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和因素分析

2024-05-20

结构和因素分析(精选十篇)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1

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打破了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使链上各成员受到影响的状况。供应链风险传导是指风险源越过企业的风险阈值,借助一定的载体,沿某一路径,传给另一企业的过程。本文基于供应链风险传导机理,以节点企业的状态信息为出发点,沿供应链风险传导方向的逆方向,逆向挖掘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基于三维结构模型来描述企业的状态信息,并构建供应链风险感知因素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供应链风险感知因素,阐述企业状态与供应链风险的关系,本文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厘清供应链风险感知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进而验证风险感知因素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供应链风险防范工作奠定基础。

二、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描述——基于三维结构模型

在构建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先确定反映企业状态的三大因素,然后分别将这三大因素设为立体空间中的三大维度,紧接着对每一维度指标进行细分,通过分析各指标间及指标与企业状态的关系,对每一维度的指标重新整合,最终确定供应链风险感知指标体系。

(一)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状况(如生产能力、偿债能力等),也决定于企业的合作者的评价(如价格的合理性、售后服务情况等),还依赖于企业所在的发展环境。因此,为了系统评价企业的状态信息,本文构建了节点企业状态信息三维结构模型,即:行业环境维、企业能力维、服务水平维,具体见图1:

图1表明,企业的状态是企业能力、服务水平、行业环境三个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用以下模型表达:

上式中,B代表企业状态,C代表企业能力,E代表行业环境,S代表服务水平,三者均为B的自变量。企业能力是企业生命力的象征,它影响着企业的服务水平,也受行业环境的制约,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与命运。服务水平决定了合作者对企业的满意度,服务水平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在这个行业中立足。行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及其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一个行业的环境状况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此模型的构建是根据企业的状态由多层面体现的,此模型也是对层次分析理论的延伸与扩张。在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模型中,每一维度都可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继续细分,如企业能力由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组成;行业环境可由企业的市场影响度、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情况体现;服务水平由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的合理性、企业信誉、供货能力等构成。模型指标分解如图2所示:

(二)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风险因素挖掘

只有将体现企业状态的相关信息层面充分考虑在内,使企业的状态完整准确地展现,才能挖掘出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而构建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对企业进行风险挖掘,关键是对每个维度上的指标进行细分,就可以找出体现企业状态的关键指标,以真实呈现企业状态。

对企业状态信息进行描述,了解企业现状,对企业做出评价,挖掘企业潜在的风险,这项工作早在1966年就已经开始了。最具影响力的是Dickson,他在研究供应商选择时通过调查273名代理商及相关人员,提出了质量、价格、生产设备与产能、交货期等23项选择指标,并将其发表在《采购》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及后来对企业评估、风险挖掘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供需关系也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有的评价指标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如今的企业。因此,在Dickson的研究基础上,学者们纷纷提出了新的指标。Jayaraman(2000)提出了“订货提前期”指标;Lee(2001)提出了“开发新产品能力”指标;Chan(2003)提出了“设计力量”指标;Prahinski(2004)提出了“需求变更能力”指标;Kreng(2005)提出了“交货的准时性、及时性”指标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的考核研究仍在继续。国内学者王道平和王煦(2010)根据当今的市场环境和需求变化,提出了“环保”、“企业文化”指标,他认为发展绿色企业是当今时代的要求。钱芝网(2011)提出了供应商选择的7大标准,即质量、服务、成本、可靠性、柔性、管理水平、创新与发展能力,并将其具体细分为28个指标。在他的理念里“企业柔性”位居第一,而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的质量、服务、成本。

由企业状态体现供应链风险的关系可知,企业状态的正常与否反映了供应链运行的良好程度,企业状态的异常对供应链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准确地挖掘企业风险,有必要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对每一维度展开深层次的挖掘。

1. 基于企业能力的供应链风险挖掘。

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代表企业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1)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规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企业生产能力的强与弱主要由企业的装备能力和技术能力决定。企业的装备能力是指企业硬件设施的先进性,是企业完成订单的基本要求。企业要想拥有富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先进设备是基础,技术能力是关键。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捕捉市场变化,借助装备设施,通过添加新工序等手段来响应市场需求的手段。

(2)科研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企业科研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开发新产品能力、改变产能和降低成本的能力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快速、灵活地捕捉市场需求是关键,因此,开发新产品是企业时刻都在进行的工作。除此之外,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那么,在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产能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3)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运营状况的真实体现,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盈利是偿债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才会具备相应的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能力由企业的科研能力、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体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企业拥有良好的科研能力,给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能力提高了,企业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盈利能力,较强的生产能力是企业获得盈利能力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才会具备偿债能力;企业具备了偿债能力,说明企业存在一定的资金基础,而资金支持是企业开展研发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2. 基于服务水平的供应链风险挖掘。

服务水平代表了企业的软实力,不仅仅是指宏观上企业提供给顾客的有形或无形的服务。这里的服务水平是指企业主观上可以调配、掌控的,提供给顾客和合作伙伴的一切行为,代表企业服务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的合理性、交货能力、供应能力和企业信誉。

(1)产品质量用来评判产品是否达到既定要求,它包括产品质量的优劣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质量的优劣性以产品的合格率来体现,即合格产品占总交货产品的百分比,又称产品的达标率。质量的优劣性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还间接影响到企业信誉。质量的稳定性是针对质量的优劣性而言的,即质量的稳定性是指质量优劣的稳定性,也就是产品达标率的稳定性。

(2)价格的合理性是针对产品质量而言的,判定价格的合理性主要从价格高低、报价程序的合理性和价格弹性三个方面考虑。价格高低是针对产品质量及当时的市场环境而言,一般情况下,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成正比,与产品上市时间成反比。同时,产品价格的波动与报价程序也有一定的关系,报价程序越详细、越正规,企业价格越合理。除此之外,产品价格也会随购买数量发生波动,即价格弹性。一般情况下,价格会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成反比。

(3)供应能力是指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的情况。一般来说,企业的供应能力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直接挂钩,且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其供应能力也就越强,企业的供应能力主要表现在产品的订货提前期、需求变更能力等方面。订货提前期是指客户从下订单到货物被运送到客户的这段时间。订货提前期不仅考察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考察了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需求变更能力是指企业对于内部或外部干扰所能做出的调整范围。当目标顾客的需求增加或发生变化时,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必须具备较好的供应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生产柔性上。

(4)企业的交货能力是指企业交货时,产品是否保质保量,即企业交货的准时性和及时性。有时企业的交货情况也会受到企业供应能力的影响,供应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交货能力。

(5)企业信誉是指外界合作者、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它主要受企业质量执行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内在因素及合作者评价外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质量执行情况是指企业在交货时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订单的情况;售后服务情况是指产品在完成交易以后,提供给顾客的各种服务,它是在企业跟踪推进阶段提高企业信誉的一种手段;合作者的评价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信誉,企业要想树立好的形象,获得市场份额,首先需要获得合作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企业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企业的服务水平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供应能力,产品质量又是价格合理性的评判标准,而企业的供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交货情况,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企业的交货情况最终决定了企业的信誉,同时企业信誉是企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3. 基于行业环境的供应链风险挖掘。

企业的生存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环境的有序性体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态,体现企业所处行业环境的指标主要有市场影响度、信息沟通情况。

(1)市场影响度是指该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是市场占有率的体现。一个企业的市场影响度与该企业规模及它在同行中的地位有直接的联系。企业规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一个划分,同时也是对企业的动产、不动产的划分。企业规模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占有率,影响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受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企业能力等因素影响。

(2)信息沟通情况是指在某个行业中信息的流通情况,包括信息共享程度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各行各业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研究市场动态、捕捉市场需求时,为了抓住市场走向,了解行业内相关信息是必要的,行业信息共享程度越大,整个行业发展就越快。除此之外,信息不仅要共享,而且传递要及时、有效,只有快速、无误地抓住市场信息,才能准确地响应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某个行业的行业环境,是行业内的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行业的龙头,它的确定是由其市场影响度决定的。市场影响度与公司规模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行业的龙头决定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它也决定了市场信息的共享程度及信息的传递情况。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性反映了该行业的信息沟通情况,而行业信息沟通情况也是反映行业环境的重要指标。其相互作用关系可用图5表示:

(三)供应链风险感知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能够进一步细化前述模型中的企业能力、服务水平、行业环境因素,便于完整描述企业状态和挖掘潜在风险,本文基于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对每一维度进行风险挖掘,构建了基于企业状态信息的风险感知指标体系,如图6所示:

三、节点企业风险感知因素分析——基于解释结构模型

由供应链风险的产生和传导机理可知,供应链风险受多元化的因素影响,且极其复杂。产生供应链风险的因素颇多,每种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规律、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情况下,由三维结构模型可知,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常常伴有因果关系等。因此,为了研究节点企业状态信息因素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验证企业风险感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来加以分析。

(一)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ISM)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相关问题,在1973年提出的一种模型。该模型认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小系统组成的,可以结合人们的实际经验等相关知识和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进而将模糊不清的复杂思想转化成更为直观的结构关系。

对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应用,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伊洪英、徐丽群(2010)为了研究路网的脆弱性对因素间关联性的影响,构建了路网脆弱性解释结构模型,找出了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宛秋、张永安(2009)将解释结构模型应用于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中,对所提出的13个协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章俊(2015)为了找出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直接因素和关键因素,对其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解释,进而验证了解释结构模型在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节点企业状态信息因素作为风险感知要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挖掘企业风险。其解释结构模型构架思路如图7所示:

(二)节点企业风险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1. 构建供应链风险感知要素关系结构图。

为了准确识别供应链风险感知要素间的关系,我们邀请了10位不同领域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专家和10位理论学者对要素i和j的影响关系进行判断。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认为供应链风险感知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间的重叠过多,因此本文采用二级指标因素加以验证,对这些指标因素予以命名:运营状况(S1)、生产能力(S2)、科研能力(S3)、价格合理性(S4)、产品质量(S5)、交货情况(S6)、供应能力(S7)、企业信誉(S8)、市场影响度(S9)、信息沟通情况(S10),共计10大因素。其影响关系结构如表1所示:

注:表中A表示Si影响Sj;V表示Sj影响Si;X表示Si、Sj相互影响;O表示Si、Sj没有关系。

2. 构建要素的邻接矩阵A。

为了使各要素间的关系更清晰,需要进行数量化处理。根据表1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以下规则,构建要素间的邻接矩阵。Si对Sj有直接影响,则aij取1,否则取0;Sj对Si有直接影响,则aij取1,否则取0;Si与Sj相互有较强的影响,则aij取1,否则取0。

3. 生成可达矩阵。

得到邻接矩阵A后,计算A+I(I为单位矩阵),然后运用布尔代数规则对A+I做幂运算,直到(A+I)n+1=(A+I)n,得到可达矩阵M=(A+I)n+1,n+1为运算次数,矩阵M中元素Mij为1,说明元素Si对元素Sj存在可达路径,即元素Si对元素Sj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若元素Mij为0,说明元素Si对元素Sj不存在可达路径,即元素Si对元素Sj没有影响。

借助Matlab软件,得到可达矩阵M:

4. 构建层次化的可达矩阵。

对供应链风险感知要素进行层次的划分,首先对感知要素的整个系统进行区域划分,使得每个子区域相互独立,且子区域内各要素相互影响。根据可达矩阵M找出可达集合R(Si)、先行集合A(Si)和共同集合R(Si)∩A(Si),可达集合R(Si)表示要素Si可以影响到的所有要素的集合,即R(Si)={Si∈N/mij=1};先行集合A(Si)表示所有可以到达Si元素的集合,即A(Si)={Si∈N/mji=1},N表示所有的节点集合;共同集合R(Si)∩A(Si)表示可以相互到达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划分完不同的区域后,对每个子区域进行层次的划分,即依次找出最高级元素。若元素Si满足R(Si)∩A(Si)=R(Si),那么要素Si在解释结构模型中处于最高级位置,然后将其在可达矩阵中划去所有的行和列。以此类推,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找出次高级元素,直到最低一级元素被找出,其结果可见表2:

通过层次划分,将可达矩阵划分为3个层次,L={L1,L2,L3},其中L1={S4,S5,S8};L2={S1,S6,S7,S10};L3={S2,S3,S9},以此为依据,对可达矩阵进行重新排列,得到层次化可达矩阵,即骨架矩阵M'。

(三)节点企业风险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根据层级的划分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节点企业风险感知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9所示:

从节点企业风险感知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企业风险感知因素,有利于将企业风险感知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层次化。根据风险感知因素的递阶结构图可以得出:

构成供应链企业风险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表现为: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它们是构成供应链风险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供应链的内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受到下一层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要通过它们才能影响供应链。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供应链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是关键。

构成供应链风险的中间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的日常运营状态因素,包括:企业的交货情况、供应能力、信息沟通情况、盈亏状态。这些因素是通过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来影响供应链。

引发供应链风险的最基本因素,即最低等级的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企业信誉。它们是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不被其他因素影响,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因素,是通过内部影响因素影响供应链的,是最容易操作、最容易收到效果的因素。在对供应链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应对这些因素的异常状态,觉察到威胁并立刻做出反应,则能够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

(四)实践意义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企业状态信息风险感知因素,主要是为了挖掘构成供应链风险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层次关系。通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挖掘企业风险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以及在风险防范过程中要有层次、有重点,有轻重缓急之分,分阶段进行。例如,根据以上结构模型我们可以得知,在供应链风险挖掘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是需要首先关注的。

四、结论

本文利用三维结构模型,通过描述企业的状态信息,挖掘企业的风险感知要素,构建了分析感知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研究风险感知要素间的关系,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明确了风险感知要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分析了导致供应链风险的根本因素和直接因素,发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降低企业风险的关键。引发供应链风险的因素颇多,且每种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规律、作用机理大不相同,因此,研究这些因素间的耦合机理,定量研究这些因素的时空变换对供应链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Diskon G.W..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J].Journal of Purchasing,1996(2).

Jayararnan V..Supplier Selection and Quantity Allocation:A Comprehensive Model[J].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0(6).

Lee E.K..Supplie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onsidering Relationship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1(3).

Chan F.T..Interactive Selection Model for Supplier Selection Process:a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3(15).

Prahinski C..Supplier Evaluations: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pplier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22).

Kreng V.B..Supplier Management for Manufacturer a Case Study of Flexible PCB[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agement Technology,2005(25).

王道平,王煦.基于AHP/熵值法的钢铁企业绿色供应商选择指标权重研究[J].软科学,2010(8).

钱芝网.BP神经网络及其在供应商选择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3).

尹洪英,徐丽群,权小锋.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路网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0(10).

王宛秋,张永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4).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2

1、材料

家具是由各种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而成制造的,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所以家具设计除了使用功能、美观及工艺的基本要求之外,与材料亦有着密切联系。为此,要求设计人员务必作到以下几点:(1 熟悉原材料的种类、性能、规格及来源;(2 根据现有的材料去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做到物尽其用;(3 善于利用各种新材料,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美观性,降低产品的成本。材料是构成家具的物质基础,在家具的发展史上,从用于家具的材料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除了常用的木材、金属、塑料外,还有藤、竹、玻璃、橡胶、织物、装饰板、皮革、海绵等。然而,并非任何材料都可以应用于家具生产中,家具材料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主要应考虑到下列因素。

(1加工工艺性。材料的加工工艺性直接影响到家具的生产。对于木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其受水分的影响而产生的缩胀、各向异裂变性及多孔性等。塑料材料要考虑到其延展性、热塑变形等。玻璃材料要考虑到其热脆性、硬度等。(2质地和外观质量。材料的质地和肌理决定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的特殊感受。木材属于天然材料,纹理自然、美观,形象逼真,手感好,且易于加工、着色,是生产家具的上等材料。塑料及其合成材料具有模拟各种天然材料质地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但其易于老化,易受热变形,用此生产家具,其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3经济性。家具材料的经济性包括材料的价格、材料的加工劳动消耗、材料的利用率及材料来源的丰富性。木材虽具有天然的纹理等优点,但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木材蓄积量不断减少,资源日趋匮乏,与木材材质相近的、经济美观的材料将广泛地用于家具的生产中。

