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模式

2024-07-19

社区护理模式(精选十篇)

社区护理模式 篇1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护理,老龄化

0 引言

如今空巢或纯老家庭已成为我国越来越多家庭的写照, 对老人进行健康上的专业护理照料, 已取代生活上的吃饱穿暖而上升为急需解决的社会老龄问题之一。我国传统中靠血亲养老护老的模式虽然在逐渐弱化, 但由于我国老人对家庭环境的依赖性、对养老支出的考虑, 而导致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我国目前既可操作、又经济的必然养老现状。而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中的社区护理服务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 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健全我国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为了提高居民养老护理服务质量, 就需要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养老护理技能进行定期培训。

1 背景

近年来, 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2009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67亿, 占总人口的12.5%。预测到2020年, 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占到总人口的1.67亿, 占到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 老年病以及慢性病的问题日益突出。调查研究显示, 社区老年人中70%以上患有老年人常见病。随着社会发展, 福利院、老年机构等养老方式也应运而生。但是, 从目前情况看, 受传统观念限制和经济限制, 很多老人拒绝进入养老机构。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而获取情感交流和满足心理需求, 家庭养老仍然是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老年人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的比例高于到其他医疗机构, 因此对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就有较高的要求。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的背景下,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居家老人的健康, 就需要注意对患有慢性疾病、重症疾病和肿瘤晚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所保证, 还要为其提供经济实用的健康指导、长期维持性治疗、基本的生活护理和情感支持, 以此减轻居家养老家庭的负担, 缓解社会的压力, 成为我国社区护理工作者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话题。

2 国外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目前国外有比较成熟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形式, 包括“访问式护理服务”、“日间护理服务”、“短期托付服务”等, 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轻了老年人家庭的负担, 保障了居家老人的安全, 成为可资借鉴的养老服务模式。

3 我国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的老年群体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加上我国社区护理服务起步较晚, 就使得社区护理服务的范围有限, 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

为了健全社区老年服务管理体系, 除了依靠传统社会的支持外, 护理人员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3.2 社区护理人员的居家养老护理水平不高, 主要包括在:

社区护理人员对居家老人的服务意识不强, 许多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动态跟踪及有效利用不完善, 社区护理人员家庭访视及健康教育指导能力欠缺, 为此就需要社区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整体提高。

4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对策

4.1 充分发挥社区护理的特点, 积极参与居家养老:

因为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一种全科的、完整的、多方位、贯穿人们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保健护理服务。其基本概念就是促进健康, 保护健康以及预防疾病及残疾。

社区护理的主要特点是以预防保健为主, 以群体健康为焦点, 为居民提供综合性、分散性、长期性、可及性服务。为了明确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职责和范围, 充分发挥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 就需要结合社区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社会护理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职能, 以此提高服务质量。

4.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模式:

居家老年人情况多种多样, 社区的护理人员应当与社区居委会密切联系, 对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掌握, 还可以利用家访、义诊、宣教活动、门诊诊疗等多种形式逐步完善老年人居民健康档案 (电子版) , 在为老年人全面建立健康档案、充分掌握本辖区老年人情况基础上, 对居家老人进行健康评估、分类管理。如对于尚能自理的独居高龄老人, 社区护士可以采取问安式照料服务方法, 定期去老人家中进行探访[1]。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通过传播知识和行为帮助老年人自觉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随着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完善,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护理服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而卫生保健服务也实现了“医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社区服务人员也可通过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小组座谈等语言教育方法、多种文字教育方法及其他教育方法, 帮助社区老年人了解住宅区域的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个人卫生知识、营养卫生知识、一般疾病防治知识、慢病防治知识、精神卫生知识。帮助老年人认识常见病与合理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常见病的观察和治疗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疾病急症的初步急救措施, 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掌握安全知识。

社区卫生保健人员还要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进行管理, 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开展周期性体检, 社区老人每年至少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做好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完善社区临终老人的护理关怀照顾。

开展家庭医生服务, 与社区老人, 特别是有慢病、残疾等特殊老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常规体检服务、健康咨询、家访服务、家庭生命周期指导、家庭功能评估、家庭健康干预计划, 提供就医预约服务, 提供转介转诊服务。

4.3 注重对社区护理服务人员的培养:

要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开展定期培养, 保证居家养老质量体系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结构复杂、隶属关系复杂、学历水平偏低、综合护理能力较差, 亟待强化培训[2], 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基础上, 还应重点突出针对老年人的专业护理技能培训, 使社区护士能够全面系统掌握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慢性病及危重症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 健康教育及指导方式与方法、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等, 使社区护士能够应对居家养老的护理服务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为居家老人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向韵, 岳鹏.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09) .

[2]朱瑞芳, 韩世范.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家庭护士, 2007 (03) .

