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

2024-07-20

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精选十篇)

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 篇1

一、设计贴近生活的例子,化理论知识为实际应用

传统数学课堂注重知识的灌输,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融入课堂中,贴近生活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创建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时创建这样的生活情景:假设在六一儿童节时,学校发了60颗糖果给我们班的同学,那么我们班20名同学平均每个人能分到多少颗糖果呢?请同学们用你们聪明的大脑想一想,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学生在讨论中对除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教师不必着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直接进入今天的学习,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本知识,会更加认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创建课堂情景,将生活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由生活引入,这样数学课堂就不再显得乏味无趣、单薄刻板,而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二、加强课堂实践,深化思维

小学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科学研究表明,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听课,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构建了自己的思考体系.例如,在学习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正方体,学生在做正方体的过程中了解了正方体的面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这样学生在学习正方体的计算时,结合之前学习过的正方形的计算,可以很快地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乘6.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符合学生敢于探索、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思考,防止学生出现思考的偏差.

三、合理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将数学问题设计为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快乐中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将游戏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后,图形的对称是其中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游戏结合,简化数学问题.例如,剪纸是孩子从小玩到大的游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用于剪纸的工具,先让学生欣赏民间剪纸,体会图形的对称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观察剪出的图形,思考剪纸的过程,感受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剪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这样新颖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在游戏和讨论中掌握了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概念,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增加课后练习的趣味性,提升学习效率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课后教师必须布置相应的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学生才可以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传统课后作业都是教师让学生做课本配套的练习册,这样的练习方式效率较低,效果不大.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像这样的趣味练习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教师不必急着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后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夸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授课,活跃课堂气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本的趣味性不大.教师应用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讲解课本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学生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教师可以问学生: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三人一起分30个蛋糕.懒羊羊说:“我比较胖,应该吃多点.”美羊羊说:“我是女孩子,应该分多点.”最后他们决定一起去找村长来分蛋糕,村长应该如何分配呢?教师在讲题过程中可以模仿美羊羊的声音,并发出羊叫,幽默的授课方式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疲惫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创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注意语言的风趣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本知识,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要顾此失彼,忽略课本知识的学习.

总结

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 篇2

游仙区新桥中学 周树恺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教学“序曲”,引人入胜的主弦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完美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由此可见,对于每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一、艺术的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方式。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与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教学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归纳整理知识方法的功能

在一堂课的结尾之际,通过教师有意识的穿针引线,提纲挚领地将本节课甚至几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概括,便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使新知识方法牢固地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幅画,那么结尾就如画龙点睛之笔。

2、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

学生对老师所教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若在课堂结尾时,从不同的角度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新知识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控,为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研究素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从而真正圆满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3、迁移知识的功能 教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课堂教学将结束时,提出与本节课和后续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离开课堂,对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能,都是很有价值的。联系课堂内外,因势利导,把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充分探究、深入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利于学生把好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二、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一般形式

1、归纳总结式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结尾时利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应能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如,在教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小结为: ①填表: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②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上述小结中,既有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上的总结。像这样以表格的形式进行高度的概括,以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形象直观,易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总结,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要点,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2、问题练习式

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应有的强化,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如,“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学生一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且临近下课了,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教师仍采用归纳总结式的结尾方法,单纯强调性质,则不易被学生接受。此时,教师需要将内容巧妙地化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行小结。2 如设置以下系列的问题串:

①已知将不等式MX>M的两边都除以M,得X<1,则M应满足什么条件? ②下面的不等式变形错在哪里?将不等式2X>4XR 的两边都除以X,得2>4。

③你能把不等式3X+4>2X-3变形为X> 吗?

学生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对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再回顾、再思考、再比较、再应用。不仅自然而然的系统总结了不等式的性质,而且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更能深入,远比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等述说性的小结更有实效。

3、对比比较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对比比较式的结尾方法,一般是将教学内容中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如在学习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学生易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相混淆,因此,在菱形的教学结尾时,占用一点时间将两者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进行对比与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两者知识的理解瑟印象。可小结为:

①什么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什么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填写矩形与菱形的性质: ③矩形有哪些判定方法?菱形呢?

4、预设悬念式

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想急于知道下面的内容,如章回小说,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时戛然而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教学结尾时运用此法,效果颇佳。如,讲了“反比例函数”一课结束时,设计小结为:

怎样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比较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既然,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有这样一些联系与不同,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与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又会有哪些异同呢?

