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2024-09-03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精选十篇)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1

虽然阅读数学的感觉不如语文那样浓烈,但也要投入去读,只有读懂、想通,才能对知识认识深、记得牢.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地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数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幼小衔接,提高说的优势

一年级学生刚进学校,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他们生活经验少,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建立,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但这些儿童天真活泼,能说会道,经过幼儿园几年的学习,动手能力也较强,并有天生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学生常常说的优势,做到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说完整话,说准确话,并根据学习内容,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情境图,让学生动口、动手,玩一玩、搭一搭、摆一摆、画一画,进而说一说,能把看到的事情说清楚,说明白.

二、让学生与情境图充分对话

在学生说的优势日益见长,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以后,如何把儿童语言变成准确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因此要做好:

1.以说促说,做好教说到看说的转换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因此,要让所有学生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

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数一数”,面对书上的情境图,我们利用“导学卡”,引导学生从散乱的叙事口述中拎出包含数值性的数学语言.

具体做法是:可以先让学生从上到下去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概括出“有4棵树”、“3个小朋友坐飞艇”、“男孩手里拿5只气球,女孩手里拿4只气球”……进而教师让学生说说第三页有什么……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以后,可以直接让学生看图说话.如在教学“认数”(苏教版一年级课本第15页)“想想做做”中:“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下山动物呢?”

数一数(第2页)导学卡

图上画了什么?( ),( ),( ),( ).

从上往下观察:

上面有( )树;

右上角有( )鸟,左上角有( )鸟,右下角有( )鸟;

中间有( )小朋友在玩飞艇;

左下角:男孩子拿着( )气球,女孩子拿着( )气球.

概括起来:有(4棵树),(6只鸟),(3个小朋友),(男孩5只气球,女孩4只气球).

2.做好看图说话到看图提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要求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其中的数学问题,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时,就要让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字“3”和“2”,并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加法,如何去计算.从而让学生具有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学语言,并完成经过逻辑思维的计算,初步建构“两个条件可以解决一个问题”的模式.

3.加强数学交流,提高数学语言水平

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如我们在进行实物题、图题、图文题、文字题的教学时,逐步渗透、建构思维模式.在每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创设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去看去说,并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中去提高数学语言水平.

4.加强数学语言的应用,构建数学思维模式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我们就要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学到的数学语言,自己从生活实际中摘取实例,组成数学问题,并去解决它.

如在二年级学习了除法以后,有一题:“学校去年栽了12棵桂花树,今年又栽了36棵……?”学生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学生为解决这个题目,就要在学过的题例中,去筛选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计算.这样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强化了思维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篇2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则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缺少发现。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

(一)观察要有顺序

小学生写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二)观察要抓特点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例如,写人物神态,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神态。场合不同,同一种神态表现出的意义就不同。笑,有微笑,有开心的笑,有冷笑,有假笑等,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有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笑都表露出它特有的意思。比如,你把一件事做得很好的时候,别人的一个笑,可能就表示称赞;当你把一件事做错了,这时,别人的一个笑那就是鄙视的笑,虽说是同一个笑,可它在这样的环境下表达的意思就不同了。这样去观察事物,不仅提高了学生辨析事物、区别异同的能力,还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写出事物的个性来。

(三)观察要“五官参与”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例如,指导学生观察西红柿,通过视觉,了解西红柿的颜色、形状;通过触觉,感觉西红柿外表的光滑;通过味觉,品尝西红柿的`滋味;通过嗅觉,闻一闻西红柿的芳香。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写出的作文才能生动形象,内容具体。

三、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常常让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从中获得想象的源泉,获得想象的翅膀,以解决学生写作没有内容、没有材料的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3

一、课前阅读,初悟其意

“学贵自悟”,有目的的预习阅读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为了读有所悟,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对于初入中学的农村学生来说,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精心设置预习提纲,建立适当的检查制度,书写简明的读书笔记等。另外,还可以与家长联系,互相协作,以防止学生的惰性发生,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设计预习提纲应尽可能浅显易懂,使大多数学生阅读之后就能理解。笔者在讲解“同类项”这节课前,要求学生课前先读一遍课文,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按照下面的问题再仔细阅读:

1.什么是同类项?