[3]郭竞成.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0 (01) .

[4]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01) .

社区护理模式 篇2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60例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服药指导;观察组制定人性化的社区护理模式包括: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活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 明显大于对照组66.7%。结论:社区护理模式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的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社区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健康教育

脑卒中是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约3/4的患者会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以上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其病情往往较长,很多治疗结束之后的康复工作都是在家庭和社区中完成。因此,有效的对脑卒中患者定期随访,制定健康档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社区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出院时间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3岁,平均69.3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7岁。患者大部分有高血压病史,全部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卒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指导,每月开展两次家庭健康讲座。主要途径是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护患直接面对面讲解,并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学习,召集患者及家属进行脑卒中家庭护理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平时医务人员及家属督促患者积极参与配合康复训练,鼓励患者每天到社区服务中心的康复室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给患者建立康复健康档案。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生活习惯、遵医行为等,社区护理人员以及家属要密切的关注,及时进行家庭访视,并制定家庭康复计划。

(1)心理干预。脑卒中后因为大脑左前半球受损导致抑郁,加之由于沟通障碍,肢体功能恢复较慢,日常生活依赖他人照顾。如果缺少家庭和社会支持,病人发生焦虑、抑郁的可能性会加大,而焦虑与抑郁情绪又会阻碍病人的有效康复。[2]因此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康复指导。此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经过功能锻炼,进一步恢复肢体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的目标。

①肢体功能训练: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可综合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在康复过程中,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利于早日康复。②语言功能训练:语言障碍会影响心理和生理,要向患者解释语言锻炼的目的和方法。语言训练及早进行,要耐心细致地从一个单词、一个词汇教起,由简到繁坚持不懈,病人语言功能可望好转或恢复[3]。

(3)饮食干预。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直接导致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注重饮食指导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尽量做到膳食平衡,嘱咐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豆类和粗粮,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3]限制饮酒并戒烟,多食含碘丰富的食物。

(4)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和危害,告知本病的早期症状和就诊时机。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休息,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1.3 评价标准

生活完全自理视为基本痊愈,生活部分自理视为病情缓解,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自由度V=1,查卡方界值表P<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将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后的病情康复情况进行比较,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和对照观察,对照组的患者经过一年护理,病情得到缓解只有66.7%,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并且有些患者病情复发;然而经过社区护理干预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的占有96.7%,明显高于对照组。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之一,一直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生理能力、运动能力,甚至记忆能力。随着护理学和医学模式的发展,临床护理模式已不能全面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因此积极开展脑卒中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在家庭和社区得到有效的康复指导。对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后遗症、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社区护理模式切实以病人为中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更加方便,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要求。因此,做好脑血管疾病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和治疗,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护理 干预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脑血管病在全死因顺位中明显前移[1]。由于本病致死、致残率很高,医疗费用上涨,导致家庭、单位难以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这些因素迫切需要深化卫生改革,从服务体系等根本问题上寻求新的模式。为此,以安阳市社区脑卒中病人为主要对象,采取家庭护理为主要内容的“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以探讨家庭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并与同期同病种的住院病人比较,对家庭护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4月通过基线调查与预试验,确立研究对象。

社区病人:来自河南省卫校附属医院周边社区。要求符合下列标准:①年龄56~68岁,平均62岁;②轻度脑卒中病情加重,有住院指征、无意识障碍的病人。③排除病情危重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病人。

住院病人:按照与家庭护理组病人年龄相近、病种相似的原则,抽取同期在安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病人作为对照组。

样本含量:根据预试验结果估计样本含量,每组50例。统计结果采用卡方检验。

两组病人退出研究标准:社区和住院病人采用相同的退出标准。①基本痊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②显效:症状、体征有改善;③无效:疾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采用家庭护理措施,并实施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健康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护理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以调查表为基础与被调查者交谈,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由家属代为填写。

显著增长:有2项以上满意者;不显著:1项满意或不满意。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疾病转归:实验组、对照组X2=0.2,P﹥0.05,差异无显著性。

护理干预:实验组、对照组X2=7.29,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

医疗费用:将病人治疗期间每日的诊疗费、药品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的医疗费用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

讨 论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结果分析:社区病人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与住院病人相比,可以得到同样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经济效益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美国从19世纪就兴起社区护理,发展至今已形成完整的社区护理知识体系及完善的社区保健服务网络[2]。德国、英国、日本也有比较完整的社区护理系统。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工作辐射面较窄,对慢性病没有达到系统的一级预防。所以,建立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可以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减少医疗费用。

社区干预模式有利于患者对环境的适应:家庭护理病人,在亲人的陪伴下,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改变饮食习惯,得到适宜的、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可消除环境陌生这个压力源,有利于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对角色转换的适应:家庭护理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在承担病人这个新角色的同时,仍承担着家庭的角色,从而避免增加其他人的负担。

