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2024-07-27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精选十篇)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1

1干线公路养护的基本特点

由于我国的干线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标准都比较高, 并且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也同样会比较高, 因此, 对干线公路的养护要求也要比一般的公路要高一些。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 干线公路的运营模式也与普通的公路有所不同。

我国已经推出了高等级公路的强制养护的法律法规, 干线公路的主干作用使得其四通八达, 不仅要在沿途不断地汇集许多县、乡、村级公路, 而且还要与上级公路以及省道、国道等相交、相通, 所以干线公路对于国计民生都极为重要, 所以, 根据干线公路的这一特点必须对其加强养护工作, 使其保持优良的通行性能。

真正意义上的干线公路其实不仅仅包括公路本身, 还囊括了公路沿线的隧道等各类交通设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与环保措施等。所以干线公路的范畴较广, 并非仅仅只是建筑行业, 还包括了园艺业、工程机械、光学电子等许多相关的领域。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干线公路的养护其实是一个多学科集成的综合体系, 所以, 养护工作对于人才、材料、工艺等的要求非常高, 并且养护的工序也相当复杂, 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没有一定的建设施工经验是难以胜任干线养护工作的。一个优秀的干线公路养护人员还必须对道路建设与施工的新技术进行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尽可能地使用新工艺、新材料, 以使得干线的养护工作能够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干线公路的养护要做到在养护中还要注意检测,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干线公路养护的重要特点使得干线公路的养护不可避免地要比普通的公路养护占用更多的资源、花费更多的资金, 但是, 这些资源与花费和干线为国民经济所做出的贡献相比是值得的。未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应用以及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 干线公路养护必将会呈现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前景。

2干线公路养护的管理措施

我国的干线公路的养护虽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 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公路管理部门中都存在着公路养护管理体系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提高养护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养护工作水平产生阻碍作用, 因此必须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技术的支持程度严重不足, 缺乏有力的技术手段对养护施工的工程体系加以完善, 此外养护工作的高科技含量相比其他行业仍处在一个较低级的阶段, 而且, 由于国家对干线公路只重建设不重养护, 使得养护的检测仪器、工程机械等更新换代的周期过长。因此养护管理体制工作亟待加强。

我国的养护管理体制仍然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拨款的僵化模式之下, 这种体制对于我国的公路养护建设而言已经极不适应, 因此我国的公路干线养护工作必须在改革体制方面寻求重大的突破口,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形势。以目前的养护工作发展趋势来看, 全面开放干线公路的养护市场, 对养护工作进行招标投标以获得更为专业的养护队伍是养护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不但使得干线公路可以得到更为专业、更为有效的养护, 而且还可以为国家的财政减少数额巨大的一笔支出。干线公路养护的全面市场化进程中,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更新理念、创新观念, 打破传统的僵化干线养护模式, 为促进我国的养护事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经济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干线公路养护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多工种工学科融合的工作, 因此, 在选择专业化的养护队伍时, 我们可以从与干线公路养护较为邻近的行业中选取实力较强、工程设备较为完备、施工队伍较为过硬的专行级养护队伍, 甚至也可以与建筑市场中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合作, 或者将养护工作进行承包。专业化的干线养护队伍拥有更为专业的技术力量、技术装备、技术人员, 专业化的干线养护队伍与我国的传统的养护人员不同的是, 为了承揽到更多的工程项目, 专业化的队伍必须对养护技术进行研究, 以提高养护技术与工作效率。因此, 在专业化方面, 专业化的养护队伍的优势较为明显。专业化队伍由于涉及到其企业的经营利益与自然的发展, 因此, 他们会更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求达到干线公路养护的标准化、经济化、规模化。而且这些专业化的队伍在决策方面也会更加慎重、更为合理、更趋科学。

其次, 需要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健全, 以提供行动的有力依据。我区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干线公路养护的成本投入, 况且公路养护关系到我区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安全问题, 所以政府一定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各项工作, 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这样才能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 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 干线公路的养护本就是一项机械化水平高的工程, 这也是充分实现干线公路使用功能的关键环节, 也是保证提高公路养护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 干线公路的养护目标普遍是要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完美结合, 所以必须要求养护的机械容易操作, 自动化水平高, 速度要快, 还要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最后, 在实际的养护工程中, 我们还需要注意安全管理问题。毕竟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现场维护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保护好过往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本就是干线公路养护的根本目的,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否则不但不能使干线公路处于良好运营状态, 反而与安全通行背道而驰, 损害了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 我区公路工程中干线公路的科学养护事关重大, 加强干线公路的有效管理也刻不容缓, 我们要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开发应用新工艺、精简管理机构的人员, 着重提高管理效率, 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注意开发我国国内的机械科技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形成一套符合我区的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体系。

摘要: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虽然养护的是干线公路, 但是服务的对象却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获得的将是全社会对干线公路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养护过程中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干线公路养护特点,养护管理措施分析,畅通安全高效,改善通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曾科, 王拉牛.关于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探讨[J].公路, 2002 (12) [1]张曾科, 王拉牛.关于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探讨[J].公路, 2002 (12)

[2]辛伟.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路, 2007 (9) [2]辛伟.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路, 2007 (9)

[3]丁国庆.浅谈运用科学手段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J].青海省交通科技, 2005 (4) [3]丁国庆.浅谈运用科学手段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J].青海省交通科技, 2005 (4)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汇报 篇2

为了更好地实现苏州社会经济“两个率先”的目标,进一步完善苏州区域内公路网,加大公路网中干线公路的建设、管理力度,根据××文件精神,成立了××××。中心成立至今,始终围绕“建造一流工程、创新一流管理、倡导一流勤廉、锤打一流形象”的工作目标,顺利完成收费站的建设和开征,同时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行政执法、窗口服务、养护工程的队伍建设,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中心成为优质高效的交通文明窗口。现将××单位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创新体制,为地方经济服务

××××于3月份开始筹建,并于同年11月18日正式揭牌。中心主要对未列入国省道范畴的市域公路网中的干线收费公路和部分设有收费站的新调整省道全面负责其建设、管理、融资、还贷、收费,借以创新高等级公路投融资机制,盘活事业性高等级公路资产,推动全市高等级公路的持续和滚动发展,与其他层次的公路相配套,充分发挥苏州路网的整体效益,为苏州地方经济服务。纳入管理范畴的有四条高等级公路,主要负责纳入管理范畴的高等级公路的融资、养护、收费和还贷。中心内设四个职能科室即办公室、道路收费科、养护管理科、财务审计科。现有职工200余人。

二、盘活公路资产,搭建筹融资平台

中心在项目实施前严格测算风险和收益,严格按照省发改委的批复精神筹集项目资金。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5%,除省交通厅按照100万元/公里的标准定额投入,其余资本金由地方自筹;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中心充分利用项目优势,以收费权质押的方式向商业银行取得贷款。