2.同类项定义中要求什么必须相同,什么可以不同?

3.为什么要合并同类项?(归类计算)

4.怎样合并同类项?

5.你能否举例说明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同意见可以争论,疑难问题暂作记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培养阅读课本的习惯,在平静的字里行间享受到解决问题是乐趣。万事开头难,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教师正确指导,热情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那些刻苦攻读、一举成名的人物趣事和现实生活中刻苦读书的实例,激励学生奋发读书,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课堂精读,抛砖引玉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阵地,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精读,力求做到读有所获。为了正确的指导读书,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熟悉教学内容,认读好教材,并且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潜心研究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要站在全体学生的立场上,权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关键,恰到好处的指导学生精读重点内容,在阅读中悟出知识重点。

笔者在讲解“同类项”这节课时,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米和面粉能否装在一个袋子里?学生笑答:不能!因为不是同一类的东西。当问及什么是同类项的时候,由于课前已经预习过,大多数同学能够说出定义。之后,教师出示题目:下列单项式3x,2xy2,0.5x,AB,xy2,4ba哪些是同类项?

分组讨论,学生都没有什么困难,课堂兴趣很浓。通过看书、思考、小结,学生们基本上都理解了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必须相同——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两个可以不同——即系数可以不同,字母的顺序可以不同。然后,自然转入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教学,教师提问:既然生活中的同类物可以归放在一起,那么数学中的同类项是否可以合并?比如,每本作业本x元,王强买了5本,张华买了3本

1.一共花了多少钱?

列式:5x+3x=(5+3)x=8x

2.王强多花多少元?

列式:5x-3x=(5-3)x=2x

当学生基本悟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后再读书理解法则,就很容易掌握关键问题,即合并同类项法则中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通过几个例题的分析讲解,全体学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知识要点。

三、课后复读,巩固知识

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理解肤浅,容易遗忘。课后阅读正是突破这一障碍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后复读,重温主要内容,并且规定做作业之前先看一遍本课的主要内容,研究一下例题的解题过程和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坚持课后复读,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教师还应该精心设计一些复习提纲,使学生复读时有的放矢,从而掌握知识的精华。例如,在教完“同类项”这节课后,要求学生课后复读时思考问题:

1.什么是同类项?

2.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与两个可以不同意义何在?

3.合并同类项时,怎样掌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

4.合并同类项后,怎样处理系数为-1、0、1时的情况?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合并同类项方法歌诀:

判断同类要仔细,两个相同别忘记;定号须在合并前,同号相加异号减。经过课后复读,绝大多数同学较好的掌握了课堂内容,明显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4

一、明确阅读范围, 注重教材的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教科书包括目录、课文、地图、注释、活动与探究、课后习题和大事年表等部分, 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个部分都有每个部分的作用, 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在平时的复习中, 同学们不仅要阅读教材的正文部分, 还要对教材中涉及的非正文部分阅读,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目录。利用目录提示课题间的联系, 同学们可以形成宏观的知识体系, 掌握教材最简明扼要的线索。因此, 读书首先从编章节目读起, 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掌握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内容。

2.阅读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综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世界或国家、地区多种内容的地图, 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世界或国家、地区某一特定内容或以某一特定内容为主的地图;是学生形成具体的空间概念的有力工具, 课本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活动及其过程在地图册上都有体现, 因此课本与地图册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础好的同学甚至还可以以地图册为线索来回忆、归纳课本内容, 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二、理清历史线索, 掌握阅读方法

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 掌握要点, 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 比如说, 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 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

三、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提高记忆效率和准确性

人常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说明读书时重复的重要性。学习历史也是一样的, 它需要我们利用零碎的时间重复, 重复, 再重复, 不断强化记忆知识点。如:可以利用上课前几分钟的时间, 将上次课的内容看一遍, 也可以利用上操、集会、升旗等活动前的空闲时间, 进行学习背诵, 这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学习方法, 贵在坚持, 只有功夫下足了, 知识才掌握得牢靠。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浅议 篇5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授之以渔”,培养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成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观察、评价、纠错,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终形成终身学习。

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胆放手教学,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首先,课前仔细研读教材,做好准备,多准备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实物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要点,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其次,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学习。最后,通过以上的了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悟,结合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自主练习。

