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发展情况

2022-07-11

第一篇:汽车保险发展情况

关于汽车运输公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靠改革找出路,靠发展求生存,在探索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焕生机上作了积极的尝试。为全面了解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发展情况,近日,笔者对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发展情况进行调查。

一、公司发展概况

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组建于1957年4月1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对运输市场的垄断,公司规模得到发展壮大,鼎盛时期公司客货运车辆达到400余辆,员工2700余人。改革开放后,随着运输市场的放开,公司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特别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僵化的生产体制、陈旧的经营理念、沉重的历史包袱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公司生产经营转入低谷,到1997年公司亏损1460万,负债2400多万,进入了非常困难时期。此时,公司面临是申请“破产”,散伙走人,还是立志“改革”,杀出一条生路。新任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广大员工选择了后者,并通过顽强拼搏实现了公司的起死回生。

目前,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是二级客运企业。有9个客运分公司,6个汽车客运站,2个汽车维修厂,2个a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1所一类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到2006年末,公司有从业人员2000多人;退休职工845人,离休职工11人。公司共有客运车673辆,16133座位,经营班线200余条,其中跨省班线32条。

2000年以来,公司先后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次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纳税大户。公司工会被评为全国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到2006年末,公司拥有的资产达到8000万元,上交税费1700万元。上岗职工平均月收入1500元,职工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公司没有负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

二、公司重焕生机的一些作法

1、认真分析市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锐意改革,杀出生路。在公司陷入低谷,濒临破产时期,新任公司领导班子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振作精神,更加精诚团结。通过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识到客运市场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公路通达的深度和广度的显著提高,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加快,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特别是客运需求开始由传统满足移位型向舒适、快捷、安全消费型转变,为有一定规模的客运企业留足了发展空间。市场不是不大,机遇不是没有,关键是如何占领和把握的问题。为此,公司领导班子形成通过改革杀出一条生路的共识,起草了告全体公司员工书和告公司党团员书,动员公司全体员工,强化“公司荣我荣,公司损我无”,“咬紧牙关过日子,决不卖地过日子”的意识,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2、理清工作思路,改革创新谋发展。一是通过深化公司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管理,逐步消除旧体弊端,消化历史包袱,建立激励机制,为公司爬坡过坎提供了动力。二是走同心型发展模式,强化“内涵”,扩大“外延”,激发公司经营活力。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资源,明确以客运为发展轴心,为主业,苦练内功,提高资产、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在稳定区域内城乡短途客运市场的基础上,借助国有企业一些有形、无形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省际班线,积极抢占跨区间长途客运市场,稳定了公司发展基础。在盘活主业的 1

基础上,围绕客运主业轴心,扩大“外延”,在汽车维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驾驶培训、信息配载、房产出租上做文章,不断扩大产业链,盘活公司存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大力培植公司无形资产,增强公司的发展后劲。强化构建现代企业的理念,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壮大公司规模,提升服务档次和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客运企业等级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提升公司资质,为公司做大做强夯实基础。同时,注重企业文化的打造,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荣誉,多形式、多层次地加强对职工的技能、素质培训,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强劲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生产活力。四是着眼长远,拟定好发展规划。公司制订了从2007年到2016年的发展规划,争取在10年时间内,把公司建成黔南州道路运输业的客运中心、维修中心、检测中心、驾培中心、信息配载中心,进入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企业100强,成为一级客运企业,质量及信誉综合考核达到aaa级标准。到规划期末,资产总量达到3亿元,年上交税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公司利润总额达到1000万元左右,每年人均总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3、着力改善员工福利,激发工作热情。一是制定公司职工增收计划,员工收入实现逐年递增,公司自生产形势好转后已连续7次为员工上调工资,目前上岗员工工薪收入在都匀地区属中上等水平。二是大力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近年来修建了五栋职工宿舍,去年又争取政策正在为员工建设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经济实用房。三是进一步完善员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四是积极组织一线员工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拓宽视野。

三、公司面临的一些困难

1、普通客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盈利空间的压力大。随着公路基础建设的加强,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催生了公路客运业的快速膨胀,加之客运业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整个客运市场仍处于鱼目混珠的无序竞争状况,导致普通客运业的实载率下降,盈利空间趋于窄小。

2、公路客运行业区域壁垒严重,虽然公司通过自身努力,具有跨区域开展客运业务的资质,但由于部分送达地运管部门实施地方保护主义,人为设施区域壁垒,限制外来企业在当地范围内开展经营业务。公司面对强大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市场,只得望市兴叹,无法参与竞争,导致公司强有的跨区域运力优势遭受闲置,得不到充分发挥。

3、站运双方的关系分割,难以协调一致。由于公司原有的站点均下放当地管理,站方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和强制经营权,站方对公司的客运业务具有很大的受制性,经常引发一些矛盾,从而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4、公司发展的软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有关部门对公司申报审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平不够,导致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时间过长,影响公司错失发展良机。

四、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公司改革改制改制力度,强化公司发展动力。以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公司改制工作,完善法人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公司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公司安全、成本、资金、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现代化。力争通过改革改制,创新公司管理机制,增强公司生产经营活力,夯实公司市场竞争基础,实现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2、根据市场需求,做大公司规模,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经营是生产经营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要实现高效率运作、高品质服务,达到高产出的目的,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首先要抓好通向省内市县二级客运市场的,通过建立站点,开展行业联合、并购的方式,巩固省内普通客运营运区域和营运网络,实现纵向发展。其次要借助公司资产、技术、信誉优势,加强与地区间省际间地域城市客运企业的联合,共同整合长途跨区域客源,发展高速公路客运,实现横向发展。再次,积极拓展新业务客源,要针对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创造条件开展旅游客运业务,实现向新领域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强强联合,参与组建省际或跨省际的国有大中型公路快速客运企业集团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3、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壮大经营规模,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在发展壮大

客运主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做大与运输关联度高的汽车维修、配件销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驾驶技能培训、信息配载等产业;不断延伸扩展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客运站点的聚集、辐射效应,大力发展商贸、旅馆、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实现以运促商,以商促运,商运协调发展的良好格

