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

2024-06-17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精选八篇)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 篇1

2009年12月5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低碳经济”成会议的焦点之一, 会议要求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专家表示, 中国经济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是2010年经济关注焦点之一;2009年12月7日, 全球超过85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哥本哈根, 召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共商保护环境之大计。在这次大会上, 中国代表承诺:到2020年, 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按照IPCC的规划, 中国最多只需到2020年减排30%, 然而中国政府却向世界承诺碳减排40%-45%。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要达到这一减排目标, 中国差不多每年要支付约780亿美元的增量成本, 大约相当于每户家庭承担成本166美元。尽管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提出的减排目标都是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

据悉, 中国的低碳经济计划将正式启动, 企业将面临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毫无疑问, “低碳经济”即将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那么, 对于中小创业者而言, 低碳经济蕴藏哪些商机呢?

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 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

1. 低碳经济的产生。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泰国巴厘岛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 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 低碳经济对现有经济模式的影响。

如果说, “低碳经济”曾是一句口号, 那么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它正在变成行动。依托石油、天然气的“高碳经济”已面临衰退, 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当下时髦的话题。而寻找低碳经济的商机正成为企业家的新思维。

太极功夫的特点是以柔克刚, 看看我们身边的企业, 或许也有着自己借助低碳商机来“四两拨千斤”的运筹之道。在一般人看来, 发电厂每天都在“产生”粉煤灰, 而这些废弃物不仅不环保, 处理成本也高。福建同安榕兴纸业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俊波却“变废为宝”, 实实在在做起了低碳经济的生意。

2003年, 许俊波在上海看到了粉煤灰变矿纤浆的技术, 回来就一直琢磨着这事儿。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备, 去年9月, 第一条生粉煤灰变矿纤浆的产线在同安榕兴纸业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现在, 这条生产线的年产量已达到3万吨。

许俊波说:“很多人都问我们造的是什么纸, 其实我们就是把粉煤灰变成矿纤浆, 可以部分替代木浆用来造纸。”现在市场上造纸的木浆一吨价格就要5000多元人民币, 而他们利用粉煤灰制造出的矿纤浆价格是木浆价格的一半左右, 投放市场后立刻供不应求。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发现, 矿纤浆还可以部分替代玻璃纤维, 而玻璃纤维现在的市场价每吨1.7万元左右, 此外, 矿纤浆还可以用在改性沥青上。明年他们还将有两条生产线投入运作, 这样可以增加6万吨的年产量。尽管一条生产线的投资很大, 但他们觉得这是笔相当“划算”的投资, 回报周期也相当快。

《2009年胡润低碳财富榜》上, 玖龙纸业的张茵家族、保利协鑫的朱共山、尚德太阳能的施正荣名列前三甲。低碳榜上榜人数达20人, 低碳经济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一种新的企业发展观。我国正在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8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 也提出下一阶段我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 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 中国在政策层面已经开始行动, 已制定了包括“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 而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产业规划也即将出台。2009年11月12日, 在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召开的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高层论坛上。相关人士透露, 发改委目前正在起草低碳经济指导意见, 并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界定, 规划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据悉, 目前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已经出台, 不久将择机公布。

二、低碳经济时代蕴含巨大商机

“应对气候变化, 尤其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正使全球加速步入低碳经济时代, 这其中蕴含着大商机。”英国节碳基金在一份名为《气候变化:掀起商界革命》的报告中如是说。

“企业的未来将大幅取决于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准备是否充分, 这将决定公司所面临的是创造大额利润还是蒙受巨大损失。”节碳基金行政总裁TomDelay认为, 对于准备充分、主动出击、具前瞻性的企业而言, 最高可把企业价值提升80%。而定位不准且因循守旧的企业, 将会面临价值摧毁、惨遭淘汰的巨大风险。

王传福的比亚迪低碳经济

比亚迪不过是一家电池制造商和二流的汽车制造商, 但是它将电池与汽车结合, 创造的电动车概念使企业“乌鸡变凤凰”。仅仅因为它代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方向, 占据全球锂电池40%份额的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具有先天优势, 股神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 使比亚迪一夜间成为名闻世界的企业。

王传福经营的比亚迪, 主营业务是清洁能源和电池。过去6年中, 比亚迪至少已在电动车项目上投入了超过10亿元, 而2009年金融危机中, 高能耗制造企业出现裁员、倒闭, 而比亚迪则逆势增加近2万员工, 招收了1000多名大学生。

我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到2012年, 国内10%新生产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1000万辆算, 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一家节能公司的负责人王翊表示, 低碳经济是一块新的大蛋糕, 企业如果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初起阶段占一席之地, 在新兴行业占得先机, 那么它将是未来经济的领跑者。据悉, 即将公布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明确新能源各个行业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 并成为中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规划出炉, 预计也能使相关企业迎来更大商机。

专家预测, 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新商机主要集中在在太阳能、充电电池、智能电网等节能环保产业。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石波说, 包括风电、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 更可能是一个可在未来40年高成长的、可持续关注的投资机会。今年首次发布的“胡润低碳富豪榜”证明绿色商机已经成就了一批企业, 从低碳财富榜的行业人数上看, 经营太阳能的有9位, 经营充电电池的有4位, 垃圾回收处理的有5位, 水电和风能发电各有1位。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 互联网引领经济的时代过去了, 金融引领经济的时代过去了, 那么谁会成为下一个经济的引领者———低碳经济。

厦门永耀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夜景工程、LED小夜灯、LED卡片灯、LED显示屏等照明设备的小企业。公司经理蔡剑鹏说:“现在我们的行当前程也相当光明———照明+低碳。我们把新能源的利用, 比如说光能、风能跟我们的照明产品结合起来, 做一些创意产品。现在欧洲市场对传统的照明已经进行了限制, 比如白炽灯、卤素灯等都属于欧盟国家限制进口的产品。所以,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照明产品定位在低碳经济的范畴。”

对永耀公司来说。随着行业内LED技术的进步, 价格会进一步降低, 技术进步又可以导致通用照明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目前大范围的照明产品, 在国际上技术还没有很大的突破, 永耀公司就专做小范围照明产品, 比如夜灯、手电等。由于外观上不需要做大, 因此在工业设计、造型上就可以有很多创新的地方, 在细分市场上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其实只要找准一个小领域, 一样是可以做大, 我不去挤破脑门做大家都在做的东西, 一样可以在低碳经济中分一杯羹。”蔡剑鹏自信地说。

三、中小投资者如何掘金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 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 有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可供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纵横捭阖, 也有低碳食品中、低碳家居、节能设备等小投资小行目供中小投资者一展身手。因此展望2010年, 我们有理由相信, 低碳经济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1. 低碳食品孕育新商机

随着世界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低碳”食品将成为食品行业下一个“热点”。

低碳食品的主要功能在于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减轻体重, 控制二型糖尿病或相关失调症状, 并提高血液中运载胆固醇粒子的比例。越来越多的食企已经预料到它的发展前景, 开始涉足“低碳”食品领域, 虽然目前开发的此类产品还不是很多, 但从长远来看, 它的开发空间和发展机遇是任何有远见的食企不愿错过的。

