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隐性知识

2024-07-23

教师的隐性知识(精选十篇)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1

高校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 在知识的传播和创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同时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接受者, 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这一活动的主力军。隐性知识是教师知识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显性知识相比, 它无法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 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流失和浪费[1,2,3,4,5]。因此, 研究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这一课题显得格外的紧迫与重要。

1 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现状

隐性知识虽然是人类知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它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管理平台。由于缺乏很好的知识管理, 宝贵的知识资源特别是隐性知识资源在无形中就流失了。隐性知识在缺乏管理的自然条件下, 共享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首先, 隐性知识内隐的固有特性, 影响了知识的有效转移和共享;其次, 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最后, 隐性知识需求者有时不能意会知识拥有者所给予的隐性知识。高校教师同时作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需求者, 是隐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主力军[6,7,8,9,10,11]。下面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

2 高校隐性知识共享因素方差实证分析

在深入分析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现状情况下, 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这份问卷列举了9种影响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年龄 (A1) 、性别 (A2) 、工作年限 (A3) 、职称 (A4) 、职务 (A5) 、学历 (A6) 、学位 (A7) 、是否为学科带头人 (A8) 、是否有海外工作学习的经验 (A9) , 并将其作为个人信息由受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第一次调查时列举了97个有关隐性知识共享的题项, 每个项目给出7个分值, 受访教师根据自己对每一题项的认可程度选择相应分值;第二轮调查列举了在第一轮中认可度较高的21个题项。本文旨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对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造成了显著影响。本文选取如下表1所示指标建立隐性知识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抽样调查了各类高校中的25个人的情况, 得到表2。

通过抽样调查了各类高校中的25个人的情况, 得到2008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隐性知识共享情况的基本数据表2。

其中年龄 (A 1) 取值1代表20—30岁、2代表31—40岁、3代表41—50岁、4代表51—60岁、5代表61岁以上, 性别 (A 2) 取值1代表男、2代表女, 工作年限 (A 3) 取值1代表2年及以下、2代表3—5年、3代表6—10年、4代表10年以上, 职称 (A 4) 取值1代表正高级职称、2代表副高级职称、3代表中级职称、4代表初级职称、5代表其他, 职务 (A 5) 取值为行政职务如处级等, 学历 (A 6) 取值1代表博士研究生、2代表硕士研究生、3代表本科、4代表其他, 学位 (A 7) 取值1代表博士后、2代表博士、3代表硕士、4代表学士、5代表其他, 是否为学科带头人 (A 8) 取值1代表是、2代表否, 是否有海外工作学习的经验 (A 9) 取值1代表是、2代表否;另外您的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对象是您的学生 (A 10) 您的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对象是团队外的其他同事 (A 11) 、您的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对象是校外人员 (A 12) 、您常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以传达给别人 (A 13) 、您认为没有任何途径可以有效地实现隐性知识转移 (A 14) 、隐性知识转移给他人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 (A 15) 、隐性知识转移给他人是为了满足尊重需要 (A 16) 、个体—个体隐性知识转移最能保全和发挥隐性知识的原有价值 (A 17) 、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机制能使隐性知识的价值最大化 (A 18) 、隐性知识转移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水平 (A 19) 、您能明确和感知自己的隐性知识 (A 20) 、隐性知识内容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隐性知识转移的难度 (A 21) 、隐性知识动态的、即时实践条件等因素使得隐性知识转移的难度高 (A 22) 、隐性知识是您与他人竞争的优势和个人价值的核心 (A 23) 、您十分认同他人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成果 (A 24) 、人际关系的好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成功率高低呈同方向运动 (A 25) 、隐性知识在同性格和爱好的人之间转移的机率更高 (A 26) 、您所在单位的制度的公平性使成员乐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 (A 27) 、传真、电子邮件和电话等现代网络工具使您与他人加强了感情, 并使得您获取了更多的未知知识 (A 28) 、隐性知识转移是在个人需求—满足基础上实现的 (A 29) 、团队内成员的关系融洽度与成员间隐性知识转移呈同方向运动 (A 30) 都取值为1~7代表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

2.1 单个因素对隐性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分析

单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见文献[6], 下面分别针对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2.1.1 年龄因素。

年龄因素对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似乎影响并不大, 我们可以看到年龄在两方面影响了隐性知识共享: (1) 隐性知识的认知方面。60岁以上的受访者在 (A14) 上得分为满分7分, 这说明这一年龄层次的群体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前沿问题非常熟悉, 也最为关注同研究领域人员的研究深度和成果。除51—60岁之间的受访者认可度低于其他, 其他四个年龄层次的受访者, 他们的认可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致呈上升的趋势; (2) 外部环境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方面。31—40和51—60岁的受访者在34题上的得分趋于中立, 这说明他们相较于其他年龄层次的受访者而言, 不太认可团队背景的多样化对团员隐性知识共享的积极作用。

2.1.2 性别因素。

性别因素基本上不影响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21个题项中只有1个出现了显著差异:男性受访者更加相信自己的隐性知识对他人的积极作用, 可能是因为男性比较乐于与外界接触, 在这一题项上男性的平均分比女性高了0.72分。

2.1.3 工作年限因素。

工作年限的不同对隐性知识共享只有微弱的影响, 表现在1个具体题项上:在外部环境因素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上, 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受访者更加肯定团队的凝聚力对其内部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中可以看到, 工作2年以下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工作3—年的受访者认可度骤然下降达到了最低点, 之后认可度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这说明对团队作用的认识有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辨证发展的过程。

2.1.4 职称因素。

职称只在一个具体题项上影响隐性知识的共享, 在外部环境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方面, 正高职称的受访者的得分最低, 这说明这一群体认为分配、福利等物质性的因素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比较小, 而其他职称的受访者显然比较认同分配福利政策的重要性。

2.1.5 职务因素。

职务因素在三个方面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稍有影响, 在存在差异的题项上, 副处级职称的受访者肯定程度较其他要低。职称和职务单因素分析结果今本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被人尊重认可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且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 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职称/职务高的受访者物质需求相对来说被满足的程度较高, 所以他们对物质性的东西关注度较低, 而精神层面上被尊重认可、自我实现的需求较为强烈。

2.1.6 学历/学位因素。

学历因素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较大, 在五个方面六个具体题项上影响显著;学位因素的影响也较大, 在七个具体题项上都有显著差异。在这些存在差异的题项中, 有三个题项是一致的, 在此用红色标出一致题项。

学历因素在五个方面影响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 (1) 在隐性知识转移的机制方面。根据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 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潜移默化”, 即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第二种模式是“外部明示”, 即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第三种模式是“汇总组合”, 是指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第四种模式是“内部升华”, 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受访者对“外部明示”模式的认可度较高, 认为这个机制能使隐性知识价值最大化, 且认可度随学历的增高而上升; (2) 在团员价值观对隐性知识的影响方面, 受访者学历越高越认可对组织忠诚的团员乐于共享隐性知识。 (3) 在组织环境因素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方面, 学历越低越认可物质福利因素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 (4) 在团队规模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方面, 学历越低, 越认可小规模的团队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 (5) 在隐性知识共享的绩效方面, 受访者均比较认可隐性知识共享可以降低个人和团队的科研时间, 硕士学历的受访者认可度相对较低。

学位因素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也较大, 在七个具体题项上有显著差异。由于基本趋势与学历影响一致, 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2.1.7 海外经历因素。

我们发现, 受访者有无海外经历主要造成他们对团队问题上看法不一致。 (1) 在团队环境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方面, 无海外经验的更加认可团队比组织适合隐性知识转移, 且认为团员的知识储备两最影响隐性知识的共享;而有海外经验的受访者认为在团员的知识储备、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三种能力中, 沟通能力是远比知识储备重要的多。可见有海外经验的受访者最为看重团员的沟通协调能力, 他们关心的是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协调统一; (2) 在隐性知识共享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方面, 我们发现有无海外经验的都认可隐性知识共享提高了团队工作的效率, 不同的是, 有海外经验的更倾向于从单个项目的角度出发, 认为知识共享降低了每个科研项目的时间;无海外经验的则从整体出发, 认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总的科研成果数量增加了。

2.2 高校隐性知识共享问卷双因素方差实证分析

双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见文献[6], 下面进行分别针对各个因素的交互影响进行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 有的单因素原来影响显著, 但是双因素分析时彼此削弱, 交互作用变得不显著;也有的单因素原来影响并不显著, 但是双因素分析时彼此增强, 交互作用反而变得显著。由于双因素的搭配方式太多, 在此不作一一分析。从以上的单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 学历因素是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本文围绕学历因素, 匹配其他单因素, 分析双因素如何影响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

