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2024-07-19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精选十篇)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篇1

1 海洋生态安全

冷战结束后, 国际社会上大量“来自非国家行为体, 对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个人、群体和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非军事威胁和侵害”[1]持续升温, 使传统国家安全得以向“非传统安全”拓展。而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令生态灾难频繁发生, 生态安全问题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海洋是当今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作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生态安全已成为沿海各国不容忽视的重大战略问题。

关于海洋生态安全的界定, 学术界尚未统一。借鉴国内已有研究成果, 认为海洋生态安全应包含两方面内涵: 一方面, 海洋生态环境 ( 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及海洋生态系统) 不受来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污染和破坏, 具有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 另一方面, 海洋生态环境反过来又能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 不对其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海洋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良性互动状态。为此, 一切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人类涉海活动均应控制在海洋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以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完整, 使其为人类提供高效、完善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2 南海海洋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结合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人类不合理的涉海活动使南海海洋生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图1) 。

2. 1 不合理的涉海活动对南海海洋生态安全构成的威胁

目前, 南海海洋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主要表现在: ( 1) 渔业资源衰退趋势明显。北部湾渔场的渔业资源密度已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湾密度的1. 3 t/km2降至2000年之后的1. 0 t/km2[2]; 南海大陆架优、劣鱼之比由20世纪50年代的8: 2降至2008年的1: 5, 且处于较低生态位的幼鱼、低值鱼比例增加[3]。 ( 2) 近海环境加剧恶化。根据《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南海近岸海域劣于第Ⅳ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4 300 km2, 同比上年 增幅超过50% , 全年共发 现赤潮16次, 累计面积 约741 km2, 次数和面积较上年均有所增加[4]。 ( 3) 海岸带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近年来, 南海的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海湾、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明显退化。其中, 我国南海红树林目前以平均年损失率为1. 7% , 比全球平均损失率高35%[5]的速率急剧减少, 根据20世纪80年代海岸带调查, 南海沿岸分布的2. 1万公顷红树林, 如今有3 /4已消失[6]。

除经受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外, 各种不合理的人类涉海活动是威胁南海海洋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不合理的海洋捕捞养殖业。近年来, 大量渔民因经济利益不断涌入南海海域从事捕捞作业。随着捕捞能力和强度提高, 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北部湾渔场等渔业资源的实际捕捞量已远超出其再生能力, 同时, 海洋捕捞船只排放和泄漏的污水、柴油和废物等污染了海水水质, 底拖网、小目网、炸电毒鱼等破坏性的渔具渔法损害了幼体、产卵亲体和海洋生境。此外, 一些地方无序、无度、无偿地超容量发展海水养殖业, 大量养殖废水排入河口、海湾, 引起水体下部缺氧和水体富营养化, 一些地方甚至毁掉红树林围塘发展养虾业, 大量捕捞红树林滩涂上的小螺和珊瑚礁海区的底栖动物作饵料用于养殖虾的补充饲料等[7], 导致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 2) 陆源污染。相关资料表明, 海洋污染90% 来自陆源。随着环南海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来自陆地的未经任何处理的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固体污染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众多江河汇聚海洋, 导致南海近海水域富营养化增大, 一些海域甚至成为赤潮高发区, 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生物多样性锐减, 另外, 水产品中的药物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元素含量超标, 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 3) 外部产业损害。南海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可再生能源、旅游、港口、海运资源使人类对南海开发向纵深拓展, 但其负面影响亦日渐凸显。海上油气开发区排放生产污水、钻井泥浆、钻屑和船舶溢油事故, 滥取海砂导致近海海底结构改变; 海上风电场以及潮汐能转换装置等占用海洋生物栖息地; 滨海旅游业给海岸带地区生态系统带入大量生活污染; 临港工业和港口建设改变原有海岸线、占领鱼类繁殖空间; 航道开挖和浚深工程产生的疏浚泥倾倒海洋、覆盖海床; 工程施工船舶、航运业船舶和渔船修造业向水体排放油类和各种污染物, 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南海渔业资源丧失、海水水质污染、海洋生境遭受破坏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 4) 其它破坏活动。盲目围垦、围海造陆用作工业建设用地和耕地, 使许多滩涂、湿地和港湾随之消失。挖取可食用无脊椎动物、薪柴、放牧和养殖家禽、采集红树植物的果实[8], 以及大量采挖珊瑚礁烧制石灰、用作其它建筑材料和观赏工艺品等人类活动使红树林、珊 瑚礁退化 严重。等等。

2. 2 南海海洋生态安全问题对渔业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

渔业可持续发展涉及渔业、渔民和渔村三者的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然而, 目前南海令人堪忧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使“三渔”问题愈发突出, 不利于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

( 1) 渔业增效困难。渔业发展是渔民增收和渔村社会稳定的基础[9]。目前, 渔业资源衰减使南海区每年捕捞作业的幼鱼和低值鱼渔获比例非常高, 占60% ~ 70% , 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金线鱼、蛇鲻、鲱鲤、二长棘鲷、癐鱼等渔获量大幅减少[10], 马鲛、白鲳等更是罕见, 海洋捕捞效益不断下降。此外, 滞后的水产品加工业又阻碍了渔业附加值、整体效益和综合利用率的提高。

( 2) 渔民增收艰难。稳定的收入增长能调动渔民发展渔业生产积极性及维护社会稳定。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两个途径。在海洋捕捞方面, 因发展远洋渔业及到南沙等南海较远海域进行渔业生产困难较大, 大部分渔民聚集在南海近岸捕鱼。但由于南海近岸海域环境变差, 捕捞压力过大, 中越北部湾划界以及海洋工程兴建使有效可捕海域缩小等原因, 沿岸和近海渔业资源减少, 捕捞产量和渔获质量降低, 经济效益下降, 加之柴油等生产资料涨价使渔业生产成本上升, 渔业生产利润下降, 渔民增收困难。

( 3) 渔村及社会潜在不稳定因素。近年来, 渔船经济效益的逐年下降及压减报废捕捞渔船措施的实行, 迫使很多渔民不得不从海洋捕捞业中退出, 面临失去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的威胁。转产转业本是渔民的生存出路, 但由于需转产转业的渔民数量大、思想观念保守、综合素质较低、退出捕捞行业的成本高, 以及政府对转产转业的扶持不足等原因, 部分渔民转产转业困难重重, 甚至重新返贫, 演变成新的弱势群体。

3南海海洋生态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南海海洋生态安全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不合理的涉海活动, 因此, 分析各种相关涉海活动存在的深层原因, 有助于我们了解南海海洋生态安全问题的症结。

3. 1 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意识淡薄

受“重陆轻海”思想影响, 对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社会经济价值与生态服务价值认识不全面, 及对海洋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和恢复的艰巨性缺乏科学认识, 政府及公众未树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安全观来促进南海渔业健康发展。多年来, 环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部分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人们不顾海洋有限的承载力, 肆无忌惮向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并任意向海洋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 导致过度捕捞渔业资源、盲目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其它外部产业以及重生产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明防治暗排污等行为加剧了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3. 2 海洋生态安全管理制度滞后

为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目前南海主要实行捕捞许可和休渔制度等传统的控制渔业投入制度, 虽然这些传统方法容易操作, 但存在政府管理费用大等问题而难以维持, 并不能有效遏止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其次, 因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对于南海海洋环境的污染治理, 环南海地区各政府部门的责、权、利不清, 管理紊乱。此外, 南海区域内的各级政府部门, 长期以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大问题上博弈, 区域内的各省市出于对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考虑, 纷纷展开对南海海洋资源的争夺, 竞赛式开发南海, 在各辖区交界地表现得尤其明显。而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却没有真正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 省市间没有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海洋生态保护网络系统和跨省区的协调管理机制, 不能实现海洋生态的联合防护。

3. 3 海洋生态安全法律基础不健全

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是保护南海海洋生态安全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与环南海地区各省市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与保护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初步建立了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但区域内各省市、各部门基于利益不同, 其自行制定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缺乏关联性与协调性, 加之现有很多法律条文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不强, 其法律效用有限, 难以实现海洋生态安全的有效保护。尤为重要的是, 目前我国在海洋生态补偿立法方面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涉及南海海域的海洋生态补偿立法几乎空白, 这种状况在当前环南海地区陆源和海洋工程污染加剧、湿地围垦和围海造地增多的背景下亟待改变。

