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理性

2024-08-28

适应性理性(精选三篇)

适应性理性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儿86例。均符合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皮肤过敏源点刺试验++以上;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且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影响本次观察的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8例;年龄3~16岁, 平均 (8.3±2.6) 岁;病程 (2.6±0.5) 年;流清水样涕34例 (79.1%) , 鼻塞、鼻痒29例 (67.4%) 。观察组男23例, 女20例;年龄3~16岁, 平均 (8.4±2.3) 岁;病程 (2.3±0.7) 年;流清水样涕38例 (88.4%) , 鼻塞、鼻痒31例 (72.1%)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等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西替利嗪糖浆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5岁2.5ml, 6~11岁5ml, 12岁以上10ml, 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加用生理性海水喷雾给药, 每个鼻孔喷4下, 每天2次。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 (诺斯清) 为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两组治疗14天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 治疗有效率,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 (EOS) % (正常0.5%~5%) 及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 (正常1~3 c m/m i n) 。

1.4 评定标准

症状评分[1]:每个症状有0、1、2、3四个等级。喷嚏:正常、3~5个、6~10个、≥11个。鼻塞:正常、有意识吸气时感觉、间歇性或交互性、全天用口呼吸。流涕:正常、<4个、5~9个、≥10个。鼻痒:正常;间断;蚁行感, 但可以耐受;蚁行感, 难以忍受。体征评分[2]:每个体征有0、1、2、3四个等级。正常;鼻甲轻度肿胀;下鼻甲与鼻中隔紧靠, 下鼻甲与鼻底之间尚有小缝隙;鼻甲息肉样变或息肉形成。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总分是治疗前的65%以上为显效;65%~25%为有效;<25%为无效。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 6.0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 P<0.05) , 见表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两组治疗前后EOS%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比较 (表2)

治疗前两组EOS%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EOS%低于对照组, 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治疗首先是药物, 主要是抗组胺药、膜稳定药、激素及其类似物。抗组胺药长期使用会对身体有一定副作用, 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脏毒性;而膜稳定药主要是预防药物, 副作用较少, 但起效慢;类固醇需要长期使用, 因为副作用较大, 较少使用。其次是脱敏疗法, 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发挥长期效果的方式, 但用药周期长, 价格贵, 并有较多的治疗风险。手术疗法是通过鼻甲或筛前神经切断, 降低敏感度和神经元作用的靶器官, 达到治疗目的, 但不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西替利嗪高选择性阻断外周组胺H1受体, 对胆碱能受体和组胺H1受体影响较小, 有利于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质量, 但起效慢, 无法满足临床需求[3]。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冲洗鼻黏膜, 加速鼻黏膜变应原、病原体和其他物质排出, 降低鼻黏膜炎症水平;帮助修复受损的鼻黏膜, 使其恢复正常的纤毛运动;维持鼻腔正常内环境、消炎和抗过敏作用, 缓解患儿间歇性变应性鼻炎鼻部症状[4]。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是炎性细胞的一种重要的效应细胞, 可产生和释放细胞毒性及细胞因子, 加重变态性炎症, 因此其百分比是监测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纤毛运动功能较正常人减弱, 观察纤毛传输速度可以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纤毛功能。

本文结果显示, 生理性海水喷雾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儿童间歇性变应性鼻炎, 能改善炎症, 提高鼻部排出异物的能力,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0年, 重庆)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6 (1) :7.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 2010, 38 (6) :67.

[3]Mohamed HS, Esmat OM, Abd Allha MH, et al.Effect of instructional guideline on allergic rhinitis symptoms[J].J Am Sci, 2011, 7 (4) :474.

适应性理性 篇2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各环节中,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学院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点,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双特色”的首要因素。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专业设置与建设是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把握发展趋势,在科学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对策,使高职教育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紧社会及经济的特殊教育类型,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育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纽带”。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学院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点,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对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有较为灵敏的反应,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才能使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一、专业设置与建设: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

刚刚闭幕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今后1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是对社会职业的反映,也是适应区域经济的最佳契合点。“适应性”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诸多属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属性,是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历史趋势,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的一种系统属性。“区域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彰显的地方特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高职教育,源自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是随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普通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主要立足于本区域,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高职教育技术服务的行业、专业与区域的定向性,使高职教育特别是它的专业建设具有社会与市场的定向性质,也就是说,在服务面向上具有更强的区域性和适应性。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联正逐步从疏离走向紧密。据统计,目前,95%的地级市都建有高职院校,这种区域性布局和高职本身的特性,使得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直接,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高职院校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与本科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不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不仅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与有效途径,更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因此,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其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就必须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到适合教育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公共发展与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和功能上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发展趋势

