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创新教育

2024-07-30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精选十篇)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 篇1

一、新课改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1.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会计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 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修订、不断变化, 这也导致不少会计教师的教学经验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一部分教师由于常年从事理论教学工作, 实践知识较为匮乏, 还有些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上讲台缺乏“实战”经验。由于这些教师在操作真实的经济活动上缺乏实践经验, 致使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职生影响很大, 因为中职生理论知识薄弱, 如果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对他们的学习无异于雪上加霜。

2. 教学方法滞后。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法皆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学生完全处于附属地位。教学中, 教师通常都是对会计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操作方法从理论层面展开阐述, 之后选取一些例题对所讲解的理论进行论证, 最后依据教参布置练习题, 让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虚拟实践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单向式的灌输模式, 长此以往, 刚接触该门课的高一新生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教师更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学创新的内涵

1. 教学理念的创新。

《基础会计》教学理念的创新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合作式、探讨性、研究性以及情境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例如教师讲授完某一专题知识, 都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并写出学习心得, 在课堂上同学间进行沟通交流。此外, 对于所学内容, 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例子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自行解决问题, 以此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最大限度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讲解错账更正法的相关内容后, 可让学生相互查找各自的登账错误, 并指出错账的类型, 选用更正方法, 最后进行错账更正。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复杂性。对广大中职生而言, 既感到新鲜, 又感到晦涩难懂。因此该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法,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其在温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第二, 该课程的教学应保持优势学科的发展趋势, 从创新出发, 实施各种适合学生要求和会计改革要求的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法) , 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创新实施方法

1. 实施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课程中的内容转化为多个项目, 并且围绕这些项目实施教学, 让学生全程参与的一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可如下操作: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框架模式, 并制定项目的培养目标, 以及以项目任务为核心的单元教学内容。这种把教学单元设定为项目的教学方式突破了教材原有章节的限制, 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具体形象的项目任务, 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实施这一教学法必须根据任务目标创设一个具有连贯性、实践性强, 目标任务明确, 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筹集资金核算》时就运用了项目教学法, 创设了一个实践性强的教学情境。首先问学生:你毕业后要创办一个企业, 第一件要做什么事?学生会很快答:筹资。教师再进一步问:怎么个筹法?有几个途径?以此引出“筹集资金核算”这一主题, 这仅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第二步骤则是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 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教学项目, 分配给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概括总结, 得出最佳的结果。具体可分为如下两个环节实施:首先按照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中分解出四个学习项目:1.筹集资金的途径;2.可以采用几种筹资形式;3.撰写会计分录, 根据会计分录填写用于记账的会计凭证;4.开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活动。根据这四个项目把全班同学分为四部分, 每部分的同学负责完成一个项目, 针对这四个项目, 每部分学生之间可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则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四个项目的探究, 得出最佳结果。其次再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各投资者的所占份额的核算”的内容分解为三个项目 (以货币资金投资按实际收到的款项计入“实收资本”账户;接受实物、无形资产投资按双方协商价记入“实收资本”账户;接受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账户) , 让上述三部分同学分别探究, 其实这三个项目就是三种具有差异的账务处理方法, 如果学生能够探究清楚, 定能深刻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

2. 实施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法。

《基础会计》这一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单纯的理论教学让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这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而且也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施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可如下操作:在日常教学中, 把整个班级看成一个大的企业, 把学生分成迥异不同的部门, 然后再模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情让学生按照财务处理的相关程序进行操作, 让学生形成特别深刻的印象,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融为一体, 有效提升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生产过程的核算》这一内容时, 学生往往对“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两个账户性质不能很好地理解。如运用理论实践结合法对这节内容进行操作, 教学效果则大为改观。在教学中可准备如下案例:教师可借鉴学生平时经常在实践的事情来讲解本课内容, 先设置一系列问题, 问一:班级支付一个月的饮水费120元时先记在谁的账上?学生很快回答:班费 (以班级为单位承担的费用) 。问二:学期结束后班费怎么分摊?学生答: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 即以学生个人为单位承担的费用。问三:分配班费时选了哪个分配标准?学生答:人数。由此教师总结:“制造费用”账户相当于班费, 是以“车间”为单位发生的费用, “生产成本”账户相当于每位学生分配到的费用, 是以“产品”为单位发生的费用。每月末“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本车间生产的产品, 增加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至此学生能轻松理解“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两个账户的性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亦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制造费用合计/分配标准之和, 并能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 会计教师应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创新教学法, 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地教, 学生探索性地学”, 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郝文君.浅谈中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2]陈东波“.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在职业高中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2010年03期