3. 4 海洋生态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为促进海洋渔业发展, 环南海地区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惠渔措施, 如渔用柴油补贴政策、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资金扶持、渔民安居工程[11]等,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南海海洋捕捞强度, 改善了渔民民生和渔业生产安全水平。但因财政投入有限, 海洋排污技术和设备长期落后, 入海污染物仍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同时, 一些诸如海岸带环境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等有关海洋生态安全的项目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资金保障, 致使南海局部的海洋污染得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从而丧失了对海洋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

4 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安全对策

4. 1 提升公民的海洋生态安全意识及治理能力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对南海海洋生态安全的宣传力度, 普及海洋环境科学知识, 培养海洋国土观念和海洋生态安全意识, 增强海洋法制观念和守法的自觉性, 增进公众对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互动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 对涉及南海渔业发展及海洋环保问题的法律法规、决策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完善各项参与和监督制度, 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及新闻媒体踊跃参加, 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南海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2 健全海洋生态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渔业资源的保护, 除继续推进投入控制的管理措施外, 还要推进制度创新, 建立统一管理体制; 要注重利用市场机制调节捕捞力量, 形成以可转让配额 ( ITQ) 为核心, 其他管理制度为辅助的新的渔业资源制度结构[12]。南海为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管理, 因此需要建立跨省区协调管理机制, 成立南海海洋区域管理协调机构, 组成各级海洋执法协调中心。同时, 还应与邻省福建及台湾建立协调管理机制, 加强各方在海洋生态安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促进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4. 3 完善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

研究制定一部专门的、综合性的南海区域性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南海海洋生态安全法》, 明确规定南海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体制、制度和方针政策等相关内容, 以解决南海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供给不足和不统一等问题。另外, 针对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立法缺乏的现状, 应率先在南海生态补偿上进行尝试, 构建多层次的南海海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以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13]。

4. 4 建立海洋生态安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篇2

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技术研究

介绍了国内外在不同水深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工程的现状.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水深海域人工鱼礁工程的建筑和投放技术,分析并研究了与人工鱼礁工程相关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分析并研究了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值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机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工鱼礁工程在增值渔业资源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作 者:李冠成 LI Guan-cheng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刊 名:海洋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 年,卷(期):2007 25(3) 分类号:P716.8 关键词:人工鱼礁   人造海洋涌升流   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  

大型生态池塘高效渔业经营模式研究 篇3

一、试验条件

本试验在浙东地区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天地农庄进行。种、养水面100亩,平均水深0.9米,最高水位1.3米,水源为当地大嵩江水,水质符合国家养殖用水要求。水上旅游设施主要有餐饮、会议、娱乐、健身和住宿等,总面积1.5万余米2,建造方式为水中打桩、水上搭建木屋。建筑离水面30厘米,交错坐落,基本不影响水中种、养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试验方案

1. 种、养方案

在100亩池塘养殖的水产品品种有鳖、鳙鱼、鲢鱼和锦鲤,种植的水生植物有10亩喜旱莲子草、15亩凤眼莲和30亩莲藕(见表1),通过种、养的实际产量和产值评价经营效果。

2. 旅游方案

在接待个人和团体游的基础上举行鳖养生文化节、美丽乡村游等主题活动,并通过实际经营情况评价综合经营效果。

三、试验情况

1. 种、养情况

①池塘整改。从2013年3月初开始对池塘进行规范性改建,改建的主要设施有池塘注排水系统、池坡和防逃设施。池塘清整主要是清除池塘中与种、养无关的所有杂物,然后用市售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按产品说明消毒,两天后注水到标准水位等待种、养。

②鱼、鳖放养。从2013年4月15日开始按设计方案与数量要求进行鳖和鱼类的放养,鳖和鱼类在放养前用食盐溶液消毒。放养的鳖为本公司自行培育的外塘幼鳖,鱼类购自宁波市鄞州区的苗种场。

③种植水生植物。从2013年5月开始在附近湿地和河道里捞挖喜旱莲子草和凤眼莲种植到设定的区域,并用网栏围住。2014年春引进15个品种的莲藕,用水底盆栽法种植。

④养殖管理。鳖每天投喂1次,按有机产品生产要求进行管理,不用任何药物;鱼类不喂任何饲料,任其自行采食池塘中的天然饵料。2013年10月5日天气转冷,鳖和鱼类进入越冬期,停止投喂,此时水生植物露天叶逐渐枯萎。2014年春季水生植物又开始萌芽,2014年5月后进入正常的养殖管理。

⑤捕捞。养殖到2014年10月10日,鱼、鳖基本停食,即开始捕捞。

2. 旅游经营情况

①制定渔家旅游项目。举行两次鳖养生文化节和美丽乡村游活动,使游客在养殖基地能读到鳖文化,看到鳖实物,品到鳖美味,体验鳖养殖和捕捞的趣味,最后购买鳖。

②进行渔家旅游宣传。为了办好渔家乐旅游活动,通过报纸、网络和微信等方法进行宣传,为都市居民积极参与做好准备。

③实施渔家旅游活动。活动于2013年9月和2014年9月举行,活动内容有抓鳖比赛、鳖美味烹饪大赛、鳖宝宝爬行比赛等。活动不但拉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公司养殖水产品的销售,增加了经营效益。

四、试验结果

1. 养殖水产品收获情况

通过一年多的养殖,于2014年10月鱼类停食后开始捕捞,收获鳖23 660千克、成活率91%、增重17 660千克,鳙鱼23 250千克、成活率93%、增重21 050千克,鲢鱼23 184千克、成活率92%、增重20 784千克,锦鲤14 962.5千克、成活率95%、增重13 462.5千克(见表2)。

2. 水生植物生长情况

种植的水草只起到了调节水体和营造景观的作用,虽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为项目旅游提升人气和增加水产品产量起到了间接作用,喜旱莲子草种植后逐渐被鳖吃光,凤眼莲在第二年萌芽后也被鳖和鱼类吃光,莲藕生长良好(见表2)。

3. 旅游收入

通过举办各项主题活动,两年中旅游人数达到3.2万人次,综合旅游产值达到304万元。

五、分析与讨论

1. 分析试验结果可见:在华东地区气候条件和水源水质都能保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高效的渔业经营模式。随着旅游项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

2. 本次试验种植的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是鳖喜食的水草,结果养殖过程中被全部吃光,所以试验设计时为营造水面景观要选种鳖和鱼类都不采食的水草品种。

3. 本次试验鳖的放养密度过高,起捕规格较小,建议放养密度以不超过200只/亩为宜,这样养成规格可提高到250克/只左右。

(作者联系地址:赵春光 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 邮编:311201;刘飞波 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邮编:315000)

耕种蓝色国土需要生态渔业 篇4

关键词:蓝色国土,生态渔业,增殖放流,水生态,改善

1 蓝色国土基本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国土资源现状是“三山六水一分田”, 水域资源丰富, 我国的海域和滩涂在40m等深线以内面积占6300万hm2, 内陆还有接近666.7万hm2的天然水域, 面积占到陆地面积的1/3左右, 而耕地面积的一半恰好等于可有效利用的“蓝色土地”。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伴随着全国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 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域的“蓝藻”危害频发。这一大片极具开发潜力的“蓝色土地”, 目前基本被撂荒了。

2 种水-更有效的增殖放流

所谓种水, 就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向水里投放鱼苗。每放1条鱼苗, 就好比种在地里种1棵庄稼, 其实质是改变传统只单向索取水产品而不投入的模式, 采取向水里播撒鱼苗、贝类、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人工增殖的方式, 把水域当作土地看,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之后, 再捕获上来。通俗地讲就是先“种水”, 再收获, 把水域当作土地一样对待。

向天然水域人工投放鱼苗的做法, 称之为“增殖放流”, 由来已久。其内涵即合理利用水资源, 增殖放流“净水鱼类”、“以渔保水”;形成良性生物净化链, 通过鱼类滤食水体浮游生物, 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进而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长效机制。

世界上最早开展“增殖放流”的国家是法国, 始于1842年。据相关报道世界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国家已有94个。水生生物资源的人工增殖, 明显增加了自然水域的产出, 也显示出了耕种蓝色国土的巨大潜力。

对于我国来说,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有组织的增殖放流尚属于试验阶段, 规模也较小。水体的富营养化, 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过量使用, 就是所谓的面源污染, 使用的化肥通过雨水的冲刷, 流入江河, 导致水里的氨、氮、磷增多, 进而导致藻类疯狂生长, 造成危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水生动植物之间的失衡。

