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广播

2024-07-07

戏曲广播(精选四篇)

戏曲广播 篇1

2015年元月起,常州戏曲广播推出微信公众号,“好戏好曲好广播,好听好玩好生活!实时互动、活动公告、票友空中联欢;弘扬、发展并推动地方戏曲文化”。已吸纳粉丝八千多人,都是戏曲广播的“忠粉”和“铁粉”。英国传播学者克里斯·韦斯科特说过:“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常州戏曲广播的微信运用就是结合新媒体的改变。借势新媒体,将微信公众号引入戏曲广播的传播渠道和互动环节,在听众与主持人、戏曲名家之间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微信公众号不仅成为常州戏曲广播的内容平台,更成了戏曲广播“互联网+”的重要工具。

一、社会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网民稳步增长

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从2014年的2.4%增长到3.9%,而在1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0.8%。这意味着,我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经超过2500万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是宽带网络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增加了老年群体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而新媒体也逐渐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尝试新媒体;二是家人成为老年群体的触网引导者,在子女和朋友们的影响帮助和技术支持下,很多老年人学会了运用手机、平板电脑来获取信息。

长期以来,老年受众是使用传统媒介的重点群体。由于参与社会活动的渠道减少、闲暇较多,广播、电视媒体便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受制于文化水平、经济条件、使用习惯等因素,能够享受新媒体所带来的便利,暂时还只有一部分老年人,但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问题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而改变。据美国调查机构调研发现,美国老年网民数量已经接近全部网民数量的50%;老年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时长仅比电视少了30分钟;使用社交媒体和购物网站的老年网民比例也有近半。

二、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戏曲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共生

戏曲对老年听众有着天然黏性,这也是传统戏曲能够以有限的程式化表现形式流传百年的原因。虽然戏曲广播的听众大多为中老年人,但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升。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一经推出,2个多月时间就吸纳了近千名粉丝,集结了一帮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老年听众,粉丝逐月递增。利用小王彬彬、赵志刚、沈惠兰等戏曲名家,吴芳萍、戴莉等戏曲名票的关系网络,进行朋友圈分享传播,放大了扩散效应。

对于戏曲广播来说,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重温精彩节目的集成平台,戏曲广播与听众借此平台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互动。广播节目直播过程中可以将微信平台上听众的参与语音植入节目,成为节目鲜活的一部分。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戏曲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共生,让戏曲节目鲜活起来,播出范围也不再仅限于常州及周边地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收听到常州戏曲广播。

考虑到戏曲广播的收听人群中老年人比例较大,所以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界面设计简洁,操作方便,更具人性化,满足老年群体最简单、最直接的需求,提供“微直播”和“戏曲票务”两个子菜单,功能迥异,一目了然。

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内容上主推戏曲资讯、节目集锦、健康养生和实用信息,满足老年听众的精神需求和娱乐享受。推送最多的是戏曲演出和戏曲名家信息,如推送演出延期通知等。戏曲是以艺人表演为中心的艺术,艺人是戏曲表演的主体,老年听众往往热衷于了解戏曲艺人、名家的行踪。向听众推送戏曲名角的信息也是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内容,如2015年11月4日专门介绍戏曲名家“越剧王子”赵志刚做客AM747《何林戏迷俱乐部·名家会客厅》栏目等。

除了戏曲资讯外,微信平台还将日常的精彩广播节目以音频、视频、图文的方式推送,也可以选择在线点播,便于收藏和反复欣赏。最具代表性的是诸多戏曲名家参与录制的《名家会客厅》栏目,从前期的微信图文节目预告,到现场直播时听众通过微信参与讨论、与名家面对面,直至播出之后以视频、图文、花絮等方式推送到微信平台,整个过程都体现了戏曲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戏迷想要的戏曲演唱伴奏带、名家原唱片段、名家风采展示,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得到满足。只要打开常州戏曲广播的微信公众号,唱词和伴奏一应俱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可以轻松获取自己喜欢的唱段。

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还开发了一些适应老年听众需求的子菜单、子功能,“戏曲票务”,免于现场购票的奔波,让老年听众真切感受网上购票的方便快捷和优惠幅度。常州凤凰谷大剧院举办的“凤凰谷艺术沙龙”,听众通过微信平台均可优惠购买晋剧《傅山进京》、婺剧《白蛇传》。虽然从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后台来看,老年人参与网购的数量目前不多,但是总体发展趋势看涨。

微信平台“微直播”提供的在线收听,不再受传统广播的发射功率、播出时间的限制,可以更便捷地收听常州戏曲广播的精彩唱段和节目集锦,这种随机、随意的收听模式,让戏曲节目的收听从传统的收音机延伸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这些新功能的开发是顺应老年听众的需求不断改变和推进的。

