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与劳模文化

2022-08-19

第一篇:劳模精神与劳模文化

中国劳模精神的文化价值

纵观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图景,我们不应忘记始终工作在中国社会建设前沿的劳动者群像,站在他们前方的模范人物以忘我的激情为中国各领域的持续发展奉献了生命的光和热,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以及从中呈现的精神境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归纳中国劳模的精神品格,深刻展示这种自强不息、爱国敬业、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识演进发展的历史轨迹,确认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十分必要。乔东教授的著作《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在该领域的可贵探索,该书力图以劳模精神为核心建构新时期企业职工文化,深入思索中国企业职工的文化主体性和先进性,进而彰显了中国劳模精神的文化价值。

《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回应了时代的需要,作者对以往有限的研究进行较为充分的梳理和评价,阐述了企业职工文化的历史背景、建设现状、内涵、特质、精髓及其与企业文化、职工素质、工会建设的关系。

首先,加强企业职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当进一步归纳和弘扬劳模精神。中国工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中国劳模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优秀的企业职工,为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劳模塑造的铁人精神、盂泰精神等主人翁精神确立了中国社会建设的道德楷模和精神路标,这些劳动者的偶像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淡泊名利的拼搏精神、紧密合作的团队意识,实则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务实进取的精神动力,这种劳动精神具有长远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当代企业职工实现文化自我塑造并丰富当代中国文化总体格局的重要精神资源。

其次,塑造和发展企业职工文化,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职工的劳动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征。企业职工文化的价值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人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是中国丰十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条件奉献社会,也在劳动的巅峰感到了自我实现的幸福,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深入发展职工文化的精神、行为和机制,关键在于进一步弘扬中国劳模精神,将其内化于工人的内心世界,以之凝铸工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转化为工人创造价值的劳动实践,并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自觉意识。

再次,建构内涵丰富、形式灵活的职工文化,应充分了解当代工人精神文化状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人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崇尚知识、尊重科学的高级技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各种高精端的技术创新和转化归根结底是通过工人的劳动实现的。企业管理者应当将丰富职工文化当作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一个没有职工文化的企业是很难有前景可言的,职工文化水平是衡量企业文化发展状态的重要尺度。

最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激发当代职工的文化活力与创造激情。以中国劳模精神为核心,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的内涵,使当代职工具有凝结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在创新和合作中增强文化修养,必然会创造出一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形态,进而提升生产生活的激情,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中国奇迹,讲好中国故事,都不能缺少当代中国职工的劳动创造和文化实践。

该书将理念提升与经验归纳融为一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们深入了解企业职工文化及其体现的职工的价值观和愿景,对今后工会系统、学界与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和参与中国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应当是该书最值得赞赏的文化价值所在。

第二篇:《劳模精神职工读本》系统诠释劳模精神

李丹

2013年4月28日,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2015年4月28日,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2016年4月26日,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以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较全面系统地诠释劳模精神,对于发挥劳动模范引领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这个目的,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了《劳模精神职工读本》。该书分:劳模精神——永不褪色的旗帜,匠心的永恒呼唤;第二章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地地做好本职工作;第三章 争创一流——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第四章 艰苦奋斗——保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第五章 勇于创新——以锐意进取、求新求变的勇气攀高峰;第六章 淡泊名利——锤炼廉洁自律、遵规守矩的高尚品格;第七章 甘于奉献——培育敢于担当、乐于付出的行为品质。对劳动、劳模和劳模精神的内涵意义和践行劳模精神的途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广大职工学习理解劳模精神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阐述过程中,贴近工作生活实际来阐述什么是劳模精神,如何运用劳模精神,其中穿插了众多的劳模事迹、轻松易懂的小故事,帮助和启发职工理解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力求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操作性,并在各节后配以小结、各章后配以讨论题,帮助职工理解和思考劳模精神的内涵,从中得到教益和启示,汲取“精神元素”、“行动元素”和“梦想成真元素”。特别是,读者会感受到许多职工之所以成为劳模,最主要是体现着以“工匠精神”对待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匠心独具,勇于创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篇:劳模精神

