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背景分析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背景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大学生创业

背景分析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2-0035-02

我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及创业教育实践方面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学生角度来探讨创业教育问题的较少,多偏向于笼统的论述或宏观指导。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学生创业教育需求问题,从而提

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市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类别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及其他,如性别、年级、专业、对创业的了解、看法等;第二部分为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量表,共分为四个维度,采用里克特式五点量表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访谈50人,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软件进行。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愿与态度分析。在问卷中,通过“是否有想过创业”、“对大学生

创业的看法”和“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三种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与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自己要创业且一直在计划自己创业的大学生占%,有%的大学生认为“不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有,但不会付诸行动”,只有%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且有%的大学生是认同创业的,只有%不认同,认为风险太大。可见,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极少数不考虑或不认同,而且对创业心态积极,思考趋于冷静。在“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占比达到%,有三成多的大学生“愿意了解,以备将来之需”,占比%,%的大学生选择“虽然不打算创业,但还是愿意了解相关知识”,只有%的大学生“不愿意”。从访谈中也发现现今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有缜密的思考,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

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

2.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占比较高,分别达%、%、%,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创业指导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承担不起创业失败的风险”和“自身创业能力不足”,占比为%和%。近八成多的大学生不把政策环境和家人的支持作为主要障碍,说明当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3.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创业教育需求分析。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实际需求的情况,对各维度的具体指标均值进行了比较。根据计分方式,自身现状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大,表明现状越弱;需求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小,表明需求程度越强。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各维度指标上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所需能力”都处于“很强”与“一般”之间,对高校创业教育需求处在“较需要”及以上,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一般,对创业教育需求很高,较为迫切。

从需求人数比例来看,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在各维度指标上处于“一般”及以下的人数分别为%、%、%、%,除了“创业心理品质”外,其他三个维度现状较弱的大学生都超过五成,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高达%,需求人数达到了%,其中“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知识”者三项较之其他需求最高;而对创业教育的各个维度的需求人数都达到八成左右,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

在调查及访谈中还发现:大学生需

求学校的创业教育内容选择倾向顺序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的占%,“创业机会与风险知识”的占60%,“创业相关能力训练”的占%,“工商税收、政策法规等知识”和“创业思维与企业家精神”的分别占%;在获得或提高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希望通过的途径更趋向于实践,其中“创业实践”占%,“创业模拟或训练、比赛活动”占%;希望的创业教育师资有%的大学生选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风投专家”,认为在校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并不适合进行创业指导。

4.不同群体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各维度上的需求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创业意识和

创业所需知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需求比较迫切;在创业所需能力表现为有差异,同样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思维意识及能力方面较之男生有所不同,女生更愿意求稳,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同年级在创业需求的各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在创业心理品质上差异显著,大

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需求较高,大三年级有所降低,大四又见反弹但不及大

一、大二;在创业意识方面和创业所需知识上存在差异,需求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创业所需能力上也有差异,大

一、大二年级需求较高,大

三、大四年级有所降低。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特点有所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需求最高,学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重点放在这个阶段,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

不同类别专业在创业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在

创业所需能力上有差异,文学、语言、艺术专业的学生相对需求较高。这可能与长期的专业教育和所学专业知识有关。

三、调研结论与讨论

1.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对创业心态积极,对是否选择创业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思考趋于冷静,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也正因如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与指导的开展才有意义,学生是否创业或是否具备成熟条件,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业指导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更为丰富,对其就业或创业,甚至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2.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

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从这些亟须方面着手,为学生寻找资源、搭好桥梁,指引好道路。

3.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较为迫切,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尤其是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在学生真正需求途径、知识板块、教育师资方面不断加强。

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创业意识、创业所需知识、创业所需能力”方面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创业教育需求较为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最高,显然这是创业指导的重点阶段,而在大四年级开展创业指导的意义并不大;相比较而言,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不

同群体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不同,这提示高校在做创业指导工作方面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创业实践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类型,以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

总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这些差异,开展不同的指导体系。需要学校创业教育部门、创业指导教师、学生个体、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和实践指导体系,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定会上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朱明.我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研究,xx,:10-12.

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xx,.

