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过清明

2022-07-04

第一篇:基督徒如何过清明

基督徒与清明节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林前6:12)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 又快到清明节了,基督徒应该怎样面对清明节?基督徒应当怎样化解因着清明节而带来的冲突?因为每一年过清明节,对基督徒而言都是一个冲击,因为:

1.必须面对祭祖的问题。其中所产生的冲突包括拿不拿香?能不能跪叩?能不能吃祭物?要不要配合异教仪式(膜拜、念口诀、烧香、烧冥纸)?

2.必须面对律法式的禁止。有时候信徒把此类祭祖问题请教属灵长辈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刻板的二分法,他们通常会被警告禁止去接触或参与祭祖或民间信仰仪式,对于信徒个别的处境与难处,却不太能够被教导如何面对之道。

3.不知道如何与家人(族)沟通。基督徒不是不孝敬父母,更不是不慎终追远,然而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已把祭拜与孝道划上某种程度的等号,因此基督徒常常有口难辩,甚至背负背祖忘宗的恶名。

一、拿不拿香的问题

和佛道民间信仰无法区分,所以基督徒不做。

早期先人认为在世子孙的心愿,可以随着香的烟飞升到天上,获得祖先的垂听。因此在祭拜的时候相当看重献香。而西方人则多以献花在亡者墓前表示哀悼,但并不认为亡者可以闻到花香。东西方对亡者追思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认为献香带有一种实质庇佑的意义,但是西方则把献花当做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时候,律法规定他们必须由祭司在香坛点香,这香乃是特制的(出30:34-35)。上帝又吩咐摩西说:「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

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凡作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出30:37-38)在这里神为什么不愿意人制造与敬拜神的香同质的香来闻呢?因为神不要人越份侵夺应该属神的敬拜,人不应该把对神的敬拜转向人或自己。至于人制作其他的香来闻是可以的,只不过不能用在敬拜上面,因为天地间唯有耶和华神是可敬拜的。

拿香问题也可以衍生出献果或祭牲的问题。献果与摆祭牲(牲礼),它的意思就是认为亡灵可以享受这些祭物。这是与基督信仰有违背的。按照圣经的教导,亡者乃是去到乐园或阴间等候末日审判,他的灵魂是不可能再回到今世的。

二.能不能跪叩的问题

和拜偶像难以区分,也和基督徒『只跪上帝』的观念违背,所以基督徒不做。多半基督徒是接受对过世亲人鞠躬的方式。

1.跪叩在起初只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礼节与习惯。在最早的中国社会中,跪、坐、拜是日常生活最经常使用的动作。中国在五胡乱华之前是没有『坐椅子』的习惯,坐椅子的习惯是在染上胡风之后才开始的。到宋代时,跪、坐、拜的动作仍只是一种日常生活礼节的表达方式。

国人在尚未养成坐椅子的习惯之前,是坐在木板床或是塌塌米之类的上面。当一个人采坐姿时(臀部坐在后脚跟上),此时若有长辈或是朋友前来,起立鞠躬反而麻烦,最直接而方便表达礼节的方式便是『叩』(两膝着地,头往前点,两掌趴地)。此外,中国人在一些场合中,也使用跪叩的礼节,例如结婚时夫妻要交拜,新年时儿孙要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生日时晚辈要叩头拜寿。换句话说,跪叩在中国社会中是一种人际关系表达的方式。

2.跪叩被赋予某种特定的意义。中国民间宗教仪式中的跪叩礼,多与牲礼、祭品或冥纸、香烛等一并献上,因此就予人分不清是单纯的礼节,或是一种有所指涉的偶像崇拜。所以,基督面对的跪叩要求,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伦理层面的要求,而与偶像崇拜和祭器相混淆的难题了。以中国人的礼节,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不是相信祖先亡灵可以庇佑子孙,而是表达一种感恩。拿花或拿香意思都一样,要紧的是心里要分别为圣。若是你献花的时候,是带着祈求亡灵庇佑的心态,那就是拜偶像。

三.沟通的问题

不知道有多少基督徒曾经就祭祖或跪叩的问题,与家人或家族亲戚沟通过。我相信基督徒对于祭祖或跪叩方面的压力,是因为不去主动沟通这方面的问题,或是沟通的方式让家人无法了解。当然,教会方面能够提供给信徒有关这方面的教导与资料也是相当缺乏。最好的沟通并不是在出现问题时才来解释,而是平常就应当以行动来表明立场。可以参考以下的沟通方式:

1.平常就当孝敬父母。基督徒平常对父母若是极为孝顺,较不会因为不配合某种祭拜仪式而被认为不孝。

2.对先人的过世日期要记得。这一天可以邀集家人一起做追思礼拜(教会牧师应该会很愿意参与或主领聚会),或是上山扫墓。

3.对先人的墓地要好好维护。墓地若是杂草丛生,则容易给别人一种对先人莫不关心的印象。

4.解释基督信仰对祭祖与敬祖的看法。让家人了解你的立场和对先人表达追思的方式,提早为可能面对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之道。不要遇到问题了再来处理。 针对以上所叙述的三点,可以引用保罗分别在哥林多前书6章12节和10章23节的经文来做为处理冲突的原则:

一、凡事都可行,但不都能造就人。基于此,对于基督徒在跪叩礼已经被赋予某种定义的前题下,是否适宜以跪叩礼来表达对亡者先人的礼节或孝思,按保罗的行事原则可以如此说『对过往者可以中国人的跪叩礼,来表达孝敬追思之意,但基督徒如此行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是否会让人误会你是在拜偶像,若是,你就没有使人得造就,反倒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以为基督徒也可以拜偶像、祭祖先』。

二、凡事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总不受它的辖制。意思是说『行不行跪叩礼是基督徒的自由,绝不是任何人能够以任何方式所能强迫的。但是为了以中国人的礼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我可以采取跪叩的方式,当然,基督徒用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有许多方式,若是别人对基督徒行跪叩礼的方式有所误会(认为这是与偶像崇拜认同),就当用其他不使人误会的方式来表达』。

三、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意即『若是可以避免使用已经被民间宗教信仰定义的方式,作为对先人的礼节表达,那么就应当尽量避免,不必制造无谓的误会,除非众人都能够理解你跪叩的纯正动机,并且对你采取中国人的礼节来表达对先人的孝道有正面的评价,并能肯定基督的信仰在孝道的遵行上有见证,否则应当避免使用已经被民间宗教定义的符号』。

四.凡事都可行,但要为荣耀神而行。按保罗的行事原则,认为基督徒的行为具有见证基督的效果,所以是否实行跪叩礼,应当考虑基督是否能够在你的行为上得荣耀。换句话说,就是『若我采取跪叩礼,能够叫亲友知道这并非拜偶像,也能够对我所信仰的上帝更加敬畏,对基督的信仰更加佩服,赞美我们的上帝,那么为何不能以跪叩礼来做为对先人尽孝道的表达方式』。

基督徒在慎终追远上,基督徒要敬祖,但不是祭祖。最好的敬祖,乃是实践圣经里的孝道。保罗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2-3)基督徒要好好把握父母在世的年日,好好尽孝,所谓「生前一颗豆,胜过死后拜猪头」,莫等子欲养之时,亲却不待了。其次,基督徒应该思想『如何在亲友的面前为基督做美好的见证』才是更积极、更健康的作法。

第二篇:基督徒该如何面对忧虑

在基督徒的人生上会遇到难以费解的事 忧虑是我们常见的问题 他会影响人的健康 忧虑是疾病的帮凶 谁愿意有忧虑呢 谁都愿意过的幸福 我们该如何解决

一、什么是忧虑 忧愁担心

忧虑是一个人的心态 是消极

忧虑人的表现? 箴言12:25

表达出一个人的内心 甚至于影响一个人的睡眠 他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我们是否为生活忧虑过呢 就是在梦中也忧虑 这就是对人精神的摧残 小心眼的人就爱生病 精神萎靡

