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经济纠纷案例

2023-02-12

第一篇:人民调解经济纠纷案例

邻里纠纷调解案例

在生活中邻里纠纷往往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不够,相互之间缺乏谅解礼让,所产生的摩擦

2011年5月,XX社区盘西组居民庄春花与庄永华就两家相邻巷子砌墙一事,发生了矛盾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由口角很快发展到动手。庄春华说这条巷子经常有污水流淌,现在整治酷夏天气炎热,每天都会有阵阵恶臭散发出来,影响了自己家人的生活。于是庄春华未和隔壁庄永华商量便在在巷子里起了到隔墙。这一下污水是进不来了,但引起邻居庄永华的强烈反映:你怎么有权随便砌隔墙自己独用?这不成了你自家的巷子了吗?双方很快发生争吵并动起手来,庄永华阻止庄春花继续砌隔墙。

庄春花向XX街道XX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了情况,请求法律帮助。XX社区调解委员会给予了接待,并及时介入调解。调解人员先到现场勘察,并向其他居民和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庄永华说:“我也不是没事找他家麻烦,这个巷子是公共的小道路,她凭什么把它围起来?成了她一家的吗?”社区调解人员针对庄永华提出的问题征询庄春花的意见,问她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庄春花脱口说:“还能怎么办,他打我也打了,骂我也骂了,我岂不是白吃亏呀?现在谁怕谁啊!”调解人员严厉地说:“现在是法治国家,你说的是不对的。还有,举国上下都在建设和谐社会,邻里之间互动友爱是一种美德的体现。古人都晓得远亲不如近邻,你们怎么不明白呢”。并耐心开导她:“第一火气不要大,第二要讲法,第三要讲德。你耐心地听我讲,污水引发的恶臭,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你可以跟隔壁商量下怎么解决而不是什么也不说就自作主张的忙活起来。还有违章砌隔墙有两个不对:第一是违章,第二是占为已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设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为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行为却是违法的,要纠正。他虽然动手是不对的,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所以双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协商才能解决问题。

通过调解人员的耐心开导劝说,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一、围墙南至前门小屋,北至庄永华房屋卫生间窗户北侧50厘米处,墙高不超过2米。

二、北侧围墙尽头处由庄春花安装一扇门,庄永华同意在自家房屋墙上打一门栓插孔。门锁钥匙各人一把,出入时通知对方。

三、建围墙及门的费用由庄春花负责,所有权属庄春花,双方签字后生效。

在社区平时生活中,邻里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或多或少会影响着社区安定。其实邻里纠纷大部分都是些小事,但就因为双方互不相让,导致矛盾激化。邻里双方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互间的通行、通风、采光、卫生、噪音和互不干扰等相邻关系。如给对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调解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率、经济实用的纠纷处理方式,在处理邻里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民调解委员会分布在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贴近我们的生活;人民调解工作人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邻里纠纷也就那些小事情,不至于闹的你死我活的,更不至于闹上法庭,而人民调解就很快捷方便的满足了居民的需要,维护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和稳定,促进了社区的健康与文明,是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XX社区: 2011年7月25日

第二篇:人民调解纠纷案例分析(定稿)

人民调解纠纷案例分析

通过十余年的民间各类纠纷调解经验,对纠纷有了一定认 识,纠纷一般分为三类,即简易纠纷、疑难纠纷和复杂纠纷。

一、简易纠纷 简易纠纷叫做甲乙两人的小事纠纷,不涉及经济利益和他 人厉害关系。调解简易纠纷,只需对无理方疏导说服教育即可化 解。

二、疑难纠纷 疑难纠纷叫做甲乙两人的经济纠纷,或是造成损失的纠纷, 调解这类纠纷,不能仅听一面之词,轻易就调,调解方法如下:

一是要对申请方的申请仔细阅读,认真分析,结合现行法律 法规、条规条例和土改后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查询申请方, 作下记录,并叫申请方签字压印。

