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理论和热点题

2024-05-23

重大理论和热点题(精选3篇)

篇1:重大理论和热点题

重大理论和热点复习范围

(一)公共危机管理

问1:公共危机管理涵义。(各地各级公选常考案例题或情景模拟题)

问2:群体性事件处置理念与原则(如:翁安事件)

(二)危机传播管理

问1:危机中的领导如何加强危机传播管理?(结合“邓玉娇案”思考,对“群体性事件”网上“一呼百万应”现象怎么看)

问2: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形成网络舆论新格局

问3:领导干部怎样与媒体打交道?(2008年广西策论文)问4:怎样避免突发事件成为危机?(2008年广西厅考、2009年杭州局考案例分析题)

(三)“以人为本”

问1:“以人为本”的涵义(是什么?)

问2:“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为什么?)问3: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怎么办?)

问4:为政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四)党性修养

1、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2009湖北厅考面试题变形: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水平”是件至关重要的工作,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问2:科学发展观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五)“政绩观”、“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事业观”、“工作观”

问1:政绩观(2005年湖北厅考面试题: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体现。作为年轻领导干部,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问2:(1)请你结合所给材料,谈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如何看待政绩?(2)参考上述材料,以“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对策性论文(2009年湖北厅考策论题)

问3:群众观(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作为年轻领导干部,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实践党的群众观,2005年湖北厅考面试题)问4:怎样带着深厚感情去做群众工作?(2009年湖北公选处级领导干部笔试案例题“民情日记”变形)

问5:努力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2009年8月武汉副局级考试笔试题)

问6:怎样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问7:权力观(2005湖北厅考面试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职务就意味着权力,作为年轻领导干部,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正确的权力观)

问8:利益观(新三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案例题或策论题答题依据)

(六)政府信息化或电子政务专题

1、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对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七)官员问责制

问1: A市市委针对该市部分领导干部“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导致市里各项工作停止不前,甚至有后退迹象这一情况,强力推行任务考核、经济责任审计、突发事件处置等五个方面的严格“问责制”,使A市经济指标等工作从过去的落后位次明显前移。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问责制”对激活干部积极性有何现实意义?(2009杭州公选副局级、四川、辽宁公选副厅笔试题)

★2009年7月12日中央颁布《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八)运用矛盾论、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等原理分析现实问题问:试用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分析多难兴邦

(九)“一线工作法”:改善民生的科学治政路径(2009湖北厅考案例题变形)

篇2:重大理论和热点题

汽车尾气颗粒物是城市大气PM2.5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复杂的大气环境中,由汽车尾气直接排放的有害气体及颗粒物(一次颗粒物)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形成二次颗粒物,对PM2.5有重要贡献。然而,尾气颗粒物与大气中实际情况又有一定差距,为有效防治PM2.5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1,2],需要有效辨识一次与二次颗粒物,识别其来源。

发动机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由干碳烟、可溶性有机物、水分和硫酸盐杂质等多种组分组成,由于组分之间相互吸附及团聚作用而呈现出极其零碎、复杂但又自相似性的形状特征,因此探索其表观特征及与其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可为研究工作者提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处理复杂无序的混乱现象,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局部和整体的本质联系[3,4]。文献[5]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观察了源自于某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颗粒物主要呈现聚集链状结构,并结合分形理论计算出该柴油机颗粒物的分形维数在1.46~1.70之间。文献[6]亦利用分形理论描述颗粒物形貌特征,计算得到某柴油机颗粒物的分形维数为1.70±0.13。又因颗粒物形貌特征直接影响其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故颗粒物吸附能力可由分形维数间接体现。而颗粒物吸附有机可溶成分(SOF)的能力可由惰性氛围下的热重分析评价。文献[7]利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柴油机颗粒物吸附SOF含量随发动机工况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负荷工况下SOF含量大于高负荷工况条件下。

