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定义与内涵

2024-08-24

公文定义与内涵(精选8篇)

篇1:公文定义与内涵

公文定义与内涵

公文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形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这一定义划清了公文与非公文的原则界线,也阐明了公文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点。

(一)公文是公务活动的产物,具有特定的规定性

公文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为了处理各种事物的需要而直接形成的,上至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下至基层的单位组织计划总结、业务往来,只要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它们所从事的组织管理活动就都是“公务活动”,而在此范畴内形成的文件都是公文。它们对于解决公务问题就都有应用价值。它们的体式、程序是经由国家机构以法规、规章的形式加以规范,而对受文者的.影响力又常常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二)公文需是法定的作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公文必须由公务活动的主体――社会合法组织直接形成。根据《办法》和《条例》的规定,公文作者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与承担义务的社会合法组织及其代表人。因而公文的起草者并不等同于“公文作者”,而公文的作者也不能超出与其法定身份相称的范围和权力行文,否则无效。同时法定作者的公文一旦发出,其对受文者的强制效力就会受到有关法规的保护。

(三)公文是特殊的信息记录手段,体式具有规范性

公文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统一的规范体式。公文既然是行使国家的管理职能,那么就需对其进行统一的规范。如果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有自行规定的体式,那么必然影响到公文的严肃性和业务处理的效率。公文的规范体式即国家公文的法定格式,它是由国家以法规的形式公布,并要求所有机关和社会组织都要“照此执行”的。公文的体式,包括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语言。值得注意的是,新《办法》所用的“规范体式”的提法较之《条例》所用的“规范格式”的提法应该说是更准确,更科学。体式既包括了文体的规定性也包括了格式的规定性,而“格式”则一般指公文的书面格式、排版形式和印装要求。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的数据项目在公文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样式。但“格式”一词还应能突出公文规范的基本前提,就是不同门类的公务活动和所需达到不同目的公文的文体样式是不同的。上下级之间、平行单位和不同隶属单位之间所使用的公文是不同的。

(四)公文的制作要讲程序性

公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写作,公文的具体撰稿人只是法定作者的代笔人,撰稿人不仅要受法定作者权限的制约,还要根据法定作者的意图。授意来撰写文稿。而且一份正式的公文尚要经过多道规定的运转程序,要由很多人参与审稿核稿,参与校对缮印等许多程序,它的制作完成需要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它的最终的效用。因此,程序的每一环都要规范、准确。如不履行法定的程序,就不可能产生有法定效力的公文。

篇2:公文定义与内涵

什么是商业模式?

很多企业,靠80年代的胆大妄为,即“胆商时期”,90年代靠的关系,即“情商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21世纪是X倍速变化的时代,原来的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持续成功了。

当内外部环境和客户的偏好发生变化,即商业模式需要变动的时候,他们没有及时地调整原有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没有来得及调整就遭受灭顶之灾,壮志未酬身先死。原因是当今时代与企业以前适应的那个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两点:

1、投资经营环境全面恶化:高成本、低利润、供过于求、同质化竞争、经济一体化、消费者主权

2、产能过剩:现在的中国经济本质上是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耗今天的产能过剩

“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就是在这个非连续性时代,使自己的行动保持内在连续性的人。”---经营哲学家 汉迪

企业不仅要在时间维度上敢于颠覆自己过去的商业模式,大胆突破现有市场游戏规则,整合一切创新资源,进行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和颠覆性创新,同时还要在空间维度上,对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扬弃性的学习、借鉴和模仿。

对成功企业商业模式的扬弃,就是要复制“模式的成功”,而非复制“成功的模式”。

任何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从一个企业复制到另一个企业却不一定会成功;今天成功的商业模式,明天却不一定还能适用。

对成功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要学会系统思考和框架性构思,而非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企业必须以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以价值整合为核心,系统审视和思考企业的整个商业运营流程,寻找关键创新点并确立创新课题,构思企业整体的创新框架,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客户价值实现与创造的逻辑。它的内涵可以描述为: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化的、或利益相关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企业内部是一个小系统:产、供、销、研发;企业外部有个大系统:产业链、供应链、产业价值链、银行、政府、媒体等等。客户价值最大化、内部化或利益相关者、整合、高效率、系统、赢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这九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环节,这九个要素缺一不可。

“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指南和动力源泉。这里的“客户”是广义的客户概念,它有四层含义:

1)客户包括消费者、股东、合作伙伴、员工和社会,其中消费者是主导,只有消费者的价值实现了,后四者的价值才能实现;

2)根据需求不同来确定消费者进而细分市场,而不是相反;

3)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和给予超值的服务;

4)客户不仅仅是指公司外的,也包括公司内所有创造价值的员工。

篇3:公文定义与内涵

“创业”一词在学术领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755年, 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首次将“创业者”的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 他指出“创业者是担当风险并可能合法地拥有其收益的人, 风险体现在以固定价格买入商品并以不确定的价格卖出, 收益就是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这个概念的提出表面上只针对创业者, 但实质上打开了创业研究的大门, 缔造了创业领域, 为后来的创业定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业”的词源学分析

