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2024-06-25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精选十篇)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篇1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es and especially China’s entry in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e have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In this“global village”, various trends, such 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ve mad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of our life.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esent modern society.

2 Edward T.Hall’s Theories

Edward Twitchell Hall is a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He is the forefather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His major view is that basic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hat members of different cultures perceived reality were responsible for miscommunications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kind.Hall put forward several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two is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2.1 Monochronic time versus polychronic time

How people view and handle time differentiate people from monochromic time and polychromic time.People from monochronic time culture think time is used for ordering one’s life, for setting priorities, for making a step-by-step list for doing things in sequence, for dealing with individual at a time.And they think time is limited and must be used efficiently.They plan their work and work their plan.On the contrary, people from polychronic time culture regard time is circular and eternal, what does not get done in this life will be taken up in the next.

2.2 High context vs low context

How people view context in communication differentiate low context culture from high context culture.A low context culture is one in which things are fully spelled out.Things are made explicit, a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dependence on what is actually said or written.German, Swiss and North American belong to low context culture.But a high context culture is one in which the communicators assume a great deal of commonality of knowledge and views, so that less is spelled out explicitly and much more is implicit or communicated in indirect ways.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are from high context culture.

3 Hofstede’s Theories

Geert Hofstede is a Dutch socio-psychologist, consultant and researcher of organizations.He spent five years study the data of IBM’s surveys of the employee’s personal values related to work.He compared culture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analyzes culture fro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Four culture dimensions were found.They are power distance,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ividualism and masculinity.

4 Empirical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Two Canadian businessmen went to a factory in Jiangsu, China to negotiate a sale.The day they arrived, they were met at the airport by manager himself, and transported in a chauffer-driven car to the town.Their accommodation was in a newly built hotel A few hours later they were treated to a 12-course banquet given by their host.This red-carpet treatment made them feel optimistic about the sale.The next day they were taken to see the sights nearby which indica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gion.The third day they finally sat down to meeting.Progress seemed very slow, with each side giving generalizations about itself that to the Canadians to be unrelated to the sale.When the Canadians at last were able to make the presentation, a middle-aged woman suddenly burst into the room and whispered in the ear of one of the key Chinese speaker, who immediately got up and left the room.The Canadians expected some explanation but none ever come.When discuss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equipment, even though the Canadians made 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he Chinese insisted on a Canadian technician staying in China, both sides did not reach agreement.After several days’technical discussion, negotiation came to the price discussion part.The Chinese began by asking for a 20 percent price discount.The Canadians though this was simply an outrageous negotiation.They stuck to their price, which they knew to be fair.

Things were still unresolved when the farewell banquet was held several days later.Nevertheless, Chinese manager smiled and spoke of mutual cooperation for the future, and past ChineseCanadian relations.The Canadians disappointed but with expression on both sides of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o discuss the sale by mail and fax.

The Canadians were stunned to learn two weeks later that the factory had decided to buy from a Japanese company.The Chinese knew their product was good and their price was fair What had happened to derail their sale?

Analysis:

4.1 The main reason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in two sides

1) The Canadians received an extremely warm welcome in China.They thought all of this was a positive indication of their success in negations.For the Chinese with high context culture the physical surroundings for a meeting or a business meal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the substance of the discussion, but for the Canadians from a low context country, Business can be conducted successfully by letters, telephones, fax or e-mail.It’s hard for the Canadians to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such arrangement while for Chinese that’s usually the premise to guarantee a successful deal.

2) The first two days the two Canadians are taken to visit the prosperous region and attend other arrangements.But the two just were eager to discussing the sale.And later in the meeting, someone suddenly rushed into the negotiating office and whispered to a key Chinese speaker, who then left without any explanation These two problems are caused because difference on the time view.Polychronic time culture (China) put more emphasis on completing human transaction than on holding to schedules, and they regard efficiency is not as important as the process, and time is used to attempt to accomplish whatever presents itself in whatever order it appears.However, for the Monochronic time (Canada) time is limited and must be used efficiently, and they plan their work and work their plan.They work with pressure of urgency They also think time is used for setting priorities, for making a step-by-step list for doing things in sequence, for dealing with one individual at a time.The above situations, for Chinese, are very nature, but for Canadian are unacceptable.Chinese businessmen emphasize on entertaining the guest well while ignored details might affect their feelings.

3) Even though the two Canadians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 Chinese still do not trust them.This is because China also has a weak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they are not sure what will happen next, everything is uncertain, and everything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how can Canadians guarantee their equipment well-to-use forever?For the price, Chinese are apt to have a wide fluctuation, because they regard the price to be flexible and uncertain, but for Canadian, what is fair is unchangeable.And Chinese tolerant things left unsolved because they are not sure what other things uncertain will happen.

4) Even the problem remain unresolved, the Chinese smiled and spoke of mutual cooperation for the future, past Chinese-Canadian relationships, and so on friendly.This is because Chinese come from collectivist country, they emphasis on maintaining harmony and avoid confrontations.But for the individualists such as the Canadians, they tend to speak their mind and tell the truth To Canadians business partners are usually only partners, yet Chinese always believe that friendship is more trustworthy, no deal would fail if it’s between friends

4.2 Solution suggested

1) Foreign businessmen should get familiar with the host culture before negotiation by doing investigation in that country, or accept some related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raining.

2) Both sides from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ssible barriers due to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s.Only when both of them know each other‘s culture and make changes to adapt to one another can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 achieved on the basi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3) With explanations and accommodation of a third side to make problem open and clear.

Negotiation is a special communication task that uses special verbal and nonverbal skills.From the case above, we can see in the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tyle difference, culture value and rituals differences have direct effect on the success of negotiation.It seems that to cultivate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for the businessmen is an urgent task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l countries globally.

5 Conclusion

Recent year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rings about a wide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and trade, more and more foreign investors come to China to set up factories or do other business.But language differenc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ten bared their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o to cultivate businessmen with bet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s important in order to go beyond cultural limitation and

参考文献

[1]Byram 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 tive Competenc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

[2]Chen Guoming, Starosta W.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 munication[M].Allyn&Bacon:A Viacom Company, 1997.

[3]Davis L.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2001.

[4]Lustig M W, Koester J.Intercultural Competence[M].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9.