1.专业宽化趋势。专业宽化趋势是指专业设置为适应不同岗位或岗位群工作需要,专业口径宽窄并举,以宽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应用型人才必将在较大范围内流动,复合型口径专业的学生适应性较强,专业覆盖岗位群集。专业宽化,既为人的潜能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专业综合化趋势。专业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有些专业内涵跨学科体系,其培养目标是精一兼数、一专多能。因为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的需求正在上升,多机床操作及多仪表看管等也正在发展,这是现代化高技术企业运转现场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经济学角度、生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共同考虑的必然结果,这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必然趋势。

3.专业实体化趋势。所谓专业实体化,是指专业不仅应成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而且还应成为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的综合实体。即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依靠专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技术辐射、生产经营与咨询服务,以使专业设置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经济社会更好地服务。目前,我国部分专业已呈现上述发展态势。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为“我院”),学院依附江苏省品牌专业——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建起了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依附机电专业建起了曙光机械厂,依附江苏省特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建起了江苏省畜牧科技示范园,依附宠物美容与护理专业建起了宠物医院等。专业实体化,不仅扩大了专业服务功能,而且还增强了专业建设的自我发展能力。

4.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是指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行业协会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中的作用,并且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邀请它们参与,共同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等级考核标准和技能认证体系等,这也是专业改革方面值得注意的趋势。

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点的切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专业名称趋于规范,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要求,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专业的设置,主动适应了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重视品牌专业和特色示范专业建设,注重对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等。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行业企业参与度不够,专业设置与建设和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较模糊;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改造、调整严重滞后;专业设置“同质化”,特色缺失;部分专业的建设缺乏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以产品带专业,专业面变窄,忽视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专业教学指导机构缺位;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源集中表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把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对区域社会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适应。

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1.专业设置——建立主动适应、动态开放、自我调整的发展机制。高等教育学告诉我们,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实体——专业来实现。专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也是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结合部。《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根据这一观点,从高等学校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而从社会和市场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种或某类社会职业,或某种技术领域工作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可见,“专业处于学科体系要求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研究表明,高职教育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又是高职教育专业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其产业结构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发展规模。众所周知,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其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的结合程度。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主动适应、动态开放、自我调整的发展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动态分析和把握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现状为依据,按照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和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专业口径宽窄并举,用人才的广泛适应性来应付社会需求变化的多样性。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努力构建专业设置与建设、新专业开发与储备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实践的需要,跟踪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总体趋势,通过建立自我调整机制,开展面向未来的专业划分和专业设计,保障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以我院为例,学院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紧扣畜牧产业链,合理设置了以一产养殖类专业为重要基础,二产动物药品、饲料、食品等专业和三产动物防疫检疫、宠物、种畜禽等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的“专业链”,很好地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相对接。又如,学院以地级泰州市打造的中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医药产业基地——中国医药城为契机,及时对药品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药品生产与营销、药品质量检测等多个专业于一身的药品类专业群,做到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实践证明,由于我院所设专业与区域经济的针对性、适应性强,因此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了养殖、饲料、食品和动物药品等企业的青睐,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2.专业建设——建立政策主导、院系主体、行企参与的政校企发展机制。从宏观层面,国家和省级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完善制度,重点扶持,在“质量工程”“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和“全国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进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近十年来,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但在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导向上,在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的对接与融合方面,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成分。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例,它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但事实上,不少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成简单劳动或初级打工。因此,政府要从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加强统筹和协调,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和激励政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合作办学制度;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强化学生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规范学生与实习企业之间的教育性劳动关系,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要继续深化实施“质量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制度,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

从中观层面,高职院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协调好领导、指导、引导和主导的关系。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涉及每一位师生员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一要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明确院系两级专业建设职责;二要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激励专业教研室的主导作用和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三要从战略高度构建专业框架;四要加大实践教学条件的投入,重视实训配套建设;五要定期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剖析专业建设的状态,发掘专业建设中的亮点,及时研究并处理在专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共性的问题,使学院的专业建设健康、良性发展。

从微观层面,二级院系要认真制定各专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品牌。二级院系作为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和建设部门,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各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第一,要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合作发展新机制。例如,我院动物药学院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倍康药业有限公司,由动物药学院院长任总经理,教研室主任任车间主任,完善“校中厂”人才培养机制;依托中国(泰州)医药城管委会、天杰药业等企业,组建人才培养基地理事会,通过联合招生、省兽药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共建,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研发和学生就业方面,探索“厂中校”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新机制。第二,要以产学合作理念、“职业化”的策略推进专业建设。第三,要加强专业(群)建设,即要从学院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办学基础条件出发,结合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寻找、确定若干个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以专业群建设打造专业群体优势,增强市场适应性。第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集群式优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植专业生长点;要依据岗位、职业、行业与人才市场的要求,着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到“三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生产实训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要实施“三个环节”“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发展现代学徒制度,推行“双导师”制和“三证”制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五,要重视课程体系建设,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柔性不足,刚性有余”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柔性化的课程体系结构;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上,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与管理规范,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与专业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共同开发课程方案,系统地设计和安排实践教学,做到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接轨,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相融通,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协调。第六,要在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上,重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第七,要重视实践条件建设,要围绕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优化实验实训中心的结构;校内实践条件建设要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一致;要主动与企业联系,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要加大实验实训经费的投入,保证实验实训项目的高效开出;要开放实验实训室;要重视专业实体化建设。第八,要重视社会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二级院系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发挥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通过服务“三农”、产学研结合、技术咨询与开发等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有为”求“有位”。