2.2.1 学历*海外经历。

经过双因素方差分析, 我们发现学历和海外经历的交互作用在原本学历和海外经历单因素分析时出现显著差异的题项上都不显著, 这说明学历和海外经历的单因素的显著作用互相抵消了;相反, 那些单因素分析时没有显著差异的题项, 双因素分析时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学历和海外经历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在5个题项上出现了显著差异。这说明, 在这5个题项上, 有无海外经历对不同学历的受访者造成影响是有差异的, 而在交互作用不显著的38个题项上, 有无海外经历对不同学历的受访者造成的影响是没有差异的。交互作用出现显著差异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方面, 本科学历及以下的没有海外经历的比有海外经历的更加认可隐性知识转移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水平, 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有海外经历比没有海外经历的认可度高; (2) 在隐性知识的个人认知方面, 只有硕士学历的有海外经验的比没有海外经验的更加认可自己非常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 其他学历的受访者没有海外经历的更加自信对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 (3) 在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环境因素方面, 只有硕士学历有海外经历的比没有海外经历的更加认可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增进了自己和别人的感情并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未知知识, 并且这一群体认可度高达满分7分, 其他学历的都是没有海外经历的认可度更高; (4) 在团员的人格对隐性知识共享的隐性方面, 本科学历有海外经历的受访者明显不认同具有创新意识的团员更乐于共享隐性知识, 其他有海外经验的受访者则比较认可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5) 在团队目标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方面, 硕士学历受访者中, 有海外经历的受访者远比没有海外经历的认同明确具体的团队目标有助于团员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 其他学历的则相反。

2.2.2 学历*工作年限。

当作为单因素分析的时候, 学历是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然而, 学历和工作年限双因素的交互作用则不是很显著。这说明, 对于不同学历的人, 工作年限对他们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这二因素的交互作用只在一个题项上显著:团队成员的共享意愿是隐性知识共享的持久动力。在这一题项上, 原来学历单因素的显著值为0.258, 工作年限单因素的显著值为0.964, 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均不明显, 而这二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值为0.041。发现交互作用显著的原因是: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硕士学历受访者明显认同度较低, 而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本科学历受访者明显认同度较高。

3 结论

通过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发现影响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最主要因素是学历因素。学历的不同造成了教师在隐性知识共享上的差异显著。通过本课题的调查旨在分析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基于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 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如何在高校内部建立起健全的隐性知识共享的多指标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摘要:旨在分析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因素。运用统计学原理中方差分析的方法, 基于江苏大学教师在若干大学里以问卷调查方式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教师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位、是否是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是否有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经验等因素对其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现状、实现路径以及激励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管理,方差分析

参考文献

[1]许应花.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技术能力增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王伟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探讨及网络平台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余小燕.研究性学习中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4]任南, 李毅心.提高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平台模型研究报告[R].镇江: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7:12-14.

[5]周皓.统计基础和SPSS 11.0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施金龙, 吕洁.应用统计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7]姜启源, 谢金星, 叶俊.数学模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94-302.

[8]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99-103.

[9]HERZBERG F.The motivation to work[M].New York:John Wi-ley&Son, 1959.

[10]MASLOW A.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Graw-Hill, 1971.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2

【摘 要】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个人的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与学校中其他成员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学校组织知识的过程。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交流和共享,但教师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

【关键词】教师知识共享;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化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和强大的发展力量。学校是一个以知识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的基地,也是一个以知识、人才、思想资源服务于社会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组织。知识是学校的共同体,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既能加速知识的转移、流通和运用,又能建设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高学校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教师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指教师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与共同提高。实际上,它是一种知、行、思合一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也是一种最实效、最经济、最具体的一种校本培训方式。什么是知识共享?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是对知识的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的个体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移过程.有学者说,知识共享,它是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学校联系起来,从而加速知识的流通和大量知识的创新。综合以上定义,笔者归纳为知识共享是在学校和教师群体中,信息和知识应尽可能公开,使教师能更有效地接触和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在教学和科研中,通过教师间的对话和交流,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升教师的学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

(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

(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研究者。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根据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则与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他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

可见,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源于经验。正如波兰尼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了隐性知识:“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二、隐性知识的特点

1.隐性知识的多与少决定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我们常说观念决定行动,事实上隐性知识就是我们头脑中的经验、技能、智能,因此隐性知识可看作是一种个人的能力,一种在当前或未来做事或进行判断的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倾听或感觉(肢体的或情感上的)事物而获得这种能力。所阅读、查看、倾听或感觉的不是隐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转移的媒介。

2.隐性知识的获得是动态的

个人能否从源材料中获得隐性知识依赖于动态的交互过程,在该过程中,以下两个因素非常重要:

(1)个人的背景(他们的境遇、历史和基本假设)与所描述对象的背景之间的相似性;

(2)源材料的组织方式与读者的原有知识的结构之间的一致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隐性知识的获得高度依赖于两种非常主观的结构:背景和组织结构。例如,一个人能把隐性知识转移至另一个人的报告,但无法把隐性知识转移给另一个人。

3.隐性知识是生成性的

拥有隐性知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解释、探究和运用对信息的补充和抽象。最重要的是,拥有隐性知识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生成关于一个客体的恰当的新命题,而不仅仅重复所接收到的命题。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

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交流和共享,但教师知识共享,仅仅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共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而教师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并不能自动完成,要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

1.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

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其成为外显的类似文档等形式,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主要有:

(1)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而隐性知识尚未或难以规范;

(2)显性知识背后已经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和实证的基础,而隐性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

(3)显性知识稳定、明确,而隐性知识难以捉摸;

(4)显性知识通常已经过编码或格式化,因此可以用公式、定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软件编制程序和说明书等方式来表述。而隐性知识更多的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形式来呈现

(5)显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有明确的本质认识,隐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的内涵认识不清而只是知识模仿;

(6)显性知识由于已经用特定的方式表现其稳定、明确的内涵,并且可以反复验证,所以容易储存、传递传授、被人们理解、分享。而隐性知识则不容易储存、传递传授、掌握和分享。

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显性化是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当隐性知识变得清晰起来,知识就具体化了,就可以让人分享,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基础。

第一,建立“习得性、发现性和交流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可能和空间。诸如教师听“学者作报告,概念知不少,行动缺实效”的状况,就是缺乏教师主动参与、研究探索、交流分享的活动。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建构“习得性、交流性和发现性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来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书写“课后教学反思”。给予教师专门的反思记录册供教师使用,并做到不定期召开交流总结活动。“教学反思”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而且帮助教师实现专业知识的显性化和凝固化。并通过及时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为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留下难以获得的素材。

第三,撰写“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如果说“教学反思”主要记录教师新鲜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的核心则是通过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回顾,发现教师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影响、形成个人专业成长的转折点和关键、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诀窍。对这些知识的格式化,对这些知识的编码,有助于帮助教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可以采用的方法技术和需要克服或者“扬长避短”的弱点,这是教师对自身进行的一种“元认知研究”。在教师中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交流可以使教师们分享到其他人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是教师付出之后才能得到的收获。游泳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也代替不了在水中的练习。有趣、难忘、难堪的经历,最精彩、最得意、最特别的故事,挥之不去的困惑,令人兴奋的感受,在研究自己的“专业生活史”的过程中,升华专业思想,调整专业为。这就是一个向专业迈进的过程,这就是一个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四、结语

知识共享过程中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说,显性知识的共享比较容易达成,可以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文件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等书面文字方式,或教研室的集体活动、教师面对面交流、现代信息手段传播等方式实现。相比之下,隐性知识的共享要困难得多,因为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知识,存在于教师个人的头脑中,难以形式化和规范化,有些隐性知识甚至无法有效传递。知识共享的达成,需要教师间长期密切的接触、广泛开展教学观摩、认真的交流,也需要教师个人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地总结经验,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知识的“雪球效应”表明,知识不会因过多地应用而磨损减少,相反,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时才得以发展,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教师知识共享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群体水平的共同提高,有助于提高学校组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4).

[2]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2).

[3]林崇德等.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4]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

[5]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刘岸英.内隐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视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8]丁嬿.标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9]马志刚.教育日记伴我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10]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褚宏启.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12]李春玲.构建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13]竺辉.“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J].师资培训研究,2004,3.

[14]莫晓东,顾通达.实习培训机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探索[J].师资培训研究.2004,2.

[15]阵峰.衰永坤.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http/www.orum/maganize/read.php.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3

较难共享:我的尴尬“模仿秀”

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 通常以个人经验、感悟、诀窍等非规范化的形式存在于人的脑海里或一定的组织形态中, 而且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 因此, 尽管它客观存在, 但由于其非结构化和表达、表现形式的模糊性使其在教师间难以规范化和系统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和学习、不易交流、传递与共享。

张老师是一位教龄三年的数学青年教师, 特别喜欢听老教师的课, 喜欢模仿, 下面就是他的模仿经历:

一位老教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曾经巧妙地穿插了一道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 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对吗?”话音刚落, 全班学生已经分成两个阵营, 有认为正确的, 有认为错误的。面对不同答案, 老师没有裁决, 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发表意见。双方代表分别手持一个圆形纸片讨论着, 都下定决心要把对方说服。经过讨论准备, 小小辩论会开始了: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 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 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是啊!”正方听了当仁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 你们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此时, 反方的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 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正方连忙回答:“是。”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 用挑战的口吻问道:“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的底气明显没那么足了, 低声嗫嚅道:“不是。”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 为什么你们要同意这种说法昵?”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 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到此告一段落。在正反双方唇枪舌剑的激烈辩论中, “平均分”这一概念已悄然内化。

这番辩论一直令我念念不忘。终于有机会教这一节课了, 我特意重温了一遍录像, 对于辩论过程中老师的过渡语也反复模仿, 直至能一字不落地说完整。出示判断题了, 果然情形一致, 学生的意见分两派。当时我很激动, 颇有些胜券在握的感觉。我模仿着:“请双方同学讨论一下, 摆出最能说服对方的观点。然后我们开个小小辩论会。”经过简短的准备, 反方代表首先发言:“这个圆没有平均分。”此时,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两名正方代表的身上, 我期待着他们的抗议, 谁知他俩吐了吐舌头, 一言不发, 快速走进了反方代表的队伍中。“没有平均分”这短短五个字让想像中的精彩辩论戛然而止, 更别说那精心准备的过渡语了。

