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与预防

2024-07-13

保健与预防(精选十篇)

保健与预防 篇1

1 锌的生理意义

锌参与体内所有的细胞代谢, 这种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体内碳酸酐酶, RNA聚合酶, 胸腺嘧啶核苷酸酶, 谷氨酸脱氧酶, 碱性磷酸酶等8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 参与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缺乏会影响儿童身高和智力的发育, 还可以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容易感染疾病, 引起食欲不振、厌食、电解质紊乱。此外, 锌还与维生素A代谢有关, 锌的缺乏可影响视力暗适应能力, 同时对人的头发中微量元素进行检测, 发现肺心病患者头发中锌的含量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液中锌含量降低。有证据表明, 锌的绝对或相关缺乏可能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有关, 有人认为口服锌不仅对心肌缺血和脑缺血有益, 而且还会降低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对锌的需求量增大, 如果锌摄入不足, 就会导致儿童体内锌不足, 因此, 早期发现缺锌, 是保障儿童及成年、老年人健康的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工作。

2 注重锌的摄入

锌的来源很广, 但动物性食物的含锌量与吸收率有很大差异, 动物性食物含锌量较高, 而蔬菜及水果类含量较低, 并且过量的纤维素会影响锌的吸收。锌本身摄入量不足, 加上过多的纤维素影响吸收, 如果不及时添加动物性辅食, 就很容易缺锌, 同时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锌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不论是儿童、成人、或老年人饮食都要多样化, 营养要全面, 应在饮食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实际生活中应合理饮食, 鼓励多食含锌的食物。

保健与预防 篇2

保健就是久坐伤肉,常坐有危害,要注意;脊椎是身体的大梁,要重视脊椎的功能,保护好自己的脊椎,多锻炼身体。肾脏的功能及中医上的“肾虚”在西医上的对应名词。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气血足则万病消。对电脑族的保健是久视伤肝,肝属木,需肾水的滋养,保肝养肝要多吃青菜水果,所谓“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就是这个理,上网有度,中庸之道。眼保健操的妙处。绿茶的清肝明目效果显著,可以多喝绿茶来缓解眼疲。另外脾系统最容易得病。莲藕,大补脾胃的灵根。大米粥的参汤功用,黑木耳-为人体补充真力的大隐之士,混合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补肾的黑色食物要属坤土。三七补脾益肝,天下第一,用心呵护脾经的原穴-太白。温开水,每天8-10杯,可保持皮肤丰润光泽;绿色蔬菜,如苋菜、椰菜、青菜等,含有大量维生素与矿物质;西瓜、哈密瓜,既补水分又供营养;瘦肉、鸡肉、鱼肉,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铁质;粗粮、豆类,供给皮肤所需特殊养分;脱脂奶与低脂奶、乳酪,热量低而含钙多,可柔软皮肤强壮筋骨;柑桔类水果,含丰富维生素C防止面部微血管破裂与色素斑形成;猪皮,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颇多,可增强皮肤弹性。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平衡心理等三个方面内容。此外还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还是生理的、心理和社会的一种完美的状态。人要获得健康,生活方式也极为重要,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生活中各种精神的、物质的有害因素会时时侵扰你,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生活态度。

因此,必须建立起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健养生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命方式。保健养生最积极的意义就是如何让身心过得健康愉快又有价值(意义),使人觉得充实、乐观、从容。快乐心情一整天,健康生活一辈子!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疾病,但我们要知道预防疾病,让疾病尽可能远离我们大家,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要预防疾病必须找出疾病和致病因素的关系,并消除或避免这些致病因素,使人体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但是,自然界是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不可能完全与世隔绝。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防御系统,即免疫系统,同时人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并具有适 当自我补偿和恢复平衡的能力,最典型的是再生。预防疾病应该从了解疾病开始。疾病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类: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主要的传染病有结核病、乙肝、流行性感冒等,性病大多也是传染病。对于传染病,切断其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那些因为身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损伤、功能缺失或非传染性病变而发生的疾病,如癌症、损伤、心脏病等等。非传染性疾病可能存在于任何组织或器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就事论事进行预防、保健或治疗。

注意营养、作息、运动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主要做法。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中医很注意“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最近许多西方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正是“情绪因子”大大缩短人的寿命。在疾病发作的时候,合理治疗是使身体恢复健康必不可少的。

合理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饮食、合理运动、多休息等。在了解用药的基本知识以后,小病可以自己服药解决,但要看清药品说明,避免用药剂量过大、药物中毒。从未用过的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做好过敏测试。在学校,人员多,疾病发生频繁,我们也是学校的一份子,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要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保障在校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应该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和体检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突发流行性疾病、传染病预防工作以及学生体检制度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体检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加大管理力度,健全突发流行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及报告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学校还要建立体检制度,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建立全校师生、教职工的健康档案,确定专人统一保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禁止在校园内不得放养家禽、家畜,指定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篇3