[3]和志远.浅谈如何加强财务会计教学效果[J].中国商界 (下半月) .2010 (.09)

[4]王婧.中职会计专业与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0 (.15)

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论文 篇2

2.1.1择优选派骨干老师脱产到全国重点大学深造,加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这种方式对优化师资,调整结构,防止“近亲繁殖”,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缩短师资培训周期,使之早日成为会计学科的后备带头人起到巨大作用。

2.1.2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根据会计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弥补青年教师从一个学校门到另一个学校门,缺少实践经验,实务操作底气不足的弱点,应及时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实际,到各企事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亲自实践,收集第一手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缩短理论与时间的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初级财会人才。因此,中职会计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出具备应用能力素质、专业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的合格会计人才。

2.3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

2.3.1探究新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初中的分流生和中考落榜生。因此,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较慢。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所以课堂教学中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实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某些抽象的经济业务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得见,摸得着,使教学过程新颖活泼,形象生动。积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为目标,以行为为导向,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任务完成等形式全面参与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2.3.2重视会计实践操作课,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不经过良好全面地实习,中职学生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上岗需要,是极不现实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缺乏或上岗适应期较长就会被社会弃之不用,这个问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来解决。搞好实践教学必须要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沙盘”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让学生在实训室内的计算机上模拟练习会计实务,让学生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处置,帮助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实际能力的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会计工作能力。

2.3.3深入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见习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安排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到知名企业去见习,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专业相关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实际操作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工厂、商场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逐步渗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教育必须对传统的会计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而二十一世纪的中职学校会计教育通过改革与创新,一定会培养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既能实践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的会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兴利,张立红,刘晓宇.《绿色财会》2001第二期

[2]张珈华《chinaEconomic&tradeherald》201011期

中职会计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篇3

【关键词】 中职会计 教学方法 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65-010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标准也在变化,不仅需要有较强专业水平的人才,更需要有乐于学习,有较强应变能力和良好职业判断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创新会计课堂教学,改变教学的思维定式,将是今后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当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初中刚毕业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开学第一学期就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这对于财会知识近乎空白,文化知识本来就较弱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基础会计中一些基本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抽象,难以理解,这样更容易淡化他们对会计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现在许多专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会计从业经验,但教学条件有限,造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常用,既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教案的简单呈现。课堂上的时间多数由教师支配,教师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讲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时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理解;讲解会计核算时由于内容多,使老师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

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一线工作者。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中职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传统的基础会计主要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模拟实训环节重视不够,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普遍感到吃力甚至失去兴趣,因此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就业后也很难胜任工作。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探新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缺陷,如课程之间的交叉性明显,某些知识点在这门课程学过,在另一门课程又会涉及。以“工资的核算”为例,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学习过,在《成本会计》中也有;侧重专业课程,却忽视了基础教育及会计辅助课程,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建议借鉴模块式教学法来构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制定教学大纲和不同的教学模块,将各教学模块中设置的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多渠道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兴趣

对第一次接触会计这门学科的中职生来说,会计专业知识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既不知从何入手去学习这门课程,也不知将来从事此种职业的发展前景。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说明,并引用身边影响较大的成功会计人员的故事,尤其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如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华梦、谌永慧、李小妹等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单位高度赞扬,就是很有说服力的典型实例。让学生在思想上将会计职业与自身的发展相联系,感到学习会计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激发其学好会计的积极性。

(三)注重案例教学,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改善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并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案例设计的好坏决定教学质量,要使用与当时现实客观情况有紧密联系的案例,特别要增加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账务处理步骤等内容的介绍,如在学习《企业财务会计》时,可结合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案例资料进行讲解,多举实例以加深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的理解。