李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发展路径.中国成人教育,2016,.“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互相网+”时代到来,大学生创业也要顺应时代背景,趁势而上。为了让大学生具备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必须做好创业教育工作。为此,分析了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性,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阶段化教育体系概念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19009902

1 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分析

从现有的创业行为看来,互联网创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成本较低,相对实体创业,其固定资产、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甚至只需一台链接入网的电脑作为办公设备即可;门槛较低,创业者经过短时间的自学或培训就能基

本掌握经营能力,无需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风险较低,基于前面两点,创业者即便失败,其损失也较轻,并且失败的经历可以转化为指导第二次创业的宝贵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淘宝网上注册的个人创业店铺超过12 万家,其中不乏在读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创业者,该群体还在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乐于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是互联网用户中的活跃分子,频繁的网络交易行为能更好地为创业提供经验积累;其次,互联网创业具有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等显著特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提供较为可行的创业可能;此外,类似淘宝大学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网络创业经验案例,便于创业者学习借鉴与开展交流。

2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孤立于高校教育之中

创业教育理念没有融入到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之中。当前,我国大学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分专业的形式来进行的。学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之中,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的教育。学校这方面的教育主要针对创业技巧和知识进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创业教育也并未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形式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孤立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创业教育并不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格格不入的,专业课程与学科知识都能够与创业意识结合起来。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载体。现在高校探索创业意识教育的普遍方式是抛开学科与专业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没有认识到经济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都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密切联系。这就造成了创业意识教育孤立于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创业教育的效

果。

普及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包括“挑战杯”等的创业大赛、创业报告或者创业指导等方面。这样的教育带有明显的精英化痕迹,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到了这些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育只注重极少数想要创业的学生,不利于提高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建立了创业园、创业实验室等机构,但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的进去过,更没有参与他们组织的相关活动,能够进入里面的,基本都是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这造成了创业意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更加需要进行创业意识培养的学生反而没有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这样说,这些机构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用来体现其创业方面政绩的需要,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创业教育进行普及化,面向所有

大学生,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实施全面人才培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总的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培养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问题提到日常议程上来。因此,创业教育普及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目前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的老师以及辅导员等,还有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缺少专业课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对于创业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说,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企业管理以及创业成功的经验,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系统的理论,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零散的经验分享、创业大赛的点评等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不能起到太大作用的。这些创业成功的经验必须与系统的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够起到

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来说也更有说服力。创业者的经验以及教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人的特定作用下发生的,如果学生一味的套用前人的成功经验,而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思考,这些经验往往会成为造成学生失败的原因。高校教师虽然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又缺乏创业方面的实践经历,他们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缺乏说服力。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创业经历,无法很好的在实践上指导学生,这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的效果。

教学过程不连续

因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十分零散的状态,还未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对策。有的学生只是参加了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创业大赛,这种零散的教育内容并不能解决太多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不连续在很大程度上与缺

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很大关系。2016年,教育部虽然己经把《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定为高校必修课,但是真正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却少之又少,选修课也十分零散,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而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针对学生创业意识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连续性的教育和培养。

3 阶段化教育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

创业意识萌芽期: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为目标

创业意识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应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自主意识。这时的大学生对创业还不了解,甚至有些学生刚刚从中学忙碌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对创业缺乏兴趣,没有创业动机和创业主动性,各方面素质都有欠缺,对社会、市场、创业风险没有概念,没有参与学校的创业意识讲座,没有选修学校的相关课程,对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是否创业都很不清

晰。

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创业意识的起步阶段,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引导的好学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错过这个阶段,再进行教育就会事倍功半。高校应让学生了解,通过大学的学习,除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外,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是展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培养方向及目标,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通过创新思维训练等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理论及实务培训课程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创业政策、创业舆论以及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等,首先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创业意识发展期: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重点

创业意识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二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支持意识。

这一阶段,学生经过启蒙阶段的学

习,己经对创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知识初步的、不系统、不完善的认识,这一阶段学生己经能够逐渐适应创业意识教育,学生的创业兴趣有所增加,价值观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的创业素质意识仍然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仍然欠缺,创业课程也只是选修了一些入门级的课程,只学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学生更希望参加更加与社会和企业接轨的实践活动。这一阶段,学生的创业意识仍然很薄弱。