局。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081班武艾婧

二0一一年二月十日

第二篇: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xxx市财产保险公司不断增多,仅XX年就有永安、大地、大众、太平4家公司的分公司开业,截至XX年上半年,已有财产保险公司11家。其中,保费规模小于8000xxx元的中小规模保险公司有7家,分别为华泰、天安、永安、大众、大地、太平、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进一步完善了保险市场主体结构,提高了市场效率,标志着xxx市保险业已向多层次、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从市场调研和检查情况看,中小规模产险公司经营管理的理念尚不成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迫切需要各方面积极采取措施,研究对策,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中小规模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市场份额较小。XX年上半年,xxx市财产保险保费收入93685xxx元,其中人保股份、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三家保费收入之和为73892xxx元,占市场份额的79%;华泰、天安等7家中小规模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共16075xxx元,仅占17%;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省分公司保费收入3718xxx元,占4%。

(二)业务结构失衡。中小规模财产保险公司均将见效快、技术含量低的机动车辆保险作为销售主导险种,业务范围局限于企财险、车险、货运险“老三样”,导致业务结构失衡。从XX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车险保费收入占全市财产险市场保费总收入的58%,车险、企财险和家财险保费收入占产险总保费收入的72%以上;大地、永安、天安等7家中小财产险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占79%,车险、企财险和家财险保费收入在产险中的占比为90%,远远高出全市产险公司的平均水平。

(三)盈利水平不高。目前中小规模财产险公司虽已成为xxx市保险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但由于创业前期投入大、规模小、展业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普遍出现盈利水平低甚至亏损的状况。以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为例,上半年,人保、太保、平安3家公司的平均净利率为2xxx元02%,华泰、天安等7家中小规模保险公司的平均净利率为-25xxx元1%。因此,中小保险公司必须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增加净利润。

(四)发展前景看好。中小规模保险公司有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品牌效应不强、内控制度相对滞后等不足,同时又具备竞争手段灵活、机制灵活、员工成长性强、工作积极性高、没有历史包袱等优势。他们能够有效地避开大公司的激烈竞争,以小额分散业务为主,积极拓展大额业务;以营销渗透为手段,积极发展郊县业务;以多渠道、广代理为途径,积极争取优质代理业务,确保有效切入市场,实现平稳起步。

二、中小规模财险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自身特色。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大数定律的要求,保险公司存在最低经济规模要求,新进入者的初始规模如果太小,就不能进入。而要达到最低经济规模,新生保险公司面临着资金筹集、人才储备以及因规模增大、产品增加而带来的产品降价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天安、华泰、大地、永安等各家中小规模保险公司的相继成立,打破了xxx市由人保股份、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3家大型保险公司长期垄断产险市场的局面,但这些新生保险企业目前规模较小,创新性的优势业务较少,在进入市场前,缺乏对市场的足够了解,目标市场定位尚不明确,形成了“小而全”的经营格局,缺少特色,使今后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不牢。目前,xxx市中小保险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产品和客户细分不足,专业技术和基础数据积累不够,核心技能水平低,简单模仿多,独立创新少,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小保险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1xxx元人才、技术缺乏。一些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者培训不足就匆匆上岗,保险基础知识缺乏、业务不精,从业人员总体存在技能单

一、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目前在中小保险公司还存在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流动频繁的现象,各新生中小保险公司还没有形成人力资源的培养、储备、使用机制,频繁的人员流动给其业务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2xxx元内控机制薄弱,基础管理相对滞后。由于公司初建,人员少,部门机构不全,业务发展的压力大,有些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有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健全,有的公司即使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由于内控制度不严格或执行不力,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从现实情况看,各公司已逐步认识到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随着内设机构的日益健全,内控管理有望得到加强。

(三)险种结构过于单一。传统的财产险产品市场基本上已经饱和,潜在的新兴保险消费市场尚无能力问津。社会认知度不高,品牌优势不明显,承保能力受限,在大项目上参与竞争的机会少,使中小保险企业在起步阶段只能选择那些标的小、风险分散、技术含量低和易上规模的险种切入市场,在个别险种上产生了“过度竞争”。过度竞争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生存问题成了中小保险公司面临的头号问题,经营行为日趋短期化,被动跟着市场走,以价格竞争为策略,减少了利润空间,给原本规模较小、实力不足的中小保险公司带来了较重的财务危机。

(四)与中介公司的合作程度低。由于中小保险公司缺乏展业人员,一半以上业务是从中介机构获得的,但中介市场的不规范给中小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合作层次浅,绝大部分的合作关系仅就代理险种、手续费支付标准等进行了简单约定,然后视市场情况开展业务合作。个别代理公司利用保险公司间的竞争和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心理,凭借自身掌握的保费资源,索要高额手续费,并且不提供中介发票。二是合作内容少,按有关规定,保险中介的业务经营范围可覆盖保险产品营销、服务、理赔的全过程,但目前的合作仅限于代理收取保费,甚至简单介绍业务,并未实现保险服务和理赔查勘方面的全方位代理。因此应该推进保险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大力发展经纪公司、专属代理公司、理赔公司、客户服务公司、公估公司等保险中介主体,用市场交易取代内部分工,使市场主体更加关注专业化经营,更加注重技能培养,提高经营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

三、对中小规模财产险公司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自身制度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xxx元确立经营理念,明确经营目标。中小规模保险公司要牢固树立起市场观念,凭借自身的敬业精神、专业水准、服务质量和良好信誉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积极研究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自身“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赢得特定市场利润,避免与大保险公司在已成熟的领域相互竞争。

2xxx元完善公司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要健全组织框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内控机制,确保公司内部责权分明、运作有序、规范经营。二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用职业水准、职业纪律、职业操守和职业形象赢得投保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知和认可。

