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像

2024-08-18

电子音像(精选十篇)

电子音像 篇1

一、建立方言电子音像档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方言反映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传统。

首先, 方言往往反映了历史上的移民情况, 而移民史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移民数量的多少, 迁徙过程的长短, 迁徙距离的远近, 移民原住地以及移民方式都可从方言特征中找到蛛丝马迹。对当地居民来说, 自己的原籍和族别的鉴别有时也要借助于方言[1]17。其次, 方言是各种地方剧种的生命力, 地方戏的主要特点就在于使用方言。各种戏曲的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当地方言的语音、词汇, 甚至语法结构;每一种戏曲的独特声腔往往是结合当地方言的声韵特点产生的, 我国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的产生应归功于各地复杂的方言[1]192。反过来, 利用方言也可研究戏曲在历史上的流行范围和发展概况。不仅戏曲, 很多小说里也有方言成分, 这些方言成分有助于考证小说的作者、籍贯、版本、成书过程等方面的信息。再次, 方言对于了解民俗有很大帮助。各地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的, 民歌和方言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歌词上, 而且还体现在音调上[1]219。通过一些方言词汇, 也可以了解方言区已经消失的民俗民风。各地方言中的同物异名、同名异指反映了各地不同的人情风俗和生活条件。方言的地名往往变化较慢, 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反映出古代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各方言中的不同的植物名称甚至能为栽培植物的起源和传播提供线索和佐证。

2. 现代科技手段使得我们有条件详细、形象地记录方言。

各地文化馆、档案馆目前大都编纂、保存有本地的方言志, 还保存了一些反映当地历史风貌的老照片。方言志是用文字记录, 老照片只是静态影像。这两种记录方式所记录的方言和地方风貌都比较粗疏, 丢失了很多丰富的文化细节。而当前由于科技的发达, 利用影像技术来记录方言已经不是难事。相比文字, 有声影像能记录声音的全貌和细节;相比老照片, 动态影像更能反映各地的真实风俗。更重要的是, 随着大容量电子储存介质的出现, 如今的信息储存不仅容量大, 而且不易损坏和丢失。有了史无前例的记录手段和存储介质, 我们更有责任为后代保留下今天的方言和民俗。

3. 许多方言濒临死亡危险, 急需抢救性记录。

受全球化、城市化的影响以及普通话的大举入侵, 目前全国大部分方言正在慢慢消失。词汇的消亡表现得最明显, 语音语法变化稍慢。而方言的土俗词汇恰恰蕴含着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物产等。目前, 各地年轻一代, 已经很少有人能说纯正的方言。而能说纯正当地方言的人大多在60岁以上, 如果不及时记录, 这些纯正的方言随着老人的陆续离世很快就会消失。因此, 各地方言急需抢救性记录。

总之, 保护方言就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化基因。传承人类文化的记忆, 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传承记录地方方言, 就是留住历史的记忆, 传承地方的特色文化, 是档案部门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具体实践[2]。

二、当前方言电子音像档案建立现状

目前, 全国各地建立方言电子音像档案的现状不容乐观。根据目前可见的资料, 比较大型的建设工作有两项:一项是国家语委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 另一项是浙江省档案局开展的浙江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库建设。

1.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

国家语委于2008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该项目计划依照统一规范, 采集当代中国的汉语方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有声资料, 采集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的有声资料, 并进行科学的整理加工、长期保存。“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原则上按照一县一点的原则, 调查采录1000个单字语音、1200个词汇、50条语法以及规定话语和自选话语等有声语料, 经过科学整理和加工, 长期保存, 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和有效地开发利用。2008年至2010年, 国家语委先后在江苏省的五个城市进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前期试点工作。2010年, 有声数据库建设的重要规范《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正式出版, 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全面展开的条件已经成熟。目前除江苏外, 上海于2011年3月, 北京于2012年5月, 辽宁于2011年12月, 广西于2012年5月, 山东于2013年7月, 河北于2013年7月, 福建于2013年9月相继推进此项工作。

2. 浙江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库建设。

2011年11月, 浙江省档案局发布《关于开展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的通知》, 明确以建立浙江方言音档为省档案局重点项目。该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 为浙江吴方言建立语音档案, 具体分试点推进和全面实施两个阶段进行, 开展时间为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截止2012年4月, 试点工作结束, 18个试点地区的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全部完成。2012年5月第二阶段的工作开始进行, 在浙江全省全面开展浙江方言语音建档工作。浙江省档案局在开展此项工作的同时, 还启动了相关文化建设项目, 把以方言为载体的说唱、语音故事、民间歌谣、戏曲等的整理建档, 建立成内容完备、体系健全的《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 使浙江方言得到有效系统地记录传承。2013年9月, 为配合浙商大会, 又制作出了汇集近80个市、县方音的《乡音的呼唤——浙江方言语音典藏》。

此外, 南京市档案馆曾在2007年开始对方言、民歌进行系统征集, 并加以整理、研究。上海市教委在2005、2006年开展过《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当前方言电子音像档案建立现状反映出, 大部分省市还未启动此项工作, 步伐还不够快, 赶不上方言灭绝的速度。就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而言, 其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过少, 而且只偏重语言学方向。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分“字库”、“词库”、“句库”、“话语库”、“地方普通话库”。每个调查点用1000字调查语音系统, 用1200词调查基本词汇系统, 用50个句子调查主要的语法现象, 用“规定故事《牛郎和织女》”“自选话题”和“对话”进行话语调查。1200个词、50个句子加上一篇故事显然完全不能反映一地方言的全貌, 更不能反映附着在方言上的地域文化。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调查点”是根据县级行政单位设置的, 原则上“一县一点”, 选择县城等在当地影响较大的地方。从方言代表性上来看, 这种选择不是很恰当。县城恰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 且县城的人往往与外界交流比较多, 因而县城的人很容易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即使老人也是这样。结果是县城的方言远不如乡村的地道。此外, 县城的语言往往脱离了地方的生活实际, 词汇更多反映了城市文明, 不能反映丰富多彩的农村社会生活, 如饮食、民俗、农耕生活等。针对当前现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和加强此项工作。

1. 必须立即重视方言资料的抢救。

当前, 一些地方对文化软实力, 对方言的濒危地位, 对方言的文化载体性质认识不够, 导致方言建档工作没有提上档案工作日程。各地应该从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方言, 充分意识到城市化背景下方言和地域文化的严重濒危性, 通过方言建档, 及时保存、有效传承地方文化。

2. 必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吸收方言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参与。

我们要记录各地方言的全貌, 就要考虑它的整体性, 在记录语言本身的同时, 还要考察它所产生和流传的环境。各地方言与各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民俗、岁时令节等非物质文化都是息息相关的, 是它们存在的手段和载体。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江苏库在建立的时候就增设了“地方口头文化库”, 分期分批录制地方戏曲、童谣、说唱、吟诵等经典片段。各地可学习江苏省的前期经验, 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整体状况, 利用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项目契机, 丰富本地的资料。