二、及时捕捉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性点评,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优点和错误,及时进行表扬和改正,多运用肯定、表扬、鼓励性语言,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练习的时间、空间、方法。在改正错误时,可通过同学们互相学习来纠正。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以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锻炼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评价、纠正错误,实施分层教学。

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效果进行评价。使之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理解别人。学会在练习中互相帮助、互相质疑、在合作中学习,在交往中进步,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指导学生选取最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进行锻炼。

运用规律指导学生学会写作 篇6

关键词:规律;观察;修改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1-01

语文工具是全社会通用的,学生掌握的词语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具备广博 的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并具备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实践与理论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规律方能凑效,遵循规律可以分成两大方面:一是学生心理规律。二是写作训练规律;

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

儿童写作过程中起着主要作 用的心理因素大致有这样几种,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当然还有兴趣、意志、注意力等其它心 理因素。这几种能力贯穿于搜集材料、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修改文章等各项作文专门 能力之中,构成了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

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作文的专门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和习惯。那末,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呢?

根据儿童写作的心理规律,儿童作文基本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以训练 学生的作文专门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力为核心。

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时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从“想到的”到“说出的”再到“写成的”,既是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两者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两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各有规律可循。教学实践表明,没有经过严密构思而写出来的作文,即使作文材料再丰富,也是难以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因此,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构思作文的能力,要指导学生找出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根据一个中心,选择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把意思表达清楚。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要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中介作用,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训练。由于口头语言显现于外,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感知是否精细?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思考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前后是否连贯?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口头语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一旦具备了构思作文的能力,他的作文自然就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当然,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所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然而,只要我们遵循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就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遵循写作训练规律

小学生写作训练规律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与作文构思能力,只有观察力、构思水平提高了,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培养小学生观察力、构思能力是主旨,是关键。

(一)注重作文构思能力的培养。由于儿童的内部言语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在初学作文时还不会构思,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培养。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时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从“想到的”到“说出的”再到“写成的”,既是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两者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两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各有规律可循。教学实践表明,没有经过严密构思而写出来的作文,即使作文材料再丰富,也是难以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因此,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构思作文的能力,要指导学生找出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根据一个中心,选择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把意思表达清楚。

(二)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要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中介作用,就要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训练。由于口头语言显现于外,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感知是否精细?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思考是否严密?思路是否清晰?前后是否连贯?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口头语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

(三)要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儿童通过观察在脑中储存的材料越多,其思维就越活跃,这样当他提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了。反之,那些平时不会观察、不善于观察的儿童,当他们提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他们作文中的一个通病就是“言之无物”。儿童的观察力是需要进行培养的。怎样培养呢?有些教师采取了“素描作文”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有效的。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对培养学生有目的、有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主要的还是要养成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所得以日记的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自改与互改中提高水平

多数学生要强好胜、要强的心理是存在的。即使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拿到同学的作文,都想要看出一点破绽,提出点修改意见,以表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作文后交换习作,进行评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小作者拿到同学修改过的文章,多数学生也能详细、反复看上几遍,了解修改意图,或根据所提修改意见,自己再行修改,使之成为一篇比较满意的习作。

這样参与评改,既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提高了阅读、评改、写作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久而久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计多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更新观念把批改、讲评作文的“世袭”领地转让给学生。教给学生方法,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改,互改、互评作文的平台,让学生把自改、互改、互评的多项活动变为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到修改与评价作文的真谛,激发其写作修改的积极性,真正掌握写作修改的本领,并将养成习惯,最终养成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篇7

一、把握散文的“文眼”是重点

对于散文来说, 虽然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略显隐晦, 但是仍可以从关键内容即“文眼”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结合内容来看, 要关注如重点语段、中心语句、关键词语, 着重抒情或者议论的句子, 承上启下、前呼后应的句子等, 还要重点多关注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的语句, 这些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即“文眼”。

通俗地讲, “文眼”是散文的核心, 是窥探作者表达主题的关键窗口, 更是分析散文的关键。刘熙载就曾这样说过:“揭全文之旨, 或在篇首, 或在篇中, 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 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 在篇中则前注之, 后顾之。顾注, 抑所谓文眼者也。”因此, 教师要重视“文眼”, 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文眼”、把握“文眼”, 通过“文眼”能够把握文章内涵。

