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2022-10-09

时针滴滴答答,流逝的是光阴,在季节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留下了成绩证明。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我们,在工作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难忘时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我们,是该写一份工作报告,记录我们的工作之路。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编写工作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保护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评审意见

2011年12月8日,****环境保护局在*主持召开了《****“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会。****水利局、发经委、科技局、规划局、林业局、城管局、农业局以及**环科院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共10人参加了会议(名单附后)。与会人员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省环科院的介绍,经认真讨论,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文本编制规范,提出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基本可行,对****“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专家组同意通过规划评审。

二、 建议该规划在以下方面进行修改补充:

1、加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湖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突出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

2、加强对规划重要指标的定量分析,细化重点工程内容。

3、对《规划》的文本结构和文字适当进行调整和提炼。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评审组

第二篇:《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解读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五”以来,每五年都要编制出台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计划),“十一五”期间,国务院首次以国发文件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印发各地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执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与执行力得到重大提升。

2008年11月,环保部就启动了“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听取了关于“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的汇报,明确了“十二五”环境保护的方针、路线、目标和重点,将“十二五”环保规划列入了国务院2011年专项规划审批计划。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各地政府执行(环发[2011]42号),成为首个在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就完成编制、报批的环保五年规划。2011年,国务院以国发文件印发了6项规划,其中环境保护领域的规划就占了2项,分别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这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规划的编制出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转方式、调结构、促协调、强支撑、惠民生、推改革作为核心任务。从国际和历史发展的经验看,环境保护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绿色发展是占领新的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编制一个助力绿色发展转型的环保规划是时代的使命与必然选择。同时,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后,全国环保系统形成了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共识,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丰富了“十二五”环保规划指导思想与战略举措。

2、编制工作情况

《规划》编制研究工作于2008年底启动,始终坚持“开门编规划”的原则,经过深入基础研究、充分咨询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规划》(报批稿),顺利通过国务院审议并印发实施,主要得益于:

一是领导有力,组织高效。环保部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自2008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启动以来,专门召开部党组会四次,部长专题会近二十余次;连续三年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分管部领导亲自带队,开展了十余次分片区座谈和调研。各司局、各单位、各地方大力支持和配合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过程,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共识,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支撑和行动计划。

二是实践丰富、总结深刻。“十一五”时期,国家做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全面总结规划实施经验,首次开展了环保五年规划的评估考核工作。2008年,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开展了环保“十一五”规划的中期评估,2009年1月,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专题审议了环保“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由环保部和发改委联合将评估结果印发各地。在此基础上,2010年,环保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开展了环保“十一五”规划的终期考核,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编制完成规划执行情况报告。环保部组织有关人员,结合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结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考核结果等,对各地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核实和定量评估,编制完成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终期考核报告》。考核结果表明,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环境保护投入和能力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各省规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考核结果均在良好以上。

三是协力攻关、凝聚智慧。《规划》在充分吸收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全国污染源普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十二五”期间环境经济形势、污染防控重点、主要污染物减排战略、政策措施、投入保障等重点领域与内容,精心设置了60余项课题,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聘了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发改委宏观院等70多家具有深厚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技术单位,前后组织了1000余名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的研究编制,形成了50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方案。同时环境规划院等技术支持单位,针对面临的基础、形势、压力、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工程措施与重大政策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为规划研究编制奠定了扎实的科学基础。

四是采言纳策、公众参与。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关于《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在环保部网站上设置了“我为‘十二五’规划提建议”网络专栏,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规划编制的建议。在全国各地发放了5000多份环境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环境保护规划的看法与需求。累计召开了上千人次的专家咨询会议、研讨会、座谈会,深入了解公众、基层环境工作者、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多方论证、科学落地。深入分析论证规划指标,合理确定规划目标。规划编制组对全国上万家的排污单位的减排潜力和能力进行了逐个分析,形成国家控制目标和思路。对全国省级以上上千个监测断面(点位)近十年水质监测数据、三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逐项反复分析论证,确定环境质量目标。

应该说,通过上千名专家参与规划研究,上千人次专家参与规划咨询论证,前后调用收集上千万个基础数据,召开了近千次各类咨询会、研讨会、论证会、工作会,完成了500余万字的基础研究报告,经历了上百稿的修改,《规划》具备了基础扎实、研究全面、衔接充分、论证严谨、程序规范、决策科学等特点,是全体环保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实践的凝练、方法的探索、经验的总结。2011年3月31日,由环境、经济、政策、法律等相关领域的院士和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严格论证,给与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六是横纵衔接、达成共识。《规划》征求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23个中央国务院所属部门的意见(重点部委征求了多次意见);多次征求了各省环保厅(局)及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除书面征求意见外,还在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征求了所有与会代表的意见,分片区与各省厅(局)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和交流;两次征求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共收到书面反馈意见2000余条,编制组经过充分调研、论证,逐一梳理研究,反复协调沟通,认真研究修改,最终与各有关方面达成一致。

3、《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规划》从定位、目标、任务、到各工作领域、政策措施等,突破就环保谈环保,就污染防治谈环保的局限,将环境保护融人到经济绿色转型、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发展潮流,通过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加强环境保护的迫切期待。

二是环保领域不断拓展,进一步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一是首次提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的战略任务。针对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威胁环境改善成果的现状,在深化“十一五”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改善等各项工作任务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加强重金属、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环境风险防范,完善环境风险防范的基本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尤其突出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保障的要求,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作为核能核技术发展的前置条件,要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首次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针对当前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规划提出要着力缩小政府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差距,特别是着力突破农村环保基础薄弱的瓶颈,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和面貌,让广大农民共享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是进一步深化总量减排,作为撬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十二五”减排工作,增加了控制指标,将工业、生活、农业、交通等经济活动主要领域纳入控制范围,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引导控制,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与清洁生产,将控制污染物新增量过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建立等量淘汰和减量淘汰机制,利用污染减排倒逼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下大力气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改善环境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我国水和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规划》把化学耗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并且大幅度减少地表水劣V类水质的水体,提高七大水系好于Ⅲ类水质水体和好于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比例。同时,从“十二五”开始,将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防治工作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并着力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