(一) “创业”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1) “创”与“业”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创”chuàng本义有两类, 一为“创”作名词时意为“用砭刀割除脓疮”转义为“伤口”, 例如《礼记·三年问》中曰:“创钜者其日久。”《史记·项羽本纪》中曰:“项王身披十余创。”二为“创”作与“创业”有关之动词时意为“始造”之意, 比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注意这里的“创业”非现今“创业”本义, 是一种广义的创业, 指的是“创立帝业”, 层级要较现今“创业”高, 但“创”字此时已被赋予“始造”之意, 如顾炎武《复庵记》中有“华下之人或助之材, 以创是庵而居之”。

“业”yè可作名词、动词和副词, 现今“业”较常作为名词使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业”定义为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业, 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 捷业如锯齿, 以白画之。从丵, 象其鉏鋙相承也。”“业”义从一开始的“古代书册之版” (《礼记》“先生问焉, 终则对, 请业则起, 请益则起”) 逐渐延伸为“学业” (韩愈《师说》“术业有专攻”) , 进一步发展为“事业、功业” (司马光 《资治通鉴》“共济世业”) 、“职业” (龚自珍《病梅馆记》) 等义。需要注意的是“事业”之义表明“业”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发展成具有现今经济管理领域中“业”的含义。

(2) “创业”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创业”由“创”与“业”二字组成, 其中“创”作动词、“业”作名词, 从现有研究及考证中, “创业”一词在我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东汉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句话中的“创业”在前文有所提及, 指的是“开创的事业”, 为名词义, 与现今一般理解“创业”中的“业”字意义相差不大。清代黄宗羲的《原君》中有:“今也以君为主, 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是以其末得之也, 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根据上下文可知, 这里的“创业”意为“建立产业或事业”, 与现今“创业”一般义相近, 但仍有其区别, 这里的“创业”强调的是建立事业的结果方面, 而现今“创业”更加强调捕捉机会、发现机遇的方面, 含义有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

总体而言, “创业”一词在我国起源较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保持历史性的前提下与时俱进, 随时代发展含义不断更新。

(二) “创业”的英语词源学分析

“创业” (Entrepreneurship) 一词是由“创业者” (Entrepreneur) 一词延伸而来, 学术界广泛认为“创业”一词在学术领域出现始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于1755年在其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首次提出的“创业者”的概念, 牛津英语词典中对于“创业者”有明确定义, 即“在担当风险的情况下开启或运行一定业务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人”。由此也可看出“创业”的大体定义, 在《柯林斯英语大辞典》中, “创业”更是被解释为“创业是成为创业者的一种状态或与成为创业者相关的各种活动”。

“Entrepreneurship”在英语中另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解释是“企业家精神”或“企业家能力”, 即“企业家在所处的社会、经济体制下, 从事工商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优胜劣汰的无情压力下形成的心理状态”。简而言之, 创业在此不仅是创业者一个打造新企业的过程, 更是一种创业者管理企业的能力, 这种定义上的相互联系也被广大企业家所接受, 由此可见, 因为“创业”这个行为本身是由创业者完成的, 所以“创业”与“创业者”这两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三、“创业”内涵的嬗变

时至今日, “创业”仍没有一个在学术界上公认的确切定义, 主要原因一个是创业研究起步较晚, 在20世纪80年代才初步创立, 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学术界相关专家较为缺乏, 研究的系统性仍旧不足;一个是因为不同的学者创业观不同, 针对创业研究的切入点不同, 其所研究的创业方向及领域不同, 造成了其对“创业”的界定和所下定义不同。

(一) 国外学者的“创业”定义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在其所著《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写道:“创业是一种行为, 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事情并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创业, 它与管理是一体两面。”在德鲁克看来, 管理和创业是密不可分的, 创业中包含管理的思想精髓, 管理中包含创业的诸多方法与事例, 这种将创业学与管理学紧密联系起来的视角不仅开阔了学术界的思想, 使其不再局限于只从创业领域寻找答案, 也通过对于管理学的研究来整体把握创业定义, 这也有效地促成管理学的发展, 为创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

百森商学院 (Babson college) 派的代表杰弗里·蒂蒙斯在其所著《创业创造》一书中给出其对于“创业”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 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 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由此看出, 蒂蒙斯强调运气对于推动创业的作用, 由此其将运气以一种因素的形式出现在定义中, 对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只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推理活动起到补充作用, 凸显了影响创业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 也为创业的系统性研究铺开道路, 使创业研究领域更加严谨。

当今国外许多学者加快了研究创业的步伐, 且将其延伸至多个领域, 并不仅仅拘泥于创业者与创业的关系上, 创业机会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重视。辛格 (2001) 认为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可以是支撑创业之一独特领域的概念, 以往创业研究中的经典问题“谁是创业者”现在可能被替换为“什么是创业机会”。由于把握创业机会可以更好地理解创业的运作机制, 因而对于创业机会的研究, 是未来系统剖析创业的新的切入点。

(二) 国内学者的“创业”定义

我国古代对于“创业”较多的应用的是其广义含义, 即“创立帝业、创立家业”, 近代也近乎多用此义, 真正对于现今“创业”的研究、广泛的开展多在20世纪80年代后, 尤其是在1992年,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 “下海”、“经商”等有关商业活动的词汇成为当时的热词, “创业”一词也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而得到广泛传播, 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研究创业逐渐成为热点话题, 学者们都试图通过自己对于创业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多个方面的研究破解创业难题, 而这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四、“创业”多元定义释义