[5]Samovar L A, Porter R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5th ed.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篇2

案例背景:

在泰国,和泰国朋友在网上聊天时,他们有时候会发来“555”,本来是说到开心的时候,为什么要用这几个数字呢?在中国聊天时555表示哭的声音。原来5的泰语发音是“哈hà”,“555”在泰国原来是表示笑声。“6”这个数字,在汉语中表示“顺利、吉利”的意思,汉语中有“六六大顺”,而6的发音在泰语里有“跌倒”的意思。同时,中国人用手势表示“6”的时候,大多是将拇指和小指竖起,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弯曲来表示“6”,而这一手势在泰语文化中表示“牛”,而“牛”在泰语文化中表示“笨”的意思,是一个贬义词。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造成相同意象上的不同认知。由于数字的不同发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同时,“牛”汉语指的是“勤奋”的象征,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被称为“牛市”,因为牛象征生产与增值,同时,“牛”,已经被引申为一个形容词,意思为“厉害、有本事”,例如“你太牛了!”(标准:你太厉害了!)。这个词通常为褒义词,通常用于赞扬、形容某人很厉害,很有本事,很有胆量。也通常用于口语中的调侃。而泰语中“牛”这一意象,特别是“水牛”(ควาย)则是极尽羞辱的骂人的话。“水牛”是指“人很笨,不开窍,愚蠢至极”。解决办法:

理解数字在泰语文化里的含义,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在泰国,夸奖别人时,不要用“牛”这个词。同时,向泰国朋友解释中泰文化的异同,表示并无恶意。

案例启示:

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研究 篇3

跨文化交流非言语交际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肢体动作非言语交际,用最通俗的话说,即指一个人不张口说话,不动笔书写的一切行为。它主要体现在交际中,通过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方面来更真实地表达感情和态度。由于不使用具有明确意义的语言,故称为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中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信号传送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成功的跨文化交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非言语交际。

一、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表现或接受,因为人无法每次沟通都先刻意思考才回答。相同情境下的非语言沟通会不断重复,以方便人们识别。在特殊情况下出现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不一致的情况,如意图表现讽刺时,人们倾向以非语言沟通传达此信息。研究发现,实际生活中面对面的交际影响和结果主要来自非言语交际的因素,而不是言语交际。

在交际中,人们更依靠交际者的声音、表情、举止和行为等非言语交际形式来确认或否定通过言语交际的信息。这不光体现在结果中,更左右着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情感。当我们发现交际对方的语言文字信息和他的非言语表现发生矛盾,我们必然会对他所表达的语言文字信息产生怀疑,甚至对他的品德和人格都会有负面的影响。这往往表现为人的直觉。反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使用我们的非言语交际,就可能破坏或减弱我们的沟通目的和交际效果。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并非只局限于语言。通过表情、手势或其他姿势,我们都可以向对方传达信息。比如,微笑和张开手臂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悦,挥舞手臂表示再见,等等。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这些姿势所对应的含义是接受的。但在某些方面,同样的身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所以,非言语交际在实际的交流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学会和使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

二、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以面部表情、眼神和“肢体动作”为例

人类学家将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或一个集体的全部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包括将一群人联系到一起或区分开来的所有的社会实践。文化和身体语言一代代传承下来,并在悠久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实践。在我们的生活中,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都可以向对方传达我们的感觉,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他们所表达出的含义却有差异。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能够使交流者感知交际伙伴的感情程度。面部表情使用的程度和频率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研究了一套系统,这套系统把人表达情绪的面部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一为眉毛和前额,区域二为眼睛、眼皮和鼻梁,区域三为脸颊、鼻子、嘴巴、上颚和下巴。这套系统被称为Facial Affect Scoring Technique(FAST)(面部影响得分技术),脸部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还有另外一个定义:SADFISH,这是面部情感表达的首字母缩写词:S代表悲伤,A代表生气,D表示厌倦,F代表恐惧,I代表感兴趣,S代表吃惊,H代表开心。

当我们把情感与面部表情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与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有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中国人常用微笑或大笑来掩盖自己的消极情绪,除非在亲密的人面前才会展露真正的情绪。然而,在北美洲的人却从小就被教导要展现真正的情感。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就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尊重和理解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式。

(二)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调节规范交际的重要工具。在传递细微的情感方面,眼睛能起到其他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一个人传递信息时眼神的接触、凝视或不凝视可以传递出这个人的内在情绪,如一个人说话却不直视对方,会被认为是在说谎。研究表明,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灵敏的,在各种器官对刺激的印象程度中,眼睛对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可见,目光接触在人际沟通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际交流中运用得最多的非言语符号也正是眼神,爱默生说过:“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确实,人的目光和眼神往往透露出心灵深处的情感。人的眼神是会说话的。

在美国,黑人儿童与白人儿童在听教师讲话时眼神不同。黑人儿童常常眼睛望着地或其它地方,避免直接看着教师的眼睛,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家庭的教育,知道听讲话时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白人儿童受到的教育是听人讲话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是表示在聚精会神地听,一是表示诚意,而眼睛看地或其他地方是不诚实的表现。在亚洲许多地方人们认为讲话时直视对方眼睛是不礼貌的,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下级眼睛往往向下看以表示尊敬。阿拉伯人在讲话时通常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三)肢体动作

南欧、中东、拉丁美洲的人讲话时,动作多,动作幅度也较大;北欧、英美人动作较小,幅度也较小。在英语国家,一般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是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体触却较为少见。如果一方无意接触到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也会说“sorry”或“oh,I’m sorry”之类的道歉话。因此,讲话的人一般不喜欢别人说话时靠的太近,除非对方显露出喜爱的表示,要求靠近一点。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篇4

从历史起步的角度来看,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背景并受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注重“和谐”、“统一”。然而, 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文化是一种现代人的文化, 注重个人的努力, 对宗教和文化的吸收也是非常广泛的。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 美国从一个不太被人认知的区域变成了殖民者的天下, 追求自由、民主便成为了美国人那时的理想。然而, 中国当时还处在封建社会, 帝王的思想较其他当时正在飞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是相当落后的。

二、中美文化冲突的表现

1. 打招呼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打招呼是一种非常随性的礼节, 通常情况下会是几句简单的问候, 比如说:“你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在比较正式的情况下中国人是会选择握手的,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长辈之间, 年轻人之间几乎是没有握手礼的。但对于美国人来说握手是十分重要的礼节,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年轻人见面时也是需要握手的, 如果对方是你的长辈, 你也同样需要这种礼节。如果是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朋友, 拥抱对于美国人来说是表达他们内心情感非常重要的方式。刚到达美国的时候, 当时只知道第一次与人见面的时候需要同他们握手, 当他们见到我的时候则是一个非常热情的拥抱, 对于他们来说你是外国人, 坐了很长时间的飞机来到这里, 他们会以热情的拥抱来欢迎你, 而不是简单地握手。这应该是我在美国遇到的第一个小问题, 只要及时地回应了对方, 是不会产生文化冲突的。在美国一定要注意见面时的礼节, 要握手或者对方想给你拥抱时要有及时的回应, 否则美国人会认为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中国人注重表达一种随意性与亲近, 而美国人更想表达的是他们的热情。无论是亲切的询问还是热情的拥抱都表现出了中美各自的文化特色。

