘槐米的艰苦劳动, 来自丰富而充实的生活。

2. 研读课文, 深入感受槐乡孩子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关键, 要布置学生细读课文, 画出有关句子, 圈出关键词语, 悟出槐乡孩子的特点, 体验槐乡孩子从辛苦中感受快乐, 从劳动中享受快乐的情趣。

(1)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 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勤劳”直接点明了槐乡孩子的特点;“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说明槐乡孩子年龄虽小却很懂事, 能借助槐乡的特色自力更生。

(2)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 ……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不怕热”———能吃苦:从哪儿看出槐乡孩子不怕热呢?联系前文“八月, 天多热。鸡热得_______, 狗热得_______, 蝉热得_______”。对环境描写的烘托, 让学生充分感受八月天的热, 深入体会槐乡孩子不怕热, 能吃苦的品质。

“带着水葫芦, 带着干粮”———做好了长时间劳动的准备, 生活经验丰富;“没等_______, 就_______。”———起得早。 (这些关键词, 充分说明槐乡的孩子吃苦耐劳, 非常勤劳。)

(3)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 用长长的钩刀一下一下地削着槐米。”

“爬”“削”———男孩动作娴熟;“用长长的钩刀”———劳动工具使用熟练;“一下一下”———动作流畅。这些词说明男孩经常做这些事, 与“常常”相呼应。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 加深对这些关键词的体会。

(3)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 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 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子里塞着槐米, 头一点一点地, 像觅食的鸭子。”

“捡”“塞”写出了女孩的忙碌。“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 上下飞舞着”这个有趣的比喻把弯腰捡槐米的女孩写得特别可爱, 舞动轻盈的不仅是那两条辫子, 还有女孩的身姿;“上下飞舞”的或许还有女孩捡槐米时被喜悦饱胀的心。“头一点一点地, 像觅食的鸭子”这样一个自然动作的不经意流露, 仿佛让人看到女孩在一点一点用力地往已装满的篮子里塞着槐米, 不禁让人感叹作者观察的细致, 比喻的精妙。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 用长长的钩刀一下一下地削着槐米”“女孩有的弯腰捡着, 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 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子里塞着槐米, 头一点一点地, 像觅食的鸭子”这两句话, 还充分显示了男孩与女孩合作的默契, 这样的配合正是在槐乡广阔的天地里磨炼出来的, 他们用自己勤劳的手, 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享受着生活的无比快乐。

(4)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 孩子们满载而归, 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月落柳梢, 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两句话联系前文可看出: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劳累一天”———孩子们劳动了整整一天。

“满载而归”———劳动成果收获丰厚, 进一步反映孩子们劳动的认真、辛苦。

“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这歌声既表达孩子们辛勤劳动满载而归的快乐, 也是对自己勤劳能干的称赞, 更是对自己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的赞美。把“甜蜜的微笑”带到梦里, 又把快乐提升了, 孩子们用这样的方式创造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3. 诵读课文, 用心表达槐乡孩子的快乐。

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先自由练读, 再同桌读, 力求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通过朗读来为文字注入生命的活力, 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有声的情感, 把劳动的快乐尽情地展示出来。

四、拓:联系实际, 走向生活, 交流快乐

槐乡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劳动创造的快乐生活感染了学生, 但是, 课文里展示的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只是冰山的一角。因此, 要把学生感受的触角引向真实的生活, 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去欣赏“生活”这一幅七彩的图画。

1. 小组交流。学生在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快乐的生活事例, 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篇4:《槐乡的孩子》教学纪实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的快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4.认识略读课文,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略中求粗

师:这一单元,我们一起感受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我们心中都充满了快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去看看槐乡的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快乐。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槐(huái)的读音。生齐读课题:《槐乡的孩子》。)

师:请大家仔细看,这篇课文课题的前面有一个星号,这个星号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要根据阅读提示来了解课文内容,充分交流阅读感受,培养阅读能力。下面请大家轻轻地把书打开,这段阅读提示能帮助我们读懂课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阅读提示。)

师:我们就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来读懂这篇课文。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槐乡的孩子在炎热的八月摘槐米的事情。

师:概括得准确,那么在读的过程当中,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尝试着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间交流。)

师:还有没有在组内没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我们想知道槐树是什么样子的。

师:老师正好有槐树的图片和资料,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木材供建筑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

生:我知道了槐树是会开花的,花是淡黄色的。

生:花蕾可以做染料。

生:槐树的花果皮都可以入药。

师:你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呢,还有问题吗?

生:槐米又是什么呢?