微信平台还调动了听众的互动参与热情,老年戏迷听众可以对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网络投票,和名家直接互动,是电话、短信参与之外的新选项,增加了听众的黏度和活跃度,拉近了听众和主持人、戏曲名家的距离。2015年10月常州戏曲广播举行的《何林戏迷俱乐部》十周年喜乐会,听众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投票,选出“最佳表演奖”“最具人气奖”等8个奖项,最终票选决出前20名听众在《喜乐会终极秀场》与戏曲名家同台演出。

微信公众号的作用,离不开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传播。微信的介入,使老年人不再是单纯的听众,也在影响他们的使用习惯。微信的参与、分享和转发等功能,使得戏曲广播听众延伸到更广泛的收听群体。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关注戏曲、喜爱戏曲的队伍里,中青年逐渐多了起来。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大到戏曲传统艺术的弘扬,小到代际鸿沟的缩小。微信公众号让戏迷不再是割裂的个体或者小团体,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互联,与互联网时代接轨。

“互联网+”背景下,戏曲广播有责任帮助老年人跟上形势,克服技术恐惧,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主持人何林、蔡强、江天、雯雯、冰姿等在日常节目中,引导老年听众建立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老年人而言,新媒体能够帮助他们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迁,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保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老年人一旦熟悉了新媒体的使用环境,就能够在参与、接触的过程中与常州戏曲广播一起良性互动,共同进步。他们会期待更多丰富内容的出现,想在这个渠道获得更多戏曲资讯和生活服务,从而对常州戏曲广播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微信公众号对戏曲广播的促进和影响

微信公众号给听众增加了一条了解和掌握戏曲广播动态的有效途径,也给戏曲广播带来拓展的空间,它克服了声音传播的单一属性,可通过音频、视频、图文等各种形式,加上精心的后期编辑,扩大了戏曲节目传播的深度、宽度、广度。品牌节目《何林戏迷俱乐部·名家会客厅》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每一条精彩回顾,都会得到诸多戏曲名家、名票和听众、粉丝的关注和转发。

利用微信平台,主持人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己。常州戏曲广播集中推送的“戏曲活力之我秀”系列,全方位地个性展示了常州戏曲广播节目团队的主持人、编辑的风采。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节目单 篇2

5:00—5:40梨园留声机 7:00—8:00京腔雅韵

8:40—10:20戏迷乐

11:00—12:00梨园星秀场 12:00—13:00声动中原

14:00—15:00戏迷俱乐部 15:00—16:00票友排行榜 16:40—17:00每日一星

17:40—18:00群英会

18:00—19:00 1143老茶馆 19:00—20:00有你就有戏 21:30—22:00人物传奇

戏曲广播 篇3

关键词:戏曲节目,创新,融合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已经拉动各方的全球化, 在此背景下, 受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发展的媒体技术中得到了提升, 促使我国的广播节目在样态上实现了多元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为适应新时期听众的需要, 戏曲广播工作者不断摸索和研究, 从一般性的理论探讨、剧目研究、戏曲专题节目的经验交流到戏曲广播剧的倡导和研制, 大家使出全身的解数来创新,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笔者从事的是戏曲广播节目的采编播工作, 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笔者深信“:喜新厌旧”是人们的一种合理的欣赏倾向, 在艺术欣赏上人们乐于追求新鲜感。新鲜的事物能给受众带来新鲜的感觉, 一些被陌生化了的熟悉的事物亦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这种感觉同样会使人心理愉悦。所以, 我们在创作新作品时必须力求出新。

一、戏曲广播节目制作如何突破传统模式

(一) 戏曲广播节目应顺应时代潮流

中华戏曲是民族的千秋血脉和情感载体, 是国家的历史标记和文化人格, 而戏曲文化素有传承民德、文以化人的高台教化功效, 让国人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瑰宝是广播媒体的应有之义。而创新融合就显得极为重要。

