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论文范文

2022-05-1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乡镇企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文章围绕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这一热点问题,从乡镇企业集群的成因入手,分析了集群的几种模式。并且在研究了大量范例的基础上,从单个企业层面、集群整体的产业层面及集群的外部支持层面分析了目前乡镇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第一篇:乡镇企业论文范文

乡镇企业

安顺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创建的。20年来,试验区围绕“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主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推动全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2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试验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过程,主要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乡镇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更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引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完全符合试验区生产力发展要求。

一、20年来,试验区乡镇企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全国、全省一样,“三农”问题是试验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试验区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难点和希望所在。1986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深刻指出,要使县的经济壮大,增加新的财源,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不抓乡镇企业是不行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胡锦涛同志在多次深入原安顺地区(现安顺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发展壮大全区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亲自创建了安顺改革试验区,由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以壮大县域经济为目的,以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为突破口”的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伟大试验。在20年的改革实践中,试验区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始终抓住发展乡镇企业不动摇,与时俱进,在推进乡镇企业大发展大提高的进程中,促进了全市多种经济成分的共生繁荣。2007年,尽管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全市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仍然由1988年的8489万元增加到37.89亿元,增长近44倍,占全市增加值总量的26.68%;乡镇工业产值由2.4亿元增加到64.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3.18%,推动全市国民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了试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试验区成立前,原安顺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二、三产业的比重很小。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得以迅猛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和专业市场得以形成,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么铺镇围绕肉牛产业,着力打造“贵州第一牛镇”。目前,通过延长产业链,全镇已初步形成日屠宰600头肉牛的能力,带动3000多农户从事运输等服务业。特别是辖区内的贵州新华高蛋白有限公司,利用丰富的牛骨头等原料生产出168试剂蛋白胨(相当于美国的DLRCO细菌胨,可替代进口产品),成为西南地区最大且惟一的试剂蛋白胨生产企业,大幅度提升了肉牛产业档次;关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断桥辣椒面、永宁油豆豉、八德米等旅游景区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平坝通过发展天龙屯堡特色文化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等等。

(二)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试验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据统计,1988年安顺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0元,而2007年全市乡镇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工资总额就达17.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达到754元,占安顺市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的32%,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三)发展乡镇企业拓宽了试验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渠道。试验区成立后,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业,进入到乡镇企业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生产经营活动。2007年,全市乡镇企业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4917人,极大地缓解了试验区的就业压力,为稳定农村创造了条件。

(四)发展乡镇企业开辟了试验区财政增收的新途径。试验区乡镇企业已从1988年的3626户发展到2007年的35756户,增加了近9倍。2007年,试验区乡镇企业上交税金6.45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6.88%,推动试验区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成长为试验区财政增收的新税源。

(五)发展乡镇企业推动试验区经济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6.68%,西秀区占到55%左右,平坝、普定等县占到30%以上,乡镇企业已经成为试验区国民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

二、20年来,试验区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非公经济取得的基本经验

20年来,试验区按照胡锦涛同志对试验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重要力量,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解放思想实现共生繁荣的生动实践。20年来,试验区始终牢记胡锦涛同志“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试验的全过程”的嘱托,始终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推进共生繁荣的重要力量,推动乡镇企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全市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已达35086户,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98.13%;增加值达到29.39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量的77.55%,乡镇企业事实上已成为推进安顺市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途径。安顺历史上曾经是贵州西部物资集散中心和商贸要地,但经济成分一直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导。试验区建立后,胡锦涛同志指出,应当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进行合法竞争,并强调乡镇企业可以利用政策上优惠、机制上灵活等优势去承包、租赁国营企业,去办国营工厂里的乡镇企业。从此,在全区逐步形成了“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发展乡镇企业的大气候。目前,安顺市乡镇企业已形成了个人独资、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并存,集体所有制、个体私营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共同发展,投资社会化、体制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格局,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之路。“欠开发、欠发达”是试验区的基本区情并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2007年底,试验区总人口267.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26.77万人,占84.82%;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仅为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42%。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有效地解决了“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试验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为破解“三农”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四)发展乡镇企业是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巨大成果。早在1985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深刻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治穷致富、兴黔富民的一个战略措施;是发展商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振兴我省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20年来,试验

