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

2022-09-11

前言

目前管道焊缝缺陷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制造与安装过程检验;运行管道位貌检验;管道运行中的在役检验;通过对各阶段的检测控制, 尽早发现管道缺陷并采取修复措施, 才能避免管道严重事故的发生, 才能避免经济、生态环保上的重大损失。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焊缝的无损检测技术。

一、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1. X射线检测

相比较可见, 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能够穿透金属固体材料。并且在贯穿过程中, 强度逐渐衰减, 如果材料内部存在缺陷, 射线强度就会产生差异构成辐射图谱。然后通过X射线照相法对图谱进行检测和评定。X射线检测方法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 易判断缺陷尺寸和性质, 可以持续检测, 并且对检测位置没有限制。但缺点是当管道出现平面状二维缺陷时, 对射线入射方向有着要求:必须与平面相平行, 才能检测出管道缺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焊接件的内部缺陷检测[1]。

2. 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管道铺设过程, 对管道的焊缝裂纹、未焊透等缺陷进行检测, 已广泛应用于厚壁管道铺设。该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缺陷位置不受限制, 能够确定缺陷深度, 对裂纹敏感, 不因厚度变化而变化。缺点在于要求缺陷与波束垂直, 检测结果解释困难。焊件形状须简单、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检测方法适用于表面缺陷、内部缺陷, 尤其是对裂纹、叠层等平面状缺陷, 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

3. 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主要利用磁场原理, 当有缺陷部位的磁阻足够大时, 材料表面可形成漏磁场, 通过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来显示缺陷形状和位置。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对缺陷的观察方便快捷, 检测灵敏度高。缺点在于对非铁磁性材料、管道的缺陷深度无法测定, 只能用于管道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裂纹敏感部件的检测, 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2]。

4.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主要通过采用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 对管道表面有开口部位, 进行施加渗透剂, 观察渗透剂在裂缝不同分布来判定裂缝形状, 适用于一切表面有开口的部件。优势在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在于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的缺陷, 缺陷深度增加, 检测灵敏度迅速降低。

5. 金属磁记忆检测

金属磁记忆由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目前已发展成为全新的铁磁性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记忆检测原理是由于焊接缺陷会产生异常的磁畴结构, 并以漏磁场的形式外延至焊缝表面, 所以通过分析焊缝的磁场强度分量, 就可以确定焊缝中是否存在缺陷和应力集中区域。磁记忆检测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进行焊缝检测和早期诊断的。其检测时无需对工件表面进行清理, 且能实现快速自动检测, 检测速度可达100m/h。

该检测设备融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磁记忆检测技术, 以铁磁金属磁记忆原理为依据研发出的新一代无损检测仪器。该设备无需对检测管道充磁、无需对检测表面进行预处理, 并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出缺陷形状和位置。主要适用于焊缝中的裂纹、未熔合、气孔等, 焊接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已能满足检验要求。

二、油气管道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的进展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油气管道焊缝中已得到极大的推广,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学科的理论的不断丰富, 无损检测技术也进入到了电子信息时代, 并融合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 检测范围也扩大到了材料评定、缺陷尺寸测量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 检测技术必然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1. 焊接过程与产品运行过程的监控

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一般发生在焊接完成后温度冷却后进行, 虽然能够检测出缺陷信息, 由于忽略了焊接过程中对熔池及高温金属的检测, 忽略了充分了解焊接状态信息的重要性, 无法及时调整焊接和稳定焊接过程, 因此加强运行过程的监控可有效的提高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实时监测的另一个重要含义就是通过多路光导、震动传感器等预置传感器, 对管道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 尤其是对于无法靠近的管道部位进行实时监控, 对于保证管道安全, 降低运行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2. 检测带保温层容器与管道的质量

与常规检测手段相比, 未来检测技术应趋向于无需去除管道外表的防腐、保温材料, 以降低了检验成本。通过研制用于管道涂料表面的检测技术, 目前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如:脉冲或低频涡流检测技术试验;铁磁材料磁伸缩声发射检测技术试验;钢管与焊缝腐蚀或裂纹的漏磁测量[3]。

3. 新型传感器技术

管道缺陷信号的提取与检测传感器性能和尺寸有着密切联系, 直接关系着缺陷信号的强弱、信噪比和分辨率。并且随着管道中新材料的不断引入, 常规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检验要求, 因此需要利用各个学科领域的成果, 不断研发适合于新型、特殊与高参数产品检测要求的传感器, 应是未来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4. 检测方法兼容

通常传感器都是把焊缝中缺陷转化成一定格式的电信号, 其后处理过程往往包括信号放大、模数转换 (A/D) 、缺陷形貌复原与显示等。因此, 可以把不同传感器取得的缺陷信号进行标准化前置处理, 最后送入同一处理系统。这样只需在软件上调整超声与电磁测量数据结构的差异, 于是可采用一台仪器兼容各种传感器。例如近来出现的兼有超声检测、测厚与涡流检测等多种功能仪器。

总结

总之, 尽管目前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查运行中的管道质量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每种无损检测技术都不是万能的, 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 因此各种检测技术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我们相信未来随着管道检测发备的完善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输送管道的运行检验技术会逐渐创新并将有更大的发展。

摘要:油气管道焊缝的状态关系着管道的安全运行, 因此应加强对焊缝缺陷的检测, 加强对焊缝检测技术的创新, 以确保管道安全。本文通过阐述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分析了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研究了检测技术在管道中的运用情况。

关键词:油气管道,焊缝,无损检测

参考文献

[1] 韩勇、刘东涛、谢云明等.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具体应用[J], 2010, 22 (7) .

[2] 王明生, 油气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J].广西煤气, 2009 (03) :10-11.

[3] 李振海.工业管道安装监检中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J].无损探伤.2011 (02) .

上一篇: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下一篇:总磷测定校准曲线绘制方法的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