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策略

2024-08-26

临床输血策略(精选九篇)

临床输血策略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输注红细胞患者, 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1.2 方法

对1000例患者采用MGT进行交叉合血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探讨患者出现交叉合血次测不合的原因, 提出相关的输血策略。采用MGT进行交叉合血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DTA) 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 操作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2]。仪器试剂采用长春博讯生物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 单克隆抗D (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20120308) , 抗A、抗B血清 (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批号20120917) 。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行卡方检验, 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1000例输注红细胞患者中, 其中进行MGT交叉合血次测不合的患者有98例, 占9.8%。其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8例, 白血病30例, 多发性骨髓瘤15例, 排在前3位。通过对这98例患者进行抗体筛选, 有8例阳性, 其中自身抗体有4例, 抗Ig E 4例。首次对患者进行DTA时, 患者呈现阳性, 其有10例患者有过输血历史、DTA阳性患者的病种情况, 见表1。

3 讨论

采用MGT, 其具有以下优点:结果准确可靠、样本用量少、重复性强、保存时间长、标准化程度高等[3]。目前, 在临床上采用MGT进行交叉合血已经越来越普遍[4]。此次采用MGT进行交叉合血次测不合的患者, 对患者进行DTA实验, 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阳性情况, 造成患者出现阳性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免疫因素、感染等。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因药物所致DAT呈阳性比例增加, 青霉素、头孢菌素药物治疗可改变患者红细胞膜, 而干扰抗球蛋白试验[5]。同时由于患者免疫系统失衡或炎症导致Ig C抗体非特异性被红细胞膜吸附, 产生DAT阳性。另外对于有输血史的患者, 或因献血者红细胞抗原反应、或因血浆制品与受血者红细胞之间的抗原反应, 均会导致患者红细胞致敏, 而产生DAT阳性[6]。魏睛等[7]报道住院患者的DAT阳性发生率在1%~15%, 本文分析发现, 1000例输注红细胞患者中, DAT阳性患者98例, 阳性率9.8%,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对于非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 患者, 很多人不主张对患者进行洗涤白细胞的输注, 主要原因有:由于洗涤的红细胞在外界环境下进行了反复的处理, 会使得红细胞被污染, 导致其的脆性增加, 另外其的活力同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患者进行洗涤红细胞输注时, 会使得红细胞的破坏得到加速, 同时还会加大肝脏转化胆红素的负担[8]。所以对患者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说, 长期而反复的进行输血, 在进行输血时要注意:避免和防止出现同种抗体的产生, 要少量而多次的进行输血。尽量使得红细胞输注的间隔时间延长, 让红细胞在患者体内的衰老和破坏数量减少;在洗涤的红细胞中, 其中有30.0%左右的红细胞出现丢失且为年轻的红细胞, 所以可以选择使用白细胞少且悬浮的红细胞。

此次研究且进行DTA呈现阳性的98例患者中。大多都是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患者发生的疾病有很多种, 其中白血病、肾功能不全等比较常见。很多首次出现DTA阳性的患者, 既没有输血历史, 又不是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经分析, 可能是因为药物或者炎症而导致, 如化疗药物或者抗生素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患者是否出现血红蛋白尿和黄疸以及脾大等症状, 对于患者没有溶血情况, 并且次测凝集强度比DTA凝集强度小的患者, 可以对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浮液, 如果患者的DTA凝集强度达到了++++, 这时可以考虑对患者输注洗涤的红细胞。另外, 对于非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说, 在对其进行急诊时, 不要因为DTA的结果而去等待血液中心制作洗涤红细胞, 进而会使得对患者抢救的时间延长, 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然而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 要从治疗效果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评估,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血液种类[9]。

综上所述, 对于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患者, 要对患者出现DTA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使用药物的情况以及抗体筛选的结果等情况, 对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种类, 进而保证患者在临床上输血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秦立红, 蒋利星.微柱凝胶法配血试验2316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4) :500-502.