(四)理论联系实际,将会计模拟实训作为教学重点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多数是在《基础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结束后以集中会计模拟实训课为主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会计教学初始阶段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看不到以后工作实践的方向;集中的实训学习让学生又难以回忆起会计理论知识的内容,这也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中问题的逐步积累使学生在其后专业课程中犹如“雪上加霜”。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教学,并把其落到实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进行课堂小结模拟实习,对应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中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进行专项模拟训练,以增强学生对会计业务各环节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对各环节单项业务模拟实习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后,再进行综合模拟实训,可以选择业务较为简单的企业进行模拟实训,从建账到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各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完成一个“会计循环”。

2.可通过聘请在岗或离退休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发挥他们实战的特长优势,向学生传授会计应用的实践经验,拓宽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适应各行业、多层次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前景展望

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会计教学策略,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推进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董书艳.《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中国教学纵横杂志,2003(12).

[2]刘丹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职业与教育,2005(1).

[3]孙婷.《案例教学及其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策略》.湖南师范大学,2007.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 篇4

一、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教学有良好的传统, 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其中知识的传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 长期以来沿用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培养学生, 完全以考试为目的, 以标准答案为准则。就学科而论, 人们几乎已经习惯于主要用语言的表达方式阐述教学内容, 足见其在教学领域中地位之稳固。由此, 使得繁复的练习, 盲目的抄写, 无休止的背诵和记忆成为了教学的基本方法。会计课堂上, 永远的借贷符号, 名目繁多的会计科目, 抽象的会计公式, 让学生们很难理解或感受各种公式、定理背后所体现的现实世界。即使是悟性高的学生能够学会所传授的知识, 往往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 很难得到应有的熏陶。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一) 多元智能理论含义

多元智能理论注重的不是个体到底具有多少种智能, 而是一种多维地分析智能问题的视角。

(二)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一是强调多元性: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 而是多元的,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至少八种智能。二是强调整体性:人的智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这些智能同等重要, 共同起作用。三是强调差异性: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 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每一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智能, 即使是同一种智能, 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因而每个人具备自己的智能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承认有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

(三) 多元智能理论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 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别, 它承认差异, 不承认差生, 它主张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 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它的长处, 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 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对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独特的, 教学方式要能反映出差异, 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能潜力,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 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获得最大的成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 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 它认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别强调了社会实践性, 将智能与社会实践能力相融。由此看来,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吻合的,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会计教学的创新

(一)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现代社会呼唤个性, 素质教育也提出我们应该培养出“合格+特长”的学生。学校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 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一个学生更聪明, 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质, 我们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 应该相信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潜能, 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创造独属于自己的成功。

(二)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他们才会又快又好地学知识。比如在会计教学中积极采用比喻, 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很熟悉、简单明了的例子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陌生的内容。而且, 采用打比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 真正使学生对会计产生兴趣, 积极参与进来, 课堂气氛自然也活跃起来了。

(三) 注重教学的个性化

长期以来, 会计教学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的模式, 课堂气氛枯燥, 学生兴致不高。不少教师视野极其狭窄, 只知会计书本知识, 对其他学科知之甚少;把课本当作圣经, 不敢适当增删和改编, 没有独特的见解和创造。这种人云亦云、迷失自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教师要在此基础上, 塑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当然, 对于弱势智能, 教师可采用补足的方法或和其他教师合作的方式来弥补。然而, 教师最好本身兴趣爱好广泛, 视野开阔, 一堂课至少用到两三种不同智能, 如果可以很自然地把多种智能包括在教学活动中是最为理想, 使每个学生都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样的课堂肯定生机盎然。但有时, 某些智能派不上用场, 就不必硬加进去。加德纳本人就很反对有些教师很死板地硬套多元智能理论。

(四) 运用多元化评价策略

一般来说, 教师在课堂即时评价中应关注如下几项内容:一是以学生学科学习智能档案夹对学生的个体表现进行评价。二是以小组间的书面评判对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三是以学习日志的形式对所教学科的班级整体学习状况实施评价。教师即时性评价语言丰富的宗旨仍在“多元化”一词之中, 只要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智能的同时, 关注学生的智能优势,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自身的智能强项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就一定能找到简短且高效的激励性语言, 完成对学生评价的过程。

总之, 多元智能理论重在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我们要将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会计教学相结合, 这对于全面提高会计学生的人格修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6) .