(4强度。强度方面要考虑其握着力和抗劈性能及弹性模量。(5表面装饰性能。一般情况下, 表面装饰性能是指对其进行涂饰、胶贴、雕刻、着色、烫、烙等装饰的可行性。(6环保。家具材料除考虑以上诸多因素外,仍然还有一条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家具材料对人体是否存在危险释放物,这同样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挑选家具是愿意并首先考虑到 的。比如,现代板式是否用的E1级以上的板材、胶粘剂有无有害气体的挥发、油漆用的什么牌子的等等,都共同反映了消费者对家具材料有害排放物质的关心。随着全世界原木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考虑其它诸多可以替代原木是无可厚非的,但无论是哪种材料,环保永远是最大热门。

2、结构

结构是指家具所使用的材料和构件之间的一定组合与联接方式,它是依据一定的使用功能而组成的一种结构系统。它包括家具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内在结构是指家具零部件间的某种结合方式,它取决于材料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金属家具、塑料家具、藤家具、木家具等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

另外,家具的外在结构直接与使用者相接触,它是外观造型的直接反映,因此在尺度、比例和形状上都必须与使用者相适应,这就是所谓的人体工程学,例如座面的高度、深度、后背倾角恰当的椅子可解除人的疲劳感;而贮存类家具在方便使用者存取物品的前提下,要与所存放物品的尺度相适应等。按这种要求设计的外在结构,也为家具的审美要求奠定了基础。

3、外观形式

家具的外观形式直接展现在使用者面前,它是功能和结构的直观表现。家具的外观开花依附于其结构,特别是外在结构。但是外观形式和结构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外观形式可以采用同一种结构来表现。外观形式存在着较大的自由度,空间的组合上具有相当的选择性,如梳妆台的基本结构都相同,但其外观形式却千姿百态。

家具的外观形式作为功能的外在表现,还具有认识功能,因此,具有信息传达和符号义;还能发挥其审美功能,从而产生一定的情调氛围,形成一定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4、功能

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在进行家具设计时,首先应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由此来决定材料结构和外观形式。

一般而言,可把家具产品的功能分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功能、经济功能、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家具造型、材料与结构的关系 1 家具造型、结构和材料的定义

家具造型、材料与结构是成品家具的三个固有属性,这三者共同决定了一件家具设计的是否成功,并且三者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对家具造型、材料与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可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实现对家具本身的认识。

家具造型内容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形态塑造,由几何形体,颜色方案来参与实现视觉审美效应的发挥。造型能够直接让观察者根据大众美学观点评价家具本身,与材料共同实现家居视觉表达。二是功能要求,家具造型还包括对家具功能完成的支

持。家具功能由材料、造型共同完成,造型更是功能完成的直接因素,而材料是造型完成功能的物理支持。(注1 家具材料制作家具使用的各种物质,物理表现为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密度,微观、宏观构造。只有满足家具使用需要的材料才能用来制作家具,所以材料本身就参与了家具功能的完成。材料本身的视觉特征也构成家具造型表现的因素之一。(注2 家具结构是指组成家具的各部件、零件连接方式,包括两部分,以为完成各部件、零件的物理连接,保证家具的外部形态。(注3二是参与完成家具功能,甚至结构本身承担了家具功能实现的主要任务。主要关系

通过对家具材料、造型、结构的定义可以发现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存在互相渗透。但三者之间依然存在主次关系,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是存在方向性的。

可以将三者关系概括为:材料决定结构,材料和结构共同决定造型。

材料是家具的基础,按照材料属性可以把家具划分为实木家具、板式家具、软家具、竹藤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尤其是实木家具、板式家具、软家具三者广泛被人们使用,通过对这三类家具的研究可以得到规律性的结论。

中国实木家具以明清家具为巅峰,明清家具在材料选择、造型、工艺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最辉煌顶点。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相比,又以其浑厚、丰富、古朴、自然的造型特点比清式家具更为人们喜爱。在回味明式家具辉煌的成就时不得不注意到优质阔叶材的广泛应用对明式家具的贡献。阔叶材不仅有美丽的颜色、花纹,还具有硬度高、强重比大、易于使用手工工具加工等特点,这使得他成为传统家具的不二之选。明式家具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其精巧、复杂的榫结合。(注4榫结合不仅使家具坚固耐用,而且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功能。榫结合这种连接方式也是利用了木材强重比高、各向异性、横切面抗剪能力强、有相同的干缩湿胀

率等特点。所以不得不说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家具其造型和结构是由材料决定的。

明式家具共同使用点、线、面三种造型要素,多利用木材本身的外形来达到装饰目的,较少使用雕刻等辅助装饰方式。大量使用牙子、托泥、挡板、龟足、券口、圈口等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部件,也是根植于榫连接这一结合方式和木材的特性。传统家具的木框嵌板结构是对木材干缩湿胀特性的妥协,这也可以反映出实木家具造型是由结构和材料共同决定的。

板式家具近年来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甚至特化出许多不同的方向,对板式家具的研究也可以对家具本身做一些前瞻性探索。

板式家具的兴起与人造板行业的技术突破和加工设备的技术进步是分不开的。人造板幅面较大,板面方向没有各向异性,这使得板式家具零件造型多为各种尺寸的矩形。不同尺寸矩形的零件组合在一起,造成了板式家具外观多为规则几何形体,这一造型特点。

因为人造板在板面方向没有各项异性,板厚度通常较小,只能把传统实木家具的榫连接转化为特殊的圆棒榫连接和偏心连接件连接。而偏心连接件连接则要求家具严格遵守框架式结构,柜体侧板与顶/底板必须成九十度垂直,这也使得板式家具多为立方体构成的简单几何形体(注5。

软家具主要指沙发和带有软垫的椅子。沙发及椅子垫内部由弹簧或海绵等弹性材料构成。弹性材料本身特点使得这类家具必须采取内部硬材料骨架支撑,外部覆盖材料包裹这一结构方式,故而这类家具外表也多呈鼓胀、体积庞大这一造型特点。

其他家具如塑料椅凳,塑料的模压工艺决定了它“没有”结构,造型五花八门,且可按照设计者需要进行随心所欲的调整。竹藤家具原料多为毛竹,小尺寸毛竹韧性强,大尺寸毛竹竹青硬度大,故只能采用编织、捆扎结构,使得其外表呈现现有的独特造型特点。次要关系

家具材料、结构与造型三者之间主要逻辑关系是材料决定结构、材料结构共同决定造型。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造型能够引导材料和结构的发展方向,对材料和结构提出一些要求来满足造型需求。

我国九十年代在河北高阳出土的元末明初的两出头官帽椅便是一个有力佐证。朱元璋北伐中原不仅仅驱逐了蒙古统治者,也把南方的审美观念传播到了北方,一时间北方木匠竞相在木家具中加入竹制家具的造型元素。这一风气推动了榫结构的发展,出现了“全格角攒边嵌板、圆腿一木连做”这一巧夺天工的榫连接方式。

又如圈椅,圈椅椅背s形曲线、扶手大直径圆弧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有它可取的一面,这两个造型特点催动了短木拼长这一结构的推广。

家具造型、材料、结构三者的逻辑关系不能教条的用一种单纯逻辑关系全面概括,有时设计中的一个做法实际是三者的交融。例如中国传统家具多使用镂空挡板,这一方案不仅在结构上完成了木框嵌板结构,在造型上也有完善造型整体性,加强装饰性,避免“头重脚轻”等造型作用。总而言之家具造型、结构、材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生态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2-0114-02

1 背景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冲突不断显现。环境、生态、自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在产能过剩严峻的背后一些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仍在盲目发展,势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产能过剩现象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个别领域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生态经济上,不少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转向生态型产业结构建设。传统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经济发展,末端治理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是将污染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能最根本的解决产业发展同环境的矛盾。

在如此严峻的趋势下,研究人员通过借鉴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来重构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不少研究集中从微、中、宏观方面研究生态型产业结构的重构微观层次上实施清洁生产,企业以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为依托,保证资源在企业内部先实现循环利用,实现高资源利用率;中观层次上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使资源能在工业园区系统内实现循环利用;宏观层次上实现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即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之上。

本文从微、中、宏观层次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实践方法。

2 企业层级生态型产业结构驱动力研究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消耗资源即排放废物最主要成员。国内外学者在对清洁生产给予一定界定的同时,也对影响企业清洁生产的政府、消费者、社会等因素进行了研究。