劳模是劳动者;“劳模”成绩贡献突出;“劳模”也需要社会对他们劳动的承认和对其价值的尊重。“劳模”们流血流汗,可我们不能让他们再流泪,他们之于祖国的贡献何其大也,我们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内心黯然哭泣呢?我们又怎能遗忘他们呢?由于时代不同,政治、经济环境也不同,以往的“劳模”没有被如今的时代和社会大众广为接受,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劳模”,我们应该永持感恩之心、敬重之意,更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这样的回报不能仅限定于“救济”,从制度上建立起恰当、合理的回报形式方为根本。

“劳模”是各行各业中具有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的劳动者的荣誉称号,是与时俱进者的象征。评选劳模就是要将这种实干、创新精神树立为一种社会新风尚,转化为其他劳动者学习的榜样、典范,从精神上激励全体劳动者作时代的楷模、国家的栋梁、拉动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老黄牛”。

当选劳模意味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精力和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琐碎的工作中留下鞭策他人的精神财富,用一仓吃不尽的精神食粮,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不怕吃苦、敢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劳动美德;当选劳模意味着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踏踏实实地奉献在自己“清贫”的工作岗位上,作身边人的楷模;当选劳模意味着不求私欲名利,只求付出和奉献,不求回报宣扬,只求默默无闻;当选劳模意味着更加一如既往地做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上的“排头兵”

不管是哪个行业、那一阶层的劳动者,只要冠冕劳模这一称号,就要守得住清贫,不为鲜花和掌声所诱惑、动摇。人民劳模人民选,人民评选出的劳模,身上浓缩的是一种进取不懈的时代精神,体现出的是一种实干与创新相结合的民族精神,折射出的是一种奋发图强、勇立潮头的劳动精神,最终留给人们的是一仓世世代代用不完的精神食粮。

劳模就是动力,就是精神。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劳模就要扛上比常人更重的负担,顶起比常人更重的责任,代表有责任感、使命感、压力感和紧迫感的工人阶级,紧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把这种动力、精神更积极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用行动带动人,用精神感化人,引导和鞭策更多的劳动者锐意进取,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从劳模的产生方式看,既有名额限制,又无量化标准,从上到下各级都是行政手段多于公众意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行业,评选先进、劳模,当选的领导总比群众多。这也是现在劳模的认知度下降的原因之一。还有,对劳模各种待遇的资金来源,多是各级工会或财政支付,是纳税人的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的名义给这些劳模的奖励,能起到本来意义上的作用吗?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所以,把现在的劳模的荣誉和待遇脱钩,从精神文明角度看,也是对劳模的一种考验。因为真正的劳模,不应当是为了物质待遇而工作的。而国家不给劳模过多过繁的物质待遇本身,就增加了他们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信誉度。

“劳模”及“劳模精神”再次被提及、被热议,这本身就是社会大众对“劳模精神”回归的一种渴望,这也说明了“劳模精神”之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革,“劳模”是必要的,“劳模”群体的精神象征意义也是深远的。

劳模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劳模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劳模的形象是光鲜的,站在讲台,在万众瞩目和喝彩下领奖,身披红花,脸上露着喜悦的笑容。他们是一个耀眼群体,他们是一些默默奉献,把一切献给事业的人,是一些勤奋工作一丝不苟的人,是一些对工作精益求精、出色履行自己职责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劳动光荣”的神圣使命感,折射出来的是时代精神,他们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是引领人们奋勇前进的旗帜,提起他们会使人们获得无穷无尽的动力,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夺取辉煌。但是走下领奖台的他们,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他们,为此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全国邮电系统劳模——罗淑珍,听了她的先进事迹,对自己触动很大。罗淑珍报告会上讲述了1951年的一天:北京市招考投递员她就去报了名,一考试就被录取,领导问她想干什么,她立即回答,服从分配,要干最累的工作,领导分配我当投递员并征求意见,她豪不犹豫、满口答应,从此,就和投递工作连在一起,从这时出发构建起了劳模罗淑珍职业生涯的基础。我们每一个邮政工作人员,都要从最基础、最深刻的点上找准自己爱岗敬业的切入点,没有这样一个切入点,就构建不起自己职业的坐标,没有这样一个坐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我常想劳模所从事工作在邮政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什么有的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人却不能很好地履行好岗位职责,岗位一样,外部环境一样,结果却不一样。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就是起点的不同,这个起点不在外部,而在自己的心中,是自己对整个职业生涯最初的确定。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在自己心中树立一种信念,一种理念,并坚持不懈地为此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结出丰硕的成果。