2. 穿着

一个人的穿着代表着他的气质, 有时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穿着也越来越多样化, 但有些时候, 穿着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面子。人们会想去追求一些名牌服饰, 会让人觉得脸上有光。这并不是过分对物质的追求, 更多反应出来的是一个人的面子观念。在美国方面看来, 衣服代表的是简洁和一个人的喜好, 无论这个人是否有钱, 穿着都不会太张扬, 更多追求则是简单、舒适。我曾拜访过一个家庭, 条件非常好, 他们的孩子穿的却是普通牌子的衣服。这让我觉得服饰在美国人的概念当中是简单与务实。中国文化沉稳, 美国文化奔放;中国文化含蓄感性, 美国文化直率理性;中国人注重精神, 美国人重在务实;中国人重在“天人合一”, 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

美国人在不同场合下, 对穿着也是十分讲究的。一次房东邀请我去美术馆, 但当时没有过多地询问是什么类型的美术展览, 因为当时的天气比较冷, 就穿得稍微运动了一些。当我们快要出发的时候, 同伴发现了我的衣服, 用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我, 对我说:“你要穿这个去一个美术馆吗?”当时我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像是被人嘲笑了, 经过与别人的沟通之后, 才明白了一些,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对你并没有不好的寓意, 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即便是观看比较简单的美术展览, 在美国也需要穿稍微庄重一点的衣服, 不用过于正式, 但也不易穿得太过休闲。在中国人的概念中, 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定期去参观美术馆、展览馆, 所以对于没有跨文化交际经验的我来说, 难免会发生一些障碍。而在美国文化中参观美术馆、展览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事情, 体现了美国人的文化情调。

3. 教育

在美国期间, 有幸加入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 体会到了美国的教育模式, 但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我早就习惯了中国式的教育, 所以在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一些不适应。中国教育是灌输性的, 而美国人的课堂则是输出性的。在课堂当中教师不会过多地讲授语法、课文、习题, 是以多开口说话、多讨论、多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主。课堂中会唱英文歌、做游戏、进行话题讨论、做手工等。更多的是在教师讲述之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记得一次在课堂中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不同, 他们在同一道问题的回答上有着明显区别。教师给了学生这样一道题目, 如果你想和一位名人吃饭, 你会选择谁?可能在中国的课堂上不会让学生去谈论这样一个问题, 而在美国的课堂当中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 中国学生的回答多为奥巴马、某位明星。当问到一些欧洲国家的学生时他们的回答就很有开放性, 比如说:斯诺登、史奴皮 (卡通人物) 。可以说, 不同的教育模式会让人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教师则会鼓励学生多说一些自己的奇思妙想, 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感觉到拘束。

4.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在中国家庭关系中, 紧密的家庭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也是随处可见, 每个家庭都围绕着孩子、老人。这也是体现儒家思想“和”的方面。但在美国家庭中,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像中国那样密切, 在我看来是一种漠不关心。一次去拜访一个家庭, 他们有一个女儿, 当我们讨论到中国与西方的家庭关系时, 我改变了我以前对美国家庭关系的理解。当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觉得美国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过多的干涉, 也没有中国式的嘘寒问暖, 觉得家庭关系有些生疏。女主人的看法让我的观念有了改变, 她说:“无论是中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是美国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这都是一种表达, 但表达的方式是不同的。”回去之后我仔细地想了想这句话, 我觉得当时我的话是片面的, 美国家庭教育中虽然没有家长过多的关切, 但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去寻找他们自身的喜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并逐渐放手, 培养孩子独立去面对社会的能力, 父母也不会过多地去干涉孩子婚后的生活, 这样既可以保持双方家庭关系的和谐而又不会因此而疏远。

5. 家庭饮食习惯

对于中国人来说, 吃饭是一件最为家常的事情, 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家人能够吃团圆饭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 这也是中国追求统一、和谐观念的表达。在中国的家庭当中饭桌大部分是圆形的, 但随着装修风格趋向欧化, 有一部分家庭的饭桌也变成了方形。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 工作一天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回到家里吃一顿家常饭菜, 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在美国的家庭饮食中, 依然崇尚的是简单、快捷, 当时在美国居住的家庭里, 我就遇到过一个问题, 当美国人下班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到家里与家人一同吃一顿晚饭, 而在我的观念当中有的是需要等待主人回来一同吃饭聊天, 但等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 家庭成员才陆续回到家里, 然而这个时候的我, 早就饿得不行了。在美国人的观念当中, 一天忙碌工作之后, 第一件要做的事儿是能让自己得到放松并且去做特别喜爱的事情, 比如说去健身房锻炼、参加一个自己喜欢的课程, 这些对他们来说是要比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更为重要。有时我会提前做好所有家庭成员的晚饭, 可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却没有吃我做的食物, 而是自己又做了自己想吃的东西。当时我的心里会觉得不太舒服, 是因为不喜欢我做的食物吗?但问过了一些人之后才发现, 如果你是这个家里来的长住客人, 可以自己先用餐, 甚至可以只做你自己的饭菜。大部分美国家庭的午餐会是一个简单的三明治, 什么时候感觉到饿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一份, 自己的喜好是比较重要的, 每个人什么时间想要吃饭, 想要吃什么都是个人的自由。他们不注重统一的文化, 更多的是注重个人的行为。有的时候你做了很多反而会收到不好的效果, 因为他们的个人主义没有得到别人的充分理解。

三、结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要做到尊重不同的文化, 理解不同的文化, 才能更好地相处。对中美文化层面的内容分析应该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来进行, 从中美各自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具有继承性的价值观对今天中美两国思想差异的影响。通过对比与分析, 我们会将一些文化冲突绕开, 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陈格兰.论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J].教书育人, 2005 (11) .