在前两问的比较小结基础上,从函数知识的发展规律,巧设第三问,给学 3 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收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三、设计课堂结尾时应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结尾也精彩”。好的结尾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但绝不是凭教师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该增强对结尾的设计意识。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结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原则

就是课堂结尾要做到内容精炼,总结精彩。在时间安排上,要提倡向40分钟要效益,结尾一般以3—4分钟为宜,不能拖沓。在内容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法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启迪、引导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结尾有目标,但教师不是目标的“复述者”,不能包办代替,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

3、激励原则

课堂结尾,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和方法的再见,而应是把学生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和概括或偿试和探究。教师通过给出问题,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问题作为课外研究的课题,因此能激励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孕育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情感态度。

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 篇3

关键词:生活导入 生活情境 生活实践 生命活力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65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科本身的特征,强调要为学生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乐学、爱学、会学,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能感受思维的交汇与碰撞,享受思辨的乐趣与满足,品味严谨的逻辑与推理,锻炼理性的思考和方法。这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而是要从生命的角度来构建有活力、有魅力的数学课堂,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可以说生活是数学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是数学发展的支撑,脱离生活的数学学习势必只能成为公式与定理的死记硬背与机械运用,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生命的活力与教学的魅力。只有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赋予数学教学以生命的活力与魅力,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快乐学习,有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充满着智慧与创新的火花,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堂才是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一、联系生活导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推动学生主动认知、快乐探究的内在力量。可以说能否激起学生对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饱满的学习热情,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教学效益的提高。只有建立在学生浓厚兴趣基础之上的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让整个课堂教学洋溢着快乐的气息,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现象来引入抽象枯燥而深奥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的亲切性与熟悉感,让学生乐于接受,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让学生的数学探究充满乐趣。如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师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导入,让学生思考,AB两村要合资建立一个休闲场所,得到了两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但是在选址上有争议,你认为应该选在何处,使之到两村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通过真实的生活实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就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而生动的生活之中,使得教学更具生活气息,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热情与学习动机,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快乐。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生活经验展开探究,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

数学公式、定理的产生是数学家基于现实生活经过无数次实验所产生的。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抽象深奥的知识点,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学习更轻松,就要遵循数学学科学习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引入生活,将数学教学置于宽广的生活空间,创设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情境,将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入情入境,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调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从其产生与形成过程的深刻认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学习更轻松。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出示两张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本市行政区域图,然后在两张地图上标注出三个不同的地方,将这三个地点用线连起来,让学生来思考,所形成的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三角形对应角与对应边的关系,从而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

三、基于生活实践,用所学来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学以致用是最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快乐学,有效学,让整个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这才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因此,在引入生活,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还原于生活,同时还要回归生活,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将知识不断地转化为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就感,更加有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作业与课后习题的设计,不要只是让学生机械而被动地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而是要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为学生设计更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在完成的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激起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与无穷的乐趣,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如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结合人们所普遍关注与喜爱的旅游话题来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习题:学校打算组织学生去某个景点游玩,不同的旅行社给出了不同的购票方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计算哪种购票方案最划算。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激起学生更大的成就感与喜悦,进而会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

总之,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是数学学科存在的基础、发展的关键、价值的体现,只有将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改变以往枯燥而机械的教学模式,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具有生命活力,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激情,让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

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 篇4

关键词:生活导入,生活情境,生活实践,生命活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科本身的特征, 强调要为学生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乐学、爱学、会学, 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能感受思维的交汇与碰撞, 享受思辨的乐趣与满足, 品味严谨的逻辑与推理, 锻炼理性的思考和方法。这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 而是要从生命的角度来构建有活力、 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 开发学生的智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可以说生活是数学产生的根源, 同时也是数学发展的支撑, 脱离生活的数学学习势必只能成为公式与定理的死记硬背与机械运用, 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更谈不上生命的活力与教学的魅力。 只有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 实施生活化教学, 才能赋予数学教学以生命的活力与魅力, 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快乐学习, 有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充满着智慧与创新的火花, 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这样的课堂才是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一、联系生活导入, 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是推动学生主动认知、快乐探究的内在力量。 可以说能否激起学生对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饱满的学习热情, 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教学效益的提高。 只有建立在学生浓厚兴趣基础之上的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 让整个课堂教学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现象来引入抽象枯燥而深奥的数学知识, 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的亲切性与熟悉感, 让学生乐于接受, 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让学生的数学探究充满乐趣。 如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师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导入, 让学生思考, AB两村要合资建立一个休闲场所, 得到了两村村民的大力支持, 但是在选址上有争议, 你认为应该选在何处, 使之到两村的距离是一样的。 这样通过真实的生活实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就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而生动的生活之中, 使得教学更具生活气息, 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 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 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热情与学习动机, 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 更加快乐。