××公路全长58.774公里,该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完善苏州市的公路交通网结构,形成苏州市域西部南北公路通道,开发与利用苏州市沿江港口资源,加快沿线城镇建设,促进苏州市对经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按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实施,于6月28日开工建设,月14日建成通车。设置北桥收费站,双向八车道。

××公路全长41.590公里,该项目是苏州市规划公路网“三纵六横一环”中的一横,主要起到苏州大外环的作用。对于完善苏州和无锡两市区域路网,更好地建设开发中远国际城,推动江苏省及沿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工程全线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于8月6日开工,于10月份交工验收。设置沙家浜收费,双各八车道。

××省道路线全长89公里,工程估算投资××亿元。已完成新建及改建总里程52.7公里,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太湖旅游资源。设置光福收费站,双向四车道。

三、求真务实,积极推行机械化养护和规范化管理

1、推行养护招投标制,加强合同管理。为贯彻省局、市处“管养分离”的精神,我们严格推行养护市场化运作,实行养护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所辖公路小修保养单位通过邀请招标方式确定,并签订了养护合同,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制定了养护作业规范,严格按照养护质量技术标准加强日常养护管理,督促养护单位进行路面保洁和日常养护,努力提高养护水平。

2、落实养护责任,推进机械化养护。推行机械化养护是现代公路养护的基本形式,能够切实提高养护的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养护单位通过人工配合清扫车清扫、清洗车定期清洗路面、护栏的路面保洁模式,同时加大日常小修保养机械的投入,实现了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为辅的公路养护方式,大大提高了养护工作效率。

3、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内业资料管理。结合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完善制定了各项养护管理制度,明确了××公路养护管理所适用的养护规范、标准;同时,规范统一了各类养护台帐记录,力争养护台帐简洁、全面,并努力在使用中进一步完善。

4、加强路面巡视,及时处理各项问题。坚持日常巡查、不定期巡查、特殊巡查相结合,加强道路巡查力度,并加强与路政、交警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路面信息,积极为路网调度工作提供即时信息,及时消除各类隐患。通过与路政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及时制止各种损坏路产路权的行为,及时清除路面污染物,保障行车安全。要求养护单位每天至少上路巡查一遍,清扫车清扫一遍,并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养护科根据情况不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养护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同时结合安全保障工程,参照有关标准,进一步规范一级公路的标志标线设置和管理。

5、统筹考虑,全力协调,落实冰雪灾害天气及其它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认真准备各项防汛、防台、防冻等抢险物资,要求各单位预突发事情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并立即组织抢修制度,加强与路政、交警、养护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有隐患及时整改,有事故及时处理,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和人员安全。做到人员、物资、车辆、机械四落实,并认真落实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四、争先创优,营造收费管理新风尚

中心现所管辖三个收费站,始终以“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精神,扎实落实目标,努力打造文明规范服务窗口形象,形成收费工作的几个新亮点: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月票车辆管理,杜绝人情车。从收费站开征伊始,北桥收费站没有一辆超范围月票车和超范围免缴车。同时对月票车要求其签订收费站月票管理承诺书,使月票车能配合收费站的收费管理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完善内部管理,延伸管理网络。收费站自开征以来就建立了冲卡逃费车辆黑名单,依赖收费管理系统和监控录像,记录了每一辆车冲卡逃费的时间、车号、监控录像硬盘记录位置等内容,对出现重复冲卡逃费的车辆做出统计,发到每个稽查和收费人员手中,并与交警、路政等部门沟通,协同追查,同时加大对收费人员和过往司机的宣传教育,强化了监控手段和措施,建立了路网互查联查机制。目前正在与相关软件公司合作恰谈冲卡逃费车辆综合管理系统,旨在对冲卡逃费车辆能够自动识别、记录和查询,发现有车辆冲逃费自动录下影像资料并归入数据库中,以后再发现此辆车会提示监控人员注意,并在输入车号后能查询到此车冲卡逃费资料,减少人工处理冲卡逃费车辆的难度和工作量。

3、缩短车辆通过时间,提高收费工作效率。随着车流量逐渐加大了,尤其是货车,在经过收费站时,单车通过时间也在逐步延长。在分析了种种影响车辆通过时间的情况,首先从绿色通道车上下手。北桥收费站监控班组成员针对当前人工查找绿色通道通行证数据,工作效率和差错率无法得到保证,影响车辆通行时间等问题,制作完成了绿色通道通行证电子版。此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数据检索快捷等特点。监控人员只需在绿色通道通行证电子版中输入通行证号,经过自定义筛选后,显示该车辆的驾驶员姓名、车牌号码、允许装载物品等信息,有效降低了监控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以前持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通过收费站平均需要30秒,现在缩短到15秒,给广大绿色通道车辆车主也带来了便捷。此举有效提高了监控人员查找绿色通道通行证数据的效率,缩短了绿色通道车辆通行时间,提高了北桥收费站的便民服务质量。

4、从细微处下功夫,规范弃票管理。根据省局和市处对收费站弃票管理的行业规定,制定并下发了《弃票管理办法》试行稿,要求收费站从严管理弃票,并纳入对收费员的`百分考核中。按照管理到位,互相牵制,简化程序,避免重复工作的原则,又逐步细化《弃票销毁清册》,增加了弃票销毁的具体内容,建立了《弃票登记簿》、《弃票管理台账》和《弃票销毁清册》,明确了收费稽查员、征稽股、票财股各自登记台账的内容,对符合销毁要求的弃票填写《弃票销毁审批表》及时销毁弃票,并对各类台账妥善保管。截止目前今年已登记弃票约25260份,已销毁约11560份。

5、公平竞争,建立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在收费站骨干的选拔上,始终坚持“科技兴路、人才强路”的发展方针,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全力着眼于构建人才新平台和新高地,全面发挥公路事业对人才的集聚效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构建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好局面,进一步激发公路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充分体现民主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和干部能上能下平等竞争的氛围,注意观察全体人员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写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后,从中挑选业务骨干。

6、推行便民服务,拓展行业服务范围。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树立文明行业新形象,体现人文关怀,展示收费站特色,树标兵,学先进,凸显管理新气象,打造管理新品牌,将××收费站建设成为培养和锻炼人才的摇篮。同时狠抓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自北桥收费站开征以来,我们把北桥收费站作为高管中心效能建设的窗口单位,我们把收费员、稽查员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服务水平作为创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实抓好。不断创新行业服务手段,拓展行业服务范围,实行一系列便民措施,为司机无偿提供开水、小修理、推车、救急药品、协助报警、征收人员在服务中,做到“服务程序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承诺规范、服务言行规范及服务态度满意、服务质量满意、服务效率满意、服务环境满意”。