【关键词】口腔疾病;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 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45-02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的具体实施及方法

1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

要把口腔工作搞好,知识普及方面应该加大力度,通过宣传以增加大众的口腔保护意识,大大减少许多口腔疾病,因为很多口腔疾病都是因为不注意口腔卫生造成的。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睡前吃甜食、经常吃一些刺激性的如酸,冰,辛辣食物,以免造成细菌滋生,破坏口腔的酸碱平衡。而导致一系列的口腔疾病。

2 发现了问题及时处理

口腔健康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口腔是慢性疾病,就像龋齿,刚开始人们并不会觉察,只是有一个小洞,人们也不会太在意,可如果不及时填补,这个洞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有很多口腔防护意识不强,没这方面知识,一拖再拖,等到受不了时,才到医院就诊,不过这是疾病都已经发展得比较严重了。

3 定期到医院做口腔检查

口腔疾病多为慢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预防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一般成人一年查一次,儿童,孕妇每隔半年查一次,替牙期儿童磨牙可作预防性窝沟封闭,及根据需要添防龋药物。

4 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的刷毛于牙面呈45度角。刷毛指向牙龈方向。使刷毛进入龈沟和邻面区,部分刷毛压于龈缘上做前后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

5 牙刷选择的讲究

刷头大小合适,以便在口腔内,特别是口腔后部,-转动自如,根据不同年龄选择牙刷柄的长度,刷毛硬软度适宜,太硬容易损伤牙及牙齦,太软又难以起到清洁作用,一般人采用中度硬的刷毛。儿童,老年人,牙周病患者,宜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即用优质尼龙丝毛的牙刷,刷毛末端经磨毛处理成圆钝形。减少了对牙及牙龈的损伤

6 窝沟封闭及含氟牙膏的使用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窝沟龋是龋病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第一恒磨牙萌生较早,牙面窝沟是牙齿表面易患龋的部位,由于解剖特点即殆面窝沟较深,龋病发病率较高。因此,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龋病的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含氟牙膏,也能减少龋病的发生。

7 定期超声洁牙

洁牙是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手段,亦是治疗牙周病的首要措施,通过定期的洁牙,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令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而且,洁牙时容易发现细小的不易觉察的牙病,如比较隐蔽的龋齿,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无血液及全身其他疾病的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可做一次洁牙。

心理保健与预防吸毒刍议 篇4

一、吸毒的心理解读

对吸毒者进行深度心理分析后表明, “吸毒者沦落成瘾君子前都有心理障碍或者人格缺陷”。笔者对大量吸毒者进行心理分析后, 认为导致吸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健康的心理。

1. 好奇心理。

据说毒品能带来美妙的欣快感和虚幻的满足感, 一些喜欢追求新奇刺激的人, 尤其是青少年, 由于对毒品的成瘾性、危害性和违法性认识不足, 一旦有机会, 就有可能尝试吸毒。调查表明, 在青少年吸毒者中, 有80%以上是在对毒品无知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他们声称, 吸毒后“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这实际上是吸毒后产生的幻觉, 对大脑神经功能损害极大。吸毒人群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绝大部分吸毒者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而大专学历以上的吸毒者所占比例不到8%, 他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辨别能力普遍偏低。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 一些人轻信吸毒能止痛、减肥、治病等误导, 最终染上毒瘾。

2. 逃避心理。

一些意志力脆弱的人, 一旦遭遇人生挫折, 如失恋、离异、配偶出轨、重大工作失误、失业、创业失败、巨额债务、重大疾病等, 心理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 从而不敢面对, 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感到悲观失望、精神极度痛苦, 最后自暴自弃, 或者企图从毒品中寻求解脱, 染上毒品。

3. 从众心理。

绝大部分吸毒者在吸毒前都有吸毒的朋友, 他们的“第一口”或“第一针”, 常常是在朋友的怂恿和引诱下开始的。尤其是意志力还不够坚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群体的影响。据调查, 有22%吸毒者是受“免费尝试”的引诱而落入黑色陷阱;有42%是受同伴或朋友的影响而成为毒品的俘虏。

4. 享乐心理。

一些人由于缺乏理想和追求,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感到空虚和无聊, 为了娱乐和消谴, 他们把吸毒当作吸烟、喝酒一样, 看成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减压方式, 最后难免坠入生不如死的痛苦深渊。广州戒毒所对116名吸毒青少年的调查表明, 其中的40%是由于精神空虚, 为了从毒品中获得刺激, 寻求安慰而吸毒的。

5. 时髦心理。

一些人把吸毒当时尚和气派, 甚至当作炫耀的资本。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和一些明星吸毒者中比较明显。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传着这样的荒唐说法:“吸海洛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时髦, 不吸就是落伍, 吸了神气、够气派!”