低碳食品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低糖。如一些针对老人的藕粉、麦片、低糖高钙芝麻糊等冲饮品以及一些小点心和面包之类的低糖无糖食品非常受宠。眼下很流行低碳饼干, 像用黑芝麻、大豆卵磷脂、黑豆、黄豆、薏仁、燕麦、小米、山药、莲子、芡实、糙米、绿豆、南瓜子、玉米烘焙的饼干特别受家长的欢迎。在超市,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进口的点心包装上标有“低碳或低糖”字样。还有一些低碳冰淇淋, 比如竹炭冰淇淋, 脱掉了脂肪, 里面没有白糖, 而是加入了竹炭粉, 再加入糯米粉, 吃起来不会发胖。此外, 眼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推出低糖饮料, 一些啤酒企业也纷纷推出低糖啤酒。

此外, 作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作为低碳食品的一部分, 也吸引着广大食客。营养健康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符合了眼下大家追求简约健康的消费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渐重视, 低糖营养是大势所趋。现在, 已经有不少食品企业涉足“低碳、低糖”食品, 虽然眼下开发出的产品还不是很多, 但从长远看, 低碳食品的开发空间和发展机遇是许多企业不可错过的, 所蕴含的商机也值得去好好挖掘。

2. 低碳家居中的大商机

近年来, 环保家居、绿色家居充斥着家居装修界, 这代表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从环保材料到环保装修, 从奢华装修到人性化设计, 从增设停车位到开通免费班车, 从进口材料到普及国产化, 从砍伐树木到建设速生林, 从发光顶设计到太阳能灯具……低碳家居生活正在流行。

随着我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数以亿计的资金被吸引到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家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 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政策的导引下, 嗅觉灵敏的企业闻风而动, 纷纷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力度, 厨卫家电企业更是加快了研发步伐。一些厨卫商家就率先运用低碳技术推出“低碳”、“环保”的热水器、厨卫套餐、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等一系列符合低碳厨卫产品, 抢占市场先机。据统计, 中国厨卫家电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700亿元左右, 未来5年里, 中国厨卫家电将有1000亿的市场份额, 今后10年, 我国将有33%的住户迁入新房, 这意味着平均每年有260万个以上的厨卫家电更新换代。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将偏向天平的哪一端?绿色环保的“低碳”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消费主导。

3. 节能建筑商机无限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根据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重点围绕建筑物墙体、楼 (屋) 面、遮阳等建筑围护系统, 空调、照明等设备系统, 太阳能、地热 (冷) 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筑工程项目, 应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 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随着国家建设部对节能建筑重视, 将会给许多行业带来商机:

(1)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

国家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 使用建筑垃圾制砖正符合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因此, 建筑垃圾制砖产业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展望未来, 建筑垃圾的发展前景必定是一片光明。

据报道, 不久前, 广东一家环保构件企业, 在白云区建成了一条每天能吃掉1000立方米至1500立方米 (约1800吨) 建筑垃圾的生产线。一斗斗建筑废渣被扔进机器后, 能逐渐变成石块、沙粒, 最后变成了制砖材料。再经过两道工序“搅拌”和“压制”后, 就能制成一块块规格齐整的低碳免烧环保砖, 每天的产量能达到10万块。这种砖经过10天的淋水养护后, 比红砖更坚实, 而且重量比红砖轻20%, 吸水性非常好, 市场潜力非常大。

(2) 能建筑为照明节能设备生产带来巨大商机

据报道, 我国现有440亿平方米的存量建筑, 对这些建筑传统的照明设施进行节能照明改造, 市场空间高达30亿元。

有数据显示, 在全社会的能源总消耗中, 照明消耗的能源占到1/5。而中国建筑消耗的能源, 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到2020年, 中国将要新增300亿平方米的建筑, 届时能源需求将达到每年11亿吨煤。

美国EMSI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华中区总经理钱颖初说, 照明是建筑能耗的第二大项, 占建筑总能耗的35%, 高效节能的绿色照明解决方案, 不仅能为建筑提高能效利用, 节约能源,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还能为建筑内的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照明环境。

我国普通照明中白炽灯与节能灯比约7.5∶1, 节能灯对白炽灯的替代空间巨大。目前政府已出台推广节能灯配套补贴政策, 同时, 发改委等6部门上月联合公布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提出“到2015年, 半导体照明 (LED) 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30%左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功能性照明达20%左右, 液晶背光源达50%以上, 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等目标。

国家振兴规划要求, 全国节能灯产量要比去年增三成, 推广节能灯1亿只。得益于利好政策, 上万家国内节能灯制造商有望告别“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旧局。对市场空间无限大的内销市场, 中国照明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赵建说, 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绿色建筑有回报, 完全可以市场化运作。

4. 低碳农业大有可为

现在人们一谈低碳经济, 讲工业的多, 讲城市的多, 讲乡村的少, 讲农业的少, 实际上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气候变化和已走向末路的化石燃料时代, 正在给农业和人类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气候变化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与此同时, 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 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发展低碳农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做强加工业

首先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其次是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有时其效益往往超过主产品的效益, 既节约了能源资源, 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 发展“白色农业”

进入21世纪, 依靠水土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将接近或达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 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出路。首先是微生物的利用, 专家们称之为白色农业。目前农村微生物运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是沼气。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 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其次是将农村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进行循环利用、深度利用。再次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智能代替化学能。

这三条新出路, 是在广大农村发展低碳农业的着力点, 可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

(3) 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能使农业生产处于碳综合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不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强化固碳, 还会带来生物多样性以及其他生态环境服务方面的益处。

国际上大部分有机食品的销售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的销售价格高出50%-150%, 而投入却比常规农业少, 这样生产者可多获利10%-15%。国内有机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污染问题的关注, 城乡居民特别渴望得到有机食品, 从而使其市场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20%左右。

四、热点项目展示

低碳经济虽然商机巨大, 但因是新兴行业, 发展尚不够规范, 政策上也存在一定变数。投资行业鱼龙混杂, 为帮助中小投资者选准项目, 规避风险, 特从众多热点项目中选择部分市场相对成熟, 启动资金小的项目供读者朋友参考。

1. 代理节能产品。

项目概述:当前, 市场上只有太阳能系列产品、节能灯具等少数节能产品得到相对广泛的推广使用, 整个节能市场尚处于沉睡当中, 节能产品市场充满商机。业内人士表示, 节能产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历经多年的市场培育,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人们的节约意识大大提升, 对节能产品的需求空前高涨, 市场出现了“井喷”, 做节能产品市场代理大有钱图。

适合投资人群:中小企业、个人。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10万元左右, 经营场地40平方米以上。

2. 低碳项目中介。

项目概述:随着低碳经济热的兴起, 大型企业需要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 而不少专利持有者苦于无人投资, 中小创业者正好可以搭建一座企业与专利持有人之间的桥梁, 成立相关中介公司, 也能从中获利。

适合投资人群: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利持有者。从某种意义上说,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减排, 如果在这方面拥有相关专利发明, 创业会更方便快捷。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5万元以上。经营场地20平方米以上。

3. 开发新能源及节能产品。

项目概述:较有市场潜力的新能源及节能产品, 大的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工业电机, 小的如节能灯、房屋建筑节能设施、高效节能家电等, 不胜枚举, 这种宽泛的行业面为中小创业提供了诸多可能。随着人们对石油资源大量耗费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 寻求新的可再生能源以及附属于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新产品、新工艺成为人们的首选。如果创业者能够瞄准这个需求开发出新产品, 创业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在这方面, 国内已经有人进行了先行的尝试。例如, 有人在内蒙古沙漠地区广种沙柳等沙生植物, 然后把平茬后的沙柳用于生物质能发电, 达到了治沙、发电两不误的效果,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

适合投资人群:像这类小型低碳经济创业项目, 其前期所需的资本投入并不很高, 非常适合中小创业者。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20万元以上。经营场地80平方米以上。