3. 必须重视方言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 应做好方言档案资料在深入研究方面的开发工作。各地档案馆可与地方高校合作, 共享资源, 共同开展语言本体和语言文化研究, 深入挖掘本地方言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 可与地方高校合作建立地方方言保护与研究中心, 通过考察方言中大量特有词汇的所指、来源, 以反映出当地历史上的民俗、时令、农业生产等情况, 进而编纂专著来记录当地的民俗、饮食、戏曲等。这样做既发挥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文化的功能, 也保证了建设工作的质量。其次, 做好方言档案资源的展示工作。各地档案馆可与高校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合作, 把方言档案以实物资料或数字化的方式入藏博物馆, 由于博物馆特殊的保管和展示条件, 入藏博物馆从某种意义来讲, 可以说是实物资料的最好归宿。

参考文献

[1]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电子商务电子简历 篇2

男 21岁 广东人

学历: 中专/技校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期望薪资: -3000元

工作地点: 广州 - 白云 - 三元里

求职意向:网络推广 | 网站运营 | CAD设计/制图 |平面设计 | 原画/绘画师

沟通能力强 执行能力强 学习能力强 诚信正直 沉稳内敛 善于创新

工作经验(工作了4个月,做了1份工作)

卡啰伊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9月 至 1月[4个月]

职位名称:淘宝后台

工作内容:本人在该公司的工作范围:活动注意事项(例如天天特价)活动宝贝属性跟活动前准备。

教育经历

206月毕业 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电子商务

自我描述

本人性格沉稳、乐观向上、较强的学习能力跟适应能力,我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对事情认真负责,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人坦诚、自信、处事冷静,人际关系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数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当有可为 篇3

然而,对于基础教育的主体人群——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而言,“数字教育”似乎还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只是在一些发达地区以试点的形式零星的出现,并未形成应用性的广泛普及。数字化技术尚没有在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常态化应用,这与数字化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在感叹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发出了“技术向左,教学向右”的呼声。这种质疑形象地反应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字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即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的应用出现了脱节。

技术创新主体(互联网或信息技术企业)与教学主体(师生)由于沟通与联系不足,导致了“技术向左,教学向右”的不协调、不同步问题。数字教育的创新发展,只有兼顾“技术”“内容”和“人”,才能引领技术与教学高效融合,实现技术对人的能力拓展,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其在数字教育领域可以有所作为

在当前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形势下,由于各自领域的专业限制,要加强技术、内容与人的互动和联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一种与技术创新主体和教学主体都有着密切交流的“第三方”的介入,实现数字化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等多方的资源整合和需求满足。具有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功能的电子音像出版社,就是最为合适的中介服务即“第三方”载体。

1. 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中介服务功能

具有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功能的电子音像出版社,能够通过数字教育出版的“内容”来有效连接“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师生用户——市场),打通数字教育产业的上下游,促进技术与教学的高效融合。首先,电子音像出版社匹配教材、教参和教辅的光盘等数字化产品,都是为师生教与学提供服务的,且具有内容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师生对其认同感较强。其次,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对原有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基础上,建立动态的资源建设机制,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稿优势,组织一线优秀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最终形成符合教育实践的内容产品。再次,电子音像出版社能够紧跟技术发展步伐,结合各学科特色来探寻技术与教学的切合点,精心制作一些专业性的教学辅助工具。因此,电子音像出版社需把握数字教育出版的良好机遇,积极树立现代出版理念,努力打造数字教育出版服务业,从产品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并借助自身发行渠道,快速广泛推广数字教育产品,最终达到技术和教学的高效融合。

2. 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出版功能

(1)与教学应用领域的常态化沟通

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传统教材、教参和教辅音像类产品的生产与制作,都离不开教研室等教育主管部门、一线优秀教师的参与。通过选题研讨会、组稿会、调研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与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教育领域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等实现了常态化沟通。基于此,出版社要不断了解教学应用领域数字教育的实际需求,并对已有数字产品进行互动反馈,形成“用户需求——产品策划——产品生产——产品使用——用户反馈——产品更新”的运作模式,有效促进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2)促进成熟技术的应用性转化与推广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将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打造有针对性的教学应用,增强教学效果。例如,结合英语学科中口语听力能力培养的需求,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与安徽科大讯飞合作推出了《凤凰智能英语》系列软件,配套译林版英语教材和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内容,采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通过人机对话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听力口语考试成绩。

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可为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教育服务的品质由教师和学生的交互程度决定,交互性的提高除了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调动人(师生)的能动性。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的“知识服务”(即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多产业融合为依托,满足用户不同知识需求的服务过程),能够让技术和人的能动性都充分服务于教育。

在“知识服务”过程中,出版社必须建立资源库,使知识高度碎片化、专业化、系统化,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与创新,使知识附加服务进行增值化处理;通过挖掘大数据,构建个性化、交互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最终形成融合信息新技术、延长出版产品链、覆盖教学全流程、伴随用户成长、版权保护良好的服务型产品。

1. 建设以增值服务为主导的知识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免费开放教育资源的浪潮已悄然兴起,自此,传统出版社的“内容”优势被极大削弱,内容的增值化服务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电子音像出版社需要对长期出版活动中积累的存量资源进行梳理和碎片化深度加工,并对知识元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引标注,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同时按照知识架构,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制作支持多系统兼容、多终端发布的数字化资源,以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效用最大化,同时,动态更新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此外,利用数据库中的优质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或二次加工,添加各种服务形成增值化产品,实现产品的丰富性、精准性和多元性。例如,在纸质教科书的基础上,添加多媒体立体资源和多元交互技术,制作互动电子教材;针对教师备授课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需求,设计以互动电子教材为基础,以优质资源为主导的备授课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智能语音、App应用开发等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形成促进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教学工具,促进教学设计与学习方法的调整与优化等。

当然,积极打造基于各类学习素材的在线学习产品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在我国教育环境下,对于中小学主干学科的“翻转课堂”尝试还不太现实,而信息技术、科学、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在线学习将成为可能。这些课程基本不与升学直接挂钩,网络在线课程的方式,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管理,也能帮助学校有效节约、利用资源,因此在实际落实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此外,版权保护工作也很重要。数字版权保护应使合法用户安全、快捷地访问其所需的资源和产品,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访问,防止资源的拷贝与流失。因此,要充分利用数字水印、数字签名、行为控制、数字证书与认证等版权保护技术手段,辅助以用户管理等方式,积极做好数字版权保护工作。

2.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即时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与推送技术,能够实现即时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源和精准定制服务——学生的“即时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可能。这两项工作由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知识服务”来创设是最佳的选择。

电子音像出版社应建立或整合各学科的题库,供学生课堂互动测试和课后习题练习,同时方便教师智能组卷,并针对评测结果进行分析,形成针对个体学生和整体班级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和探寻信息的技能十分重要,这一点单凭技术远远做不到,必须精心策划组织内容来引导与实施——尝试建立在线课程,在课程中链接已有应用,拓展其他应用,全方位满足学生的需求;整合专题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内容;根据学生搜索的内容,主动推送相关拓展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等。