二是实地查询被申请方,同样作下记录,完善签字压印手续。

涉及勘验的立即进行勘验,涉及调查取证的要立即组织调查取证。

三是结合实地进行调解,可以通知现场调解,到庭调解,或 者在某一处调解。按照“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平安”的原 则,调解与法律法规结合,与条规条例相结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与民间风俗相结合,与社会道德相结合。

四是对调解达成协议的要立即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形成共 同意愿,签字压印。特殊情况下无法达成的协议,立即告知受害 方依法起诉,不能深化或转化矛盾纠纷。

三、复杂纠纷 复杂纠纷叫做甲、乙、丙三人以上人数的经济利益和涉及 他人厉害关系的,造成其他损失的纠纷,调解复杂纠纷,要在调 解疑难纠纷的基础上,分轻分重,分主分次进行责任划分,在预 测人民法院判决的结果上提出合理建议,努力争取达到调解的目 的。

总之,民间纠纷或者是社会矛盾纠纷,都是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需求而转化的,只要紧跟形势发展,做到 “认真、深入、吃苦、负责”就内心无愧了。

一、甲家有一棵核桃树在自家包产地的埂子边,埂子下 边是乙家的包产地,甲家由于外出打工,该地无人耕种,乙家逐 年耕种,将核桃树的位置与自家的包产地连成一块地,甲家打工 回来,甲乙双方纠纷发生了,经受理调查无人证实,取证无明确 权属关系,纠纷如何处理?办法只有沿树挖土,以树底耕部分的 本土高低连接方面认定,其结果核桃树归甲家,按照有关规定, 纠纷自然得到解决。

二、甲有一张车请乙人开,并签下安全责任事故由乙人自 己负责,乙人请丙修车,已经讲好修理费。丙人修车被车致伤住院医治,丙人要求甲赔偿,经受理此纠纷如何调解?必须单独通 过做三方面的工作,把纠纷集中在一点上来调解。其一,甲乙双 方有书面协议,内容不具体。其二,乙丙口头有协议,没有证据 说明,只有抓住这两个环节,才能达成协议。

果珠司法所 2009 年5 月12 日

第三篇:管道漏水纠纷调解案例

管道漏水惹纠纷

街道调解促和谐

【案情简介】

2019年1月23日上午,中华新路某小区居民苗阿姨来到司法所,要求调解她家和楼上居民的邻里纠纷。街道调委会热情接待了苗阿姨,并了解了纠纷的由来。原来是住在该小区A号3楼居民家厨房管道堵塞,因疏通时,损坏下排管道,污水渗漏到了2楼苗阿姨家,从天花板渗污水且有难闻的气味,并且造成卫生间的灯泡无法正常使用,给苗阿姨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于是苗阿姨找到楼上住户黄某理论、沟通,希望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和平处理。谁知黄某却告知苗阿姨自己只是租客,房屋漏水问题应该找房东,与自己无关,理所当然也不会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因而苗阿姨找到街道调委会希望能够解决问题。

【调解过程】

街道调委会初步了解事件经过后,派调解员到苗阿姨家查看漏水情况。揭开他家厨房的顶棚,调解员发现顶棚上确实存在漏水的情况,且从厨房蔓延到卫生间,导致卫生间的灯无法正常使用,且触到电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解员上楼找到黄某,就相关情况向黄某说明,黄某得知情况后也来到苗阿姨家查看,之后黄某表示厨房的下排管道是两家人共同使用,而且管道是属于苗阿姨负责,他们也有维护的责任,另外房屋年代已久,损坏也是情理之中,不应该仅仅是她他一方的责任,何况自己只是租客,维修的事应该找房东。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情况,明确各自权责,促进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调解员就厨房漏水相关维修问题向居村法律顾问进行了咨询,律师回应就墙体的公共部分,下排管网埋在墙内的主要管道由物业维修,厨房里管道则由住户自行负责维修,且遵循上管下的原则,具体的费用视具体而定。