3 威海市重要水源地需要生态渔业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威海市水资源需求激增, 而威海市又是水资源紧缺地区, 这就导致了许多水库功能发生重大转变, 近2/3的水库已经开始向城镇供水。因此, 如何保护好水源地水源, 今后如何保障水资源与水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市水库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网箱养鱼在威海市大中型水库发展高峰期, 1996年网箱养殖面积已占水库渔业总产量一半以上, 达到20余万m2。同时, 取得较好效益的施肥养鱼、围网养鱼等精养方式也在部分水库推广。但由于实行人工大量投饵或施肥, 如控制不当这些养殖方式极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 从而影响到水质安全。为此, 威海市主要水源地水库如文登市的米山等6座水库, 从2001年起全面停止发展网箱养鱼。部分主要水源地为确保供水安全, 水库管理处还主动关停了在水库中游可能造成污染的养猪场。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力地保证了各个水源地水质始终处于安全达标范围。另一方面, 探索新的生态渔业之路变得尤为重要。

4 种水的三大效益

4.1 可以大大促进渔民增收

据权威部门研究, “增殖放流”内陆水域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8, 在海洋中的投入产出比为1:5, 十分可观。如果国家加大对水域的资源增殖资金投入, 好比为农民提供种粮补贴, 将会从根本上增加广大渔民的收入。当种水的巨大产出效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时候, 必将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蓝色国土的耕种上来。

4.2 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向水中投放的以藻类为饵料的鱼类, 可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疯长, 从而净化水体。据专家测算, 淡水中的鲢鱼和鳙鱼每增加500g体重, 可分别通过滤食浮游植物从水体中吸收氮14.9g和14.5g、磷0.85g和0.6g、碳60.75g和57.85g。可见, 耕种蓝色国土时, 投放鱼的品种若选择合理, 可有效改善水域环境。

4.3 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研究显示, 人们日常生活1/3的食物蛋白质为水产品提供, 而我国天然水域的产出大幅降低, 甚至不到20世纪70、80年代的1/4, 可见其仍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天然水域中的鱼多了, 就好比是增加大量天然安全的粮仓, 大大增加了国家的食物储备, 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4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与恢复为基础, 使渔业经济的常规发展转变为持续发展, 把经济活动和渔业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达到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就是生态渔业的要义。它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资源系统的生态平衡;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 从而达到对渔业自然资源深层次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在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同时, 还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使渔业真正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 增殖放流:威海市水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

增殖放流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高效生态渔业措施, 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5.1 大力发展保水渔业, 加大滤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

大力发展保水渔业重在重新调整该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 从而有效减少水体中藻类的生物量, 保证水质安全, 以充分发挥滤食性鱼类的“生物滤器”功能。所谓保水渔业, 通俗地讲, 就是“以渔治水, 以渔养水”, 即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 选择适当的鱼类进行人工放养的一种渔业生产模式。保水渔业的另一方面, 是从水质保护的角度来确定渔业环境容纳量, 进而提出最佳的渔业规模和生产方式。发展保水渔业, 本质是中心的转变, 即从“以渔业为中心”转为“以水为中心”, 在确保水库水质良好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获取渔业的经济效益。

5.2 继续进一步探索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目前威海市已经采取的措施有:各水源地水库根据自身浮游生物状况, 合理投放一定数量鲢、鳙等滤食性鱼类, 同时制定合理捕捞量, 利用滤食性鱼类对浮游生物的摄食来控制水体中藻类密度,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在大中型水库全面推广节粮、高效、无污染的太湖银鱼。目前已在多数水源地水库移植成功。由于银鱼对水质要求很高, 不仅能增加产量和收入, 而且可将其作为判断水质优劣的指标生物;积极引进和推广有着水中“清道夫”之称的鲴亚科鱼类。近年来, 水源地水库先后引进了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等刮食性鱼类, 对净化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当引进一些高档肉食性鱼类, 例如鲈鱼、梭鲈等。利用生物食物链关系, 用肉食性鱼类控制水体中的野生小杂鱼, 对于维持水体浮游生物稳定具有很好作用。

正是得益于以上措施特别是生物调控技术的应用, 威海市所有水源地水库多年来水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一半以上水库水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对于保障居民安全用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勾东博.生态渔业——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李继龙, 王国伟, 杨文波, 等.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 2009, 27 (03) .

[3]史建全.浅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J].青海科技, 2009 (03) .

[4]郑龙成, 程绍宏, 年志平.新立城水库渔业开发与水质保护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33) .

渔业环境相关问题的论述 篇5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目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渔业方面,鱼类已经普遍的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首先水生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严重破坏。监测资料表明,我国水生动物中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数目逐年增多,大黄鱼、鳓鱼等重要经济鱼类严重衰退,渤海三大毛蚶场场资源已接近枯竭。在内陆水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数量和资源量也呈下降趋势,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有“长江女神”美誉的白暨豚目前已不足 100头,长江白鲟、鲥鱼、松花江大白鱼等名贵经济鱼类已难见踪影。最新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水生兽类、相当数量的水生两栖类处于濒危状态。淡水鱼类中的濒危种类目前已达到 92种,占淡水鱼类总数10%。这些濒危鱼类主要包括鲤科鱼类 52 种,鲇类 11 种,鲟鱼类 5 种,鲑鳟鱼类 6 种,其他(包括鳗鲡)种类 18种。

再来就是渔业水域面临的污染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活污染、工业污染

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每年有大量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 造成近海污染。据国家海洋局《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 2006年渤海海域污染严重, 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 2万 k m2, 占渤海总面积的 26%。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排污、人工养殖等。2006年渤海海域中, 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分别约为2 770、1 750、7 370和 8 190 k m2,严重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均比 2005年增加约 1 000 km2, 与 2002年相比, 渤海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面积分别增加 5 230、1 290和 1 760km2,分别增长 2.4倍、2.8倍和 1.7倍。

由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有关数据显示,近海约 20.6万km2的海域海水水质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面积比 20 世纪 90 年代初扩大近1 倍,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面积为 10.2万 km2,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面积为 5.4万 km2,四类和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面积为 5.0 万 km2。在内陆,长江干流沿江 22 个城市江段在 20 世纪 70年代中期每日接纳污水总量为 1436.5万吨,而到 1996年则猛增到 4000万吨。据统计,长江全流域污染源有 1万多个,每年有 122亿吨废水排入江湖。黄河在 20世纪 70年代的年污水接纳量为 18.5亿吨,20世纪 80年代增加到 21.7亿吨,90年代猛增到 32.6亿吨。

二是养殖业自身污染。

由于海上养殖开发利用不尽合理,造成局部生态承载压力较大,对海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海水水质中氮、磷等物质含量有一定增加。陆源污染物是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因此对于陆源物污染的治理, 解决河流污染问题, 是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关键。我省境内的主要入海河流 47条,入海河流上游因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要建设众多水库, 加上近年来北方气候干旱,河道灌溉等用水量大,河流自身径流量不足。

三是毒害入侵困扰海洋水产业

一些病毒侵入亦导致渤海的海洋生物生存受到很大影响,其中最典型的是虾毒。据估算,如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减轻虾病蔓延, 预估计渤海的水产量在 2010年将达到 700万 t。如盲目地增加养殖密度, 导致养殖物种病害的濒繁发生。例如,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高密度养殖等原因, 1993年 6月,曾在沿海水产养殖暴发大面积虾瘟, 发病养殖面积占当时全国对虾养殖总面积的 76%, 减产近12万 , t 直接经济损失 35亿元, 间接经济损失达 86亿元。

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当是过度捕捞了。

为了保护中国的渔业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规定:在中国的海洋、江湖、水库水域中,禁止使用爆炸物、有毒 物(农药、麻醉物)、电力进行捕鱼,禁止制造危害渔业资源的捕 捞工具,禁止传授禁止使用的捕捞方法。不得在禁渔区、禁渔 期进行捕捞,不得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规定的网 目尺寸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生产时不得超过规定的幼鱼比例。在水生动物涸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可能带来严重影 响的,建设单位必须先征求渔业资源管理部门的意见,经确认 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 救措施,未采取措施、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 当赔偿渔业资源损失。禁止在通江河口、闸口敷设网具捕捞水 生生物,以便保护水生动物的幼体和产卵徊游体,通江河闸的 开启要兼顾鱼类的徊游和灌江纳苗。列如对于过度捕捞

采取了伏季休渔的政策。

同时国家还成立了渔政管理机构。中国在国家渔业主管部门成立了渔政司,一些沿海主要省份也相继建立渔政管理机构,如江苏省的渔政处、福建省的渔政科等。1966~1976年期间,渔政废弃,渔场秩序混乱。其后,渔政管理重新受到重视。自1980年起,中国的渔政管理最高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在东海、黄海、南海设有渔政分局。各省、市、自治区设相应的渔政管理机构,重点渔港设渔政管理站,一般渔港设渔港监督站,内陆重点水域设渔业管理委员会或渔政站。渔政管理机构配备渔政船,在海上和内陆水域执行渔政管理的任务。