二、创设生活情境, 调动生活经验展开探究, 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

数学公式、定理的产生是数学家基于现实生活经过无数次实验所产生的。 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抽象深奥的知识点, 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学习更轻松, 就要遵循数学学科学习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 引入生活, 将数学教学置于宽广的生活空间, 创设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情境, 将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结合起来, 让学生入情入境, 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调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 这样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 而是从其产生与形成过程的深刻认知,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 学习更轻松。 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 教师可以出示两张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本市行政区域图, 然后在两张地图上标注出三个不同的地方, 将这三个地点用线连起来, 让学生来思考, 所形成的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三角形对应角与对应边的关系, 从而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

三、基于生活实践, 用所学来解决现实问题, 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学以致用是最终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快乐学, 有效学, 让整个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 这才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因此, 在引入生活,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还原于生活, 同时还要回归生活, 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 在运用中提升,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将知识不断地转化为技能, 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就感, 更加有效。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作业与课后习题的设计, 不要只是让学生机械而被动地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而是要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为学生设计更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性问题, 引导学生用所学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在完成的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激起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与无穷的乐趣, 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如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 教师可以结合人们所普遍关注与喜爱的旅游话题来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习题:学校打算组织学生去某个景点游玩, 不同的旅行社给出了不同的购票方案,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计算哪种购票方案最划算。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价值, 激起学生更大的成就感与喜悦, 进而会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式 篇5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式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一堂课,教师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师生互动心情愉悦,视共同学习为最大的快乐。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绽放出生命活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如我在上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酉时下大雨”,大家试试看,是哪一个字,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课堂就活跃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反应较快的同学运用谐音就猜到了是“酒”,我因势利导,继续引导,“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我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同学们能否举些例子?”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纷纷举起了手,说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我继续引入,“这样看来,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李白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这样导入,就像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媒体渲染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第一,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短歌行》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曹操画像,讲述曹操一生的经历,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借助图片,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再播放配乐朗读,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参与表演洞察内涵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有时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学生想象并模仿焦仲卿、刘兰芝以及焦母和刘兄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课前三分尽展才艺

在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或演讲、或朗诵、或高歌一曲,一天一个话题,传学生心声、扬学生鸿志、抒学生情怀、发学生所思。我再做个小结,或评价、或借题发挥、或幽它一默。于所悟、所感、所笑中拉近彼此悬殊的心,让平等与真诚永远回荡在语文教学之中。如最近我们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每堂课前都有一位学生事先在黑板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一上课就像老师一样给大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台的同学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其他同学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啜香茗,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如上完《陈情表》我是这样结尾的:《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是友情,深深憧憬的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作者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最后,请同学们一起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作者催人泪下的真挚情感!

六、教态亲切尊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心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情感教学是生命课堂的支柱,真诚的微笑是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带着微笑进课堂,学生少了压抑、焦虑;多了乐观、自信。学生就会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地去学习。把心向学生敞开,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师爱和鼓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像是一篇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诗。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第一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活力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会带着微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营造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课 篇6

怎样才能上好时事政治热点教育课呢?结合省级课题《中学政治教学效益研究——时政教育效益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时政热点,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课堂材料、运用原理等方式,使学生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利用多媒体,适当地引用“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发射成功等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来教育学生,能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捕捉最新的时事热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立足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社会热点进行教学。如在讲授“德:立身之本”时,笔者结合江西道德模范故事巡讲活动,用多媒体播放了获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王茂华和谭良才火海救人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英雄的壮举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德?开展道德模范故事巡讲活动有何意义?我们应向道德模范学习什么?”通过这些道德模范们的动人事迹,使学生认识到,开展道德模范故事巡讲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优秀品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三、要把时政热点与中考试题相联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效率