针对“创业”这一词汇, 不同的学者专家有着不同的解读, 因为不同的学者专家知识储备不一, 研究方向不一, 所处时代背景不一等等, 诸多的不一致导致了当今针对“创业”的含义存在多元化特征, 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定义, 开拓了我们对于“创业”认识的视野, 但这也同时说明对于“创业”这一复杂事物而言, 具体给出其确切的定义有一定难度, 在学术界针对“创业”的定义争议此起彼伏, 至今仍没有一个可以使众人信服的定义出现。我们在系统研究整理创业现有定义的基础上, 通过对创业定义中的焦点进行整合, 来进一步明确创业之多元化及其现实性意义。

创业多元化定义的分析:

要说明什么是创业多元化定义, 我们必须从现有的创业定义来入手分析, 通过整合不同创业定义中所共有的焦点, 对其理论性情况及现实性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了创业定义领域中的四个焦点, 即整合资源、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下文进一步对于焦点所蕴含的实质性内容进行阐述分析, 体现创业多元化的总体特征。

(1) 以整合资源为焦点

对于创业者而言, 能否成功开发出机会、推动创业活动向前发展, 往往取决于他们掌握、拥有的资源, 以及利用资源的能力, 许多创业者在早期能够利用的资源是相当匮乏的, 而许多优秀的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进程中所展现出的优秀特质之一即是整合资源的能力, 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利用资源, 尤其是具有竞争性的资源, 能够极大地推动创业活动的进程。是否成功地整合资源是开启创业之门的前提, 因而我们将其看作创业定义中研究的第一个焦点, 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焦点的重要性。这里的资源范围是较为宽泛的, 例如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市场资源、环境资源等等, 对于创业者而言, 如何整合资源需要具有所针对的具体方向性, 有具体方向方能更好地明确资源所能发挥的潜能及价值,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创业活动, 霍斯利茨 (1952) 的定义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他指出:创业是企业能够承受不确定性, 协调生产性资源, 引入创新和提供资本。这里霍斯利茨对于其所要界定的“资源”非常明确即生产性资源, 尤其是对于想要进行有关生产型行业创业者, 这里的“生产性资源”很好地为他们指明了方向。整合资源焦点是创业定义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 需要创业研究者开拓新思路、采用新思想来进行完善阐述, 以更好地适应当代创业者明确创业方向目标的需求。

(2) 以市场需求为焦点

市场需求往往决定了创业者所选的创业项目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决定着创业者的发展方向, 是创业行为形成的前提, 因而将其作为创业定义焦点的研究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复旦大学郁义鸿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志能指出:创业, 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这其中的“发现和捕获机会”的“机会”指的就是消费者的潜在市场需求, 创业者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以此为前提, 才可发现创业的方向, 进而进行创业的实践, 从而实现整个创业活动的发展流程, 达到实现创业活动的最终目的。美国创业研究学者戴维森也指出, 创业是识别、开发创业机会的行为, 这与上述我国学者研究得出的定义不谋而合, 可见, “机会”即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创业研究领域中的共性特点, 而无论创业活动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 此焦点是创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创业定义研究者们仍要将此作为重要研究对象, 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五、结语

诚如杨玉华 (2006) 所言:“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事业, 创业不仅需要创业的精神、创业的素质和创业的经验, 而且是一个需要奉献、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创业是复杂的, 所引发的因素是多样的, 而其形成的机制也是多样的, 针对于创业的研究也往往是从多个领域来进行, 就目前来看, 国内与国外对于创业的理解在很多见解上十分相近, 但由于国内外创业环境不同, 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分歧, 但正是分歧的存在促使不同国别的学者们共同努力去破解创业的难题, 实现整个创业研究领域的发展进步。

篇4:贫困定义的演变及内涵

关键字:贫困;定义;内涵;演变;分析

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并不是为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所独有,而是普遍发生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或民族之中。贫困是集历史、地域和民族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综合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贫困虽具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具体到每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贫困的程度、特征、成因乃至对其内涵的理解又各不相同。贫困的定义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一、贫困定义的演变

贫困的定义及其衡量尺度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演进中。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贫困的定义,由最初的收入贫困,发展到能力贫困,再扩展到权利贫困。

第一阶段:收入贫困

贫困的定义最初强调经济层面的绝对贫困,侧重从经济水平上来界定贫困。如,"贫困是缺乏生活资料,缺少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或因收入低而仅能维持相当低的生活水平","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即是绝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第二阶段:行为和能力贫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贫困定义的理解逐渐宽泛化,已不再单纯地指经济层面的落后了,而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定义了贫困,发展到了行为和能力层次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关贫困的定义更具广泛性和多元性,是指人类发展缺乏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健康、自由、社会地位、尊重。强调贫困具有多元性,包括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如教育卫生条件、社会福利地位、公民参与发展的能力。这一阶段对贫困定义的角度开始发生转变,从经济层面转向对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的探究。

第三阶段:权利贫困及社会排斥

20世纪末,经济学家逐渐将脆弱性、无话语权和社会排斥等概念引入贫困,把贫困概念扩展到权利贫困,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他们认为贫困不仅指收入水平低下,也指人的发展能力低下,包括在经济、资源和权利上的边缘化。

由此看来,贫困定义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向广义不断扩展的过程。早期的贫困定义将视野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收入的绝对数量,而当下的贫困定义则把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也纳入其中,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

二、影响贫困内涵的基本因素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和地域国界内贫困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要准确把握贫困的内涵,应该把贫困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来阐释。贫困的定义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其内涵也随着定义的演变而变化。贫困作为一个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因素相互影响的概念,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方面阐述其内涵,都应考虑社会历史条件、地域国界范围、民族性差异等因素。