五、结束语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成长;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60—02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这项工作做得扎实与否,不但关系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顺利与否,而且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有效与否。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从而保证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新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对大学校园里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都不很适应,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入学之初这个“转折过渡期”。适应性本身是一个生态学术语,指的是生物体对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所谓大学生的适应性,就是指大学生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能力。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则是指大学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大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包括很多内容,笼统来说,它包括环境适应教育、心理适应教育、学习适应教育和人际关系适应教育等内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视这项工作,能使大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环境

大多数大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可以说都是從入学那一天开始的,对于他们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新的,这会使他们萌发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媒体上也总会报道一些关于大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的例子。自主、自律、自理等大学生活的独立性,不但是由大学生活的特定条件决定的,也是高等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都会表现出明显的自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以及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这些问题,对走进新环境有可能碰到的问题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从而可以尽快投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领域的改革也随之推进。高等院校办学模式和投资渠道等的多样化,使得毕业生面临着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我国以往的教育制度和办学理念、就业观念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背景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等,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使大学新生更好地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绝大多数学生都很有热情,斗志昂扬,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因为他们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激情,所以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也都充满了期待。管理者应该充分抓住新生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开展相关入学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刚进入大学时,所有的大学新生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大学四年毕业后,每个人的收获都截然不同。这一点也恰恰从侧面印证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入学教育这门课,给大学新生以正确的引导。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是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有利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学校的各级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少走弯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环境适应教育

进入大学校园后,新生首先面临的是陌生的校园环境,只有迅速了解和熟悉了校园环境,才能在这个环境中自如地学习生活。告别了原先熟悉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需要自己处理生活、学习上的一切事务,面对全新的环境和老师,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因此,在新生入校后,安排高年级学生或学生干部带领新生熟悉校园,通常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给新生解决最实际的生活问题,比如吃饭、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与高年级同学的交流,又可以间接获得一些信息,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与此同时,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大学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更多地还在于学生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因此,在新生教育中教育学生如何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掌握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同样是一门“必修课”。

(二)心理适应教育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可能会出现想家、怀念高中生活及朋友等心理失衡的现象,面对身边陌生的环境和人容易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失落感”,还有一部分大学新生因为高考发挥失常从而选择了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看着昔日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进入了更好的学校,选择了更好的专业,这些同学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感,由此产生厌学、弃学等念头。与此同时,在高中之前,很多同学都是班级的佼佼者,被老师青睐,被同学羡慕,在某种程度上会使自己产生过高的自我评价。但是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中的普通一员,再也没有了以往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无形中也会产生一些失落感。另外,进入大学,大家不再需要只是埋头苦读,他们有了更多的平台来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才猛然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原来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从农村来的学生,在拥有众多才艺的城市学生面前,容易出现自卑等负性情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等对新生来说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进入大学之后,新生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这就要求新生首先在心理上做到身份的认可,善用心理调节手段,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正视自己,也正视他人。由此可见,入学之初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三)学习适应教育

在高中阶段,教育模式是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学习名次上的竞争比较激烈。但进入大学后,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上课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基本上是“节节换教室,堂堂换老师”,与此同时,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差异,学生们逐步形成了“大学习”观念。学生逐渐了解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教育大学新生学会主动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会在学习方式上迅速融入大学环境。

有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当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甚至背道而驰,于是便产生学习心理上的障碍,开始有厌学、惧学等现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方向的教育就变得必不可少,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而积极的专业理念,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四)人际关系适应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极易导致其自理能力、自立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因而在新生刚入学之际,对其开展相应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学生性格各有不同,生活阅历也不尽相同,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同时还会对集体利益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对新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教育,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促进良好舍风、班风的形成,确保班集体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这门科学,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度过转折期,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賈咏梅.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43—47.

[2]高萍,张娜.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20—121,128.

[3]邱荣斌,彭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2006,(1):64—66.

[4]田洪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88—89.

[5]黄强,邹洋,许妮,邓元熙.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我见[J].高教高职研究,2007,(4):72—73.

[6]赵磊.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9):188.

[7]黄海涛.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76—78.

[8]赵跃.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药学教育,2007,(4):1—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适应性理性】相关文章:

生理适应性05-14

适应性策略05-18

职业适应性05-25

适应性研究06-12

工作适应性06-21

部队适应性06-28

安全适应性07-02

地方适应性07-14

适应性气候07-22

生态适应性07-26

上一篇:Lib2.0下一篇:路面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