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2024-08-05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精选十篇)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1

事实上, 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 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 又是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它不局限于单一的层面, 必须有层次、有广度、有深度。笔者在教学活动中, 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建立温馨的物质文化环境, 共创良好的文化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 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或是利用墙报, 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环境布置。

1. 引领学生自创班级口号, 精心设计班主任寄语。

班级口号反映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是班级的一面镜子。在开学初, 我让全班同学共同开动脑筋, 每人写出一句简洁有力的班级口号, 大家最终确定流行歌词“谁人定我去或留, 定我心中的宇宙, 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向前!向前!向前!”作为班级口号。由于我班是3+2电子商务大专班, 所有学生都有进大学深造的机会, 但同时又有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导致的眼高手低现状。因此, 我在班主任寄语中动了一番脑筋, 经过资料查找和实践经验比对, 最终确定用“我们都是和时间赛跑的人,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 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努力, 努力, 争取一种意义非凡的胜利”给学生鼓劲, 提出希望, 同时又委婉指出我们的不足。学生在自我参与中融成一个集合体, 形成一种共同理想的人格,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 精心布置班级墙壁, 力求让墙壁也会“说话”。

在教室前后黑板上面布置班训“德塑人生, 技行天下”, “厚德精技, 督学敬业”, 在教室左、右面廊柱的空白处张贴名言条幅“业精于勤荒于嬉, 学成于思毁于随”, 营造学习的氛围, 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教室的左面墙壁上设计了“光荣榜”, 学生在学习成绩、德育考核、寝室考核、运动会赛事、军训拉练、校园征文等比赛中获得的奖项, 都会张贴在“光荣榜”上, 让获奖的学生有自豪感, 并为他人树立榜样。左面墙壁后方是“班级团支部阵地”, 引领班级团员紧跟组织前进。在教室的右面墙壁前方是“班级公约”, 随时监督言行举止, 后方是“班级风采”, 将班级精彩瞬间定格为永恒。教室前黑板左面是“作品展示”区, 展览班级的优秀手工作品、书画作品等。右边是“成长心愿”, 45位学生每人将自己的心愿贴纸张贴在一颗爱心中, 寓意45位同学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共同实现班级目标。教室后面的墙壁上是德育考核表、荣誉栏, 展示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 增进集体荣誉感, 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卫生工具整齐排放, 板报期期图文并茂, 《班级记事》增添学生心灵感悟, 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 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师生共建的有形教室、无形班级文化, 犹如一位含蓄而颇具风范的智者, 时刻都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着学生。

二、健全阳光的制度文化, 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管理的目的不是约束, 而是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要让学生参与文化创建, 首先要解决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每个人都有弱点, 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 需不需要制定班规?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1. 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 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 “以严导其行”, 才能巩固已有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 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 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我让学生自己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 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 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 并辅之以德育考核量化标准, 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 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 内容简明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也乐于遵守和执行, 有了制度作保障, 班级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 在组建班委时, 摒弃传统的任命制, 而是采取竞选制, 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制度, 大家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周进行德育量化评比, 定期对学习工作进行考核, 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2. 力促评先评优透明公开, 创建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由于部分学生受家长及社会的影响, 看到阴暗面就以偏概全, 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抓住每学期评选先进这一好契机, 在评选各项先进前, 利用一节班会课宣读各项先进的要求, 让班委罗列出符合各项先进的候选人, 然后让候选人上讲台总结自己一学期的工作和成绩, 再下发一张事先设计好的学生投票表格, 班级投票, 以得票多少评定先进。有计划的民主评选很有好处。比如, 得到提名的候选人, 会认识到一学期来的工作学习得到了大家肯定, 是一种莫大鼓励;在民主评选中落榜的, 也能看清楚为何落榜, “落”的明白, 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全班同学来说, 能够体会到自己参与其中行使权利, 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德育课素材。当然, 对于落选的候选人我会逐一谈话, 一方面肯定他的成绩, 另一方面帮助分析并给予鼓励。每次评选后都没有发生不开心、闹脾气的现象。评先评优透明化, 还让学生慢慢领会到公平竞争的激励制度, 也因班主任的公平公正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3. 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量化指标, 展现风采。

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发扬先进, 树立榜样, 更好地发挥学生积极性。每周我会让班长统计在各项考核中未扣分的同学, 推荐为本周“文明标兵”, 记载在“光荣榜”上, 以此激励。推出“积分兑换”奖励制度, 在“文明标兵”获得次数多的学生中产生期末校级“文明示范学生”。套用学校寝室考核制度, 每月在班级中评选“文明寝室”, 获得文明寝室称号最多的寝室将获得班级最高奖赏。班级学生个个都有期待, 个个都很努力。建立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 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激发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 融汇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三、渗透多元的精神文化元素, 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心的功能, 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 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 我特别注重培养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和自我创新的精神。

1. 拟定班训,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好的班训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班训, 使全体学生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如“德塑人生, 技行天下”、“厚德精技, 督学敬业”这一班训, 富有职校特色。

2. 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 培养学生素质和情操。

通过组织开展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的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竞争, 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 增进友谊, 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在校运动会中我要求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 组成了“竞赛组”、“后勤服务组”、“宣传报道组”、“啦啦队”, 人人各尽其能, 个个干得漂亮。主题班会也是集体活动的好形式, 期中组织开展诚信教育, 感恩节组织进行感恩教育, 安全周组织阅读《安全伴我成长》读本, 艺术节组织表演、演讲、辩论赛、书法比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情操。

总之, 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 具有无形的力量, 影响和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希望每位班主任都能做个有心人, 共同关注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 大力发挥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摘要:文章通过对教师引领、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文化表层、制度文化——文化中层、精神文化——文化深层的阐述, 说明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要创造有利的条件, 鼓励师生共创特色班级文化, 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无穷教育魅力。

关键词:师生共创班级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2012年第10—12期.

[2]《魏书生文选》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3]《高职班级文化建设浅析》于伟赞,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03期.

[4]《浅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张晖, 《才智》2013年29期.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2

林东三中 崔志强

人民教育第三期:最近媒体报道,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大四女生因上课迟到超过40分钟被老师批评,遂将一杯开水泼向老师,造成老师面部、颈部、肩部烫伤。这段时间,因为老师批评学生而引发的学生极端行为时常见诸各种媒体:江西一高三学生因为老师批评他上课玩手机,记恨在心,将老师在办公室杀害;湖北一初中生因为上课看小说,被班主任批评后转身便跳楼自杀......这只是见诸报端的特别极端的例子,而那些稍微听到一点点不顺耳的言语,就与教师发生口角、旷课、离校出走等情况则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过。

而且,不光是孩子批评不得,很多时候,批评孩子,家长首先会不答应。曾经在某位教师的博客上看到,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因为一个学生无故旷课,就按事先定好的班规,罚他为班级扫地。家长听闻此讯,打电话给班主任,非但没有支持老师,反而破口大骂,还要亲自到学校理论一番,年轻的班主任非常伤心,一气之下,当堂宣布废除全部班规,全体学生爱怎样怎样。

今天的教育怎么了?