笔者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剧团大院的80后, 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 当流行音乐牵引着年轻的视线时, 古老的戏曲却与年轻人渐行渐远, 但那动情关照的声腔和高亢激越的旋律却如陈年老酒, 每每品味总是让人觉得回味绵长。曾经影响十几代人的铿锵国粹,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 依稀已是前朝往事了。是当下人的审美不如先人吗?不, 那些经典我们铭记在心, 只是更多流行的元素在冲击着传统文化!是广播人的智慧不如他人吗?不, 先进的广播覆盖、互联网等新媒体跨越式的传播手段, 让一阵阵中国风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 要让古老的戏曲文化类节目走近当下年轻受众, 光靠一板一眼的传统说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它的声腔节奏较为单调缓慢。如果通过曲艺的演播来叙述其中节奏缓慢的部分, 大家就更容易接受了。于是, 笔者借北京电台举办的第六届赢在创意全球华语广播大赛的契机, 从创新发展和弘扬国粹的角度出发, 打造了《“微”剧——听戏说书品国粹》节目。节目别出心裁地将戏曲、评书和广播剧这三大广播元素融为了一体, 经过巧妙地编排使之具有更强的可听性和震撼力, 节目以全新的视角盘活了广播资源, 将传统内容“混搭”编辑, 完美呈现、焕发新声。

(二) 找寻戏曲广播节目新样式

众所周知,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 广播剧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微”剧这种形式, 既是传统广播的一种新的样式, 更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的节目新秀, “微”广播剧由于篇幅的短小使得它既具有碎片化阅读的特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广播节目不仅仅依靠FM覆盖技术, 而借助于网络的无边界覆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通过网络来传播广播节目, 收听必将无极限, 手机收听广播节目也将成为普遍, 这给广播电台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历史机遇。“微”剧作为一种碎片化的文化节目形态, 可以盘活频率资源, 拓展频率样式, 推动互联网时代传统频率资源与网络广播形态的有机融合, 用概念带动创新。

(三) 将广播传统形态元素融为一体

在创作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想到得用戏曲的故事本身来说话, 努力做到“移步不换形”, 也就是把传统的戏剧、曲艺两种形态同时呈现于创新性的节目中, 从而也使原本枯燥的演播变成了欣赏的一部分。节目在播扬传统精华和历史文化的同时, 也让听众从书情、戏理中, 得到人生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微”剧——听戏说书品国粹》节目锁定名著中的经典故事, 以主持人说书、戏曲名家唱京戏相融合的表现形式, 戏剧、曲艺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这样, 脱胎于舞台的戏剧载体借助广播的“空中舞台”, 便形成了无限的想象的空间, 听众可以多角度地感受国粹文化, 触碰民族艺术精髓, 营造出唱响国粹、品味历史的文化氛围, 力求彰显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声势气派。

节目在创作的过程中, 更让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戏曲和曲艺这两种艺术广阔的包容性, 因为很多人是通过听戏了解历史的, 也有很多人是了解了历史再去听戏的, 而说书恰恰可将戏曲中交代故事情节的一些“碎场”加以过度整合, 戏曲又将说书艺术的听觉思维进行了更好地艺术升华, 这种新的形式既符合广播的艺术规律, 又适合节目的结构贯穿。如此一来, 移步不换行, 听众欣赏起来也就更加容易接受。这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的一次全新尝试, 以求奠定民族文化瑰宝在继承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权威性和拓展力。

二、戏曲广播节目播出的平台多样化

(一) 注意发挥广播特长

广播不同于报纸, 报纸靠的是文字, 广播则凭借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广播不同于电视, 电视是图像与声音兼有, 在这一点上它优于广播。但是, 广播有自己的明显优势, 是无法取代的。如果充分发挥它在音响上的功能, 那么, 它的作用也是不能替代的。在传播思想文化的媒介形式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 各种收听、收看、收录、阅读的工具层出不穷, 并且正在不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功能。较之半个世纪以前, 广播出现了更多的、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 对于广播工作者来说, 应该以战略家的远见来研究广播的特点, 更好地发挥它在声音、音响方面的长处, 使它更有力地服务于我们。

(二) 知悉受众群体和收听方式

醒木一声收, 国韵谱春秋。曾几何时, 人们习惯把“听戏、说书”视为生活中兴味最浓的乐事。可现如今, 上微信、开微博, 高科技的现代化已让我们的生活迅捷无比。在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条件背景下, 广播媒体的受众呈现出城市化、年轻化和高知化的趋向。城市中的年轻人是现代传播新技术的积极学习者、忠实拥护者和坚决推进者, 这些年播客和网络电台等新媒体广播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 逐渐培养出一个爱好音频信息的年轻群体, 他们对广播媒介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 对于广播媒体担当“贴身媒介”, 有着极高的热情度和期望值, “轻松娱乐地获知消息, 在音乐与聊天中放松”已经成为他们收听广播最重要的诉求。