[2]、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9) .

[3]、贾永海.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 2006 (6) .

[4]、林小云.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 篇5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综合素养要求的逐步提升,也给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挑战和契机。而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会电人才也是目前各中职院校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另外,再加上各高校的不断扩招,不仅导致中职生源的大量流失,生源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全面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必须要探索出更加适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一、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以及会电专业各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通过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于课程标准,来进一步优化其课程内容与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应注重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整合。中职院校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与其相关知识内容相适应的道德理念、情操,以及基本素养的培养发展。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应适当开展一些经济政治、职业道德,以及数学、体育等一系列关于职业道德、学习能力素质的课程。其次,应结合工作过程来进行课程设置。会电专业课程体系来源于企业,又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中职院校应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适当的融入一些基本、专业,以及岗位方面的技能课程,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在走入岗位后,以最短时间适应企业工作需求。再者,科学安排课程课时。在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过程中,各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现有条件,适当的增加一些实验课程,并尽可能的.将其与理论课程的比例维持在1:1,以此来增强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技能练习时间,从整体上提高中职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对市场需求做出全面调查,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当前行业人才知识、技能结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整合其培养方案与具体岗位需求,从而建设出科学、完善的会电展业实践教学体系。其教学体系主要可划分为综合实训与分阶段实训。首先,综合实训,主要涉及到校内模拟实训,以及社会与顶岗实习,校内综合模拟主要是将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作为实训资料,而在企业会计环境中,主要是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分工,从审核原始凭证一直到登记账簿,以及报表的编制开展较为完整,且综合性较强的会计业务处理训练。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岗位方面的合理分工,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需承担的业务,进而对会计业务的整个流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掌握,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核算能力。其次,分阶段实训。这方面的实训内容主要设包括认知、会计电算化,以及手工会计等方面的模拟实训,其中主要涉及到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学习探究。认识实训主要是带领学生前往具体工作、理论知识场景进行体验,让其在此过程中,对会电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也对该专业的整个实践操作流程,及其在单位经济活动中的所处地位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手工模拟实训着重培养的是学生掌握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从而对相关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会计电算化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的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对各种会计软件的熟练运用。

三、注重会电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应注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中职院校的教师通常都是在毕业后直接上岗授课的,大多都没有实践教学经验,这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的关键原因之一。对此,必须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通过学历提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或者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为教师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以此来促进其业务水平的逐步提升。其次,应积极聘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来本校进行兼职。中职会计专业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着很高要求,为此,学校可以着重聘一些技能过硬,且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充实师资队伍,并以此来对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不断优化。

四、加强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应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立主要是将企业各种业务、管理活动有机整合在某实训室内,进而让学生在实训室中,利用较短的时间来对财会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全面学习与掌握的环境。其建立内容主要涉及到硬件、软件两部分内容。结合财会工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各中职院校在设立模拟实训室时,可以为学生模拟出当前各企业的实际办公环境,并进行分岗设置,以此来让学生对具体的工作流程、规范有更准确、全面的认识。而在实训室外围可以进行税务局、银行等财务会计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的一系列外部环境,以此来培养、锻炼学生对外业务的操作水平。其次,注重校企合作,构件校外实训基地。各中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教育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准确把握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进而对当前的教育培养模式做出适当调整,也为学生传授更加新颖、适用的专业知识,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未来就业中的专业价值。另外,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实践操作、处理业务的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各中职院校及其会电专业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推动会电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新颖、丰富理论知识的开发与传授,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与创新,进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多新颖、优秀的会电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林艳.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8):283-284.

[2]冯洪江.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3):46.