组合各种技术,打造多元学习模式,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基于互动电子教材的基础性学习,通过数字终端的常规性独立学习,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结合短小微课程等多媒体形式,碎片化教学,避免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感知的枯燥与乏味感。②基于教学工具的实践互动性学习,结合各学科特点打造实用的工具平台和操作平台(仿真实验室),提供全面的实验工具,学生可虚拟操作仿真实验过程;智能英语、人机对话,将学单词、读课文、练听写、答问题相融合,学生可获得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提供创作空间的形式,让学生组成动手创作小组,学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动手创作相应的作品。③基于游戏闯关、虚拟现实的进阶式学习,联合课程专家和优秀作者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和资源,并进行规范整理;设身处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学习过程,研发个性化的进阶式学习模式;结合学习者自身学习状况,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和针对性应用;解锁式闯关学习形式,实现虚拟跳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④基于互动合作的交流协作式学习,充分应用合作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建立虚拟社区,通过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即论坛和即时通讯工具等,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自主式的联系,有效实现互动式资源更新。

3. 伴随个体成长,打造时间轴全服务

目前,很多省份的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已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档案评价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重视评价的情境性,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对学生素质实施综合评价。电子音像出版社可结合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信息,配合建设学生电子档案信息库,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统计,提供涵盖学业能力、行为规范、个性发展、体能素质、心理发展等层面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基于此,为用户的进一步学习提出针对性学习方案建议,形成精细化的产品服务。

电子音像 篇4

1 国内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音像协会发布的有关数据, 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国家级音像制品的发行数额在连年持续大幅下挫后已经下探到了谷底。上海音像批发市场2000年营业额超2亿元之巨, 而到了2007年只有几百万营业额。上海文广局的一项调查显示, 2007年上海全市正版音像制品的销售相比2004年营业额下降了80%。全国连锁的美亚音像连锁经营公司高峰时年营业额超亿元, 到现在已难以为继。从全球背景来看, 并非只有我国的音像业前景堪忧, 国际上音像业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以德国为例, 2007年德国官方统计, 德国唱片销售额下降了70%, 而在美国, 从2001年到2007年唱片业的销售额逐年下降, 几近崩盘[1]。

2“盗版”困境的成因

音像出版业陷入今日的困境, 是由其所使用的载体与技术所决定的。在早期传统唱片制作技术中大多使用胶木唱片和塑胶唱片, 技术上个人不太可能复制, 而今CDVCDDVD、MP3MP4MP5等等新媒体已经走入普通家庭, 技术实现的门槛大大降低, 个人电脑刻录功能以及高容量移动硬盘的出现, 个人高质量复制音像内容成为可能, 胶木唱片和塑胶唱片遭遇淘汰的困境成为必然, 而盗版也因此猖獗。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网速的大幅提升, 通过网络在线看音像制品或下载音像制品已经毫无问题, 从而加剧了电子音像出版业的“盗版”困境。2009年的优酷、迅雷盗版案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百度上的盗版音乐下载也是典型案例。

3 多元化开发的应对之道

所谓多元化开发是通过有效的策划与营销, 使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多元化, 充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同时以其他营销手段带给读者多色彩、多元化的体验, 让其觉得有意思、买得有价值, 并引导读者进一步的消费意图和新的消费方向, 实现电子音像产品的增值。应对当前电子音像出版业的盗版困境, 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3.1 电子音像产品的服务多元化

电子音像产品要在满足读者个性变化要求的同时实现出版业的市场效益愿望, 通过全方位、及时、满意的售后服务, 充分地实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从而提高读者忠实度, 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这是当前出版所欠缺的。全方位的服务已不单纯停留在“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图书可以调换”上, 而是要根据产品的特点与读者的实际需求, 向读者提供有价值服务, 比如在音像店设导购员, 为读者介绍产品, 解答读者疑难;给读者提供意见与建议板, 不断改进产品形式与内容;在网络上实现答疑和升级等。特别是教育类音像产品, 在整个销售环节都可以提供相关问题的人工解答, 为读者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专家指导, 辅助读者完成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 实现“盗版”无法解答的“服务”。

3.2 组合多元化载体, 实现全媒体出版

不同的电子音像产品根据所表达内容的不同有着各自最适合的载体表现形式, 但是“最适合的载体表达”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读者的。相同的信息内容以多元化载体进行整合包装, 给产品一个“增值点”或“虚拟文化点”, 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实现电子音像产品的全媒体出版。

针对同样内容的读者需求, 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互动等多种方式同时去满足, 而显示终端可以是现有的图书、光盘, 也可以是长于表达文字、图片的手持阅读器 (如汉王) , 也可以是电视、电脑、IPAD或手机;传播通道可以是传统的书店、音像店, 也可以是有线电视网、宽带网、无线网络, 这就是全媒体出版。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传播通道、不同终端各有其长处与短处, 整合在一起, 即形成全媒体出版。这样, 各种媒介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 相互利用、相互影响发挥最佳的出版价值, 自然就可获得和构建更大的市场空间。

3.3 销售渠道多元化

1) 让音像产品走进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体系;

2) 截取电子音像出版物的部分片段, 利用出版社的网站供读者在线试听、试看, 以扩大产品影响, 及时得到读者反馈, 并提供在线销售, 促进电子音像市场的良性循环, 从而有效遏制盗版行为;

3) 不断开辟新渠道, 例如与企业、学校等单位联合, 开发电子音像礼品、纪念品、教学产品等。

3.4 网络应用多元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 电子音像产品也同时拥有了一个重要的承载媒介, 网络技术是信息全球化和出版资源大众化的有力保障手段, 互联网造就一个潜在的全球文化市场, 电子音像出版业必须抓住这个契机, 与时俱进, 在网络上实现多元化应用。包括网络出版、提供网络下载、开设网络防伪验证、网络在线答疑、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开发网络动漫等, 逐步实现电子音像出版编辑、制作流程数字化, 管理网络化。

4 结论

在网络时代, 盗版作为造成音像出版业眼前困境的主要因素, 音像出版业应该挣脱载体与观念的束缚, 跳出出版的藩篱, 强化出版的增值意识, 实现产品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 求得自身持久生存和繁荣发展, 从而改变当前电子音像产品市场困境。

参考文献

[1]蒋顺.音像出版的困境与出路[J].编辑学刊, 2006, 1.

[2]电子音像出版业:走出困境实现产业创新[EB/OL].http://www.law124.com.cn/infoview.asp?id=177.

[3]齐翠红.浅谈电子音像产品的“增值”开发[J].科技与出版, 2006, 5.

电子音像 篇5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新宅里完小 2017年上期

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

过马路时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确认安全后方可。不骑自行车;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4、讲究饮食安全

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在校外无证摊点上吃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注意实验课的安全。在上实验课前要听老师讲解注意;在做实验时要按要求来做。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并按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危险

6、每位同学还要注意心理安全。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猜疑、让家长来学校为你撑腰,以免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理解,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五、校外安全

1、要有“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电器,不私拉电线,不在教室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等电器;不和陌生人说话,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报告保卫科或教师。

2、要学会自护自救,要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的人和事。

3、自我防范意识。

同学们受到意外伤害,很多是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我们只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意外伤害。我们要注意不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上学放学时尽量不要独行,不要走小路,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4、紧急电话:“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注意,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六总结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面对生命我们要珍惜、敬畏。把安全意识化为行动,让危险远离我们的生活,有平安健康才有幸福梦想!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形成“安全”的浓厚意识。要时刻有安全意识,努力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警钟常鸣,永记心间!