为何感恩变仇视?可能有诸多原因。但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师生关系不和谐!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教育学其实首先是关系学。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目前,我们大多数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但也不乏有师生关系紧张、扭曲的。那么,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有哪些呢?

1、教师的价值观念:师道尊严、唯分数是从

2、学校的考核评价: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3、社会的舆论氛围:好老师的标准——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

4、学生的行为态度:厌学、叛逆、自私、责任心缺乏 那么,新时期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呢? 尊重、理解、平等、民主、和谐 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平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1、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犯错误时孩子的常态。

(霍懋征从教60年,从不发脾气的例子)

2、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成才与诸多因素有关。(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

3、今天的优秀不代表明天的卓越,今天的顽劣不代表明天的平庸。花期有早晚,成长有快慢。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社会需要多元型人才。

5、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

二、提高教育管理艺术,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相处。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真正信服。学生评价一个教师好坏的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课上的怎么样,即教学水平;二是人怎么样(对待学生),即人格魅力。两者兼备,就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的、信服的老师。这样在开展起工作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就会买我们的帐了。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1、风趣幽默

案例:李德忠处理突发事件

2、尊重学生

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杀一儆百、打招呼 案例:李镇西:如何面对失窃?

3、平等民主

案例:陈纪英、李镇西、魏书生

4、信任学生 案例:《心声》

5、关爱学生

案例:一碗鱼汤的故事

6、学识渊博

7、敬业务实

8、责任心强

(二)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交往

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要做好以下几件事: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他的过去(优点)、善待第一次求助(李镇西案例)。

(三)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班主任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案例:打雪仗

(四)会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缺少了沟通就会产生隔阂,甚至误解。作为班主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朝气、富有思想,在年龄、行为、观念上与我们有很大差异的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沟通,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麻烦。孙云晓说: 学生的表情写满了成长的密码, 儿童教育的艺术首先就是倾听的艺术。倾听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与学生真诚沟通的重要方式。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很善于和学生沟通。她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恰当的沟通会一扫学生内心的阴霾,会打开学生内心坚固的堡垒。作为班主任,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与学生交流,作为老师,她对学生谆谆善诱;作为父母,她对学生无微不至;作为朋友,她与学生心心相印。她说:她愿意倾听孩子们向她倾诉苦恼、表达快乐。不管多么顽劣的孩子,在她的面前都特别乖巧懂事。孩子们说丁老师理解我们,愿意听我们吐露心声。丁老师讲到即使现在她退休了,她的学生有的已年近花甲,但当他们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还是愿意和丁老师沟通。丁老师把每一次与学生谈话的记录、学生写给她的小纸条都完整的保存下来。现在,她把每一届学生的各种资料,都整理成书,成为了她与学生之间最宝贵的财富。丁老师凭借真诚沟通和善意的理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作为班主任,我们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善于移情,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将心比心,并且用温暖、尊重、了解的方式去沟通。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看待学生的行为。二是教师要善于倾听、要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沟通方法,要能够真正在沟通中化解学生的心结。当然,沟通的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谈话,我们还可以通过评语、字条、手势、表情灵活与学生沟通交流。正确的沟通能化干戈为玉帛,能拉近人与人的心灵,密切人与人的情感,增进人与人的了解。

(五)发现与唤醒

李希贵:教育的另一种诠释:发现与唤醒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班级管理的和谐发展,有赖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们需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友善之情,一份宽容之怀。给学生一份温暖,赠自己一份快乐!

案例一:李德忠是重庆市铜梁县东城中学的教师,他之所以受学生喜爱,原因就是他那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他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幽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老师是怎样用他那幽默风趣处理课堂上一些‚突发‛事件的。

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李老师发现学生小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望着窗外走神。看到这种情景,李老师没有点名批评,而是非常幽默地说:‚古人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现在有人造反了,居然来个‘白日依窗尽,学习泡汤流。老是坐不住,心在窗外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啊。‛’当他说完之后,全班学生都被逗乐了,小王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注意力也变得集中了。

在笑声中,李老师的幽默风趣得到了体现,学生被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幽默的话语不但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收了心,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有一次,李老师在班上开展了《一分钟演讲》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都很紧张,没人愿意来‚打头炮‛。李老师觉得总不能这样僵持着,于是点名让小张第一个作演讲。小张在座位上犹豫了一会儿,鼓足勇气站了起来。可是,就在这时,‚砰!‛的一声巨响,小张由于太紧张,在站起来的时候把凳子给弄翻了。

顿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小张一脸尴尬地愣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开始演讲了。这时,李老师笑着说:‚哈哈!我们的第一炮终于打响了,而且还是一鸣惊人啊!好,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上台演讲!‛尴尬的气氛马上被扭转过来了,小张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镇定了下来,从容地走上讲台。

案例二:案例讲述的是他班的生活委员把1600元班费丢失,在政教处和副班主任的帮助下,案件侦破。李老师单独找到了拿钱的同学李沛龙,严厉的批评了他,并让他回家反思。并决定上一堂班会课,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教育。在班会上,李老师不动声色的朗读了小说《谁生活得更美好》,穿插了一些问题。读完之后他突然问道:‚怎么最后一组空着个位臵呢?谁没来呀?‛一学生说:‚是李沛龙。‛李镇西问副班主任:‚李沛龙怎么没来?请假了吗?‛刘老师说:‚李沛龙昨天晚上生病了,他爸把他接回家了。‛李老师又问:‚病很重吗?‛他答:‚很严重。‛当然,这是他事先和刘老师商量好的。接下来李老师又非常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小故事、以前班级的案例,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案例很长,记述的非常详细。我只讲了梗概。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在保护了犯错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教育。使其认识到了错误又不被同学察觉,让他以后有尊严的生活在同学中间。后来他给李老师写了很长得道歉信,表达了对错误的认识和对李老师的感激。在今年6月末,李老师和学校几位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演播室。其中就包括李沛龙,他也讲了自己的故事,第一次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坦露了自己的错误。再者,李老师没有停留在失窃案的本身上,而是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了真、善、美的教育。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出,尊重与信任本身就有无穷的教育力量,他能打开孩子内心深处的尘封已久的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阳关的气息和雨露的味道。同时,也为学生和老师心灵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其彼此真诚信任、情感共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并不是不批评、不惩罚。孙云晓指出: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保护其自尊心和人格的前提下,恳辞严厉的批评是必要的,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说:‚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成人需要这种情感,孩子也一样需要这种情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对孩子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要因为学生犯了一点错误轻则冷漠孤立,重则讽刺挖苦。弄得学生痛哭流涕、无地自容。要让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班集体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论述过教育者爱护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性:‚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有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