在创业意识的发展阶段,高校仍应该开设一些初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课程也可以配合学校创业实践安排,更好的培养学生素质。这一阶段的实践活动,可以在创业素质拓展的基础上,以创业模拟训练为主,例如让学生以团体的形式,给予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让学生自己选择创业项目进行经营,让学生在这种模拟训练中感受真实的创业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缺

点与不足,从而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一阶段,教师除了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项目上的专业指导,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创业专家、企业家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提高自己。这一阶段创业指导中心应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创业模拟训练的组织与指导工作,与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支持,并对在模拟训练中表现良好的团队和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学分奖励或者是金钱奖励。在这一阶段学生应积极的参加学校社团、学生会的竞聘,班干部的竞争等,通过任职班干部和社团成员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创业意识完善期:进行创业知识系统化培养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三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意识和创业价值意识。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经验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总结前

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对创业的理解,对创业过程的感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创业意识的发展状况,对不正确的理解或价值观进行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这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在破除不正确观念后,应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系统化培养,这阶段应开设的创业课程需要较为全面、系统的进阶课程。在这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学习。学校创业指导中心在这阶段应加强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一对一谈话等,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差异化的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成熟期:引导学生形成创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四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并系统巩固之前的学习成果。

经过之前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也进行了创业课程的学习,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也经过了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但是创业意识的培养目标还没有实现,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成熟期,是大学生真正的创业意识的形成期,高校应做好这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学会用创新创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创业意识的形成,让大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721.

各地各高校多项举措协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国教育报,2016123.

赵玉琳,马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山学院学报,20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探析——项目、课

青年与会

2社0 1 5

年 11月 上

l3

期总第 613

大众创业众创万背景下新学大生创新创业能培育力析

—探 —

项目、课

程、文化 三

者耦合 的

视角

张 强2

01

2 0 )

