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过程

2022-12-07

第一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过程

第四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

一、判断

1.企业购买材料支付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企业的一项负债。()

2.企业向债权人筹集到的资金是指银行借款。()

3.企业购买材料支付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要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5.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除以生产工时为标准外,还可以生产工人工资等为标准。()

6.“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的经济含义是资产,也就是在产品成本。()

7.“预收账款”帐户的期末余额表示负债。()

8.“预付账款”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实质是应付未付的负债。()

9.利润分配是指将税后净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10.为管理和组织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花费的支出、支付的广告费用等属于企业的

11.过账是指将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所记录的金额登记到对应账户的有

关栏目内。()

12.材料运到验收入库的的成本包括买价、采购费用和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13.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运输、保险费用等借记“固定资

产”;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价税合计贷记“银行存款”。()

14.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投资额。()

15.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职工福利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16.销售商品取得收入一定能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

18.产品成本与期间相联系,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与一定种类数量的产品相

联系。()

二、填空

1.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

2.依据配比原则,应将收入与其相关的、相互配比。

3.按照原则的要求,通常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以入账,对可

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账。

4.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5.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直接计入,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之一。

6.“所得税费用”按性质分属于类账户。

7.固定资产因使用磨损而减少的价值部分不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而是计 4.企业外购材料支付的外地运输费等采购费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管理费用。()17.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这笔业务的经济含义是将资产变为为取得收入而事先垫支的费用。

入账户的贷方。

8.是一种价外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账户的借方,这时“应收账款”账户可能会有。

10.材料入库成本由两部分组成即和。

三、单项选择

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其取得成本,借记()。

A.在建工程B.固定资产C.周转材料D.原材料

2.“材料采购”账户按经济内容属于()。

A.资产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C.成本计算账户D.调整账户

3.企业用来核算库存材料的账户是()。

A.“材料采购”B.“在途物资”C.“原材料”D.“生产成本”

4.“预付账款”是()。

A.负债类账户B.资产类账户C.成本类账户D.费用类账户

5.企业在购入材料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应记入()账户。

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材料采购”D.“生产成本”

6.企业采购人员采购材料的差旅费回来报销后应记入()账户。

A.“管理费用”B.“材料成本”C.“销售费用”D.“生产成本”

7.企业发出材料,应贷记()账户。

A.“材料采购”B.“原材料”C.“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

8.企业每月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贷记()账户。

A.应付职工薪酬B.应付股利C.应付账款D.应交税费

9.企业申请短期借款的手续费,应记入()账户。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短期借款”

10.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记入()账户的贷方。

A.“其他业务收入”B.“主营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 D.“投资收益”

11.“预收账款”账户是()账户。

A.“资产类”B.“负债类”C.“所有者权益类”D.“收入类”

12.企业对外捐赠时,应借记()账户。

A.“管理费用”B.“生产成本”C.“营业外支出”D.“其他业务支出”

13.“生产成本”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期末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B.期末未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C.本期产品的实际成本D.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14.年终结转后,“利润分配”的贷方余额表示()。

A.本年累计已分配的利润数B. 年终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数

C.本年累计已实现的利润数D.本年净利润

15.企业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应记入()账户。

A.“营业外收入” B.“产品销售收入”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四、多项选择

1.企业向投资者筹集的资金不属于()。 9.预付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在支付款项时,将这部分款项计入

A.长期借款B.短期借款C.债务资金D.主权资金

2.企业取得三年期的贷款,应()。

A.借记“银行存款”账户B.借记“长期借款”账户

C.贷记“长期借款”账户D.贷记“短期借款”账户

3.企业收到作为投资的一台设备,应()。

A.借记“固定资产”B.贷记“短期借款”

C.贷记“实收资本”D.贷记“应付账款”

4.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10000元,运费2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应()。

A.借记固定资产10000元B.借记固定资产10200元

C.借记在建工程10200元D.贷记银行存款10200元

5.企业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

A.材料买价B.采购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C.材料采购费用D.材料入库后的保管费用

6.材料采购费用包括()。

A.运输费B.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D.购入材料应负担的税金

7.材料验收入库时,应()。

A.借记“原材料”B.借记“材料采购”

C.贷记“材料采购”D.贷记“原材料”

8.与“应付职工薪酬”贷方相对应的账户可能有()。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在建工程”

9.“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

A.营业税B. 城市维护建设税C.消费税D.教育费附加

10.企业的其他经济业务主要有()。

A.销售材料B. 销售商品C.代购代销D.包装物出租

11.下列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有()。

A.固定资产盘盈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 罚款净收入D.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12.“利润分配”账户一般应设置的明细账有()。

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B.提取法定公益金

C.应付利润(股利)D.未分配利润

13.计算并结转“所得税费用”时可能涉及的科目有()。

A.本年利润B.银行存款C.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D.所得税

14.以下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制造费用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15.过账时应将记账凭证上的()逐项登记到相关账户内。

A.经济业务金额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C.凭证种类号数D.经济业务日期

五、简答题

1.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哪些经济业务?