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提高,死亡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3]。他们中以老年人居多,由于各种原因,不便长期住在医院里,但随着群众经济条件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对生命质量期望值的提高,渴望得到方便、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因此,护理工作要从医院走出来面向社区,承担这些患者的各种护理、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因人而异地举办一些基本护理知识讲座,同时对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群进行疾病预防保健教育。

中小城市开展家庭医疗与护理的工作模式及设想:一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办好社区护理需要各级政府广泛支持与参与,在现有的服务体系中可参考香港经验,成立在社会服务联合会和社区委员会领导和支持下开展的社区护理[4]。二是建立保健档案,即医生通过检查,对病人健康状况所获得的资料,经综合分析后而作的记录。按社区范围把保健档案存入电脑,并与各医院联网,便于帮助诊断。三是普及医学知识,建立咨询中心,安排资深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的模式,与社区建立“契约式的服务关系”。此模式是实现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21世纪护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文志.我国三城市社区人群开展干预9年脑卒中死亡的变化.中国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26-27

2 范玲,刘义兰.试论社区护士的素质及培训策略.护理學杂志,2001,16(3):170-171

3 罗祖明,董佑忠.脑血管疾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8-454

社区护理模式 篇4

1 英国社区护士的级别与类别

1.1 护士级别

英国护士和助产士协会 (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 NMC) 是负责全英护理工作人员的从业行为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专门管理机构。从2010年4月开始, 英国实行新的9级制度即Band1~9。取得NMC注册的护士从5级开始计算, 5级以下的一般为护士助理等[1]。不同级别的护士需达到不同的标准, 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巧、实践经历及其他能力等。1~4级人员一般为护理员、健康服务助手和学校的学生;5级社区护士可以承担家庭访视等服务工作;6级为高级社区护士;7级为主管护士可以独立开业, 也可以被诊所和初级卫生保健信托机构聘用, 具有有限的处方权;8级护士一般由初级卫生保健信托机构聘用, 主要承担管理和教学工作, 也可以独立开业;9级为国家健康卫生部门的管理人员。护士各级别的标准和指南由NMC广泛收集和征求护士、公众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 每5年修订1次[2,3]。因此, 只有在临床工作一定年限后, 才能申请到社区工作, 级别一般需6级以上。

1.2 护士类别

从类别上看, 在英国社区诊所工作的护士有两种, 一种是诊所护士 (clinic nurse) 多由诊所聘用, 一般1家诊所有2~3名护士, 可独立开展门诊工作或协助医生, 根据护士的级别及专业不同, 工作范围也不同。另一种是地区护士 (district nurse) , 负责社区出诊, 由初级卫生保健信托 (primary care trusts, PCTs) 聘用。在全科团队中, 社区护士作为重要的员成一起满足病人的需求。英国社区护理工作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士在居民心中也享有较高的地位[4]。

2 英国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

2.1 诊所护士

诊所护士独立性较强, 高级别的可直接接诊病人, 部分护士有一定的处方权。一般1家诊所每周5~6名医生的预约门诊是500人次, 而2名护士的预约门诊工作量可以达175人次, 医生护士每周会开一次会议讨论病人情况。

诊所护士的门诊范围: (1)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有处方权的护士可直接开具处方;无处方权护士可以为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续开处方, 再由医生签名后处方生效;护士还可以为病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2) 老年人健康评估工作, 针对慢性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制定预防方案。 (3) 计划生育咨询、产前保健和妇科宫颈涂片等。 (4) 药物使用信息咨询, 如非处方药品副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5) 心理咨询、评估精神健康状况, 进行心理测量。 (6) 成人、儿童的预防接种和免疫。 (7) 负责旅游接种及相关咨询。 (8) 抗凝血功能监测, 如华法令测试, 但不是所有的诊所都有相应的设备, 附近的诊所会转诊过来。华法令服用图表很详细, 什么颜色的药片吃几粒, 护士会打印出来让病人照图吃药。 (9) 辅助医生开展小手术、关节注射。 (10) 为病人抽血并送化验中心。

门诊工作时, 护士也可帮病人预约全科医生;非门工作诊时, 还有电话咨询, 慢性病如高血压随访监测, 健康促进、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等工作。因此, 有些英国市民愿意选择到护理门诊就诊, 因为护士门诊的内容涵盖面较医生广。

英国诊所在预约时会相对固定一些专科门诊的时间, 如预防接种门诊、旅游疫苗接种门诊、戒烟门诊、药物依赖门诊和儿童保健门诊等。一方面由于一部分专科护士是临时聘用的, 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 集中时间段处理这些有专科护理需求的对象, 可以提高诊所工作效率[5]。