五是突出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规划》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主要环境功能差异,以维护环境健康、保育自然生态安全、保障食品产地环境安全等为目标,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规划还针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和东、中、西、东北等四大经济区提出了针对性的环境管理要求。

六是强化政策支撑,推进并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为推进《规划》落实,《规划》提出了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完善综合决策机制等12项政策措施。其中,突出强调了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增强科技和产业支撑。从完善环境积极政策角度,提出要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研究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银行绿色评级制度,推进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建立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补偿机制。从技术研发角度,要提升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大力研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尤其是削减总量的技术,发展相关装配制造业;从环保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4、“十二五”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国际方面看,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从国内情况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工业化开始进入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的阶段,城镇化率将历史性的超过50%,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二是环境保护面临新形势。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污染防治水平仍然较低、环境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环境形势总体上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突出表现为:一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2010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551.7万吨、264.4万吨、2267.8万吨、2273.6万吨,远远超过全国环境容量,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污染物产生量还将继续增加。二是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加大,七大水系近20%的监测断面水体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重,河流入海水质较差,近五分之一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酸雨污染仍然较重,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三是防范环境风险任务艰巨。汽车尾气、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电子废物、场地和土壤等污染凸显,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体健康和公共安全。四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仅有少部分开展了污染治理,大多数行政村还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较为薄弱。五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环境监管、环境基础设施差距较大,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环境质量、设施、信息等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六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亟待加强。七是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层人员缺乏、能力滞后,仍不能适应事业发展要求。八是国际环境关系日趋复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环境问题压力日益加大。

三是环境保护迈上新起点。“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相继出台,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了一系列适应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环境保护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5、《规划》的新定位、新任务

《规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明“十二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十一五”时期,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坚持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必须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统筹推进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环保工作;必须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必须坚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这“五个必须”,既是对过去五年成功实践的科学总结,也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明确了基本遵循。因此,《规划》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努力将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相结合,由以污染防治为主向总量、质量、安全、服务管理转变;由以生产领域的环境管理为主向全领域、全过程环境管理转变;由注重环境保护本身向助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转变。

《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规划》共分9章32节63条,第1章是环境形势、第2章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指标、第3章到第6章是重点任务,按照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均衡发展四大战略任务,对各个要素、各个领域环境保护的任务措施进行了统筹安排,突破环境保护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薄弱的问题,第7章是环保工程,第8章是政策措施,第9章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估考核。

6、“十二五”国家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什么?

按照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发展趋势及条件,“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7、《规划》主要指标有哪些?与“十一五”规划相比有哪些不同?

《规划》根据目标、任务,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可行性、指标稳定性等因素,按照可监测、可统计、可分解、可评估、可考核的原则,确定了7项主要指标,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2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1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与“十一五”相比,规划指标增多了,压力加大了,潜力小了,要求提高了。

一是约束性指标增多了,潜力减小了。由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增加到四项,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其中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8%。减排指标从内容、要求和任务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减排领域也从工业和生活两个领域扩展为工业、生活、交通、农村四个领域。机动车氮氧化物、农业源水污染物首次被纳入总量控制范围。同时,随着“十二五”期间工程减排潜力收窄,经济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刚性增长仍将持续,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压力加大了,实际完成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要在30-40%以上。

二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了,要求提高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延续使用“十一五”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比例和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的比例指标,目标值确定为小于15%和大于60%。但监测点位由759个增加到970个,评价因子由9项增加到21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对实施范围进行了调整,由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扩大到333个地级以上城市,并加严了评价标准,规划指标由“十一五”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2天的比例”调整为“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目标值确定为80%。

8、《规划》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规划》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均衡发展,具体来讲,一是要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二是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加强综合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将核与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重点,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环境安全保障问题。四是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推进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

9、“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将有哪些新举措?

“十一五”时期,总量减排制度对推动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二五”时期,要将总量减排制度继续坚持下去,并进一步深化完善,推动我国环保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增加了指标。在COD和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达到四项。

二是扩展了领域。由工业源、生活源拓展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和交通源。

三是加大了力度。对造纸、印染、化工、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分别提出了总量控制要求,对机动车船氮氧化物控制的要求。更加注重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提出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合理调控能源消费总量,实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探索调控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同时提出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等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对未完成包括减排任务的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

四是突出了区域特色。进一步完善区域性总量控制要求,在已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和东海、渤海等易发生赤潮的沿海地区实施总氮或总磷排放总量控制,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区域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0、“十二五”期间要重点解决哪些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环保为民,从公众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的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是“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着力点。为此,将“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规划任务,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水、大气、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一是要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分,全面取缔所有排污口,全面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提高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二是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继续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行分区控制,优先防控重点单元,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同时,采取以奖促保等政策鼓励措施,加强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湖泊和河流的保护;三是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长江、黄河、珠江等河口和渤海等重点海湾的水质有所改善。四是深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探索开展修复试点。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在土壤环境保护方面,提出要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启动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且不得用于住宅开发。

在生态保护和监管方面,要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到2015年,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比例稳定在15%,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11、 “十二五”期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有哪些重要举措?