最后,希望同学们自觉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1课

信息的存储与传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情感目标:

·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

·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规范上课要求

二、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1.引入──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大量的信息。走在街上,你会看到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翻开报纸,你会读到千奇百怪的新闻;走进课堂,老师会向我们传授很多很多的知识。信息就是消息、情报、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有。2.了解信息技术

师:信息技术就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技术(工具)的总称。

三、了解信息传递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信息传递的实例 2.拓展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结合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学生简单介绍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四、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技术 1.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存储的重要性

师:刚刚老师用电脑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图片,如果老师现在把电脑关了,这些图片我们还能再看一遍吗?

2.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的技术手段

师:就像我们的大脑一样,电脑也可以保存信息,而且还不会忘记信息。如果你生日那天,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参加你的生日庆祝会,那么有什么办法帮助你永远记住这样快乐的一天呢?

3.体验多媒体信息的获取途径

师:今天是新学期里这门课程的

不传,老师要奖励你两颗心;如果你能做到不因网络虚拟,同样诚实友好地与人交流,绝不做欺诈侮辱他人的事情,维护网络的文明,老师也要奖励你两颗心。最后一颗心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如果你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上网,不沉溺网络,老师将最后一颗心奖励你。师: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拥有六颗心,那么我们的互联网将是安全、文明、美好,纯净的世界。

师:你们有信心拥有六颗心吗? 师:让我们人人都成为网络文明小公民!

第10课 收集整理“自然灾害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开本,报头、报眼。

2.学会在WORD中进行纸张大小以及页边距、版式的设置。3.能够制作版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在WORD进行文字编辑,处理图片,会规划版面,进行页面设置,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纸张大小、版式等。在协作学习和交流实践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自然灾害图片、文字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把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导入]师讲述龙卷风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太大了我们应该关注环境,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问: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一下好不好?

二、揭示主题

板书:整理自然灾害知识 [任务]文字图片处理

[学习要求]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文字的编辑和图片的处理。[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展示

当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了?你是怎么解决的?

同学互相商量一下,你们的版面打算怎样设计?(可以在纸上画个草图)要求:页边距2厘米,纸张16开

[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汇报,并板书总结汇报内容 [质疑]在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要求:

1.使用表格,按设计格式来规划版面 2.插入图片-文字并进行适当的格式设置 3.设置表格居中,并取消表格线 4.以你所搜集的自然灾害名为题保存文件

[小结] 制作版面要合理,使读者阅读方便,整体修饰要适当、和谐美观有创意。

第11课 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会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简单的“自然灾害知识”网站主页。2.掌握网站主页的保存及站点中图片的保存,并学会对布局单元格进行调整。3.认识网站的相关小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如何在frontpage2000软件中制作出一张网站主页。

难点:如何进行很直观的把枯燥的知识运用到一个个任务中,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快速完成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师:同学们好!这一堂课要让你们学的东西很多!首先老师先提出几点小要求:

1.你们翻开书P68。

2.进教师机把素材图片复制到你们的D盘下。3.坐好,挺直。

(二)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演示.Html网站主页(网络监控)、引出本课教学任务。

复习并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制作出一个 “自然灾害知识”网站主页。

师:同学们,看看你们谁更聪明哈!老师问你哈:联系WORD中的排版技巧,猜猜这主页中的图片是怎么放进去的呢?表格制作是用插入表格工具:设置表格的属性完成的么?要设置绿色的字体又是怎么完成的呢?

师:这个网页的保存格式是.html.而WORD的保存格式是。。.doc格式。我们怎么进入这个编辑框中呢?就像我们怎么打开WORD一样,你们双击电脑桌面的,进入编辑窗口中。

师:你们也来对着黑板上的步骤或给你们的纸张中的步骤来完成制作一张比老师更漂亮的主页,好吗?

师:小组进行分工合作一下,尽量小组独立完成,哪里不懂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注意学生的表现)

师:若你们还不是很懂表格的绘制的!可以参考黑板上的步骤或发给你们的纸张(包含步骤内容)。(设计目的:更方便的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完成课堂任务)

师:接下来由大家自己操作,保持课堂秩序。

(三)课堂总结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表扬完成课堂练习的同学。同时指出部分不认真的同学的完成情况,提出希望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及小结

1.要求:利用已学知识,展开思维的创造力,课后完成书本P75的“试一试”。同时请同学们回家要做好下一堂课的预习。并认真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好好把书本的P68—P71页看几遍。

第12课 制作“自然灾害知识”网站主页

教学目标:

学会建立空白网站,制作主页,体验frontpage布局表格和单元格。

通过学习,掌握网页制作的方法,从中了解自然灾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word文件转换成主页文件,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这节课我们直接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更漂亮的主页。板书:制作“自然灾害知识”网页

1、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看书72页学习新知

利用书中的知识试作出和老师制作的一样的空白网站。教师指导自学

2、制作主页。

提出问题,教师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讲解像素的知识

3、插入图片,文字及调整格式 由教师演示 讲解、巡视指导

你认为难的地方是什么?怎么解决?

4、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作 教师单独指导 展示成果

5、说一说使用frontpage的布局表格页面布局时,与Word表格进行页面布局有什么异同?

保存和预览网页时,需注意什么?

6、总结:同学们通过大量的自学对frontpage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利用好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出更漂亮的主页。

第13课 建立网页之间的超链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视图菜单,掌握用导航的方法给网站添加新网页。

2.学习通过“超级链接”在网页中添加新的网址,培养学习收集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尝试用“主题”美化个人站点,增强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导航”中添加新网页。教学难点:利用“超级链接”添加新网址。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谈话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跟随着小博士学会了创建一个站点,在站点里有兴趣、相册和喜欢站点等这样的几个网页。小博士是个画画迷,他画了很多作品想把它们在网页展示出来,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添加新网页)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授

学生自主学习与操作 1.如何在站点中添加新的网页?

(1)打开站点,尝试点击视图中的“导航”图标,观察并说说窗口中的变化。(2)自学教材内容添加新网页并重新命名。

(3)学生交流操作添加的体会,并展示操作添加的步骤。(4)小组讨论:怎样在导航的菜单中加入下一级菜单?(5)小结。

2.在网页中利用“超级链接”加入喜欢的网址。

(1)教师提示:平时在上网的过程中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网址?如何把喜欢的网址添加到自己的站点中呢?

