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体检

2024-07-12

居民体检(精选六篇)

居民体检 篇1

关键词:肝胆疾病,体检,村民

消化系统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尤其是肝胆疾病, 多为隐匿性, 往往出现明显症状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为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 石家庄地区医疗机构面向全民进行健康检查。现将消化系统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正定县和灵寿县体检中心19 527例体检对象, 其中女性13 161例, 男性6 366例。年龄22~85 (49.70±12.35) 岁。

1.2 方法

由体检医师进行肝脏和脾脏触诊。采用PHILIPS HD11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 凸阵探头。检查项目:肝脏、胆囊、胰腺、脾、双肾。受检者需空腹8h以上, 采用多种卧位、多切面、多方位扫查, 取得清晰图像为准, 扫查时仔细观察肝脏实质回声情况、回声强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胆囊的大小、胆囊腔内回声情况等。本研究列入分析的两方面异常: (1) 肝脏异常包括脂肪肝、肝囊肿和肝血管瘤; (2) 胆囊疾患包括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结石。脂肪肝的诊断标准[1]: (1) 轻度脂肪肝:声像图特点为肝区光点细密均匀, 回声略增强, 肝区回声衰减不明显, 肝内血管清晰。 (2) 中度脂肪肝:声像图特点为肝区光点明显增强, 致密尚均匀, 肝后衰减占全肝1/3以内, 肝内血管欠清晰。 (3) 重度脂肪肝:声像图特点为肝区前部明亮细密, 呈云雾状强回声, 肝后衰减占全肝1/2以内, 肝内血管不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脏异常

在体检人群中, 脂肪肝、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分别为19.8%、4.4%和1.9%。脂肪肝不仅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增加, 而且除70~80岁组外, 男性的脂肪肝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女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肝囊肿随着年龄的上升, 检出率也都明显上升, 男性的上升速度高于女性, 且在所有年龄组都是女性的检出率低于男性。女性肝血管瘤检出率与年龄变化无关, 而男性有一定的年龄差异, 但没有显著的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在80岁以上组要高些, 40岁以下组较少, 其余年龄组相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肝脏异常的检出情况如表1。

2.2 脂肪肝增加情况

除70~80岁组外, 男性的脂肪肝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女性。脂肪肝在体检报告中, 分成了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 60岁以前的组别, 轻、中和重度脂肪肝的检出率相近, 但在60岁以后, 重度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组的脂肪肝程度。

2.3 胆囊疾患

胆囊疾患中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0.8%、1.6%和1.9%。有一定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但胆囊炎和胆囊息肉在50~59岁、60~69岁组都呈现出较高的检出率和女性高于男性的情况。胆囊结石有随着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 但总体说来, 性别差异不明显。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体检对象胆囊疾患的检出情况见表2。

3 讨论

近年脂肪肝的发病率在我国迅速上升, 这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肥胖、女性内分泌失调、活动过少等有关。脂肪肝可呈逆转性, 经控制饮食、烟酒、适量运动及药物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脂肪长期在肝脏内过度蓄积, 会使肝脏变得非常脆弱, 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 脂肪肝一旦发生肝硬化, 一般来说都是不可逆转的。由此可见, 早期发现脂肪肝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 以及超声图像上也有其独特的表现, 超声诊断敏感性达85%, 特异性达95%, 而在非纤维化肝脏中, 敏感性可达100%[2]。在临床上, 应用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安燕平等研究报道[3], 在所有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中, 以脂肪肝的检出率最高, 占所有腹部检出疾病的51.2%。本研究统计发现, 脂肪肝检出率19.8%, 明显高于其他腹部疾病, 且脂肪肝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很明显, 男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研究统计显示: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上看, 无论男性和女性, 60岁以前的组别, 轻、中和重度脂肪肝的检出率相近, 但在60岁以后, 重度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该研究提示, 50~60岁是非常重要的干预期。是脂肪肝患者的一个重要预防阶段, 要在这一阶段高度预防轻中度脂肪肝向重度脂肪肝转化。

肝囊肿是肝脏局灶性病变中最常见的液性占位病变。临床上对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的肝小囊肿, 一般不提倡治疗, 但对较大的肝囊肿, 日常必需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避免肝部的猛烈碰撞。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 临床上对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的肝小血管瘤, 一般不提倡治疗。因此, 肝脏囊肿及肝血管瘤的诊断、定期超声跟踪观察分析很关键。