毫无疑问, 每一堂公开课的观摩, 教者独特娴熟的教态, 富有亲和力的教学用语, 生动鲜活的教学事例都会直接进入青年教师的经验储备;老教师涉及教学过程的一切隐性知识 (既有教育理念方面的, 又有教学内容、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方面的, 还有师生关系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 , 不管是琐碎的片段经验的搬用迁移, 还是针对他人风格流派的刻意模仿, 都是青年教师“入门”的必修课, 隐性知识与经验的学习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催化了他们从业理想的成型, 点燃了他们教学创造的火花。然而,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知识, 它深植于个人的行动与经验中, 深藏于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心智模式中, 难以用公式和法则来表达, 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述, 有时也由于教情、学情的不同, 甚至是教学者不同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而不能全部模仿。正如上面这堂“分数的初步认识”, 老教师的课堂实录的确令人赞叹, 然而某些使人心动的教学环节却不一定适合张老师, 当张老师想着让孩子们顺应教师的思路思考、辩论, 可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争论下去了, 因为辩论的对方学生已经说出了这道判断题最关键的差错:“没有平均分”。因此, 隐性知识的学习不等于“全盘照收”, 更不能“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 而应当结合实际的教情、学情、自己的教学特点, 对别人的优秀教案或教育教学经验进行重新组织、整合与创新, 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 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 达到“借智补智, 借力使力”的目的, 这一点恰恰就是隐性知识难以规范化、模式化共享的原因所在。

不愿共享:这是我个人的经验与资源

隐性知识的共享一方面使教师个体对隐性知识进行整理、反思与体悟, 使自身的教学不断趋于理性化、科学化、专业化, 另一方面使教师群体在共享中受新思路、新方法的启求, 在知识的交融沟通中产生“智慧碰撞”,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隐性知识, 由此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创新与增值。因此, 隐性知识的共享能促进个体与群体知识的交流与提升, 这是一个很普通、有利无害的道理, 但实际教学中仍有些教师不愿知识共享, 为什么呢?

毛老师是学校数学学科组组长, 近年来身体状况不佳, 在学校委托下他担任某青年教师的师傅。在师徒结对活动中积极性并不高。

毛老师说:这个师傅不是我去要来的, 是学校教科室安排的, 一开始我就不高兴做这个事, 不感兴趣。我这个人喜欢一个人做事, 不喜欢太烦, 尤其她又是一个女孩子, 她做的不好, 说重了吧于心不忍, 不说吧, 又是我不负责任, 干脆不做这个师傅, 可是学校教科室硬要我做, 还运用了私人感情, 我就勉强答应下来了。

毛老师接着说:我不愿意带徒弟, 一方面是身体不好, 怕麻烦。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教师的成长还是靠自己, 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自身”, 更何况, 当初我们也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现在的年轻人有了点成绩, 往往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很少懂得感恩, 所以我还是不带的好, 推不掉就没办法了, 反正, 我校大多数年长的教师都有这个想法, 要不是学校硬性安排, 谁愿意带呢, 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能马虎, 不能对不起学生, 至于徒弟还是靠自觉吧, 我也对得起学校给的20多元结对的钱就可以了。

从毛老师的谈话中可以看出, 他是不太愿意做这个师傅的, 是身体条件原因?是性格比较内向, 未能主动关心徒弟?还是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到位?还是个人存在的怕麻烦、怕“做事吃力不讨好”的心理负担?但上述理由抑或都难以掩饰或回避毛老师对“师徒结对”缺乏热情, 有任务观念、敷衍了事的倾向, 有不愿分享教学经验的意愿, 因为毛老师与其徒弟间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经验共享的前提条件:即相互的信任。

为什么教师有不愿经验共享的想法?为什么真有点“藏着掖着的文人相轻”的味道?首先, 因为教育工作是高度个人化的活动, 是教师个体独立面对、自主决策的过程, 教师常坚守在自己的学科或班级的王国里单打独斗, 欠缺群体共同学习的态度。其次, 教师之间缺乏一种能促进知识交流、共享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缺乏相互信任、自觉合作、自由交流、自主共享的价值观。再次, 教师拥有的某种技巧、诀窍或者技能等隐性知识, 可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与心理上的满足, 担心这部分知识的转移与分享会影响到自己的专业地位和独特价值, 基于这种考虑, 有的教师即使有合作的机会, 也未必愿意把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与他人分享, 从而无法形成合作与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另外, 学校管理对竞争与控制的过度强调, 例“末位淘汰制”“晋级制”“加薪制”“升学考试成绩的评比制”, 使教师对名誉、利益看得过重, 他们常常回避对他人的帮助, 垄断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 拒绝与他人分享, 从而阻碍了教师团体专业的发展。

乏力共享:缺乏合理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存在的困难与障碍, 既与隐性知识难以表述和复制等特点有关, 也有教师个人缺乏共享意愿的原因有关, 更与学校层面缺乏共享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和有效的共享渠道、平台搭建等因素有关。在与该校“师徒结对”工作的总策划者、组织者教科室吴主任就关于“师徒结对”工作开展的一席谈话中捕捉到的这样三段对话, 令人深思。

问:你校是如何进行师徒配对的?

答:师徒配对是由我们教科室来确定的。首先师傅要德高望重, 有水平;其次师徒要同一年级同一备课组, 这样师徒结对才有基础, 有交流切磋的共同背景。要说指定配对这种形式的优点, 可能最突出的应该是保证了师徒结对这种活动有较好的权威性, 或者说是高起点吧。另外, 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对新教师的学科教学方面弥补学科知识不足、积累教学经验、摸索课堂管理和组织方法, 是非常好的。

问:学校如何加强对“师徒结对”的过程指导和监督以及最终的考核与评价?

答:学校对师徒结对的过程指导和监督主要是用了一些过程性管理的方式, 比如, 规定师傅必须对徒弟的课指导多少节, 新教师必须听师傅多少节课。一般在过程中进行非常详细和扎实的管理是很困难的。前面说的关于师徒之间相互听课多少之类的规定, 在执行的时候容易导致他们将师徒结对的形式简单化和程式化, 甚至其中弄虚作骰、虚报听课节数的也不是没有。学校在对师徒结对的评价中, 一般采用评选优秀师徒的方式来进行, 不过在评选的时候, 还是看结果的成分多些, 比如师傅曾经是怎么优秀, 徒弟是怎么优秀, 这其实是不完全反映师徒结对有效性的, 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也不能说一无是处。

问:你校师傅有何补贴待遇?

答:原先没有什么补贴的, 当时基本都是教研组长做师傅, 带青年教师是他们的职责;从2001年起, 有了补贴, 开始是每月增加三课时工作量, 后来统一调整为每月补贴30元, 总体补贴很少, 完全出于奉献。

显然, 作为个体间传播、共享隐性知识典型形式的“师徒结对”“师传徒受”,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也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配对“拉郎配”。这种行政的“拉郎配”造成师徒间的无奈。二是监督失效。对“师徒结对”活动的监督仅仅停留在检查师徒双方是否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任务, 是否听满几节课等。三是激励机制单一。现有的激励机制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评选优秀师徒, 二是给予带教教师以代教津贴。这样两个激励机制有必要, 但优秀师徒仅仅是看徒弟的汇报课, 难免就造成由于徒弟起点的不同而造成不公平, 另外一点点津贴也难以激发强烈的带教愿望, “完全出于奉献”而已。

另外, 传统的学校科层组织强调职能的分工和部门的分工, 依照教研组或年级组来组织教师, 这种僵化的程序和规则使教师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造成知识流向单一, 阻碍了纵向的互动式沟通和交流。再者, 在时间方面, 以节次为单位的课程安排, 容易造成工作的零散, 使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学习的时间。因此, 学校管理层面应该从深层次思考如何创建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搭建高效的共享渠道与平台, 帮助教师跨越时间、空间和知识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 从而实现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互动交流和共享。

尽管以上种种事例说明教师群体中存在不愿、不想、不肯主动知识共享的现象, 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何管理好隐性知识这笔财富, 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就应该思考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

1倡导管理理念, 培养共享的管理者

学校要管理好教师的隐性知识, 必须首先树立“隐性知识是最宝贵的智慧”的科学管理理念, 从理念入手, 管理机构才可能全面调动能动因素, 最终实现对教师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在管理中学校应培养知识共享的管理者、协调者和核心人物, 并且发挥他们的作用。 (1) 知识共享管理者的任务有:确定知识共享的范围和重点;制定具体完善的知识共享流程、技术手段、管理机制;协调学校内部的教师知识共享的行为;营造知识共享的内外部软硬件环境;监督保障知识共享过程;共享激励机制的设计。 (2) 知识共享协调者的职责是:发现教师组织内有价值的隐性知识;确认教师知识的价值和贡献, 激励共享行为, 消除共享障碍;参与知识共享计划的制定, 提出对激励机制的建议。 (3) 知识共享核心人物:培养学校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学业有专攻、研究有特长、实践有成效、师德高尚的教师成为“知识共享的核心人物”。通过核心人物对重要、关键知识的共享, 改变其他教师对知识共享的态度和行为, 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知识共享氛围, 提高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