2.2 地区护士

地区护士由PCT聘用, 一般1个诊所的管辖范围会安排5个地区护士, 每个护士从8时工作到13时, 服务6~8个病人, 1周5天工作, 每个护士每周安排上门服务不超过200人次。服务对象有出院需随访的患者;老年、体弱和行走困难或视力问题等情况不能来诊所就诊的患者;独居者;肿瘤患者;不能行走需要上门测血糖、摆放药片或胰岛素笔看不清自己无法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甚至还有行走不便需要护士上门点眼药水的患者。

有上门需求的可直接联系护士, 或找全科医生 (GP) 联系护士, 或者通过前台联系护士。护士一般通过记录簿看每天的工作安排。要求医生出诊的也先由地区护士上门, 情况不严重不需要医生处理的事情, 由护士完成;护士不能完成的找GP;严重情况的护士可直接将病人转到大医院。

3 英国社区护士的职业素养

3.1 沟通技巧

要求利用沟通技巧使患者完全理解病情诊断, 并对处理方法满意, 在患者接受坏消息时给予支持。在与患者及照顾人员沟通时, 要注意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倾向性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并要求预见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并采取措施提高沟通效果, 利用沟通技巧来支持患者坚持治疗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沟通技巧要求在谈话和文案书写上都要有所体现, 还要具有一定的谈判、冲突处理技巧。高级别的护士要求进一步将自己的沟通经验运用在教学上, 带教实习护士。

3.2 质量控制

按照NMC要求的标准来开展工作, 要求按法律法规完成患者记录;优化管理自己的工作负荷, 必须确保工作的质量, 对患者的照料处理须遵照指南或询证医学证据。工作中要自查、同行互相审查或对照标准评估工作的质量, 在诊所或更广泛的圈子中, 要互相支持、分享学习的知识。从患者的反馈、诊所的事故以及近期医疗事故中, 利用结构体系从根源上分析事故原因, 防范事故。

3.3 个人发展

个人要对自己的发展负责, 不断学习, 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正面作用。支持其他人的发展, 并激励他人发挥出最大潜能。让工作场所具有学习氛围, 相互学习并从诊所外学习。鼓励他人对自己的知识技能、行为做出真实的自我评价, 了解自己的职责, 向患者提供服务要优先满足患者的需求。跟上新的发展, 与团队其他护士一起工作, 确保整个团队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3.4 团队合作

了解自身的作用, 在团队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要有效率、有责任心。支持其他团队人员, 开创新的工作方式。接受其他人的建议, 提升工作能力。

3.5 管理能力

在工作场所进行有害监测, 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资源;确保安全储存转移医疗废弃物以及药品监管;定期培训学习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4 可借鉴的内容

4.1 加强社区护士专业技能

目前, 我国社区护士专业能力与英国相比差距很大。国内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社区护士。在社区工作的护士有35%~70%没有系统接受过有关社区护理的专业培训和教育[6]。而社区护理服务模式与临床护理有所不同, 所以, 社区护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设定, 应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将社区护士作为专科护士来培养[7]。英国从1992年开始在雷丁大学进行社区专科护士的培养, 我国医学院校也应将社区护理教育作为单独的专科设立。

对目前已经在社区工作的护士来说, 有效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很有必要。有调查显示, 社区护士的培训内容需求面很广, 涉及基本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老年人健康指导服务264人, 占98.51%, 健康教育信息和咨询261人, 占97.39%, 健康档案管理259人, 占96.64%;疾病预防与控制包括高危人群指导及高血压诊断等262人, 占97.76%, 传染病宣传和咨询服务261人, 占97.39%。选学知识与技能要求丰富, 包括营养、中医、心理、临终关怀和人际沟通等。但是, 目前, 岗位培训以临床护理知识为主, 缺少规范的社区卫生知识及基本公共卫生技术培训[8]。

英国负责社区护理教育课程的老师也都是社区护理学专业毕业, 且有数年社区护理工作经验者, 以保证老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我国具有高学历的护理教育人员则多是一毕业就在各大高校任教, 很少有临床工作经验或本专业工作经验者, 而一些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老师, 又很少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学方法培训, 因此, 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1]。目前, 社区医生的职能范围已经开始向全科化发展, 在上海等地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养也已经开始。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系亟需建立, 需要符合社区工作实际, 明确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让社区护理成为真正的专科。只有社区护士的专业技能状况, 提高才能提升我国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

4.2 加强社区护士人文素养

英国护理服务将病人的需求放在优先地位, 护理过程中注重人性化的服务, 因此, 护患关系良好, 服务对象对社区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高。护士的沟通技巧、管理能力等作为级别提升考核中, 必须考虑的部分得到极大的重视。高级别护士的要求也是在教学方面能将沟通技巧、管理能力等传授给实习护士。