五、开拓进取,探求管理水平新高度

今年,中心积极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建“局级文明单位”、××公路创建“市级文明样板路”、××收费站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等各项争先创优活动,下一阶段工作:

第一,转变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公路建设要摒弃靠政府投资的观念。必须转变观念,将经济、景观及周边开发建设融为一体,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筹措、运作方式,加快发展,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逐步形成以政府、集体、贷款及民营资本等多渠道融资的多元化投资建设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方位筹措资金,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快了公路规划网的步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3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政策、新要求,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为公路管养机构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保障,预算支出呈现出公开、透明的特征,已逐渐朝着预算管理与控制方向进行转变。整体来看,虽然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显的尤其重要。

一、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众所周知,我国公路管理机构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对公路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将公路养护的财务情况进行准确反映,并依法使用公路养护的管理资金,构建完善的公路养护财务制度,积极提高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

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管理、保证重点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我国公路养护预算需要围绕着公路养护和管理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将财政预算资金实实在在地用到公路养护中。

(2)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将有关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需求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并保证这些资金能够得到统筹使用。此外还需要考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坚持财力与事权匹配,保证实现收支平衡。

(3)坚持合法真实、节约效能的原则

对公路管养机构日常运转的经费以及养护管理费用进行分类,对预算标准以及开支范围进行明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证各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

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部门对公路养护经费投入不足

按照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所确定的事权划分,各地区政府部门需要安排相应的财政资金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但是从当前实际发展现状分析,有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规模较小,当地财政部门资金紧张,导致公路事权与财权呈现出不匹配的现象,无法为公路养护投入所需的保障资金。导致较多的公路管理机构其费用主要靠省级财政切块转移进行支付。此外,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养护里程数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所确定的切块基数无法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传统公路养护经费与现行财政预算管理对接困难

公路行业在安排养护投资计划的时候要对公路养护、公路等级做出规划,在传统模式下,以路为费用的计划编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公路维护费、路政管理、行政管理费用,虽然这种传统的方式满足了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新形势下却与现行的财政预算管理衔接较为困难。当资金转移支付之后,公路管理机构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会按照相关的顺序将预算划分为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预算安排上坚持先人员经费预算,再日常公用费用预、后项目支出预算的原则。但由于公路养护计划与财政预算编制的方法、思路等存在差异,以致对预算造成制约。

三、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1.对公路养护经费采取计划宏观监督控制

当公路日常养护费用下放到地方财政之后并没有改变交通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在新形势下为了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预算管理需要采取计划宏观监督控制措施,当地的交通主管部门需要在财政部门的配合下规范公路养护预算管理,积极提高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使用效果。此外,还需要不断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对预算的整个过程进行约束,确保公路养护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对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进行改革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是公路养护单位所遵循的主要会计制度之一,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应按照国家所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积极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主的公路养护管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评价工作。

3.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深化

我国公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改革的基本要求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探索、创新和深化,要依据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真正解决人员过度膨胀、单位负担过重的问题,并逐步减轻经费压力,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对公路养护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在创新工作思路的同时,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强化预算管理。同时,还要拓宽融资渠道,在公共财政投资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养护和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公路养建投资机制,以保证公路养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的预算管理问题关系到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为了适应新《预算法》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其养护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本文笔者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浅析,按照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真正达到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保证公路养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顾虞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与控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178-179.

[2]雷增弟.规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3,09:27-29.

[3]程东文.论国家税费改革与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3-4.

[4]潘宗俊.基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普通干线公路养护项目决策机制探讨[J].公路,2015,07:274-276.

浅谈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篇4

关键词: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利弊分析,依据

1 我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事权均在地方。多年来,这种体制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全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利弊分析

目前全国主要有两种干线公路管理模式:一种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即省、市、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地方分别下设公路管理机构,人事管辖权和行政管理,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公路行业管理;另一种管理模式是垂直管理模式,即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统管全省的干线公路管理工作,市、县干线公路管理机构是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的分支机构,人、财、物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统管。我国除台湾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对干线公路实行垂直管理,如北京、天津、广东、山西等省(市、自治区),不足半数的省份仍然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2.1 垂直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存在的两种干线公路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但是,垂直管理的模式越来越彰显其明显的体制优势,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全省公路网的统筹规划和路网效应的充分发挥。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现行公路管理体制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政令不畅的问题,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明显增强。按路况实际需要,分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公路建设和养护,能够充分体现公路行业的专业性,保证干线公路路网的完整统一和充分发挥路网服务功能。

2)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干线公路实行垂直管理,将避开个别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保证养护资金真正用于公路养护上,而不被挪作他用。

3)有利于控制人员过快增长,加强养护队伍建设。垂直管理模式将有利于严把进人关,避免机构膨胀、人员剧增,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公路事业提供人才保证,为公路养护事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4)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路养护保障能力。垂直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公路系统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养护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购置,充分调动全省系统内的力量,提高公路养护保障能力,提高抢险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养护资金的投资效益,提高路网服务水平。

当然垂直管理的模式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的工作责任大、压力大、任务重,基层单位高度依赖上级管理层的决策,决策的执行力越往下衰减的力度越大,容易影响基层的积极性。

2.2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弊端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

1)路网功能的统筹性降低,不利于干线公路的网络服务和系统功能的发挥。地方政府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限制了公路网络性、贯通性,与干线公路主要服务于长途运输、过境交通的本质相矛盾,地方政府会倾向于首先修建对当地有用的路,对当地作用不大或拆迁难度较大的路段就不愿建,不利于整体路网的建设与完善。

2)公路管养机构臃肿,人员膨胀,养护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由于人事管理权在地方政府,致使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无权监管,地方政府把交通(公路)作为政策性人员分配、增加机构、增加人员的首选部门,使得基层单位人员过度膨胀,负担加重,基层单位人员编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各公路管理机构努力减员增效,分流超编人员的同时,仍在大量进人,有些县区前门减人,后门进人,导致人员严重超编。同时,技术人员相对匮乏,使得部分单位甚至影响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养护资金很难足额到位,制约公路养护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由于人员超编严重,人员工资、经费及社会保障资金难免会挤占挪用养护资金,使本来有限的养护资金不得不挤出相当一部分用于人员开支,“人吃路”现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预防性养护无法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同时,由于公路养护是一项平凡、不宜出成绩的工作,部分单位将养护资金用于当地领导关注的面子工程,致使养护资金不能有效使用到公路养护中,损坏的公路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机械化养护发展缓慢,不能保证公路的正常服务水平。

3 干线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公路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国道、省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按上述法律规定,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是干线公路的管理主体。

1998年6月黄 镇东部长在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是公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详细阐述了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为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交通部在《“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并完善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体制平台,按照“分级管理”和“事权统一”的原则,以行政等级分类与路网功能分类为基础,科学界定各级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对路网管理的职责。结合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设置公路管理机构,科学划分各级管理机构事权,提高管理效率。