超声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率可达83.3%~93.5%[4], 本研究显示, 胆囊息肉检出率为1.9%。胆囊息肉样变大小在10mm以下者建议患者定期复查, 而10mm以上者则宜手术切除, 以防恶性变。利用超声检查, 能初步将胆囊息肉样变的良恶性分开, 也可根据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界、回声情况、生长速度等, 对临床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和手术方式选择有很重要的帮助。近年来胆囊结石发病率逐渐增加, 本研究显示, 男性患者胆囊结石在40~49岁检出率最高, 考虑与该年龄段所受的工作压力及生活方式改变有关。而在女性患者胆囊结石在60~69岁检出率最高, 考虑与内分泌改变有关。随年龄增长, 胆囊结石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参考文献

[1]姚远.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分型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8, 24 (3) :188-189.

[2] 李帆.超声在脂肪肝诊疗中的作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227.

[3] 安燕平.601例健康体检者B超检查结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1) :245-257.

居民免费健康体检总结 篇2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院于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25日为辖区城乡居民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整个体检工作按照“全面覆盖,免费提供,自愿参检,城乡均等,方便群众”的基本原则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我院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藤县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方案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多次召集村卫生室负责人作统一部署安排开展工作。在村主要道路入口悬挂宣传横幅,在村委会 街委会张贴标语,通过村医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做好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宣传。单位办公室提前印制体检表格,采购试剂,校正体检需要用的医疗设备。制定好工作流程,落实人员分工。安排好分片体检日程并提早发放公告通知居民群众。

二 体检实施阶段,为了抓好体检质量关键环节单位抽调了各个科室业务技术精湛,服务态度优良,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组成体检队。在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一个多月来体检队成员放弃了休息,为了方便群众积极主动深入农村及居委会设点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并利用下班时间做好当日体检资料的收集汇总工作。体检当中同时

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与意义宣传,对首次体检的居民为其建立好健康档案。对于体检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等居民群众利用公卫卫生网络为其建立好专档管理,以方便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在本次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中,我院一共做了3773人次体检,其中新农合人数3069人,占参合人数的31.2%。新建档案人数211人,新发现高血压病人84人,新发现糖尿病病人35人,艾滋病检测人数2826人份。艾滋病检测阳性7人,通过今次体检工作让广大居民群众对国家医改政策更深入了解,意识到公共卫生项目中健康档案的建立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健康体检能帮助居民群众做到“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以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 存在困难 虽然我院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检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实际工作中大规模的集中统一体检对于一般乡镇卫生院必定要抽调大量工作人员,对于本来人员就不够充足的乡镇卫生院来说肯定影响了正常医疗业务的开展,高强度的体检工作也会使职工疲惫不堪。对于现有的医疗设备来说每天高负荷,超常规的运转,必定加速设备老化,影响机器寿命,增加维修支出。由于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本次居民免费体检提供的项目难以满足居民群众对健康体检的要求。

四 建议以后体检工作由局抽调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体检队,对乡镇卫生院形成帮扶,以缓解乡镇卫生院人员与技术不足。延长体检实施时间,相对减轻体检强度。增加体检项目,以满足居民群众的健康要求。同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性能更优越的医疗设备,提高乡镇卫生院体检工作质量与效率。

居民体检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 免费体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77

据国家卫生部公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我国成人糖尿病约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近2000万人,共计4000万人[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如能在空腹血糖受损阶段早期筛查发现并进行干预,可以降低其发病率。本研究依托检验科提供的参加免费体检人群检验结果,观察2010管理年度(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与2011管理年度(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瑞宝社区完成的糖尿病健康问卷人数,免费体检人数,空腹血糖受损健康管理人数,通过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变化;比较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模式开展前后居民对于糖尿病筛查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现将具体情况作一报告。资料与方法

瑞宝社区重点人群及首诊45岁以上患者。排除标准:2009年10月1日前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方法:

⑴糖尿病防治知识培训:社区医生通过参加讲座、培训、专科进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糖尿病的预防、诊断、保健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社区干预能力和慢性病随访技术。