我国医学教育以医学知识的学习为重点, 缺乏对沟通技巧的重视, 因此, 经常出现给出了正确的处理措施, 但是得不到病人接受的状况, 同时, 病人觉得医护人员没有很好了解自己的需求。目前, 社区护理工作正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历史因素、社区环境、心理状态和沟通技巧, 很多相关因素都需要社区护士理解并融入到社区护理服务中[9,10,11]。因此, 应在岗位培训的课程中增加人文教育的课时, 转变社区护士的服务理念, 提高护理服务意识。

4.3 进行社区卫生机构绩效体系改革

英国不同级别的护士待遇不同, 各层级护士的职能、工作范围不同, 已经有规范的考核系统。我国社区护士的整体待遇应提高, 同时明确职责, 根据护士资质分层次管理, 按照级别、工作范围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待遇。让护士在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随访服务工作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弥补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胡亚南, 张晓璇.英国护理教育与管理见闻[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13) :84-86.

[2]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The Prep hand-book[EB/OL]. (2012-05-24) [2013-12-06].http://www.nmc-uk.org/Educators/Standards-for-education/The-Prep-handbook.

[3]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Education Stan-dard[EB/OL].[2013-12-06].http://standards.nmc-uk.org/PreRegNursing/statutory/back-ground/Pages/Background-and-Context.aspx.

[4]蒋小剑, 何国平.国外社区护理体系对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4) :1062-1063.

[5]宋亚琴.英国社区护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 2013, 20 (1) :62-64.

[6]郭玲, 刘素珍.社区护士执行社区护理服务水平的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 :929.

[7]卢蓉, 张杪.我国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0) :138-139.

[8]杜雪平, 杨玲, 王永利.中国多省市社区护士培训现状及意向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4) :1145-1149.

[9]陈良英, 宋爱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人际沟通问题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3) :108-109.

[10]张孝平.浅谈当前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健康必读, 2012, 11 (6) :572-573.

社区护理模式 篇5

【教学目的】

1.掌握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甲型和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居家护理措施 2.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分类与报告 3.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与特征

【教学重点】

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甲型和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居家护理措施

【课程类型】 新知识理论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

【教 具】

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

第八章 社区传染病的管理与居家护理

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

一、概念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形成流地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1)病原体(2)传染性

(3)流行病学特征(4)感染后名疫

2.临床特征、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症状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1)传染病病人(2)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4.易感人群

(二)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 2.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传染病的社区管理

(一)传染病的预防 1.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疫情报告

(二)传染病的控制 1.控制传染源(1.)传染病患者(2)疑似患者(3)病原携带者(4)接触者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4.疾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预防

(三)社区传染病护理的特点

1.专科性强、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2.病性复杂,人员素质要求高 3.强调预防为主,做发消毒与隔离 4.做好心理护理

5.开展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

四、传染病的分类与报告

(一)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甲类两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 丙类11种

第二节社区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居家护理

一、肺结核的社区管理与居家护理 结核病

(一)结核病的社区管理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增强人群免疫力

(二)结核病的居家护理 1.饮食护理

2.休息与活劝 3.用药护理 4.消毒隔离 5.洛血的护理 6.心理护理

二、甲型和乙型肝炎的社区管理与居家护理

(一)甲型和乙型肝炎的社区管理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二)甲型和乙型肝炎的居家护理 1.饮食护理 2.休息与活动 3.用药护理 4.消毒隔离 5.心理护理

三、细菌性痢疾的社区管理与居家护理

(一)细菌性痢疾的社区管理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二)细菌性痢疾的居家护理 1.饮食护理 2休息与活动 3用药护理 4.消毒隔离 5.症状护理 6.心理护理

四.艾滋病的社区管理与居家护理

(一)艾滋病的社区管理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社区护理模式 篇6

[关键词] 社区护理 大专 教学模式

本研究为省教育厅课题基金项目09BY77,校课题基金项目2009JG-8。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年10号和国人发部2006年69号文件》提出要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社区护理教育和学科建设,积极探索培养全科和社区护理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我院在陕西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于2008年9月在省内率先开办了社区方向护理大专,课题组教师改变了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创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社区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

实验班:在我院2008级护理大专学生中开展社区护理专题讲座,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拔60名学生为社区方向护理大专教改班,其中女性55名,男性5名,实施新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对照班:2008级普通护理大专班60人,均为女性,实施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方 法

1.教学模式内容:

(1)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我院课题组教师结合陕西省社区护士在岗培训的经验,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人群共建服务型、稳定型实践基地,在反复循环的社区护理服务实践中,科研、教学资料不断融合,逐步构建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和社区居民自身健康需求,同时发展了我省的社区护理科研,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2]。