(二)找准市场切入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够为某个或数个特定保险市场提供核心专长的生产服务体系。中小规模保险公司具备竞争手段灵活、机制灵活、员工成长性强、工作积极性高、没有历史包袱等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细分险种、细分地域、细分业务渠道、细分客户群体。首先选择几个效益好、且有前景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发展依托,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发展初期,中小保险企业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从一两个险种入手,实现突破,通过对核心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形成局部优势,做出名气,创出品牌,凭借其专业化优势,抢占某些利润较为丰厚的特定市场,迅速完成利润、市场份额、经验、技术、人才和无形资产的积累,实现高效快速的业务增长,然后再向其它险种或领域扩大战果,最终建立全面优势。

针对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建设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小规模保险公司最为急迫的任务。做好、做专和做强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保险公司在发展初期应坚持的发展战略。

(三)积极学习借鉴外资公司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中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全面对外开放环境下,新生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应积极借鉴学习外资保险公司和较大规模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一是在处理“规范和发展”关系问题上,先规范,后发展;二是在短期经营策略和长期发展战略上,坚持效益第一,强调利润最大化为开拓市场的原则;三是采取“品牌经营、服务竞争”策略,使公司在品牌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中长期受益;四是在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上,注重专业化分工,强调分权制衡、分级授权,从制度上保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五是在核算上强调营运细分,以信息技术作为业务、财务、行政管理的平台,注重会计与业务统计的一致性,注重会计与精算互补利用。

(四)监管部门应为新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xxx元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向专业化发展。在市场现有竞争格局下,应培养各市场主体的专业化优势,注重在专业领域培育技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由监管部门推动、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协调机制。以产品创新为切入点,加强与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影响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问题,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监管部门要做好产品创新的引导工作,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延长保险产品的保护期,鼓励和支持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具有基于风险因素、业务特征、市场、营销渠道数据的费率浮动的产品。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新增的保险需求,调查新险种的市场接受程度,并通过定期报告及研讨会等形式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中小保险公司,为中小保险公司开发新险种、改进老险种提供参考意见和指导。

2xxx元积极进行监管思路和监管方式的创新。根据中小规模保险公司的发展特点,采取分类监管措施,规范市场行为,重点监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坚持业务往来的票据真实完备,各项费用据实列支,对危害被保险人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保险体系稳定的误导、欺诈和恶性竞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确保中小规模保险公司打好经营基础,实现整个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于汽车配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时间:2010-12-8访问次数:56

4近年来,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全面掌握汽车配件产业的发展状况,挖掘发展潜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近期专题就如何发展壮大我区汽车配件产业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现状

我区汽车配件产业以机械铸造类企业为基础,依托配套汽车主机厂,逐渐发展壮大。截至2007年底,全区有汽车配件生产及相关企业77家,从业人员6500人,主要产品类型包括专用汽车、板簧、齿轮、轮毂、推力杆、螺栓、汽车连杆、汽车灯具、水箱、制动阀、汽车油泵等。2007年,全区汽车配件产业完成产值3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利税3.5亿元。其中27家骨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45.47%,利税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出口3.4亿元。

(一)汽车板簧发展情况。全区现有板簧生产企业50余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总资产达5亿元,现生产能力20万吨,年产值18亿元。产品涉及重型车系列板簧、轻型车系列板簧、农用车车用板簧、改装车车用板簧、拖拉机用板簧五大类。目前,我区板簧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白塔镇,主要生产企业有兴华板簧、亚萌汽车板簧、凤凰山汽车钢板厂、博山弹簧厂、资豪实业、金龙弹簧、国家汽车配件厂、恒升达汽车板簧、龙凤板簧等。其中10余家企业已成为中国一汽、中国重汽、北汽福田、山东巨力、聊城时风、山东凯马等大中型汽车集团的配套厂家,其余企业主要是为汽车维修市场提供成品和半成品服务。

(二)汽车齿轮发展情况。全区现有以汽车齿轮锻件为主的汽车齿轮生产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总资产达2亿元,年销售收入4.5亿元,现已形成齿轮锻件加工达3万吨、年产齿轮锻件300万件的生产能力。骨干企业山东汽车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齿轮锻件生产厂家之一,产品包括二十多个系列、一百八十余个品种。主要为一汽、二汽、临工、合汽等国内知名的汽车总机厂配套。

(三)专用汽车发展情况。专用汽车的生产主要是淄博颜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淄博市有资质、唯一具备规模生产专用汽车能力的企业,并通过“3C”认证。现已生产和正在开发的产品有自卸汽车、仓栅汽车、厢式汽车、液体运输汽车、粉粒物料运输汽车、水泥搅拌汽车、车辆运输半挂车等十四个系列八十余种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06年公司生产的四十六台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出口到尼日利亚等国家。2007年,由于企业搬迁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规模受到限制,仅生产500余辆专用汽车,完成销售收入2000万元。预计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800万元。

(四)制动鼓、轮毂及其他汽车配件发展情况。制动鼓、轮毂的生产企业主要是山东宏马集团,产品涉及各种型号的汽车制动鼓、轮毂、刹车盘、制动蹄、制动底板等,年铸造能力达到8万吨,机械加工能力180万件。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4.0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3220万美元。汽车连杆等内燃机配件的生产主要是山东华成集团,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件,产值近3429万元。汽车推力杆和稳定杆的生产企业主要是淄博安泰重型汽车推力杆制造有限公司,产品涉及两大系列2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产品主要为北汽、陕西汽车集团公司等企业配套。高强度螺栓生产企业主要是山东强大集团,产品涉及发动机用主轴承螺栓、拉杆螺栓、飞轮螺栓、缸盖螺栓等9大系列,上千个品种,年生产能力6000余万件,产值1.87亿元。汽车货厢的生产主要是淄博资豪实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套,产值2000万元。