6年,其 中 确明出提为了每了位一大 学 生的终发展,身要提高高院等的校才培养质量人全,

提高面学生大合素综的重质意要见。创人新的才培是养时新期

等教高育 从 “”变到 “ 量”质的内在变求要,在李克强总

2 0理

1 年55月提

出“大 众业、创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景背,下

高 校青年 大生创学新业创能 力的培 育亟,待加和强推进

一。

学校社和会 的利功。 升学和就业

学是校的要考核重标 指在

此影响,下,大 生知识 学的得获和 能的训练力 都此以根本为指

向 ,不而将重心会放在 直接不产成生绩创的和新创业力 的能 培 上养。

三 项、目 课程、文化三者、合的思路与对策

以 一 项 目”“ 载 为体,

推进

学大生创

新创业

力 培养 大。学生新创业项 创主目要有“

竞赛”类

“ 、题类 课 ”、

“ 活

题问提出

年近来, 党在国和高家重度视大学创新创生业能力培

的育良好政治 态生 中,我 国学术关于界学大创新生业能力 的创 培

育无论,是发在 历程展梳理 的、论渊源理 挖的掘

还,在

本质是涵的内探、究基本范式的确明或,在是代建时构的探 索等方 均面取得了要进重。展尤是其党的十八报大告确提出

“明实 行创 驱动新发展战

”略,

“走中国特

色 的 自创新

道 路”主,

2 0

15 年 克李总强提理出 “ 众大创业、众创新”的科万命

学题来以引,起大了学生创创新能业力养培的契机新 ,生催

了大生学创新创 业育培研究 新境的 , 界学术 围绕界大学创新 生创业 力的凝能概括练地、位能功、质特本和征培育践行方

面等,掀研起究的 新高。

二 、潮研现究状

”类 “ 、计设类”等种多型,“类大学 生战挑大赛杯、数

模大建 赛、大学创生新业课题……”这些创学大耳熟生详 能的创 创新项 业,目都逐 进渐入大学日生常习学程过中

以 “课

程”为 平台

推进, 大

学创生 新创

业 知 识学习 。大生学创创业新能的培育必须力雄以厚的综人文合素 质

科 学、质素和 良好的 理心素质 为基础, 之 辅以学各科的

专业

知识教育和通 识的础知识基

育。教文本所 指“课 程”是

创新 创 业需知识所的 称 统 是, 培养 创新创人才业所必具有 的须

识知构。如结在强加专业课程识学习的同时 ,知 进人文社

科、推经管营、法律法理等规学多知科的培识。养

以“ 文化 为支”撑 ,进推学生大新创业创氛围

育。培高创新校创文化业围氛营造是的大生学新创业能创力 培 的养根 本, 这是养 大学生培创创业新力能的土壤 。高校应 以

种校各创园新业文化创活动为载体,以各种项 为目托依,

发 “ 挑挥杯”战课学术作品竞赛、外创业策划赛 、创新大业

创计 等创新划 创活业 动的用作,

依托

教师、 企 、业会组 织 、社

大学生

团社等种教育资各 源,设立 学大生新创业创项专激励

金 基, 建创搭 创业竞新 、赛孵 化、践 实公等服共务平 ,全台

面育高校 的培创创业新 化文氛 围。

四、论讨

大 学生创创新业能力

培养在 “的 大

~ 26 ~

众 创 业、众万 新”

创这 新的时代背一景显得下 更为要重 。及到学生 涉学、校、社

等个各节和环主 体, 需 要有 厚的多学科 的实知储识备

,各 种类型 的 项 目实践,以

及社会全良 好的 新 创创文 化氛业

,更 要的是三者相互重嵌 、相入影互 响的合 耦的结 ,果从而实

大现学创生新业创力能培 的养目

。标

参文考献

一“ 片化”知识碎、技 能系与新体期创时新创能业

培育的力求要之间矛。盾前高当创校创业新知和识技能体总

现 呈 “碎化”片态状,

体具表 在 现以下个方面几

:先 ,首高 考分 科的指挥 棒依在然挥发 导作 用主绝大部。分校仍然高用 沿“ 文科和 ”“ 科”的理类分养培系体,极地大弱了创新创 削 的知识培育厚度 。其 次 ,业理 和实践的脱节 论在创新。业创 人 才培过程育中, 者或 重于偏创新创业识知的 授 传, 或 者 着 于重

~ 27 ~

创新业创项 的实践目 这,都能不实全现培育面创新创 业 人才 的

标目

二程序化 、规范 化、标准化

培的养模 与式培 “ 养 个性化 ”的创

人才之新 间盾矛。“ 9 后0” 、 “0 0 后

”已逐经成渐 为 当 今大 学 群生 体主要人的 群“, 个性化 成 为

”他们最显著

的群 体特征 之一 ,它也是而学生创新大业 创能力重的要泉 源

之一 而。高 校主流 的育范式教 仍没然 有生发 著变显 化“,程

化 序” 、“规

范化” “、 标准化” 是 仍主要范式。 用一的统材

范本教、统一 的人 培养计划 才统、 的一践实 训练模式 难,以培

养大学

生的个化 性创的新

创业能。力

功三利 标目 导向培养适 与应会需要 社创的新创业

人之才间的矛 。当前盾我国进入 社会 转型 期多,种社会思潮 深入 影 响在

~ 28 ~

大校学 生其 , “ 功利性 中成为”响影大 最社的会思 潮

一。之当前受会转社型 负面期社会 思 潮影响的,很多 同

将 业专、 知和识能与金钱 挂技钩, 大学生聚焦 的心是 重学

奖 、各金荣誉 种获得的 整,体 呈浮躁现 ,性少很同 学够能创

将创新业能力 的 养培作

自己为学期间大备 必训的练。其 次是 家

长功利的。 家关注更长多的是 大学生业就 学,什么 的专业样 能 够业后毕找到比 好 较工的作, 具体大学在大里 生学 该学

应【

1】

郭广生 .新人才创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及型素U因】

中 高国等教 育,

20

11.

【 2 】 朱新 秤. 论学大就生业能培养力【

刀.高教探 索,

20

90

金 项 目 :

本文 上系海 工 程技

术大 教 学 研学究

~ 29 ~

p海上工程技 大术学政 思研 究项目 成果究。

作者 简介 :强张 男,,上海工程技

大学社会术科 学学

院师 ,研讲 方究 :大向学生新创创 业 。

习 什样知识么和练那训 能力些 ,都是长所忽家 的略最 。是后

4 0 2 0 ・l

. V5L 0. 61 3 .