(2)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个基于素质培养的综合教育平台,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社区护理精品课程网站、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3]。通过省级社区护理精品课程、社区护理实训中心、社区护理专业理论课程的精心建设和组织,制订了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基础上学生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3)CMDM模式教学模式

美国的克劳·特巴克社区护士培养模式( cloutterbuck mini-mum data matrix,CMDM)已广泛应用于社区护理教学与实践,对社区护士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4】。CMDM采取一种开放的、填表的方法来描述护理对象,从个体、环境、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护理对象相关信息的收集,这种模式有助于社区评估、批判分析和决策计划,以及形成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2.统计学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四门共同考试课成绩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P值设定为0.05。

结 果

1.成绩分析

对社区方向护理大专班和普通护理大专班四门共同考试课进行统一命题,试卷实行了考教分离,试卷难度P值为0.711±0.05,试卷的区分度D值0.165±,0.02,信度为0.754±0.06 ,试卷的评判根据提前制订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流水方式进行阅卷,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共同考试课的成绩差异

2.社区卫生服务站评价

西安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愿意接受我院社区方向护理大专学生临床见习和就业。

讨论

1.结果分析

对实验班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我们发现学生在专业主干课程课时缩短的情况下,四门课程成绩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此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我们认为此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既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又能满足社区人群基本健康需求,也是当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体现[2]。“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社区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为学生适应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综合教育平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训练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CMDM模式可以使护生从整体角度考虑护理对象,而且对护理对象进行评估时可以考虑到所有因素,能帮助护生对影响健康变量的复杂性有更具体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此外,还使护生能够应用批判思维、护理程序,并能把理论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提高了思维分析能力[4]。

2.构建社区方向护理大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国内文献显示在目前我国尚无开展社区护士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护士严重紧缺,同时通过短期的培训难以达到社区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特殊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通过大量的调研、专家座谈讨论等,得出结论是目前开设社区护理方向,培养三年大专社区护士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护理大专学生社区就业意向明显高于本科,说明在目前阶段,社区方向护理大专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供培养知识性、能力型、创新型高素质社区专业护士的有效途径[1,5]。

参考文献:

[1]荆亚茹,张永爱等.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及构建社区护理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全科护理,2009,7(9):2535.

[2]唐莹,陈正英等. 构建民族地区社区护理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100.

[3]韩清.“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0,6:113.

[4] Cloutterbuck J C, Cherry B S. The cloutter buck minimum data matrix teacher mechanism for the new millennium[J].Nurse Education,1998, 37(9):385-391.

[5]陈晓斌.加快社区护士培养的几点思考[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7):61.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 陕西西安

社区护理模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入住我院的93 例老年社区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 (45 例) 与观察组 (48 例) 。对照组男28 例, 女17 例;年龄61~78 岁, 平均 (70.29±6.59) 岁;老年慢性病病史1~16 年, 平均 (7.28±3.22) 年;观察组男30 例, 女18 例;年龄62~77 岁, 平均 (71.35±6.77) 岁;老年慢性病病史1~15 年, 平均 (7.35±3.54) 年。经分析,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常规健康宣教、采用口头讲述以及出具书面医嘱的方式, 给予服药、饮食以及运动等指导、康复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组成由老年慢性病专科医师、护理学专家、心理指导专家、康复师、营养师及其他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连续护理干预团队, 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价, 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

(2)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护理时, 应该注意使得医疗记录合理化、完整性。通过每周六下午就同一种类别的疾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药、饮食、生活方式以及锻炼等方面指导, 周末组织病友加入健康俱乐部对经验进行介绍、扮演情景剧角色等一系列健康促进活动。

(3) 对于已经入住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 在出院之前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 制定一整套完整的、个性化的出院护理指导方案, 并向患者说明出院之后应该注意的详细事项、用药方法等。

1.3 效果评价

(1) 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基本护理机能掌握情况评分方法。两种总评分均为100 分, 分值越高, 则表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越佳。 (2) 在完成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方案之后, 采用家访或者电话随访的方式, 了解两组患者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调查采取不记名打分问卷的形式, 满分为100 分, 主要设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 个等级。得分≥ 80 分定义为满意, 得分在60~79 分之间定义为基本满意, 得分≤ 59 分定义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 基本满意, 以% 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基本护理机能掌握情况评分均以表示, 满意度以例 (%) 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基本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评分对比

