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22-08-30

第一篇: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8–2012)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它既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建设、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也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石,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工程。根据《吉首大学科学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和修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生态学科创建于1992年,1995年获得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进入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经过10余年的建设,在学科方向、队伍、平台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未来发展和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

通过最近几年的调整,目前生态学科主要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建设和发展:

1、植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立足武陵山地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在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调查、评价与种质采集整理;重要濒危植物的保育生态学研究以及特色资源植物产业化应用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植物生态学相关理论,为该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已在濒危苔藓植物保护生态学、武陵山区种质资源和区系以及资源植物的发育与应用生态学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动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行为、食物营养组成、动植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特征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以及动物应用生态学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动物营养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为武陵山地区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东方田鼠、家禽营养生态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学特征等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3、微生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以环境微生物、污染微生物以及畜禽病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微生物类群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揭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主要开展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污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以及畜禽病源生态学研究,已在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区系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以及病源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开始形成特色。

(二)学科条件进一步改善

通过争取各方支援、资源整合等方式,目前本学科拥有“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湖南老爹农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湖南省产学研基合作示范基地、与湖南湘西群博公司合作共建“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在中科院会同国家生态试验站建有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生物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另有合作企业4家、野外研究基地3个。队伍方面,已汇集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人员2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有博士学位者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青年骨干教师6人。

(三)已取得一批有影响成果 学科瞄准武陵山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生态学主题,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鉴定成果9项,并有4项成果进行了转让和技术推广。基础研究领域的植物光合作用、苔藓植物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用研究领域的猕猴桃等研究也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主要不足和差距

面对新世纪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本学科较之省内一流水平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层次尚低,学科资源整合力不够,优势发挥不显著;争取研究经费渠道不广,研究经费相对不足,高级别项目难以有较大突破;学科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尤其是高级别研究成果,研究奖项、论文等数量明显不足等,尚有待今后加以改善。

二、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吉首大学关于学科建设的规划定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根本出发点,按照“立足区域、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升水平”的基本原则,坚持科研与培养人才并举、基础与应用并重的方针,通过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将我校生态学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省级重点学科。

(二)总体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的时间,将我校生态学科建设成以解决区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学问题为主要目标,省内一流,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科。

(三)具体任务

1、学科方向:本学科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水平深入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巩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向污染生态学、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方向适当扩展,同时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促进成果转化,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研究队伍:学科队伍稳定在30人左右,其中教授和博士超过50%,省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20-25人。达到我省高水平研究团队的总体势力。

3、研究条件: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0-50台(件)。新建学科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3-5处、与企业共建技术工程中心2-3个。新增图书资料2000-3000册。增订外文期刊5-10种。

4、学科平台:本生态学科由现在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并实现博士点的突破;学科平台“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获得“优秀”的基础上,获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植物学”、“动物学”获得硕士点;试办《生态科学论丛》交流期刊。

5、科学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项;研究经费500-800万元;鉴定成果6-8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6项,发明专利10-15项;出版著作8-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篇。

6、人才培养:培养硕士50名,联合培养博士3-5名,支持本校有关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和科研技能训练。

7、学术交流: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3-4次,每年有一定数量人员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有一定量专家来校讲学。建立与包括中科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有关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

8、管理服务:优化资源结构配制,建立健全学科管理规章体系,建立生态学重点学科网页。

(四)发展思路

未来四年内,生态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省重点学科评估验收指标为指南,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为目标,以硕士生教育为依托,以(博士点以及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申报为契机,瞄准生态学发展前沿趋势和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建设内容

1、学科团队建设

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因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尽管本学科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强和办学条件交好的重点学科之一,但由于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加之高级别研究成果、成果奖项、论文等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本学科未来四年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生态学为我校正式遴选博士点计划学科,对学科带头人将有更高的要求。现有带头人李菁教授是国际苔藓植物学家联合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121”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已连续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接承担植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并与动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李俊年教授、微生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恩特马克教授共同组成了本学科带头人团队。未来几年,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学科带头人的访问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使充分发挥其带头人的作用。

(2)学科队伍的组建与优化:虽然生态学科现有人员共24人,但具有生态学背景以及直接从事生态学研究者大约只占1/2,这种情况对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极为不利。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开放思想,通过学科政策支持、方向引领、专家评估、考核等手段,使更多基础扎实、水平较高而有志于从事生态学事业的学者能够加入本学科团队,实现学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切实发挥其在生态学科中的作用。

(3)学科团队的培植与提升: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将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培训(重点是参加与中科院以及国内外重点大学学科交流性的业务培训)、教学(重点是承担精品课程任务,指导研究生等)、科研(重点是组织全学科协同的纵向项目和服务地方的横向项目),来训练和提升学科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达到省级学科团队的总体水平。为进一步支持本学科建设,将聘请3-5名国内外生态学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以指导、参与本学科工作。

2、学科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科目标的重要保证。未来几年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1)按照省重点(建设)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内涵,逐一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建设期满评估“优秀”,顺利进入重点学科行业;(2)按照学校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力争在2012年获得博士点;(3)支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按期建成、运转,并获得优秀的验收评估结论,顺利进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行业;(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在2009年申报和新增为新的硕士点;(5)支持“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开发方面的功能。

