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观察

2024-08-05

形态观察(精选十篇)

形态观察 篇1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试验选用2012—2015年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5头圈养黑熊剖检病例,收集胰腺作为试验标本。

1.2 主要试剂

小鼠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兔抗人胰高血糖素多克隆抗体、兔抗人生长抑素单克隆抗体、聚合物辅助剂、辣根酶标羊抗小鼠/兔Ig G聚合物、DAB显色试剂盒、PBS缓冲液等,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水乙醇、苏木素、伊红、二甲苯等,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

解剖学观察:将所有试验动物剖腹,暴露胰腺,观察其形态特点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制作组织学标本。

组织学方法:将固定黑熊胰腺组织切成厚度为5 mm的组织块,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制作厚度为5μm的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按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显示黑熊胰腺胰岛的A细胞(又称α细胞或甲细胞)、B细胞(又称β细胞或乙细胞)和D细胞(又称δ细胞或丁细胞)。切片脱蜡入水,3%H2O2室温处理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一抗鼠单抗37℃孵育,山羊抗兔Ig G 37℃孵育20 min,DAB显色,苏木精轻度复染,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以上几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用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

3 结果与分析

圈养黑熊胰腺呈淡粉红色,位于十二指肠袢内,表面被覆薄层透明的疏松结缔组织,胰腺外观呈V字形,由左叶、右叶和胰体构成,左叶长而发达,右叶较短,胰体位于左右叶交汇处。

对圈养黑熊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圈养黑熊胰腺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表面被覆少量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将胰腺分为若干小叶,小叶间结缔组织不发达,但其分界清楚,其间可见到多量脂肪沉积(见299页彩图1)。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导管两部分组成,腺泡的大小和形状不一,呈泡状或管状,腺泡腺上皮呈锥形,核呈圆形,位于细胞底部,核上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物质,腺泡腔内常可见细胞核扁圆、胞质染色淡的泡心细胞;腺泡的周围可观察到明显叶间导管,叶间导管上皮为柱状上皮,导管壁有平滑肌环绕(见299页彩图2)。内分泌部———胰岛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为211.93μm,染色淡,与周围外分泌部界限清楚,腺细胞排成索状或团块状,其间分布少量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见299页彩图3)。

在光镜下观察圈养黑熊胰腺胰岛A、B、D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黑熊胰腺胰岛A、B、D细胞经DAB-H2O2液显色,免疫反应物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存在于细胞质内。黑熊胰腺胰岛A细胞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胰岛外周部分,细胞体积较大,核呈圆形较大,染色质少,偏位于一侧或位于中央(见299页彩图4);黑熊胰腺胰岛B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较小(见299页彩图5);黑熊胰腺胰岛D细胞数量少,散在于胰岛中,细胞核小、染色质较多(见299页彩图6)。

4 讨论

胰腺是动物的重要消化腺,通常认为动物体的胰腺可分为三部分:中叶(又称胰体或胰头),与十二指肠前端相连;左叶(又称胰尾或啤叶)较短,向左侧延伸到达脾脏的上端;右叶(又称十二指肠叶)沿着十二指肠降部向后延伸[7]。由于各种动物胰腺三部分的发达程度不同,因此动物胰腺的形态也各有差异。研究表明,犬的胰腺为V形片状,分为2个狭长的分叶,二叶在幽门处汇合成锐角形成胰体,位于胃脏、肝脏与十二指肠附近。猪的胰腺略呈三角形,位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前部附近,胰体位于中央,分为胰体和左右2个小叶;马胰腺呈三角形片状,质地柔软,呈淡红色;牛的胰腺呈不规则四边形,黄褐色,其右叶长,左叶短而宽;骆驼的左叶薄而狭长,右叶短而宽;兔的胰腺位于十二指肠肠系膜处,形似脂肪;人的胰腺位于腹腔腹膜的后方,十二指肠附近,为淡红色,呈长形扁平状,由胰头、胰体、胰尾组成;家禽的胰腺有A、B2种类型胰岛,其中A型胰岛含有A、D 2种细胞,B型胰岛含有B细胞及少量D细胞[8,9]。试验结果表明,圈养黑熊的胰腺位于十二指肠袢内,呈V字形,呈淡粉红色,形态上与犬等肉食类动物相似,而不同于其他动物。

圈养黑熊的胰腺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小叶间结缔组织不发达,但其分界清楚,其间可见到大多脂肪沉积。H.E.染色发现,外分泌部腺泡的染色深,而胰岛的颜色浅,且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为211.93μm。这些结果与其他动物的胰腺组织学特点相似[10],但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沉积较大量脂肪是否是黑熊胰腺所具有的特点之一,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周伟民等[11]研究表明:猪胰岛直径与其体重、性别有关,15 kg的公猪胰岛直径为63.87μm,母猪为59.49μm;60 kg的公猪胰岛直径为74.18μm,母猪为84.48μm等。由此可知,黑熊的胰岛平均直径大于猪,本试验取材黑熊体重平均为200 kg,说明胰岛的直径与体重有关。

动物胰岛细胞主要由A、B、D三种内分泌细胞构成,此外胰岛中还有极少量的D1、PP、C细胞。通常A细胞分布外周,胞体大,数量约占胰岛细胞的20%,B细胞数量最多(约占胰岛细胞的70%),胞核小,位于胰岛中心,而D细胞数量较少[11]。研究表明,圈养黑熊的胰岛A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胰岛外周部分,细胞体积较大,核呈圆形、较大,染色质少,偏位于一侧或位于中央,B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较小,而黑熊胰腺胰岛D细胞数量少,散在于胰岛中,细胞核小,染色质较多。表明圈养黑熊胰岛主要构成细胞的形态特点及数量等与其他动物基本相似,但其D1、PP和C细胞是否存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耀星.畜禽解剖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范作良.家畜解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李子义,栾维民,岳占碰.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黄韧,谭文雅,程树军.比格犬描述组织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

[5]董常生.家畜解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FERRER J,SCOTT W E,WEEGMAN B P,et al.Pigpancreas anatomy:implications forpancreas procurement,preservation,and isletisolation[J].Transplantation,2008,86(11):1503-1510.

[7]王会香,孟婷.畜禽解剖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HODGES R D.The histoloyg of the fowl[M].London:Academic Press,1974.

[9]刘玉堂,田秀华,于学伟,等.大鸨(Otis tardalimaells)胰腺超微结构研究[J].解剖学报,2002,33(5):519-523.

[10]滕馗.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延边黄牛心脏的形态学观察 篇2

延边黄牛心脏的形态学观察

采用常规解剖学方法,测量20头延边黄牛的.心室壁厚度、各瓣膜口的周径、心脏外部各径;对延边黄牛心脏的外部形态、位置关系、内部构造、血管分布、肉柱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心脏的重量为(1.17±0.27) kg,位于胸腔的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状,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4个腔,外部有心包包被.心脏周径(36.31±3.13) cm,长径(12.71±0.57) cm;心脏的外形可分为心耳,心室,心尖和心底,表面有4条沟(冠状沟,锥旁室间沟,窦下室间沟和中间沟);左心室心内膜光滑、平整,肉柱较右心室内的少;左心室内有2个乳头肌,即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均发达,为附着型,标本中见右心室内有3个乳头肌,分别为隔后乳头肌、隔前乳头肌和侧壁乳头肌.