[2]郑娜, 杜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J].群文天地, 2012 (9) .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篇5

摘要:很多高校在培养日语人才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的语言训练,而相对忽视了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日本文化知识的匮乏,从而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低下,因此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十分必要。

关键词: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92-01

全球化的趋势使我国和日本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很多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开设了日语专业。然而在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上面,有些学校侧重于应试教育,认为日本文化类的课程不太重要,所以只分配很少的学时甚至不开设日本文化课程。这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而造成沟通障碍,陷入交际困境。因此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来的课程结构,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运用日语进行交流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高校在开设日语相关的课程时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交际场景的各种情况。在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流时,很多语法或者其他知识的运用和常规的表达方式都存在差异,这些具体的运用场景是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关的。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言受文化的制约,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势必涉及到文化的诸方面。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缺乏了解,交流时就会发生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理解能力

中日文化存在差异,虽然日本自古就与中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但是两个国家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既受国家历史的影响,也受文化观念的影响,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表现。在日本,一些重大仪式的举行所选择的色彩和中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之意,而黑色则代表着庄重、严肃,所以中国人会根据不同仪式的要求来选择用色,然而日本人在举行婚礼时新娘和新郎穿的服装分别是白色和黑色,这些差异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日语后所需要了解的。而且两个国家对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的程度是不同的,理解这些包括社交礼仪在内的文化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

2、跨文化沟通能力

由于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主动进行了所谓的“日本化”改造,形成了别具日本特色的大和文化,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改变固有的汉语思维模式,向日式思维模式转换。现在我国和日本的交流已经扩展到很多方面,在商业贸易领域,日本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而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交际,则要深入了解日本的历史传统。这些现实的交际需求需要日语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减少实际沟通中的障碍。在日本,人们的烟酒文化和我国有很大的差异,日本人在社交场合并不认为向别人分享自己的烟是必要的,而中国人则认为向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这些差异对翻译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些合适的教学机会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社交文化,这样对于提高日语的交流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跨文化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日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应注意引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获取日语信息、鼓励学生多同日本人交流。可以通过邮件、网聊等,与日本朋友在互联网上开展日语交流活动。这些日语交际则对日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在书写之前,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日文,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1、多途径习得跨文化知识

学习日语既要了解文化的渊源,同时也要掌握文化的最新动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要发挥教学的作用,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来深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课外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的知识,因此在文化学习方面,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而且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来积累有关文化的知识。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政策都处在不断更新变化中,这些变化也给日语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了解这些新的知识。我国社会的不断开放给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文化提供了很多机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了解他国的文化,而且必要的话,还可以直接参观这个国家,融入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比较中日文化差异

在日语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承认并且包容这种差异可以使学生在使用这门语言的时候更加灵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异域的文化。培养日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把技能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对课堂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差异,而且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动学习交际中的技巧,而且在课堂中要涉及一些更新变化的内容,将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才会使日语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四、结语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目的语国家基本的文化背景和常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际需求,因此在日语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一些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提高日语的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日平.外语运用能力和语言切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互补性和同声传译课[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04)

[2]朱海淑.探讨网络辅助教学对基础日语教学的积极作用[J].新课程(下),2012(05)

[3]孟霞.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跨文化交际(中泰)案例分析 篇6

王萍是一位赴泰志愿者,在一所小学任教,她的日常教学除了要正常教授汉语课以外,每天早上要在校门口迎接到校的学生们,并且按照学校的要求外教要用本国的语言跟家长及学生问好。于是王萍热情地用汉语跟教师和家长说“你好”、“早上好”,可是由于有很多泰国家长不懂汉语,很多幼儿园及低年级的孩子也不懂汉语,所以王萍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王萍坚持不懈,但是一个星期后仍旧如此。于是王萍请教其他的教师,才得知,一些家长不懂汉语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在说“你好”、“早上好”时,王萍并没有行当地的“合十礼”,只是微笑。得知原因以后王萍依旧热情地微笑,并行“合十礼”,果然,虽然很多家长和小孩子可能听不懂“早上好”,但是见王萍双手合十,便知道是在问好了。于是得到了友好的礼貌的回应。王萍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中泰在礼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王萍的问题在于她并没有结合当地的礼节习惯,只是按照中国式的常规习惯,面带微笑说“早上好”。可是在泰国的大环境中使王萍的这一做法没有得到良好的回应,产生了文化冲突,王萍自己也觉得内心不舒服。这是由于两国在礼节方面上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并非是个人有意而为之。王萍中国式的问好在泰国是不适合的,也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文化冲突不可小觑。

那么面对这一问题,王萍也采用了较为合理的办法。她并没有集聚心中的不快,从而形成自己的挫折期,而是对问题的关键问个究竟,询问当地教师,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将问题化解开,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礼貌回应,这也是在对外交际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不同国家的交际交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冲突,如何化解冲突,不激化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王萍的这一问题是必然的,但也存在偶然性,是可以避免的。王萍可以先在网上搜寻一些相关资料,或者问一些有经验的人,赴泰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礼节方面。如:泰国的“合十礼”。泰国的“合十礼”来源于佛教的礼节,后泰国因深受佛教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了当地的传统礼节。泰国的“合十礼”是有一定讲究的。第一,见到长者或者僧侣一定要行“合十礼”,而他们一般是不回复的,回复也只是较为随便地回复或者微笑;对于平级的或者同事谁先行礼都可以,但是一般会争着行礼,因为他们认为谁先行礼会积更多的福德;对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可以不用行礼,否则会让对方觉得尴尬和难堪。这体现了泰国的尊卑长幼有序。第二,泰国的“合十礼”手位的高低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地位较高的人还礼手指尖不超过下巴,目光平视头部正常就可以;平辈之间双手指尖不超过下巴;地位较低的人像地位较高的人行礼时,之间高于鼻尖的位置;而向国王及佛像行礼时手则要举得很高,以示尊敬。

案例二:尊重当地文化

李然在一所泰国学校任教,按照当地的习俗六月各个学校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星期四为“拜师节”,场面较为壮观,学生需要向教师行跪拜大礼,并接受学生亲手做的手捧花。但是李然认为自己也比学生大不了几岁,接受这样的大礼真的不太习惯,觉得有些尴尬,想试图不参加这个拜师节,于是她跟管理教师说明情况。管理教师从拜师节的来历及当地的习惯等多方面让李然了解了拜师礼,最后李然参加了拜师节,但心中仍有些不太愿意接受。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的案例。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和泰国在跪拜这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李然是一个中国人,中国的观念和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而在这一案例中李然并没有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泰国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仍用自己根深蒂固的中国思想来看待“拜师节”、“跪拜”这一事,认为自己比学生大不了多少,实在不应该受此大礼。