4. 节能建材的生产或销售

项目概述:节能建材是我国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国建筑能耗严重, 节能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 建筑节能形势严峻。新型墙体材料, 保温材料、门窗材料节能效果明显, 建筑节能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新型节能建材的运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建筑节能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完善, 节能建材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节能建材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石膏板、塑钢门窗和节能玻璃为代表的节能建材, 不仅节能效果显著, 而且部分产品性价比高, 竞争力显著。国家对于节能建材给予了大力扶持的政策, 通过制定大量的法律政策、税收优惠、政府基金和信贷支持等措施, 鼓励节能建材的生产和使用。节能建材在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得到了更高比例的运用。

适合投资人群:节能建材行业进入门槛低, 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人涉足。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30万元以上。经营场地40平方米以上。

5. 代理批发农村专用节水产品

项目概述: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对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应用最广泛, 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产品当属节水产品。目前我国每年仅农业灌溉专用的节水器具就需要800万套以上, 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现在的市场供给量约五六百万套, 市场缺口巨大。据调查, 市场缺口主要是因为经销渠道不畅, 因此投资经销代理农村专用节水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主要经营无塔供水装置、废水自动分流器、嵌入式自动节水器, 兼营家用节水龙头, 磁水处理器高压移动灌溉机, 卫浴节水器, 灌溉节水系统和IC农田控水系统等。

适合投资人群:小企业, 个人。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10万元以上, 经营场地40平方米以上。

6. 农村新能源

项目概述:农村新能源是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及广大农民烧柴、做饭、取暖的一项基础性能源。它包括生物质能 (户用沼气、秸秆气) 、太阳能、风能、煤层气和以电代燃等可再生能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对能源的迫切需求被重新提上日程。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农业部和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 并制定出台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在广大农村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引导当地可再生能源以适合自身的节奏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规划, 到2010年, 全国将有4000万农户用上沼气, 达到适宜农户的30%左右;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到4700处左右, 达到适宜畜禽养殖场总数的39%左右。这是中小投资比较实际的投资机会。此外, 秸杆汽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小型化的清洁能源技术也比较适合中小投资者参与推广。

适合投资人群:中小企业, 个人。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5万元以上, 经营场地20平方米以上, 沼气池建设等项目可不需要投资者具备自有经营场地。

7. 室内污染治理产品

项目概述:这类产品以纯天然植物提取液经高科技工艺提炼合成, 元素无害, 可直接喷于空气中, 高效快捷地除去空气中游离状态的甲醛、苯等。而且吸附力强, 在有针对性地除去家具、地板等甲醛污染的同时, 还有清洁、上光、蜡护、驱虫等多重功效。产品广泛应用于居室、宾馆、服装、板材、家具等。投资不大, 市场前景广阔。

适合投资人群:中小企业, 个人。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3万元以上, 经营场地20平方米以上。

8. 环保涂料

项目概述:油漆、涂料是家庭装修必选的建材材料, 在整个家装预算中, 油漆、涂料的消费只占5%, 但是覆盖面积达80%, 影响力是100%, 这些数据代表着油漆、涂料行业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近几年来, 随着消费者环保健康意识的增强, 在选购涂料的时候, 更多考虑的是环保性与实用性, 考虑这类产品的VOC含量和净味功能, 考虑是否有可靠周到的售后服务。业内专家预测:2010年, 水性环保涂料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扩大, 继续占据消费主流。

由于水性涂料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 具有低污染、工艺清洁的优点, 属于环保型涂料, 这是溶剂型涂料所不具有的, 因此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水性涂料的开发。

据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 我国有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 有近1/3 (约130多亿平方米) 需要进行节能改造, 按每平方米200元计算, 共需耗资约2.6万亿元。这将给节能环保涂料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 这一极具诱惑力的市场已被众多涂料经营者嗅到了商机。业内专家表示, 中国家装涂料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零散竞争的局面, 品牌竞争已经显露出优势, 而且环保涂料品牌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未来3—5年的竞争中将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

适合投资人群:中小企业, 个人。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10万左右, 经营场地40平方米以上。

9. 节能真空玻璃

项目概述: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30%以上, 而且此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每年我国竣工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 其中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400亿平方米, 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 而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开口部, 窗户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左右, 改进窗户的节能是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有效、快捷措施。

据中国建筑行业协会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新建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窗户用的中空玻璃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现代住宅隔热、隔音的要求。同时随着建筑节能法的出台, 售后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写字楼都将明确列出建筑能耗指标作为房屋出售的参考依据之一。而真空玻璃无疑在能耗和实用性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统计数据表明, 2008年我国节能真空玻璃的销售额达200多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30%, 尤其是沿海较发达地区, 销售额增长40%以上。可见, 真空玻璃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适合投资人群:中小企业、个人。

投资条件:启动资金10万元, 经营场地50平方米以上。

1 0. 公共场所空气净化用品

项目概述:目前公共场所空气净化类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增大, 据中国室内监测委员会监测, 未来四五年内将是我国公共场所空气净化行业的高速增长期。产业规模预计将达3倍, 达到270亿元人民币, 目前国内的需求量在90亿元人民币, 市场供给量为60亿元人民币。市场缺口较大, 前景可观。

现在空气净化用品代理批发环节的利润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高的环节, 平均毛利率达50%左右。经营产品可以光触媒除味剂、新型空气净化器为主, 兼营厕所除臭剂、负离子供氧设备、换气风扇、汽车专用净化剂、活性碳、微型甲醛检测仪等。

适合投资人群:中小企业、个人。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 篇2

摘要: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说绝对不陌生,随着我国新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法规的实行,我国很多企业也渐渐开始了解低碳经济,也开始慢慢的把企业的发展和发展低碳经济联系起来。在我国以往的发展历程中,对于环境保护虽然也不断都有各种各样的环保法规出台,但是对于我国实际的环境保护贡献一直都微乎其微。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较弱,另一方面这些环保法规的设定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再加上很多企业的不重视,我国的卫生环境形势也在不断的恶化。面对此种情况,国家推出新的环保税也的确是大势所趋。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营销,企业对策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们越来越关注碳排放量,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这种关注推向了高潮。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中企业应积极探索低碳营销战略体系即是对低碳经济稳妥着陆的最好回馈,换言之,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将成为企业实施低碳营销的助推器。

1 发展低碳营销的必然性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低碳经济”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对实体经济影响正在逐渐加大,同时给人类带来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的革命。低碳营销正是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和低碳经济逐渐形成的驱动下产生的。

1.1 低碳营销是企业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低碳营销以满足低碳需求为出发点,一方面,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有能力生产“低碳产品”,并且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去销售这些产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其消费行为也正在逐渐过渡到“低碳消费”的模式。在“低碳经济”取代“高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从“高碳营销”转换到“低碳营销”是21世纪企业与新时代、新经济模式相适应的选择。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的关注点历经了从“产品”到“产品+消费者”再到“产品+消费者+自然环境”的扩展,营销导向则从产品导向到需求导向再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导向。所以,从历史演进的视角看,低碳营销模式是企业继产品营销模式和市场营销模式之后的第三种模式,是企业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基本需要。