作 者:俞曙林 孙福亮 YU Shu-lin SUN Fu-liang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龙井,133400刊 名:延边大学农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年,卷(期):31(3)分类号:Q954.5 S858.23关键词:延边黄牛 心脏 形态学观察

大林姬鼠消化系统形态观察 篇3

摘 要:以野生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为试验材料,对其消化系统各段长等指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为(458.13±24.50) mm,是体长的(4.49±0.30) 倍。其中,小肠占消化管总长的62.19%±0.98%,为体长的2.77±0.20倍,大肠占消化管总长的23.45%±0.80%,为体长的1.05±0.05倍。与各段消化道相比,大林姬鼠的小肠最发达,这与其食性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与体长不相关,与体质量相关,体质量(y)与消化道总长(x)的相关方程为y=0.06x+0. 07。

关键词:大林姬鼠;消化道;体长;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S76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09

大林姬鼠是啮齿目、鼠科、姬鼠属动物。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对于小型啮齿类动物来说,食物能量的获取和有效利用是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1-3]。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其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食性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可以影响食物的消化率。笔者根据大林姬鼠的食性,对其消化系统进行解剖,以观察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并为研究其他鼠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食性关系提供生物学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野生雄性成体大林姬鼠,共13只,在牡丹江横道河子地区捕获。

1.2 试验方法

将捕捉的大林姬鼠用二氧化碳窒息法进行处死后,用精度为0.01 g的天平测量体质量,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然后进行解剖。解剖后先观察各组织、器官的自然位置,然后把完整的消化系统取出,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0 min,取出固定好的消化系统,用精度为0.01 mm的游标卡尺对其各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4-10]。

1.3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用精度为0.01 g的天平测量体质量,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大林姬鼠的体质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后足长分别为(28.54±2.09)g、(102.18±4.48)mm、(88.19±12.64)mm、(12.42±1.60)mm、(20.39±1.76)mm(表1)。

2.1 大林姬鼠消化道测量结果

大林姬鼠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由前向后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等部分构成试验结果见表2。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为(458.13±24.50) mm,其中食管、小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分别占总长的7.97%±0.21%、61.74%±0.95%、30.99%±2.28%、23.45%±0.80%、7.06%±0.42%、17.92%±0.66%。

2.1.1 口腔和咽 口腔是大林姬鼠消化道的开始部分,上下鄂着生着一对门齿,外漏于口腔。咽是口腔后面肌肉性管道,上面与鼻腔相通,下面与食管相连,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2.1.2 食管 食道呈圆形,上端连咽,终止于胃体,肌肉较发达伸展性较好,食管长为35.46±2.77,占消化道总长的7.97%+0.21%。

2.1.3 胃 胃是贮食器官,呈纺锥形较长,囊状伸缩性较好,上连接食管;下与小肠相连,胃质量1.67±0.59 g。

2.1.4 小肠 小肠是大林姬鼠消化系统最长部分,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成。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场所,其长度为282.98±17.88mm,占消化道的61.74%±0.95%,十二指肠较细,其长64.71±5.88 mm。空肠连接十二指肠较厚,下与回肠相连,其长75.85±3.88 mm。回肠长为141.42±16.14 mm,壁较薄。

2.1.5 大肠 大肠其长107.32±4.54 mm,占消化管总长的23.45%±0.80%。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其中盲肠长为32.35±2.44 mm,结肠与盲肠相连长为82.03±4.12 mm,直肠为25.28±0.88 mm,连接肛门。

2.1.6 消化腺 消化腺主要有肝脏和胰脏,其中肝脏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红褐色,较脆且光滑,分左右两叶。左叶小于右叶,胰脏位于十二指肠弯曲处,长条形脂状。

2.2 消化道长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分别与体长与体质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的体长与消化道的总长不相关,体质量(y)与消化道总长(x)存在相关性,相关方程为y=0.06x+0. 07。

3 讨 论

大林姬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大林姬鼠的消化道与动物的食性存在密切关系。食物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肠的大小 ,盲肠的作用主要是分解纤维素,纤维素经盲肠分解后通过大肠吸收,当纤维素含量过高时,大肠和盲肠的大小也将增加。从解剖结果来看,小肠长占总消化道的比例最大,盲肠长占总消化道的比例最小,试验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形态与其食性密切相关。消化道作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场所,其容量是直接影响食物滞留的时间和消化速率,消化道的长度能反映出动物的食性。由于物种的食性,导致消化道形态有一定特点。通过观察大林姬鼠的消化道,发现其小肠长度最长,盲肠与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弯曲、螺旋结构,这些特点都与大林姬鼠的食性有关。

参考文献:

[1] 马逸清.黑龙江省兽类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6:278-287.

[2] 诸葛阳.浙江动物志(兽类)[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74-89.

[3] 苏云川,肖小柳,李红梅.红瘰疣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4(5):96-100.

[4] 柳劲松,孙儒泳,王德华.三种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征[J].动物学杂志,2007,42(1):8-13.

[5] 杜卫国,鲍毅新,刘季科.七种鼠科啮齿动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J].兽类学报,2001,21(4):264-270.

[6] 李俊生,宋延龄,曾治高.7种荒漠啮齿动物食物组成与消化道长度的比较[J].动物学报,2003,49(2):171-178.

[7] 刘佐桢,朱汉炎,刘力生.鹌鹑的消化系统解剖学初步观察[J].华北农学报, 1984(9):15-17.

[8] 刘文洋,金志民,杨春文.红腹松鼠与普通松鼠体毛超微结构比较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3):46-49.

[9] 王璐,金志民,杨春文.林区啮齿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166-168.

[10] 潘洪彬,谷春梅,孙泽威.不同栽培品种生大豆对大鼠肠道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S1): 113-115.

摘 要:以野生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为试验材料,对其消化系统各段长等指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为(458.13±24.50) mm,是体长的(4.49±0.30) 倍。其中,小肠占消化管总长的62.19%±0.98%,为体长的2.77±0.20倍,大肠占消化管总长的23.45%±0.80%,为体长的1.05±0.05倍。与各段消化道相比,大林姬鼠的小肠最发达,这与其食性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与体长不相关,与体质量相关,体质量(y)与消化道总长(x)的相关方程为y=0.06x+0. 07。

关键词:大林姬鼠;消化道;体长;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S76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09

大林姬鼠是啮齿目、鼠科、姬鼠属动物。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对于小型啮齿类动物来说,食物能量的获取和有效利用是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1-3]。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其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食性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可以影响食物的消化率。笔者根据大林姬鼠的食性,对其消化系统进行解剖,以观察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并为研究其他鼠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食性关系提供生物学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野生雄性成体大林姬鼠,共13只,在牡丹江横道河子地区捕获。

1.2 试验方法

将捕捉的大林姬鼠用二氧化碳窒息法进行处死后,用精度为0.01 g的天平测量体质量,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然后进行解剖。解剖后先观察各组织、器官的自然位置,然后把完整的消化系统取出,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0 min,取出固定好的消化系统,用精度为0.01 mm的游标卡尺对其各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4-10]。

1.3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用精度为0.01 g的天平测量体质量,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大林姬鼠的体质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后足长分别为(28.54±2.09)g、(102.18±4.48)mm、(88.19±12.64)mm、(12.42±1.60)mm、(20.39±1.76)mm(表1)。

2.1 大林姬鼠消化道测量结果

大林姬鼠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由前向后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等部分构成试验结果见表2。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为(458.13±24.50) mm,其中食管、小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分别占总长的7.97%±0.21%、61.74%±0.95%、30.99%±2.28%、23.45%±0.80%、7.06%±0.42%、17.92%±0.66%。

2.1.1 口腔和咽 口腔是大林姬鼠消化道的开始部分,上下鄂着生着一对门齿,外漏于口腔。咽是口腔后面肌肉性管道,上面与鼻腔相通,下面与食管相连,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2.1.2 食管 食道呈圆形,上端连咽,终止于胃体,肌肉较发达伸展性较好,食管长为35.46±2.77,占消化道总长的7.97%+0.21%。

2.1.3 胃 胃是贮食器官,呈纺锥形较长,囊状伸缩性较好,上连接食管;下与小肠相连,胃质量1.67±0.59 g。

2.1.4 小肠 小肠是大林姬鼠消化系统最长部分,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成。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场所,其长度为282.98±17.88mm,占消化道的61.74%±0.95%,十二指肠较细,其长64.71±5.88 mm。空肠连接十二指肠较厚,下与回肠相连,其长75.85±3.88 mm。回肠长为141.42±16.14 mm,壁较薄。