针对突发污染事件高发态势,首次将“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维护环境安全”列为重要的规划任务,把核与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重点,完善制度政策,健全防范、预警、应对、处置和恢复体系,加强环境监管,着力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环境安全保障问题。一是环境风险防控的基本制度建设。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基础,完善全防全控保障体系,开展全国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健全防范、预警、应对、处置和恢复重建体系;二是将重金属、化学品等纳入风险防控重点。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重金属污染源综合防治,加大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力度,严格化学品环境监管,加强化学品风险防控;三是全面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工作。大力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提高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四是控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全面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加大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12、为什么要将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如何推进环境基本公共体系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要满足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全国不分地域、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望。不损害人体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条底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作为“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重点,提出要实现“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规划》将“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通过促进区域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和不同群体之间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等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切实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使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十二五”期间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实施区域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强化分区指导,构建区域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环境保护管理新格局。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二是更加注重农村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乡统筹,提高农村饮用水保障,提高生活污水、垃圾、种植、养殖业处理处置,改善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质量。三是将完善环境监管能力作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以基础、保障、人才三大工程为重点,构建污染源与总量减排监管体系、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

《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合理确定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加强城乡和区域统筹,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央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加大对西边地区、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特殊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保障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把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提供和公共政策给与保障。

13、《规划》的重点工程有哪些?

围绕“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以总量控制、质量改善、风险防控和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规划》统筹提出了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农村环保惠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核与辐射安全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及人才队伍建设等8项重大工程。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污染治理投资需求约为3.4万亿元(均按当年价累计,不含运行费),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4%。优先实施的八项重点工程投资需求约1.5万亿。

重点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为保障重点工程投资落实,《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环境保护,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确保重点工程投资到位。

14、如何理顺体制机制、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公众参与?

《规划》提出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政府引导,协力推进的基本原则,重点在于完善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级政府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在政策措施部分,《规划》重点突出了五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等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

二是明确建立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总量减排、环境容量、环境风险、环境功能区划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

三是要发挥地方人民政府积极性,地方人民政府是实施规划的主体,要通过深化环保激励措施,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地方政府主动加强环境保护、及时解决环保重大问题的积极性。

四是要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的经验证明,各相关部门同心协力,共同推进是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规划》利用很大篇幅,详细阐明了为确保《规划》任务完成,需要环保、发展改革、财政、科技等18个主要部门承担的任务与职责要求,明确了责任分工。

五是强调社会各阶层公共参与,随着公众环境参与诉求日益强烈,要主动引导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关心、参与环境保护,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完善企业的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倡导居民、学校的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畅通环境投诉渠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举报制度。

15、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产业和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产业和技术支持是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的关键。《规划》系统阐述了创新相关经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的各项要求,深化脱硫脱销电价、企业优惠水价、居民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和高耗水行业差别水价等价格改革。推进环境税、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等税费改革。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进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

环境科技和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众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研发角度,要提升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大力研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尤其是削减总量的技术,发展相关装配制造业;从环保产业发展角度,要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实行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建立环保产业服务体系;从科技保障角度,要开展和加强制定和修订关于“总量、质量、风险”相关标准工作。

16、如何推进《规划》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规划》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明确了“部门协同推进环境保护”,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规划实施。在2013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莱芜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进展

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国务院、省委及省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个目标,采取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的工作方法,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落实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1、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目标要求,南水北调莱芜段出境控制断面达标率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为174天。辐射环境质量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噪声按功能区达到相关标准。

2、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6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03万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为100%,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处置率为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4.6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火力发电(热电)行业脱硫项目建设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5.8%。

3、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受保护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4%,森林覆盖率为33.9%。

4、环境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环保投资占同期GDP比例为2%,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成率为100%,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目标要求。

(二)主要工作措施

1、采取倒逼机制狠抓污染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减排目标。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强化工作督查,实行周调度、月检查、季总结、年核查,督促减排单位加快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对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在线监控;认真落实“四个办法”,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制定并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在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削减比例分别为23.1%、18.2%。2010年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9.6万吨、4.83万吨、3.66万吨、7.32万吨、2.03万吨、0.23万吨。

2、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一是认真落实南水北调治污工程规划。列入规划中的9个项目全部建成投运,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实施重点排水单位限期治理,对12家重点排水单位实施治理再提高工程。莱钢焦化等16家单位实现废水零排放。

3、扎实抓好大气污染治理,空气污染防治走在全省前列。一是扎实推进重点脱硫项目建设。电力企业全部建成机组脱硫工程。开展焦炉煤气脱硫和烧结机烟气脱硫,钢铁企业建成焦炉煤气脱硫工程和烧结机脱硫工程。二是突出治理重点废气排放单位。对23个重点废气排放单位实施限期治理,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坚决关停土小企业,遏制了土小企业反弹。采取环保部门拿名单、政府发文、供电部门实施停止供电等办法,对230余家高污染、高耗能的违法建设项目实施断电关停。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是加大水系治理力度,着力改善水环境。开展综合整治牟汶河、青草河、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河道治理、污染治理、生态绿化、开发利用四项重点工程。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建设污水管网50余公里。二是着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区负责”的工作机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烟尘控制区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对200余台燃煤取暖锅炉、茶水炉实施拆除和改造。三是加强噪声治理,噪声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四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汽车尾气检测站、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燃气热力管网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成投运。

5、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一是认真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书任务,我市被省政府授予“生态市建设先进市”。二是加强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黄庄镇国家环境优美镇,8个省级环境优美镇。三是认真开展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定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水源和水质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四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划布局畜牧生产区域,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小区,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五是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家单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42家单位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7、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坚持“先算”、“后审”、“再批”的规定,杜绝新污染源产生。加强监督检查,从严把好建设项目环保验收。认真开展“环境执法月”和“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环保专项活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信访和“12369”环境举报热线查处,突出解决群众反映的污染热点难点问题。慧通轮胎、福泉橡胶、香山瓜子等单位妥善实施搬迁,一批困扰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8、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结合“五五”普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基础知识。组织开展“嬴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表彰命名19所省、市级绿色学校、8个省级绿色社区。