(2)演示操作步骤:

A、打开“喜好站点”,并在网页中添加站点的名称“迪尼斯”。

B、选中“迪斯尼”文本,在菜单栏再选择“插入”菜单内的“超级链接”命令。C、在对话框内的地址栏里输入“迪斯尼”的网址。(3)学生动手尝试在网页中添加自己喜欢的网址。3.美化自己的站点

(1)FRONTPAGE自带了很多主题供大家选择,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看哪种适合你的网站。

方法一:在“格式”菜单中选择“主题” 方法二:在网页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主题”。(2)学生自主操作。

(三)交流合作,尝试对网页进行修改与完善。

1.学生动手综合所学,在网站中添加网页、加入喜好的网址、美化网页。2.相互交流,图片如何加上超级链接。

(四)课后实践

电子技术革命——柔性电子 篇6

从数据来看,柔性电子指数是7月30日才开始启用,到现在只有13个交易日,从走势图中来看,还没有走完一个完整的N字形,说明这个板块是最新的板块,那么,什么是柔性电子?

柔性电子可概括为是将有机或者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或者可延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华南理工大学消息,近日,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研制成功。此显示屏具有超轻薄、可弯曲和折叠、抗机械冲击等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将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例如,可以将其做成窗帘,白天卷起来不影响采光,夜晚则可以作为电视屏幕;也可以做成穿戴式显示器件,装在袖口、衣领、鞋子、领带等处,甚至可以特制“人型显示器”穿在身上;此外,由于其轻质、便于携带的特性,还可以用于各种可屏幕隐藏(收缩)的设备。

那么,我们来看看在A股市场都有哪些是柔性电子概念股呢?目前属于柔性电子概念股共有得润电子、天津普林、深圳惠程、超华科技、欧菲光、中京电子、双星新材、丹邦科技、长荣股份、光韵达、生益科技等11只个股,在这11只个股当中,光韵达、欧菲光、中京电子、丹邦科技、得润电子等5只都走出一段很不错的行情。那么,在剩下的6只股票当中,还有哪些会出现期望的行情呢?

(1)天津普林(002134):

公司的印刷电路板技术和工艺在国内同行业居于现价水平,具有所有硬板PCB加工能力,可以加工最小空0.20mm,最小线圈0.10mm,最高层数16层,高精密电路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邮电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该股连续15个交易日出现放量上涨,现在的价位就是可以进场价位,止损价:5.40元。

(2)深圳惠程(002168):

公司最近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公司占84.63%)主要从事聚酰亚胺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激光等领域。 目前尽管成交量不如天津普林成交量大,但是,该股也是蓄势待发,现价也可以进场,止损价:8.50.

(3)生益科技(600183):

公司目前客户群以中资、港资以及欧美资本的PCB为主,正在扩大在台资、韩资、日资等PCB客户中的市场占有率。2012年年报披露,软性材料经艰苦努力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自主研发的二层法覆铜板在重要客户取得突破,迅速满产并供不应求。公司规划2013年产销挠性板290万平方米。 目前该股是绝佳进场位置,止损价:4.30元。

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 篇7

1 基本概念

电子病历发展时间较短,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尽管不同的机构对电子病历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从电子病历应当包括的信息内容和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2个方面进行了描述[1]。

目前,我们通常所指的电子病历包含了其应包括的信息内容和具备的功能2个方面,由于基本概念、信息内容以及系统功能都不够明确,影响了电子病历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明确。

1.1 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以及影像等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2],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它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作为主要的信息源,取代纸张病历。

这里定义的电子病历主要指所要包含的信息内容,是静态的概念。

1.2 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是基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电子病历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和处理系统。这里定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主要指系统功能方面,是动态的概念。

电子病历系统强调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超越纸张病历的服务功能。电子病历系统从3个方面展现了其主要功能,分别为:医疗信息的记录、存储和访问功能;利用医学知识库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的功能;为公共卫生和科研服务的信息再利用功能[3]。

尽管从概念上可以严格区分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但由于两者关系非常紧密,有时并不严格区分,常用电子病历统称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

2 功能定位

2.1 电子病历信息内容

(1)临床诊疗信息全要素记录。由于缺乏临床信息系统的支持,我国电子病历是从病程记录编辑器发展起来的,所以,现在还有不少人把电子病程记录等同于电子病历,这是对电子病历认识的一个误区。真正的电子病历是集成和融合了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所有的临床诊疗信息,不仅完全可以取代纸张病历,其内容还远远超越纸质病历的内容,如包括动态的医学影像、药品耗材厂商、供应商以及检查检验设备等更为详实的信息。

(2)仅限在医疗机构内部。电子病历就是单个医疗机构的患者临床诊疗信息的全要素记录,电子病历记录的内容具有法律责任。跨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信息共享和个人的健康记录(如:免疫接种、健康查体、健康状态等)应属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范畴。

(3)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关系。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是以医院的电子病历为主体,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健康档案[4]。EHR将跨越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

卫生部提出构建“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也充分说明了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定位范围和主要内容。

2.2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范围

按系统的功能范围,电子病历系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2.2.1 狭义的电子病历系统

狭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不负责病历内容的产生,仅负责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和处理[5]。这样,医嘱、病程记录编辑器等系统都不属于电子病历系统,而应统一纳入到临床信息系统范畴。

2.2.2 广义的电子病历系统

广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不仅负责电子病历内容的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和处理,而且所有与电子病历有关的系统都属于电子病历系统范畴。这样,不仅医嘱、病程记录编辑器属于电子病历系统,PACS/RIS、LIS、重症监护系统、手术麻醉系统以及护理系统等与电子病历内容相关部分(如:诊断报告系统)都属于电子病历系统范畴,但科室管理部分(如:科室内部的排班、预约、工作量统计等功能)不属于电子病历系统。

3 建设目标

电子病历系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数据记录,是建立在医嘱、检验、医学影像、心电、手术麻醉以及护理等各类临床信息系统基础上,以满足临床诊疗现场的信息需求和改善医生临床决策为目的的综合信息平台,完整的临床数据集成、展现以及智能化应用成为电子病历发展的目标,其发展应用最大程度代表医院数字化建设水平。因此,可以用“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来高度概括电子病历应具备的核心要素和建设目标。

3.1 无纸化存储

无纸化存储是实现电子病历的必要条件,如果一家医院还达不到无纸化存储的要求,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所以实现无纸化电子病历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日本制定了医疗信息电子存储的三原则,即真实性、可读性和保存性。美国在1996年通过的医疗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HIPAA)建立了医生、医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在处理电子健康信息时(如医疗记录和患者账户)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行动指南,为医疗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基础。

参照日本、美国电子病历的管理规范,根据卫生部对病历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实现无纸化电子病历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

(1)全面性。即电子病历至少应包括纸质病历的所有内容。这就要求医院实施非常完整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并进行很好的集成,构建临床数据中心(clinical data repository,CDR)是实现电子病历全面性的必然途径。

临床数据中心是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类临床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地表达、组织和存储,为医院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数据中心,实现患者门诊、住院、查体等医疗数据集成和长期大容量存储管理。