0N.3 1

~ 30 ~

第二篇: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背景

当今中国社会,对白手起家,平步青云的企业家们的软文宣传太多了。让即将步入这个人力资源买方市场的大学生们,对创业充满了梦想。很多人觉得工作很难找,那么就创业吧;很多人觉得马云、李彦宏们离我们很近,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他们的概率很大;很多人甚至侃侃而谈,我大二时候作XX报纸的代理,大三时候与学校超市合作开网点向同学卖方便面,我有很丰富的大学创业经历。

不能批评他们的幼稚,对未来的憧憬太不现实──究其原因,这也许是当今中国社会,在扩招了近十年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等人才”后面临的阵痛。我说说自己切实了解的几个数字。

1、高考人数。如果没有记错,我们是扩招前的最后一节,从1999年高考开始,高校的录取率,就从98年不到40%的比例,迅速提高到99年的56%,到2002年的最高峰63%;高中录取人数,也从98年的108万人,提高到2009年的630万人。这个数字,和世界瞩目的中国GDP比较起来,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想而知,到2013年,这届学生毕业的时候,人力供需的矛盾,会达到比今天还要高的水平。国家培养了这些所谓“人才”,但是没有规划好,4年以后他们怎么办,于是,又开始了研究生的扩招。能解决多少问题,研究生毕业后,中国社会准备好了接收这些人才了么?

2、应届毕业生工资水平。按理说,CPI在上涨,房价在上涨,大家的生活成本上涨了,那么,大家的收入也应该相应增长。但是,从我身边看到的,确实相反的结果。02年我本科毕业,那个时候,同学们平均基本工资水平,在5k以上,即便是当时正在创业阶段,找不到更好工作大家才选择的“百度”,也在4k多的水平。而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即使基薪不到2k,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骛。我原来工作的上市企业,人员要求从本科提高到了研究生,而最基层销售类岗位的公司,却从6k降低到了2k。 招聘的难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培养人才的成本却在增加。

这样的情况下,也难怪大学生们说,“找不到工作,我只好创业”……

归罪于社会,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样背景下产生的庞大学生创业团队,确实让人担忧,那么,大学生同学们,你们被逼无奈选择创业的时候,了解了到底什么是创业,创业会有什么困难呢?你们适合创业么?有时间的话,请好好考虑之后再做出要不要创业的决定。

——北大资源学院

第三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在这一浪潮中,大学生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研究背景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致辞,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其目的就是要调动起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新一代的年轻人带动起来,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成为2015年的发展热点。“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也在于政治和文化,三者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1.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担负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享受着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突破等重大难题,于是创新创业显得格外重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便应运而生。高校作为创业人员的孕育机构,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依托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就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的需求,同时也是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学教育要想使创业摆脱纸上谈兵,真正做到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以传统式专业知识教授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相当薄弱,仅仅将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口号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现代大学生象牙塔式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广阔的学识和创新探索精神的现象。其次,让年轻人做好“创客”对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创业者不仅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断熟悉商业模式,还要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点是否有创新性。然而大学生创业往往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相关性探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的深入推广,各行各类的创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其中,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综合素质,那么他们是否对自己创业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究其原因,症结在于双创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当前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下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数据进行分析。

2.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政策虽出,大学生们的反应却平平。调研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大。其中,合肥地区的五所高校中,对这一政策比较了解的仅有31人,占调查总数的10.69%,52.76%的学生仅听说过这一政策,且有自主创业打算的仅有10人(见表1)。而集各项优势于一身的北京地区的部分高校中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也仅为4.44%。这表明,双创政策并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开来并对其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2.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程度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成功率的绝佳途径。调查显示(见表2),大多数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因双创政策的出台而发生变化。在调研的八所大学中,仅有23.8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方面的教育,其中211和985大学占43.5%。