9、环境保护制度逐步健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坚持环境优先,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和严格考核奖惩。完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六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加快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建成58台(套)工业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设施。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国控点陆地γ剂量率监测工作,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排污权交易,市排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从机遇来看:

1、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为环境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不断增强,为环境保护的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做好环保工作有了坚强后盾。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多次研究环保工作,污染减排、排污权交易等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先后出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指导和督办,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3、经济实力增强,科技进步加快,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4、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给环保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创新环保管理体制机制,环境保护将更加注重服务民生和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从挑战来看: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总量削减难度大。以能源、钢铁为主的工业结构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变,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非常重。污染负荷总体较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难度大,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大。

2、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空气质量的改善不容乐观,Ⅱ级(良好)天数比例较低,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和燃料结构调整还不到位。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不容忽视,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不配套,影响日益突出。

3、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还需加强。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规模化养殖和农药、化肥使用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土壤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

4、环境监管及应急能力不足。环境监管能力还较薄弱,监管手段和应急能力还不够先进,环境监测、监察等手段亟待加强,企业环保诚信、公众环境意识等方面提升较为缓慢,环境保护综合能力仍不能适应环保事业发展要求。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污染物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着力加强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等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努力为建设环境秀美的经济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环境优先,从污染负荷高、环境容量小的实际出发,在制定规划和政策、实施重大开发和建设项目时,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城市环境整治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工业、生活污染治理与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整体推进;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污染减排这一核心,加快企业污染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完善政绩评价制度。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指标,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础、人才、保障三大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更加巩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主要规划指标

主要河流水质达到Ⅳ类以上标准,无劣Ⅴ类水体;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南水北调控制断面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比2010年改善20%以上;辐射环境质量水平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19%、18%、11.5%、10.9%。

完善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处置率达到100%;重金属污染防治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污染源监管,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污水处理厂运转负荷率在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单位面积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比2010年降低20%左右;自然保护区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受保护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26%;森林覆盖率达到35.5%。 环境保护机制得到创新,环境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建成较为完备的环境监测、环境科技和保障体系,形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保投资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左右;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0%。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两高一资项目的环评审批,新、扩、改项目必须采用清洁工艺和设备,做到增产减污。发挥规划环评的作用,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突出抓好电力、钢铁、水泥、粉末冶金、耐火材料、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设施,推行新型干法回转窑技术,水泥行业实施总量控制。积极发展煤炭洗选和配煤产业。落实排污总量控制要求,认真开展排污权交易。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降低单位产值的水耗、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积极推行ISO14000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确保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70%以上。

(二)强力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重点乡镇和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如期建成。加强环境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调整,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大配套排污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排污管网的全覆盖,拓展中水回用方式和途径。加大污泥处置设施建设。

加强宏观管理,全面落实“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以技术经济可行为依据,倒逼造纸、酿造、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施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认真抓好人工湿地建设。

继续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加强水质监测,严厉查处影响水质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水质全部达标。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三)突出重点,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新突破

巩固电力行业减排成果,强化脱硫设施的升级改造与运行管理,严控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已投运脱硫设施应进行更新改造,综合脱硫效率提高到90%以上。现有火电机组凡设置脱硫烟气旁路烟道的,实施旁路烟气挡板铅封,脱硫效率提高到80-90%。燃煤锅炉走升级技术路线,以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替代小型燃煤锅炉,对大吨位燃煤锅炉因地制宜安装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规模在35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建设低氮燃烧示范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设施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新建烧结机应配套脱硫设施,现役钢铁烧结机及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球团设备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0%以上。焦化行业炼焦炉荒煤气全部实行脱硫,H2S脱除效率在95%以上。

实施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现役单机20万千瓦(不含)以下机组,全部安装低氮燃烧器,脱硝效率达35%;现役单机20万千瓦以上机组,全部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70%。钢铁行业建设脱硫脱硝一体化示范工程。水泥行业日产规模大于2000吨熟料的生产线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配套烟气脱硝设施。新建大中型燃煤锅炉全部安装脱硝设施,35t/h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安装低氮燃烧器,脱硝效率不低于30%。

全面强化工业烟(粉)尘污染防治,原、辅材料必须配套建设防风抑尘网、设立密闭堆场、安装自动喷淋装置。烟尘排放浓度超过30mg/m3的火电厂,必须进行除尘设施改造。未采用静电除尘器的钢铁行业现役烧结(球团)设备全部改造为袋式或静电等高效除尘器。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应安装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鼓励20蒸吨以下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使用低灰优质煤或清洁能源。

突出抓好特殊行业和化工园区等的异味治理工作,有效控制工业异味。减少精细化工行业有机废气产生点位,完善有机废气收集系统。禁止露天和在居民区内进行喷漆、喷塑、喷砂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作业。做好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所有加油(气)站、储油(气)库安装密闭措施和油气回收装置。 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加速高排放的老旧汽车、“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开展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工作。积极推广供应国四油品。

(四)典型示范,把土壤污染防治摆上重要位置

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客观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分区控制原则和措施。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优化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建立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对粮食、蔬菜基地等重要敏感区和浓度高值区进行加密监测、跟踪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优先修复污染土壤清单。污染严重的土壤,禁止生产农副产品。加强城市和工矿企业场地污染环境监管,开展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和城市改造场地污染评估,将建设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二次开发。

开展重点河流、湖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制定实施治理和修复方案。以涉及化工企业搬迁场地为重点,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