对于这一案例的分析要从李然自身找原因。李然现在身处泰国,并且为此校教师的一员就应该遵从当地的风俗习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如若李然不参加这个拜师活动,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李然向管理老师说明情况,管理老师给予解释之后李然应欣然接受,并认真对待,这才能从调节自己出发,适应泰国的习惯和风俗。李然应更好地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转换角色,适应异国教师的身份。

对于这一问题,也有其对应的解决办法。首先,李然可以充分地了解当地的拜师节。教师在泰国有较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在泰国有两个教师的节日,这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足以见得教师在泰国的重要性。在“拜师节”的前几天学生们就开始准备,做捧花,练习歌曲,在“拜师节”的当天,会深情地真诚地给教师献歌,送上亲手做的花束,行跪拜礼,教师则亲手为学生带上有吉祥祝福意义的彩色绒绳。而跪拜只是当地表现尊敬的一种礼节形式,不应过分地看重。在国外应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适应当地文化习惯,不可轻易以自己的想法来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

案例三:知晓宗教禁忌

张磊所在的泰国学校有僧侣在校任教,一位僧侣教师对汉语很感兴趣,并且在平时喜欢自学一些汉语。一天这位僧侣教师走过来跟张磊说他想跟张磊学习汉语,张磊答应了,问了这位教师现在可以说些什么汉语,并随手递给这位教师一本《汉语口语入门》的书。这位僧侣教师有些诧异地看了张磊一眼,并没有接过书,然后指了指桌子,张磊将书放在桌子上,这位僧侣教师才拿起书认真地翻阅。其他泰国教师也用一样的眼神盯着张磊看,张磊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她知道一定是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于是她向管理教师寻求帮助,最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向僧侣教师道歉。

这个案例是非常典型的。在泰国几乎是全民信奉佛教,只有少数国民信奉其他的宗教,故在泰国僧侣有着很高的地位,也有很多的讲究。张磊的问题在于并没有深入地了解一些关于泰国僧侣、佛教的相关事情。张磊是一名女教师,在泰国女性是不能直接递东西给僧侣的,而要放在一处僧侣自己取或由其他的男性传递过去。而张磊并不知道这一点。

佛教在泰国很重要,所以僧侣在泰国的地位也很高,并且有很多原则需要遵守。如:在拜访宗教场所,寺庙之前要先脱鞋,不得穿得过于随意,如戴帽要脱帽,当殿内有宗教会议的时候要停止参观。女士遇到僧侣的时候要避让,也不可直接和僧侣有所接触,就算衣服碰到也是不可以的。跟僧侣说话的时候要恭敬,说话完毕后要行“合十礼”,在车上见到僧侣要主动让座,如果是双人座位,僧侣坐在座位上女性就不可以再坐在座位上了等等。

不论是案例中的李然还是其他人,在泰国对于佛教文化不容忽视。泰国的王室、佛教,在泰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在电视中还是在报纸上不乏看到因为不了解泰国宗教文化而造成恶劣后果的案例。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注意言行举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储军伟,李澜.跨文化交际障碍案例分析[J].青春岁月,2015(5).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文化因素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带动了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因特网的出现,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人们的频繁交往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从事不自觉的跨文化交际。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同样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我们不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仍可能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例如,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与小说的作者、电影电视的导演和演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理解外国小说、电影电视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其文化与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时,尤其是同西方文化,难免会产生文化碰撞、文化冲突。而我们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从而达到更高效地交流,就需要研究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历史根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而避免产生这种冲突,以便完成高效交际。

由于中西方人文化、历史、地理等的背景不同,其思维方式固然不同,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两种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往来时,难免会产生文化冲突甚至矛盾。尤其是中西方人在日常交际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其行为举止的差异,进而产生文化冲突。一种思维方式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经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以中国人看美国人写的信件会生气为例,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这和中国人的含蓄委婉不同。所以,这种书写方式的不同就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下面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我们来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在,并研究如何才能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完成高效交际。

在美国,有一位从中国大陆去的女子,带一个两岁的女儿逛街时,女儿打了一个美国孩子。为了教训自己的孩子,当场打了女儿,但是惊呆了在场的美国人。当晚,女儿突发高烧,由于她没有稳定的工作,再加上英语不是很好,所以不敢去医院。好在她曾经当过“赤脚医生”,家里也有从国内带去的针剂,就给孩子注射了这种药。没想到孩子病情更加严重,她都快急疯了,在她的多方打听下,才将孩子送到了附近医院。医生问了病情,当他们好不容易才明白这位母亲给孩子注射的是什么针剂后,让她回家拿来那种针剂。哎呀!是链霉素!竟然还过期了。链霉素在美国早就被禁用了。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医生那么惊讶并有些愤怒。她看到医生全力抢救孩子,心里踏实了,也很感激。几天后孩子终于痊愈了,但是当她高高兴兴准备接孩子回家时,却被医生断然拒绝了。更没想到的是医院控告她虐待孩子,法院决定暂时把孩子交给一家美籍中国人监护起来。

上述案例涉及到两个关乎中西方文化冲突。冲突一:中国女子因其孩子打了美国小孩而当着很多人的面打了自己的孩子,惊呆了美国人,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最常见不过了。这是由于中国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社会,人们注重社会实践,更注重感性思维;西方人则注重保障个人的权益,更注重理性的思维。中国自古就以儒家的思想为尊,讲究长幼有序,尊卑分明。孩子打架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教育孩子被看成是有教养的表现,但是西方人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她们从小生活在民主的人文氛围里。要赋予孩子和成人一样的人权,对孩子不能随意批评,更不能当众打骂。他们认为应该赋予个体平等的尊重。而且该案例也能体现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但究其根源,这都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导致的。我们也只有了解了中西方的不同才能理解对方文化,完成更为高效的交际。冲突二:案例中孩子妈妈因为有“赤脚医生”的经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其孩子注射了过期的链霉素而被医院控告虐待儿童。这就又涉及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由于中国自先秦时代开始就推崇自然力,强调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不可违逆。重人伦礼乐而轻自然事理,重思辨顿悟而拙于逻辑论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求实精神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所以说,中医讲求“望、闻、问、切”,这是中国传统的直觉经验型和整体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西方则由于逻辑实证型思维方式的影响,自然不能理解中医的奥妙之处。中国女子在美国由于自己曾经有过当医生的经验而为自己的孩子注射了针剂,这完全体现了中国人的直觉经验型思维方式。而美国医院认为该中国女子对孩子持不责任的态度,所以控告其虐待儿童,这在中国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美国文化是受到了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的熏陶。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和成人一样享有平等的人权,即使是家人,也要为你所酿成的后果买单,医院之所以可以控告小孩妈妈是由于西方社会法律制约的理性思维所决定,而中国则是讲求感性的道德完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案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中国女子的思维模式和美国当地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归根结底,造成这些误解和冲突的根源就是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模式、整体优先和注重分析的差异、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差异等。当然,想要完全地避免这些冲突是不太现实的,但这里可以给一些建议来避免的文化冲突和误解。首先,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必要的差异,从而提高文化敏感度。例如,该中国女子去美国之前,她应认识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很多分歧,尤其是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少的差异。在去美国之前有这个思想准备,提高文化敏感,防止进入认识上的误区。文化敏感的培养靠日积月累,我们可以时常广泛阅读一些当地的杂志上的时事评论等,可以通过影视等各种渠道更具体了解社交场景。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培养我们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敏感度。因此,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们应该持一个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如果我们生活在异种文化之下时,就应该充分尊重其他文化,即使它与我们的文化完全不同或是相反,而且还要尝试着适应它,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最后,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可能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一些冲突的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在交往中难免会有文化冲突的产生,为了达到更好地交际。首先,我们应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跨文化意识,像案例中的中国女子首先没有这个跨文化意识,所以当真正跨出国门时,会遇到种种障碍。其次。我们还需要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尊重当地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上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无论是中国人熟悉美国的文化,还是美国人熟悉中国文化背景以及传统风俗习惯,这都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以上案例的情形是我们常见的,如果从长久来看,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能使文化差异最小化,同样有利于在以后的交流沟通中不至于产生更尴尬的局面。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篇8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学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