案例三:在课堂上,当我们讲完一个问题之后经常这样对学生讲: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大多情况下学生是不约而同的、有气无力的回了一句:明白了!没人敢说不明白,因为说了之后一般会享受小则一个冷眼,大则一顿训斥。学生都是研究老师的专家,他们才不会自讨没趣呢。清华附中陈纪英老师讲到,在她的课堂上她总是面带微笑的问学生:我说明白了吗?我讲明白了吗?不一样的两种问话方式折射出两种不同的观念。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是发号使令者、是裁决者,高高在上,不可侵犯。师生平等大多停留在观念上、口号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这使得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而李镇西老师却能把这种‚观念‛和‚思想‛ 化为每一天的教育行为。在课堂上,他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他的课堂是学生情感的栖息地、精神的家园;课下,他与学生一起谈心、游戏。讲座时他展示了与学生一起打雪仗、爬山、看油菜花的照片,照片中他分明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最近浏览他的博客,又发现了他的革新之举。与初三学生照毕业留念时,他主动撤掉了凳子,与老师们一起站在学生中间,用两只手竖起兔子耳朵,面带笑容。他这样写道:现在这样照多好!师生平等,相亲相爱,亲密无间,心灵相融!平等对每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对当今教育来说尤为关键。这里所说的平等不仅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要平等,也指教师对每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的平等观念特别强烈,一次不平等的待遇可能会摧毁孩子的一生。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才会摆正心态,心平气和的接受老师的教育。

另外,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没有平等就谈不上民主。只有师生、生生真正平等了,学生才会把自己看做班级的主人,才愿意为班级发展献言献策。魏书生可以说是班级管理民主化的楷模。他在班级管理中凡是班级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规定,或是一些大事,都通过班级集体讨论,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用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表决。并且在班内每一个学生都具体分工。所以,他几个月不在家,班级各项事务依就井井有条。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会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会促使学生尽心尽力的为班级服务。学生不再把班主任看做‚警察‛,不在每天只提防着班主任,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班主任不在事必躬亲,每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

每个人都渴望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生活,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初中生更是如此。所以,班主任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案例四:真爱是教育的保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被人引用无数次的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什么是真爱?真爱就是要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李镇西在讲座中讲了《一碗鱼汤的故事》,故事中的邹显慧老师在教师节收到了学生一份特殊的礼物:一碗鱼汤。这是班上三个男生早晨六点钟起来,专门为邹老师熬的鱼汤,上学的时候,特意端到学校来的。邹老师并没有独自一人享用‚这份特殊的礼物‛。而是在中午放学之后,把鱼汤热了,分成几碗端到班上去,让每个孩子都喝一口,大家一起分享!李老师讲到,这个班以前被有人称作‚土匪班‛,原来的老师头疼极了,根本管不住。可是,为什么邹老师九月一日才接这个班,和这个班的学生接触才一个星期,就和学生们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是因为邹老师有一颗博爱之心。是爱融化了学生内心坚硬的冰山。他强调对于教育来说,首先不是智慧和绝招,而是爱和人格魅力。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我们的老师用爱谱写着教育的神圣。当然,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一定总是和风细雨,真正的爱要严慈相济。适当的惩罚批评教育就是另类爱心教育。魏书生也用让学生写犯错说明书,用做好事来对所犯的错误将功补过这些‚惩罚‛教育。我们也可以采用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教育。经过教育艺术包装的批评和惩罚,是一种超越平凡的大爱。爱能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爱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

案例五: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乘火车去北京。邻座是一位刚刚中师毕业的女孩子。她听说我是教师后,便和我聊起教育。她说得最多的是她的班主任。记得当时她给我说这样一件事――

我刚进学校时,因为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很不适应;再加上进入青春期,我感到自己心中有许多苦闷得不到排遣,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到班主任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找她谈心,我想给她倾诉我的种种困惑,期待老师给我的帮助。

但是,我的话刚刚开了个头,老师便打断了我的话:‚你是不太娇气了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战胜各种困难。何况你说的这些还谈不上什么困难。当然,对你来说,第一次住校也许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你应该想想,你的这点儿困难难道比张海迪姐姐还要大吗?‛

我至今记得当时这个女孩子对我说了这件事之后激烈的的评论:‚老师说得对,我的困难的确不如张海迪大,但老师的话根本不能解决我的任何问题!我并不是张海迪呀!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找班主任谈心了!‛

很难说这位老师不负责任,相反说不定她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师呢!但这样和学生谈心显然是失败的。她的失败之处在于:第一,她没有珍惜学生对她的信任。学生找老师谈心,不管老师是否能够圆满解决学生的困难,这份信任应该珍惜,这是日后和学生保持心灵交流的基础。第二,她对信任他的学生缺乏尊重,学生话都还没说完她便自以为是地打断了学生的话,这样的谈心很难说是真正平等的心灵交流。第三,她缺乏对学生的理解。有些在成人看来算不了什么的事,但学生看来却是天下的困难,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第四,她用‚原则‛取代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用所抽象的‚人生的意义‛取代学生这个具体的困难,用远在天边的‚榜样‛取代了近在眼前的学生,用看似毋容臵疑的说教取代了富有针对性的开导,于是,学生向她永远地关上了心灵的大门。

应该说,这位班主任还是很想帮助学生的,但因为语言的隔膜便造成了心灵的隔膜。不,准确地说,首先是因为心灵的隔膜才造成了语言的隔膜。

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怎么办‛,其实都是通过语言来解决的。正是在和孩子的一次次谈心中,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在了一起。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也许正是因为语言不当,结果班主任不但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反而离孩子的心灵更远。

沟通师生心灵 加强班级管理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评语;周记

每学期初,我要求学生自备一个本子,把自己所碰到的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在每周一次的周记里提出来,然后我针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分门别类,个别特殊的问题在周记里给予及时解答或者私下里找其谈心,而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讨论或主题班会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解答,促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达到一致。学生刚写周记时,我都针对学生表露出来的思想、见解、要求,写下看法和建议,无论长短,也可称为评语。有一段时间,因工作忙,来不及写评语,就只写了一个“阅”字。对此,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当您发下周记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您对我们的评语。哪怕只看到一个‘阅字时,不免有一种失望感,只要您批上几个字或一句话都会给我们带来力量和信心,激起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希望敬爱的老师在百忙中,在每次周记上评上几句话,哪怕是寥寥几个字也好!”此后,我的评语再也没有间断过。

