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2024-07-09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精选十篇)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1

目前,关于河道整治社会影响评价的相关研究甚少,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完善[1,2,3]。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评价模型,并将此模型用于黄河濮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

1评价方法

权重系数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指标在重要程度上进行的定量分配。本文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1.1 AHP法确定权重

1.1.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应用AHP法分析问题时,首先要按元素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形成不同的层次。

1.1.2建立判断矩阵

将各层次指标按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矩阵元素的确定采用9位标度法。

1.1.3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元素的权值。一致性检验按下式进行:

1.2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1.2.1建立因素集

1.2.2建立因素评价集

1.2.3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因素权重采用上述AHP法计算确定。

1.2.4建立模糊评判矩阵

各主因素的等级评价矩阵Ri可表示为

1.2.5单因素评判

1.2.6综合评判

由Bi可以得到主因素层模糊评判矩阵B

2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2.1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参考有关学者所著论文的基础上[4,5,6],根据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建立的社会影响评价层次结构指标体系见表2。

2.2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各层次指标权重见表3。

3实例研究

黄河濮阳段位于河南省黄河最下游,历史上曾发生水害80多次,给沿岸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近年来,黄河濮阳段河道整治采用微弯型河道整治方案,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和重要的社会影响,本文即利用所建模型对其社会影响进行评价。

3.1模糊评价矩阵计算

邀请20位专家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汇总各考核专家的评价结果,得到各评价结果的统计结果见表4。

由1.2.4节得到模糊评价矩阵如下:

3.2单因素评判

由式(3)可以求得单因素对于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如下:

3.3综合评判

4结论

本文综合应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河道整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模型,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该模型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模型分析结果与工程建设特点和所处环境特征基本吻合,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摘要:针对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从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黄河濮阳段河道整治工程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AHP,模糊综合评判法

参考文献

[1]张根.河道整治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杨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后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3]韩勇.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的社会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4]钟姗姗.水利工程社会评价模型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6.

[5]李文英.渭河宝鸡市区段治理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2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芝罘湾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如何科学地评价海水水质是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海水的评价目前共有三类模型,前两种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第三类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芝罘湾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海水水质的.下降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该方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作 者:仲少云 王庆 金秉福 ZHONG Shaoyun WANG Qing JIN Bingfu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25刊 名:海洋湖沼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年,卷(期):“”(2)分类号:P734.1关键词:水质 模糊综合评判 应用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3

【关键词】综合评价;职业危害;应用

【中图分类号】R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62-02

职业危害评判工作是职业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对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都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常常采用某种有害因素的超标率或者体检异常率等单一指标作为评价因素,不能对同时存在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不难看出, 这种评价方法有其局限性, 它不能真实反映用人单位整体职业危害程度。本文探讨借助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根据职业病防治的内容, 来综合评判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程度, 以期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能在职业危害评判工作中得以应用。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职业危害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将所有职业危害相关因素进行等级化,并合理地引入了权重系数使得原先难以直观的问题得以量化。兼顾各种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接触时间等信息,采用加权平均运算,使主次信息均衡兼顾,防止了信息的遗漏,因而能真实的反映职业危害程度,从而实现企业职业危害的科学分级[1]。并在科学分级的基础上实现对单一企业、区域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的综合评判,从而指导日常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1 综合评价法的概念以及应用

综合评价法是指利用多项指标对某个评价对象的某种属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估,或者对多个评价对象的属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并进行优劣顺序排序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深入分析,把握对象的性质以及各类属性及其影响因素,针

对性提出相关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分析。这套评价方法通常由评价者、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所组成,所谓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2]。

这种方法的评价往往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在评价过程中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通过综合评价法可以实现对评价对象的对比以及择优,根据系统的属性判断确定这些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况哪个优,哪个劣,即按优劣对各被评价对象进排序或分类[3]。根据评价对象的优劣分级从而实现对事物发展的决策,因此综合评价法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医学、社会及军事管理、工程技术及科学决策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我国职业危害评判工作现状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用工人数在200人以下,生产场所面积在500平米以下,都属于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意识滞后,资金投入短缺,造成企业在职业卫生工作上的人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加上中小企业的劳动者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人群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高、职业病防治和法律知识比较贫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我国职业危害隐患长期存在,形势严峻。目前具备合法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由于服务力量实在有限,其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测”,只是简单停留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有毒有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而对于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与“评”涉及不深,从而导致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评价整改建议、缺乏防范处置事故的能力。一方面职业卫生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形势严峻;一方面监督服务力量无法满足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监督管理部门能对监管企业实现有效的职业危害评判,进而合理利用监督服务力量,分类管理,切实降低企业职业危害隐患。

近年来,我国在职业危害评判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如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开发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湖北襄樊市建立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系统;原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预防保健所探索建立了企业职业卫生1-2-0分类管理模式[4]。但是我们在评判企业职业危害程度轻重的时候,通常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单一因素(如行业、化学原料等)进行职业危害评价,简单分级,并没有对各因素共存产生的相互作用加以考虑,往往失之偏颇。而在正常的生产环节中,往往同时存在多个职业危害因素,他们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生产场所的职业危害程度。这就需要一种能从方法上增加了评判的客观性,大大地淡化评价人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影响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可以将不同的评价因素综合化,从而对比不同因素对于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大小。因此综合评价法在职业危害评判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意义。

3 综合评价法在职业危害评判中的应用

职业危害问题就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空间分布极其复杂的问题,其中人、机、自然等方面因素共存,在判断职业危害时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由于职业危害含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职业危害的不同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又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即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影响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确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对职业危害问题进行评判,将更具实际意义。

3.1 职业危害评价指标体系

职业危害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的依据。因此,建立良性的指标体系是进行职业危害评价的关键。职业危害评价应综合考虑反映職业危害状况的各项指标,而且只有对职业危害进行定量评价,预知各种可能的危害级别,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达到降低职业危害风险,保护劳动者的目的[5]。根据某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别分析出职业危害问题的各种因素,根据指标具有代表性、确定性、区别性、独立性的原则对影响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的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筛选,建立职业危害问题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如:有害因素评价等级、体检异常率、控制措施状态、人员暴露程度、健康培训宣传力度等,形成职业危害评价体系。