二、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

(一)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已形成以白塔镇、八陡镇、崮山镇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区。白塔镇初步建成集开发、制造、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板簧制造业基地,品种齐全,为济南重汽、济南商用车、北汽福田、济宁商用车等集团配套,成为红旗、解放、斯太尔、泰拖拉等重型汽车的专门供应商。2006年被省机械工业办授予“山东省板簧制造业基地”称号,2007年被省中小企业办授予“山东省板簧特色产业镇”称号。八陡镇初步建成以宏马、宝隆汽配、富源履带为重点的汽车配件基地,带动相关企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支柱。崮

山镇初步建成以山东汽车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为龙头的齿轮加工基地,产量占据全国同类产品近五成市场份额。

(二)骨干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山东宏马集团、山东汽车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山东兴华板簧制造有限公司、淄博颜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淄博强大集团等企业抢抓机遇,加大投入,扩张裂变,膨胀规模,上档升级。山东宏马集团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授予“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称号,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现有两条先进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和80台套数控机械加工主设备,配有先进的光普分析仪等各种理化检测设备的理化实验室,企业投资1.1亿元的汽车悬挂组合件、静压铸造流水线项目已完成投入7000多万元,其产品从过去单一的轮骰扩展到汽车悬挂件及总成,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4.05亿元,利税

1.13亿元,出口2.5亿元。山东汽车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在近年来连续投资的基础上,2007年又投资3000万元新上齿轮精锻、汽车曲轴等项目,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利税1014万元。淄博强大集团近年来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了大规模、高档次、现代化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拥有先进的冷镦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检测设备等技术设施,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高强度螺栓生产企业,“力世”牌高强度螺栓获得山东省名牌称号,产品广泛用于内燃机等行业,特别为一汽、二汽、潍柴、锡柴等企业配套。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利税1718万元。

(三)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对外与汽车整机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内加强配套协作,提高了整个产业配套能力。山东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淄博强大集团等与山东宏马集团之间,山东宏马集团、博山弹簧厂与淄博颜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之间都形成了密切的配套协作关系,延伸了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

三、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来,我区汽车配件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起步晚,总量规模偏小。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区汽车配件企业发展起步普遍比较晚。除宏马集团、博山弹簧厂、山东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等几个老牌企业外,其他多数企业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成立的,且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由于这些企业技术人才有限,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信息不畅,缺乏高新技术支持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全区汽车配件产业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4家,且配套体系各自独立,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大环境相比,差距较大。

(二)产品档次不高,品种较少。目前,我区汽配零部件生产企业仍多以冲压件、简单机加工件等低端初级产品为主,且生产规模较小,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偏低,系统化、模块化的供货能力弱,没有形成有品牌的大总成或模块生产配套格局,零部件产业缺乏变速箱、车桥、壳体、汽配电子类产品等高端产品。从品种来看,我区汽车配件品种只有十几种,与整车生产所需近3000个部件相比,占比相对较少,配套率较低。

(三)缺乏专业人才,企业研发能力有限。我区除山东宏马集团等少数企业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完善检测设备手段、实现电脑控制管理外,大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都重生产、轻开发,研发基础薄弱,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手段落后,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力不足,缺乏快速反应能力。新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开发能力的薄弱,使得企业难以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低。此外,由于产品结构主要以技术含量较低的冲压、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为主,加之技术、产品开发投入不足,缺乏关键部件、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造成产品开发对主机厂的依赖性大,难以实现与主机厂同步开发,零部件整体发展滞后于整车发展。

(四)产业链条不健全。全区汽车配件产业仅有零部件生产和维修服务两个产业环节,在产业推介、研发、设计、组装、改装乃至会展、物流、文化推广等环节都处于起步阶段,一条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链亟待引进发展。

(五)制约因素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缺少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整个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定位。缺少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尤其是信贷、土地支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增加等都影响到企业发展的速度。缺乏科技支撑,没有形成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单位、机构,缺乏精通汽车生产、加工、制造及相关产业政策的专业人员,政府指导能

力和服务水平薄弱。

四、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目标

通过培植骨干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争创知名品牌、大力开拓市场等措施,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延伸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全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一)产业目标:实现销售收入过70亿元,利税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其中汽车板簧业实现销售收入过25亿元,年均增长30%;齿轮业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年均增长30%;专用汽车业实现销售收入过5亿元,年均增长100%;轮毂、推力杆、汽车后桥总成等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

(二)骨干企业发展目标:

---山东宏马集团力争销售收入过10亿元,重点发展精密铸造生产流水线、汽车前后桥及总成等项目。 ---淄博颜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力争销售收入过5亿元,实现3000辆/年的生产能力,通过新厂建设和技术改造,带动专用汽车整车生产建设。

---山东汽车齿轮总厂锻造二分厂力争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产量过5万吨,通过持续不断地投入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

---淄博强大集团力争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延长产品链。

---富源履带力争销售收入过3亿元,投入超8000万元,购进精加工设备,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品种,提高产量。

---淄博亚萌板簧有限公司力争销售收入过2.4亿元,产量过3万吨,新上第三条生产线,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淄博资豪实业有限公司力争销售收入过2亿元,重点建设汽车后轿项目。

---淄博安泰重型有限公司力争销售收入过2亿元,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及生产线,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五、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博山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迅速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围绕打造全国汽车配件产业基地,以配套企业为依托,以零部件生产为基础,加快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尽快做大做强汽车配件产业。

(一)搞好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分析我区产业发展和布局特点,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结合省市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完善我区汽车配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标准,夯实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二)培植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地区支柱产业。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确保早日达产达效,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抓住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机遇,引导企业加大与各知名品牌厂家实现对接,积极承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移,坚持引进资金、技术、产品、人才相结合,鼓励现有企业与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吸引国内外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建设。要把发展汽车配件产业作为全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全方位引进整车及配套项目,膨胀产业规模。要引导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大企业要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小企业,小企业要积极向大企业靠拢,为大企业配套,努力实现共同发展、资源共享,打造区域支柱产业。

(三)优化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向模块化发展。汽配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我区汽配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汽车零配件业也有一定实力,我们要以扩大总量、提高档次、增加品种为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逐步实现由单一产品向成套设备转变,形成专业化、多品种的格局,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中,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要在产业政策、市场导入、企业发展上制定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汽车及零配件各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迅速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围绕汽配产业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组合汽车配件业,培育发展汽车及配件生产基地。以宏马等生产企业为龙头,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汽配生产基地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使我区汽配产业实现进一步优化升级。