6. 叛逆心理。

青少年正处在一生中最叛逆的时期, 心理上又处于半成熟状态, 行为上却偏好我行我素, 不服管教, 很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冲突和对立, 如机缘凑巧, 这样的青少年也容易染上毒品。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的吸毒人群都存在仇恨父母的心态, 六成吸毒人群来自问题家庭, 要么父母离异, 要么是继父继母。

二、加强心理保健, 筑牢吸毒“防火墙”

以上分析可见, 不健康的心理是导致吸毒的主要原因, 因此, 要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 加强心理保健, 筑牢吸毒“防火墙”, 预防吸毒。

1. 树立人生理想, 升起心中不落的太阳。

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也是心理的“最高调节器”, 它就像心中的太阳, 能照亮心灵的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能给人以温暖和无穷的力量。目标则是一个人理想的具体化, 因此, 要善于给自己在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的人生目标, 这样人生才有方向和动力, 才不致于坠入空虚无聊的人生怪圈。

2. 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 增强对毒品的免疫力。

众所周知, 吸毒的危害极大, 堪比社会的“毒瘤”, 是“毁灭自己, 祸及家庭, 危害社会”的一大公害。要运用各种形式, 加强对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 使之深入人心。事实上, 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广州市对某中学55名高一学生的调查表明, 有14.5%的学生表示不反对试吸一两次海洛因。

3. 密切亲子关系,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少年是预防吸毒的高危人群, 而青少年时期正是人一生中的“危险期”, 他们面临青春期的困惑、身心发展不平衡和巨大的学习压力, 特别容易出问题, 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因此, 此时家长要学会尊重、满足、引导和限制孩子, 争取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好家长, 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 学公会宣泄和减压, 防止在人生挫折中沉沦。

人每一天都在生产“心理垃圾”, 时时刻刻都要面对压力, 因此, 学会宣泄和减压是非常必要的。宣泄是一种负性心理能量释放的过程, 但宣泄要适度, 更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健康的宣泄和减压方式主要有:倾诉:是宣泄负面情绪最简便的方式;书写:是宣泄负面情绪最“艺术”的方式;运动:是宣泄负面情绪最实惠的方式;哭泣:是宣泄负面情绪最原始的方式;呐喊:是宣泄负面情绪情最直接的方式。

5.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不给毒魔可乘之机。

每一天给自己一个良性暗示, 无异于在自己的心田里播下一粒良种, 在适当的时候, 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期用正知正见和正面联想进行自我暗示, 心里就会撒满阳光, 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正气充盈, 邪不可干”, 不给毒魔留下任何可乘之机。每天不防用15~30分钟 (入睡和起床前) 进行冥想练习, 想象自己的愿望实现之后的情景, 想象得越具体、越形象、越逼真越好, 想象时尽可能身心放松, 专心致志, 不急不躁, 平和坚持。

6. 强化社会支持力量, 增强抗挫折能力。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与保健常识 篇5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再加上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对周围冷热环境的适应性和疾病的抵抗力都属于较差时期,因此幼儿属于春季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临床表现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手足口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传染性疾病预防与保健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作为家长或老师,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2.保证小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最好养成是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或老师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要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家禽一般性疾病预防与保健措施 篇6

关键词:家禽;疾病;保健;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40-2

1 预防保健

1.1 生活习性与发病的关系

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家禽,生活特性各异,抗病能力也不相同。猪是单胃杂食性动物,可广泛利用精料、粗料、青料和各种动物性、矿物性饲料,但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猪有择食性,能辨别口味,不耐热,爱清洁,一般大小便有规律,因此,除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之外,较少患其他疾病。牛和羊是反诌动物,具有大容积瘤胃。喜采食粗料如秸秆、果壳、枝叶等饲料,并能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食物中的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供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耐热。因此,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病之外,牛、羊较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前胃性疾病。

幼年动物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健全,特别是体温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不健全;妊娠母畜,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营养需要剧增,母体各器官生命负担较大,因此幼年家畜和妊娠家畜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且患病后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对饲料、饮水和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1.2 合理控制环境

家畜生活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对家畜健康和家畜疾病,特别是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群居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响家畜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1.2.1 温度:过冷过热都不利于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容易出现生长停滞、体重减轻、泌乳下降等,过热时还可以出现热射病和日射病;低温时出现感冒、肠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因此,夏天应采取搭阴凉棚、设浅水池、泼洒凉水、淋水、供给充足饮水、多喂青饲料、加强畜舍通风等措施;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干燥,并增加一些高能量饲料,增加热能。

