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收入差距文献综述

2022-11-02

第一篇:地区收入差距文献综述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政策导向

分析

——以陕西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

白凤娇 邵忍丽

 2013-04-10 14:57:12

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摘 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地改善,但也引发了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金融服务体系等的不完善。本文以陕西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导向

推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地改善。但客观上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利益在不同群体之间的重新分配和调整,致使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也引发了我们对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思考。笔者对陕西省2000-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从全国各地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是最高的,达到了58.3%。这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就越明显。就陕西省来讲,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西部兄弟省份特别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

(一)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近年来保持稳步增长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引导下,陕西省不失时机地抓好经济运行的质量,大中型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全省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近年来保持稳步上升的良好势头(参见表1)。尤其是2002年起我国先后实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工程,使我省在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表1 2000-2010年陕西省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

注:2000-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统计公报。

(二)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呈扩大趋势

在全省经济水平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然很突出。通过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长期以来保持持续扩大的趋势。2010年陕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为11590元,比2000年增加了7936元,是2000年的3.17倍。在陕西10多年来的发展中,党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将2000年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进行对比后我们就会发现,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总是高于农村居民。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值稳定

虽然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绝对值在不断扩大,但这是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对值实际变化不大。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至今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比值维持在4.10左右。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值4.11后于2010年又回落到3.82。为了将城乡收入差距相对值控制在平缓状态,陕西省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好城乡收入比值,切实惯彻了中央“城乡统筹”的发展方针。

表2 2000-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注:2000-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统计公报。

图1:2000-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四)城乡居民收入的国内比较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引导下,陕西省城乡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国总体发展水平相比,由于陕西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如图2所示,自200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20(0-2010年陕西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比较

与全国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相比较,陕西省城乡收入比值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如图3所示,2000年至今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尚未达到3.5,而陕西省该指标已超过4.0,世界银行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应为城市居民收入的66%或更多一些较为合适,也就是说城乡收入比不超过1.52倍。这说明我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然很严峻。

图3:2000-2010陕西省与全国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比较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库兹涅茨在分析英、美、德等国家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动关系的著名倒“U”型假说,即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时,收入差距达到最大并持续一段时间。此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差距又会逐渐缩小,不均等程度有所缓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统分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在经历了70年的努力后,工农收入比才由2.5∶1缩小到1∶1左右。

陕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的人才资本纷纷流入,为陕西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使全省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令人惊喜的“上扬曲线”。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资的引入往往首先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和地区,使得我省经济出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是工业和农业之间关系失调所致。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而家庭经营收入有近90%来自于第一产业。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农业增长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慢于第

二、第三产业。又由于城乡居民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农村居民所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其次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过低。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政府转移性支付的分享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这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制度障碍。

2、工农业投资比例失调。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少于城市,农业投资主要依靠农民个人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包括价值流失在内的资源输出大于资源的输入,同时也包括税金、集体承包和集体提留以及各种摊派等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负担过重,这制约了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因而农业投资就难以增加。农业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运转,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有限。所以,这是导致工农业产值增长率差距扩大,进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近年来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需求量也逐步增大。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并未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信贷业务重点转向中心城市,对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其次,就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来说其发展势头相当迅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显著高于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高利率可能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化。

三、缩小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一)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推动农村居民城市化的进程。要改善陕西省“二元经济”的现状,提高农民收入,只有通过逐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才能实现。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7%的世界平均水平,需要转移农村人口1.5亿人,如果要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与中等工业经济发展相应的水平,则要转移农村人口2.5亿人。这说明我国将有大量的农民要离开土地转而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是趋势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离开土地后的生活保障能力,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各种壁垒,在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统筹安排,特别要让农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条件和能力。此外,要以城市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为契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培训和扶持,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对于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农村居民非农工资性收入比重较低。因此,促进人口流动和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最直接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资力度,逐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职业技能,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同时也提高农民跨行业、跨区域就业的能力,实现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资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加快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增强其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此外,做好农民进城就业培训、咨询、介绍和维权工作,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优化农民非农就业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应关注弱势群体。尽管近几年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涉及人群还比较少,经费还比较低,覆盖面还比较窄,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个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救助。我们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把老人、残疾人、孤寡人员和其他低收入者作为社会保障的重点,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政策上倾斜。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最低,加大对这些人的社会保障力度将显著提高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三)强化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首先,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如: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其次,加大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资源供给,遏制资金严重外流。国有商业银行应在注重盈利性和风险生前提下力所能及地提高支农的力度。最后,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我们应该允许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存在与发展,但必须对其运行和发展加以规范,使非正规金融所承受的风险下降,所要求的回报率降低,使需要该金融服务的农村居民负担减轻,缓和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谷军,康琳,陈荣荣.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101.