(四)紧密联系高等院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引导企业在搞好现有产品生产的同时,掌握了解国内外汽

车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培育知名品牌,以创新求发展,大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密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提高产业档次和水平。

(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成立汽车配件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加强信息沟通,打造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汽车配件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汽配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围绕交易、销售、维修等方面,规划建设集会展、物流等为一体的汽车零配件市场,构筑配件贸易服务基地。政府管理部门应组织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展览会等方式,促进彼此合作和共同发展。制定鼓励零部件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产业政策,赋予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投融资自主权。如建立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基金,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建立行业投融资公司,规范零部件市场,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等措施,推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博山区中小企业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经贸局等部门联合调研。

第四篇:关于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4月20日至5月20日,区政府办组织区经贸局、企管局、招商办等组成调查组,采取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等形式,对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经过一个月的分类整理、统计计算,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专用汽车、农用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全区现有专用汽车、农用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共38家,其中,专用汽车生产企业2家,即湖北华威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风公司与大力公司资产重组,生产目录归属大力),2003年底两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产值分别达到3.7亿元和1亿元,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亿元和1亿元;农用车生产企业2家,即天风公司改制分离的东宇农用车公司、齿轮厂改制分离的星火农用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4家。在3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2003年底年产销过5000万元的有2家,即楚威车桥公司产值8900万元,销售收入7500万元;全力铸造公司产值7200万元,销售收入6928万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华龙公司、宏德公司、随通公司、神马齿轮公司、三合汽配;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分别是力神公司、华昊椅业公司、神龙车厢厂、隆成公司、宏宇公司、楚胜公司、市电源厂、神风公司、楚奇公司、联星公司、华大公司、大成液压机械公司、万鑫公司、泰胜公司、泰业公司;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有12家,分别是市特种铸造厂、市钢件结构厂、环宇公司等。

全区38家汽车及相关企业,2000年至2003年实现产值分别为37698万元、46793万元、81818万元、109750万元,年递增幅度为24.1%、74.9%、34.1%、36.2%;2000年至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1584万元、42813万元、73398万元、105281万元,年递增幅度为35.5%、71.4%、43.4%;2000年至2003年实现利税分别为:204.7万元、1252万元、4187.3万元、3918万元;2004年31家规模以上汽车相关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7700万元、销售收入136420万元、利税5565.5万元,分别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14.5%、14.4%和12.1%。其中区直汽车工业预计将实现产值80430万元、销售收入75380万元、利税797万元。调查统计中,38家汽车相关企业预计2005年至2010年产值、销售、利税将分别达到585760万元、532762万元、30871万元。

调查中,38家汽车及相关工业企业,占地1802.4亩,注册资本16378.8万元,总资产93869.4万元,其中外资1971万元,总负债80783.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9068.2万元。现有生产设备5173台(套),企业职工7380人,其中高中专学历3495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899人,35岁以下职工3741人,企业改制发展中,聘用下岗职工3003人,农民工1122人。

二、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特点

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区直、城区东西南北四个办事处,以及均川、柳林、何店、淅河4个镇。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1、占据交通优势。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汽车相关企业大都处于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发达的地理位置,孝襄高速公路、

312、316两条国道、汉丹线、西宁线、汉丹与西宁联络线三条铁路线纵横其中。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大开战略的实施,国家的投资发展重点正逐步向西部转移,这些企业正处在由东向西的过渡带上,处于国家发展的第二梯次上,既能吸纳东部产业转移出的资源,又能向西部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地级随州市的建立,使许多新的投资项目急需建设,为专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下一轮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据统计,仅2000年以后新办的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就达13个,2004年将新增产值22120万元,利税1016万元。

2、实现攀大靠强。此次调查的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都与国内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攀大靠强”,自身实力逐步增强。华威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全国首家改装车生产基地,2003年生产各类改装车4000辆,产值、销售均达到3亿元,被东风汽车公司评定为“十佳改装企业”。楚威公司、华龙公司、全力公司、华昊椅业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除与东风汽车集团实现配套生产外,还分别与一汽、江汽、柳汽、重庆红岩、庆铃、江铃、南汽、陕汽、川汽、云汽、杭汽、神龙公司、汉阳特汽等国内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配套生产。其中,全力公司还是美国福特在中国的唯一定点供应商,同时也是我国军用重型牵引车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生产供应商。

3、拓展市场网络。38家企业中,企业销售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11%,企业销售网点遍及全国。以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为例,仅华威公司一家,就在四川、宁夏、云南等地区设立多个销售办事处,产品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西部市场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据山西晋城一位人大代表说,运煤的车辆从他家门前经过,三台车中就有一台驰乐改装车。他说:“随州市我不太熟悉,但驰乐车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同时,该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几年产品相继出口到尼泊尔、朝鲜、缅甸、达吉克斯坦、蒙古等国家。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口方面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泰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散热器零部件已出口东南亚。

4、形成当家产品。从调查情况来看,38家企业的产品开发各有重点。华威、大力两家专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有自卸、罐式、半挂、客车、厢式等12大系列,近120多个品种。华威公司主要生产自卸车、栅栏车等,而大力公司主要生产罐式、消防车等。3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较为明确。全力公司主要生产重、中、轻、微、轿、军、客七大系列126种汽车底盘铸件;楚威公司主要生产东风系列主减速器总成及前、后桥总成和各类汽车底盘零件,共有八大系列160多个品种;华龙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摩托车灯具、汽车内饰件;随通公司主要生产半挂车后桥总成;宏宇公司主要生产高顶半高顶驾驶室;华大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载重汽车钢板弹簧;华昊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座椅;楚胜公司主要生产改装厂、挂车、各类冷弯型材;神风公司和市钢件结构厂主要生产改装车、农用车车架。各企业都有自已的当家产品,主业定位较为明确,各企业之间的产品没有大的冲突。

