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2024-08-23

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精选3篇)

篇1: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内涵辨析

摘要:就可持续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言,厘清可持续生产的含义并对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的内涵进行辨析十分必要.阐明可持续发展的确切含义,将其定义为与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生产活动或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洁生产含义,指出了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在实施层面、目标指向和内容维度三方面的.区别:①清洁生产的实施层面仅局限于企业层面,而可持续生产却涉及到整个社会层面;②在生产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可持续生产的目标指向比清洁生产更为全面;③可持续生产是在“技术”、“制度”2个维度上的双向拓展,而清洁生产仅是在“技术”维度上的单维延伸.作 者:夏传勇    叶文虎    XIA Chuan-yong    YE Wen-hu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期 刊:环境科学研究  ISTICPKU  Journal: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20(3) 分类号:X38 关键词:可持续生产    清洁生产    内涵   

篇2:论农田水利可持续建设

水利作为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 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没有健康的农田水利, 就没有稳固的粮食安全, 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受到严重影响。

一、我国当前农业用水形势

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 只有2100立方米, 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农业是用水大户, 2009年农业用水量为3687亿立方米, 占总用水量的62.1%。

我国农业用水形势不容乐观。首先, 干旱洪涝依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对农业构成重大威胁。如2009年全国多次发生区域性严重干旱, 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华北北部、西北东部等地区旱情比较严重。全国农田因旱受灾面积29258.8千公顷, 成灾面积13197.1千公顷, 1099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直接经济损失1206.6亿元。2009年全国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8748.16千公顷, 成灾面积3795.79千公顷, 造成巨大农业损失。其次, 农业缺水依然严峻, 全国每年农业灌溉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 因此影响粮食产量300亿公斤左右;第三, 农业用水被挤占现象依然持续,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7%, 2009年只占62.1%, 相对下降了35%, 未来农业用水被挤占的现象还将持续;第四, 农业用水的质量不容乐观, 近年来, 我国水环境形势很严峻, 水污染事件频发、水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 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泊成了工厂倾倒有毒废水的下水道。2009年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 Ⅰ~Ⅲ类为57.3%、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4.3%和18.4%。我国42%左右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影响农业用水的质量。从总的情况来看, 农业用水形势趋于严峻,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成为解决农业用水战略选择。

二、水利的战略地位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新机遇

我国从2004年推出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不用程度地提到农村水利建设的内容, 而且呈现逐年强化的趋势。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水利提出新的要求, 其中提出“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2011年,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在水利上, 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认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 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 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 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已经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将出台财政、投资、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水利改革发展, 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各级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 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投入, 进一步完善水利基金政策, 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显著提高。中央将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中央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也为农田水利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建国以来, 我国水利建设出现了多次高潮,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兴水利建设, 尽管在设计、施工、布局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但奠定了中国水利发展的基础, 一些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是水利的主力军, 特别是农田水利更是如此, 淮河、海河、黄河的治理都曾掀起水利发展的高潮, 为这些河流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1998年的大洪水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机遇, 掀开了加快我国大江大河治理的帷幕,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此次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 为今后10年水利发展奠定了纲领性文件, 将促进水利跨越性发展, 水利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基础更加牢靠, 将写入我国水利发展的史册。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不能满足国家对其战略需求, 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是长期以来投入的不足。主要原因是投资农田水利比重偏低, 长期以来不到投资的10%, 建设需要与实际投入存在巨大的差距;第二是政府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我国农田水利投资采取中央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 中央投资到位, 但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到位, 导致农田水利缺乏配套, 致使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 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缺乏费用, 只用不管, 只用不修的现象十分普遍, 维护管理缺乏必要经费的支持, 导致水利工程损毁严重, 缺乏维护的动力;第四,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效益低, 资金回收时间长, 缺乏吸收社会资金的能力。第五, 国家对农田水利的认识不到位, 没有将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

三、农田水利持续建设重要对策

(一) 将农田水利定位于国家基础设施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农田水利的作用就是保障粮食生产, 农田水利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认识本身没有错, 今后农田水利依然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但综观农田水利的功能, 仅仅定位于保障粮食生产是不全面的。农业具有多功能性, 除了农产品供给供能之外, 还包括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生态调解功能等。因此农田水利在保障农业多功能实现中起到支撑的作用, 因此也具备了相应的多功能属性。正因为如此, 要重新定位于农田水利地位, 笔者认为, 农田水利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工程。

基于这个定位, 农田水利建设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 应该是国家战略。国家必须加大投资力度。目前国家虽然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 但和巨大的实际需求相比还不匹配。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力度,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水利保障。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高度重视。

(二)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建立有效的机制

2009年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为0.493,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超过0.55的有北京等9个省 (直辖市) , 占28%, 灌溉系数在0.35~0.45的有江西等等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 占28%, 整体情况来看, 特别是与国外先进国家0.7~0.8相比还是较低的,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农田水利建设, 是推动节水农业的动力。