我觉得对于渔业的除了必要的法律和行政管理外,提高人民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应当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达到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渔业法》(1929)、《水产资源保护法》,《渔政管理工作暂行条例》、黄硕琳,唐仪 主编的《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2-1)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篇6

【关键词】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海洋水产养殖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生态环境出现污染时,生态条件和生态空间均出现恶化,渔业的发展也就受到巨大阻碍。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近海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水域环境也进一步恶化,渔业生产质量严重下降。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同时,积极推动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事件频发,引发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问题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造成海洋生物和海鸟等大量死亡。同时,塑料污染严重,2015年3月,中国国家海洋局发表了每年一度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其直接点名了海洋“塑料”问题,指出塑料废弃物是中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

2014年,我国全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海洋水体的污染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得海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直接影响海洋渔业的发展。

二、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养殖业污染。养殖业自身的污染是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为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养殖面积,养殖户在缺乏科学规划和设计情况下盲目扩大养殖格局,采取高施肥和高投饵的方式提高产量,且养殖垃圾未能有效清除,造成养殖水域滋生大量致病微生物,水质严重恶化。在流动水的散播下,造成大面积的水域污染。

2.海上污染。海上石油开采和溢油事故是造成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另一大原因。为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石油需求,我国加大了海洋石油的开采量,其造成的海洋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同时,进口石油数量进一步增加,海上石油运输频率加快,船舶溢油污染事故频发,导致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波及和影响。

3.陆地污染。工业和农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经由江河径流到海洋当中,或由沿岸排污口排入大海,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农业废水则包含化肥和农药,城市生活污水中有着大量无机盐类和致病微生物,所有废水一起进入海洋渔业水域,使得该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

三、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措施

1.落实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为有效治理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首先落实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充分发挥相应法规的管理约束作用,避免人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观破坏。严格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规,对于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责令相应污染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如屡次不达标者进行严厉查处。

2.强化渔业水域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强化渔业水域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避免污染物源源不断进入到渔业水域。一方面,对工业发展进行有效布局,控制污染源流向,避免其进入到渔业水域。同时,对于需要排放的单位进行严格审核,符合相应标准方才予以通过。另一方面,严格控制石油开发污染,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溢油事故发生,将石油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

3.加强水域生态保护以及修复工作。加强水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已经污染和破坏的水域进行生态补偿和修复。一方面,依据实际污染情况,利用科学修复技术,如通过生物、技术或工程手段对遭到破坏的水域生态进行有效修复。另一方面,强化水域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将自然和人为破坏作用降到最低。通过保护和修复手段,逐步恢复渔业水域的生态平衡。

4.科学合理地发展可持续养殖渔业。虽然水产养殖业同样造成渔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但只要通过科学发展手段,便能够实现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平衡。首先,制定出科学的水产资源开发方案,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其次,根据渔业水域调查结果制定水产种质保护区,并通过增殖放流方式丰富水域渔业资源种群,实现生物多样性,不断优化渔业生态环境。

结语:

海洋资源是地球的宝贵资源,海洋渔业则是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我国海洋水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源出发,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渔业水域污染源控制工作和水域生态修复工作,科学合理发展养殖渔业,才能实现污染的有效治理,达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强,高乐华.我国海洋渔业生态失衡机制与修复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1,01:150-157.

[2]王淼,段志霞.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河北渔业,2007,09:1-5.

沾益县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 篇7

1 渔业资源概况

1.1 水资源状况

沾益江河水系发达, 水资源丰富。全县总水域面积10万余亩, 宜渔水域6万亩, 有中型水库 (湖泊) 7座、小型水库和坝塘472座。境内的南、北盘江干流长95.28km, 流域面积1719.89km2, 有白浪河、清水河、西河等主要支流10余条, 覆盖炎方、盘江、西平等5个乡镇, 把流域的花山、西河、白浪、雨谷海子等湖泊、水库连成一个有机体, 形成6万余亩的水域, 4.8亿m3的地表水体总量, 年均迳流总量6.5亿m3;境内的牛拦江干流长62.5km, 流经沾益县大坡、菱角、德泽3个乡, 主要支流妥乐河、威格河、黑滩河, 把流域的海峰湿地 (湖泊) 、德泽水库连成一体, 形成4万余亩水域面积, 年均径流量3.9亿m3, 流域面积1176.19km2。另外, 高原喀斯特地貌促就沾益地下暗河多, 水质优良, 其水质优于GB3838-2002《地表水质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1.2 鱼类资源状况

沾益县气候温和, 冬无严寒, 夏无醋暑是土著经济鱼类的主要繁殖场所和栖息场所。西江水系的南北盘江自然繁殖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华南鲤鲫鱼、银鱼、泥鳅及青虾等, 在湖泊、水库、河流、水田均可为繁殖场;花山、白浪、西河等大水库是银鱼的主要繁殖场和生产地;大坡威格洞及威格河、炎方乡新屯落水洞、播乐乌龙洞等地下出水洞穴是金线鱼主要繁殖场和生产地;大坡的海峰湿地是鲇鱼的繁殖场;4~6月牛栏江暗河底质岩石溶洞和溪流是珍稀濒危的乌蒙山金线鲃 (牛栏江特有) 、岩原鲤的繁殖场和生产地;德泽境内牛栏江江面开阔, 河滩多, 河床大部分为石板、砂砾河底, 是叉尾鱼危天然的产卵场和活动场所, 大坡的河尾、妥乐江段河湾、深潭及海峰湿地是叉尾鱼危天然索饵场和活动场所。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造就了沾益成为天然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特别是鱼类。境内珠江流域的南、北盘江有土著鱼类20余种, 长江流域的牛栏江有土著鱼类30余种, 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叉尾鱼危 (湾丝鱼) 、墨头鱼、裂腹鱼、云南倒剌耙、有金线鱼、黄鲇、乌棒鱼、大口鲶等, 其中叉尾鱼危是本地特有的鱼类, 金线鱼属云南“四大”名贵鱼之一, 大口鲶属南方大中鲶原种。另外, 外来品种中的银鱼、池沼公鱼在水库中已能自然繁殖, 并且形成了新的种群。

2 渔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2.1 渔业发展现状

2.1.1 渔业经济发展迅速。

自1998年恢复县志以来, 沾益县依托现有渔业资源和优越的区位, 通过加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力度, 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强化渔业科技培训与推广, 着力提升水产品品质、产量与效益, 促使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2133.33hm2, 水产品产量达10000tc以上。

2.1.2 形成较稳定区域布局和良好的生产格局。

一是养殖生产主要集中在以西平镇、盘江镇为主的坝区, 有标准精养池塘466.67hm2, 其中66.67hm2连片商品鱼基地3个;二是池坝塘高产精养殖面积达800hm2, 是全县水产品产量的主要来源, 其产量占总养殖产量的80%;三是养殖品种主要是草鱼、鲤鱼 (建鲤、湘云鲤) 、鲫鱼 (彭泽鲫、湘云鲫、黄金鲫) 、鲢鱼、鳙鱼、武昌鱼、叉尾鱼回、青鱼、鱼丁鱼岁、俄罗斯鲟、加州鲈、大口胭脂鱼等外来品种, 占98%。

2.1.3 池塘老化严重, 养殖经营模式单一, 产业链短, 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差。

传统的、分散的、以农户为主体的池坝塘精养占养殖产量的80%, 大水面增殖养殖、稻田养鱼、休闲渔业等养鱼产量占20%, 水产品主要以销售鲜活水产品为主, 尚无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工厂及水产加工企业。

2.2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成效

2.2.1 逐步建立健全体系。

为强化渔业水域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自2003年先后在县农业局及水产站加挂成立了渔政管理局、渔政执法大队、渔业船舶检验站、水生生物防疫检疫站等机构, 促使了沾益渔业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 为全面实施“依法治渔、依法兴渔”奠定了基础。

2.2.2 积极开展资源保护宣传与执法检查活动。

一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增强了全社会参与资源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贯彻落实两江禁渔、认真调查处理渔政事故、开展渔业专项执法检查等管理工作, 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的渔业及其生态环境。

2.2.3 建立自然保护区及划定禁渔区。

自2002年通过建立海峰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峰管理站, 对产卵场进行人工治理, 种植水草、设置人工鱼巢, 实行常年禁渔;2006年, 境内的牛栏江流域纳入市级水生野生生物保护区。