3.2 职业危害评价因素权重的取值

职业危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影响职业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但在这些具体的影响因素中,因素各自所对整个职业危害问题的影响程度又不尽相同,因此就需要在指标建立的基础上开展各项评价因素权重的取值。一般可以通过专家评分法和调查问卷法实现评价因素权重的取值。例如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5-20名职业病防治、预防医学、统计学家、数模等相关专家对评价因素进行权重赋值,同时也在用人单位、职业病监督管理单位、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开展调查问卷工作。综合两种方法结果完成评价因素权重的取值工作。

3.3 权重取值的可靠性评估验证

由于专家专业局限性以及个体思维差异性,权重的取值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我们需要在权重取值后开展结果可靠性评估验证。针对专家评分法和调查问卷法所取得的评价因素权重取值结果,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验证专家意见和调查结果的一致性,从而实现评价因素权重取值的可靠性评估。如果系数达标,该权重取值结果即可用,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反之,就说明权重取值结果不可用,则需要重新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重新开展权重取值工作。

3.4 评价因素的指标量化与取值

各项评价因素的确定是对评判对象的简单描述, 只有评价指标明细化才能确定不同的评判等级。不同的评判等级间必须有明确的界限, 这样方能保证在使用时客观明了, 简单易行, 反之各等级之间界限不清, 就可造成评判工作困难, 使评判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6]。分别就确定的指标体系中的评价因素进行评判分级,如对有害因素的评判分级可按其浓度与MAC(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国家标准)之比而定, 以浓度/MAC=0.5~1.0作为分级的基础(即一般水平), 0.2~0.5为良,1.0~5.0为差。

3.5 采用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模型开展评价事例分析

根据各个因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已完成的指标量化与取值,确定模糊集合和模糊数,选取具备代表性的行业开展评判事例分析,并最终开展模糊数学模型演算工作、分析模型评判结果。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如下:[1]将评判因素记为由k个因素组成的因素集U=(U1,U2,…,Uk),同时确定评语集V=(V1,V2,…,Vm)。[2]建立隶属函数,求出各因素的评价矩阵R。[3]确定因素权重,求出类别中各因的权重集A,然后对每个U按广义模型B=A?R=(b1,b2...bk),得到的B即为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7]。

4 讨论

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程度的分级管理,能合理配置有限的监督资源,使监督管理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能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职业危害高风险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利用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分类和分级,并确定管理等级,对于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推行重点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为企业开展职业危害工程防护改造的指导,推动用人单位认真整改,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而对于危害一般的企业,监督巡查工作应以指导为主,向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治信息,推动其自律。因此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程度的科学分级成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而作业场所中职业危害多种多样,影响职业危害的因素也很多,采用单一因素指标来评价一个企业的职业危害程度,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是不够全面科学的[8]。现有的评分模式只能在职业危害评判工作中起到一些提示的作用,而职业危害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综合评价法的实质是通过把各种因素归类,进而把评价目标进行归类,尤其在评价集中所属的类,来衡量评价目标的优差,这种方法对于多指标有些麻烦但它能很详细的给出各个指标的优差,这将有利于实际运用。利用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各个职业危害影响因素,进而实现企业职业危害评判,便于对各企业相互比较,也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区域内行业职业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具备可行性。

综合评价法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问题实际出发,考虑了职业危害各种复杂的因素,构建了职业危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职业危害问题进行了综合评判,将所有职业危害相关因素进行等级化,并合理地引入了权重系数使得原先难以直观的问题得以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法实现职业危害评判,一是能科学、准确、全面地掌握监管企业职业危害程度,做到基本情况“掌握得了”;二是能基于评判结果分级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利用监督资源,切实实现“控制得住”。

参考文献:

[1] 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1998,146-153.

[2] 孙振球,颜艳.医用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4,3 (12 ):23.

[3] 徐贻萍,朱宝立.模糊数学法进行健康监护综合评价的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4):183-185.

[4] 袁斌,宋文华.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化工企业职业危害的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3):210-214.

[5] 曾庆民,陈才等.模糊数学法应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3):263-265.

[6] 张忠彬.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4):124-127.

[7] 王善文, 劉功智等.企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和风险分级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2):103-106.

[8] 李新海,冀占领.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综合评价职业危害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 (7):889-890.

作者简介:

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低效循环井研究 篇4

该文主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识别研究区块注入水低效循环井。在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依据试验区实际油水井数据资料划分了各评判指标区间, 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理论, 确定出试验区注入水低效循环油水井共17口, 其中包括8口油井, 9口水井。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注入水低效循环井的技术具有结果准确、速度快和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方法对于识别其他油田区块的注入水低效循环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试验区低效循环井影响因素的选取

概括地讲, 低效循环现象出现和发育的影响因素可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根据低效循环成因分析, 静态因素选取有效厚度、全井渗透率和渗透率突进系数;动态因素又分为采油井和注水井, 对于采油井选取单位厚度累积产液量、日产液量、含水率和井底流压四项动态指标, 对于注水井选取单位厚度累积注水量、日注水量、视吸水指数和注水油压四项动态指标。通过对该试验区油水井实际静态和动态数据大小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以一定的界限标准进行各指标区间的提取, 便可得到采油井和注水井低效循环各影响因素的分级区间。

2 模糊综合评判识别低效循环井理论和方法

2.1 确定评判集

2.2 确定因素集

若待评判井为注水井, 则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因素集为:

2.3 求取隶属度

该文利用模糊分布函数法来求得每一项指标的隶属度的大小。选其隶属函数为:

式中:x——评判因素;

y——评语等级;

a, b——指标参数。

运用上述选定的函数, 针对在同一个评语等级内实际参数值比较离散, 影响它们的因素又很多的情况, 确定出同一评语等级的隶属函数:

式中:ui——为第i个评判因素;

aij、bij——指标参数;

其中:

式中:u上, u下——第j个评语等级区间对应因素范围的上、下界值。

将aij、bij参数代入 (2) 式中可求得模糊关系矩阵中的元素rij, 即:

由a、b参数值及 (5) 式, 即可建立起此研究问题的模糊关系矩阵为:

式中:R1——油水井静态指标评判矩阵;

R2——采油井开发动态指标评判矩阵;

R3——注水井开发动态指标评判矩阵。

2.4 计算指标权重

根据油水井各项动静态指标在大孔道的形成及其判别方面的作用,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值。