⑵社区糖尿病早发现工作流程:以检验科提供的空腹血糖数据为支撑点,依托社区团队医生,从门诊、居委、义诊和电话通知四条途径为切入点进行早发现工作。①门诊途径:门诊就诊的45岁以上人群;②居委途径:通过居委宣传及张贴免费体检通知;③义诊:定期到人口密集的广场、市场摆设义诊宣传点;④电话通知已建档的45岁以上居民。针对以上途径来源的重点人群,采用形式多样的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上述对象免費体检时即可现场完成个人健康问卷,经阅卷,问卷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选项即归于本社区糖尿病初筛区。社区科针对检验科回报的检验结果确认入筛对象,空腹血糖受损者建议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后复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升高者进一步检查3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空腹血糖及3餐后2小时均升高者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到外院治疗者有辖区团队医生追踪诊疗经过及结果。

⑶糖尿病高危人群个体化健康干预与管理:糖尿病高危人群纳入标准:①有糖尿病家族史;②体检时空腹血糖受损;③个人健康问卷具有1项或以上糖尿病高危因素选项;④体重指数>25。管理分为常规组与高危组,管理年度暂定2年。常规组3个月随访1次,采用电话随访、专科随访、到居委或上门随访,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健康干预。高危组1个月随访1次,复查随机微量血糖,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随访记录由社区科统一管理,定期召开团队医生工作会议,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

⑷观察2010管理年度与2011管理年度瑞宝社区完成的糖尿病健康问卷人数、纳入初筛区的管理人数、免费体检人数、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人数、通过社区规范筛查途径早发现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变化。

⑸糖尿病筛查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与评估调查:利用免费体检开展糖尿病社区早期筛查,加大糖尿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力度,建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形成有效的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工作模式开展前随机抽取社区居民300人进行糖尿病筛查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经过2年糖尿病社区早期筛查管理工作后随机抽取筛查区中3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糖尿病高危因素,常见症状、糖尿病早期筛查重要性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10~2011年糖尿病健康问卷人数、初筛区管理人数、免费体检人数、高危人群管理人数、通过社区规范途径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见表1。

糖尿病筛查的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与评估调查比较:社区居民在接受糖尿病社区早期筛查模式的健康管理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提高率、态度转变率与行为改变率的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讨论

瑞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为重点,开展居民糖尿病早期筛查。经过2年糖尿病社区早期筛查,利用健康教育,以社区医生网格化团队工作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较规范的糖尿病早防治管理体系。

据统计2009年9月~2011年9月瑞宝社区全科医生利用免费体检活动,开展糖尿病早期筛查,总共发现糖尿病患者92例和空腹血糖受损210例,经过治疗及规范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后续随访患者血糖控制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好。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提高了居民糖尿病早发现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让居民体会到社区医疗的优越性,同时体现了全科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角色,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贾伟平.预防糖尿病,教育要先行.糖尿病新世界,2010,2.

2 李长玉.及早发现糖尿病.糖尿病之友,2009,7.

居民体检 篇4

1 基本情况

余杭区仁和街道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 共有18个行政村、1个社区, 2014年度辖区内参加城乡医保的居民41 751人, 参保率为99.9%。按照余杭区政府的要求, 仁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一次60岁及以上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 每两年开展一次60岁以下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检任务比较繁重。

2 主要做法

2.1 重视宣传发动

主要由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宣传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宣传相结合。60岁及以上参保居民体检的宣传发动一般由当地政府的主管部门 (教育卫生科或劳动民政科) 召开村 (社区) 体检工作动员会、布置工作任务等形式开展。60岁以下参保居民体检主要依托卫生服务站和村委会 (居委会) 的协同参与, 共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2主动上门联系

为了保证一定的体检数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要到村委会或居委会上门联系。在虚心听取当地村、社区干部意见和建议的同时, 把中心需要他们配合的地方做好沟通和交流。

2.3 中心与站点联动

在整个体检工作中, 卫生服务站就像一个交通枢纽, 体检前期通知单的分组、排序、发放等工作都由各站点社区责任医师包干落实。

2.4 体检前业务培训

为保证体检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年的大规模居民体检工作开始前一周, 组织体检医生进行体检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体检的要求, 详细分解每一个体检环节中的设置、流程、要求及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等。