2.2.4 组织开展人工增殖放流。

在资源保护的同时, 县委、政府加大投入开展人工增殖放流, 2004年在珠江源头放流各类鱼苗30万尾、树立永久性宣传石碑, 2009年在珠江第一湖 (花山湖) 放流各类鱼苗150余万尾, 有效的保护了渔业资源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生态的平衡,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5 积极推进科学养殖,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沾益县通过调整和优化养殖布局、强化养殖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实施水产养殖证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推进无公害水产品认定及产地认证等形式, 积极推进科学养殖,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灾害防控, 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2.3.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养殖效益不高。

全县总水域面积6666.67hm2, 宜渔水域4000hm2, 但传统、分散的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利用率不高。一是已养鱼水面只占宜渔水面53.3%, 部分宜渔水域的开发利用存在受人畜饮水因素影响;二是466.67hm2专用池塘是一大优势, 但大部分池塘严重老化, 池塘水体自身污染严重, 病害严重、频发, 平均亩产600kg, 严重制约沾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三是大水面水库养殖以粗放粗养的增殖牧水式养殖为主, 对水体环境的利用率不高, 平均亩产仅30kg。

2.3.2 渔业水域污染、病害、灾害日益严重, 造成资源衰退。

一是随着人类活动和工农业的影响, 渔业水域污染日益加剧, 加之连续多年的干旱灾, 全县渔业水域补水不足, 污染程度逐步升高, 水体变浅, 水质变差, 影响了天然水域鱼类自然繁殖;加剧了渔业病害的频繁发生和严重程度, 部分水域有锚头蚤、中华蚤病等病的发生, 造成资源衰退;三是分散的个体养殖模式, 配之不科学、不合理、不规范的养殖用药管理习惯, 加剧了养殖水体的污染。

2.3.3 资源保护设施装备薄弱, 水生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滞后, 难以适应资源保护形势发展的需要。

3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今后, 沾益渔业的发展要把握好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机遇, 立足资源优势, 合理规划, 坚持以渔业提质增效渔农增收为出发点、科技为支撑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在加快渔业发展和加大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 要探索和完善保护制度和工作,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尤其要把渔业科技推广及渔政监管各项工作措施最终落脚到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上来, 确保取得切实有效的治理效果, 实现渔业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4 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措施

4.1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 加快推进水产健康养殖4.

1.1依托资源, 发挥优势,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完善养殖模式, 调优养殖结构。以池坝塘为重点, 加大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建设力度, 强化科技推广与培训, 巩固和提高以池坝塘为主的高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以花山、白浪、西河三大水源水库, 以渔治水, 以渔净水, 大力发展生态型的水库养鱼模式, 实施以银鱼、池沼公鱼为主的大水面养殖增殖, 提高水体综合利用能力;在水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水田多的西平、大坡、盘江、炎方等乡镇, 积极发展立体生态型的稻 (藕) 田养鱼和综合休闲观光渔业;合理利用滇中调水工程德泽水库资源, 引导发展集约化、科技型的流水、网箱养鱼等, 促进养殖模式多元化, 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兼顾渔业资源生态的平衡与保护。

4.1.2 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科技创新是保护渔业水域及其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围绕建设现代渔业和培育主导品种要求, 着重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苗种规模化培育、病害诊断和防治、药物规范使用与残留控制、环境和设施改造、生态调控水质、配合饲料应用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 促进对养殖水体、品种资源的高效利用, 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渔业技术体系;二是加大设施渔业、质量安全的科技投入, 积极运用现代渔业科学技术, 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技术, 推广科学的给饲、用药、调水技术, 改进传统的不科学的生产操作习惯, 减少养殖业自身污染的同时, 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 增强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示范、推广循环水养殖,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改善渔业水域环境。

4.2 强化渔业资源保护

4.2.1 强化野生鱼类资源保护。

一是以保护区建设为平台, 依托曲靖市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 切实加强牛栏江流域的德泽、菱角、大坡牛栏江干流及通江的海峰湿地4万余亩水面的野生鱼类资源的保护, 以保护区内鱼类的自然繁殖场、索饵场为重点区域, 实行长年禁渔保护;二是积极参与涉渔生态环境影响工程环境评估工作, 争取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 减少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 确保遭受破坏的资源和生态得到相应补偿和修复。

4.2.2 加大渔业增殖放流及珍稀濒危物种救护、土著经济鱼类的收集驯养繁殖工作力度。

以滇中调水工程德泽水库项目鱼类增殖站及海峰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为平台, 加大增殖放流强度, 恢复和增加野生鱼类资源量, 收集驯养牛栏江的珍稀濒危、土著经济鱼类品种, 研究人工繁殖与开发利用;在通江的德泽、花山、西河、白浪、雨谷海子等水库 (湖泊) , 适度推广大水面人工增殖养殖。

4.2.3 加大两江渔业资源保护宣传与执法检查力度。

结合长江、珠江禁渔期 (区) 制度的实施, 加强禁渔区:牛栏江及南北盘江干流及其通江的花山、西河、白浪、雨谷海子等水库 (湖泊) 的渔业资源保护宣传与执法工作, 并延长1月的禁渔期限。

4.3 加大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管力度

4.3.1 继续推进渔业水域养殖许可证制度建设和强化水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 以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 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 严格水产苗种、饲料、渔药生产许可制度, 强化渔业生产投入品规范、安全使用, 加强水产苗种、饲料、药物等渔用物资市场监管, 对水产品实行“从水域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保护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4.3.2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灾害防控, 通过改善渔业基

础设施条件、加强养殖水域水质改良、加强渔业病害综合防控、推广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类病害、强化渔用物资市场流通环节监管等, 尽快改善渔业水域环境现状。

4.3.3 加强渔业水域水质监控, 继续加强对河道、水库等渔

业水域污染源的管理, 对沿江排污企业加强执法检查, 加大对水域污染事故的查处力度, 有效的抑制污染事故的发生。

摘要:基于沾益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情况, 分析研究境内渔业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措施及方向, 以促进珠江源头渔业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篇8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中海上风电场以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3~5MW),年利用小时数更高等优点,越来越受重视。根据中国“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2015年中国海上风力电装机500万k W,规划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3000万k W,特别是未来5年,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加速发展期[1],其中江苏省沿海多为淤长型岸段、地势平坦,是风能较丰富区[2],年均有效风能密度超过60W/m2[3],辐射沙脊群可承载9.7×1011W的风电装机容量,可发电量为2.2×1015W·h[4],具有巨大开发潜力。为了研究和掌握海洋风电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影响,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海洋风能资源,选择龙源如东试验风电场扩建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项目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所开展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跟踪监测结果,结合项目工程分析、项目周边海域环境概况、项目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利用现状等综合客观地分析评价海洋风电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影响。为海洋风能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海洋环境执法、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依据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规定,结合项目施工特征,兼顾周边海域及潮间带特点,布设监测站位、监测时间及监测项目。

1.1监测站位

共布设水质站点20个,沉积物、生态站点各12个,渔业资源6个站点,潮间带3条,生物质量至少4种。具体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

1.2监测时间

施工前:2010年10月。

施工中:2013年11月,沉积物在8月监测一次。

施工后:2014年,沉积物在8月监测一次。

1.3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1.3.1监测项目

水文气象:简要天气现象、海况、水色、透明度、悬浮物。

水质:p H、盐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硫化物、总汞、铜、铅、镉、锌、铬、砷。

沉积物: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砷、总汞、铬、 镉、铜、铅、锌。

生物质量:石油烃、砷、总汞、铬、镉、铜、铅、锌。

生物生态:叶绿素a、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卵仔鱼、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

1.3.2分析方法

水文依据《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2-2007)》; 气象依据《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3-2007)》;水质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沉积物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5-2007)》;生物质量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生物生态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

1.4质量控制

1.4.1现场平行样

溶解氧全部双平行,其他测项10%站位采用现场平行样,对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2007海水平行样相对偏差表要求,溶解氧现场平行合格率为95%,其他项目均为100%。

1.4.2实验室平行样

对进入实验室的水质样品,所有监测项目均随机抽取10%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平行样质控,对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2007海水平行样相对偏差表要求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监测项目实验室平行样相对偏差合格率均为100%。

1.4.3标准物质使用情况

监测项目在测试过程中均使用了标准物质,以保证检测结果溯源,确保数据的准确,如表2所示。按照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内控样合格率均为100%。

1.5数据处理

分别使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和《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优势度(Y)、生物多样性(H′)[5]、丰富度(d)[6]、均匀度(J)[7]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为第i个种在各样方中出现频率;Ni为群落中第i个种在空间中的个体数量;N为群落中所有种的个体数总和。