2.5 模糊综合评判运算

2.6 转化评判结论

3 应用实例

试验区共89口井, 其中采油井67口, 注水井22口。目前平均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4%以上, 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各井单井平均渗透率最小值为0.06μm2, 最大值为0.92μm2, 渗透率差异较大, 容易在渗透率高的井组之间形成油水运动的优势通道。各井的单砂体有效厚度在0.5~6.8m之间, 容易在某些层位特别是厚油层的底部形成大孔道, 造成注入水的突进。各井的突进系数在1.2~6.1之间, 各井之间非均质性差异较大, 非均质性较高的井中容易形成高渗透条带。初步判定试验区储层中存在低效循环条带。

根据上述建立的注入水低效循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试验区进行了实例计算, 确定出试验区注入水低效循环油水井共17口, 其中包括8口油井, 9口水井。经过与沉积相带图资料对比表明, 大部分低效循环条带都处于河道砂中, 且有较高的渗透率和较大的有效厚度。在生产的过程中, 由于这些油水井层之间很好的连通性和储层较好的渗透性, 注入水容易在该层中突进, 使得这些小层中含水饱和度逐渐增大, 渗流阻力减小, 久而久之, 注入水在该层中近似管流流动, 驱油作用大大降低甚至不再有驱油效果, 形成了注入水的无效或低效循环。

4 结语

(1) 该文研究中确定的低效循环井影响因素包括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 静态影响因素包括有效厚度、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突进系数;采油井动态影响因素包括单位厚度累积产液量、日产液量、含水率和井底流压。注水井动态影响因素包括单位厚度累积注水量、日注水量、视吸水指数和注水油压; (2) 依据试验区实际油水井数据资料划分了各评判指标区间, 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在初步判定试验区储层中存在低效循环的基础上,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确定出试验区注入水低效循环油水井共17口, 其中包括8口油井, 9口水井。经与沉积相带图资料对比表明, 大部分低效循环条带都处于河道砂中。 (3)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识别注入水低效循环井的方法具有结果准确、速度快和成本低的特点。同时, 也对其它高含水期或者特高含水期区块的低效循环井识别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许多老油田都经过了长期的注水开发, 从储层动用情况及投产年限来看, 多数油田的储层动用情况为合层开采, 加之投产时间较长, 注采关系复杂, 基本都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或者特高含水期。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使得储层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注入水低效或者无效循环的现象。为了使油田后期的开发调整更加具有针对性, 亟需进行注入水低效循环井的识别工作。该文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研究区块的注入水低效循环井进行了识别。结合Z油田X区块实际数据选取的指标区间及指标权重,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理论, 确定出研究区块注入水低效循环油水井共17口, 其中包括8口油井, 9口水井。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识别注入水低效循环井的技术具有结果准确、速度快和成本低的特点。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低效循环,高含水期,无效循环

参考文献

[1]王凤升.萨南油田南二区大孔道识别技术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 2010.

[2]黄修平, 黄伏生, 卢双舫, 等.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注采无效循环识别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26 (1) :76-78.

[3]郭松林.厚油层大孔道识别及水驱深度调剖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9.

[4]齐俊罗.大孔道形成与演化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 2009.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5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工程测量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工程测量实习课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以模糊数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它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实际实习的指标体系,计算学生的实习成绩.该方法对其他学科的实习成绩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孙庆珍 李锐 任忠斌 SUN Qing-zhen LI Rui REN Zhong-bin  作者单位:孙庆珍,李锐,SUN Qing-zhen,LI Rui(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任忠斌,REN Zhong-bin(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刊 名:海洋测绘  ISTIC英文刊名: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 年,卷(期):2008 28(1) 分类号:P205 关键词:工程测量   测量实习  模糊综合评判法   指标体系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图书选题论证 篇6

针对同一个选题, 不同的论证人员会有不同的看法, 而且相同的论证人员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选题, 也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因此, 一个选题请多位论证人员从不同角度给出各自的意见, 再经过综合各方意见得出最终判断的做法是比较科学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将选题的各种决定因素以及论证人员的不同意见综合起来考虑, 通过分析计算, 最终得出一个定量化的评价结果, 适于应用于图书的选题论证。

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图书选题论证的步骤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图书选题论证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给出评语集:X={x1, x2, …, xn}.评价一个选题, 可以有“很好”、“较好”、“好”、“一般”、“差”、“很差”等多种评语, 由“好”、“一般”、“差”三个评语可以组成一个评语集, 由“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评语也可以组成一个评语集。

第二步:确定因素集U={u1, u2, …, um}即决定评判对象品质的因素有哪些。一个选题好不好, 要从选题价值 (包括选题的学术价值及出版价值等) 、作者情况 (包括作者的学术水平及声誉、取得的成就、组织协调能力、撰写能力、技术职称等) 、内容形式 (包括内容是否新颖、实用, 是否符合读者需求, 形式是否有特色等) 、同类书情况 (包括是否有同类书出版, 已出版同类书的销售情况、市场反馈情况等) 、效益分析 (包括选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如是否能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产生积极的作用, 以及出版补贴数额、销售量估计、成本大小、净利润等) 、促销方案 (包括具体的宣传推广方案, 如做广告、签名售书、新闻发布会、读书活动、网络互动等) 、销售计划 (包括上架销售时间、采用何种销售渠道等) 等几个方面去综合衡量, 因此, 这几个方面就是决定选题是否可行的主要因素。

第三步:求出评判矩阵R, R可以看为集合X到集合U的模糊关系, R∈F (X×U) 。在选题论证的过程中, 要求参与选题论证的所有人员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 根据自身的分析判断, 针对选题的每个决定因素, 对选题进行衡量后给出一个评语, 且给出的评语应是评语集中的某一个。例如, 假设评语集为X={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先从选题价值开始, 即从选题的学术价值及出版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 看有多少论证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属于“很好”, 多少论证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属于“好”, 多少论证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属于“一般”, 多少论证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属于“差”, 多少论证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属于“很差”。同样的, 依次让论证人员依据作者情况、内容形式、同类书情况、效益分析、促销方案、销售计划等情况对选题进行思考并给出评语, 统计出每个评语的人数。每个评语的人数除以论证人员的总数得到的值, 可作为选题的得分, 最终由这些分数形成一个评判矩阵。

第四步:确定评判函数。因选题论证是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的可行性, 故一般选用如下函数:

式中ai是对各因素作加权处理的权数, 可以通过定量统计法、专家评定法、对偶比较法等方法确定。

第五步:计算评价指标。通常评价指标的计算是用矩阵来进行的, 可表示为:

由上式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是综合起来所有选题论证人员对各个评语的肯定程度。

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图书选题论证举例

例如, 一个图书选题由10位论证人员进行论证, 设定的评语集为X={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论证人员按照选题价值、作者情况、内容形式、效益分析、销售计划五个主要因素来评判, 即U={选题价值, 作者情况, 内容形式, 效益分析, 销售计划} (为了便于计算, 此处只选取了五个因素作为因素集, 在实际应用中, 应尽可能囊括所有对选题有影响的主要因素) 。针对选题价值这个因素, 得到的评价结果是, 1位论证人员认为选题很好, 5位论证人员认为选题好, 2位论证人员认为选题一般, 1位论证人员认为选题差, 最后的1位论证人员认为选题很差, 则可认为, 从选题价值来看, 选题的各个评语的得分是:很好0.1, 好0.5, 一般0.2, 差0.1, 很差0.1。相应地, 从作者情况来看, 选题的得分情况为:很好0.2, 好0.3, 一般0.1, 差0.2, 很差0.1;从内容形式来看, 选题的得分情况为:很好0.2, 好0.3, 一般0.3, 差0.1, 很差0.1;从效益分析来看, 选题的得分情况为:很好0.3, 好0.2, 一般0.3, 差0.2, 很差0;从销售计划来看, 选题的得分情况为:很好0.2, 好0.3, 一般0.2, 差0.2, 很差0.1。

根据以上数据, 得到如下评判矩阵:

对于这五个主要因素的权数, 可以通过专家评定法来确定。假设请四位专家对这五个因素进行评价, 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 这五个因素对选题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也即重要程度不一样。效益分析对一个选题是否可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在权数分配上, 它的权数最高, 为0.325。选题价值、作者情况、内容形式与销售计划四个因素与效益分析比起来, 其重要性要差一些, 分别为0.275、0.125、0.175、0.100。

由上面的评判函数和各因素的权数, 计算评价指标值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知, 综合影响选题的各项因素来看, 10位论证人员中有20.5%的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很好, 有32.25%的人员认为这个选题好, 也就是说, 认为这个选题好和很好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为52.75%, 说明这个选题被大多数论证人员所肯定, 可以成立或通过。

3 小结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 适合用于图书的选题论证。该法通过对选题多方面的考查和评价, 计算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值, 将选题的不同评判结果 (比如很好、好、一般、差等) 量化地表示出来, 其评判结果更加合理, 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当用此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般”时, 说明这个选题基本可以成立, 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可对其进一步提出改进或优化的措施或建议, 以使选题更加合理和可行。

图书选题质量的高低以及出版后收效如何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制约, 在选题论证时, 很难依据某些现成的标准或方法对所有选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时应注意, 该法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合理,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确定因素集和评判矩阵, 而是否能正确地确定因素集和评判矩阵又与选题的信息收集及论证人员的评判是否合理准确有关。因此, 在使用该法前, 应要求编辑做好选题的市场调研及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编辑所提供的与选题有关的资料数据应准确可靠。另外, 要求论证人员在评判时应客观、合理。

摘要:图书选题论证是决定图书选题能否成立的一个关键步骤, 针对图书选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或影响的特点,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图书的选题论证, 能有效地保证选题质量。

关键词:选题论证,模糊综合评判法

参考文献

[1]刘林.应用模糊数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 (中级)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何强.如何建立科学的选题论证制度[J].编辑之友, 2006 (5) .

[4]朱仲庆.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技巧[J].大学出版, 2004 (1) .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7

1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或评估),常常涉及多个因素或指标,这时就要求根据多个因素对事物做出评估,而不单独根据某一因素的情况去评估事情,这就是综合评判。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的全面评估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设U={u1,u2,u3,…,un}为n种因素(或指标),V={v1,v2,v3,…vm}为m种评判,其元素个数和名称均可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由人们主观决定。这m种评判不会是绝对的肯定或是否定,因此综合评判B应该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

其中{bj(j=1,2,…,m)}反映了第j种评判Vj在综合评判中所占的地位[即Vj对模糊集的隶属度:B(vj)=bj]。综合评判B依赖与各种因素的权重,各权重是U上的模糊子集A=(a1,a2,a3,…,an)∈Φ(U),且,其中ia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一旦给定权重,相应地可以得到一个综合评判B。

根据具体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从U到V的模糊变换,如果对每一个因素ui单独作一个评判ƒ(ui),则可以看作是U到V的模糊映射f,即:

由f可以诱导出一个从u到v的模糊变换Tƒ,就可以把Tƒ看作为由权重A得到的综合评价B的数学模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有三个要素组成,其步骤为四步。

(1)因素集U={u 1,u2,u3,,un}

(2)评价集V={v 1,v 2,v 3,,vm}

(3)单因素评判f:U→φ(V)ui→f(ui)∈φ(U)

模糊映射f可诱导出模糊关系Rf∈φ(U×V),即:

因此Rf可由模糊矩阵R∈μn×m表示:

公式1称R为单因素评估矩阵,由模糊关系R可诱导出U到V的模糊变化Tƒ,U={u 1,u2,u3,,un}构成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u 1,u 2,u 3,,un为模型的n个因素。

(4)综合评判。按照模糊综合数学评估模式,对于权重A=(a1,a2,a3,,an),可由B=A×R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运算,这里的B=(b 1,b2,b3,,bm)就是总的评估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原则,bj中数值最大的bjmax所对应的等级vj为综合评判结果,即被评判对象的风险等级[6,7]。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背景

设某大型建筑工程在A处准备施工,需要从B处运送一批特种设备,从B地到A地可以选择铁路、公路、水路、空运等几种运输方式,决策者希望选择的方案能够节省时间、节约费用、同时安全性高。这是一个多目标的风险决策,分析思路如下。

2.1.1 风险目标

主要有以下几点:(1)运输时间越短越好;(2)库存地点越少越好;(3)运输费用越少越好。

2.1.2 约束条件

主要有:(1)时间约束:保证工期按期进行;(2)运输方式约束:必须与当地条件相结合,从B地到A地,铁路可以直达;空运可以直达;水路需要从C地中转,从B地到C地选择水路,从C地到A地选择铁路。

2.1.3 几种可选择方案

通过分析本案例的实际条件,可初步提出几种可行方案:(1)从B地到A地选择铁路运输;(2)从B地到A地选择空运;(3)先从B地到C地水路运输,再从C地到A地铁路运输。