4结语

综合前述两种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利弊分析,垂直管理模式无疑能较好地适应当前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需要。通过调研相关省份养护体制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干线公路垂直管理模式能保证较好的干线公路路况,保证较好的干线公路服务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国家新出台的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和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的契机,加强干线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以保证干线公路在新时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5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 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 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 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 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

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进行检查。

第六条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审核管养单位提出的隧道养护维修工作方案,督促其小修保养工作的开展,考核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作质量。

第七条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职责:

1.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2.编制隧道的维修保养计划,组织实施列入计划的小修保养工作。

3.负责辖区内隧道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审核填写各种隧道检查数据报表,并按时上报。第八条 养护道班(工区)专职隧道养护工人职责: 1.负责每天隧道的日常检查。

2.如发生突发情况,及时向道班班长汇报,由班长向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汇报,协助班长对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隧道的检查与养护要点

第九条 土建结构

检查分为四类: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及专项检查。

(一)日常检查:要求每月不少于一次,主要是及早发现早期破损、显著病害、或其它异常情况,并做出处治措施。

检查部位为: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交通标志、排水设施、吊顶、内装。

检查内容及养护要点:

(1)洞口上方边(仰)坡:是否存在落石、积冰、积水,圬工体是否有损坏。

(2)洞门圬工体:是否存在起层、灰缝脱落、渗漏水、是否已妨碍交通。

(3)路面:是否有滞水结冰现象,路面是否有病害。(4)排水设施:有无堵塞积水漫流现象。

(5)吊顶及内装:是否清洁,伸缩缝处有无内装起层、脱落现象

(6)标志:突起标志是否有损坏,表面有无脏污影响其使用功能,能否有效传递交通信息。

(二)定期检查:要求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土建结构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工具:钢尺、游标卡尺、裂缝观测仪、锤子、渗漏水检查用的PH试纸、升降车、施工标志。

检查内容及及养护要点:

(1)洞口:仰坡上方山体是否有滑坡、岩石是否有岩崩征兆;挡土墙、截水沟等圬工体是否有裂缝、鼓肚、表面风化、下沉等现象。

(2)洞门:墙身有无开裂、块石松动;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结构是否有沉陷、断裂现象。

(3)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洞顶是否有渗漏水,墙身施工缝是否有异常。

对于起层、剥落,及时清除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剥落层,并在现场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检查日期,以便下次检查时进行对比,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4)洞内路面:路面伸缩缝内灌缝胶功效是否正常,路面是否有拱起、错台、断板现象。

(5)排水设施:排水沟内是否有沉沙、淤堵现象,地漏子等各部件完好情况。

(6)吊顶及内装:吊顶有无漏水,内装表面脏污程度。(7)交通标志、标线: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有无锈蚀、老化失效、缺损的标志;隧道内的标线是否脏污、破损或脱落现象,要及时更换或补充、维修或重新施划。

(三)特别检查:是在隧道受到自然灾害、墙体受到外力碰撞事故、火灾等异常事件后,对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检查内容参照定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束后,针对受损部位及结构,要有专门的检测报告,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四)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

检测内容分为:

(1)由于外载荷作用造成结构性破坏。如衬砌变形、沉降,起层、剥落、突发性坍塌等。

(2)材料劣化导致结构破损。如衬砌断面强度降低,衬砌起层、剥落,钢筋腐蚀等。

(3)由于渗漏水导致结构破损。如从衬砌裂缝处渗水,影响行车安全;渗漏水导致结冰,砂土伴随流出。

检查完成后,应提交专项检查报告。第十条 机电设施

检查重点为: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

(一)供配电设施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1)日常检查每3天检查1次,由管养单位持有电工证的专业人员,配备专门的电工检修工具,针对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变电室内相关设备的外观,观察有无异常、异响、发热、火花、气味等现象,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2)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电力专业队伍来进行。

(二)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灯具、托架、标志及照明线路,其检查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

(1)日常检查要求隧道养护工要每天通过步行或养护巡查车对照明设施外观进行一般性检查员。

(2)经常性检查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运转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破损零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消防设施是指预防隧道火灾所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洞口处堆放的防火砂。

检查与养护要点:

(1)隧道养护工应该对消防器材柜的使用功能每月检查一次:要检查锁具有无异常、柜体是否锈蚀,柜内灭火器有无失盗现象。

(2)检查灭火器有无锈蚀,软管损伤,灭火器是否过期。(3)洞口防火砂是否码放整齐,有无妨碍行车现象。第四章 隧道的保养与维修 第十一条 土建结构

(一)清洁维护 :土建结构应经常性进行清洁维护。(1)隧道内路面清扫应不少于每周一次,清扫的垃圾要及时清除出洞外。

(2)顶板及内装应定期进行清洁。顶板的清洁要求根据交通量及受污染程度,每年一次;内装为条形瓷砖的,每季度一次。

在清洁过程中,常温下建议用洒水车湿法清洁,对机电设施进行保护;冬季,建议用干法清洁,防止结冰,在清扫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

(3)隧道内排水设施清理工作应每年不少于2次,在汛期前、汛期后分别进行,如有车辆运输砂石料且漏洒严重,应增加排水设施清理次数,以保证排水畅通。

(4)隧道内标志、标线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持其清晰、醒目,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

(二)保养与维修

保养与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维修工作

(1)洞口:两侧排水沟及洞口上方截水沟使用功能要保持完好,洞口圬工体表面平整,无冻胀、渗水、灰缝脱落现象,各种病害要及时处治。

(2)洞身:内衬砌出现的瓷砖起层或剥落,应及时清除起层瓷砖,进行加固处理,如有渗漏水,要先将水导入边沟排出。

(3)路面:路面养护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或《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边沟的盖板、地漏子,就近在隧道管理所储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一旦损坏,及时更换,保证洞内行车安全。

(4)吊顶及内装:要保持清洁美观,如有损坏,及时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新。

(5)交通标志:应保持外观完整、清晰醒目,其位臵要适当,传递交通信息准确无误,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牌面

脏污要及时清洗,有锈蚀、老化失效的标志,要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 机电设施

公路隧道机电设施主要是指为其运营服务的的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等,根据机电设施的复杂程度、工作量来配备养护人员,养护人员要培训上岗,能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特殊工种上岗前应作专门培训,经当地劳动部门考核,持证上岗。

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可分为:日常检修、经常性检修、定期和分解性检修、应急检修。