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命题的情况看,时政热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题占有越来越重的比重。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走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将教材具体知识与时政热点联系起来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的方式有:①让学生自己分析寻找热点问题;②提出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③教师再进行讲解和分析;④教师组织专题复习等。2011年的时事热点比较多,比如“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聚焦2011“两会”、上海世博会、“绿色崛起”等。这都要求我们找准时事热点与书本的结合点,找准链接的知识点。比如2011年“两会”与书本链接的知识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在学习时,我们要有的放矢,找好切入点和落脚点,提高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效率。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具备一双“新闻眼”和一对“顺风耳”, 要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记录下来,形成资料库,才能营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课。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篇7

语文课堂是生命化的课堂, 也是知识化课堂。叶澜教授强调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性, 提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历程,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程的特点是张扬个性, 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核心是“活”, 既激活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的“心”和“手”动起来, 构建双向互动的活动。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过程,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教学相长。可见, 语文课堂在开放中才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

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的目光应该集中在学生身上, 观察学生的动态, 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如优秀生思维敏捷, 后进生思维迟缓, 这是教师所关注的。教师教学时要开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发展, 让爱、生命与教学同行。因为爱的教育是永恒的, 没有爱的教育, 就没有生命力, 教育就会失败。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 课堂教学要有生命力, 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独立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自主性学习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积极的态度, 要有责任心。独立性学习是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发现问题自己解决, 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 实现我要学、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目标。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习是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力。

二、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带领学生学习, 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学中的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表现的空间, 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 按照目标进行探究、实践、自主学习, 教师要到学生中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一种开放、宽松、自由, 却又不失严谨的环境。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的真实问题, 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 发现具体问题, 有利于提高阅读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读书权、选择权、发言权。为了学生, 教师非讲不可时才讲, 讲什么, 怎样讲, 何时讲, 都要有所选择, 因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 教师能不讲的就不讲, 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感悟, 去展示、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 领会作者的情感, 接受优秀人格的熏陶, 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光芒。

三、让激情充盈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无止境。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对教学不断挖掘、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认真反思得与失, 择善而从, 致力于熟中求巧, 每一堂课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其重要因素是在课堂上投入激情, 演绎生命的精彩。教师要先发于情感, 终于诱思。搞无情的教育, 那就是教育的悲剧。如果忽视情感因素, 把学生视为学习的机器, 就会禁锢学生的个性, 带来人格的摧残, 毁灭学生创造的天赋。学生处于紧张恐惧的情绪, 会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感,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把读书当成苦差事, 甚至厌学、拒学、弃学, 使学生的身心受损, 个性畸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行为优雅, 精神饱满、和蔼可亲、与生为善、语言优美、抑扬顿挫、风趣幽默, 以机智的人生智慧感染学生, 以激情感染激情, 以生命感悟生命, 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亲切、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 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乐学、爱学、好学, 充满情趣, 高效率地学习。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 篇8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现我将在班主任工作中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美化教室环境,关注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教室是班级共同的家,只有产生家的认同感,这个班级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在班级布置中我注重营造一种家的温馨氛围。在教室的墙上,除了公告栏外,我还布置了荣誉榜,专门登载学生的各类先进事迹,一些学习上后进的学生由于做了好人好事上榜,学习情绪明显高涨;有些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中午饭菜是凉的,这对身体不好,所以我从家里搬来了微波炉放置在教室前面的角落里,给学生热饭菜,还提供果珍、茶、咖啡等各类热饮,惹得隔壁班级的学生联名给班主任“上书”要求仿效;为了美化教室环境,我发动学生用鲜花点缀,给窗户装上漂亮的窗帘,为教室增色不少;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把自己订阅的《读者》、《青年文摘》放在教室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构筑价值理想,彰显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

(一)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的安排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至高追求。

“言传”:应用各种形式,如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或者看录像等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而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在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时还要注重诚信教育。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人人都需要诚信。“诚信中国”、“诚信常州”、“诚信考场”、“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这些震耳欲聋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热望和追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诚信教育,这是人类社会绵延不绝的唯一可能,也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本质与真谛。

(三)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首先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虽然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虽然有的学生的成绩不一定优秀,虽然有的学生在教师眼里不循规蹈矩,不听话,喜欢自作主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要懂得学生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作为班主任,我不做“班父亲”或“保姆”,而是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尝试”,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锻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能独立面对困境、能独立生存的能力。

三、制定准则规章,提升班级制度文化

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我班根据校纪校规,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并且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使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制定班规是容易的,谁都可以制定,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形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9

如何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呢?