[2]张鹏,袁方.农村金融、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9(8):38.

[3]聂华林,翟彬.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9(11):88-89.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项目《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及政策导向研究》(批准号:11JK0078);咸阳师范学院2009年项目《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相关性研究》(批准号:09xsyk216)。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

第二篇: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文献综述研究

【摘要】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效益最优化的服务,也是一种具有公众性质的服务,需要政府提供及购买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是社会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与福利的重要内容。如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考验着各国。要想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首先涉到的就是公共卫生的供给能否满足需求。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差距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当前研究不足。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差距

一、国外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大多数是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理论研究,提出不少理论模型。Suchman提出疾病行为阶段(illness BehaviorStage)

1、Fabrega提出决策理论模式(Decision Theoretic Model)、Mechanic提出一般求助理论(General Theory of Help Seeking)2,但以Ronald Andersen首次提出,并进行了三次补充和修正的模型一一卫生服务利用的行为模式(The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sUse,one Phase4 final emerging model)最具影响。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对于本国公共卫生发展都采取了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国外关于公共卫生服务供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反应公众需求进行分析和探讨。Chalkler等认为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不能反映民众的需求时,可采用契约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国外对于实践、尤其是组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的文献较少。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研究不在少数。主要是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究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视角: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以及服务领域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问题称为分配的不合理,服务内部结构则是服务体系本身的不合理;还有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的综合研究。

首先是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温静等采用多级抽样方法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居民对国家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1类项目的需求率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显示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率均超过50%,其中健康教育、慢病管理、老年人保健、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和传染病防治需求率排在5位,需求率较低的是产后访视和孕期保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参保、城乡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居民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总体需求率较高,从居民需求影响因素入手,大力促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尔西丁?买买提等研究发现导致新疆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快速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新疆总人口、医学敏感人数、老龄化人口及慢性病患病率。需求影响因素的持续增长,导致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剧增,新疆城乡居民决速增加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现实形成了反6。韦波等对广西地区农村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较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压力;新农合对农村居民的补偿水平有待提高。周海清对北京某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进行调查,结论是应探索建立适合流动人口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医疗费用,通过社区管理人员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宣教,合理引导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其次是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间题的研究。第一,城乡供给结构研究。朱晓丽研究发现城乡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地方存在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或将经费滞留在机构或挪作他用等问题90陈蓓蓓探析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差距与均等化理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格局与政策惯性,政府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支出显示出严重的城市偏好,其突出问题是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出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投入城乡失衡、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分布不合理、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差距甚远。鄢洪涛对不同年度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进行了测度,发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总体差距在不断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对决定总体差距有决定作用。张永梅,李放基于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城乡长期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不均等的一个历史原因,政府长期推行的城乡二元医疗卫生制度和二元财政制度是制度障碍。

第二,地区供给结构研究。王芳等利用点面结合分析法,一通过《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收集2006~2009年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方面的数据,二通过设计调查表收集分布于东、中、西部的6个城市2008年和2009年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计算不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基尼系数,分析不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程度。调查结果显示2006~2009年,总体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妇幼保健服务数量不断增加,且各省之间服务提供差异较小;2008~2009年,6个城市在全人群建档、慢性病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均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同地区间服务提供数量的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发展相对不平衡。杨宜勇等对全国31个省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衡量比较,得出了省际差距较大的结论。汪崇金测算了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东、中、西地区差异现状巧。

第三,服务内部供给结构研究。服务内部供给结构研究,大多是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评估与构建方面的研究,基于特定地区进行实证的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建议。张屹立就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责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责的缺失及其原因。梁小芳立足城市社区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责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对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政府履行职责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此外,路冠军基于皖北三县的调查与分析,对均等化取向下的?r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最后是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综合研究。赵红等人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中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多元供给格局,将能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市场与社会的积极性,提高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曾栋梁等等人通过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他们认为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有: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方向错位;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民个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负担加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显失公平等问题。同时他们基于治理的视角提出要按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特征,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角色;促进社会中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作用;加强乡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素质:改革农村地区的卫生筹资体制,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等措施。刘冬梅、李净海等人通过运用劳动力供给弹性理论,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效率运行模型,对基本公共卫生的供给效率进行了研究。