1.2 低碳营销是全球政治经济新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日本签订以来,低碳经济的思想开始形成并得到全球政界的高度重视、实践界的积极探索和理论界的深入研究。低碳经济逐步成为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新主题。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来看,低碳经济已经提上日程并逐步开展,而且有快马加鞭的发展趋势。无论国际间的政治博弈结果如何、“碳排放”权利以何种格局进行分配,其主要的责任肯定落在作为一国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身上;国内碳税收、国际碳关税等都会不断推高碳排放指标的价格,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在市场上特别是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可以预期的是,政府与市场都有促使高碳排放企业逐步减产甚至直接淘汰的压力。所以,及时转换思路、率先和主动进入低碳营销模式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环境对企业的新要求。

1.3 低碳营销是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高碳营销模式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的过程对企业来说实质上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原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一定还能保持,原来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可能后来居上,登上低碳经济背景下优势企业的交椅。我们知道当前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依靠是大量消耗媒、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以及使用廉价劳动力为前提的。当不可再生资源数量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或是当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碳排放受到严格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优势企业苦心经营的原有核心竞争力将荡然无存。相反,若企业能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等环节进行低碳化处理,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改进和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低碳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迎接资源危机、政策危机和出口危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当前尚未树立竞争优势的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个转变则有可能是一个全面超越和取代原有优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好时机。从短期来看,“低碳营销模式”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因为在低碳模式下需要戴上不少的条条框框,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无所顾忌;但从长期来看,不论是对优势企业构建更加稳固的优势还是对中心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都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总的来说,低碳营销模式是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 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

对于企业营销模式来说,一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产品营销模式”,二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模式”,三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营销模式”;其中,绿色营销的观念强调了企业利润、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特别是环境利益的统一。正如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具体化,低碳营销则是绿色营销的可操作化。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的理念将逐渐深入人心,与之相适应的“低碳营销模式”也将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流选择。

2.1 从宏观上要积极完善实施低碳营销的环境条件

首先,迅速完善强有力的环境经济政策,依此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政策强调以内化环境成本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可以借用这种“内在约束”力量,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其次充分发挥绿色组织的作用,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环保组织。政府应通过成立低碳产品管理组织,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监督,对积极实施低碳营销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照顾,如实行税收、信贷优惠和补助等政策,使其有序、快速发展。

2.2 在微观上要具体落实到低碳营销策略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求企业真正树立低碳营销观念,要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申请环境标志并逐步扩大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其次,有针对性的实施低碳营销策略。企业要加强对“低碳消费”市场的研究,根据低碳信息,积极开发低碳产品和环保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环保问题,更应有效地推动生产企业产品设计的合理化,同时要制定适宜低碳产品的价格,建立销售渠道以抢占低碳时代的话语权,同时凸显低碳品牌效应,开展绿色促销,完善绿色销售服务。通过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低碳营销。2009年12月22日,国际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了由12个人组成的年度人物榜,其中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被评选为年度低碳经济人物,他当选的理由就是在中国零售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鲜明地提出了低碳超市的概念。国内的一批家电企业、服装企业也都已开始身体力行低碳营销,可以预见,我国企业会在低碳经济时代以付诸实践的营销活动提升我国在全球的低碳品牌形象。

3 发展低碳营销的策略

3.1 强化低碳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或营销理念)是指贯彻于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企业决策人员、营销人员的经营思想或商业观,它概括了一个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营销观念是否客观、正确,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低碳营销观念是指围绕碳减排和环境保护这个中心、以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企业生产经营观念。

(1)强化客户合理需求观念。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点的营销模式。然而研究表明,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的感知、认知、学习、态度、文化、个人特征、生活方式、所处情景和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微妙的关系,从而在多样化的消费者行为中难免出现非合理的消费需求。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低碳营销模式要求企业必须把客户的低碳的“合理需求”从笼统的“客户需求”中鉴别出来,着重鼓励、挖掘和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

(2)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性成为企业经营主导方向的条件下,企业必须将可持续性作为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消费者、社会、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3)强化低碳企业文化观念。树立低碳营销观念,构建低碳企业文化,把低碳意识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引导学习策略,树立企业的低碳文化,通过自我宣传和参加社会公益宣传等方法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低碳企业”的形象,并利用与消费者的互动,加强企业内部的低碳文化,形成良性循环。

3.2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低碳营销的基础和关键。企业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积极主动地建立环保高新科技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基地,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走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3.3 实施双赢的价格策略

价格在营销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情况、产品成本、竞争状况等因素及其变化趋势,采取相应定价策略。企业应主动为消费者争取一个合理的分担比例,以取得消费者的最终认可。一是争取政府对企业在生产中使用低碳技术的补贴;二是争取政府对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的补贴;三是主动降价,以“薄利”的方式吸引并扩大客户群体。这样的合理分担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低碳产品价格过高的状况,从而启动低碳消费市场。

3.4 实施环境管理策略

企业在开展低碳营销过程中,应在重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同时。实施环境管理策略,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

3.5 创新分销渠道策略

企业应针对目标顾客合理需求的特点、产品的特性,选择有信誉、关心环保的代理商、批发商或零售商,采取邮购、推销、设立自营低碳专柜、绿色专卖商店或绿色连锁店等手段,开展低碳营销活动。

3.6 引导低碳消费需求

挖掘消费者的低碳需求、培养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文化。企业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积极宣传低碳文化,配合国家做好舆论引导和知识宣传的工作,这包括各种低碳公益广告和低碳基金捐赠等等;二是营造企业“低碳领导者”形象,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的前瞻性、社会责任感和“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等等,取得消费者的认可;三是利用企业低碳文化去感染消费者,吸引其参与到低碳文化的学习中来。

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无论从企业营销模式演进趋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还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来看,企业营销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都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胡正明.中国营销——对策与创新[M],北京:济科学出版社,2001,204-208.

[2]晓光,宁川.新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04-209.

[3]梅莉,左鹏.绿色营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04,(1).

[4]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5.

低碳经济下的外贸企业发展对策探究 篇4

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清洁能源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 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之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9月8日, 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国家主席胡锦涛

储运、财务、法律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审查、会签、集体评估, 以决定合同执行的可行性, 找出合同的缺陷和不足, 进行完善的修订和补充后才能执行;在合同审核中, 应以客户资信调查为基础, 采取相应的结算方式和交易方式;应了解相关的贸易背景、环境、合作国的壁垒政策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和收益是否对称的判断;应考虑贸易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 坚持利益着眼的长远性和后续积累, 坚持在产品品种、销售渠道、业务模式、延伸服务等方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提升;应配备得当的营销人员, 保证业务过程不出差错;在合同条款中的交货、仓储、结算方式等条款严密、审慎的前提下, 注重对异地报关进口、报关仓储公司选择、货物盘点等主要风险点加以控制。

3.4健全企业内制衡机制

外贸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指导下, 构建起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 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明确职责权限、职责分工;要大量加强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各司其职的内控防范制衡机制。应当建立科学的授权批准制度, 及时调整授权的尺度, 对业务流程进行程序性的审查, 并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防范风险的发生, 保证风险发生后能够及时处置。

3.5加强企业运营中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外贸企业的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防范各方面的工作, 不但要做好上述工作, 而且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要协调一致。其中做好信息沟通十分重要。首先, 要建立企业运营信息通报制度, 要让全体员工知道企业运营情况, 了解每个工作流程中信息的郑重提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也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地保护环境,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 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出口导向, 二是高投资低消费。出现这种模式特点是与我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息息相关的。

改革开放30余年来, 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8.5%, 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3%。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为6.8%。2005到2007年, 对外贸易顺差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 分别为2.5、2.2和2.6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技术瓶颈, 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依赖外贸出口的产业模式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1) 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衰退的困扰,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不能

变化, 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当前要做的事情, 重大事件的信息要召开员工会议, 共同商议, 这样既使员工了解情况, 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有利于在企业风险防范中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

4结语

企业内控防范的策略和方式应当是动态的,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实力的增强, 企业应当进行内部控制策略的相应调整。如在国际经济好的时期, 应提升经营目标的高度, 在资金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扩大贸易规模, 减小风险防范带来的业务发展限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 应坚持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确立发展目标, 及时缩减发展规模, 防止因急于求成而涉足高风险业务。

参考文献

[1]贾海鹏.国际废料贸易中的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J].资源再

生, 2010, (4) .