1.2.2 湿度:空气湿度以40%~75%为宜。当气温适宜时,湿度高一点或低一点对家畜影响不大,但濕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滋生,易患介癣、湿疹等皮肤病;低温高湿则易发生关节炎、肠炎、痢疾等;湿度过低易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湿度太高时应加强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湿度太低时,采取向地面洒水、向空气中喷雾等办法来调节空气中湿度。

1.2.3 空气新鲜度:畜舍空气污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尘埃、微生物含量过高将影响家畜健康,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选择场址和规划场地布局,合理设计畜舍。

B、正确通风,通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应按不同家畜要求进行合理通风。

C、及时清理粪便,保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粪便淤积舍内。

D、严禁在生产区内堆粪便污物,乱扔畜尸。

E、在清扫畜舍前洒水,不要在舍内抖落干草、尘土。

1.3 科学配料和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直接参与家畜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生命物质,其品质好坏、数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家畜健康。饲料易霉烂变质,尤其在阴雨高温季节,配合饲料或饲料原料如玉米、豆饼、麦麸等。都容易发霉变质;有的青绿饲料放时间过长,温度太高,或部分地区农户习惯文火煮潲,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毒物;有的饲料被一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如鱼粉加工保存不当,容易被大肠秆菌、沙门菌、克雷勃菌等污染;有的配合饲料质量太差,各营养成分不平衡,一些必须营养成分太低;或者饲料与农药、其他有毒物一起存放,受到污染;某些饲料原料如菜籽、棉籽饼等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未作脱毒处理,直接饲喂。若使用上述饲料喂养家畜都会引起家畜发病,造成损失,应努力避免。必须选用未腐败、霉变或没有受到毒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原料,按照家畜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将各饲料原料通过加工和科学配方,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才能既提高饲料转化率,又保护家畜健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效益。

饮水污秽,被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病原菌、病毒原虫等)、寄生虫(或虫卵)、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毒物、重金属盐类、氟、硒过量等)污染,或饮水中某些微量元素显著缺乏(如碘、硒、氟、铁、钴等)有没有从饲料中得到补充时,也会引起家畜患病,因此必须选用经消毒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回检验合格的深井矿泉水供养殖场生产用。

1.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根据家畜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是否妊娠、泌乳、役用以及季节特点而区别对待。

1.4.1 幼畜饲养管理 幼畜的体温调节、消化功能都不健全,要特别注意防暑、防寒,饲料应易消化,营养丰富,注意卫生,在生长发育过程只要适时调教,防止争食、咬斗。分栏分圈,肉猪要及时断尾。初生幼畜应保证及时吮食到初乳,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哺食初乳。

1.4.2 妊娠母畜饲养管理 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母畜对营养需要剧增,因此应选用优质的适应妊娠阶段的全价饲料饲喂;确保饮水,场地平坦,环境安静,防止剧烈驱赶;分圈饲养,防止争斗跌摔,注意防暑防寒。

1.4.3 泌乳畜的饲养管理 由于乳汁中带走大量营养成分,因此必须根据泌乳畜产奶质量的高低及时调整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以及微量元素比重,使用泌乳期的专用全价饲料,并注意防暑和加强休息。做好畜舍畜床的清扫和挤乳器消毒,确保乳房和乳头卫生,有效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1.4.4 高温和寒冷季节的饲养管理 夏季应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气温高时用水冲圈,或向空中洒水,向畜体淋水,在早晚进行喂饲。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粗纤维含量,减少饲养密度,增加通风。冬季气温很低时饮用温水,适当增加饲料和提高饲养密度,在保证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通风。

2 传染病的预防

2.1 传染病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自卫,动物形成了各种防御功能,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只有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动物机体才在临床上表现一定的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某一部位定居,虽然能生长繁殖,但不能呈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动物机体称为带菌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过程中不一定引起感染,在多种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入侵的生物体消灭,这就是抗感染免疫;动物如果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染性,如猪对猪瘟病毒有易感染性,感染后能发生猪瘟,而牛则有抵抗力,不发病。

由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特征,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共同特性是:

1.具有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例如有结核秆菌感染,动物才会发生结核病。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染性的健康畜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条件适宜时,某一地区易感畜群可能有许多动物,甚至全部感染发病。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这种改变可通过特异的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不再感染这种传染病。

2.2 传染病流行三要素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相互联系,即可使疫病不再继续传染。

2.2.1 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即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2.2.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传播途径,通常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2.2.2.1 直接传播接触。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的传播。

2.2.2.2 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都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媒介主要有空气(飞沫、尘埃)、饲料、饮水、土壤、动物、人、用具等。