2. 案例教学的特点及优势

案例教学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它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语言知识学习变为通过案例分析与评价自主获得知识,并立足于语言交际功能,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正确理解和模仿来掌握语言表达形式,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家。教师通过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例如,在讲授西方的“文化中心论”这一枯燥而又难懂的概念时,我采用案例教学使“文化中心论”变得更加具体,方便学生理解,而且这样比平铺直叙地讲课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牢记。

2.2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当中,打破了传统的“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不是一种定向思维,而是一种变通性的思维,要求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展开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变通性思维并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发掘事物本质。案例教学把学生设计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复杂的形势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调动情感、想象、洞察力等因素,锻炼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人生经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3 突出实践性,客观地反映文化冲突的实际情况。

案例教学的素材应来源于实践,没有个人倾向的意见或观念,是对真实情景的客观描述,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中西方见面时的寒暄语为例,英语文化中,人们见面谈论天气,既可作寒暄语,又可用来打破僵局,通过双方的寒暄达到交际和沟通的目的。中国人则经常以“吃饭了吗?”“你上哪去?”这些在西方人看来多少有点触犯隐私的语句来与对方寒暄。案例教学使课本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语国家客人交谈的规则与技巧,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 案例收集与选择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学中的案例可以是在书籍、报纸、新闻中收集而来的案例,也可以由教师自行撰写或由现成案例改写而成,甚至当学生已经熟悉案例教学法后,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创作。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3.1 真实性和典型性。

一个完整的案例必须包含标题、背景、问题、解决策略、反思与讨论等部分。要客观地描述人物与事件,要有真实感,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3.2 可读性。

要点表述清楚,有连贯性、整体性,没有无用的资料。撰写案例要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案例的复杂程度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无论从文字还是内容上,都必须使学生能够理解案例。案例的内容应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知识。

3.3 多样化。

在选择案例过程中,还要注意案例类型要多种多样,单一的类型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案例主要有四种类型:(1)意外式案例。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2)主题式案例。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3)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4)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的收集与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几种类型案例的变换,保持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新鲜感”,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案例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运用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跨文化知识的能力,改变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案例正好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情景。采用案例教学进行跨文化教学与能力培养,一般有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4.1 案例的引入。

教师上课过程中所用的案例,从其来源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编案例,另一种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教师可介绍一些有关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教师可运用一些其他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并弄清案例的背景。

4.2 案例的讨论。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必须提醒每组学生要在案例提供的背景材料基础上,解决案例中提到的问题。案例讨论一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案例中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我们的决策标准是什么?哪一个方案是最佳备选方案?这一方案应该如何实施?何时将计划付诸行动?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帮助学生处理词汇及语法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3 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分析与评价。

对于同一案例,每个组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可采取诱导方式,例如及时进行有关跨文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自觉修正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观点,而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时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及修改。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案例教学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案例教学还需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摘要:案例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语言知识学习变为通过案例分析与评价自主获得知识, 它立足于语言交际功能, 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正确理解和分析来掌握知识, 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文章从案例教学的涵义与特点入手, 阐述了案例的收集方式和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对案例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跨文化交际,实施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0.

[2]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上海:教育发展研究, 2001:25.

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篇9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中国社会、文化和语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 来哈尔滨的留学生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中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居多。这些留学生从自己的国家来到哈尔滨后, 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之中必然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 而交往过程之中的心里状况就是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心里反应。

二、在哈留学生心理状况及分析

以下是以本人与留学生交往的亲身经历为案例, 运用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来分析和解释在哈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心理状况的几个特征:

(一) 、生活习惯差异的适应性

在大一的时候我结识了第一位韩国朋友, 她叫朴美惠, 刚来中国两个月, 在聊天中她说没来中国之前, 感觉中国很辽阔也很美好, 但到中国后她抱怨哈尔滨的天气太冷, 让她不敢走出公寓;中国的菜太油腻了, 几乎每盘菜里都放一种味道奇怪的蔬菜 (后来我知道她所说的是香菜) ;公交车永远非常拥挤, 在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不排队等。

从这位女学生在哈尔滨的经历可以看到, 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前对于中国的了解比较片面, 从网络、电视及报刊等媒体看到的多是光辉灿烂的一面, 他们更期待进入的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并在现代化的竞争中焕发着勃勃生机的东方大国。然而正如红场阅兵和芭蕾舞剧《天鹅湖》并非俄罗斯的全部, 留学生心中构建的中国并非是现实世界中的中国, 所以在来到中国以后看见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闯红绿灯等行为难免会出现心里落差。

(二) 、关心学业进步的成效性

宋钟正, 是我在大二的时候认识的韩国留学生, 他那年30岁, 在韩国学习的是建筑设计, 服过兵役后, 来到中国学习汉语,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学习汉语仅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但汉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 他除了在学校学习汉语, 每周要和中国的辅导老师学习5次, 还要在周六周日去汉语学院学习。他希望在中国尽快学好汉语, 在汉语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能够回到韩国找到一份好工作。