忧虑和高血压,心脏病,有关 忧虑对人的工作有很大的妨碍 会影响正常的工作 会出现差错 一个人在做饭 想一些不开心的事

更可笑的不知道放了几次盐 忧虑会阻碍我们和上帝的交通 忧虑的人不会读经 不肯祷告 更不会参加聚会

心情不好的人会影响信仰 会给人身体灵性带来极大地阻碍

二、为什么会有忧虑

1、重视成功轻看信仰 他目标放在成功上 就要注重这事 就会放弃一些东西

绝大多数的人会有攀比的心 自己生活的目标失去平衡就会忧虑

2、外来的压力和打击 太26:37

主耶稣在客西马尼的心情 这个心情是外来的

我们生活上也有外来的打击 和压力 下岗的人 养家糊口的人会给人带来忧虑 因工受伤 失去亲人 交通意外 前程未卜

3、过于理想化

在生活上给自己规划的很完美 看到事情不完美就及其暴躁 及其灰心

人们喜欢自己编织不切合实际 作息时间混乱

三、主说不要忧虑

在世上有两种作为人的不要 有病不要 太6:25 不要忧虑的理由 上帝创造了我们

应该相信主关心我生活的一个细节 他关心我们每个人的成长 我们所需用的主早就知道了

上帝实行拯救不是按人的时间和人的方法 拯救有一定的时间

一个人祷告之后就想得到明证 产生怀疑 我们要给上帝时间 等候上帝应许的实现

我们人是需要一点一点的长大 一件事的成就上帝有他的安排 要相信上帝

2、为将来忧虑挥妨碍我们今天的努力 只过今天

为明天忧虑为将来忧虑是浪费时间 为明天计划是应该的 教会有他的目标有他的计划

不要因为明天的忧虑影响我们的信仰生活 许多人过着预想的生活 他们找不到一点的安慰 遇到奇灾

我们该如何面对现实

3、忧虑弊多余利

上帝赐给它们绿色奉献给人 基督徒不可有攀比的心理 我们当以基督为乐 耶稣本着慈爱的心劝我们 不要忧虑 我们缺乏信息 我们过的怎么样 我们要过好今天

四、怎么样去处理忧虑

1、要积极参加教会的事工 多多走访 多多祷告

问题是解决的不是忧虑的

2、每天定时灵修亲近主 我们是否专定时间进行灵修 真正的灵修是定时定点的

3、生活上要有规律 基督徒会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在工作上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听听有经验人

基督徒应该是开朗的人 应该是很幽默的 它会减轻我们的压力的 家庭中不需要忧虑

4、还要自我调整 很多人缺乏运动

运动是自我调整的最好的方法

5、应该从食物中摄取 吃一些对有益的东西 维生素可以缓解忧虑 约三:2 愿我们靠着主耶稣 把一切的忧虑抛给祂

让我们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生活

第三篇:基督徒如何带领祷告会

如何带领祷告会?

罗 8:26-27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 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著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 犹 1:20-21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 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提前2:8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或作:疑惑),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路18:1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如何组织预备祷告会?

1)带领者首先是祷告的人;

2)充足的暗室祷告预备;即私下自己有很好的祷告生活。 3)确定时间、地点和人员;

4)收集代祷事项;以集体祷告项目和紧急祷告事项为主; 5)找出与祷告事项相关的圣经应许、教训、命令; 6)会众默祷,认罪、感恩、赞美预备自己的心灵;

7)逐项依次祷告;按照祷告题目,分别请不同的弟兄姐妹代祷; 8)可以适当穿插诗篇和短歌; 9)凭信心;依靠圣灵的引导; 10)持之以恒的祷告;

11)在下次祷告会开始的时候,请弟兄姐妹分享祷告蒙应允的见证; 或者还需继续祷告。 具体操作:

1) 带领人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提前十分钟到达;

2) 准备好椅子;茶水或点心;人数不多时,建议大家围成一圈就座;以便大家在彼此分享时,有效的目光交流;

3) 祷告者来到后,彼此问候;若有迟到者,也要正常开始,不要准时到来的人花时间等人,这样有利于大家养成准时的习惯。

4) 带领者开始带领唱一首诗歌;可以是敬拜的诗歌,也可以是与祷告有关的诗歌;

5) 也可以安排大家一起读一篇诗篇或一小段经文,这不是必须的;但要时间精短,不是讲道,互相分享一点心得。主要的时间要放在祷告!