1、社会历史条件

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由于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而不同。因此,要把握其内涵首先要确定所处的时代背景,充分考虑该阶段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贫困内涵的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限制。

2、地域国界范围

确定了时代背景后,要在横向上框定地域范围,一般以国界范围为准。在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国界范围内的发展水平又有所差别,而且受不同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心理认同等影响,人们对贫困的理解不同。

3、民族性差异

在社会历史条件和地域国界范围确定的前提下,要把握贫困的内涵还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民族性差异。在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不论发展程度高低和发展进程先后共同构成了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框架,各民族有自身的文化习俗,有各自喜好的生活模式,其对贫困的理解会因其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同。

贫困的内涵是受历史、地域和民族因素影响的动态概念。要把握贫困的内涵必须运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虑,不能生搬硬套,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我国民族地区致贫具体因素分析

贫困普遍存在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民族中,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贫困做了细致的剖析,丰富了贫困内涵,为深入研究貧困提供了更加宽泛的视野。不同国家对贫困的理解由于受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差别迥异,在借鉴其他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把贫困真正置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中来考虑。

1、政治制度

欧美学者对贫困的理解大多是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上考虑的,即在默许资本主义剥削合法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服务的。从贫困定义的演进可看出,其对贫困根源的挖掘是逐步深入的,由收入贫困转到能力和权利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在致贫过程中的作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数量多寡、发展程度先后都是国家的主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各族人民在国家政权体系下的主人翁地位,并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治目标。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是造成贫困的消极因素,反而成为了引导各族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繁荣的积极因素,并为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反贫治贫提供了政治保证。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按照程度不同,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不管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而这个标准与国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欧美国家的贫困标准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不能简单的把欧美国家的贫困标准或世界平均贫困标准作为衡量本国贫困的标尺,要立足本国实际,充分考虑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项因素,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标准。我国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发展速度惊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

3、民族文化心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部地区的多数少数民族发展较为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较为简单,有些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形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其本身的文化认同和思维模式还未完全转变。飞速发展的60多年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突破性提高,但相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说,或许还处于贫困状态。其自身或许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感到不适应,有些甚至更满意原来的生活状态。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的冲击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模式,幸福指数并没有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反而降低了。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处于贫困中,相反可能更衷情目前的状态。我国的少数民族遍布全国,各自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要准确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的实际,尤其是致贫或影响脱贫的消极文化因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是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复合表现,是源于对未满足需求的评定。贫困既是经济范畴的贫困,受国家地域、政治制度及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又是历史范畴的贫困。

参考文献:

[1]《贫困的定义》[J],黑龙江粮食,2005年第2期

[2]田应奎:《贫困的定义》[J],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5期

[3]郭熙保,罗知:《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4]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新视野--基于文献视角的评述与展望》[J],开发研究,2010年第4期

篇5:公文定义与内涵

企业文化的定义: 1.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卓越经营。企业文化通过对经营方向、经营管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原则性指导,来保证企业的员工、资源都能符合公司的要求而达到最优的经营结果。2.内涵就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公司对内部人事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观点,包含企业愿景,如通用公司提出的愿景既有现实性又有挑战性的“数一数二”价值观。3.外延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方法论,为贯彻企业价值观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工具。4.为更好的说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试分析一下海尔的企业文化予以说明。如海尔的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这是海尔对人才的价值观,是尊重员工的基础,他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并要求在工作中用业绩来体现,具体的方法如“三工转换”,员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种类,以便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最大价值。又如“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对反应速度的价值观,到更具体的方法如铃响三声必须接电话等具体的要求上面,“铃响三声”就是具体的方法论。又如海尔的三阶段发展理论,其实是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是对发展历程的回顾,其实是一种方法。通用为实现“数一数二”的价值观的方法就是整改、出售、兼并。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价值观是对方法论的指导,方法论是对价值观的补充,二者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1 海尔客户在订货会前提出分层式冷柜产品在我们国家消费者提出的需求比较多,但是海尔从来没有设计过。令人赞叹的是海尔通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设计、出样,赶在订货会的时候推出了该产品的样机,获得了经销商的惊叹,获得了该产品的大量订单。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进行时间规定的,因为这和公司的人员意识、技术水平、设计能力、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关联,最后取得出人意料的结果,证明海尔人对速度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而且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所有的部门对速度的理解都深入骨髓,这不是个人魅力所致,而是内在企业文化产生强大推动力的外在表现,从而完成了常人不可完成的任务。这种突发的要求在日常的制度中并没有办法进行规定,而是基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紧盯市场创美誉”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价值观导致的。2 但是在很多时候没有“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的具体化要求,就没有了对“迅速”、“马上”的判断,1小时是迅速,1天是迅速,10天也可以说是迅速,没有具体的标准就容易使价值观处于飘渺的空间,不能落地,不能对员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就不能贯彻价值观。所以方法论又是对价值观的有益补充。3 企业的价值观必须依靠方法论来量化、来推进,如海尔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他的价值观是“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采用的方法是“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市场”、“索赔索酬跳闸”,通过这种市场观念的引入,实现对质量层层把关,绝不放过一个废品、次品流入市场,坚信在前端发现问题比在后端发现问题时解决的成本要小。4 当我们分析哪些失败的企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企业无论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都犯了错误,比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说明三鹿集团在价值观上没有深入的贯彻质量观念、用户观念,员工、管理者放松了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有方法但不执行。没有价值观在员工心目中的根植,对品质管理上就堕落为敷衍公共机构检测的把戏,送检的是优秀产品,生产的是劣质产品。2.用价值观检核企业方法论,用方法论体现企业价值观。不同行业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每个行业中的各个公司又有很大的区别,同一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企业需要不断反思,曾经成功的办法是否适合新的发展环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企业价值观?企业要避免陷入成功带来失败的怪圈,必须不断地用价值观来检核企业经营方法,很多时候从原始的核心价值观思考问题,会发现企业正在不断地重复犯错,所以郭士纳在接手IBM的CEO职位时说“我将按照原则而不是按照程序做事”,来打破IBM长期形成的牢不可破的官僚管理体系,采用压缩管理层级、削减辅助人员、充分沟通、深入现场的方法来从新体现企业的原始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做不到以上两点的企业是没有企业文化的,更多的企业是披着A企业文化的外衣,却按B的原则做事,我称这种A企业文化为企业伪文化,能说能写但是不做,B文化是不能说不能写但是按这种方式在做,实际就是企业说不出口的潜规则。