2.1.5 大肠 大肠其长107.32±4.54 mm,占消化管总长的23.45%±0.80%。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其中盲肠长为32.35±2.44 mm,结肠与盲肠相连长为82.03±4.12 mm,直肠为25.28±0.88 mm,连接肛门。

2.1.6 消化腺 消化腺主要有肝脏和胰脏,其中肝脏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红褐色,较脆且光滑,分左右两叶。左叶小于右叶,胰脏位于十二指肠弯曲处,长条形脂状。

2.2 消化道长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分别与体长与体质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的体长与消化道的总长不相关,体质量(y)与消化道总长(x)存在相关性,相关方程为y=0.06x+0. 07。

3 讨 论

大林姬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大林姬鼠的消化道与动物的食性存在密切关系。食物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肠的大小 ,盲肠的作用主要是分解纤维素,纤维素经盲肠分解后通过大肠吸收,当纤维素含量过高时,大肠和盲肠的大小也将增加。从解剖结果来看,小肠长占总消化道的比例最大,盲肠长占总消化道的比例最小,试验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形态与其食性密切相关。消化道作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场所,其容量是直接影响食物滞留的时间和消化速率,消化道的长度能反映出动物的食性。由于物种的食性,导致消化道形态有一定特点。通过观察大林姬鼠的消化道,发现其小肠长度最长,盲肠与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弯曲、螺旋结构,这些特点都与大林姬鼠的食性有关。

参考文献:

[1] 马逸清.黑龙江省兽类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6:278-287.

[2] 诸葛阳.浙江动物志(兽类)[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74-89.

[3] 苏云川,肖小柳,李红梅.红瘰疣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4(5):96-100.

[4] 柳劲松,孙儒泳,王德华.三种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征[J].动物学杂志,2007,42(1):8-13.

[5] 杜卫国,鲍毅新,刘季科.七种鼠科啮齿动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J].兽类学报,2001,21(4):264-270.

[6] 李俊生,宋延龄,曾治高.7种荒漠啮齿动物食物组成与消化道长度的比较[J].动物学报,2003,49(2):171-178.

[7] 刘佐桢,朱汉炎,刘力生.鹌鹑的消化系统解剖学初步观察[J].华北农学报, 1984(9):15-17.

[8] 刘文洋,金志民,杨春文.红腹松鼠与普通松鼠体毛超微结构比较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3):46-49.

[9] 王璐,金志民,杨春文.林区啮齿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166-168.

[10] 潘洪彬,谷春梅,孙泽威.不同栽培品种生大豆对大鼠肠道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S1): 113-115.

摘 要:以野生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为试验材料,对其消化系统各段长等指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为(458.13±24.50) mm,是体长的(4.49±0.30) 倍。其中,小肠占消化管总长的62.19%±0.98%,为体长的2.77±0.20倍,大肠占消化管总长的23.45%±0.80%,为体长的1.05±0.05倍。与各段消化道相比,大林姬鼠的小肠最发达,这与其食性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与体长不相关,与体质量相关,体质量(y)与消化道总长(x)的相关方程为y=0.06x+0. 07。

关键词:大林姬鼠;消化道;体长;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S76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09

大林姬鼠是啮齿目、鼠科、姬鼠属动物。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对于小型啮齿类动物来说,食物能量的获取和有效利用是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1-3]。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其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食性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可以影响食物的消化率。笔者根据大林姬鼠的食性,对其消化系统进行解剖,以观察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并为研究其他鼠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食性关系提供生物学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野生雄性成体大林姬鼠,共13只,在牡丹江横道河子地区捕获。

1.2 试验方法

将捕捉的大林姬鼠用二氧化碳窒息法进行处死后,用精度为0.01 g的天平测量体质量,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然后进行解剖。解剖后先观察各组织、器官的自然位置,然后把完整的消化系统取出,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0 min,取出固定好的消化系统,用精度为0.01 mm的游标卡尺对其各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4-10]。

1.3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用精度为0.01 g的天平测量体质量,用精度为1 mm的钢卷尺测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大林姬鼠的体质量、体长、尾长、前足长、后足长分别为(28.54±2.09)g、(102.18±4.48)mm、(88.19±12.64)mm、(12.42±1.60)mm、(20.39±1.76)mm(表1)。

2.1 大林姬鼠消化道测量结果

大林姬鼠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由前向后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等部分构成试验结果见表2。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为(458.13±24.50) mm,其中食管、小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分别占总长的7.97%±0.21%、61.74%±0.95%、30.99%±2.28%、23.45%±0.80%、7.06%±0.42%、17.92%±0.66%。

2.1.1 口腔和咽 口腔是大林姬鼠消化道的开始部分,上下鄂着生着一对门齿,外漏于口腔。咽是口腔后面肌肉性管道,上面与鼻腔相通,下面与食管相连,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2.1.2 食管 食道呈圆形,上端连咽,终止于胃体,肌肉较发达伸展性较好,食管长为35.46±2.77,占消化道总长的7.97%+0.21%。

2.1.3 胃 胃是贮食器官,呈纺锥形较长,囊状伸缩性较好,上连接食管;下与小肠相连,胃质量1.67±0.59 g。

2.1.4 小肠 小肠是大林姬鼠消化系统最长部分,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成。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场所,其长度为282.98±17.88mm,占消化道的61.74%±0.95%,十二指肠较细,其长64.71±5.88 mm。空肠连接十二指肠较厚,下与回肠相连,其长75.85±3.88 mm。回肠长为141.42±16.14 mm,壁较薄。

2.1.5 大肠 大肠其长107.32±4.54 mm,占消化管总长的23.45%±0.80%。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其中盲肠长为32.35±2.44 mm,结肠与盲肠相连长为82.03±4.12 mm,直肠为25.28±0.88 mm,连接肛门。

2.1.6 消化腺 消化腺主要有肝脏和胰脏,其中肝脏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红褐色,较脆且光滑,分左右两叶。左叶小于右叶,胰脏位于十二指肠弯曲处,长条形脂状。

2.2 消化道长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大林姬鼠的消化道总长分别与体长与体质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的体长与消化道的总长不相关,体质量(y)与消化道总长(x)存在相关性,相关方程为y=0.06x+0. 07。

3 讨 论

大林姬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大林姬鼠的消化道与动物的食性存在密切关系。食物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肠的大小 ,盲肠的作用主要是分解纤维素,纤维素经盲肠分解后通过大肠吸收,当纤维素含量过高时,大肠和盲肠的大小也将增加。从解剖结果来看,小肠长占总消化道的比例最大,盲肠长占总消化道的比例最小,试验表明大林姬鼠的消化道形态与其食性密切相关。消化道作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场所,其容量是直接影响食物滞留的时间和消化速率,消化道的长度能反映出动物的食性。由于物种的食性,导致消化道形态有一定特点。通过观察大林姬鼠的消化道,发现其小肠长度最长,盲肠与结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弯曲、螺旋结构,这些特点都与大林姬鼠的食性有关。

参考文献:

[1] 马逸清.黑龙江省兽类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6:278-287.

[2] 诸葛阳.浙江动物志(兽类)[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74-89.

[3] 苏云川,肖小柳,李红梅.红瘰疣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4(5):96-100.

[4] 柳劲松,孙儒泳,王德华.三种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特征[J].动物学杂志,2007,42(1):8-13.

[5] 杜卫国,鲍毅新,刘季科.七种鼠科啮齿动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J].兽类学报,2001,21(4):264-270.

[6] 李俊生,宋延龄,曾治高.7种荒漠啮齿动物食物组成与消化道长度的比较[J].动物学报,2003,49(2):171-178.

[7] 刘佐桢,朱汉炎,刘力生.鹌鹑的消化系统解剖学初步观察[J].华北农学报, 1984(9):15-17.

[8] 刘文洋,金志民,杨春文.红腹松鼠与普通松鼠体毛超微结构比较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3):46-49.