(1)日常检修主要是指中间灯连续坏2盏以上、洞口加强段连续坏3盏以上就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经常性检修指每月所进行的检查与保养,由专业人员进行,主要检查电压是否稳定,亮度是否正常;灯泡有无损坏,镇流器、电容、触发器、保险管有无异常;灯具的密封性,并清除附着的尘土,检查线路有无腐蚀和损伤,配电柜内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3)定期和分解性检修,是隧道机电设施保养工作的强制手段,对照经常性检修所发现的问题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通过检测仪器对仪表、灯具等设施进行标定或检修;由消防部门对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进行检查、检修。

(4)应急检修是在隧道内或相邻地带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强制检修。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隧道的安全管理包括:正常运营、养护作业、发生各种事故时的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

隧道正常运营阶段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隧道管养单位必须制定以预防和处臵隧道中断交通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在汛期,除了对隧道内各种设施进行检查,还应到山顶查看山体有无滑坡、崩塌迹象,岩体有无开裂、失稳现象,进行专项检查,根据对交通威胁情况,决定是否封闭隧道。

第十四条 在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严格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并选择交通量较小时段进行,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及安全保障方案,确定合理的工作区。

(2)养护作业机械、人员要进行安全防护

(3)作业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训练。(4)如作业内的隧道结构有安全隐患,易发生危险,先处理后,再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5)养护施工区域所在洞,要全亮度照明。

第十五条 如隧道内发生火灾或重大交通事故,影响隧道畅通,隧道管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展开工作,将损失降至最低。

因抢修工作而中断交通时,应迅速向社会发布公告,并在相邻路口处设臵明显的施工绕行标志,充分利用广播、电子情报板等多种媒体进行提示告知,及早绕行,避免车辆在隧道口处拥堵。

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现场,恢复隧道的正常通车,分析总结事故成因,恢复或提高隧道的防灾能力。第六章 检查考核

第十六条 市公路管理机构将对各区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其结果纳入目标考核。

第十七条 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管养单位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预防措施不力,报送资料不及时,隧道内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的,要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监管或管养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责任单位的责任。

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6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

高速公路养护是指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桥梁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设施完好,提高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和畅通性。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日常保养,及时修复,保持公路完好、畅通,延长使用期限。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管理中地位比较很重要。高速公路随着累计交通量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尽可能实现所有的使用功能,达到设计能力状态需要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高质量的养护管理,保证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及工作状态。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说明在我国高速公路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因此,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秀的服务水平,就成了公路管理部门的养护管理工作重点。任何工作的懈怠和疏忽将会对道路及其设施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使用道路的驾乘人员构成威胁。综上,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工作。

养护管理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中心的沿线及后勤服务设施大集合,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对象全面广泛。

养护管理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比如路面高强修补、桥梁伸缩缝修复、护栏快速更换、通道防渗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使用等。养护检测手段也配备现代化设备,以适应高速公路长距离、多点位的快速检测及分析方式。养护管理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养护管理成本高。高速公路建设标准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养护成本高的现状,养护管理设施范围广、材料要求严格、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程序复杂、施工人员需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等,都是提高成本的重要原因。

养护管理工作区域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管理作业实施时需设置交通安全管制。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补充性养护管理,造成工作区域和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优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体制。应顺应高速公路的特点要求,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建立新的工作体制。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严格养护等级管理。统一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并开放养护管理市场,实现管养分离。该文原载于中國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面向社会,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强、工作效率高的施工队伍,建立养护管理工作的竞争机制,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逐步提升养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这里的专业化一是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二是指工作程序的专业化。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工作程序上实现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实现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全面提升。建立和完善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强化政府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引导和监管。明确高速公路投资单位或经营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及经营的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政府应组织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加强科学技术的使用率和推动作用,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的发展。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为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 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养护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加强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及责任意识,达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要求。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多了解、多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系统、全面的养护状况,为养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尽快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关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养护体制内部改革,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7

辽宁省干线公路桥梁建造时代不同, 上部结构形式复杂, 包括建国初期混凝土悬臂梁、装配式T型梁、实心板梁, 在大跃进时期石板拱、双曲拱, 70年代两铰板拱、微弯板、刚架拱、斜腿刚构、预应力连续板、预应力连续刚构、预应力连续梁、斜拉桥等, 80年代以后空心板、装配式I字组合梁、预应力箱梁等。相应地桥梁设计标准随修建年代不同差异较大, 从汽车- 10 级到汽车超- 20 级、公路Ⅰ级、公路Ⅱ级等。有的桥梁经过多次改扩建, 加宽加长前后结构形式不同。综上原因, 造成养护管理难度较大。本文依托于辽宁省国省干线桥梁养护管理实践, 充分利用辽宁省干线桥梁管理研究成果, 对辽宁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2 养护管理体系整体结构

根据辽宁地区特点, 结合实际养护管理特点, 共分五个部分, 分别为数据采集、状态评价、费用估算、管理决策以及报表生成。其组成结构如图1 所示。

数据采集包括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养护任务、检测数据、多媒体数据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搜集和管理。

状态评价包括桥梁技术状况评价、安全性评价、耐久性评价、经济评价、适应性评价、状态预测等多方面、多角度评价。

费用估算是指按概预算编制办法、加固定额建立的费用分析模型, 用以粗略地对各种方案进行预估处理。

管理决策可以根据管理者需要, 按照一定要求 ( 技术性或政策性) 进行排序, 并提出相应的养护报告, 给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报表生成是根据前面四项所采集或提出的成果, 提交固定格式的基本报表及统计报表。

3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是实现桥梁养护与管理的前提, 在整个体系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辽宁省干线公路桥梁数据类型多种多样, 因此, 为了有效地减少管养人员的冗余工作, 提高管理效率, 就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的桥梁信息数据结构。随着桥梁运营时间的不断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对信息数据不断进行维护和更新, 始终保证所管理的数据与桥梁当前实际情况相对应。

从数据变化频率的角度分类, 可将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是指桥梁从建成通车到设计寿命终结始终不变化的数据, 涉及桥梁属性数据, 一般为桥梁设计文件或竣工文件中的数据, 包含识别数据 ( 如桥梁分类、主桥上部结构等) 、结构数据 ( 如桥梁全长、桥跨组合等) 、经济指标 ( 建设资金等) 及桥梁档案 ( 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动态数据是指随着桥梁投入运营的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数据, 如病害数据、维修数据、养护数据及评价数据等。

4 状态评价

干线公路桥梁状态评价是对桥梁的使用功能 ( 宏观) 、使用价值 ( 微观) 、承载能力 ( 微观) 进行的综合评价。通过在役桥梁评价, 可鉴定其是否仍具有原设计的工作性能及承载能力, 进而为桥梁的维修、改造、加固提供决策性的意见。

辽宁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状况评价、安全性评价、耐久性评价、经济评价、适应性评价、状态预测等内容。