以宋钟正为代表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 来华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 所以, 无论他们所学专业是什么、公费还是自费、短期还是长期学习, 学生大都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 希望通过努力提高汉语水平, 表现在对对测验和考试的学分的关切, 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有的留学生夜以继日地学习, 抓住一切时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尤其表现在汉语水平考试中, 很多学生通过不断地去汉语学院学习、找辅导老师等手段去提高成绩, 但也有个别的留学生对学业成绩漠不关心。

(三)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性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留学生是一个非洲男孩, 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着迷, 在我作他辅导老师的一段时间里, 他要求和我学习《论语》中的相关内容, 有事他还会给我唱一段京剧, 虽然音调不太准确, 但他还是唱的有模有样的。他也会试着背诵一些简单的唐诗, 他觉得不仅可以练习发信和声调, 还可以用在写作中。他还对校园里晨练的老人所练的太极拳很感兴趣, 希望有机会自己也尝试一下。

这个例子很典型, 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国留学生强大的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而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又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如: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 悠久历史的中华诗词和戏剧, 形态各异的古代建筑等等。这些悠久的传统文化, 对生活在中国之外的留学生来说, 充满着较强的吸引力。不少来华留学的动机中, 或多或少地带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 我们了解和掌握留学生的这种心理, 对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大有裨益。

(四) 、重视个人生活的隐私性

一位美国的女学生的讲述, 发人深省, 她说来中国后为了提高口语水平, 课下同很多中国人聊天, 通过这些聊天她发现中国人很喜欢问一些私人问题, 像是“你今年多大了”, “你的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 “你的衣服是什么牌子的”, “你的房租是多少”等等, 这些在她的国家是从来不会发生的, 会认做是很不礼貌的。而在中国, 一般会被认作是聊天时迅速熟悉对方, 找到共同话题的一种方式。

这位女学生的讲述说明了外国留学生对个人生活隐私的重视, 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除日常的公共学习活动以外, 其个人的生活则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事。很多留学生都不习惯于同中国人交谈中过多的牵扯私人问题, 如:年龄、收入、房产、衣饰价值等等, 这就造成了交际过程中的话题障碍, 很多留学生因为不喜欢这些谈话内容, 而很少与中国人交往。所以在日常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之中, 应尽量避免触及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而是要主动寻找双方认可并都感兴趣的话题, 这些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格外注意, 避免在交往中引起不快。

三、结语

通过以上这些留学生心理状况的案例分析, 我们了解到来华留学对于留学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 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也要明确目标, 尽快适应周围环境, 自觉调节和支配自身行动。同时对外汉语教师, 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语言技巧, 交际策略, 心理状态的控制等能力不断提升, 使自身的能力能够更好配合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3) .

[3]亓华, 李秀妍.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9 (02) .

[4]史成瑞.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心理特征分析[J].教育天地.2006 (03) .

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障碍研究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

一、引言

语言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从事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和英汉翻译不可避免地要对英汉语言及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件 (语义、语法和语用含义) 进行比较、分析和描写。

英汉民族显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英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所造成的误解和后果比语法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严重得多。对于语法错误, 受话者一方往往可以原谅, 而对于语用错误或文化失误造成的错误, 受话者有时会将其归咎于对方的主观态度, 甚至看成是对方故意的一种恶语伤害, 因此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值得我们认真探究。

二、产生英汉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源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指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与另一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的具体活动。英汉民族因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进行交际时, 如果忽视异域文化的差异性, 就有可能造成误解, 甚至会发生文化冲突 (Intercultural Conflict) 。若要避免这种文化冲突, 就必须深入了解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源。

1. 思维模式的差异

产生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源表现在多方面, 思维模式的不同是其重要根源之一。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得英汉语言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别, 不可避免对语言的结构组织及翻译产生影响。英美民族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完备, 为分析思维模式。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重悟性、重主体意识, 为整体思维模式。从语义方面来说, 英汉语言在词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物之间的覆盖面, 不尽一致。

如英语“work”的词义覆盖面远非仅限于汉语中的“工作”。从语法意义上来说, 英语是契形的音形合一拼音文字, 言语构造重形合, 而汉语是象形的音形分离但表义明显的文字, 其话语结构重意合, 因此英汉翻译时, 若机械处理, 译文就显生硬、拗口。

譬如英语谚语:“If you confer a benefit, 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 remember it always.”若按照原文的结构, 可以翻译为:“如果你给他人好处, 不要记住它;如果你得到好处, 永远记住它。”尽管意义勉强能够让人理解, 但感觉译文太生硬、机械。而如果改译为“施恩勿记, 受恩勿忘”则自然顺畅得多。

文化思维的差异, 使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在表达同一思想时也会选择不同的词语, 下面的英汉对应关系就是典型例证:

班门弄斧———teach a fish to swim

易如反掌———as easy as ABC

幸运儿——a lucky dog

亚洲四小龙———four tigers

一箭双雕——to kill birds with onestone

助纣为虐——hold the candle to thedevil

乳臭未干———wet behind the ear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求简洁, 重直觉。英美人则表现为注重科学和理性分析。在表达时间和空间上英汉语言也有明显差异, 汉语往往先整体后局部, 即从大到小排序, 而英语则是先局部后整体, 从小到大排序。

例如:“There are two boys under the tree.”在这一英语句中, 先叙述局部而后再说明整体。而汉语则表达为“树下面有两个孩子”, 先说明整体 (树) 再叙述局部 (孩子) 。在词汇运用方面, 汉语更多的时候采用泛指, 用词相对模糊, 具有概括性;而英语用词往往更为细腻、准确。例如在英语中能够表达“笑”这一意义的词有很多, 如laugh, smirk, giggle, snicker, titter, chuckle等, 而汉语却是通过在“笑”的前面加上表示某种特征的词以示区别。

2. 价值观念的差异

汉语民族文化与英美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往往容易导致英汉民族思想沟通困难, 引起误解, 也是造成英汉民族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

汉语民族祖祖辈辈生长在平原农耕气氛中, 习惯于固守本土, 沉着稳健, 质朴厚重, 崇尚和平。而英语民族由于受地理上狭小的海岛范围限制, 常常是独立面对自然, 搏击大海, 养成了求新、求变、好奇的民族性格。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英美民族和汉语民族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父母一般都注重教育孩子从小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拿别人的东西。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英美国家的孩子可能会回答说:“我不能拿, 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因为英美民族大都信奉基督教, 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 上帝时刻都在监视着自己。而对于中国孩子来说, 他们一定会答道:“那是人家的东西, 我们不能要。”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 但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多用“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等这样一些古训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人们正是通过了解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在传统中国文化中, 人们一直注重集体意识, 关注自身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都被看作是整个社会群体的一分子, 个人价值也因群体价值而得以体现。一个有集体意识, 能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倍受尊重。