罗淑珍劳模事迹在我心里引起触动还有一点,就是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职业溶入到一个事业中,那么这份职业带给她的就不是单纯的岗位,而是自身心灵的一种升华。罗淑珍同志是这样说:每天骑车送信都要经过天安门,感到很光荣、很自豪,心里一直牢记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心里充满了使命感、责任感,感到这是一份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说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事一种职业,如何在履行职责中获得乐趣,关键在于自身是不是将职业与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结合起来,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出色的工作,充实的生活,从而构成像罗淑珍劳模这样的生活基调。这给我们这些年轻的邮政职工的心里留下了更多亮丽的风景线。“人民邮政为人民”是罗淑珍从事邮政工作的座右铭,也是她勤奋工作责任意识的来源,她对每份邮件都倾注了自己深深的感情,她是用心在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个邮政职工要学习关键点。

我最敬佩罗淑珍同志还有一点就是她创新精神,罗淑珍同志在投递中由于非常重视每一个细微处,使她具有了敏锐的职业观察力,她从准确投递每一个邮件入手,发明了许多新的投递方式。罗淑珍同志的“喊信”方式都与众不同,既准确又亲切,很有吸引力,让用户一听如沐春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就是罗淑珍同志心里装着每一封信,每一个用户,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这样一种极其简单工作方法,她也倾注了心血,做出了创新,她真是一位使每一个邮政职工在工作中获得动力的榜样,她的形象在我心中永远是高大的。

从细微入手,从点滴做起的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这三点是我学习罗淑珍劳模精神后,在心中触动最深的。这三点不是空洞的,在罗淑珍同志那里都有着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内容,罗淑珍劳模在我心中有着永久的魅力,根源就在这里。因为这三点使她可亲、可近,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模范,也是可以学到手的宝贵财富。我想我们每一个职工都向罗淑珍那样勤奋的工作,我们的邮政事业一定会可以更加繁荣,我们邮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学劳模精神

学劳模精神,走好人生路

劳模劳模,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劳模离我们很远,或许是毫不相关,至少我在进入大学前劳模对我来说就像是新闻里的一个词,会经常听到但会一笑而过。然而当进入大学后的一次学劳模活动才让我发现我对劳模的认识是多么浅薄。劳模是这个时代的领跑者,他们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他们的精神也是,学劳模精神可以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我们的在人生路上可以少走弯道。

为我们上课的是吴尔愉老师,是一位被国家评为优秀劳模的空乘服务员。当她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美丽,是一种让人忽略其年龄的美丽,我完全看不出她已是46岁的人,当时就觉得她比在她这个年龄层次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得精彩,活得出众。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她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觉得这一课对我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我的一生。

她首先教会我们要笑对生活,刚与我们见面的时候她就在微笑,她的微笑在给我们一种如遇春风的感觉的同时还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就好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她都可以从容面对,世上根本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她,在与我们会面的一个小时内她一直保持着这种笑容,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既然你避不开那些不如意的事,那还不如以微笑去面对一切。虽然以前我也听过类似的话,但多半是不以为然,认为当困难与挫折降临时心烦还来不及呢那还有心情去微笑面对,但直到见到了吴尔愉老师我才明白既然无法躲避困难与挫折那还不如以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洗礼,也就是用微笑来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吴尔愉老师并没有同我们将一些深奥的大道理,而是教我们该如何站、如何坐、如何蹲、如何与各种不同的人说话、在各种宴会饭局上应如何运筹自如,彬彬有礼,并亲自示范了一些动作,我很感谢她并为用一些大道理来搪塞我们,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待人接物,这些东西是学校里的老师不会教我们,但走向社会一定会用到的。我从中学到了不管你做什么事都必须现学会如何做人,毕竟我们是在社会中不可能不与人交往,除非你与世隔绝从此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她所说的一些特定场合的礼仪有很多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但她用她的一些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决定一切。

