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呼唤教学创新

2022-09-1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教师就应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使用。

1 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创新灵感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直观而形象地设置问题,以其新颖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

如在讲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景:小明家的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碎了,留下了三个碎片,小明要去玻璃店配一块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的玻璃,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都带去,最省事的办法是什么?这样的图文并茂的数学问题情景能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创造的灵感和顿悟。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因此这节课较充分地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通过动手画、剪、观察,比较与叠合,合作交流等活动亲自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主动获取了知识,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这样自然而然地、新颖有趣地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兴趣。

2 巧妙设置问题串,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巧妙地设置问题串,激活学生思维,把数学教学过程真正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这样一个问题串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从而使之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如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公式,而是把结论的思维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为此,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串: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那么, 你能否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推导出四边形的内角和。

问题2:小明用下面的图求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问题3: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求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吗?都有什么样的分割方法?

问题4:按照上面的方法,六边形能分成多少个三角形?n边形呢?

问题5:你能确定n边形的内角和吗?

让学生认真观察、操作、思考、探索、交流,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然后教师启发, 学生的思维火花立刻喷薄欲出。

利用问题串进行这样的设置,可启发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进入并始终处在一种数学问题情境中,处于教师所激发形成的思维活动中,在教师所创设的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个发展区中完成思维过程.这样的创新施教,既有深度,又有力度,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使教师的“教”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

3 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创新能力

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创新教学也要求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交流,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许多创造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产生的;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交往是最基本的因素.因此,让学生展开探索与交流,是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三名申请者进行了三项测试,这三个人的三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表:

如果你是公司的负责人,你将录用谁?并说明理由。应该说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本题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要合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这时候发挥小组的作用,分组探究讨论。

有的小组得到了如下的结果:三个人的成绩一样,选谁都可以。

小王的平均成绩:

小张的平均成绩:

小李的平均成绩:

有的小组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对计算机、语言、社交的测试成绩赋予的权分别为4, 3, 2,三人的平均成绩如下:

每个小组都在陈述着自己的理由, 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 得到了提高与发展.大部分学生觉得这样上课“有劲”, 对于少数自主探索能力差的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索.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 知识的增加, 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 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中怀.启诱思维探究创新[J].威海教育, 2003, 3.

[2] 金学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 2006, 5.

[3] 羊健康.营造环境培养学生数学创新[J].中学教研, 2005, 4.

上一篇:浅析电力营销的信息管理系统下一篇:从阅读体验角度解读英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