1.抓文中关键语句。一般情况下, 只要抓住散文的总结句, 基本上就可以挖出“文眼”了。例如, 郭沫若的《白鹭》一文, 关键句是“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其中“精巧”“诗”, 便是作者心中白鹭的形象, 而这恰恰是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在这篇散文中, 作者极力通过白鹭的外形、捕鱼、休息、飞行的描写, 着重写出了白鹭的精致, 突出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这篇散文来说, 虽然对感情描写不多, 但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白鹭浸入骨子里的喜爱, 而这也是散文以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当然, “文眼”不仅仅在总结句中, 也可能在中心段出现。因而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中心段, 然后根据中心段查找“文眼”, 有的可能在开头, 有的可能在结尾, 甚至还有的可能在文中,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 学会总结概括, 比如勾画关键语句, 学会从具体材料分析写作意图等。

2.抓感情凝聚点。一般情况下, 针对一篇散文, 作者的情感往往会在文中某一点凝聚, 而这一点也是作者情感的铺展, 只要挖掘出这一点, 自然也就找到了“文眼”。例如,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主要表现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 而这却可以从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中品味出, 这一句也就是整篇散文的“文眼”。

二、品析散文的语言是难点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文章的内涵, 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水平, 同样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时代不同、环境不同, 加之作者个人的先天素质以及后天修养, 从而使作者才识、性情、气质也不同, 自然写出的散文也各有千秋。语言是散文的外衣, 更是作者不同风格的重要体现。

例如, 同是现代散文, 鲁迅文笔深沉洗练, 朱自清却显得娴静典雅;茅盾语言沉稳劲健, 叶绍钧却有点质朴练达;孙犁、老舍散文清新明快, 林语堂的小品却读来闲适从容……风格不同, 精彩各异,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时, 需要引导他们辨析其中的语言风格, 品味表达意蕴, 真正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做到与作者、编者对话。

要真正品味散文语言意蕴, 仅仅依靠教师说教是远远不行的, 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对于散文来说, 朗读不仅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语言的理趣, 而且还能在朗读中融入学生的情感, 产生强烈的连锁反应, 进而深入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例如, 在朗读“虎啸深山, 鱼游潭底, 驼走大漠, 雁排长空”这种句式整齐的骈句时, 就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呈现诗歌节奏之美。而朗读“廿四桥的明月, 钱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等, 但是色彩不浓, 回味不浓。比起北国的秋来,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句, 同样也可以呈现一种波澜壮阔、曲折回旋的气势。

三、厘清散文的思路是关键

从认知角度出发, 对于客观事物从认识到熟悉总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 由外到里, 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的。对于散文阅读来说, 同样也要遵循这一过程, 前提是需要抓住思路, 能够通过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能够通过语言材料让散文更加条理、有序, 最终还原作者的写作目的。陈师道曾经说过:“读书如禹治水, 知天下脉络。”提升散文阅读素养, 培养其阅读技能, 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散文的思路, 达到更有条理地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题的目的。

思路仅仅是散文的灵魂, 而其往往在散文的语言、选材、线索、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来。要厘清散文思路, 领会作者意图, 还需要从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入手。例如, 从散文线索分析, 有叙事、抒情、写景等, 强化散文阅读, 只要抓住线索, 就能扣题入门。还有散文结构, 一般有总分、并列、递进、承接等, 只有把握散文结构, 才能厘清散文思路。

至于议论性散文, 则更需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要厘清论点与各段之间的关系, 同样也要关注中心句, 要学会概括提炼中心意思, 从而逐步了解作者的思路。当然, 文章不同、思路也不同, 阅读时切入点也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多阅读散文, 多体验、多感悟、多训练, 不仅对鉴赏散文、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大有裨益, 而且还能强化学生思维训练, 培养逻辑思维。

例如, 散文《蓝蓝的威尼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着力表现了威尼斯瑰丽的风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语言, 抓住散文关键语句, 比如“水天连接的远处, 耸立着几处高楼与尖顶教堂, 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她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城市”等。再如, 朱湘写的散文《书》, 有这样的一道题:“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可以从第三段“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的命运”一句入手, 可以从关键语句“更进一层, 让我们来想象作书主人的命运……”“至于……的文士”等等进行分析, 从关键词语“更进一层”“至于”可以看出笔者的行文思路。