[2]潘韧.浅谈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J].太原大学学

报, 2008, (3) .

[3]蒋薇.国际贸易中独立担保欺诈及滥用风险防范[J].国际贸易问

题, 2007, (8) .

[4]吕莱.国际贸易信用风险管理[J].国际市场, 2006, (2) .彻底转变, 我国经济就不会有本质的改观。 (2) 国民经济整体经济效益不佳。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极其有限, 许多企业主要靠国家提供的出口退税补贴生存, 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份额过高。 (3) 超大规模的外贸商品出口量对国内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占用仍然是极其巨大的。而巨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 因为治理环境污染也需要能源和其他经济资源支持。

因此, 如何从目前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中转变, 是我们当前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课题。

3 低碳经济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是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只有顺应发展趋势, 才能实现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市场自身会产生转型的需求。所以说外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是束缚其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 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市场, 拓宽产品的出口渠道, 积极采取各种手段,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将外贸市场推向发达国家以外的国家;过去我国的外贸企业主要依靠价格低廉在竞争中取胜, 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 先进的技术, 产品的质量, 研发的手段以及经营的手段应该成为我国外贸企业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 使我国外贸企业与时俱进, 进而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国企业应借世界发展低碳经济之际, 加大研发力度, 提升产品质量, 加强管理, 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有能力的出口企业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 不断更新技术, 改变产品生产方向, 尽力实现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转变, 使产品的品质升级, 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完善产业链的结构, 以设计水平、研发能力、品牌效应、服务质量、销售策略等为中心向外扩展, 这样, 外贸企业的技术会越来越高, 获得的收益会越来越大, 企业的竞争能力会越来越强,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品牌化战略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 技术创新成为了重中之重;而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我国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应该多向国外先进的同类企业学习,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大量技术含量高的操作设备, 引进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 不断创新, 加快产品性能的提高速度, 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非价格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完善的管理机构, 吸引大量的国外投资, 着力将一流的人才吸引到国内。

外贸企业还应该大力开展品牌的建设, 应该努力生产出自己独立开发并且具有强大优越性的产品。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是增加外贸企业竞争力的法宝, 不断提升产品的品位, 增加产品的品牌效应和设计水准, 打造出口产品强有力的品牌效应, 以高端的品牌获取对产品的定价资格, 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在产品优化方面, 外贸企业应该在改进自己经营的产品和满足市场需要方面下工夫。根据贸易国的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调整产品的功能;组织货源时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选择产品。此外产品的包装也是外贸企业不可忽视的因素, 企业应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精心地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观点。

3.3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增强企业经营的绿色观

(1) 培养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使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 不注重绿色营销的企业就会失去市场而被淘汰出局。只有这样才能唤醒企业的管理者, 解决绿色营销观念淡薄的问题。

(2) 系统推行绿色市场策略。外贸企业要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强化绿色观念, 不断推出绿色产品, 开发绿色市场, 实施绿色公关, 树立绿色形象, 系统推行绿色市场策略, 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具体来讲主要在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销售方面实施策略。一是绿色设计。产品的绿色设计又称为产品的生态设计或者环境设计, 它是决定绿色制造工程成败的关键。绿色设计要求时刻都要考虑预防污染问题, 它从设计开始, 把改善环境的努力始终凝结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之中, 环境标准被列为优先考虑因素。二是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借助于各种制造技术和手段, 加强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 在产品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绿色销售。绿色销售是绿色产品由企业手中跳跃到消费者手中的衔接环节, 在整个绿色营销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4 扩大国内需求, 开拓国内新市场

2009年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该规划内容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放到了首位, 可以说扩大内需是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长期以来, 大部分外贸企业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美国金融危机, 欧美市场外需量急剧下降, 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支持, 把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安排到资源丰富的区域去办;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 把部分高档消费产品如电冰箱、小轿车等推向广大乡村, 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通过减免税收或税收返还的办法, 搞好农村集约区域建设,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激活农村市场。

4 结语

总之,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 外贸企业应该深入研究市场化业务经营模式, 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新型交易平台。树立新的管理观念, 突破传统的企业管理的理念, 强化战略管理, 围绕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和提升这一主线开展各项工作, 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 以便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 迅速适应新环境下新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晓莉.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09, (3) .

[2]田家琳.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 2009, (6) .

[3]田家琳.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1) .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变革与管理 篇5

1 低碳经济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气候变暖及其潜在威胁宣告了传统的以高能耗、高物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高碳排放模式即将终结, 而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发展模式正受到广泛关注。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中国也正在积极的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以避免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期和根本上来看, 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能够带来气候变化以外的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改变产业结构、重置产业配置并在发展中均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也能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就业机会, 进而促进中国人类的发展。那么,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企业的变革及管理要以低碳发展作为指导思想, 这样, 才能加快经济从传统的方式向现代低碳方式的转变。

2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变革与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 企业作为微观决策主体之一, 完全有理由、有责任作出自己的表率作用。在低碳的背景下, 不管是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在管理的方式上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 体现当前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主题

当前, 我国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新的形势下, 中国政府也向世界承诺了中国节能减排整体目标:到2020年, 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50%,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这意味着从2010~2020年, 甚至到更长远的时候, 中国的企业要在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中承担责任。以低碳发展为方向的企业管理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约开支, 同时也体现了节能减排的主题, 也是增强企业长久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2.2 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 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通过经济手段充分调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碳税作为碳排放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适时征收碳税, 表达了国家决策层强有力的决心与意愿, 在更广阔深远的意义上推动中国社会向低碳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果企业不注重碳排放则会承担更多的成本, 丧失既有的竞争优势。

2.3 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公众注意的重点已经逐渐从产品的质量转向了生存环境的质量, 即对企业的低碳行为越来越为关注。企业建立低碳管理模式, 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对企业低碳行动的期望和要求。

3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变革与管理路径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来说, 是一次崭新的企业生态经济革命, 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经营管理模式, 转变管理思维方式, 根据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一种低碳经营管理理念以及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1 树立低碳意识的管理思维理念, 强化节能管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 虽然节能减碳意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大多数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长期性、紧迫性的认识仍然不足, 在发展思路上还存在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未来, 企业应统一观念认识, 强化节能管理, 将低碳经营理念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南, 统一思想和行动, 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在具体的工作中, 企业应建立低碳文化, 并从严格规章制度开始。

3.2 建立“以人为本”的低碳人才观

“人”是企业的灵魂, 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体系的主体。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富竞争力的资本。在低碳经济时代, 企业对人的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低碳人才观。以人为本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 低碳时代的发展更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这也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企业变革和管理中, 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对人的管理, 人是能动的, 与环境具有一种交互作用。当前多数企业所指的人性化管理都强调客户、消费者的利益, 对员工管理的人性化措施比较少见。从低碳经济视角看, 人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些角色不仅指与企业生存发展相关的消费者, 同时还有企业内部的职工。那么, 企业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确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 树立尊重员工职业发展的人才价值观, 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3 建立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新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碳经济时代, 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有别于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服务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目的, 忽视了“环境” (企业文化) 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在低碳经济环境下, 企业的关注点将不仅仅在于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还必须考虑增加了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成本”和“综合效益”。因此, 新型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应以企业“低碳经济”和“绿色文化”为核心理念导向。