6) 分享上次祷告的回应状况,接着依次分享祷告项目;

7) 分享祷告项目的时候,要精简,不要跑题,要轮流分享;最好提前收集好祷告项目;

8) 带领者分享自己的祷告事项后,要总结一下大家分享的祷告项目;以便大家记住。

9) 开始祷告!同声祷告,容易互相干扰,但节省时间;建议要用主题式祷告;意思是,把以上分享的祷告项目,每人自愿的选择其中的一项来祷告,每次开口祷告时,只为一个项目祷告,让其他的弟兄姐妹接着开口为另一个项目祷告;依次每人都开口一轮;如果还有未祷告的项目,就继续第二轮祷告;

10) 最后,大家可以随圣灵引导,祷告一些事先没有分享的事项。 11) 带领者要掌握祷告会的时间;因此每次开口祷告要精简。

第四篇:基督徒如何正确看待每天的生活

7月9日,著名华人牧师远志明在其微博上分享了对于生活一些的感言,“好日子,坏日子,都是上帝赐予的日子。好日子,坏日子,都是值得感激的日子。好日子,坏日子,都会成为过去的日子。好日子,坏日子,都是安然淡定的日子。”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很多人在信仰之后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之后的人生,以为只要信耶稣的就凡事顺利,且有祝福满满。但神并未把苦难从基督徒的生活当中拿走,恰恰相反,在圣经里真实记载了很多信靠神的人是怎样面对苦难的一生的。相关新闻

远志明牧师:亲人没有信主下地狱受苦怎么办? 远志明牧师:天平两边放下时能成就十字架的爱 远志明牧师:脱离魔鬼捆绑,需要做到六点 远志明牧师谈“第一”

远志明分享宋美龄笔录:母亲虔诚的祈祷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远志明牧师分享悉尼“天歌2012”音乐见证会图集

(一) 远志明牧师分享悉尼“天歌2012”音乐见证会图集

(二)

传道书说到,已有的事还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近日基督徒艺人罗慧娟之死引起了各大社会媒体的关注。45岁因患癌早逝,之前还意外耳朵失聪,但这位走过崎岖人生路的主内姊妹惊人的以感恩的态度面对了死亡,她在离世前所拍的遗言短片里说到:“这个是神的恩典,我的人生好圆满,是好开心的离开的。”

关于感恩,在侍奉道路上的远志明牧师也同样说到:“一个人有机会活在天地间,是一个恩典。所以感恩是所有美德之母。一颗感恩的心自然会生出爱心、谦卑的心、奉献的心、平和的心、喜乐的心、忍让的心、温柔的心......”

在听了关于远志明牧师“日子”的分享后,很多网友也纷纷给出了回应,

要文推荐

一位网友,“是的,正是我所需要的话语,谢谢远牧师。” 另一位网友,“好日子坏日子都是日子,一样得过。可是因着主的庇佑,怎样的日子下都喜乐从容。阿门。”

其他网友,“感觉非常愧疚,对生活常常抱怨,主爱我们,而我们呢?喜乐平安阿门!”

在面对苦难时我们需要心存一颗感恩的心,神把自己的独生爱子赐给了我们,耶稣基督一生走了十字架的道路。通过苦难我们可以更深地认识耶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主已经走过了,

第五篇:我们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方朝晖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04日

15 版)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清明这一节日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我想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反映了一种文化对于死和死者的态度。每一种文化往往都会形成自己对于死和死者的独特态度,正是通过这种态度建立了他们对于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记得多年前,一位台湾作者在报上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同时他又说,如今值得安慰的现象之一,也许就是每年清明节,台北市还会严重堵车。清明节堵车,说明扫墓的人很多。如今大陆也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今年出行的人也多,但不知有几人是为了扫墓,更不知大街上有多少“行人欲断魂”。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清明这一节日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我想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反映了一种文化对于死和死者的态度。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每一种文化往往都会形成自己对于死和死者的独特态度,正是通过这种态度建立了他们对于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的理解;甚至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礼仪制度,创立文化的样式,塑造文明的精神。