指导学生学会课业“整理” 篇8

一、每堂“整理”———尝试必要的“课末梳理”

一节课下来, 孩子学的内容很多。也难免有点杂乱。有的会了, 但需要在整理中巩固一下;有的还不太清楚, 也得让学生明白, 这里有欠缺需要弥补。于是, 我尝试每堂课留三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当堂学习的内容, 强化所得和所缺在哪里, 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这样我就将“整理”渗透到了每堂课中, 初步尝到了甜头。

以课文《秋天的雨》第二课时为例, 一学生是这样进行反思整理的:这节课学习了《秋天的雨》第2~4自然段, 课文我会读了, 但还背不流利, 回家要背熟。生字会认了, “爽”“紧”这两个生字我容易写错, 要再多写几遍才能记住。而另一小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 他们的反思整理更有自己的针对性, 如一学生这样描述道:“它们都有一句总起句, 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 分别从秋天的雨颜色多、秋天的雨气味好闻、秋天的雨能告诉人们冬的消息这三个方面来写, 我想把这种方法用到作文中去。”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认识的基本规律是感知、理解、巩固、应用。通过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回顾, 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梳理, “学了什么—哪些会了—哪些还不太会—如何解决—怎样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对知识的复现梳理, 也有对方法的探索研究。更为可贵的是由此养成了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明确了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与不足, 将上课没听清、没弄懂、没记住的知识及时地查漏补缺, 对深入学习自然是受益无穷。

二、随机“整理”———因势、适时的方法提炼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常常会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正确与否, 但对于其中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往往不甚在意。长期如此, 学生就会因为没有习得一种方法, 而无法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地有效运用。这往往是阻挡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障碍。

字词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的词语教学为例, 初读课文检查完词语正确读音后, 学生分别指出还有以下一些词语意思不理解:舒适、喵呜、橱柜、免费、糊涂、蹭着。接着, 我和学生们是这样来理解词语的:

生:“橱柜”你翻开书看看插图就知道了, 就是在厨房、客厅里放盘碗、杂物等东西的柜子。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 知道你用了什么方法吗?是用看图法来理解词语, 这既方便, 又管用。

生:“舒适”你可以换一个近义词, 跟“舒服”的意思差不多。

生:你听“喵呜”就是这种声音。 (学生学了一声猫叫)

师:前一位同学告诉我们的是用换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还有一位小朋友听模仿的声音, 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 真了不起。

生:“免费”我会解释, 我把它拆开来, “免”就是不用, “费”就是钱, 连起来就是不用钱, 白送的。

生:“糊涂”就是不清楚, 不明白。

生:对, 就比如别人问你3+3=?你说等于5, 这就是你糊涂了。

师:拆字理解和举例理解的方法让我们一听就明白了词语的意思。

生:我知道“蹭着”, 你看就是这样。 (学生跑到教师旁边来亲昵地用脸蹭着)

师:直接用动作演示来理解表动作的词语, 好方法!

……

在这些词语理解的学习过程中, 没有教师的讲解, 只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帮助, 而教师在这中间只是作为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引导者, 不是简单地去当“裁判”, 而是将小朋友的理解, 揭示出使用的方法。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 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整理”就会如虎添翼, 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反思“整理”———面对错误的自觉自省

我们会发现孩子经常在同一地方反复发生相同的错误, 即使有教师的提醒, 改正后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笔者思考实践后, 认为可以换一种方式, 如经常引导学生去反思自己学习上的错误, 包括对课堂回答、课后作业、单元练习等结果进行反思, 既要分析成功之处, 知道是怎样得来的, 今后学习中值得借鉴的有哪些;更要指导学生去直面发生的错误, 分析失败的地方, 使自己明确为什么会错误, 找出错误的原因, 而不是简单地给予一个正确的答案。

如《葡萄沟》一课的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习题:到了秋季,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请画出表示“葡萄”颜色的词语。学生的答案有如下三种:

(1) 划出的词语是: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五光十色;