2培育组织文化, 建立共享的团队氛围

合作氛围在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育一种有助于不断获取、学习和共享知识的情境和文化氛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规范。应设计合理的激励系统, 促进并奖励知识共享, 阻止并惩罚隐藏行为, 规范应能让教师看到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享能带来的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利益。 (2) 共同愿景。教师团队通过共同的、有意义的目标确定群体的基调和方向, 在向目标共同努力的过程中, 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团队氛围。 (3) 信任关系。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需要双方建立牢固的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关系, 在频繁的互动中推动和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进行。

3创建独特机制, 形成共享的有效策略

构建有效的人际互动机制。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是促进教师们共享隐性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一种面对面的学习情境中, 教师之间通过互相观察、模仿与练习分享他人的专业隐性知识, 可以达到修正和重构自身专业隐性知识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的成长, 也有利于教师群体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学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例如集体备课制, 让同一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 就某个教学内容共同研讨, 在研讨中, 每位教师都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 在此基础上相互提问、相互质疑, 使教师专业隐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外化, 并为其他教师所共享;师徒结对制或导师制, 通过师傅或导师的业务指导与监督, 一方面分享导师丰富教学经验, 另一方面通过与徒弟正式的、非正式的接触, 导师们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徒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共同体机制, 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型组织, 它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 且每个教师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 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分享对方的观点, 相互帮助, 并最终促使教师在专业上共同发展。

搭建网络的共享平台机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为教师提供现代化的交流工具, 建设校园网, 建设包括专家库在内的知识共享系统, 完善计算机协作、交流软件, 使教师能利用虚拟路径很方便地共享和获取知识, 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例如, 教师利用Blog、WIKI、BBS、E—mail、新闻群组、聊天室等社会性软件, 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后记、讨论教师专业经验和成立教育论坛等, 网络的这些交流工具, 为教学中的交流提供了同步和异步的交流, 打破了原有的交流方式受时空的限制, 使更多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在平台当中, 易于实现教师集体智慧的交流与分享。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只有激励, 才会使隐性知识的生产者和接收者积极参与知识共享与转移, 隐性知识才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转化。激励机制可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机制。两者都是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必要机制。物质激励主要以薪酬激励为手段, 建立诸如“师徒结对津贴”、“学历提升奖”等激励项目, 从物质方面激发教师积极开发知识, 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 达到充分转化个人隐性知识的目的。精神激励包括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等, 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且与教师实际需要相符的奋斗目标, 激励其使命感。

总之, 在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 学校要充分关注隐性知识。既注重校内外优秀教师资源的开发, 聘请知名专家开办讲座, 以扩大隐性知识的来源, 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同时又要为教师提供一个便于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使教师隐性知识能充分显性化并得到共享, 另外还必须将隐性知识贯穿到学校管理机制的革新中, 才能更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专业教师, 对隐性知识的深入关注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超有.教师缄默知识的价值及其形成机制[J].教育探索, 2006 (7) :114-115.

[2]王玉苗, 刘冬.缄默知识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06 (12) :72-74.

[3]张先锋, 胡桂英.论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136-138.

[4]邬胜荣.论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实现模式[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1) :10-11.

彰显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魅力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隐性知识 感受性学习 课本资源 平台

英国的波兰尼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用书面文字、地图或公式来系统表述的是显性知识;隐含着只能意会,较难系统表述的知识,如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科知识的思维和方法,知识的系统化,解题的能力等,叫隐性知识或意会知识。这些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又叫感受性学习,而新课程改革后所使用的教材为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感受性学习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我校现在所使用的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提供了许多生动、活泼、可读性强的历史知识,不仅使教材更加生动,更重要的是使用新教材研究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将原本静态的封闭的学习行为转化为思维作用下的阅读、讨论、操作、表演等具体行为,使隐性知识明朗化,让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的再创造,因而此套教材更便于初中学生进行感受性学习,让我们有了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下面就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中感受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

一、运用课本资源,创设情景,感受历史,为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的源泉,今天的想象就是明天的创造。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时,我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资源,虚拟历史情景,想象假如我是唐朝的一位读书人,我的一天怎样度过。学生通过对唐人生活的想象,感受盛唐时期,科举制度推动唐朝出现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所焕发出的生机勃发的活力、唐人的博大胸禁、自由豪放的精神,唐朝的富足等,把众多零散的知识用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丰富想象力的平台,培养现代中学生奋发向上,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奠定了基础。

在创设情景,感受历史,培养想象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准确,适时巧妙地纠正学生某些史实的错误,起到一种积极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虚拟的角色情境中,感受历史,整合活用知识 ,为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整合课本资源,举办竞赛、历史剧表演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感受历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信心

七年级上册涉及众多历史成语故事,学完本册后,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为四组,我指导各组共同合作将搜集的历史成语故事进行整合,整合内容分三大模块(即每一组选派代表讲一个历史成语故事、抢答题、必答题),制作成集图、文、音乐、录像片段并茂的历史课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成语故事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七年级上册也涉及众多的历史名人,其中生活在东汉末年,被称为“神医”的华佗在今天民间影响很大,人们称赞某位医生医术高明时,在旌旗或牌匾上写有“华佗再世”的颂词。为了让学生对华佗的医术有更深刻的感受,我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十七课的内容和《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曹操治病的故事编写了一部历史剧《神医华佗》,通过学生对两幕历史剧《华佗刮骨疗伤》和《华佗与曹操》的表演,再现华佗医术的高明之处。

七年级上册十七课《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动手制作素材。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搜集书写有文字的帛和竹木简图片以及与之有关的小故事,比较这两种作为文字载体书写材料的不足之处,知道轻便、简洁、造价低廉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让学生感受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最后根据课后活动建议中的汉代造纸工序,让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动手造纸,并联系实际通过观看现代化工厂造纸录像片段,懂得造纸所带来的水污染和资源浪费,鼓励学生节约用纸,回收废纸,使用再生纸。尽管学生造的纸很粗糙,但这种动手实践活动,激活了思维,加深了印象,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事物,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人与环境关系重要性的渗透教育。

七年级下册涉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史,根据课后的活动建议我指导学生对第七课、十五课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内容进行整合,自己设计问题,尝试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出活字印刷的优点和雕版印刷的缺点。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学生制作时选用的材料竟然是身边唾手可得的橡皮擦和陶泥,雕刻的字相当精美漂亮。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也发现用陶泥制作活字很容易破碎,同时也明白后来的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为什么会取代泥活字。最后联系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感受科技的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动手制作,亲身体会比较这种让学生当“厨师”,自己定“菜谱”——设计问题;亲手“烹饪”——分析和解决问题;亲口“品尝”——自我赏识,感受到问题的魅力和解决问题的愉悦,使学生获得了自信的源泉。

教师指导学生对现有教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举办竞赛、历史剧表演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感受历史,通过这种感受性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三、挖掘地方史资源,联系现实,感受历史,提高历史学科的时效性

历史学习的归结点是理解当代问题。东莞有些镇区是纯客家人地区,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就地取材,紧密联系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将七年级上册二十一课《江南经济的发展》与下册十三课《经济重心南移》及《东莞历史地方读本》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有关客家人生活习俗的资料,讨论后设计问题。客家人从西晋末年到南宋末年有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这同古代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历史相吻合,在以上的人口迁徙中,有何特点?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作用?从你们的生活风俗中能不能找到客家人迁移的痕迹?我们现在所在的镇区常住人口2.1万人,流动人口13万多人,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

通过知识整合,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古代北方人口南迁是为躲避战乱,经过历次大规模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客家人的“二次拾骨葬”风俗体现了客家人本为中原居民,后因躲避战乱而不断南迁分不开,他们不论迁往何处,必由男子用陶罐装上祖先遗骨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以免远徙他方,无法返回故里祭坟;而现在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既促进了东莞地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同时又搞活了民工与流动人口家乡的经济,带动并促进其家乡的发展,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关注现实,挖掘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地区的发展,无异于使历史知识成为“活的”和“有价值”的知识,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亲身感受,提高历史学科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切实感到历史价值的魅力所在。

总之,课程改革使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地,这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感受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教师也将在新课程实践中实现自身发展。但任何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的实践与探索,期望能进一步为初中历史学科感受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石中英主编.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樟木头概况. 今日东莞.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5

在国内, 对教师专业化知识的研究表述不尽相同, 主要集中于三大类:关于学生的知识 (了解不同语言、家庭背景、性别对学生经验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学生特点, 学习和发展规律等) 、关于所教授的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 (谢维和, 2000) 。林崇德教授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其构架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四大类。在国外, 对于教师专业知识研究最富有影响力的是美国教育家舒尔曼教授所构建的知识分析框架。主要有: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知识、教育情景知识、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专业教师到底要从哪些方面构建知识结构, 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但对于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研究普遍认为,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是线性成长的, 它是广泛的, 具有整合性、多功能、多元化的特点, 但其中四种知识可被视为教师知识的基石:学科专业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它们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整体性知识。这是当前教师培养和培训领域的一个共识。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者, 肩负着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育健身, 塑造健康身心的重大责任。其专业发展, 也应具备以上四类基本知识。