次日,调解员通知了双方进行调解。因是厨房的管道,且是楼上住户黄某在使用,因此按照上管下的原则应由楼上住户出钱维修。黄某得知情况后一再表示自己是租客,维修管道的事情应该找房东,不愿意承担费用。苗阿姨听了对方的态度一拍桌子表示水是从楼上漏下来的,房子也是你楼上住户在使用,现在造成渗水,灯泡损坏,就应该赔,一定要全额赔偿。黄某一再表示找房东,不要找他。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调解员见此情况只能拉开双方分别劝解,进行背对背式的调解。调解员一方面从邻里关系的相处及拖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向黄某进行劝说:“尽管房子是房东的,但实际使用人确是你租客。因使用不当造成水管堵塞,涉及下排管道都是上管下,你现在住在苗阿姨的楼上,对苗阿姨家造成损害,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同样的,住在苗阿姨楼下的住户如遇类似问题也会由苗阿姨负责;从事件的发展态势来看,如果此事拖延过久,造成电线浸水短路,发生火灾后果更不堪设想,你的责任就更不用说,解决了问题,邻里和睦以后也好相处,同时也会与房东联系,让他与你共同分摊。另一方面调解员对苗阿姨劝到,让其先不要激动,年纪大了更要心平气和一点,楼上的住户现在愿意进行赔偿,大家各自退一步,毕竟是楼上楼下的邻里,本就是小事,为了一点小纠纷大家反目成仇,伤了和气。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的劝解下,双方就赔偿事宜重新面对面进行协商。一是黄某答应为苗阿姨的卫生间更换一个质量更好的节能灯,并排除电线进水等安全隐患问题,在签订协议书之后内三天内履行完毕;二是联系物业与房东,对水管进行疏通,避免再次堵塞;三是苗阿姨家厨房与卫生间的隔板尤其自己进行维修。

【案例点评】

本案案情并不复杂,争议的焦点在于双方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是否接受、因漏水造成损失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调解员在受理案件后,要第一时间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了解,耐心细致地剖析案情,自身也要对相关法条了然于心。在当时人情绪都激动的情况下,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逐一缓和情绪,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出不同的调解方案,尽可能满足双方的诉求是是本案得以成功调解的关键。调解员耐心释法,情理动人,调解方案科学有效,不仅实现了案结事了、定纷止争,而且做到了用法有道、情暖人心,值得肯定。

老旧小区的邻里纠纷多是漏水、共用部位的使用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八十三条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因此无论从法律法规或者是道德情感,都应该朝着有利于邻里和睦和谐的方向处理。

第四篇:巧化邻里纠纷调解案例

巧化邻里纠纷

【案情简介】

李某某和周某某是邻居,双方的关系本来也不错。可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李某某突然在自家的院中开辟了一小块菜地,菜地紧挨着周某某家的后墙,李某某也不种菜,只是每天一有时间就往菜地中浇水。周某某认为李某某总浇水阴到了自家的墙,时间长了自家的地基也会下沉,于是找到李某某,让李某某不要再浇水了,李某某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眼看就要大打出手。

【调解过程】

调解员听说两家人发生争执后及时赶到了现场,看到了双方气势汹汹的样子,调解员首先对两家人进行安抚,缓解双方紧张气氛。调解员解释道:“往大了说我们是一个法治社会,往小了说我们要做一个知法懂法的人,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触犯法律,不侵犯他人利益,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今天这件事的解决要看法律规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要顾全大局。”

当事人双方听了以后,对调解员的话语表示尊重,愿意接受司法调解。双方停止了争吵,一起到了李某某家进行协商。

调解员先向双方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周某某还是坚持自己的诉求,希望李某某不要再浇地。

调解员又问李某某:“你这地还没巴掌大你弄他干什么,以前也不是菜地啊,你这是为了什么,我刚看了看你什么都没种净浇水了,你说说怎么回事?”

李某某回答说:“那我就说说,是这么回事,我本来也不想种地的,你看看老周家的房子新翻盖了,你看出啥毛病没有?”

调解员说:“呦呵还考考我,你还别说我还真看出点毛病来,老周,你家房子重新盖了水怎么走啊,留水道了吗?”

