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财务一体化

2024-06-22

资产财务一体化(精选三篇)

资产财务一体化 篇1

一、军队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创新

政府与国防部门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双边垄断。政府作为全体选民的代表向国防部门提出国防需求, 同时以国防生产成本状况为前提向国防部门拨付预算, 而有关国防生产成本状况的信息又主要掌握在国防部门手中, 政府为获取这些信息必须付出大量的谈判、沟通、考察、验证等成本, 以至于政府事实上不可能对其充分掌握。同时由于卖方垄断, 政府也缺乏获取及比较信息的基础。然而, 官员对政府的需求曲线却十分清楚, 知道政府为获得国防安全的最大预算拨款额。因此, 政府或预算拨款部门与国防生产部门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使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动机能够转化为可能。显然, 由于信息不对称, 预算拨款部门往往陷入被动拨款的境地, 而国防部门则可通过提供有利信息来实现预算最大化。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军队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 根本目的就在于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经费资产实施一体化管理, 就是要求国防部门提供资产的数量规模、配置结构以及生产使用等方面的信息, 将其作为政府预算拨款的依据。通过制度的重新安排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 在国防部门与预算拨款部门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打开资产配置的“黑箱”, 预算拨款部门能够切实掌握较充分的生产信息, 减少预算拨款中存在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二、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 深入推进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改革

1、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理顺财务管理职责分工, 优化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

为了全面推行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 我们既要看到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体制运行不畅的一面, 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来促进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深化。进一步理顺财务管理体制, 应从适应财务联勤体制运行、加强财权财力的集中统管入手, 从有利于军队建设的大局和军兵种专业保障力建设出发, 集中精力解决好大联勤体制运行、联勤保障和军兵种按建制保障之间的财务关系, 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责分工。同时, 必须妥善处理好装备财务、后勤财务等分系统的供应保障问题, 避免财权财力的过度分散。通过调整理顺财务管理体系, 将各项资金的管理统一纳入后勤财务的主渠道, 切实发挥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的功效。加强各级预算单位对财力的宏观调控力度, 保障好重点方向、重点部队、重点装备和重大任务的需要。

2、按照综合预算的管理要求, 实行财力资源配置预算化, 强化宏观调控的力度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大军费的投入力度, 但受国家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 经费供求矛盾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达到优化财力资源配置、提高军费使用效益为目的, 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预算改革, 扩大预算改革成果, 实行经费、实物资产一体化管理。按照预算改革的要求, 把军费划分为维持性经费和建设性经费, 根据不同性质经费的特点实施不同的调控政策, 使军费管理更科学、更有效。在预算的编制内容上, 将当年领报的预算经费、预算外经费、历年经费结余、利用的库存物资价值等一并纳入预算管理, 扩大预算管理范围, 使财务监督控制更加严密。通过财力资源配置预算化, 强化军费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调控作用。在管理方法上, 应由过去的“入库核销”改变为“出库核销”。延伸财务管理职能, 实现实物资产有价运行, 为预算单位各项财力资源配置预算化创造有利条件, 切实增强财务管理的宏观调控力度。

3、加快配套管理措施的建设, 强化财务保障基础力量, 提高一体化管理的实效

深化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 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才能强化财力的集中统管, 切实提高一体化管理的实效。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经济管理活动, 必须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依据, 依靠法规来规范一体化管理的主体、客体及其管理行为, 使部队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二是要进一步深化经费标准化供应改革。首先, 要科学确定供应水平。经费标准化供应关键在于经费供应标准本身必须具有科学性, 也就是说, 全军标准化供应经费占军费总量的比例要合理、经费供应标准符合部队的实际情况、经费标准之间相互匹配。其次, 要逐步扩大标准化供应的范围, 形成供应标准、消耗标准、管理标准体系, 依据标准体系对标准经费实行标准化和一体化管理。三是改进决算管理办法。当前各类经费决算的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经费决算的权限过于集中、审批环节多、效率低。部队不能及时掌握本单位财力情况, 影响了部队依据财力保障事业需要的准确性, 也不利于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因此, 应该改革现行经费决算管理办法, 实行分类分级决算管理办法, 区分经费性质, 进行合理授权。通过决算管理改革, 推进一体化管理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吕坤沪、何勋:积极适应预算编制改革完善配套制度与措施[J].海军后勤学术, 2002 (4)