[2]角述兰, 陈晴莎, 杜斌.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0, 16 (15) :29-30.

[3]祝丽丽, 江杰, 俞姣, 等.输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与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4) :1338-1339.

[4]叶君, 李倩.胎母输血综合征临床诊断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6) :486-488.

[5]蒯迪文, 郭黠.81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凝集的临床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 30 (6) :564-565

[6]张志伟, 段明英.胎母输血综合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 (3) :238-240.

[7]魏睛, 涂同涛, 周金安, 等.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 (7) :537

[8]史玉林, 周卫卫, 关云萍, 等.胎儿镜手术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 (4) :312-313.

输血科防范临床输血纠纷措施 篇2

随着社会进步,普法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用血纠纷尤其是输血传播性疾病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因此输血科在防范临床输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医疗行为,严格依法办事

输血科要配合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抓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落实,参与临床用血规范管理与监督,主要有:

1、要与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血液来源的特点,即临床用血来源为输血科,输血科血液取自当地血站。并了解患者或其直系亲属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并统计上报献血办。

2、经治医师了解并掌握输血适应症,且工作中掌握适度,按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3、经治医师在实行输血治疗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或用血志愿书;输血前留取患者标本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

4、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严格依规程操作。

5、认真收集临床医护人员填写的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报医务处(科)。

6、实行无偿献血后,有些患者对输血收费不理解,要对用血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依当地政府有关规定予以解释,以免误会。

二、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内部管理

输血科房屋设施须符合卫生学要求,结构与布局合理,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经过了岗位培训。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做好:

1、严把血液入库关。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2、贮血冰箱依规程进行消毒、检测,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且标识明显。

3、交叉配备操作正规、结果准确、报告及时。

4、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努力推广成分用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互助输血、光量子用血疗法等多项服务。

三、在输血纠纷中输血科免责情形

1、血源方面:

1)由于供血辐射范围及运输方式上的变化,为及时到达;或由于供血数量不足而出现的“血荒”,以致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2)血站过错如血站的合法性、血站献血员档案缺失、血站采集未经检测的血液、血站使用试剂不合格、献血者化验检测与采血间隔超过安全时限等。3)输血所具有的客观危险因素如血液检测的“窗口期”,由于试剂和仪器性能限制引起的客观存在的“漏检”等。

4)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同种异体抗原引起的输血反应。

2、临床方面

1)医护人员未按要求操作,如查对错误、血液污染等。

2)受血者在输血前和输血后未留取标本进行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的。3)输血记录缺失或“用血治疗同意书”无患者或其亲属签字。4)血液来源非法,未经血库发放等。

3、受血者方面

1)超过诉讼的时效。据《民法通则》规定,若确诊输血传播性疾病时间距来访时间已超过一年,同时又无诉讼时效终止、中断情形,以不接待为妥。若医患双方争议为20年前的,则更应不接待。2)所患疾病并不是输血传播性疾病。

临床输血策略 篇3

如缺患者和家属签名、签字人与患者的关系、输血前各项检查结果、输血知情告知内容等。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说明输血治疗的利弊,要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1.3输血前实验室检查有漏缺现象

输血前血常规、ALT、乙肝五项、Anti—HCV、Anti—HIV、梅毒抗体五项检验有漏检项目,输血始终存在着风险,对输血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判断患者输血前血液有无传染性的指标、是否有输血适应证的重要依据。如果输血前未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必然处于被动地位。1.4输血适应征的把握不严 输血的适应症、目的在病程记录中未反应出来,或把握不严,输血品种选择不当,有滥用现象。 输血仅根据实验室指标机械地评价,欠缺结合病程中患者症状、体征的综合分析。