( 1)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采用交通部最新《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JTG/T H21 - 2011) 进行评价。当评价结果明显不合理时, 可采用辽宁省科研项目成果—平均标度修正法对结果进行人工干预、校验, 以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 2) 桥梁承载能力评定。采用交通部最新《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 JTG/T J21 -2011) 进行评价。

( 3) 桥梁安全性。针对干线公路桥梁线性复杂, 桥梁转弯半径较小, 纵坡较大, 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因素, 按钢筋锈蚀量状态评价桥梁承载能力, 对其安全性 ( 修正kα 法) 进行评价。

( 4) 桥梁耐久性评价。因为干线公路桥梁运营周期较长, 且辽宁省处于北方季冻区环境, 结合辽宁省“季冻区桥梁盐冻腐蚀防治技术”研究成果, 合理补充耐久性评价指标。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以当前等级与目标要求等级终结的剩余时间作为承载能力耐久性评价指标, 对全预应力构件和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采用碳化寿命作为评价指标, 部分预应力B类构件采用锈胀开裂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 5) 经济评价。通过仿真模型计算得到每座桥梁的最佳维修时机, 可考虑不同的桥梁退化模型, 不同的维修费用、不同的养护费用、不同的维修时机和不同的经济增长指标数据等。按各种因素进行总体维修费用的测算, 找出最低的总费用作为维修时点。

( 6) 适应性评价。是对结构正常运营极限状态的评价, 显示结构在目前的状态能否正常使用。依据桥梁定期及特殊检查资料, 结合试验与结构受力分析, 评定桥梁的现有承载能力、现有通行能力、现有抗洪能力。提出桥梁养护、改造方案。

( 7) 桥梁衰减预测

采用马尔科夫和云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桥梁技术状况的衰减趋势进行预测, 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5 费用估算

费用估算是辽宁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决策中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它基于桥梁评价中的维修、加固方法及费用分析模型的设计原理, 以及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将以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各种方案的费用概况进行估算比对, 从而减少论证的时间:

(1) 各种维修方法、加固方法基价;

(2) 各种费率;

( 3) 单桥的不同病害、不同方案的维修费用分析;

( 4) 针对桥梁的总体技术状况进行的加固费用分析;

( 5) 可对已进行费用管理的桥梁的维修加固费用进行比对筛选;

( 6) 分类统计路网桥梁加固维修费用。

6 管理决策

管理决策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养护资金, 确定最佳的养护对策和实施时机的过程。养护决策过程是根据桥梁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 分析各种养护对策会有什么样的养护结果, 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才能保证一定的桥梁状况服务水平, 在一定的预算条件下, 应在何时采取何种养护措施。最优的决策是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保证桥梁处于一定的服务水平时, 所需要的运营费用最少。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材料、设计、施工等工程实际因素, 同时还与所在道路等级、桥梁技术状况、交通构成、养护费用以及资金预算水平等密切相关。其基本流程如图2 所示:

辽宁省养护管理体系中的管理决策利用理想逼近点法建立桥梁综合评价模型, 提出政策性调整综合排序的具体方案, 包括如何引入政策性因素以及算法的改进。理想点法在引入政策因素时有其优越性, 对理想点法进行改进, 使得政策性因素很容易引入到运算过程中, 准确地表达决策者的意图, 并且不失高效性的特点。

7 报表生成

报表生成主要是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及显示, 最终的统计结果以EXCEL或WORD的形式输出。包括基本视图、统计报表、社会服务等内容。

( 1) 基本视图包括规范规定的各类卡片和记录表;

( 2) 统计报表包括各类汇总统计报表和图表;

( 3) 社会服务包括路线桥梁限高、路线检索载重量、路线检索弯坡斜桥、路线检索桥梁耐久性、安全性、评价路线适应率等。

8 小结

桥梁的养护管理日益重要, 随着桥梁数量增加、桥梁养护管理信息数据量剧增。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体系的建立可以辅助桥梁管理部门对现有桥梁进行有效的信息与决策管理, 包括有计划地对桥梁监测和养护, 可以把有限养护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减少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的养护费用。同时, 可以促进桥梁养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摘要:以辽宁省干线公路数据采集、状态评价、费用估算、管理决策以及报表生成为基础, 构建了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 为相关工作的科学化、体系化提供支持。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8

我国的公路交通发展非常迅速, 绝大部分省干线都应用了沥青路面, 但是在交通量增长的过程中, 很多省干线的沥青路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甚至病害, 对省干线公路的正常通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造成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 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 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1 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及成因

根据相关调查, 裂缝、坑槽松散、车辙是省干线公路的典型病害, 各病害的比例见图1。

1.1 沥青路面的裂缝病害及成因

沥青路面的裂缝又可以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 (图2) 、网状裂缝和反射裂缝, 破坏最大的是横向裂缝, 这也是沥青路面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半刚性基层的干缩合沥青面层的温度收缩、路基压实度不足都会造成横向裂缝。如果车辆超载、施工质量不合格、设计不当, 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荷载型裂缝, 这主要是由于沥青的半刚性基层和面层受到的过大的拉应力。沥青路面还可能产生基层反射性裂缝和温度收缩性裂缝, 但是这两种裂缝不会对路面的整体性造成过大的影响。如果路基的压实度不足, 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陷, 可能出现纵向裂缝[1]。纵向裂缝主要出现在车辙边缘和半填半挖处。横纵裂缝的交错会形成网状裂缝, 而基层产生裂缝之后继续受到行车荷载和温度的影响, 裂缝会对沥青表面进行反射, 从而形成反射裂缝。

1.2 坑槽松散及其成因

在施工时如果没有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造成混合料温度过低, 没有进行均匀的摊铺和充分的压实, 就会造成坑槽。同时如果混合料温度过高, 就可能造成压实不足性坑槽, 这是由于混合料温度过高会加速沥青的老化, 降低其粘结力, 增加沥青的脆性, 加之外部行车荷载的影响而行车坑槽。如果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没有对其下面层的标高进行严格的控制, 导致个别部位的厚度不足, 会导致部分混合料被行车“带走”而形成坑槽[2]。

1.3 车辙及其成因

沥青路面的车辙可以分为流动性车辙、磨损性车辙和结构性车辙 (图3) 。在高温的作用下, 受到车轮反复碾压的作用, 沥青混合料受到过大的荷载应力作用, 会出现流动变形, 最终形成流动性车辙。流动性车辙的形态为受到车轮作用较少的车道两侧隆起、受到车轮作用较多的中间部位下凹, 停车线和车道线上出现变形曲线。磨损性车辙主要是由车轮磨损造成的, 省干线公路中重型车辆的数量较多, 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的磨损。结构性车辙的横断面下凹, 两侧不隆起, 宽度较大, 是路基和面层受到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永久性结构变性造成的。