师:课文中有几个句子是用来介绍槐米的,请大家赶快从课文当中找到这几个句子。

(生找句子。)

师:谁能给大家读读?

生: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师:现在你明白槐米是什么了吗?

生:槐米是槐树的花蕾。

师:对,你很会思考,读书的时候,能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这是很好的读书习惯。

师: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能让你感受到槐乡孩子快乐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简单地标注在句子旁边。

(生画句子,写感受。)

二、细读课文:略中求精

师:下面,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语句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读书感受,然后小组内选出一名代表,我们全班交流。

(生组内交流。)

师:我们请出代表进行交流,但是对每组的代表有一个小要求,就是别人想法如果和你的一样,就不能再重复了。

生: 请大家看这句话:“男孩常常……落下来了。”我们男孩最喜欢爬树了,能爬到树上摘槐米也一定很有趣。

师:假如你是槐乡的男孩子,你们爬到树上一下又一下地削槐米不累吗?

生:不累,因为我喜欢爬树,多好玩呀!

生:不累,摘槐米能换钱,买我喜欢的文具。

师:勤劳懂事的男孩,就请男同学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男生齐读这句话。)

生:我觉得这一句也能看出槐乡孩子的快乐:“女孩有的弯腰捡着……鸭子。”女孩子的辫子像蜻蜓一样,她们的动作很灵活,小鸭子在觅食的时候很快乐,所以小女孩在捡槐米的时候肯定也很快乐。

师:假如你就是槐乡的女孩子,你这样不停地弯腰捡着,腰不酸吗?

生:不酸,我看到别的女孩像蜻蜓、像小鸭子我就会笑,觉得好玩,就不会感觉累了。

生:我也不酸,我能自己挣钱,不花爸爸妈妈的钱,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师:自立自强的孩子,懂得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就请女同学读一读这句话。

(女生齐读这句话。)

师:还有谁想来说说吗?

生:我还找到了这一句:“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快乐的歌声。”孩子们肯定很快乐,所以他们才会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歌。

师:满载着一篮槐米,孩子们的心中充满着希望和憧憬,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吧!

生:我从这句话也能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月落柳

梢……进入梦乡。”孩子们因为快乐,才会带着微笑睡觉。

师: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孩子的梦里都会有些什么呢?

生1:他们肯定会梦到明天同样满载而归。

生2:他们会梦到几天后,他们拿着用槐米换来的钱去交学费。

师:是呀,采摘虽然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大家读得不错,这篇课文写得也很好,那么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几段落或哪几个句子呢,请你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

(生自读段落或句子。)

师: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生1:我喜欢这一段……

生2:我要来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3:我想来读读第一段……

三、熟读课文:略中求简

师:你们喜欢槐乡的孩子吗?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话?

生1:你们非常热爱劳动,不怕热,不怕辛苦,我要向你们学习。

生2:你们很小就去劳动,用槐米去换学费,真懂事!

生3: 你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快乐,我想去你们那儿生活。

师: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学习到槐乡孩子纯朴节俭、吃苦耐劳的品质,你们也很棒!下面,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摘抄本,把你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生摘抄语句。)

师: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略读课文,以后碰到略读课文,我们也可以根据课前的略读提示读懂课文,和小组同学充分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老师推荐大家课下阅读另一篇反映山里孩子生活的文章《背篼》,相信你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补充阅读:

《背篼》

黄昏,蜿蜒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归来了。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他背着五彩的晚霞,他背着大山给他的慷慨馈赠,他背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收获。

山风一路上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山溪一路上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们一路上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村子,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林梢。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

他加快了脚步,拐过一道弯,绕过一道坎,走过一截窄窄的田埂,跨过小石桥,走进了村子,走进了自家的小院。

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轻轻呼出一口气儿,掏出一捧鸟蛋,笑着,给了围上来的邻家小弟弟。

他拿着几个红红的山柿子,放在门槛上坐着的小妹妹手上。

他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去镇子里换几个钱——他想自己积攒下学期的学费。

然后,他温驯地让妈妈撩起围裙一角,揩去汗涔涔小脸上的泥渍。

他抬起头,抿着小嘴徽微笑。

哦,在山里,打柴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篇5:三年级语文教案槐乡的孩子

4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2过程与方法: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篇6: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槐乡的孩子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我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学的方法,试着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确略读课文的要求,在主动参与的同时,逐步掌握此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达到教师完全放手的目的。

教学时,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课文字词,熟读课文的的基础上,我只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可爱吗?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围绕问题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内容并说出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如:勤劳懂事,从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交学费;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自立精神;采摘槐米虽辛苦,但孩子们以苦为乐等美好品质。