5、加强技术合作。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还是零部件生产企业,大多数厂家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据调查统计,在38家汽车及相关企业中,有30家企业分别与各大科技院校进行了联合开发。有的是引进技术开发产品改造设备,有的是聘请专家、教授为长年技术顾问。如华威公司、大力公司常年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保持产品开发合作关系,年均投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均保持在100万元以上。楚威车桥公司聘请华中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宁振东、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王丛祥等8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先后开发出EQ153型8T、15T和轻型汽车的前后桥,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10多个省市用户青睐。同时,各大汽车相关企业舍得人力、财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力神公司与汉阳专汽研究所签约,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工程师培训、高级工培训等方面获得技术支持。华龙公司狠抓技术工人培训,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对员工实行全员培训,每名职工都是专业技术人才。

6、重视产品质量。这些企业都非常注重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快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步伐。华威公司早在1997年已在国内企业中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公司在2003年4月和8月分别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3C”认证;楚威、华龙公司这两家企业已被省科技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区仅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楚威公司按ISO9002:1994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率先通过了第三方(CAQC)认证,并得到了有效的运行和持续的改进;华龙公司除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外,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也将在2004年通过认证。全力公司、华大公司、泰业公司、万鑫、大

成液压机械制造公司、宏宇公司、楚奇公司、联星公司等企业也均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

三、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问题

1、专用汽车生产竞争无序。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区大多专用汽车生产相关企业都是自各为阵,企业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即使有,也较为分散,产业链条短,整体合力弱。在座谈了解中,华威公司、大力公司负责同志反映,曾都区现有专用汽车的生产企业多达30多家,但真正取得国家生产资质的企业仅为三家(华威、大力、天风),在汽车产业赢利效应的驱使下,三家企业的同种产品被多家无生产资质的企业重复仿制,导致企业间相互杀价,争市场、争用户,利润空间减少。

2、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短腿。调查中我们发现,34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中,主要配套生产企业多数是为各类改装车、专用车生产配套,而与商务车、特种车、轿车生产配套比例较低,这与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相差较大。且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企业各类生产设备亟待全面升级改造。

3、企业融资难度大。在所调查的38家企业中,除华威获得全国“用户信得过国产车银奖”,大力公司、全力公司、楚奇公司为“AAA”级信用企业、楚威公司获全“消费者满意商品”、华龙公司获全省“首届诚信纳税百佳纳税人”等荣誉、具有较高企业授信度认可,融资难度较低外,其余企业一方面因企业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家底”薄,难以从外面引进资金,另一方面因企业授信度不高,金融机构不敢贷,使得企业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曾都汽车产业的发展。

4、产品附加值较低。调查中我们发现,38家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一是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比例失调。如华威公司2003年销售4个亿,利税仅为289.2万元;大力公司2003年销售1个亿,但利税却只有80万元;神农车厢厂2003年销售1020万元,利税为4.9万元。二是零部件生产企业缺乏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三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在同类产品中缺乏竞争优势。

四、几点建议

据网载,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新格局下,汽车产业在今后10-20年里,都将以7%-8%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面对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降低,但总体上还是要高于其他一些行业;二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分化会逐步展开,企业淘汰率增高,中国汽车企业格局还远没到“大局已定”;三是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四是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五是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将趋于增强;六是将逐步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国际性大企业。

新形势下,我区的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怎样从真正意义上将汽车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重组步伐,整合存量资产。目前,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汽车产业格局整合的有利机遇,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将老企业的市场准入资质、产品目录、人力技术资源等与优势骨干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模式、客户资源等进行整合,借用国内外大企业及其它经济成份力量,实现企业资源优势互补,改变老汽车生产企业小而散的状况,给老企业注入新活力,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大力公司与天风公司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通过改制,将天风公司无形资产归入大力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大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建议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应形成高度共识,将实施汽车产业的重组整合列为促进目前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工作,全力推动,务求实效。

2、加快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此次调查中,楚威公司和华龙公司这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产品的加工上,普遍采取了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如数控加工中心、中频感应电炉、炉前快速金相分析设备、灯具超声波焊接线、真空装饰镀膜机、淋雨、振动、盐雾腐蚀检测试验箱等。正是以这些现代化装备作基础,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才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才明显下降,企业才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并在市场上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企业才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我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装备水平,要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实现用一流的装备生产一流的产品,创出一流的业绩。

3、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现代汽车产业竞争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这要有强有力的研发支撑,没有研发的优势就永远失去技术整合优势,就将长期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区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促使汽车生产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以零部件行业优势企业为主体,逐步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掌握发展主动,实现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加快实施汽车生产企业精品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主导产品、重点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努力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不断增强曾都汽车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核心零部件。针对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的现状,我区必须选择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基础好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使生产附加值低、简单零部件的企业,向生产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总成方向发展,整合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是集中发展国内刚刚起步、但具有潜在市场的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如安全气囊、自动变速箱、三元催化转换器等;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密集型产品,如铝轮毂、线束、座椅、保险杠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增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配套的比例,加大出口创汇,实现为国际汽车市场配套零的突破。

5、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对外合作。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中国加入WTO后,成为WTO框架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而我区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国际汽车领域知名企业的接触和研究,要充分发挥曾都汽车产业基础扎实,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大胆走出国门招商引资,主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当前,必须紧紧围绕东风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本田等整车企业,积极引进与整车企业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汽车发动机、车桥、汽车轮毂、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

6、加强对汽车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必须加快汽车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和无序竞争,规范企业行为,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价格体系和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氛围。同时,建议区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汽车产业重组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汽车企业排忧解难。在财力和政策上,对汽车产业给予一定的倾斜,尽量减轻汽车生产企业负担,增强其发展后劲。在财政资金安排上,可按汽车产业新增税收的一定比例列作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汽车产业招商引资和汽车企业的重大技改项目,为做大做强曾都汽车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