(2) 划出的词语是:绿叶、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3) 划出的词语是: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三种答案呈现在学生面前, 我让他们仔细分析哪种答案正确, 并说出理由。

生:首先要淘汰“绿叶”, 因为要求我们画的是表示“葡萄”颜色的词语, 而“绿叶”是指绿色的叶子。即使只是“绿”也不对, 那不是指“葡萄”的。

生:我觉得“五光十色”也不对, 这个词语是表示颜色多, 又很有光彩, 而不是指哪一种颜色。

生:我也认为“五光十色”这个词语不对, 如果它是一种颜色的话, 在“淡绿的”后面也应该用顿号, 而不是逗号。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 从这个错误的例子里, 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要看清题目意思再做题, 可别掉到题目的“陷阱”里。

生:做题细心最重要, 马虎大意就会出错。

……

由此可见, 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承知识, 更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简单地告知一个正确答案是一种教学;告知答案并让学生知道对错在哪里也是一种教学;不告知答案, 让学生深入分析对或错的原因, 并从原因中获得学习的经验同样是一种教学。但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 其目的与效果显然是不同的。通过正误对比及错误反思, 学生习得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经验。错误反思有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纵向分析的基础上, 再进行与同学间的横向对比, 找出其他同学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法或经验, 更可以扬长补短, 开拓思路。

四、系统“整理”———写各种内容的学习日记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因素是一个多层面的综合体。目前, 评价的多元性与过程性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评价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 更为重要的应是学生的自我评价, 因为这种“自我评价”是出于学生自身的反思, 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是最有价值的“内省”。于是, 我结合学生的作文、日记, 阶段性地启发学生以整理学业为内容, 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总结评价。如写《期中回顾》《晒晒我的整理方法》《我的学习秘籍》《走在“学会学习”的大路上》……以帮助孩子更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分析自己。

如一位学生写下这样一篇“期中回顾”:

我的学习态度:这学期, 我的学习态度确实好了许多, 现在, 想到下课前要整理课业, 上课就专心听了, 作业也做到认真完成, 这样, 在自己整理时会有成就感, 我会觉得学习轻松了许多。

我的学习习惯:说起学习习惯, 应该还算中等吧, 因为有好也有坏。好的是每次做作业时都调整心情, 整理好桌面的学习用品, 静下心来完成。差的就是动作还比较慢, 有这里干一点、那里干一点的坏毛病, 当然很拖拉啦。我要及时将这个坏习惯改正过来就好了, 我会努力的, 加油!

我的学习经验: (1) 利用一些看似短暂的时间, 一点一点去复习积累, 能让学习更轻松。 (2) 要学习同学们好的经验, 搜集大家的经验改进自己的经验, 形成自己更好的新经验。

我需改进之处:我的字写得不太漂亮。我想每天坚持练一页描红, 还有书写时卷面要整洁, 一定要记住想好再下笔, 争取不写一个错字。

我想,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努力了,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我1~3单元的练习成绩每次都有提高, 我要更加努力, 做最棒的自己。

当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并能就目前的状况提醒自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时候, 实际上已唤醒了她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而最后的“我要更加努力, 做最棒的自己”, 更是她自我的一种心理暗示和激励鞭策。由此可见, 自省式的学习日记、作文比老师、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劝慰更有效。

五、交流“整理”———在心得畅谈中分享

孩子希望被关注、被认可、被肯定, 因此, 同伴间的学习心得交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带给他的自信与快乐。笔者经常通过班队活动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如“我尝到了好方法的甜头”“晒晒我的语文学习秘诀”“在整理中天天向上”“学习经验大聚餐”……心得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内省自己的学习方法, 互相学习, 获得学会学习的真切体验。

班上一学生每次做练习都能得满分, 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大家让她说说自己的成功经验。虽是二年级的学生, 但她也已经能概括出三点:第一是要书写端正, 这样就自己不会看错, 也不会被扣卷面分;第二是要上课认真, 因为大部分题目都是在课堂上、作业本里学过、练过的;第三是做练习要认真读题, 写完了还要仔细检查。