学会尊重与赏识

尊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 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劳动的成功与否, 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 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如果师生不是朋友式的平等的关系, 那么心理的距离必然会拉大, 心灵上就做不到真正地沟通, 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格健全。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应当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以学生为根本, 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挖掘生命潜能,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要把握自己的角色, 尊重每一个学生, 课堂上的尊重, 不仅是姿态上的接近, 还要努力使自己变成学者、变成长者、变成智者、变成爱者。眼睛里流淌的爱意是尊重, 俯身的倾听是尊重, 真诚的鼓励是尊重……在课堂这个词典里, 只有让尊重无处不在, 生命的美丽才会绽放。

赏识: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 赏识能使人愉悦, 使人快活, 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 使人心智开启, 灵感涌动, 给学生“戴高帽子”, 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 赞美学生, 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记得一个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曾说过:“一个微笑, 如明媚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一句赞美, 如不灭的火炬点燃孩子的自信之光;一次鼓励, 如春风扬起孩子远航的风帆……”课堂充满了赏识, 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 学生才能学得自由;课堂充满赏识, 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而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唯有赏识才能让语文课快乐起来, 生动起来。

提倡赏识, 并不是要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 而是要教师有包容之心, 要包容学生的失败, 学会等待, 让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找到“登天的感觉”, 尝到甜头, 并且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不足, 发现生命的宝贵, 珍惜享受生命。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发展能力, 形成技能, 学会学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父母、家庭、老师也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学生的赏识方式, 怎样的赏识对你的学生是最合适的, 要靠自己创造性地去发现, 这便是教育艺术的奥妙所在。

落实独立与合作

独立:生命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 而且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珍视这份独立, 充分给予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时间, 更为重要的让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有机会表达出来, 努力创造条件去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这样学生才能学有灵性, 学有个性, 课堂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进行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排了课本剧进行表演, 然后再分组讨论其中各个人物形象。在评价“夏洛克”这一形象时, 大部分同学用的字眼是“凶狠”、“狡诈”、“阴险”等, 而这时扮演夏洛克的学生主动站起来“申辩”:“夏洛克其实也是一个很可怜的人, 他受到基督徒的排挤, 被称为异教徒, 而且作为犹太人长期受到歧视, 要戴着象征屈辱的红帽子。而他的手段虽然不光明, 却是作为一个长期受压迫、排挤、歧视的弱势群体的反抗和报复。难道安东尼奥他们就没有错吗?他们在言语当中处处透露出对夏洛克的歧视、不屑。所以夏洛克有他可恶的一面, 但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听完他的一番话, 同学们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 而我率先为他精彩独特的回答而鼓掌。在这位同学个性化的阅读中, 独立思考, 和文中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 对人物有了全面的认识, 不再“人云亦云”, 发挥他独特的思维。

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 它基于“人多智广”这一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技术的每一点进步, 几乎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培根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 但假设每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 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合作是让学生的思想与思想去碰撞、心灵与心灵去交流、生命与生命去对话的最好方式。

而合作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效。首先要想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必须要求教师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 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成为一种可能, 合作才成为一种需求。其次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抓住具有探索性、系统性、仅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索, 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群体合作, 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 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提升。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对小组合作议题的明确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唯有如此小组成员才不会自说自话、离题万里, 相互间才会很好地沟通, 才可能出现思维的碰撞, 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

做好坚守与超越

坚守:语文课姓“语”, 这一点每个语文老师要牢记, 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要坚守。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课, 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 是引导、浸润、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坚守住“语”的课堂应是书声朗朗。古人云“书读百篇,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都是读书之道。可以吟哦讽诵, 可以低喃细语, 或齐读或分角色读, 只要用心, 就会有体会, 这便是收获。

坚守住“语”的课堂应是简简单单的。简单不是简单无物, 好的语文课堂应当简洁而有活力。表现在一堂课上, 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线条尽量简洁, 但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又要尽量的丰富。例如我在上《醉翁亭记》时, 抓住了“乐”字, 让学生在寻找“乐”, 理解“乐”, 领会“乐”中感受文章和人物的魅力。