2.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之外还有那些经济业务?

3.有人说采购费用属于材料入库成本的一项内容,所以在发生时都应直接计入所购材料的成本;而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所以应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4.何谓结转,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共有那些具体结转分录?

5.增值税进项税额是购买材料必须支付的税金,为何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是销售产品时收回的税金,为何不算作企业的销售收入?

六、核算题

(一)目的:以工业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为例,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资料:

1.筹资与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1)兴业公司收到大宇公司投资的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

(2)兴业公司收到宏大公司投入的货币资金300000元已存入银行。

(3)向银行申请取得为期9个月的贷款100000元已存入银行。

(4)兴业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运输汽车一辆,共支付款项150000元。

(5)3月5日,兴业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100000元,同时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元,运输保险等费用25000元,设备已运到投入安装。

(6)本月5日投入安装的设备领用库存A材料3000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10000元,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7)收到某人捐赠的汽车一辆,价值30000元。

2.材料采购业务

(1)从本地购入A材料2000公斤,单价5元。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

17%。款项已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2)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的运杂费600元。

(3)上述材料验收入库。

(4)采购员报销差旅费300元,原借支350元,差额收回现金。

(5)企业从上海第三钢厂购入B材料,4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行税额6800

元,运费5000元,所有款项均已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6)从攀枝花钢铁公司购入A材料18000公斤,单价5元,B材料32000公斤,单价6.

5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50660元,材料未运到款项尚未支付。

(7)上述两种材料均已运到,同时收到运输费用发票一张,注明运输等费用14000元,

按采购量分配。用银行存款支付运费,材料已验收入库。

(8)收到远大集团公司订购产品的汇款50000存入银行。

(9)为购买材料开出转账支票80000元给立丰工厂。

3.产品生产业务

(1)本月材料耗用汇总如下:

(2)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广告费20000元。

(3)开出现金支票金额1800元购买办公用品,其中生产车间用800元,管理部门1000

用元。

(4)本月工资汇总计算如下:

本月生产总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15000工时,乙产品10000工时。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产品生产工人工资80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

销售人员工资6000元

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8000元

合计123000元

(5)开出现金支票提取现金123000元,以备发放工资。

(6)工资总额的14%计提应付职工福利。

(7)为职工王丽报销医药费300元,以现金支付。

(8)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40000元,其中车间生产设备折旧25000元,管理部门厂房

等折旧15000元。

(9) 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15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耗用10000元,管理部门耗用5000

元。

(10)生产车间修理机器领用A材料8140元。

(11)将本月制造费用转入甲、乙两种产品成本,分配标准为生产工时。

(12)甲乙两种产品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甲产品产量400件,乙产品产量500件。

4.产品销售业务

(1)销售商品一批价款3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2)以银行存款支付商品展销摊位租赁费1500元,管理部门负担500元。

(3)销售甲产品一批价款200000万元,乙产品一批价款300000万元,企业开出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项税额85000元,货税款已收回存入银行。

(4)收到宜轩公司预付购货款30000元。

(5)收回高天工厂前欠的购货款175500元。

(6)开出转账支票给本市电视台,金额100000元,用途:广告费。

(7)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产品应负担的运输费5000元。

(8)按规定计算出本月应交的消费税50000元,教育费附加8000元。

(9)结转已销产品成本275000元,其中甲产品成本125000元,乙产品成本150000元。

(10)出售多余材料取得收入25000元,增值税金4250元;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5.期间费用和利润业务

(1)开出转账支票一张50000元捐赠给公益性部门。

(2)收到某企业包装物押金3000元。

(3)因超标排污被罚款12000元。

(4)以现金123000元发放工资。

(5)收到罚款收入20000元存入银行。

(6) 将本月取得的产品销售收入65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25000元;营业外收入15000

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7)将本月发生的的主营业务成本28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8000元;销售费用

120000元;管理费用50000元;财务费用800元;其他业务支出15000元;营业外支出25000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8)计算并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税率25%。