[9] 王璐,金志民,杨春文.林区啮齿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166-168.

西藏马鹿亚种头骨的形态学观察 篇4

关键词:马鹿,头骨,解剖学

马鹿 (Red deer) [1,2]属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鹿科、鹿亚科、鹿属动物, 主要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 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在西藏, 马鹿主要栖息于海拔4 000 m左右的森林或灌丛草原带[1]。在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获得一只成年健康雄性马鹿头骨, 为丰富动物学和动物解剖学的内容, 对马鹿的头骨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西藏类乌齐县成年健康雄性马鹿头骨。

1.2 实验方法

通过动物学头骨测定, 大体解剖学观察等方法。

2 结果

2.1 按动物学头骨测定法测定头骨各部位的长度, 结果如下:

颅全长:39.5 cm;颅基长:38.4 cm;颧宽:12.2 cm;眶间宽:17.2 cm;后头宽:12.5 cm;上齿列长:9.15 cm;基长:11.67 cm;听泡宽:1.5 cm。

2.2 马鹿头骨的主要特征

马鹿头骨呈狭长的角锥性, 较长而狭, 雄性额骨上有一对角突, 左角长79 cm, 右角长78 cm, 角混圆, 每侧角分叉, 第一枝呈眉叉, 紧靠角基, 朝向前方, 与主干几乎呈直角;第二枝距眉叉10cm, 也朝向前方;第三枝距离眉叉45 cm, 离第二枝34 cm, 朝向前上方;在左侧角第一眉叉的基部后方有一小突起;所有分枝明显, 枝角基部呈圆形。头骨分为背侧面、侧面、项面和底面 (图1) 。

2.2.1 背侧面

背侧面, 分颅顶部、鼻部和颌前部。颅顶部呈穹窿状, 由后向前由枕骨、顶骨、额骨组成。鼻部由鼻骨构成, 鼻骨较短、前窄后宽。颌前部只有切齿骨构成, 无切齿齿槽 (图2) 。

2.2.2 侧面

侧面, 分颅侧部、眶部、上颌部和下颌部。颅侧部主要由颞窝、颧弓和岩颞骨的外部组成。

眶部有眼眶, 由额骨、泪骨、颧骨构成。上颌部呈前窄后宽的长方形, 由泪骨、上颌骨和切齿骨构成, 面嵴圆隆, 其前端为面结节, 面结节的前下方有2个眶下孔 (图3) 。下颌部由下颌骨构成。

2.2.3 项面

项面即颅腔的后壁, 由枕骨构成。枕骨朝下部的中央有枕骨大孔, 孔的两侧有椭圆形的枕髁, 枕髁的外侧为颈静脉突, 垂向后下方。

2.2.4 底面

底面 (除去下颌骨) 分为颅底部、鼻后孔部和腭部 (图2) 。颅底部由枕骨体、蝶骨和部分颞骨构成;枕骨体两侧有2个破裂孔, 供脑神经进出。鼻后孔为长椭圆形, 犁骨的后部与鼻腔底壁无接触。腭部狭而长, 由腭骨的水平部、上颌骨的腭突和切齿骨组成的骨质硬腭构成。

2.3 马鹿头骨各骨的主要特征

2.3.1 颅骨

枕骨:构成颅腔的后壁, 表面光滑, 正中有3-4条纵行嵴, 枕脊明显;向前构成颅腔的部分顶部, 与顶骨连接;两侧与颞骨相连, 一对狭长骨片伸入到颞窝中, 分别在上方、前方、下方与额骨、蝶骨、颞骨接触。

顶间骨:已退化。

顶骨:位于枕骨的前方, 额骨的后方, 呈戟型, 分别与额骨、蝶骨和颧骨相连。

额骨:位于顶骨的前方, 为成对的片状骨, 向两侧伸出眶上突, 构成眼眶的后缘。额骨向后上方伸出角突, 在角突的前方有眶上沟和5个眶上孔, 其中一个眶上孔大而圆, 垂直于眶内 (图5) 。

颞骨:分鳞颞骨和岩颞骨。鳞颞骨构成颅腔侧壁的后上部, 并向外前方伸出颞突, 颞突腹侧面有横行关节面, 称颞髁, 与下颌骨成关节;岩颞骨位于枕骨和鳞颞骨之间, 构成颅腔侧壁的后下部分。

蝶骨:构成颅腔底部的前部, 分一骨体、两对翼和一对翼突。底蝶骨翼从骨体后部伸向后上方, 与岩颞骨相连, 构成颅腔的部分侧壁。

筛骨: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筛板位于颅腔和鼻腔之间, 在脑面凹陷处有许多小孔;垂直板位于正中失状面上, 构成鼻中后部;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的两侧, 附着于筛板前端尖, 突入鼻腔。

2.3.2 面骨

鼻骨:呈不规则的长四边形, 向后伸出一突起与额骨相连, 两侧伸出骨片与额骨和上颌骨相接, 前窄后宽;背侧面隆凸, 前端鼻棘不明显, 呈水平状, 边缘锯齿状。

上颌骨:有6个臼齿齿槽, 接近颌前骨部位有一个犬齿齿槽, 两齿槽间隙宽为6.5 cm (图6) 。

下颌骨:有6.5个臼齿齿槽, 有8个切齿齿槽, 两者的间隙为9.6 cm, 臼齿齿列比上颌骨的长 (图6) 。

切齿骨:分骨体、腭突和鼻突三部分, 前端为骨体, 上无切齿齿槽 (图4) 。

泪骨:位于额骨前端外下方, 构成眼眶前壁, 有眶面、颜面和鼻面, 眶面有圆孔状的泪囊窝和泪管的开口。颜面泪骨向内凹陷形成大而深的眶下窝, 为眶下腺所在地。

颧骨:位于泪骨的后下方, 构成眼眶的前下部, 外侧面纵走的面嵴不明显;后端有一向后的颞突, 与颞骨的颧突连成颧弓;背侧有向上伸出短的额突, 与额骨伸出的颧突相接。

在颧骨的前下方、鼻骨的侧面、泪骨的前上方, 上颌骨的后上方, 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缝隙, 三角形底长6.2 cm, 高2.5 cm, 缝隙与鼻腔之间有一形状不规则的薄骨片隔开。在三角形的缝隙下方形成一个长椭圆形的深凹, 为眶下腺所在的部位 (图3) 。

腭骨:位于鼻后孔的前方和两侧, 分水平部和垂直部, 水平部在上颌骨腭突的后方, 与上颌骨和颌前骨的腭突共同构成硬腭的骨质基础;垂直部构成鼻后孔的外侧壁。

翼骨:为一对狭小的骨片, 位于鼻后孔的两侧。

犁骨:位于鼻腔底壁的正中线上, 其背侧缘有中隔沟, 容纳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 腹侧为突出的犁骨嵴, 前二分之一与鼻腔底壁接触, 后二分之一不接触。因此, 马鹿的两鼻后孔后部相通。

鼻甲骨:上鼻甲骨卷曲成2圈, 下鼻甲骨卷曲成1.5圈。

图1马鹿头骨整体图片

图2马鹿头骨底面 (除去下颌骨) 切齿部无切齿齿槽

图3马鹿头骨侧面眶下腺上方三角形缝隙

图4马鹿头骨侧面

图5大而圆的眶上孔

图6上颌骨底面在接近颌前骨处有一犬齿齿槽, 后端在颊齿齿槽缘上有6个臼齿齿槽

3 讨论与小结

马鹿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确定为濒危的珍稀野生动物。通过对马鹿头骨的解剖观察, 发现其头骨特殊的结构与牛、羊、马、鬣羚等的有较大的差异。

雄性马鹿头骨呈狭长的角锥性, 较长而狭;额骨上有角突, 长而分叉。额骨构成颅腔顶壁的前部和部分后部, 并为头骨的最高点, 此与牛[3,4,5]、鬣羚相似, 与马[3,4,5]不相同。在两眼眶的后上方有角突, 这与牛[3,4,5]不相似。