例如,起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宗教抹杀生与死的界限,常人活着与死后都在同样的“三界六道”中。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以死后为取向的宗教,因为它让如何摆脱死后进入轮回,成为每个人活着的首要课题;生命的无限和永不消亡,却给此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又比如,基督教同样是一种以死后世界为取向的精神传统。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不死的,所以活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死后——为了死后更好地“活着”;死亡虽不可怕,但死时得不到宽恕则非常可怕。事实上,基督教正是通过这种生死观强化了人们在此生此世的职责。此外,基督教关于每个个体的灵魂独立自存、相互平等、永恒不灭的观念,对于现代西方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等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道家严格说来并没有什么死后世界的明确观念,或者说,死后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所以它希望通过“长生”把我们永留于这个世界。事实上,在道家学说中,整个世界是以“天地”为准的(与儒家同),并未超出西方哲学中所讲的感性经验世界,基督教中的此世(this-world)或印度宗教中的“三界”等的范围。因此,道家虽然常被我们说成是“出世的”,但若以其他宗教传统来衡量,则可以说是入世的,因为它并没有对此岸或此世持否定态度。这样一来,道家就不可能像佛教、基督教等那样以死后世界为取向,来塑造现世生活。但这并不等于说道家没有彼岸,而是认为彼岸即在此岸中。这个彼岸,需要人通过努力来达到,在超越小我、趋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到。道家将主要精神用于探讨如何改变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在庄子等人看来,永恒、不朽不像在基督教或佛教等宗教那样是现成的前提,而是每个生命应该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个理想只有在人与天地(或称自然)合一的境界中才能实现。总的来说,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并没有死后世界之完整清晰的理论学说;几千年来,中国人基本上不是按照死后世界的目标或观念来组织和安排此世的生活,这一点在儒家传统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然而,儒家对于死的态度既与印度宗教和基督教有别,也与道家截然不同。儒家对于死的态度是非常独特的:一方面,儒家对于人死后的存在及其居留于其中的世界“敬而远之”。孔子甚至在被逼问、不得不回答的情况下,也只用“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样的措辞敷衍了事;但是另一方面,儒家却又把祭祀鬼神(死者)看得无比重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颇能代表儒家的立场。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在儒家传统主导下,一方面中国人对于死后的世界几乎没有什么确实可靠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祭礼在中国非常丰富发达。虽然不少人也相信有所谓的神灵,但对自己死后是不是会变成神灵,或变成什么样的神灵,后者如何活动及发挥作用,他们一无所知;也许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是,将来他们死后也会被后人祭悼;也就是说,他们所知道的仍然局限于此世。既然死后世界如此模糊不清,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却如此重视祭祀呢?

下面我试图说明,虽然死后世界在中国文化中模糊不清,死亡在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含义同样是意味深长的。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在以此岸为导向的中国文化中,对于死和死者的祭祀也是以此岸为导向的。具体说来,中国人是把死者当作了生者世界的一部分或延伸(“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中庸》),从未将二者分开;对于死者的祭祀,其主要功能也在于更好地认识“生”。具体地说,祭祀的功能包括:通过祭祀强化自己与死者的感情联结,认识自己的人生职责和使命;通过祭礼认识每个人的位置和角色,重构合理的人间秩序;通过祭悼来反省人生的终极归宿,确立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死者的祭祀,同样达到了改造生者、重塑此世的效果。显然,这种效果是通过与佛教、基督教完全不同的方式达到的。

首先,在没有灵魂不死强大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一个身边之人、特别是亲人的死去,最容易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弦。死的遗憾永远无可挽回,死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天人永隔的伤痛最刻骨铭心。在祭祀中,通过回忆死者的音容笑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生者对死者的痛楚达到顶点。在深深的遗憾和叹息中,人们不得不严肃面对死者的心愿;在痛苦的回忆和哭泣中,不得不认真调整人生的座标。从此,我们对生命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我们在死者的期待中站起,在先人的庇佑下前行。从此,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光荣与梦想,都和死去的人息息相连。

因此,对于死者特别是亲人的悼念,让人们进一步认识自己人生的职责和义务。祭祀不仅升华了我们与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也使我们对自己人生的下一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今天我们对于死者的承诺,是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兑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体验到精神的升华,感受到生命的崇高;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位置、对于如何恪尽职守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孔子云:“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中庸》);祭祀不仅让我们认识人生的职责和使命,还起到了理顺人群关系、塑造社会秩序的作用。

从根本上讲,祭祀是中国人学会“成为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礼记·祭义》)。通过祭祀,我们对于人生多了一份理解;通过追思,我们对生命多了一份敬重。每一个死者的离去,对他来说是人生的谢幕,对我们来说则是严重的警示。因为他的今天,将无可避免地成为我们的明天,我们谁也无法阻挡自己死亡的那一天。由此,我们也对人生少了一份贪恋,因为我们在有生之年对于金钱、财富、名利的所有聚集,终究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死,特别是亲人的死,让我们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和可怕,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我们由此对人生不敢再掉以轻心,不敢再玩忽怠慢或挥霍浪费。我们在丧祭中走向成熟,逐渐变成为有责任感和尊严的、顶天立地的人。由此我们理解,为什么儒家认为一个人懂得了禘尝之义,治国将易如反掌(《论语·八佾》);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孔子和儒家强调祭祀必须无限诚敬,因为诚敬是实现上面所讲的一系列功能的前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祭祀达到同样的醒悟和长进(“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礼记·祭统》)。