式中,H′为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为第i种的个体数(或密度)占总个体数(或密度)的比例。

S为种类数,N为群落中所有种的个体数总和, H′为实测多样性指数。

2结果分析

对2010年(施工前)、2013年(施工期)及2014年(施工后)的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及生物生态要素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使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和 《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2.1海水水质

由表3和图2可以看出,工程海域水质溶解氧平均含量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含量保持稳定;化学需氧量平均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施工后与施工中相比相差不大,但较施工前明显上升;悬浮物平均含量施工期明显高于施工前,较施工前增加了20倍,施工后较施工期有所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施工前,较施工前增加了15倍;石油类平均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施工后和施工期含量基本持平, 但明显高于施工前,较施工前增加了1倍;无机氮平均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施工前为第三类水质,施工期为第四类水质,施工后为劣四类,较施工前增加1倍多;磷酸盐平均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施工前为劣四类水质,施工后和施工期均为第二、三类水质,较施工前下降1倍。

注:“-”表示未检出。

由表3和图2可以看出,工程海域水质铜、锌、 铅、镉、铬、汞、砷平均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铜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施工前,较施工前增加了2倍;锌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较施工前明显下降,施工前为第二类水质;铅平均含量基本稳定,略有升高;镉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施工前,较施工前增长了1倍多;铬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较施工前明显下降;汞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施工前;砷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较施工前明显下降。

总体而言,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是工程海域悬浮物升高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船泊排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海域水质油类和无机氮的升高,但主要原因来自于洋口外闸、 掘苴河闸等陆源污染物排海。

2.2海洋沉积物

从表4和图3可以看出,工程海域沉积物铜、锌、铅、镉、铬、总汞、砷、硫化物、石油类平均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其中锌平均含量施工后和施工期明显上升, 施工后比施工前增长10倍多;铅施工期较施工前略有降低,但施工后较施工前和施工期明显的上升,增长近1倍;镉平均含量明显上升,施工后比施工前增长2倍多;铬平均含量明显上升,施工后和施工期较施工前增长1倍多;总汞施工后和施工期平均含量均低于施工前,施工后较施工期,有所增加;砷、铜平均含量施工后与施工前基本持平,施工期略有下降;硫化物施工后和施工中基本持平,但比施工前明显下降;石油类施工后和施工中平均含量略有上升。工程海域沉积物监测与2013年江苏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公报南通海域监测结果基本持平,波动不大[8],亦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环境与资源(908专项)沉积物环境状况相一致[9],监测结果波动不大总体而言,工程施工对海洋沉积物质量影响不大。

注:“-”表示未检出。

2.3海洋生物质量

工程海域主要经济贝类为文蛤,将施工前、后生物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如表5和图4所示。

从表5和图4可以看出,施工后工程海域生物质量铜、锌、镉、汞、石油烃平均含量明显上升,但均符合 《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的第一类标准;施工后工程海域生物质量铅、铬、砷平均含量明显下降, 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的第一类标准。总体而言,工程施工对海洋生物质量影响不大。

2.4海洋生态

2.4.1浮游植物

(1)种类数

(单位:种)

注:“-”表示未检出。

(2)细胞丰度

注:“/”表示未开展该项检测。

(3)群落多样性参数

注:“/”表示未开展该项检测。

从表6、表7、表8可以看出,工程海域施工后和施工中浮游植物种类数较施工前明显增多;浮游植物网采密度明显增大;均匀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略有降低,变化幅度不大。同时工程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优于2013年、2014年江苏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公报南通海域同期监测结果[8,10]。总体而言,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不大。

2.4.2浮游动物

(1)种类数

注:“-”表示未检出。

(单位:种)

注:“-”表示未检出。

(2)密度及生物量

注:“/”表示未开展该项检测。

(3)群落多样性参数

从表9、表10、表11和表12可以看出,工程海域施工后浮游动物种类数较施工前明显降低;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降低,约为施工前的四分之一;大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浮游动物的丰富度指数明显降低,其余群落多样性参数均有一定的波动,但变化幅度较小。同时工程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2013年、2014年江苏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公报南通海域同期监测结果[8,10]。总体而言,工程施工对浮游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2.4.3大型底栖动物

(1)种类组成

注:“-”表示未检出。

(2)栖息密度及生物量

(3)群落多样性参数

从表13、表14、和表15可以看出,工程海域施工后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较施工前有一定的波动,变化不大,但施工中种类数明显高于施工前和施工后;施工后较施工前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明显降低,但施工期生物量明显高于施工前和施工后;施工中较施工前大型底栖动物均匀度、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降低,施工后均匀度、丰富度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施工前水平。同时工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严重低于2013年、2014年江苏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公报南通海域同期监测结果[8,10]。总体而言,工程施工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2.4.4潮间带生物

(1)种类组成

(单位:种)

注:“-”表示未检出。

(2)栖息密度、生物量组成与分布

(3)群落多样性参数

从表16、表17、和表18可以看出,工程海域三个潮间带断面施工后和施工中潮间带生物种类数较施工前有所降低,施工后和施工期生物密度较施工前均显著降低;施工后生物量较施工前均显著降低;施工前、中、后潮间带生物的均匀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一定的波动,但变化不大。同时工程海域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与2013年、2014年江苏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公报南通海域同期监测结果基本持平,波动不大[8,10]。总体而言,工程施工对潮间带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结语

工程施工期污染源主要包括,海域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等,陆域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即施工噪音等。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是工程海域水质悬浮物升高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海域水质油类和无机氮的升高,但主要原因来自于洋口外闸、掘苴河闸等陆源污染物排海;工程施工对海域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影响不大。

工程墩桩施工、电缆漕坑挖掘造成临时占用海域的底栖生物因底泥挖掘而全部丧失;工程建成后,受涨落潮影响,风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海底地形,对工程海域的潮流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风机墩桩周围的流速会发生改变,底流在风机基础周围产生涡流和局部冲刷,一定程度上改变局部海床自然性状,使海域冲淤情况发生一定的变化,改变了底栖生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造成了较明显的影响,对浮游动物和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浮游植物影响不大。另据《龙源如东实验风电场扩建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结论[11],工程施工共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约324吨;造成渔业资源损失量约为9.7×105尾;风电场风机对鸟类栖息、觅食即迁徙影响较小,存在与风机碰撞的可能性,但几率较小。

整体而言,海洋风电场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清洁、污染排放低,对海洋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环境影响较小,短期内对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失,需要一定时间恢复。

摘要:通过对龙源如东试验风电场扩建项目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所开展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跟踪监测结果,文章结合项目工程分析、项目周边海域环境概况、项目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利用现状等综合分析海洋风电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影响。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篇9

1 赤城湖水库资源现状

1.1 气候资源

赤城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为17.0~17.3℃, 水温为16.8~19.2℃, 年日照时数长达1 306.9~1 471.8 h, 集雨面积为101.4 km2, 多年平均降雨量937.5 mm, 无霜期283 d, 鱼类生长期达10个月。

1.2 渔业资源

赤城湖属人工修建水库, 主要有鲤、鲫、青、草、鲢、鳙、武昌鱼、鳢、鲶、黄辣丁、餐条, 虾、蟹, 河蚌、螺等渔业资源。鲢、鳙、匙吻鲟不能自然繁殖, 必须进行人工投放。

1.3 浮游生物资源

(1) 浮游植物。共计7门22科33属42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 共11科16属19种, 其次为硅藻门, 有7科11属16种, 蓝藻门有2科2属3种, 黄藻门、金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均只有1科1属1种。优势种类为小球藻、椭圆小球藻以及尖针杆藻等, 浮游植物生物总量1.526~1.908 mg/L, 平均为1.750 mg/L。

(2) 浮游动物。共计33种, 其中原生动物10种, 占种数的30%;轮虫类14种, 占种类种数的42%;枝足类4种, 挠足类5种。浮游动物生物总量2.316~2.954 mg/L, 平均为2.625 mg/L。

1.4 环境状况

库区多浅丘, 植被较好, 有部分农田和村宅, 无厂矿企业, 无污染源, 水质良好。经多年检测, 水库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质Ⅱ类或Ⅰ类标准。

2 生态渔业发展对策

赤城湖水库的渔业必须走生态养殖发展模式, 在充分利用资源进行清洁生产的同时, 应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存在一条天然食物链的共生互补 (利) 原理, 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 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 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 实现生态平衡, 提高生态养殖效益。因此, 养殖品种的选择和放养数量的确定是水库生态渔业成败的关键。