外部性的存在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而这种外部性最好的消除手段便是运用“看得见的手”即需要政府干预来消除这种影响。有学者认为,外部性会影响企业经营,但由于市场本身有调节机制,外部性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内部化”,政府不需要干预,在交易费用不大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可以解决这种外部性[1]。不同于上述两种观点,有学者认为:清洁生产决策并非决定于政府规制、企业、企业自身约束单个因素,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消费者产生的绿色诉求和关联企业的行为也会对企业清洁生产产生推动。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为主体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企业有必要适应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进行清洁生产[2]。

除上述几点因素,企业观念、内部员工和工会组织、企业经济效益也影响清洁生产的决策。综上所述,企业层级的生态型驱动因素,依赖于清洁生产,而政府规制、市场结构、消费者绿色诉求、企业组织、技术特性等都是在企业层级重构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关系的驱动因素。

3 中观层次建立生态工业园驱动力研究

本文将中观层面的研究定位于产业层面,即产业内部、产业间的研究。而生态工业园是中观层面最直观的体现。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固定地域上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在地域上、产品上、及其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都有相关性。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生态工业园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和工业活动的交叉学科——工业生态学。国内外对于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重要进展。过去多年在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成果和实践是生态工业园概念诞生的基础。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形成是由市场分化和政府政策所致,区位变化导致了区位市场的变化,政策也是政府有目的的将经济与环境相结合。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工业园的建设提出实践性的建议。园区中的企业具有社会归属性,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在社会交往中得到认同,园区中的企业必须遵守社会规则与制度[3]。可从微观、外部压力、推动制衡机制分析工业园形成动力因素。

综上所述,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政府规制、企业的行为、企业数量和规模、公众参与。中观层次上生态型产业结构驱动力研究重点在工业园中企业经济动力和企业之间自组织能力即共生体稳定性、及其政府制度和规制对工业园稳定性的研究。

4 宏观层次形成循环经济驱动力研究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认识,循环经济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已把循环经济看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找到影响循环经济的驱动因素,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大环境条件已成为重中之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首次提出“循环经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开始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提出“3R制造法”,即资源投入减量(Reduce)、资源利用循环(Recycle)和废弃物资源化(Reuse)。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正在摆脱废物回收利用的阶段,开始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展。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适当的征税政策来控制生产者、消费者破坏环境的行为[4]。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建设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就是市场竞争的资源分配方式,外在动力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行为[5]。有学者试图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企業循环经济动力,并在综合考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和各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归纳出经济、技术和制度三大动力源[6]。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更多的将人加入到生态系统内。

5 微、中、宏观产业结构生态化推进

前文在微、中、宏观三个层次分别概述了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企业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工业园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区域清洁生产。

宏觀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离不开清洁生产,在循环经济社会,企业、政府、组织、个人分工精密且功能协同,共同实现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创新,经济活动从传统的单线直线型发展到末端治理型,再到循环经济型模式。在规模上,清洁生产是企业内循环,是小循环,中观层面的工业园是中循环,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则是较大规模的循环,企业、工业园、人都参与到建设中来,如图1所示,循环经济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6 结 语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以及循环经济,对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有重要的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清洁生产工业园及其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业园是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在共同的地域按照物质能量流形成的一个闭合的企业生产关系回路,在工业园中每个企业在产业链环节相当于一个垄断者,企业之间相互博弈共同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循环经济则是更为系统全面地体现了复合生态系统思想。本文从微、中、宏观概述了动力机制,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政府、政策制度、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技术创新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政府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企业应该抓住消费者的绿色诉求,发挥企业应尽的责任,政府、企业、个人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保证循环型的生产活动高效进行,在确保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因此研究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伟.企业生态系统与企业发展模式选择[J].企业活力,2006,(12).

[2] 张云.论清洁生产驱动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00,(8).

[3] 王虹.生态工业园中企业的动力机制分析[J].企业环保,2005,(7).

[4] 艾瑞克·戴维森.齐立文(译).生态经济大未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云燕.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8,(7).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4

1 镇江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完成序时分析

镇江市对农民收入提出了5年倍增计划, 即以2010年为基数, 到2015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 874元增加到21 748元, 年均增长14.9% (本文所提增长或增幅都是指名义增长, 即未剔除物价因素) 。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 825元, 比2010年增加1 951元, 增长17.9%, 超序时进度3百分点。2012年, 镇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 518元, 比2011年增加1 693元, 增长13.2%, 欠序时进度1.7百分点。2011年和2012年两年平均增幅是15.5%, 已经达到翻番序时进度要求, 并超序时进度0.6百分点。经过测算, 从2013年开始, 3年的年平均增幅只要达14.5%, 就能确保我市2015年实现农民收入21 748元的目标。

从完成程度看, 镇江大市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33.5%。分地区看, 完成最好的是润州区, 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38.8%;其次是京口、新区, 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38.3%;接着是句容市和扬中, 分别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33.4%和32.9%;排最后两位的是丹阳市和丹徒区, 都只完成目标任务的32.5%。润州、京口、新区实现倍增目标相对压力较轻, 未来3年年均增幅只要达到13%左右即可;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相对压力较大, 未来3年年均增幅需要达到14.6%左右, 尤其是丹阳、丹徒增幅要达14.7%才能完成倍增目标任务 (见表1) 。

2 当前农民各项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来源渠道上可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4项。从2012年我市农民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8 776元, 占比60.4%;家庭经营纯收入4 247元, 占比29.2%;财产性收入412元, 占比2.8%;转移性收入1 083元, 占比7.8%。

我市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劳动力价格提高, 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12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达8 776元, 增幅为15.2%, 比2011年提高了1.5百分点。

二是农产品增产增收, 促进了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产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2012年我市粮食产量“九连增”,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49亿元, 同比增长15.2%。设施高效农业面积不断扩大, 占地面积达3万hm2多, 设施数量达21.3万多个, 播种面积达5.876万hm2。林业产值7.2亿元, 同比增长15.7%。牧业产值25.2亿元, 同比增长10.4%。渔业产值24.23亿元, 同比增长12.4%。这些都直接支撑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我市农民一产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1 547元, 增幅5.7%, 比2011年提高1.7百分点。

三是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发展, 使家庭非农经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我市农民非农经营收入人均达2 699元, 比上年增长12.6%。

四是农民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房屋拆迁、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的增加, 为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开辟空间。2012年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为412元, 比上年增长16.4%。

五是惠农政策影响, 各类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 覆盖面扩大, 参保人数增多, 使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我市农民转移性收入达到了1 083元, 比上年增长9.4%。

3 镇江农民收入倍增的周期分析

镇江市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45元增长到2011年的12 825元, 增长了87.4倍。2005年以来, 随着中央连续9个一号文件的下发, 惠农强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5 916元增加到2012年的14 518元, 增长了1.45倍, 年均增长13.7%。表2是我市农民收入近几年增长情况, 从表2中数据可看出, 2005年以后, 我市农民收入倍增周期有2个, 分别是2011年比2005年、2012年比2006年实现了倍增, 平均增幅分别是13.8%和13.7%, 时间跨度都是6年。由此看出, 如果我市农民收入的倍增周期是6年, 如果提出6年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那么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从2011年到2015年我们要实现5年倍增,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去支撑, 困难还是很大的。

4 镇江农民收入结构与全省及苏南的比较分析

我们通过比较全省和苏南其他市的农民收入构成可看出, 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板主要是在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2个方面。今后3年决定我市农民收入倍增的关键和着力点也就是这两方面 (见表3) 。

从表3数字可分析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各地工资性收入都占整个收入的半壁江山以上, 权重最大, 是决定收入增长快慢的最主要因素, 得工资性收入者得全局。

(2) 苏南各市工资性收入占比都达到60%以上, 最高的无锡占比达71.8%;除镇江以外, 苏、锡、常、宁工资性收入占比都超全省平均值10个点以上;镇江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为60.4%, 比苏南其他各市都低, 比最高的无锡低11.4百分点。

(3) 经济越发达, 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越低。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 苏南低于全省平均值, 苏、锡、常、宁又低于镇江。

(4) 财产性收入占比, 镇江 (2.8%) 不仅低于苏南其他各市水平, 还比全省平均水平 (4.6%) 低1.8百分点。

注:资料来源2012年各地统计年鉴

(5) 转移性收入占比, 苏南各市相差不大, 苏南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绝对量上对比, 镇江 (1 083元) 比苏 (1 338元) 、锡 (1 484元) 、常 (1 183元) 低100~300元。