(2)可读性。可读性体现在保存格式和病历内容的标准化,即电子病历的保存和管理不能依附于任何独立厂商的数据格式,而应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数据语言(如XML、DICOM等)来进行存储和管理。为了确保记录的数据和信息持久、准确的可用,必须依赖于一套统一的受控医学词汇表(controlled medical vocabulary,CMV)。一般需要使用标准术语体系来建设CMV,广泛使用的标准术语体系包括ICD-10、LOINC、SNOMED-CT等。同时,也应采用可理解的自然语言进行描述,绝不能采用非标准的编码进行描述。

(3)真实性。真实性主要体现在实时性和不可篡改性,即能够实时记录从各种临床信息系统采集到的诊疗信息和医护人员记录的主客观信息,应具备符合“电子签名法”要求的数字签名,记录的内容应具备防篡改功能和不可抵赖性,即使因某种原因需要修改,应详细记录修改人和修改时间。

(4)隐私性。能够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除经治医生外,没有经过患者同意,一般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访问病历内容。若确因科研需要访问电子病历,应采用技术手段对患者个人信息与电子病历信息分别建模,最大程度地获得安全保障,并能够方便地为临床研究提供匿名的电子病历数据。

(5)安全性。应采用完备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电子病历信息的安全,如双机热备、异地备份等,如果实现了无纸化电子病历,而没有完备的备份措施,一旦出现故障,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3.2 一体化展现

电子病历内容主要通过集成展现系统进行展现,它以图形化界面全面展示患者诊疗信息,减少了医务人员多次启动不同子系统的重复操作,可直观有效地调阅、查询、检索和对比不同的诊疗信息,实现快速浏览、书写等各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师提供了利用患者信息的最有效途径。

医生工作站作为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和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部件,既是电子病历的信息源,也是电子病历最重要的展现载体。

福州总医院在全面实施医学影像、病理、超声、胃镜、心电、检验、监护、麻醉、医嘱、病程记录以及护理等20多个临床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标准规范的临床数据中心,实现了患者信息全要素记录和融合,并在医生、护士工作站中广泛应用电子病历集成展现功能,实现诊疗信息全视图浏览,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科室综合浏览界面突显病情变化、新入、手术、危重患者等关键信息,便于医生及时掌握全科诊疗情况和特殊患者信息。

患者综合浏览界面见图2,以事件和时间为坐标组成二维空间,能够快速、准确地浏览患者入院以来主要诊疗事件、病情变化情况,可按图形展示各类检查、检验内容,并按颜色显示阳性记录,使患者诊疗信息一目了然。

图2患者综合浏览界面

患者体征浏览界面见图3,在该图上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生命体征、医嘱以及检查检验等重要临床信息进行浏览。关键指标功能是针对各病种定义相应指标,有效方便了医生诊疗。

3.3 智能化应用

智能化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医生的临床决策水平,是电子病历系统的另一核心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医疗过程管理能力、电子化临床路径、闭环医嘱、临床知识库和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实施和应用[6]。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集成了知识库和临床路径功能,可对诊疗活动实现全程管控,有效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3.3.1 集成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7]。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应完成的时间等,增强了诊疗活动的计划性。

电子化临床路径打破了纸质临床路径教科书式的工作指导流程,完全嵌入到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医嘱系统)中,以更加规范的计算机控制方式进一步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以电子化方式更加高效规范地完成一整套临床医疗服务。

3.3.2 闭环医嘱管理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嘱是否及时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围绕整个医嘱处理过程,基于工作流技术构建了一个闭环的医嘱管理系统,将医嘱从下达、转抄、校对一直到执行以及执行结果的监控、反馈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对医嘱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纠正和信息反馈,减少了医疗差错,确保了用药安全。

闭环医嘱的实现还有赖于移动医护工作站的实施,通过PDA和移动计算机实现了床旁患者生命体征的采集和医嘱的执行。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护士可以在床旁实时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体征信息以及医嘱信息;实时执行床旁体征信息采集;医嘱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拆分,自动提醒护士本班次应该执行的医嘱;实时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按照患者的护理等级、手术情况等信息,自动提醒护士什么时候应该测量病人的体温、血压、体重等信息;查看患者的检查、化验预约信息;自动统计出入量等。

3.3.3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临床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实时地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各种信息支持,通过智能、主动的提醒,实现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8],具体表现为:

(1)确保合理安全用药。在医生下达用药医嘱时,可以为其提供药品使用说明的查询;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不良作用检测,使医生在下达医嘱时避免用药错误。

(2)辅助诊疗信息决策支持。基于临床诊疗指南,自动提出可供医生参考的初步诊断意见,根据诊断意见,自动提出进一步治疗的建议。

4 发展趋势

4.1 更加人性化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模式不仅是工作流程的改变,更是服务理念的进化。电子病历正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最好的实现平台,为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各类用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工作环境;也给患者带来更灵活、舒适、便捷的就诊体验。

从单纯考虑到数据的采集、存储、安全性等向数据的分析、利用,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决策支持等方向转变,主要表现在临床数据仓库的建设和数据挖掘的广泛应用等。

对大量数据进行建模、预测以及联机分析等处理,从中开发、利用或发现某些新信息、新知识,为医院领导、临床医生及医院药学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决策依据。

4.2 更加标准化

信息标准是信息能够共享和交换的基础。如果没有统一和规范的信息代码,即使有统一和完整的电子病历结构,病历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共享。目前,标准化工作得到国家卫生部领导的高度重视,相继着手制定了“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医院基本数据集标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体系”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相信随着标准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将会更加完善。

4.3 区域一体化

从单一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向医院集团内统一的信息系统及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顶层架构设计时更加重视信息标准化和系统集成平台等。

电子病历的最终阶段是对EHR的全面支持。综合性医院中丰富的医疗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医疗信息标准化、数据互操作等技术实现与区域医疗的一体化发展。它能够为小型诊所、专科门诊、社区医院等规模较小的医疗设施提供包括患者既往病历、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结果等在内的临床信息支持;向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区域内疾病分布情况、卫生资源利用率、疫情预警等信息,辅助区域卫生发展的决策制定,预防及监控重大疫情;为医疗研究中心、医学院提供完整的临床数据样本和医疗教学信息,以支持循证研究和实例教学;为区域内人群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医疗信息查看、医患交流、就诊预约等服务[9]。

5 几点建议

(1)推行电子病历要循序渐进。因为我国绝大部分医院还达不到以上无纸化电子病历的5个原则,甚至达到第一个原则,即全面性的医院都很少,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医院是手工与电子并轨运行,电子部分也可能是部分符合规范部分不太符合规范,而且要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将推行电子病历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制定不同的规范可能更为合适:

第一阶段,要承认打印病历并手工签名的合法性。当医院仅部分病历内容实现电子化时,如果能够承认这部分内容打印并手工签名归档的合法性,一定会极大改善医院的流程和工作效率,提高医院及医护人员实施电子病历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总后卫生部起到了示范作用。去年,总后卫生部制定的《军队医院电子病历管理办法》就是基于打印病历的合法性,该措施有效促进了军队医院电子病历的发展。

第二阶段,承认PDF格式病历电子化的合法性。PDF文档是国际公认的符合规范的标准化文档格式,使用电子签名后的PDF文档可以安全可靠的用于企业之间电子文档交换和电子合同签署。当医院实施了全面的临床信息系统,病历的全部内容都可以实现电子化,但又达不到无纸化电子病历的5个原则时,可以以PDF格式进行归档。解放军251医院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PDF格式仅能进行一般的阅读和浏览,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以PDF格式保存的病历仅能称为病历的电子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电子病历。

第三阶段,承认无纸化电子病历的合法性。当医院构建完整的临床数据中心,达到以上5个原则时可以承认其无纸化电子病历的合法性。但为了既认真又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按照无纸化电子病历五原则,即全面性、可读性、真实性、隐私性和安全性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确保电子病历的健康发展。不过,要达到第三阶段难度非常大,目前在国内尚未出现能够达到第三阶段的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无纸化电子病历,是否可以采用进行试点、试行到正式生效这种方法更为稳妥和有效呢?