1.5 病程记录中缺乏输血过程记录 输血成分、血型及血袋编码、输入量、输血过程有无输血反应及其处理1.6 输血后疗效评估不及时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未对输血治疗的疗效作出评价,有重治疗过程而不重结果的现象。1.7 麻醉记录和术后小结记录不详细 患者术中病情叙述、输血目的、出血量、输入成分、输入量记录不详细,个别记录的用血量与病人术中实际用血量不符。1.8 输血护理记录不完整 输血执行者对整个输血过程的记录过于简单、描述不准确。存在未对执行医嘱记录的检查、输血执行者未签名,具体开始输血时间、输血结束时间未填,缺少及输血过程中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 2问题的存在原因2.1 对输血医疗文书的意义认识不足 输血始终存在风险,极易发生医疗纠纷。部分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对原始输血各项记录在法律纠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根据我国《责任侵权法》医疗损害责任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能以反证的方式证明医疗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有过错,医疗机构则不承担责任侵权赔偿”。输血病历是是临床输血过程的客观记录和文字见证,一旦当发生法律纠纷时,输血病历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依据之一,是一份客观的法律文书。做为法律纠纷的举证依据对医护人员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2.2 对输血规范、病历书写规范理解不够 临床工作存在重临床行医,轻文书书写质量的现象,认为治好病就行,记录病历质量无关重要。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输血规范理解不够,在输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文书存在不同程度缺陷。部份病案没有在病程中对输血指征把握不严格,要是临床医师是对输血规范理解不够;输血护理记录不完整,反应出护士对对输血反应知识欠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理解不够。 2.3 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不到位 医院对输血安全问题存在只重血液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而不重临床输血的标准化管理心态,从而导致监管不到位。临床输血病历的缺陷也反应了当前临床输血质量体系的缺失或不健全,表现出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不清、临床输血委员监管不严、人员缺乏系统培训、风险意识低、输血相关记录缺乏溯源性等问题。3 防范对策3.1 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法律意识增加,人们对整个医疗过程的知情权要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医疗责任举证倒置的今天。临床输血病案文书是输血过程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稽查凭证属性,可为输血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是非认定、责任判定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提供依据[1]。组织医务人员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有效学习,使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完整规范的输血病历在防范医疗风险中的重要作用。3.2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的有效措施 篇4

1.1 血液制品的来源问题

血液制品是用来救助患者的一种特殊医疗用品。目前为止, 血液的来源是健康人体, 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首要环节就是健康的献血者。但是, 由于有些无偿献血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某种疾病或有某种病史, 再加上实际工作中的漏洞, 如体检不合格者、输血的时间间隔不够, 就可能给输血的安全性带来威胁。

1.2 输血记录不够规范和完整

(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国内有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绀出于各种其本身的字迹非常潦草, 开出的单子中名字都难以辨认, 采血的过程中一般只是核对床号灯。因此, 导致在交回的报告单中出现名字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2) 病例单极为重要, 如果对于有艾滋病患者等有其他极为严重的通过血液传染的传染性疾病, 医疗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将患者的病例进行黏贴, 造成病例归档而报告单认为黏贴的现象, 后果则相当严重。 (3) 输血申请表中的空白项较多, 很多相关的负责人员在对患者的输血申请表中同意书的填写中空白项较多, 尤其是对于急诊的患者, 填写不够规范。 (4) 输血记录不够详细, 如输血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都没有记录或者记录的不够详细具体, 输血的反应以及对反应做出相关处理后的结果没有记录。 (5) 输血治疗的效果如何病例中也并没有记录。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0例患者为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住院输血患者, 年龄28~69岁, 平均年龄42.53岁, 其中男性28人, 女性32人, 并符合以下输血指征:慢性病、非出血者Hb<60 g/L、普通成人血红蛋白 (Hb) <70 g/L、老年外科患者可相对放宽为Hb<90 g/L;急性血液丢失导致低血容量休克 (活动性出血丢失其血容量的25%以上) 患者, 多伴血压下降低于90mmHg时应予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 (20~30) ×109/L的老年内科患者, 微血管出血的外科患者如血小板小于50×109/L常需输入血小板。