坚守住“语”的课堂还要实实在在地练。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 从小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语文课堂中的“练”, 就是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说上练、在读上练、在写上练。说话和写作都是语文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续写在船上被于勒认出后菲利普夫妇的表现, 从而增加学生对人情冷暖的深刻体会。

超越:“语文书固然是你语文学习的一块新园地, 可如果你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不够的, 语文学习更大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风俗民情, 视屏网页, 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生活中的种种话题, 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你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使课内学习成为端点, 辐射到课外, 到生活的海洋里, 到大语文环境中, 去吸取语文和思想的琼浆。”

———摘自《苏教版语文书》 (八年级上编者的话)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 语文课堂除了要立足文本之外更要学会超越。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 并以适应学生心理和尽可能轻松的形式展开教学, 学生才可能得到最具分量、最有价值的收获, 语文课堂才会更具生命活力。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单元中, 《本命年的回想》一文里作者展示了京城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习俗, 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了解自己家乡民俗风情的兴趣, 于是学生们开展了对家乡过年习俗的调查。第一步,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第一小组的同学从《地方志》等书籍中收集相关的资料;第二小组通过走访身边的老人来收集相关的内容;第三小组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到家乡的东南西北片区收集不同片区过年的习俗。第二步, 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再分成习俗、食物、游乐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纳、比较。第三步, 学生写出了《家乡过年习俗的变化》的调查报告。在春节来到之时, 这项调查又得到了延续。学生又自行组织了收集、创作春联的活动。通过比较对联的内容, 他们总结出时代在变迁,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的结论, 还将创作的春联送给了左右邻居。在此基础上, 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他们又收集了各自家乡乃至于许多少数民族不同的过年的民风民俗, 从而了解到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 篇10

一、“前置学习”———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抓手

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是自主学习。有人认为,让学生有备而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所谓“前置学习”,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和认知能力、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内容,为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前置学习”的框架结构一般有两大板块: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学习目标制订的重点应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如何学”。

自主学习是“前置学习”的主体,具体可围绕以下两方面来设计:

一是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学生初读教材文本之后,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教材文本,让学生读进去,想出来,即悟义、悟道,悟情、悟法。教师在制订“前置学习”方案时,可采用半填空、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采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拓展延伸、激活经验。学习教材既要务本,又要超本。

如,我在教学《草虫的村落》(S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前置学习”内容:

1.自学课文内容,学会课文中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及相应的词语,并试着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2.再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昆虫的句子,试着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些昆虫有着一种怎样的特殊感情呢?

3.和同学或家长讨论一下:昆虫或其他动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最好能举例说明)我们应当怎样和它们相处?并把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在全班交流。

4.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特点或生活习性以及你们之间相处的过程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

优质的“前置学习”方案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简约性。学习内容不宜过多、过细,而在于核心问题抓得“准”,其他问题设计得“精”,使学生看得下去,想得出来。二是层次性。“前置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三是生本化。教师在设计课前指导学习问题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四是问题式。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合作交流———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主要形式

通过“前置学习”,每个学生都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了课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认识充分展现出来,与同伴分享,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同伴互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结论。

如,我在教学《珍珠鸟》(S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内容:

1“.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可在“我”那儿,为什么“渐渐它胆子大了”?你认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和小组同学交流吗?

2.从原本“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到“渐渐它胆子大了”,再到“有一天……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创造这一美好境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及由此升华的关于“信赖”的情感,从而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魅力和情感魅力。

三、点拨提升———构建富有生命意蕴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

依据“前置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解决了“会学的”和“能学会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课堂需要探究的教学目标。因此,此时教师的“教”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系统讲授,而是从学生预习后的“现实起点”出发,走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点拔与提升。当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时,教师要助开掘,畅其流;当学生的理解模模糊糊时,教师要善搭桥,解其围;当学生的体验似是而非时,教师要慎褒贬,巧固本。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S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对文本的内容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抓住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点拨提升———引领学生走近安徒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安徒生作品的人文魅力。教学片段如下: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我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我还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

2.师: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将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

生:不只是火柴,她点燃的还是对幸福的渴望。

师:小女孩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

生:熄灭的不只是火柴,还有小女孩的希望。

师: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

生: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

师:直到她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生:捏着的是她的希望,可以看出到死她也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3.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给予点拨: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给了自己幸福。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上一篇:节日是本书下一篇: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