5 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压力分析

5.1 工资性收入增长压力大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在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 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较低, 普遍没有专业技能, 没有转移意向。二是农民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提升存在压力。目前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 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有可能减少就业机会, 进而影响农民工外出就业。中小企业也面临融资困难、资金链脆弱、高成本和高税负、生存压力大等难题, 而农民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中小企业, 加上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农民在岗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工资性收入增长难乐观。

5.2 经营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

一是农林牧渔业增收压力继续加大。农业是更多依赖自然资源的行业, 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约束以及异常气候变化, 往往使农业生产面临复杂局面。二是二、三产业营利空间减少。受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影响, 中小企业经营、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也影响农民二、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

5.3 财产性收入增长存在制度瓶颈

首先农民财产性收入源自对财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现阶段, 能够给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的主要财产是房屋和土地, 但是农民对这两项财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都受到很多制度性缺陷的束缚, 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房屋不能上市、土地产权得不到确认。其次与城市居民相比, 农民财产基数小, 农村居民投资理财能力不强, 存在着对金融与理财知识信息不足、普及面不广、承受理财风险能力较弱, 加上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投资渠道不够通畅等因素制约着农民投资理财收益的增长。

5.4 转移性收入增长受财力制约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直接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粮食,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生活环境, 但这是要有充分的财力做保证的, 从长远来看, 惠农政策的效率会逐步减小, 政策上新的转移性增长点也将越来越少。

6 镇江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路径建议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等合法权益,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进一步用政策拉动农民增收, 提高农业生产补贴水平, 多途径培育农民增收新领域。

6.1 保重点, 确保工资性收入倍增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 去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为60.4%, 比苏南其他市还低5百分点左右 (见表3) , 因此进一步提高工资性收入的比例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从表4分析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来源结构, 可看出, 工资性收入中有64%的收入来源本地企业, 有28.4%的收入是来源于外地企业打工, 还有7.6%是在非企业组织, 比如在学校、乡镇机关或村委会的务工报酬收入。另外在本地企业的打工收入增幅为13.3%, 分别低于外出从业打工收入增幅 (19.2%) 和非企业组织中工资性收入增幅 (16.4%) , 说明本地企业工资水平增长不快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制定鼓励民间资本向农村转移的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地方企业, 吸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作为农民迅速增收的第一途径。

6.2 强基础, 稳定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一产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非农产业家庭经营性收入, 也即二、三产家庭经营性收入。这两方面都要重视, 都要大力发展。

首先要提高一产家庭经营效益。据统计资料反映, 2012年我市农民来自第一产业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的收入人均只有1 547元, 增幅只有5.7%, 说明我市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还不是很高, 农业生产效益还不是很好, 同时也说明我市农业增收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因此建议要重点关注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一, 跳出长期以来片面重视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圈子, 要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第二, 跳出小农业的圈子, 做好发展大农业这篇文章;第三, 要打破农产品自求平衡的圈子, 要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性产业带, 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第四, 要改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3个环节相脱节的状态,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五, 要改变过去催种催收的老办法, 把工作重点转到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第六, 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服务体系;第七, 树典型, 立标杆, 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粮油基地、高效养殖基地、高效林木水果基地和放心蔬菜基地, 创建一批“亩产万元效益乡镇”标杆。

其次, 大力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家庭经营规模和水平, 推进农民自主创业。要制定更加优惠的农民创业扶持政策, 鼓励村组干部、党员带头创业。积极构筑良好的农民创业平台, 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项目论证、贷款担保等社会化服务, 注重总结推广全民创业典型, 营造农民争相创业的浓厚氛围, 努力形成创业人数显著增加、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创业水平显著提高, 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业格局。

6.3 求突破, 解决薄弱环节,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我市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表3可看出, 2012年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为412元, 比最高的苏州、无锡、常州分别低977元、364元、538元;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2.8%, 分别比苏州、无锡、常州低4.4、1.4和2.9百分点。因此实现我市农民收入倍增更需重视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是要加快土地确权制度改革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 简称确权) , 依靠落实农民的财产权利, 尤其是农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财产权等, 使农民真正在法律上拥有、占有、支配、处置这些财产的权利。二是大力发展村镇物业经济, 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合作社, 并提升功能。将农民合作社打造成汇聚要素资源、带动农民增收的微观主体和重要平台。三是推进资产合作, 加强村企联合。加快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明晰资产产权和收益分配机制。四是牢固树立物业富民、股金富民意识, 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资标准厂房和三产物业, 鼓励“房东经济”和开展资产及生产资料租赁业务, 金融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

6.4 抓落实, 用足用好惠农政策, 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确保转移性收入进一步增长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推进社会保障的扩面提标。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由于目前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社会保障的缴费承受能力较弱, 可分层次、按需求的建立目前便于操作, 又易于向城乡整体目标过渡的社会保险制度。二要健全完善扶贫救助制度, 包括创新脱贫机制、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对一些病、残农民等特殊群体, 政府可联系一些大企业, 给予安排“虚拟岗位”, 即建立企业认养救助机制, 企业安排“虚岗”给他们, 无需他们上班, 让他们正常有工资, 有收入, 这样确保农村贫困户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摘要:镇江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 到2015年镇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农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实现五年倍增计划成败的关键要看农民收入能否实现倍增。就目前镇江农民收入倍增实施情况、增长因素、增长周期、收入结构、倍增压力以及增收路径等方面情况做出分析。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5

关键词:城市化;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一、引言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一方面意味着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以及人的观念和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变,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发展过程。城市化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化率已从的31.91%提高到20的45.68%,目前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但城市化率仍然落后工业化水平10.8%,所以认真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将有助于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

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总体而言,可以归为制度与环境因素和经济结构发展因素两大类:

第一,制度与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对城市化没有直接促进作用,但不合理制度的存在对城市化进程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出台新的政策会在短期内使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产生波动。环境因素与城市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它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城市的发展就是充分利用城市的环境条件,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空间布局以获取最大效益的过程。城市化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高工资以及比农村优越的医疗、教育条件以及便利的交通、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因此这些是推动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二,经济结构发展因素,城市化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直接相关,工业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城市文明形成了城市人口聚集的强大吸引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口的增加,这就必然要求农村人口更多地转移至城市,所以农业的发展即农业现代化产生的农业人口剩余,成为了城市化的外部推动力;工农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由此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城市发展的综合动力。这些经济结构因素直接促进城市化水平长期、稳定的发展,代表工业发展水平的可以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来表示,比重越大,说明其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的发展状态可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两指标来表示;农业发展水平即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可用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产出、农业机械化程度(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两指标来表示。由于制度和环境因素难以测度,无法通过数据实证分析来体现它们对城市化所起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产业结构即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二、模型及数据的选择

本文选取对城市化水平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产业结构因素中的六个指标,即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以第二产业贡献率表示)(X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以第三产业贡献率表示)(X2)、第二产业就业比重(X3)、第三产业就业比重(X4)、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产出(X5)、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以农用机械总动力表示)(X6)为自变量,城市化率为因变量,建立城市化率和经济影响因素六个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μt

其中Y表示城市化率,β0为常数,βi(i=1,2,3,4,5,6)表示相关性系数,μt是随机误差项。本文选取1997-年的有关数据,利用统计软件Eviews6.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输入Y、X1、X2、X3、X4、X5、X6等数据,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该模型R2=0.9819,R2=0.9602,可决系数很高,F=45.24>F0.05(6,5)=4.95,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时,tα/2=(n-k)=t0.025(12-7)=2.571,x1、x2、x3、x4、x5、x6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相关系数表。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表,如表2所示。

由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有的相关系数较高,最高达0.984582,证实存在多重共线性。宜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对X1、X2、X3、X4、X5、X6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按R2的大小排序为:X6、X4、X5、X2、X1、X3。

以X6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得到消除多重共线性的结果为:

Y^t=4.828023+0.007107X2+0.423324X4-

t=(2.3759) (3.1756)

8.788072X5+0.000355X6

(-2.9805)(9.3611)