节水农业简而言之, 就是用最少的水资源产生最大效益的农业。由于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最大, 目前为62%, 发展节水农业更为重要。尽管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节水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节水农业投资不足, 节水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目前我国节水农业投资严重不足, 是制约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农民缺乏节水农业投资的积极性, 我国农业收入有限, 一些地方甚至荒废了农业, 农民缺乏投资节水农业的积极性; (3) 一家一户土地承包责任制, 土地零散, 地块多, 不利于节水农业的规划化的发展; (4) 缺乏有效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

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观察, 我国农业节水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我国灌溉水利用率比“八五”提高了10%, 亩均灌溉用水量逐年下降, 全国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3200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5464亿公斤, 而此期间我国的农业用水维持在3500亿立方米上下, 农业节水效益相当明显, 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的农业节水是有效率的。

建设好农田水利建设, 要从投资机制、建设机制、管护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下功夫。

1.投资机制

针对农业节水具有公益性的特征, 农业节水的投资应以国家为主, 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加以投入。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作用, 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稳定的农业节水投资机制。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将这些政策落实到实处。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四级主体在农业节水中的事权, 责任明确。形成财政为主体, 投资多元化的农业节水投资的格局, 令投资持续稳步地进行。

2.建设机制

农民是农业节水的参与者好受益者, 农业节水的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 广泛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投劳有利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的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业节水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避免一包到底家长式作风, 让群众多参与, 多听他们的意见, 形成开放、民主和集中的建设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好农民的各自积极性, 提高建设效率。

3.管护机制

农业节水设施的管护是关系到农业节水能否持续进行的大问题,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谁投资谁所有, 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落实农业节水设施管护责任。“建立产权明晰, 权责一致”的管护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功能,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建立农业节水管护的服务体系。

4.奖惩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农业节水奖惩和激励机制, 对于农业节水做出贡献的给予重奖, 各项制度的确立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农业节水达不到标准的给予惩罚, 奖惩分明, 促进农业节水稳步推进

(三)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体系, 推动农田水利健康发展

1.我国农业水价面临着巨大挑战

农业水价不仅仅是一个水利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 农业水价改革必须采取慎重、积极稳妥的原则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农业水价改革面临着巨大挑战, 主要表现在:

(1) 农业发展整体宏观背景冲击农业水费

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 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扶持政策, 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从2004年起, 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并不断加大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力度, 同时综合考虑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 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 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 农业水费成为农业生产唯一收费项目, 社会取消农业水费的呼声日益高涨, 农业水费收取正当性受到质疑, 不利于农业水价改革。

(2) 水费难以维持水管单位正常生存

水费是水管单位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经济来源, 由于目前水价不到位, 水利工程水价和供水成本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水费难以维持水管单位的正常运转, 其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家对水管单位体制进行了改革, 对解决水利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契机, 但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 改革进展比较缓慢, 虽然水管单位都制定了改革方案, 但能够落实“两项”经费极少, 公益性支出和政策性亏损均得不到补偿, 生存成为水管大为面临的第一要务。

(3) 水费计量方式难以发挥水价杠杆作用

完备的水费计量方式是水价杠杆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实行家庭生产责任承包制, 每户土地地块多而小, 不可能每个地块都安装水表。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费计量方式是按亩收费, 即便一些地区采取了按量收费, 实际上每户也是依据按亩收费凑足水量水费, 这样难以调动每个用水户的积极性, 水价杠杆调整作用难以发挥。

2.我国农业水价改革建议

(1) 充分利用难得机遇促进农业水价改革

灌区灌溉水价改革的实践表明, 农用水价提高对节约用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农业用水短缺, 保障农业用水的供给而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利部门重要任务, 通过水价改革促进农业节水更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当前我国水价改革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但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农业水价的改革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停止意味着前功尽弃, 努力就充满着光明。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等各种机遇, 制定科学的水价改革规划, 稳步推荐农业水价的改革, 让农业水价节水效应上一个新台阶。

(2) 农业水价调整范围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无可替代的基本要素, 保障足够的农业用水不仅是生产的需要, 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政治需要。水价调整的时候, 要充分地认识水价节水阶段效应、农业用水的特殊性和灌溉用水缺乏价格弹性。合理的水价改革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价格对节约用水的促进作用, 还有兼顾农户的水价实际可承受能力, 将可承受能力作为重要指标认真考虑, 限制在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3)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分担机制

农业水价是调节器, 调节用水户、水管单位、国家等各方利益。根据农业水价阶段效应, 高的水价能有效地促进节水。但是现实实践表明, 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 农业水价的承受能力还十分有限, 个别地区已近超过承受能力, 引发农民的不满。与此同时, 水管单位的生存处于严重威胁生存, 水利工程的维护缺乏必要的资金, 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分担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分担机制, 建立农民用得起、工程能维护、管理能正常运行的新的水价运行机制, 合理确定国家、地方和农民负担比例, 促进农业用水。