2.2.3 易感性 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和易感性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及疾病的嚴重程度。畜群的易感性除了受畜体的遗传特性以及气候、饲料、饲养管理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特异性免疫状态的影响,即在某些疾病流行时,畜群易感性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家畜耐过或无临床症状,却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或者通过特异性的疫苗免疫,使相应传染病难在这种畜群中流行。在某种疾病的疫区,选用这种疫病的生物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目的就是降低这些易感动物的易患性,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遏止这种疫病的流行。

2.3 传染病的一般防治方法

2.3.1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兽医卫生管理

2.3.1.1 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规模养殖场必须把防疫和兽医卫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建立一套严格而切实可行的防疫规程和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养殖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

2.3.1.2 坚持自繁自养。实践证明,引种调种是疫病传人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防止疫病传播,应建立本场的供种体系。坚持不从外地、外场引种,如果确因品种改良需要从外地、外场引种,必须对引种地做好充分的疫情调查,种畜调入后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系健康畜后方可合群饲养,否则要坚决予以淘汰。

2.3.1.3 定期进行杀虫、灭鼠。昆虫、鼠类等野生动物在许多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在生产区定期进行杀虫和灭鼠,对于控制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消除病原体有关键性作用。

2.3.1.4 做好粪尿和病死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粪尿和病死畜尸体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且能直接污染畜舍、饮水、空气,造成蚊蝇滋生,对搞好兽医卫生极其有害。粪便通常采用堆积发酵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尸体则根据疾病性质不同采用深埋、高温、烧毁等办法。

2.3.2 消毒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外界环境和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使传播媒介无害化。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机械清扫、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方法是用化学药品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这种化学药品叫作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乙醇、漂白粉、消毒威、菌毒灭等等。

动物传染病是严重威胁养殖业发展的要敌,它可以引起大批动物患病和死亡,也可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降低饲料转化率,大大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要控制动物传染病,必须解决好三个环节的问题: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易感动物。消毒从前两个环节入手,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大大减少,并防止病原微生物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是动物防疫实际中最常用的防疫措施。

保健与预防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医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具备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为了解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培训需求, 笔者于2012年对天津市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 以期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在我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 共205人。

采用问卷调查法, 由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说明要求及注意事项, 并指导被调查者认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205份, 收回有效问卷198份, 有效回收率96.6%。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一般情况 (见表1)

2.1.1 性别与年龄

在198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 女性占69.4%, 男性占30.6%;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5岁, 占48.5%。

2.1.2 学历

以本科学历者所占比例最高, 占45.2%;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最低, 仅占1.1%。

2.1.3 职称

以初级职称者所占比例最高, 占61.1%;高级职称者所占比例最低, 占8.3%。

2.1.4 专业

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比例 (18.7%) 明显高于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比例 (8.9%) , 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1) 。说明目前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和居民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需求, 致使部分临床医学、护理和其他专业人员转向预防保健专业 (见表2) 。

2.2 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培训需求

2.2.1 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见表3)

表3显示, 19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按熟练掌握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后, 除卫生统计学方法、为临终病人提供整体服务外, 其余各项知识与技能均以“部分掌握”的比例最高。认为“熟练掌握”的比例最高的是流行病学方法 (35.9%) ;认为“部分掌握”的比例最高的是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 (76.3%) ;认为“未掌握”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为临终病人提供整体服务 (49.0%) 、卫生统计学方法 (48.5%)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37.9%) 、家庭访视知识 (32.3%) 、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整体诊断和处理方法 (31.8%) 。可见,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大部分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 但掌握程度不够, 大部分知识与技能被部分掌握, 少部分知识与技能尚有30%~50%的人“未掌握”。各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一样。

2.2.2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 (见表4)

表4显示, 对各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按培训需求递减排列, 认为“需要培训”的比例最高的是特殊人群保健知识 (98.0%) , 认为“不需要培训”的比例最高的是卫生统计学方法 (56.6%) 。除三级预防知识与干预方法、周期性健康检查知识与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卫生统计学方法这4项“需要培训”的比例低于“不需要培训”的比例外, 其余各项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比例均超过70%。各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比例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不一样。

2.2.3 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与培训需求的关系

各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要培训的比例均高于熟练掌握的比例, 说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均有培训需求。在“熟练掌握”的人员中, 其培训需求是获取预防保健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并进一步提升能力。卫生统计学方法需要培训的比例 (43.4%) 低于“未掌握”的比例 (48.5%) , 三级预防知识与干预方法、周期性健康检查知识与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虽然需要培训的比例 (分别为48.5%、48.0%、47.0%) 高于“未掌握”的比例 (分别为21.2%、22.7%、37.9%) , 但是比例较低, 原因主要与被调查者从事的专业有关, 被调查者认为这些知识与技能跟其从事的专业关系不大, 所以, 尽管未掌握或未完全掌握, 仍然认为不需要培训。另外, 还与某些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一定关系。