3.4 构建低碳营销的管理体系

在企业管理方面, 企业各个部门都要实施低碳管理战略。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和低碳经济逐渐形成的驱动下, 低碳营销必然会日益深化, 正成为21世纪的主流营销模式——绿色营销。它是传统市场营销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层次延伸, 比传统市场营销意义更深远, 更具时代性。低碳经济时代, 企业主动实施低碳营销体现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 并从根本上维护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 实现经济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需求是构成市场营销基础的一个基本概念, 营销活动的进行必须有消费者这一角色积极参与, 企业低碳营销的决定性驱动力是低碳消费。那么, 在产品策略中, 低碳营销的第一步就是针对低碳消费市场进行调查。低碳消费从小的方面来说是消费者从保护健康和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产品的消费, 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消费者由于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在消费中倾向于那些清洁型、无公害产品的消费方式。

3.5 构建低碳财务管理体系

低碳财务管理体系是适应环境保护观念的体系, 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的一种挑战和发展。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体系包括低碳会计、低碳审计及低碳投资等。首先, 低碳会计是在对传统会计修正的基础上为适应环境需要而产生的, 它是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 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其内容除了包括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外, 还包括环境污染成本, 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 全面监督反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其次, 低碳审计是指企业对现行的运作经营, 从低碳管理角度进行系统完整的评估, 包括危险品的存放、生态责任的归属、污染的估计、政府环境政策的影响等。再次, 低碳投资是指企业抓住机遇, 投入低碳环保项目, 发展低碳产业,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低碳程度。企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规模, 应适当开发新项目, 扩大企业规模, 增强企业实力。低碳投资不失为企业低碳管理中的一个突破点。

4 结语

低碳对企业来说不光是责任, 也是机遇。在低碳经济管理下, 企业应高瞻远瞩, 积极探索, 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 全面变革和进行管理上的创新, 通过建立低碳管理模式规范组织的低碳行为, 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 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整个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9/10)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思路研究 篇6

一、制定以低碳经营为目标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

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其立足于所采用的战略行为而加以实现之结果。在运用低碳经营目标来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的过程当中, 企业应当从资金的利用率和利润率等诸多方面以确定低碳盈利能力。要从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产品的质量、生产中废品率和自动化能力等诸多方来确定低碳发展业务的生产率。要从本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产品总体销售收入、产品售后服务项目增加额、客户满意度、优质企业形象等诸多方面以确定发展低碳业务的市场化地位。要从产品线宽度以及深度、低碳产品的产值占据企业总产值的比率、低碳产品的收入占据企业总收入的比率等多个方面来确定低碳业务产品或者服务结构等诸多因素。

二、形成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的企业竞争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迫切需要企业持续实施科技探索和技术创新, 从而更好地研发出新型低碳能源、低碳材料以及低碳工艺等, 从而全力发展低碳产业。, 目前, 我国诸多企业因为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 技术创新的能力较低, 因而升级换代的难度也就变得相当大, 导致企业往往只得采用跟随或者模仿的战略, 缺少强大的市场竞争实力。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特点必然是创新和主动的, 预见不同变化且实施有效反应之能力;创设良好机会之能力;依据市场之需求开发出低碳与节能产品, 依靠低能耗的新产品来获得市场。碳的生产率属于低碳经济体系中的中心指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面对着环境不断恶化的艰巨形势, 重点就是要提升碳生产率。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就应当运用构建起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快本企业的低碳化发展, 形成更加高效的技术创新平台, 产生更为合理的激励保障体系。这就需要每家企业均高度注重技术要素在本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作用, 实现企业产权机制的改革,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内在推动力量。同时, 企业还应当全面发挥出技术创新风险基金所具有的积极引导作用, 强化低碳技术服务所具有的支撑, 从而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通过产业链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就产业链视角来观察, 产业链的升级往往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即整合生产性研发、整合供应链等。前者主要是全面整合生产研发工作, 这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开发本企业新产品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协调, 将产品开发程序和市场的需要、企业的策略和材料供应之间的相互结合。前者主要包括了基础性技术理论研发以及领先科技研发的内容, 而且包括了新产品的研发或者目前已有产品进行改进与研发。全面整合生产研发环节, 能够运用分布于产业链的各环节研发以及生产性据决策, 从而提升本企业所有生产系统之效率。整合供应链主要是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产品的结构上, 控制与影响整个供应链系统, 改进资源在每一环节当中所进行的配置, 这样一来就能得到更高的价值, 而并非是孤立而分散地对待相应的环节。通过整合供应链, 一般情况是从完整的供应链当中选用最为重要的步骤加以管理, 从而提升该企业的工作率。通过整合供应链, 能力形成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客户之所需为基础的制造业运用供应链系统以提升供应链而不是对某个单一环节之效率, 从而控制个供应链系统的成本、库存以及物资的储备, 从而为客户们提供更好有为优质的服务。在全力整合生产研发以及整合供应链的全面发展而发展碳技术, 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在改进低碳能源技术, 并提下用低碳能源去置换和替代传统意义上的高碳化化石。同时, 要积极发开展吸收技术, 运用碳捕捉与碳封存能够提升的碳蓄积, 并且爱最大限度上降低地球生态圈所导致的个人碳循环通量, 从而促进碳平衡。

四、立足低碳化创新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实施低碳化, 将低碳经济视为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企业一定要积极优化目前产品具有的碳效率, 主要有基础性设施、供应链以及成品。企业应当设计出能更好地满足大幅度减排所需要的新型低碳解决体系, 这就有可能需要彻底打破目前已有的产业价值链之限制, 对产品的结构实施重新调整以及布局。随着低碳经济的概念不断普及, 企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而低碳诉求也是最为理想回应, 也能得到更加大的市场份额, 从而实现自身所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 低碳经济是中国企业在战略转型期的重要生产方式, 企业发展战略最终是以低碳发展形式加以体现的。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能够实现节能和减排的目标, 是每一家企业均应承担起来的重要社会责任。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应当紧紧围绕着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以制定, 并且全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中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一种绿色经济形态, 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性选择。企业在其战略管理思路中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以及战略任务。为此, 要从制定以低碳经营为目标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形成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的企业竞争力等四个方面探究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思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战略管理,思路

参考文献

[1]江锦兰.论企业在新型经济发展环境中的战略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4) .

[2]刘琴, 周柏林.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与应对策略[J].特区经济, 2010 (5) .