当然,把推行电子病历分为3个阶段,主要是从宏观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归类,并不是说医院推行电子病历一定要经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才能达到第三阶段。具体到某一家医院特别是新建的医院,如果条件具备,完全可以直接实现无纸化的电子病历。

(2)实行电子病历准入制度。现在医疗仪器的生产和销售、药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相应的认证机制,由于电子病历对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更应该有相应的认证机制进行安全和有效性保证。虽然现在法律承认电子病历的合法地位,但也不能保证所有医院的电子病历都具有合法和有效性,只有那些经过安全认证的电子病历系统才具有合法和有效性。电子病历认证机构的设置主要有2种途径:(1)由政府组建的或者授权的机构担任,以政府信用作为担保;(2)通过市场的方式建立,在市场竞争中建立信用。为了保障我国电子病历的健康发展,由政府组建的或者授权的机构担任电子病历的安全认证机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研究。前面已经讲过,取代纸张病历不是发展电子病历的唯一目标,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临床诊疗现场的信息需求及能够有效改善医生的临床决策,这就对电子病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的概念与联系、电子病历的内容、标准化以及电子病历系统的内涵与外延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10]。

参考文献

[1]薛望国,李包罗.临床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77-80.

[2]柴华,喻革武.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要素杨淼淇[J].医学信息,2010,23(3):555-556.

[3]李韶斌,黄谷子.数字化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09,6(1):62-68.

[4]时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09,20(4):242-244.

[5]任.浅析电子病历系统[J].医学信息,2010,23(1):19-20.

[6]傅征.数字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赵希平.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31-32.

[8]雷健波.电子病历的核心价值与临床决策支持[J].中国数字医学,2008,3(3):26-29.

[9]李劲松.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5-7.

电子音像 篇8

一、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路径

基于电子政务的电子文件中心是建立在政务网平台上介于电子文件生成政府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电子文件保管机构, 同时是数字档案馆前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 是实现电子文件的接收、管理、利用和移交, 与数字档案馆在信息交换上进行无缝对接, 提供基于权限的电子文件全文检索或浏览、电子文件借阅和归还、专题或个人收藏、信息发布、网上调查等多种电子文件的综合利用形式, 可实现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过程的完整管理, 以及海量电子文件的信息使用价值的综合利用, 改变目前中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

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路径, 基于以下三层架构:

(一) 应用层

政务网用户通过熟悉的微软界面和工具, 如MS-Office, Share Point, 以Web方式直接与电子文件中心进行交互, 提供和实现电子文件的接收、管理、利用、移交等四个核心功能内容。

(二) 公共服务层

政务网为应用层提供众多基础服务, 如存储和索引、工作流、PKI、目录服务、权限管理等, 以支撑上层应用。

(三) 存储层

政务网电子文件采用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 (全文数据库) , 其它信息, 如系统配置、站点结构、管理信息等存储在结构化的数据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中。

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内容

在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中, 从电子文件的生成机构 (政府各部、局、委、办) 流转的现行文件到归档部门的归档电子文件中间的过程为非现行文件阶段。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所针对的目标是对非现行电子文件从接收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 内容上涵盖电子文件的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移交等整个电子文件管理的全过程, 实现文件流程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 帮助政务网用户完整安全地将永久保存的电子文件移交到数字档案馆, 实现电子文件中心对电子文件的自动化管理。

(一) 电子文件接收

电子文件中心将电子文件的生成机构所提交完成的电子文件及其符合电子文件或档案管理规范的元数据接收到电子文件中心, 并对电子文件进行元数据修改补充 (电子文件维护) , 再经过审批流程, 进入到后台的全文数据库中存储。

1. 电子文件与元数据的提交。

电子文件中心既接收电子文件生成机构提交完成的电子文件, 同时也将符合电子文件或档案管理规范的元数据接收到电子文件中心。

2. 灵活的提交方式。

一是手工提交。政务网用户通过电子文件中心进行手工在线编辑后提交。二是自动批量提交。通过电子文件中心提供的数据采集服务自动从前端系统 (如OA或公文交换流转系统) 中将电子文件批量、自动地提交到电子文件中心。

3.系统自动校验。提交后的电子文件只有经过校验, 确认其符合电子文件保存的规范和未来归档的条件后, 才能进入到电子文件中心, 存储在接收库中。接收过程采用PKI技术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4. 文件维护与审核。

电子文件中心对接收库中带入的元数据信息进行编辑修改, 同时补充一些元数据信息, 如电子文件中心自己定义的管理属性———保存期限、审计日志等以及将来归档时需要的元数据项。对于元数据信息补充完成的电子文件, 加载到待审核库。电子文件中心利用微软文档管理加速器 (MDMS) 系统的工作流技术进行审核流程的灵活定义。经过审批流程, 电子文件最后进入到后台的全文内容管理和索引库 (全文数据库) 中。

(二) 电子文件管理

电子文件管理是负责从电子文件进入文件中心后一直到移交至档案系统期间的全程管理。

1. 基于文档的元数据全程管理。

电子文件从产生、流转一直到发布归档都是基于元数据进行全程管理。包括接收阶段带入的描述性元数据信息, 如作者、创建时间的管理;维护阶段自定义管理属性, 如保存期限, 审计日志的管理;审核入库阶段, 元数据信息迁移到全文数据库;移交阶段, 元数据信息打包后供档案管理系统接收利用。

2. 基础元数据的词典化管理。

电子文件中心将使用频率较高的元数据内容汇集成词典, 使其内容变为可选项而不必手工录入, 提高文件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电子文件中心提供词典条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 方便政务网用户进行维护。

3. 强大的日志管理。

电子文件在接收、维护、审核、发布、利用、移交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辅助信息, 如接收时间、审核人、检索信息、浏览时间等, 这些信息对一份电子文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日志管理就是实现对电子文件流转的全程监控, 真实记录这些辅助信息, 并且在电子文件移交给档案系统时, 一起把日志详细信息移交, 达到记载政务网用户操作痕迹, 为事后责任辨认提供仲裁依据的目的。

4. 用户及文件授权管理。

电子文件中心提供用户统一身份管理, 支持政务网用户或用户组的增、删、改操作。系统管理员可以针对政务网不同的用户或用户组授予其对电子文件的不同控制权限:政务网某个单位的用户只能检索到本单位提交的电子文件;政务网普通用户只能浏览电子文件, 不能保存到本地;政务网借阅用户可以被授权将电子文件下载到本地, 在许可的时间段内查看电子文件。