[2]、李文经:刍议军队国有资产价值管理的制约因素[J].军队财务, 2003 (2)

[3]、赵桂生、周熙、凌军:试论资产与经费预算一体化管理[J].国有资产管理, 2008 (8)

资产财务一体化 篇2

税法规定(具体见1912月28日 财会字[]66号)“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如果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已经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不再征税的,评估增值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不再作其他处理;如果资产坪估增值部分未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在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需要征税的,在按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时,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人‘递延税款’ 科目的贷方,资产评估净增值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记人”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如果公司在计提折旧时,仍按原账面原价计提,不按评估后的账面原价计提,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把评估增值全部计人资本公积。”“公司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等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人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公司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资产评估净增值准备在未实现前,不作任何处理;待实现后从‘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转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并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

上面的难点就在企业固定资产按评估价计提折旧,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有如下两种:

1) 根据具体的资产情况增值情况,以及每年计提折旧、分摊费用的情况一一逐年调整应纳税所得额,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是工作量很大,

2) 采用综合调整的方法,对资产评估中的资产增值部分,不分资产的项目、性质,在以后每一年度中平均分摊,并相应调整当年的应纳税所得,但是此种方法调整期限不能超过。

以上调整方法由企业报税务机关批准后,不得调整。

例子:

199x年末,a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进过评估,确认企业固定资产增值200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企业所得税率为33%,假设增值资产无残值(为计算方便),则会计处理如下:

一、资产评估确认增值时:

借:固定资产 200万

贷: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 134万

递延税款 66万

二、每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经营费用) 20万

贷:累计折旧 20万

三、调整应纳税所得

借:递延税款 6.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万

四、结转如入资本公积(分10年)

借: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 13.4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13.4万元

资产财务管理制度 篇3

一、管理机构

理事会负责本社资产财务管理的全面工作。监事会负责本社财务资产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会计和出纳负责本社会计工作。

二、管理内容

合作社资产财务管理包括流动资产、农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等管理。合作社资金管理包括成员出资、每个会计从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和公益金、未分配盈余、国家扶持补助资金、他人捐赠款和其他资金。

三、资产管理

本社实行购置计划与审批、审批与采购、采购与验收保管、保管与使用审批、处置与审批相互分开的制度。财务部要根据本社实际,分门别类的确定易耗品使用期限和周期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比例,以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资产折旧。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账账、账卡、账实清查,向理事会吃不开报实物资产清查报告,提出实物资产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四、财务账款管理

本社支票和印鉴不得由同一人保管,账目不得缺失。凡因保管现金、存款和账目造成损失的由当事人负责赔偿。禁止以合作社名义为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本社应收及暂付款项应当由当事人负责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帐;在夫定时间内未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五、财务审批、公开制度

1、本社财务支出由理事长负责审批;

2、财务管理坚持“增收节支、勤俭节约”的原则,各项支出必须用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及日常等相关事项。

3、预算内开支,由理事长直接审批;预算外开需在事前经理事会审核后,由理事长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开支需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理事长例行审批手续。

4、财务人员办理各项支出,原始凭证(支出计划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等凭证)必须齐全,凭证必须有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字方可入账;

5、经集体审核通过的,需有会议记录或形成的决议作为依据入账;

6、监事会在每月财务结账前对账务支出项目进行审核,对未按规定支出的,提出质询,责令整改纠正,甚至责令由责任人赔偿。

7、本社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每月将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布于办公地点;每年向社员(代表)大会汇报上财务决算情况、盈余分配方案和本财务预算方案。财务人员必须热情接待社员提出的与其有关的财务查询。

六、购销价格管理

本社购销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确定及变更要经理事会通过,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透明化管理。购销价格确定后,要将购销价目表(如果有变化,原因要注明)张贴在办公地点明显位置,便于社员了解。

七、社员账户管理

上一篇:转型发展作风建设下一篇:供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