几年来,我通过周记与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学生的心扉陆续对我敞开,无话不说,使我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一些隐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女学生,小学时被母亲抛弃了,跟着父亲一起生活,从此失去了童年的欢声笑语。后来父亲娶了一个后母,虽然后母对她不错,但是闲言碎语伤透了她的心。在周记中写道:“想亲人,想亲生母亲,可离得太远,只有孤独和寂寞与自己做伴。敬爱的老师,我告诉您,因为您是我最信赖的亲人。”在这位学生的周记后面,我写道:“希望你坚强地生活,集体会给你温暖。父辈的事情,子女没有必要去伤感,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你要鼓起生活的风帆,争当一名优秀学生,让生母和后母都为你自豪。”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周记交流,她抑郁、孤僻、消沉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乐观、向上。

通过周记,及时发现榜样,带动后进生。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优良集体中,他的情操会受到各种榜样的行为、精神的熏陶,自己的不良习气在榜样的好思想、好行为的感染下也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榜样的力量”。通过周记,我有意发现并树立各类榜样。

通过周记,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有力地促进良好班级的形成。中学生心理上不成熟,表现在行为上冷热无常,容易形成小团体,且和同学交往时,往往把握不住分寸,“亲极反疏”,因而经常陷入苦恼。我在学生的周记中通常抓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借题发挥式的教育。

通过周记,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进言,收到了一些连自己都想不到的建议,使我深受启发,被学生美好、纯朴的心灵所感动。尽量采纳学生提出的好建议,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几年来,我通过周记让做人的道理像涓涓细流一般不断汇进学生的心田,使社会的需要变为自身的需要,进而发展为积极向上的内驱力;通过周记集思广益,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你追我赶,使班级管理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冷永秀.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6).

(作者单位 甘肃省舟曲县三角坪学校)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4

原则一:儿童积极参与周围环境的照顾, 让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成为班级的文化

爱心小天使

我们幼儿园是一个微型小社区,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这里生活着一群乐意为他人服务的爱心小天使, 他们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

清晨, 身上佩戴“爱心小天使”标志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有的帮弟弟妹妹提被子或抬被子, 一直护送到教室, 累得满身大汗也无怨言。有的拿着扫把和簸箕, 一字排开清扫落叶……

爱心小天使的榜样作用影响着大家, 他们将关心他人、照顾环境的文化传递给社区中的每个人, 社区中的成员享受着、被感染着……

帮厨、送报纸

返本课程不仅仅体现在班级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上, 还会延伸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和生活的每个环节……

周五中餐是吃饺子, 亮亮和乐乐高兴地来到厨房的大厅。

“阿姨好, 今天我们想来包饺子, 可以吗?”“好的。你会吗?”

乐乐说:“我在家帮妈妈包过饺子, 这样包的。”“你真能干!包得很漂亮。你教教亮亮吧!”“饺子的肉馅不要放太多, 一定要用力捏紧。”乐乐边说边示范……

周一上午, 园长的办公室在进行行政例会, 妍妍手捧报纸站在门口。“园长好, 这是今天的报纸!”“好的, 谢谢你!请帮我放到报夹上, 好吗?”“好的, 园长再见!老师再见!”

原则二:学会接纳, 知道感恩和珍惜, 让积极向上的情感成为班级的文化

欢迎新同学

每学期都会有新同学来到我们班级, 教师会主动向新来的孩子介绍班级的环境、老师以及他的私人物品, 如书包、被子、毛巾、口杯摆放的位置, 让他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新同学和大家围坐到一起, 教师鼓励他先做自我介绍, 同时和原来的孩子们一起商讨如何对待班级的新同学, 如何和他们做朋友, 如何邀请他们参加到小组的游戏和工作之中。

最初的接触能让新同学感到亲切、舒服, 接纳和关爱是孩子们很好的学习机会。

庆生仪式

在幼儿园过生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 我们班级的庆生活动除了唱生日歌、吹蜡烛分享生日蛋糕外, 还邀请过生日的小朋友的爸爸或妈妈来参加, 并做为班级庆生仪式的家长助教。妈妈会为孩子们讲述宝宝小时候的故事, 还会把宝宝小时候的照片带过来给大家欣赏。教师和过生日的宝宝一起玩年轮的游戏, 体会年的概念, 知道一年有四季, 一年有12个月。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庆生仪式中丰富了年轮的知识, 更感受到浓浓亲情, 感悟到成长中爸爸妈妈的付出, 从而能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

原则三: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体验合作乐趣, 让主动合作成为班级的文化

搭建飞机场

在晨谈的时候, 教师问:“你们见过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齐齐说:“飞机有两个可以飞的翅膀, 还有门和窗户, 门可以自己打开。”锋锋说:“飞行员有三个, 直升飞机的后面是没有座位的。”承承说:“飞机上的座位和我们的座位颜色不一样, 飞机的凳子上没有小朋友的学号, 幼儿园的凳子上面有小朋友的学号。”

工作开始了, 锋锋、承承、齐齐三个人来到建构区, 商量起来:“我们一起来搭建飞机和飞机跑道吧!”锋锋和承承一起合作用纸砖来建飞机, 齐齐一个人用积木搭起了飞机跑道。

承:我要用这个当发动机。

锋:不, 这个是飞机的头, 可以放到这里。

承:不要放到这里, 将头放到这边。这里才是飞机的头, 我按一下转换器, 机头和机尾就会发生变化了。我把这个当成转换器。

齐:我们一起搭一个滑梯吧!

师:你们用了多少积木来搭的?

齐:一个大三角形积木, 1、2、3……六块小积木做的。没有楼梯我们怎样上去呢? (很想继续尝试一下, 受同伴的影响转移了注意力, 没有继续。)

锋:没有楼梯那就跳上去吧! (孩子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承:按一下就亮了。我要安装一个轮胎, 这样就可以飞下来在地上走。我们三个人一起来开飞机吧!…… (孩子们玩起开飞机的游戏)

小班孩子一般是以独自的、平行游戏为主, 合作游戏处于萌芽状态。孩子们能将自己所感知的, 对飞机的相关认知经验, 大胆地用建构的手段表征出来, 真是很不错!在这个合作搭建飞机场的过程中, 我们清楚地看出每位孩子对飞机的关注点不一样, 观察到孩子是如何协商、解决冲突的。在这种互动过程中, 小班孩子迅速地成长起来。为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和平台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幼儿的社会性品质会在这种活动中迅速成长。