2.5 工作量的测算

由于体检类型较多, 各类型体检中, 预通知体检对象的数量也不同。如60岁以下参保居民多数是主要劳动力人群, 体检率不高, 为此每天的体检通知量一般控制在300人以内, 实际参加体检的人数一般在40%左右。而60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对体检参与度较高, 但考虑到这一人群的人身安全。一般每天通知150人左右, 实际参加体检占被通知人数的60%~70%。也就是说, 在预通知体检人数要根据实际的体检对象而定。

2.6 体检流程再造

由于各类体检的项目多少不一, 根据不同体检要求, 对流程进行灵活再造。为此, 中心取消了固定的科室牌子, 做成“插入式”的体检科室牌, 适时调整体检流程引导图;实行“一站式”体检场地等。尽量做到科室间环环相扣, 程序上“不走回头路”, 努力做到体检服务人性化。

2.7设定应急措施

结合历年数据, 能大致掌握每个村的体检率。但是, 由于体检期间的天气情况、节假日、双休日以及特殊原因, 实际体检率会明显超出预计量。这时要设相应的应急措施, 在体检高峰期开启备用心电图检查, 在内外科检查中增加医生, 在体检登记处适当控制速度, 合理调节人员出入量等。

3 初步成效

3.1 确保了体检任务完成

由于体检流程、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调整, 城乡参保居民的体检积极性得到提高, 体检率得到保障。2011—2014年仁和街道城乡参保居民体检任务均超额完成。

3.2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度提高

体检工作有序安排, 集中完成, 居民对体检工作的投诉减少, 提高了政府主管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工作的认可度, 在体检专项经费上及时、足额给予拨付。

3.3 参加体检的医务人员工作情绪稳定

做好健康体检维护居民健康 篇5

2008年开始,江苏在全国首开政府为企业退休职工免费体检“买单”先河,全省300多万退休职工成为受益者。从12月1日起,南京市35万企业退休职工又可以分期、分批就近选择定点医院,享受价值120元的免费“体检套餐”,这是地方政府送给企业退休职工的一个“健康大礼包”。从我们热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为南京市下关区多家免费体检定点医院之一,再次参与了此项工作。前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退休职工体检工作,得到了参加退休职工体检的各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为了做好今年退休职工的体检工作,院长和书记再次进行了细致安排。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体检过程中,由科室内抽调的的二位同志专门为体检人员进行联系咨询,跟踪服务,把每一位体检人员由这个诊室送到另外一个诊室,直至全体人员体检完毕,做到全力以赴为体检人员提供 “贴心服务”。在我们医院体检人员可以获得心电图、胸透、B超、血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血生化体检组套、肿瘤标志物检测等8大类项目检查。下午则由医生进行紧张的电脑录入工作,以便体检人员能尽快拿到体检报告。

退休职工是疾病高发人群,免费体检除了早期发现癌症外,还发现了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如在去年的退休职工免费体检工作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占了40%,糖尿病患者占20%,真正没有任何疾病的老人只占10%左右。通过定期免费体检,全面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醒退休人员加强保健,预防疾病,对老人安享晚年大有裨益。

职工医院

居民体检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7月邢台市桥西区进行正常体检的居民573例, 其中男210例, 年龄19~78 (54.29±12.7) 岁;女363例, 年龄25~81 (52.9±10.1) 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12导联心电图机9130P, 对573例居民进行心电图检测。

1.3 统计数方法

计数资料以统计学分析, 以x珋±s表示, 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用“构成比” (%) 百分数来表示, 疾病的发生的机会如何用“率” (%) 百分数来表示。

2 结果

对573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律患者9例, 患病率占1.6%;窦缓心率者45例, 患病率占7.9%;ST-T改变患者90例, 患病率占15.7%, 各年龄组总病率占25.2%。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窦性心动过速

不良性窦速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1]。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 频率为60~100次/min。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大多在100~180次/min, 有时高达200次/min。窦性心动过速在病理状态, 如心肌缺血引起,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发热、甲状腺亢进、贫血、休克亦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3.2 窦性心动过缓

由于窦房结内发出激动过于缓慢, 成年人频率低于60次/min,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即不同PP间期之间的差异大于0.12s) 。窦性心动过缓见于窦房结病变与纤维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见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其它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 阻塞性黄疸以及用钙结抗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3.3 心电图ST-T改变

3.3.1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QRS电压升高T波倒置:

ST段抬高和压低范围, 可以认定心肌梗死、缺血、血管痉挛的部位和程度情况[2]。有报道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型心梗导致的死亡约占心血管病总死亡人数的50%。而近1/3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30%~45%) 在缺血发作24h内死亡[3]。当左或右心室的心肌发生肥厚一般不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但是由于一侧心室肥厚, 即使心肌并未因肥厚而有器质性变化, 肥厚达到一定程度, 则心肌可产生相对的缺血、纤维化等组织学改变, 复极过程不但有“继发性”改变、也多伴有“原发性改变”, 心室除极及复极时的心电图综合向量也产生相应的改变。总之, QRS电压在很多导联中明显升高加ST-T波的改变 (对ST-T改变值的一提的是T波倒置前, 首先发生T波降低随后进展为平坦及倒置) 诊断左心室肥厚最为准确, 仅电压升高不能属于器质性病变。无QRS电压增高而只出现ST段及T波改变时, 称左心室“劳损”。有学者研究前降支不同部分梗死时, 发现a VR导联段抬高伴, V5导联ST段压低和V1导联ST段抬高≥2.5mm提示第一间隔支近段闭塞。a VL导联异常Q波提示第一对角支近段闭塞, 而a VL导联ST段压低提示第一对角支远段闭塞。无论是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闭塞, 当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时, 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 而不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时, 提示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远段闭塞。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 V1导联ST段抬高≥2.5m V时, 提示前降支近段病变, ≤2.5m V时提示前降支远段病变[4]。

注:第二、五、八栏是调查发现的患者;第三、六、九栏构成比表示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

3.3.2 缺血性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 心电图检查出现以R波为主导的导联上ST压低, T波平坦或倒置;平时T波倒置的患者, 心绞痛时可变为直立。变异型心绞痛时, 常见有关导联ST段抬高。

3.3.3 心肌梗死心电图: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 靠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一片心肌严重缺血损伤以至于坏死。心电图波形变化有3种类型: (1) 坏死区波形, 面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出异常宽大而且增深的Q波和Q波镜面像。Q波镜面像是心前导联 (V1~V3) R波振幅异常升高, 则是正后壁心肌坏死Q波镜面像。 (2) 损伤期波形, 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 缺血区波形, 面向损伤区外围的导联显示T波倒置。

3.3.4 不发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不发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做心电图, 往往很难确诊, 通过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后观察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缺血下降≥0.1m V, ST段下降值与ST段倾斜值之和≤0。

综上可知, 心电图中ST-T的“易变性”正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一个特征, 不容忽略。心血管疾病有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熏、烤、腌、吸烟 (焦油、烟碱) 、酗酒 (醇、醛、酯) 等饮食, 使心血管的危险增加, 部分原因是通过对血压, 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而发生。高盐饮食使血液粘稠血管硬化是引起血管病的第一杀手。其次是吸烟和酗酒。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称为“20世纪的温疫”, 科学估计65岁以下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占25%, 是不吸烟者的2.3倍。1991年的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吸烟率为30.5%, 男性为61.0%, 女性为7%。中国男性人占世界的10%, 却消费了世界香烟的30%, 1990年, 中国有80万人死于吸烟[5]。我国1995年调查显示, 15岁以下吸烟率为34%, 男性占68.4%, 而女性只有2%, 预测2025年后中国将有200万人死于吸烟[5]。酗酒引起心血管并发症。1977年有人普查, 饮酒引起心肌内小动脉血管壁水肿, 血管周围纤维化, 血管硬化及内皮下细胞破坏, 这些引起缺血性心脏病, 如心肌炎、心率失常、冠心病等。我国男性饮酒率为37.7%, 女性为2.2%。调查显示, 城市居民酒精依赖患病率达到3.7%,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慢性酒精依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我国的嗜酒者达到1.16亿, 每年酒精中毒者达10多万人, 死亡近万人[5]。

参考文献

[1] 楚英杰.不良性窦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1) :7.

[2] 黄永麟.急性心肌梗死按ST段改变分类有无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4) :295.

[3] 郭继鸿.ICD的ST段监测功能[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2) :133.

[4] 许浩, 闵新文, 杨汉东, 等.V1导联ST-T改变与前降支病变部位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 18 (5) :338.

上一篇:民办高校品牌建设下一篇:FOLFIRI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