3、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在建设规划期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人才培养问题。

(1)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生源(特别是发挥导师的作用),改进招生方式(放开考生提前跟读、实行按导师招生)和提高研究生待遇(加大研究生生活补贴最低标准)等,吸引更多更优秀学生报考我院,达到年招收20人左右的目标。

(2)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完善有关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从制度上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灵活研究生选课和英语过级规定、开辟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研究生科技竞赛、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论文答辩条件等。

(3)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指导整体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不能偏离生态学培养方向,二是要有充足的培养条件(课题、经费等)。在指导方式方面,将根据实际情况,改“合作带”的指导模式为“合作带和隔年招生”相结合的指导模式。根据需要,探讨与其他高校导师合作指导的新模式。

4、科学研究

(1)科研立项:四年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7项;省级课题15-20项,其中省自科基金7-9项,省科技计划项目8-12项;地厅级项目20项;学科自立项目12-15项;横向合作项目10-15项。

(2)研究经费:四年期间,争取经费500-800万元,其中国家级自科基金项目经费100-150万元、国家部委项目80-150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30-50万元;地厅级项目100-130万元;配套及其他横向经费150-200万元。

(3)成果、专利:获得省级鉴定成果6-8项(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省级科技进步奖4-6项(其中二等奖1-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励4-6项;申请发明专利10-15项(获得授权10项)。

(4)著作论文:出版科研著作6-8部、教材8-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篇。

5、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检验科学成果的舞台,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的最佳场所。通过举办与参与学术交流会,发表论文和热情讨论,目的在于得到同行专家的评价和认可。在科研成果进入科学交流体系的过程中,能提高学者的名望,其科研成果亦容易在刊物上发表,并迅速引起同行的注意。另外,举办单位通过介绍其研究成果、科研条件、科研队伍和日前承担的科研项目,能极大地提升其知名度,为未来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必须建立学术交流有关机制。

(1)学科成员学术报告制度:各学科方向(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每年均应积极参与或举办相关专业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交流会,提交学术论文并做学术报告;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或在职研究生导师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报告最新研究工作及其进展。

(2)著名专家讲学制度:每年邀请3-5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报告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指导本学科建设,促进本学科水平的提升。

(3)学术会议举(承)办制度:每年举办一次省级以上国家级或国际性学术交流会,通过承担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扩大影响和寻求合作与支持。

(4)由学科方向带头人组织,各学科方向组与该研究方向研究生每2周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主要由研究生介绍其工作进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6、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生态学科依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及环境科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学科依托的实验室主要有(省部共建)生物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以及(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上述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部分实验室正处于建设实施阶段,因此在规划期内,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建立省级重点课程1-2门,校级重点课程3-4门;建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课程,逐步开展网上教学;出版教材和教学辅导用书6部;实现学科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态学双语教学;尽快落实和完成(部省共建)生物专业实验室、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

(2)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加快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使尽快建设到位和发挥作用,同时新建立3-5个教学科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也须挖掘内部潜力,通过资源重组、优化,探讨集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所有实验室均对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开放,为科研创新和快出成果搭建平台。

7、对省内同类学科和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1)对省内同类学科的带动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生物学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存死亡。人类居住环境的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枯竭以及加速的城市化和资源开发模式的不断增长,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近几十年来,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和解决,现代生态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研究层次正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日新月异,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而决定了它是一门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

就省内来看,尽管已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5个,但生态学只有我校一个。建设好我校生态学科,无疑是抢占先机,不仅对我校服务地域产生巨大影响,对我省同类学科建设产生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省在全国生态学科领域学术地位作用重大。同时也为该学科的进一步扩充、提升、发展,最终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新增列为博士点学科,提高我省生态学人才培养能力奠定基础。

(2)对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在生命科学与环境专业和学科群中,生态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林等专业的直接支撑学科,决定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好生态学科无疑对我校上述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作用。生态学又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交*学科,是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生态人类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新的生长点,建设好生态学,对环境科学、民族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都将直接应用到农、林、牧、渔、环保、旅游等诸多领域,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校服务地方能力至关重要。

(二)年度安排

1、2008年12月~2009年11月

(1)修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聘请学科指导顾问和客座教授3-5人;(2)组建生态学创新团队,选送学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3)“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到位,并顺利运行;(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申报硕士点,创办《生态科学论丛》学术交流期刊;(5)协助共建单位制订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配合基地开展有关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20-15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授权1-2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省级奖励1-2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3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出版著作2-3部、教材2-3部;(9)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3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1-2人次。

2、2009年12月~2010年11月

(1)申报生态学省级创新团队,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验收,创办《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交流期刊,新增合作研究基地1个;(3)协助制订植物学、动物学建设与发展规划及硕士生培养方案;(4)与共建单位密切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5)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40-180万元;(6)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获授权2-3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省级奖励1-2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4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出版著作3-4部、教材3-5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3-4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