本文中提出基于分形理论探索颗粒物的分形维数与其表观形态、粒度、可溶性有机成分等特征之间的关联。与应用热重试验分析颗粒物挥发特性的方法相结合,探讨分形理论用于颗粒物形貌分析的可行性,从而为柴油机排放的一次颗粒物从形貌角度表征与辨识提供有效手段。

1 试验与方法

1.1 颗粒物采集

试验用发动机为非道路用途LD188F风冷型柴油机,标定转速3 600r/min,标定功率8.2kW。在3 600r/min的100%和10%负荷两个稳定工况下,使用微孔均匀沉积式采样器(MOUDI)分级采集柴油机的颗粒物。MOUDI利用惯性可以将颗粒物分离,其分割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分别为0.18、0.32、0.56、1.0、3.2、5.6、10和18μm。

1.2 热重分析仪

热重试验所用仪器为瑞士Mettler公司生产的TGA/DSC1型热重分析仪,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用于热重分析的初始进样量约为1mg,升温区间为40~750℃,升温速率设为20℃/min,设定工作气氛围为纯氮气(N2),以避免由氧气引起条件更为复杂的氧化作用。

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采用NEXUS 4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发动机尾气颗粒物进行组分分析。该仪器分辨率优于0.09cm-1,光谱范围为7 400~3 50cm-1。颗粒物样品用溴化钾压片法制成透明的薄片,放入仪器进行检测。

1.4 场发射扫描电镜

颗粒物形貌分析使用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进行,其分辨率为1.0nm,最高放大倍数为8.0×105倍。采用超声法制备用于电镜分析的颗粒物样品,将附有颗粒物样品的铝箔纸放入丙酮试剂中,通过超生振荡和离心的方法使颗粒物溶于丙酮,吸取含有少量颗粒物样品的溶解液滴到粘附在金属桩上的导电胶表面,再将样品喷金,用于电镜分析。试验方案见表2。

2 盒维数计算

分形理论可以揭示非线性系统中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其与混沌论密切相关,都可用于研究自然界非线性过程内在随机性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盒维数(box dimension)的数学计算及经验估计相对容易,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维数之一[8,9]。

设F为n维欧氏空间Rn上任意非空的有界子集,Nδ(F)为直径最大为δ、可以覆盖F的集的最少个数,则F的上、下盒维数分别定义为:

若方程(1)、(2)值相等,则此值为F的盒维数,记为:

为计算一个平面集F的盒维数,可以构造一些边长为δ的正方形或称为盒子,然后计算不同δ值的盒子和F相交的个数Nδ(F)。盒维数是当δ→0时,Nδ(F)增加的对数速率,或由函数logNδ(F)相对于-logδ图的斜率值来估算。

2.1 图像处理

计算盒维数,首先要提取出由FESEM分析获得的灰度图像中被关注的区域,再对此关心区域进行边界提取得到颗粒物样品的轮廓曲线。为了将包含特定信息的关心区域从图像中提取出来,通常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即首先设定一门限阈值,将大于或等于该阈值的像素判定为物体,像素值用1表示,其余点像素值用0表示。门限阈值的确定采用最大方类间差法[10],该方法的处理结果比较稳定,而且在MATLAB环境下,存在相应库函数,计算方便。

本文中分别对100%负荷下粒径级为0.18~0.32μm和1.00~1.80μm颗粒物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和边界处理,如图1所示。

2.2 网格划分

在对二值图像进行盒维数计算时,首先要用k×k个像素点的矩阵对二值图进行划分。若l为图像的实际尺寸,Np为图像一行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则可用δ=l/Np代表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实际尺寸,因此由k×k个像素点组成的网格边长为δk=kδ。对于一个特定的图像,δ为常数,因此可用k值直接替代δk。利用二值图像像素点的离散性,容易判断目标区域即像素值为1的区域是否被某一网格所覆盖。若网格矩阵为0矩阵,则相应网格没有覆盖图像目标区域;若网格矩阵元素不全为0,则相应网格覆盖了图像目标区域。使用尺寸为k×k的网格划分二值图像,遍历所有网格矩阵,即可统计出覆盖图像目标区域的所有网格数目为Nk。按一定规则改变k值可得到不同网格尺寸下的Nk值[8,11]。