鼻部由鼻骨构成, 鼻骨较短前窄后宽、背侧面隆凸、前端鼻棘不明显, 而牛、羊、马、鬣羚的鼻棘都比较明显[3,4,5]。

切齿骨:分骨体、腭突和鼻突三部分, 前端为骨体, 上无切齿齿槽, 与牛相似;腭突由两块狭长扁平的骨体向后延伸, 在腹侧与上颌骨的腭突相接, 在背侧与犁骨相连;鼻突由骨体向后上方延伸, 在后方与上颌骨相连, 在后上方与鼻骨相连。这与牛、马、鬣羚都相似[3,4,5,6]。

颜面:颧骨的前下方、鼻骨的侧面、泪骨的前上方及上颌骨的后上方, 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缝隙, 缝隙与鼻腔间由一形状不规则的薄骨片隔开, 牛、羊、马、鬣羚都无此结构。三角形的缝隙下方形成一个长椭圆形的深凹, 为眶下腺所在部位, 但其形态结构与羊、鬣羚的差异很大。

上颌骨接近颌前骨部位有一个犬齿齿槽, 下颌骨则没有;而牛雌雄都无犬齿齿槽, 公马上下都有犬齿齿槽[3,4,5]。上颌骨臼齿齿槽部位有6个齿槽, 下颌骨有6.5个齿槽, 上颌骨臼齿齿列比下颌骨臼齿齿列短。而牛、马、羊、鬣羚上下都为6个臼齿齿槽[3,4,5,6]。

形态各异的树小学生观察日记 篇5

从我家向远处眺望,有一片小树林,其中有几棵树形态各异,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先说最靠右的那棵吧,它的形状就像一只猴子的脸。鼻子、嘴、耳朵等五官清晰可见,就连一根根的毛发也仿佛能看得清清楚楚。再依次向左看,第二棵树就像“万”字的.轮廓。草字头明显,中间枝繁叶茂,最下面的枝杈稀疏,正好与“万”字中间挤两头松的字形匹配。以“万”再向左的一棵树则像是一根剥了一半的玉米。玉米粒闪闪发光,玉米皮嫩绿诱人,使看见的人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口。再往左,满身是刺的刺猬跳出来了。长长的尖刺,尖尖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刺猬所有的特征都被显现出来。最后一棵树就像一只躲在树丛后面的梅花鹿。它注视着正前方,斜着身子,靠着树丛,活像一只真正的鹿。就在我欣赏这些美景时,我又有了新发现:我看到一排树竟然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澳大利亚的艾尔斯岩石的样子。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形态观察 篇6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项目改革

细胞生物学是我院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学科核心基础课程。随着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成为一门独立实践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亟待建设完善。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细胞,通常肉眼看不到,学生将借助显微镜走进微观世界,那么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实验项目作为第一个实验项目,这个实验项目正是引领学生做好实验的开始,掌握光镜操作技能十分重要。下面就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实验项目改革初探。

一、实验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

实验教学是细胞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本实验项目的学习与操作练习,一是使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二是初步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护方法;三是熟悉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第四掌握正确的生物学绘图方法。其中重点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难点是生物学绘图方法和显微镜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先示范操作,讲解要领,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

但是目前实验内容在设计和操作仍过于陈旧简单,那么对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恐怕无法真正实现。

二、实验项目内容改革建设

随着学校实践教学建设的进展,我们除了发扬以往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保持原有专业特色,还需充分调动我校民族区域优势,并且结合当代教育的先进技术和好的手段,从而采用最佳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首先,教学模式改革,由演示性改为演示与设计性,增强应用知识能力和探究意识。一直以来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实验项目是一个演示性实验项目,教学模式为教师边讲述边演示操作,随后学生跟着进行模仿操作练习。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另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学。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而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接触和使用光学显微镜。因此,在项目改革建设中,可以将演示与设计结合,放开学生的思维,由于理论课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章中,已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原理,所以充分相信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付诸行动的能力。那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课前预习,学生自主设计观察样本,比如,有的学生对动物细胞感兴趣,可以到动物细胞标本中挑选永久制片观察,而有的同学对植物细胞感兴趣,可以购买洋葱等植物样本,制作临时制片,依据实验指导书,自主进行实践操作观察。教师在同学进行操作观察的过程中,给予相应指导,比如,矫正操作显微镜的方法,提醒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等。经过这堂实验课,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其次,结合区域特色改革实验项目内容。我校为民族院校,其中蒙医蒙药为区域民族特色,结合这些特色,可以适当增加实验项目内容。比如,蒙医药用植物黄芪,黄芪的细胞是什么形态,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查阅、研究黄芪的相关文献,再通过本节实验课借助显微镜真正去观察看到这一药用植物的细胞形态特点。

第三,适当引进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板书绘画展示微观的细胞,相对较困难,且缺乏动态和立体感。借助多媒体,可以简单直接展示,比如,需要观察黄芪的细胞形态,可以展示显微图片,清晰立体,全方位的认识这一细胞特点。

第四,编写自主教材,这是改革的趋势。在加强学生主体特性时,实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结合目前一些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加上本校民族特色,即蒙药特色积极编写,增加创新性实验内容,丰富实验项目。因此,更具针对性的自编教材,将有利于实验项目改革的推进。

第五,实验项目考核评分制度的改革。实验报告一般是各类学科实验课的主要考核方式,细胞生物学也是。同时对于平时操作也要记录,但缺乏一定的量化标准。而建立比较完善的实验项目考核制度是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设计性实验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将独立逐一分类评分。比如,独立设计观察样本,完成实验报告,操作规范等。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刘苏萌.《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02):176-177.

[2]羊海棠,宋艳江,王园朝.以“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为例的高分子物理实验项目改革[J].化学通报,2014(08):813.

松江鲈鱼胚胎及仔稚鱼形态观察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山东省文登市泰裕水产良种繁育公司进行,观察用松江鲈鱼卵采自2011年3月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的卵块,固定标号选取9个样品,放置于孵化箱中,进行连续观察。

1.2 观测方法

用Nikon ECLIPSE E200显微镜观察受精卵及仔鱼,后期稚幼鱼则同时配合肉眼观察,用Nikon coolpix 4500相机拍照记录,并在镜下绘图,记录受精卵及仔稚鱼发育过程中的微小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江鲈鱼的胚胎发育

松江鲈鱼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及其特征见表1。刚产出的受精卵黏性很大,单个受精卵呈不规则圆球状(图1A),卵径在1.5~2.0 mm,总体形态为块状。卵块颜色各异,有淡黄、黄、橘红3种颜色。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内有许多油球,中间一个较大,其周围有大小不等的多个油球,油球位于卵的植物极,并总是转到卵的上方。

注:水温6~11℃。

卵裂期:在6℃条件下,5 h后,受精卵开始卵裂为二细胞,大约10 h即有八细胞出现,同时仍有二细胞、四细胞的存在(图1B~D)。

囊胚期:随着细胞分裂的继续,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体积也逐渐减小,24 h后,经过多细胞期,胚胎达到了囊胚期。起初细胞在受精卵的一端形成一高帽状,此为高囊胚期;高囊胚后,囊胚细胞继续向植物极发育延伸,进入低囊胚期,低囊胚侧面观呈球冠状,占据卵子的一端。此后的60 h内,细胞逐渐下包,经历了原肠早、中、晚3期后,最终分化出眼囊(图1E~M)。

器官发生期:眼囊为椭圆形,在其形成的同时,已有脑泡突起,此后36 h内,脑逐渐分化形成,直到眼囊的表面开始下陷,形成眼杯。随后晶体形成,再加上眼部色素的逐渐沉着,眼睛基本形成。此时的胚体从侧面观,可见其俯卧于卵黄囊之上(图1O)。受精后8 d,胚体出现了肌节。此时的胚体较短,从正面观,只能见头不见尾,且肌节较少。后来的5 d内,胚体的变化不是很大,基本局限于色素沉着,体长增加,肌节增加,头部的进一步复杂化,直到受精后13 d,胚体出现了微弱的心跳,这时其体长已经增加到环绕卵黄囊60%,从正面可以看到头部以及露出来的尾部,且尾部开始有了节律性的左右摆动(图1N~P)。