R2=0.9721;F=60.9585;DW=2.04004

当取α=0.05时,tα/2(n-k)=t0.0225(12-5)=2.3646,X2、X4、X5、X6参数的t检验显著。

四、结论与对策

以上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回归结果表明:在中国,在1997至2008年期间,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及工业就业比重对城市化的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这是因为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出现机器排挤劳动力的现象,从而使得第二产业即工业降低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此时第三产业则对城市化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第三产业越发达,城市化率越高,即城市化速度越快;农业劳动力的产出水平与城市化则呈现反向关系,表明农民人均产出水平越高,农民越不愿意进城;而农村机械化程度越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越多,向城市输送的劳动力越多,则会推进城市化。由此,本文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如服务业的发展,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夏门大学出版社,.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 银行信贷 资本市场

一、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机制分析

产业升级,又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主要指一国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即产业由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转变的过程,它是资源在各产业之间以及相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品之间流动的结果。实现产业结构持续高度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二是以资源的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搭配使用,都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金融正是通过资本形成、资本导向、信用催化、防范和分散风险等作用机制,来改变资金的供给水平和配置格局,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

(一)资本形成机制

资本形成作为储蓄到投资的转化过程,受到储蓄供给与投资需求双方的制约。在经济体系中,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问题,供求双方并非顺利进行转换。金融系统能够有效收集市场信息,克服储户的储蓄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依靠利率政策和融资制度安排,发挥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改善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格局,提高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水平,优化储蓄者和投资者的资金配置,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产业升级要借助于资本形成机制的运行,实现在不同产业、部门、地区之间资源的转移,从而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资本导向机制

资本形成后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优化配置,这也是金融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主要依靠金融市场无形之手配置和政策性金融有形之手调控共同完成。由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按照自身利益驱动,将储蓄资金投资于收益率高的部门和企业,使资金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高效流动,并停留在潜在或现实收益高的产业,按照市场原则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促进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流向高效产业,从夕阳产业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政策性金融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资金价格(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引导资金投向国家鼓励和支持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政策性信贷途径,向金融市场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的部门或企业投入资金,弥补市场空白或缺陷,扶持一些重点、新兴产业,促进重点产业的成长,优化产业结构。

(三)信用催化机制

金融的信用催化机制实质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大,即信用创造,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生产中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把潜在的资源现实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总量增长。适当的信用扩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加速和催化作用,在信用催化机制作用下,资金投向不再限于已存在明显效益的产业或项目,而往往以资金的增值返还为出发点,选择具有一定超前性以及有广泛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及其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更迭,在资金良性循环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这恰好是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创新是有风险的,对于创新项目的分散投资决策将降低风险并提高在创新活动上的投资,所以有利于风险分散的金融系统可以加快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因为金融部门通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和保险等业务为新兴产业分散风险,以降低其创业者的风险。而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风险投资机构,将以能更好适应技术进步投融资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推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业还通过提供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业务,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闲置可能产生的社会动荡,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

二、江苏省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江苏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

1、金融业加大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347元。90年代以来,江苏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现稳定状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所占比重稳步提升。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041.5亿元,增长1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2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676.0亿元,增长9.6%,占GDP比重为43.8%。第三产业中以金融业、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江苏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呈现加速上升态势,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从整体上看,江苏省的银行贷款投向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带动经济保持较快平稳发展势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2、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为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有力支撑

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近年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2012年末,全省本外币制造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为15821.3亿元,同比增长18.5%,较同期全部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本外币制造业贷款2214.1亿元,较2007—2011年年均增量多503.7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1.9%,位居各行业贷款增量首位。“支农支小”力度进一步加大,2012年末,全省中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增速分别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8个和1.8个百分点。

3、金融业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江苏省先后加大对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投融资支撑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此外,部分地区积极探索依托科技园为载体的金融创新,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二)江苏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

1、社会融资结构发展不平衡,难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需求相匹配

虽然江苏省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但尚未建成一个健全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和稳健有力的金融组织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社会融资结构不平衡。长期以来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以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的直接融资比重偏小、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新的金融需求,不利于风险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制约了江苏省产业结构发展。

2、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影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通过不断优化金融产业的布局,区域金融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依然较大,苏南地区集中较多的金融资源,各类金融组织较为齐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较快;而苏北地区金融资源相对贫乏、金融组织结构单一,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相对缓慢,影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3、深层次的金融创新不足,制约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催化作用

金融创新是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生命力,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依靠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来最大限度地动员储蓄、优化投资,扩大产业资本的流动性和支配范围,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从而带动实体经济的优化重组和生产力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目前江苏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数是围绕担保方式、还款方式、贷款额度使用方式等展开的基本要素创新,创新措施比较零散,缺少整体规划。金融创新不足使得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一是积极发展中小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江苏省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银行体系是以“工、农、中、建”国有大银行主导的体系,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数量不足,实力不强,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小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二是积极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风险投资行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创造条件。在科技产业密集地区,鼓励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融资,例如2011年12月28日,南京高科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新港开发区成立,重点支持园区内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金融租赁,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研发、生产设备租赁;还应鼓励设立专业科技信托公司,运用集合信托计划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三是研究利用私募股权基金等新型直接融资手段,促进金融资本的有效集聚并向产业资本转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重大项目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向金融资本转化,重点满足沿海、沿江开发中的资本需求。疏通高成长性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江苏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重视资本市场作用,扩大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为解决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问题,拓宽金融市场宽度,建议扩大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

第一,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推动科技企业在创业板和主板上市,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应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并加大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来降低金融风险。

第二,扩大债券融资规模,优化直接融资结构。在企业债券逐步“松绑”的政策环境下,引导和帮助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解决资金不足和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引导和推动一批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市场信誉良好的国有企业,按照现行企业债券发行规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继续鼓励和促进大中型企业充分利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扩大科技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鼓励信托投资公司积极开发各类金融信托产品。同时要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促进发行担保、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和市场交易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三)加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产业升级

江苏省的工业结构比较齐全,传统支柱产业如钢铁、石化、家电、机械装备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要大力推动已上市公司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和强强联合。支持龙头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改制上市,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支持重点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以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持股等多种形式,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以低成本扩张、以资本为连接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同时通过产业链把一大批中小企业纳入专业化分工体系,实现产业升级。

(四)加强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产业和领域集聚

一是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地方金融对接政策,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激励机制。二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合力,促进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各项政策工具的不同组合将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应将税收、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手段与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及信贷调节等工具密切配合,对于产业政策支持的领域,如农业产业化、高科技产业、新兴服务业等,要加快财政、金融手段的跟进速度,通过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梅生.我国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9(7)

[2]胡竹枝.金融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6)

[3]吴昌盛.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南方金融,2012(9)

[4]古学彬,孙丽霞,方茂扬.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基于珠三角与粤西地区比较[J].南方金融,2009(4)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江苏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462)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空间差异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特色化研究”(课题编号:12YJA790025)阶段性成果〕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7

1. 资本结构理论

不同的人对资本结构理论有不同的认识,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1.1 净收益理论

净收益理论认为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加, 会带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为, 负债的资本成本和股权成本相对而言要低, 负债比例的增加将带来平均资本成本的降低, 企业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 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净收益理论认为当债务比例为100%时, 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1.2 营业收益理论

营业收益理论认为, 随着负债率的增高, 必然会给股权资本带来更大的风险, 股东也必然会要求提高股权资本回报率, 最终使平均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企业价值的大小与资本结构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取决于企业的营业收益。在营业收益理论看来, 并不存在最佳的资本结构, 筹资决策是无关紧要的, 企业无论选择何种融资方式均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显然营业收益理论和净收益理论之间是有矛盾。

1.3 传统理论

传统理论是介于净收益理论和营业收益理论之间的理论。传统理论认为, 债务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不会带来权益资本成本的增加, 即会使平均资本成本降低, 从而会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但负债比率的大规模的增长必然带来股权资本的增长, 这样不一定会带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甚至会引起企业价值的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折点就是传统理论认为的最佳资本结构。

1.4 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是“税负利益———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的简称, 权衡理论既考虑了负债融资的益处, 又考虑了负债融资的风险, 并将二者权衡比较来确定企业价值。权衡理论认为, 资本成本中负债比率的增加可以带来税额庇护利益, 同时也会带来破产的概率的增加, 而且负债成本也会随负债比率的增加而增大, 从而抵消税额庇护带来的利益, 但过大负债比率的增加也会带来企业破产风险的增大。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加, 边际税额庇护利益大于边际破产成本时, 企业价值在增加;但负债比例过度的增长, 会使税额庇护利益的增加值大于破产成本的增加值, 这时企业的价值就会减小。权衡理论认为, 当边际税额庇护利益等于边际破产成本时企业价值最大化。