这表明,各个大学普遍对双创政策响应度较低,其教育模式急需改变。

2.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性分析

将“对双创政策实行时间的长短”与“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数据进行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见表3),Pearson相关性为0.038且显著性P=0.514>0.05,这说明双创政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极弱的相关性甚至不相关。但是理论上,随着政策的推行,其逐步趋于成熟,各大高校应当逐渐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即两者应当是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高校并未将此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本次调研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没有真正深入大学教育和学生内心:大学教育模式和大学生求稳的传统就业思想并未改变,因此没有出现大规模创新创业活动。怎样改变当下的情形,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知识、才能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3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改进高校教育模式

紧随时代潮流,鼓励创新创业,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为达成这一目的,高校必须以合适的步伐,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及行为,从而为社会输入高质量人才。

3.1高校加强宣传创新创业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学校应加强该政策的宣传与引导,重视政策的实施。首先让大学生了解该政策、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对创业者的支持与保障力度,让他们体会创新创业能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在校创业社团的作用,通过试点发展、以点带面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宣传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以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准备创业者少走弯路,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3.2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

高校仅做好宣传号召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政策落到实处还需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想突出专业特色,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广泛的招贤纳士,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对于本高校教师而言,学校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其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3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善相关配套体系

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大展拳脚。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于活动中涌现的相对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和项目,学校可以和国家相关部门结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努力促进校园创新氛围的形成。此外,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的创业信息跟踪系统。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并组织创新创业学生的经验交流,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3.4加快并完善创业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创业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场所,也是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尤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各大高校应及时为准备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国家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贷款担保、贴息扶持、税收减免等缓解学生的创业压力。

4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变与发展的不二之选,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带来了良好契机,置之不理的结果是成为井底之蛙,注定看不到更广阔的蓝天。因此各大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争做鸡中之鹤,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软硬件条件,激发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这不仅是对大学生负责,更是为国际与社会做贡献。

第四篇: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摘 要:文章以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分析,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提出不足并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一、现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成功的创业者喜欢到处分享经验,失败的创业者往往躲得远远的不让世人所了解,久而久之容易让大家犯了“幸存者偏差”,可实际上失败的公司多如过江之鲫!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凭一腔热血贸然上了战场,拿着市面上的创业教材一头扎进创业堆中,殊不知创业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荆棘路。中国每天诞生的新公司多达4千家,但从中国工商局2013报告显示,从2008到2012年内,退出市场的企业平均寿命为6.09年,寿命短语5年的接近60%,我国企业存活率十分低。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对创业关注极高,增幅也较快。在2016年创业报告调查涉及的来自一千多所高校的四十万余名大学生中显示,九成考虑过创业,超过十二万名大学生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经历,且主要目的是有创新的意愿即“机会型创业”,渴望靠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成就一番事业。随着双创时代的持续推进,如何为高校大学生逐渐壮大提供更健康高校的保障将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分析

1.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知网查询显示被SCI和EI等国际权威检索引擎检索到的我国创业教育类文章屈指可数,说明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层次有待提高,在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培训流程、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需有待深入。目前,国内高校虽陆续开设了创业基础(KAB、SYB等)类课程,但课程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创新,在教育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有待完善,对毕业生离校创业缺乏跟踪指导。

高校教师授课大都还是讲授的方式,而创业教育需要学生不单单基本的课程理论知识,还需更多的课程实践中总结经验,实践教学在大部分高校中未能开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会逐渐遗忘,只有真正参与创新创业,才能发现实际情况与书本理论之间的差别,才能自如地运用理论知识,遇到?L险与困难时才不会自乱阵脚。

2.高校大学生创业资源不够完善

创业是一项系统性行为,创业需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经验指导,风险控制等等,要创业需从这几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而在高校中创业大学生往往不能获得资金、技术、经验上的支持,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下去,最终失败告终,不成功的创业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他们正确认识创业。

3.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不够引起重视,师资力量配备主要来源于行政单位及教育单位,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本身没在企业工作、不具有创业实践经验,使得课堂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从成效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周期性较长,一般高校倾向于选择能够给学校迅速带来效益项目,也使得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师资力量投入有待商榷。当然也有高校通过聘请在企业方面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以讲座形式完成授课,这种方式不固定、不系统、不完善,对学校的整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起不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对策研究