3、2010年12月-2011年11月

(1)制订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本学科的评估验收,确保达到“优秀”水平,正式进入省重点学科行业;(3)以“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式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平台的提升;(4)启动“生态学”博士点申报工作,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硕士点招生,落实硕士生培养方案;(5)协助共建单位做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迎接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60-20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获授权2-3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8)发表学术论文60-9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50篇,国外8-10篇(SCI收录),出版著作3-4部、教材3-5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4-5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

4、2011年12月-2012年11月

(1)迎接创新团队建设中期评估,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人;(2)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组织工作班子,正式申报“生态学”博士点;(3)制订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落实有关建设任务;(4)支持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申报新的硕士点;(5)协助共建单位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关工作,对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进行评估、验收;(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80-22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8项、获授权3-5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4-5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8)发表学术论文80-10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60篇,国外8-10篇(SCI收录),出版著作4-5部、教材5-6部;(9)主办或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或者重要工作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4-5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10)迎接学校对本学科建设的评估验收。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更新观念

通过学科依托单位组织管理,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明确学科建设的特色意识(领先意识)和全局意识,认真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形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合力。

2、进一步强化学科工作的组织管理

(1)建立学科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责、权、利,使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系和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和实施作用。同时还将建立学科咨询专家顾问机构,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学科由行政负责制逐步转变为行政领导、专家指导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建立学科工作考核制度:通过修订学科建设与科研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科建设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以定性和定量为依据的学科和科研考核办法,启动调节杠杆。对于特别优秀的方向将予以上浮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下浮、停止支持直至调整带头人和重组队伍。

(3)加强对学科的指导和监督:按年度给学科各方向下达相应的建设指标(培养计划、科研等),相应地也要下达经费使用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年底考核并实行一定程度地滚动,使学科建设经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强对科研的组织支持力度:加大对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尤其是高级别纵向课题和大经费横向课题,使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等方面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大对在研课题的支持力度,根据立项课题份量在资产配置、人员配备、指标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课题结题的关注和监督,特别是要在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申报、专利申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使“两条腿都能站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5)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研究生和本科生学术交流的机制,促使“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导师”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形成。争取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要使学术交流成为全校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支持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寻求国内外合作,特别是要用好中山大学对我们的对口支持,搞好与我们有良好基础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的合作关系,努力开拓合作领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在省内的竞争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通过稳定(关键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共享(社会人才)等方式,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学科队伍,发挥人才应有作用,其中特别注重将带头人建设纳入到战略的高度,着力培养“有匠心无匠气”的名师,极力营造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

4、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大学灵魂,学科建设更应强调学风建设。要改变少数将重科研轻教学与重教学轻科研的极端状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个人轻团队、重利益轻道义、重名誉轻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公关轻工作等不良风气。加强学风建设,必须(1)靠正面宣传、教育,强化意识;(2)靠开展活动,比如学术报告活动、科技节活动、学科优秀成果评选等,营造氛围。(3)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改进方法;(4)倡导学科成员发扬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优良传统,树立榜样。

四、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意向

(一)本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与依据 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由省教育厅拨款的学科建设项目费用(每年10万元);二是学校按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每年10万元);三是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四是学校博士点建设专项。

(二)基金使用意向安排

1、各项资金均按立项单位经费使用有关规定,实行学科带头人(或者带头人委托学院负责人)责任制。

2、省拨学科经费按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执行。学校配套经费及其他途径筹集经费中,科研费用(实验材料费、分析测试费等)占总经费的40%;专利申请、成果鉴定及出版等费占总经费的20%;学科管理、图书资料、文印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差旅等费占总经费的20%;举办或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专家教学等费用占总经费的20%。各项经费主要用于: (1)学科发展必需的学术图书资料、计算机软件、仪器设备购置; (2)(学科正式立项的)课题科研测试、实验材料消耗等;

(3)实验室和研究场所改造、装修、添置办公用品及学科基地建设等; (4)与学科建设有关的申报、评审咨询、材料打印、网站维护等费用; (5)举办生态学专业学术会议,参加生态学学术交流活动及短期培训等;

(6)专利申请、成果鉴定与发表出版费用,重点资助著作(需纳入计划)以及在《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Oikos》、《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的出版费;

(7)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其它开支。

五 预期建设成效分析

经过四年的建设,我校生态学科研究方向特色进一步彰显,学科平台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科队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达到省一流学科的总体水平。

1、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科学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经过四年建设,学科的科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每年将获得3-5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80-120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出版学术著作3-5部。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技术研发能力也将得到提升,预计每年可将鉴定成果3-5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5-8项,并逐步实现成果转化,切实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人才培养功能

经过四年的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科所依托的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吉首大学创办最早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学科和科研平台较高。由生态学直接支撑的本科专业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旅游管理等,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学科特色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旅游专业的行业特色也十分明显。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无疑可为上述本科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及硕士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除了培养本学科梯队人员提升水平以外,预计每年还可为200多名学生提供研究技能训练,培养“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5名左右,接受一定数量非学历培训,并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

3、社会服务功能

作为建在湘西地区及我校唯一的自然科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研究团队和学科平台集群可直接向行业和社会开放、服务。同时,由于目前省内其他地(市),就是在整个武陵山地区,都还没有省级以上的生态学重点(建设)学科,就是整个华中地区省级以上生态学重点学科也极为罕见。依托我校建立的生态学重点学科,无疑可抢占先机,对这些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同时,也为本学科的进一步扩充、提升、发展,最终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奠定长远的基础。