各种各样的资本结构理论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行为决策指导。

2. 优化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2.1 企业发展阶段

我们把企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因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不同, 相对应的融资结构也会不一样。

引入期阶段, 企业的销售量很小, 而且前景未卜, 虽设计新颖, 但质量有待提高。引入期阶段经营风险非常高, 新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 多大程度上被市场接受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引入期阶段因经营风险很高, 很少有债券人愿意投资, 即使债权人投资要求的债务资本回报率相对而言也会较高。而且引入期阶段多亏损, 不能从负债筹资中获得节税的好处, 使用负债未必能降低资本成本。所以引入期阶段更适于股权融资。

成长期, 是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销售额快速增长, 同时随着市场的明朗化不确定因素有大幅的减少。相对于引入期而言, 成长期的经营风险大幅下降。但随着市场扩大, 竞争者也会增多, 开始争夺人才和资源, 会出现兼并等以外事件。企业进入成长期的标志是销售额的大幅增长。随着经营风险的降低, 企业可适当增加债券融资的比例, 而且这时企业也开始盈利, 使用负债可以带来避税的好处。

成熟期阶段, 企业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阶段, 竞争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不大。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企业之间开始进行价格竞争。随着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 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幅降低, 资本回报率也有所回落, 达到市场平均资本回报率。成熟期阶段企业处于盈利阶段, 利用债务融资可带来避税的好处, 企业可进一步提高债务融资的比例。

衰退阶段, 企业产品的价格和毛利都很低, 并且会下降。衰退阶段企业应设法进一步提高负债融资的比例, 以获得节税的好处。

2.2 所得税

所得税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重要因素, 因负债利息是在税前列支具有减税功能, 所得税的高低直接影响负债的资本成本。一般而言, 公司所得税上升, 债务的税收优惠就会增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税率高的企业, 其债务水平高于低税率的公司。

2.3 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固有的, 和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在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 更适于股权融资。在企业破产时债务资本是优先与股权资本清偿的, 具有较小的风险, 债务投资更适于风险规避者的选择。在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 相对而言是难于找到合适的债务资本金的。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企业应从企业自身条件出发, 综合多方面因素寻找最佳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邵学言, 陈玉.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 2006, (3) .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8

一、几种不正常的喷射现象

由于喷射系统的压力波动和喷油嘴的不稳定工作, 有时会出现不正常或不规则的喷射现象。

1.在开始喷射的小喷油量阶段, 针阀向上抬起, 燃油开始喷出, 轴针式喷油嘴可能处于其特性的不稳定工作区域, 引起针阀的上下波动。如果针阀下落不到座而关闭喷孔的程度, 则每循环的喷射过程还是连续的。如果针阀下落到座而停止喷射的程度, 由于供油在继续, 随着压力波的传递, 针阀又会再次升起。针阀的这种波动成了燃油的断续喷射, 那么一定会拉长总的喷射延续时间, 使得燃烧不及时, 造成过后燃烧而排气冒烟。

2.如果喷油泵的供油速度过小, 喷射系统的容积过大, 使供油的“脉冲”传递不到针阀处, 只有间隔了几个循环才喷一次油, 就会造成不规则的喷射, 这种情况在低速小负荷, 尤其怠速时容易发生。

3.在喷射系统的压力波传递过程中, 比较多的看到“二次喷射”现象。在供油已经结束, 回油刚刚开始时候, 由于出油阀处的燃油压力迅速下降, 促使喷油嘴处的燃油压力反射, 针阀迅速落座, 当压力传到出油阀处, 出油阀已经关闭, 压力的反射波只能再反射而成为前进波再次传到针阀处, 使针阀二次升起, 形成二次喷射。二次喷射对发动机的工作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于喷油嘴也往往产生滴油、积碳、卡死等不良后果。

二、结构因素和运用因素的影响

1.结构因素的影响

整个喷射系统的总容积相当于高压油路的一个“缓冲容积”, 使供油规律不能准确地传到喷油嘴, 尤其高压油管更有利于压力波动, 因此一般希望这个总容积尽量减小, 喷油泵和喷油嘴的距离尽量靠近, 乃至出现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泵喷嘴结构。

低压油路的输油压力影响到喷油泵的充油, 喷油泵充油不足使各缸供油不均匀, 喷射压力不足, 供油时间被破坏, 柴油机工作出现许多异常现象。

喷油泵凸轮外形决定柱塞运动速度, 它和柱塞直径一起决定着供油规律。系列泵采用切线凸轮, 使油压上升比圆弧凸轮快, 使喷射延迟减小, 喷射延续缩短。一般希望供油开始的柱塞速度稍大些以保证起始的雾化质量, 供油终了的柱塞速度不要过大以免发生二次喷射。

随着喷油泵转速的升高, 由于燃油被压缩得更强烈, 油压升高, 虽然供油速度加快, 但是换算到曲轴转角上喷射过程则向后推迟。另外, 由于油压升高, 反射波可能加强, 因而二次喷射的可能性加大。所以既定结构的喷射系统工作转速范围是有限制的。

2.运用因素的影响

出油阀的技术状态对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有很大影响, 它主要影响到高压的卸压过程。在喷油泵回油后出油阀从上升位置下落, 这个行程的大小会严重影响高压油管的回油量多少, 从而影响到卸压后的剩余压力大小。出油阀减压凸缘与出油阀座孔的间隙大小、出油阀弹簧刚度和预紧力大小则将严重影响到出油阀减压凸缘在座孔外行程的大小。

如果出油阀减压凸缘磨损, 将使出油阀升程减小, 也使回油量减小, 提高剩余压力, 使喷射系统喷油量增多, 二次喷射和喷油嘴渗漏可能性加大;如果出油阀弹簧弹力减弱, 将使出油阀升程加大, 则回油量增多, 使剩余压力过低, 造成喷射延迟加大, 低负荷和怠速时可能发生不规则喷射。

在多缸机上各缸供油不均匀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主要由各缸高压油管参数 (内径、长度等) 和喷油嘴的流动特性来决定, 但应该保证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有足够大的正压力为前提条件, 虽然油管和油嘴有制造的允许偏差, 但仍可保证各缸喷油量不均匀性在允许范围内。出油阀弹簧应该有一定预紧力, 使得喷孔的流动特性在允许范围内变动, 保证对喷油量多少的影响较小。

高压油管的直径会影响到喷射过程反射波的波幅, 试验指出, 如果采用小断面的油管, 可以显著提高发生二次喷射的转速界限。油管的长度对于喷射延迟则有明显的作用, 所以多缸机上的各高压油管应该长度尽量一致。

喷油嘴喷孔直径变小使喷射系统的油压升高, 有造成二次喷射的危险。

房屋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篇9

1、地基与基础对房屋结构的影响

(1) 多层房屋无地质详勘报告, 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 安全适用, 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 统一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方案设计, 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全面的, 也是不安全的, 更不能盲目地把耐力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认为万无一失了。

(2)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单纯考虑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对于多层及低层无特殊构造要求建筑物的基础, 往往做得较深 (习惯上突破冻结线) , 对是否产生冻胀影响这一主要因素有所忽略, 对水文地质条件因无第一手调查资料更忽略不计, 因而导致基础工程造价高。另外对埋置在弱冻胀、冻胀及强冻土中的基础最小埋置深度, 应按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一89第4.2.2条规定进行计算。

(3) 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 未求修正后的地耐力, 基础断面偏大, 不经济。

确定地耐力设计值, 应按《规范》第5.1.3条之规定进行容许承载力修正, 不要简单地套用基础设计公式, 采用规范给定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值, 这样计算结果是不合理的。

(4) 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 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 只凭经验处置。

有时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 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 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 既不安全, 又不经济。

(5) 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

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 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采用荷载乘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 因而荷载值不准确。

(6) 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时未考虑持力层厚度范围内的确定问题。

根据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一89规定, 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深度为3B (B为基础底面宽度) , 独立基础下为1.5 B, 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内土层。