篇6:乘法的内涵、定义和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小学数学教师》就曾展开了一轮关于“乘法意义”的讨论,当时的结论基本上是赞同不必区分被乘数和乘数,后来的课程改革也是朝这个方向走的。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用新的思想去审视新教材中的“乘法意义”,我们会有不少新的发现。

一、 新教材“乘法意义”更接近乘法的本质。

整数乘法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一本质在过去和今天的教材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形式上,新教材允许把“4+4+4+4+4”改写成“4×5”也可以写成“5×4”。反过来,也就是说“5×4”可以表示“4个5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5个4相加的和”。这可以说是 “乘法意义”的一次突破,使我们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更接近其本质,因为“5×4”可以表示两种意义,以前只有一种意义完全是人为规定。

二、 新教材“乘法意义”开拓了人的思维空间。

如上所述,新教材“乘法意义”不再是一个答案了。当我们解放自己的思想之后,回到现实中的数学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我们思维空间突然变得宽阔了!如果让学生算“72×8+2×72”,这种题型在过去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因为要理解它必须用到“交换律”和“分配律”,要不就会“拐不过弯来”。今天的学生却可以十分自然地选择适当的意义而想到:8个72加上2个72不就是10个72啦!而这种如此简单的想法在过去会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或不严密的。因此,新教材“乘法意义”解放了人的思想,开拓了人的思维空间,为创新思维的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 分数乘法同样不必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

有人提出“如果专家们真的考虑不区分分数乘法意义,将导致什么后果?想起来还挺可怕的。”这种“可怕”也许就是担心学生会出现一些如上所述的“不符合逻辑的、不严密的”想法,于是“怀念她对数学的严肃、严谨的态度”。数学本身确实以严密的逻辑体系的而成立,这也是使过去中小学数学成为机械、枯燥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对于这些早已严格论证过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非得像写数学论著一样让学生去接受吗?何况原来的想法不一定符合实际,如“乘法意义”的唯一性就是一例。因此,在分数乘法意义中,同样不必区分4/9×6 和6×4/9以及3/4×4/9和4/9×3/4之类的意义,因为它们本身都有两种意义。如4/9×6可以表示“6的4/9”,也可以表示“4/9的6倍”或“6个4/9”。但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中,它的意义一般可以认为是特定的,如“一根6米长的绳子,用去4/9,用去多少米?”不论你写成6×4/9还是写成4/9×6,都可以理解为“6米的4/9”。不过,有趣的是通过特定的想法还可以给它们都“赋予”另一种它们本来就有的意义:1米的4/9就是4/9米,那么6米的4/9就有6个1米的4/9,也就是6个4/9米。在这里不区分“6个1米”的4/9和6个“1米的4/9”,是因为我们知道,能够从逻辑上证明它们是相同的。同样,对于“某厂原有煤4000吨,炼钢用去了2/5,炼铁用去的是炼钢的1/5,炼铁用去了多少吨?”,如果列式就是写成了“2/5×1/5×4000”也就能理解了。

四、 “乘法意义”具有阶段性与统一性。

“乘法意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并且可以用“向下兼容”来形容。首先,“几个”是“几倍”的特例。在整数乘法中,两者是等价的,这种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认识“几倍”;当得不到整数倍时,就出现了小数倍,这时“几个”是“几倍”的一种特例,“乘法意义”也就开始了扩展。其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是“一个数的几倍”的特例。当不到1倍时,我们就习惯于说“几分之几”,而不说“几倍”,可见“几倍”和“几分之几”只是说法上的不同而已,本质上却是一样的。这种思想结合实例与直观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进而对“乘法意义”进行有效扩展。在学习了百分数之后,“几倍”和“几分之几”都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这样,“乘法意义”的不同表述的统一性又一次体现出来了。由此可见,“乘法意义”具有阶段性,同时也具有统一性,这也是必然的,因为都是“乘法”嘛!可是,我们过去的思想却一直停在一种不统一的状态,或人为分裂状态。从“单价×数量=总价”到“1倍数×几倍=几倍数”等各种各样数量关系式及相应各种各样的题型中,常碰到这样的实例。