第二篇:农网规划与建设发展概述

2006年06月09日 08:53:20

0 引言

目前我国农网的范围为县(包括县级市、旗、区,以下简称县)辖区域内城镇、农村或农场及林、牧、渔场的各类用户供电的110kV及以下各级配电网。自我国实施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农村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输配电工程,提高了农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然而,目前我国的县级电网总体架构仍比较薄弱,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多数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农村电力需求的迅速增加,现有的农网供电设施已不能适应农村用电发展的需要。因此,继续完善县级电网、加强农网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中首要任务就是科学地制定县级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完善县级电网提供依据,为后续的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工程提供科学的项目计划,使今后的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做到事前有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避免临阵磨枪和短期行为。

1 农网规划

1.1 农网规划原则

按照电力工业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监管”体制改革对电网公司和电网发展的要求,农网规划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做到科学论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农网规划应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农网建设应统一规划,优化电网结构应与农村电气化、现代化及城镇化发展相统一,要与输电网的规划、分布式电力规划相衔接。

(2) 农网规划应遵循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3) 农网规划要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技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规划要适度超前。

(4) 农网规划要方便用户,服务用户,有利于电力市场管理。

(5) 实施科技兴电战略,以提高农网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提高农网的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6) 农网规划应坚持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的原则,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7) 农网设备要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

(8) 电网建设与管理体制要协调一致。

1.2 农网规划年限

农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年限一致,一般近期为5年、中期10年、远期为15年及以上。近期规划应重点解决当前农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期规划应与近期规划相衔接,中期规划应明确农网发展目标,对近期规划有指导作用,长期规划侧重于战略性研究和展望,农网规划应远近结合,建立滚动工作机制,基本按照3年滚动计划调整。

1.3 农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农网规划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编制,并且要符合相关深度要求。农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概况和总体规划情况;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负荷分析及预测;电力电量平衡;县级电网规划目标与主要技术原则;电源建设及网架规划;调度、通信、自动化规划;近期项目安排和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绘制县级电网规划图;编写县级电网规划说明书。

当前,农网系统面临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在编制农网规划时,要和本地区政府部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结合,要与本地区乡镇村建设相结合,要与电信、交通、水利等部门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业规划相结合。

1.4 农网规划存在的问题

农网规划工作涉及技术、标准规程、政策、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延续性的重要工作。

当前农网规划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 农网规划工作没有专人专职负责,规划工作被当作临时性工作由临时性人员完成;② 规划工作没有延续性,规划缺少滚动修编制度,规划的执行力度不够;③规划所需的历史数据非常缺乏,尤其是负荷历史数据统计不全,分区负荷数据基本没有,造成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电网规划,主观性、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 ④ 农村电网规划特别薄弱,适应不同功能定位的村级低压网规划几乎没有涉及,与当前新农村电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2 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编制的依据,也是电网规划编制的重点和难点。电力负荷预测的一般过程为:

2.1 收集资料

(1) 收集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资料,主要是全县总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资料,具体包括:①省地县统计局关于本县的《统计年鉴》,主要是掌握本县行政区划(乡镇村)、面积、户、人口及分布、行业结构、产量产值;②省地县发展改革(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规划;③城管部门关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④省地县有关部门关于各类产品的单耗定额;⑤本县历年供用电设备、供电负荷和分类用电量报表。

(2) 按行业分类收集资料,主要包括各类大型企业的发展规划、用电地点、用电性质、产值产量、单耗定额等。

(3) 按行政区域或供电区收集分区资料,各区资料很难收集完整齐全。通常要采取许多辅助方式进行处理,如几何拼接法、代数计算法(线性或非线性插值法、方程式)等等。

(4) 样本资料与典型调查。同类用电户只需要按代表户取样收集样本资料即可。对于本县没有同类的新生用户或特别用户,如果用电负荷或用电量较大,一般在当地影响供用电负荷达到10%及以上者,必须进行典型调查。在做典型调查时,应了解该用户的性质、用电地点和时间、用电特点、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等。

(5) 收集动态突变资料。一般在当地有可能影响供用电负荷或年用电量超过10%的用电户,要密切注意收集其动态突变资料。如用电负荷突然增加或减少、突然改变性质等等。

(6) 资料汇总与综合分析。在汇总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要看资料是否完整齐全;二要分析所获得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三要检查所收集的资料是否需要加工处理;四要将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2 电量和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有:规划区总额预测采用综合用电水平法、单耗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等;分区预测采用负荷密度法,增长趋势法,饱和值推荐等。

电量及负荷预测应采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多种方法预测结果互相校核,各种预测方法中宜包括较先进的数学预测方法。

2.3 预测结果分析

预测规划水平年电量和负荷需求,经过分析评估提出高、中、低方案。方案内容包括:

(1) 用电量现状及水平年(近期逐年)按全口径预测的农村用电量及增长速度分析。

(2) 分地区用电量现状及水平年(近期逐年)按全口径预测的农村用电量、网供电量及增长速度分析。

(3) 分地区现状及水平年(近期逐年)按全口径预测的最大负荷及增长速度分析。

(4) 对预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

(5) 对负荷特性作必要的分析,结合用电结构变化预测未来负荷特性变化情况。

(6) 对预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采用中方案作为规划基础。

3 农网配电网和变电站建设模式

配电网和变电站建设要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负荷需求水平确定不同的模式。农网的变电站模式有常规自动化站、构架式变电站和框架式变电站、小型化变电站等。构架式变电站和框架式变电站、小型化变电站具有节约投资、节约土地、缩短建设周期等优点。

高压配电网有双电源供电、环网供电方式。中压配电网有多电源网格供电、双电源多分段一联络环网供电(以双电源三开关四分段方案为主)、双电源一联络环网供电、单电源分段放射供电,单电源放射供电。

3.1 县域中心城镇及附近农村

中心城镇的电力电量需求比较大,增长比较快。此类中心乡镇可按照县城网建设要求,至少建设2个变电站,其中可建1个110kV变电站,为中心城镇及附近农村的10kV配网供电,也为本供电区域的35kV变电站供电。中心城镇的变电站应建成常规自动化站,具有“四遥”或“五遥”功能,可满足双电源要求;10kV配网大部分线路实现双电源三开关四分段环网供电,部分供电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线路实现多电源网格供电,靠近县城或中心城镇的农村10kV线路可采用1联络环网供电方式。

3.2 乡域行政中心及集市

乡域行政中心及集市主要是乡政府机构、小型服务业和集市、学校和医院等电力电量需求不大,负荷增长比较平稳的地区,这类地区应建设一个35kV变电站,变电站模式应按照构架式或框架式建设,按照“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规划中压配电网,做到一乡一站。10kV配网线路争取再有一路备用电源,实现1联络环网供电方式。

3.3 一般农村

一般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为主,负荷比较小,负荷增长比较慢,适于建设小容量的小型化变电站。10kV配网线路采用单电源分段放射供电和单电源放射供电。

3.4 农网低压配电网建设

目前农网低压配电网还存在很多问题,低压网规划工作特别薄弱,网架结构混乱,线路供电半径长,线径小,绝缘水平低,综合线损高,安全隐患多。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尤其要重视低压网的规划和建设。要完善和补充低压网建设技术标准和规程,做好农村低压网建设规划,大力推广应用农网“四新”技术。

3.5 农网“户户通电”工程

目前尚未通电的农村基本上位于比较偏远的地区,负荷需求比较低,配网线路比较长,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存在很大难度。

在10kV线路太长,用户端电压太低的线路上,可以考虑加装线路自动调压装置,以保准用户受端电压合格率,比较长的低压线路,也可加装低压线路自动调压装置。自动调压装置一台二次线圈匝数可调的变压器加自动控制装置,可造成变损和无功增加。

应研究和推广可替代能源供电,充分利用当地风能、水能、太阳能发电,形成主网补充或后备电源。例如风力发电,采用磁悬浮轴承的风力发电机,能做到微风启动,常年发电,应用效果大大改观。

4 农网节能技术和安全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十一五”农网节能降损目标是:中压综合线损率降到9%以下,低压线损率降到11%,10kV母线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的目标。

4.1 配电变压器节能

(1) 高效节能的配电变压器。S11型及以上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应积极推广,普及应用。

(2) 调容变压器。调容变压器是一种具有大小2个容量等级,并可根据负荷大小进行调节的变压器,是一种针对农网季节性负荷变化大的特点,为减少用电低谷期变压器空载损耗大的问题而设计制造的产品,以农业负荷为主的广大农村都可以推广应用,一年调整2次容量。

(3) 配电变压器的节能运行。县域中心乡镇及比较大的住宅小区,负荷特点是日负荷变化较大,季节性负荷变化不明显。现行的供电台区一般采用一台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容量不能调整。由于变压器容量越大,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越高,所以,在负荷较小时使用大容量变压器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不是经济运行方案;一台变压器长期运行,出现故障时没有备用变压器,影响供电可靠性。可采取以下变压器节能运行方式:①子母变压器节能方案。子母变压器是指供电台区按照总容量要求配置2台容量不等的变压器,一小一大。子母变按照日负荷曲线自动投退,负荷低谷时段投小切大,负荷平时段投大切小,负荷高峰时段2台同时运行,形成2台配电变压器,3种容量的子母变压器节能方案。② 2台等容量变压器节能方案。它是指供电台区按照总容量要求配置2台容量相等的变压器,平时一台变压器运行,负荷高峰时,再投运另一台变压器。2台变压器可交替运行,可并列运行。

4.2 低压电网单相供电

单相供电方式有单相两线制和单相三线制2种方式。单相供电方式与三相供电方式相比,有线损低,电压质量高、节省投资等优点,以生活用电为主的农村可以采用低压单相供电方式。

4.3 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能就地平衡电网无功功率,减少无功电流在电网中的流动,从而降低线损,提高电压质量,具有显著的节能降损效益。农网中的无功补偿要综合运用随配电变压器补偿,随电动机补偿方式,做到无功就地平衡。