(7) 忽略地基变形计算。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 土层要产生压缩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因而应根据现行规范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另一方面, 在确定地基是否进行变形验算时还应把持力层范围内土层是否均匀, 有无软弱土夹层, 下卧层承载力及建筑物体型统一考虑进去, 地基变形差异对设计非常重要, 它是建筑物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而不能忽略变形验算。

(8) 条形基础在纵、横承重墙相交处面积重叠, 故减少了承载面积, 这一点设计者往往忽视。

2、上部结构方面对房屋结构的影响

(1) 本来是双向板, 确保单向板计算和配筋。

设计者为了图省事, 一味追求整体安全性, 而主观臆断将其双向板设计按单向板考虑, 这是原则上的错误。

(2) 设计楼面梁时活荷载不按规定折减, 连续板梁最大弯距的确定不考虑活荷载最不利位置, 甚至有的将超净定梁计算按静定梁结构计算, 前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后者潜伏不安全因素, 这类情况发生是屡见不鲜的。

(3) 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 忽略了斜截面抗剪、抗弯能力计算。

设计者偏重于梁的正截面强度计算, 误认为只要正截面强度满足了梁就没有问题, 因而忽略了斜面强度计算。即构件必须同时满足:V≤Vu, M≤Mu (符号代表意义详见《规范》) 。

(4) 悬挑构件设计忽略了台口梁剪扭承载承载力计算。

一些设计人员对于悬挑构件只重视抗倾覆验算, 却忽略了台口梁剪扭承载力计算。悬挑构件台口梁截面上同时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作用, 对于这类构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剪扭承载力计算, 最终目的是合理确定受剪扭作用所需箍筋和其相匹配的受扭纵向钢筋用量。

(5) 进行梁板设计荷载分析时, 忽略了二次装修带来的荷载, 没留有余地。

设计者进行荷载分析时只按常规取值, 却忽略了二次装修带来的荷载, 这是导致结构不安全因素之一。

(6) 结构设计简图与受力情况不符, 设计计算假定与施工情况不符, 既不经济, 又缺乏安全保证。

(7) 连续梁相临二跨跨度差较大时配筋不合理, 宜出现裂缝。

连续梁相临二跨跨差较大 (>20%) 或者是活荷载较大时, 负筋伸过支座的长度仍然按常规处理, 如Lo/3, Lo/4等等。这样做满足不了弯矩包络图的要求, 易造成梁上部的开裂, 严重者导致破坏, 故应按弯矩包络图配置。

(8)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忽略偏心距的影响, 框架中相交的梁和柱的轴线宜在一个平面内, 其最大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0如果梁与柱的轴线之间有偏心时, 则设计内力计算时和节点构造必须考虑偏心距的影响, 否则将产生质量隐患。

(9) 当V>0.07 fc·b·ho时, 经计算满足了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后, 却忽略了满足托筋的最小尺寸和最大间距构造要求。

3、总结

由上述种种影响因素可见, 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中设计者因素多, 但只要严格遵守 (规范》以及有关规定, 尽量避免上述影响因素, 造成房屋结构隐患的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

摘要:本文作者从房屋结构设计容易受到影响的因素分析, 分地基与基础和上部结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并加以详细说明。

关键词:房屋结构,地基,上部结构,影响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结构和因素分析 篇10

关键词:农民,收入结构,农民增收,有效途径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917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3.5%。在我们欣慰农民收入绝对总量增加时, 农民收入增长速率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进一步增收难度加大挑战着新时期农民收入水平的发展。本文针对农民收入近年来呈现出来的问题, 试图通过分析农民收入现状、结构变化、影响因素, 找出符合新时期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

根据中国农民复杂的从业性和兼业性, 农民从事经济活动趋于多元化, 收入结构也趋于多样化, 农民收入组成的各个部分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差异很大, 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地位也相应的悬殊。近年来,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变化趋势: (1) 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92.9%下降到2011年的46.2%, 创历史新低。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1983—2011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9.8元增加到6 977元, 工资性收入由57.5元增加到2 963元, 其比重由18.6%提高到42.5%, 有望赶超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 (2) 从家庭经营收入内部来看, 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与二、三产业相比, 农业收入增长幅度最低, 年均增长速度也最低[1]。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从1978年超过农民纯收入的90%下降到1993年的61.5%, 2000年开始低于50%, 2012年竟低至44.6%。 (3)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农民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影响农民的收入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也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 而更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农村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发育以及非农就业机会等相关联的问题[2]。

(一) 内因

1.农业的弱质性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交织的过程, 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其他任何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双重风险, 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就很落后, 农业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生产力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特别是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

2.农民自身素质不高阻碍其收入的增加。中国农村人口众多, 受教育程度较低, 素质整体不高, 致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农业效益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从而制约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失衡,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发展不快, 农业产业效率不高。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特别是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3]。

4.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中国农业生产技术长期以来不高, 致使农业生产力不能大力的提高;另外农民一味地追求产量的提高, 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市场竞争力不敌国外农产品, 这都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5.农业小规模经营的模式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农业是小农经济, 小规模土地经营模式导致农户交易成本的增加, 不利于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而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又难以满足市场标准化的要求, 同时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低,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 没有实力争取更多的收益, 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外因

1.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完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 农民处于市场的弱势地位, 市场的不完善削弱了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农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 渠道不畅, 单个的农民在庞大的市场面前显得十分被动, 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很难享受到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容易造成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4]。

2.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城乡二元结构不仅用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而且在资源配置上产生的城乡壁垒, 使得农村资源匮乏;农民没有明确的土地财产权、不平等的身份权利、缺乏选举权以及经营自主权, 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等,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乡镇企业的缺陷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自身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分散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产权不清、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制度, 生产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不高, 加上融资渠道少、管理体制落后等使得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4.农村金融信贷市场不健全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农民自主创业, 农民都需要一定的资金, 然而中国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展不健全。虽然很多银行都开放了农村信贷, 但真正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农民少之又少, 多数农民还是靠既不规范也不合法风险又大的民间借贷。农民缺少资金创业, 同时对自己的财产有没有理财观念, 大多储蓄存在银行只取得微薄的利息收入, 使得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才一直处于瓶颈状态。

5.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入WTO之后, 国际市场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就农产品出口来说, 中国农产品因农药、化肥残留过高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 还有因为得不到别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中国农产品受国外有机绿色农产品的挑战, 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小而不稳, 给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不小的威胁。

三、浅谈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从以分析可知, 当前中国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民增收困难来自于内外很多因素, 要想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认清当前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 挖掘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目前比较可行有效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和高级化的消费结构、应对国际市场上的挑战, 中国农业产业不能只重产量不看质量, 应坚持产量、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农业, 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根据市场需求,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生产经营方式方面也要打破以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适合当地的龙头产业, 建立和发展起农工贸一条线的产业链, 提高生产效率。

2. 改革阻隔城乡居民的户籍制度。

破除中国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要改革阻隔城乡居民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因户籍制度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 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的流动, 应尽快变户口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淡化户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 比如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弹性挂钩, 加速实行证件化管理。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控制手段来调节人口迁移,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针对乡镇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应予以扶持, 正确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督导乡镇企业对其落后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进行整改完善, 进一步规范其运作方式, 引导其适应市场的变化, 增强其发展后劲与活力;同时还要促进其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 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 促进效益的增加。在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 要根据各地的情况, 重点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5]。

4.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投入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 是兴国的根本。中国虽然已经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 但是农村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笔者认为除了继续坚持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外, 还应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和待遇, 改变农民对读书的看法, 消除“读书无用论”观念, 减少农村学生主动弃学的现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同时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培养新型农民,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科技兴农。

5. 健全农村金融信贷市场。

农村金融信贷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创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各地应根据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对涉农信贷政策进行调整, 改进小额农贷管理办法, 推出大额农贷管理模式, 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制定调动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信贷市场的投放积极性的配套政策, 尽快扭转涉农金融机构吸收农村存款却不支农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开发一些起点低、便于操作、风险小的专门针对农村居民发行的投资理财产品,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1]杨灿明, 郭慧芳.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4) :23-28.

[2]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变动:成因及合理性——基于山西省跟踪观察户的实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15.

[3]周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机遇、条件和途径[J].河北学刊, 2007, (6) .

[4]史贤华, 陈明.对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原因的调查及建议——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4) .

上一篇:进度和成本下一篇:煤矿机电安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