(五)规范管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建立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的技术开发,拓宽综合利用产品市场,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在黑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双超”、“双有”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认真制定并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管,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变更申报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监控名单。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储运和处理实施全过程管理。以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加强对典型工业污泥的处置工作,尤其是含油、含重金属和含有毒有机物的污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废酸、废油等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大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力度。严格化学品环境监管,完善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制度。

(六)分类指导,全面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建设

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供热热源首先考虑利用城市或企业供热管网的延伸。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乡镇驻地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或建设管网引入城市、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农村建设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处理方式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工作,雪野旅游区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并按规划切实抓好建设。

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加大农村“以奖促治”支持力度,全面启动莱城区“连片整治”工作。开展生态镇、生态文明村以及生态社区等多层次的创建活动。开展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加强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建设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农村环境优化美化为目标,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业“两减三保”(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面源污染控制行动计划,鼓励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严格实行秸秆禁烧。

实施村级定点收集、镇级集中清运、市区统一处理垃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切入点,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七)建设完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有效保障环境安全

开展重点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调查,摸清环境风险的高发区和敏感行业。调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建立环境风险源分类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动态更新。

建立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新、扩、改建设项目全部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出并落实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对所有已建项目每年进行一次环境风险源排查,及时更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科学设置监测预警点位,落实分级定期监测、剧毒物质超标报告和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快速预警和反应能力。实施重金属重点防控区排放总量控制试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 提高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加强辐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抓好放射性物质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放射性废物收贮和废物库安全管理,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实现对放射源全寿期无缝隙监管。

(八)实施基础、人才、保障工程,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 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完善的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支撑三大体系。实现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常规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注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发展三个转变。探索建立城乡环保执法监管新机制,切实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设,逐步探索建立乡镇和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科技的投入,增强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建设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环保人才。加强环保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环保科研水平。

加快辐射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建立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形成市、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网络。

完善监测网络,形成环境监测自动监控系统。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重金属监测专项配置指南要求;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市、区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至少达到90%和80%。加强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市、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至少达到90%和80%。 加强环境信息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环境信息平台,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水平。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建设环境应急队伍、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测实验室等。

五、重点工程和投资来源 (一)重点工程

1.水污染治理投资。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住宅小区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工业污染源实施治理再提高,建设人工湿地等工程。“十二五”期间,水环境治理投资需23亿元。

2.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包括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电力企业脱硫设施的升级改造,烧结机脱硫工程及脱硝示范工程,焦炉煤气脱硫升级改造,电力企业脱硝工程,工业锅炉和炉窑的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和清洁能源,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需18.2亿元。

3.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包括建立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城市绿化,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等,重点建设雪野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莱城区连片整治等。“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需5亿元。

4.固体废物治理投资。包括新增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00吨/日,建设废酸、废油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和污泥处置中心等项目。“十二五”期间,固体废物治理投资需4亿元。

5、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包括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实施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科研等。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项目投资需2.8亿元。

6、环境监督能力建设投资。包括建设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地表水监测网络等,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重点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开展环境污染预防,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清洁生产审计,循环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预报预测方面的攻关研究。“十二五”期间,环境监督能力建设投资需2亿元。

(二)投资来源分析

1、政府主导项目。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督能力建设等是由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需投资10亿元,占投资的18%。来源于各级财政投入。

2、企业负责项目。需投资45亿元,占投资的82%。按照“污染者负担”、“谁污染谁治理”等原则,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解决。政府对重点治理项目和技术示范项目给予适当环保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环境监管横向与纵向的明确分工、衔接与合作。环保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实施、监管,其他部门在法律的职权范围开展工作。建立环保目标考核体系,量化考核目标。完善考核奖惩措施,建立环保问责制度和行政监察制度。

(二)建立综合决策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落实监督管理措施。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全面推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建立以环境容量和排污权交易为基础的审批机制。推行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制度,实施竣工验收公示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机制。推行排污权交易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落实经济保障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运营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治理的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机制。落实技术保障措施。制定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积极探索社会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大环境保护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力度。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普及环境知识。加大绿色学校与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三)健全环保投资机制,拓宽环保投入渠道

明确各级政府在环保投入中的责任,强化政府环保投入主体地位。加强统筹协调,多方位多渠道增加环保投入,将其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予以保证并按比例逐年增加。拓宽环保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在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优惠鼓励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转向环保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积极探索,开创环保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建立以末端控制为主、体现清洁生产要求、覆盖生产全过程的排放监控体系,加强源头控制和全程管控,体现全防全控理念。加强环境规划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的协调统一。

(五)加大环境宣教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环境信息公开,走环境保护群众路线,建立环保统一战线。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制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积极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扩大社会参与力度,让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

(六)加强支撑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执法水平

加快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督执法装备水平,重点提高现场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能力的建设。加大环境科技的投入,加强环境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和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提高环境科研水平。建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提高宣传教育水平。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加强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实现环保部门网络互联。

七、规划实施与考核

各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把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规划实施。要在2013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海北州“十二五”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十二五”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环境形势将呈现出新的态势,给未来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因素。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州实际,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短期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研究出发,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职能作用。对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绿色经济、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海北州“十一五” 环境保护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着力实施“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富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战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州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州辖黄河、湟水流域水质全部达到《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得到完全控制;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任务全部完成。初步建立了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监管水平有效提

1 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努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州组织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环青海湖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重点工程,改善了祁连山水源涵养环境和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通过加大小流域治理、农牧区、工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增强了我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多措并举

全面推进污染减排

为确保全州“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省政府出台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明确了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要求,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方案,通过加强调度和督查,推进了减排措施的落实。一是工程减排方面。2010年可发挥减排效益的海晏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已建成投运;祁连山酒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发挥减排作用;唐湖电力公司2X13.5MW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计划在年内开工建设。二是结构减排方面。先后关停了热电联产小火电机组、电解铝、碳化硅、铁合金、屠宰行业等落后产能企业13家,削减二氧化硫456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72.9吨。三是管理减排方面。强化了重点污染源达标考核工作,14家重点考核企业达标率在86%以上。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率达100%,