2.2 方法

记录本组患者输血前用药及输血后有无咳嗽、呼吸困难、荨麻疹等不良反应

2.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 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为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60例患者输血后出现发热8例, 咳嗽、呼吸困难3例, 荨麻疹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其中输入输浓缩红细胞者45人, 出现不良反应9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输入新鲜冰冻血浆8例, 出现不良反应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输入血小板4例, 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相比较, 输血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P>0.05, 无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中输血前给予异丙嗪等预防不良反应用药者46例, 出现不良反应7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输血前未予预防用药者14例, 出现不良反应6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两相比较, P<0.05, 差异有显著性。以上患者经对症处理均好转。

4 讨论

输血安全是涉及卫生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多行业艰巨任务, 输血病历的质量是体现一个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水平重要标志[1], 是落实科学合理用血的缩影, 通过加强输血病历的管理, 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是实现输血安全的有效途径。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的有效措施:

4.1 做好输血前的各项工作

输血前, 采取各种方式向患者介绍输血的有关知识。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对输血有紧张、担忧、又需要输血的患者, 护士要进一步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加对输血治疗的同时, 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2]。

4.2 输血中护理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在临床输血过程中,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大量事件证明, 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或事故, 多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疏忽而造成的。三查八对是防范输血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的关键, 这样做是对患者负责, 也是对自己负责, 并通过高度的责任心, 精湛的专业技术, 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2) 做好输血有关记录;观察患者倦怠感、腰痛、背痛、恶寒、呕吐、体热感、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 沿血管走行部位发热、疼痛、肿胀、皮肤瘙痒等。颜面潮红、发绀、冷汗、出现皮疹、血压下降、心律不齐、脉搏细弱、休克。出现异常时, 应中止输血, 换上生理盐水, 迅速报告医绀并协助其抢救处理。如为昏迷患者输血, 应设专人守护, 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及颜色。 (3) 控制输血量和速度。视患者病情、年龄、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以及贫血程度等而定。对于急性失血并伴有休克者, 应大量快速加压输血;对于一般性贫血患者, 一次输血以1~2U为宜;对于心肾功能不全或心肾衰竭者, 以每次输注1U新鲜血为宜, 输血速度应严加控制, 按1mL/ (kg·min) 计算。输血速度通常以5~10mL/min, 1U血需30~60min输毕。 (4) 注意原始记录和资料的保存。和临床输血质量有关的记录和资料包括:血液出入库记录、血型鉴定结果记录、交叉配血结果记录、冰箱温度记录.血液质量观察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书写时必须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溯性的原则。这些资料是已经完成的活动达到的结果的客观证据, 必须按照要求保存10年。因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举证倒置的规定, 如果没有很好地保存和临床输血质量有关的原始记录和资料, 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3]。

4.3 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由于很多医务人员对输血知识不是很了解, 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危害, 因而对义务人员进行输血知识的培训, 加强义务人员的输血知识, 使其对输血知识和技能有着更全面的了解, 熟悉输血流程中的各种事项, 从而减少输血风险, 减少纠纷, 使得临床输血更为安全可靠。另外, 护理人员要钻研业务技术, 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 规范操作,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只有追求护理质量高效, 掌握护理业务, 加强三基、三严”训练, 才能更好胜任岗位需求[4]。

4.4 转变用血观念, 推行成分用血

大力宣传成分输血的科学知识和临床意义, 严格控制使用全血, 实行全血使用许可和审批制度, 使医务人员逐步养成成分输血的习惯, 提高输血效果, 减少输血的免疫学副作用和传染疾病的机会, 并做到一血多用。

参考文献

[1]唐长玖, 陈春艳, 万民.1161份临床输血病案文书质量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8, 26 (5) :547.

[2]邓雪莲, 于志军, 董克菲, 等.川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 (血库) 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6) :119-120.

[3]武峰.输血面临的风险与安全输血的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 2007, 19 (1) :41-42.