篇7:公文定义与内涵

【沙盘游戏】沙游疗法的“定义”及内涵

文| 高岚、申荷永

沙盘游戏疗法的“定义”

沙盘游戏疗法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应用性发展,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多拉·卡尔夫创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洛温菲尔德的“世界技术”,以及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是卡尔夫创立沙盘游戏疗法的三大基础。

在我们的理解中,西方的心理治疗强调的是“治疗”(Therapy),注重的是“症状”;而以中国文化基础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包括沙盘游戏疗法,关注的是“心灵”(Psyche),强调的是“治愈”(Healing)。卡尔夫将其沙盘游戏疗法的奠基性著作,取名为《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Sandplay: A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e),其中已是包含了理解沙盘游戏疗法的关键所在。

人们对于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解甚至是表述一向颇有差异,看似并不容易对此治疗体系做一个严格的定义。这也曾是2003年美国西雅图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大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此后经过2年多的讨论和酝酿,在2005年意大利罗马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大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以下对沙盘游戏疗法的表述: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荣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卡尔夫)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

以上的中文表述,既是对沙游疗法定义的翻译,也包含了我们自己的特殊理解。比如,强调沙盘游戏治疗的荣格分析心理学基础,意象及积极想象在沙游疗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将沙盘游戏作为创造疗法等,都是我们与茹思·安曼(Ruth Ammann,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主席)多次通信讨论沙游疗法定义时所特别关注的。我们也参加了2003西雅图国际沙游大会的讨论,以及2005罗马国际沙游大会的表决。以上定义中括号内的文字和注解是我们特意加上的。此外,其中作为沙游疗法基础的“荣格心理学”、意象和积极想象、身心生命能量、自由与保护的空间、意识和无意识、治疗与治愈,以及心灵与自性,同时也包括沙子、水和沙盘与沙具等,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理解的重要内容。

沙游疗法的内涵与理解

我们在讲解有关沙游疗法定义的时候,会展开阐释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卡尔夫创立沙盘游戏疗法的基础,包括卡尔夫所依赖的中国文化基础,以及在这种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卡尔夫自幼学习中文,在其成长过程中精读《易经》和道家哲学,精研周敦颐的哲学体系,并将整合为沙盘游戏疗法的基石,以及其自性化发展的指引。积极想象与身心能量

“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是荣格心理分析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被称之为一种接触无意识乃至自性化的基本态度。我们可以说,积极想象也正是沙盘游戏疗法的内含技术,或者说,沙盘游戏疗法也正是积极想象的一种体现。因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原型和原型意象的理论,以及对意象和象征的阐释,都属于沙盘游戏疗法的重要内涵。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包括其作为积极想象的技术,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荣格与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合著的《金花的秘密》一书中(该书包括卫礼贤对道家文本《太乙金华密旨》的翻译和介绍,以及荣格从其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该文本的分析与评

http:/// 论),首次系统地阐释了其“积极想象”方法和技术的作用。借用卫礼贤所讲述的源自中国的“求雨者”故事,荣格将其积极想象的要义,以及对于身心生命能量的重视,予以充分的表达。

大部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大都只是以语言沟通和文本叙事为主要形式。但沙盘游戏疗法则同时重视身心两个层面,重视“身体”的表达和“手”的说话。当来访者将双手放在沙盘上,或轻轻抚摸沙子,或用力将沙子堆起,或选取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沙具„„这都已经是在“说话”,身心同时在感受,身心同时在表达,身心的生命能量获得提炼,心灵的治愈效果由此发端。我们常用中国文化中的“体认-体会-体现-体验-体悟”来描述沙盘游戏疗法的治愈过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此之谓也。

自由与保护的空间 对于卡尔夫来说,沙盘游戏疗法之所以会有治愈的效果,首先在于其“自由与保护”的空间。这既是沙盘游戏的临床治疗基础,也是其中的治愈和转化的条件。

自由与保护,看似简单的描述但却寓意非凡。自由,尤其是心灵的自由,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可以这样说,许多心理疾病,其本身则正是缺乏了心灵与思想的自由。陈寅恪之“海宁王观堂先生碑文”中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也被广为传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心灵的自由,同样是沙盘游戏疗法的要义所在。

自由并且具有保护,我们还可以加上安全,组成了沙盘游戏疗法所强调的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随时体现为治疗的工作气氛,转化为治愈的重要元素。需要指出的是,“自由与保护的空间”需要治疗师努力去营造,能够在你的工作室,在你和来访者之间,营造出这种“自由与保护空间”和气氛,正是心理分析师的素质和功力体现。

意识与无意识

沙盘游戏疗法的定义中,提到“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对话”。若是对此做一个简要解读的话,那么其中则包含这样几个要点。

首先,在心理分析的临床观点来看,许多心理症状的背后,总是涉及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其次,若是要有效地解决冲突,就需要沟通与对话,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治疗,也就包含了这样一种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与对话。再者,“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也是人的内在发展,以及创造与意义获得的途径。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经典的精神分析都重视无意识的意义,我们也知道,心理分析或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一向坚持在无意识水平上的工作。但是,如何面对无意识,以及如何在临床治疗的水平来体现无意识水平工作的意义,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则有所不同。对于弗洛伊德和经典精神分析学着来说,用意识整合无意识始终是工作要点所在。但无意识犹如海洋,而我们的意识只是小小的岛屿。这种整合可能吗?于是,对于荣格和分析心理学学者来说,则更加关注于对无意识本身的尊重,关注于我们如何能够学会在无意识的海洋中游泳的能力。