2 基本实现了重点污染源持证排污。积极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了重点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加强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项目建设,州级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项目已全部建成,3家国控企业在线监控设施也已全部安装完成并与州监控平台联网。

(三)突出重点

强化污染防治措施

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加大了重点流域区域的污染防治力度。一是重点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列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海晏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其余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加强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整治。集中整治并督促完善了铁合金、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三是铬渣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原海北化工厂铬渣治理进入拉运处理阶段,被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已纳入国家“863”计划启动实施。

(四)强化监管

严把环保准入关口

一是按照“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源头参与、全程监督”的要求,严把环境准入关。各级环保部门围绕大局,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后,迅速研究落实措施,及时调整改进环评工作,完善审批机制,确保了国家扩大内需项目的建设。二是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必要手段,切实加强对水污染的控制;严格核定排污总量,施行清洁生产,实行排污许可

3 证制度。通过排污许可证的管理,规范排污者的排污行为,做到依证管理,按证排污,违证处罚,有效发挥减少污染与防治并举的作用。

(五)严格执法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春灌期间防止水污染、高(中)考控噪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州环境监察部门累计出动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500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58家。不断加大后督查力度,对热水、江仓地区煤炭开采和祁连有色金属开采企业等环境违法案件和2006年以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后督查。二是积极完善排污收费核查机制,大力提高稽查水平。全州排污费征收突破500万元,继2006年跨跃100万元大关之后,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加强环境应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对饮用水源地、矿山尾矿库等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效防止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首次成功对青海海鑫公司废水实施了应急排险。四是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及时受理和严肃查办各类群众环境信访案件,查办率达到100%,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特别对州委、州政府和省环保厅领导批示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六)强化辐射环境监管

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认真开展放射源的摸底排查,基本实现对全州放射源的

4 动态安全监管。针对原二二一厂填埋坑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与省厅共同开展了应急演练,提高了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同时,组织完成对全州9家单位、14台(套)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申报登记工作,为电磁辐射污染源纳入排污申报体系奠定了基础。

(七)狠抓环保能力建设

稳步提升基础工作 全州共争取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及环保能力建设资金700余万元,有力加强了环境规划、污染源普查、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科技、环境信息、环境宣教等基础性工作,推动了环保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有效,认真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经国家实地核查后,全州普查对象漏报率、普查表指标漏填率、差错率均控制在2%以下,达到国家技术要求。同时,海北州林业环保局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监测能力得到提高。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完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站正在加快建设,环境监测覆盖面增加,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频次加大,应急监测工作有序开展,湟水干流海北金滩考核断面实现水质监测周报。环境监察能力明显增强,环境监察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完善,全州各级环保部门执法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环境宣教工作扎实有效。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加强环境宣传报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和科普活动,共有6所“绿色学

5 校”和2个“绿色社区”通过省级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实施项目资金236万元,共有3个行政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

(八)重视环保自身建设

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环保系统“五大建设”、“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力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开展行风、“三型机关”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环保系统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

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州环境保护还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全州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仍很突出;二是四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处于起步阶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及环境监管已成为发展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农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全州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牧区环境问题将严重制约和谐家园的建设进程。农牧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低,畜禽养殖业、餐饮业和小型加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农牧区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四是

6 生态功能逐步退化,超载过牧问题突出。高强度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以及城镇建设、公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和地表的扰动,导致全州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超载过牧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有效遏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五是环保投入尤其是直接用于污水、垃圾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截止目前,全州仅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设计处理能力0.2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全州5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不仅无害化处理率低,而且处理标准不高,垃圾围城和二次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六是环保体制机制尚不完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综合决策机制有待健全。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环保投入不足,基层环境管理能力较薄弱,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性逐渐显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投诉事件增多,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各地现有的环境监管模式不能适应全州统一发展的要求,在环境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象,影响了全州环境行政管理的综合效能。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形势分析

就现阶段情况而言,当前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带

7 来的巨量资源消耗、巨大环境压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验所要求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海北州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州工业经济实现“两个翻一番、四个重大突破”的发展目标。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翻一番,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达到36.58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实现工业投资总额翻一番,工业投资年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工业总投资达到140亿元以上。煤生产能力达到776万吨、产量超过600万吨;石棉 10万吨;铜、铅、锌共80万吨(金属量);铁186万吨(矿石量);金 1吨(金属量)。实现四个重大突破。即:实现工业集聚发展的重大突破,重点建设好海晏县红河湾生态工业经济集中发展区、门源县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祁连县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青海省热水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四个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成为我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工业富州的载体、企业壮大的平台、经济增长的龙头。实现企业创新的重大突破,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上有显著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品牌建设的重大突破,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方式,培育更多的自主品

8 牌,扩大品牌产品的规模和影响力,培育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

《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规划纲要》提出:海北州四县全部为环青海湖生态旅游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示范区;海晏县为沿湟水河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走廊;海晏县、刚察县为沿兰青—青藏铁路城镇发展带和经济大动脉。

省委提出:海北要在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特色旅游业、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走在全省牧区的前列。

青海省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环境和祁连山水源涵养为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这些奋斗目标和要求对全州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污染加剧

预计到2015年全州城镇人口将达到12万,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0%。城镇化进程是一把

“双刃剑”,一方面,城镇化过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了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污水、垃圾、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产生量持续增加,“热岛效应”加剧,城镇 9 及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以城镇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

(二)消费水平升级

资源进一步紧缺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畜禽养殖量、排污量也将随之增大;同时人均住宅面积、汽车保有量均逐年上升,将导致道路拥挤,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增加,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土地资源将进一步紧缺。