周某某回答说:“这……”

李某某说:“调解员,我真服了你了,一语中的,你看他家盖房子了下雨水都流到我家来了,我家的水眼留的小,这两家的水排不痛快啊,每次下雨都能流到我家里来,我也找过老周他倒好就是一句话水怎么走我管不了,你说我能没有气吧,说实话吧,我之所以开了一块菜地一直浇水就是为了斗气。”

调解员首先批评了双方这样的行事做法,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不对的,是违反法律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传统的。其次向当事人双方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邻里之间房屋、通风、排水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章第八十四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章第八十六条: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最后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角度进行情和理的沟通,告知双方当事人作为邻居要友好相处,互相体谅,远亲不如近邻,不要意气用事,伤了彼此的和气。

【调解结果】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工作,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周某某在自家的房子上下走水管排水,保证水不再往李某某家流,李某某则不再种他的菜地,一直浇水,双方言归于好。

【案例点评】

由于潭柘寺镇整体开发的影响,老百姓都在盖房子,都想多占面积,因此将之前自己家的滴水、走道等属于自己的地方全都盖上了房子,因为这个原因引起的邻里纠纷的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调解员要精通相关法律法规,善于抓住事物本质解决问题。

本纠纷中当事人双方如果不是调解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解,恐怕很难解决纠纷不说,还有可能会导致刑事案件的发生。而在基本了解纠纷经过以后,调解员并不是一上来就处理事情,而是首先处理了当事人双方的心情。待双方情绪稳定以后,再对他们进行了有效的劝说和普法。要解决事情,先解决心情。这是本次纠纷调解调解员身上看到的又一个工作亮点。

第五篇:邻里宅基地纠纷调解案例

中外 司 法 制 度 概 论姓名:陈兰兰学号: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0114080120

邻里宅基地纠纷

通过对中外司法制度概论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司法中一些民事纠纷,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老师那幽默的语言和特意修饰的词句,把枯燥的案例讲解的活龙活现,把拗口的分析做的浅显易懂,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根据邻里宅基地的纠纷调解案例讲讲我的一些感受。

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宅基地则更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这在广大农村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这句话反应出长期以来宅基地问题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宅基地问题是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和诱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是我国农村生产生活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深入实施,人们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宅基权利的意识明显增强,广大农村因宅基地使用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这些纠纷如若处理不当,轻则影响邻里关系,重则往往矛盾激化,由简单的宅基纠纷,演化成治安案件、行政案件、甚至酿成刑事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繁荣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案例:2010年3月20日,下镇镇毛宅村前坞地方陈左云为了给二儿子建造结婚用的新房需要建造住房,他经过村支书的同意和乡镇领导的同意,准备在村中以前是大坑的地方划出一块儿宅基地。正当陈左云刚把坑填好,准备打地基时,在大坑旁边住的陈左形等住户阻止了工程的进行。原因很简单:这块儿地如果建上房屋,陈左行等住户出入时只剩下一条狭窄的小路。只能允许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出入,拖拉机和大机械都不能自由出入,将严重影响到陈左行等住户的正常农业生活。面对这样的道路出入障碍两者引起纠纷,现经镇综治办、土管所、派出所、毛宅村委会及当事双方代表共同协商达成如下调解:

1、陈左云建房基地属座西向东,所建范围北面长9.25米,西面长11.7米,东面长8.2米,自东面南角起往西长5.3米内距陈兴泉围墙墙6.3米。

2、陈左形等户自愿付出陈左云基地转退为出入路补偿费计人民币捌仟元整,双方签协时补偿款当接交接清楚,各无异议。

3、往后陈左云所退出的空埂,只能作埂路出入,而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 对此事件的调解结果,我深有感触:

一、宅基地纠纷的起因

(一)农民宅基地私有观念思想残余。数千年农耕社会对土地的依恋深深地积淀在农民的意识深处,虽然我们国家已将农民耕种的土地和宅基地收归集体所有,但在农民内心深处,仍将宅基地作为私有财产看待,他们把宅基地看成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家庭利益紧密挂钩,一旦发现自家宅基地被他人侵占,便“奋起抗争”,以对宅基地权利的维护来维系其社会地位。因此,在建房时,村民们寸土必争,互不相让,以至引起纠纷。