临床输血策略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各科室需要输血治疗和手术输血的患者1366人, 每人采集静脉血4ml, 分离血清后及时检测Hbs Ag、抗-HCV、抗-HIV、TP抗体。

1.2 试剂与仪器:

试剂Hbs Ag、抗-HCV、抗-HIV、TP抗体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仪器采用RT-6100全自动酶标分析仪, RT-3100全自动洗板机。

1.3 方法:

将及时分离好的患者血清取出,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Hbs Ag、抗-HCV、抗-HIV;抗TP抗体。

2. 结果

1366份患者输血前血清ELISA法检出HBSAg阳性168例, 占12.30% (168/1366) ;ELISA法检出抗HCV阳性28例, 占2.05% (28/1366) ;HIV抗体阳性15例, 占1.1% (15/1366) ;TP抗体阳性48例, 占3.51% (48/1366) 。其输血前检查阳性患者169例, 阳性率为12.37%, 创伤和手术输血前检查阳性率为55.62% (94/169) ;其他患者为44.37% (75/169) 。

3. 讨论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10年以来, 以科学、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血原则, 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得到普遍共识。为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和科学性, 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提高了血液来源的质量, 而输血者输血前的检测, 对于临床的安全用血也起到重要作用。

乙型肝炎是我国较为严重的血液传染性疾病, 传染源主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占我国人口比例的1/10左右, 加强HBV的检测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本地市医院输血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达12.30%, 与相关文献报告的9.20%稍高, 可能与医院为患者主要的疾病救治地点和本地区乙肝感染高发有关。而HCV的感染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HCV的检测, 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本地市医院检测中28例抗HCV阳性, 都为反复输血患者, 表明输血或血制品的使用仍是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近几年来梅毒、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 特别是与东南亚国家毗邻的云南省为梅毒、艾滋病高发区, 情况尤为严重。从上述统计资料中, 通过对受血者前进行四项指标检测, 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还可将患者资料作为依据进行保存以便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查找原因, 分清责任, 为处理医患纠纷提供资料和可靠依据。医务工作者每天接触疾病患者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 在进行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械时常有锐器的损伤, 被损伤暴露的皮肤黏膜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文献报道, 医院每年发生锐器损伤11%~24%, 其中锐器损伤而导致感染HCV占62%, HIV占3.2%, HBV等占34%, 经血液传播疾病主要是HBV、HCV、HIV和TP。我国医务人员血清HBs Ag阳性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6倍。现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感染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用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检查发现阳性患者, 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 在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 减少医疗损伤, 是避免职业感染的必要手段。输血前对血液要严格把质量关, 以保证输血安全, 现输血及手术前四项指标的检测已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但目前由于检验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病原体感染后存在的“窗口期”问题, 使输血及手术感染病毒无法避免。以上检验结果为阴性, 也不能排除患者被感染的可能性。

临床成分输血规范之析 篇6

1996年黎介寿等以失血量为标准, 认为出血量<20% (约失血800~1000ml) 血容量时, 不输红细胞或全血, 只输电解质液或代血浆;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 在输注电解质的同时输注红细胞、代血浆或适当的全血。

2000年我国卫生部根据血红蛋白量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术中对手术及创伤病人输血指征是: (1) 血红蛋白>100g/L, 可以不输; (2) 血红蛋白<70g/L, 应该输; (3)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 根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但也有学者提出:血红蛋白<60g/L, 应输血。

2004年第17版《克氏外科学》将血红蛋白≤80g/L作为输血的基本标准, 对于健康者的急性出血, 出现下列两项以上时才考虑输血: (1) 估计急性失血量>血容量的15%; (2) 舒张压≤60mmHg; (3) 收缩压下降≥30mmHg; (4) 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min) ; (5) 少尿或无尿; (6) 出现神志变化, 对存在冠心病及肺功能不全者血红蛋白≤100g/L作为输血标准。