注:A为受精卵;B为二细胞;C为四细胞;D为八细胞;E为高囊胚;F、G为低囊胚;H为原肠早期;I为原肠中期;J、K为脑泡出现;L为眼泡出现,L-1正面观,L-2侧面观;M为眼囊出现,体长增加,M-1正面观,M-2,侧面观;N为肌节出现,N-1正面,N-2斜侧面;O为眼杯出现;P为嗅囊出现,P-1正面,P-2侧面;Q为头部色素沉着;R为听囊出现;S为出膜前期。

肌肉效应:心跳出现后的几天内,胚体的长度逐渐增加,同时肌肉也逐渐发育充实。心跳加快,跳动有力,在受精后16 d,可以看到心腔内的无色血液流动,这时分散的油球逐渐汇集成1个,胚体尾部的甩动更加有力而频繁(图1Q)。用肉眼观察此时的卵,能够清晰地看到2个黑色的眼点(图1R)。

孵化出膜阶段:循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受精后18 d,可以看到无色血液的循环流动,从心脏流出来到尾部后又环流回心脏。受精后19 d头部也出现了血液的流动,随后血流量逐渐增加,直到21 d,血红蛋白出现,并可以看到颈部与卵黄囊相连接的血管网。这一段时间内,胚体的运动仅限于尾部的左右摇摆,此后血红蛋白逐渐增多,血流量增大且流速加快,与卵黄囊相连的复杂血管网更加清晰的呈现。胚体体长增加到头尾相连。在血红蛋白出现后4 d,也就是受精后24 d,胚体开始在卵膜内的剧烈运动,整个身体呈“S”型扭动,导致其在卵膜内转动。这时,胚胎出现了胸鳍,且有鳍膜出现。经过2 d的发育,在受精后26 d,胸鳍拓宽为片状(图1S)。

此后的4 d内,逐渐出现了一些色素细胞,胚胎与卵黄囊相接部位的2排色素细胞非常明显。消化系统也有了初步的分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绿色的胆囊。直到30 d,通过不断地剧烈运动,胚体逐渐破膜而出。

2.2 仔稚幼鱼发育

松鲈鱼的仔稚幼鱼发育过程见图2。

初孵仔鱼:初孵仔鱼通体透明,全长6.6 mm,身带1个较大的卵黄囊,卵黄囊表面有复杂的血管网,单个油球位于卵黄囊的前方。绿色胆囊清晰可见;消化道左右蠕动但未连通,肛门附近有几个辐射状色素细胞。破膜当日,身体两侧与卵黄囊连接处分别出现2排星状色素细胞。个别个体腹鳍膜每个肌节处各有1个色素细胞,仔鱼静卧水底避光,可做垂直运动。

注:A为初孵仔鱼;B为2日龄仔鱼;C为3日龄仔鱼腹面观;D为4日龄仔鱼;E为5日龄仔鱼;F为8日龄仔鱼;G为10日龄仔鱼;H为13日龄仔鱼;I为25日龄仔鱼;J为35日龄幼鱼。

2日龄仔鱼:卵黄囊有所减小,色素细胞增多,消化道虽有进一步分化,但仍未连通。有个别个体出现黄色素,这些黄色素主要出现在色素细胞周围。

3日龄仔鱼:卵黄囊继续减小,肠道加长,更为复杂,色素细胞向前延伸,肛门穿通。

4日龄仔鱼:4日龄仔鱼的胸鳍已变坚硬,活动迅速。透选出最佳的治疗药物和最佳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感染,降低渔民的损失;利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能有效缓解因为过量或者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由试验结果可知,中草药中五倍子和大黄对各类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可以用五倍子和大黄代替抗生素治疗淡水鱼病,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摘要:对松江鲈鱼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至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松江鲈鱼受精卵为不规则圆球形,颜色各异,有淡黄、黄、橘红3种颜色;在水温611℃、盐度3334的条件下,经过30 d发育而破膜。初孵仔鱼全长6.6 mm,通体透明,5日龄后开始摄食,再经过35 d的发育,达到幼鱼期。

关键词:松江鲈鱼,受精卵,胚胎发育,仔稚鱼发育,形态观察

参考文献

[1]王金秋.松江鲈鱼的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1999,12(6):729-734.

[2]王金秋,潘连德,梁天红,等.松江鲈鱼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2):250-254.

[3]邵炳绪,唐子英,孙帼英.松江鲈鱼繁殖习性的调查研究[J].水产学报,1980,4(1):81-86.

[4]TAKESHITAN,ONIKURA N,MATSUI S,et al.Embryonic,larval andjuvenile development of the roughskin sculpin,Trachidermus fasciatus(Scorpaeniformes,Cottidae)[J].Ichthyological Reasarch,1997,44(3):257-265.

[5]赵传絪,张仁斋.中国近海鱼卵与仔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张婷,祝茜.松江鲈鱼的研究和保护[J].河北渔业,2008(8):6.

[7]何金宝,刘远豪.匙吻鲟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J].河北渔业,2010(2):34-36.

[8]蔡珠金,洪万树.大弹涂鱼室内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J].台湾海峡,2005,24(2):200-207.

敖汉细毛羊皮肤毛囊形态发育观察 篇8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敖汉细毛羊经产母羊 (2~3岁) , 青岛奥特种羊场提供。根据配种时间, 分别于妊娠期第90, 120天剖取胎儿, 并采集其体侧皮肤;同时采取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羔羊体侧的皮肤。每个时期分别取3只, 共12只, 切取皮肤约2 cm2, 采样后立即投入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

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Leica RM2235切片机, 德国莱卡公司生产;FEATHER MICROTOME BLADE R35切片刀, 日本羽毛公司生产;Olympus BX51正置显微镜, 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烘箱、恒温水浴槽, 均由宁波江南仪器厂生产。

二甲苯、无水乙醇, 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4%多聚甲醛、中性树脂,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生产;苏木素, 上海新中化学厂生产;伊红, 国药化学集团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石蜡, 上海华灵康复器械厂生产。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石蜡切片的制作

将固定好的组织样品修整为3 mm×5 mm×5 mm大小的小块, 用PBS缓冲溶液浸泡10 h, 每小时更换1次;然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逐级脱水, 二甲苯透明;用石蜡 (Ⅰ) 、石蜡 (Ⅱ) 、石蜡 (Ⅲ) 依次浸蜡3次, 每小时更换1次, 然后包埋于小纸盒内;将包埋好的蜡块修整后固定到切片机上, 连续切片, 厚度为7μm, 然后放于37~40℃水槽里进行展片, 接着用载玻片捞起, 于烤箱内58℃烤12 h, 然后进行H.E.染色, 中性树脂封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照相。

2.2 统计方法

在光镜下观察切片, 并利用专业视频成像装置采集图片, 每个样本取10个不同视野, 统计其相同视野中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纤维直径, 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P<0.05表示差异显著, 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3 结果

3.1 敖汉细毛羊横切面毛囊结构 (见286页彩图1)

在胎龄90天时, 有些初级毛囊周围可以观察到次级毛囊的毛芽 (见286页彩图1a) ;在胎龄120天时, 绝大多数毛囊发育不完全, 仅有少量毛囊发生角质化而形成毛干, 初级毛囊周围可见竖毛肌和成对的皮脂腺及它们之间的汗腺导管, 且可以观测到有大量的次级毛囊发生 (见286页彩图1b) ;在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 毛囊进一步发育成熟, 大部分毛囊都已形成角质化毛干, 皮脂腺、汗腺导管、竖毛肌等进一步发育成熟 (见286页彩图1c, d) 。组织切片结果表明, 敖汉细毛羊毛囊是以毛囊群的结构存在, 且每个毛囊群由1~3个初级毛囊和围绕其周围的几个次级毛囊组成。