区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全省一项重大战略方针”的历史机遇,在扩大对外开放、借力发展上闯出了一条路子。2007年,仅全市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额就达3.9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8.02亿元。同时,因招商引资成效卓著,普定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创造出闻名全省的“普定经验”,镇宁县引进了被温家宝同志誉为“东西合作的成功典范”的红蝶钡盐(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开发区引进了河南金星王啤酒等外来企业。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牛来香、华泰、金星王、红蝶钡业等一批知名骨干企业.浙江青年集团、温州葡萄牙商会等外地客商纷纷看好试验区的发展前景,正纷至沓来。

三、推进安顺试验区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是历史赋予乡镇企业的重任。但是,目前试验区乡镇企业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还是在发展环境上与新形势、新要求都有很大的不适应性,也没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围绕加快“经济特区”建设,奋力实现“黔中崛起”的战略目标,更需要统一思想,从加强领导、找准定位、扩大开放和转变职能等方面创新思路,推动全区乡镇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营造促进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1 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1987年,邓小平同志热情赞誉,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10年前,江泽民同志强调,我国正处在加快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阶段,农村人口这么多,完全靠国家投资,靠城市吸纳来完成国家工业化是不现实的,必须走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路,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5年前,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20年来的实践证明,试验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完全符合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毫不动摇地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壮大县域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2 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成立安顺市乡镇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分管市领导挂帅,定期研究、协调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性规定,适时以安顺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制定“促进安顺试验区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从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科技进步、资金扶持、担保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放权松绑”。

3 纳入目标规划考核内容。坚持“强不强看总量,富不富看人均,快不快看乡企”的理念,启动试验区“经济强镇”建设,把发展乡镇企业列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强镇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和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着力消灭乡镇企业“空壳村”。

(二)找准定位,突出重点,不断开创共生繁荣的新局面

1 着力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改造提升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二是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形成一批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着重发展辣椒、蔬菜、畜禽、粮油、茶叶、乳品、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努力形成“多乡一特、多村一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屯堡旅游、农家乐度假村等新型休闲旅游,重点发展蜡染、波波糖、竹编、脸谱、布依娃娃、仿真化石和屯堡食品等旅游产品。

2 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乡镇企业产业集聚。抓好双阳工业园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秀工业园和普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镇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允许乡镇企业依法以置换、入股等形式解决用地问题。对在小城镇投资兴办的乡镇企业,给予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减免的优惠。

3 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共生繁荣。一是分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二是搞好配套服务。各级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约束机制。

(三)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努力缓解融资瓶颈难题

1 建立市级乡镇企业发展资金。根据《乡镇企业法》和《贵州省乡镇企业条例》的要求,建立“安顺市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用于乡镇企业(非公制经济)的科技进步、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旅游开发、贷款贴息等。

2 不断探索政银企合作新模式。探索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努力形成“县区推荐项目、专家银行评估、企业申报贷款、市局贷款贴息、企业承贷承还”的融资机制,提高国家开发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额度。

3 加大招商与选商力度。一是作好项目储备与对接工作。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筛选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环评手续完备、市场看好、带动力强的项目,建好项目库,及时发布信息,开展网上招商。二是加强与苏州、青岛等城市的互利合作,定期在两城市举行招商会并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种经贸洽谈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走出去”。三是做好选商工作,避免引进淘汰类产业和企业。

4 加大工作支持力度。推进试验区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省上下的共同任务。按照石宗源书记关于试验区“超前探索、先行试验、封闭运行、大胆创新”的要求,争取在财税支持、土地使用、项目扶持等方面有所突破。

(四)转变职能、建强队伍,提高服务水平

在加快“经济特区”的建设进程中,促进乡镇企业实现历史性跨越,是试验区乡镇企业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任务。为此,要着力构建良好的服务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高效的工作平台。