2006年Madjdpour等[1]参考血红蛋白、血压、年龄提出了外科危重患者的输血指征: (1) 年龄<80岁的无基础疾病的患者, 血红蛋白<70g/L; (2) 年龄>80岁的患者, 血红蛋白<70~80g/L; (3) 有严重的冠心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血红蛋白<80g/L; (4) 动脉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 血红蛋白<80~90g/L; (5) 发热或代谢亢进的患者, 血红蛋白<70~80g/L。并且提出一个将来可能作为输血指征的指标:P300潜伏时间延长≥20ms; (6) 相对低血压, 即平均动脉压<70%~80%基线水平或者血压<60mmHg, 年轻体壮患者可以<55mmHg, 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的患者<70mmHg, 重度的高血压患者可相应的提高血压水平; (7) 相对心动过速, 即心率>120%~130%基线水平或>110~130/nin; (8) 新出现的S-T段压低超过0.1mV, 或S-T段抬高超过0.2mV, 或新出现的室壁运动异常 (通过经胸壁心脏超声或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 ; (9) 混合静脉的氧分压<32mmHg, 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60%, 或耗氧量下降>10%, 或氧的摄取率>40%。

亦有学者认为, 对于严重创伤大量失血, 特别是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 由于代谢率和氧耗量增加, 在有心输出量及氧代谢监测的条件下, 将红细胞压积提高到0.35以上, 可降低死亡率。

综上所述, 临床上输注红细胞参考标准较多, 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参考标准或综合考虑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下面分别介绍血小板、血浆的参考标准。

1995年Mintz等[2]提出围手术期预定浓缩血小板:出血或拟行创伤性操作或外科手术, PLT<80×109/L;血小板功能不良;出血时间>7.5min;24h内输过1个血容量的红细胞或其它扩容剂。

2001年Rebulla等[3]认为: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输血小板, 绝大部分情况下血小板控制在50×109/L以上就足够了。某些特殊的疾病输血小板的指征则可控制在不同的水平:癌症患者行胃肠内镜检查时血小板控制在20×109/L~40×109/L以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患者血小板控制在20×109/L~50×109/L以上;白血病患者的大部分外科手术血小板控制在50×109/L以上;血小板减少诱发的大出血时血小板控制在50×109/L以上;肝硬化患者的创伤性操作时血小板控制在50×109/L~60×109/L以上;进行肝穿刺活检时血小板控制在50×109/L~100×109/L以上;而有学者推荐神经外科手术时血小板控制在100×109/L以上。

2006年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输血指南提出:如血小板功能正常, 血小板计数>100×109/L, 无须输血小板。大量出血病人血小板计数<50×109/L是输血小板的绝对指征。血小板计数 (50~100) ×109/L, 根据潜在的血小板功能障碍、预计或进行性出血、狭窄腔隙 (如大脑和眼) 出血等危险因素而定。

2001年我国内科输血指南提出血小板输注指征: (1)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 (2) 血小板计数 (10~50) ×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 可考虑输注; (3) 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 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纠正计数指数 (CCI) 值。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 ×1011/L]×体表面积 (m2) /输入血小板总数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1小时测定值) 。CCI>10者为输注有效。

2002年Hellstern P等[4]提出了血浆应用指南。外科危重患者应用血浆的适应证为: (1) 外科操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和大量输血。进行性的急性失血>100 ml/min, 已输入至少4个单位红细胞;失血量超过1倍的血容量, 已输入4~12个单位红细胞, 且无法及时获得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和纤维蛋白原 (FP) 的检测结果;PT>18 s或APTT>45 s和 (或) FP<1.0 g/L, 须快速输入血浆10~15 ml/kg, 相当于1个成年患者以不低于30 ml/min的速度输入1000 ml的血浆;每输1单位红细胞的同时输1单位血浆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 DIC的患者。DIC的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持续性的明显出血或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出血倾向时需输血浆。

2006年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输血指南指出输新鲜冰冻血浆的指征: (1) PT超过正常值1.5倍, 或NR>2.0, 或APTT超过正常值2倍, 输新鲜冰冻血浆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2) 病人输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 (大约70ml/kg) , 继发凝血因子缺乏, 而又不能及时监测PT、NR和APTT, 输新鲜冰冻血浆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3) 紧急逆转华法林作用; (4) 已知凝血因子缺乏而又不能获得特异的凝血因子; (5) 肝素抵抗 (抗凝血酶Ⅲ缺乏) 。

参考文献

[1]Madjdpour C, Spahn DR, Weiskopf RB.Anemia and perioperative red bloodcell transfusion:a matter of tolerance[J].Crit Care Med, 2006, 34 (5) :102-108.