(三)环保需求提高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根据国家污染减排与“四区两带一线”环保需求,全州COD、二氧化硫的单位GDP排放强度将要在“十一五”基础上削减,加之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如氨氮、氮氧化物等也会逐步纳入减排控制范围,全州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四)环保意识增强

环保工作压力增大

随着四县工业集中发展展区的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控制标准也会进一步严格,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三、“十二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和跨越式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污染减排,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力度,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注重环境保护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统筹各要素、各领域,兼顾农村与城镇,源头预防和治理修复相结合,长远谋划,总体设计,实现系统集成,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2、民生优先。从公众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解决与民生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3、重点突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以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为重点,科学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

4、分类指导。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水、气环境容量,严格遵循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落实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区控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以环境容量为核算基础的污染物分区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突出目标指标的地区差异性,强化指导性。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任务措施,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5、综合推进。强化环境保护的政府意志,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的匹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以规划任务落地为基础,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规划编制、过程评估和实施考核的系统管理。

(三)规划目标

12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基本解决,饮用水水源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环境状况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相适应,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四)主要目标指标

1、水环境目标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

——湟水河金滩控制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大气环境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292天/年

3、声环境

——城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5分贝 ——城镇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小于70分贝

4、生态环境

——按照规范化要求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5、总量控制及减排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上下达的指标之内,并按要求完成减排指标

6、污染控制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其它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

——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6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7、环境管理能力指标

——州、县环境监察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 ——建制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实现规范监管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成并正常运行 ——全州环境应急系统完善并正常运行 ——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实现自动在线监控 ——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成

——州、县环境宣教、环境信息、环境科研能力基本满足工作需求

四、“十二五”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一)水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全州重点城镇饮用水在用、备用和规划水源地保护区全部规范划定,相应保护设施落实并实现规范 14 监管;重点乡镇70%的乡村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完成规范划定,基本落实保护措施和监管监测措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2、加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各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并达标排放,全州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污水厂中水回用率和污泥处置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3、严格控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以湟水河流域、黑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和青海湖流域为重点水污染防治工作区域,并强化其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至2015年底,根据《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环境保护要求,省控、国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100%,全面推进企业水污染物达标排放。

4、扎实推进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核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禁止无证或超量排放,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的责令其停产整治。

15 (二)大气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加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继续以“三河一湖”流域等为重点区域,加大对火电、铁合金、煤炭采选、水泥等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有色金属采选、电力、建材、集中供热等重点行业的工业粉尘、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2、实施重点城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镇为重点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继续抓好西海镇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的同时,将推广节能环保型采暖锅炉及改造消烟除尘设备等措施。至2015年,城镇清洁能源使用率有所提高。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纳入环境监管范围。

3、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减排工程为重点,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督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铁合金、碳化硅等落后产能步伐,重点抓好西部矿业唐湖电力分公司2X135MW发电机组的脱硫设施工作,为完成全州州“十二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起到重要作用

(三)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的任务

1、全州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投入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

16 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收费标准和办法,建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严格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2、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提高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和分类收集工作。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在优先进行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重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对现行的简易垃圾处理场进行环境综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消除隐患。

3、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重点控制资源采选、火力发电、铁合金等行业。督促企业综合利用产生的固体废物,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减少废物的堆存量。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实施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规划,配合完成祁连山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前期工作并力争项目启动;统筹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人工增雨和草地、林地、湿

17 地、野生动物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减轻天然草场压力,逐步恢复天然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引导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促进生态恢复,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的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水源涵养。

2、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的保护与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和区域性生态环境调查,完成全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逐步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利用安全评价、野生生物物种救护和繁育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实施青海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生物多样性社区共管示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履约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3、积极推动全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生态敏感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潜力,确定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范围、发展方向和环境准入条件,强化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合理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对流域区域内环境容量有限、自

18 然资源供给不足、人口集中而经济相对发达的部分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对热水、江仓等一些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坚持科学利用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对环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山地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实行限制开发。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鼓励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实行禁止开发。坚持强制性保护,依法严格监管,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任何开发建设活动,有效保护生态功能。

(五)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奖促会”加快解决突出

19 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部署,以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为引领,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手段,以《青海省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20年)》为指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在重点整治农村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农村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完善农村环保监管的政策措施,建立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2、继续推进重点整治。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抓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制订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和环境污染应急防范预案,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制度。抓好农村垃圾固废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的统一收集要覆盖到农业区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普遍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法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同时做好农村工业园区和家庭工业的固废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

20 理,建立和完善多形式、低成本、高效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15年力争使全州40%以上建制村庄有污水处理设施。

3、抓好试点示范。在生态农(牧)业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推广生态农牧业建设经验,扩大生态农牧业面积和比例和后续产业的培育。大力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完成海北州有机食品产地布局及发展规划,促进全州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结构转型。重点推动“青藏高原有机(天然)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国家级有机食品(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优美乡村创建工作,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以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海北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基础上,完成并实施全州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对主要流域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灌溉用水开展系统的水质监测管理,灌溉水质必须达

21 到农灌标准;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示范,3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5、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强化禁烧监察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保护和改善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六)核与辐射安全的重点任务

1、切实加强对全州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开展日常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放射源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数据库,实行动态档案管理。健全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和示踪试验审批,放射源转入与转出、异地使用和回收、贮置、备案等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制度和机制,并组织开展进行现场辐射安全检查和审核验证工作。

2、开展对伴生放射性尾矿治理,做好对伴生放射性污染源监管工作。

3、加强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4、按照国家规定的国营二二一厂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监护方案及国控网核安全预警监测点方案,继续开展每年的各