(9)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10)按着本年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11)按规定应当将当年税后净利润中的20000元分配给投资者。

(三)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二篇:成本会计--工业企业成本核算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会计具体内容

• 狭义的

– 成本核算

• 广义的

– 成本核算

– 成本预测

– 成本决策

– 成本规划或计划、预算

– 成本控制

– 成本分析和考核

– 成本检查(成本审计或费用稽核)

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原始记录制度(产量、工时、各种耗费)

– 定额管理制度

– 计量验收制度

– 内部结算制度

三、成本核算要求

–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营业外支出界限

– 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界限

– 划分各会计期间费用的界限

– 划分各产品间的费用

– 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界限

– 根据管理要求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和选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成本核算基本程序

• 要素费用归集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阶段

• 要素费用归集

– 将要素费用分别归集到产品成本项目中

• 产品成本计算

– 计算各产品在产品成本

– 计算各产品完工产品成本

五、制造业成本核算具体程序

–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决定成本计算方法)

– 设置成本项目(根据管理上的要求设置)

– 设置成本核算账户

– 要素费用归集和登记账簿

–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费用分配

– 结转完工厂品成本

六、成本核算明细账户

–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按成本项目设置多栏式,或定制账页。

–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按辅助车间设置,按成本项目设置多栏式,或定制账页。

– 制造费用明细账户一般按车间设置,按费用项目设置多栏式或三栏式。

–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明细账可以与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一致,也可以不设置明

细账。

– 其他均单独设账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费)

—辅助生产车间(材料费、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费)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账款

第三篇:最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常用会计分录

一、最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过程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月末结转完工产品。

借:产成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二、月末计提结转涉及的分录

1、计提福利费 ,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3、工资分配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工资

4、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5、结转各项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成本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指出

7、结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8、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季度(或月)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固定资产

一、08年各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是: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二、折旧率是:

内资5%

外资10%.

第四篇:基础会计销售过程核算说课(推荐)

《销售过程的核算》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销售过程的核算》。我下面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高教版《基础会计》(第三版)第六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供应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的核算,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好本课题是为第五节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① 掌握销售过程中账户的设置。

② 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掌握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中各个任务的完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获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3、重点、难点

为实现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重点、关键点及难点确定如下: (1)重点: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2)难点:结转已售产品或材料的销售成本,计算应交税费的的核算。

二、说教法

《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学科,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会计一年的学生,多为女生,对抽象的会计知识理解能力较弱。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原则的指导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法、问答法、讲解法、课堂讨论法,配合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中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

第 1 页 共 3 页 主体能动性的过程。在此,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自主学习法和实战演练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找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以便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的各项活动的安排上侧重师生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生产过程的核算,采取个别提问的方式提问学生: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如何结账成本?入库后,产品的去向?实现销售,如何账务处理?从而点明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讲授新课:

(一)设置的主要账户

为了让学生明确账户的设置,我将采用讲解-演示法进行授课。通过演示法,在黑板上画各个的T型账户,使学生明确账户的借方应该登记什么,贷方应该登记什么。学生听取讲解后在看书进行巩固,加强对账户的认识,为学生下面进行账务处理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区别?主营业务是指企业主要经营的经常发生的业务。其他业务是指企业次要不经常发生的业务。指出本节主要讲授主营业务的核算。

(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对于掌握销售过程的账务处理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最能锻炼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地方,因此我在此环节,设计了与生活贴近的服装厂销售的案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服装厂销售3万件衣服,生产成本30万,售价是40万,企业是赚还是亏?(2)服装厂销售3万件衣服,产生成本30万,售价是40万,企业是赚还是亏?(3)销售时,发生广告费、展览费等如何处理?(4)销售过程需要交税吗?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账户性质探究销售过程的账务处理,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法,相互取长补短,然后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业务处理的技巧:即学生根据之前所学,来判断其发生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

为了让学生理顺思路,完成能力目标,我设计两份练习题,第一份练习我采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账务处理。第二份练习是采用仿真练习法,以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产品出库单的形式出示,进行实战演练。仿真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树立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3、课堂小结:

第 2 页 共 3 页 通过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我将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布置作业。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我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习题四。然后请学生思考销售材料的账务处理。

最后附上板书

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

二、 设置的主要账户

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 确认产品收入: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产品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入×17%)

2. 结转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产品 ×××

贷:库存商品——×产品

××× 3. 支付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4. 计算应交税费: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增值税×7%)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增值税×3%)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五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

(一)购买设备:不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1、不需要安装即可使用的: 借:固定资产(包括增值税等所有支出)贷:银行存款等