浅析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 问题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有创新意识的技术性人才。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改进和完善。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对中职学校教学方法的调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为3.33分(5分制)。说明总体上中职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水平一般,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校的会计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目前的教学将“传道授业”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解惑”上却做得很不够,学生很少有自学和思考的机会。例如,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对于案例的分析却“一言堂”,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

(二)教学单调呆板,课堂缺少活跃气氛

目前,在会计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这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据宁波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的调查,认为会计教师“教学方式呆板”的会计专业学生达到了被调查者的42.39%。

(三)教学环节组织单一乏味,教学效率不高

目前许多会计教师反映专业课课时不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可能缺乏效率,需要改进。怎样合理组织教学、计划好教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据宁波中职学校的调查,学生给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分为3.12分(5分制),仅为及格水平。这说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实施效果不好。

二、创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按照中职会计教育目标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我认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创新应坚持以下思路。

(一)重在培养思维动手能力,提高自学创新能力

在会计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思维指导行动。中职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动手能力训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多增加一些课堂讨论、质疑、实践等训练。

(二)综合运用教法,发挥整体功效

在会计教学中,不可能只采用其中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发挥其整体功效。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课程的整体教学功能;二是发挥不同教法的综合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三)启发式教学为主,多样化教学为辅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而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式教学为主利于创造性中职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多样化教学为辅利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呆板,更利于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三、创新会计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的运用

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胜于其他社会科学,中职学校要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必须把思维能力、自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我通过多年对会计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以供思考。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自觉地把学生看作认识活动的主体,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的原则,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法等。在《会计法》教学中,可把每个章节内容整合按独立的案件剖析,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财务管理》教学中可设计一企业财务管理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对比系列财务数据,判断财务管理状况的优劣。《审计学》中可举一企业账务处理案例,由学生分组讨论,判断其账务处理的正误。为增强课堂活跃气氛,还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以及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如《税法》中讲到印花税税票,出个谜语:“模样像邮票,寄信却无效。”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财务会计》中可用现成的财务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扮演财务科长、会计、出纳等不同角色,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并作出书面和口头总结。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更好地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可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如对表现好的学生平时成绩加分.发奖状或小纪念品等。

(二)岗前特训营培训法

岗前特训营培训法指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全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和提高岗前技能,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角色。在接受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可按思维能力、收集信息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特训营分组,按层次重点培养,实施流水线式的“一体化”教学;根据企业人力素质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实行定单培训;然后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来组织教学。在特训营教学中,教师首先将任务下达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准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决定实施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技巧,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接着由听课的师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奖励;最后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评价得到反映和体现。如我在《商业银行会计》对私业务特训时,把学生分成三组,使用角色互换法,学生扮成银行柜员,教师扮成客户,客户对柜员满意度评分。通过现场模拟操作,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亲历柜台办业务,对比工作得失,总结经验,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思维方法,提高了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这种特训营培训模式给了学生充分自由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人翁,使教学变得生趣盎然。

浅谈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7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

( 一) 会计专业师资水平匮乏。目前,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老师, 都是在大学毕业后直接招到中职学校任教的, 他们在任教之前还是个学生, 没有很多的工作经验, 这种状况使得老师没有过多的实践操作经验, 只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 部分学校由于没有专业的会计教师, 因此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担负起了会计教师的职责, 这样的教学状况后果可想而知。

( 二) 淡化实践操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动手操作是会计学习中最主要的部分, 现在社会需要的正是动手操作性强的学生, 然而, 在许多的中职学校中, 这种带有实践操作的课程少之又少, 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1], 使得学生一味地死读书, 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 三) 实训设备不足。就目前的中职学校配置会计模拟实训室的情况来看, 还没有完全的将会计实训室应用到中职学校的教育中, 部分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短缺, 使得学校的实训室设备较为落后, 不能够满足会计教学的需要, 也有少许学校培养学生会计模拟实训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使得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一) 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在目前教学中, 教师将 “传道授业”发挥得淋漓尽致, 使得学生缺少自己思考、学习的机会, 在课堂上, 教师一味地讲解, 没有给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使得学生不会自我思考。

( 二) 课堂教学单调。教师在教学时,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 他们习惯于听老师讲解, 这样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 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 三) 教学效率不高。现阶段, 多数教师反映会计教学课堂的时间不够, 要求适当地增加课堂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不难看出, 不是教学课堂时间不够, 而是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们本该在一节课中学习的知识, 没有学到, 所以才会出现课时不够的现象。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创新途径