篇7: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积累叠词。

2.品味重点词语,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纯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3.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当堂检查,快速识记。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槐乡的美丽。

四、理解感悟

1.先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学生谈体会:

感悟方法:朗读感悟、想象感悟、联系生活感悟。2.喜欢八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3.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五、课上拓展

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六、小结

篇8:《槐乡的孩子》教学札记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教者需要借助这篇文章放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可是,它又是一篇太美的文章。它文字美,清丽、清晰;它意境美,淳朴、自然。这撩人的美感,引得我总想多讲一些,以透彻地挖掘文章的主旨,让孩子们从文中尽可能多受益。可事与愿违,我越想多讲,就越冲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真是“欲速则不达”呀。

幸亏我及时反思,认识到了略读课的学习,不能这样由老师包办代替,而是应在“舍不得”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割舍: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得”,真正的做到自主学习,让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老师就得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只做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就可以了。这种自学的快乐和收获,不是急于求成的事,而是应该利用每一堂略读课,循序渐进地进行培養。这种“舍”与“得”看起来是多么矛盾,而又多么必要啊!

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舍”与学生的“得”,我又想到,做人不也是如此么?《槐乡的孩子》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描写,一扫辛苦、劳累,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说明孩子们以苦为乐。这种“舍”与“得”的辨证关系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放弃了玩乐时间,在劳动中获得了常人难以体验的快乐。他们虽然没有玩过大型的游乐设施,却从劳动中换来了生存能力,同时在劳动后换来了快乐的心情,更在劳动之余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他们小小年纪就以苦为乐,自食其力,真叫人佩服!这些舍弃玩耍的孩子,却恰恰比许多孩童多得了数不尽的、令人羡慕的、更是金钱买不到的生存技能、技巧。这“舍”与“得”又是多么公平!生命的真谛得以诠释!

篇9: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年级班学科:编号:Q03007

本周习惯:学习小主人:

课题:4、槐乡的孩子课型:略读课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马全玲审核人:商敏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重点)

3、我能逐渐学会独立阅读,并能从一些句子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难点)【时间预设】

导入、明确目标3’学文32’达标检测5’

学习流程 教与学

【预习单】

1、这篇课文我读了遍,能达到第(①读正确②读流利③读出感情)项要求。

2、我会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槐乡花苞耷拉塞着缕缕炊烟磨好

家长签字:

1、我能正确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争取读流利。

2、对子轮读课文。(对子读对了,竖竖大拇指,对子读错了,记得要纠错。)

3、小队合作,进行预展。

4、小队展示勇者胜。

1、独学。我能把朗读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满载而归、觅食等。。

2、对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相互提问或补充。

3、群学难理解的词语,队内抽测。

4、小队展示智者胜。

1、独立思考:你最喜欢槐乡的哪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示例:

(1)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队风采展示。

【达标检测】)

一、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散发--飘荡--勤劳--

反义词:

黎明--劳累--满载而归--

二、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槐乡的孩子是 孩子,我从

知道的。

【反思与评价】

1、自我评价:好良加油

2、对子评价:好良加油

3、队长评价:好良加油

展示要求:

大声、大胆、自信、站位合理、站姿美观

听展要求:聚焦快

篇10: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教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介绍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a、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解决。

b、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槐乡的槐树。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

3、槐乡的孩子是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

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篇11:五年级槐乡的孩子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八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那香味可以说是香飘十里。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课件:槐花)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俗话说:文章是题目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读书。书中自有我们要的答案。那你想怎么读?下面同学们就采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老师也有一个要求,就是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请你认真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行吗?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也要听仔细,等会可以当小老师来评一评。

3、朗读评价后,交流感受。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疑问、感受或是想法?

4、老师总结。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能有这么多的感受。老师相信,在下面的学习中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提出学习要求: A、这篇课文我读了很多遍,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把题目改一下。但是我还没想好怎么改,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我想改成()的槐乡的孩子。(出示课件)你们能帮我吗?

B、(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让学生回答,为时尚早,学生因为读书不够充分,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能回答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看来同学们都面露难色,那怎么办?

C、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是很好的办法,但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出示课件)先读一读书,然后再自己认真想一想,在书上画出相应的语句,或者和同学们说一说,讨论一番,你们看行吗?