(作者单位:贵州省乡镇企业局)

责任编辑 龙 菲

作者:罗颖旭

第二篇:乡镇企业集群研究

【摘 要】文章围绕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这一热点问题,从乡镇企业集群的成因入手,分析了集群的几种模式。并且在研究了大量范例的基础上,从单个企业层面、集群整体的产业层面及集群的外部支持层面分析了目前乡镇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镇企业集群;集群模式;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艳琳

第三篇:关于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协调发展的思考

加快落后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对逐

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小康,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

据此做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指导方

针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

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的结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实践

证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

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而依托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

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我们必

须与时俱进,树立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

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对此,笔者以云南省

兰坪县乡镇企业“横向联合,共同发展”

为例,试图对今后乡镇企业发展问题作

一些初步思考。

一、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协调发

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有两

个方面:一方面,二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主体,客观上存在一种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对双方的单个企业来说,是优

胜劣汰,对二者的整体而言,则是一个共

同发展和提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二者作

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客观上存

在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也就是一种互

为依托、互为市场、互相补充、优势结合

的关系。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

有一个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就是对乡

镇企业与国有企业要同等看待,一视同

仁。第二,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大致应该

有一个合理的分工。第三,国有企业和乡

镇企业应该携手发展,进行各种形式的

经济、技术联合。乡镇企业除了继续为国

有企业加工配套外,要以资产为纽带,将

自身场地、资源、劳力、机制等优势与国

有企业的资金、技术、没备、管理等优势

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形式的经济利益共

同体,相互促进,携手发展。

二、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协调发

展的典型案例——兰坪铅锌矿

兰坪钳锌矿是由省属云南兰坪有色

金屈公司、县属的兰坪县矿业开发总公

司两家国有企业和众多乡镇企业组成的

矿业群体。

云南兰坪有色金属公司是该省的重

点围有大企业之一。成立以来发展势头

良好。2002年工业总产值20917万元,销

售收入21225万元,利润总额3603万元。

长期以来,公司在改善外部环境、建立以

地方党委政府联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

效的工作,“大矿开发需要地方支持,地

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大矿带

动”已成为公司上下的共识。兰坪县矿业

开发总公司是县属老企业,带有县属小

企业的通病,近几年来效益一直在下滑,

今后急需加大改革力度。但该公司在乡

镇企业联合方面做得较好,如跑马坪矿

段与私人老板合作,公司分成12%。

省屈大企业、县属国有企业及乡镇

企三方的关系是:①乡镇企业即私营企

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得到省属大企业、

县屈企业的人才技术支持和矿石供应,

同叫将资命返回给国有企业,并且向外

地的云冶等国有大企业捉供矿石。兰坪

有色金屈行限责任公司和县矿业开发公

司每年供给乡镇企业的矿石数量约为16

万吨,价值3200万元。②县属企业按照国

家统一规划的分片开发指标,向国有大

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矿石,同时获得他

们的技术或者资金支持。⑧国有大企业

在就地开矿生产最终产品的同时,对地

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做出了举足轻重

的贡献。比如每年补助地方财政2000万

元,规定就地录用地方民工为平均每个

乡150人,另外还向地方丛础设施建设捐

资等。撇开大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地

方经济间接贡献,单单生产收入一项,为

当地带来农民工月收入600至800元、乡

镇年收入80至100万元,对于国家及特困

县来说,这种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更刁;用

说大企业对地方环保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了。此外,国有大企业与县教委、县体委、

县文化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它对

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的。

1992年以前,兰坪矿业开发的“散乱

差”是众所周知的,不仅造成严重污染:

而且由于技术问题大量含有稀有金属的

尾矿得不到利用造成巨大浪费。92年规

划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建立后,一

举扭转了污染和浪费两大问题,使资源

开发步入良性轨道。

兰坪县通甸镇80年代还是一个贫困

乡镇,2002年实现国民收入1.7亿元,财政

收入273万元,比2001年增加58万元。乡

镇企业总收入12676万元,乡镇企业个数

为653家,其中采矿业只有4家,其利润总

额为80万元,占全镇企业利润总额175万

元的近一半。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农村

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

人均纯收入1139元。4家采矿企业都是同

国有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国有矿

产资源开发充分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总之,依托国有企业是乡镇企业发

展的捷径。依托国有企业发展乡镇企业,

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地方经济结构调整

这一公认的难题。在兰坪县产业结构从

以林业为主转变到以矿业为主的过程

中,国有企业的支持带动起了决定性的

作用。过去兰坪的产业结构主要是以林

产品加工业为主。林业是支柱产业。到

1998年全县林产品加工业的企业个数己

经减少到24个,从业人员669人,营业收

入仅1301万元。地方政府对省属、县属企

业及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乡镇企业在土

地、资金及其它政策上一视同仁,从政策

上保证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

三、关于促进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

协调发展的思考

面对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和新环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发挥

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乡镇企

业发展新思路。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

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而依托国有企业特别是国

有大企业则是发展乡镇企业的一条捷

径。未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来自内

在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外部环境的进一

步完善。而政府所能提供的最好支持,就

是造就一种宽松的、公平的竞争环境。花

大力气促进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横向联

合,推动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协调发展。

具体来讲,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在地方国有

经济逐步退出的同时,努力推动乡镇企

业实现“二次创业”。在促进国有企业

与乡镇企业横向联合方面,力求在四个

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在建设乡镇工业园

区上取得突破,努力增强乡镇企业集聚

辐射带动力。二是在培育重点骨:F企

业、组建企业集团和行业协会上取得突

破,增强规模企业的支撑作用。三是在

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取得突破,让

个体私营企业在乡镇企业中唱主角,在

县域经济中挑大梁,真正把个体私营企

业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

业一视同仁。要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所

有制结构。促进农村股份制、股份合作

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四是在招

商引资上取得突破,广辟乡镇企业发展

新渠道,

2、强化措施,再造乡镇企发展新

优势。与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同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步

伐。在产业结构上,根据市场需求和本

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传统主导产业,

培育劳务输出、生态旅游、饮食服务、

交通运输、商品流通等为城乡服务的第

三产业。在产品结构上,全面实施名牌

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在企业结构

上,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防止低水

平重复建设。在布局结构上,坚持以产

业兴城镇,以城镇促发展。下大气力培

植工业园区和专业化生产区域。

3、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进

一步深化乡镇企业改革。要坚持以产权

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快乡镇企业体制

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并购、控股和参

股等形式搞好资本运营,走低成本扩

张、高效发展的路子。

4、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打破地域、

所有制、城乡界限,广泛开展外引内

联、加强东西合作,吸纳发达地区的产

业转移,拓宽招商引资的范围和领域。

要加强与国有大小型企业的联合,兴办

一批城乡一体化企业;加强与大专院

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建立一批科研生

产联合体;加强乡镇企业之间的横向联

合,促成一批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鼓

励对乡镇企业进行兼并、收购、租赁、

承包、兼并、收购、承包、租赁。

5、完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乡镇企

业横向联合的扶持.首先,必须加强则政

信贷扶持。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乡镇企业

发展基金。落实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税

收优惠政策。其次,必须支持乡镇企业工

业园区建设。第三,必须加大对重点骨干

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

度。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第四、

加强领导。党委,政府要把乡镇企业的发

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乡镇企业服务

责任制。加强乡镇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提

高服务水平。第五、加强乡镇企业执法监

督,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各项政

策。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主动为乡镇企

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在云南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只有

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学习

和借鉴国企成功的管理经验,充分利用

大企业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刁;断

强化管理、降低成本,走规模经营、技

术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由粗放型经营

向集约型经营的根本转变。走横向联合、

协调发展之路,乡镇企业才能赢得广阔

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天地。

作者:赵晓彪  施小梅

上一篇:问题学生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