2.1 科学确定养殖品种

放养品种应有助于控制“水华”的发生, 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鱼类品种。鲢、鳙主食浮游生物, 被称为水质“过滤器”, 鲢鱼滤食浮游植物, 鳙鱼滤食浮游动物, 适当放养鲢、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库的浮游生物资源, 也可直接控制“水华”的发生。为提高生态渔业效益, 可优选品质高、市场价位好的品种, 在不影响水质和鲢、鳙生长的情况下, 匙吻鲟、鳊鱼是最佳选择;而匙吻鲟又是淡水鱼中生长较快的品种之一, 当年鱼体重可达0.5 kg以上, 2龄鱼体重可达1.5 kg, 3龄鱼体重可达2.5 kg, 价格是鳙鱼的3~5倍。因此, 水库应以放养鲢、鳙鱼为主, 辅以放养匙吻鲟、鳊鱼。

2.2 放养量的确定

浮游生物的数量主要受其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水质定期、定点、定量监测分析, 掌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繁育生长量。科学合理的投放量主要根据水库浮游生物现存量来估算。浮游生物现存量的调查方法参照《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SL167—96) 。根据水库调查结果, 对水库鱼产潜力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F为鱼产潜力 (kg/hm2) , M为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 (kg/hm2) , P/B为水体中生产量与现存量的比值 (浮游植物取110~150, 浮游动物取30) , a为饵料利用率 (浮游植物取20%, 浮游动物取50%) , E为饵料系数 (浮游植物取30~40, 浮游动物取7~10) 。

通过2012—2013年2年的调查结果, 赤城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值为1.750 mg/L, 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2.625 mg/L。赤城湖正常养鱼水面350 hm2, 平均水深按3 m计, 浮游植物生物量=1.750 mg/L×3 m×1 hm2=52.5 kg/hm2, 浮游植物提供的鱼产潜力F=[M× (P/B) ×a]/E=52.5 kg/hm2×110×20%÷40=28.875 kg/hm2。浮游动物生物量=2.625 mg/L×3 m×1 hm2=78.75 kg/hm2, 则浮游动物提供的鱼产潜力F=[M× (P/B) ×a]/E=78.75 kg/hm2×30×50%÷8=147.656 kg/hm2。外源性浮游物的生产潜力与外源性浮游物的鱼产量受碎屑和细菌饵料作用的影响, 腐屑等外源性浮游物提供的鱼产量为浮游生物提供的鱼产量 (28.875+147.656) 的50%, 则该水库腐屑等外源性浮游物提供的鱼产量潜力为88.266 kg/hm2。

从以上3个方面看出, 每年浮游生物及腐屑等外源性营养提供的鱼产潜力为264.797 kg/hm2。即在不进行人工补充营养的前提下, 每年捕捞量理论值为264.797 kg/hm2。以赤城湖可养鱼面积350 hm2计算, 每年鲢、鳙理论捕捞量为92.68 t。其中鲢鱼生产潜力为[ (28.875÷176.531) ×88.266+28.875]×350=15.16 t;鳙鱼生产潜力为[ (147.656÷176.531) ×88.266+147.656]×350=77.52 t。

放养量估算, 根据鱼产潜力估算结果, 假定鲢鳙的最高回捕率为40%, 起水规格分别为1.5、2.0 kg, 则鲢鳙鱼种的合理放养量为12.217万尾, 鲢鳙鱼种放养比例为1∶4。

鲢鱼放养量= (鲢鱼生产潜力÷鲢鱼起水重) × (1÷回捕率) =1.516÷1.5×2.5=2.527 (万尾)

鳙鱼放养量= (鳙鱼生产潜力÷鳙鱼起水重) × (1÷回捕率) =7.752÷2×2.5=9.690 (万尾)

2.3 鳙、鲢鱼放养比例与规格

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 结合市场需求, 以投放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大规格鳙鲢鱼鱼种为好。经过1年的饲养, 可达到1.5 kg/尾以上的上市规格。为了保持水库负载量, 同时保持产品均衡上市, 同品种采取多规格放养, 以求高产。鲢鱼放养20~30 g的当年鱼种1.89万尾、200~300 g的大规格鱼种0.63万尾, 放养比例为3∶1。鳙鱼放养20~30 g的当年鱼种3.73万尾、200~300 g的鱼种3.73万尾、500~600 g的大规格鱼种2.23万尾, 放养比例为5∶5∶3。

2.4 开发名优品种养殖

鲢、鳙为滤食性经济鱼类, 对保护水质、提高水库渔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水库渔业综合效益, 可将开发名优品种作为重要途径[4,5]。

匙吻鲟是广温性鱼类, 既能在低温中生存, 也能在高温条件下存活 (0~32℃) , 生长速度快, 当年鱼种可均达0.5 kg以上, 2龄鱼可均达1.5 kg, 3龄鱼可均达2.5 kg, 其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 食性广, 有利于保护水环境;生产费用低, 容易捕捞, 经济价值高, 商品鱼是鳙鱼商品鱼价格的3~5倍。其卵可作鱼子酱, 鱼肉、皮、料易于工厂加工。因此, 开发名优水产品———匙吻鲟对促进赤城湖水库渔业结构调整, 推进赤城湖水面利用和经济效益, 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赤城湖水库生态养殖实际, 匙吻鲟放养规格以20~30 cm/尾为佳, 既能保证其生存能力, 又能防御凶猛鱼类。其放养量可抵扣鳙鱼大规格鱼种数量的1.0~1.5倍。以放养60尾/hm2, 规格为100~200 g/尾, 成活率90%, 回捕率70%计, 每年可出成鱼15~20 t, 产值80万元以上, 可实现增值50%~60%。

2.5 创建有机鱼品牌

严格实行行业法规管理, 对生产环节中的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用药制度、产品上市、检验检疫等方面把好关, 严格按照有机鱼技术规范进行生产, 创建有机鱼品牌, 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6 发展休闲渔业

依托山水资源和地理优势, 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适度发展休闲渔业, 实现渔业经营多样性。将渔业发展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发展观光、度假、餐饮、垂钓等休闲项目, 从渔网、渔船、渔产品、渔歌中挖掘渔文化, 推出吃鱼、打鱼、钓鱼的体验游, 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 促进水库渔业发展, 提高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俊, 朱存良.哈素海水库渔业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7 (S3) :144-146.

[2]俞爱萍.对宁国市水库渔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8) :255-264.

[3]郑水平, 彭本初.塔拉干水库水草调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5) :21.

[4]罗筱福, 张晓慧.对九江市发展休闲渔业的初步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4) :207-211.

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篇10

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方式, 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结合的方式, 消费的过程就是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消费需要的满足方式, 取决于消费主体 (消费者) 和消费客体 (被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结合的方式, 简单地说, 就是消费者如何获取被消费的商品及服务以及如何消费。消费方式受到自然条件、传统习惯、职业分工、消费观念和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等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收入逐步增长,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形成积极的科学的消费观的同时, 也出现了消极的、不科学的消费观。近年来, 受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本土消费陋习的影响, 不计一切社会道德责任和后果, 片面追求个人享受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与理性消费行为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非理性消费行为呈泛滥之势。比如, 炫耀性消费, 它是指消费者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实际需求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 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观点。他认为, 消费依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闲阶级为了过有闲生活的消费;另一类是劳动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和便于继续劳动的消费。有闲阶级不仅要满足生理需求消费, 还要满足心理的或者虚荣心的炫耀性消费。从社会角度看, 对于炫耀性消费的追求会导致浪费。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大量的非理性消费把花钱当作满足购物欲或炫耀财富的方式, 使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商品或享受不必要的服务, 互相攀比和大吃大喝将使自然资源极大地浪费, 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理性消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浪费, 助长了奢靡之风, 社会福利不能达到最大化。

二、消费方式对渔业资源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我国居民消费已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方面从以粮食类消费品为主向非粮食类消费品转变, 即由植物型食物消费向动物型食物消费转化, 人们更倾向于消费营养价值更高、更健康的产品, 其中, 水产品的消费量逐步呈上升趋势。

非理性的张扬使人的物欲泛滥, 一部分人把无度的消费、物质享乐当作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幸福, 追求“挥霍奢侈型”的消费理念。为了了解非理性消费情况, 笔者设置了调查问卷,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于相对规模较大、客流集中的大型餐饮企业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 水产品消费浪费的数值平均值大约在15%左右。浪费的数量与宴请的类型有关。在调查中, 很多企业和消费者反映, 企业家宴请, 公款消费浪费最大, 消费量在20%左右;其次是红白喜事, 浪费在10%左右;家庭消费请客浪费较少, 一般在5%左右。由此可见, 从消费方式角度来看, 个人的炫耀性消费、群体消费中的公款消费造成水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浪费较大。