2、学生自由读书,画出相应语句并和同学讨论。

3、交流。

提要求:交流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发言的同学请你先把自己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依据读一读,最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请仔细倾听,听听他的意见是否和你的一样,如果有补充,可以举手示意。

A、(勤劳懂事)的槐乡孩子——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交流感受。(使学生明白:槐乡的孩子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而是用自己的劳动采摘槐米来换取学费,可见他们非常勤劳懂事。)板书:勤劳懂事

指导朗读。

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看这幅照片,你想说什么?那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槐乡的美?(出示课件)

指名读,评价,再读。

B、(吃苦耐劳)的槐乡孩子——第三自然段1~3句。(出示课件)

读句子,交流感受。(使学生感受到:天气这么热,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板书:吃苦耐劳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吃苦耐劳”,“吃”的是什么苦?(天气热)课文是怎么描述的?谁能读出天气的炎热? 指名读,评价,再读。

拓展:还能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天气非常热吗?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在这么热的天气里,槐乡的孩子上山采摘槐米真是——吃苦耐劳呀!谁能读出槐乡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呀? 指名读,评价,再读。

C、(快乐)的槐乡孩子——第三自然段4~6句。(出示课件)

读4~6句,交流感受。(使学生感受到,孩子们在互相合作的劳动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板书:快乐。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 交流:(出示课件)

男孩子:爬到树上、一下又一下、削着。

女孩子: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塞着,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想一想,他们还会怎么采摘槐米呢?如果能用上比喻句就更了。

指导朗读:为什么这么快乐呀?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

D、(快乐)的槐乡孩子——第四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交流想法。(使学生感受到:劳有所获,非常愉快。)指导朗读。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看到这么勤劳的槐乡孩子,看到他们热烈的劳动场面,是不是也激起了你对自己劳动体验的回忆?那谁能为大家说说你在家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或是和同学们一起值日时的劳动体验?(出示课件)

2、学生发言,师生评议。

五、总结。

同学们,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的,是吃苦耐劳的,是在劳动中体验(板书:体验)着快乐的,他们能够体谅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老师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快乐的孩子。

六、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体会下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篇12:《槐乡的孩子》扩写

《槐乡的孩子》扩写

男孩子蹦蹦跳跳地来到槐树下,抬头望:啊!今年的槐树怎么结了这么多槐米呀!你看,这槐米绿油油的,又大又多,,挂满了枝头,连阳光都照不进来。看着这沉甸甸的槐米,男孩心想:哇,这么好的槐米,准能卖个好价钱。这回,我上学的学费,就不用愁了!于是,小男孩赶紧脱掉鞋子,双手紧紧地抱着树干,两脚一蹬,不到一眨眼的工夫,他就爬上了大树的`树杈上。小男孩坐在树叉上,小脚丫勾着树枝,一手紧紧抱着树干,一手举着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熟练地削着槐米。一串串槐米像一只只小蜻蜓纷纷落下。小男孩的脸上落出了满意的笑容。小男孩对树下的小女孩说:“快接,快接,槐米要掉到地上啦!”忽然,一串槐米掉到一个小女孩的头上,小女孩使劲甩甩头,像小鸭子摇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们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山林。

篇13:槐乡的孩子教案

一、揭题谈话

1、说说自己感到最快乐的事

2、揭题 学习“槐”字,理解“槐乡”

二、初读课文,明确:“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

1、提出初读要求:读通文章,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

2、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体会“快乐”

1、那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呢?找找、划划相关的句子

2、交流、体会、朗读

l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l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l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3、小结:点出——槐乡孩子的快乐其实就是——采槐米(劳动)

4、读出“快乐”

在三个句子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练读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劳动的艰辛”

1、采槐米,捡槐米这种劳动,你认为是艰辛的吗?

2、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依据。

3、交流(引导要点)

l 槐米小(第二节)

l 八月才有,天热(第三节)

l 采的时间长

五、理解“艰辛的劳动是一种快乐”的原因

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觉得这不是苦,而是一种乐呢?

2、自读第二小节后,交流原因。

六、积累句式

槐乡的孩子勤劳、懂事,他们的生活、快乐都离不开槐树,槐树就像他们的伙伴,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引读,内化句式,体会特点

2、拓展训练

l 安吉 (竹乡)

l 黄岩 (橘乡)

l 草原

3、再次朗读,强化句式

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我在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在劳动的艰辛中感受快乐,让孩子们体会那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在课堂中,我比较注重槐乡孩子“乐”与“苦”的对比,从快乐中找到艰苦,再从艰苦中找使他们快乐的原因,一次次让那种以苦为乐的精神渗透在文字里,渗透在课堂中。结尾部分,我用句式训练收尾,充分利用了第一节这样的句式,让孩子们在语言环境中感受槐乡与槐树的深厚感情,并拓展到竹乡、橘乡、草原,让学生能积累句式,并学会运用句式说话。

上一篇:小学信息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元史姚燧传》阅读答案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