劳模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人,但劳模也是人,也会为生活家庭乃至工作而烦恼,只不过他们可以很好的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而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认认真真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就是我们应学习的劳模精神。

学劳模精神,走好人生路是我们学习劳模的最终成效。

第五篇:学习劳模精神

学习劳模精神,青春建功“三集五大”

什么是劳模?

劳模就是一个用“兢兢业业”把平凡的工作干得伟大的普通劳动者。

什么是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是他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

劳模精神是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

劳模精神是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

劳模精神是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和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 劳模精神是是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

学习劳模,学的是他的精神。是他的无畏、果敢、开拓、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忘我。学的是在困难面前坚如磐石,在浪潮之中迎风举旗,迎着曙光奋勇前冲的雄姿英发!

2012年是“三集五大”从潮流概念变成油盐酱醋的一年,这是变革。这变革稳定,犹如东起的朝阳一般无声无息、无可阻挡,因为它是趋势、是任务、是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同时,这变革又轰轰烈烈,犹如春潮带雨、老树抽枝,以蓬勃的生机把一切老旧的污垢清除殆尽。

“三集五大”有机构改革、与时俱进的大机遇,也有破而后立、化茧成蝶的大考验。能够勇敢迎接这考验,拼搏把握这机会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壮哉、少年,无限风光在险峰,用青春建功,这拼搏的精神就是你我的颂歌。

前路也曾遍布荆棘,困难总是来做砖石。我们知道许多员工放弃了休假,每天6点迎着太阳上班,晚上看着月亮回家,睡不了个踏实觉,干不完的手上活。我们知道许多分分离离,多少人在学习以前不曾接触的技术和操作。

我们的继电保护班改了名字叫二次检修,人手不增责任范围却增了不少。陌生的新工作让我们一时间压力倍增。说技术,我们这里曾经换人如走马,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华电毕业,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又经过一年的系统培训,转眼就被调走,技术人员的缺失带来重重困难。但困难再大,只能让懦弱者低头,对于胜利者,只是路上的风景。要知道,培养一名能看图,能查找故障的专业人才确实不易,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作为一名新人,看着复杂的变电站施工图,线路图,原理图,查找一个不知道是来自线路,机构,装置还是软件的故障点到底在何方是怎样的困难,更糟糕的是,我甚至难以确定,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故障么,或许仅仅是设备厂家在装置功能上给我开的一个小玩笑?是一个少见的闭锁功能?没有过硬的技术,面对来自不同厂家的各种设备,一个工作从上午干到夜里,午饭晚饭全都回头见。这样的经历,在那刚上班的日子里,在那继电器从电磁升级到微机的日子里,带来胃病和满脸的羞愧,让我记忆犹新。但年轻人是经得起考验的,困境是能让人奋进的,学习是能收获回报的,随着技术日趋熟练,已经没有什么难题让我们止步不前了。而现在,“三集五大”的大变革把工作范围扩大了,新的技术考验,新分来的班组成员,新的挑战再次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深信,经过培训和艰苦的学习实践之后,我们肯定能把这些技术吃透用熟,新的挑战,将再一次的成为我们技术进步的踏脚基石,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优化整合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电网核心业务,建立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运行模式,形成以“五大”为特征的新体制新机制,是国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实践;是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迫切需要;是深化国网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基层职工深感其意义的重大、深远。在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劳模精神,用青春建功“三集五大”。

上一篇:六年级教学反思数学下一篇:六年级古诗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