(三) 电子文件利用

政务网用户可通过MS-Office和Web界面完成对电子文件的多种利用。

1. 电子文件全文检索和浏览。

电子文件中心对集中存储管理的众多电子文件提供全文检索和浏览功能, 并提供保存、打印等辅助功能。检索的手段主要包括:字段检索、任意词检索、复合检索、二次检索等。

2. 电子文件借阅和归还。

电子文件中心根据政务网不同类型用户设置其对电子文件的不同权限, 如设置允许保存、复制权限, 同时设置过期时间后, 当政务网借阅用户将电子文件下载到本地机器后, 允许其对电子文件进行脱机浏览, 超越借阅时间 (即过期时间) 后, 电子文件失效不能浏览。

3. 编订电子文件专题和个人收藏。

电子文件中心可以根据政务网用户工作和研究的需要制定电子文件专题, 通过检索电子文件中心数据库, 选择需要的电子文件数据, 加载到专题全文库。提供专题数据库管理、专题内容管理和网上专题资料检索服务功能。其中专题检索是专门针对专题电子文件库提供检索利用的服务, 主要包括全文检索和浏览等功能, 并提供保存、打印等辅助功能。支持将查询网页加入个人收藏夹, 提供个性化服务。

4. 其他利用方式。

电子文件中心提供信息发布 (新闻、公告、制度规范等) 、网上调查等功能, 方便用户获取更多的信息。

(四) 电子文件移交

电子文件中心提供电子文件移交到数字档案馆的自动化管理手段。

1. 完整移交。

当电子文件中心中的电子文件达到规定的保存期限后, 电子文件中心将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 将到期的电子文件及相关的元数据、操作日志信息打包后形成可被接收的档案文件移交到档案系统, 另外, 将电子文件的利用和借阅情况也准确地移交给档案系统, 确保电子文件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完整归档。

2. XML格式打包移交。

移交的数据包按照XML数据交换标准格式进行打包, 采用PKI服务确保移交过程中数据包的安全性、一致性。

3. 比对确认后删除原文件。

电子文件中心接收电子文件时, 原单位的档案室保留一份纸质文件。当电子文件从电子文件中心移交到档案馆时, 需要把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一起移交给档案馆, 通过比对并确认移交成功后, 删除电子文件中心中已移交的电子文件。

三、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保障

(一) PKI技术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钥基础结构) 为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提供基于国际开放标准的安全的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支持。通过PKI技术保障电子文件接收、管理、利用、电子文件移交过程中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 目录服务

基于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轻量目录访问协议) 的目录服务在电子文件中心中提供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服务。

(三) 权限管理与审计日志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特点与管理 篇9

(一) 信息传递快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角落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联系在一起。世界并不陌生, 也不显得遥远, 经济活动个体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自己的商务活动并作出反应。电子信息通过网络既可单向传播, 也可多向分散, 由电子信息生成的电子文件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且波及面广, 无论是世界经济活动的前沿报道, 还是某一项经济法规的公布都可以通过电子文件公布出来, 很短时间内世界上便可晓得经济的最新进展。在没有电子文件、没有电子信息之前, 可以想象让全世界了解某项重要经济活动的运行、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 一体化趋势强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具有记录范围广、传递信息快、保存方便的优势, 它不仅能纵向形成某项经济活动的纪要, 更能从横向范围内把反映某项经济活动议题影响的价值信息快速记录下来。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从记录的完整角色看, 更能充分做到“横不缺项、纵不缺限”, 无论是从时间角度还是空间角度都是完整、一体的发生作用。经济全球化也不是单向的, 国家之间、公司之间甚至个人之间进行的经济活动从对话到最后达成协议并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 它必然或无形中影响到其他国家或民众的关注。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国际会议议题, 如改善卫生服务、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扶贫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使其他国家或民众作出反应并出台相关政策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这层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体化的过程。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对称, 它对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探究经济趋势、推定经济走向、制定经济法规能产生重要影响, 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开展国际竞争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信息来源。

(三) 保存与查询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档案工作的变革, 传统的纸质档案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通过网络变得更加便捷, 且保存简易。一旦纸质档案丢失, 便可通过电子文件和保存的电子档案进行查询, 尤其是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如暴雨、雷电、地震等灾难时, 纸质档案一旦完全被毁, 如有电子档案异地备份保存, 只要进行原始电子文件恢复, 将起到其他方式再现历史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应对经济纠纷, 如有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保存, 它将会给国家提供法律依据, 打赢国际官司、挽回经济损失功不可没。

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

(一)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档案作为真实记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活动的第一手材料, 是人类社会记录、传递、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载体。伴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 同传统的纸质文件、档案一样, 都是首都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珍贵财富。各地区、各单位应提高对保存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工作的领导, 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纳入本地区、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将对电子文件形成及管理全过程的要求相应纳入各级领导、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部门或人员的职责范围, 确保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及有效性。

(二) 做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在开发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时, 应统筹考虑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档案部门或人员应在系统开发设计人员的技术指导及对办公自动化环境下文件形成全过程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全面、准确地提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功能需求。同时, 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整个过程中, 系统开发设计和维护人员要与档案部门或人员密切合作, 以保证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有序形成和安全保存。

(三) 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移交工作

各单位应将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的电子文件纳入归档范围, 并在归档电子文件时, 同时归档同版本的纸质文件及保证电子文件长期可读的相关数据和背景信息。档案部门或人员负有对本单位电子文件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的监督职责。各单位还要按照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要求, 定期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

(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电子书和电子阅读阻碍儿童进步 篇10

更多的儿童, 特别是男孩, 更愿意通过屏幕阅读, 而不是杂志、报纸或书籍。每天进行电子阅读的年轻人数量已经超过了初次阅读印刷材料的人。然而, 根据英国全国读写基金会的研究, 电子阅读可能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有潜在危害。研究发现, 那些每天只读电子图书的人, 在阅读能力的提升和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上明显不如那些每天进行纸质阅读的人。

该研究调查了34190名8至16岁的年轻人, 调查显示在电子设备上阅读的学生很少有一本最喜欢的书。

虽然孩子们接触电子书比成年人时间晚, 但是在过去的两年中, 年轻的数字读者数量增加了一倍。出版商和零售商已经深谙此道, 使更多的儿童书籍和漫画呈现在i Pad和Kindle等电子阅读设备上。

调查显示, 儿童和年轻人的报纸阅读已经从2005年的48.6%下滑到2012年的31.2%。只有三成的儿童和年轻人表示他们在课堂之外阅读过报纸, 在电子设备上浏览新闻变得越来越流行。超过40%的儿童和年轻人用电脑浏览新闻, 35.5%则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 而近30%的人则是平板电脑。研究还指出, 在英国虽然几乎每个孩子在家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可以使用, 40%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但是却有30%的孩子家里没有一张独立的书桌。

上一篇:素材资源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