在20世纪60年代初,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研究了知识的属性, 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即明确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明确知识是“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 也称“显性知识”、“言传知识”;隐性知识是“未被表达的知识, 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又被称为“默会知识”、“意会知识”,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 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中。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面世界的判断和感知, 是源于经验的。如果说知识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那么, 显性知识就只是露出海面上的冰山一角, 而沉入海水中的大部分知识为隐性知识。总之, 以上所述教师基础知识种类都是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因子共同构成。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

隐性知识, 又叫意会知识或默会知识。它是以人为依托的、高度个人化的经验性或隐藏性知识, 是难以格式化的、受环境约束的流动性或即时性知识, 它往往只有在执行实践中才得以显现效果和发挥核心作用。它主要以主观形式存在, 表现为个人的工作方法、思维模式、熟练技艺、经验、体会心得、灵感直觉、信念、价值观等和团队习惯、组织文化、共同愿景等。即“知道如何做” (know--how) 和“知道谁或谁知道如何做” (know--who) 。隐性知识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一种知识, 与相对可通过系统的方法表达的、正式而规范的显性知识相比, 它难于传递、难以发觉, 但在个体知识体系中的所占比例远远超过显性知识, 也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宝贵、更能创造价值, 对其的挖掘和利用, 将是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

二、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结构与特征

1. 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表现

分析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体育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理论知识, 更多的成分是在传授学生身体锻炼的运动技巧和科学的运动方式方法, 这其中, 教师如何学习运动技巧以及如何将自己的运动技巧表达出来, 让学生更容易临摹、理解和学习, 这都需要借助教师的经验和个人感悟、心智模式等的隐性知识的转化予以支撑。

2.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特征

关于隐性知识的特征, 学者们研究得很多。总结有: (1) 不可言传性, 这是隐性知识的最大特点。 (2) 它是一种个人知识, 有的学者称为个体性或私有性。 (3) 批判性。 (4) 即时性, 波兰尼称作是“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 (5) 具有预见能力和创造性。 (6) 具有内在性。 (7) 系统化。 (8) 非逻辑性、模糊性。 (9) 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隐性的功能在于理解和表达, 不能“言传”, 只能“身教”。

鉴于以上特征的分析, 大致将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特征归纳为:

(1)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个体性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是其个人内部认知活动, 并是在认知活动的觉察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是教学实践活动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与体育教师自身的个性、个人经历、个人魅力、修养连在一起的独特才能,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难以用数字、符号、公式和科学法等界定表述, 也难以用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述, 通常不易交流、转化和共享,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2)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无意识性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是长期组织教学中, 是自动化的方式在下意识层面形式, 不受意识控制的自动加工过程所形成的知识。并以灵感、诀窍、习惯、信念等个人性的方式显现, 主体难以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 以确定的方式有目的地运用。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法运用、组织方式选择、教学的控制监督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等都属于一种个体的难以言述的知识, 是“无意识”掌握的现象, 体育教师主观并没有意识对某个对象进行学习, 却在无意中掌握了特定的规则、方法、策略, 具有了某种习得的能力。

(3)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情景依赖性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是在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具体的情境指导中形成积累而成的, 他的获得总是与一定特殊的问题或任务“情境”联系在一起, 是对这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境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为此, 体育教师和隐性知识处于最初习得相似的情境中最容易被激活。

(4)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稳定性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是通过多年来在执教过程中的实践、摸索所获得的结果。它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 较少受年龄影响, 且不易消退遗忘。

总之, 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中, 体育教师除了掌握可见性的书本知识, 更多是自己从教经验的整合、转化与管理。

三、隐性知识转化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是指体育教师在进行自我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模式, 是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淀、凝结并固定教师意识中的思维定势, 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式外化于教师的行为、决策、认知和评价的活动中, 是难以规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 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对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自身知识不断转换和创新的能动过程。实现隐性知识就是要达到其增值性价值, 让教师获得赢利的过程。因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之一。2001年日本野中郁次郎 (Inkujiro Nonaka) 等人认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1.社会化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也叫群化) ;2.外在化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 ;3.组合化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 ;4.内在化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模式) 。人是隐性知识的唯一载体, 而人是社会性的人, 为此在实现上述转化过程, 教师的交往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为隐性知识转化提供实现可能性。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 知识作为专业发展的一部分的隐性知识转化框架。如果我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横轴, 以专业发展知识为纵轴, 就可得到一个二维的知识转化框架模型, 如图所示:在四个单元格中存在隐性知识转化过程。

1. 知识社会化: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

社会化是彼此分享模糊进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隐性知识是体验、观察、模仿等感性经验而不是靠语言来共享和变换知识。它是通过共同活动来共享经验方式来传播。在学校, 新进体育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进行“跟班学习” (学徒制) 。这就是知识社会化的典型例子。这种“学徒制”不是通过书本, 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注重教师个体知识, 承认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性理解和内化的教育哲学, 可以帮助教师利用和改造自己的个人知识, 是教学实践发生真正的改变 (林崇德, 1999) 。体育教师隐性知识是在特定的体育教学情境中“自动生成”, 它内隐于教师的言行中,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 个人知识不仅仅是书本或是课堂讲授的分享, 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观察。在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中, 教师的培训学习、新老教师经验交流会、论文报告会等各种交流活动和教师自身隐性知识挖掘意识都将是实现知识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 知识外在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典型的教师知识创新过程。在这过程中, 将自己的经验、自觉或想像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和表达的内容, 这是一个从想像转变为概念, 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的过程。主要转换方法有:隐喻、比较、演绎和推理等。在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中, 外在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 因为它从隐性知识中引发出新的显性的概念。当隐性知识变得明晰起来, 知识就具体化了, 就可以与人分享, 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基础。

在体育教师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 体育教师定期定时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撰写教学总结或是科研论文, 其知识转化的外在化就发生了。知识转化的外在化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随时将对教学过程产生的各种喜、怒、精彩与失败都作严密分析, 并作以记录、总结, 在这过程中逐渐更新教学理念, 调整体育教师专业行为, 向专业发展更迈进一步, 这就是一个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3. 知识组合化:显性知识系统化组合的过程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一个建立重复利用知识体系的过程。它重点是通过各种途径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采集, 然后进行组织筛选、分析和重构, 形成个人知识。但在这一过程中, 知识不是单纯的积累和叠加, 而是在不断知识聚合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新和理念。

在以信息为先导的时代, 出现了大量各种教育文献知识, 目不暇接。体育教师如何在浩瀚如烟的文献知识中选择并组织显性知识?教师需要通过叠加式的方法, 对所需求的知识进行编码、分类、整合、划分知识并进行加工处理, 重新组合成自己的语言文字, 进行分享利用。这就是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过程, 也是知识组合化的方法和途径。另外, 借鉴组织所提供的知识共享平台, 搜集、择取和共享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知识。简言之, 显性知识的系统化可通过体育教师个体和组织的知识管理实现。

4. 知识内在化: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过程

内在化意味着个人新创造的显性知识又转化为隐性知识, 是典型的边学边干、知识共享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 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课堂就是教师将自己隐性知识外在化过程, 也是学生将教师所提供的显性知识内在化的过程。一本好书或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可使一个人的潜意识里的隐性知识得以重构, 个人不断积累这种隐性知识, 通过社会化与他人分享, 便会不断引发知识创新的螺旋上升运动, 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也随之不断升华, 积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首先体育教师必须有显性知识, 也就要求教师读书学习专业技能。这过程体育教师还需领会, 因为读书不仅要读有价值的书或是学习技能技巧, 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所读物和技巧进行反思, 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和技巧。“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一个优秀的教师=教育过程+反思。为此体育教师的自主成长要以自我反思为基本手段, 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 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才能不断适应、促进体育教学工作, 使体育教学工作有效展开。

通过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知识结构分析可见, 隐性知识作为专业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 根植于教师经验中, 是伴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成长的。它们是一个互动、互助的过程。隐性知识作为创新的原动力, 其积极的发展将推动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 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中,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 从而进行不断的自我知识补充、更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深化专业思想, 指导教学, 促进专业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黄平.企业隐性知识管理, 优秀硕博论文网, 2004.