三、结论

综上,国外学者专门针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研究不多,可供直接参考的文献资料很少。但国外现有文献资料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及模型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目前国内学者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时间较短,但是与之相关的学术成果很多。其中关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差距已经形成一定共识;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针对如何缩小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地区、服务内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取得了不少共识,给出了相关建议。而现有研究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服务供需总体水平的实证评估较少,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针对当前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满意度差异情况的研究很少;四是针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机制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篇: 收入差距论文收入分配论文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在初次分配中

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意义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次分配中应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初次分配不注重公平而寄希望于二次、三次分配,最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的考察,指出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收入差距 初次分配 公平 效率

一、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的区间。根据2006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2004年为0.465,2005年逼近0.48,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分配不公平警戒线。据统计,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国民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国民全部收入的50.24%。从我国的三次分配来看,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基础,收入差距过大主要在于初次分配中公平的缺失。

(一)二元经济体制下城乡差距扩大

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城乡差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不公平,城乡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差距对城乡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也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十年来均达到一半以上。

根据《2008国家统计年鉴》统计,可以看出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6元,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700.6元,收入之比为1:2.4,而到了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收入之比为1:3.23,突破收入之比1:3,据世界银行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1.5左右,超过1:2的极为罕见。可见,城乡差距是目前中国贫富差距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初次分配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显著,在1990年城乡居民所获得的收入比是1.3,1995年扩大到1.63,而到2004年达到2.01。可见初次分配是拉大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并且有学者指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差距将扩大为6:1。

(二)地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我国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增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加强了对东部

沿海的投资,使东部沿海在国家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了50.6%,大大超过了1953年到1980年期间40.6%的水平。

据统计,1997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46:1:1.03,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55:1:0.73。2007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49:1:0.98,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48:1:0.88。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东部的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总体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都比较大,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更严重。

(三)行业收入差距拉大

1978年以来,处于最高工资水平的是电力、煤气、供水及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业等,处于最低工资水平的行业为社会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按行业大类计算,2005年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比为3.88:1。近年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电力、煤气、供水、铁路、通信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均出现了提速,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率,与此同时,行业之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这些隐形收入是我国目前难以测量到的数据。

(四)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职工工资水平低

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关系,是按照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的分配,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不完善,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初次分配领域中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在与劳动结合的过程中,资本在分配过程中所占有的优势地位变得更加明显,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例不断缩小。

表: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单位:亿元)

据统计,1997年至2003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8.65%升至11.89%。但是升高的幅度缓慢,而从2004年至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1.63降至9.91,十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不升反降了。我国的人工成本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还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转轨国家和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据2004年国家劳动局统计,“2001年中国雇员的人工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中德国的2.52%,瑞典的2.6%,日本的2.89%,法国的3.02%,澳大利亚的3.42%,英国的3.49%,美国的4.08%;相当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韩国的6.54%,新加坡的4.98%;相当于转轨国家中捷克的14.7%,波兰的18.33%,罗马尼亚的65.87%;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中墨西哥的16.89%,巴西的30.50%,马来西亚的34.46%,泰国的59.95%。”

社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劳动者报酬应随着企业和政府利益的增长而增长,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逐年上涨才是合理与正常的现象。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不升反降的非正常

现象反映出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趋势,实际上是社会不公在财富分配领域的反映,是初次分配不公的结果和反映。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2000年,我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从15.9%降到11.9%,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265.9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1%,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在GDP高居中国榜首的广东,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更低,珠江三角州多数民工工资,6年未见提升,一直在600元左右,约为美国平均工资的5.6%。近些年来,有些企业只见利润增加,不见工资提升。尤其是已占城镇就业人数30 %的一亿多农民工,其工资十分微薄。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主要在私营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劳动时间周平均为56. 17小时,比规定的劳动时间多出40 %,小时工资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的40 %、国企职工工资的30 %。”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 %,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的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近30年的时间,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而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 20、日本的1/ 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 20 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

二、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意义

有学者提出“公平与效率之间不存在谁优先、谁兼顾的问题,两者是完全统一的。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平。”本文认为,在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之间是双向互动关系,两者互

为条件、相互促进。首先,公平是促进经济效率的前提,只有在相对均等、规则相同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市场竞争充分有效;其次,效率有助于公平水平的提高,效率为公平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一)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更大程度地体现公平。邓小平同志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他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是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既要加快发展生产力,提高以公平为目的之效率,又要走出一条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之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最好诠释。

(二)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

须既要追求经济效率,又要体现社会公平。我国非常重视收入分配和公平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多方面体现了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什么是和谐社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标志着我国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也标志着党和国家在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的转折。