[2]Mintz PD.Quality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nsfusion practice.HematolOncol Clin North Am, 1995, 9 (1) :219-232.

[3]Rebulla P.Platelet transfusion trigger in difficult patients[J].Transfus Clin Biol.2001, 8 (3) :249-254.

防范临床输血纠纷措施探讨 篇7

1 规范医疗行为, 严格依法办事

输血科要配合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抓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落实, 参与临床用血规范管理与监督, 主要有: (1) 要与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血液来源的特点, 即临床用血来源为输血科, 输血科血液取自当地血站。并了解患者或其直系亲属有无无偿献血经历, 并统计上报献血办。 (2) 经治医师了解并掌握输血适应证, 且工作中掌握适度, 按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 (3) 经治医师在实行输血治疗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 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或用血志愿书;输血前留取患者标本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 (4) 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 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输血严格依规程操作。 (5) 认真收集临床医护人员填写的输血反应回报单, 每月统计报医务处 (科) 。

2 强化质量意识, 抓好内部管理

输血科房屋设施须符合卫生学要求, 结构与布局合理, 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素质高, 责任心强, 经过了岗位培训。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 还应加强管理,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把血液出入库关。全血、血液成分出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2) 贮血冰箱依规程进行消毒、检测, 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 且标识明显。 (3) 交叉配备操作正规、结果准确、报告及时。 (4) 大力宣传无偿献血, 努力推广成分用血, 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互助输血、光量子用血疗法等多项服务。

3 在输血纠纷中输血科免责情形

3.1 血源方面

(1) 由于血站运输方式上的变化未及时到达, 或由于供血数量不足而出现的“血荒”, 以致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2) 血站过错如血站的合法性、血站献血员档案缺失、血站采集未经检测的血液、血站使用试剂不合格、献血者化验检测与采血间隔超过安全时限等。 (3) 输血所具有的客观危险因素如血液检测的“窗口期”, 由于试剂和仪器性能限制引起的客观存在的“漏检”等。 (4) 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同种异体抗原引起的输血反应。

3.2 临床方面

(1) 医护人员未按要求操作, 如查对错误、血液污染等。 (2) 受血者在输血前和输血后未留取标本进行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的。 (3) 输血记录缺失或“用血治疗同意书”无患者或其亲属签字。 (4) 血液来源不合法。

3.3 受血者方面

推行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 篇8

1 提高疗效

成分输血是受血者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的方法,可将血液提纯,得到高浓度、高疗效、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成分,并可把多个献血者的同一成分混合在一起,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如临床治疗出血用到机采血小板、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

2 减少输血反应

血液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而每种成分都有独特的多种抗原性,迄今世界上除同卵双胎或多胎外,还没有发现血型完全相同的人。不同的细胞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再次输血就可产生同种免疫输血反应。因此,限制不必要的成分输入有利于降低输血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3 合理使用

推行成分输血后,可以将一份全血经过科学的方法分别制成多种血液成分,根据受血者的需要有针对性选择应用,尽量减少浪费,节约国家血液资源,减少受血者经济负担。

4 提高输血安全性

输血只能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输血有传播病毒的危险,病毒在血液中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其中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中冷沉淀病毒最多。因此,进行成分输血避免输注不必需的血液成分,特别是病毒危险较大的成分,尽可能地减少感染病毒的危险性。