(四) 发展绿色水利, 建立利水型社会

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 实施绿色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工作, 努力推动绿色水利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实施。所谓的绿色水利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节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绿色水利包含四个基本的思想。 (1) 环境思想, 水利发展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不仅是时代发展之要求, 也是水利发展过程中水利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 (2) 生命周期性的思想, 他从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废弃等全过程考察水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充分地体现了水利生命周期的思想, 对水利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思想, 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是构成绿色水利的重要思想之一, 如果不将节水高效利用纳入绿色水利的范畴, 绿色水利则难以实现; (4) 绿色+水利+文化的思想, 随着水利与生态环境关系矛盾的激化, 绿色、水利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趋势, 绿色水利文化形成对绿色水利的建设和积极的发展将起到无形的但是很稳固的支撑作用。

绿色农田水利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利水型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推动利水型社会建设, 是水利发展的必然归宿, 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倡导的理念。利水型社会概念的提出是针对长期以来我们只充分利用水资源而缺乏对水资源保护, 对水造成极大的伤害而提出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过程造成各种水生态问题, 水资源污染等等都是对水的伤害。“利水型社会”就是对水友好型社会, 无论是直接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还是从事涉水的相关活动, 都要对水友好, 是将对水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社会。这是与水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对水的回报, 其最终目的是维护水的可持续利用。建设利水型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其中发展节水农业, 建设绿色的农田水利体系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1)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健康的农田水利, 就没有稳固的粮食安全, 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在阐述我国农业用水的形式基础上, 分析了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发展遇到的机遇, 提出了农田水利持续建设的对策:将农田水利定位于国家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建立有效的机制;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体系, 推动农田水利健康发展;发展绿色水利, 建立利水型社会。

关键词:农田水利,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利水型社会,绿色水利

注释

篇3:论文化生产力与可持续文化创新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17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继承发展,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深刻理解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探索可持续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指导意义。

一、关于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指耕作、培训、教育、发展、尊重等,其他含义均由此引申。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了第一个明确的定义,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1]。在中国古籍中,最早将“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周易•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讲的“人文化成天下”主要是指古代的诗书礼乐,其文化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社会等级制度。与上述并列的还有符号学文化概念。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文化就是“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2]。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社会存在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及其社会关系,因此,文化又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任何文化产品都是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一方面体现着人类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又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程度和精神成果,因而又具有普遍性,如科技文化等。同时,任何文化都是由处于共同地域、具有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的群体创造的,因而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关于文化生产力

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既有先进的文化,又有落后的文化,还有腐朽反动的文化。它们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作用,有着根本的区别。落后的文化、腐朽反动的文化不可能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反而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只有积极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生产力或转化为生产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进步、先进的文化形态才是文化生产力。

回顾中国历史,中国的封建文化曾两次同化了先后入主中原的蒙古族和满族政权,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农耕文化高于蒙、满的游牧文化。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是资本主义文明对封建文明的入侵,即“高位文化”对“低位文化”的民族入侵,尽管中国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但始终挣不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而且越陷越深。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以后,中国的面目才“焕然一新”。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文化,因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创新的过程,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书写历史新篇章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蓬勃发展的过程。

在看西方近代以来的文明进程。我们知道,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一场空前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是文化的新生,是新的精神力量的形成。这场革命用人性反对神性,崇尚金钱和知识而不再重视血统和出身,以纵欲主义对抗禁欲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为来世超度,相信自然秩序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神学写了绝交书”,“科学从此便大踏步前进了”。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技术上有了蒸汽机这样伟大的发明。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作出那样众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用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说,是因为“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破坏了路易十四以来的专政制度,启蒙哲学和理性精神打破了旧的世界观的桎梏,理工学院的创立“为人民中被埋没的各种人才敞开了大门,铺下了自由发展的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其中心从法国转向德国,这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20世纪科学中心又转移到美国,文化在其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可持续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就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实现先进文化的持续繁荣。因为,先进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其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只有实施可持续文化创新,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 

1、可持续文化创新必须与“三个面向”相统一

1984年,邓小平曾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三个面向”同样适用于创新文化的发展方向。“面向现代化”,就是我们的文化创新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服务;“面向世界”,就是我们的文化创新要具有世界眼光,体现时代精神,着眼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广泛汲取国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面向未来”,就是我们的文化创新要向前看,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勇于开拓创新,引导人民群众为创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2、坚持可持续文化创新必须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相统一。文化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只有在充分吸收和继承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否则,创新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古代科学技术,都充分体现着创新精神。同时,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文化传统,如天人合一、生

态和谐的文化传统,如修齐治平、天下为公的文化传统,如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对待传统,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既要反对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又要反对食古不化、厚古薄今的做法。要对古代文化传统进行现代转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成为今天进行文化创新的资源。

3、可持续文化创新必须与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可持续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可持续文化创新还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参见W•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41页。

上一篇:电大优秀候选人事迹介绍下一篇:保洁部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