( 一) 提高自学创新能力。在会计教育中, 要着重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

( 二) 完善实训设备。中职学校应该不断更新会计模拟实训室的设备,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完成会计实践操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三)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要想把学生培养程复合型的人才, 首先要注重教师专业技术的培养,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 并招一些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

四、创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在重视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更新教学理念, 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将创新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以下就是创新中职学校会计的教学方法:

( 一)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的角色, 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 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其主要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解决其中的问题[3], 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 二) 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主要是将教学中的内容设置到某一个特定的角色里, 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现在的学生大多都熟知网络游戏, 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教学情境设置到游戏中去, 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 还训练了电脑操作技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 三)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的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并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总的来说, 要严格按照以上的四种教学方法教学, 与此同时, 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手段, 来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 可以在教学活动中, 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会计教学中, 要想让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就要将信息技术和课堂进行整合, 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应用能力。同时, 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创新方面的培训, 提升教师的操作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进而够保证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 2010 (36) :228-229.

[2]杨建平.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中国人, 2015 (11) :266-267.

[3]刘国艳.浅谈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26) :5-6.

中职会计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创新

实践性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离开了实践性, 技能、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等, 也就无从谈起。

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1. 会计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尚未转变

在会计教学的理念上, 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应试教育模式, 一是重知识轻能力, 把传授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目的, 把灌注视为教学的唯一手段;二是重教轻学, 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主,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实践性课时偏少

受过去计划经济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上仍偏重理论性教学, 轻视实践性教学, 不能满足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3. 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难以胜任实践性教学任务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90%是普通高校毕业学生, 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实际工作经历, 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更谈不上, 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4.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实训、实习设施及基地严重缺乏

由于实践、实训基地的缺乏, 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造成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际操作严重脱节, 结果是满足不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1. 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

当前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是, 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任教的, 实践能力弱,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 综合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 是提高会计教学的关键。

2. 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促进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方面, 应该在校内建立会计实习基地, 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 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 既获得感性认识, 又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 要让老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 通过一定时期的会计实践, 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课程设置将“双证”培训带入到教学之中

职业学校必须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双证”的教学与培训工作, 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取得教育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和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人员从业证书, 为他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

1. 更新观念、强化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中职学校领导应带头更新教育观念, 拓宽教育思路,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施以就业为指导, 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不断改善实践、实训基地的环境, 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2. 创新课程体系, 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在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 尽量增加实践、实训的课时比重, 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创新会计专业师资建设举措

主要举措有: (1) 加强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 安排教师到工厂企业做兼职或脱产会计。 (2) 招聘引进兼职教师。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3) 鼓励每位专业教师取得教师系列职称外的专业技术职称和相近专业的高级工证书。

4.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职业教育要实现其办学特色,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就必须有实训场地, 这是职业学校质量保障的一个基本条件。一方面, 要加大投入, 在校内建好财会技能实训室、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另一方面, 要与企业联合办学,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把实践教学环节向企业转移, 学生按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 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实际业务, 完成实习任务, 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和反馈。实习结束后, 每个学生写出翔实的实习报告。这样学生通过半年顶岗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增强感性认识, 不仅容易掌握知识, 而且记忆深刻, 也可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不需要太长的过渡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试行) [S].2001

浅析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篇9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一) 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道德品质败坏

在现实中, 一些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丧失立场, 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 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 人为地制造了大量会计舞弊案件。甚至有极少数一部分人, 由于长期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 为了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 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 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 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 执业态度不端正, 缺乏敬业精神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当看到自己的职业与其他高收入职业相比, 经济收入相差悬殊, 心态不平衡, 从而在工作中马马虎虎, 敷衍塞责, 积极性不高。利用上班时间炒股、做生意、代账, 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却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有出息, 当不了领导, 没有实权, 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