[3]阎德明.知识转化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7) .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6

师们必须意识到有大量隐性知识的存在, 关键是尽可能地培使它们显性化, 从而才能加以检讨、修正或应用。”

训一、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知识转化机制

1.隐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他的《个人知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并对隐性知识做出了解释。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之中的, 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于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他强调了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 源于经验, 难以用精确的符号、文字和数学公式来表述。[2]

美国心理学专家Robert J.Sternberg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隐性知识。他认为, “所谓隐性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 是程序性的, 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类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对于现实生活是很重要的”。[3]同时, Sternberg归纳了隐性知识的三种特性:第一, 隐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去行动的知识, 从本质上说, 是程序性的;第二, 它与人们所推崇的目标实现有关, 与学业知识不同, 学业知识往往无实际的价值, 有时甚至是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第三, 这类知识的获得一般很少需要别人的帮助。[4]他认为, 具有以上三种特性的知识可被称为“隐性知识”。

综合分析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得到隐性知识的一些共识。

(1) 隐性知识是一种经验性知识, 不易用言语来表达;而且难以衡量其价值, 也不易被理解和编码。

(2) 隐性知识是可以转化的。虽然隐性知识难以用精确的符号来表达和传递, 但可以通过师徒制或借助一些转化工具使其显性化。

(3) 扩展了知识的边界, 揭示了知识存在的另一面。隐性知识的存在不仅仅在个体头脑与经验中, 还存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信息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正如把知识比喻成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显性知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而沉在海面下的大部分则是不可见的隐性知识。

2.隐性知识转化机制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最有代表的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该模型较全面地描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在组织知识创新动态理论中, 知识的转化分为四个基本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综合化、内在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就是这四种模式的互换过程。

(1) “社会化”是指隐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的过程, 强调了分享经验、形成共有思维模式和技能的过程。 (2) “外在化”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强调了将自己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进行归纳综合, 通过比喻、概念、假设或模型、推理等形式转化为语言、文字可以描述和表达的内容, 是一个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过程。 (3) “综合化”指显性知识的转移和条理化的过程, 强调了将外在化的分散显性知识进行分类、组织、提炼、深化和整合。 (4) “内在化”是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过程, 强调了“做中学”的思想, 是知识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知识创新的源泉。

二、信息化环境下影响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问题

在信息化环境下影响教师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多方面的, 既与本身固有的性质有关, 又与传播环境条件和传播的主客体有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师隐性知识本身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

教师隐性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难以编码的特点, 存在于某一教师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学习, 运用一定的转化能力才能转移给其他的教师。

2. 隐性知识对其载体有一定的依附性。

隐性知识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只能在一定的载体上才能发挥效益, 而且相同的隐性知识在不同的载体上发挥的效益是不同的。隐性知识主体作为教师本身与其他的教师没有什么区别, 但作为隐性知识载体却被视为“有经验的人”, 所以, 使用一般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理论将会失去一定的作用, 这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挖掘载体的隐性知识。

3. 教师可能会持有垄断心理, 不会主动传播隐性知识。

一是因为这些隐性知识是教师自己的经验、对事情的感悟和深层次的理解等方面长期的积累, 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和精力, 对隐形知识的垄断是投入成本和精力回收的保障。[5]二是教师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及内心的优越感。

4. 教师之间的文化、专业知识结构、知识能力和认

知水平带来的认知差异和知识差异是影响隐性知识交流和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经验教师通常占有较前沿的知识和拥有相当的知识广度、深度、关联度和长期积累知识的存量。而对于新教师则拥有的知识相对一般, 若在交流与分享经验过程中, 两者的差距过大, 导致新教师即使通过学习也不能接收经验教师的隐性知识, 或者, 由于新老师的意识能力不够忽视了经验教师的隐形知识传播。

5. 信息污染危害扩散, 导致教师隐性知识转化滞后。

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信息超载、信息失真、信息过时、信息重复、信息干扰等等都是信息污染的体现。这对整个教师和整个学校教研组织的知识转化而言, 信息污染的扩散加大了知识筛选和组织知识的难度, 从而降低隐性知识转化的速度和效果, 导致隐性知识转化滞后。

三、促进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对策探讨

1. 加强教师知识管理, 营造良好的隐性知识转化环境

知识管理是为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提供途径。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处理、利用, 充分发挥其价值。强调教师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关键, 发挥知识的价值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在知识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 更能创造价值, 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是个人和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6]所以, 教师的隐性化知识成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对教师隐性知识和经验的转化, 实现他人对隐性知识的获取与共享。

2. 利用知识可视化技术创新, 促进教师隐性知识转化力度

知识可视化技术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其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 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 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7]知识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传递和表达见解、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观点、意见和预测等, 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通过可视化技术能够将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隐性知识进行综合、抽取、概念化和显性化等一系列转化, 促进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力度。

3. 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 有效挖掘隐性知识

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是在一定的网络活动空间中, 教师围绕共同的目标, 进行协作、探究和讨论的一种学习型组织。建立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的优势在于规模效应。在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中, 知识转化场所不仅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 而且还会发生在人与社会间, 人与信息间的可能, 扩展了隐性知识发生的场所, 这样可以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内为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条件, 从而促进知识共享。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存在能真正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共用, 拓展了隐性知识的挖掘空间。

4. 创造共享氛围, 拓展教师隐性知识的转化渠道

首先, 要营造教师愿意与他人共享隐性知识的氛围和为该氛围创造相应条件。在学习交流和协作过程中, 教师之间可能存在着知识垄断、互不信任及利己主义等劣性现象都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提供一些管理策略: (1) 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树立互惠观和整体观, 鼓励隐性知识交流。 (2) 做好隐性知识交流的激励工作, 建立知识共享奖励机制。 (3) 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平台。其次, 利用社会性软件与技术, 拓展隐性知识的转化渠道。如:利用电子社区、群件、讨论组、即时消息、共创WIKI、知识博客和人际网联等社会性软件和工具, 通过不同教师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协作、互动等不断产生新颖的想法和思路, 使知识从个体水平上升到群体水平, 推动难以“言传”、只能“意会”和“身教”的经验知识的文字化和编码化进程, 从而实现更多隐性知识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 最终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3) .

[2]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3]周慧慧, 冯勤超, 汪长勇:隐性知识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 2007, (12) .

[4]Sternberg R J:成功智力[M].吴国宏译, 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0.

[5]张天学等:系统工程学[M].西安:电子科技人学出版社, 2004.

[6]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3:83.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7

1 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

1958年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 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 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为中所拥有的知识, 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成为明确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或显性知识, 后者被成为隐性知识 (tacit know ledge) 。根据他的描述, 笔者认为, 隐性知识就是指深深根植于人脑中的信念、观点、创意和智力模型, 包括某人长期从事某项活动或职业而形成的主观经验、洞察力和直觉等。

依据高职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职能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 可以将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界定为三类:教师教书育人知识、教师科学研究知识和教师社会服务知识。 (1) 教师教学知识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与技巧;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组织技巧;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理解与把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制、运用和选择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技术的运用技能;实验课的组织与课堂控制;实训操作的“默会技能”和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毕业设计 (论文或项目) 包括选题、拟订提纲、评审一系列指导方法与技能。也包括教学管理方面的隐性知识, 比如教学秩序管理、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考试的实施、试卷的分析及统计结果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知识, 比如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创新与实践等。 (2) 教师科研知识:主要指科研程序与科研方法掌握方面的技能, 具体包括三个阶段:科研准备阶段 (选题、调研、申请、收集资料、实验测试、理论概括、反复论证) ;二是科学实践阶段 (创造性地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等思维加工) ;三是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阶段。 (3) 教师社会服务知识主要指教师教学服务知识 (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技术人才培训) ;科技服务知识 (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 ;信息服务知识 (利用高职数据库、图书馆等为社会服务) 。

2 基于Web 2.0的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Web 2.0技术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具有优势。Web 2.0是以Blog (博客) 、TAG (标签) 、SNS (Social Netw 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真正简单聚合) 、Wiki (百科) 等软件、技术应用为核心, 依据六度分隔、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 、Ajax (异步JavaScript和XM L) 等新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

笔者依据隐性知识的“挖-理-存-传-用”的生命流程和Web 2.0技术工具的特性, 将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系统分为内外两层, 如表1所示:

基于Web 2.0的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系统实质上就是以Web 2.0技术为工具和手段;以挖掘隐性知识为基础;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为关键;共享与协作为本质;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序化存储、智能检索、便捷性应用与创新为根本目的;以“挖掘-整理-存储-传递-应用”为基本流程。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管理隐性知识向主动地挖掘、存储、聚合、推送、辐射隐性知识的跨越。

2.1 内层

高职教师大多组建学习型小组, 通过网络学习来充电。在学习者互动学习中, 越来越多的知识由学习者自主产生和创建, 在开放自由且交流形式多样的网络环境中, 隐性知识的发生和传递也越来越频繁。

2.1.1 隐性知识挖掘系统:隐性知识的挖掘实质上就是隐性知识微知识单元的生成、创建、发布、聚类、检索等。

(1) 知识发生子系统:Blog、ftp、Moodle、Podcast。

其中Blog (博客, 网络日志) 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空间模块功能的软件。高职教师可以通过撰写Blog的方式把自己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一些经验、操作技巧以及遇到的问题或是新的想法等记录在Blog上, 别人通过阅读Blog可以学习他的一些工作技巧、经验, 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并且可以对他人的疑惑进行解答、对新想法展开探讨。Blog属于私人空间, 不受他人约束, 这样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广泛交流, 促进个体及组织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同时, 通过隐性知识管理平台的同行们经常会就某位博客发起的话题探讨辩论, 达到专业话题的“脑力碰撞”。通过Blog相互订阅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 而且, 由于每个教师在自己的Blog上发布信息可以获得组织和其他教师的尊重, 甚至在非正式群体中形成权威, 知识的奉献者可以形成心理上的回报。Blog既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 又利于个人品牌的建设, 许多教师撰写博客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高。

(2) 知识搜索子系统:Search Engine、Tag、Bookmark。

隐性知识搜索可以用Search Engine (搜索引擎) 来进行。搜索引擎除传统的检索功能外, 还有以下功能:学术搜索 (高效用的获取知识单元) ;集散节点网站搜索 (提取集散节点网站) ;搜索趋势 (搜索研究趋势) 。Search Engine的典型应用案例有:CNIK学术知识搜索、谷歌趋势搜索等。