儒家强调,祭祀是情感最为强烈的活动,是一个人从生命底处对另一个人真情的流露和渲泄,这一情感是从亲丧之初即已奔涌。“恻怛之心,痛疾之意„„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礼记·问丧》);故孟子曰:“亲丧,固所自尽也”(《孟子·滕文公上》)。需要指出的是,祭礼正是借助情感的巨大力量,来达到深刻改造人的效果。可以说,祭祀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即让人们在对人、特别是对亲人的感情中认识人生、理解生命;儒家培养了中国文化这样一种活的灵魂,即在无边的亲情世界中“成为人”。牟宗三先生在《历史哲学》一书中对此作了极为精彩的描述,他说:

宗法的家庭族系,依着亲亲之杀,尊尊之等,实兼融情与理而为一,含着丰富无尽藏的情与理之发扬与容纳。„„在此种情理合一的族系里,你可以尽量地尽情,你也可以尽量地尽理。而且无论你有多丰富的情,多深远的理,它都能容纳,决不能使你有无隙处之感:它是无底的深渊,无边的天。五伦摄尽一切,一切摄于五伦。

无论为天子,为庶人,只要在任何一点上尽情尽理,敦品励行,你即可以无不具足,垂法后世,而人亦同样尊重你。

就在此“尽”字上,遂得延续民族,发扬文化,表现精神。你可以在此尽情尽理,尽才尽性;而且容纳任何人的尽,容许任何人尽量地尽。(荀子云:王者尽制者,圣人尽伦者也。孟子云:尽心知性知天。)在此“尽”上,各个体取得了反省的自觉,表现了“主体的自由”,而成就其为“独体”。(牟宗三:《历史哲学》,增订八版,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页74-75)

梁漱溟先生也曾将中国人亲情关系的理想境界描述为:

要在有与我情亲如一体的人,形骸上日夕相依,神魂间尤相依以为安慰。一啼一笑,彼此相和答;一痛一痒,彼此相体念。——此即所谓“亲人”,人互喜以所亲者之喜,其喜弥扬;人互悲以所亲者之悲,悲而不伤。盖得心理共鸣,衷情发舒合于生命交融活泼之理。(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87)

牟宗三和梁漱溟先生所描述的中国文化中的亲情,为每个人生找到归宿,为社会道德奠定基础,体现了儒家人伦世界的精彩和魅力。亲亲变成了现实,人心才有了依归;亲情得到了深化,人生才有了温暖。亲情是人间之爱的起点,亲亲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故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让人们舍亲而爱人,废私而爱公,就是在追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是在掏空社会道德的根基,堵塞社会秩序的源泉。而亲情的这种重要性,通过祭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中庸》)

必须指出的是,在一个并不是以死后世界为导向的文化中,祭祀恰恰是强化人生责任、确立人生信念、整顿生活秩序等为此世服务的最佳方式之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在鬼神观念并不发达、死后世界并不清晰的中国文化中,祭祀活动却异常丰富和发达。虽然祭祀在古代世界各地非常普遍,在包括古代印度、埃及等在内的许多王朝或国家里,都可以看到异常发达的祭祀传统,但它们在这些文化中的含义和功能却可能与其在中国文化中迥然不同。因为在这些国家中,祭祀往往是以彼岸为导向的,即为了配合这种文化对于死后世界的追求服务的。而在中国则不然,祭祀严格说来是为此岸服务的,即为了人们在此岸的生活这个终极目的服务。而这一现象本身,与中国文化早就具有的此岸化倾向有关。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中的这些话,在我看来极为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文化之活的精神——中国人最真实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貌正是在对死者的祭祀和追思中得到了体现。在现代中国革命运动的浪潮中,人们曾把所有祭祀祖先的活动称为迷信,不让人们去祭祀亲人,在人生观教育中不再以孝亲为本。今天,当我们强调文化自觉的时候,也许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恰恰是,如何认识中国人情感世界、精神世界之最深刻的基础。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今天我们重建社会道德,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具体来说,就是要脱离霸道,转向王道,从最生动地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真实人性的亲情入手,找到社会秩序重建的正途。

上一篇:经典诵读汇报演出下一篇:坚定四个自信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