5 利于保存

全血的保存期最多35 d,进行成分分离后,很多成分的保存期明显延长,如冷冻血浆长达5年,冷冻红细胞最长10年。

临床输血策略 篇9

关键词:临床对比,开放性输血,术中,限制性输血

在外科手术期间, 部分患者需要输血, 以免患者因为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等, 进而使整个手术顺利完成。在以往的临床治疗期间, 对于患者输血一般采取开放性输血措施, 对患者输血无任何限制性, 通常在刚开始手术的时候, 就采取输血准备工作。然而在开放性输血当中, 一般实施异体输血, 并且需要大量输血。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血资源大量浪费, 同时因为采取异体输血, 出现排斥反应的几率明显增多。在20世纪末开始,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 对于输血相关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以往医学认为, 在整个输血期间, 大部分是补充患者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 (Hb) , 进而使患者机体当中的含氧量明显增多, 使机体提供氧气得到保障, 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1], 在整个手术当中部分患者无需采取输血也可以保证其治疗效果。所以, 根据这一特征, 提出采取限制性输血理论, 其定义是不在整个围术期当中对所有患者全部采取输血, 只有当患者符合相关指征的时候, 方可对患者采取输血治疗。2009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需要手术输血患者186例, 对其中93例患者采取限制性输血措施, 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需要手术输血患者186例, 手术种类包括心血管手术、骨科手术、肝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以及妇科手术, 它们依次为80例 (43.01%) 、19例 (10.21%) 、7例 (3.76%) 、34例 (18.27%) 、46例 (24.73%)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93例。试验组男57例, 女36例;年龄18~65岁, 平均 (42.9±5.3) 岁。对照组男60例, 女33例;年龄21~67岁, 平均 (45.1±6.7) 岁。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取全麻方式, 同时在临床手术之前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 以免在手术当中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对照组采取开放性输血措施, 当中输血量根据预先估计的手术当中失血量给予评定。试验组采取限制性输血措施给予输血, 即手术当中估计患者失血量以及血压等相关生命体征, 给予输血, 首先应该采取胶体输入进而使患者血容量明显恢复, 并根据实时监测的患者Hb以及血细胞比容 (Hct) , 采取一定的限制输血。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整个治疗期间, 采取血气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的Hb以及Hct进行检测。另外, 应该对患者所输入的血液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 成分输血以及血液稀释等[2]。

临床观察指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以后拆线时间给予详细记录, 同时给予对比分析。

临床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明显要比对照组低 (P<0.05) ;试验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以后拆线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当前, 国内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相对比较大, 各大医疗机构血液来源较为短缺。除此之外, 血库当中的血红细胞在存储期间会发生各种变化, 极易出现“储存损伤”, 输注过多血库的血红细胞不但不会使组织氧合得到明显改善, 并有可能对微循环功能造成损害, 以及造成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另外, 输入异体血液会抑制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进而造成肿瘤复发, 使患者手术以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加, 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 科学和节约使用血液等相关血液保护措施在国内当前使用血液形式之下显得非常关键。

在21世纪初我国卫生部颁发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3], 对于临床需要输血的相关指征给予明确规定, 当中说明:以Hb水平当作标准, 当Hb含量>100 g/L, 患者无需采取输血;如果Hb含量<70 g/L, 对于患者血液当中的Hb含量水平70~100 g/L, 应该结合患者相关疾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给予输血。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4], 在临床手术当中采取限制性输血措施, 可以有效节约使用血液资源, 并且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较少, 具有安全有效性。本文结果显示, 试验组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明显要比对照组低 (P<0.05) ;试验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以后拆线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可以表明, 在临床手术当中采取限制性输血措施, 能够起到节约用血的作用, 并且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小, 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炜, 孙建良, 赵凤青, 等.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上海医学, 2012, 35 (4) :284-286.

[2]付梓, 马春玲, 陈艳青, 等.围期手术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3) :1915-1916.

[3]于观贞, 陈颖, 潘军.围手术期输血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5 (4) :709-714.

上一篇:短路保护下一篇:繁殖障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