2.3 盒维数计算

将一系列“网格大小”与“非空网格数”的数据对,进行拟合可得到盒维数信息。即在双对数坐标平面内,以最小二乘法用直线拟合数据点(logk,logNk),所得直线斜率绝对值DB即为该二值图像的盒维数,R为拟合优度。

图2为100%负荷下粒径级为0.18~0.32μm和1.0~1.8μm颗粒物图像利用MATLAB计算的盒维数。

3 结果与讨论

3.1 FTIR分析

柴油机排出的颗粒物可能会吸附和凝聚多种有机物,因此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柴油机尾气中颗粒物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图3为柴油机尾气中颗粒物的FTIR频谱。波数在3 431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颗粒物表面很可能吸附了少量的水分子[12]。3 065cm-1是芳环上C—H伸缩振动吸收峰,而在2 965cm-1、2 925cm-1和2 860cm-1附近出现的3个特征峰,则对应于脂肪族C—H官能团[13]。在1 583cm-1波长处较强的吸收峰类似于石墨所固有的,属于石墨晶格面内C—C键的伸缩振动峰[14]。由FTIR分析可知,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吸附了大量有机化合物。

3.2 不同粒径级颗粒挥发性热重分析

图4为纯N2氛围下,0.18~0.32μm粒径级的聚集态颗粒物、0.32~0.56μm及>1μm的粗颗粒态柴油机颗粒物样品的TG及DTG曲线图。颗粒物粒度与其比表面积等物理特性有直接关系,会严重影响颗粒物对SOF等有毒物质的吸附。在纯N2氛围下进行热重挥发性试验,不会因氧气引起氧化分解作用而仅存在样品的挥发和分解等过程,能更好地探究颗粒粒度对颗粒物吸附SOF能力的影响。

从图4TG曲线可以看出,不同粒径级颗粒物样品的挥发失重几乎具有相同的规律,即在设置的40~750℃升温区间内,随温度升高颗粒物质量减少呈现先急后缓直至稳定在某一值的趋势。此外,DTG曲线均在200℃附近出现一个失重峰,表明失重速率在此温度达到最大值。颗粒物在升温挥发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失重阶段,即水分脱附、SOF挥发和固体炭的热解。结合图4TG-DTG曲线和表3中不同组分含量可知,第一阶段是在100℃左右的失水干燥阶段,主要是柴油机颗粒物中水分的脱附,该阶段水分含量占总质量的1.5%左右[15]。第二阶段是在150~450℃之间SOF的挥发阶段。由TG曲线可观察到,粒径级越小,其质量损失越大。从DTG曲线可看出,粒径级越小,其失重率峰值越高,质量损失越迅速。另外,由表3中的组分含量较易观察到,随着粒径级变小,颗粒样品中SOF含量较大幅度增长。此现象可能是由于粒径级越小,其表面越粗糙,颗粒堆积越紧密,比表面积越大,对SOF的吸附能力越强,故SOF呈现出较大值[16,17,18]。第三阶段为固体炭在纯N2氛围下的热解,在后续的升温过程,固体炭的热解失重均较缓慢,失重速率最终趋于一致。

3.3 颗粒物形貌结合分形维数分析

图5为炭黑的FESEM形貌图。从图5可以看出,炭黑的粒径极其细小,大概处于20~30nm范围内,属于成核态颗粒物,其分布较为均匀,轮廓清晰。这是因为炭黑的主要成分是元素碳(EC),炭黑颗粒不会受到SOF的影响而凝聚。表4为各颗粒物样品利用MATLAB计算得到的盒维数。由表4可知,炭黑盒维数为1.940 5,高于其他各工况数值,这可能是较小的颗粒粒度使分形维数呈现出较大值的缘故。