经护理, 观察组慢性病知识得分及基本护理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5 例、18例及12 例, 总满意度为73.33% (33/45) ;观察组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4 例、21 例及3 例, 总满意度为93.75% (45/48) ,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性病是目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老年人群其体质与机体比较衰弱, 营养吸收能力较为低下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使其受到了最大的威胁[2]。社区慢性病不仅具有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等方面的特征, 从而对社会及家庭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做好各种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与护理, 最大限度地促进疾病的康复, 减少疾病所致的残疾率, 增强老年病人的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还需要给予长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式而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连续护理模式, 尚需较长的时间。所以说, 本研究认为, 应该积极构建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平台, 采用虚拟网络中介的形式加以反映, 旨在为社区、医院以及家庭提供老年慢性病护理服务的机构提供“桥梁”的作用, 从而为构建完备的老年慢性病服务体系提供必要的依据。相关临床研究证实, 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缓解患者病情的发展、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之处, 对老年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慢性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与相关报道相似[3]。

综上所述,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社区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显著, 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3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 (n=45) 与观察组 (n=48) ,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 经护理, 观察组慢性病知识得分及基本护理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2)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33% (33/45) , 观察组为93.75% (45/4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显著, 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连续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茜, 郭菊红, 钟文逸, 等.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9) :774-776.

[2]张玉林.应用ADL量表对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2, 14 (4) :511-512.

社区护理模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这段时间内的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在64.3~77.4岁之间。在选取的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 有14例高血压的患者, 12例冠心病的患者, 13例糖尿病的患者, 有5例脑血栓后遗症的患者, 6例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 其中有6例活动受到限制的患者。

1.2 方法

(1) 家庭护理:给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相应的家庭护理, 并指导其家属提供相应的护理, 耐心劝导患者使他们尽早地接受治疗, 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还应该对患者进行知识以及技能的训练, 使患者得到比较完善的服务;协助患者以及家庭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 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老年患者的抵抗力以及机体的功能会出现相应的下降, 严重者会出现活动受限,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的能力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是预防老年慢性病的基础与前提。社区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疾病的看法, 根据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相关的介绍, 也可以向患者发放一些资料;在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 可以制定一些康复计划, 包括护理的计划、饮食的调整以及用药的指导等, 同时积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使患者能够得到比较完善的照顾。 (3) 心理护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老年人非常容易出现一些异常的心理, 比如焦虑、恐惧、抑郁以及离退休的综合征等, 面对老年人的这些异常的心理, 社区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发挥它的作用, 比如社区护士应该以诚恳、主动以及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 在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心理, 尽最大努力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 通过语言上的交流对患者进行疏导, 使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勇气, 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 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并向患者解释清楚每天有消极的情绪会不断地加重病情, 对疾病的控制以及转归非常的不利。另外护理人员应该努力地消除老年人的孤独的情绪, 因为老年人有很强的依赖性, 子女平常的工作又比较忙, 只有在周末以及节假日才能陪伴父母, 所以老年人特别需要护士的关心, 所以护士要特别的有耐心跟他们进行聊天, 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他们能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2 结果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 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而且患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使患者有了很强的健康意识, 对一些相关的疾病知识有了正确而全面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患者的求医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所有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都非常的满意。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这50例老年慢性病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干预, 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得出, 患者的健康意识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对有关疾病有了更加正确以及全面的掌握, 并且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患者的社会以及心理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另外老年患者的求医的主动性比不接受社区护理的老年患者要大大地提高了, 因此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5]。社区护理干预的模式遵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主要从预防疾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的发生率几个方面, 利用社区的资源对老年患者的疾病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在社区频繁开展健康体检的活动帮助患者早期发现身体出现的那些异常状况, 对患者提供保障性的、有针对性的以及连续性的照顾, 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问题得到很好地改善, 从而维护了老年患者的健康,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6]。

参考文献

[1]杨佳琼, 叶静.老年人社区护理的探讨[J].全科护理, 2009, 7 (2) :559-560.

[2]陈绪新, 罗红.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 2009, 23 (7) :1569-1871.

[3]张莹莹.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3) :119-120.

[4]孙明艳.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J].上海医学, 2009, 6 (2) :56-59.

[5]胡丹丹.慢性病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2) :806-807.

两种社区新生儿访视与护理模式比较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年—2012年在我辖区分娩居住的新生儿400名作为研究对象, 分成2组, 分别为观察组 (儿童保健科人员访视组) 和对照组 (社区责任医生访视组) 各200名。2组间新生儿出生情况、母亲身体状况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出院后访视转入儿童保健科由儿童保健医生入户进行访视。对照组新生儿出院后访视 (出生7, 14, 28 d) 转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 由团队指定医护人员上门访视。满1个月龄时全部新生儿在体检建卡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 并对新生儿访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7 d访视, 14 d访视, 28 d访视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6.50%, 79.50%, 和81.50%;对照组分别为75.50%, 73.50%, 71.00%, 产后7, 14 d访视2组母乳喂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8 d访视2组的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