22 期监护性监测和日常管护工作,确保填埋坑的安全运行。

5、建立辐射环境监管机构和队伍,加强辐射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建设。

6、加强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各级环保部门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

(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1、积极申请国家资金,完善环境基础能力建设 通过积极申请和争取项目的实施,解决各地环境监管能力与工作需求的突出矛盾,特别是环境监测和监察业务用房问题,保障全州生态环境监测和突发环境应急监测,建立全州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备的监察执法体系,提升环境监测执法能力,确保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

2、积极开拓资金筹措渠道

随着镇场经济的深化,应当善于利用经济手段,培育和引导镇场,促使各种渠道的资金进入环保能力建设事业,特别要注意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等主要渠道。同时,还应积极开拓新的资金筹集渠道。

3、继续加强环境监管体制建设

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保护监督执法的基本保障。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环保机构、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环保管理与技术队伍建设。

4、创新环境管理手段

23 通过加快现行环保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引入镇场机制。在推行镇场化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通过制定有关标准和法规,加强对环保投资的调控。研究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环境信息技术。重点研究污染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城镇污染源连续监测的监测网络规划和建立以及监测数据高效安全的传输技术,区域环境质量地面自动监测、预报与预警技术,重点研究和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环境应急预警系统和覆盖州、县的二级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服务平台。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保障环境保护规划的顺利落实;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建立环保政绩考核和政绩追究制度;强化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和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二)制度保障

1、完善环境准入,健全环境审批制度

建立和完善产业准入制度,提高企业准入的环保要求,凡是达不到经济、技术和环境标准的产业在县内立项,一律不能审批。严格遵从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级审批制度,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进入辖区。

2、积极探索,创建新型环境管理机制

24 “十二五”期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海北州环境保护工作特点的新型环境管理机制:

(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预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污染预防措施和发展调整方案,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2)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大力推进公众对环保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保护工作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和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提高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水平。对涉及民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

(三)资金保障

合理利用环保专项资金,稳定提高政府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支出,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设施镇场化建设运营机制,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

六、环保重点工程和投资

计划实施49个项目,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建设、污染预防与治理、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25 附表

一、海北州“十二五”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表 附表

二、海北州“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表 附表

三、海北州“十二五”城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环境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表

附表

四、海北州“十二五”污染预防与治理工程项目表

26

第五篇:十二五-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郧西县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项目

天河是汉江上游左岸大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山阳县,自北向南流经山阳,商南、郧西三县,于天河口注入汉江。流经郧西县的土门、香口、城关、观音等四个乡镇,于观音镇天河口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614km2,其中山阳县412.5km2,商南县59.6km2,郧西县1142km2。干流总长95km,其中郧西县境内62.7km,干流在该县境内自然落差326m,河流平均坡降5.11‰,其中鄂、陕省界至阳坡(沉溪河口)最陡,为9.25‰;县城至河口最缓,为2.56‰。流域形状系数0.18,属山区扇形流域。

境内支流众多,河曲发育,汇流面积100km2以上的支流有惠河、五里河、安家河和大麦峪河等。五里河为天河支流,位于县城东北部,在天河口上游的城区汇入天河。干流全长40.9km,流域面积434.7km2,流域内高山坡陡,河床平均比降16.5‰,五里河于小河汇入口下游1.3km处汇入天河。安家河是五里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三官洞乡瓜子岭东坡,自北向南贯穿安家乡和城关镇。安家河流域面积251.7km2,干流全长47.61km,河床平均比降17.18‰。

50年代,郧西人民在天河干流中上游修建一条全长43km引水渠道“天惠渠”,担负着县城周围三个乡镇4000多亩灌溉任务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并在天惠渠末端修建了郧西县第一座小水电站,装机60kW,供县城照明用电,从而开创了郧西县水电事业的先河。

二、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必要性

天河支流——小河,五里河,安家河均在郧西城关镇汇入天河干流,天河流域是郧西县城人畜饮水水源地,也是县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山区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县城范围内河道滩涂常年裸露,兴建一定数量的拦河坝蓄水,营造滨河水系景观,建设亲水平台,可以给市民提供亲水休闲平台。

三、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目的

通过合理、有序、高效、科学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手段,使天河流域及郧西天河流域水系的物理环境和空间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保障用水安全;构建与流域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的水生态环境空间;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实现流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出生态优良、文明繁荣、发展可持续的流域发展新格局。

四、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措施

1 借助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优势,借国家之力协调治理上游水污染事件,保障本地区水安全

2 严格执行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水资源保护措施,争取国家水源区补助资金,落实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

3 严格执行新《水土保持法》,落实县域内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本流域水土流失

4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天河流域内干支流中小型水库的兴建 5 在城区河段适当兴建拦河坝,营造景观水面 6 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亲水平台,促进人水和谐

7 引水入城,利用山区河流天然落差营造城市生态水系廊道,优

化城市市政及景观用水

8 改善城市供水单一水源结构,干支流结合,打造郧西多水源格局,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水

五、投资估算

按2011年2季度物价水平估算,工程总投资为10.3亿元。其中截污治污工程3.0亿元;水土保持工程1.0亿元;中小型水库建设3.5亿;拦河坝建设0.8亿;城市防洪工程及亲水平台1.5亿;城市生态水系廊道建设0.5亿元;

六、资金筹措

天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投资为1030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及省拨款、地方配套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其中,截污治污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以申请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为主;中小型水库建设中供水为主的申请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发电效益显著的,可以结合融资和招商进行;拦河坝及城市生态水系廊道建设,以地方土地出让金结合招商引资方式进行建设,适当申请中央及省级拨款。

七、建设与管理

由郧西县水利电力局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

上一篇:北京高压线防护架方案下一篇:百货商场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