3 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面向社区群众的以预防为主的主动服务,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从医院转化而来, 工作人员已形成了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思维方式, 预防观念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 转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观念, 提高预防保健工作水平尤为重要[2,3]。全国各地研究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的工作也在积极开展[4~9]。本次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调查显示, 目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多以“部分掌握”的比例最高, 预防保健知识水平与技能亟待提高。建议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加强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具体如下。

3.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分类进行培训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分类进行培训, 能够使培训内容更加符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

3.2 结合当地社区主要卫生问题进行培训

根据当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和社区居民的需求,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开展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仿真或真实职场环境中强化技能训练, 积极开展服务性学习[10]。以用为主, 按需培训, 学用结合。

3.3 针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自身需要进行培训

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培训, 以提高实际能力为目的, 强化技能培训, 培养思维能力, 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使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和运用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 加强其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 有利于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 使他们不仅具备医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还具备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成为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能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超, 李蛟媛, 李丽佳, 等.吉林省三地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乡村医生, 2008, 24 (4) :6-7.

[2]周海城, 谢忠诚, 许伟, 等.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9) :622-624.

[3]董燕敏.我国全科医师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7) :529.

[4]何坪, 姚安贵, 邓宇, 等.重庆市社区医生在职培训的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4) :421-424.

[5]蒋培余, 沈志坤, 陆永良, 等.浙江省首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9) :2121.

[6]廖伟华, 李璐琳, 黄军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为基础的在岗医生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9) :2073-2075.

[7]冯学山, 李哲, 严非.成都、沈阳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04, 7 (3) :119-122.

[8]朱福, 刘小娜, 雷鹏, 等.社区全科医师知识技能现状与培训需求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31) :3601-3604.

[9]刘向红.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1) :14-15.

保健与预防 篇8

关键词:猪场,冬季,呼吸道综合征

大多的猪场在冬季都会有相当部分的猪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 因此, 规模猪场应在冬季加强对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控[1]。笔者将就冬季呼吸道病病因、防制措施及相关保健进行如下报道。

现阶段, 在各项影响养猪业的疾病当中,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最为严重。据相关文献报道, 引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因素包括一种或数种病毒、细菌、环境应激等, 通常是混合感染。

1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

1.1 呼吸综合征 (PRRS)

呼吸综合征俗称为“蓝耳病”, 母猪早产率提高、怀孕后期流产增多及仔猪呼吸道疾病率升高是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呼吸综合征病会对猪肺泡中巨噬细胞产生严重的损伤, 且能够迅速复制, 从而大大提高了猪细菌性肺炎的发病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等, 从而导致免疫受抑制, 此外还可能对猪瘟等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负面的影响[2]。

1.2 Ⅱ型圆环病毒 (PVC-2)

Ⅱ型圆环病毒是导致猪多项病症的一种特殊病毒, 同时Ⅱ型圆环病毒也会对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影响, 导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造成间质性肺炎。一般1~4个月的小猪是Ⅱ型圆环病毒的易感群体, 据相关研究显示, 其发病率最高可达30%, 其死亡率也接近10%[2]。

1.3 猪流感 (SI)

导致猪流感疾病的原因是一种黏病毒科的猪流感病毒 (SIV) , 该疾病具有发作迅速的特点, 是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无论季节, 各个年龄阶段、性别及品种猪都有可能出现该疾病。然而, 由于冬季气温变化迅速, 猪的抵抗能力将出现降低, 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就随之而提高。猪流感疾病从感染到发作通常是慢性的过程, 其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却相对较低,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突发性的高热、流泪、鼻液增多、咳嗽、呼吸难度大、精神萎靡等[3]。

1.4 猪喘气病 (MPS)

导致猪喘气病的因素是猪肺炎支原体, 该疾病是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 猪肺炎支原体是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当猪感染该致病因素后, 会出现干咳、低烧、生长迟缓及发病率上升等症状, 猪感染此类支原体后, 其支气管纤毛会受到损伤, 纤毛会因此而变短、变少乃至脱落, 无法发挥对呼吸道病原菌及异物的屏障作用, 从而使得呼吸道门户防线失守, 气源性病菌能够毫无阻力地进入呼吸道及肺部。另一方面, 猪受支原体感染之后, 其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生成抗体的能力受到抑制, 从而削弱了呼吸道的免疫能力, 其抵抗能力也随之降低, 大大提升了各类细菌和病毒导致的呼吸道继发性感染[4]。