特别是数字技术在广播收听设备中的应用, 使广播的收听设备不再局限于只能接收模拟信号的收音机, 从接收设置上讲, 收音机日益袖珍小型化, 当下流行的手机、MP3等移动电子设备大多内置广播接收模块, 为收听广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接收形式。现在, 数字收音机既有汽车上用的, 也有摆在案头的, 还有便携式、多功能的, 价格也在逐步下降。使用数码设备收听广播成为年轻群体的又一新宠, 广播媒介的受众群体开始扩大。

据一份权威调查显示, 目前, 中国广播听众的平均年龄普遍下降, 新媒体广播的受众大多为18~35岁的知识人群。因此, 我们的每期节目以15分钟为限, 并可独立为一集, 按照年轻人“碎片化”的文化需求, 以新的方式、新的手段带动了更多的年轻受众, 节目在媒体多样化的竞争中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三、突破传统的微广播剧的创新实践

《“微”剧——听戏说书品国粹》节目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微”型广播剧, 按主题定剧本是创作广播剧的关键一步, 微剧也就是浓缩的广播剧。广播剧的剧本选定不同于常规广播剧, 要选择一个可以在15分钟内完整讲述的故事, 且15分钟内能够塑造出饱满的戏曲人物形象或刻画出升华的故事主题, 但剧情中的人物关系与戏剧冲突必不可少, 语言、音乐、音响, 以及无处不在的微生活, 都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正所谓, “微”剧之“威”, 在力量之威;“微”剧之“巨”, 在精神之巨。

通过节目的前期酝酿及后期的录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微”剧——听戏说书品国粹》的三大特征, 其实就是用声音塑造人物, 用声音描写环境, 用声音处理戏剧的节奏。题材剧本在手, 首先, 要将戏曲剧本吃透, 在二度创作时要突出主体思想。熟读剧本后, 可以把全剧分成多个场景, 每场戏要有最高任务, 围绕其贯穿行动。每个人物的心理逻辑、语言逻辑和行为逻辑是一体的, 这样演播起来才生活可信。在语言演播方面切忌播音腔, 需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说。演员的选择要贴近剧中的人物角色, 把人物性格吃透后才能正确地处理好人物关系。像“三国戏”这样的古代题材的“微”广播剧需要围绕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观照当下, 节奏不能太慢, 配乐应选用民乐, 忌用交响乐;在现代题材的广播剧制作过程中, 有些环境音效可去采取室外实景录制, 同期声录制的“脚步声”尤为重要, 乃至人物的呼吸、气口都是有特定的内容和潜台词的。“微”广播剧在制作合成时, 需要我们注意层次和深度。在制作时可以遵循电影的制作规律, 要有统一的声场。声音需要有“镜头感”和场景的转换, 而场景的转换则需要用声音或流白及节奏去体现, 声音不仅要有“全景”, 也要有“特写”, 要做到有声音的场景构思。演播者在表词达意的过程中, 要把握人物和戏剧情景氛围。例如, 远景、近景, 时间, 集结, 人物说话的同时还在做什么事情, 人物的年纪, 成长经历, 生活环境, 人物之间的对话随着情景和情绪而有变化的过程。

2013年7月, 《“微”剧——听戏说书品国粹》节目荣获了中广协和北京电台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华语广播大赛原创组的银奖, 这便是对这类文艺节目的创新方式的一种肯定。

四、结语

笔者希望, 在当下网络微信、微博盛行的时代, 这种节目的创新能够为探寻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混搭交融的传播方式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创新能量, 为推动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强化互联网思维, 积极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 播扬正能量, 把握好民族的千秋文化根脉, 为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文化给养, 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王晓朋.戏曲广播新形式[J].现代传播, 1994 (2) :34.

[2]刘慧雯.广播戏曲节目的出路与创新[J].戏剧之家, 2007 (2) .

广播戏曲主持人知识结构及主持技巧 篇4

戏曲的表演重在虚拟的写意性,也就是说写意性的表演是戏曲的魅力所在。表演的写意性、道具的假定性、音乐的节奏化,再加上观众观看戏曲的想象性,完成了舞台戏曲美的全部过程。

广播听众听戏曲节目和剧场观众看舞台演出,从审美心理上就有很大区别。广播上播出的戏曲节目是失去了观众和演员直接交流、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的现场性,同时,也失去了听众品味唱念做打(舞)这些戏曲程式中的做和舞的品味情趣。而剧场观众就不一样了,舞台上不管有多少人物、有多少道具,他都可以随意选择观看,并从中品唱、品念、品做、品打(舞)、品演员表演和戏剧情趣。由此可见,剧场观众在观看舞台戏曲时有着主观选择的随意性,而广播听众在收听广播戏曲节目时是客观选择的被动性。

上一篇:民营企业档案问题下一篇:综合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