4.4 农网安全技术

(1) 新型漏电保护器。广大农村中用电设备的工作环境比较差,用电设备因质量问题或绝缘老化造成漏电事故时有发生,常规漏保出现误动的几率比较高,有的地方甚至退出漏电总保护,有的地方已经发生因退出漏电保护而致人触电死亡的事故。上海研发出一种新型漏电保护器,其技术特点是能根据剩余电流波形识别是活体动物触电还是对大地漏电;活体动物触电时立刻跳闸,对大地漏电时,可设定剩余电流上升比率和累加值。该漏电保护器一般用于低压总保护,俗称“兔子”漏电保护器。“兔子”漏电保护器的应用,能很好的解决常规漏保的问题,为人民生命安全把好最后一道关。

(2) 低压线路断线保护器。低压配电线路中任何一相断线时,如不及时切断电源,可能会发生因触摸导线引发的触电事故;零线断线时,如不及时切断电源,会造成烧毁用电设备甚至引发火灾。低压线路断线保护器装于线路末端,当检测到至少一根断线时,向线路电源开关发出跳闸指令,切断故障线路电源。

第三篇:青海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院部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为了加快生物化学学科的建设步伐,培养更多的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人才,建设好学科专业,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生物化学学科的现状分析以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青海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所承担的学科包括生物化学的理论、实验教学工作及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工作,肩负着硕士研究生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藏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20个本科专业和成人教育10个专业的4000余名学生的授课任务。现每年平均教学时数为1400学时。

2、师资队伍

现教研室教师共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3人。取得研究生硕士学位4人。有1人曾为国外访问学者。

4、教学科研

教研室本着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遵循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宗旨,积极进行教学研究。2004年以来,本教研室正在实施的研究项目共有4项。先后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

——生物化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物化学学科在基础医学部只有一个实验室,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存在如下问题:

1 、硬件设备

( 1 )实验室内部设置不能满足需要。随着我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单一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和实验的要求。 ( 2 )实验场所严重不足。根据生物化学实验室目前所应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特别是每学年要面向全校公修课近1000名学生,平均每次实验要容纳近 40 名学生的状况,实验教室无法满足实验需求。

( 3 )仪器设备陈旧和不足。我院生物化学仪器多数为 1968 年至 1987 年期间购置,各种仪器基本是单件配置。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仪器老化现象严重,加之多届学生使用,部分仪器已被损坏报废;二是因学校扩招,教学班日益增多,原来的教学仪器大都是单件配置,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课堂实验演示较为困难。仪器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实验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按时完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2 、科研、学术

( 1 )科研基础薄弱,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科研经费较少。

( 2 )学科整体水平不高,缺乏优秀的、知名度高的学科带斗人,缺乏重大研究课题的支持,缺乏集团研究力量。

(二)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特色与优势

——有较有力的专业支撑

青海大学医学院是目前我省唯一培养具备医学本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为教育、医疗、教学专门人才的部门。为青海医学教育工作和临床医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有本学科的坚实基础

生物化学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初步形成了教学及学术梯队,师资队伍结构较好;为生物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和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较强的师资队伍

生物化学教研室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副教授 2 人 , 讲师 3人 , 助教3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 4人 , 国外访问学者1人,形成了一支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现有本科专业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建设较为完备的综合实验室,建立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逐步建立多层面较完善的学科体系;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结构合理的科研与师资队伍,努力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层次较高的品牌学科。

(二)学科建设的目标

——强化现有本科专业。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为保证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地运转。加强实验室建设,搭建高层次研究的平台,努力实现科研人才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

(三)课程设置与建设内容

根据生物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调整课程结构方面进行课程建设: 生物化学日新月异,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近三年来, 教研室确定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加强基础理论,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四)教材建设

——制定教材建设规划,严格选用程序,保证教材选用质量, 使用面向 21 世纪教材、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达 80% 以上。

1、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任课教师在教材选用上的主导作用;在教材选用问题上,认真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以任课教师的意见作为甄别、选用教材的主要参考。

2、通过调查研究,征求学生对所用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把学生的意见作为甄别、选用教材的参考标准之一。

3、发挥教研室的作用,通过教研室会议最终确定教材,并经部报院教材委员会审批。

4 、依据专业课本不断更新的原则,同时又能保证教师备课连续性的前提下,暂规定专业课教材3年为一个更新周期。

(五)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拓宽”的培训模式: 生物化学,日新月异,为适应这种需求,让任课教师在对口专业的高校通过单科进修,访问学者、攻读学位等形式,迅速提高专业水平。

——“引进”、“拔高”的培训模式:

取得硕士学位,极大程度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化,基于此,生物化学学科有两个原则作为今后生物化学专业教师培训需要遵循的要求:一是大力提倡、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二是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新教师的输入把好学历关。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根据学校和院里的统一要求,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的具有较高职称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六)实验室的建设

——制定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及发展目标

服从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办出特色;积极争取学校和学院对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争取到 2007年底使实验室工作上一新的台阶,并向全校学生开放,发挥实验室向全校学生服务的功能。

——申请扩大实验室面积

根据实验性质、任务以及以建设的需求,目前生物化学实验室至少需要2间80平方米的实验室,1间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继续加大生物化学仪器设备购置的力度