(三)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必须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初次分配在三次分配中是基础性分配,涉及的范围大、面广,分配的格局在初次分配结束后基本上已经成定局,如果在初次分配阶段已经造成了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想通过再分配的手段来进行调节其力度将不大。因此初次分配阶段应该重视收入差距问题,考虑合理的公平,以实现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首先,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效率的高低决定公平的实现程度,经济效率的提升是社会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根基,公平的规模和程度不能超过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只能随着效率的提高而提高。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由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由

人的积极性引发的创造力是一切效率的源泉。”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体现为工资、财产性收益等的公平分配,最终可以以货币衡量,初次分配的公平应当是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收入,分配越公平,人的积极性就越高,效率也就越高。在初次分配中贯彻公平原则就是要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统一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严惩各类非法经营等。

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初次分配可以讲“效率优先”,再分配再讲注重公平。这种观点显然认为调节分配只能靠二次分配,而不是依靠一次分配。在我国,分配不公主要产生于初次分配,例如近年来一些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甚至也包括一些国有企业,对劳动者过度剥削,将工人、农民工的工资压得很低,并且一直维持不变。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流行的分配改革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大到十余倍甚至更高,电信、电力、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所有这些都属于一次分配的问题,如果初次分配未能解决好公平问题,再分配将很难扭转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坚白.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杨强.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共分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陈燕.公平与效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汤玉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关于全面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M].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

[7]忠东.平等与效率的对话-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出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8]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9]李志宁.“低工资制”应当引起严重关切[J].企业标准化, 2007 (5).

[10]赵振华.关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第四篇:【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要求】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怎么写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撰写的程序

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即选题、收集阅读文献、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 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为从事某项科研、学术会议的专题、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一般是明确的,不像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撰写综述选题通常不宜过大。可选择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与其密切相关的课题。如果是初学,最好从一些较小的题目开始。

2. 收集、阅读、整理文献 综述题目确定后,围绕题目收集和阅读文献。收集文献要求尽可能的齐全。要写好综述,收集文献是基础,阅读文献是关键。

收集和阅读文献、积累足够的文献以掌握丰富的资料,这是关键的一步。在浩瀚的医学论文中收集有关专业或专题的文献,需要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以便尽快找出需要的文献。文献的检索方法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类:查阅方法可参阅有关检索的专著。

对查到的文献首先阅读摘要或小结,了解该文献的主要内容,衡量其对所写综述的价值。然后,根据文献的重要性对原文进行精读摘录。阅读文献时要吃透原文的精神,掌握要义。阅读文献时还应围绕主题组织整理材料,整理文献应包括: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页码及内容(如核心内容、主要资料、数据和观点),以便写综述时引用。所写文献综述质量的高低,主要由文献阅读的质量来决定。写好「读书笔记」和「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中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提供材料,而且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也有帮助。

3. 拟提纲 文献综述必须在精读大量文献、结合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列出较详细的撰写提纲,写出大小标题,做到有纲有目。然后将主要资料、结果及主要观点分门别类列于其下。这就是「搭架子」。应尽量做到标题与内容一致,注意逻辑性,使撰写综述的框架结构达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 撰写 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材料齐全,就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3)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4)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第五篇:缩小收入差距

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 中国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资料显示,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中国41.1%的财富,而美国则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大多在0.24到0.36之间,而中国基尼系数已从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0.28上升到2009年的0.47。国际公认的标准则是,基尼系数高于0.4,则表明收入分配严重不公。中国政府公开承认,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中国地区、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二是职工、企业和国家之间,存在着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即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占比重过低;三是在国民宏观税赋水平增加的同时,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各种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增长缓慢。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高储蓄率将持续迅速创造财富,但是中国财富流向过于向政府集中,导致居民本来就不高的收入还必须承担一部分公共服务费用。收入差距悬殊正在成为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导火索”。

中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

无论是社会的文明还是社会的和谐,都需要全民共同富裕。理想的目标是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型”结构,其稳定性要远高于“哑铃型”或“金字塔型”结构。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为总人口的23%左右。壮大中产阶层的队伍就要提高全社会总体工资水平,鼓励创业,发展能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和能增加就业的小企业,以改善创造和分配财富的结构。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扩大就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看到通向中产阶层的畅通渠道。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二次分配方面的调整作用,要让高收入者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如: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消费税等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担的税种,鼓励高收入者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通过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转移作用,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和满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大二次分配领域的调控力度,将公共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更好地满足人们这方面的要求。

上一篇:碘缺乏病防控活动总结下一篇: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