第五篇:汽车保险的现状与发展

1.1 汽车保险的现状

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超1.7亿。2009年上半年,中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近1.36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84%。从单车2000元左右到几千元不等的保费来看,车险市场容量很可能稳定在2000亿以上。因为我国各财产保险公司中,汽车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的50%以上,部分公司60至70%以上。汽车保险业务已经成为财产保险公司的“吃饭险种”。汽车保险业务的效益已成为财产保险公司效益的“晴雨表”。

从市场份额看,我国车险类别已分化明显,并且人保、太保和平保呈三足鼎立态势,人保占主导的格局,三大产险公司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人保财险占到41%左右的市场份额,太平洋占11%,中国平安占大约10%的份额,分列前三甲。

2. 我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及分析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车辆保险的实际历史仅有2O年左右,经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独家经营到今天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多元化竞争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我国车辆保险市场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自己的特点。但是,在现行车辆保险制度存在缺陷。市场经营者和监管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暴露了很多问题,在这里我们只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2.1 车辆事故中的受害者保障程度不足

我国是一个有着近13亿多人口的大国,却是一个汽车的小国。在现实中商业三责险投保比率比较低,致使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有的因没有保险保障或致害人支付能力有限,受害人往往得不到及时地赔偿,也造成大量经济赔偿纠纷。因此,实行交强险制度就是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以提高三责险的投保面,在最大程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

,“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一种。 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 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一旦遇到多人伤亡的交通事故,保障的不充分性也就随之凸现出来。

2.2我国车险行业经营方面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车险经营还处在市场初期阶段。法律制度滞后,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管能力相对较弱,致使后续众多问题出现,其中主要的问题有:车险在销售过程中回扣率偏高、车险案发频率加大、从而导致理赔率增加。我国保监会规定车险销售可提取8%的返利,但实际中往往更高。由于当前汽车经销商掌握市场客户约至80%。几乎独掌了汽车保户市场。保险公司出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动机.往往需要借助汽车经销商来销售车险,因而给予汽车经销商大量的回扣。保费大部分被汽车经销商拿走。一般的汽车经销商可以得到保费的2O%一30%.最高的可以拿到40%一50%。广州曾经一度达到70%。一些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互相勾结,抓住新车往往不大容易出险的特点,收取保费后却不交给保险公司,而以“应收保费”名义挂账。一年保险期限过去.如果车主不出险 保费就进了代理人的腰包,而如果出险。保险公司又会以没有收到保费为由拒绝理赔,使车主蒙受损失。

车险发案率高,导致理赔率过高。其原因有三:第一。保费增长速度低于承保车辆的增长速度。2003年开始实施的车险费率市场化,使得车辆承保数量剧增,但由于保费增长速度(7%)低于承保车辆的增长速度(15%),使得车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第二,新手增多,这直接导致了赔付率的上升。199X年的出险率为2O%左右,而2o03年上半年的车辆出险率则高达8O%以上,如此高的出险率,自然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直线上升。赔付率的上升,则连带着导致车险利润的下降。

车险理赔业务赔案水分极高,大约占到了20%一3O%,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骗保、诈保。虚报零件赔付价格。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使保险公司个别理赔员常常与汽修厂和不正规汽配商私下串通。通过向正规汽车零件商询问价格作为参照,多报,虚报价格,以次充好,向保险公司报出进口或国产正常产品价格,但给用户提供的却是低档甚至是伪劣的产品,以赚取不正当利润。这与骗保。诈保等行为共同构成了车险行业的“黑洞现象”。在现实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汽车保险市场问艇的严重性,也正是由于我国车辆保险市场现状的不尽如人意。所以它未来的发展路程必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追求完美的过程。

1.2汽车保险的发展趋势 强制汽车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目的是使受害人得到基本保障,受害的第三者可以依法取得下述权力: (1)直接追诉。第三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直接向保险人直接求得赔偿。

(2)求偿权利不受保险单条款的限制。受害人的求偿权利可以依据强制保险法的规定独立取得。

(3)故意损害亦可求偿。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保障了交通事故受害者获得合理的保障,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是必然趋势

由于从车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有其固有的缺点,而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恰恰弥补了从车主义的本质缺点,它的特点有:

(1)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易于调动被保险人或驾驶员的积极性,对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明显,具有奖优罚劣的作用。

(2)保险费的负担较为合理。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将驾驶员的本身因素都纳入到保险费率厘定的考虑范围,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科学计算,使得投保人的保险费负担比从车主义的汽车保险合理。

(3)可以限制汽车安全性能差的汽车泛滥。采用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保险费主要取决于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赔付得多,就要多交保险费,使得被保险人在谨慎驾车的同时,愿意选择性能较好,事故率较低的汽车驾驶,从而限制了汽车安全性能差的汽车的泛滥。 由此可见从人主义的保险制度是汽车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美国,买全额保险时的保险费从六七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不等,保费的差别因人而异。同一项保险,因投保人的年龄、性别、驾驶经验、违规记录、抽烟与否、婚姻与否、居住地点等个人因素的不同而保费也有差异。 1小排量汽车增长改变客户构成

在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多项利好政策影响下,车险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而随着小排量汽车的增加,车险市场客户群也随之发生改变。

“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一个重大因素是国家的政策措施:2009年1月,将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这给车险市场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动新增车险的增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如是说。

针对今年的车险市场,他表示,2010年财产保险市场将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重要原因在于车险市场的增长潜力。“2009年我国汽车销售量在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多项利好政策综合作用下激增了50%,从而带动了车险的较快增长。2010年,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将继续受到政策的激励。”郝演苏说,2009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2010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其中,行业最为关注的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另外,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也由13个扩大到20个。在这些政策的促进下,车险市场能够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从而带动财产保险市场的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已经降低了2010年小排量汽车的税收优惠,购置税从2009年的5%提高到了7.5%。”郝演苏说。