图6为100%负荷下各粒径级的发动机尾气颗粒物的FESEM形貌图。这些颗粒物主要是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类球状微小炭颗粒凝聚而成,并且具有较好的自相似分形结构特性。从图6可以看出,粒径级0.18~0.32、0.32~0.56和1.00~1.80μm的颗粒物结构分别呈现出清晰的多层团簇积聚状、较为分散的树杈状和更为分散的链状[19,20]。利用MATLAB计算得到这三个粒径级颗粒物的盒维数分别为1.8860、1.798 6和1.766 4。而已有研究[4]表明:一般情况下分形维数越高,则粒度越小,细颗粒物越多,比表面积越大,对可溶性有机物吸附能力越强。这与不同粒径级热重试验所得结论较为吻合,即颗粒物粒径级越小,吸附的SOF越多。

图7为发动机在3 600r/min、10%负荷下粒径级为0.18~0.32和1.00~1.80μm的颗粒形貌图。从图7可观察到,在低负荷工况下获取的颗粒物呈米粒状,颗粒分布更为密集且其轮廓由于颗粒粘结而变得模糊不清。这可能是因为在低负荷工况下,供油量较少,燃烧室内形成的燃烧稀限区间增多,并且受较低缸内温度影响,导致大量燃料无法完全燃烧,HC排放增多,因此颗粒物吸附的SOF质量分数增大,导致颗粒物粘结现象严重,颗粒物表面轮廓不如高负荷时清晰。低负荷时两粒径级所对应的盒维数分别为1.925 0和1.815 2。高低负荷时不同粒径级颗粒物盒维数均呈现出随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加的规律。而在0.18~0.32μm及1.00~1.80μm同一粒径级下,低负荷比高负荷颗粒物的盒维数略高,分别提高了0.039、0.048 8,原因是低负荷工况的颗粒物吸附更多的SOF使团聚紧密,其分形维数呈现较高的值。

4 结论

(1)依据颗粒物热重试验,高负荷工况下粒径处在1.00~1.80、0.32~0.56和0.18~0.32μm的颗粒物对应的SOF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0.31%、31.85%和37.90%,随着颗粒物粒度减小,其吸附SOF能力增强。而在低负荷工况下,不同粒径级颗粒物吸附SOF占比更高。

(2)利用MATLAB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功能,对电镜图像进行二值化、边界提取等处理,再对边界图进行网格划分最终计算出盒维数。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随粒径级的减小,盒维数呈现增大的趋势。且在同一粒径级下,低负荷工况颗粒物的盒维数高于高负荷工况颗粒物的盒维数。

篇3: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005年金秋十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又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应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而且正日益转化为大家的行动。但作为一个新的理论成果,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更加坚定自觉地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首先,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其次,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第三,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只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才能使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提出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项系统工程

2006年开春,200多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齐聚北京,参加中央举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共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胡锦涛同志在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3月份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它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它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 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重大战略任务

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委员时,精辟地阐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它概括精辟、内涵深刻,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对当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的集中概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拼搏,铸就了带有我们时代烙印的优秀精神品质,培育和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等时代新风。“八荣八耻”充分吸收了时代精神的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荣辱思想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理解建设和谐世界理论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党着眼于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理论和实践。

和谐世界的四个基本内涵是:一、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二、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三、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四、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我们党反复强调,尽管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同时,进一步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合作,继续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些论述和主张,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外交往和参与国际事务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创造性地拓展了我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思想。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还反映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翻开历史不难看出,千百年来,大国的崛起和强盛,往往都是和征伐、杀戮紧密相连的,这曾被认为是逃脱不掉的“铁律”。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也认为,一个大国崛起,必将损害现有大国的既得利益,使既定的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剧烈的变动,甚至引发战争。20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佐证。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表明中国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不走谋求世界霸权、侵略他国的道路,而是抓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从而走出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新路。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审时度势,作出了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决策。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作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1月24日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的更高要求。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分析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了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都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同时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上一篇:陶瓷材料论文下一篇:“七一”表彰大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