争取资金,以满足最基本的实验需求;在此基础上,从 2007年起,继续争取资金,购置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设备,为现代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规范实验项目

1、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开展开放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2、合理规划,针对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完善实验项目及内容的安排,本着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愿望,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继续加强实验室工作队伍建设 实验室效益的发挥关键在于实验室队伍建设。要实现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目标,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很重要的。鼓励并支持实验人员短期培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

——完善管理

严格执行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改革和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管理措施,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保证帐、物相符;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实验数据的搜集、记录和分析工作;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三、学科建设发展的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促使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

1、 35 岁以下教师全部获得硕士学位。

2、引进博士研究生,吸收优秀硕士研究生,聘请本学科知名专家、教授讲学。

3、鼓励教师进修学习,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4、积极策划、支持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制定本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 继续加强本科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方案》和青海省教育厅关于《青海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案》针对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等项指标认真研究,逐项落实。制订指标落实的统一原则,积极争取多方财政投入,在更新、补充现有基础教学的前提下,使硬件指标能有一个较大提高。认真研究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教育质量上能有一个明显提高;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适用人才。

生物化学教研室

2007年8月1日

第四篇:护理学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巩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适度发展教育规模;理清学科建设思路,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凝聚师资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护理人才支持。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本科教育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专业规模稳步发展,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实现从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转变;以社会服务为支撑,提升学院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应用型学院。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按照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拓宽专业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将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社会需求,在原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护理学研究生和成人教育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由目前的1个专业扩展到2-3个专业,在校生控制在1500人以内,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达到20-30%,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达到1篇;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继续保持达到95%以上,本科生升研率达到10%左右。

2.学科建设

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从学科梯队、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工作条件等诸方面进行建设,推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统筹兼顾,交叉整合,局部突破,全面发展,并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力争将护理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3.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1个专业——护理学博士、硕士、本科、专科4个层次。“十二五”期间,该专业将在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声誉,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综合教育资源,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优势。

到2015年之前,力争新开1个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专业本科(助产护理)、2个专业专科(社区护理、口腔护理)和1个专业方向(涉外护理),使新办专业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和评估要求。并按照省级特色专业的标准有重点地加大对1个新开专业的建设,努力形成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继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形成专业课程特色,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第二,大力构建教学与实践、创作相结合的三个平台。一是以课程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平台,二是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实践训练平台,三是激励学生专业创作与发表的创新平台。实现“第一平台打好基础,第二平台综合提高,第三平台发展个性与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力争建设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第三,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手段上,继续深入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大力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并力争吸收国外行业内的专家进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变革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推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课程建设

在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力争获2-3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重点是形成“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并以此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在主干课程中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力争将《基础护理学》建设成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5.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学院将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不断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采取多样性、多渠道的方式培养符合专业教育要求和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勤于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精诚团结,教研能力强、教书育人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争取专任教师达到30人,分别新增正高职称人数3-5人;青年教师中培养博导1名、硕导1-2名;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教师中海外名校博士人数突破1人。力争5年内打造1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2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3—4名专业骨干教师,争取广东省的教学名师1人,力推国家级教学名师,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坚持教师到医院实践的做法。

6.科学研究

“十二五”期间,学院争取获得省部级基金项目3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万元左右;争取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争取省部级教改课

题3-5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5项以上,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项以上。发表论文总数200篇,其中SCI检索收录的影响因子论文2篇以上。学院将鼓励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教材,主编出版专著、国家统编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以上。

通过学院创收、争取社会资源积极改善学院科研条件,力争建设1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护理科研实验室。

7.社会服务与合作交流

发展成人教育。争取在现有“广东省高等学校自学考试社区护理专业主考单位”的基础上将我院建设成为“广东省社区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立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留学生数达到20左右,与美国大峡谷大学、孟菲斯大学进行学生短期互换培养及师资交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合的学制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学生到国外就业的比例。

筹资兴办托老机构、护理照顾中心(对于妇女产前、产后、或因患慢性病出于身体康复的需要提供专业护理照顾)、健康会所(保健、康复、推拿保健等),拓宽学院的经济来源,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开辟学生的就业新渠道。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学科、专业建设重点

“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重点是: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个;新增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数1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数2-3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建设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新增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2.师资队伍建设重点

按照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梯队的配备、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建成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力争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达9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教师中海外名校博士人数突破1人;青年教师队伍中培养博导1名、硕导1-2名、3—4名专业骨干教师,确保学院向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

(二)措施保障

1.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是体现一个学院规范化建设的标志,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为此,学院将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使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和专家治教理念在学院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效率高效化。加强学院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建立和谐学院,形成一种刚性与柔性协调互补的人性化的管理办法,管与理并举,以管理促发展,实现制度创新。

2.继续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坚持 “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声誉,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培养以德为先、崇尚科学、全面发展的人”的治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创新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

构建先进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努力把学院的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学院将护理学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建设,并依托该专业的辐射作用,全面推进新开专业的建设。