观察组口腔黏膜感染、脐部感染、黄疸、红臀、湿疹及喂养问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儿童保健医生和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参与社区新生儿访视, 是两种社区新生儿访视的新模式。以往基层社区新生儿访视都由护理人员或助产士兼访[1], 我市从2006年开始, 逐渐转变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成立社区责任医生团队, 由团队责任医生 (护士) 深入社区, 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新生儿访视也成为家庭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由于责任医生 (护士) 专业知识参差不齐, 对儿童保健业务和访视技巧不熟悉, 不能手把手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对泌乳不足、乳头皲裂、乳腺胀痛、乳腺炎以及新生儿喂养困难、溢乳不能做到有效的指导, 致使部分母亲放弃母乳喂养, 使母乳喂养率下降。

由于多数产妇为80, 90后初产妇, 缺乏新生儿护理实践知识, 对新生儿的点滴变化又非常关注, 往往新生儿的正常变化也使母亲焦虑不安, 尤其是出现母乳性黄疸、便秘、溢乳等情况时。所以产后访视要指导家属观察新生儿面色、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脐带脱落、黄疸、大小便、体重变化及预防接种执行情况等[2]。本组调查发现, 儿童保健医生负责的新生儿访视组, 其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说明通过儿保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护理宣传, 能有效降低红臀、口腔黏膜感染、脐部感染及喂养问题的发生率。

在目前儿童保健医生紧缺的情况下, 团队责任医生承担新生儿访视工作不失为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有力补充。但一定要把新生儿访视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责任医生进行新生儿护理、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业务培训;责任医生也要注重自身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翠兰.产后访视常见新生儿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18) :141-142.

社区护理模式 篇10

1 业务素质

社区护理是一种送医到病人家中的服务, 不但对疾病的预防进行指导, 而且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护士必须具有较系统而完整的护理学基础知识、临床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 社区护理不如医院分科那么细, 社区病人病情复杂多样, 常常遇到多方面的护理内容, 需要护士扩充护理知识技能, 能独立完成巡视任务, 应付可能出现的工作情况。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社区护士应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护理社会学、妇幼保健、康复医学、营养学、优生优育、老年医学、文学艺术、食品卫生等方面知识, 这样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顺利完成护理任务。对病情较重不愿住院的社区病人, 护士要及时准确做出护理诊断, 制订出护理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病人特点、家庭状况和病人的心理要求不同的家庭护理内容, 订出相应计划的方案, 对症下药, 实施有的放矢的护理。

2 技能素质

护理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的, 因此要求护士在操作技能方面具备良好的技能素质。具有正规熟练的操作本领, 护士必须具有高度集中注意力, 要十分精确细致, 丝毫马虎不得, 稍一疏忽, 就会发生差错, 甚至危及生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用科学态度进行操作。要沉着冷静, 机智灵活, 社区护理设备简陋, 而且缺少同伴的协助护理, 条件远不如医院。因此, 要求社区护士要沉着冷静, 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遇到紧急情况, 能迅速作出决断,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心理素质

社区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才能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兴趣。社区护理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 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 挽救人生命的工作, 但又是繁琐的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 应产生浓厚的兴趣, 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及强烈的事业心。要有高度的自觉性。护士应以高度的自觉性支配自己的行动, 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使自己的行为自觉性地服从事业和社会的需要, 为社区护理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热情。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积极主动精神, 进取心就是积极向上, 不断追求知识, 事业和个人品质不断完善和丰富, 这是健康的乐观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精神就是能善于自觉地调节自己, 从科学的信念, 知识的观念出发, 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达到服务的最佳效果。富有创造精神, 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观念, 不断地追求新知识, 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4 职业道德素质

护士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素质, 热爱护理事业, 乐于献身护理事业, 更要有良好的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护士应热爱社区护理, 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可亲的语言, 认真的工作态度, 踏实负责的工作作风。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为病人负责的精神, 视病人为亲人, 视病情定期进行巡视。社区病人较分散, 随时出诊, 护士需在流动中护理病人, 走家串户, 监督病人用药,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 一切从实际的工作出发, 一切为社区的居民着想, 一切为居民需要出发, 为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尽职尽责, 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护士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 要自尊、自爱、自强,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尊重自身的价值, 牢固树立职业自尊心, 才能热爱自己的事业, 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护士。

5 身体和仪态素质

身体素质, 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素质, 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因此护士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体素质, 加强锻炼, 只有体魄健全, 充满活力, 才能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仪表, 护士必须以朴素、文雅、大方、举止端庄、稳重, 衣着整洁、美观、待人热情、真诚、语言和蔼、温和谦虚、彬彬有礼, 精神饱满, 意志坚强, 不怕困难, 认真负责, 有高度组织纪律性。

上一篇: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控下一篇:气象综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