2预防方式

2.1 环境调整

和其它季节相比, 在冬季对猪场进行的管理中尤其要注意保温和通风两项问题。各猪场应对硬件的建设及设备投入加以关注, 务必对保温相关设施加以关注, 应提供必要的暖气、热火炉等设备, 同时还应适度采用红外线保温灯、加热板等进行局部保温, 避免出现仔猪扎堆。另一方面, 还应对排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关注, 将NH3、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舍内, 关注猪场的卫生工作, 对于粪尿等排泄物应进行及时的清理, 保持舍内的干燥, 尽量避免因温差而导致的应激情况, 定期、定时开展消毒工作, 控制空气内的致病因素、粉尘等污染物的含量, 降低感染机率。

2.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避免疾病的传播, 加强消毒, 降低舍内致病因素, 尽力做到全进全出, 特别是产房及保育舍, 所有仔猪的日龄均应在1周以内, 各批次仔猪在转出之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消毒, 采用冲、消、薰、刷、消、烧的方法, 分别进行一次消毒, 空舍周期应在超过7d, 方可转进下一个批次的仔猪, 将各个日龄、批次仔猪间的水平传染完全切除, 结合早期断奶, 避免病原体母向仔猪传染。猪群的饲料结构应做到营养均衡, 特别是应关注乳猪在断奶前后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适口性, 增加断奶仔猪的采食量, 从另一个方面控制仔猪的发病率。选择合适的时机, 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比例, 降低去势、断奶、转群、换料、疫苗注射等应激因素的不利影响。

2.3 自繁自养的方式

若必须进行引种的, 应进行预防性的疫情调查, 避免引进病猪及隐性感染猪。种猪进入猪场后, 建议进行4~8周的隔离饲养, 根据相关程序接种疫苗, 并进行预防性的投药, 此外建议在本场选取数头老母猪, 与新引进的种猪进行混养以行驯化, 使其逐步生成适应本猪场微生物环境的抗体[5], 在明确没有疫病后, 再进行混群饲养。

2.4 开展各项疫苗的免疫防治工作

按照本场各种病原的实际状况, 开展免疫接种工作。

2.4.1 开展秋季防、群防工作, 务必在冬季来临前, 完成针对口蹄疫、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种猪群的免疫工作, 对后备猪和种公猪的猪瘟、萎鼻、伪狂犬、蓝耳病等疾病也应加以预防, 还应开展驱虫工作。

2.4.2 根据相关指导方针制定计划, 对临产母猪进行产前有计划的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三价、伪狂犬、流行性腹泻二联苗、萎鼻等疫苗的注射, 保证母猪免疫能力的水平。

2.4.3 开展仔猪免疫工作, 目前, 学术界对蓝耳病的免疫方式尚存争议, 本场曾采用仔猪免疫程序, 使用猪瘟超免, 7日龄链球菌、14日龄支原体、21日龄蓝耳病弱毒苗, 40日龄补免, 历经超过2年的实验, 经过了2个冬季的验证, 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见, 由于较为复杂的致病原因, 在规模猪场冬季呼吸道综合征的预防及保健中, 应按照实际状况, 切不可一刀切, 须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经实践操作, 最终选择一种适合本场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丁建辉, 姜昆明.浅谈规模猪场冬季呼吸道病的综合防制[J].疾病防治, 2011, 12 (12) :33.

保健与预防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社区中心进行保健的宫颈癌患者60例。入选标准:长期居住本社区 (每年居住时间≥9个月) ;符合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在医院已接受化疗和 (或) 手术治疗;预期生存期>3个月;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年龄最小31岁, 年龄最大78岁, 平均 (52.6±3.2) 岁;临床分期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 :Ⅱ期40例 (66.7%) , Ⅲ期20例 (33.3%) 。肿瘤形态分类:菜花型30例 (50.0%) , 结节型12例 (2 0.0%) , 溃疡型18例 (3 0.0%) 。

1.2 社区保健

所有患者都统一纳入到本社区的保健范围, 先发放特制的宫颈癌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手册, 内容除了宫颈癌的日常防御知识之外, 特制了一些生动的模型与图片, 采用板书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采用个别指导, 针对患者因宫颈癌而担心影响女性特征的顾虑, 社区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特别是针对患者及配偶中的知识缺乏者, 采取发放相关资料并结合生动的图片, 先嘱患者自行阅读, 再给予个别指导和解释。积极鼓励患者宣泄内心不悦情绪, 使其主动进行自我控制调节, 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劳逸结合休息, 有利于身心健康。食用富有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和新鲜水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培养良好的情趣, 精神上有所寄托, 争取康复。所有患者的社区保健周期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保健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 D S) 进行调查, 两个量表的国内常模分界值50分, 分数越高焦虑与抑郁症状越重。同时, 所有患者在保健前后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 选择F A C T-C x进行评价, 专门用于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 主要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四个量表,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 9.0软件进行分析, 本文结果数据对比采用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与抑郁变化