原则四:投入时间、精力和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 让尊重和双赢成为班级的文化

家长约谈制度的建立

有计划有目的地和个别家长进行约谈是很好的家园互动形式。家长约谈是根据孩子的表现和问题酌情来安排的, 有时是个别约谈, 有时是小组约谈。一般小组约谈时, 我们会请家长观看一个反映我们教育理念的小电影, 如《独一无二的我》《工作中的孩子们》等, 向家长传递一种观念:我们尊重接纳孩子的不同,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做最棒的自己。接下来我们会和家长一起玩一个“心有灵犀一点 (关注点) 通”的游戏, 请家长和教师同时背对背写出孩子近期的发展目标, 从中了解家长和教师内心是否有教育的共识。最后教师还会和家长一起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好的办法, 有时也会向家长分享一下好的育儿书籍。

原则五:教师将主动承担变为一种习惯, 让坦诚相待成为班级的文化

班级的深度会谈

刚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孩子和家长要了解, 班级的常规要建立, 班级老师是新组合, 需要时间来磨合。中午三位教师围坐在一起, 召开了每周一次的班级深度会谈。

A: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特别乖巧, 教师提出的要求都能做得很好, 我太喜欢他们了。

B:短短的几周, 孩子们最大的进步就是养成了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习惯。吃饭和睡觉都很好, 徐医生表扬了几次呢!

C:宝宝们是很乖, 可是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 语言表达也很简单。今天早晨的谈话真急死我了。我问马路是怎样的, 他们除了说长长的, 有斑马线, 就没有其他回答了……

A:激发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不是一天的事情, 我们可以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 做一些思维拓展的游戏, 孩子们一定会进步的。

B:我提一个建议, 希望我们三位老师在家长面前要保持一致的说法, 这样才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 孩子才知道应该怎样做。

C: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有时候我不够坚持原则, 上次看见宝宝很祈求的眼神就心软了, 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

C:这几天我发现你很疲劳, 是不是又熬夜看书了?

B:不看书怎么考得过呢!我每天都要看到12点钟, 到现在为止我还有一本书一页都没有看呢!下个月就要考试了, 我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这次考不过就再没有机会了。

A:你选择了一条很辛苦的成长之路, 我连想都不敢哦, 我从心里佩服你的勇气。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5

时光匆匆,我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已奋斗了10个春秋,10年的班主任生涯,我付出了青春,热血和汗水,我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人民教育

作为一个班主任,把一个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班级体,是每个班主任的热切追求。然而,在实现这一追求的过程中,每个班主任所持有的理念与采取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我工作经验中的一部分——如何优化师生关系。那麽究竟该如何优化师生关系呢?

第一,以心教心,变居高临下为平等。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在培育人才的系统工程中,班主任承担的是“育心”工作,因此,作为“灵魂塑造者”的班主任,应当懂得“育人先育心”的重要性,要把“弥补孩子心灵的缺失,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

每接一个班,我都非常重视开好第一个班会,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发现人才,物色班干部人选,通过彼此的介绍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和心灵的贴近。由于新组建的班级体师生之间彼此不熟悉,因此,第一次班会时常会出现冷场,为了打破僵局,我一般会先作自我介绍:我叫李静,我很想和大家交朋友,大家愿意和我交朋友吗?”顿时,教室会掌声四起,学生紧张的心理一下子就放松了,就争先恐后的站起来自我介绍,并尽情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华。课堂上,我采用的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起来,使学生放松紧张的学习情绪,尽情的放飞思维,大胆的想象,积极的回答问题。同学门的学习兴趣很高,我们时常忘记了下课。

课后,我是学生的大朋友,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老鹰抓小鸡、贴烧饼、丢手绢、跳皮筋等等。同学们玩的很开心,他们忘记了我是班主任,更忘记了我是老师,有时有的学生还不由自主的喊我妈妈。每逢节日来临时。我都会给同学们送上节日祝福---给同学们唱首歌、跳个舞、或说一些祝福的话语等。同学们会特别开心,有的还激动的流泪。别的老师问我:“你班的学生为何总那麽有礼貌,和你那麽团结,对你那麽尊重呢?”我总是笑着说:“那时因为懂事、有礼貌的学生都分到我班了。”其实,我深知,学生是最讲义气的,你敬他一尺,他自然会敬你一丈。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任爱产生任爱。”这就是真理。

第二,宽以待人,变惩罚为赏识。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取的教育教学的成功,除了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之外,还有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学会宽容学生,赏识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特别是合格班主任最基本的条件。

记得有一次,我们开例会,我做在门口,听到有一个班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热闹非凡,我起身一看是我们班,我赶紧过去扒窗户一看,是班长在讲台上跳舞,下边的学生有跟着她一起跳的,也有为她大声喝采的,班上乱成一团糟。怪不得会如此热闹,当时我气坏了,我“啪”的推开了门,两眼瞪着她,教室顿时安静极了,只见她“唰”地停止了表演,低着头怯生生的说:“老师,我……今天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我实在是太高兴了,所以想趁你不在的时候向大家展示一下,没想到……”我刚想发火,忽然想起了“英国著名科学家麦可罗德小时侯杀校长心爱的小狗,校长没有责罚他,而用的却是一种宽容教育,使麦克罗德不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加努力学习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说:“诗涵,到我办公室去,其他同学赶紧写作业,放学时我还要检查呢!”其实这个小姑娘平时工作非常认真,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矛,又很懂事听话,刚才我在窗外看见他跳舞跳的非常好,是个艺术天才。于是,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惩罚她,也没有责备她,也用了一种宽容教育,我说:“诗涵,妈妈给你买的新衣服真漂亮,你很喜欢,对吗?”他一脸窘态,低头不语。我笑着说:“今天怎麽啦?当班长的嘛!应当有班长的风度,抬起头给老师说今天你特别高兴对吗?”他见我说话很和蔼就抬起了头说:“是的,可是我……”我知道她想说自己错了,就抢先说:“刚才你跳的舞非常优美,快元旦了,回家再好好练练,元旦晚会上给同学门好好露一手,算是这次对你的惩罚,行吗?。”他见我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就脸上洋溢着笑容说;“元旦晚会上我一定会尽力展示我的风采,弥补我这次的过错。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负责好班上的每一项工作。”说完我们俩会意的笑了。果真,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她在没出过差错,学习还是一直全班第一。

第三,提供角色体验,发展学生创新个性。

记得魏书生魏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应该让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正是魏老师的这番话使我感悟了很多很多,我不断的想法给学生提供角色,让学生体验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在班级管理中,我利用了“值日促进法”来让学生转换角色,体验生活的苦与乐。就是在班上开展“今天我是班长”和“我是班主任助理”活动。“班长”每人都有机会,“班主任助理”由自荐和竞选产生,每周竞选一次。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助理的任务可大了,班上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他分管,处理,那是相当费心的。但是,经过同学们长时间得体验,锻炼,竟然把班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还时常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体呢!这样,不仅班主任的工作轻松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为人处世和班级管理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心理素质,何乐而不为呢?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67-01