1.4 水损坏及其成因

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控制碾压效果, 或者没有均匀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没有严格的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比例, 都可能造成沥青路面有过大的空隙, 在降雨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水损坏。如果省干线公路使用了半开式沥青混凝土表面, 出现水损坏的概率会进一步加大。水损坏出现之后, 受到行车荷载的影响会逐渐出现坑洞, 最终形成大面积路面破损[3]。

2 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的养护技术

可以将沥青路面的病害分为两个类别:功能性破坏和结构性破坏。对于常见的路面渗水、脱皮、麻面、微小裂缝等功能性破坏, 只需进行常规的修正和养护, 即可对其进行处理。但是对于坑槽、裂缝、车辙等结构性破坏, 必须采取更为系统的养护和修复技术。

2.1 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技术

在省干线公路的施工中应该做好施工组织工作, 保障摊铺作业的连续性, 尽量减少路面中的冷接缝。对于冷接缝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整齐的切割摊铺带的边缘, 使用热混合料对接缝处进行敷贴。对接缝处进行预热软化之后, 再使用粘层沥青进行涂刷, 并铺筑新的混合料。要对横向裂缝进行充分的压实。对于桥涵两侧的填土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或者压实, 避免通过裂缝渗入雨水, 对路面结构进行破坏。为了避免竖向裂缝, 应该尽量减少分幅摊铺, 保障热接缝。如果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 必须实行分幅摊铺, 也应该保障上下层具有至少15cm的施工纵缝, 并严格的控制摊铺过程中的松铺系数。要分层填筑和压实沟槽回填土, 并保障所需的压实度。如果压实存在困难, 可以使用热闷钢渣、高钙粉煤灰、黄砂等。为了避免网状裂缝, 在摊铺前要仔细检查下卧层, 清扫泥灰, 喷洒粘层沥青, 以保证下卧层的稳定性。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合料的选定和拌制, 注意沥青面层各层的厚度。

对于2~5mm的细裂缝, 可以先对裂缝内和边缘的杂物进行清理, 保持裂缝内的干燥, 然后使用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如果沥青路面上的裂缝宽度已经超过了5mm, 则要对裂缝进行清理和灌缝, 然后撒上3~5mm石屑或者粗砂[4]。

2.2 沥青路面坑槽松散的养护技术

造成沥青路面坑槽松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监控, 导致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不合格。在沥青路面中使用吸水性集料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 在设施沥青用量时应该对被吸收的沥青予以考虑。在对混合料的体积特性进行计算时, 可以借鉴美国沥青协会的做法, 运用集料有效比重。对于低吸水性集料, 在对最佳沥青用量进行设置时可以在设计值的基础上减少0.1~0.2%, 作为实际沥青用量。但是如果运用高吸水率集料, 则要在设计值的基础上增加0.2~0.3%。

2.3 沥青路面车辙的养护技术

要防治车辙病害, 应该选择优质重交通沥青, 以及优质的矿粉和集料,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采用以SMA结构为代表的间断型级配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的抗滑表层, 提高沥青路面整体的耐磨、抗滑、防水、抗裂和抗车辙能力。在施工时还要严格对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并对路面进行合格的碾压, 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具, 提高压实度。

对于已经出现的车辙, 可以先对路面进行清理和洒水、烘烤, 然后使用与原路面相同的拌合料进行填补和压实。但是对于深度和面积均超过3cm的车辙, 还要在车辙部位进行挖槽, 然后重新修补和压实。

2.4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速度和数量会受到沿线降雨量的影响, 同时也会受到施工材料和路面设计的影响。在石灰岩挖方路段, 可以设置路槽排水, 以免路面的基层的底基层受到裂缝水的浸润。沿路肩设置40×50cm的排水沟, 并在填方路段设置塑料管进行排水。对于雨水较多的地区, 还应该对下封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避免路面水的下渗, 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3 结语

本文对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几种典型病害及其成因进行了梳理, 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护措施。要提高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 减少病害的产生, 还应该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施工监督, 对路面的构造深度、平整度、均匀度、压实度等指标进行协调, 特别是做好排水设计, 定期养护路面的半刚性基层, 及时处理早期病害。

参考文献

[1]曾胜, 张杰, 李振存.宽域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病害及处治对策研究[J].中外公路, 2012 (05) .

[2]肖春发, 肖湖明.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原因分析[J].四川建筑, 2012 (02) .

[3]曾俊标, 关志深, 孙长新.高温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车辙成因分析[J].公路与汽运, 2012 (02) .

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9

公路养护是充分提高公路建设投资效益、增强交通服务功能、维护公路建设成果的有效手段, 也是保证公路运营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新形势背景下, 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建立公路养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就是为了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及其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而随着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公路养护也由从前的以人工养护为主, 逐渐发展成为人工养护为辅、机械化养护为主的养护管理模式。同时, 如何对公路养护进行管理来确保施工期间公路的安全畅通, 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公路的通行能力, 也成为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

管理的规范化指的就是全员参加的、全过程的、全面、精细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在新形势背景下, 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规范化管理体系, 应包括日常养护组织体系和养护管理体系。其养护管理的规范化应当从养护责任人的上路着装、作业标准、作业内容、工作时间、巡查内容、机具要求以及公路小修保养的质量控制、操作规范、工艺流程、作业材料要求等进行系统的规范统一。对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 尤其要注重关于公路小修保养的内容。应当对包括沿线交通设施、桥隧构造物、路面、路基在内的日常保养标准, 及其养护作业安全管理、操作规定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 特别是分别针对公路设施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 对进行公路小修和日常保养的工作人员提供详尽且具体的标准步骤和措施, 并对养护管理人员工作的相关考核也相应地提供标准的参考依据。实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 对于从事养护一线工作的职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从而有效地避免养护工作人员因为没有详细的技术指南并且业务又不熟练而导致工作失误, 以此来促使养护管理人员按标准操作, 而且也对于养护管理人员的日常检查和验收工作提供了依据, 从而避免以前由于人为的主观因素而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

三、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

第一, 合理配置养护机械。在新形势背景下, 要提高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科技含量, 不仅要加大养护机械的投入, 而且要注重科学的设备配置, 更新养护机械, 选择合适的动力装备标准和功率装备, 使之能适应养护管理的需要。

第二, 选择实用的养护机械。养护机械的选择应当重视信誉质量较好的产品, 同时还应保证机械设备的互换和通用性。在养护管理中应当根据公路养护的实际情况配备一些实用的小型压路机、小型摊铺机及小型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对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切忌不可盲目追求高端养护机械, 既不经济, 也未必实用。

第三, 培养机械化团队。要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 最根本的是要培养一支善保养、会修理、能操作的养护队伍。这需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 不但要组织行业的培训, 而且还应当组织劳动及其他部门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以此来不断提高养护管理人员操作和维修技术水平, 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同时建立奖励机制, 对于学以致用的技术能手, 要予以及时的奖励, 来激励职工进行不断学习, 从而促使整个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 满足保养、维修、操作、驾驶等所有岗位工作需要。