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水产品非理性消费的驱动, 使得对水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水产品需求, 必然要加大水产品的供给。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为水产品的捕捞和水产品的养殖。水产品需求增加会直接导致过度捕捞和养殖的扩大, 对渔业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一) 过度捕捞造成海洋渔业资源锐减, 并逐步形成恶性循环

人类的捕鱼活动对鱼群来说是一种强加的死亡途径, 它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海洋的生态系统, 过度捕捞更是如此。渔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总是存在一个合理的总量范围。当总的捕捞量超过某个临界值时, 将会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更新能力, 势必造成渔业资源严重衰竭。

建国后, 我国海洋捕捞业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 渔业资源迅速衰退。20世纪60年代前, 捕捞量约200万吨左右, 单位功率产量2.1左右, 总捕捞量中以大型底层鱼类为主;70年代中期, 捕捞量300万吨左右, 单位功率产量下降至1.8左右, 捕捞量中以小型中上层鱼类为主;80年代以后, 海洋捕捞量迅速增加, 总捕捞量中以小型中下层鱼类为主。近年的资源调查显示, 处于食物链较高层次的传统优质经济鱼类越来越少, 并且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由于目前海洋渔业的比较效益高于种植业, 大量非渔业劳动力进入捕捞业, 进一步加大了捕捞强度。捕捞技术的进步, 如渔船功率的增加, 探鱼设备的使用与改进等也加剧了捕捞能力的过剩。可见, 在捕捞过程中, 渔民和渔船数量的增多, 捕捞方法的改进都直接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生长与恢复, 使渔业资源加速锐减, 形成了恶性循环。

产生渔业生产过度捕捞的经济根源是渔业生产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渔业资源是一种流动性资源。这里所指的流动性资源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一种流动性物品。流动资源的特征决定了资源系统是共同使用的, 但资源单位却不是共同使用的, 而是相互竞争的。就渔业资源而言, 具有流动性资源的共性。它作为公共资源具有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却不需为这种使用所造成的资源减少对他人的影响而付出代价。然而, 在非理性消费驱动导致对水产品的强大需求下, 渔业资源又是稀缺的, 而渔民对渔业资源的增养殖却不需承担合理的费用, 因此, 渔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另外, 由于渔业生产者对生产过程中因网具流失及生产所造成的海域污染的潜在危害以及对渔获物的任意抛弃所造成的直接损失都不需支付任何费用, 致使渔业生产的破坏性加大, 海洋捕捞的外部不经济越发突出。渔业资源的非排他性, 使得近海捕捞基本上处于“自由准入”状态。从渔民个人的角度来看, 如果让本来可以马上捕到的鱼继续留在海里生长和繁殖, 他就必须承担被其他渔民捕走的风险。由于捕捞成本在渔获收益中仅占很小部分, 因此他的收益就会遭到损失。这样, 不享有渔业资源利用排他性权利的渔民就缺少为未来使用而养护渔业资源的必要诱因, 渔业资源的稀缺性也就越发严重。

根据外部性理论, 每一渔民的捕捞活动都会对其他渔民或其他类型的资源利用者施加“外部成本”, 也就是说, 渔民的捕捞活动会给其他渔民造成机会损失, 但他并没有为此给其他渔民支付机会成本, 这就造成了捕捞的实际成本低于真实成本, 收益高于其利润。渔业生产的这种外部性使得渔民们总是倾向于过多地使用这一资源, 使得过多的人加入到捕捞行业, 并诱使原有渔民不断增加捕捞能力, 最终导致捕捞能力超过能够提供最大经济回报的水平, 产生过剩。渔民为了在过剩的捕捞能力竞争中获得优势, 被迫进一步增加投资, 加大渔船功能, 改善渔船渔具性能, 采用更加有效的捕捞技术, 其结果是渔业投资过度, 捕捞季节缩短, 捕到的鱼往往既小质量又差。于是, 本来可以用于其它经济活动的稀缺资本和生产要素, 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在过度的捕捞生产中被浪费了, 同时渔业资源也因此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可见, 海洋生产的外部性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成本太低, 在缺乏有效管理条件下, 导致捕捞的过度投资和资源的过度利用, 使得渔业资源不断衰竭。

(二) 水产养殖业不规范, 海洋污染严重

水产养殖业对弥补海洋渔业资源不足发挥了巨大作用, 尤其是在调整渔业生产结构, 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不规范, 滩涂无度开发和药物滥施乱用已对近海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引起水体水质恶化, 造成水域多样性和生境减少, 网箱养殖区投饵对附近海域造成的营养盐负荷成为赤潮发生的诱因, 导致鱼虾大量死亡等。水产养殖引起的海洋污染主要有:对水体的营养污染、药物污染、对近岸生物群落的影响等。

1. 对水体的营养污染。

养殖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进入水体, 以有机或无机物的溶解态和颗粒态存在。N、P含量升高, 原有的水化学平衡产生相应改变, 对水质产生影响, 在水动力作用下, 这种影响还可能扩大到邻近水域生态环境。虾池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在海水中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大量氨氮, 而氨氮是养虾池中普遍存在的毒性物质, 在高浓度时对虾体有致死作用。水产养殖底泥中C、N、P的含量和耗氧量比周围水体沉积物中的含量要明显高出很多, 而且, 底泥中经常可见残饵。这说明, 水产养殖改变了底质的运输和沉积方式及溶氧状态。而富集在底泥里的污染物, 在一定条件下又会重新释放出来, 污染水体, 成为水体污染最重要的来源。

2. 药物的污染。

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散失到环境中, 造成环境短期或长期的退化。药物的施放与残留, 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 也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益菌、虫受到抑制、杀伤及致死。因此, 不加选择的使用消毒剂、抗生素会造成微生态严重失衡。同时, 多种药物大剂量重复使用, 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或转移, 容易产生抗药性。对于一些低浓度或性质稳定药物的残留, 可能会在一些水生生物体内产生累积并通过食物链放大, 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系统乃至人体造成危害。

3. 对近岸生物群落的影响。

水产养殖水体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与自然系统比较, 养殖对象单一, 即使混养, 也不过两三个种群。为追求高产, 部分生物因子被人为强化, 而另一部分则被削弱甚至去除, 造成了物质循环的部分链条受阻或被切断。从发展的角度看, 大面积的单种海水养殖, 必定造成海区生物多样性向单一性转化和海洋生物的“内循环”发生变异。当生态变异过大时, 将导致物质循环平衡的失控, 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滩涂湿地系统是很多具有商业价值生物的产卵地和育幼场, 又是众多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甚至哺乳类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地, 其中还有珍贵和濒危物种, 在生态平衡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许多浅海滩涂的开发是在缺乏系统规划和技术的研究下大规模启动的, 存在急功近利的盲目围垦或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现象。如大规模发展对虾的养殖, 严重破坏了大片滩涂的生态平衡。

三、改善渔业环境的对策

(一) 树立科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意识

合理的消费应当是人性化的消费, 即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目的的消费。因此, 在消费中要注重节约, 杜绝浪费, 树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 从而促进生产的节约, 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 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 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 有利于生态平衡。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 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毫无疑问, 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 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 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 所以都不是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在实践上要求人们树立尊重生态价值的绿色消费理念。国际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 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具体说来, 绿色消费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生产、生活需要时, 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 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 注重对垃圾的处理, 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 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 实现可持续消费。

(二) 优化膳食结构, 增加对水产品替代产品的消费

膳食结构指的是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数量及其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人类膳食中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7大类。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 人类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 且各种食物组成比例合适, 才能达到营养平衡、促进健康的目的。

近1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同程度增长, 导致消费水平、购买力和食物选择的变化。尤其是高收入人群, 传统的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为特点的植物型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已经向动物型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转变。淡水和海水产品是动物性食品摄入的主要来源, 过度消费导致因摄入量过多而引发患营养相关性慢性病的危险。为此, 在食物消费方面, 提倡和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 适当增加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食物, 增加动物性食物的品种, 并强调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健康, 既可以避免植物性食物食用过多所造成的“贫困病”, 又可以避免大量摄入动物性食物所造成的营养过剩, 即“富裕病”。

(三) 控制捕捞量, 推广生态养殖, 加强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控制

我国近海现有实施诸如伏季休渔、捕捞许可等类似制度, 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捕捞能力, 但这些管理措施尚未从根本上消除捕捞能力增大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渔业管理制度, 建立新的鼓励渔民自觉实现捕捞能力与资源基础相匹配的良性激励, 有效控制捕捞量。

上一篇:军事课程下一篇: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