这三种方案的优缺点非常明显,无疑空运费用最高,水运费用最低,但同时空运用时最少,水运用时最多,因此决策者选择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物流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如果时间不允许,则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按时完成任务。鉴于方案的优缺点都是定性描述,无法清晰表达优劣,因此需要用风险分析方法进行量化,以便于决策者选择方案。

2.2 风险评估

2.2.1 风险因素的确定

本例的工程物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运输路线选择、选址研究及库存问题。相对应,本例的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路线;(2)库存;(3)进度;(4)管理组织;(5)决策风险;(6)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和战争等外部环境风险。

2.2.2 风险计算

设工程物流风险发生的概率为P,风险发生后产生的后果也用概率测度来表示,用L表示风险发生是影响程度的大小,则工程物流风险水平R的函数表达式为:R=f(P,L)。再设工程物流风险不发生的概率为Ps,工程物流风险不发生是影响程度的大小为Ls,则:Ps=1-P,Ls=1-L,于是有:

R可视为工程物流风险发生及其产生损失的似然估计。

(1)P的似然估计。将选取风险识别中讨论的6个风险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对这6个评价因子X=(x1,x2,,x6)给定一个评定集B=(b 1,b2,,b5)=(0.1,0.3,0.5,0.7,0.9)。对应的评语集为对每个风险因子失败率的描述:{很小,较小,一般,较大,很大}。邀请有关风险评估专家(共N位)据此对每个风险因子进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评定值bj(j=1,2,3,4,5)。

对各风险因子xi对工程物流风险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值,W=(w1,w2,,w6),则工程物流风险发生的概率P为: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请4位风险评估专家对方案一中选定的6个风险因素分别进行评价,确定相应的评定值bj(j=1,2,3,4,5),假定4位专家给定的评定值如表1所示。

由公式3可求出:

再给各风险因子xi对工程物流风险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值W=(w1,w2,,w6),根据专家意见,赋予权值如下:

根据公式4计算工程物流风险发生的概率P,计算结果为P=0.16。

(2)L的模糊综合评价。设定一组需要评定的因素,组成因素集U,可设U={费用,工期,工序风险,技术成熟度,完成质量}={u 1,u 2,u 3,u 4,u 5},同时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向量M={m1,m2,m3,m3,m5}。设定评价集V={低,较低,中等,较高,高}={v1,v2,v3,v4,v5}={0.1,0.3,0.5,0.7,0.9},相应的评估专家参照评价集V分别对各因素U进行评价,得到模糊子集:

于是评判矩阵对风险事件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是V上模糊子集:

对B进行归一化,得B′=(b1,b2,b3,b4,b5)。工程物流风险发生带来的影响L(即潜在损失值)也就可以表示为:

将P、L的值代入公式2,可求得工程物流风险水平的值,将计算结果与表2比较,即可知道工程物流的风险等级。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1)风险评价等级划分。如上文所述,

(2)评价指标权数分配。对于评价指标的5个权数M={m1,m2,m3,m3,m5},可采用德尔菲法向四名专家发出咨询函,打分填写5个评价子集的权数,然后对咨询结果进行研究并确定评价指标子集的权数,假定评价指标子集如表3。

(3)评价矩阵的确定。评价矩阵的确定采用专家调查法,将制定好的工程物流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交给评审委员会,若委员会有m位评审员,指标集U={u1,u2,u3,u4,u5},评价集V={v 1,v2,v3,v4,v 5},对指标iu合计有mij个人在vj等级上划“√”,那么可以认为整个评审委员会对ui项指标的评价为选择划“√”的概率:

若在某一等级处Vj评审委员会没有人划“√”,得到的rij为0,说明该项目在这一指标方面上不属于该等级。由此得到评价矩阵R。

先建立集合和集合的表格,请4位专家分别在表格上打勾,得到评价结论如表4~7所示。

综合4位专家的意见,得出综合评价表格如下:

根据统计综合评价表格可得出评价矩阵R:

(4)模糊综合评价。根据公式6,得到评判矩阵对风险事件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

求得:B=(0,0.075,0.1,0.325,0.5),对B进行归一化,得

将B′的值代入公式7,得:L=0.75;将P,L的值代入公式2,得:R=0.79。

查看风险等级评价表2,可知方案一属于高风险。

同理,可以让专家分别对方案二、方案三进行风险因素评价,对各风险因子赋予不同的权值,求得方案二、方案三的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经比较,通常选择R值最小即风险值最低的方案为推荐方案。

3 结束语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选择的案例比较简单,客观条件比较少,并且专家给定的评价并非可用之数,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模糊综合评定法具体的实现步骤,在实际情况中,应根据情况来确定不同风险因素的权重。

参考文献

[1]王文玲.我国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上海建设科技,2005(5):74-75.

[2]徐克林.物流工程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汤姆·肯德里克.规避工程风险的基本工具[J].国际市场2004(2):68.

[4]杨新建.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9)201-202.

[5]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汪培庄.模糊集合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8

国外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Michael Gibbins (1984) 引入了包括人、动因和责任三个组成要素的模型来论证职业判断过程中有关会计人员或审计师心理的理论。Michael Gibbins和Alister K.Mason (1988) 就职业判断的质量以及缺乏引导等方面给予关注。Robert Libby和Joan Luft (1993) 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在会计环境中的决定因素是能力、知识、动机和环境。Paul J.Herz和Joseph J.Schultz.Jr. (1999) 研究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在执行会计计划时的作用。而在我国,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是从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特征、存在的原因、影响因素、制度以及会计职业判断绩效方面进行研究。

会计职业判断绩效是指会计职业判断结果与一定标准的相符程度。会计人员在做出会计职业判断时应客观、公允地反映经济事项的全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受到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 其中主体因素包括知识、经验、对风险的态度、性格、需求和动机、记忆水平、职业道德水平, 客体因素取决于会计业务的类型, 环境因素包括管理当局的意图、会计人员承担的可预知的责任、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等。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下, 会导致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结果, 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

二、研究设计

1. 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理论依据。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 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 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本身具有模糊性, 且其影响因素不适于直接用数字反映, 带有非确定性, 具有模糊性特征, 可见适合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进行评价。

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运用。

根据上述对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评价指标。由于会计人员的知识不易量化, 我们用会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受教育程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该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13个要素, 具体如表1所示:

(1) 建立因素集。

因素集u设定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绩效, 则有u={主体因素, 客体因素, 环境因素}。可以看出u中的每一个子因素都是模糊的, 都是包含若干因素的因素集合, 在评价时可以先对各个子因素进行评价, 即将各个子因素设定为ui, 主体因素设定为u1={会计人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会计人员的专业背景,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会计人员的经验, 会计人员对风险的态度, 会计人员的性格, 会计人员的需求和动机, 会计人员的记忆水平}, 客体因素设定为u2={会计业务的类型}, 环境因素设定为u3={管理当局的意图, 会计人员承担的可预知的责任, 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

(2) 建立权重集。

为了解我国现实情况, 确定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影响因素的权重, 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问卷设计了22个选项, 3个量表 (选项分5个等级) , 总共发出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247份, 回收率为82.33%;其中有效问卷213份 (剔除了11份背景资料填写不完整的问卷, 18份主要问题未明确回答的问卷和5份回答方式不合要求的问卷) , 有效回收率为71%。问卷的发放时间是2006年12月15日, 回收截止时间为2007年3月15日, 最后根据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采用加权统计法建立权重集。具体权重分配情况如表2所示:

(3) 建立备择集。

确定的备择集为{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在建立备择集过程中还需确定隶属度。隶属度确定的过程是将专家给出的隶属度函数进行综合归一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咨询的方式, 根据专家的经验加以确定。专家在确定隶属度时, 一般会考虑社会情况、行业平均水平及企业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因素在整个会计职业判断绩效中的影响, 并以概率的形式给出该项指标对备择集的隶属度。

(4) 建立综合评判变换矩阵。

对因素集u中的第i个因素ui进行评价时, ui对备择集V中第j个元素的隶属程度为rij, 则ui的评价结果可用隶属度模糊集合Ri表示:Ri= (ri1, ri2, …, rim) 。u中任意子因素都对应一个评价的隶属度模糊集Ri, 则形成对应于评价对象u的一个综合评判变换矩阵R:

(5) 最终评价结果的形成。

第一, 得出单层次综合评价矩阵。由于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因素很多, 如果对每个因素都赋予一定的权重, 则会出现权重难以分配的难题, 而且还会因为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造成大量单因素评判信息的丢失, 因此我们将首先对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设评价结果为B, 则有:B=AR2。其中:A= (a1, a2, …, an) 。

第二, 得出双层次综合评价矩阵。在对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得出会计职业判断绩效三个方面的评价向量B1、B2、B3, 这三项评价向量共同构成了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评价的综合评判变换矩阵R*, 然后再对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三个方面赋予权重, 得权重集A*, 最终得出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评价向量B*=A*R*。在得出针对整体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评价向量B*时, 还需做归一化处理, 并根据最大隶属度法来确定最终评价结果。

三、实证分析

1. 选择评价对象。

本文选择××有限公司的财务经理张某作为评价对象, 以验证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张某, 35岁, 大专学历, 会计师职称, 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 有12年多的工业企业财务工作经验, 其中包括6年多的财务负责人的经历,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性格内向, 对风险的态度是中立型。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 做事认真踏实, 多次参加与会计、财务相关的培训和讲座。目前张某所在公司为纺织业企业, 所生产的产品是劳保用品, 企业产品90%以上出口, 销售势头良好。张某所在企业为私营企业, 会计常常会受到来自管理层的压力,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笔者把所了解到的信息列入表3。

2. 对张某的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进行评价。

(1) 确定隶属度。

确定各单因素对应于备择集{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的隶属度模糊集R, 各子集数据如表4所示。

(2) 计算单层次综合评判矩阵。

在确定各单因素隶属度之后, 运用算式B=AR确定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境因素对备择集{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的隶属度, 并对其作归一化处理, 得到以下结果:

(3) 计算双层次综合评判矩阵。

设定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对本文确定的备择集{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的隶属度为B*, 则可得到:

(4) 形成最终评价结果。

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得:B*= (0.231, 0.277, 0.268, 0.193, 0.04) , 采用最大隶属度法确定张某的会计职业判断绩效为0.277, 对应的评价结果为好。

四、结论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 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具有两个层次的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便能对会计职业判断绩效这一具有模糊性的事项做出科学的评价,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在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研究方面的不足。但由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并非完全独立, 调查问卷的样本量还不够大, 用于检验的评价对象较少, 以及方法的选择不够多样化, 因而最终评价的精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几个方面继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Robert Libby and Joan Luft.Determinants of Judgment Performance in Accounting Settings:Ability, Knowledge, Motivation, and Environment.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93;7

[2].李洪兴, 汪培庄.模糊数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4

[3].徐玉德.会计职业判断绩效影响因素及其校正.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1

[4].李月娥, 熊丽.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运用.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4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9

鉴于特殊的地质环境, 高填方地基的安全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监测资料是反映其安全状况的重要信息, 如何根据监测项目逐步开展高填方地基的安全评判成为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在安全评判的权值算法中, 常用的权值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均方差法与熵权法进行综合取得权值, 结合3 种权值方法的优点, 对高填方地基权值算法进行合理的改进, 并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求取监控值的隶属度。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监测资料, 借助概率统计、模糊评判综合评判手段, 构建高填方地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 高填方地基模糊综合评判

1. 1 评判因素集及其框架

在工程中, 通常是对能反映实际工程安全状况监测指标实施监测。本文综合考虑到能反映与影响高填方安全状况的要素, 构建以填土、沉降、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为安全评判指标的高填方安全评判体系。

1. 2 安全状态评判集

参照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中对于安全等级的定义[2], 本文将高填方地基安全性分为以下4 个等级: “安全”“基本安全”“较不安全”“不安全”。

1. 3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在本文中高填方地基安全评判采用的是模糊评判方法。对于4 个等级划分, 正态分布隶属函数具体表示为:

其中, rij ( j = 1, 2, 3, 4) 为指标值在系统评判第i时间点上监测值x对于安全评判等级vj ( j = 1, 2, 3, 4) 的隶属度; ai为相应评判等级在该区域的中心值。其中ai值在4 个一级指标取值方式有所区分,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1) 对于孔隙水压力指标:

当x≥μ时:

当x≤μ 时:

地下水位指标a地i值划分同孔隙水压力指标。

2) 对于沉降指标:

土体填筑指标a填i值划分同沉降指标。

1. 4 综合赋权法确定权值

本文将均方差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 得到更为合理的客观权值, 再与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赋权, 降低主客观赋权中不利因素影响, 使评判结果更为精确、严密。

1) 均方差法。均方差计算为求出指标值的均方差, 然后对均方差进行归一化计算, 最后算得指标的均方差权值为W均= ( w1, w2, …, wn) , 算式如下:

2) 熵权法。熵权法是把评价中各个待评价单元的信息进行量化与综合后的方法。首先对模糊评判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 计算出各参数的熵, 再通过熵权计算公式, 求出指标熵权W熵= ( w1, w2, …, wn) [3]。

其中, m为系统的位置状态; rij为归一化矩阵中的行列值, 满足, 且规定: rij= 0 时, H ( i) = 0。

3) 层次分析法。本文采用1 ~ 9 标度法对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相互比较, 说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构建判断矩阵, 并求出该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4]。

4) 综合赋权。综合以上3 种赋权方法, 首先将均方差法与熵权法采取几何平均值的方法进行组合赋权, 然后将算出的组合权值与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赋权计算, 得到最终的综合权重W综= ( w1, w2, …, wn)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 Pi为主观权值中各个权值的升序排列;ε为均方差法与熵值法客观权组合系数;α与β分别为主客观综合赋权系数;W客为均方差权与熵权组合得出的客观权值。

2工程实例

2.1建立高填方评判体系框架

在高填方安全评判过程中, 建立高填方安全评判体系如图1所示。

本例中沉降指标包括了Y1, Y2, Y33 个测孔, 每个测孔取3 个测点对应编号为D1, D2, D3, 同理P1, P2, P3, W1, W2, W3, R1, R2, R3分别对应为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土体填筑指标所取测孔。

2. 2 对高填方地基各因素赋权

本文高填方的评判时间段取2014 年6 月27 日~ 2015 年3 月7 日5 个时间点, 对这5 个时间值的赋权为Wt= ( 0. 2, 0. 2, 0. 2, 0. 2, 0. 2) [5]。

根据1 ~ 9 标度法取沉降指标中Y1测孔判断矩阵为:

根据均方差法可算得Y1测孔各个测点对应权重指标为W均Y1= ( 0. 136, 0. 686, 0. 178) , 由熵权法算得Y1测孔熵权值为W熵Y1= ( 0. 226, 0. 609, 0. 165) , 再通过层次分析法算得W层Y1= ( 0. 143, 0. 714, 0. 143) , 又由综合赋权公式得到 α = 0. 571, β = 0. 429, 可算得测孔Y1综合赋权值为W组Y1= ( 0. 159, 0. 685, 0. 156) 。

按照综合赋权法算得孔隙水压力3 个测孔之间的综合权值为W综= ( 0. 639, 0. 267, 0. 094) , 同理地下水位3 个测孔之间综合权值为W综= ( 0. 241, 0. 323, 0. 436) , 而填土厚度3 个测孔之间的综合权值为W综= ( 0. 318, 0. 374, 0. 308) 。

在一级指标赋权过程中, 土体填筑为人类工程活动, 直接影响到高填方地基安全状态[6], 因此赋予较大权值, 环境量又影响着状态量, 赋予地下水位较孔隙水压力与沉降较高权值, 而沉降较孔隙水压力更能反映高填方土体填筑过程, 直接反映到高填方地基安全状态, 故赋予沉降比孔隙水压力较高的权值[7]。构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为:

根据上文中层次分析法介绍求得一级指标沉降、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填土的综合权值为W = ( 0. 164, 0. 087, 0. 278, 0. 471) 。

2. 3 对高填方地基各因素构造隶属矩阵

以沉降指标中测孔Y1中的D1测点为例, 其区间划分按照上文中评判集划分与式 ( 4) 可得表1。

其在评判时间段内隶属度矩阵表示为:

将FY1D1与Wt进行隶属度运算, 可求得Y1测孔D1测点的隶属度向量为 ηY1D1= ( 0. 398, 0. 434, 0. 159, 0. 009 ) 。在二级指标中, 利用Y1测孔内各个测点对应的综合权值WY1乘以该测孔内各个测点的隶属度矩阵, 得到Y1测孔的隶属度向量:

同理得到Y2测孔和Y3测孔对应的隶属度向量为 ηY2= ( 0. 431, 0. 383, 0. 175, 0. 011) , ηY3= ( 0. 407, 0. 432, 0. 150, 0. 011 ) 。三者共同组成二级指标中沉降指标的隶属度矩阵为:

再利用沉降指标中各个测孔的权值乘以相应的隶属度矩阵FY, 得出一级指标中沉降的隶属度向量为:

同理可以求出孔隙水压力指标隶属度 ηP、地下水位指标隶属度 ηW、填土指标隶属度 ηR, 把它们的评判结果作为高填方地基安全最终评判时的隶属度矩阵, 表示为下式:

最后高填方地基安全评判结果由一级指标权值W乘以高填方地基安全评判最终评判的隶属度矩阵R, 得到:

根据矩阵最大隶属度原则, 所评判的高填方地基属于安全范畴, 从实际监测结果来看, 该高填方地基在2014 年6 月27 日~2015 年3 月7 日时间段内, 未发生塌方或塌陷等事故, 与评判结果相符合。

3 结语

本文以高填方监测资料为基础, 构建高填方安全评判体系。利用模糊评判的方法, 给出了沉降、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土体填筑的隶属度算法及权值求法。通过组合赋权将均方差权和熵权组合得到新的客观权, 再将新的客观权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主观权结合得到综合权值。通过综合赋权降低主客观权值中的不利因素, 使评判过程中权值算法更为合理。用指标值隶属度与权值算得高填方安全评判结果。结合高填方实际安全情况, 证明高填方安全评判可行, 更有利于掌握高填方安全评判实际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井泉.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甘厚义, 宫剑飞.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Z].2012.

[3]胡田飞, 朱本珍.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复杂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铁道建筑, 2013 (12) :69-73.

[4]李相国.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D].青岛:山东大学, 2011.

[5]李玉琳, 高志刚, 韩延玲.模糊综合评价中权值确定和合成算子选择[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 (23) :38-42, 197.

[6]洪海春, 徐卫亚, 叶明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5) :557-562.