3.2 体侧部毛囊纤维直径

敖汉细毛羊体侧部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纤维直径测量结果见表1。

μm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在胎龄90天时, 没有观测到初级和次级毛囊的角质化纤维, 无法测量;在胎龄120天时, 次级毛囊发育参差不齐, 有些未见角质化毛纤维, 未测量。

由表1可以看出:初级毛囊纤维直径在出生后1天和胎龄120天时差异不显著 (P>0.05) , 出生后1个月时和出生1天时差异不显著 (P>0.05) ;与胎龄120天时相比, 出生后1个月的纤维直径显著增大 (P<0.05) 。出生后1个月和1天的次级毛囊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 (P>0.05) 。

4 讨论

根据毛囊发生的时间和结构特点, 将毛囊分为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初级毛囊发生较早, 且具有2个发达的皮脂腺以及汗腺、立毛肌等附属结构。而次级毛囊发生较晚, 无汗腺和竖毛肌, 有或无不发达的小型皮脂腺。敖汉细毛羊毛囊是以毛囊群的结构存在, 每个毛囊群由1~3个初级毛囊及围绕其周围的几个次级毛囊组成。在细毛羊的毛囊群中, 初级毛囊发育并产生粗毛, 而次级毛囊则产生无髓的细毛[5]。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胎龄120天时, 绝大多数毛囊发育不完全, 仅有少量发生角质化形成毛干, 且可以观测到大量次级毛囊的发生, 这个时期是毛囊发生和生长的旺盛期, 若此时提高妊娠母羊的营养水平, 对毛囊发育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胚胎时的营养水平对毛囊的发育至关重要, 若此时营养水平较低, 则可能抑制毛囊的发育。在众多羊毛生长发育的调控因素中, 遗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内分泌在其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环境、营养最终都是通过对有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挥作用[7]。有研究结果表明, 参与毛囊生长调控的激素主要有雄激素、褪黑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对毛囊数有关基因的研究表明, TGF-β1能调节上皮细胞和毛囊的再生[8,9], 活性氧则通过调控雄激素来诱导TGF-β1在毛囊毛乳头细胞的表达[10]。而给小鼠喂食高水平的膳食维生素A, 能增强Wnt信号从而激活毛囊干细胞[11], Wnt信号还可能参与毛干分化的调控, 即调控毛干中间丝状体角蛋白基因的表达[12]。目前, 关于细毛羊次级毛囊的再分化是否受上述基因信号通路的调控还需进一步研究。

角蛋白是毛囊的主要蛋白成分, 分为Ⅰ型角蛋白 (酸性) 和Ⅱ型角蛋白 (中性到碱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敖汉细毛羊在胎龄120天时, 绝大多数体侧部皮肤毛囊发育不完全, 仅有少量发生角质化形成毛干;出生后1天和1个月时, 毛囊进一步发育成熟, 此时大部分毛囊都已形成角质化毛干。有研究结果表明, Ⅰ型内根鞘角蛋白在绵羊中表达且特异定位于毛囊的内根鞘[13], 其基因家族的表达与敖汉细毛羊整个毛囊发育生长有重要的联系[14]。羊毛蛋白质富含含硫氨基酸, 其中最主要的是胱氨酸, 可维持羊毛快速生长, 为绵羊生长提供足量的胱氨酸。关于毛囊角质化的调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4 结论

研究通过对出生前后细毛羊不同时期体侧皮肤的研究, 采用组织切片法细微观测了其形态结构及发育特征, 为解析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奠定组织学基础, 为细毛羊的育种和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油茶优良品种植物叶下表皮形态观察 篇9

关键词:油茶,叶下表皮形态,气孔形态,系统分类研究

山茶科(Theaceae)为热带亚热带分布科,广泛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尤其亚洲最为集中。中国山茶科植物有15属480余种,均属于比较原始的山茶亚科和厚皮亚科。山茶科植物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科,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该科植物系统学研究包括花粉形态学研究,个别种的种皮形态学研究和叶表皮形态学研究,但以山茶属植物的研究最为深入。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对山茶属(Camellia) 14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植物叶下表皮的细胞形态进行比较,探究叶表皮形态特征在油茶品种分类学中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采用种植于80年代初、从全国各地收集的14个优良农家品种当年生叶片。品种有常山霜降籽、石市红皮中果、龙眼茶、宜春白皮中籽、连县大红、衡东大桃、望谟油茶、岑溪软枝油茶、龙胜毛茶、孟江油茶、玉凤油茶、葡萄油茶、鄂东大红、安徽大红。

1.2仪器和药品

青霉素瓶,5%的氢氧化钠、新鲜叶片。

1.3方法步骤

1.3.1取植物的叶剪碎放到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周。

1.3.2每两天置换一次氢氧化钠溶液,置换时用清水冲洗3~5次,再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材料浸泡变软时即可。

1.3.3将一小片叶片放入载玻片上,轻轻刮去上表皮细胞及叶肉细胞,留下单层细胞就是下表皮。

1.3.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表皮的细胞结构和气孔。

2结果与分析

2.1叶下表皮特征

14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植物叶下表皮的细胞形态,发现所观察植物的其下表皮细胞表面形状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叶下表皮无单细胞毛(见表1,图1)。

2.2气孔复合体类型

山茶科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复合体仅分布在下表皮,可分为四种类型[8]:(1)平列型(paracytic):两个副卫细胞完全包围保卫细胞,大小不一,与保卫细胞的长轴平行。(2)环列型(cyclocytic):保卫细胞被3~5个副卫细胞围绕,副卫细胞大小不等。有些副卫细胞常为发育较好的角质覆盖,因此由他们所组成的围绕保卫细胞的环界限有时不是十分明显。(3)无规则型(anocamcytic):围绕着保卫细胞的细胞与表皮细胞无区别。(4)辐射型(antinocytic):保卫细胞被多个放射状伸长的副卫细胞包围。辐射型和环列型的副卫细胞排列相似,但环列型的副卫细胞窄,辐射型的副卫细胞宽。

注:1.常山霜降籽;2.石市红皮中果;3.龙眼茶;4.宜春白皮中籽;5.连县大红;6.望谟油茶;7.岑溪软枝油茶;8.龙胜毛茶;9.葡萄油茶;10.孟江油茶;11鄂东大红;12.玉凤油茶;13.衡东大红;14.安徽大红

14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植物叶下表皮的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和环列型(见表1,图1)。

2.3本实验研究显示,叶下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样式在各个种间有一些差异,有的品种垂周壁为波状,如常山霜降籽、石市红皮中果、龙眼茶、宜春白皮中籽;有的垂周壁为浅波状,如连县大红、葡萄油茶;有的垂周壁为平直状,如望谟油茶、岑溪软枝油茶、龙胜毛茶、孟江油茶、玉凤油茶、鄂东大红、衡东大桃、安徽大红。这些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宏达, 任善湘.中国植物志:第49卷, 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付立国, 陈潭清, 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4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0:572-656.

[3]熬成齐, 陈功锡, 张宏达.山茶属的叶表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所, 2002, 24 (1) :68-74.

[4]韦仲新, 闵天禄.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所, 1997, 19 (2) :143-153.

[5]张宏达.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论丛, 1981, (1) :1-12.

[6]李凤英, 王玉国, 唐绍清.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9 (4) :75-79.