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还相对落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我国的教育现状仍然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徘徊。

在整个的教育系列当中,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老师的方法简单粗暴,只一味的用老师的身份来压制学生管理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在初中学段的班级管理中有一种方法在逐渐被广大的班主任教师运用,那就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于现代初中生的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及初中生的特点介绍一下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换位思考是一种班级管理艺术,能够使学生去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拉近和其他人的心理距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每一次的换位思考活动都能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认同。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不断矫正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在换位思考活动中,学生对老师的一片苦心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了更多的理解,对老师有时的过激行为也产生了一份宽容。在我担任八年级班主任期间,有一个名叫李强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明显,不论老师布置什么任务他都觉得不对,任课教师布置了作业他不完成,我布置的班级里的任务到他那里总是卡壳,找到他,他还整整有词,能讲出一大套道理来,什么学习无用论,什么乔布斯连大学都没上过不照样创造了苹果时代吗等等。弄得老师们很头疼,经常找我发牢骚,我也曾多次找到他和他谈心,但效果都不大。我知道他好出风头,自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我就抓住了他的这个特点,采用的激将法,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这些天老师身体不好,你能不能帮老师管理班级,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在我的鼓励下他很高兴的应允了下来,接下来,我就让他当了两个星期的“班主任”,在这期间,班里的事我尽量不插手,即使是棘手的问题我也不出面,让他自己处理,结果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把班里弄得乱七八糟了。

二、换位思考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尽量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难处,想办法让学生敞开心扉。使学生对自己敢说心里话,信任自己,依赖自己。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在不断的换位思考的活动中,我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相互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强,很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愿意跟我敞开心扉,讲述他们的苦恼和欢乐。慢慢的我成了学生可以依赖的师长,也成了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了解了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不易,他们对任课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多了一份感动和尊敬。更让学生懂得了该如何去做一个学生,进而该如何去做人,该如何和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和睦相处。很多学生有了一份宽容之心。

三、换位思考的活动能融洽班级气氛,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班级风气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作用很大,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四五岁,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还很肤浅,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制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纪律散漫,没有朝气和进取氛围的班级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而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班级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也可能是终身的。对良好班风的建立,采取换位思考的活动方式效果是很好的。在班级管理中,我每个学期都组织几次“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比如,人人都是班长活动,人人都可做班干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另外,还组织让学生做副班主任的活动,每个学期我都让全班所有的的学生轮流做我的副班主任,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副班主任,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让学生懂得教师的一切工作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比任何的说辞教育效果都好。在种种换位思考活动中,让他们从思想上尽量去换位,这样极大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认同。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换位思考的班级活动,我和学生之间,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关系越来越融洽。我和学生之间也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最佳的师生关系。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学生之间团结友爱。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7

一、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沟通, 付出我们的爱和真诚

杨老师带的2006届钳工班有个姓左的学生, 他的性格十分孤僻, 沉默寡言, 不爱和别人交流, 和同学的关系也搞得很不好, 上课经常睡觉, 从来不学习。刚开始, 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只是简单地批评了他几次, 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直到有一天, 这个左同学和别人发生矛盾后对我说:“老师, 我不想念了。”这让杨老师很自责, 这才发现与他的沟通太少了, 对他的了解也太少了。当然杨老师绝对不能轻易地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于是来到他的身边坐下, 用朋友的口吻和他聊天, 慢慢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了解了他的处境。我才知道这位左同学真的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父母双亡, 和病重的爷爷、体弱的奶奶一起生活, 本应快乐的年龄, 本应青春的、阳光的年龄, 本应该享受关心和爱护的年龄, 但是他的生活却没有普通人眼里最理所应当的父母之爱, 承受着生活上和感情上的巨大压力, 自卑的心理又使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知道这些后, 杨老师真的感觉到以前为他做得太少了。

从那以后, 杨老师对他格外地关注, 并想很多办法, 通过各种活动, 侧面发动全班学生多和他接触, 多给他关心, 给予他集体的温暖和真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他的生活起居。他需要爱, 杨老师给予了他爱;他需要亲情, 杨老师给予了他亲情。慢慢地, 他有了变化, 开朗了、活泼了、温和了, 并开始学习。所以, 杨老师认为, 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他肩负着孩子们的命运, 这比一切都重要。我们师生间的沟通, 付出的是爱, 是真诚。教师要真正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教育学生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谈话, 而是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张老师带的2010届钳工班有个姓李的学生, 开学一月后就经常迟到, 还经常逃课。每一次犯错误张老师都会找他谈话, 谈话中他总是满面笑容, 态度很好, 跟老师说这是上中学时习惯了, 下次绝不再犯, 但却总不见他改正。可是不久, 张老师与李同学在校外的一次偶遇, 两人有了一次看似随意, 但却是张老师刻意而为之的闲聊, 让他有了收获。原来, 李同学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有原因的, 是对班长的管理不满意, 而且这种不满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李同学甚至准备了一把刀要给班长一点教训, 张老师却没有从和他的前几次谈话中发现一点苗头。很庆幸的是, 张老师及时了解了他的想法, 首先对他表示理解, 如果是自己也许比他还冲动, 但是张老师给他讲了一个道理, 人生是一个大集体, 无数个想法不同的人在一起相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是, 任何时候, 我们都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关心理解的话融化了他心中的仇恨, 制止了他的冲动, 并且应验了那句“不打不相识”。最后, 李同学还和班长成了好朋友, 就这样, 在张老师细心的沟通中制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惨案。

所以, 老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不能依靠说教式的谈话, 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也许灵光乍现、信手拈来, 唠家常、讲笑话、使眼神, 还有把一些同学的事编成故事讲出来暗示, 都能达到和学生心领神会的效果。只有与学生产生了共鸣, 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知识储备的对对碰, 产生学识上的共鸣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不一定是轰轰烈烈、大刀阔斧的心灵震撼, 更多的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师课上对知识的旁征博引, 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课下天文地理, 体育音乐的侃侃而谈, 都会让学生产生与老师沟通的欲望, 而这种发自学生内心的主动沟通, 会让学生更容易亲近你、尊敬你。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只有这样,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四、班级管理是送给学生的一把爱心雨伞, 在无声的行动中沟通真情