Tag (标签) 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 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 (标签) , 然后可以看到Blog 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 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Tag使得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符合自己需求和管理需要的个性化知识库, 并其本身也成为由学习者构建的一种形态的共享知识源。通过Tag浏览、检索、查询、订阅等交流共享, 促使不同教师构建学习团体, 易于形成学习社群。其神奇之处在于促进分享, 同时再结合用搜索引擎可以实现知识发现。

2.1.2 隐性知识组织系统:知识编码 (直接编码、间接编码如“人-知识映射图”) 、RSS、概念图、思维导图 (M ind M ap) 。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聚合) 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资源共享应用。利用RSS技术可以改变通常知识管理的“拉”模式 (即使用者主动通过工具去获取所需的知识) 为“推”模式 (根据使用者需求或特点, 系统自动将所需知识通知使用者) , 这样可减少使用者查询或搜索知识的时间, 让知识主动服务于学习者。

RSS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在国内外已经比较广泛, RSS主要功能是集散节点信息推送与学术圈内的信息聚合, 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有效挖掘与离散资源聚合。RSS可以加快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 第一时间把学习者自主预订的资源直接推送到目的地, RSS以微内容为基础, 容易构成微知识单元, 与Tag结合, 可以很容易形成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知识链, 为知识的有效组织与整合奠定了基础。

2.1.3 隐性知识存储系统:隐性知识仓库、知识地图 (认知地图/专家图) 、个性化门户、我的藏书架。

知识仓库是指经加工、组织的知识信息构成的并具有知识挖掘功能的数据库。知识仓库提供知识的分类管理、知识上传、审核、发布、查询、订阅、下载、点评、推荐、统计等应用功能。知识仓库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和不同形式的知识 (纯文本、二进制对象、模型等) 进行捕捉、存储、编码、组织和分析。

知识地图是指示组织的知识资源的分布情况的知识管理工具。教师利用“知识地图”, 就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与某一问题相关的知识资源 (包括文档、培训、课件、专家等等) 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从而方便采取下一步措施或获取相应知识。

2.1.4 隐性知识传播系统:SNS、IM、QQ、Skype。

利用对话来实现隐性知识之间的交流和振荡,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知识创新, 这是长期以来人们的一贯做法。目前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已经为教师提供了极好的通信工具, 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视频会议、远程教学、SNS、IM、QQ、Skype、飞信、百度HI、新浪UC、M SN M essenger、天翼Live等等。

2.1.5 隐性知识应用系统:

(1) 知识共享子系统:Wiki、Wikipedia、P2P。

WiKi原本就是为建设知识库而提供的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工具。高职教师可以利用开源软件 (opensource) , 参照WiKi百科的形式, 组织建立自己的Wiki, 内容可以是专业学习资料、实训培训资料、教学参考资料、行业相关知识等。教师通过Wiki就可以把原本松散在各个Blog中的零星的隐性知识集中起来, 及时关注组织的发展动态及相关的理论技术发展状况, 使原来零散混乱的知识得到系统化的集中管理, 加快了知识的流动, 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提高了知识的使用效率。

(2) 知识评价子系统:Diigo、实时标注。

Diigo是信息, 组和其他材料的互联网注释书签, 可使用户浏览网页时就像看书一样, 标注出网页上的有用内容, 并对网页内容发表评论。Diggo就像是一个网络投票箱, 所有成员可以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来决定文章的好坏及其实用价值, 只有符合大家要求的才会被采纳, 被广泛共享学习。Diigo有助于教师批判思维和思辩氛围的形成与发展。

(3) 知识创新子系统:Collective Intelligence。

集体智慧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是指为了创造新的想法, 而将一群人的思想, 行为, 喜好进行优化和排序后组织在一起的方法, 其根本是基于群体选择的机器学习技术, 集体智慧在中文中也被称之为, 群体智慧或群体智能、综合智能等。知识创新是将知识资源运用于教与学活动、学习和生活决策, 并创建或再生新知识, 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只有通过共享与创新, 教学资源才能不断地丰富, 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2.2 外层

2.2.1 隐性知识管理机构:系统监控区、主管人员、资金系统。

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系统还应设置系统监控区, 监控隐性知识管理的软件与网络, 制定符合实际的共享标准、传递方法等, 创建和维护隐性知识存储仓库等工作。在各系部、各虚拟社区、各专业群中指定信誉度较高、隐性知识开发高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群主或版主, 以指导和引导学习小组或专业群健康发展, 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2.2.2 文化环境:虚拟现实技术、共享文化。

营造一种利于隐性知识创造与传递的文化。隐性知识的传递是一个彼此启发、感悟、领会、知识沉淀的过程, 一种崇尚创新、团结、开放、民主、学习的组织文化较保守、封闭、单干型的组织文化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创造和传递。隐性知识创造主体的人格化、情感表达和内心需求倾向的特性决定了崇尚自由、创新的文化对于隐性知识产生积极的引擎作用。

2.2.3 质量反馈系统:质量评价、用户意见反馈。

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系统还应设置“反馈回路”, 对群体中隐性知识开发的程度和质量能进行一定的评价, 以及广泛收集用户意见反馈, 收集教师和学生对隐性知识仓库中的资源和知识管理软件的意见和满意度, 不断地修正和调整隐性知识管理系统, 开发出更加友好、便捷的隐性知识管理平台, 引进最新的Web 2.0、Web 3.0技术和通信技术, 使隐性知识的挖掘与传递更加“给力”。

2.2.4 激励机制系统

隐性知识需要付出劳动、难以识别和收益性难以度量的特点使其对创造主体来讲存在收益上的不确定性。为了鼓励大家进行知识共享, 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不仅在物质上而且要在精神上给予相应的嘉奖, 鼓励创新, 包容失败。可以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物质激励制度, 破除普遍存在的“知识交易”不公平现象, 用利益来驱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比如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等从近期和远期进行激励。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重要。以高职教师隐性知识挖掘的相关实践经验, 尝试设计了基于Web2.0工具软件的高职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系统, 为提高教师隐性知识开发的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Web2.0,隐性知识管理系统,高职院校,教师

参考文献

[1]屠浩渡.Blog等社会性软件对网络营销影响的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6.

[2]胡艺文, 陈美芳.一种基于Web2.0分布式工具集的知识管理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 2008年第6期 (第18卷) :98-101.

教师的隐性知识 篇8

关键词:SECI,隐性知识,转化,组织行为学

一、引言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 比较难于有效利用和管理的是隐性知识, 因为其难以共享和传播而增加了交流和转移的难度, 但由于隐性知识是个体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而成为了个体竞争力优势的来源, 因此如何对其进行转化和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点。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出现同名课程统一教材, 教学效果差异大的情况, 究其原因, 其中之一是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这些知识从教科书中无法获取, 但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 如何对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成为了很多教育管理者关心的问题。

二、基于SECI模型对组织行为学学科及本科教学特点分析

隐性知识这一术语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在1958年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提出的, 其中日本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提出了著名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的SECI螺旋式模型 (图1) 。

这个螺旋状模型从转化机理的角度解释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循环转化过程。教师在进行组织行为学本科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转化机理, 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

1.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相较于工科和理科课程, 组织行为学从学科特点来分析, 具有如下特点:

(1) 更强调适用性。

管理类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方法论的讨论中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这个与自然科学中固定计算规则和实验步骤所得到的计算结论相比, 更强调适用性。例如在组织结构设计中, 每一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缺点, 按照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 结合其内外部环境提出的一个组织结构不一定是当时最先进的组织结构, 但是却是最符合其当时实际情况的最适用的组织结构。随着企业或组织的不断发展, 其组织结构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或组织自身及环境变化的需要。

(2) 强调授课中的灵活性。

与数学、物理学等突出逻辑推理和方法演绎不同, 组织行为学在授课中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有时甚至需要即兴处理或分析诸如案例讨论、举例等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和宽度, 这些隐性知识存在于教师的脑中, 是组织行为学教科书中不易寻获的。

2. 本科教学的特点

(1) 侧重应用性学习。与中学教育强调基础性学习不同, 大学教育侧重应用性学习。对本科生进行组织行为学教学, 需要在进行理论讲授的过程中结合经典或前沿性的案例进行讨论, 辅助以体验式教学检验学生的应用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更新理论和案例知识, 以使课程更贴近时代。为达到本科教学的这一要求, 教师在此过程中会积累一些隐性知识。

(2) 教学中存在交互性启发。应用性学习在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存在一个师生交互性学习的可能。在交流式讨论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有新意的思想和方法对教师是一个启发学习, 学生错误的认识对教师也存在指导性, 让教师认识到学生易犯的认识错误, 对于教师今后的教学如何侧重有指导作用。这些知识如果不交流, 就不会存在于教师群体中, 而存在于教师个体内。

由于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和本科教学的特点, 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这些知识在教科书中无法寻获, 但是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对组织行为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对于“上课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效果的考察, 最直接的表现是学生评教时的相关打分, 有时同名课程使用统一教材后出现学生给教师打分会有较大差异的情况。要想缩小教师之间差距, 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找出促进教师间进行隐性知识的转化方式非常必要。

三、基于SECI模型的组织行为学本科教学隐性知识转化策略

结合教师隐性知识转化和组织行为学本身的学科特点, 进行知识转化过程的模型如下图2所示:

这个模型的实施策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创建学习型组织, 实现隐性知识的综合化过程