汉语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我们的所有成就都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翻译成英语时则表达为:“We owe what we have achieved to our joint efforts.”而在英语国家, 符合这一情境的语句应该是“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得帮助) 。

在英美文化中, 个人的潜能发展、志趣爱好以及个人权利等往往是至高无上的, 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 个体主义至上的精神传统深入人心。

在一般的英语词典中, 以“self”为前缀的英语合成词就有一百多个 (如self-control, self-defense, self-image, selfeducated等) , 由此可以看出, “个人”在英语民族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这种文化背景所孕育的文化精神, 也使得他们形成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珍视个人自由, 崇拜个人奋斗,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在面对赞扬时会很自豪地感谢对方, 同时也肯定对方很高的鉴赏力。而中国人崇尚谦虚, 面对赞扬时, 不免会自我否定, 以示很有修养, 否则, 会被认为高傲自大, 缺乏素质。

(2) 举止方式与社交语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谈话双方的语言表达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

如中国人的好客和热情是世界公认的, 当主人邀请好友相聚, 共同就餐时, 难免会在席间劝食, 唯恐客人拘谨, 吃不好, 于是便不厌其烦地说诸如“多吃点”“来, 尝尝这个”等这些客套语, 这让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觉得吃得过多反而令人难受, 甚至不利于健康, 为什么要多吃呢?他们在席间往往会说“Help yourself”, 这时客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 自取所需, 同时也肯定主人的诚意。

在分手道别时, 英语除了“Bye-Bye”“Good-Bye!”等之外, 多半会说如“Good luck”“A pleasant journey home”或“A pleasant trip”之类祝愿的语句。汉语中, 我们除了说“再见”“一路顺风”之类的话之外, 还会说“请慢走!”等表示关心的话。如果是英美人听了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他叫我要慢慢走呢?走快点难道有什么不好吗?

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 还应当了解对方的禁忌语。中国人在日常交际时, 所喜欢的话题往往是谈论对方的收入和家庭情况, 而西方人却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 不便谈及。所以在英语中, 我们几乎不可能向对方提出诸如“How much can you get a month?”“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got married?”或“How old are you?”等之类的问题, 以免引起尴尬局面。

就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而言, 我们没有任何标准对其加以评判, 它们原本就没有对错之分, 只有异同之别。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 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 都在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 成为了各自民族性格的基石。

3. 民族心理差异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由民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心理特征。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迥然不同。例如:在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国家, 狗 (dog) 与人的关系显得亲密无间, 它常被用来比喻非常可爱的人, 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之日) 等。但在汉语中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有贬义, 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走狗”等。民族心理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信息的解读, 当然就会引起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差异。

(1) 母语负迁移。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表达一定的意义。如果离开了它原有的文化背景, 语言也就失去了它的文化标准与规范, 由此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这种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 而全然不考虑这些话语应遵循的交际规范的行为, 有时会使相关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例如, 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声誉, 畅销海内外。我国某厂商早已从事出口“双羊”牌高档羊绒被贸易, 如果将“双羊”商标译成英文“Goats”, 必将使“双羊”牌高档羊绒被销售受到重创, 原因就在于“Goats”的翻译。这个词除了本义“山羊”外, 还有“色鬼”之义, 英美文化背景下的那些主妇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种羊绒被铺在床上。

另外, 中国的某些商标品牌的翻译不乏败笔之作, 如“白象”牌电池被译作“White Elephant”。殊不知, 大象在东南亚国家深受人们喜爱, 而在欧美国家看来, 大象却是呆头呆脑的东西, “a white elephant”被认为是“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2) 英汉修辞 (比喻) 的差异。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 它们源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本民族的特色。例如汉语中常说“胆小如鼠”“害群之马”等, 但在英语中却分别译作“as timid as rabbit”和“black sheep”等。

有的人即使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 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 但由于对语言文化差异缺乏足够的了解, 往往会用词不当。譬如, “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就有可能被译成“力大如马”。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形容一个人“脾气犟, 不肯轻易改变主意”, 汉语中说“犟得像头牛”, 英语中却说“as stubborn as a mule” (犟得像头骡子) 。《大学英语》 (修订本) 精读第三册第四课“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一文中出现的“lost dog”一词, 《教师用书》中将其译为“丧家之犬”, 这就曲解了原意。原文作者用“lost dog”一词显然对街头女隐士充满着一种同情。而汉语译文中把这个词翻译成了“犬”, 将“lost dog”直接译为“丧家之犬”, 明显是对街头女隐士的一种蔑视, 这与作者的原意相距甚远。

(3) 语用失误。英汉民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如果忽视语用意义, 往往会引起误解。

例如, 在旅游风景区, 当你让一位外国朋友帮忙拍照片时, 外国朋友为了确认快门按钮, 在拍照之前可能会问道:“Shall I just push this button?”如果你回答“Of course”, 这会使他感到很不愉快。在英汉翻译中, 我们通常将“Of course”译成“当然”, 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语用意义上的差别。英语中“Of course”的语用意义为:“难道还用问吗, 这一点你竟然都不知道?”在这种语境下, 如果我们用“Of course”来回答, 对方觉得你是在有意嘲笑他, 是对他人格和自尊的莫大伤害。面对这一问题, 我们可回答“Exactly”或者“Yes”, 以对他表示赞赏。再比如, 课堂上老师问某学生:“Catherine, have you finished your term paper?”学生可能谦恭地回答说:“Yes, I have finished my term paper.”对于这样的回答, 我们找不到任何语法错误, 但是由于句子过于完整, 提供的信息超过了量的准则要求, 因而让人感觉说话人很不耐烦或是在耍脾气, 因此所传递的信息与说话者原本意义之间存在着语用失误。其实, 这时只需简单地说“Yes, I have.”就足以表达说话者原本意图。

三、结语

英美民族与汉语民族由于受不同文化的熏陶, 各自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等都具差异性,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障碍。跨文化交际除了应具有语言运用能力之外, 还必须培养敏锐的语境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准确理解语言信息, 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摩擦与冲突。只有这样, 英汉民族才能真正构筑交流文化信息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7) :35—38.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3]杜志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有效沟通策略[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12) :65—66.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6]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7]唐德根, 欧阳丽萍.跨文化交际语境与特殊会话含意的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8) :9—12.

上一篇:VLAN的实现方法下一篇:版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