3.加强科研工作,提升学术水平

加强科研梯队建设,以学科研究方向整合科研队伍。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学术会议,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横向的科研项目。营造的良好学术氛围,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5.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启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工程,全面推行专业课程群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精品教材等建设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研究性教学,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6.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实验实践一体化、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积极推行专业实践和专业创作,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管理模式上,整合现有的实验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7.开放办学,扩大交流

学院的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要做到“三个加强联系”:一是加强与专业界、教育界的联系;二是加强与国内、国际学术结构和办学单位的联系;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学术资源,扩大

学院在业界的影响;在开放办学、业务培训、横向科研合作诸领域加强合作,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改善福利待遇。

8、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院发展的精神动力 加强学院党委班子建设。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增强党委班子解决自身问题、推动单位建设的能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学院办公会议事规则,大力推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统揽全局、抓大事、谋发展的能力。推行院务公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对学院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建设党支部示范点,发挥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定期对学院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典型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力争推出1个全校有影响的单位或个人。以党建带团建,认真抓好共青团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有关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教师中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学生中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入抓好学院导师制工作的开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配套的制度和相应的措施,落实责任制,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第五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内容提要】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企业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明确的组织成员的使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应包括价值观念、组织精神、团体意识、组织形象、组织制度等一些主要内容。另外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并且是组织行为的凝聚力量,同时会激励组织的发展和创新。本文结合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注重公关意识的培养、注重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阐述。

【关 键 词】: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

一个企业的文化已成为在海内外注重发展的重要方向。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企业精神、信仰、宗旨、价值观、企业道德与伦理等企业文化在新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下是企业重要无形资产和综合实力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企业文化发展大致方向为:(1)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个人或组织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着成员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2)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组织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也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3)团体意识,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企业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4)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实力表现出来的,被外部公众所认同的组织总体印象。企业文化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5)企业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509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海尔集团从创业至今,企业文化的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和主动参与,这也是它得以发展和立足的关键之一。 以下将从注重公关意识的培养、注重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阐述。

一、注重公关意识的培养

在企业中,公关意识是指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企业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在各企业,公关意识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意识,公关方式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工作方式,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把公共关系意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文化环节,不仅把公关当作一种手段和功能,而且更主要的是把公关当作一种无限的价值。“价值就是公关,公关带来价值”彰显出企业文化与众不同之处。

公关意识的培养,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要从尊重公共、塑造形象、真诚互惠、传播沟通、创新审美以及立足长远这六个方面的意识进行培养。企业形象是企业给予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可以传播、储存,可以保留很长时间而不失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个形象一旦传播出去、树立起来,就具备了相对稳定性。这一特性要求组织树立形象时一定要慎重,有立足长远的意识,而不能朝三暮四。

作为其中之一的塑造企业的积极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文化;通过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成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

例如:当你走进海尔集团,镶刻在公司三楼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8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醒目地显示出强劲的企业精神;走进接待室,身着礼服的礼仪小姐热情地打开闭路电视,让你通过电视了解海尔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在奖品陈列室,陈列着无数个国家、部、省级奖杯、奖章、锦旗和奖品。不用介绍你就能感受到海尔的公关效益。

二、注重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活动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需要和特点,所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是主要包括:为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为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陶治员工情操的娱乐活动,为培养企业员工拼搏精神,增强体质开展的体育竞技活动;为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感情,加深对企业福利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依恋,开展的福利性活动;为使员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强化和确立共同理想和企业意识开展的思想性活动,等等。

企业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强员工的团体意识。一个企业的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这样,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文化活动被当作今天的一种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地延伸到公司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首先,发扬好的文化活动,比如:海尔的一个文化价值观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1985年海尔生产的第一批冰箱不合格,张瑞敏就坚决把有毛病的76台冰箱拿出来,砸掉了。通过这件事,使得海尔全员的质量意识大大地提高,在1988年12月就得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块金牌。所以海尔的员工就树立起严格地质量观。所有的员工都知道,我们要以质量使得我们的产品走向全球。

其次,企业要重视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需要加强培养出国际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为内部员工,为调动各级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还将培训工作与激励紧密结合,抓住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关键需求,把培训工作与升迁、轮岗等激励机制挂起钩来,不仅是重视培训的表现,而且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把企业整体及企业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一般的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来引导和激励员工。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组织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组织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例如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任何一个社会上存在的由人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结构的集合体,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于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也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使得以前被视为管理难题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等有希望获得解决,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也是全面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粘合剂,对企业产生凝聚力及向心力,使员工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利益是大家共存的共荣的根本利益,从而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已任,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四、总结

对于过去来说,企业的资产是厂房、设备、资金等硬件;但从广义上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形象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效益,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胜,就要树立自已的风格和特色,就要与其他企业加以区别,加以创新,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动力。企业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鼓励他们犯“合理错误”。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创造出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建设良好的、积极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独特风格和特色的主要方面,是激励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巨大动力,是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升是要通过努力打造各方面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地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 广东科技,2009(15)

2、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3、潘芳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4、刘卉,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5、万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浙江闰土的经验[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

6、许晓明. 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 时代金融,2011(18)

7、欧柱业.创建特色企业文化 打造和谐典范企业[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

上一篇:向雷锋同志学习教案下一篇:县粮食产量分析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