也可就某个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比如背诵, 有的同学总是又快又对, 有的同学却结结巴巴总背不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就可以一起来晒晒自己的背诵方法。有学生说背诵要多读, 熟练了就能背;有学生说背诵可以看看这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说些什么, 了解之后再边想边背;有学生补充说背诵可以把句子开头的词语或自己容易错的词语摘抄出来, 先给自己一个提示再背诵;还有学生说可以找个同学跟自己一起背, 来个比赛, 为了争取胜利, 背诵效果就特别好……

无论是个人学习心得经验分享, 还是主题式心得经验讨论, 学生通过整理反思及时巩固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而倾听他人的学习方法则能与自己的方法发生思维碰撞, 起到不断提升、完善自己学习方法的作用。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化学 篇9

一、学会自学

首先, 要学会阅读课本。通过阅读课本, 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 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在书上作一些记号, 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 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 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 是扫清障碍。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 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 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 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 温故知新。例如在学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时, 如果化合价理解不深或没记下来, 对于书写化学式就会有困难, 如果自学加深对化合价的记忆和理解, 就可以提前扫清障碍。

二、学会听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 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时, 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的思路和强调的重点及难点。同时, 还要注意听老师的提问和对同学回答问题的分析评价:学生回答对的、错误的、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地方及原因是什么?这样, 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听课中还要学会记听课笔记。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提高听课的效率外, 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合, 突出重点加以讲解的。记笔记是边看书, 边听讲, 边在书本上画记号, 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 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记下来, 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例题记下来, 课后再复习思考。要学会记笔记,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三、学会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建立和巩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上好化学实验课, 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新教材中有64个演示实验、26个科学探究实验。首先, 要学会观察。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学生不能只看现象, 不动脑子思考。所以,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 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其次, 要亲自动手实验。有一句话说得好:“我听见因而我忘记, 我看见因而我记得, 我亲身做因而我理解。”所以进行实验时, 自己要亲自动手, 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 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认真思考, 准确如实地记录, 学会分析解释。

四、学会阅读课本和化学课外读物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 了解基本知识, 掌握章、节或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精读, 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例如在讲解燃烧条件时要强调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强调三个条件之间是“和”的关系, 是并列的。而讲灭火方法时强调清除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强调三个条件之间是“或”的关系。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 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 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重视阅读课外读物,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化学报》等杂志和科普读物, 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其针对性和可读性很强, 配合教学进度, 指导解析疑难;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 内容丰富多彩, 通俗易懂, 形式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激发学习兴趣, 透彻理解教材, 灵活运用知识, 开发了智力, 培养了能力和探索精神。

五、学会联系生活实际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篇10

一、运用表格整理,指导学生发现数据呈现的规律

在收集各种数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数据的本身并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数据所给予的启示。特级教师路培琦曾说过:“科学课既强调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还重视在实验过程中搜集和积累数据,强调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在质上认识,更要从量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学生收集、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使原本无序、杂乱的数据变得有序,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为学生更好地总结、归纳概括科学规律提供依据和建议,也有利于发挥数据应有的作用,对现象作出客观的解释,学会从各种数据中选择有效的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在教学《豌豆荚里的豌豆》一课时,学生收集的40个豌豆夹里的豌豆粒数如下:4、5、3、1、4、5、7、6、4、6、8、4、6、3、4、6、5、7、5、4、6、7、4、5、6、3、0、2、5、5、6、6、7、9、5、5、6、5、6、5。这些数据很真实地记录了每个豌豆荚里的豌豆粒数,但是很杂乱无章,很难发现碗豆荚里种子粒数的分布规律。在学生完成搜集数据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表格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下表:

学生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如下:

生:我发现了5粒的最多。

生:我发现了没有种子的只有1个。

生:我发现一个碗豆荚里种子最多有8个。

生:我发现8粒和1粒的各有一个,而9粒和9粒以上的都没有。

生:大多数都在4~6粒种子之间。

师:豌豆荚里的豌豆种子数是多少?怎样回答比较合理?哪一些种子数量比较多一些?