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安全措施

第一, 加强养护管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新形势背景下,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应当开展对养护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 以提高养护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一是要做好养护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做好养护管理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三是做好全体养护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 把好养护施工作业的准入关。对于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上进行养护作业, 在作业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来办理临时占道封闭施工的手续, 并接受管理处路政部门的协助和指导。而对于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办理临时占道封闭施工手续的, 不得允许其进场进行施工作业;对于超过施工封闭期限但仍未完工的养护作业, 应当重新进行施工封闭手续的办理。

第三, 养护施工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作业中, 其中在同一地点而且当天能够完工的, 或者是白天施工而晚上撤出施工的养护作业, 如更换或维修交通标志、更换护栏板、维修边沟、绿化养护等, 应当按照临时定点养护作业的要求来布置作业控制区;而在养护维修操作过程中作业地点会不断变化的养护作业, 如路面灌缝、路面检测、路面清扫、绿化浇水等, 则应当按照移动养护维修作业的要求来布置作业控制区。其养护维修封闭区一旦划定, 就不得随意变更。在摆放交通标志时, 应当顺着交通流的方向来设置, 而拆除交通标志时, 则应当逆着交通流的方向来撤除。

第四, 加强养护作业车辆的管理。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作业中, 所有进行养护作业的车辆均必须按照规定设置醒目鲜明的作业标志, 并且办理好养护施工作业车辆通行证。尤其是在中央分隔带进行绿化浇水的作业车辆, 均必须在尾部安装可变发光的标志牌或者根据移动养护维修作业来布置控制区。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我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交通, 2009 (10) .

[2]、罗风全.浅谈我省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对策[J].科技资讯, 2010 (5) .

[3]、林柏松.浅谈甘肃省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规范化管理体系[J].山西建筑, 2010 (27) .

[4]、李安渠.谈我国省干线公路机械化养护中心的建设[J].山西交通科技, 2009 (5) .

刍议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新方法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地交流的加强, 国省干线公路逐渐成为各省市之间的连接纽带, 它给予驾驶人员以最为直观的感受。但是, 我国目前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 公路投入使用之后, 使用的时间越长, 干线公路的质量就会越差, 所以要想提高干线公路的使用效率, 国家就要加大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投入, 公路养护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及时发现干线公路所存在的隐患并加以修护, 还要呼吁广大群众自觉加强对国省干线公路的保护意识, 从各方面加强对国省干线公路的管理养护。

2 国省公路干线养护管理的新概念

所谓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 就是指要随时保持公路完好无损的状态, 不仅要防止国省干线公路的质量下降, 还要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本文将要介绍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主要是指在公路建成之后, 要进行一系列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 将公路养护管理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以及改建工程, 这主要是由工程的大小、复杂程度和性质决定的。目前,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不断充实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

3 国省公路干线养护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国省干线公路的质量要求、设计标准以及经营的方式跟一般的公路有所区别, 根据这些区别分析, 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具有不同的特点, 分别是强制性的实施养护作业、全面性和广泛性的养护对象、机动性和实效性的养护方式、专业性以及复杂性的养护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成本高。养护人员的素质以及养护管理的行为要树立一定的服务、环保观念, 并上升到可持续的发展的战略高度。

与此同时, 要想进行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 注重调查研究以及采集信息, 对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评价, 对待不同的损坏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还要注重养护管理作业的安全性。不可以把养护管理干线公路的材料堆放到正在使用中的道路上, 使道路保持清洁畅通;还要做到因地制宜, 最好是就地取材。将现有的工程设施的潜能发挥到最高;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注重环境保护, 将绿化和清洁做好;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新材料的使用, 为干线公路的高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

4 国省公路干线在养护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主要使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跟一般的公路干线的养护管理差不多相同, 大多数的养护管理作业是采用原有的手工生产, 所以养护管理机械使用的效率比较低, 设备闲置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 对于国外已经存在的新的技术设备以及材料还没有大量的推广使用, 只是处于实验的阶段, 还存在着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低的现象。

国省干线公路的运行机制比较落后, 只注重建设而忽视养护管理的现象严重。缺乏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意识和有效的法律约束, 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对于那些干线公路的养护责任缺乏追究, 监督管理也不够严格, 并且处罚力度也不够。投入到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资金比较少, 不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缺乏一定的定额和规范, 存在着养护市场不成熟和运行机制不规范的缺陷。到现在为止, 针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还没有出台一定的定额和规范, 对于养护工作工程费的支出没有明确的支出标准, 比较随意。对于干线公路管理养护质量的考核仅仅是按照以前的指标, 不能够满足国省干线公路综合养护的要求。

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机械缺乏配套率, 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并且养护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没法满足一系列的高要求。当然, 有的地区的国省高等级干线公路引用了国外的大功率综合养护机械, 但是也不能做到对该机械的熟练使用, 适应能力较差, 无法全面的开发机械的全部性能。

这些缺陷都导致了我国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较差, 养护管理不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干线公路充分发挥自己安全舒适便捷的性能, 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 如何加强国省公路干线的管理养护工作

5.1 建立健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要想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编制完善有效, 并且可以提高有关公路养护部门的经济收入, 就要有关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做到以下的标准: (1) 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 将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相关职权进行开放。市场上的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要想获得国省干线公路的维护权以及经营权, 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获得。通过遵循这一原则, 可以提高干线公路的整体质量, 减轻相关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史称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2) 遵循完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的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实现了有关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 而且提升了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效率。该部门通过管理系统对有关国省干线一击路面情况进行检测, 对于部门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现代化以及提高管理的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5.2 建立健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 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明确的规章制度。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在做出决策的时候, 只是凭借自己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 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从而让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这对这一事实, 将公路养护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迫在眉睫。要想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法律法规, 就要在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身命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严格有效的法律法规, 并且要严格监督它的实施工作, 还要对相关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保证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严于律己有法可依, 促进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5.3 加强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要想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 就要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目前, 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过程受到较大工程量和较短工程期的影响制约, 所以,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水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水平, 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的发展, 还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除此之外, 加强有关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员工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希望可以得到重视。

6 结语

总而言之, 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至关重要, 不仅可以促进干线公路功能的发挥, 而且还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所以, 要加强对公路养护管理的经济投入, 引进新技术新材料, 使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达到高标注、高质量、高效率以及高动机, 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运行质量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星桥.关于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探讨[J].江苏交通, 2013 (18) :127~128.

[2]张曾科, 王拉牛.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路, 2012, 12 (34) :227~229.

[3]辛伟.浅谈运用科学手段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J].公, 2012, 9 (91) :121~122.

上一篇:数据组织方法下一篇:《致青年教师》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