心灵与自性化

若是问卡尔夫这样一个问题,沙盘游戏疗法的目的是什么,沙游疗法能够治疗什么样的心理疾病,那么,卡尔夫会告诉你:沙盘游戏疗法不仅能够起到基本的心理治疗的作用,其目的是心灵的治愈,是为了“自性化”的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卡尔夫将其沙盘游戏疗法的奠基性著作取名为《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突出的是心灵。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的另外一个主要奠基者凯·布莱德

http:/// 温(Kay Bradway)的代表作用的标题是:《沙盘游戏:心灵的默默耕耘》(Sandplay---Silent Workshop of the Psyche),而ISST的现任主席茹思·安曼(Ruth Ammann)的代表作:《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in Sandplay, Creative Processes become Visible),均突出了“心灵”(Psyche)的意义。

于是,沙盘游戏治疗与心灵有关,与自性化有关。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心理分析和沙盘游戏体验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探索的过程;真正的治愈因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真正的治愈力量,也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篇8:公文定义与内涵

一、“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

“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是教师所持有的专业理念及其拥有的师德的统称, 它在《标准》结构框架中处于关键维度, 是构成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要素。

国内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较早地对教师专业理念进行了研究, 她认为教师专业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这样定义, 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和其他非专业人员区分开来。专业理念为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 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角色观、职业交往观以及教师的自我发展。

师德是一种职业和执业道德, 师德可以理解为“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通常以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等方式表现出来, 师德也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内在理解与认识, 并体现于外在的行动中。师德缺失的教师, 会失去教书育人的信念, 迷失工作的方向。

显然, 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专业理念更侧重于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的形成, 关于教育对象、内容、方式的专业性观念, 师德则侧重于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情操等个人品质。两者的联系体现在:专业理念与师德共同从认识层面支配和制约着其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对职业的理性认识, 对学生、教育教学、个人修养的态度都可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相互学习达到认同与内化。《标准》将两者融合在一个维度, 既反映了两者在影响人的思想、信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高度关联性, 也是我国文化传统、教育传统中突出“师德为先”的体现。

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涵

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涵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培养的实践而动态发展。

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理念的内涵、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划分。陈桂生教授 (1997) 把教师的专业理念诠释为“好教育观念”[2], 这一认识强调了专业理念所具有的主体价值取向。叶澜教授 (1998) 认为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本质观等能统摄教师全部教育行为的基本认识与信念”, 这一观点把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具体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一层面上来, 并期望内化为教师个体的理性信念。兰英教授 (2006) 认为“教育目的观、教师职业观、教育活动观和教师自我发展观”[3]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师专业理念。在当代, 终身教育观、新型师生观、赏识教育观、创新人才观等先进观点也渗透到了教师专业理念中。师德主要由体现社会对一般社会成员道德要求的基本素养和教育职业对教师要求的特殊素养复合而成[4], 涉及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道德习惯, 可概括为师品、师爱、师表等。

《标准》对“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内涵从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等四个领域进行了分解, 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4个领域的18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既是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 如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 也是对“师德为先”理念的具化, 如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注重修身养性等。纵向看,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三者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横向看, “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要求中既有认识层面的认识引领, 也有规则层面的行为约束。

“职业理解与认识”是教师形成其专业理念、专业素养以及开展专业实践的认识基础。《标准》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专业认同、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层面作了规定。“依法执教”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中学教师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深刻理解我国已颁布的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要了解国际上一些相关法规, 在国际背景下领会法律法规的内在精神, 同时教师要对照法律法规, 在实践中勤于反思, 不断检视、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爱岗敬业”是对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理解和认可中学教育, 才能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并激发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同时, 中学教师要在不断体验职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并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目标、理想和规划。“专业认同”是教师首要的专业理念。中学教师要认同教师职业是一个专门性职业, 并且按一个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不断发展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要真正从内心认同并理解自身职业的专业性, 发现、体验教育教学工作中内在的尊严和快乐, 从内心觉得这个职业对社会、对个人是有价值的, 对他人、对自己是有意义的, 以一个专业人员的整体要求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并在敬业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从而对职业从接受上升到兴趣、热爱, 实现专业的自觉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 是对教师良好师德的高度概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力求做到行为示范, “为人师表”也是教师以自身为资源实施“以德育德”的保障。“团结协作”是教师开展专业活动的基本方式。一方面, 教师作为学生、家长、同行等各种人际关系的枢纽, 自觉地与他人合作, 是提高教书育人成效的一种明智选择;另一方面, 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 可以获得彼此心理上的支持、知识上的共享、能力上的互补, 最终获得共同的提高与发展, 同时也向学生示范了合作的要义。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是从工作对象的角度对一个合格中学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理念和师德的要求。教师看待、认识、评价学生的观念和对待学生的行为, 直接影响职业道德规范的践行以及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理念、路径、方式和行动。《标准》从“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两方面作出规定:“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职业必须恪守的道德底线, 是教师开展专业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也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 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本质特征之一;“尊重信任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深化与落实, 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尺度。“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是“尊重信任学生”方面的禁止性行为, 也是师德的下限, “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之一, “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尊重、信任学生的深层次要求。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是从教师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角度对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诠释。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与理解, 直接影响其专业实践活动的形态。《标准》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三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了规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5],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体现了将求知、育智与品德养成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是当代培养“知识人”