彼得.圣杰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企业在实践中采用的方式多是“每日或定期汇报”, 这个在教师中存在时间问题, 因每个班级的授课时间不同而使得教师的共同空余时间不集中, 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 主要目的是形成课程的教学团队, 提供一个在综合化过程中能够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进行集中的平台, 这个也是转化的基础。

2. 开展必要的交流与培训, 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过程

组织行为学授课强调“应用性”, 如何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恰当而紧密的联系, 是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关键环节。学习型组织或课程教学团队形成后, 不定期的交流和适当选派代表参加课程培训是实现隐性知识外化的主要步骤。可以组织上课效果好的教师通过“精彩一课”或“课程全程录像”让其他教师进行课程观摩、个案集体探讨等方式来交流经验, 分享成果, 达到启迪借鉴的目的, 让教师的内在“拿手绝活”传授给团队的成员, 实现知识外化。

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 让学生能尽可能的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一直是每个教师的目标和使命, 因此对于知识转化的方式探讨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只有大家共同关心和探讨, 才真正能实现师生间“教有所长, 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汪慧玲, 韩珠珠: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分析, [J]科技管理研究, 2009年第1期P213

网络教育中隐性知识的传输 篇9

[摘 要]:传统的隐性知识获取途径在网络教育中已经变得异常狭窄,隐性知识的获得越来越困难,本文中所要探讨的正是在网络教育中如何促进隐性知识的传输。

[关键词]:网络教育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众所周知,知识包括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当网络学习由理论变为现实,传统的隐性知识获取途径在网络教育中已经变得异常狭窄,有时会使人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应当如何理解隐性知识的获取在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什么样的隐性知识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而在网络教育中却面临困难?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这些困难?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隐性知识概述

显性知识是可以即刻用文字表现出来的知识,可用书籍、手册、工作程序等形式以文字资料记录下来,其特点是易于编码、表达方式系统化;隐性知识则是隐含在操作过程、方式,甚至组织文化之中的知识,此类知识是一种潜在的、难以表达的,与拥有者的性格及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的高度个体化的知识。

二、传统教育中隐性知识的传输

在传统的教学中,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输:

1.班风校风等文化氛围是传播隐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2.教师的教学风格、个人魅力、教学经验、语言艺术的运用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3.对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4.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能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塑造产生无形的影响。

三、网络教育中隐性知识传输存在的问题

当前网络教育迅速发展,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原本以缄默方式获得的隐性知识在不断减少,因此要重视隐性知识的传输。

1.网络中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与隐性知识获取的情景性之间的矛盾。隐性知识的获取具有情景性的问题:学生在不同的学校、班级、环境中,在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在运用自己的经验教学时,往往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更注重从教与学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不同反应和接受能力,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会不自觉得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的导向。校风、班风、教学经验、个人魅力其实就是在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情景。但在网络环境下,个体学习者之间往往处于相对隔离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没有基本的信任(由于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经常会传递一些不可靠的信息而使信任危机很容易产生),学习者总是对他人存在着怀疑与防范,那么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效果大大减小。由于网络中各个学习者往往在面对着一个网络终端(电脑)学习,而使学习者难以面对面交流,情景难以建立,依赖情景实现传输的隐性知识传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2.网络教育的发展使受教育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受教育者往往容易忽视隐性知识的存在,满足于在网络上获得的大量显性知识。如果没有形成学习兴趣,没有独特的学习风格,没有接受能力的提高,学习必然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之下。

3.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削弱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情感因素的作用。

4.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交流,在缺乏兴趣或遇到心理或情感上的困难时更容易主动放弃。

5.学生面对大量的无关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容易转移。

6.过多的接触媒体和网络,会使学生基本的读、写、说等能力相对下降。

7.学生过多接触虚幻的网络世界,会增加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影响。

四、网络教育中隐性知识传输的实现

1.隐性知识显性化。许多教育者早已注意到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性,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总结学习经验供其他学习者学习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网络上知识传输的特点决定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的重要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当具有相当的专业能力并具有专业反省能力。教师不仅要学习已经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而且要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教师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理性的分析自己与其他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行为,挖掘出其中的隐性知识并加以归纳总结,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要能把教学经验准确外化成能加以传播的经验总结,以便于网络专家建立数据库进行网络教育环境设计。

(2)要将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及教学理论努力发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得到的隐性知识,并加以总结和整理,以便在网络教学中有目的地向学生传输。

(3)建立学生学习风格和教师教学经验的数据库。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数据库中各种教师教学经验的分析决定对学生实施怎样的教学,传输何种知识,采用何种策略,达到怎样的目标。

(4)要重视知识的内化。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行传输,与隐性向隐性的传输模式不同的是,隐性向隐性的传输本身已经自然地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而隐性向显性的传输却需要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知识内化过程,实现显性知识转化回隐性知识的转化。

(5)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网络教育中隐性知识传输的其他方法。虽然隐性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各方的努力实现显性化的,但是,教育的情景千变万化、教育的对象个性不同、教师的风格各不相同。在某一条件变量受到严密控制的情景中获得的知识,在其他教育情景中就难以复现,难以运用,因为其他情景中的条件和变量是不受控制的。

学生的成长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是,也有可能在学生整个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关键的一两件事、一两位教师的几堂课,甚至于教师的一句话对学生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为隐性知识能在网络教育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就是探索更多可行的方法。

(1)影像再现。我们可以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上课的经过拍摄下来在网络上播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这些教学片,在观看的过程中实现隐性知识的传达输。

(2)拍摄教育性影片。可以组织一些高水平的艺术家、有经验的教育者以及社会学家以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为目的,共同策划、拍摄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影片,利用其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点,让学生在网上观看影片的同时受到教育。这是一种主动建立情景的方法。

(3)建立网上虚拟区。利用网上虚拟社区使学习者在这个社区中与其他的学习者自由交流,相互学习和影响。并在社区中尽可能创造出模拟现实的环境,使学习者在社区中能进入现实中的情景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创造出网络校园文化,使学生在网上也能像现实校园中一样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浅谈语文隐性知识的学习 篇10

一、隐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关于隐性知识英国学者波兰尼有个经典的比喻, 他说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张脸中很快认出某一个人的脸, 但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却说不出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因此, 他认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领会, 并实现对知识控制的能力。进入新世纪后, 人类已经由工业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 这一重大变化所带来的还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而隐性知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 如果缺乏隐性知识的积累和隐性认知能力的提升, 个体将很难获得新知识, 并实现知识的创新。

在传统学习理论看来, 学习就是获取书本知识即显性知识的过程, 就是用客观、普遍的书本知识来代替主观、缺乏根据的个体知识, 教师教、学生学, 这种单向传递的教学方法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长期存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 这种现状亟须改变, 因为学生不但要识字学词, 而且要进行人际交往, 这一过程都要理解和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虽然课程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但大班化教学却很难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课堂模式:学生依然是中规中矩地坐在讲台下面听教师讲解, 一节课下来除了常规的教学问答外, 师生之间很少有建设性的交流, 即使有一些互动环节, 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谓的知识点, 课后留给学生的任务同样是密密麻麻的知识结论, 似乎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既定课时, 隐性知识的掌握在当下课堂并不能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除此以外, 考试压力也是造成隐性知识被显性知识掩盖的一个重要原因。考试成绩的好坏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未来, 也关乎每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被社会的认可度, 与能够获得高分的各科知识点相比, 一个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显然不是教师最关注的。小学语文课堂同样很难规避这样的教学误区———与其花精力获得隐性知识, 不如用这些精力来学习更“有用”、考试能得分数的知识点。这些因素的叠加, 造成的现状就是隐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不同程度忽视。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掌握

由于隐性知识大多处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 其意义指向的不确定性使教师很难进行明确阐释, 因而在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略, 但并不是说隐性知识是绝对不能言说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体验, 在不断的感悟、练习中, 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1. 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隐性知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动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经典, 无不渗透着作者美好的情感, 虽然隐性知识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对隐性知识的领会应先从教材入手。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 我没有拘泥于文字知识的掌握, 而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领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性的闪光点。在教学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 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 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 会成为射箭能手吗?”……经过不断引导, 学生不仅从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还得到了许多故事以外的有益启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始终认为, 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感受, 远比单纯字词句的掌握更为重要。

2. 教会学生捕捉语言交际中的隐性知识

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外, 让学生学会语言交际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这一学习过程同样包含着隐性知识的学习, 因为语文交际教学要让学生理解他人说话的主要意思, 并独立地发展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汉语博大精深, 底蕴丰厚, 要让学生真正听懂他人话语中的意思, 不但要听懂话语本身的意思, 而且还要学会把说话者的话语和当时的情境相联系, 这些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日常训练。在“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时, 我让学生设计了“以诚待人”的小品,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一节课的师生互动, 学生不但明白了构建良好的交流情境的重要性, 而且学习了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 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远不止书本上的, 除了教师自身的素养外, 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其实就是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因此,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习惯, 摒弃教师话语霸权,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以及学生间彼此互动的对话过程, 因为“对话的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不仅是一种相互间的理解, 更是一种平等的表现。除此以外, 教师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创造性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表达, 这样, 每位同学对隐性知识的认识、观点, 同样能伴随着教师的肢体语言呈现出来, 这种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感悟, 最终得到学生认可。

上一篇:混合流体下一篇:汽车服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