2、需要安装: 借:在建工程(包括增值税等所有支出)贷:银行存款等 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等 安装完毕转入使用: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

(二)购买材料:

1、所有货款: 借:材料采购----××材料----××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只有一般纳税人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

2、发生的运杂费(注意:先分配)借:材料采购----××材料----××材料贷:银行存款等

3、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材料----××材料贷:材料采购----××材料----××材料 注意:如果说已经验收入库,而且后面没有再为采购这些材料发生运杂费等的时候: 可以直接: 借:原材料----××材料----××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帐款等) 外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装费、装卸费、途中合理损耗和相关税费; 注意: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也要计入所购材料成本。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则增值税进项税额不构成所购材料的成本。 如:某企业购买一批材料,发票标明货款为10万元,进项税为1.7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0.5万元,途中的合理损耗为0.2万元。 (1)如果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答案:10+0.5=10.5万元 (2)如果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答案:10+1.7+0.5=12.2万元 注意:途中合理损耗既不加也不减。

二、生产过程

1、领用材料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费的部分)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一般耗费的部分)贷:原材料----××材料----××材料 例题:下面是某企业本月领料汇总表:

•借:生产成本---A产品45000---B产品15000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费的部分)5000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一般耗费的部分)5000贷:原材料----××材料50000----××材料20000

2、分配本月份工资

• 借:生产成本---××产品

•---××产品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技术人员的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本月份的福利费、社会保险等

• 借:生产成本---××产品

•---××产品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技术人员的)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的)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社保)

3、本月分摊的其他费用(如房租、保险费等)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分承担的部分)

•制造费用(车间等生产部门承担的部分)

•贷:预付账款

4、计提的折旧费

•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分承担的部分)

•制造费用(车间等生产部门承担的部分)

•贷:累计折旧

注意:所有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用)的修理费均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5、月末

• (1)首先将制造费用分配

•借:生产成本---××产品

• (2)其次将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产品---××产品贷:生产成本---××产品---××产品

三、销售过程

1、销售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发生的销售过程中的运杂费、包装费、广告费等: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

3、结转销售成本(注意加权平均法的运用)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商品--××商品 加权平均成=(月初结余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余的数量+本月入库数量)

4、发生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同时结转相关成本: 借:库存商品--××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

5、其他业务 没收包装物押金: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财务成果核算

1、将收入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

2、将费用支出账户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3、根据本月利润计算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 如果是年末的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或者: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 年末:

计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分配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将利润分配的借方发生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分配现金股利

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

•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次月起计提折旧;

•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次月起不提折旧。

1、直线法计提折旧:

• 每年的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折旧年限

2、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本月计提折旧额

=本月工作量×(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第一年折旧额

=2×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

第一年每月折旧额=第一年折旧额/1

2第二年折旧额=2×(固定资产原值-第一年折旧额)/折旧年限

第二年每月折旧额=第二年折旧额/12

第三年折旧额=2×(原值-前两年累计折旧额)/折旧年限

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原值-以前各年累计折旧额-净残值)/2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每年折旧额

=尚可使用年数×(原值-净残值)÷{折旧年数×(折旧年数+1)/2}

尚可使用年数(原值-净残值) = 折旧年数(折旧年数1)/2

每月折旧额=当年折旧额÷12

关于坏帐准备:

例题:假设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为100万元,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分别就一下几种情况作出计提坏帐准备的帐务处理:

(1)假设坏帐准备账户的余额为贷方2万:

由于年末时坏帐准备账户的余额应该为贷方100×5%=5万元,目前为贷方2万元,因此只要计提3万即可。

借:管理费用

3贷:坏帐准备 3

(2)假设坏帐准备账户的余额为借方2万:

由于年末时坏帐准备账户的余额应该为贷方100×5%=5万元,目前为借方2万元,因此需要计提7万即可。

借:管理费用7

贷:坏帐准备 7

(3)假设坏帐准备账户的余额为贷方7万:

由于年末时坏帐准备账户的余额应该为贷方100×5%=5万元,目前为贷方7万元,因此需要冲回2万即可。

借:坏帐准备2

贷:管理费用2

关于资产负债表中下列项目的填列:

1、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预收帐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坏帐准备的贷方余额

2、预付款项项目=预付账款账户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数+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

3、应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

4、预收款项项目=预收帐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

5、即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不在长期借款项目下反应,而是在“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下反应。

上一篇:关于青春与梦想演讲稿下一篇:关于昆虫记中蝉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