形态观察 篇10

波纹龙虾是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重要经济种类。目前,国内只有陈昌生等[1]对早期叶状幼体培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69 d培育获得蜕皮8次的幼体;国外有Radhakrishnan等[8]在室内培育出第6期叶状幼体。笔者以4种不同微藻分别与卤虫搭配投喂波纹龙虾早期叶状幼体,比较其变态和存活情况;并通过观察每次蜕皮前后叶状幼体的形态变化,描述出各时期的主要形态特征。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亲虾购自湛江东风市场,饲养于室内水族箱中,待产卵孵化后,选取活力好、趋光性强的叶状幼体进行试验。金藻(Discrateria sp.)、扁藻(Platymonas sp.)、角毛藻(Chaetoceros sp.)、小球藻(Chlorella sp.)、卤虫(Artemia salina)由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室提供。海水为东海岛沙滤海水,pH值8.1,盐度29。

1.2方法

1.2.1 饵料对比试验

幼苗孵出的第2天早上,从上层幼体中随机取20尾,分别移入已编号的20个容量为100 mL的烧杯中,以单体培养方式进行培育[1],每个烧杯装有50 mL新鲜海水,不充气,水温28.5~30.5 ℃,盐度29,投饵时间为每天的8∶00和18∶00。5种饵料组合,各设4个平行。饵料组合:Ⅰ组为金藻+卤虫;Ⅱ组为扁藻+卤虫;Ⅲ组为角毛藻+卤虫;Ⅳ组为小球藻+卤虫;Ⅴ组为卤虫幼体。金藻、扁藻、角毛藻、小球藻和卤虫密度分别为:7,12,14,2 mg/L和0.2个/L。每天记录存活和蜕皮情况。平均存活率是各试验组总的存活数占试验幼体总数的百分比;平均变态率是各试验组每次蜕皮后的幼体总数占蜕皮前试验幼体总数的百分比。

1.2.2 早期叶状幼体形态特征观察

每次蜕皮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并绘图。

2结果

2.1不同饵料组合对叶状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第12天,Ⅰ、Ⅱ、Ⅳ组叶状幼体的存活率均为100%, Ⅲ组为75%,Ⅴ组为50%;第24 天,Ⅲ组降为50%,Ⅴ组降为0;到第48天时Ⅱ组还有25%存活,其它各组均为0。

2.2不同饵料组合对叶状幼体变态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Ⅲ组和Ⅴ组叶状幼体均不能完成4次蜕皮,Ⅰ和Ⅳ组幼体不能完成5次蜕皮,Ⅱ组效果最佳,有50%幼体顺利完成5次蜕皮,25%幼体能顺利完成6次蜕皮。

2.3早期叶状幼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刚孵出的叶状幼体(图3-1),无眼柄,头部呈梨型,5瓣口器、肝胰脏、胃和心脏结构清楚可见。体长平均为1.30 mm,有红色色素点分散在身体各部分。第2小颚由1基节和1椭圆形小节构成,小节顶端有4根刚毛,第2颚足由5个分节构成,无外肢,第3颚足外肢上有2~3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5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5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开始发育,呈小芽状。

第1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2),无眼柄,第3颚足外肢上有3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6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5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无刚毛,芽状体比刚孵化时明显。

第2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3),开始出现眼柄,眼柄长度0.28 mm。第3颚足外肢上有3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6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6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变长,并增生2对羽状刚毛。

第3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4),除腹部宽度外,各体节长度和宽度及眼柄长都明显超过上期幼体,第3颚足外肢上有3~4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8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7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4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出现,呈芽状突起,长为0.05 mm。

第4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5),第1触角与第2触角长度接近。第3颚足外肢上有4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9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8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5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长度没有明显增长,但外肢开始出现。附肢关节处还有红色花纹。

第5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6),第2触角开始长于第1触角,第3颚足外肢上有4~5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9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9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5~6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继续增长,长为0.10 mm。第5步足出现,呈芽状。

第6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7),第2触角明显长于第1触角。第3颚足外肢上有6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10~11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9~10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6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明显增长,超过腹部的1/2处。第5步足逐渐明显,长为0.04 mm。

第7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8),第3颚足外肢上有6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11~12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10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7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长度为0.43 mm,与腹部长度(0.44 mm)接近。

第8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9),第3颚足外肢上有7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12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11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8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长度达到0.53 mm,已明显超过腹长,各体节及眼柄长度都已超过前期幼体,第5步足长度没有明显增长。

第9次蜕皮后的叶状幼体(图3-10),经过56 d的培养获得蜕皮9次的叶状幼体1尾,身上分布少数色素点。第3颚足外肢上有7对羽状刚毛,第1步足外肢上有12对羽状刚毛,第2步足外肢上有11~12对羽状刚毛,第3步足外肢上有8对羽状刚毛,第4步足外肢上已有3对羽状刚毛,长度为1.08 mm,已超过腹长1倍,且原肢已分节。

3-1.刚孵化时;3-2.第1次蜕皮后;3-3.第2次蜕皮后;3-4.第3次蜕皮后;3-5.第4次蜕皮后;3-6.第5次蜕皮后;3-7.第6次蜕皮后;3-8.第7次蜕皮后;3-9.第8次蜕皮后;3-10.第9次蜕皮后

3讨论

3.1龙虾叶状幼体饵料的选择

生物饵料应用于许多水产动物幼体培育,不同的饵料种类在其大小、营养价值、运动速度及消化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适合的饵料给幼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维持其生命并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变态,故适合饵料的选择是幼体人工培育成功的关键。人们在龙虾叶状幼体各阶段的饵料选择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得到解决。龙虾叶状幼体捕食能力较弱,个体微小或运动太快的饵料不易被捕捉。卤虫个体大小适中,呈红色,目标明显,适合于作为叶状幼体的饵料[7],但其营养不够全面而只能满足前期叶状幼体的需求[12]。部分研究者在培育龙虾叶状幼体时,除投喂卤虫外还添加一定的微藻和贝类性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9,11]。

笔者用金藻、扁藻、角毛藻、小球藻分别与卤虫搭配和单独用卤虫投喂进行对比,结果投喂微藻+卤虫组幼体存活率和变态率比卤虫组高,说明引入微藻有利于幼体培养,与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9,11,13,14,15]。笔者认为微藻有改善水质、强化卤虫或直接作为饵料的作用。结果中,扁藻+卤虫组比其它组效果好,可能是由于扁藻细胞比其它三种大,且不具细胞壁等原因,容易被幼体抓获和消化,有利于幼体存活和蜕皮,具体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龙虾叶状幼体的培育方式

幼体培养一般分3种方式:单体培养、多体培养和群体培养。龙虾叶状幼体的附肢较长、数量较多,况且运动能力较弱,如果在水体中相互碰撞就容易相互交缠在一起,故Kittaka等[11]认为叶状幼体的培养密度直接影响其存活率。一般就叶状幼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而言,单体培养效果最好[1,16]。Matsuda等[17]在研究长足龙虾的形态变化时也是采用用单体培养方式。所以,为减少幼体间的相互干扰,便于观察幼体的蜕皮情况和各时期的形态变化,在实验室内进行叶状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等一些研究中,比较理想的培养方式为单体培养。

3.3龙虾叶状幼体的分期

目前,国内外对龙虾叶状幼体的分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Duggan等[18]将锦绣龙虾早期叶状幼体蜕皮9次划分为6个阶段;Matsuda等[17]将长足龙虾叶状幼体期分为10个阶段;Matsuda等[19]将密毛龙虾(P. penicillatus)叶状幼体分为10个阶段和2个亚阶段。

不同种类的叶状幼体在形态上既有共同特点,又存在差异。文中蜕皮9次的波纹龙虾叶状幼体与锦绣龙虾[18]和长足龙虾[17]的第Ⅴ期叶状幼体有共同特点,即第4步足的外肢上均开始出现羽状刚毛,第5步足都处于萌芽状态,尤其与锦绣龙虾的第Ⅴ期幼体更为相似,其第4步足外肢上的刚毛数为2~3对,且外肢明显长于内肢,而长足龙虾的第Ⅴ期幼体第4步足的外肢上羽状刚毛明显多于3对,第4步足外肢明显短于内肢。

上一篇:锅炉热力计算下一篇:腰硬复合静脉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