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 篇10

1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和某些实测值, 通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过程分6个步骤[1]:

(1) 确定一组可供选择的方案:V={v1, v2, …, vm}, 在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用于评价西部经济的实际情况时, 各方案是指待分析的西部各个省份。 (2) 确定一组评价指标, 即因素集:U={u1, u2, …, un}, 在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用于评价西部经济的实际情况时, 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个目标来构建评价体系。 (3) 确定V对于U的优劣程度。通过确定方案对于评价指标的优劣程度rij (0≤rij≤1, rij=1时最优, rij=0时最差) 来得出评价矩阵。 (4) 对各个影响因素赋权值[2]。以权重ai来表示第i种评价指标的权重, 则权重矩阵A={a1, a2, …, an}[3]。 (5) 综合评判。即对评价矩阵R和权重矩阵A进行模糊运算, 得出各方案模糊综合评判指标B矩阵的过程[4]。其中A型 (加权平均模型) 是从平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5], 即包括全部指标的评价及其权重, 则得模糊综合评判指标矩阵[5], 按A型的模糊计算法则计算, B是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它反映vi了对U的隶属程度。 (6) 排序与优选。即根据计算得出的各方案模糊综合评判指标矩阵B, 将所有评价对象的综合值按大小排序, 得出各省份的经济综合指标的实际情况的优劣顺序。

2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西部经济分析的具体应用

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 根据西部经济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四个主要指标来反映各个省区的经济状况, 现在要求对西部12省区经济状况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判。

评判过程:下面是对2008年西部12省份第二季度经济情况的评判

(1) 确定一组可供选择的方案V。分别对12省份进行编号, 即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分别编号为vi (i=1, …, 11) 。

(2) 确定一组评价指标U, 即确定因素集。设xl:地区生产总值1~3月累计 (当年价) ;x2:本月止累计工业增加值 (现价) ;x3:本月止固定资产投资:x4:本月止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不含基金) 。这四个指标构成因素集。

(3) 确定方案V对于评价指标U的优劣程度, 即得出评价矩阵, 其中表示第j个省区的第i个因素的值在11个省区的同一因素的总合中所占的比例。

(4) 对各个因素赋权值

选取的四个指标对西部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对这四个指标进行赋权值。

(1) 假设聘请m个专家对影响西部经济的n个因素分别进行打分, 下表是权重的具体确定方法。 (其中字母分别表示每个专家对各个评判因素在西部省区中所占的比例) 设专家编号为:1, 2, …, m;地方生产总值分别为:a1, b1, …, m1, 权重为A;工业增加值分别为:a2, b2, …, m2, 权重为B;……;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an, bn, …, mn, 权重为N;对应分别求和可得:, , …, , 。其中, ,

(2) 把5位专家对影响西部经济的四个因素进行打分的数值, 代入表格, 进行计算。取各因素权重的平均值作为其权重, 即得到权重矩阵A={a1, a2, …, an}={0.45, 0.35, 0.15, 0.05}。

(5) 综合评判

即进行模糊运算, 则B=A·B, 其中, (其中“·”表示广义的合成运算) , 得B=A·B={0.45, 0.35, 0.15, 0.05}·R={0.10325, 0.23957, 0.061175, 0.12289, 0.11189, 0.054775, 0.015715, 0.017830, 0.067775, 0.056790, 0.11289}。上述的综合评价值表示了各个省份的总体经济水平, 值的大小体现了经济总体水平的高低。

(6) 排序和优选。从模糊综合评判指标矩阵B可以看出, 11个省份第二季度经济总量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为 (按省区编号) :2, 4, 11, 5, 1, 9, 3, 10, 6, 8, 7, 即:四川, 云南, 广西, 陕西, 重庆, 新疆, 贵州, 内蒙古, 甘肃, 宁夏, 青海。

对2008年西部12省份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减的评判

(1) 确定一组评价指标U, 即确定因素集:本文中要对西部各个省区的四个经济指标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根据要求, x1: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的增减;x2: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的增减;x3: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的增减;x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的增减。

(2) 确定方案V对于评价指标U的优劣程度, 即得出评价矩阵R。

(3) 对各个因素赋权值, 得权重矩阵A={a1, a2, …, an}={0.40, 0.30, 0.20, 0.10}。

(4) 综合评判, 得B=A·B={0.40, 0.30, 0.20, 0.10}·R=[0.082270 0.099720 0.098140 0.10488 0.0940500.075070 0.081810 0.071960 0.057850 0.165830.090630]

(5) 排序和优选:从模糊综合评判指标矩阵B可以看出, 11个省份经济增长速度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为 (按省区编号) :10, 4, 2, 3, 5, 11, 1, 7, 6, 8, 9。即:内蒙古, 云南, 四川, 贵州, 陕西, 广西, 重庆, 青海, 甘肃, 宁夏, 新疆。

3结语

根据以上综合评判结果, 可以看出西部12省区中二季度经济总量位居第一的是四川, 但是二季度与同期增长速度增长快慢的排名却是第三位的, 并不是第一名, 证明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继续下去的话,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有其他的省份的经济会超过四川省而位居第一位。二季度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位的是云南省, 二季度与同期增长速度增长快慢的排名也是第二位, 证明其发展的速度是很均衡的, 呈现一个好的发展状况, 云南省的经济管理方法是值得其他省份学习和借鉴的。甘肃、宁夏两个省份的二季度经济总量排名和与同期增长速度增长快慢的排名均是第九和第十名, 没有什么起伏,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其经济发展将会滞后。青海二季度经济总量排名位居最后, 二季度与同期增长速度增长快慢的排名提前了三名, 证明青海省在经济发展发面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但是并不是很明显, 希望能总结出一些经验继续提高其经济发展。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西部经济进行分析, 可以对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个总体的了解, 可以运用此方法对不同的季度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的结果, 可以看出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呈现的趋势, 可以及时地采取有效的调节和补救措施, 使影响经济的各个指标得到均衡的发展, 以使西部经济达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Kwvin M.Passino Stephen Yurkovich.FUZZY CONTROL.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维生教育出版集团, 2001, 11.

[2]赵俊湦.审计绩效-酆掀兰鄣姆椒ㄓ虢#郏剩荩霉芾恚2008, (16) :10~14.

[3]邱爽, 周明友.交易成本与西部经济的发展[J].经济与管理, 2007, (2) :7~10.

[4]刘轩宇, 鲁靖文.西部恩格尔系数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 2008, (20) :18~20.

上一篇:电磁法勘探下一篇: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