[3]吴维库, 李贞恩.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7)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 篇7

在欧美市场, “碳风险”正在成为投资者对企业的股票进行投资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碳风险”是指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 各国关于二氧化碳的管制措施不断出台以及消费者低碳消费理念的转变对企业的经营, 特别是对企业的收益造成的不利后果。那么, 低碳经济或气候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有哪些呢?从企业内部看, 企业是产品设计、供应、生产、销售等基本业务活动的综合体, 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价值链, 本文从这个价值链的各环节来讨论企业在低碳环境下所面临的风险。

1. 研发阶段:

技术与产品风险。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 是技术研发能力还不足。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 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 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 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我国企业感叹最多的就是技术创新难, 这与我国目前整体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不强有密切关系。我国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 进行研发又需要大量的投入, 而高额的研发成本会使很多企业产生本能的退却反应, 从而导致其不得不生产高碳产品。

2. 供应阶段:

供应商低碳成本转嫁风险。政策变化使得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化,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因为供应商很可能会将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转嫁给自己的客户, 从而导致零部件和能源成本的升高。例如房地产企业非常依赖钢材、水泥等原料的供应商, 这些价值链上的上游企业很可能会受到国家排放法规的限制和监管法规的严重影响, 它们会把由此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下游, 导致采购时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 从而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升高的风险。

3. 产品生产阶段:

政策与监管风险。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面临的监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各国有关碳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的限制;二是碳信息披露方面的限制。监管风险应是企业的主要风险, 企业在这一方面受到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无论是产品本身的排放量 (例如为汽车制造商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上限) , 还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量都会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管。世界上的许多公司都受到《京都议定书》和各国政府制定的有关碳排放量规定的约束。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颁布了一些法规, 要求2008~2016年间生产的汽车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下降30%, 并已通过法案, 规定在2020年之前将总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中可以看出, 目前, 有14个行业受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严格管制: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纺织和制革。环境保护部的这个通知十分明确地指出, 在火电、钢铁等14个行业中, 不能通过环保核查、达到低碳标准的企业, 将不得申请上市, 也不能申请再融资。

并不是只有政府机构在对企业进行监督, 大型投资机构也要求公司披露更多的与碳相关的信息。例如美国的碳排放披露项目是一个由总资产超过57万亿美元的385家联署投资者组成, 每年, 它都要求大型跨国公司提供自己在碳排放方面的信息。

2008年10月24日, 碳信息披露项目 (CDP) 中国报告在北京公布。中国的这个调查结果颇有些令人尴尬———100家受邀参与企业中, 只有5家填写了CDP问卷, 20家提供了相关信息, 58家没有明确回应, 而17家中国企业干脆直接拒绝参与这项活动。列入这次问卷调查的100家中国企业, 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企业以及众多A股市值排名前100名的企业, 涉及到钢铁、石油和天然气、汽车、建筑材料、金融等行业。在中国进行CDP项目调查的负责人陈颖告诉记者, 这五家正式做出回复的中国公司, 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神华能源、长城汽车、华星水泥以及富士康公司;其中, 华星和富士康是由其在海外或香港的母公司统一做出回复的。在没有直接回复的中国企业则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保险、中煤能源等行业巨头;不过, 其中的中石油、中国银行、中国电信等企业提供了相关碳信息。考虑到除了5家回复问卷的企业外, 还有20家企业也提供了相关的碳排放信息, 陈颖对这一结果持乐观态度, 但是这仍无法掩饰中国企业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调查过程中回复率最低的事实。相比较而言, 美国企业的回复率为82%, 欧洲为83%, 亚洲500强企业也大概有一半进行了问卷答复。

4. 销售阶段:

声誉风险和出口企业的“绿色壁垒”风险。如果公司销售或使用的产品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或不符合国家的碳排放标准, 那么就会影响到顾客对公司的信任, 还会降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声誉就会受到影响。消费者逐渐提高对于气候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支付意愿, 都将会通过消费者选择的变化体现出来。据联合国统计, 目前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6 000亿美元以上, 到2012年将至少增加到1万亿美元。在发达国家, 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同率很高, 大多数人在选购商品时, 会优先考虑绿色产品, 虽然绿色商品的售价, 比普通商品高出30%~200%。英国14家最大的绿色公司, 平均税前利润达31%, 远高于非绿色企业的水平。而消费者对于企业声誉的关注, 特别是关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发挥领导力, 也迫切要求企业采取切实措施承担社会责任。

而对出口企业而言, 除了会有声誉风险外, 还有“绿色壁垒”风险。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措施更趋多样化, 保护手段也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 向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绿色壁垒等超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演变。据统计, 我国平均每年约有上百亿美元的出口商品, 因不符合环境要求而遭受各种损失。我国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 因不符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 而被限制或禁止生产和销售;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 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 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因农药残留量超标, 我国部分粮油食品出口受阻;部分纺织品出口, 也因染料等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

除了这几种价值链上的风险, 企业还可能会遇到诉讼风险和由于气候变化而导致的自然风险。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公司可能会因破坏环境而被社会公众提起诉讼。例如美国8个州和纽约市对国内五大电力公司提起诉讼, 要求它们减少碳排放。最后, 由于碳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会造成直接的自然风险, 会给企业造成直接损失。近几年频发的气候灾害如干旱、洪水、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等都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上述风险中, 不同企业受每种风险影响的程度可能不同, 因此,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评估风险, 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降低和规避风险。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对风险的策略

1. 应用新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 减少碳排放。

在碳排放受限的未来, 如果有些公司能够找到办法, 进行技术创新, 研发低碳产品, 他们就会比其他公司更加成功。例如,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 (IGCC) 是一种把煤转换成能源的技术, 虽然目前他的成本要高于粉煤发电厂中使用的传统技术, 但他的能效更高, 并有可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与存储, 进而降低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情况下, 以煤为燃料的工厂将面临更高昂的成本, 而IGCC的应用能降低这一成本。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增加, 最先将此类技术加以运用的公司就能实现可观的收入增长,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叶峰认为, 以低碳技术为驱动力, 会在中国形成一种特殊的模式, 在融资、研发和市场等方面会获得政府的支持, 使企业早期的生存风险减小。

绿色发电集团是中国新能源发电领域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之一, 其首个IGCC华能天津示范项目已投入运营, 拥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山东莱钢在行业内率先使用了先进节能技术, 关注产品的“绿色度”, 推动产品在应用领域的低碳排放。2001年以来, 莱钢的吨钢能耗指标下降迅速, 累计到2007年因资源节约实现经济效益达到80多亿元。相当于其全年销售收入的10%, 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 200多万吨。

2. 量化碳足迹, 通过生产流程再造改进运营, 削减成本。

大多数企业可通过削减能耗和减排来节省成本, 研究显示, 许多企业的成本削减幅度可达到20%~50%, 有的甚至更高。特别是当企业能够因减少碳排放而获得多余的碳排放配额时, 减排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利, 因为根据《欧盟排放交易方案》, 碳排放配额可出售给其他企业。但据调查, 全球平均只有24%的企业高管表示所在企业制定了碳排放目标。因此, 企业高管应在列明所有可能举措的重要性和成本情况的基础上, 设计长期的碳减排计划, 最基本的举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内部能源效率出发, 使用碳排放量低的燃料、更好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照明系统, 以及重工业企业生产上的重新配置, 比如再利用生产流程热能发电或供热等。金融企业则可以通过重置数据中心、简化应用程序、安装新的高效服务器、优化布局, 提高热能利用率, 从而节省能源, 削减成本。二是在企业供应链上推行成本削减和碳减排举措。通过与供应商洽谈, 确定硬性要求和关键绩效指标, 就如同为成本和质量制定标准一样。三是设计由低碳原材料生产的产品, 从而在运营当中降低能耗和减排。据一家全球性生产企业对其全部“碳足迹”的分析结果, 10%的碳排放来自企业自身及电力消耗;15%来自供应商及其电力消耗;而75%来自产品中所用原材料。因此, 减排降耗的最大潜力来自于对低碳原材料的使用, 加强对低碳原材料的使用尤为重要。