在实践中, 针对学生们错误不断、屡教还犯的现象, 我试行了一种“送给问题学生爱心雨伞的活动。也就是对爱犯错的学生常规教育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时候, 班主任和周围同学暗自发动起来, 找一次或几次帮助、爱抚他的机会, 用亲情、友情来温暖他的心, 用“帮助、爱抚”这把雨伞去遮挡心灵中的风雨。我们是在用这种实际行动和学生进行一种沟通, 以促进其心灵深处的感化与净化, 达到尽快地改变。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关系 篇8

1 口出和言, 身体力行, 使学生拆除对老师的心理防线

师生之间, 因其角色不同, 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 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 我们应想法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1) 口出和言。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如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总结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 学生会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的原因、目的时说“根据、考虑”, 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安全, 不象听到“针对”那样紧张、充满“火药味”;在请学生帮忙前说“请、能否”, 干完活后说“谢谢、辛苦了”, 学生会倍感亲切。

(2) 身体力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因此, 身体力行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实践证明, 在平时的工作中, 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 对学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也会慢慢地消失了。有一次, 学校安排我们班清理卫生死角, 开始时, 同学们望着布满围墙的“万国旗”、杂物中堆积如山的垃圾、嗅着从堵塞了的沟渠发出的阵阵臭气, 怨声载道, 指手划脚, 就是没人动手清理。见此情景, 我二话不说, 拿起工具埋头干起来。一会儿, 同学们不骂了, 有的爬上围墙清理那些“万国旗”、有的挤身进入杂物堆中清理堆积如山的垃圾、有的则清理沟渠的堵塞物, 工具进不去的地方, 他们干脆用手去挖, 一丝不苟, 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 这就是身体力行的功效。

2 周记对话, 促进师生间的默契。

所谓“周记对话”是指班主任首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在周记中提出来, 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给予解答的一种工作方法。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 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实践证明, “周记对话”最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好途径。进行周记对话可着重从“定、细、尊、守”四个方面进行。

(1) 定。就是把学期工作有目的地渗透到“周记对话”中去, 确定一系列的周记专题。

(2) 细。就是班主任要细致批阅学生的周记, 细心分析周记的内容。这是保证”周记对话“顺利开展的关键。为此应努力做到:第一, 给周记写批语时, 要全情投入, 以笔交心;第二, 在批阅周记的过程中, 尽力纠正学生写错的字、词、句;第三, 在批阅周记中多设一些疑问, 一旦发现问题, 应及时作深入细致的了解, 并尽已之所能为学生排忧解难。有一次, 班里的一个女生整篇周记只写了:“老师, 我好烦, 真想一死了之!”这样一句话, 凭我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 我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 我马不停蹄地找到她并耐心地开导她, 但不管我说什么, 她总是心神恍惚地望着我, 不吭一声。我只好深入学生宿舍详细了解她最近的生活状况。原来, 她已连续十多天夜不能眠, 日不能吃。为帮她解开这个死结, 我一方面通知其家长迅速来校, 另一方面访医问诊。由于发现及时, 她在极度危险的境地被拉了回来。

(3) 尊。就是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处处平等以待。在与学生进行“周记对话”时, 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 多用商量式的语气, 建议式的口吻, 千万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来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 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4) 守。就是班主任要尽力保守学生的“秘密”。因这些“秘密”的内容可能涉及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故不应张扬。否则, 既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 又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3 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 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

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 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 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 作为一名班主任, 在开展班级管理时一方面要常想到假如我是一名学生, 我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 体验和思考, 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记得有一次, 本班准备组织一次“参观军校”的活动, 在向学校提交了活动申请后, 同学们分工协作、积极地开展准备工作, 从车辆的联系到矿泉水、必备药品的购置以及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都考虑得十分周密。得知学校领导不同意搞这一活动时, 同学们十分激动、很失望, 纷纷要求我带领他们按计划行动。这时, 我考虑到若以平常的教育方式, 非但不能说服他们, 反而会伤害师生间的感情。于是我说:“我很体谅大家此时的心情, 说真的, 我也很想带领大家出去, 但事实上我不能这样做。请你们冷静地考虑一下, 切身处地为我想想。”听完这番话后, 同学们纷纷低下了头, 沉默了一会后对我说:“老师, 对不起, 我们难为你了。”

4 注重批评的技巧, 使学生与老师的心贴得更近, 连得更紧

批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 而在于形式的巧妙, 我们应注重批评的技巧。

(1) 微笑着批评学生。当学生犯错时, 老师微笑着了解事情的经过, 与他讲解道理, 并与他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时的微笑能给学生一种真诚的关切, 学生会痛改前非。

(2) 个别进行批评。具体方法有:第一, 通过给学生传小纸条、进行周记对话等书面形式, 悄悄地批评教育学生。第二, 不在家长面前痛陈学生的不足之处。例如:有一次, 我们班一位女同学 (班上有名的后进生) 的母亲和哥哥怒气冲冲地来到教室把她拉到楼梯口, 痛斥她不珍惜自己, 结交不良朋友, 就在她哥哥高高地扬起手那一刻, 我闻讯赶到, 马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她, 并在其家长面前充分肯定这个学生天资聪颖、乐于助人、能歌善舞等优点, 然后把他们请到接待室, 一同商定教育方案。这给她的触动很大, 使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长、老师对她的一片苦心和关爱。从此, 她悬崖勒马, 断绝了与那些猪朋狗友的来往, 安心学习。一个学期下来, 她一跃成为了学校的“三好学生”。捧着证书, 她喜极而泣。因为这是她自读小学以来第一次拿到“三好学生”这个奖项。

说真的, 在班级管理中要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 除要讲究技巧外, 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我曾带的中专班能从一个起点极低的班变成自觉性高、纪律性强、协作精神好、奋发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少同学在周记写道:“老师, 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你是一位比自己的母亲还好的妈妈。”

总之,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有很多, 实践证明, 融洽的师生关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剂良方。

摘要: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 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 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作为一名班主任, 在开展班级管理时一方面要常想到假如我是一名学生, 我会怎样想?怎样做?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9

1 师生有效沟通的内涵

师生沟通是指为了达到教育好学生的目标, 教师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学生的个体和集体中传递, 并且获得反馈的过程, 同时也包含学生将信息、思想、情感传递给教师, 并获得反馈的过程。

1.1 教师和学生是师生沟通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两者缺一不可, 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构成师生沟通。教师是教育者、领导者, 又是服务者, 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被领导者, 又是学习的主人, 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加强。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 甚至可能迷失方向。

1.2 师生注重双向沟通

师生的双向沟通不仅包含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 也包含学生向教师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教师通过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 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 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分析

2.1 师生的“地位”差异

受我国传统教育影响, 相当一部分班主任错误地认为教师和学生是上下级关系, 师生之间只有命令与服从, 不能“平等”对话, 导致相当部分学生遇到问题宁愿问同学、朋友, 甚至不问, 也不愿来问班主任。这种“地位”差异给师生带来了沟通障碍。