转向培养“健全的人”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如果说学科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 那么学科教学中所渗透的品德教育则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道德人格和公民品质, 促进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的养成。”[6]新的教育理念呼吁学科教师的德育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学科课程中隐含的诸多价值元素的隐性开发与传递来实现“教书育人”的使命, 这是教育符合规律发展的具体体现。“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强调教师的专业实践应建立在对教育教学规律及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理解、把握、尊重与运用学生的学习特点, 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强调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 既有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也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个人修养与行为”领域涉及的是教师处理与自身关系的一些基本规范与要求, 《标准》从教师的个性修养、心理健康、自身发展等角度对合格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进行的规定, 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个性修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乐于学习, 因为教师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于需要不断地面对变化, 需要不断学习, 并作出创新。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既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手段。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热情、情绪心态和职业生涯的发展状况等, 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 《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的要求, 不仅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相关条文的体现, 也是《标准》中“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等基本理念的细化, 这些要求应成为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有追求和践行标准。显然,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的要求具有“理解性”和“知行性”两个特征[7]:理解性是指《标准》突出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独特性、专业性要有清楚的认识, 这是教师准确理解政策、履行岗位职责、促进专业成长的认识基础;知行性是指《标准》强调了态度与行为的并重, 明确提出教师要在学生、教育教学和自己三个方面形成应然态度基础上, 外化为合适的行为。

三、“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生成路径

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也是动态生成、终身发展的, 但并非自然而然地自动生成, 而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合作交流、总结提炼等多种途径与方式主动获得。

(一) 理论学习: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研读中习得

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教师形成其专业理念与师德的理论依据, 教育理论和有关师德规范能否有效地被教师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师”之“德”, 理论学习活动是一个重要环节。理论学习的成效取决于教育教学理论能否给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有效指导, 即理论的现实性, 取决于教师现有理论积累能否与所学理论相衔接, 即理论的融洽性, 更取决于教师对理论学习的内部动力支持, 即教师的主动性。要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研读中习得, 首先, 专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理人员应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了解教师的所思、所为, 了解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使创生的理论、制订的规范更具指导意义、可读性和针对性;其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一方面要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环境和组织支持, 如购买、订阅教育理论书籍、报刊等, 加大教师师德修养、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 另一方面组织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对新教育理论和专业伦理规范的可理解、可接受程度, 这样带有一定行政强制手段的培训才有渗透性和持续性;再次, 教师要忠于职守, 主动激发对理论学习的动机, 生成内部动力支持, 否则难以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和认识。

(二) 实践反思: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行动中完善

理念、态度要通过行动落实与体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作用的认识、对学生的看法、职业操守的体现等专业理念和师德镶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 教师通过实践反思, 从自身的经验中体悟和总结是他们专业理念和师德生成的实践来源。教育实践中要将感性的、具体的教育经验上升为理性、抽象的专业理念, 要从具体的根本任务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中总结并展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是一个含认知变化、情感投入、行为反馈的逐级递进、逐步内化的过程。首先, 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 勇于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构;其次, 教师要有一定反思的能力, 要逐步学会在教育科学理论的视域下从事实践活动, 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活动作为反思的对象;再次, 学校组织不仅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提出明确要求, 而且要为教师的实践反思创造时空环境。

(三) 合作交流: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共享中提升

教师不是“孤独的行者”, 而是一个职能共同体。不同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教学风格、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品德修养方面均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研究, 可以帮助教师在知识上取长补短, 在情感上互相交融, 在思想上互相碰撞, 在行为上互相督促, 最终有助于教师共同生成科学、适宜的专业理念和师德。首先, 教师要充分认识当代社会合作对于个人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增强其对他人教育经验学习需要的动机;其次, 在合作交流中, 教师既要对“榜样”的行为进行体察、习得和模仿, 促使自己认同师德榜样行为的价值。教师还要针对自己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化问题不断反思, 对他人教育经验中的行为和师德修养的精髓给予提升;再次, 学校组织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使教师在宽松、信任、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中不断实现个体发展, 在相互学习中推动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四) 提炼总结: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体悟中升华

教师的专业理念是一种融合了主体内在价值取向的认识观, 教师的师德素养也极具个性化。教师通过对教育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归纳、总结、提炼, 形成整体性的认识与理解, 将感性、具体的教育经验上升为理性、抽象的观念和思想, 同时不断修正、摒弃与时代要求不相一致的理念与行为, 让专业理念与师德在体悟中升华于内心深处。要做到这点, 首先,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总结提炼也是一种素养, 不断丰富与自己相关的知识经验, 增强自身对教育问题的领悟能力;其次, 教师要明确总结提炼的基础是反复实践, 教师要专注于平凡的日常教育实践, 将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均视为理念与态度的行动实践, 将成功与失败、反思与体会以案例、随笔等形式记录, 以丰富总结提炼的素材;再次, 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虽极具个性, 但决不是闭门造车, 教师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实际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1) :43-48.

[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3.

[3]兰英.教师的教育理念内涵透析[A].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4]蒋向红.师德内涵和师德建设[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78-80.

[5]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OL/EB]. (2014-04-08) [2014-04-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xxgk_167226.html.

[6]叶飞.从“德育忽视”走向“德育自觉”:学科教师的教育使命[J].2011 (7) :15-17.

上一篇:农村在保增长扩内需中的思考下一篇:关于XX有限公司检查整改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