可口可乐公司在低碳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流程再造方面动手更早。2009年11月, 可口可乐中国系统获得“2009中国饮料行业实践社会责任优秀企业”称号, 通过实施101项节能减排项目, 可口可乐公司年节约用水591 410吨、年节约1 211吨标煤、年减排1 955吨。为了节能减排, 实施“碳友好”战略,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打造低碳供应链和绿色工厂、向经销商推广不含氢氟碳化物绝缘体的新制冷设备等措施, 从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低碳管理, 从而提高了低碳竞争力, 获得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3. 把握低碳政策, 规避政策风险。

由于低碳经济的变革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虽然大多数低碳行业尚未走到市场化和商品化阶段, 真正的低碳消费需求尚未出现, 但是从政策里可以嗅到前瞻性的机会。研究国家有关的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不仅有助于降低政策的监督风险, 还可以先发制人, 把握住机会, 塑造低碳竞争力, 如现在我国重点发展的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领域。结合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 《经理人》预测, 未来的低碳经济政策, 有四大趋势值得关注:碳调节税、区域政策竞争优势、产业政策和消费需求导向政策。

4. 积极披露碳信息, 赢取社会声誉。

发改委国家气候办巡视员高广生表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 国际上会逐步提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和能效标准。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企业应尽早行动, CSR报告中的气候变化在CDP中国报告中, 专门分析了24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涉及节能减排的20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15份报告表明为了更有效地表现节能减排、履行“节能减排”要求, 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管理体系, 将节能减排落实到生产、运营各个环节, 如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一票否决”制度、检测和考核体系等。在24家企业中, 有4家企业在报告中介绍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 (CDM) 的情况, 其中3家公司详细披露了CDM项目相关信息, 包括已审核数量项目、碳信息数量和减排量, 以及交易收益情况等。这3家企业均来自电力行业。近20家企业在社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量化信息, 如节能数量、温室气体减排数量等。14家企业披露了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计划和目标, 其中有9家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可量化的减排目标。这些与低碳有关的信息披露, 能够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 同时也会提高企业声誉, 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杨丹辉, 李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机制:文献综述.经济管理, 2010;6

[2].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3].乔纳森.拉希, 弗雷德.韦林顿.气候变暖与企业竞争力.商业评论, 2009;9

[4].张春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WTO经济导刊, 2009;2

[5].吴勇毅.低碳经济:开辟企业新活路.新财经, 2009;10

[6].林颖, 刘璐.企业“低碳发展”之路怎么走.新沪商, 2009;9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商机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社会责任,责任营销

2 0 0 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会议上,中国政府作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标志着低碳经济时代在我们生活中的正式到来。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给人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的革命。据统计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与居民的碳排放量之比是3∶7,而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是70%的碳由企业排放,30%的碳由居民排放。这说明,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减少碳排放的主要任务必须由企业完成,发展低碳经济,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 低碳经济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一般认为即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我国经济正面临关键转型期,发展低碳经济将过去的“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经济模式向“低耗能、高附加值”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大转变,企业必须承担由此形成的社会责任。

低碳经济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基于一般意义的社会责任有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实行高碳产业低碳化,是传统三高一低型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粗放的模式还带来了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增长,加重了我国的环境生态负担。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传统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其次,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低碳产业,在企业而言既是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又是极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诸如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采矿、化工、石化、纺织和制革等高碳产业受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严重“管制”。相关企业如不能通过环保核查、达到低碳标准,将不得申请上市和再融资,而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和太阳能、风能、核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则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这无疑为有战略发展眼光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再次,从全球视野看,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振兴民族经济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经济增长正在与温室气体的排放“脱钩”,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随着气候问题国际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碳排放”正成为发达国家制造“绿色壁垒”的新借口。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我国的民族企业必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提升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2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责任营销

迈克尔波特和马克格雷默在《战略与社会企业竞争优势和社会责任的联系》一书中指出:我们看到许多企业为了改善自身经营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已经付出了不少切实的努力,但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原因有二:其一,这些活动把企业和社会对立起来而无视它们间的相互依存性;其二,它们迫使企业只是泛泛地考虑社会责任,而不是从切合企业战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企业责任其实远非一个责任、一项约束和一个慈善行为,而是一个孕育创新、机会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当企业的价值主张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其社会责任就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战略意义了。由此可见,开展责任营销,实现企业的价值主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战略的意义。

低碳经济下企业开展责任营销有更多的现实涵义和考量:

首先,低碳经济下,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国内企业必须因势而变,积极应对。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碳关税、碳标签、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外部压力已经显现。以碳足迹(一个人或企业的碳耗用量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为衡量标准的环境责任,正成为品质与安全之外品牌必须提供的另一项基本承诺。在中国大量采购商品的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去年4月宣布,与其合作的10万家供应商必须在5年内建立碳足迹检验机制,并将按照供应商执行、贯彻的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级,或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予以区别。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这再次提醒我国企业必须改变发展方式,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逐步化解不利影响。”

其次,低碳经济下,国内的消费需求、消费理念正在发生积极改变,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潮流方兴未艾,企业必须与时俱进。

一些在传统品牌营销中经常为企业宣扬的消费价值,比如炫耀奢华、气派等,在低碳经济的风潮中,很可能让企业的商品尴尬地被置于节能减排的公众放大镜下。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减少“便利消费”,淡化“面子消费”,戒除“奢侈消费”的潮流正在形成。企业提供低碳节能的消费品,能够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

3 低碳经济下企业责任营销的路径思考

企业在低碳经济下开展责任营销,视其营销模式和营销力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3.1 企业广告层面的责任营销方式

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利用公益主题事件抓住公众眼球开展营销,实现小投入大产出是一般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利用与低碳有关的主题事件,在媒体面向消费者举办的低碳消费宣传活动中,通过赞助形式植入企业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达到提高企业销量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责任营销,企业的投入往往是一次性的,产生的效果比较短暂,对提升短期的销量有帮助,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作用不大。

3.2 开发低碳产品(或服务)层面的责任营销方式

利用国家对低碳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开发低碳产品或服务,同时对产品的低碳概念和效用进行宣传推广,既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又向公众展现了企业负责的社会形象。福建石狮的一些布料企业在面纱上大做低碳文章,采用优质色纱织成不同经纬和张力的坯布,研发生产出“色织记忆型”面料,减少了染色环节,同时减少了煤炭使用和污水排放,取得了多变的图案和色彩效果,这种低碳面料上市后一经宣传就成为抢手货。这种营销方式,在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又提升了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即是第二层面的责任营销活动。

3.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层面的责任营销方式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长远夺取竞争制高点为目的,开展责任营销活动。这种责任营销方式将企业社会责任贯彻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中,从企业理念、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营销等各个环节贯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视发展低碳经济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巩固和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地位。兴业银行在国内首家推出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业务,始终坚持“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观,致力于可持续金融的探索和实践。公司于2008年正式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按照国际准则,结合国情实际,重构公司治理、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可持续金融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凭借多年来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不懈努力,兴业银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的双赢。兴业银行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将企业责任贯穿于商业模式中,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巩固和加强了它在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地位,这种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责任营销应该成为所有具备远见卓识的中国企业效仿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刘震伟.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思考[J].上海市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7(1):39~46.

[2]陈素玲.企业市场营销战略选择——社会责任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8,(551):105~106.

[3]唐立军,周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10):46~50.

[4]邵继红,谭凌云.社会责任驱动下的企业绿色营销[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6):44~46.

[5]郭晶.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的理性选择[N].科技日报,2010-2-9(10).

上一篇:河口滑坡稳定性评价下一篇:中职教师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