(三) 职业使命感不强烈, 缺乏原则性

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作为财会工作者, 政策观念一定要强, 要勇于坚持原则。在目前经济社会中,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管理权。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个人利益往往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 如果不听领导的安排或不按领导的意图办事, 就可能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人员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 往往不能坚持原则, 缺乏应有的义务感和使命感, 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夏案、蓝天股份案等, 都是由于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造假造成的。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法律不全、执法不严, 无法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 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 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界限模糊, 无法抑制人们的不良心欲, 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职业道德是依靠人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 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 基本上是非强制性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从人的教育入手, 不仅要在小学、中学的学习期间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而且在职业学习期间, 更要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到专业学习内容之中, 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 做到敬业、乐业、勤业, 为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目前, 绝大多数会计人员毕业于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学生年龄小, 文化水平低, 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能力差, 如果不加强教育, 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 难免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 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所以, 加强对中职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利益观、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 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二、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

叶陈刚对道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育课程实际并不存在, 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发展仅仅以政治课作为代表, 大部分学生并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目前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 也只开设了政治课, 没有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教师在讲解有关职业道德内容时, 通常也是一带而过, 没有涉及实质性内容。

2.师资力量

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 都是用政治思想教育课来代替专业针对性很强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 由政治老师来讲授, 而这些非会计专业的老师, 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专业实践都比较缺乏, 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不能把问题讲透彻, 不能对案例进行专业性的分析, 从而使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教学方法

现在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上课时滔滔不绝地讲解, 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 没有充分考虑中职教育的特点与任务、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专业要求, 忽视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大部分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师反复说教的情境下开展, 形式僵化, 学生被动接受, 结果是“左耳进右耳出”。

三、对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1.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各类中职学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计划, 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列课程。开设“会计职业道德”系列课程,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通过教学, 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 对它有个全面的认识。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德, 还包括是否具有责任心, 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格会计人员的参照标准。

2.配备专业教师讲授

在大部分中职学校, 往往都是用政治思想教育课来代替专业针对性很强的职业道德教育, 由非会计专业教师讲授, 缺乏与本专业实际的联系, 易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 难以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配备专职的会计专业教师, 可以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在讲原始凭证的审核时, 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处理, 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教师应指出, 如遇到伪造、变造的会计凭证, 作为会计人员, 应坚持原则, 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上抵制这种违法行为, 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而不能抵制不住诱惑, 与他们同流合污。这样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 陶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

3.改革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 要改变原来呆板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教学方式, 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 比如:聘请优秀的会计、审计人员作为外聘教师, 通过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 对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技巧和经济案例进行剖析;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对违背职业道德案件的审判, 让学生亲眼目睹、自己感受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所带来的现实后果和受到惩罚,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的兴趣。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愉悦感;通过讨论会的形式, 让学生就社会上的某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现象, 进行讨论, 在讨论的进程中使学生明白,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会计人员如果没有职业道德, 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做出违法的事情, 就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法律的制裁。

由于会计职业与社会实践、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能动性, 只有按照道德发展规律,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李泽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其它教育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 2008 (16) .

[3]马佳玲, 王慧芬.对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浅谈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教学手段,改革

0 引言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中职会计教育的尴尬处境, 本文对此做了系统分析, 以期对我国中职会计教育有所裨益。

1 目前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1.1 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

1.1.1 中职会计培养目标模糊对于中职会计教育, 如果继续沿

用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会计教育目标, 学生学起来很枯燥。过去缺乏对中低层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细致调查分析, 因而没有一个长远的中职会计教育发展规划, 培养目标的模糊, 使得办学没有特色, 社会的认同程度低,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会计教育的良好发展。

1.1.2 中职会计教育办学观念、模式依然比较陈旧中职会计教

育缺乏和社会以及会计职业界的沟通, 过去国内财会人才缺乏, 培养企业需要的中低层次的财会专才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现今市场对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需求已经饱和, 作为一个中职学校, 如果一直沿用的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片面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忽略岗位技能培训, 显然存在很大问题, 搞理论不如本科生, 做实务, 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尚未形成。当中职学校失去了办学特色的时候, 中职会计教育便从先进走向了落后。