生:4粒、5粒、6粒。在4~6个之间的数量比较多。

这样,原本无序的数据变得清晰有序,学生很轻松地发现豌豆种子粒数分布的大致规律。虽然不能确切地说出碗豆荚里的种子数,但在整理分析后,得到了一个合理的推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这一过程,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科学学习,对于学生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直观图表,指导学生发现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直观图表的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图表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对于一般比较简单的探究问题,学生通过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事物内在规律,而一些稍复杂的内容,光看数据就不那么容易了,通过统计图、分布图等图表的运用,能直观反映出数据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发现数据背后蕴含的规律。

如在六年级《抵抗弯曲》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一组关于纸的厚度与所承受垫圈数量的数据。这些实验数据比较抽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组数据制作出一份曲线图,使抽象的数变为直观,很容易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根据纸的厚度与所承受垫圈的数据完成的统计图如下:

折线统计图更直观有效地反映了纸的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统计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着纸的厚度的增加,承受垫圈的个数大大增加,抵抗弯曲的能力也显著增强。通过运用直观图表的方法,让学生更形象、更容易地找到了事物变化的规律。

三、运用纵横比较,指导学生建立实验数据的联系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具有高度明晰、数据内在高度规律化的,此时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上轻而易举地解释现象,并从现象中概括结论。有的教师此时往往就此满足,未能开展学生数据分析方法的提炼,学生因此失去形成数据分析方法的理性思考机会,以后在遇到较为复杂的数据时就表现为茫然失措,不知从何入手。如果教师引领学生对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纵横比较,很容易发现实验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实验数据之间的联系,提升实验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可以采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同一类纵向比、不同类横向比等等,学生自然就会对数据分析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策略,数据分析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如一位科学教师执教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抵抗弯曲》一课时,教材引领学生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其宽度、厚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为1角钱硬币的重量)

在两个实验中,改变宽度和厚度都要成倍地改变,很容易看出实验数据变化的规律。学生可以发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强。这位教师没有就此收场,而是引领学生把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所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纵横比较,把两个实验进行沟通,架构了两个实验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发现实验数据之间的规律。学生会发现:要增强抗弯曲的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加有效。这样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通过差异比较,引领学生把数据分析推向深刻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会得到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时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科学教师不应该回避这些差异,而应积极面对,正确对待学生实验数据的差异,必要时引领学生重复实验,以期得到可靠的且具有一定信度的数据,增强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的数据意识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得以培养,能自觉地学会用数据来描述事物或对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虽然可以从高度明晰化的数据分析中逐渐得到提升,但是更大的提升来源于对于数据差异的分析,而且在数据差异处把数据分析引向深刻,促使学生返回去审视自己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审视实验器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审视实验进程先后顺序的科学性等等,对于提高学生今后实验开展的严谨性、自我审视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抵抗弯曲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时,统计学生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为1个垫圈的重量):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先观察比较第1组学生的数据,发现:随着纸的宽度增加,抵抗弯曲的能力也随着增加。教师引领学生比较这4组的数据,发现第4组的4倍宽的纸承重32个垫圈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其他三个小组的数据。教师没有放弃这个差异,而是引领学生共同探讨这一组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下面是这一环节的教学:

师:请第4组的同学把这张纸拿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把这张4倍宽的纸展示给大家。

师:为什么他们的纸能承受的垫圈数比你们的多这么多?他这组的纸和你们小组的有什么区别?

生:他们的纸有折痕。

生:他们的纸有点像半圆形,我们的纸是平的。

生:他们纸的边都折起来,有点像工字形。我觉得纸的形状也能增强抵抗弯曲的能力。

……

师:纸的形状与抵抗弯曲的能力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对于这个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很大的实验数据,教师没有回避,没有放弃,而是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学生通过研讨,发现了纸的形状也与抵抗弯曲的能力有关这一值得研究的问题,恰恰是下一课需要研究的问题。本节课虽然没有研究,却给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所期待的吗?

五、培养数据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实验数据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不一定马上能从数据表或图中找到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习惯。这一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师自己要关注数据。教师可以借助放大的数据统计表或者运用多媒体把实验数据放大进行展示,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关注数据、分析数据、探寻规律。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数据,给学生提供训练分析实验数据的机会,使学生养成分析数据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从实验数据出发,通过分析思考,运用数学工具得出规律性结论。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科学规律的总结过程和本质内涵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使学生经历由数据推出结果的过程。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像数学解题那样,要说出整个数据分析思考的过程,学会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下一篇:网络会计对审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