2.2 师生间的学识差异

很多班主任在与学生私下沟通、交流时总习惯“显示”自己很有学问, 用一些很高深的专业用语, 让学生有一种畏惧感, 产生学识差异的沟通障碍。

2.3 经常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问题”学生并不一直都有问题, 他们也会做得好。教师不要总是用老眼光去看待一位学生, 犯“经验主义”错误。班级一旦出现问题, 有些班主任往往首先拿“问题”学生“开刀”, 这样学生不仅不愿意与之沟通, 还会对这样的班主任产生厌恶。作为班主任, 应该及时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给予其及时的赞扬和鼓励, 这样不仅会使“问题”学生成为好学生, 好学生也会更加优秀。

2.4 教师的情绪影响

教师工作从来就是不轻松的, 教师的日常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沉重的职业压力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盛怒或烦躁下, 制造出“破坏性”的对话, 从而导致师生沟通状况更趋恶化。

3 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3.1 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

3.1.1 接纳学生

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有价值的人, 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教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 但是他在教师的眼中仍然是有潜力和价值的人。”教师要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有朝好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 坦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 导致交流不畅甚至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位学生, 他会保持老样子, 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 正是因为教师通常的反应方式是训斥、命令, 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可接受的。

3.1.2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根本。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 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研究他们、了解他们, 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 这才是真正的良师。要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不仅要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 还应平等对待学生。

3.1.3有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 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 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 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立场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同理心通俗的说法就是换位思考。

有同理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 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 忽视学生的感受, 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就会疏远他、拒绝他, 甚至讨厌他。学生平时最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 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 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心理, 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接受了教师, 师生间的沟通才能继续进行。

3.2 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3.2.1 多接触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之前, 需多接触学生, 通过询问、聊天、主题班会、家访等各种机会和途径了解学生的行为、情绪反应及表达情绪的方式、学生的综合表现、交友状况、观念想法、家庭背景等情况。只有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 才能顺利地开展师生沟通。

3.2.2 尊重学生

真正尊重学生就要做到“六不”:不要简单否定学生的想法, 不要丑化学生的形象, 不要说学生“不可救药”的话, 不要动不动就揭学生的短, 不要强制学生一定按照大人的意见做事, 不要让学生在公众面前难堪。

3.2.3 积极聆听, 换位思考

进行沟通, 首要是学会倾听, 即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这是沟通的开始和基础。在积极聆听学生讲话时, 教师要认真, 不要随意插话, 且不要轻易给学生下结论, 要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 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要。

3.2.4 善于控制情绪

当遇到学生“闯祸”时,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制自己的情绪。要不断提醒自己:为什么学生要这样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提醒自己先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在没有找到学生“闯祸”的真正原因之前, 不要给学生“判刑”, 不要给学生定下“好”或“坏”的道德性判断, 到“真相大白”的时候, 再“对症下药”。

3.2.5 善用肢体语言

肢体动作是无声的语言, 常会表露心中的秘密, 展现更丰富的意义。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促进正向互动, 使沟通持续下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 应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 以免造成学生误解教师敷衍了事, 不想和自己交谈。教师可目光柔和地平行注视学生, 保持微笑的表情, 微倾向学生, 切勿将双手交叉胸前, 令人难以亲近。

3.2.6 适时适当地变换角色

师生沟通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 这种角色规定了在交往中的职能及其行为规范,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 教师要捕捉准确的“角色”, 既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同时又不能被角色限制, 以一个“教导者”、“师者”的身份自居, 应该适时适当地进行角色变换。

3.2.7 把握师生沟通的“度”

班主任在交往中应把握好交往的尺度。虽说要赞赏和爱护学生, 但“爱”是相对的、有限度的, 既不能“偏爱”少数“优秀”学生, 也不能疏远所谓的“差等生”。和学生交往过密, 容易导致依赖性强的学生对教师产生“移情”, 迷失自我;而长期被教师疏远的学生也会因为遭到“冷落”而放弃努力。

3.2.8 将压力过滤, 在沟通过程中传递适度的压力

适度的压力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 教师在师生沟通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在与学生沟通时, 应提醒自己, 将不适合的压力过滤, 或者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传递压力。

师生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篇10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师生关系和谐了,整个班级呈现的是勃勃生机;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更近,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更加顺利。传统观念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是无条件服从,这样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陈述的渠道,心理需要也无法满足。尤其是小学阶段,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不会顾及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也没有平等可言,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小学生也有他们的情感需要,也想取得教师的信任,与教师和谐共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人格,构建和谐平等氛围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前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但是并没有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总是以“为了学生好”为掩护,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学生身上去,这就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用成人的眼光对待学生,也是一种“拔高”的表现,需要深刻反思。小学生的“语言”是需要教师倾听的,小学生的“行为” 是需要教师欣赏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学困生存有歧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用“好”或者“不好”来界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都应该被尊重。学生犯错误是必然的,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直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尤其是班级内的规章制度,调皮的孩子总是会忽略而违反,教师也不能因此就给学生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教师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会用“权威”压制学生理由的申辩,无视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如果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师生和谐将不复存在。尊重学生的人格首先是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在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思考。即使学生的见解失之偏颇,教师也要谆谆善诱,引导学生回归正确的方向,而不是斥责、挖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平等和谐。

二、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彰显和谐

集体教育就一定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起点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待人接物态度也会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名教师,要承认这种差距,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教师在接手新的班级的时候要充分了解班内学生的情况, 分析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班级活动中做到人尽其才,给每个学生提供可以受到表扬的机会,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分层教育古来有之,尤其是文化知识的传授, 更不能要求学生整体化一,要允许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上有快慢之别。对学习程度比较高的学生,教师在任务的布置上要增加一点难度;对基础比较差一点的学生则要降低难度,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如果教师能够分层设计,课堂提问根据难易程度提问,课下作业按照不同学生的需要布置,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轻松跨过“最近发展区”,在知识的储备和实践应用能力上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了压力,在课堂上会有更加积极的表现,班级活动也会有声有色地开展,师生之间很容易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所以,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差异性,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力, 制订分层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接受知识,发展能力。

三、尊重学生思维,保护学生情感世界

师生和谐相处还表现在尊重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学生思维的过程正是智慧的火花飞溅的过程。课堂上让学生“说话”,可以创设和谐、民主、自由、愉快的气氛。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方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越多的课堂才是成功的、高效的。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一个范例,教师要追求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这就需要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如果一节课一直按照教师备课的既定程序进行,则会显得毫无波澜。当然,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比较片面,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给予引导。只要学生有想法,教师就应该尊重,以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上一篇:电视网络舆论监督下一篇:校本教研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