1.1.3 办学条件比较差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主要表现为专

业师资的缺乏。富有人格魅力, 专业知识精深, 实践经验丰富, 操作会计软件娴熟的专业讲师在中小城市的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其次就是教学设施明显落后于教学实际需要, 教室里没有装多媒体, 课堂讲授内容非常有限, 以至于像会计报表填制那么重要的内容往往没有时间讲的很细。最后就是实训条件差,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便是有, 也缺乏教学专用的软件, 和中小企业中实际使用的软件有一定差距, 不能完全达到教学要求。

1.2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2.1 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1999-2003年之

间,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只占到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的7.4%-11.47%, 且呈下降趋势, 比中学, 小学, 大学都差了一大截, 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培训问题, 直到2007年由国家出资开展师资培训后, 才有所改善。

1.2.2 会计职业教育没有职业特色介于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

逐渐演化为普及性知识, 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日益增多, 而中职会计培养目标定位一直都过于校园化, 缺乏社会性;过于规范化, 缺乏职业性;过于学历化, 缺乏实用性。表现为:一方面大量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而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急需持上岗证的会计人才, 却找不到满意的, 会计教育已经和会计需求背离。

2 对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2.1 根据长远发展规划, 正确定位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企

业以及会计人员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技能、品德等四个方面。[1]现阶段, 中职学校招来的学生大都动手能力比较强, 不擅长理论的学习, 如果我们按老的教学目标去培养, 矛盾很难化解。中职会计教育应该根据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社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我认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 以及培养通过“中升专”进入高等教育对口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

2.2 改革课程体系当今,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不在其宏观

结构, 而是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能否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2]。我们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职教课程改革时, 在模式目标的取向上, 不能不跳出“只见物不见人”的“能力本位”模式,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 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 培养跨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的人[3]。具体改革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展开:

2.2.1 课程内容应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特

点根据会计岗位设置教材, 把大块的专业知识分解到具体的岗位技能中。根据市场需求, 用人单位的要求, 加强实操课程具体内容的开发和拓展,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模拟岗位进行会计实操, 体现出“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把人格教育的内容编入会计法规等课程中去,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2.2.2 聘请合作企业的财务主管参与课程开发指导聘请企业

的相关财务会计主管配合学校老师做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与改革, 并一起开发模拟会计操作流程的实训教材, 做到按需培养。

2.2.3 理论教学课程内容配套仿真练习内容为专业课老师提

供多媒体技术支持, 改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 根据会计操作性强、实务性强的特点, 充分利用教学仿真软件, 巩固理论教学成果。

2.2.4 主干课程内容开设围绕会计资格考试展开这样, 可以很

好的将获取上岗资格的会计知识, 融入到我们的专业教学体系中来, 方便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

2.3 改良会计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

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可以是视听, 也可以是实践活动。会计专业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要遵循“该用什么用什么, 什么有效用什么”的原则。目前看来主要的会计教学手段就是:

2.3.1 在会计专业教研室中和专用实验室中配备网络, 实现计算机教学。

这样一来可以用使用电子教案, 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PPT课件, 专业的内容往往变化很快, 电子教案更新和修改也方便, 能减轻专业老师书写教案的工作, 可以把精力用来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做到个性化教学。

2.3.2 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比如,

在会计教学中, 我们可以边讲《基础会计》边到手工模拟实验室里, 对学生进行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更正错账, 结账, 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操作的训练。在讲《财务管理》时, 可以播放一些结合筹资, 投资, 分配等章节内容的案例, 进行案例分析, 讨论, 给学生一些视听方面的刺激, 激起学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兴趣。

2.4 做好中职会计师资的培育工作国家给了中职学校自主发

展的权利, 如何发展, 我认为人才的培养是个关键, 优秀的会计讲师队伍是学校会计专业未来竞争的主要核心资源。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做好会计讲师的培育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2.4.1 对现有会计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调整教学内容, 现有师资就要先有一个专业主讲方向定位, 为了吸引学生, 我们必须送专业课老师到最先进, 最前沿的职教人才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教育理论, 仪表仪态等培训, 做好了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

2.4.2 从社会上招聘有志职教事业的会计人才引进现成的人

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 但是成本也会比较高, 学校要提前做好吸引人才的政策准备。

参考文献

[1]崔也光.我国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初步调查分析[J].会计师, 2007. (9) .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

上一篇:从严从实下一篇:企业网络的现状