“随着小排量汽车车险占比的逐渐增高,车险的销售区域,正逐步向一些不发达地区延伸。”中国人保车辆保险部市场开发处副处长李文昱说。

他认为,小排量车的增加首先使得客户群体发生改变。不发达地区的一些驾驶员与城区的司机在驾驶习惯、交通意识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另外,当地交通状况与大城市也存在着差异。小排量汽车车险的快速增长,带来客户群的改变,无论是出险还是理赔,都会给车险行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说农村地区,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各种类型车辆的混杂程度较高,风险可能会更高,对保险的需求也会更强一些。

李文昱表示,针对这些额外问题,人保财产一方面将从承保角度加强风险选择,另一方面也注重与相关部门一起做交通安全、交通教育方面的宣传。“我认为,小排量汽车增长这么快,尤其是农村地区,加强当地安全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这样的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

5.2竞争转向以服务手段吸引客户

随着车险从保费和条款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服务水平与质量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围绕车险展开的一系列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举措,使得车险理赔时效明显加快,服务范围也不断延伸。

现在车险在险种结构、保费费率等方面越来越趋向统一,车险行业的竞争正逐渐从依靠价格优势争取客户,转向从服务上入手吸引客户投保。

“人保车险的服务一直都是在不断延续,不断丰富扩展。”李文昱介绍,人保开展的“金牌服务工程”以不断创新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车险理赔无忧”为快速赔付铺平了道路;“服务达标活动”让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电话直销”让便捷服务取得新突破。“每年我们都会搞客户服务节,节假日期间我们会在一些旅游景点,对一些出险客户提供理赔服务。人保还在很多地方推出‘车险管家’服务。客户出险后只要把车交给我们,之后的相关事宜包括修车、理赔等都不用操心了。我们修好之后会把车送到客户手中,实行理赔的全流程服务。”李文昱说。 平安车险2009年则推出“万元以下、资料齐全、三天赔付”的社会服务承诺,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对赔款金额在1万元以内(包含1万元)的车险保险责任事故案件,在客户提交索赔资料齐全有效的情况下,承诺3个工作日内完成案件审批并通知付款;

保险公司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最终受益的是广大车主。随着保险公司服务的延伸,车主们不必再为定损、理赔等烦恼,而且还可以享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临时救援、酒后代驾等特色服务。

5.3 开辟新渠道电话投保越来越多

车险电销渠道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发展车险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打造符合监管要求的集呼叫中心和配送系统于一体的车险电销业务。

“我自己的车险就是通过电话渠道购买的!”采访人保财险电子商务部总经理蒋新伟时,他这样说。

打一个电话,就有保险公司人员上门来收取车险保费、送车险保单。电话销售车险以其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正成为财险行业越来越热的渠道。

“电话车险舍去中间环节,采用电话直销模式,大大降低了中间成本,在这种直销模式下,保险公司直接让利给车主,这种创新的销售模式得到了保险商、保监会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蒋新伟说。

最早进行车险电销的是平安财险。2005年,平安首次尝试电话直销时只有2.5亿元的保费收入,2008年电销收入16.4亿元,而到了2009年,其收入预计超过30亿元。

电话只是个渠道,其背后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支撑销售、理赔和服务,而这也是电话车险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卢金胜告诉记者,2009年平安产险在全国各机构设立专门的电销业务部,平安也成为第一家在全国各地专门设立电话车险管理、服务团队的保险公司。

“根据保监会的要求,电话车险的销售必须集中管理,但保单配送、收费、理赔等后续的工作则必须依靠各地机构配合支持。如何打消部分车主认为电话车险只做销售、后续服务无法保证的误解,更有效地做好终端的服务,是平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卢金胜介绍,此次调整后,平安产险有近500人的专业电销管理、服务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大市场,在业务的协调和客户的服务上将更有效率。至此,平安电话车险以上海总部为空中指挥、销售中心,各地业务部为地面执行团队的专业运营系统模式初定。

据悉,除了平安和人保,如今还有太保、大地、天平等10多家财险公司涉足电销渠道,今年这一渠道无疑将为更多的消费者带来便捷和实惠。

5.3 加强监管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见费出单”、车险理赔规范等一系列监管要求改善了车险的市场环境,使得整个车险业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行。可以预计,今年我国车险的经营情况将进一步好转。

“产险业实现扭亏为盈,特别是承保效益有实质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监会2008年8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在2009年得到全面落实,尤其是占保险费规模70%的车险市场。”郝演苏告诉记者,保监会从源头上加强对市场行为的刚性约束,通过实施“见费出单”制度,应收保费和截留、挪用保费等风险得到遏制。同时,通过规范车险理赔环节、增加理赔信息透明度、建设车险信息平台、规范费率浮动因子使用和出险违章控制等业务流程,车险市场价格无序竞争的空间得以压缩。

这一点,保险公司也深有体会。李文昱表示,2009年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在全行业的普遍推行,对于杜绝拖欠保费现象,推动行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前,在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出现保费滞留在中介人、客户手中,或是演化成竞争手段,甚至变相返还给客户。见费出单制度出台后,将这一现象基本杜绝。由于监管力度的加强,整个市场更加规范。”李文昱说。

而在提升理赔服务方面,保监会也下发了规范车险理赔工作的《关于防范车险理赔环节风险的通知》,要求公司要对客户进行理赔服务回访,提高理赔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理赔难问题,行业全面规范了理赔时效管理,结案时间大幅度降低,平安产险公司更是将理赔时效指标从“天”改为“小时”。

“见费出单促进了中介市场规范和保费充足率的提高,《关于防范车险理赔环节风险的通知》则使得理赔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从公司管理层面看,无论是选择性承保、资源差异化配置,还是专管专营、强化理赔管控均体现出理性、规范和专业化经营管理的思路。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效果在2009年逐步显现,行业的亏损情况正在有效遏制,经营情况明显好转,相信在2010年我国车险的经营情况会进一步好转,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5.4 转变经营理念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随着2009年开始的保险行业结构调整,车险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良性转变,预计2010年车险的业务结构盈利性调整将继续深化。

上一篇:青春感悟作文下一篇:派驻监督巡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