(二)经济利益的驱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投资建设,涉及农村和农业的政策也逐渐向着农民利益倾斜,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土地的增值成为必然。面对诱人的经济利益,以前的一些不太明显的纠纷浮出水面,而另一些人对他人的宅基地动起歪脑筋引发纠纷。

(三)村镇土地规划管理的不到位。虽然各乡镇均设立了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但对农民建住房的行为没有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监督。由于农村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农民建房随意性很大,常常由村干部说了算,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干部不重视规划。近年,虽然不少村有了建设规划,但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考虑。因此,有的虽搞了规划,但在编制规划时缺乏科学论证,对配套设施建设考虑不周;有的在编制规划时没有严格遵循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忽视旧村改造;有的虽然编制了规划,但只作为一纸空文,做做样子,没有充分发挥规划应有的作用。农民建房的随意性较大,建房时抬高宅基地、改变房屋座向等影响排水、出入通行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产生纠纷。

二、宅基地纠纷的调解

如何妥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宅基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对于综治办和国土资源工作者来讲,既是职责所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实

践已经证明,在多数宅基地纠纷处理过程中,不能单靠某一个法律、法规来解决,这样有时不仅无助于纠纷的妥善解决,甚至还会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我们需要综合利用法律法规来解决宅基地纠纷。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的原则: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站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以调解处理为目标,以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为保障,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包括运用心理学知识,化解矛盾,消除积怨,最终实现宅基地纠纷的妥善解决。

土地权属争议的调解是门艺术。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和社会经验,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更要讲究恰当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国土管理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总结更多有效的方法。

(一)要找准问题的症结。综治工作人员不仅深入争议地块的一线,而且要“沉到底”,通过现场察看,走访当事人、村干部、邻居以及相关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善于从调查材料中提取线索,找准症结,查清来龙去脉,弄清事实真相。这样才可以正确把握解决纠纷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要拉近情感距离。宅基地纠纷,除个别外,多数属于历史遗留、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在长时间无休止的争强斗气中,互不相让,争议双方积怨颇深,特别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更是这样。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常常会把综治和国土工作人员视为对立面,或强词夺理,或胡搅蛮缠,或歪曲事实,或以偏盖全,甚至拒不配合。遇到这种情况,调解人员要不急不躁,善于利用当事人的亲戚、同学、朋友、单位领导、乡邻等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协调和沟通。任何正常的人都是有理智、有情感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利用。人们常有这样的经验:感情抵触时,一点水也揉不进去;感情好了,说啥都行。这话虽然不科学,但说明一个道理,做好纠纷调解工作,必须先融洽感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营造氛围。适时、适度运用法律武器,能营造出良好的调解氛围。所谓调解,就是一个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少一帆风顺。面对当事人提出的许多不适当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愿望,调解人员既不能当和事佬,各打30大板,也不能一味的迁就和纵容,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适时举出当事人的行为将造成的严重后果,

或列举类似的案例以促使其恢复理智,以正常的心态来处理纠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利用法律武器,务必要把握好时机、场合适度,避免将矛盾激化。有时还得学学程咬金的“三板斧”,学会保护自己,在场合混乱、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可暂时采取回避,理顺思路,待场面、情绪稳定后再介入,再接触。

(四)坚持“五心”原则,赢得理解与主动。在宅基地纠纷的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坚持做到“五心”,即耐心、诚心、公心、责任心、还有一点疑心。如果说耐心、诚心、公心、责任心是水,那么求得的理解和信任就是其浇灌出的鲜艳之花。“一点疑心”也是设计师为力求争议这个“作品”的完美处理,为走司法化处理之路作空间上的预留。

(五)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办事,积极调解处理土地纠纷。正确调解处理农村土地纠纷,是关系一方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稳妥地调解处理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不要推拖不管,放任自流。要严格按照土地权属管理的规定和法律程序,依法进行调解处理。为了使争议双方都能接受和不留后遗症,要尽可能采取调解的办法,确实调解不成的再发文确权处理。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认真做好调解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具体承办工作,做好因土地权属争议引起的土地信访工作,积极化解矛盾。

上一篇: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现状下一篇:人民调解案件文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