经过观察, 本组患者保健后的SAS与SDS评分都有明显下降, 与保健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生存质量变化

经过观察, 本组患者保健后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都有明显下降, 与保健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初期没有任何症状, 导致诊断比较困难。该病发现后多属于晚期, 导致预后较差, 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就高达49.0万左右, 而死亡病例达27.0万左右, 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4]。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有14.0万, 新增病例占全世界患病人数的1/3。近年来, 宫颈癌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5]。

在宫颈癌的预防与控制中, 除了医院外, 社区保健尤为重要。已建立的社区妇幼保健网络和工作队伍应该通过各种普查普治等服务, 将子宫颈癌防治的科普知识、预防重点等传播给广大的妇女人群。倡导宫颈癌患者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加强自我保护能力[6]。也要让社区妇幼保健人员掌握子宫颈癌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够为广大宫颈癌妇女提供早期筛查和转诊, 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而性生活紊乱, 早婚、早育者更应该做筛查与早期干预[7]。经过观察, 本组患者保健后的SAS、SDS评分及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都有明显下降, 与保健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保健中, 要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劝慰, 进行患者自我管理, 进而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总之, 社区保健服务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可能会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况, 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J].CA Cancer J Clin, 2005, 55 (2) :74-108.

[2]刘欣彤, 周颖清.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10) :946-948.

[3]刘功素, 王辉.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对宫颈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06, 3 (4) :322-324.

[4]刘莉, 林晓红, 赵艺敏.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心理状态和干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1) :157-158.

[5]Sultan S, Fisher DA, Voils CI, et al.Impact of functional support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2004, 101 (12) :2737.

[6]何秀湘, 刘莉, 林晓红, 等.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 (11) :2032-2033.

保健与预防 篇10

一、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重庆市现有卫生院1018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8家, 笔者于2011年底, 借助本校承担“重庆市万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 对到我校参培的839名分别来自万州、涪陵等41个区县的城乡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发放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人员每年工作任务调查表”。

(二) 调研内容与方法

问卷主要涉及基层卫生人员在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 工作任务中涉及项目内容最多、耗时较长、开展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等相关信息, 将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发出问卷839份, 收回问卷724份, 回收率86.3%。问卷收回后由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的教师进行整理、归类。

二、结果

目前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的公共卫生服务与预防保健工作主要涉及19项。按项目工作频次、耗时排序, 位于前七位的分别是: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健康管理、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生命统计、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见表1。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的公共卫生服务与预防保健的其他工作内容包括寄生虫病防治与管理、居民健康普查、计划生育、慢性疾病管理、地方病监测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精神病管理、残疾人康复、食品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等。

三、讨论

1.根据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的公共卫生服务与预防保健工作主要内容调查结果表明,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求每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不仅要熟悉临床诊疗技术, 更应熟练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服务技能。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是为基层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 学校对接毕业生岗位需求, 从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各项服务技能方面加强训练, 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2.根据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人员工作任务汇总结果, 结合卫生部公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要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的11项服务内容, 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笔者认为,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其专业课程体系内应设置“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 其课程目标为:通过课程学习, 能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基层预防保健服务概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九个章节。每个章节以服务目的、要求、对象、内容、操作流程、评价指标为内容主线, 教学中以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 以实践操作练习为主体,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的服务工作能力。

3.高职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开发“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 制订出合理的课程标准, 编写适用性与操作指导性强的教材, 是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于已发生职能转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要, 此门课程各章节重在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能力的培养, 其较强的实践技能性与岗位适用性将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摘要:[目的]为对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职能, 提高高职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能力, 开发与构建一门适用于高职临床类专业学生在基层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学习课程。[方法]调查了重庆市2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24人次基层卫生服务人员,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等信息, 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有关规范要求, 分析归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结果]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标准与项目内容, “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 能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其内容包括基层预防保健服务概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九个章节。[结论]高职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开发“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 制订出合理的课程标准, 编写适用性与操作指导性强的教材, 是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于已发生职能转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要, 此门课程各章节重在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服务技术能力的培养, 其较强的实践技能性与岗位适用性将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关键词:基层,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课程开发,构建

参考文献

[1]田福运, 唐晓君, 张名均等.重庆市社区人群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重庆医学, 2009 (11) .

[2]李华, 万成松, 郑莉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11) .

[3]杨柳清, 王丹.重庆市中高职医药卫生职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重庆医学, 2011 (6) .

[4]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的一些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5]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保健与预防】相关文章:

保健与预防07-15

预防保健答案06-02

预防保健科06-14

预防保健意识06-21

社区预防保健07-23

中医预防保健资料04-10

预防保健科介绍07-24

三级预防保健网络07-08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流程05-24

疾病预防及保健范文06-11

上一篇:初中数学总复习下一篇:农村基层突发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