1.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不仅包括具体的培训科目、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还包括培训的目标设计(培训何人做何事)、培训过程和方法(谁用什么手段培训谁)、培训绩效评价(如何衡量培训结果)等。创业教育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满足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创业人才。因此,创业教育体系应由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参与建设。

实践教学力度加强。理论教学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动手动脑,不断的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业人才。

奖励机制设立。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负责机构可设立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创业目的是为了他们毕业后有更好地生活,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如通过自己的模拟创业获得适当奖励予以激励,会点燃他们心中的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以教育分院为例,学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实习,如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的集体建设等,并给予相应奖励。

2.成立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建立高校创业园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责无旁贷。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号召,各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教学模式,配备专职行政、教师团队,给与大学生在校园期间更加专业的创业理论、实践教学,通过学院的力量整合资源,更好地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协调发展。

3.引入政府资源,校企合作

师友计划进高校。师友计划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坚持“引领、陪伴、成长、分享”的生本理念,借助政府、高校、企业、导师、学生五方联动的平台优势,搭建在校大学生对话社会需求的沟通桥梁,以社会精英与在校生结对联谊的方式,鼓励社会导师站在学生的身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深层次兴趣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学校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领悟能力;企业方面,校企合作可以进行人才储备,在抢夺人才的市场上占得先机,可以促进企业改革。强化校企合作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获利效果。

4.培养专业化创业导师

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将各高校的优秀师资有效整合,发挥其专业特点,各高校、创业教育培训机构间打通,建立师资库,并吸引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社会力量加入到创业教育师资库。在创业教育培训时,针对培训内容和环节的特点,从师资库中择优选配师资,通过这种创业师资共享模式来快速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训,高校教师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优秀的创业者是新形势下高校的新使命。高校教师与大学生联系紧密,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校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尼菲尔 陶丹.经贸实践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改革.姜莹,2012(1):75-80.

[3]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创业扶持体系探析.段炼.2015(4):24-26.

第五篇:信息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建设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初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践性。本文分别对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作了分析,以期通过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为辅助,以塑造学生全面素质为要点,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五平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信息化 西藏高校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一、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实践性。

国外高校中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中,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哈佛大学注重经验教育。美国创业体系分为两种模式:聚焦模式,该模式是指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及专业化的特征;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该模式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及创业课程,以不同知识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模式有:以商学院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国内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在20世纪90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革。为了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了创业教育的试点,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相应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而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相继采用了创新学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模式主要有:(1)提倡“双课堂”相结合。双课堂是指将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开展创业教育,该模式更加注重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模式。该模式将创业视为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及个人能力的良好途径。

西藏区内大致如下:(1)从知网上搜索获知,关于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的文章很少,相关文章仅有2篇;(2)西藏区内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非常重视,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二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对推动我区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是势在必行。

二、研究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和兴趣,优化课程体系,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营造宽松环境,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创业教育网站、QQ群、APP等新媒体手段做好宣传引导,隔年举办“放飞梦想,创响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促进创业成果、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加快技术企业的孵化与培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创新创业建设成果,介绍创业成功团队事迹和经验;定期开展创业之星评选,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事迹。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应该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教育;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等必须通过特定课程的学习而获得。

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引进网络课程资源。将翻转课题、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群创新教学中,探索基于微课的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2.建立创新创业五轮驱动平台

五轮驱动是指开放实验室、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建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搭建藏大微青年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五轮驱动,处处创新。学校制订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大部分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导师的指导在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意活动。

3.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在高校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往往具有很好的创意,但在具体创意的打磨、具体化、与现实接轨等环节不能很好的衔接,而指导教师在这些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聘请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以高校实战实训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还可以派遣一些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或鼓励教师到创新创业一线。

4.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高等学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通过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学校的实习实践教学,针对国家级、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有意识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工程实用性,在为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选拔优秀队员、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造就一支学生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带动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性质的社团,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思路,知道创业的基本过程。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8-309.

[2]卜德龙.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4(21):118.

[3]李世鹏,陈昊,邱菊.信息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51-152.

上一篇:党校培训班学习总结下一篇:大学生村官任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